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共12篇)
1.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篇一
【内容摘要】:本科题的研究,拟从分析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运用、投资效果等四个方面入手,客观评价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揭露重大违法违纪及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问题,提出促进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公共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审计建议。同时,对公共投资效益审计项目的选择、审计目标的定位、组织方式的确定、评价指标的采用、审计方案的要点、审计报告的结构等内容进行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
【关键词】:公共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近年来,我国对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随着以建立公共财政为目标的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系和框架逐渐完善,政府职能由原来的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干预,逐步转向只对市场失效部分进行补充,政府投资管理的重点转向了公共投资项目。与此相适应的国家审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也应当转向政府公共投资项目。如何加强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审计,已成为当前国家审计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概念、目标
(一)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概念
公共投资项目,是指由政府财政性资金或政府组建的特定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筹集的资金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也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的项目。公共投资项目按照项目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和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这类公共投资项目可以采用项目法人责任制进行管理,由项目法人充当项目业主,担负项目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的功能,可以用经济评价指标评价该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一般是非盈利性的,主要是提供社会公共产品,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投资项目。由于非经营性公共投资项目提供的是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很难用经济指标评价,因此如何评价这类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是效益审计的难点。
效益审计,即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以促进和提高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为目标,以公共投资项目的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果为主要审计内容,以项目建设结果为导向,以揭露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对投资领域相关政策的评价,融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为一体的效益审计。通过检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作出评价,提出改进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已经突破了一般财务收支审计的范畴。从实际工作情况看,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不仅有纯粹的财务收支审计内容,而且包括了大量的项目管理审计内容,深入到了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流程。审计结果更多地指向了项目的绩效,这种做法与效益审计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在技术方法运用和证据支持方面,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也突破了查账审计的局限性。
审计机关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抓住了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抓住了各级政府关注、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对于加强对投资领域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投资项目效益情况的客观公正信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政府完善投资决策,管好用好资金,防止损失浪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
《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围绕促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关注对国家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投资项目和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审计,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加强项目管理,保障投资效果;关注国家宏观投资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效果,促进完善政策法规,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所以,开展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总体目标应该是“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法制、制约权力、提高效益”。
二、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组织实施
(一)公共投资项目选择
选好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项目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特别是在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选择一个好的审计项目对于积累效益审计经验,发挥效益审计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选择审计项目时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地选择审计项目,不能盲目选择。选择审计项目要考虑:一是所选择项目的重要性程度。如果所选择的项目是政府及有关部门比较关注或者
2.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篇二
项目后评价是指项目投资完成之后所进行的评价, 它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 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 找出差别和变化,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得到启示, 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信息反馈, 改善投资管理和决策, 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开展项目后评价审计存在的现实意义是: (1) 项目后评价审计是项目风险管理必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提高风险收益。项目后评价审计是项目周期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闭环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后评价审计, 一方面, 对项目的决策者、实施者会形成压力, 增强项目相关人员的责任心, 使其客观正确的评估和认识整个项目存在的风险, 另一方面, 能及时发现项目竣工运营后存在的问题, 查找影响收益的因素, 通过信息反馈和及时整改, 使项目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不断提高投资收益。 (2) 有利于趋利避害, 不断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审计, 发现实际效益与预期的偏差以及潜在的风险, 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完善管理流程, 并作为以后投资决策以及项目管理的参考依据, 不断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 (3) 发现前期审计存在的漏洞与不足, 有利于提高审计水平。投资项目从决策开始到竣工投产, 不同阶段都要经历各项审计, 如开工前审计、过程中审计、竣工结算审计, 项目后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 很大程度上也是前期审计的漏洞, 促使审计人员重新审视前期工作, 发现审计过程存在的不足, 及时完善流程、查错防弊, 不断提高审计水平和增值服务功能。
二、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的特殊性和难点
(一) 项目后评价审计的特殊性
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要求:与传统审计项目不同, 项目后评价审计是个新兴领域, 在人员配备、专业需求上都对审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 后评价审计依托的是工程项目资料而不仅仅是财务资料, 需要审计人员至少精通工程项目、财务两个方面的知识;重点是评价及改进:与单纯的查错防弊的审计目的不同, 后评价审计重在对项目进行评价, 并通过纠偏纠错, 来改善项目状况, 提高效益。
(二) 在企业中推行后评价审计的难点目前, 我国尚没有成熟
的后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国资委虽然为央企提供了后评价《工作指南》, 但过于宏观, 在具体的企业中推行后评价审计仍然需要探索可行方案;后评价审计涉及人员广、资料多, 包括决策者、执行者、经营者以及财务、工程、会议纪要等各方面资料, 需要领导充分重视和支持, 从制度规范、职能设置、管理流程等方面提供保障, 才能发挥后评价审计的最大价值。
三、项目后评价内部审计的可行性操作模式
(一) 完善管理体系, 为后评价审计提供基础保障
意在推行后评价审计的企业应该着手完善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包括增加内审部门的职责, 加强项目后评价的相关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项目专业知识或增加工程技术人员, 应建立后评价审计制度规范, 建立企业内部各项目的数据库等等。
(二) 构建风险评估机制, 确定后评价审计对象
企业首先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环境风险指标, 如政策变化、市场定位、决策层战略思想、管理层的能力等, 二是项目财务风险指标, 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经济增加值、资金成本率等, 然后抽取数据库资料进行前后对比, 全面审视和评估企业各项目的完成情况、运营情况, 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排定先后顺序, 对各项目有序进行后评价审计。
(三) 组织实施项目后评价审计具体步骤
项目后评价审计具体步骤分为: (1) 资料准备:收集、分析被审项目的各项资料, 如工程资料、财务资料、市场资料, 运用风险评估机制判定风险大小和工作难度, 评估工作量, 量身定做审计计划。 (2) 计划编制:根据人员配备情况、工作难度系数和工作量大小, 合理安排人员和时间, 指定负责人, 并提前下发被审项目负责人准备资料清单, 确保制定的计划科学并得到有效实施。审计计划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 对立项阶段的投资目标、可行性报告、决策依据 (可参考相关批复文件) 进行前后对比, 分析因素的变化, 对可行性报告及相关决策内容进行评价;第二, 对实施阶段的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进度、工程结算、竣工验收、竣工决算等内容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第三, 对运营阶段的投资效益和经营管理状况进行审计, 对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及可能实现的效益和作用等进行评价。 (3) 现场审计:审计组进驻现场开展审计, 除采用传统审计方式 (如函证法、核对法、抽查法、穿行测试法) 外, 还可以采取更适合后评价审计的方法, 如对比法、统计分析法、成功度法、层次分析法等, 同时, 为了获取相关数据还可以采取现场调查、员工座谈等辅助方式, 总之, 现场审计应以取得更好的审计效果为目的而相应采取后审计方式。 (4) 整理、汇报:根据现场审计情况, 整理相关资料, 形成《XX项目后评价审计专项报告》, 报告内容可参照审计内容编写, 需要具备对立项、实施、运营三个阶段的评价以及对项目管理和提高效益的建议。 (5) 处理意见及整改反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风险, 必须形成处理意见, 并制定负责人进行整改, 后评价审计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整改问题、规避风险、防患于未然, 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并为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 应充分重视整改反馈, 在不断的总结中完善项目管理。
(四) 建立后评价跟踪监控机制
对已进行后评价审计的项目应建立数据库, 对整改情况以及风险指标进行跟踪监控, 构建以项目后评价为基础的持续改进式管理体系。对于项目负责人来说, 促进其增强责任心并持续改进项目管理, 提高投资收益;对于决策者而言, 促进其不断提高决策水平, 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创造更多的风险收益;对于审计部门而言, 不断完善评价结果, 积累后评价审计的经验, 培养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审计能力, 发挥后评价审计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3.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篇三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项目审计完成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审计目标,如何对其进行评价与考核,如何指导以后的工作,这是管理当局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审计后评价是在审计结束后,针对审计主体的整体工作和审计项目的运行效果而进行的一种评价。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除了对审计成果进行评价外,还注重对项目的社会、环境、财务效益进行评价,其范围比绩效评价更广。
一、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的主要内容
(1)审计主体评价。审计主体是审计的参与人,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技术素质、业务水平、职业道德都间接地影响最后的审计结果。审计人员在审计项目中是否严格执行审计纪律,有无牟取私利,有无侵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利益,这直接关系到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除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2)审计过程评价。审计过程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的全部工作内容,也是进行后评价的最主要的项目。审计后评价是对审计过程的制定、实施是否科学,操作是否符合规定、方法是否适当和先进。(3)审计意见评价。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对项目的审计结果。后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提交的审计报告要素是否完整,对被审计项目的评价意见是否中肯,审计意见是否有分歧,审计记录的问题与报告所反映的问题是否一致,审计决定等法律文书中的审计事项是否与实际相符,审计处理是否适当,引用法律法规是否准确等。(4)审计成本评价。审计项目成本是审计项目组完成审计项目所耗用的时间、人力和费用支出。对审计部门来说,是否要接受一个项目的审计其前提是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审计后评价主要是评价“投入”情况是否合理。(5)审计效率、效果评价。审计效率是审计人员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工作量所需全部费用与工作实际效果之比。审计后评价主要评价“产出”情况,包括审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项目的程度,是否按照预期的时间完成预期任务,审计建议是否被采纳,预期审计目标是否达到。计算投资实际效益指标,综合评价项目建设实现的经济效果。
二、工程项目审计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审计主体评价指标。审计主体指标中包括专业结构、技术素质、业务水平、职业道德。其指标中不涉及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且数据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直接取得,在此不再说明。
2.审计过程评价指标。(1)一是审计计划与方案的实用率=已用方案/提出方案。正式的审计工作开展前都要有比较详尽的工作计划和方案,用来指导实际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不同的情况,有的方案就不适用于新情况。该比率越高,就说明审计计划和方案的制定越科学。二是审计计划使用时间与实际耗用时间差额的绝对值。当差额越大,说明审计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或者说是提前完成任务,不管怎么样都是计划的制定不符合实际的工作。(2)一是审计程序失败率=选择而未完全执行的审计程序/审计过程的所有程序。对特定的项目审计要选择特定的审计程序,若未能对审计项目有清醒的认识,就有可能会给实际工作带来麻烦,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也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二是人员配置的调动率=调动人次数/总人数。对具体的审计项目,当细化到每个小部分时,有的需要的时间多和投入的人力多,有的则刚好相反。人员的调动率越高就说明人员配置方案的实用性越差,也说明计划的制定者没有对审计项目充分了解。(3)一是审计证据的异议率=有异议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总量。审计证据的选取要具备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标准,获取证据的方法要适当。由于审计组和委托人所处的立场不同,对审计项目的认定也有所不同。二是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比率=可利用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总量。三是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比率=审计证据的覆盖范围/项目审计的范围。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相关性、充分性越强,则审计质量越高,审计效率就越高。(4)审计工作底稿的错误率=有错误的审计工作底稿数量/总的审计工作底稿数量。审计工作底稿主要是为形成审计报告提供依据,说明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为评价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供依据,证实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是否遵循内部审计准则,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是审计报告编写的基础。该比率越低,说明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越高,出具的审计报告越高。(5)审计档案完备性=已建档的资料/应建档的资料。审计准则规定,对每项具体的审计业务,应一次性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审计档案。若审计档案中的资料不全,则说明审计工作的遗漏。(6)审计组工作质量控制活动频率=已执行控制措施/计划控制措施。为控制质量,审计负责人会制定相应的措施,如复核、督导等。该频率越高,说明审计负责人对审计的工作质量控制力度越大,审计报告的质量越高。
3.审计意见评价指标。审计意见的反馈率=委托人提出的有问题的意见/审计意见的数量。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就根据审计过程查明的问题或事实,对其产生的影响做出的评价,同时就相就相应的问题提出建议。但是作为委托人则可能对个别的问题和建议产生异议,有不同的看法。该比率越高,则说明审计的问题越大。
4.审计成本评价指标。审计人员的单位财务成本=总的经费支出/审计的参与人员。审计人员的单位时间成本=总的经费支出/审计实际工作时间。此指标可参照前期相同项目的审计人员的单位成本来评价,并与审计预算进行对比。其中审计的实际工作时间是指每天的审计时间,不包括休息时间,及请假等。
5.审计效益评价指标。(1)成本效益=工程项目审计的效益增加值/审计费用总支出对一个项目的审计是为了其产生好的效益,对审计的效益评价是指在审计上的投入一元的成本能产生多大收益。(2)人员效益=工程项目审计的效益增加值/审计人员的参加数。(3)审计建议采用率=采用的审计建议/总的审计建议。审计工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及时向上反映审计信息,主要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完善政策法规的建议等,该比率越高,就反映了审计项目组提交的审计信息质量越高。(4)参与工程项目的违法、违规率=违法金额/工程项目投资额。此比率反映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违规情况。
6.工程项目评价指标。(1)实际生产能力利用率=项目实际年生产量/项目实际年生产能力。该指标值的高低,反映项目实际生产能力发挥作用的程度,它既表明生产能力利用的现状,又指出尚未发挥作用的潜在能力(1-实际征产能力利用率)。(2)工程运行后产品单位成本的降低率=(工程运行前的单位成本—工程运行后的单位成本)/工程运行前的单位成本。该比率是反映项目建设所要考虑的一个必要的因素,比率越小,再加上收益越高,就可以对一个项目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出评价。(3)环境效益=环境保护支出/项目收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往往项目在真正运行时才能看出其对环境的影响,如CO2、SO2、粉尘等。为了减少污染,公司将对此花费一些必要的支出。(4)社会效益=区域内增加的GDP/区域内的人数。一个工程项目运行后,是否真的有意义,要看其对所服务的对象产生了多少的利益。如果是对社会无益的项目,那么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该比率越高,则项目存在越有意义。
三、结语
以上的讨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基于工程项目审计特定的内容构建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控制和评价内部审计的工作。由于时间和资料的限制,在指标的设立和选取上难免会有遗漏,需要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运用此种方法进行评价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先进行专家打分。而且这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不同的专家可能对某些内容的偏好和关注不同,评分就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得分。
参 考 文 献
[1]The World Bank.ASSESSING DVELOPMENT EFFECTIVENESS
4.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篇四
审办投发〔2010〕72号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开展汶川地震灾后 恢复重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意见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省(直辖市)审计厅(局),深圳市审计局,成都、西安、兰州、重庆特派员办事处:
2008年11月以来,各单位根据《审计署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安排意见》(审投发〔2008〕89号)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随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快速推进,目前已有部分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陆续竣工并交付使用。至2010年9月底,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将基本完成。为做好已完工项目的竣工决算审
— 1 — 计(以下简称竣工决算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
按照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和署领导提出的“谁跟踪审计的项目谁开展竣工决算审计”的要求,对已完工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由负责该项目跟踪审计的各有关省市审计机关或特派办组织实施。
二、竣工决算审计范围
各省市审计机关和成都、西安、兰州、重庆4个特派办要按照《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方案的通知》(审办投发〔2009〕23号)(以下简称《通知》)确定的组织分工方式,组织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各省市审计机关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重点对重大建设项目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工程开展竣工决算审计,并按照审计署《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审计工作安排意见》(审投发〔2008〕89号)、《关于加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跟踪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审投发〔2009〕124号)等有关文件要求向社会公告竣工决算审计结果。
三、时间安排
由于各省市承担的灾后恢复重建规模不同,各地重建建设进度不一,因此审计署对各省市审计机关组织开展竣工决算审计的时间不作统一要求,各有关省市审计机关可根据所跟踪审计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国家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实施竣工决算审计。成都、西
— 2 — 安、兰州、重庆4个特派办跟踪审计的重点项目,除个别要求在2010年交付使用必须进行竣工决算审计的特殊项目外,原则上4个特派办可在2011年实施竣工决算审计。4个特派办2010年要对2011年大规模组织开展竣工决算审计进行调查摸底,测算实施竣工决算审计所需人员和经费,为2011年制订竣工决算审计方案奠定基础。
四、组织方式
各省市审计机关和成都、西安、兰州、重庆4个特派办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可按照《通知》有关规定,聘请必要的相关专业人员和中介机构参与审计,必要的审计经费列入同级预算。各地审计机关和成都、西安、兰州、重庆4个特派办要加强对聘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二○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审计
灾后重建
意见
署内分送:署领导(8),总经济师,办公厅、投资司(4),存(4)。
审计署办公厅
2010年4月2日印发
5.项目后评价经验总结 篇五
1、项目前期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技术科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的可行性报告、基础设计等审查及与设计院协调沟通工作;安全环保质检科负责组织指挥部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环境评价大纲及报告的编制、评估与上报工作,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性工作,参加建设项目的评估、审查;指挥部其他有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的方案论证、评估审查工作,并按专业分工提出意见及建议;各科室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具体管理,保证了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在项目前期,技术科针对各个项目,具体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分工明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专业负责人及分管的科室领导。
2、人员培训到位
技术科在装置建设的同时,就开始注重加强科室内部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主要以实际业务为主,分批、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同时科室内部不定期组织技术交流、讨论会等,取长补短,各抒己见,针对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处理各种现场突发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在各个项目上,实行科领导及老职工对新人进行传帮带,每个项目都是老带新,结合现场实际问题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加速新人成长。
3、材料采购及时
技术科通过完善储备定额,及时紧密与设计院沟通协调,招标订货,拓宽供应渠道,提前介入,提前订货,加强催货和到货验收等措施,保证了建设供应。特别是在提前订货方面,在正式最终版施工图及材料表未出来之前,利用白图及50%材料表、80%材料表进行招标采购,对关键部件先行备料,详细设计和最终版蓝图及材料表出来后再按图加工并追加采购,大大缩短了设备材料制造周期,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4、积极主动与设计方沟通
从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基础设计到详细设计,技术科从头到尾积极主动参与并协调。在项目详细设计阶段,更是有人长期驻扎设计院,每天在设计院上班协调图纸进度工作。上班比设计早,下班比设计迟,积极主动跑项目经理、各个具体设计人员处。追进度、跑会签、发图等等一个环节都不拉下。同时,还要每天勤与单位及现场沟通,有力促进现场施工进度。
5、施工组织得力
工程施工安排紧凑,人员配备齐全,本着人歇工不停的原则,连续奋战,大干一百天,加快了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严格按监理规范监理,保证了施工质量。经各方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初步验收一次合格通过,实现了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6.项目后评价报告书格式 篇六
××××××(编制单位)
××××年××月
目录
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后评价实施单位
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报告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理由,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决策批准生产能力,实际建成生产能力。
(四)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六)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七)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现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估和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
(二)项目实施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实施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以及产品结构与市场情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水平,国产化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资产及债务状况,项目财务效益情况,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分析和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项目经营管理评价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情况,项目领导班子情况,项目管理体制及规章制度情况,项目经营管理策略情况,项目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四、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项目环境效益评价
项目环保达标情况,项目环保设施及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
(二)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主要利益群体,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当地(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对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影响。
五、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一)项目目标评价
项目的工程目标;技术目标;效益目标(财务经济);影响目标(社会环境和宏观目标)。
(二)项目持续性评价
根据项目现状,结合国家的政策、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对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预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等方面评价整个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
六、项目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
(一)项目成功度评价
(二)评价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三)主要经验教训
七、对策建议
(一)对项目和项目执行机构的建议
(二)对中央企业的对策建议
7.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要点分析 篇七
一、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内容及目标分析
项目建设效益审计主要是指由企业内部成立审计机构或者是结合外部审计机构, 在确保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前提下,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以及企业管理政策, 对企业建设项目中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所进行的一系列审查分析工作, 属于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与效益的监督活动。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内容重点针对电信企业的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过程、投资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资金使用以及投资效果进行的审计, 以便于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经济效益、建设效率等情况进行控制。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就是围绕着建设项目投资效益, 通过对投资项目的资金审计, 及时地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规以及浪费问题, 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 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完成。
二、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存在的难点问题
(一) 对于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一些电信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电信企业项目建设效益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 没有明确的认识到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对于规范建设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甚至没有赋予审计机构相应的权限, 导致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工作开展阻力较大, 审计质量不高。
(二) 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缺乏指导
部分电信企业的项目建设上没有制定系统的效益审计管理规章制度, 导致项目效益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的确定于执行缺乏依据, 这样就增加了项目效益审计工作人员的具体执行过程中的难度。
(三) 建设项目效益设计方式不合理
一些电信企业在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工作上, 还停留在事后审计的阶段, 效益审计的介入时间较晚, 没有进行全过程的建设项目效益管理, 这就导致项目效益审计工作无法发挥对于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的功能, 也无法及时的总结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不利于项目建设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实施。
三、电信企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要点分析
(一) 强化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科学选择项目效益审计方法
一些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开展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就是审计管理部门的独立性较差, 甚至受到建设项目管理部门的制约, 针对这种情况, 必须由电信企业高层管理部门负责主导, 建立完善的效益审计机构, 能够确保审计机构不受干扰的开展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在审计方式的选择上, 应该组织项目效益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或者是采取常驻现场的方式, 一般情况下小型项目建设一般采取重点介入的方式, 中小型项目建设则采取实时介入与重点介入相结合的方式, 大型建设项目应该采取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方式。重点通过深入现场详细了解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 同时对于审计应该采取跟踪审计、效益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全面的为分析评价企业建设项目提供准确的依据。
(二) 重视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完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规章制度建设
首先电信企业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应该明确认识到效益审计对于项目建设的重要作用, 能够积极的主导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项目建设效益审计的开展, 将项目建设效益审计与评价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其次, 为了指导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顺利实施开展, 应该针对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制定一整套的全过程审计规章制度, 尤其是结合当前我国项目建设审计程序以及审计规范, 明确审计管理机构岗位职责以及审计管理工作人员的职责, 确保建设项目审计工作能够标准化、规范化的开展。
(三) 完善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跟踪审计
为了能够对项目建设真正实现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审计, 在审计工作的开展上应该根据项目建设不同环节分别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首先, 在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 审计部门应该重点对项目建设方案的经济和理性、设计概算以及项目预算进行熟悉了解, 并重点对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以及合同签订工作进行审计, 确保招投标评标比选的规范合法, 合同条款中针对工程价款、质量以及进度的规定合理有效。在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 重点通过定期审计对设计变更、工程量完成情况、合同外工程以及隐蔽工程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合规进行审计。在项目建设的竣工验收阶段, 审计工作的重点则主要是结合工程变更以及其他调整情况, 对项目建设投资的真实、完整以及合法性进行审计监督。
(四) 实现内外审计有效整合
在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开展上, 由于审计工作任务繁重, 因此除了采取由企业组织人员力量开展审计工作之外, 还应该借助于社会外部的审计力量。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具有法定资格的国家审计机关或者是社会审计组织进驻项目建设现场进行审计, 通过整合内外审计资源, 提高对于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力量, 确保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电信企业项目建设效益审计作为项目监管的重要手段, 同时也是提高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措施。项目建设管理部门应该结合项目实施的特点, 准确的把握好审计介入时间, 并通过合理的选取评价指标、科学的选择审计方法以及完善审计监督等措施, 提高项目建设审计水平, 确保项目建设效益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实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的提升。
摘要:针对电信企业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 首先分析了电信企业项目效益审计的内容以及目标, 进而分析了制约电信企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工作的难点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完善这些问题的可行策略, 可以为电信企业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实施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效益审计,要点
参考文献
[1]王道成, 易仁萍, 王光远.中国内部审计规范[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10.88.
[2]祝贞凤.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浅议[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 (11) :129-133.
8.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 篇八
信息来源:宁波市公路管理局时间:2003-06-05 15:38:34字体:[大 中 小]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
(1996年12月31日交通部交计发〔1996〕1130号文发布)
第一条 为使后评价报告编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是在公路通车运营2至3年后,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各阶段工作及其变化的成因,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
第三条 编制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目的是通过全面总结,为不断提高决策、设计、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利用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改进管理,制定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条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项目的过程评价: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令、制度和规定,分析和评价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营管理等执行过程,从中找出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二、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根据实际发生的数据和后评价时国家颁布的参数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并与前期工作阶段按预测数据进行的评价相比较,分析其差别和成因。
三、建设项目的影响评价:分析、评价对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评价一般可分为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四、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公路网状况、配套设施建设、管理体制、方针政策等外部条件和运行机制、内部管理、运营状况、公路收费、服务情况等的内部条件分析,评价项目目标(服务交通量、社会经济效益、财务效益、环境保护等)的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第五条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由主报告及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报告应按本办法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编制。附件的内容应包括各种专题报告及建设项目管理卡。建设项目管理卡应按本办法附件二《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内容要求及填表说明》编制。
第六条 编制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必须以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和项目建成通车2~3年内进行的各种调查及重要运行参数的测试数据为依据。项目通车后需要进行的调查主要有:交通量调查、车辆运行特征调查、车辆运输费用调查、工程质量调查、项目财务状况调查、社会经济效果调查、环境调查等。项目各阶段的正式文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其审查意见、批复文件;施工阶段重大问题的请示及批复;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报告和审计后的工程竣工决算及主要图纸等。
第七条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应采用综合比较法,即根据项目各阶段所预定的目标,从项目作用与影响、效果与效益、实施与管理、运营与服务等方面追踪对比,分析评价。前期工作的评价技术原则上可用于项目的后评价。
第八条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必须客观、公正、科学,不应受项目各阶段文件结论的束缚。
第九条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及附件文本统一采用297毫米×210毫米(A4)装订,封面采用紫红色。
第十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199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即行废止。
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附件二: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内容要求及填表说明。
附件一: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
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I.封面格式
××-××公路后评价报告(编制单位)
××××年××月
II.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
×××××
(盖章)
单位负责人
×××
(签章)总工程师
×××
(签章)
总经济师
×××
(签章)
总会计师
×××
(签章)
项目负责人
×××
(职称)
参加人员
×××
(职称)
×××参加单位
×××××
参加人员
×××
(职称)×××
III.内容要求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建设项目过程评价
第三章 建设项目效益评价
第四章 建设项目影响评价
第五章 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
第六章 结论
附件:
1.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
2.有关委托、招标、评审、批复等主要文件的复印件
3.专题报告(包括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经济评价等)第一章 概
述
一、建设项目概况:项目的起讫点(位置),项目立项、决策、设计、开工、竣工、通车时间等,突出反映项目的特点。
附图:项目竣工平纵面缩图(比例为1/10万~1/20万,内容同初步设计文件要求)。
二、建设标准、规模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建设项目各阶段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
四、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五、主要结论。
第二章 建设项目过程评价
一、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
(一)前期工作基本情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前期工作各阶段审批文件的主要内容
(四)前期工作各阶段主要指标的变化分析
二、项目实施情况和评价
(一)施工图设计和项目实施情况:包括施工图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选择、建设环境及施工条件、施工监理和施工质量检验、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的比较分析等。
(二)项目开工、竣工、验收等文件内容。
(三)工程验收的主要结论。
(四)实施阶段主要指标的变化分析:包括变更设计原因、施工难易、投资增减、工程质量、工期进度的影响等情况分析。
三、投资执行情况和评价
(一)建设资金筹措。若有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二)施工期各资金到位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内资、外资数额及其当年利率或汇率)。
(三)工程竣工决算与初步设计概算、立项决策估算的比较分析(按单项工程分内资和外资)。
(四)工程投资节余或超支的原因分析。
四、运营情况和评价
(一)运营情况:包括运营交通量(含路段及各互通立交出入交通量)、车速等运行参数的调查情况。
(二)运营评价:评价建设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分析实际交通量与预测交通量的差别及其原因,并对项目达到预期目标的情况进行分析。
五、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
(一)管理情况和评价:包括项目前期至实施全过程的各阶段各项制度、规定和程序的管理情况,各种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功能、组织形式和作用,并对其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二)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建设项目配套及服务设施(包括通信、收费、管理所、服务区、停车场、安全防护设施、标志标线、监控系统等)的设计、方案比选及其实施情况,并对其设置的必要性和适宜性进行分析评价。
第三章 建设项目效益评价
一、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参照《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根据通车运营的实际车速、经济成本等各项数据,评价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并与决策阶段预测的结论比较,分析其差别及原因。
二、财务效益评价
(一)对于收费公路(包括独立大桥、隧道),根据实际财务成本和实际收费收入,进行项目的财务效益分析,并与决策阶段预测的结论比较,分析其差别和原因。
(二)进一步做出收费分析,明确贷款偿还能力。并分析物价上涨、汇率变化及收费标准变化对财务效益产生的影响。
三、资金筹措方式评价
根据建设资金来源、投资执行情况及财务效益分析,对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章 建设项目影响评价
一、社会经济影响评价
分析项目对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就业、地方社区发展、生产力布局、扶贫、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和评价。
二、环境影响评价
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点从项目建设所引起的区域生态平衡、环境质量变化及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文物保护等方面评价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效果。
第五章 建设项目目标持续性评价
一、外部条件对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公路网状况、配套设施建设、政策法规等外部条件。
二、内部条件对项目目标持续性的影响:包括运行机制、内部管理、服务情况、公路收费、运营状况等内部条件。
第六章 结
论
一、结论
二、存在问题
三、经验与教训
四、措施与建议
附件二: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内
容要求及填表说明
I.内容要求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由公路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卡、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卡
1、公路建设项
目投资管理卡
2、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比较卡和公路建设项目效益比较卡组成,具体内容要
求详见表
1、表
2、表
3、表
4、表5。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也适用于独立大桥及隧道建设项目,其标题相应改为桥梁建设项目管理卡或隧道建设项目管理卡。
II.填表说明
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卡应从项目立项开始时就进行填写。综合管理卡和投资管理卡应在工程竣工通车时编制、填写完毕;交通量比较卡和效益卡应在后评价完成时编制、填写完毕。
一、公路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卡
(一)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填写在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竣工验收项内。
(二)上报及批准机关、文号填写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项内。
(三)各阶段工作发生的日期及时间按年月日至年月日填写在日期栏内。
(四)各阶段建设规模和主要的技术指标,应分别填写各阶段审查的(或上报的)和批准的各项内容。“上报文件”系指与“批复”相对应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项目建设规模是指公路等级(如高速公路、汽车专用一级公路、汽车专用二级公路)和里程(单位为公里)。主要技术指标可填写计算行车速度(单位为公里/小时);路基宽度(单位为米)等。桥梁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是指桥长(包括主桥和引桥,单位为米);两岸接线的公路等级、长度(单位为公里)。主要技术指标可填写桥面净宽(单位为米);车辆荷载(包括汽车和挂车);通航净空(航道等级);两岸接线路基宽(单位为米)等。隧道建设项目建设规模是指隧道长(单位为米);两端接线的公路等级、长度(单位为公里)。主要技术指标可填写隧道净宽(单位为米);隧道净空(单位为米);两端接线路基宽(单位为米)等。
(五)项目各阶段估算、概算和决算的总投资分别填写在工程总投资栏内(单位为万元)。资金筹措分内资和外资,内资包括养路费、国内贷款、交通部车购费补助等;外资包括国外贷款、华侨及港澳同胞集资等。外资折合人民币分别填入各栏内。
(六)项目各阶段估计和实际使用的四大材料分别按总用量(单位为立方米、吨)和总价值(单 位为万元)填写。
二、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卡
(一)公路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实施各阶段的投资、工程量等工程指标,应按各阶段最终批准的和实际实施的指标进行填写;外资按实际使用的币种折合成人民币填写(单位为万元);调整概算填写最后一次调概的数据。
(二)表内项目内容可根据需要增减。估算投资因分项较少,可合并填写。
(三)独立大桥和隧道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卡的项目内容可参照有关工程投资估算项目表。
三、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比较卡
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的交通量是指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从预计通车年份到远景服务年份各年的预测交通量;后评价阶段的交通量是指通车运营期间的实测交通量和后评价报告中各年的预测交通量。备注栏内注明通车运营年份。
四、公路建设项目效益比较卡
将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后评价报告中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指标值分别填写在相应栏内。
9.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篇九
项目总结及后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冴
***公司于***年完成了180生产线建设、120生产线迁移工作,实现了双线合并,我企业用电设备全部投入使用的情冴下,功率达到730KW。企业供用电由***公司提供(借用变压器一台),供电系统无电容补偿,由***总降变后,使用2条低压线缆从变压器输送到我企业,距离370米。由于变压器老化且容量小,以及电缆距离过长,造成180生产线不能按额定3立料生产、搅拌主机闷车、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电脑等用电办公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对我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使生产力及办公效率降低。
1、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为:基于我企业变电系统的现状,需对变电系统进行改造,以便满足生产及办公的需求,改造方案如下:
1、变压器选型
目前我企业全部用电设备投入使用的情冴下功率为730KW,后期准备对120生产线改造为180生产线、增加洗车场设备,功率将提高到850KW,应选变压器容量为1250KVA。论证如下:
变压器容量Se= P×K÷cosφ=850×1÷0.9=944.4KVA(P为设备额定功率,K为变压器负载率,cosφ为负载功率因数),变压器初步选定为1000KVA左右。但根据各类变压器负载系数KL=0.5时(KL=负载电流I2/变压器额定电流IN2),变压器为最节能、最经济
运行状态,我厂负载电流I2为900A,根据公式得IN2 = I2÷KL=1800A,所以应选变压器容量Se=×UN2×IN2 =×1800×0.4KV=1247KVA(UN2为变压器输出额定电压)。
所以我企业应选1250KVA容量的变压器为最佳,我企业变压器高压端是由***公司总降变66KV变为6KV,故企业应选容量1250KVA、输入端高压6KV的变压器;经技术装备部协调,***公司有一台闲置变压器符合我企业使用要求,型号为S9-1250/6油寖式变压器,此设备***公司***年投入使用,使用年限为18年,已使用9年,已折旧***万元,残值为***万元,设备完好,无需维修,可正常使用;经集团公司财务资产部协调,***公司变压器可调拨给我企业
使用。
2、电容补偿柜选型
依据GB 15576-2008,电容补偿柜容量应选择变压器容量的30~40%,我企业的电容补偿柜容量应选30~40%×1250=375~500Kvar,所以我企业计划采用400Kvar容量的电容补偿柜。
3、低压电缆选型
经后续改造后我企业用电设备的负载电流将在900A左右,依据我国现行规定,年最大负载在3000~5000小时的铜制电缆线的经济电流密度为2.25A/mm2,我企业年最大负载在3840小时左右(我企业生产期约为240天,生产期间每天满负载运行约16小时),从长远经济角度考虑,我企业应使用400mm2(900A÷2.25A/ mm2=400 mm2)低压电缆。原有两条低压电缆线径为270 mm2,现计划新增一条电缆线(电缆型号:YJV22-3*240+1*150 370米,所选线径稍大,考虑为以后增加设备打下基础),与原有两条电缆合并使用,使我企业的变电系统更经济的运行。增加电缆后我企业输送电低压电缆线径为510 mm2,电缆上的电压损耗为11.4V(ΔU= I·ρ·L/ S=900A×0.0175Ω·mm2/m×370m÷510 mm2=11.4V),在国家规定的7%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压(400V×7%=28V)之内,符合设计要求。电缆首先在集团公司内部调剂使用,如内部没有可调剂使用电缆,再自行提报计划采购。
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根据变电所的配置要求及***公司总降变的实际使用情冴,电容补偿柜能够提高负载的功率因数,从而对大电流负载的启动给予电流补偿,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及对变压器的损耗,提升端电压,节省用电费用。更换变压器后,电容量大幅增加,能满足设备的功率要求,设备的启动电流和运行电流会大幅降低;新增电缆线后,压降大幅度降低,输送至我企业的电压接近380V,因供电系统不足带来的一切问题都将得以解决。变压器损耗减小,180生产线能按额定每循环3立料生产,搅拌主机不会再出现闷车,办公用电也可得到满足,从而使生产力有所提高,办公可正常进行。所以从长远角度看,本项目改造将给我企业带来巨大的效
益。
3、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及效益情冴:
电机变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约67.78万元。资金来源:企业自筹(利用折旧和当年利润)
5、项目批复情冴
本项目于***年4月经集团公司各专业部门审查批准。
6、参建各方 管理单位: 使用单位: ***
安装单位:***公司
二、工程进度情冴1、3月16日-3月19日编制可研报告。2、3月18日-4月10日施工准备。3、4月20日-5月20日土建施工。4、5月21日-5月27日设备安装。5、5月28日-5月30日设备调试。6、5月31日设备运行。
三、投资完成情冴
1、投资完成情冴:电机变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实际完成投资******万元,现投资已完成。
2、资金支付情冴:设备到货款已按合同支付,土建费、材料费、安装费已按合同条款支付。
四、质量情冴
设备安装已通过验收,设备调试正常,设备已投入运行。
五、项目建设情冴
本项目于***年3月16日开工,5月28日进行安装调试,5月31日正式投入运行。5月31日,由公司验收小组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六、项目后评价
1、项目实施情冴和评价
本项目计划于***年3月份开始实施,按计划完成完成。
2、项目运营情冴和评价
经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多方面分析论证,本次改造项目为生产配套设备改造,由于现在电压不稳已严重制约了生产的有序进行,通过改造可完全改善电压偏低、不稳现象,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因电压不稳造成电器元件及设备器件的损伤。
3、结论和经验教训
实践证明,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节约电能的目的。
***年12月26日
10.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问题与思考 篇十
一、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内容
当前, 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还缺乏统一的规定, 各地在试点项目时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开展效益审计。笔者认为,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是一个长期逐步完善的过程, 可以按照投资项目生命周期开展全过程跟踪效益审计。具体内容包括:
1.在投资项目决策阶段, 重点审计投资决策中投资估算、财务基础数据预测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决策方法的科学性, 决策内容的完整性和深度, 最后结论的可信度, 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如果发现投资决策中潜在的问题, 则要求被审计单位及时修正。
2.在投资项目设计阶段, 重点审计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设计概算编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查找设计文件中不合理的内容, 概算编制的漏项和错误, 节约投资金额, 提高设计的技术经济性。
3.在投资项目招投标阶段, 重点对招投标过程的规范性、公平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计。
4.在投资项目施工阶段, 重点审计建设单位与承包商之间工程价款结算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和正确性。对于合同中规定的工程量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对于合同外的工程量如工程变更等则需加强审计, 防止承包商高估冒算, 骗取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
5.在投资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重点审计投资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一方面将竣工决算与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进行比较, 分析投资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 如有不符, 则需进一步分析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将竣工决算数与同类投资项目的投资标准进行比较, 分析决算造价的合理性。同时辅以分析计算投资项目的经济性。
6.在投产运营阶段, 一方面可以将投资项目产生的实际数据与投资决策阶段的估算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实际数据与估算数据的差异, 分析投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与同类工程项目进行比较, 分析效果的好坏。另外, 还可进行效率性分析, 将投资项目的实际投入与实际产出进行比较, 分析投资项目的效率。
二、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体系尚未构建
当前,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开展的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 而国家审计机关从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有限, 不仅在数量上不能适应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要求, 而且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存在诸多缺陷, 管理学、法学、统计学、工程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制约了效益审计的开展。另外, 投资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分布不平衡, 审计机关部分人力资源存在闲置问题。
(二)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准则体系尚未建立
长期以来,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开展竣工决算审计, 主要以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重点, 审计机关主要执行《建设项目审计准则》和一系列具体审计准则。尽管《审计署2008年到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要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但当前由于缺乏建设项目效益审计准则及系列具体准则的指导, 关于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概念、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报告形式等还存在较大争议。投资效益审计准则体系的缺失使其在实务中的开展遇到很大的障碍。
(三)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体系是投资效益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直接决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因此构建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 虽然《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估规则》、《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等都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 如指标体系不系统、不完整、不统一、评价内容单一等, 无法全面、系统地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 同时由于缺乏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标准, 对同一项目的效益评价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 使得效益评价缺乏客观性、可信度和可比性。
(四)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数据缺失, 数据采集系统不完善
投资效益审计评价既需要财务数据, 也需要非财务数据, 财务审计由于开展时间较长, 其在数据采集上已经拥有成熟的软件, 而非财务数据由于较为零散, 采集时耗时耗力, 效率较低, 这给投资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带来较大的困难, 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投资效益审计的开展。
三、解决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构建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
人力资源库体系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人力资源库的建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建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人力资源库, 二是借助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的力量。长期以来, 各级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在使用上处于隔离状态, 造成投资项目效益审计人力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发达地区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规模较大, 需要审计的项目较多, 审计力量严重不足。而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由于政府投资项目较少, 审计力量则有冗余。鉴于此, 笔者认为能否将不同地区审计机关人力资源互相调剂, 互相补充, 建立国家投资审计人力资源库, 实现审计人员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资源共享, 盘活欠发达和落后地区的审计人力资源。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时段性和波动性, 可以灵活运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力量, 将一部分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任务外包给社会审计来开展, 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质量的监督和评价, 这样可以有效解决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任务在各年间的不平衡。
(二) 加快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
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是开展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依据, 笔者认为, 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可以分两步走, 首先, 制定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 总括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目标、程序、方法、内容和报告形式等。其次, 在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的框架内制定投资项目效益审计指南, 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的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准则体系。
(三) 建立分类的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评价标准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过程, 首先, 注重指标构建的系统性, 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分类, 不同类别的政府投资项目在指标的构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也有一些共同的指标 (即通用指标) , 第一步可构建通用指标, 第二步针对不同类别工程项目之间的差异, 构建专用指标。其次, 注重指标构建的层次性。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是不均衡的, 可以建立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等, 或者可以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各个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第三, 注重指标体系构建的视角, 即从哪些方面构建, 避免造成指标使用和理解上的混乱。最后, 需要衡量指标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效益评价标准的建立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 建立纵向评价标准, 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进行比较, 发现投资项目的效益问题。其次, 建立横向评价标准, 即同类投资项目的效益状况, 以判断效益的高低和好坏。横向评价标准的建立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根据全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 因地制宜地制定效益评价标准;二是根据不同类别的政府投资项目分别制定效益评价标准;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适时地对投资项目效益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和完善。
(四) 建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标准数据库系统
数据缺失是困扰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开展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 可以建立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标准数据库系统, 首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出需要采集的数据, 然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建立数据库, 被审计单位平时应按照要求适时完整地将数据录入该数据库系统, 等到审计时可以直接从该数据库系统调阅数据。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11.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篇十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提高投资决策水平,完善投资决策机制,规范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细则(试行)》,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简称项目后评价)是指在电网建设项目投资完成之后,对项目的建设目标、实施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条 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出资人对投资活动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改进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
第四条 本细则适用于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全资和控股的电网建设与改造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第五条 项目后评价的归口管理部门为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及各单位的计划投资部门。
第二章 后评价原则
第六条 项目后评价应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第七条 为避免出现“自己评价自己”,后评价报告编制工作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独立咨询机构承担。选择咨询机构应遵循回避原则,即承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项目管理等业务的主要机构不应从事该项目的后评价工作。
第八条 项目后评价原则上按可研批复(或核准)的项目进行整体评价。
第九条 大型和复杂项目的后评价内容应按照本细则第三章的要求进行;一般项目可结合项目特点有所侧重合取舍。
第十条 后评价工作涉及公司经营管理重要信息,后评价信息对外披露要严格执行公司有关规定,未经审批,不得对外公布。
第三章 后评价内容
第十一条 项目全过程回顾
(一)项目前期工作回顾,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或评审、项目核准(审批)等主要结论及批复意见。
(二)项目准备阶段的回顾,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勘察设计、资金筹措、招投标(含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合同及协议的签订、开工准备等。
(三)项目实施过程回顾,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合同执行、重大设计变更、工程“四大控制”(进度、投资、质量、安全)、资金到位情况、竣工验收、试运行和工程决算。
(四)项目生产运营回顾 根据不同电网项目类型(公共网络输变电项目、联网项目、专项输电项目)分别统计输电量、供电量、最大输电潮流、最大供电负荷、线损率、负载率、线路稳定极限、设备可用率、事故停运次数、电压合格率等指标。
对于独立核算的电网项目,统计其损益、现金流量、资产负债情况。
第十二条 项目前期工作、准备阶段和实施过程评价
(一)项目前期工作评价。根据有关规程和规定,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项目评估或评审意见的科学性、项目核准(审批)程序的合法性、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二)项目建设准备工作评价,对照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招投标制度和开工条件等有关管理规定,评价项目建设准备工作。
(三)工程建设管理评价,主要评价建设工期、投资管理、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等内容。
1、建设工期评价。对比实际建设工期和工期定额,评价项目的进度控制水平;对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以工程建设计划为基准的偏差分析,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2、投资管理评价。对比项目实际的竣工决算与投资限额指标,评价项目的投资控制水平;对工程投资进行以投资概算为基准的偏差分析,找出发生偏差的原因;总结控制投资的经验教训。
3、质量管理评价。内容包括工程质量和设备质量。根据竣工验收结果和运行情况,全面评价质量管理水平。
4、安全管理评价。对照安全管理有关评价,评价项目建设安全管理水平。
第十三条 项目的运营情况与经济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安全性,特别关注对资源、能源合理利用。
(二)项目运营评价
根据电网项目类型评价其在生产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公共网络输变电项目:计算增供电量、断面输电能力或系统稳定水平提高、降损电量,评价项目在系统中的作用,项目对电网结构、容载比和电能质量的影响,以及设备可靠性水平。
联网项目:计算联网送电(交换)电量、错峰容量、降低备用容量和事故支援效益,评价联网项目在系统运行中发挥的作用;并分析其对电网稳定水平的影响。
专项输电项目:包括电厂接入工程和专项供电工程,计算线路输电能力和实际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评价专项输电项目的利用水平。
(三)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根据项目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计算成本利润率、资产回报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评价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四)项目经营管理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相关者管理、项目管理体制和机制、投资监管、管理者水平等。
第十四条 项目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存在较大影响的项目,进行环影响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环境达标情况,项目环境设施建设和制度执行情况,环境和生态保护。
(二)社会效益评价。主要内容:增加就业机会、征地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等。
第十五条 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持续性评价
(一)项目目标实现程度评价。按照项目的建设目的与其在生产运行中发挥的作用,项目对电源布局、电网技术升级的影响,以及前期预测的财务指标与运营中实际的财务指标对比,评价项目目标实现程度。
(二)项目持续性评价。根据项目技术水平、企业管理、财务状况、电力电量价格竞争能力等,评价整个项目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十六条 评价结论,内容包括:项目的综合评价、结论和问题、经验教训、建议和措施等,重点是:项目评价发现的重要问题,总结主要经验教训。定性地总结项目的成功度。建议和措施应具有借鉴意义,并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章 后评价方法
第十七条 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主要分析评价方法包括逻辑框架法和对比法。第十八条 逻辑框架法是通过投入、产出、直接目的、宏观影响四个层面对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综合评价方法。
第十九条 对比法是指将项目实际情况与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目标相对照,找出偏差和变化,分析愿因,得出结论和经验教训。项目后评价的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有无对比和横向对比。
(一)前后对比是项目实施前后相关指标的对比,用于直接估计项目实施的相对成效。
(二)有无对比是指在项目周期内“有项目”(即项目实施)相关指标的实际值与“无项目”(即不实施项目)相关指标的预测值对比,用于度量项目真实的效益、作用和影响。
(三)横向对比是将项目相关指标与类似项目对比,用于评价项目的绩效。
第五章 组织管理与实施
第二十条 项目后评价管理分工
(一)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负责公司系统后评价工作管理和协调;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自评报告,筛选并确定后评价项目,下达后评价工作计划;组织后评价报告验收;配合完成国网公司指定的典型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
(二)各单位计划投资部门负责编制本单位项目后评价计划和《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以下简称“自评报告”);组织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和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指定的项目后评价工作。根据需要,也可自行选择开展其它项目的后评价工作。第二十一条 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实施程序
(一)各单位每年选择1-2个代表性项目开展自评工作,自评价报告在项目投产后6-12个月内完成。
(二)自评报告于每年1月份上报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自评报告内容重点是突出项目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自评报告框架可参考《项目后评价报告》格式并适当简化。
(三)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根据各单位自评报告,筛选并确定后评价项目,于每年3月份下达后评价工作计划,由项目业主委托独立咨询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四)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策划部组织验收项目后评价报告。
第二十二条 后评价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一)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并运行一年以上;
(二)工程完成决算审批及各项审计工作;
(三)具有完整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第二十三条 后评价项目筛选原则如下:
(一)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建设条件复杂,或跨区域(省)的项目;
(二)项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示范性,或对其它项目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项目;
(三)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立项时所依据的条件(电力市场、系统装机规模、设备供应、电价机制和融资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
(四)项目引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
(五)上级单位指定的项目;
(六)项目选择兼顾各区域电网内适当平衡。
第二十四条 项目后评价费用原则上由项目业主支付,列入工程概(预)算,在工程决算中预留。
第六章 后评价报告与结果应用
第二十五条 评价报告要求观点鲜明、依据充分、文字简练、文本规范。后评价报告参考格式见附件。
第二十六条 项目后评价成果应成为各单位编制规划和投资决策的参考和依据,并作为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细则由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 本细则自二○一○年七月二十四日起实施。附件:《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提纲
附件:《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提纲
XXXXXXXXXXXXXX项目
后评价报告
XXXXXXX(编制单位)
XXXX年XX月
目 录
项目后评价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项目后评价实施单位
参加项目后评价人员名单和专家组人员名单
附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电网地理接线现状图、远景年电网规划图、通信通道组织图、站区总体规划图、总平面布置图、电气主接线图、线路路径图、杆塔和基础形式图
附件:
项目前期文件:项目建议书(或项目申请报告)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报告等相关的批复文件与资料。
项目实施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开工报告、招投标文件、主要合同、工程概算调整报告、监理报告、竣工验收报告等相关的批复文件与资料。
报告摘要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情况简述
概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业主、项目性质、特点,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
(二)项目决策要点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决策目标和目的。
(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变电容量、线路长度等。
站址部分:站址所在位置的省、市、县、乡镇、村落名称;介绍站址的地理状况、地质状况、水文气象、交通状况、邻近设施、出线条件等情况。
系统一次部分:系统接线和运行方式、变电容量选择、变比选择、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导线型号选择、无功补偿配置、消弧装置等情况。
变电站部分:设计参照的典型标准。本期及远期建设规模、电气主接线、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电气布置、电气二次、站区总平面布置、建筑规模及结构、供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情况。
线路部分:路径走向、地理状况、地质状况等情况。线路导地线型式、绝缘配置、线路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工程量等情况。
系统二次部分: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信、调度自动化、电量计费设备配置情况。
(四)节能措施
项目所实施的节能措施及成效情况。
(五)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周期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时间进度表、建设工期、相关单位等情况。
(六)项目总投资
项目立项决策批复投资、初步设计批复概算及调整概算、竣工决算投资和实际完成投资情况。
(七)项目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 资金来源计划和实际情况。
(八)项目运行及效益现状
项目运行现状,生产能力实施状况,项目财务经济效益情况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的总结与评价
(一)项目前期决策总结与评价
项目立项的依据,项目决策过程和程序。项目评价和核准(可研报告)批复的主要意见。
(二)项目准备工作与评价
项目勘察、设计、开工准备、采购招标、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等情况和程序。
(三)项目建设总结与评价
项目合同执行与管理情况,工程建设与进度情况,项目设计变更情况,项目投资控制情况,工程质量控制情况,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情况。
(四)项目运营情况与评价
项目运营情况,项目设计能力实现情况,项目运营成本和财务状况。
三、项目效果和效益评价
(一)项目技术水平评价
项目技术水平(设备、工艺及辅助配套设施水平,国产化 水平,技术经济性)。
(二)项目财务/经济效益评价
项目资产及债务状况,项目财务效益情况,项目财务效益指标分析和项目经济效益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项目经营管理评价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情况,项目领导班子情况,项目技术人员培训情况。
四、项目环境和社会效益评价
(一)项目环境效益评价
项目环境达标情况,项目环境设施建设和制度的执行情况,环境影响和生态保护。
(二)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
项目主要利益群体,项目的建设实施对区域(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区域就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对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税收的影响。
五、项目目标和可持续性评价
(一)项目目标评价
项目的工程目标、技术目标、效益目标(财物经济)、影响目标(社会环境和宏观目标)。
(二)项目持续性评价
根据项目状况,结合国家的政策、资源条件和市场环境对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预测产品(电力电量)的市场竞争力,从项目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等方面评价整理项目的持续发展能 力。
(三)项目对企业发展的贡献
六、项目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
(一)项目成功度评价
对决策及其程序、建设方案及规模、设计与技术设备水平、资金来源和融资、项目进度及其控制、项目质量及其控制、项目投资及其控制、项目经营、项目经济效益及其影响、项目社会效益及其影响、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项目成功度评定,并进行项目总体成功度评定。评定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A:成功的;B:比较成功的;C:部分成功的;D:不成功的)。
(二)评价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三)主要经验教训
七、对策建议
(一)对项目和项目执行机构的建议
(二)对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的对策建议
12.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 篇十二
一是选项把握不准,未能充分开展效益审计。有的单位盲目跟风为了审计而审计,眉毛胡子一把抓,未能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突出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的审计。大多数基层审计机关因自身条件限制并未把效益审
计作为一个独立的审计类型来安排,而是在多数的财政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过程中结合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中提及效益评价和建议,将经济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混合一体。
二是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配备以及审计人员的知识、专业结构远远不能满足开展效益审计的需要。效益审计是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审计,它从技术上、经济上寻求提高经济效益途径,是面向未来的建设性审计,它是属于较高层次的审计,对实施审计的人员来说,除要求具备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相关素质。目前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在专业构成上多以财会人员为主,有的配有少量的工程预算人员。几乎没有涉及宏观经济学、设备安装、环境科学、公共管理学等等学科。知识结构的单一化极大程度限制了各种类型的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
三是效益审计评价存在片面性。目前基层审计机关效益审计分析以点代面,缺乏深层次分析,效益评价注重微观的东西多,考虑宏观方面的少;注重近期效益的多,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少;注重评价单位个体效益多,对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较少,另外还有一些评价中报喜不报忧,只反映产生的效益,不反映存在的问题。
效益审计代表着现代审计发展的主潮流,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发现和揭示影响组织经济效益的问题,帮助组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提出管理和改进措施,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加大效益审计的步伐。
在效益审计项目选项上要注重几个重要原则,即重要性原则:群众关心、人大关注、政府重视、财政投入大;实效性原则:与中心工作相关,对经济、社会影响大;可行性原则:审计机关能够顺利审计,公正评价和被审单位能够接受,选择切入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审计机关和人员的胜任能力,要量力而行,先易后难,扬长避短。可以选择审计人员较为熟悉的某一部门、某个环节或某项业务的专项审计,待取得一定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全面开展,不宜为审计而审计,否则尽管耗时耗力,也可能是隔靴搔痒、劳民伤财,也未必会受到被审计单位的欢迎。
基层审计机关更应加强效益审计的学习与培训,通过培训拓宽审计人员的视野,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增强审计人员创新意识。加大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更新审计专业人才结构,要有针对性的吸收效益审计所急需的工程技术、统计学、管理、环境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人才,必要时可以聘请一些外部专家作为顾问或短期工作人员参与投资效益审计,甚至可以将一些项目交与社会审计组织承担。这样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又解决了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
【项目后评价的效益审计】推荐阅读:
电力项目后评价报告07-03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项目后评价的作用及区别10-13
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浅析09-01
评价项目合同书08-04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过程08-04
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申请07-18
教育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08-30
项目财务风险评价体系09-27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点整理)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