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2024-10-26

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精选17篇)

1.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一

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知识快速更新的情况下,信息化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目前,交互式电子白板正快速取代传统的“粉笔+黑板”,成为师生高效学习,快速掌握知识的得力助手。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本文围绕如何让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课堂教学中发挥有效甚至高效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有效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优化了识字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识字教学; 有效

随着电子白板的推广和实践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从替代传统课堂教学功能,发挥特色教学功能,走向交互功能充分发挥的第三阶段。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些新功能在语文课堂上正发挥着激发兴趣、直观展现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现场检测等传统教学很难实现的重要作用。

一、利用白板的网络资有利于提高写字兴趣

写字需要一个较长的、严格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漫长的,所以大多数时间,写字课在孩子们看来是最枯燥、最乏味的课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引领孩子走出这个心理的误区,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之火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变被动的枯燥练习为主动的享受学习。由于白板系统兼容微软的各种软件应用,所以,教师还可以在白板上直接上网寻找课程资源。我们可以在网上搜集古代书法大家练习书法的小故事,还可以搜集各种各样的书法名帖,和学生共同欣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对美的向往更是单纯的、迫切的。

二、利用白板的放大功能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字形

字也和人一样,有的形体短胖,有的形体高瘦,还有的某一部分倾斜。把握好字形,书写才会美观。布鲁纳的教育真谛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写字教学中,为使学生认清字形,教师可以利用白板的大屏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字形,解析字理。将电子白板连接到PC,并利用投影仪将PC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功能将田字格及生字放大,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学生观察字形。常言道: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通过步步观察,细细思考,学生头脑中就会重现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大致轮廓,写起字来也就有格可依,有架可搭,不会随意涂写了。

三、利用白板的拖拉功能有利于掌握汉字结构 写字教学除了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比较,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从而写好汉字。

四、利用白板的回放功能有利于掌握笔画顺序

学写汉字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喜欢“倒插笔”,写字就像画画一样随放,学生跟着书空,效果颇佳。

五、利用白板的投影功能有利于及时评价反馈

我们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端正,还要把“一个字怎么写才好看”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这就涉及到写字教学的评价问题。我们可合理利用电子白板引导学生完成以下评价: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即引导学生把自己所写的字和电子白板上呈现的范字进行自我比较,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已经达到要求,哪些地方还够。清晰规范的例字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教师加强巡视指导,使之得以真正落实。

(二)、交互评价

交互评价即把不同学生的字放在一起,投影在白板的大屏幕上,供大家共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自由地发展各自的见解,通过相互比较、扬人所长、补己之短。由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效果较好。

(三)、过程评价

过程评价即让学生在投影仪下现场范写,老师可就其写字过程中的握笔姿势、写字姿势、笔画顺序、占格等小细节进行全面评价,这种方法便于我们教师针对共性问题,以点带面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为此我们要让低年级学生从一开始对写字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把好识字、写字的三个关口,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交互评价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发现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总之,电子白板的资源无限,只要老师们时时做个有心人,在教学中善于发现,善于创造,合理开发利用白板的细小功能,定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参考文献:

1、季德根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新浪网 《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几点优势》

2.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二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数学应用题的这一特性, 使得这一较难掌握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 从这一层面来看, 做好数学应用题教学工作对于学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它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小升初的考试中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更重要的是能培养起学生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能力, 并且为学生进入更高阶段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扎实的基础。

那么在实际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呢?笔者, 总结自身教学经验, 将在下文进行详细地论述。

二、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方法

1. 题目设计尽量与生活结合

应用题教学的内容是与运用有关联性的, 而运用的对象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 所以要做好应用题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必须要做好与生活相结合。应用题的题目设计尽量与生活相结合是指应用题的提醒设置和设计的有关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有所关联性。例如:

一道应用题这样说:“一个游泳池长50米, 宽40米, 深1.5米, 现贴规格为50cm×50cm的瓷砖, 需要多少块这种规格的瓷砖, 若每平方米瓷砖需要花费90元, 需要多少钱?”

这一题是纯粹的应用题, 很多学生看到这一题时, 首先被这些单位米、厘米、元搞得头昏脑胀, 再看到这一系列的数据和两个问题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着手进行解答了。但是如果将这一应用题改编成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所关联的习题, 会是什么效果呢?例如:

暑假即将来临, 学校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开展体育课, 特地准备兴建一个游泳池。游泳池长50米, 宽40米, 深1.5米。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和美观因素, 学校决定在游泳池的表面粘贴50cm×50cm的瓷砖。那么现在需要同学计算出总共需要多少块瓷砖?若一块瓷砖的价格为90元, 那么总共需要多少资金购买瓷砖呢?

通过这样一个方式, 学生首先和这道应用题的心理距离就拉近了, 因为学生会发现这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这样一种亲近感使得学生并不会被那些复杂的单位和数据吓到, 相反学生会沉着地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

所以题目设计要尽量与现实生活贴近, 这样能够拉近学生与应用题之间的心理距离, 从而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克服对应用题的恐惧感, 进而更好地解决好应用题, 提升学生的能力。

2. 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元化、呈现方式多样化

进行应用题教学除了在题型的设置上需要与现实生活相贴近外, 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呈现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 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在多样化的方式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且不断保持对应用题学习的热情。应用题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呈现方式多样化,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借助多媒体设备资源协助教学开展。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将一些抽象的应用题进行形象化地处理。例如:

之前的修建游泳池的这一道应用题。在这一题中需要明确的方向有两个, 一个是游泳池需要粘贴瓷砖的表面积有多少, 即一个底面, 四个侧面。然后将这五个面的面积相加就是需要粘贴瓷砖的总面积, 进而除以瓷砖的表面积, 在其中需要一个单位的换算, 然后就能够求出需要的瓷砖数。在这个过程中最难解决的就是求表面积, 学生很难想象。所以, 这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设备将游泳池给学生进行一个立体的展示,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需要求解的游泳池的面积是哪几个面。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好应用题。

3. 以学生为主体施以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凸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能够为学生培养起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提供帮助。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是点拨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小问题, 而进行思考和解答的过程仍然需要学生自主完成。例如:

修建游泳池的应用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是首先要弄清楚总面积是多少、然后计算出需要的瓷砖数, 同时要注意将总面积的平方米转化为平方厘米。

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能够更快地找到解题的方式和途径, 并且能够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小结

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以上几种只是笔者自己的心得体会, 希望能够给其他教师的数学教学以帮助和启示。笔者坚信, 只要结合教学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就一定能够获得应用题教学效率的提高。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五、六年级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因为应用题是一种将文字与数学融合在一起的题型, 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将文字、数学相融合的语言转化为数学的语言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的思维对题目的所求进行有效分析。这就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袁美忠, 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 教育科研·数学教研[J], 2010.年7月

[2]孙中华,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J], 2012年2月

3.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存在问题;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际意义

1.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具有紧密联系的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应用题部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题意,题目内容往往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较强的关联性。学生在阅读应用题的题目时,往往能够被具有趣味性的题目内容所吸引,从而激发解题兴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自己设置应用题题目,例如,大多数小学生都有跟随父母去超市购物的生活经历,教师在讲解完“小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后,可以设置这样的应用题题目:假如同学们与父母一起去超市,买苹果花了3.4元,买橘子花了7.2元,那么买两种水果一共花了多少钱?像这类贴近生活的应用题,有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2.试卷比重较大,提升考试成绩

应用题往往安排在数学试卷的最后,一方面是由于应用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审题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归类能力等,因此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花费在应用题上的时间较多,这样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合理规划答题时间;另一方面,应用题在数学测试中的占分比重较大,分值约为整套试题的20%~30%。因此,学生要想在应试考试中取得高分,与其他同学拉开距离,必须要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二、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1.没有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应用题通过叙事、对话等形式,将其中的数学关系包含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因此题目篇幅较长。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较差,因此要想理顺应用题中各个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必须要认真审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做应用题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和读题习惯,容易丢失题目中的有效信息,也就不能正确解题。例如,有的学生在审题时马虎大意,读题过程中不注意对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标记,读完一遍题目后,仍然毫无头绪;有的学生虽然认真读题,但是没有掌握数据分析能力,不清楚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是迷惑条件,因此在审题阶段浪费了大量时间,后面作答时容易因时间紧张而出现过大的压力,影响答题准确率。

2.答题步骤不规范

小学生对应用题中的信息筛选能力不高,并且对大量数学公式的记忆容易混淆,在應用题解答时,容易导致答题步骤不规范。我们在开展应用题教学时,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的答题步骤进行规范书写,以此来降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已知条件遗漏等问题。例如,学生在粗略读完第一遍应用题题目后,着重分析本题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重新细读一遍题目。在重读题目的过程中,将与问题有关的已知条件用笔画出来,并在草稿纸上依次列出“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求解问题”。最后,根据教师课堂上说讲解的答题步骤,按照“已知—求解—答”的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应用题解答。如果学生不能掌握上述解题要求,就很难保证解题效率,因此也就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

三、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1.激发兴趣是基础

应用题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分析、数据获取、数据计算等多种能力,令许多学生对应用题“望而止步”。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使抽象的应用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陌生”心理。例如,传统的应用题大多是以文字描述的形式,要求学生分析应用题题干中的数据,这种方法过于传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幻灯片或动画的形式,将文字内容转化成动态图像,能够使问题更加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是重点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及时地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作答方法,就会使学生失去解题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扮演好“引导者”和“领路人”的角色,从学生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并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引导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不同的,教学引导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在面对同一类型的应用题时,让学生能够根据以往答题经验自主地完成解题。

参考文献:

[1]蒋黎丽.洞悉关键,剖析本质:分数应用题解题指导策略[J].亚太教育,2015(10):131-133.

[2]唐麒.论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64-165.

4.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四

山西省吕梁市离市区马茂庄小学

刘金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段语文的写话提出下面的要求: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低年级的写话练习,大多数是与阅读、生活、口语紧密相连的,通过激发想象,整合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表达能力训练,就能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逻辑表达能力,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写话的兴趣。也为以后作文能力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为此,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利用看图写话,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写话兴趣。

小学低段看图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最初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一个桥梁和凭借,是培养、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所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尤为重要。

1.学会观察单幅图

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细致地观察单幅图的画面,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看清楚图画上的内容,让学生从感性上弄清楚这一幅图画里都包括的人物和事件,让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要求学生说清楚谁在干什么?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在教学中我的方法是:看单幅图,要弄清“什么时间?”“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在干什么?”脑子里要先有这些问句再去看图。把这些写作规律告诉给孩子,他们就能够准确地理解图意。当他们经过训练,能够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我们就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了。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学生他怎么看就怎么说,怎么说也就怎么写。

2.学会观察多幅图

在学会看单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多幅图。作为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学生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我的方法是: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其次,按顺序有条理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四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二.聚焦学校,家庭,社会,记录生活,激发写话的兴趣。生活中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1.一些与父母朋友间的对话都是写话的素材。

孩子们的头脑里常常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蚂蚁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还重的食物?蜗牛为什么背着重重的壳?下雨了,我问妈妈:“为什么会有彩虹呢?”……五花八门的问题让孩子们心存疑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那就试一试吧。撒些面包屑,看看蚂蚁能背多重的食物,他们是怎么完成这项重任的,再完整叙述试验的经过,写几句话便不在话下了。生活场景随处可见,随口可说,随笔可写。

2.聚焦丰富的校园生活,都是写话的源泉。一次美术课上制作了小制作,孩子们都做得兴致勃勃。课后写写制作的过程,同学们的成果,再配上老师拍的照片,立刻成了图文并茂的写话情境。大小节日学校搞的多彩活动、热闹生动的课堂,外出的实践观影等,孩子们对其所寄托的情感,都是写话的源泉。正是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拓展了写话素材的积累空间。三.丰富的课外阅读,激活学生写话的思维

1.巧借绘本,编写故事。

用绘本对于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来说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工具。绘本上所绘出的图案对于学生来说比文字更具有吸引力。利用“百日阅读行动”策略,让家长与学生每天看一个故事,进而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读完一个故事后思考故事的前后关系,在故事中找出描写人物心理的句子,以及读完这个故事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描述每幅图片时尽量用简练的语言把故事的前后连贯起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在可以表演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表演的形式,这样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写话更加有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阅读趣文,说出感受。

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一些小故事的内容比较浅显,而且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写话。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时,老师应该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想或者让学生复述原文的梗概,并且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四.规范写话的格式,提高写话的乐趣。

5.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篇五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整个小学阶段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而小学低年级就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的基础。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学习能力差,自学识记意识差,鉴于这种现象,在识字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说说我的一些做法:

一、根据教材特点与要求以读代写轻松识字

在课文中有很多字是要求学生认识并且会读就行了,教学这种类型的字我主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检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如小老师领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法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老师再根据学生的读音进行纠正指导,特别是翘舌音,平舌音,后鼻音,前鼻音的读法区别给予及时的指导。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准字形、分析字形。例如:熟字加偏旁、熟字减偏旁,加一加,减一减等各种识字方法记忆,然后再在读课文中加强认识,这样学生就比较轻松地掌握了生字,效果比较好。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靠老师的讲解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学的直观原则,恰当的运用直观教具,尤其是电教手段,可以使复杂的、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针对这一现象,我采用了能展示文字、图片、图象、动画、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它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例如;在学习“雪人”这个词时,我出示雪人的图片,学生看到飘舞的雪花,看到可爱的雪人,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的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还有在学习“霜”时,绝大部分的学生不知道霜是什么,出示图片,并且给学生解释霜的成因,学生有了感官和理性的认识,识字的效果也事半功倍了。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活动式教学识字游戏活动识字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呢?我想到了寓教于乐的识字方法。比如:孩子们喜欢玩游戏,这是他们的天性,那么教师教学中就可穿插“找朋友”、摘苹果等识字游戏。例如:找朋友。老师把生字卡发到同学的手中,一个学生拿着“缓”字说:“我是„缓‟,谁和我做朋友?”另一个拿着“慢”的学生马上出来和“缓”合在一起,说:“我是„慢‟,我和„缓‟组成„缓慢‟。”全班读“缓慢”;“动作识字”孩子们喜欢看动画、漫画,喜欢模仿中间的动作,那么教师在字意理解时,可以让学生上台,自主创意动作来理解字义等。在学习“跑、跳、捧、撑‟这几个字时,都可以用动作识字法:“摘水果”,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幅、福”,“飘、飘”,“换、唤”等。教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词,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猜谜语形式识字

自古以来,中国的许多汉字均可编成字谜。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学生猜测字谜的关键是学会按汉字结构规律猜想,这是巩固识记汉字的一种方法,通过猜测,学生可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巩固所学汉字的有关知识。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告“字;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是“会”字;“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是“秋”字:半个月是“胖”;十个人是“什”;如此等等。在教学一年级第五单元的口语交际“猜谜游戏”时,我就充分利用了识字猜谜。我先让学生猜字谜,然后再引导学生编字谜,学生的兴趣特别的高涨,积极动脑思考,编的字谜有模有样,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了很多的生字,效率是大大的高出平时很多。这样教学识字,既能加深学生对所学汉字的记忆,又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换“衣服”识字。这一方法一般在学习新字前,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教学效果,使用于形近字的学习,如学习“泡”字时先出现熟字“跑”,然后用“足字旁”换下三点水为“泡”,老师问:“你认识我吗?”“包”换上“三点水”这件新衣服是什么字?”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这个游戏学生不但学习了生字而且复习旧知识,对区别形近字有很好的效果。这种识字方法是平时的识字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四、教会方法,自学生字

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自己学习知识。在平常的识字课里,我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熟字加部首法、熟字添笔画法、熟字换部首法、去部首法、形声字学习法、查字典识字法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对一些简单的生字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形式上可先让四人小组自学,要求是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分析含义。然后让小组汇报,说说要注意哪些字的读音,怎样记住字形,字的意思是什么等,汇报后再由其他小组补充、纠正等。这样让学生自学,学生可以有更多机会自由发挥,兴趣较浓,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到生活中,多渠道识字

生活是知识的大舞台,有人说:“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打交道,他们学习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会在社会上,在家长和同学间,在各种图书、电脑、网络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一定会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

1.把广告、标牌等当作识字教材。

家庭、街道、超市、学校,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环境。在家里,生活用品上的汉字,电视字幕,电视广告都能激起学生识字的欲望。在街上,广告牌匾,标语满街都是。请家长在生活当中,如学生在与他们逛街时,指认广告、标牌,让孩子把标牌上的字读读认认,去认识所见到的商店、标语、广告牌上的汉字。让把路边的广告、商店的门牌等当作识字教材,还可以还检查商店广告中的错别字。让家长配合这样的识字活动,学生对巩固识字的兴趣更加浓厚。2.把商标、包装盒等当作识字教材。

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诸如“中华”牙膏、“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奥妙”洗衣粉„„充分利用这一点,也能让学生巩固识字。教师每天抽出时间,与学生交谈,询问学生最新的生字收获,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六、善用评价,激发学生识字

学生通过多种的识字方法和识字渠道,认识了很多的生字。个别学生甚至在一年级上学期识字量就非常大了,很多的课外读物不用借助拼音自己就可以看书了。那么怎样以个别带动全体呢? 我觉得这就要善用评价的力量了。在每个月末,我都会评出“识字之星”,把评选出的“识字之星”的照片贴到墙上,并给每个学生发喜报,我还会给每个“识字之星”发奖品。每个月末,评”识字之星”时,我班是最热闹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想自己被评上,个个跃跃欲试。评上的同学是自豪无比,没有评上的同学在这一过程中更是认识了不少的生字,为以后的评比做准备。

6.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六

曹艳霞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那应该如何进行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有几点教学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通过解题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课,我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后在狼与小羊中间板书和,并设疑说: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驯良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怎样?学习了课文,大家就会明白的。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学生不论是听课文录音,还是读课文,讨论问题,都非常认真积极。

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教材情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教《雨点儿》一课时,我先用课件让学生听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声音,然后让学生欣赏配乐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最后,让学生放声朗读课文,他们仿佛自己就是小雨点儿,来到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中,这样既渲染教学气氛,又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在读中结合表演训练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荷叶圆圆》,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把小青蛙、小蜻蜓、小水珠、小鱼儿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体会到了夏天的美丽。

二、重视词句教学、加强朗读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和指导朗读等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换词、改词,找近义词,反义词,看插图、实物,演示、做动作,表情朗读,复述句子,改变句式,仿造句子,结合上下文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读、熟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如教《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自然段时,文中有一句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我指导学生在保持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多换一个词语,学生踊跃发言,换成十分多么特别 非常真这样,学生不仅正确理解了多的意思,而且在朗读这句话时自然把多字读重音了。

再如教《狼和小羊》第二小节,我先采用换词(把非常换成十分、特别、很、极)、找近义词(故意、存心、有意)、看插图描绘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外部表情、想象并讲述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心理活动等方法,弄清非常想吃、故意找碴儿等词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用故意找碴儿的语气朗读这一小节,重读非常、故意、弄脏,读出!和?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讲和读,狼残忍、阴险的本质就跃然纸上了。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只有加强词句教学和朗读指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问难。

为了促进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教学课文时,我经常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这样就可促使学生读书时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读,仰而思,逐步养成用心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如:在《乌鸦喝水》这一课,我提出要是瓶子旁边没有石子,乌鸦该怎么办?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有的学生说,乌鸦可以用翅膀使劲把瓶子扳倒;另外位同学说可以用爪子,还有同学说乌鸦可以挖掉靠近瓶底的泥土使瓶子倾斜然后就可以喝到水了通过这个问题的讨沦,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就打开了,收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还会营造宽松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习疑问。同时,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在教学《地球爷爷的手》这课时,有的学生问:地球爷爷有手吗?、地球爷爷的力气有多大?、老师,您能看见地球爷爷的手吗?等问题。我肯定了学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耐心地解释和说明,循循善诱,使他们通过几个科学事例,获得正确的认识。又如有的学生提出地球爷爷有没有脚?等比较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我也不轻易批评学生,虽然这是学生不成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提出过程是学生整合自身知识、经验的过程。

四、利用课文的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被作者巧妙地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突出了中心和写作意图,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艺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教学这篇课文的结尾时,我让学生想一想:青蛙后来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问题一提出就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个个争先发言,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里想,‘我非出来看看不可,看看是你说得对,还是我说得对!’它两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它往上一看,惊奇地说:‘啊,好大的天,真是无边无际!’从此,它再不说天只有井口那样大了。有的说:青蛙可固执了。它听了小鸟的话,一摆手说:‘去你的吧,我就不信。你看,天不就是像井口一样大吗?’小鸟飞走了,它还坐在井里唱着:咕哇,咕哇,天像井口一样大。

再如教学 《狼和小羊》一课的结尾部分时,我就组织学生续编故事,说说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没有?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他们想象奇特、丰富多彩,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小羊那么善良温顺,不会被狼吃掉的。狼太坏了是没有好下场的,一定会掉进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说,小羊被他妈妈救走了。有的说,狼被猎人打死了。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说话中很有思想,认为好人有好报,恶人没好下场。你看,读书、想象、说话、情感陶冶四结合,真可谓一石四鸟。

五、开展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在教好课文的同时,我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古诗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童话化装表演会、小小读书讨论会及出墙报、展览读书笔记等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总结读书成果,交流读书心得和经验。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同时知识增多了,眼界开阔了,词汇丰富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7.开展有效的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 篇七

一、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创设情境旨在将整堂课作为一个完整的演练过程,整堂课始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语言材料的阅读和操练,学生身临其境,心理上自然放松,且充满参与的热情,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牛津英语2BM3U3 My Clothes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围绕季节特点,展开对衣服拥有情况的讨论。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有节奏地齐读儿歌来复习关于夏季衣物的单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让他们初步感受了今天的主题Clothes,为教学的展开埋下伏笔。之后我再利用收到来自Tom的E-mail时的提示音,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一来,通过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激发起学生阅读这封信的兴趣,同时激发了他们想要听邮件的欲望。我紧接着让学生通过听邮件初步感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新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我在Tom的信中设计了一个易于学生讨论的问题:How i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让学生运用所学展开充分的讨论,同时带动了后面新句型的学习。在学习了新句型的基础上,我将信再一次呈现给学生,请学生精读这封信,然后自然地从信的内容中引出三个新授单词的学习。最后我设计了让学生给Tom回信的任务,使学生能够对新旧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从而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

二、设计丰富有趣的肢体动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鼓励他们用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感受,通过“动”加强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加强英语语感。

例如,在牛津英语2AM3U1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中,学生要学习新授单词swing,掌握单词的音、形、义。在学生正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的读音以后,我利用一张一个小男孩正在荡秋千的图片,调动起学生想要荡秋千的欲望,然后适时引出自编的儿歌,让学生边玩边唱,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拓展了单词boat及词组row a boat的学习内容后,我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出划船的乐趣,同时配上歌曲,学生学习的兴趣始终保持高涨。

三、选取浅显风趣的小故事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比较简单、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或短剧,运用实物展示、播放录音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来降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难度,并且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配音或复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八

关键词:小学;中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有效方法

应用题是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学生在做填空题、计算题时正确率很高,但做应用题的正确率却比较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学生做应用题的能力和水平是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在下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列出一些提高中低年级学生应用题水平的方法。

一、教给学生一些解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所学习的应用题多为一些基本的应用题,一般只涉及基本加减乘除法,这样的应用题大多有一定的解题规律,题干中常会出现一些关键性的字眼,比如“每”“一共”“还剩”“平均”等。在讲解应用题的计算方法时,应将这些基本的解题规律教给学生,比如当问题中出现“一共”的字眼时,一般会涉及加法;当问题中出现“还剩”的字眼时,一般会涉及减法;当题干中同时出现“每”和“一共”时,一般会用到乘法和加法等。

二、引导学生将运用题替换为自己可以理解的生活实例

小学生做事喜欢凭借自己的兴趣,在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接触到的应用题中,有些题目是他们不感兴趣的内容,比如“食堂里原有80个冬瓜,用去56个,又买来39个,现在有多少个冬瓜?”这道题,也许有些小学生会不喜欢“冬瓜”这一物体,也有些学生可能看到数字比较大就望而却步。像这样的情况,可引导学生将题干变成他们自己所能够理解的意思,比如把“冬瓜”换成其他另外一个他们自己喜欢的事物,把数字换小一点,先思考解题方法,思考出解题方法后,再将这道题的数据带进去计算。

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中,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有些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对的,但遗憾的是在等式的计算环节上出现了错误,导致最终结果出现错误。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也很关键,在平常一定要让学生加强计算练习,比如每天做一页计算题卡的作业,通过扎实的计算水平为应用题的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9.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九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基础的基础,工具的工具。而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教学的起始阶段,重点和难点,而且是促使学生顺利、准确地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必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段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般都是6—8岁的儿童,其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也有较快的发展,而且注意具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对于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易引起注意;在记忆方面以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为主;想象活跃,并表现出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以具体思维为主导,动作思维也很常见,尽管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但它必须以具体形象为支柱。由此可见,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具体性、形象性、情绪性、动作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新课程教材要求的识字量很大,而识字教学也比较枯燥。如何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使之学的轻松、愉悦,提高识字的有效性呢?在过去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尝试应用了以下方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就是学生力求认知世界,渴求吸纳科学文化知识,探求真理的心里倾向。它表现为学生对一定事物或某想活定的 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在识字教学中,学习兴趣不仅 对学生认知汉字的形、音、义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引发和保持注意,启发想象,拓展思路,促进智力发展和创造性态度的形成。这就启示我们想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应从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

1、明确识字意义:激发识字的强烈欲望

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重要支柱和动力,还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渗透、辐射和驱动作用。为了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明白这些“大道理”,我用包含激情的语言对他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给你们讲的故事是从哪里来的吗?许多是从报刊和书上来的,如果你们识字较多而且会认字,自己就能读到许许多多优美的故事,还能拿起笔来自己编写故事呢,公开发表在报刊上,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来阅读呢!”听到这里,孩子们露出兴奋的笑容。我接着说:“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汉语热,数以万计的人在识汉字学汉语,还有许多外国人来我们中国学习汉字汉语呢,在将来,汉字将会在全世界流行,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好汉字呢?”“是——”学生们响亮的回答足以说明他们初步明确了汉字的意义,而且识字的强烈欲望也被激发。

2、讲有关汉字的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利用汉字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在我们历史上,有许多人利用汉字演绎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如果穿插一些讲解,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合”字,我对学生说:关于这个字,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学生听到“故事”二字,顿时神情更加专注。我接着讲到:三国时,魏国丞相曹操的部下有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叫杨修。一天,曹操与群臣一起商议国事,有人送来一块大点心。看到鲜美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可又不知曹操意下如何。只见曹操微微一笑,提笔写了一个“合”字。杨修一见很快会意了,拿起点心吃了一块,接着又叫其他的人每人吃一口。同学们,你们知道曹操写的“合”字是个什么意思吗?聪明的孩子立刻反应过来:“合”是由“人”、“一”、“口”组成的,曹操的意思就是叫每人吃一口。类似这样短小的故事确实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二、采取多种途径:调动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鱼”,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①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

②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1+1不等于2——王”,“六十天——朋”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③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影子”的“影”字时,把“影”字拆成“日(太阳)、京(京京)、彡(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如:拆字法、比较法、熟字加一笔、减一笔、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法、动作演示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教师要结合所学生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灵活使用,以便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增强汉字的趣味性: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

汉字具有表音、表形、表义的特点,是音、形、义三者有机的整合。根据汉字这些特点,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趣味识字发来学习汉字,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如“六”就像两只小蚂蚁抬着一粒米;“床”字的广字头就像蚊帐,下面是个木头做的床,睡上去很舒服,还不怕蚊虫来叮咬;又如“安”字,宝盖头像房顶,下面的“女”字,说明女孩子在家很安全;再如“国”字,口子框代表一个大大的国家,里面的玉说明这个国家很富庶呢!

依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还可以运用图画和动作来记忆。如“日、月、水、火”等等象形文字是可以利用图画来进行想象性识记。“人、大、中、呆”可以用人体动作来识记。在教“呆”字,我做了个动作给学生看,站着不动 像根木头,张大嘴巴不说话,而呆望着学生,让他们说说这种样子给人什么感觉,并让学生也试着做一下,他们觉得挺有趣,领悟了该字的含义,于是纷纷模仿也很快牢记了这个汉字。

在教学《春天的色彩》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一副美丽的画面:丝丝春雨像春姑娘身上的薄纱,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纺出的丝线,轻轻垂下;又像春姑娘缝衣的细针,扎进刚刚苏醒的大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像乳汁一样哺育着世间万物,使大地呈现出勃勃生机。不知不觉中,春雨染红了桃杏,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大地上展开。春雨是无色的,但它却给我们带来五彩缤纷的世界。接着,我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尝试着编创小诗,让孩子们边想象边读,这样一来,枯燥的词语变成了一副美好的图画,在这样美的氛围里孩子们也识到了字,认到了词。

四、激励超越自我:创新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丨”就变成了“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讠”旁就变成了“司”。学习“李”字时,有的学生说“李”就是“

十、八、子”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李”就是“木、子”这两个字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五、适度竞争:启发学生识字的情趣

适度竞争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评判自己的能力与知识水平,更清楚的正视自身的不足,以便自我激励和自主努力。这里所指的竞争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部件、笔画等方面进行分析,讲明分析的方法,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汉字分析,并以小组进行比赛。在讲明了一些汉字的意义后,我便要求学生每人拿出纸笔组词或口头造句,看谁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的词多而正确,或能用自己组的词造句。同时老师要及时鼓励和启发引导,纠正学生易犯“同音代”错误。利用这样经常性的创意思考开启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达到了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识字愿望和教学目的。

10.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十

羊叉学校:田继红 如何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教二十多年来,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经历过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但是《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发展。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必须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结合多种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实现的。下面本人就结合平时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的有效教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记得以前,我面对学生都是绷着脸,每次上课都很严肃,从不跟学生说一句笑话,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学生的心声:“老师你从来不对我们笑”。我听了恍然大悟,后来我每次走进教室都面带微笑,经常喝学生聊天,和学生成了朋友,学生也开始喜欢我从而喜欢上了数学。

二、创设有效的生活化的情境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小,爱说爱动,自控能力弱,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思维和理解的能力较弱,因而课堂组织教学的难度比中高年级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相对弱于中高年级。要提高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因为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陶行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在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感到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兴趣地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剪刀,钳子,三角板,五角星,让学生找出它的角,初步感知角,接着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角最多”,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从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的学生说自行车的三脚架也有角,有的说木工用的三脚架也有角,黑板也有角等等。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连加》内容时,我首先开展了一个跳绳比赛,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四队,每个队派四个代表参赛,请一位记录员把每队每分钟跳绳的个数记在表格里,然后再请同学们算出每队拍的总数,找出胜利的一队,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

三、重视探究,引导学生求异创新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动手实践、自主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打破教学的老思想,认为应该老师讲学生只管听。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影响教学质量,我倒觉得恰好相反,喜欢插嘴的孩子脑子都比较灵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独特见解,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提问,起初无论质量如何,正确与否,哪怕某些发问是可笑的、甚至错误的,教师也要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比如,在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出示了下面一组练习,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4+4+4+4(2)5+5+5+2(3)3+3+3(4)7+7+7+9。(1)、(3)题学生很顺利地改写对了。(2)、(4)题则表示否定。但通过仔细观察,有学生说:(2)还可以改写成5×3+2、5×4-3,(4)还可以写成7×3+9、7×4+2,虽然改写的是乘加、乘减算式,但却说明学生善于提出意见,体现了创新意识,我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你真棒!”、“你真聪明!”,这样保护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四、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很多老师都觉得孩子小小组合作不好开展。其实并非如此,教师在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认识教学对象,先要确定好需要合作学习的内容,为合作学习提供可研究的问题。如我在教学二年级《长度单位的认识》一课时,开展小组合作,先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利用所提供的测量工具,安排学生在校园内测量操场的长和宽,乒乓台的长和宽,以及树干一周的长,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就在于学生怎样合作,特别是问题不能离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越学生当前的认识能力,也就是难度要是适合学生,要使问题经过小组的努力合作能够得到解决。

五、有效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激励性评价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方面的赞许,哪怕是回答错误,教师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进行适当的鼓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一次激励性的评价可能会影响其一生。这种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增强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感受。比如这学期学乘法口诀,我班有一个差生,她的加减法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她能把乘法口诀一句不错的背下来,我就经常表扬她说她真不错,而且每次考试给予她一定的奖励,现在她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这些学生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的基础、性格、智力也存在着差异,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那是不合适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问题不同类别的学生的不同回答,也应做出不同的评价。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鼓励,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而对优等生的正确回答,除了要给予充分肯定外,还要对他们提出期待和希望,让他们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11.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有效途径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点,其主要表现为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恐惧心理,而且引发了对数学学科的畏惧,影响了学科质量的提升。教师也只能采取某些传统对策,比如题海战等来应对,其结果自然是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走出以上困境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解困之道,以供同行参考。

一、创设生活情景

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熟悉的生活情景,往往能够促发一个人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数学应用题上来分析,有些题目单看字面是十分抽象的,仅通过口头的解释往往很难解释清楚。此时若能巧妙地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拉近学生与题目的距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生活情景的呈现,学生会感到数学的亲切,更容易接受应用题。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应该将数学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按比例分配”的数学应用题。我们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若将这些选材化作“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原材料,通过这样来创设生活情景,学生会熟悉题目,从而更好地解答这类问题。例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公顷玉米。大豆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去解答题目,而“大豆”“玉米”“农场”这类词语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学生解答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二、培养解题习惯和教给解题技巧是关键

虽然应用题多种多样,但其解答思路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式,学生只需养成解题习惯和掌握到一定的解题技巧,就能做到舉一反三,快速解答题目。老师可以在引导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将应用题进行分类,这样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解题技巧进行答题训练。

1、培养优秀的解题习惯。通过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能使他们在答题、考试中更有效率地完成应用题。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解题习惯已经在逐步养成。例如在做题之前先在草稿纸上写上答题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考试中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解题的准确性,不会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写到第二步,却突然忘记了第一步的解题思路这种情况发生。而且在重新检查的时候也能根据草稿一步步进行,节省了时间。

2、培养优秀的解题技巧。解题技巧复杂繁多,根据学生的水平授予不同的解题技巧尤其重要。但其中有一种解题技巧普遍适用,那就是转变方式解答问题。举个例子,下面有一道题目:小明和小红两车人分别从甲乙两个地方同时出门,相向而行。两个人在离中点3000米的地方遇到了,已知小明走完整段路程需要40分钟,小红走完整段路程需要50分钟。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正常的解题思路是先假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X,那么小明的速度为X/40,小红的速度为X/50。那么由于小明的速度比小红的速度要快,也就是在距离小红终点近的地方相遇了,最后就算理清数据列出等式得出答案。其实这道题目是非常抽象的,小学生第一次碰到这类题目的时候肯定会难以解答,导致他们对自身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感到怀疑,最后失去信心。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教导学生转变方式去解答这条题目。阅读完题目之后可以试着画一幅图来进行分析,画图是转化思维最有用的技巧。简单易懂,一目了然是图像的特点,通过图像我们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这样做不仅能增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力,还能减少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点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在创新型的解题技巧上加以研究,为学生将来学习更高等的数学打下基础。

三、采用求新思维的解题策略指导学生灵活解答

一是摆脱解题的思维定式。学生往往会由于思维定式导致解题思路僵化,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让学生转化思考角度,对题目内容进行重新的思考。如:张平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76分,当物理成绩公布之后,张平的整体平均分上升了3分。张三的物理成绩是多少?这类题型的传统解题思路是用四个学科的总成绩减去三个学科的总成绩,得到的是其物理成绩,即(76+3)×4-76×3=88(分)。而另一种从平均分角度求物理成绩的方法可以是:首先假定物理成绩为76分,这样平均分不会发生改变,若想平均分要整体上升3分,总分就得增加12分,所以最终得到张平的物理成绩是76+12=88(分)。因此,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方式,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二是特殊的题型采用整体思想。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从常规的解题思路出发很容易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转换为从整体考虑的思维方式,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全面的观察。找准题眼,将会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如:假如有5个数的平均数是8,现在将其中一个数改为12,得到的新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10。被改动的数是多少?很多学生看到这种题目,都会着手去找最初的5个数分别是多少,这种解题思路自然是行不通的,此时从整体出发将5个数整体考虑,可以由8×5=40求得原来5个数的总值,由10×5=50求得新的5个数的总值,因此可知被改动的数字增加了10,再用12-10=2求得被改动的数字为2,问题随之得到解决。

三是不拘题型,力求灵活。对一些类型的练习题进行系统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改编练习题时,可以采用扩题、缩题、拆题和编题等方式,同时鼓励学生拓宽解题思路,灵活巧妙地解答应用题。如:现有甲、乙两工厂,要加工810个零件,甲工厂单独生产需要15天的时间,而乙工厂单独生产需要10天的时间。甲乙两厂同时生产需要多少时间?常规的解题思路是第一步求出甲、乙两厂每天加工的零件数,第二步求出甲、乙同时工作时每天加工的零件数量,第三步求出所需要的时间,即810÷(810÷15+810÷10)=6(天)。如果学生平时解题时得到有效的指导,还会这样考虑:乙生产1天等同于甲生产1.5天,甲、乙同时工作一天相当于甲单独生产1+1.5=2.5(天),所以甲单独生产15天完成的量由甲、乙共同生产,只需要15÷2.5=6(天)。因此,在应用题的解答过程中可以有多角度的解答方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水平。

结合以上内容,数学教师只需要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本文提及到的基本教学途径,就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总结学习经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必然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

12.语言:低年级体育教学的有效支点 篇十二

一、课堂导语、讲解语和结语

1. 导语———先声夺人的序幕。

导语是一节课的导入语,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语言信号。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尤其是低年级体育教师要在导语设计上下功夫,以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

有人根据导语的不同特点,把导语概括为故事式、激发式、悬念式、猜谜式等几种形式,这虽然有道理,但文章有法,文无定法,导语设计亦如此,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要具体目标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因课而异。若千课一律,学生便生厌。即使是一堂课、同一教学内容,导语设计也应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体育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或根据内容特点,或根据技术特点,或根据形式特点,精心设计导语,从一节课或一个技术动作的实际出发。同时还要注意与现实生活接轨,即与社会形势、时代特征、学生实际和季节特征等联系起来。

2. 讲解语———点点滴滴注入学生心田的甘露。

讲解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用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

讲解语不但要饱含深情,条理清晰,而且要有度。所谓有度就是掌握一定的分寸,不偏不倚、不蔓不枝,选词用句恰到好处,表达过程不温不火。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思路要清晰,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要善于控制自我、约束自我。在课堂上,教师要避免信口开河,不负责任、无边无际的讲解。学生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一节课向学生灌输的知识信息也是有限的,更何况体育教学注重的是身体练习。掌握讲解的“度”对师生双方都有益处。

3. 结语———圆满的句号,余音绕梁的休止符。

结语是一个教学内容或一堂课的收场白。这是课堂语言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些体育教师往往忽视它的作用,草草收场,结果留下遗憾。

结语的类型比较多,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怎样收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归纳总结性的结语使用率较高。即教完一个环节或一个内容后,回过头来,用概括的语言理出所学动作或内容的要点,并明确指出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对刚学过的东西当堂消化,加深理解,加强巩固。这样的结语不旁逸斜出,只是几句简明扼要的总结、总括。还有一种结语形式是质疑,教师对教学的某些方面提出不同的意见,让学生自己体验、思考、实践。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布置任务式的结语最常见,或让学生预习下节课要教的内容,或让学生带着余兴在课外进行练习和活动。这种形式的结语比较简单,不必精心设计,但也不能草草应付,要给学生一些点拨、引导。

二、其它注意点

体育教师在运用好导语、讲解语和结语的同时,应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通俗易懂。

低年级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还不完善,只能理解形象直观的内容。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使用体育专业术语,语言要幽默风趣、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要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事物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我采用对比法,让学生比较皮球和木块哪一个容易滚动,从而让学生知晓在练习时要把身体抱成一团,像皮球一样滚起来。

2. 手段富有变化。

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语言的表达方式。

(1)灵活改变教学内容。在基本部分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讲解法或谈话法,提出一些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将基本知识、动作编成学生爱听的顺口溜,给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情景。例如:在“爬杆”教学中,“小小杆儿不要笑,我来同你比比瞧,握紧杆儿往上攀,最后还是我个高。”这样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在开始部分和结束部分,教师可以采用儿童歌谣或音乐替代单调的口令。动听的歌谣和音乐不但能吸引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巧妙安排授课节奏。根据儿童具有强烈表现欲的特点,在整队集合时,我数1—2—…,站好队的学生随我节奏齐喊3—4—…—10,这个节奏的巧妙安排,使没排好队的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并快速站好,队伍排列效果明显改观。

(3)有效渗透沉默技巧。当学生情绪高涨兴奋的时候,体育教师可适时地运用“沉默”技巧,即实施无声教育,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4)合理运用即时评价。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易受刺激物的影响,过多的批评指责会打消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多用表扬鼓励的语言,少用批评指责的话语。例如:在“快快集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队站不好表扬二队,左边队站不好表扬右边队,男生站不好表扬女生。学生一有比较,自然会认真起来。对那些动作完成不好,质量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少指责,一发现成功的点滴“火花”,即大加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13.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十三

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郑紫竺

(福建省浦城县万安中小)

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三个明显的心理特点:(1)意志力差。(2)爱表现。(3)注意力的短暂性。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构建学习的平台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进行教学。如,在教学《数学好玩――分扣子》时,我制作了《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的幻灯片,边放幻灯片边讲述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当故事讲到小熊弟弟必须在问完5个问题后就要猜中城堡主人是谁,才能救出小熊一家,否则它们将被怪物吃掉,学生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了,为熊一家担心得不得了。我抓住这个契机说:“同学们,让我们用扣子来代替怪物们,来学习分扣子,看看学完后能不能帮助小熊一家。”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相当浓厚。在教师的引导下及学生的努力下完成了分扣子的任务,后来又按照分扣子的方法帮助小熊一家解决了问题。课上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谈论着上课发生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情境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让他们感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保持兴趣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听他的课、学他所教的科目,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和学生交流,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慈爱的肢体语言也是拉近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学生遇到困难了又不愿意向教师倾诉时,教师可以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鼓励学生继续努力。(2)走进学生的生活。课余时间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谈谈学习中希望老师怎么教,哪些问题难懂,哪些问题还没弄懂。(3)热情的赞语更是鼓励学生的一大法宝。只要学生有一点一滴地进步,我们就要热情、真心地表扬。(4)经常向学生介绍伟人是怎样学习的,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凡是学习习惯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的学生都给戴小红花,上光荣榜,促进相互模仿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事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作业认真、字迹工整,教师自己的板书就要工工整整。这样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模仿学习,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习有效开展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到了7岁左右,智力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的帮助下可顺利获得解决。如何利用具体事物的.支持帮助学生呢?

1.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作用

教会学生阅读教材中的主题图,对处在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如,北师大版数学上册《一共有多少》,如果突然教学生2+3=5这样抽象的数字,他们很难接受,即使他们学会了这个算式也难以理解算式的意义,不能运用这个算式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只要充分利用主题图,讲清这只手有3支铅笔,那只手有2支铅笔,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就很容易明白2+3=5的意义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会用加法来解决,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

如,《古人与数学》中,如果直接教学9加几等于几,有部分学生是不懂的,即使有些学生学会如何算,也是一知半解的。我在上这节课时,先在黑板上摆出9根橙色的小棒,再摆出5根绿色的小棒,问:这些小棒一共有几根?先不要求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按照老师黑板上的方法在自己的桌子上摆一摆、算一算。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已经懂得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上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教具和学具,在学生自己的操作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课上得很轻松,教学效果又相当好。

3.经常利用现代化手段教学

有些教学内容抽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为了不让学生在遇到较大难度的学习活动时采取放弃或半途而废的态度,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从而降低难度,也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在讲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在大屏幕上出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还有动物(蝴蝶、蜻蜓等)、植物(树叶、花、果实)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见识,还让学生感受到这样抽象性很强的知识也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联系,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数学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指导学习,服务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从中去学习知识,学会了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如,我在教学《数一数》时是这样做的:(1)和学生一起观察主题图。(2)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中发现了什么?(3)带领学生到自己的校园走一走、看一看,并说一说自己的校园里有些什么。学生的兴趣可大了,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有一个操场、两个篮球架等。回到教室,我又引导他们有序地观察了教室:有一面红旗,两块黑板等。他们说得很好,我及时给予了肯定,他们都说爱自己的学校。这样就达到了入学第一课的教学目标。

14.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十四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低年级识字就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才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教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汉字学习有浓厚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一、激发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重视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引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以便产生识字的愿望。

1、图文结合,直观形象。采用多媒体、图片、挂图进行引入,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儿歌、谜语引入。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充满睿智的谜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地溶入识字学习中去。

3、导语激趣。如教《荷叶圆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导语激趣:你们喜欢荷花吗?那你观察过荷叶么?那荷叶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并充满了期待,教师轻松地将学生引入课文。

4、故事引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故事,能将学生很快地引入到角色中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二、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会学。

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1.看图识字。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一些象形、指事、会意类的字可以运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把字的音、形、义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2.归类识字

汉字中占较大多数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在学生学过

部分合体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

义。在教学中借助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特点,认识一个形旁,便可联

带认识一长串汉字。如在教学《操场上》一课时,先让学生猜猜“拍

球”的“拍”和“跳绳”的“跳”分别是什么旁。当学生脱口而出提手旁

和足字旁时,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打、拔、拍”

和“跳、跑、踢”,并通过这两个偏旁顺带认识了“扔、抓、捡、捉、指”及“蹦、跨、蹬”。学生轻松地学握了字音、字形,对字义也有

了一定地了解。学会了这种识字方法,学生在识字中便可做到举一

三、触类旁通。

3.熟字识生字法

(1)熟字加偏旁(加一加)

这是学生运用已认识的汉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识记生字的方法。例如“直+木=植”,“直+单人旁=值”,“门+口=?”,“早+草头=?”

(2)熟字减偏旁(减一减)

这是把已认识的字去掉某个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识字方法。如用“漂亮”的“漂”和“飘落”的“飘”分别去掉三点水和风字旁,便可识记“火车票”的“票”。“坐—土=?”

(3)熟字换偏旁(换一换)

这是将一个熟字的某一个偏旁换成另一个偏旁而变成另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如:把“蛙”字中的“虫”字旁可以换成“口”、“女”等偏旁。再比如“请、清、情、晴”的字就可以用换部首的方法来区别。

4、辨字组词

低年级孩子的错别字有大部分是由字形相近而造成的,之所以会犯错,就是因为孩子们缺少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辨字训练,既减少了错别字,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如:“己”自己,“已”已经;“太”太阳,“犬”犬齿。

5、猜字谜

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如:“坐”,两人坐在土堆上;“被”,一件皮衣当被盖;“两”,两人打着一把伞在院子里散步。

6、编儿歌

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烟”,火字旁,一方框,一个大字里面藏;“狂”,犬旁加王就发狂;“桌”,上字头,日子肚,一个木字要顶住。

7、编故事

利用汉字会意的特点,通过编故事的方法理解字义,记住字形。如:把禾苗栽在土中的过程叫种。再如:问,有人听到门外有动静,他就开口问一问。

1.三、在课外阅读中巩固识字

语文教学并不能只局限于语文教科书的教学,还要把学生引领到课外广袤的知识读本中。当学生入学学过拼音后,他们就会很高兴地运用拼音能力读书读报了。教学中,我利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开展课外阅读展示活动。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又学到了新字,提高了识字和阅读的能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无论是“即时巩固”,还是“长期运用”,都是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四、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景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文化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识字,提高识字量。

⑴认识同学姓名,提高识字量。班上有五六十名学生,一年级开学初,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姓名写好贴在书包上,在做自我介绍时,还要讲讲自己姓名的来历,使学生在听说中既记住了字形,又了解了字义。平时发作业,也要请不同的学生发放作业,这样学生识字内驱力大增,提高了学生识字量。

⑵认识校园的告示牌,黑板报上的大字,教室里的牌匾,提高识字量。如黑板上面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名人名言,校园里的校训或标语等,并经常请学生读读说说你在校园里看到些什么字,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这样,让学生识字与爱校、爱班、好学情绪联系在一起,学生识字兴趣大增。

2、随时随地地识字

⑴看电视识字。如动画片《大风车》、《灰太狼和喜洋洋》等颇受孩子欢迎的电视节目,老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在看电视的同时注意认读字幕。这样,学生不仅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认识了许多字。

⑵在逛街、购物、旅游中识字。如在动物园中认识各种动物的名称,在花园里认识各种花的名称,在逛街时认识店牌、广告语等。

⑶身边事物识字。学生经常用的洗漱用具,碗、筷等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学生经常使用的东西,请家长配合贴上标签或卡片,使学生在使用身边事物时,也无意识的记住了许多生字。

15.论小学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十五

关键词:写字,低年级,兴趣,师范,方法,技巧

俗话说, “字如其人”。字, 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 还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写好字也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策略来快速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的写字教学质量, 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

写字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地坚持, 需要耐心、恒信、细心, 而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如何正确把握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使小学生既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写字, 又能养成写字兴趣呢?

(一) 故事激趣

小学生大多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等教学形式, 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例如, 宋代岳母因家贫而用柳条教岳飞在沙土上练字, 后成就了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小时候因家穷而把碗当砚、刷子当笔、黄泥浆当墨, 经过勤学苦练才成就了大书法家, 后人把颜自创的刚健有力的新字体叫做“颜体”。古人勤奋练字的感人故事, 不仅教会了小学生做人做事的许多道理, 还激发了小学生练习汉字的兴趣, 坚定了小学生练好汉字的信心, 更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强化小学生对祖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认同与传扬,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是从汉字开始的, 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在我国古代史上独树一帜, 成为了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文化瑰宝。中国汉字词汇丰富, 博大精深,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大大推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根据这一点在课堂上可多讲一些中国汉字对日本文字、朝鲜文字和越南文字的重大影响, 使小学生以汉字为豪, 自觉尊重中华传统文化、并主动传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 竞赛激趣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态, 通过竞赛的形式, 可激发小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小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还能够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团队精神。

例如星级作业、红花作业制等。每次批改作业时都要与学生以前的字迹进行对比, 然后给出相应的红星;到学期中和学期末, 将学生积累的小红星折合成小红花 (每5颗小红星折合成1颗小红花) , 最后评出星级作业、红花作业。还有, 通过小组写字竞赛活动, 每6个人组成一个合作小组, 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写字活动, 目的是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 形成较强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愿意为小组的荣誉而战。这样通过写字竞赛, 每个小组写字好的学生会主动帮助写字差的学生, 从而达到了共同进步。

(三) 展评激趣

小学生书法作品展评, 是一条提升小学生写字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张贴于教室黑板报上面的书法作品专栏里;也可以将优秀的学生书法作品上交到学校进行集中展评。通过各种形式的展评, 可以让其他学生发现优秀学生的闪光点, 激发他们学好书法、写好书法的兴趣, 同时也有助于其他学生主动向书法优秀的学生请教, 形成人人学习书法“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例如, 学校每学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都组织书法 (主要是硬笔与毛笔等) 展评活动, 一批批独具匠心的小小书法家从中脱颖而出;班级之间, 可以将各班级优秀的语文作业选出来展评, 从各班级选出小评委进行逐一评选, 同时其他学生可以在意见薄上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书法作品指出来。各种各样的书法作品展评活动, 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树立书写汉字的信心, 有助于学生之间汲他之长、补己之短, 形成相互学习、勇于竞争的良性学习氛围。

二、教师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 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而小学生低年级其语文学习主要是靠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进行的。语文教师犹如小学生的父母, 行为举止对小学生起着模范作用。因此, 语文教师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自己上课时的板书、平时的作业评语, 都来不得半点马虎, 要严格按照汉字的笔顺认真书写, 养成正楷书写的好习惯, 不能龙飞凤舞, 马虎潦草。否则, 教师示范的负作用就会发挥作用, 导致学生的作业书写马虎应付。其实语文教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就犹如一面镜子, 学生从镜子中学到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要远远大于自己在生活中悟出来的语文知识与技能。因此, 语文教师要珍惜这面无形的镜子, 端正这面有形的镜子, 使学生从镜子中逐渐变好。

例如, 每次给小学生低年级语文作业写评语时, 我都坚持“激励、认真”的原则。其中的“激励”是要求教师评语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信心, “认真”是要求教师书写评语时一定要认真, 不能马虎潦草、应付了事, 甚至遇到学生不认识的评语时, 我都用拼音代替。这其实既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 也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尊重。譬如, “你的作业字迹端正, 仔细认真, 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你是一位思维敏捷、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可惜你有时粗心, 简单的字也会写错。如果能克服作业马虎, 你将如虎添翼, 请坚信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三、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方法与技巧

写好汉字, 仅有兴趣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还不够,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写字, 首先应学会观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 观察教师示范时的笔画、笔顺;其次, 还要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 在练字的时候多进行比较、推敲。

例如, 教“口耳目”一课时, 首先我会让学生充分观察教材中的各种插图, 认识插图的形状与特点。然后, 我出示实物, 让学生认识实物的形状与特点。接着, 我出示生字卡片, 让学生加深对生字的书写认识。通过这三步教学法, 学生对本课“口、耳、目、羊、鸟、兔”六个生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笔顺都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并逐渐能够达到能正确运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习蕾.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2 (12) .

16.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 篇十六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在低年级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在识字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方法,课内外结合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巩固识字成果。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识字王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从进入校门学习汉语拼音起,就产生了对学到的本领进行运用的愿望,借助汉语拼音学习汉字激发了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1.创设情境,让学生喜欢识字

例如在教学识字《一去二三里》一课时,可以创设体育课上小朋友站队的情境,让十个小朋友站成一排,老师问:小朋友在第几个?小朋友说的同时,老师就把相应的汉字给站在队里的孩子。和孩子熟悉的活动联系起来,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就会提高。将学生的生活体验融入课堂中,学生识字积极性很高,识字效果也就好。

2.设计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识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识字教学融入游戏活动中,就会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山得有乐趣,亦相从亦。因此,教学中我寓识字于教学和游戏中收到了很好的效

果。如游戏送信,我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同学当邮递员,把生字当信,分别送到同学的手中,其他同学一起拍手念儿歌: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来送信,不怕风不怕雨,一心一意为人民,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同学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

二、有效评价,刺激学生形成主动识字意识

识字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一定要评价到位,有效适宜的评价可以不断地激荡起学生心中学习的涟漪,让他们品尝到识字的乐趣。这样就会刺激他们的主动识字的意识。学生为了能够得到老师的夸奖,得到老师的奖品,争取当一次小老师,课前就会主动自己识字,动脑去想识字方法。学习主动性就会逐步提高,并且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课内外结合,促使学生巩固识字成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

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么多的汉字,学生怎样才能掌握呢?

l.猜字谜

儿童喜欢谜语识字,谜语可促使人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而且猜出后还能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其提高记忆效率的功能可说是不言而喻的。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门里藏个人(闪)。将猜字谜游戏引入教学中,教师编学生猜,学生编学生猜,课堂上师生互动,营造欢乐的气氛。

2.编顺口溜

顺口溜好记难忘,朗朗上口,在教学中根据字形特点编成顺口溜来记忆汉字,突破了字形教学的难点。如:一个人他姓王,一个人他姓白,俩人坐在石头上(碧)。教“谢”字可以说成:言、身、寸站一列,别人帮助你,要说一声谢。这样音、形、义联系,帮助学生记住了汉字,使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3.结合教学内容随机写话

由于汉字音形脱节,字形多结构复杂,形似现象多,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很大。我发现学生书写这些汉字时,一边说着谜语,一边书写着汉字,那种快乐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我用猜字谜的方法来区分,收到了奇效。如学生总是把“变”和“弯”混淆。我就在黑板上写上两个字,让学生猜谜: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一边一个点,又字在下方。学生猜出是变字后,我因势利导:“小朋友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弯?”有的学生很快就说:一点一横长,两竖在中央,—边一个点,弓字在下方。再分辨浇、烧、绕这几个形近字,我引导学生编成:用水来浇地,用火来烧饭,换上绞丝弯弯绕,学生记得很牢固。不结合写来运用,学过的汉字认得下吃不消,会认不会写或会写不会用,写起话来尽是错别字的现象很严重。我创设情境让儿童扩句、造句;刺激学生写话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识字视野

提倡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教给学生一些分析字形、识记字形的方法。但是要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识字,到生活中主动识字,产生强烈的识字愿望,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去鼓励,不断地去激发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的潜能。

(1)主动认识身边的字

刚入学的孩子认为给同学发作业是再神气不过了,教师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引导学生先认识同学姓名中的汉字,把同学的名字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来认,比比看谁认得多就让谁来发作业。也可以用贴字条的办法把自己身边的实物贴上字条:如黑板、窗户……同时发动家长在家里也这样做,久而久之学生又能认识很多汉字。

(2)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识字

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识字与儿童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儿童可以利用的识字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商店的招牌、学校里的黑板报以及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食品包装等等都是孩子们学习的素材。教师平时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还要及时安排学生交流课外所识的汉字。举办“争当‘识字大王竞赛”,“我是识字大王”等评比活动来促使学生形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总之,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逐渐提高,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再结合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识字的能力不断提高。

(作者单位 杨晓玲:甘肃省山丹县清泉中校 脱文

17.低年级的应用题有效教学 篇十七

古潭乡中心小学:周 燕 妮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段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词语教学与画面想象、情景创设、生活实际、查字典、概括文章内容、、指导朗读相结合起来。

正文:在中年级段,很多老师认为识字、学词是低年级的事,跟中年级的教学关系不大,词语的学习只是为学生的顺利阅读扫除障碍,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掌握,不必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认为中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年级的强些,作为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初步会借助工具书来理解词语意思了,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了,教师不需要“浓墨重彩”去做低年级教师的事情,于是很多的教师在处理课后生字词时,无非就是读读抄抄,或自学了事,犹如蜻蜓点水,没有真正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目的。特别是公开课,对字词的教学更是微乎其微。课堂上教师或者避过词语直奔课文内容,或者简单地让学生读一读,总以为字词教学是比较简单的。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学过的词语学生能讲出词语的意思,换一个词学生就拿不准了,在课堂上,学生只会念字典上的解释,但当要求把词意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表述出来时,欠准确。

如何使学生把使用工具书形成学生理解词语的习惯?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本意,如何使他们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如何使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想象画面,用语言描述画面?学生离开了工具书,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何多种方法并用来理解词语,本人就执教《搭石》这一课时的词语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一、词语教学与画面想象相结合与情景创设相结合1、其实,我们平时在读词语的时候,是不是常常忽视了词语本身也带着很强的画面感、形象感、情感?当我们出示词语的时候,你读、我读、大家读,这些读词语的形式最终导致学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当我们把这些词语转化成画面后,让学生想象词语所蕴含的意象,有了质感的画面,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是更深入了吗?例如:在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先让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走石图”的美,你们从哪儿体会到画面的美呢?(协调有序)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呢?(可联系上下文理解,从课文中找一些句子说明这个词的意思。)

再创设情景: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前面的---踏踏,后面的---踏踏;前

面的---踏踏,后面的---踏踏(师生合作读)

最后师提示: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师:其实没有人指挥,又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叫----协调有序

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指名边读正音,边看图,感受身临其境。这样利用图片展开充分的想象,接着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像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重现那样的情景,学生读起来也很投入。阅读时展开想象,可以拓宽认知领域,深入文本描述的意境,活现出塑造的事物形象,对于词语教学,学生如果没有获得对于词语感性的个人体验、感悟,这个词语在今后的生活中是不可能被学生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

二、词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在词语教学中,不仅仅要让学生牢记这些词语,更要让学生透过词语的本质,去体会人物的品质。书本中的知识只有能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了的时候,才叫真正的知识,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例如我在教学词语“理所当然”一词时,我做法是 :

师:那么“年轻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1、指名读正音“伏”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

2、创设情景、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例如:“伏”分析字形,理解字义、请学生上台做动作。

创设情景:你真是年轻人的楷模,这样老人就能轻易的趴在你的背上舒舒服服地、安安全全地过小溪了。

问年轻人:到了对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谢吗?为什么?

问学生:老人没有向年轻人千恩万谢。年轻人会生气吗?为什么?

师: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就在想,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师: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因为人们把这看成里--()的事

2、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师:透过“伏”字,你看出了什么?(尊敬老人)

师:他们的这份美好的情感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到了什么?(生谈)

师:瞧,景美、情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生:一道风景。

师:当我们在学校遇到同学摔倒时,我们总是把他扶起来,因为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这种没有人使唤,没有制度规定的做起来,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等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理所当然。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唤醒,这样就使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同时,学生原有的形象记忆被唤起,这样,就直奔学生的精神领域,深深地唤起了学生对年轻人敬意,也为理解下文作了铺垫。

四、词语教学与查字典在语境中理解相结合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了词语的本意,如何使他们在理解词语本意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对“行”字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字音,接着让学生用多音字组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对整个词语的意思学生掌握的较好,此时,对单个字“行”的理解并不见得到位,我巧妙的将“行”字在字典中的意思罗列出来,再根据画面理解,学生一眼就能将这两个词语中“行”字的不同解释理解正确。

五、词语教学与概括文章内容相结合在词语教学环节完成后我对内容进行了小结,但课到这儿并没有停止,而是将先前所学的词语再次拎出来,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搭石、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伏、理所当然),理清课文的条理。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中高年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与词语教学紧密联系,赋予词语教学以更多的内涵,使词语教学一举多得。

六、词语教学与指导朗读结合起来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感情朗读课文。而感情朗读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就是像读文章那样,要抑扬顿挫、平仄起伏,用不同的语调来读词语。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词,而是一段灵魂的颤栗,在这样的词语教学中,给词语赋予了情感的温度,渲染上了生命的色彩。对以上前面提到的词语教学,我均让学生讲自己的送入到句子的朗读中去,朗读可以使语感细腻,学生在朗读中,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多角度体察作品的内在意蕴,“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心”。

总之,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在我们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给词语教学一个切实的地位,挖掘词语教学的内涵,让词语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中既扎实又活泼的课堂新亮点,让词语教学为学生一生的语文素养奠基。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生词,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履祥;《词语教学中应注意的两点》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1期

2、洪宗礼 ,程良方;《字词教学》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张天麟;《在关联词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天津教育;1980年03期5、小学中高年级用词练习的几种方式[J];湖南教育;1980年10期、王榕春《小学高年级词语教学点滴体会》;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1期

上一篇:以校园媒体为平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朱方下一篇:房产分销代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