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2024-12-17

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12篇)

1.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篇一

家庭中早期教育的几个误区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家庭早期教育的相关杂志,很让我受启发。其中有一片报道讲了一个生活在农村年仅5岁的小朋友,每天除了上幼儿园,有4小时练琴,1小时练书法,1小时画画。星期天还要上少年宫学习。久而久之,虽然学到了不少东西,但他却得了严重的自闭症。当记者采访它的父母时,她父母的答案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农村,将来生活在城市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是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爱的最贴切的一句话。无可厚非,每个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往往受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家长为能够正确处理爱子和教子的关系,导致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走入了误区:

一、过早进行“早期教育”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成才。随着家长自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很多父母越来越重视“早期教育”。认为越“早”越“好”。当然,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让孩子接受“早期教育”能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但选择的内容不恰当,同样也会使教育目标偏离,导致适得其反。曾经看过这样一位家长: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时,他便开始教孩子认数字、写数字每天有1小时的学习时间。上幼儿园了,他便开始教孩子学习加减乘除,学习时间更是比以前增加了许多。也许这样做能教出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但孩子却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这才是最珍贵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不适时、适量,过早得交给孩子一些那个年龄完全接受不了的东西,这样孩子不但学不好,而且可能从此会对学习产生恐惧、厌烦,产生心理压力。现在社会出现了很多“厌学”症,往往就是家长“过早”的教育造成的。

二、思想成人化

“成人化”的现象很普遍。他们不喜欢看动画片了,什么《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倒是能娓娓道来;他们不再天真的问“为什么”了,而是自我

安慰的说“因为所以直接等于”。有的`甚至把和同伴玩说成“约会”,把自己的异性朋友说成“男/女朋友”,把自己喜欢的人说成“偶像”……乍一听,觉得孩子长大了,但细细品味下,不难发现,孩子天真无邪,懵懵懂懂得纯真却荡然无存。家长有没有反省一下呢?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今的后果?

家庭教育还会出现其他情况:

1、幼儿期望评价过高或过低,导致幼儿自我意识差,自我认同发生偏离。

2、忽视了个人差异,尤其是个性的发展。

家庭教育的误区会为幼儿以后的成长埋下很多不良后果的种子,对其一生发展都会形成障碍。家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纠正教养观念的偏差,走出误区,建立儿童智能发展与个性同步发展,健全教育观念。把孩子的纯真、活泼、无暇找回来!

2.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篇二

一、心理陪伴技术的运用范围

(一) 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最佳的状态就是这个班级具有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班级心理气氛作为班级群体的内部特征和社会心理现象, 它给班级群体生活染上了一层特有的情绪色彩, 影响着每个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高职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是通过集体而得到锻炼的。班级集体的舆论、评价、集体的责任, 集体的荣誉感会促使高职生将自己的言行与集体其他成员的言行进行比较, 按照集体的规范调控自己的行为, 实现新的选择和定向。在具有良好心理气氛的班级中, 每个学生都能认同班级, 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地位, 满足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需要, 从而提高对该班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那么, 要形成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 辅导员 (班主任) 与班级同学就要有高质量的心理联结, 既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的平台, 又让每个学生从辅导员 (班主任) 那里感受到被尊重。这与心理陪伴的核心内容相吻合, 既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又可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 (班主任) 的爱护与关注。

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心理陪伴技术, 并非心理咨询中一对一的状态, 而是通过关注学生所在的小群体把陪伴传递到每个人。可以组成不同形式的活动小组, 让每一位学生有职责、有任务, 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这种形式, 把每一位学生拉进集体中, 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 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在陪伴学生认同班级、找到自己地位的过程中, 辅导员 (班主任) 通过对每个小组的关注, 与班级就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联结。这样的心理陪伴要比整天跟在学生后面苦口婆心地说教的实效性强得多, 不仅能事半功倍,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能提升辅导员 (班主任) 的个人魅力, 成为学生尊敬和模仿的人物。

(二) 个体思想政治教育

在传统的思政工作中, 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常常使用的是“开导”一词, 内容多为“讲道理”。事实上, 普通人在谈话时更多带有自己的投射 (包括教师) , 也就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来告诉他人, 建议他人按照自己的经验方法去解决问题。但是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多样的, 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的内心加工是不一样的。因此, 教育者经常看到表面上心悦诚服, 事后却屡教不改的学生。由于教育者在思想工作中没能与学生内心发生共鸣, 因而也就没有明显的教育实效性。

针对这样的情况, 实施心理陪伴就有了意义。当学生的思想问题或者行为错误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困扰时, 不论其情绪如何, 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通常都存在两种矛盾思想:一是在道德规范约束下对发生事件有着负疚的心理;二是内心对自我的遭遇感到委屈、愤愤不平, 产生“我不该负事情的全部责任”的思想。因此, 在老师做其思想工作之前可能就已经有了防御模式, 老师的教训或劝导此时就显得无力。教师应改变“说服”态度, 不一味批评, 也不直接给予经验方法或者给予教训指导, 抱着“我能理解你”、“愿意陪伴你走过这个坎”的态度, 引导学生去看问题的存在, 去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去陪伴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会觉得自己被理解, 发现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内在潜能, 自然产生“我要改变”, 这是传统教育中“我被改变”的教育效果所无法比拟的。

(三) 学生干部工作

学生干部特别是担任心理辅导工作的学生, 他们与普通学生朝夕相处, 他们的优势是能够与学生保持零距离的接触, 能最直接地体验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思想问题, 能比较及时地化解学生遇到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然而, 未经专业学习与培训的学生干部要深入帮助被问题困扰的同学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有些存在思想或心理困扰的学生只需要有人倾诉, 还有正在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也需要人的关注。这部分学生急需陪伴, 作为心理辅导中心的教师或者思政工作者是无法做到随时陪伴的, 此时学生干部就能发挥心理陪伴的角色。他们无需做专业疏导, 只需做倾听者, 真诚陪伴, 就能让无助的同学增加安全感, 同时还可以为咨询师提供即时信息,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高职生在校都是生活在学校班级、宿舍里, 或者社团中, 即学生是以群体生活方式度过大学时期的。这就涉及群体心理问题。群体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个人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常常会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协助或指点, 从而增强自信心, 在群体中, 个人的潜力会得到发挥, 产生力量感, 这是群体的一个重要心理功能。因此, 在班级、宿舍或者社团设置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和朋辈辅导员, 承担陪伴遭受心理和思想困扰的同学的责任, 能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心理作用, 在学生中更大范围地普及心理知识, 开展心理实践服务活动, 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二、心理陪伴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基本技巧

(一) 专注和倾听的运用

实施心理陪伴的思政工作者要学会专注和倾听技术, 其中一条极好的途径是有主题的讨论或谈心,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某事某物的看法, 发表自己的见解, 允许学生说错做错, 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 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见解, 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学生的情绪是好是坏, 是消沉还是高涨, 而且可以分析出当前学生所思、所想、所感, 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卡耐基曾说:“善于聆听的人, 说服力最强。”可见, 学会倾听, 陪伴者就更容易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二) “共情”的运用

在实施心理陪伴时, 一定要掌握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共情”技术, 即陪伴者要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受教育者的角度, 感受他的体验。这也正是陪伴的哲学。陪伴一个人, 就不只要分享他的欢乐, 还要懂得他的脆弱。以“我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我知道这件事你这样处理一定有你的理由。”“你是怎么想发生的这件事?”“如果给你个机会, 你会让事情怎么发展呢?”等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表达心中的困扰, 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一定要消除“用阳光驱散黑暗”的逻辑, 否则被陪伴的学生会感到失望, 他们会觉得, 自己的黑暗好像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不应该的;或者他们会感觉到自己没有得到理解。没有批判就可以减轻压力, 让学生觉得自己被尊重、被支持, 使他更愿意把思想、心理困扰, 以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进而更清晰比较自身问题与现实的差距。具有“共情”的心理陪伴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真实面对自己的问题、思考自己的问题、进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驱动学生自觉主动地朝着教育者引导的方向去解决问题。心理陪伴不仅会使学生充满力量感, 而且学生会感恩教育者的陪伴, 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 觉察的运用

觉察是心灵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就是能清醒地看到自我在当下的所思所想所行。人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必然形成一套心理防御机制, 它是一种自动化模式, 支配人的心理、思想、行为。这些心理、思想、行为与社会的各种规范有时存在矛盾, 这样就使人产生困惑、矛盾, 甚至自我否定, 不断积累就形成各种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即心理学上所谓的“不接纳自我”。压抑、批判、逃避是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相反, 会衍生更多困扰。那么, 陪伴者在陪伴过程中, 需要帮助学生做自我觉察, 接纳自我, 产生问题不急着生气、批判, 而是先接纳自己当下的情绪, 学会“三字经”:我可以……, 我承认……, 我接受……。然后陪伴他们去觉察问题, 去看问题背后的原因。通常做到这一步, 也就是陪伴他人觉察内在自我当下所思所想所行, 被陪伴的学生很快就能情绪稳定下来, 更深层次地去觉察、思考问题, 向内挖掘自我潜能。

三、心理陪伴在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对陪伴者的素质要求

(一) 不断完善教师的人格

哲学家杜威认为, 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身教比言教重要得多, 这是教育的精髓。教师在学生所处的人际关系、周围环境中是一个最引学生注目、最受学生重视的因素, 教师人格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思想道德情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为此, 思政工作者要经常分析和反省自己个性品质的优缺点, 在陪伴学生培养觉察能力的时候, 自己要先掌握这种技术, 它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学会接纳自我才能懂得帮助学生自我接纳, 陪伴才会产生价值。

(二) 放弃“救世主”的念头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 思政工作者仅仅是引导者, 而非“救世主”, 因此要放下“我说, 你一定要听”, 或者“我一定能解决你的问题”的高高在上的教育观念, 真正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相信学生有自我修复和自我成长的能力, 做真诚的陪伴者, 只有心中有学生, 才会产生亲和的气场, 才能与学生建立起高质量的心理联结, 学生才会愿意让你陪伴。

(三) 掌握必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教育者要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要善于运用教育学的相关原则, 以及心理学中的必要理论和技术。如要把握需要、动机理论, 掌握群体心理功能, 熟悉心理咨询中基本技术, 将其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提高发现潜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 心理陪伴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其独特的教育魅力, 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效果。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塑造人的重要工作, 教育者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 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将心理陪伴引入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它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 更是一个新的教育理念;不仅有素质要求, 而且要求思政工作者勤加练习。同时, 高职院校要提供思政工作者自我完善的平台, 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段江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效应运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

[2]司甜.论心理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

[3]杨建华, 杨琼, 卢爱新.心理学理论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4]张艳新.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11) .

3.素质教育中的误区 篇三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误区

素质教育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自由地、主动地发展,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和谐统一地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情操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至今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把“素质教育”等同于兴趣活动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全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全面性和未来性。由于某些学校领导理解上存在偏差和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以至于片面地把素质教育等同干兴趣活动,狠抓在成果上具有显性效应的奥数、科技、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通过辅导老师的精心辅导,学校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中取得了好名次。但这部分学生毕竟凤毛瞵角,与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等要求不符。与此同时受好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的推波助澜,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应运而生,经常有报道说某某孩子一周要上十几个兴趣班,家长累,孩子更累,他们被“兴趣”着,童真、童趣被老师和家长无情剥夺了。

当然,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教育者要从实际出发,以受教育者的个体潜能为前提进行开发,二者缺一不可。其次,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兴趣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等。但由于理解上的狭隘,抑或是视野不够开阔,在实际操作中总是抓不住“牛鼻子”,以至于违背了素质教育系统性整体性原理,导致了实施的片面性。

误区之二:把“应试教育”替换成素质教育

图形式、装门面,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仍然把考试成绩当作是评估教师和学校质量的硬指标。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一系列的考核指标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内容,导致校长在制定学校计划、目标、措施时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成绩轻习惯培养。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不堪重负,沦为学习的“奴隶”。许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当中,因为学校对教师的考评也只看重学生的成绩,看重班级排名,使本来就已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其实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并不矛盾,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的,考试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显性指标。反过来说,如果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高了,端正了学习态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显然,素质教育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误区之三:把“短视行为”当作教育科学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培育百年才能收获人才,教育的成效不是一下子就显现出来的。中国社会的发展,处处可见大跃进的现象,教育也不例外。有的幼儿园让小朋友学习写字,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加减乘除;有的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进行严格的语数英面试;有的老师为了提高作文成绩,居然让全班学生背作文,一学期要背几十篇;有的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大考前一个月,音体美全停课,毕业班干脆只抓考试科目……几此种种短视行为在好多学校盛行,绝非危言耸听。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意思是说教育就像农业一样需要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需要很长的一段周期,而不能像工业一样批量生产,迅速出炉。培养孩子就像培育秧苗一样需要耐心,切不可急功近利。可惜的是,我们的教育正在一步步走向这个危险的境地。

误区之四:把获取知识等同于智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一个人通过获得知识而变得聪明起来,使学习对他来说并不因为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而变得越来越难。他还特别指出,所掌握的知识的分量本身,并不是智育水平的标志。

好多人认为加压加量地学习知识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是成正比的。实际上那是拔苗助长,只会影响孩子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还有人认为吸收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殊不知智力包括记忆力、想像力、观察力、思考力等,这些能力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而不是像传授知识一样知道了就掌握了的,人的智力也不能从老师那里传给学生。还有的误以为开发智力就是培养创造力。实践证明,创造力不同于智力,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刨造力就强。创造性就像种子一样,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创造性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让我们记住《素质教育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科技发达的国家,教育一定发达!教育落后的国家,科技一定落后!”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不折不扣实施素质教育,让孩子快乐、健康、幸福地成长!

4.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篇四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但是教育孩子确实是一门艺术,怎样正确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很多家长很爱孩子,但因为方法不当,而陷入了家庭教育的误区,教育效果自然很不理想,有些甚至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为了我们少走弯路,在此我将这些误区列举出来以示警戒。

误区一:树大自然直,等孩子上学后再好好教育

现在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点:树大自然直,儿大自然立。孩子才三四岁,年龄还小,不懂事,现在就该让他多玩玩,等孩子上学以后,再好好教育。在此思想指导下,家长忽视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但是父母们不知道,这一阶段如果对孩子溺爱、袒护,放松了对孩子品质培养和习惯培养,使孩子养成了任性、淘气、不守规矩、不懂礼貌、不讲卫生的坏习惯,以后要想改过来就比较困难了。相反,如果从习惯到品质从小培养,使孩子从小就在一种良好的习惯和规则意识中长大,今后他成才、成人的几率就可能很高。中国“三岁看八十”的古训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案例一:我在进行教育讲座的时候,一位母亲对我说:“我的儿子今年9岁,上三年级,我们觉得他的一些习惯很不好,但现在改起来很困难。由于我们在孩子小时候就比较溺爱他,他的爷爷奶奶更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时总觉得孩子还小,正是玩的时候,而且我家的条件还可以,于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他的需要,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总是想等孩子上了学再教育也来得及,没想到孩子上学后还是老样子。上课不专心听讲,放学回家不认真完成作业,往往要先看电视、打游戏机,最后才潦草地把作业一做,有时没写完也撒谎说写完了。有时候,我和他爸气急了就打他一顿,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看,放松了学前教育,等孩子大了教育起来就难了。相反,从小着手、从小培养,效果则大不一样。

案例二:阿娟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大方、独立、办事能力很强,学习成绩也不错。谈到她的成长,她的爸爸非常自豪地说:“我们从孩子3岁时就培养她的独立性。从那时起,她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来做,比如早起穿衣、叠被、洗漱都是她自己来做,到后来就连去幼儿园也是她自己去,我们先跟她说去幼儿园的路上一定要靠边走,车过来了就站住,等车过去了再走。开始我们在后面悄悄地跟了几次,以后就不再跟了,都是她自己去自己回,从不用大人接送。现在孩子学习也很自觉,回家后放下书包,洗完手就写作业,直到把所有作业都写完才吃饭、看电视或出去玩一会儿„„”

看,从小养成的好习惯,长大后根本不会变。而且孩子还觉得这样学习、生活很方便,很有条理。

误区二:技多不压身,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现在,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广泛的兴趣、特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学弹琴、学舞蹈、学书法、学画画、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武术,学了这个学那个。

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大致有三种。

第一种是: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尽量多地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想以此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

第二种是:看到别人给孩子报,出于技多不压身的考量,自己也跟着报,盲目培养孩子的兴趣。

第三种是:“勉强尽责”,反正我对孩子尽心了,能让他学的都给他报了,至于学得怎样就看他自己了,将来他没有学好也别怪父母没给他提供这个条件。

案例一:一个父亲曾对来访的记者说:“我女儿今年9岁,我们的经济条件还是比较紧张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因为我们觉得现在人家的孩子都在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将来会没有出息。到那时,不仅孩子会怪罪父母,就连我们自己也会后悔的。于是一到星期天,我背着电子琴,她妈背着塞满舞蹈衣、鞋子、吃喝的背包,转战于城市的东西南北中。一天下来,我们一家三口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但想一想,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心里也就舒坦了些。可是现在孩子的学习也没有以前好了,总感觉她的压力太大,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盲目培养兴趣,结果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家长也感到迷茫了。

我反对不顾孩子实际盲目培养兴趣的做法,但不反对根据孩子实际的兴趣和特长,在孩子喜欢又不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条件也能承受的情况下,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在这一点上我的邻居阿张做得就比较好。

案例二:阿张的女儿很喜欢音乐,孩子的乐感很强。在征求孩子意愿的基础上,他们给女儿报了钢琴班。要学钢琴,成本那是很高的,又是买钢琴,又是请老师。但因为孩子喜欢,而且老师也觉得孩子确实有天赋,于是他们咬牙坚持,结果孩子学起来就很愉快、很轻松。学习累了,她就会弹弹琴,放松一下。现在,她的钢琴已经考过了五级,经常在学校、市里表演。她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在班里总是前几名,兴趣爱好对她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误区三:越俎代庖,孩子该做的事父母包办

现在,很多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年龄还小,许多事情他干不了,也干不好。也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来干,还不够给大人添乱的。于是家长便越俎代庖,本来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家长大包大揽地代替了。常此以往,大人习惯了为孩子做事,孩子也习惯了依赖父母,并且养成了好吃懒做、不爱动手、不体谅父母,缺乏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缺点。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生活极为不利。

案例一:我有个学生,16岁上的高一,可是他什么事情都不会干,什么事情都要大人来帮忙。他不会叠被子、不会打扫宿舍卫生、不会洗衣服、不会自己上街买东西,为此常常受到同学的讥笑。他也为此动不动就闹着退学,说要到离家近的学校去上学。对于这样一个孩子,做父母的很操心,也很无奈。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太娇惯。孩子小的时候衣服大人帮着穿,饭大人给喂,玩的玩具也是大人帮着收拾,直到他七八岁还不会自己穿衣服。有时他也想帮大人干点比如扫地、拖地、洗碗的事情,家长怕他弄不好,反而给大人添乱,就坚决制止他。结果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越俎代庖的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勤劳而富于爱心的家长,用自己糊涂的爱,培养了一个毫无生活能力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就算他门门功课都是满分,但一个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进入社会后该怎么生存呢?相反那些从小就注意独立能力培养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案例二:一个家长这样说:“我的女儿今年8岁,上三年级,现在她自己的事情都是她自己来做。例如,自己洗衣服、梳头等,现在她已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有时候,我们工作忙,来不及按时回家,她就会熬好稀饭、买好馍、洗好菜,等我们回来炒两个菜就可以很快开饭了。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从小培养的,我们总是鼓励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干家务活我们也从不阻拦。她每完成一件事情,不管做得好不好,我们都会及时鼓励,从不责备。这样,慢慢地她就有了兴趣,也增强了自信,久而久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家长也减轻了许多负担。”

看,这样多好,不但孩子得到了锻炼,家长也减轻了负担,这难道不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吗?

误区四:以偏概全,学习好等于全部好

现在几乎90%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都有这样的认识:只要学习好,等于全部好。

抱着这样以偏概全的错误教育理念,家长在引导、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会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孩子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放松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独立精神、办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教育的结果,往往会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缺乏生活能力的“书呆子”,也使相当一部分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素质高的孩子被打入另类,更使得我们可爱的孩子,陷于无边无际的学习海洋中痛苦挣扎。更有甚者,这使一些孩子和家长自己成了学习成绩的牺牲品。

案例:李越儿老师在她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秋子是个高二学生,而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孩。有一次,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演出中,秋子承担了大部分组织与排练工作。她自编自导,干得投入而得心应手,在那种场合,展示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自信的秋子。

但在课堂上,她却自信不起来了。在只看分数不认人的老师眼里,秋子不是一个好学生。她常常因为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而万分尴尬,恨不得能钻进地缝里藏起来,老师当众骂她猪脑子、脑积水。她也因此常被喊到老师办公室训话,每回出来都眼泪汪汪。

在家里,秋子的妈妈也像中国大部分家长那样,节衣缩食,风里来雨里去,送女儿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一心要把秋子培养成出类拔萃的人。她不能容忍女儿有一点点惰性、一点点娇气、一点点落后,要是女儿有一处做不到便施以严厉的惩罚。

由于学习成绩上不去,在学校和家里都得不到肯定和温暖,她的自信一点一点被击碎,一到考试就紧张万分,对分数敏感到了恐怖的程度。每次考完试,她都如坐针毡扳着手指算分,晚上经常做噩梦,常常一脸泪水、一身冷汗地从噩梦中惊醒。

到了高二最后一个学期,她有3门功课不及格。她又一次被喊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告诉她,总成绩排在最后4名的同学,高三要被分流出去,而秋子就刚好排在倒数第4。分流就意味着留级或者被转到职业高中,作为一个孩子,怎么能受得住这样的打击呢?结果,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最后的会考她仍有两门功课不及格。秋子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她吃了安眠药之后又打开煤气,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令她恐惧的世界„„

看,以偏概全,以为只要学习好就等于全部好的教育理念多么错误、多么可悲、多么可怕。我们广大的家长是否该从中警醒了?让我们抛弃这一错误、落后的教育理念,抓品质培养、抓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抓综合素质培养。不要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只要求孩子学习,而要让孩子出去和小朋友玩耍,让他们积极参加社交,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义工活动和家庭劳动,把孩子和家长自己都从成绩、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孩子以正常的途径学习、生活、成长。这样收益的不光是孩子本人和家长,还有我们整个的国家和民族。

误区五:急功近利,培养孩子是为了光耀门庭

急功近利是不少国人的一大通病,它表现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上也不例外。

很多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为了孩子本身健康、快乐地成长,更不是为了培养一名品质高尚、身心健康的普通劳动者,尽一份家长的责任,而是抱着很强的功利色彩,为了达到光耀门庭的私利而进行。

也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这些家长强迫性地让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强迫性地让孩子参加一些孩子反感但父母喜欢、父母认为重要的这个班、那个班。鼓励孩子时他们往往说:“你一定要争第一、考重点,给爸爸妈妈争气,给我们家争光。”批评孩子时他们则说:“不争气的东西,老子的脸让你丢尽了。”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一般指学习成绩好),他们就人前人后地显摆、卖弄,就连说缺点都不忘夸赞:“这小子不太懂事,老爱玩,不过脑子还可以,我也没怎么管,他就考得这么好,哈哈哈。”当孩子考得差的时候,他们又恨不得将天底下最难听、最让人受不了的话语用到孩子身上,像什么:“没用的东西,养只狗还能看门,养了你尽给我丢脸。”诸如此类的恶毒语言,孩子们如何承受得了?

看完这些,你有何感想?这样急功近利的教育理念,是否很残忍、很落后,是否该让我们抛弃?扪心自问,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在我们的脑海里,在我们的灵魂深

处,是否也深深地烙印着急功近利的痕迹。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是否或多或少地有所表现。不管怎样,我们都该警醒了、觉悟了。我们应该抛弃这一错误的教育理念,走出误区,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自然、平实地实施教育,自然、平和地对待孩子的一切。也许等我们将心态摆好了,按照自然、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的时候,一个

综合素质高、阳光、健康、快乐的孩子就会站在我们的面前。也许他就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大贡献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到那时,你不想骄傲都不行。

5.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作文 篇五

我希望我能带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成长,那种心情是感恩伴随着我的每一份感情。

家人,有你的陪伴,我并不孤单。

父母,一句不变的话,一个讲了很多遍也不会累的话题。十年了,父母像巨人一样,默默的站在我身边,从未离开过。我享受父母带给我的温暖和亲情。他们教会我做人,和我一起长大。我骄傲的时候,他们警告我要冷静面对;当我失意时,他们鼓励我坚持不懈;他们生病了,就全心全意的照顾他们,讨厌不为我生病。亲情,在我成长的路上架起了永恒的晴空。

老师,和你在一起的不是我一个人。

如果把我比作一块玉,那么老师就是雕刻美玉的工匠;如果把我比作一张白纸,那么老师就是画出杰作的画家;如果我被比作一棵小树苗,那么老师就是浇灌我茁壮成长的园丁。老师,努力,默默的关心,用知识插上我梦想的翅膀。

友情,有你的陪伴,我并不孤单。

我和我的朋友,就像同一片森林里的大树,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大雨来临时,我们会打开自己的天篷,保护别人的身体。阳光普照的时候,我们会闭上眼睛,一起洗澡,一起享受。因为他们,生活的道路变得更加幸福。

书,有你的陪伴,我并不孤单。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很多名人交流一样。”在浩瀚的书海中畅游,饿着肚子吸收知识,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和康德讨论人生哲学,和孔孟沟通仁义之本,和爱因斯坦研究广义相对论……让我乐在其中。书就像一出戏,有时让我笑,有时让我哭,有时让我深思。正因为如此,我更喜欢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去领悟和诠释自己的内心,去思考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去体味快乐和悲伤…

6.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篇六

亲爱的父母、祖辈,高品质的亲子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请暂时放下手机,放下所有事情,给孩子完整的一小时,完完全全和他在一起。

陪伴不止是时间,而是全身心地放下和投入,让孩子感受到爱的专注;

陪伴不止是付出,还能收获孩子的独特视角,一起自由地探索与成长;

陪伴不止是你告诉我,还有我告诉你,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人与人之间有诸多不同,我们要彼此尊重。

陪伴不止是我们在一起,更是一种美好而愉悦的家庭氛围,让亲情停泊,让爱永驻,静待花开。

专家谈亲子陪伴

王晶:陪伴不仅仅是“在一起”

谈到亲子陪伴,许多家长都会说,就是多陪孩子玩儿呗,我已经做得很好啦!没与宝贝有分居两地,肯花钱给宝贝买好吃好喝好玩具、带宝贝出行游玩见世面、陪宝贝读书„„能做到这些的家长值得肯定,但与宝贝“在一起”就等于陪伴吗?显然远远不够。亲子陪伴不是目标,只是方法和途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通过父母或亲密的抚养人陪伴宝贝,与之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亲子依附关系,也称为为亲子依恋关系,下文中使用大家更为熟悉的“亲子依恋”这个概念。

亲子依恋从出生就开始了,婴儿依赖于妈妈(及亲密的看护人),来满足生理和情感的需要。你会深刻地感受到,宝贝一出生就本能地、像迫不及待要吃奶一样,努力寻找并渴望得到拥抱、亲吻这样的亲密接触,尤其是在感觉饿了、渴了、不舒服的时候,或感觉到威胁和压力的时候,这种要求就更加强烈迫切,只要一抱起宝贝,哭声就减小了,再加上温柔的抚摸,宝贝就平静了许多,这也是生存的需要。

日积月累,宝贝与妈妈构成了比较稳定的、持久的情感纽带,在彼此互动中,内化形成了关于“自我”和“他人”的认识与思维模式,每个宝贝的这种模式都不相同,长大后,依据这种模式作为蓝本去处理人际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宝贝不断参照幼年与看护人的互动模式去尝试与他人相处,与环境互动。

亲子依恋关系不仅影响宝贝的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社会技能,并且对大脑发育、智力、语言、肢体发展都会产生影响,乃至对未来婚姻都有预测作用。总之,婴幼儿的大脑是被更成熟的父母的大脑塑造着,而看护人尤其妈妈的看护行为,甚至可以影响其大脑体积的大小。养育方式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亲子依恋关系,其中有积极正向的安全依恋,也有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的不安全依恋。

徐亮:父爱教育不可缺失

一般来说,父亲能带给孩子有以下几个好处

1.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勇敢、坚强、开朗、大方等个性特征,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2.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运动量大而刺激的“大游戏”,比如追逐跑、骑马等,非常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满足。

3.父亲是介入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第三者”,父爱能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认识,能够帮到孩子学会与同性或异性交往的模式。

4.父亲会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以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父爱更易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应该说,父亲的参与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

蔺玉华:祖辈的智慧陪伴

当一个家庭有了小宝宝,最高兴的不仅是他的父母,还有祖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因为父母的工作忙,祖辈难免要分担孩子的看护教育。祖辈需要既要与时俱进,也要尊重幼儿发展规律。

给孩子安全和谐的成长氛围

隔代陪伴在家庭关系中最需重视的事,是要给孩子一个安全和谐的生长氛围。三代同堂,一些生活琐事或对孩子教育意见不统一在所难免,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天天有矛盾,天天有争吵的环境中,会使他产生不安全感,对其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当意见不同时,要尽可能在私下和对方交流,求同存异,为孩子创造关系融洽的家庭氛围。

给孩子自由成长、探索发现的条件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自由自主的生长空间。只要是孩子发展需要,不要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地的限制孩子。周末就问孩子想去哪儿,由孩子选择。在活动中,尽量让孩子自己选择路线,选择目的地,选择玩法,也征求孩子对携带玩具的意见。让孩子成为玩耍的主人,在玩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孩子喜欢发现探索,这是其学习成长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们也给其提供探索发现的机会,引导孩子自己发现。不管是在哪里,都有学习的机会,都有孩子发现探索的秘密。

给孩子讲规则、懂礼貌的环境

孩子的自由并不是没有规则的,从小学会孩子讲文明,懂礼貌,是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们不当错误保护伞,孩子的文明行为要在生活中从小培养建立。比如学会等待、学会谦让、学会不打扰别人、学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进门先洗手等等,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文明习惯。有一次去体育公园玩,孩子饿了,提出要吃披萨,我们来到必胜客,人很多需要等位,孩子嚷嚷饿了不耐烦等,我就给他讲排队的道理,让他学会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到了就餐的时候,教他如何进餐,如何使用西餐餐具。

李海红:陪伴二宝,“熟手”爸妈有优势

经历了大宝的养育过程,“熟手”爸妈陪伴两个宝贝的优势相较“新手”爸妈不言而喻。不过优势如何充分利用,需要二宝爸妈去意识、肯发掘、善利用,才会产生最优的效果。小窍门一:过往教训不再犯 在大宝陪伴过程中,爸妈总会有一些遗憾或教训,如家长对亲子陪伴不重视、没能为宝贝创设安全温暖的家庭氛围等,这都需要爸妈梳理并有意识地调整、规避,以免再犯。

小窍门二:有益经验要保持 在大宝的养育过程中,家长一定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最重要的是,每天确保时间,全身心投入亲子陪伴。虽然工作繁忙,但我和爱人都尽量确保晚上和周末的亲子陪伴时间。此外,通过游戏,小窍门三:大宝优势用起来 除了玩具、游戏、语音动画、动植物等丰富的资源,二宝陪伴的最大资源就是大宝。爸妈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宝的作用,不仅能让自己省心,还能兼顾大宝的情感需要,巩固大宝和二宝的亲密关系。以我家为例,哥哥在亲子陪伴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小帮手,一会儿抱抱妹妹、逗逗妹妹;一会儿帮妹妹拿尿布,一会儿帮妹妹取纸巾。哥哥忙得不亦乐乎,妹妹笑得合不拢嘴,我和爱人则甜在心里,喜上眉梢!

高品质的亲子陪伴行动起来!

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变

你一定想知道自己和孩子建立的是哪种依恋关系吧?我们来做个亲子依恋小测试。

“陌生情景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你可以尝试按以下步骤设置情景,观察记录宝贝的行为情绪,对照分析。

安全型亲子依恋

只要宝贝看见妈妈在旁边,宝贝就敢于去探索未知的事物,玩玩具,跑来跑去。但妈妈离开后,宝贝会表现出不安,甚至哭泣。当妈妈回来时,宝贝会扑向妈妈,让妈妈抱,妈妈抱起后,很快安静下来平复情绪,又开始玩了。对陌生人表现出警觉与怕生,只是远远地看,但有时也试图接近并向陌生人表示友好。因为孩子与一个或多个亲密抚养人形成了这种非常亲密的、依赖的、信任的关系,孩子会把看护人作为安全港湾,当看护人在身边时,充分的探究行为会促进孩子的感官及运动等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的行为更加主动,从而获得身心更好的发展。

不安全之焦虑矛盾型

一进入新环境,宝贝就表现出紧张痛苦,死抓着父母的脖子不撒手,对新环境新玩具没有兴趣,逗引也无济于事,宝贝始终守在妈妈身边。当妈妈离开时,会十分沮丧,大哭大闹,当妈妈回来时,宝贝表现很矛盾,想让妈妈抱,当妈妈亲近,宝贝又拒绝妈妈,对妈妈又推又打妈妈,仿佛在说:“你怎么把我扔了,你不要我了,我恨你!”对陌生人不主动接近,表现消极。

不安全之忽视型

宝贝一进入新环境就开始玩,不太注意妈妈是否在身边,妈妈的离开也不掀起宝贝内心的波澜,继续玩自己的,妈妈回到身边,不看妈妈,而是寻找玩具,也不急于去拥抱迎接,宝贝与妈妈亲密的接触少,貌似宝贝很独立不黏人,其实是一种回避和忽视。对待陌生人出现也无特殊的反应,甚至比对妈妈还表现出更好奇和想亲近一些。

不安全之紊乱型

在陌生情境下,宝贝的行为表现为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前后不连贯,混合了前三种依恋方式,常处于茫然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最焦虑无序的。

“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的改变”,说的就是父母与孩子未来的关系。给孩子高质量的互动和人际关系体验,用敏感、温暖、一致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有归属感,支持他们语言发展,自由探索,重视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宝贝建立安全依恋关系,为宝贝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让父爱陪伴孩子成长!

我很庆幸,我从事的是亲子教育和心理学方面的工作,让我深知父亲教育的重要、孩子的心理需求,从而让我陪伴儿子度过了他成长中的每一个阶段,直到送他上大学。

我很庆幸,给了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良好而美满的婚姻,会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而稳定的家庭环境能给到孩子很坚实的安全感和暖暖的爱。我和孩子的妈妈,一路走过二十多年,有争吵也有矛盾,但更多的是风雨之后的恩爱,我们一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家庭是多么地温暖。我也相信他的未来会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在等着他。

我很庆幸,每天会与孩子共享一段时光

6岁以前是接触孩子最多的时候。从幼儿园接他回家,一路走来一路聊,临睡前父子两人故事接龙,比拼谁讲得更有趣更好玩。我相信,通过这种持续有效的家庭亲子互动,孩子不仅能够从父亲那里感受到关爱,而且能从父亲的气质、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自身的心理与智力发展补充养分。

我很庆幸,我会与孩子争执

我不会强求孩子完全接受我的观点,我会告诉孩子,你有你的观点,但我也有我的。有时我会故意和孩子争论,他说他的我说我的,而在争论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会不自觉地接受了我的某种观点,而我也会看到孩子独特的视角。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懂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和自己的观点、价值观不同,但大家要彼此尊重共存,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

我很庆幸,陪伴孩子的密度达不到,就要讲究质量

有一段时间,我的工作忙碌起来,也会经常出差,不可能再像往日那样常伴孩子左右。但每次只要回到家,我会特意找一些机会和他在一起。比如看到他在看电视,我会放下所有的事儿,专门坐在他旁边陪他一起看,也许并没有交流太多话语,但我知道,孩子心里一定有感觉,他感受到了爸爸与他在一起。

我很庆幸,我会和孩子经常谈论游戏、电影与时事

为什么现在很多的孩子与父母交流有问题?就是因为很多父母喜欢讲道理,却很少从孩子的内心入手、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我会经常和孩子谈哪个电脑游戏好玩不好玩,会谈最近某某某导演了一个片子超级烂,还会谈最近社会上发生了什么有趣没趣的事儿。孩子愿意与我谈这些,因为他在与我交流的时候,没有压力,都是他喜欢的爱好的,从而他也知道了,爸爸懂他。幸福陪伴:宣哥麒妹的美好时光

伴随二孩儿政策的开放,周围的“大肚”妈妈也越来越多了。在为大家高兴的同时,我更庆幸自己已经是一位哥哥9岁、妹妹4岁的二孩儿妈妈啦!我和先生都是独生子女,提前享受了国家的政策,也提前感受了“家有二宝”的幸福生活。

大宝二宝亲密无间

9岁的哥哥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对妹妹也越来越疼爱。出去买东西,哥哥总说:“妈妈,给麒麒买一个礼物吧!”妹妹在家里受伤了,哥哥会第一时间冲过去,抱起妹妹,心疼地问:“磕疼了吗?”如果出去聚会不带妹妹,哥哥也会帮着妹妹,跟我和先生争取,如果获得同意,哥哥便无比开心。从有妹妹开始,当时5岁半的哥哥开始自己独立睡觉了!每天起床,哥哥都要到妹妹屋里打招呼,晚上睡觉了,也要和妹妹说一声晚安。妹妹对哥哥也同样依赖,每天用稚嫩的声音叫哥哥。每次看到兄妹俩抱在一起开心地说话、聊天、玩耍,我会觉得所有辛苦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美好生活需要父母创造

当然,在两个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曲折,亦是大人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小宝刚出生时,原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因为失落变得有些反常,爱发脾气、不讲理,甚至行为倒退。这时候,需要妈妈给予大宝更多的关注。对于刚出生的小宝,只要吃饱、睡好就可以了,这个工作是家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替代的。记得妹妹出生前后,我对儿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很棒、很懂事的男子汉才会有妹妹呢。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够照顾好妹妹,成为小男子汉!”我和家人约定,哥哥做错了事情,千万不可把妹妹搬出来说他,那样哥哥就会认为是因为有了妹妹,他才会经常被批评。在我们的鼓励和引导下,儿子在女儿出生后从来没有说过讨厌妹妹、不要妹妹之类的话语,而是越来越疼爱妹妹,越来越像男子汉!

要在小宝面前树立大宝的威信。我家的女儿属于乖巧懂事型,儿子相对倔强,所以被批评的时候多一些。有时候妹妹会说,哥哥总是挨说,因为他表现不好云云。每当此时,我都会告诉女儿,哥哥犯错误是可以改正的,你很幸运有个哥哥一起长大。在哥哥面前,我也经常会提起妹妹的懂事、可爱,建立他的责任感。

作为二个孩子的妈妈,我们和“一宝”家庭比较,确实要付出更多。但是,第二个孩子也真是“好养”了许多,我们不会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大惊小怪紧张得不行;我们不会像养第一个孩子那样处处小心翼翼;有了二宝,全家人的关注点都相对分散,也不会让哪个孩子被全家过度关注和宠爱。

7.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探讨 篇七

一、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分析

首先, 幼儿园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比较陈旧, 近年来, 随着幼儿教育的日益发展和壮大, 幼儿园数量逐渐增多, 不过部分幼儿园的管理手段和方式较为落后, 缺乏特色。有的幼儿园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管理, 容易出现主次不分的现象, 影响教育质量。其次, 幼儿园课程设置与幼儿实际成长发展相脱离, 当前, 部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 原因在于其不够重视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在设置课程时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 出现小学化倾向, 并没有从幼儿的实际学习环境和幼儿教育目标出发, 违背其成长规律。再次, 社会办学导致幼儿教育质量不高, 由于幼儿教育的管理、经费和人员等归属于国家教育部门负责, 这对教学质量有所影响。而且部分幼儿园的校园环境较差, 设施不够完善, 一些场所采光较差, 通风效果不好, 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不利于广大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解决幼儿教育中误区的有效对策

1.加强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在幼儿教育阶段, 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幼儿教育的对象年龄较小, 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历匮乏, 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大, 在幼儿园生活中, 当其遇到问题时往往寻求教师的帮助或指导。因此, 要想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首先应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培养, 学校可组织他们经常参加培训和学习活动, 积极促进其更新教育理念, 在幼儿教育中应充分突出幼儿的中心地位, 着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则定位于辅助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同时, 幼儿教师在转变教育理念之后, 各个幼儿园之间应加强联系, 开展跨校合作活动, 相互之间共同学习和借鉴, 做到扬长补短, 优势互补, 从整体上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另外, 幼儿教师可学习一些先进的国外幼儿教育管理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 灵活运用到幼儿教育活动中。

2.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天真烂漫、活泼好玩是广大幼儿的天性, 为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中的误区, 教师应不断丰富幼儿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幼儿教师可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出发, 积极运用游戏教学法, 以此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游戏可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 并培养他们的情感发展与智力发展, 具有相当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 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可广泛使用游戏教育模式, 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 灵活安排与精心设计种类丰富、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 提供较为丰富的游戏素材, 并将游戏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 将游戏教育化、生活化。另外, 幼儿教师也可将音乐、舞蹈、谜语、动画等融入到教育活动中, 从孩子的天性出发, 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 以此解决幼儿教育中的误区。

3.加强家园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在幼儿教育活动中, 虽然学校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但是也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协作,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可以健康发展与成长。更加重要的是, 幼儿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教育项目。当今社会, 很多家长都为工作所忙碌, 在家庭生活中与孩子的互动较少, 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 将教育任务主要托付于幼儿园。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使用封闭式教育, 而幼儿的自理能力不强, 所以, 不少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因此, 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联想十分重要, 幼儿教师通过与家长的联系, 可以彼此反馈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中的表现情况, 然后进行共同研究和讨论, 发现幼儿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并制定针对性举措, 不仅可以增进和培养亲子关系, 还能够促进幼儿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 教师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误区, 应着重分析和解决, 给予高度重视。所以, 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应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模式, 为广大幼儿提供一个科学、健康的教育环境, 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摘要: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础教育, 在其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幼儿教育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健康性格意义重大。但是, 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活动中, 仍然存在部分误区需要解决。笔者以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为研究和探讨对象, 同时列举一些有效的对策, 帮助广大幼儿教师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幼儿教育,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陆正香.对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略的几点探讨[J].读书文摘, 2015, 14:159-160.

[2]王霞.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 2014, 03:200.

8.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篇八

关键词:欣赏教育;幼儿;误区

随着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幼儿教育已经成为中坚力量,受到全世界的广泛瞩目,但幼儿教育中的欣赏教育不受重视。更多人关注的是结果,而忽视了儿童参与艺术的机会。虽然很多教育人士曾经对此进行了积极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但离预期的还是太远。

一、忽视幼儿的欣赏地位

多数人把幼儿当成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对幼儿提出问题,并且预留完备的答案给幼儿。教师不仔细观察幼儿参与作品时的活跃度和情感的积极性,将本该妙趣横生的文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对文学的欣赏并非是单纯的反映,而是主动再创造的过程,相互吸引,相互交流。幼儿通常在反复听的故事中,挖掘新鲜感,将自己融入其中,体验快乐。

二、对于幼儿审美感知缺乏培养

一般的感知是为了目的感到满足,而审美感知是一种主观的想象、体验,加以理解中产生的映象。当幼儿看到一幅图,其不会去看色彩的亮度、构图原理、质地所在,看到的是故事的完整性。文学欣赏主要是让幼儿拥有审美性,但这点往往被很多教师忽视,出现了本末倒置的问题。文学作品为适合儿童阅读往往会加入想象、梦幻,而教育中,教师看不到这些梦幻性。

三、审美态度的忽视

在现代幼儿教育中,非审美价值的地位远远高于审美价值,这是普遍存在的误区。一方面,这归因于教学思想偏差;另一方面,广大教育者本人也未形成完善的审美态度。幼儿需要完善的审美态度,学生需要被引领,他们需要从一粒米看到农民伯伯的挥汗如雨,从而节约粮食;幼儿需要透过孤立的事物看到万物的衍生。审美理解有别于实用理解,一个普通的碗从实用角度来说不过是炊具,但是从审美角度来看,它可以上升到许多不同的境界。

未来的教育以及发展仍需要更多的学者去探索,认识到教育的误区,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是必须做到的事情。只有这样“未来的希望”才会越来越优秀。

参考文献:

[1]邵艳秋,张春田.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48-50.

9.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的教育随笔 篇九

润润是我们班一个特别活泼,爱说、爱笑的小女孩,动手能力很强,想象力很丰富,就是有一个毛病,特别爱发脾气。玩积木时,小朋友将它的积木碰了一下,就要生气,发一阵脾气,严重时把手里的积木都要扔到地上;涂颜色时,涂得不如意,也会生气,发脾气,将彩笔都扔了,还要大声哇哇的哭。

针对晓晓这种情况,我们向家长进行了沟通,原来他的爸爸妈妈平时很忙,爸爸妈妈只在周末的时候才偶尔带她和妹妹玩。这种情况造成了父母的`溺爱,爸爸妈妈觉得自己都没和孩子在一起亏欠孩子,过分的迁就孩子,放纵孩子,使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

了解了这些,在班里针对润润的情况,我们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才能交到朋友;另一方面,对润润乱发的脾气,区分情况,分类对待。对和小朋友之间的争抢现象,严肃批评,不迁就;对因完不成任务而发的脾气,适当降低难度,并及时鼓励,另外教育父母要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告诉父母其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润润在班里的有了很大的进步。

10.最好的教育是陪伴读后感800字 篇十

拿起这本书,端详着那赫然清晰的书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想起了与书名这句话。“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是我非常推崇且践行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我认为,父母对子女,好的陪伴即是好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好的陪伴呢?在我的家庭教育中,和作者郭力妈妈比较切合的,有几下几点。

首先,成为孩子人生启蒙之师。

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职业和岗位需要培训和上岗证方可准入、从事,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难、需要不断学习的岗位,却是条件宽松和门槛低,不需要持证就能上岗,那就是为人父母。只要有生育能力的人,都能成为人父人母。可是,为人父母并不简单,当好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更需具备知识、智慧、眼光,与孩子共同成长。

郭力列举了一些作为孩子启蒙之师应该懂得的方面,比如,从孩子的天性看未来,给孩子提供好的语言环境,善于发现孩子的喜好和兴趣,不强求孩子成功但要让孩子快乐,对于给孩子请家教的独特理解,等等。

其次,对孩子的陪伴和教育要有目标和方向,长远的、大气的大目标,正确的方向,并且从尊重和爱孩子的角度。

读完全书我们不难发现,作者郭力对女儿月月每个阶段的培养都是有目标的,甚至是提前很多年就订好了目标,然后用理性的心态和做法帮助女儿一步步接近并达成目标。郭妈妈的目标是让女儿充分接受中西方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的人格、普世的价值观和国际化的视野。

我对孩子教育培养也有大目标和大方向,除却素质、习惯、品格方面,在心智和能力层面,我希望我的孩子具备良好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好学与发问精神,多元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等等。

第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成为孩子的朋友。

跟孩子的关系建立好了,家庭教育才有开展的基础,也才能对孩子施加影响和引导。和孩子成为朋友的方法有很多,高质量的陪伴、爱孩子的兴趣爱好、保持和孩子沟通对话的畅通管道、给予孩子信任和尊重。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因为我们常常仗着自己身材高大于孩子而对孩子施威,欺人,无法做到以平等的高度和视角看待孩子,自然在心里上也就滋生了不平等的居高临下姿态。

第四,情商成就孩子。

以前,我觉得这句话是空谈的理论而已。有了孩子之后,切实看到并感受到情商至于孩子当下乃至未来一生的重要性。幸好,我是个注重情商教育的妈妈,我的孩子也是个情商发展不错的孩子。

除此,这些常规教育之外,作者还用了相当的篇幅写了关于女儿留学的种种以及解答了一些父母对于留学的一些疑问。这一部分,对于想要送孩子去留学的家长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期,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每一个时刻,如若父母不缺席,且能进行温暖的陪伴和正确的引导,那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11.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篇十一

关键词:中国传统 职业教育 误区

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因与社会就业问题紧密联系,它的持续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先导。可是。现今中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却存在一些误区,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进程。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决定的。传统的职业教育目标过于强调职业教育为整个社会、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一线的技能型劳动者。如此狭窄的教育目标导致职业教育目标的过于功利化,即社会、企业、就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相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社会输送合适的人才固然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但是却不是全部。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之处就在于职业教育不仅仅要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要顾及作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求,这两者虽有交叉。但是绝不完全重合,仅仅强调前者。必然会使职业教育的目标趋于狭窄化。职业教育仅仅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却完全忽略了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求。使得职业教育的功能过于单一化。即职业教育只强调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职业教育被单存当作学生的就业教育。而“以人为本”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事实上,有不少考入了职业院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内心深处还有继续升学、继续发展自己的愿望。尤其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爆炸、学习化的社会当中。这种愿望将会越来越强烈。然而。广大职业院校的学生们的这一强烈愿望在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却是被忽视的,学生即使想要继续升学。也只能依靠他们自身的努力,却无法从现有的职业教育中寻找到应有的支撑。而在国外。职业教育还具有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培训员工等等多元功能,而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显然压缩了许多其本应具有的功能。

有资料显示。现今社会7096以上的工作岗位急需的是知识型工人,拥有更高的知识、智力含量,不仅仅只掌握岗位技能。而且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的职业能力,诸如判断能力、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而当前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却是机械、被动、刚性的技能型劳动者,这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结构过于单一化。职业教育结构依然主要以公立院校为主,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公立院校。私立职业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比例不大。而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结构,私立院校占较大比例,而且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结构呈现公立、私立、开放式院校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态势。我国虽然有广播电视大学及电视中专,但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开放式教育的发展极为缓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要求。而社会弱势群体应该是职业教育主要的服务对象之一。

这种单一的职业教育结构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经费不足。所以。仅仅依靠国家经费投入的增加无法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应该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创办职业教育。

作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重中之重的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同样存在很多问题。职业院校缺乏规范的教师准入机制,吸引力不够。随着职业教育外延和内涵的不断拓展,师资力量跟不上需求,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师资从总体结构构成看,绝大多数是大学毕业生,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极少,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薄弱,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由于一些复杂的原因,进入职业院校就业的教师质量良莠不齐。而在国外,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由于人事体制的灵活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却很少遇到这类问题。职业院校可以从多个渠道引进教师。并且其准入有严格规范的程序和机制,形成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比较容易聘到高水平的教师。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教师质量。在我国,则缺乏这一机制,由此导致职业教育急需的教师很难进入,而进入职业教育的教师却未必合适。于是,来自社会各个渠道要求成为职业教育的教师常常各显神通,有时还要通过非常规的手段才能够得以进入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而当一些职业院校要引进一些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专家型能工巧匠时。常常会遇到诸如繁琐的人事制度等等方面的阻力。妨碍了其吸纳优秀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兼职教师的聘用,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依据。常常引起与其所在单位的矛盾。

职业教育运行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从历史上看。当前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过于刻板化和封闭化。沿用了普通教育中学历教育的模式。采取定时间、定顺序、定地点、定课程的按部就班的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维持秩序性的优点,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的灵活性。具体表现为:现有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在追求秩序的过程中走向了刻板化。如,固定学制、固定课程、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形式、固定顺序、以学校为本位,且学员几乎是固定年龄和学历。学生像产品一样,在人口以类似的背景进入。然后,经历一系列刻板的加工,最后出成品。另外,长久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局限于正规教育和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和各种培训都被排除在外。这种刻板化的运行模式,其效果不甚理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性和个性的自主发展。这种运行模式的结果是,现有的职业教育在无形中束缚了自己的发展,因为它丢弃了应有的功能,例如非学历教育、闲暇教育、订单培训等;而且放弃了比现有职业院校在校生要多得多的教育对象。如在职人员、失业人员、退休人员等,这些人群便被阻挡在了职业教育的大门之外。此外。职业教育在运行过程当中。各个子系统相对封闭,由此出现种种问题。例如,中高职衔接问题,教育与培训的整合问题,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问题,以及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问题,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融通问题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职业教育缺乏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不畅。开放性不够。

12.家庭教育中陪伴的误区 篇十二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倒错”误区,审视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良性发展与否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问题。因此, 农村教育既要不断改革以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也要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和谐。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的表现

当前, 虽然人们从价值观念和行为实践层面都在积极推动着农村教育的城镇化转型,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一) 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倒错”

毋庸置疑, 农村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 只有转移到城市的和留守在乡村的社会成员都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才能保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可从实践来看, 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以物易人”的倒错现象, 其办学宗旨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经济利益, 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重视是出于能增加他们物质收入的功利目的, 一旦经济增益功能失去效用, 他们对教育的热情、评价都会明显降低。如农村学校教育历来以“知识改变命运”来宣扬其价值, 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则以“科教兴农”来彰显其魅力, 而这些目的的实现是通过学校教育的逐级升学或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培训”来完成, 其形式是从知识到知识、从技术到技术, 教育过程表现为“计时性”的起点向终点的一次终结, 且缺乏教育于人的思想、意识、能力等更为重要的综合基础素质提升的关注。“没有精神, 不能欣赏生活的情趣, 生活便失去意义……生活的绵延是精神性的, 也是唯人所独有的, 只有人才需要这种教育, 教育教人到如此地步, 才是适合人的教育”[1]。可以说, 教育所教的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物质是维持有机生命的需要, 而精神则是生活意义所在, 而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却日益呈现出“以物易人”的倒错误区, 这一误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扩张而不断膨胀。

(二) 农村教育结构目的的“混乱”

农村教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从对象层次而言分农村幼儿、小学、初高中、农民教育, 包含所有农村社会成员的教育;从类型而言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三教) 等。然而, 理论研究往往将农村教育当成一个实体对象, 不加区别地对其提出“设想”, 造成农村教育实践“不买”农村教育理论的“账”, 因为“理论的喧嚣”很难对应于农村教育实践内涵的丰满性和需求。这种情况具体反映于农村教育运行中结构目的“混乱”误区, 如农村教育结构中的基础教育, 其目的是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 使人后续成长过程中在面对自然探索时能充满好奇兴趣、在人与人交往时彰显仁爱怜悯之心、在人与己对话时能反省自觉品质。换言之, 农村基础教育的重心不在于分数或升学考试, 更不是为了遥不可及的经济回报, 可恰恰这些在现实中却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目的重心, 使中小学生背上各种“非其所需”的沉重任务负担而“堕落异化”。同时, 农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实践“也非己愿”,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要求”统一了不同农村社会成员自身的需求。总之,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结构的不同内容有着相对集中的目的任务, 农村基础教育对应于“人的城镇化”, 其主要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农村职业教育对应于“产业结构的城镇化”, 通过培养适应二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城镇化建设者;农村成人教育对应于“农业的现代化”, 其任务在于使农村社会成员具备农村现代化发展所匹配的生产技能和公民素质。当然, 农村教育结构中的各部分目的不完全是单一纯粹的, 但理应有一个重心导向。

(三) 农村教育内容方式的“空洞”

农村城镇化是正在发生着的实践行为, 如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城镇化无疑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向。因此, 农村教育理应成为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更大程度上起到的是一种阻力, 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农村教育存在内容方式“空洞”的误区。毋庸置疑,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全方位的, 而且这种全方位发展必须通过主体人的实践参与来体现, 所以农村教育于城镇化的推动只有建立在培养“智慧的实践者”基础上, 让其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地思考和行动, 方能适应和促进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但与此相反的是, 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 其内容是理论化的文本课程, 采取封闭式说理教学, 学习的过程脱离了社会生产生活, 导致教与学、知与行的脱节。此外, 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也存在明显的理论化色彩, 将受教育对象集中起来进行所谓的技术培训, 但这种稳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静默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切实的效果, 毕竟职业技能的获得更多依靠的是学习者自己的动手操作, 是建立在自我技能提高的意愿需求上, 而非“一元的技术推广”。总之, 农村教育内容方式的“空洞”不符合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一方面, 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可以应试, 却不能实践;另一方面, 受教者获得的“知识”是被动的, 而不是自我选择的, 这样的教育内容、方式培养的人才落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而拖其后腿。

(四)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的“去农化”

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向城”的过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农村的“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出”, 农村理应在发展的过程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个性化”的关系。从“城镇化”层面而言, 农村教育自身发展和其功能都需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城镇化”, 国家和政府在农村教育内容、师资、经费等方面的设置上确保“城乡一体化”, 并且使向城镇转移的人口与本地城镇人口在住房、医疗、就业、社保等方面“同城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那些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入学、就业、社会福利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制度保障, 造成“一城两个世界”或所谓的城市“贫民窟”的现象。从“农村个性化”层面而言, 农业、农村、农民将长期或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必然存在, 这就得考虑农村现代化发展如何平衡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素质的现代化与农村文化个性的保存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 当下农村教育采取了直线式的迟钝反应, 表现为农村学校教育的“向城化”和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化”, 整个农村教育发展包裹在“以城盖农”的社会环境中, 其价值明显倾向于以城市文化为导向。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的危机

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可以看出, 农村教育与城镇化发展过程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二者的实践运行并不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 因为这当中存在不少“本末倒置”的发展所潜藏的危机。

(一) 农村教育“发展”中的“败退”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 农村教育似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到乡镇中小学就学, 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 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不断优化。然而, 这些只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可视化形象”, 并不能代表农村教育质的改观, 农村教育质量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来衡量的。而这些方面, 农村教育表现出的是只有“发展”而无“改革进步”, 较为凸显的是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频发、师生关系和家校关系紧张、农村社会成员对教育的信心和热情降低。此外, 相对隐蔽却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陷入工具化泥淖中而不能自拔, 整体的办学献媚于“升学考试”而没有“以人为本”, 大部分农村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陪衬品而身心备受摧残。总之, 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发展”中“败退”的危机, 这种危机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断远离了教育的本质和人的精神品性提升。

(二) 农村经济“增长”中的“虚无”

农村经济增长并非等同于农村经济“量”的增长, 农村经济“量”的增长是“数字化”的, “量”的增长背后的动力结构可能是非均衡和谐的, 也就是贡献农村经济总量的可能仅仅是由某一或部分产业发展为主导, 然而全体农村成员很难共同分享到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益处。此外, 还存在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依靠什么样的生产力问题。如果农村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劳务输出、低效益的农业劳作的基础上, 那就使得经济增长没有质量的保证。所以, 农村教育经济价值在于把经济的增长转移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 然而现实中的农村教育也常常缩减了农村教育的内涵, 把农村教育的功利性当成了其全部, 而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人的创造性、个性的培养, 把人变成一种单向度思维的“功利人”和单向度技能的“工具人”, 这样的农村教育对象群体自然无法保障后续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活力, 使得农村经济虽有增长却显得后劲不足[2]。

(三) 农村文化“繁兴”中的“颓废”

农村城镇化发展中文化的“繁兴”指的是, 来自于城市的主流文化在农村中的“生长”, 各种现代的歌舞节目不断被农村社会成员所“翻版”, 农村文化展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 城市的各种“广场舞或T台秀”之风吹遍农村大地。然而, 我们不得不追问的是农村自身的文化个性存在什么地方?基于农村土壤生长起来的文化及其背后的文化精神如何继承?这是不得不思考的, 如果农村文化丧失了自我个性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亡, 未来不断拓展的城镇化只会是一个有形的“城中村”。因此, 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承担起农村文化个性存扬的重任, 让农村社会成员自觉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因为传统文化背后凝聚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思维, 传统文化的消退乃至消失将导致农村社会成员价值精神的无所依托, 特别是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很难达成“城乡一体化”, 相反会使乡村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假使如此, 农村文化或以农村文化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只能在梦里寻求[3]。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误区的消解

农村城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 因此, 需要使其发展是良性的而非畸形化, 其中重要的方面是农村教育需要摆脱发展中的“倒错”误区, 重新回归真正的教育之道。

(一) 回归“以人为本”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从来都不是单一的, 不能将统一性加以分解而变成单纯的教学技术, 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 人的发展包括以物欲满足为目的之工具生命、以人性善的彰显为导向的精神生命和以美的自觉为宗旨的艺术生命的统一, 如果把作为手段的教学技术当成教育目的, 把经济、物质的追求当成生命的终极价值, 教育就不再具有“育人性”。因此, 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必须要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通过培养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相统一的健全农村社会成员主体来参与社会生产生活, 其内涵在于既使农村社会成员具有适应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发展的谋生技能, 又能够具备反思生活、生命的自觉意识, 不断与时俱进地维持终身学习动力, 唯其如此, 农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 确立“主体需求”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

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落实于实践的过程中不是变成唯一的“实体化”目标, 而是“个性化”的丰富追求, 要基于不同农村社会成员接受教育的“主体需求”而设计农村教育实践服务体系。这种实践服务体系具有“多元一体”功能, 以人的发展为基础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和谐发展。这里所言的农村教育服务体系主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村社会成员而言的, 比如农村教育应该在类型上必须涵盖所有的农村社会成员, 包括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生教育、分流的青少年职业教育、从事生产的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 并且每一类型教育实施过程中在凸显其主要目的的同时, 需要尽可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 这就要求农村教育内容和方法必须是“专业+通识+实践”的统一, 而不能仅仅关注于一个方面, 唯其如此, 农村教育才能成为全体农村人的教育, 才能将教育变成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或存在方式, 而非变成“为他人嫁衣裳”的以农村学校教育独尊僵化的局面。总之, 只有农村教育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有利于人们解决生产、生活和生命中的矛盾, 人们自然会重视教育、热爱教育。

(三) 构建“文化个性”的农村教育互补机制

在农村教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 不得不面对的是农村教育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创造问题, 因为农村传统文化是流淌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血液”, 这种“血液”的干枯也就意味着农村的“消失”, 意味着在农村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价值精神、思维心理没有了“依托”, 终会随着老一代人的去世而消失。所以, 农村教育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理应承担起存扬农村文化个性的重任, 而当下这种重任的完成通过以城市主流文化价值为主导的农村学校似乎不可能, 因为农村学校教育以功利化的应试升学为其运行模式, 即使加入一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环节也会沦为“装饰”而难以系统化和连续性。因此, 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农村教育需要建立起一种互补机制, 这种互补机制一方面通过农村学校教育有意识地将某些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知识化和活动化的系统教学, 另一方面要使农村“文化心理场” (如传统建筑、服饰、民间组织、民风民俗及音乐歌舞等) 的保护机构化和形式化。同时, 农村学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场”之间要形成和谐共生关系, 通过学生、教师、村民、学校、行政部门的共同参与, 建立起“结构”上的互补和“意识”上的自觉的农村教育文化发展互补机制。

综上所述, 农村教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倒错”现象, 其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加以消除, 让农村教育回归“多元一体”的发展道路, 方能积极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良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馥茗.教育的本质——什么事真正的教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204-205.

[2]田夏彪.多元一体:农村教育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4:65-67.

上一篇:温暖的家叙事文下一篇:初中生参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