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精选4篇)
1.《分与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 篇一
《分与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喝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科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
在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过程中,形成“分”与“合”的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
形成“分”与“合”的思想,为以后的加与减的学习打基础。
四、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发现法和实践操作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分一分,合一合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发现出有次序有条理的分法,自己发现分与合的联系,从而从而掌握一些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我们来欢迎一下?生:(齐)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师生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新课学习1.教学4的组成
师:(课件)大家看看这里有几个篮子几朵花啊?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操作:谁来帮我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叫学生上来动手操作)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3和1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李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些玉米(课件),大家看看有几个啊?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操作: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1和4可以合成5;2和3可以合成5。
3.教学3的组成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总共有三粒枣子,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游戏。(学生上来)我的三粒枣子全部要给了他们两个人,如果男孩有两粒,那么女孩手里有多少粒?总结3的组成。教师领读3的分与合3可以分成1和2。1和2可以合成3。
4.直接给出2的分与合:2可以分成1和1,1和1可以合成2.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设计意图:
由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鼓掌引入新课,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感到亲近、自然。让学生自己动去操作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2.《分与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 篇二
1、知识目标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数数从1~5,从5~1
2、比较大小
3○44○25○12○3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
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边起,第5个是()。
二、探究新知
1、学习4的分解与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44
132231
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6)练习数字4的组成。
2、学习5的组成
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555
1423324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
练习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运用
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3.一年级分与合教案 篇三
数学一年级上册三单元《分与合》教学设计
邮编:410312 单位:浏阳市大瑶完全小学 姓名:刘雨林 职务:教师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联系电话:*** 详细地址:浏阳市大瑶镇大瑶完全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教材第21-22页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我们来欢迎一下? 生:(齐)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师生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课件)大家看看这里有几个篮子几朵花啊?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
操作:谁来帮我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叫学生上来动手操作)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
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
3和1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
(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
师:李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些玉米(课件),大家看看有几个啊?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
1和4可以合成5;2和3可以合成5。
3、教学3的组成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老师这里总共有三粒枣子,我请两位同学上来做游戏。(学生上来)
我的三粒枣子全部要给了他们两个人,如果男孩有两粒,那么女孩手里有多少粒? 总结3的组成。
教师领读3的分与合:
3可以分成1和2。
1和2可以合成3。
4.直接给出2的分与合:2可以分成1和1,1和1可以合成2.三、实践应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2)游戏公平吗?
一年级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平吗?怎样使比赛公平?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 :
2到5的分与合是学习6、7的分与合的基础,而每一个数的分与合都有他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2的分与合是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概念,3的分与合是解决成对的问题,4的分与合是有序、结构的问题,5的分与合是初步的用结构,6、7的分与合是熟练的用结构,8、9的分与合就是要全面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探索,所以经过这一个单元的教材分析,就知道学生在每一节课上要掌握什么,每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绝大数已经懂了的问题进行反复强化。
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个朦胧的认识(在幼儿园
学过),但不是太清晰,而且学生没有有序、成对的意识,所以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帮助学生形成成对、有序的意识上。
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习分与合连着说。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习,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
从教学内容来看,例题选择的是分向日葵教学4的分与合、分玉米棒教学5的分与合,我没有用教材上的例题,而是选择了自己剪的花和磁扣,学生既熟悉,又方便操作。对孩子来说,2—5的分与合已经不陌生了,大部分在幼儿园已经学过,所以让他们用小棒去分,似乎已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4、5的分与合时,我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即引导他们有序地归纳为一个总的分合式,我觉得这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应培养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在这一环节上,我不是很满意,觉得自己引导的成分多了一些,原因是:
1、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分与合就是分开的分合式,已形成定势,不愿再去接受一种新的形式;
2、怕孩子的归纳能力达不到,没有怎么放手。每学完一个分与合,及时通过游戏地形式加以巩固。在之后的练习中,引导学生先读题,再审题。在全课总结时,一位孩子的表现让我眼睛一亮,他准确地说出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条不紊。举个例子,看到5可以分成4和1,就应该想到5也可以分成1和4,而在这个时候,前面5分成4和1,可以借助圆片来摆,5也可以分成1和4,就不需要学生摆圆片,这是借助学生的推想,属于从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思维的深度提高了,如果再让学生借助小圆片来摆,有把他拉到了形象思维阶段,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其次,像2和3的分与合,可以尝试让学生看图写出分与合来,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
从教学常规的训练上,说实话,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一个月不到的时间,绝大部分同学已做得不错(也许我的要求不是太高),因为孩子还小,一堂课40分钟能基本坐住已很不容易了。从听课习惯上来讲,我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课习惯,如倾听,眼睛跟着老师转,等等,当然这需要假以时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其实在课前我已单独做过他们的思想工作,不知他们是希望表现自己,还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或是已养成的一种坏习惯,这个情况还比较特殊,因为一般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都知道上课举手发言,更何况是这样旁若无人地在课堂上随便说话,这值得我去思考,找到一些解决办法。
我的困惑:
1、一年级孩子大部分数学知识都在幼儿园已经学过,如何更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上课听课的积极性,是值得我研究的一个话题。
2、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放手,有时觉得自己把握不住。如摆学具,他们会把学具盒掉地上,让他们整理好学具时间会很长,这样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
4.《分与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 篇四
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2~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分与合”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观察两部分合起来是几个,认识掌握数的组成,为10以内数的加和减打好基础。教材分2~5的分与合、6~9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三段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分与合”三段内容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9的分与合恰好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并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中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总结出7的组成。而8、9的组成则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进一步体会分与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本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狈⒄钩醪降亩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馐丁*
3碧寤岱钟牒系乃枷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习。]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有几种分法?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窭铩*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评: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的结果。]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涣。
2“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愠浴*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评:“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分与合的巩固练习,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成呈现,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
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
[总评]
【《分与合》数学一年级说课稿】推荐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08-25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第1课时教案01-01
一年级数学《购物》说课稿08-07
小学一年级数学《分类》说课稿12-21
一年级数学摘果子说课稿06-24
左右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06-28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说课稿10-12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乘法》说课稿11-21
小学数学《2—5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08-24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说课稿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