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2024-11-16

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共11篇)(共11篇)

1.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一

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全区旅游工作在岛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旅游局的工作部署下,紧紧围绕“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朝圣岛、旅游岛、生态岛”的建设目标,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旅游业态,认真筹办节庆活动,积极开展宣传促销,狠抓旅游安全生产,旅游各项工作目标均按计划顺利实施,各项指标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全年全区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约420万人次,比增22.81%;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7.37亿元,比增19%。

一、2015年旅游工作总结

(一)抓项目建设,推动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为加快实现“一地三岛”的建设目标,促进全区旅游全要素的提升,岛以旅游产业发展为引领策划全区项目建设。一是创建5a景区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其中,宫下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景区(一期)建设、妈祖文化影视园海洋馆、祖庙景区部分提升改造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鹅尾神石园提升改造预计年底前可完成中央广场服务建筑工程、灯塔及周边景观工程及景区慢行木栈道;旅游标识标牌系统、3a级旅游公厕、旅游公交系统等正在加快推进;照明、音响系统正在优化;文甲游客集散中心基本完成主要功能装修及安装,预计年底可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是滨海休闲项目不断完善。目前,黄金沙滩景区已完成中央广场、部分qq屋、沙滩木栈道、休闲木屋等建设,完成了1艘游艇、1艘快艇、1辆摩托艇等部分海上运动游乐设施的采购。三是度假区要素趋向齐全。华信度假山庄、莲池花园、金海岸度假中心等度假设施顺利推进;莲池澳海上游乐中心开发了沙滩摩托车等30多个沙滩娱乐休闲项目,并成功举办了夏季海峡两岸沙滩流行音乐节、台湾美食节、风筝节等节庆活动;“人家”家庭旅馆成员单位至年底已改造、审批共有64家,共661间、1183个床位,较年初新增31家,523个床位,床位数增长了79.24%,主要集中在宫下、高朱、莲池三个村。

(二)抓产品打造,推动旅游品牌力进一步延展

1.旅游业态培育取得新突破。一是文化主题屋实现零突破。聘请了华大旅游学院策划岛旅游业态规划,研究出台了《关于扶持岛创意设计、文化主题型旅游休闲业态项目发展的措施》扶持政策,鼓励民众参与文化主题屋建设,已有莆仙印象、momo茶、满庭芳、偶遇吧等10多个项目参与改造。二是旅游购物呈现新模式。推进了“海悦”妈祖伴手礼旗舰店及码头店顺利开业,推出了“海贝贝”、“捏海人”、“全家福”等九大系列26项具有岛特色旅游商品,初步形成了妈祖文创系列产品,并以“妈祖平安礼”品牌作为示范点,带动旅游购物发展。三是妈祖文化实现新诠释。从深度、广度上做好妈祖文章,在天后大戏楼推出了《平安号》妈祖演出秀项目,增添了夜间旅游产品。

2.旅游节事活动取得新发展。成功举办了“海峡缘·妈祖情”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灯会、“同谒妈祖·共佑海丝”为主题的春季纪念妈祖诞辰1055周年系列活动、第七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以“妈祖光辉·海丝风顺”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情·海丝路”旅游推介大会和“妈祖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摄影、第二届沙滩风筝节、第二届“之夏”海峡两岸沙滩流行音乐季、“行、台湾味”沙滩美食节、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员大会、海上丝绸之路书法展、邮票展、岛“平安祈福”冬季风铃节等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丰富岛旅游产品,打响旅游节会品牌。

(三)抓宣传推介,推动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扩大

1.宣传推介建品牌。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围绕“妈祖故里平安”、“妈祖——海上丝绸之路的守护神”、“来度假、带平安回家”等旅游宣传主题,借助国内“动车游、高铁游”火热契机,深入谋划旅游宣传营销。今年以来,我区先后组织参加了国家、省市旅游局组织的第十一届海峡旅博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华中旅博会、第29届香港国际旅游展、北京国际旅博会、中国西安丝绸之路旅博会、广东国际旅博会、“中国旅游日”莆田分会、第十届台北旅展、海南国际海洋旅游博览会及京福、合福、向莆高铁系列推介会等活动,并与各地旅游主管部门、重点旅行社及热门媒体开展座谈,探索营销合作机制。

2.合作营销树形象。围绕自驾游、自助游主题,与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等电视媒体合作,在岛选景录制了旅游节目《暑期我最乐》等;邀请省品牌营销中心、福州电视台、浙江卫视等媒体来岛取景拍摄,与《厦门日报》、《厦门晚报》、《日报》、莆田网、莆仙网等媒体单位开展旅游营销合作,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推介旅游亮点;与《上饶日报》等媒体联合开展“岛百人采风团”活动,提升岛景区在上饶等地的市场影响力;在向莆铁路、合福铁路、京福铁路等沿线主要客源地组团社门店发放岛旅游宣传易拉宝和精美折页,宣传推介精品旅游线路。

3.发展新媒体拓渠道。不断完善岛旅游网、岛官方微信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加强微营销,提高岛旅游、微生活、妈祖微官网等新兴热门微信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广大旅行社、自驾自助游客提供旅游攻略、指南等信息;今年九月,福建省智慧旅游云集群项目正式启动,岛被授予了“清新福建”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指导和推动妈祖文化影视、全岛“人家”民宿实现上线销售。

4.出台政策促发展。一是在充分调研目标市场的基础上,出台了《2015年岛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方案》,落实推进全年旅游市场宣传营销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按照市场特点和规律,先后出台了《对“合福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铁路沿线地区来岛游客”实行门票优惠办法》《2015年岛“妈祖情·学子游”优惠活动》《2015年岛冬季门票优惠活动》等专项优惠政策提振岛旅游客源市场。三是围绕深度体验游、摄影游、创作游等主题,专门设计制作《岛旅游交通导览图》《岛手绘旅游图册》《玩转岛旅行黄页》等旅游攻略手册,加强宣传营销。

(四)抓市场规范,推动旅游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1.认真抓好行业服务品质。今年,由旅游服务公司新招聘9名导游,以企业化运营管理导游服务,进一步规范景区讲解员队伍;与莆田学院开展合作,委托开展了导游人员培训工作,新编了岛景区景点导游词;落实导游持件上岗制度,联合有关部门不定期开展监督工作,坚决打击野导、黑导市场。

2.严格开展市场规范监管。定期联合工商、公安、执法分局等有关部门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检查和整治工作,增设自行车租赁服务,投入36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为游客营造舒心放心的旅游交通环境;与全区272家旅游从业单位签订岛旅游服务市场经营自律承诺书,在主要景区景点、宾馆饭店、购物品商店等设立服务监督台,并推行明码标价,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400-918-9966旅游专线服务),切实维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目前,共处理400、12345旅游投诉件30起,投诉件均得到及时处理,游客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3.大力开展文明宣传活动。积极响应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协助拍摄了“弘扬妈祖精神创建文明”宣传视频,并在轮渡、游客中心、微信、官网等多渠道连续播放或推送;各类游客服务窗口开展微笑服务、志愿服务,室外led屏滚动播放文明标语或悬挂文明标语横幅,室内悬挂文明倡议书,营造浓厚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积极引导游客、岛民、旅游经营者争当最美游客、最美导游,争做文明饭店、温馨民宿、诚信商户,争当文明服务标兵。在部分微信平台上设置了“湄周曝光台”及“诚信商户”平台,通过舆论监督,营造文明和谐的岛旅游秩序。

4.严格落实旅游安全工作。制定《2015年岛夏季旅游旺季工作方案》,明确夏季旅游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与各景区景点、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落实责任制和事故报告制度;积极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开展“旅游安全月”活动;在春节、“3·23”、五

一、中国旅游日、暑期、十一等重要时段,联合或配合相关部门对全区旅游行业安全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检查,全年没有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

二、2016年旅游工作思路

2016年,我区旅游工作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五中全会为指引,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部署要求,以加快打造“一地三岛”为目标,立足岛妈祖文化特色和滨海资源优势,深入做好“整合、提升、创新”三篇文章,确保在项目建设、产品打造、宣传营销、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力争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510万人次,比增21.4%;旅游总收入达33亿元,比增20.6%。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旅游项目建设求突破

1.持续推进在建旅游项目。一是全力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全岛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全岛公交系统、鹅尾神石园提升、照明安全、智慧景区、旅游公厕等建设,积极对接省旅游局,请求加大支持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岛滨海旅游提升工程建设。按照省旅游局批复的《关于同意调整省级旅游重大项目补助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内容的复函》的2016年第二期资金计划投资项目,积极推进鹅尾神石园提升工程森林休闲木屋群旅游业态项目、岛游客集散广场地下配套及景观工程、红树林湿地公园项目和湄东湾度假区项目湄东湾游步道等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在2016年底前实现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2.积极谋划2016年旅游项目。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文件精神及省、市旅游发展趋势,结合岛旅游项目实际,积极谋划生成12个新兴旅游项目,总计划投资4.25亿元。全力推进莲池沙滩游艇休闲俱乐部、湄东湾度假综合体、海岛休闲植物园、黄金沙滩欢乐园、西亭澳“零距离”亲海旅游、湖石淉乡村休闲旅游、潮声客舍港湾式精品酒店、旅游公厕配套设施、互联网+旅游(岛)项目、《妈祖传奇故事》动画片、岛邮轮访问港及岛旅游停车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岛景区品质,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兴旅游产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塑造全新岛旅游品牌形象。

(二)旅游产品打造求发展

1.加快景区创新提升。继续深入挖掘岛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节庆活动旅游业态,打造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亮的文化形象。一是重点做好旅游规划编工作。邀请旅游院校专家编制《岛旅游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科学的旅游规划引领岛旅游产业发展。二是重点做好景区创新提升工作。立足妈祖文化、对台交流和滨海旅游优势,加快以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深度开发鹅尾神石园、湄东湾度假区、红树林湿地公园、海岛植物园等旅游新产品;抓紧提升景区及周边配套设施环境(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旅游休闲特色街区、旅游休闲露营地、特色精品民宿、旅游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观景平台、乡村旅游环境整治);加快提升景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智慧景区建设、文明旅游建设、导游服务提升、景区亮化绿化美化、景区管理制度配套)。

2.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继续引导当地居民开展旅游创意主题型业态发展。二是加快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及中国国际海岛旅游目的地等品牌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岛国际品牌知名度。三是以“妈祖信俗”和“世界节日活动之城”两张世界级名牌为抓手,进一步做强做精2016年“祈年典礼”、第十八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活动周、沙滩音乐节、沙滩风筝节等文化活动,力争办出新亮点,打造出岛特色节庆品牌。

(三)旅游宣传营销求创新

1.推动“互联网+旅游”,构建旅游营销新机制。根据岛旅游信息化建设情况,按照“分两步”的思路加快推进岛智慧景区建设,实现岛全域旅游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其中,一期建设内容为旅游目的地数字系统、景区游客流量动态监测与服务系统、旅游电子门票分销系统、旅游信息电子认证系统、旅游电子政务平台和旅游app应用平台等;二期建设内容为旅游运行监测平台、智能导游系统、目的地数字系统的客源地本地化平台等。

2.加强旅游合作,实现旅游宣传新突破。联合开展跨区域宣传,进一步整合省内旅游资源,联合厦漳泉,大武夷及其他5a景区,开展联合营销,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广告互换、游客互送等;与全国各摄影、书法、美术等文化社团组织合作,通过门票优惠等形式实现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利用好文化艺术创作者“朋友圈”的宣传载体,提高岛旅游产品“曝光率”;策划开展“莆田人游”等活动,适时启动XX市民来岛旅游试行年票政策;利用旅游淡季,以“惠民、便民、利民”为主旨,举办“岛旅游惠民月”等系列活动,拉动淡季旅游消费。

(四)旅游行业监管求满意

1.抓好旅游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推进旅游安全标准化建设,指导全区旅游企业完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提高旅游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置能力。积极联合公安、消防、食药监局、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旅游安全、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确保行业安全生产无事故发生。积极创建文明景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打造清洁、健康的旅游环境。

2.加强旅游市场执法检查工作。切实抓好对旅游企业明码标价、规范经营的日常督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和联合执法检查行动,严厉打击违反安全规范和扰乱市场损害游客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快捷处理好12345及400游客投诉,全力打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旅游消费环境。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宣传工作,大力倡导文明旅游风尚,推动岛民和游客文明旅游素质不断提升。

3.做好旅游行业素质提升工作。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计划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提升全岛旅游从业人员业务技能,优化服务质量。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在行业内大力开展“妈祖义工”服务活动,推动行风政风不断好转。

2.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二

一、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 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旅游企业作为中介服务性质的企业, 因为效益不高、资源垄断以及产品单一等方面的因素, 导致融资难成为各个中小旅游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 各个中小企业也在进行着快速的拓展, 所需的资金也在不断膨胀, 而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企业的发展, 导致旅游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与企业现有资金之间的缺口不断增大。

(二) 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滞后

因为旅游业本身的特户型, 大量资金垫付是各个旅游企业无法规避的问题, 旅游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三角债问题, 再加上大部分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方面的滞后性, 导致其自身不得不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隐患。倘若发生突然事件, 大部分旅游企业都不具有抵抗风险的能力。

(三)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操作者, 其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当前, 因为旅游企业领导层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培训教育, 部分中小旅游业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弄虚作假以及信息失真等现象屡禁不止。

二、加强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 通过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提升资信度

为打破旅游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各个旅游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与会计核算机制, 保证全面的监督并反映旅游企业相关的经济业务, 能够为银行提供可靠、系统、真实的财务信心, 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资信度。与此同时, 旅游企业还应当建立严格的发票管理与合同核销制度, 建立健全业务流程的设计, 从而有效避免一手包的情况, 即从最初的操作到最后的收款必须安排同一个业务员进行完成, 并且需要科学评估与论证对内对外的各种投资, 避免违约拖欠等各种不良信用现象, 使得旅游企业的信用等级得到不断提升, 为解决融资困境构建有利的条件。

(二) 构建财务风险防范机制

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具有较高敏感性的行业, 非常容易受到宏观环境因素的干扰, 本身的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差, 再加上各个旅游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 导致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针对上述情况, 政府与旅游企业应当共同努力, 积极构建旅游行业风险预警体系, 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首先, 行业主管机构应当建立专门的部门, 构建一套精准、敏捷的信息检测系统, 针对整个旅游行业进行全面的监测, 保障第一时间收集并整理有关的信息资料, 并进行分析与处理, 能够及时向各个旅游企业传递相关的环境信息与市场信息, 进一步提升整个旅游行业的风险防范水平。其次, 旅游企业内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 有效加强领导层与财务人员的风险识别水平, 使得财务管理人员能够将风险防范始终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当中, 综合参考旅游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 能够有预见性的、系统的检测、识别以及评价潜在的各种风险, 包含风险的具体类型、发生的因素与强度、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对企业资金产生的影响等, 以便于旅游企业能够及时掌握风险的具体情况, 能够及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需要注意的是, 旅游企业在构建与运行内部预警系统的进程中, 应当时刻保持与行业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交流、协调, 真正实现旅游行业信息的高度共享。

(三) 加大财务队伍建设力度

要想保障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 就必须要构建一支专业素质强、思想品德过硬的财务管理队伍。正如上文所述,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相应的专业知识较为陈旧, 在后续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针对该种状况, 旅游企业应当高度重视财务管理队伍的培养工作, 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 旅游企业应当重视培养并引入一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政治思想觉悟的财务人员, 财务人员不但需要掌握有关的财务知识与本职工作内容, 同时还应当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态势, 掌握政府在金融、财政以及税收等各个方面对旅游行业产生的影响。对旅游企业来说, 还应当主动为财务人员构建知识更新的平台, 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 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另一方面, 旅游企业还应当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竞争、激励体系, 通过在财务机构开展岗位竞聘的模式, 针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政策水平、专业能力以及政治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核, 将最终的考虑结果与将近、职称以及行政职务的任免等进行挂钩处理, 使得内部能够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 进一步调动财务人员的能动性。

三、结语

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 旅游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愈发突出。旅游企业的出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象征, 其在面临一些企业发展一般性问题的同时, 也必然会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在竞争趋于白热化发展的旅游行业中, 旅游企业必须要正视自身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积极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通过持续加大财务管理力度, 进一步提升旅游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风险抵御能力, 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邹世军.浅谈旅游企业增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2:159+161.

[2]何林, 许敢.论旅游企业资金效益的提升——以财务管理为中心[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4:172+174.

[3]赵娜.关于旅游企业财务管理之融资问题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13, 16:80-81.

3.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专题 篇三

云南省乡村旅游工作会于10月28日在新平县戛洒镇召开。云南省旅游局局长喻顶成指出: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就在当前。云南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特色鲜明,发展乡村游的资源特别丰富:发展乡村旅游是适应当前旅游消费调整的大趋势。随着云南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增多,使许多城镇人口对乡村游情有独钟。同时,今年国家调整了休假制度,出现了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5个3天小长假,从休假制度上促进了短途旅游、自驾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要做出特色,在餐饮上充分体现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要做出品牌;要做出文化,乡村旅游是一种体验经济,要在乡村旅游的文化品味上做文章;要做出标准和规范,乡村旅游要讲个性、要乡土味十足。

在省政府下发的《云南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在未来3至5年内发展乡村旅游要实现以下目标:以突出打造景区依托、城市带动、农业观光、民俗风情等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为重点。在全省创建20个旅游特色县(市、区)、60个旅游小镇,建设200个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特色村,今年内启动50个村的建设,并建成一批“云南省旅游名村”。形成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和乡村旅游格局,形成连通城乡的旅游市场。实现新增乡村旅游就业5万人,间接就业20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服务人员得到有效的培训。

随着交通干道,重点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建设将得到优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加强;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的推进;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的改善,游客们到旅游特色村去玩,交通将更便捷,生态环境将更好,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供大家选择。云南要开发城郊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等不同类型的乡村产品,拓展其休闲度假功能:要挖掘原生态古村落、民族村寨的民俗和生产生活特色,加强对文物遗迹、街道等古老建筑的保护,突出文化特色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对于参与旅游特色村开发建设的乡村景点、食宿接待和乡村旅游商品生产、设计、经营单位。将平等享受到中央和省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支持乡镇企业发展、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等更多的政策扶持。从今年起,省政府每年从旅游发展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的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旅游特色村规划补助、基础设施项目补助和市场营销。

玉溪乡村游加大投入依托品牌提升休闲品质

前临滔滔南流的红河,背靠巍巍哀牢山,酸角、攀枝花、荔枝、芒果等植物摇曳地生长着,还可欣赏号称古滇国遗风的花腰傣服饰……这个桃源般的仙境是新平县嘎洒镇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沐浴節在金沙滩上尽情地泼水,再美美地吃上一顿羊汤锅……这个纵情欢乐的地方是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来过嘎洒的人,都对这里的乡村旅游称赞有嘉,嘎洒镇2006年以来,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左右,实现旅游业收入约4800万元。

这只是新平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的两村,此外还有两山——盘磨山和哀牢山,一河——红河谷等乡村旅游点。新平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150万元的旅游产业发展资金,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2007年,全县接待游客41.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203万元。目前,全县已建成初具规模的宾馆、酒店35家、餐位近3万个,旅游接待单位16家,全县从事旅游行业人员6000多人。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在200多户乡村旅游参与户中,经营得好的年收入可达40~50万元。

综观素有“滇中粮仓”美誉的玉溪市,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提供了欣赏农业多样性的最佳区域。玉溪旅游定位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休闲旅游的特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玉溪市逐步形成了景区带动型、民俗文化型、城市周边型、农业观光型四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目前,全市乡村旅游经营户已发展至600多户,从业人员4000多人。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3亿元以上。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玉溪市政府明确三年内确保每年100万元工作经费支持特色乡村旅游发展,支持奖励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的镇、村、户;加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接待条件。鼓励支持资源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的镇村率先发展。投资2亿多元,建设新平嘎洒旅游小镇;投资1000万元建设南蚌旅游村;元江投资150多万元,建设那路花腰傣生态文化旅游村。通海秀山、澄江禄充、大槟榔园景区、哀牢山旅游生态景区等景区的打造,带动了景区周边的广大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如今,一提起玉溪,花街节、汤锅美食节、花腰傣服饰文化节,云南第一村——大营街等玉溪的文化品牌都被游客们津津乐道,而抚仙湖铜锅鱼铜锅饭、江川左卫三道菜、大营街青松毛烤鸭、新平嘎洒汤锅、曲陀关甜白酒等饮食品牌也增加了不少吸引力。为了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玉溪还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质量等级评定,评出了64户乡村旅游星级经营户,并开展了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昆明乡村游走规模化发展之路

一到周末,昆明周边的农家乐都热闹了起来,原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乡村旅游。“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品农家乐”这样的乡村旅游早就被昆明人熟知了,昆明周边大大小小的农家乐,早就是昆明人周末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自从1998年,西山团结镇率先开展乡村旅游以来,昆明市现有乡村旅游接待点1000多户:西山区团结镇和官渡区福保文化城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盘龙区野鸭湖旅游小镇、嵩明县杨林旅游小镇、禄劝县转龙旅游小镇、晋宁县晋宁古镇、安宁市温泉旅游小镇、官渡区官渡古镇6个省级旅游小镇;以及安宁“金色螳川”、富民县大营镇永定片区、宜良县小哨野生菌生态村、五华区沙朗乡、盘龙区双龙乡、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6家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昆明市通过2006年“千万市民乡村游”和2007年“昆明和谐城乡游”主题系列活动,推出以“红色旅游线、生态旅游线、瓜果采摘线、农家垂钓休闲线、古镇古村古民居线、康体休闲线、体验民族风情线”等为“主题宣传月”,加大了乡村游的宣传力度。对6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每家补助5万元,14个县(市)区每个创建一个县级“特色旅游乡村”,市旅游局各补助指路牌、标识牌等设施费用1万元。昆明的乡村旅游坚持走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并挖掘民俗民俗文化,提升乡村旅游品味,促

进其可持续发展。

若是想找几家经典的乡村旅游点休闲度假一番,不妨就到五华区沙朗旅游特色村镇,这里有浓郁的白族民族风情和温泉旅游资源。安宁市温泉后山崀村的木羊缘也是不错的选择,被昆明市民评选为“最受市民喜爱的农家乐”。到有彝、白、苗、汉4个民族的西山区团结镇,又可体验到多样的风情文化和民族节日。而富民县大营镇小水井村浓郁的宗教文化和苗族合唱团则吸引着各国参观考察的人。

普洱茶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明确了必须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才能称为普洱茶。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目前云南有852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可生产普洱茶,而其中有规模和能保证普洱茶品质特色的企业经审批后才能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不仅能稳定和提高普洱茶的质量,还能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刊记者李敏)

“相约双柏聚焦虎乡”采风活动

“相约双柏,聚焦虎乡”采风活动于10月9日至12日在双柏县开展。由作家、记者和摄影家等20多人组成的采风团欣赏了祭祀虎图腾崇拜的“老虎笙”、以火为图腾崇拜的“大鑼笙”和反映生息狞猎的“小豹子笙”等古朴神奇民风民俗活动。充满神秘色彩的妆扮和歌舞,伴着篝火,在深山密林中演绎着彝族虎文化的精髓,解读着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秘密。

(本刊记者贺飞)

昆明首创茶文化夜市

11月4日至12月4日,“昆明雄达茶城2D08首届中国云南茶文化艺术节”在昆明举办。同时昆明雄达茶城在全国首创茶文化夜市也拉开了序幕,夜市提供品茗聊天、茶艺表演、斗茶、工艺品欣赏、各民族文化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省旅游局党组书记刘建华指出,雄达茶文化夜市的开办,是发展云南旅游经济、宣传云南民族文化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形式,给国内、国外旅游者、消费者和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集茶文化交流、工艺品欣赏、民族文化展示、观光、购物为一体的幽雅环境和休闲娱乐场所,增添云南旅游业和文化传播的新亮点。

建水举办第四届孔子文化节

建水第四届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祭孔仪式于9月28日举行。近千名学生及社会各界组成的祭拜队伍使整个文庙热闹非凡,迎孔圣像、各界敬献花篮、敬献三牲、礼乐表演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内涵。在为期10天的活动中,建水县还举办了云南省陶艺作品邀请赛、商品展销、燕窝推介、紫陶现场制作等活动。

(本刊记者陈佳)

新平举办花腰傣服饰文化节

国庆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少数民族群众聚集在漠沙镇大沐浴村,与数万游客一起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新平花腰傣文化(服饰)艺术节。绣花、手工艺品、服饰制作、打陀螺、爬槟榔树比赛以及在嘎洒镇举行的“汤锅大王”比赛,让节庆异彩纷呈。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花腰霓裳》服饰展演,数百套绚丽多姿、别具特色的花腰傣民族服饰,加上原生态的歌舞表演,尽显花腰傣文化魅力。

4.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四

一、XX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工作情况及措施

1、旅游经济指标运行平稳。根据云南省旅游统计测算办法,今年1—9月全县共接待游客24.5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4.2,实现旅游收入7770.16万元,同比增长36.7。

2、抓科学发展,理清思路。我局从XX年3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历时5个多月,较好地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规定的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提高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二是提高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工作的能力、增强了旅游工作执行力。第一、按照县委、政府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要求,多次深入华溪镇甫甸村、宁州镇冲麦村、盘溪镇弯得村调研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指导村、组农民发展农家乐。第二、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利用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和聂耳音乐周之际,积极作好旅游宣传和旅游推介工作,共发放旅游宣传资料1000余份。同时组织了象鼻温泉度假村、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旅游企业对××的旅游产品进行了宣传和展示,不断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我县观光旅游。第三、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将调研成果转化为促进旅游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实际行动,积极实施旅游项目建设带动产业投资增长、节庆活动拉动旅游消费增长战略。节庆经济效应明显。三是党的建设得到新的加强、机关作风有新的转变。全局工作效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3、抓前期工作,打牢基础。认真开展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准备工作。先后邀请深圳多彩旅游咨询策划公司、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玉溪师院等规划单位到我县实地考察,听取相关意见和建议,商洽具体规划方案。组织乡村旅游线路踏勘座谈会。邀请省市知名旅游中介机构和学术机构,对华盘路沿线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实地踏勘,并召开座谈会,听取相关专家和旅行商的意见和建议,为华盘路沿线旅游产品开发奠定基础。积极筹备旅游标识系统建设。针对“××—华溪—盘溪”公路沿线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滞后的问题,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踏勘,制定旅游标识系统建设方案报县政府研究。争取国土部门的支持,在土地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对在谈或拟建重大旅游项目和重要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安排,预留建设用地。

4、抓产品建设,树立品牌。一是以桔园农家乐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品。争取市旅游局将“××—象鼻温泉—万亩桔园”作为全市主推的乡村旅游线路,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由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对线路进行了踏勘,并着手编制开发方案。推荐“华溪镇甫甸村”为全省旅游特色村,已通过市级审核,并报省旅游局初步同意,报省政府审批。以甫甸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为契机,争取县委领导的支持,投入资金10万元用于农家乐经营户贷款贴息、物资补助,扶持华溪农家乐的发展。二是以象鼻温泉度假村为重点,巩固提升现有产品。严格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确保正常经营,平稳过渡。同时,筹集资金160多万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游泳馆和设施设备落后的会议室进行改造,有效提升了现有产品档次。三是以抚仙湖东岸旅游文化项目为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开发。跟踪推进仟龙湾小镇等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送有关项目材料,认真做好项目审批报件的相关基础工作。

5、抓宣传促销,拓宽市场。继续做好媒体宣传。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借助市旅游局统一宣传促销的平台,与玉溪电视台、玉溪日报合作,先后制作、播出和刊登××乡村旅游专题宣传资料。加大节会促销力度。积极参加大连国内旅游交易会、抚仙湖户外运动大会,宣传推介我县旅游资源。组织县内旅游企业参加首届云南休闲博览会、聂耳音乐周旅游宣传促销等活动,广泛宣传我县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知名度。

6、抓行业管理,规范发展。认真做好《旅行社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县旅游组团市场秩序和导游人员队伍。严格开展星级饭店、a级景区日常管理、检查工作,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不断规范旅游企业、经营户旅游月报、黄金周统计工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配合相关部门抓好涉旅企业的消防、安全、防艾等专项工作。

7、抓内部管理,提高效率。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抓好学习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开展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发布重要事项公示1件,重点工作通报2件,开通96128专线,继续推进法制政府、责任政府制度建设工作。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主要成效

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县旅游行业的共同努力,旅游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晰。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深入研究、分析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二是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培育,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考核工作精神。县委十届五次全会、县人大xx届二次会议就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同时,积极争取省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三是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随着华盘路附属工程全面完工和华澄路、环湖路、分盘路等道路交通工程的全面展开,我县旅游通达条件进一步改善。同时,按照县人代会的要求,及时启动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认真抓好相关前期准备工作。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资金投入,项目推进难度大。由于旅游项目为社会竞争类项目,上级财政直接投资项目少,需要县级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开展规划、宣传、产品开发的前期工作。

二是旅游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滞后。县旅游局共有编制8个,在编5人(其中1人借调市局,实有4人中除局长、副局长、驾驶员外只有1名工作人员),由于正在办理参公登记,缺编人员暂时不能充实。同时,我县XX年机构改革时,县旅游局未设立旅游质监所,旅游执法机构和人员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三是对培育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够。各乡镇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加强旅游工作的力度不够;各部门对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联动合力不够。

二、XX年工作计划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市、县资金投入,建设“××—华溪—盘溪”公路沿线旅游标识系统。争取甫甸省级特色村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二)加大前期工作力度。争取资金,尽快实施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实施一批项目、产品和旅游线路的策划工作。

(三)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积极争取抚仙湖试验区项目支持,继续跟踪推进抚仙湖东岸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加快象鼻温泉度假村改革工作进度。

(四)加大宣传促销工作力度。创新宣传促销模式,搭建地接服务平台,规范地接服务工作。争取县财政资金投入,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制作1张导游图、1张宣传光碟、1份宣传折页,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宣传促销体系。

(五)健全完善旅游项目储备,加大旅游项目前期工作力度,力争完成一批旅游项目招商资料编制,加大项目招商力度,切实有效推进旅游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搞好项目推进建设过程中的协调服务工作。

(六)加强行业管理,进一步提升全县旅游产业的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华溪乡村生态旅游

经营户的技能培训工作,促进华溪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三、对县委政府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实施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实施一批项目、产品和旅游线路的策划工作。同时建设公路沿线旅游标识系统,宣传促销××旅游产品。

5.旅游局十二五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篇五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近年来,我县旅游业虽然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内需消费下降的影响,但旅游业通过产品转型升级,加大宣传力度,借节造势,不断放大节庆效应,全县旅游各项主要指标呈现较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实现旅游总人数1009.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11亿元,超“十二五”预期目标达33%。

(一)旅游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十二五”期间是我县旅游业快速发展时期,旅游业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转变,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全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同时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县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大力推动。

(二)旅游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县委、政府确立了依托“中国农家乐之源”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思路,采取依托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和深挖农家文化资源、党政大力支持、市场手段介入的办法,举全县之力、开发旅游资源,实现了“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强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将建设成为旅游主题形象鲜明、产品类型多样、旅游功能完善的“川渝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发展目标。

(三)规划引领科学发展。按照“遵照自然、凸现生态、打造亮点、独一无二”原则,聘请专业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编制了全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玉屏湖农家乐源总体规划、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为全面推进旅游开发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旅游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坚持以旅游带项目,项目促旅游的思路,加快景区(点)打造,先后完成凤山公园、豪庭假日酒店改造工程;新建东湖公园、麻柳河景观、天后大羿酒店等,金果生态园、乔家乡约园等一批农家乐实现提档升级。玉屏湖、姜山寺窖藏观光基地、鼎崑生态园、绿卉生态园等一大批旅游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旅游项目建设进入“黄金时期”。

(五)筑巢引凤助力旅游产业发展。一方面依托优良的投资环境,扎实的产业基础,精心包装了姜山寺、顾县镇、玉屏湖等一大批旅游项目,借助西部旅游博览会、西博会、省内外媒体及其它外出招商活动等进行大力宣传推荐;另一方面落实好中、省、市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县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旅游部分)》,在土地、税收、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优惠。此外,还结合实际,整合部门项目、资金,结合新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夯实旅游发展基础,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企业(业主)投资旅游的积极性。

(六)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大力宣传贯彻《旅游法》,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旅游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强化安全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完善安全防范预案,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旅游环境。二是积极推行规范化服务,培训旅游管理人员、旅游从业人员,从业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累计培训达1100余人次接受了旅游技能培训。三是强化旅游品牌创建。中富农庄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优秀旅游企业。2015年,中富农庄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户,李红霞、谭海军、李玲等5人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此外,还积极组织有条件的乡镇、业主申报全省乡村旅游特色乡镇、精品村寨和特色业态。

二、“十二五”期间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困难

1.旅游发展意识差,发展理念较为落后。全县旅游发展缺乏总体规划、项目实施缺少科学详实的控制性详规;决策者与业主在发展或投资旅游问题上,以自我意识为主,随意性、变动性大,规划目标执行效果差;在旅游项目推进中,没有统一协调,各实施部门各行其是,行业标准与旅游标准,形象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项目及设施建设不合理、档次不高。

2.产业融合低,资源整合不足。近年来,我县虽然加强了资源整合力度,特别是农业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得到发展,但是“大旅游”的发展格局尚未真正形成,重点在乡村旅游发展上,还存在以农业产业为主,乡村旅游元素融合不多、不高的问题,农旅并未因地制宜的做到真正结合,没有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不足等问题。3.档次不高,缺乏核心旅游产品。尽管在大力倡导乡村旅游,提出乡村旅游产业园建设,但许多旅游资源至今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对农家文化和曲艺文化的挖掘不够,现有的旅游资源点,特色不强,建设、运营等方面较为落后,全县旅游无真正意义上的景区、农家乐档次不高、竞争力差,没有拳头产品。

4.基础设施不完善,吸引力不强。旅游基础设施及旅游配套与产业发展的要求不匹配。尤其在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自然景点和农业产业区,道路交通基础建设与可开发景区不相匹配的问题,制约了部分潜在投资业主的投资意愿。

5.服务水平不高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县经济较为落后,又无著名或大型的景区景点,接待的团队游几乎是空白,每年外地游客数量非常有限,加之近年来整个服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让许多商家满足于现有经营状况和模式,不愿在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素养参差不齐,服务处于较低水平,降低了游客体验舒适度。

三、“十三五”工作打算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县旅游产业将继续坚持“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围绕“一心一线一园两带”(“一心”即县城旅游服务中心、“一线”即“111”工程乡村旅游环线、“一园”即现代都市农业园;“两带”即渠江康体娱乐旅游带和嘉陵江河流景观带)旅游资源开发,多点布局,多极发展,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努力推动我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跨越发展,把建设成为川东北及重庆等周边市县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全县实现旅游总人数89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1亿元,旅游业发展成为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二)工作重点

1.抓好县城旅游服务中心建设。以文化特色为装扮,通过县城综合整治,服务业态引导,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逐步将县城打造成旅游发展的接待、集散中心。

2.启动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以广岳大道为轴,以30平方公里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为重点,建设以生态、智慧、观光、休闲农业为主要业态的现代都市农业体验区,打造广安休闲观光旅游走廊

3.抓好玉屏湖景区建设。将玉屏湖景区打造成为集珍稀林木、农家特色文化和湖泊山水风光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同时,建设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培育三星级及以上农家乐5家、星级饭店1家。4.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和“111”工程环线建设,强化旅游功能,建成以“111”工程环线为主的乡村旅游环线。

5.在全县旅游产业规划的指导下,优化生态环境,创新旅游产品,加快农业产业景观的建设,丰富旅游商品品种,强化配套产品体系,增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启动姜山寺三国文化旅游景区、顾县特色乡镇、越江河生态乡村旅游景区,象鼻河、红岩湖、万盏明灯等景点旅游资源开发。

6.着力抓好旅游扶贫工作。在全县280个贫困村中,筛选部分适合发展旅游业的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产业扶持,针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干果、紫薯、葡萄等优质农业,制定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旅游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水果采摘游、田园休闲游等乡村绿色旅游扶贫项目。同时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加大土特产品开发力度,将我县的优质农特产品销售给来岳的游客,达到富民增收目的。

(三)措施与保障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创新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的精简、高效、务实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旅游企业营销激励机制,整合资源,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完善政府投入引导机制,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创新旅游统筹发展机制,推动旅游与文化、环保、交通、林业、农业等产业的协调发展;创新对外开放机制,优化招商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千方百计增加对旅游产业的投入。

二是争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用好、用足、用活中、省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把旅游重大建设项目列入中、省计划,争取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得到更大支持。同时,通过搭建投融资平台,加强信贷支持力度,整合项目资金等,加大对重点旅游项目区域导向性投入,保证公益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县财政在每年预算安排的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旅游宣传营销及招商项目包装、旅游人才培养等工作的开展。

三是注重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牢固树立规划引领发展的理念,科学定位旅游发展的形态和走势。充分调研市场,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引导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定位布局。提高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在规划有效期限内,无大的政策调整,不随意变更。旅游项目推动实施严格按照规划和标准实施,提高工作效率。

6.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六

省旅游执法总队: 一、二○一一年旅游执法(质监)工作情况总结

XX年,我市旅游执法(质监)工作在省旅游局和旅游执法总队的关心指导下,在各区县旅游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通过全市旅游执法(质监)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认真受理投诉,积极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市场秩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扎实抓好旅游安全工作

我局严格按照《泸州市市级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在全行业中牢固树立“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这一科学发展理念,始终坚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各项安全工作做到了有部署、有计划(安排)、有行动(检查)、有总结,切实把安全工作与日常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把旅行社租用车辆和团队运行安全、旅游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假日旅游安全、水上安全和特种设施设备安全等作为各项检查工作的重点。在落 实责任、强化监管、治理隐患、完善制度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确保全市旅游安全工作督查到位,万无一失。

1、制定了“百日安全”、“安全生产年”和“黄金周”及假日小长假等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要求、落实了责任。

2、深入开展“行业安全大检查”行动。通过开展两次旅游市场检查周、“绿盾行动ⅶ”等专项检查,对全市旅游行业进行明查暗访、了解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检查做到了全面、细致,一个单位不漏、一个环节不差,检查内容不仅局限于旅游重点设施安全,还要涉及食品卫生、治安、旅游交通等安全工作,通过检查和整改,切实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3、领导带队督查。1月26日和9月26日,由市政府副市长喻双带队,组织旅游、规建、安监、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春节”、“十·一”节前旅游市场综合检查,重点检查了江阳区、龙马潭区10余家涉旅单位。我局领导还分别带队检查了江阳、龙马潭、纳溪三区和合江、古蔺、泸县三县23家旅行社、24家星级宾馆、2家旅游车公司、14个a级景区和15家星级农家乐等涉旅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检查7个区(县)涉旅企事业单位85家,出动检查人员800多人次,向涉旅企业发出书面整改和建议300余条,发放旅游安全和卫生健康资料15000余份,确保了全市未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

4、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积极开展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及旅游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组织全行业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全年,我局共开办安全培训工作会议3次,邀请省上专家对全市23家旅行社,115名导游进行了政策法规和旅游安全知识的培训,并邀请江泰保险公司成都分公司的专家对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进行培训。

5、加强督导,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我市今年夏季出现持续高温现象,给各旅游景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为预防景区森林火灾,我局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黄荆、佛宝、笔架山、方山、九狮山、玉蟾山等旅游景区指导抗旱防火工作,听取当地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情况介绍、查看景区消防设施及相关应急预案,并指导景区采取强有力措施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针对高温持续的现象,及时对佛宝、笔架山、法王寺等景区在高温期间实行临时关闭,从而确保了高温干旱期间我市旅游景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

(二)依法治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1、加强督查工作,推进依法行政。①加强对各区县旅游管理部门的行业指导、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进行政效能建设;在全行业积极开展旅游业政风行风工作;进一步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质量监管、行业自律、工作联动和旅游行政执 法责任制工作。②按照《旅行社条例》等相关法规的规定,完成了XX旅行社业务年检和导游年审工作。全市23家旅行社顺利通过年检;全市153名导游人员中95名通过年检,17名暂缓通过年审,41名不予通过年审。

2、加强人才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组织各区(县)旅游行业管理和执法人员参加省旅游局执法总队执法培训2次,开展行管、执法培训方面的培训2期。邀请省上专家对旅行社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了3次培训,全市旅行社总经理、计调人员共80余人参加了培训。

3、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工作。认真开展“绿盾行动ⅶ”旅游团队运行专项治理、旅游景区及周边旅游市场秩序暨治安环境专项检查、“诚信兴旅宣传月”、“质量月”和XX年第一、二次旅游市场检查周活动,各种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旅游执法系统共出去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检查旅行社23家、旅行社分社11家、旅行社门市部25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400余条。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我市旅游市场秩序。

4、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旅游投诉。确保所有投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有效处理,同时,积极做好游客信访、咨询和维稳工作。全年受理旅游投诉3件,办结3件,结案率100%;接受旅游咨询400余人次;无一例群体性上访事件和较大以上旅游投诉发生以及无行政复议案件发生。

(三)大力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工作

为进一步健全旅游服务质量暨政风行风监督机制,切实发挥社会各界对旅游市场的监督作用,不断提升我市旅游服务质量和政风行风工作,我局今年召开全市旅游质量监督员和旅游政风行风评议员工作会议2次,重新聘请了6名同志为市级旅游服务质量暨政风行风监督员,以服务人民、清正廉洁、求真务实、依法办事为目标,促进机关和行业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游客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建设

一年来,我局积极引导旅行社分等定级,宾馆、景区和农家乐等涉旅企业创星工作,全年新增乡村旅游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7个;星级饭店2家、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家、a级景区2个;专业运输公司1个;新评选出泸州特色旅游商品27种,a及特色旅游购物点2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3家。二、二○一二年工作计划

201X年,将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全市旅游执法质监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我局将联合公安、工商、交通、卫生、质监等涉旅职能部门,深入开展以绿盾系列行动为 重点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执法检查活动,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

(二)加强旅游执法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旅行社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加大检查力度,深入各景区对导游人员、旅游车辆等进行常态性执法检查,确保旅游者权益;三是认真受理旅游投诉,坚持依法、公平、公正办事,做好游客信访工作。

(三)加强旅游行业监管工作。一是结合旅行社实际,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探讨旅行社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二是1月至3月集中开展XX年导游年审工作,认真落实导游ic卡检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导游从业行为。三是抓好旅游统计信息报送工作,切实做到客观性、合理性、时效性。四是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市旅游行业管理工作会议,研讨旅游行业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五是继续深入开展旅游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促进泸州旅游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旅游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对旅游工作、旅游产品、旅游基础术语等进行约束和规范。二是组织开展全市主题旅游饭店、绿色旅游饭店、星级旅游饭店的评定和复核工作。6 三是组织开展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的评定工作。四是组织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促进旅行社规范化管理。

7.对当前旅游工作的几点想法 篇七

一、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十二五”期间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 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不仅是旅游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李克强副总理在去年的服务业发展改革座谈会上强调:“中西部地区要转变只有工业发展后才能发展服务业的观念, 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 努力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内蒙古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最终消费率和第三产业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繁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服务业是重要着力点。旅游业覆盖了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众多行业和门类, 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旅游消费不仅对民航、铁路、公路、商业、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会展、博览等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创意、影视娱乐等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的测算, 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已超过110个, 旅游业对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 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 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 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加快旅游业发展, 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 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民生改善, 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 旅游业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 是一个地区对外宣传的一张重要名片, 是地区软实力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资金、人才、信息和文化的交流, 提高地区知名度, 对提升内蒙古形象和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提出要把旅游等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 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它同地下资源一样, 都是我们的优势。地下资源是可以枯竭的, 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是无限的。我们完全有条件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成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全区旅游业的发展, 一定要以战略性支柱产业为目标, 科学规划, 完善政策, 扎实推进, 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注重特色, 突出惟一性

马克思讲:“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 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伴随着人的个性化发展, 世界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特色越突出, 那么它的吸引力、知名度、美誉度以及游客对它的忠诚度就越高, 竞争力也就越强, 品牌价值、品牌效益就会越大。比如在旅游营销宣传上, 青海用“三江之源”大做文章, 很好地体现了惟一性。如果用“大美”、“多彩”或“秘境”就失去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也无法充分体现青海旅游资源的惟一性、独特性, 进而也就难以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从内蒙古来讲, 自然景观的独特性与草原文化的独特性, 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构成了一种根本性的优势, 就是资源的惟一性。这些年, 我们逐步培育出了一些独具特色的品牌, 像“呼伦贝尔大草原”、“苍天般的阿拉善”等。这些品牌之所以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叫得响, 就是因为它的惟一性。“呼伦贝尔大草原”、“苍天般的阿拉善”既有地域特色, 又有文化内涵, 最能体现这一地区的辽阔苍茫、美丽神奇、厚重博大。这种惟一性, 使它们具有了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的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 惟一性决定了旅游业持久的生命力, 是最能让人心动神往的吸引力。如果我们抓不住特色, 或创造不出特色, 那么再好的资源都会被长期埋没。

三、进一步注重旅游与文化的结合

内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草原文化。这里有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著名的历史人物;有黑城、元上都等极具文史价值的古迹;有红山文化、大窖文化、居延文化和辽文化等文化遗存;有蒙古族的《江格尔》、达斡尔族的《少郎与岱夫》等经典史诗;有土尔扈特东归的英雄壮举;有影响深远、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还有特色浓郁, 受到人们广泛喜爱的民族音乐、舞蹈和乌力格尔等传统艺术。加强文化艺术的挖掘, 并且提升到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 赋予旅游业丰富的文化内涵, 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这几年, 内蒙古独特的旅游资源, 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业和业余文化艺术爱好者来摄影、绘画、采风, 形成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也培养成就了一大批摄影家、画家、作家和音乐家。反映内蒙古草原、大漠、森林、湖泊、冰雪等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歌曲、图片、绘画、诗歌在国内外屡屡获奖, 由此吸引了更多的人慕名而来。还有国内外的一些大型会议、会展活动也选择在内蒙古举办。随着人们文化需求的提升, 旅游与各类博物馆的互动日趋紧密。我们推出的呼伦贝尔、阿拉善两台实景演出, 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各地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些活动和做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 也很好地弘扬了草原文化, 宣传了内蒙古。我们要进一步开阔思路, 对摄影节、服装节、实景演出等各种主题活动, 给予更多的支持, 使之成为本地区的品牌, 以此带动和提升整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

四、围绕市场需求, 推动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复合型发展

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 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型的特点, 新的需求不断出现。游客从满足于到此一游、走马观花, 进入到深度旅游阶段, 对旅游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旅游已经从少数人的消费发展为大众化的需求,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方式。

实现由传统的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复合型发展, 必须把握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 不断拓展旅游业向更多的领域发展, 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产业融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旅游业尤其具有产业融合的特点和能力。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农牧林业基地、能源基地和航空航天基地, 在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同时, 我们还要注重旅游与农牧林业、旅游与工业的融合, 不断开发新型旅游产品, 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旅游需求。像历史文化游、航天科技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农牧林业观光游、工业游、生态游、探险游等刚刚起步甚至是空白, 所以我们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五、创新思路, 积极探索, 加快发展冬季旅游

目前, 内蒙古的游客和旅游节庆活动都相对集中在夏秋两季。为了减少旅游资源的闲置, 均衡人力资源, 许多盟市的冬季旅游已经开始破题。像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赤峰的蒸汽机车摄影节、锡林郭勒盟的银色锡林郭勒———冰雪运动游, 满洲里的中俄蒙国际选美大赛、阿尔山冰雪节、达里湖冬捕等活动已形成一定规模和效应, 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的少数民族服装服饰节也越来越引人瞩目。内蒙古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越冷越往北, 就富有创意。我们还有温泉、美食以及传统节日等, 都可以成为冬季旅游很好的切入点。

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结合, 为内蒙古冬季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呼伦贝尔、兴安盟冬季长达5个月, 林海雪原风景别样, 冰雪运动惊险刺激, 方兴未艾。还有鄂尔多斯和阿拉善的沙漠戈壁, 黄沙白雪雄浑壮丽, 静谧安详。冬季大自然的美丽神圣只有身临其境者, 方可体味。这种对自然、对生命的更深的体验度, 是到其它地区旅游很少获得的。

如何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结合好, 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思路, 积极探索。相信内蒙古旅游将淡季不淡, 旺季更旺。

六、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

旅游业的管理不仅仅是行业准入和项目审批, 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培育、监管和服务。

旅游市场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科学有效的管理至关重要。旅游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旅游者满怀向往慕名而来, 如果景点设计水平不高, 卫生环境不好, 又面临吃住行难等问题, 那么, 游客一定是乘兴而来, 败兴而去。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这些游客, 还有负面宣传带来的地区形象的损害。创建一个旅游品牌不易, 经营一个品牌也不易, 要形成知名品牌更加不易。一旦失去信誉, 重新恢复起来将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精力。

我们应当认识到, 衡量旅游业发展的成效, 不仅要看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 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长期的、无形的、综合性利益。旅游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要素, 旅游市场的培育、发展、壮大也涉及方方面面, 需要各级政府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规范管理、改善服务, 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特别是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要注重前瞻性, 从长远着想, 从细节入手。内蒙古的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 无论春夏秋冬, 行走于其中, 都如同置身于巨幅画卷之中, 处处是风景, 行进过程本身就是旅游。我们一定要注意根据这样的资源特点来设计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 完善配套设施, 安排旅游内容。各级政府要通过健全机制, 完善扶持政策, 创造宽松环境, 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古人讲“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旅游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我国明末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周游名山大川, 纵情讴歌自然山水, 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财富。旅游就是追求精神享受和闲情逸致。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既反映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 又对地区的文明起着提升和推动作用。旅游工作者不仅要有激情, 还要善于在学习中推动工作, 在工作中增长知识;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在旅游产品设计中融入文化内涵, 提升审美品位, 寓教于游, 寓教于乐, 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得知识, 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推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

8.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旅游教学探析 篇八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模式;旅游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09-02

中等职业教育要想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力求做到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出发,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教学的角度讲,以旅游专业为例,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工作实践”入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

一、工作过程导向模式的分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在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提出的。该理论提出后迅速被德国的学术界所认同, 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本世纪初,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被零星地介绍到我国, 尽管并不系统, 但一些核心思想已经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 并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 特别是课程领域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职业教育的核心思想建构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就是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是按照从行动领域转化到学习领域的思路,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完成教与学过程的课程模式。

二、“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意义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模式是以“职业成体”的“工作过程系统”为参照系,以“横向串行组织结构”为主框架,属“非发生学”课程体系。中等职业学校是以面向最基层、培养从事简单技能操作的“实用型”人才为主,没有必要进行“发生学”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铺垫,授之以直面简单“工作过程”的课程就可以了。所以进行教学改革就要在课程体系上选择以实践应用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利于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体系,又能适应市场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直面“工作的现实具体性”(即工作过程),直接授以职业岗位必备知识和技能,既可以简化知识结构,降低知识难度,又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与方向,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相关学科教学具有很大地适用性。

三、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开发应遵循以下思路: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研讨并确定学生实习与就业的主要岗位群,分析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能力需求情况,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与主要岗位知识、专业能力及素质,确定行动领域,将其转化成教学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除常规课程以外,还可以校企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具体实施如:

1、调整课程内容,完善教材体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就必须由实践应用需求出发进行重新整合,以职业岗位分析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构建“行业基本素质+职业岗位技能” 的能力本位的授课体系。在教学计划中,要以实践性操作应用所需知识为主线,以系统的专业理论为辅线,明确提出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重在提高实用技能的学习与练习。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及综合技能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作为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贴近行业岗位群技能需求为主的人才质量目标体系。

完善的教材体系,是开展好教学的基础。教学中选用中职类旅游课程统编教材时要灵活将授课内容按职业不同岗位群设章分节进行内容的重新整合。构建职业岗位课程板块,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职业岗位技能课程的知识内容,此外还需辅以相关地方特色知识的自编教材。同时要加大辅助教材、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利用。购买或自编拍摄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相关技能培训的声像教材和声像资料及服务技能操作技术声像教学录像片作为教学必备的辅助教材。突出应用,主辅整合,与时俱进,完善教材体系。

2、改进教学模式,突出教学效果

(1)结合中职特征,教师要改进教学模式实现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努力实现几个转向:第一,以教师单纯知识传授转向工作过程演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案例分析与角色扮演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实践应用练习教学等。第二,以教师单纯口授转向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第三, 以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向教、学、做一体。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就是要创建与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相一致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可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 “认岗——识岗——知岗——习岗——顶岗”五个层次渐进推进教学。即通过自编拍摄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和相关服务技能操作技术的声像教学片等首先引导学生认岗入门,激发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讲解与示范职业相关知识,进而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全面加深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会,接着通过学生观摩学习、到实训基地进行现场实做,教师剖析纠错,学生强化训练等习岗活动,将教、学、做紧密结合,最后可以通过与旅游及酒店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顶岗,或轮换岗位参与旅游企业服务进行实践体验完成教学全过程。旨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与企业岗位工作要求相一致,让学生未出校门就能感受到旅游及酒店行业的氛围,未到企业就能接受正规的旅游及酒店行业技能操作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通过对具体工作的认识及实践了解各类旅游企业以及企业各个部门的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同时也学习了企业员工的组织纪律性、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工作态度等,是全面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有效方法,教学效果很显著。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的宗旨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以基本理论知识够用为原则,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它改变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提供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杜海滨. 实践教学是个硬道理[J].美苑,2009,(5).

[2] 刘国华,万清祥. 努力提升实践教育教学的质量[J].学习月刊,2009,(12).

[3] 谭白英.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规律与体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5).

[4] 姜大源. 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7 .

[5] 徐国庆. 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J].职教论坛,2006 (18) .

[6] 蒋庆斌,徐国庆. 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

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2).

9.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九

四年来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2007年以来,我市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为主线,围绕建设区域旅游强市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抓基层打基础,治标治本相结合,当前长远相结合,积极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大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强力打造“齐鲁燕赵文化融合之都、田园牧歌休闲胜地、北方会议会展名城”三大品牌,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旅游经济效益节节攀升,全市旅游业呈现出超常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主要工作情况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产业来规划,作为振兴现代服务业的先导产业来培植。举全市之力积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高标准通过复核验收;提出建设区域性经济文化高地,构建幸福德州,打造旅游者向往的幸福家园的奋斗目标,为全市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旅游业列入全市十大重点工作之一,成立全市旅游业发展工作小组,协调指导全市旅游业发展;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全市旅游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全市旅游业

发展的总体定位、产业布局、主打品牌和政策措施,确定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旅游规划、形象宣传、国内外旅游促销及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和相关奖励,并按财政收入增长比例逐年递增;今年又把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列入全市十大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成立文化旅游(体育)产业推进小组,旅游局为牵头部门;全面落实加快旅游业发展优惠政策,对7个旅游项目奖励资金460万元;连续四年高规格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十分关注旅游业发展,多次对全市旅游工作进行视察和调研。领导的重视为我市旅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各县市区抓旅游工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级党委、政府把旅游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想旅游、抓旅游,政府分管同志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全市兴起大干旅游业的热潮。齐河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旅游项目招商,旅游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黄河北展区旅游开发全面启动,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正式运营,亚洲第一,世界一流;夏津县举全县之力开发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不断加大旅游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旅游业大规划、大运作、大发展的格局;庆云县按照“旅游是一切,一切是旅游”的思路,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成功跻身全省首批13个旅游强县行列;武城县将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之路。其他县市区也结合实际,加快旅游业发展。德城区、经济开发区、陵县、平原县先后成立了旅游局。目前,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明确了管理机构,有10个 2

县成立了独立旅游局,其他县市区也加强了旅游局力量,增加人员编制,确保旅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大旅游”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市直相关部门真正把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己任,普遍加大支持力度。市城管执法局、商务局、文广新局等部门,积极支持本行业管理的旅游资源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体系。皇明集团、扒鸡集团、德百集团等大企业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大力发展低碳旅游、美食旅游、购物旅游,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全社会对发展旅游业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产业发展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合力兴旅的局面初步形成。

----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2007年至2010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929.9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0.64亿元,接待入境游客15.05万人次,旅游创汇4596.2万美元,年均分别以22.44%、28.33%、36.27%和42.78%的速度增长。2011年,预计可接待国内外游客1262万人次,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37.6%。

四年间,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作用愈加明显。夏津县通过开发建设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桑椹由原来的几角钱到3元钱。景区所在的后屯村旅游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65%,农民人均收入得到较大幅度增长,由2006年的3000元增长到2010年的7000元;庆云县通过发展旅游业,从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成功跻身全省13个旅游

强县试点县行列,年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亿元;乐陵市以小枣为中心发展旅游,仅“百枣园”一个景区,小枣节期间就为枣民创收400余万元。齐河县泉城海洋极地世界项目7月28日盛大开业,现已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收入4.3亿元。在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景区的强力带动下,餐饮、住宿等涉旅服务业经济效益急剧攀升,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2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53%、768%。

----科学谋划发展蓝图,旅游产业框架逐步确立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各级高度重视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不惜重金,邀请国内顶尖旅游规划编制专家,高起点、大手笔编制旅游规划。2009年,邀请中国旅游研究院着手对《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10年底经省旅游局、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确定了2010年--2025年未来15年全市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保障措施及“一核心、一主轴、两翼”旅游业发展布局。同时,规划修编策划了70个大项目。各县市区依据《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先后编制了县市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齐河黄河北展区、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武城四女寺风景区、庆云县香海禅林旅游景区、德城区黄河涯万亩桃园等先后编制完成了景区详细规划并付诸实施。以《德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核心的规划指导开发建设的局面基本形成,全市旅游业已迈向依法、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强力攻克制约瓶颈,旅游大项目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立足德州缺少具有影响力景区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精品,实现旅游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新飞跃。

在旅游项目开发中,一方面着力整合提升现有旅游产品,增加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建成了以中国太阳谷为代表的低碳示范景区;以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五十万亩枣林、减河湿地为代表的生态观光景区;以庆云海岛金山寺为代表的宗教朝拜圣地;以董子园风景区、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项目之一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为代表的文化体验景区;以大雁岛生态园、齐河国科高尔夫为代表内容的休闲度假景区;以扒鸡文博馆、古贝春集团、乐陵希森新村为代表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市已形成了低碳旅游、生态观光、宗教朝拜、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工农业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旅游形象明显提升。特别是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项目建成开业,不仅是全市旅游业的胜利,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济德一体化战略的胜利,是构建“10+3”现代产业体系的胜利,更是超常发展、跨越前进、构建幸福德州的胜利,令人震撼振奋,让人自豪自信。

同时,一批投入大、档次高、规模大的旅游项目正在建设。目前,全市在建或即将开工重点项目49个,计划总投资659.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84.23亿,目前已到位资金106.5亿元。黄河国际生态城、东盟国际生态城、四女寺风 5

景区、庆云县庆云宫、祥云欢乐世界项目、运河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快。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生机,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德州旅游形象,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完善旅游要素,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创优复核为契机,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四年来,逐步完成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的“原始积累”过程,形成了产业链长、经营实力较强的旅游产业群。

全市A级景区由11处增加到27处。其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零的突破,达到4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由10处发展到33处。其中,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4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星级酒店由6家发展到18家,三家按照五星级旅游饭店标准建设的饭店营业,五星级饭店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星级餐馆从无到有,已发展到19家。旅行社发展到64家,三家旅行社获批出境游组团社,出境旅游组团社实现零突破。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成为全市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庆云县成功创建为首批山东省旅游强县。省级旅游强乡镇达到7个、旅游特色村达到6个。好客人家农家乐3家。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6家。山东省旅游休闲购物街区1家,山东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2家。德州扒鸡、金丝小枣、保店驴肉、德州黑陶等旅游商品先后荣获山东省十佳旅游商品等称号。澳德乐时代广场、银座商城、董子文化街等一批国内档次较高、综合 6

吸引力较强的大型购物休闲娱乐场所建成,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注重旅游形象宣传推介,助推城市知名度提升

围绕“提高国内外知名度、提升旅游整体形象”的目标,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营销方式,积极开展海内外宣传促销活动。重点抓好“中国太阳城”城市名片的宣传。成功举办两届“好客山东(德州)贺年会”、“首届好客山东休闲汇”和“观世博,游山东”、“中国旅游日”等活动,宣传了德州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前景,叫响了“齐鲁燕赵文化融合之都”、“田园牧歌休闲胜地”、“北方会议会展名城”三大旅游品牌。第三届“好客山东(德州)贺年会”于12月30日正式拉开了序幕。深入开展了“百万德州人游德州”、“到山东观光旅游,从德州开始”、“打造济南休闲后花园”三大主题活动,有效活跃了旅游市场。

把承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作为城市营销和旅游业发展重要抓手,加大营销力度,提升了“中国太阳城”品牌价值及城市知名度。借助媒体力量,宣传城市品牌。连续3年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投放“中国太阳城”城市形象片,大大提升了德州知名度。在山东卫视黄金时段投放了13县市区捆绑促销宣传片,成为全省一大创举。2010年全市用于城市形象宣传促销费用达1440万元,中国太阳城品牌全面叫响。实现了城市品牌从“德州扒鸡”到“中国太阳城”的历 7

史性转变。2012年全年在山东卫视黄金时间段继续播出城市形象宣传片。

----低碳之旅全国叫响,旅游地接实现新突破

借助新能源产业崛起,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在发展旅游业上全面融入“低碳理念”。在景区建设上引入低碳、生态理念,打造低碳景点。把中国太阳谷景区作为低碳理念核心景区打造,微排国际酒店整体节能率达88%。在其他景区建设上,也充分体现原生态理念。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黄河故道森林公园、乐陵万亩枣林等景区都是原生态状态。推行低碳旅游行为。积极倡导低碳理念,大力宣传低碳知识,将低碳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通过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使游客切身体验低碳概念。国家旅游局在德州召开党组中心组读书会,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我市发展低碳旅游的探索,德州一夜成名,低碳旅游全国叫响。

旅游地接实现新突破。结合太阳能资源特色,以太阳城大会召开为契机,以太阳谷景区为龙头,打造低碳观光体验之旅。抓住京沪高铁开通、齐河泉城海洋极地世界开业机遇,将吴桥杂技大世界纳入我市旅游产品整体营销体系,策划推出主题性旅游线路20余条,吸引周边地区众多游客体验低碳、美食、休闲、购物旅游。仅今年黄金周期间全市就接待游客56.2万人次,同比增长32.4 %;实现旅游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37.6%。

二、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旅游业发展还只是一个量的变化,与幸福德州的要求,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制约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为:

一是对旅游业重视程度不平衡。目前,我市大部分县市区高度重视旅游工作,但个别县市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识还不够强,还没有真正把旅游业当作一项支柱产业去对待、去发展。

二是旅游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全市旅游产品品种虽然日趋丰富,但以“跟风”产品居多,缺乏自身个性和特色。在已经开发出的诸多类型产品中,且不说在国际、国内缺乏领先地位,单是在省内领先也寥寥无几。

三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目前还没有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市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集散中心,难以有效实施全市范围内的旅游服务、咨询、调度和指挥;旅游基础设施、景区容量、住宿娱乐场所远不能满足假日需求。

四是旅游市场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部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经营、文明经营意识淡薄,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无证导游、欺客宰客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时有发生,环境卫生和旅游安全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直接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构建现代旅 9

游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实施“旅游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持续加大投入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坚持旅游项目建设与旅游产业配套建设两手抓,完善旅游产品,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力争到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旅游总投入500亿元。旅游收入200亿元,年均增长62.5%;国内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390万人,年均增长35.2%。

(二)工作措施

一是积极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调度、指导、服务好在建的重点旅游项目。谋划大型文体旅游项目。结合资源优势,积极谋划策划一批新的旅游大项目,打造服务北京、天津乃至整个北方和京沪高铁沿线的优秀旅游目的地。加大招商力度,重点做好28平方公里南部生态片区和高铁新区旅游项目规划招商,争取早日将项目落实到位,实现主城区旅游全面突破。

二是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深入贯彻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推进产业融合,助推“齐鲁燕赵文化融合之都”品牌建设。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文化旅游产品。重点抓好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董子园、璞石书院、四女寺、庆云宫、运河景区开发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深入挖掘民间传统艺术,策划高水平文艺演出,再现大运河漕运时期“五方杂处、风情万种、三教九流、江湖百戏”的繁荣景象。

三是做好旅游与休闲结合的文章。借鉴首届“国民休闲汇”成功经验,深入贯彻《山东省国民休闲发展纲要》,引导群众转变消费观念,开发休闲旅游资源,构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体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主题活动,营造全民大旅游、全民大休闲、旅游大优惠的浓郁氛围,推进旅游与休闲结合,打造我市“田园牧歌休闲胜地”品牌。顺应休闲度假发展需求,将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作为壮大德州旅游经济重点,按照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建设发展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的旅游度假区,形成商务会议、休闲养生、温泉疗养、名胜古迹、民俗风情、乡村休闲等多样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的度假产业集群,构建旅游景区业新高地。

四是注重项目建设与产业配套两手抓。一手硬,抓好旅游项目建设工作,一手紧,加快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完善。整合提升现有景区,增加文化内涵;积极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旅游项目,重点建设好齐河黄河生态旅游文化大观园、董子园、庆云海岛金山寺、武城四女寺、运河景区开发等重点项目;同时,加大招商力度,谋划“大手笔”的旅游项目。以打造旅游者向往的幸福家园为目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做好文章。积极筹建旅游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完善城市旅游功能。同时,强化管理培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植骨干旅游企业,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开发模式,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10.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十

建设工作总结

商贸旅游局2006年行风建设及效能建设工作总结2007-12-07 21:08:10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商贸旅游局2006年行风建设及效能建设工作总结商贸旅游局2006年行风建设及效能建设工作总结(2)文章标题:商贸旅游局2006年行风建设及效能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经济强区”发展战略和“二三产并举,服务业优先”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推进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1—10月份全区累计完成三产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30,三产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应缴税金亿元,同比增长,商贸投入达亿元,全区三产各项指标平稳增长。而这一些成绩的取

得与我们高度重视行风建设及效能建设是分不开的。

一年来,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动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机关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继续坚持建立法制政府、实施依法行政的总体方向,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功能,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依法行政水平。紧紧围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目标,严格执行省、市机关效能建设“四条禁令”和市“三在”规定,实实在在抓落实,一心一意促发展,扎实推进全局行风建设与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多点结合促成效

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围绕着这一宗旨,我局把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工作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

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三产活区”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办好事,切实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深化政务公开,努力实现“一个转变,四个提高”的工作目标。即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机关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为基层服务的文章版权归写作帮手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对发展商贸旅游业环境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服务质量的满意率。

二、重视学习,全面提升强素质

要形成良好的行风、高效的工作效率,机关干部的素质是关键。我们积极创建各种平台,开拓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干部素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进一步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我们在个人自学、集中学习、岗位

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对集中学习方式上进行大胆改进,根据每个同志的特长和优势,继续采取每月一课轮流主讲的方式,增强学习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同时,拓宽学习的知识层面,不仅仅局限于经常性的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及专业技能学习,而且还不定期的专题开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时事政治、商贸流通知识更新、企业管理、财务统计、计算机操作、消防安全等知识的充电,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干部素质的系统培养。

“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我们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寻找制约本部门、本岗位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的瓶颈。在巩固工作成果的同时,寻找工作中的不足,利用局务会议和学习时间大家相互交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趋向,分析___区特点和优势,分析问题原因,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内外监督,政务公开严律己

我们始终坚持民主行政、阳光行政、开门行政。不断深化政务公开,进一步增加办事透明度。通过内外双重监督,塑造一个严格自律、服务人民的良好政府形象。一是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和四大纪律、八项注意、四项禁令等规定执行情况作为生活会主要内容,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认真实施谈话制度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明确廉洁自律要求,同时结合干部考核,进行干部考廉工作。三是充分利用“数字___”网站,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有关商贸流通、房地产、建筑、旅游等政策法规;公开局工作职责、审核事项、办事程序、办理时限、办事纪律、投诉程序、廉洁承诺等,接受基层和企业对局工作的监督。四是通过上门走访基层和企业广泛听取意见;召开基层代表恳谈会收集建议;广泛接受基层和企业监督。制定整改方案,运

用公示栏、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努力推进我们同基层及企业的互动。

四、健全制度,完善管理重规范

制度建设是工作推进的根本保证,今年以来,我局完善并严格落实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各项制度,建立健全行风及效能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积极调动全局所有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保证我局职能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以达到既定的决策目标。本着依法行政、公正处事;主动热情、优质服务;尽心尽责、勤政高效;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服务宗旨,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建设。作为推进行风建设效能建设的有效手段抓出新成效。今年以来,我们本着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提高效

11.旅游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教育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他们毕业后对旅游酒店的管理与控制,因为旅游酒店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研究如何搞好学校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

一、丰富课堂教学,不断改造学生的学习观念

实践已经证明,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途径。旅游酒店管理课程是一门现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的课程,我们不能够用传统的灌输方式去让学生吸纳知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去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力图通过教学改造他们的学习观念,使他们能够对课程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

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丰富课堂内容:一是及时全面地传递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最新资讯,包括国家和当地政府关于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关于景区建设的信息、关于旅游酒店的规划与管理等等。教师应当利用自身的优势,专门为学生准备一些最新的、资深的、专业的书籍或讯息,并经常为此而展开全班性的大讨论,使学生拓展视野。二是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打开话题。作为教学一线的老师,不要用空泛的理论去说服学生,否则会导致学生的反感情绪,应当用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引。不但使他们了解到学习知识后绝对会有用武之地,同时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大家都围绕某一话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三是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漂亮的课件。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如尽量找到一些PPT模板、PPT素材、GIF动画、名言警句、搞笑短语、优美图片、培训游戏等来丰富课堂教学,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这对他们主动去接受教育并学习知识有莫大的帮助。

二、加强课后探索,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是加强课后学习交流。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自由,对于旅游酒店管理学习的问题或者其他领域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与教师进行交流。课后交流的形式很多,如专门建立相应的旅游酒店管理系列QQ群、开设公共邮箱、建立个人主页、建立个人博客等等。通过这样的多种形式的交流,会使学生改变很多。比如,讨厌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往往转变成一个热衷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这对他们及早进入学习状态有着较好的助益。

二是进行专业素养培训。有时学生会由于种种原因处于迷茫期,教师这时就可以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为每个学生出一个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论文题目,并规定封面和正文格式规范,“一人一题,严格规范”地撰写课程论文,鼓励他们完成,以此培养他们细心、耐心的态度和专业素养。

三是完善专业实习,改善学生的实习环境。作为旅游酒店管理课程的专业教师,必须努力地去改善学生的实习环境。如可以创造条件,寻求全国各地的旅游星级酒店的帮助,并派他们到那里实习。学生必须在旅游酒店或优秀的单体酒店实习,才能够学习到更多实际的知识和经验。

三、致力就业指导,改进学生的就业渠道

很多人都在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找到酒店的工作也做不长。很多统计数据也显示,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个现实的背景让很多学习本专业的学生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从而会影响到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与进步。

其实,即使是就业环境再恶劣,机遇和工作也会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因此,学校和教师有机会时,就要专门与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要就如何加强学习、如何看待现实、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如何做一份精美的简历、如何去做最后的准备工作、如何去寻找就业机会、如何去进行面试等,提出建议和看法。同时,向学生传递国内外最新的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政策以及其他与旅游有关的就业信息。

上一篇:诗情画意的名字下一篇:安全专业全国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