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2024-08-20

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12篇)

1.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教学详案

班级:三(1)班

课时:1课时

执教人:杨琴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共同富裕的含义,理解共富与先富的关系;识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特点,理解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理解“三步走”战略,识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有一个全面和理性的认识;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客观全面的看待现实,保持清醒的头脑;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时事政治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认同社会主旋律,保持高度的爱国热情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各自的特点 2.如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 教学过程 1.图片导入:

①多媒体展示华西村图片,在学生第一单元讲集体经济时所了解的华西村的基础上,从另一个侧面来进一步探寻华西村的传奇之处。②从华西村的大手笔投资入手,展现华西村的风采,得出华西村富起来的结论。

③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分析华西村的致富观,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课题。

2.新课学习:

①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共同富裕的含义,理解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举例说明先富帮带后富,如华西村援建省外华西村,西部大开发等。

③ “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第二步,到2000年,实现总体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④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目前的小康水平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即总体小康的特点)⑤全面小康的特点:6个更加

⑥全面建设小康最关键的目标: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3.时事连线:本月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十八大的召开,根据十八大的相关内容,加深对本课学习的理解。

四. 课堂小结: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的含义;“三步走”战略;总体小康的特点;全面小康的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

五. 板书设计:共同富裕的含义:三方面

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全面小康的特点:6个更加 六. 作业

2.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二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科学内涵

共同富裕观是邓小平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道路的继续探索。这一观点经历了由“均贫富”始起, 经历“先富”阶段后又向起始点回归的辩证否定过程, 逐渐发展成为拥有丰富内涵的思想体系。

(一) 共同富裕思想的核心内核是全体人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是要全体人民都过上富足安乐的日子且个人得到全面发展。恩格斯指出, 社会主义社会通过社会生产,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440这就是说, 社会主义的一大特征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针对“四人帮”提出的“宁要穷的社主义, 也不要富的资本主义”进行批驳, 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373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也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

(二) 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而是“在经济政策上, 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 一部分企业, 一部分工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 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 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 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的向前发展, 使全国社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3]15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允许一部分人, 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允许共同富裕在实现时间上有先有后, 承认共同富裕的程度上有所差别, 既符合质量互变规律, 又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

(三) 共同富裕精神动力是精神富裕

共同富裕不应仅仅指物质上的富裕, 应当是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的统一体。邓小平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的相当有成绩, 形势喜人, 这是我们的成功, 但风气如果坏下去, 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片面理解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因此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纯经济建设, 一切都为经济建设让道, 然而“市场经济使人格逐渐原子化, 物质化和货币化, 倾向于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市场经济的社会动力在于, 它内存的竞争机制迫使人们不得不为了生存或生存的有尊严和价值, 像着了魔一样追逐财富、权利、名誉等世俗价值, 并永远不知足, 企图超越他人。”[4]) 于是经济发展上去了, 人的精神颓废了!民主法治观念下降了!腐败与不正之风开始盛行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 我们所建成的社会主义将是畸形的社会主义, 这凸显了精神富裕的重要性。

(四) 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是公有制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和主张, 邓小平同志总是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防止两极分化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和强调。早在1985年10月就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 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 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始终避免两极分化。我们吸收外资、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不会影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这一基本点。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 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149页这两条原则是有机统一的, 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就不可能真正实行按劳分配, 就不可能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也不可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没有共同富裕,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难以确立。

前途是光明的, 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针对发展中逐渐出现的贫富差距现象敏锐地认识到:“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 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3]1364

二、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逐步缩小贫富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随着地区、城乡、行业、部门、个人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社会公平的呼声不断增强。笔者认为解决此问题应该提低、扩中、调高, 当前最重要的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 提高 (低收入人群的) 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多数人如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以及一些边缘人群并没有分享到改革开发的成果。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甚至还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是极不合理的。因此, 第一, 我们必须多途径扩展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来源;第二, 我们必须利用各种办法提高农民的收入。在我国, 低收入群体主要是农民, 谁解决了中国农村问题, 谁就解决了中国从根本上实现全民富裕的问题。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两个转移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 即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第三。还应调整宏观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格局, 解决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的不合理问题,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二) 完善社会保障

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是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的。与之相比,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已基本建立, 但是, 与老百姓的期望相比, 社会保障还只能说刚刚起步。特别是今后一段时间, 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面临着老龄化、城镇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挑战。因此, 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从目前来看, 我们的社保制度还存在一些空白点或薄弱环节, 针对这些缺失, 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一是结合新农保推进的情况, 在适当时机制订实施城镇非就业居民养老保障制度, 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 统筹考虑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三是落实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 并制订完善城乡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办法, 减少制度转换障碍, 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

(三) 加强法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片面地强调效率问题, 导致一些人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现实生活中以权谋私、官商勾结、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特别是政府官员的不法行为不但降低了政府的威信而且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设租和寻租行为让政府官员中饱私囊, 侵害了普通百姓的基本权利, 造成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左右和干预导致收入和资产分配的永久性不平衡, 增加低收入者的投资风险, 使扶贫和社会救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甚至流入利益集团的腰包而难以真正落实到低收入者的手里。对此, 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并依法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违法乱纪, 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 进而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

(四) 加强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尚短, 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很完善。由于某些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 使得电力、电信、石油、交通等行业至今仍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垄断, 并获取了高额的垄断利润, 由此拉开了这些行业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鉴于此, 我们必须以《反垄断法》为依据, 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 清除各种市场进入壁垒, 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以增强市场竞争, 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 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控制, 不但可以防止少数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垄断利润, 提高市场竞争的活力, 而且还可以缩减居民收入差距。

摘要:邓小平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提出了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以精神富裕为其动力, 通过多先富带动后福的途径, 以公有制为其制度保障, 使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大同世界”的构想成为了一个科学体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使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 社会的贫富也显现鸿沟, 为此, 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 正确的把握其科学内涵, 在同富裕观的指导下, 利用各种手段, 各种方法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两极分化,逐步缩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 1993.

[3]陈红太.中国政治发展可能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探索与争鸣, 2010, (8) .

3.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方案 篇三

未来20年的四个趋同

《财经国家周刊》:你认为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应有怎样的总体方案?

胡鞍钢: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应分为三步走。第一步,确实要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这一阶段大约从1978年持续到2002年。第二步,是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我预期这一阶段还得花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第三步就是逐步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现在有哪些可以预期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胡鞍钢:首先,应促进城乡实现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将不断趋同,根据我们的研究,按不变价计算,到2015年城乡收入差距将下降到2.5倍,2030年下降到2.2倍,略低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差异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则预计将从2010年的相差10年,缩小到2030年的3年。

第二,从地区差距看,未来20年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系数将持续下降。依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指数最新计算方法,1980年,除京津沪之外的中国其他地区均处于低人类发展水平;至2010年已无人口处于低水平,多个东部沿海省份进入高和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占总人口的36.37%,其余地区均进入中等水平。预计到2030年,云南、贵州、西藏等省份人口将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其余省份将均进入高和极高水平。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将趋于均等化,人口预期寿命在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差距,将从1980年的16.9岁缩小到2030年的9.1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在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差距,将从1980年的5.6年缩小到2030年的4.8年。

第四,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我们预计基本社会保障将在2020年实现全覆盖,高水平社保将在2030年实现全覆盖。

强化人力资本投资

《财经国家周刊》:怎样才能将实现共同富裕与提高社会活力、长远发展动力结合起来?

胡鞍钢: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人为本。给13亿人民一个空前的、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期,给人们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财经国家周刊》:给居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需要怎样的政策安排?

胡鞍钢:政府还应强化对全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加强教育,通过财政加强投入,让更多人获得高水平教育。

第二是构建健全的医保体系,特别是健康投资。金融危机中,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卫生和健康类支出都是在做减法,中国却做了加法,这一点值得称赞。

第三,是对劳动力就业的投入。中国政府正在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依靠公共财政无偿或以低廉费用,给就业人群提供服务和信息。通过上述三方面,财政对居民人力资本的投资明显增强,就业水平也会相应提高,这就从根本上为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奠定了基础。

4.《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平、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2.从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两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三)知识目标

1.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

2.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3.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教学重点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

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时政链接、体验与感悟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及讲学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与结构 【导入新课】 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那么,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问题。【讲授新课】

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板书)

活动一: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

我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哪些获得收入 ; ;

并分析这些收入分别是按什么分配的 总结我国的分配制度;

1、分配制度(板书)

思考:在这种分配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结合预习)活动二:观看视频

 材料一;我国目前城乡收入之比是3.1:1,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面积占全国的56%,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和东部地区的40%。同时,城市居民间也存在收入差距。

 材料二:江苏华西村的致富观是:天下皆穷我独富,我富也穷;天下皆富我亦富,此为真富。他们富了以后又无常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在宁夏、黑龙江、西藏自治区各再创造一个华西村,帮助上万人摆脱了贫穷。(1)、请以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华西村的致富观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板书)(2)材料一说明了说明现象?

(3)为实现材料二中的致富理想,请列举两条我国正采取的措施?(讨论)(4)我们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3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板书)出示课件材料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中央要有权威》(1988年9月12日)

请学生根据邓小平的这段话思考: 共同富裕是否等于同步富裕?

学生思考并总结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教师:你是如何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一、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教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创造财富,究竟该如何调动社会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社会财富那?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活动三:多媒体播放视频

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优秀教师代表

2010最高科技奖500万元得主王振义 2010最高科技奖500万元得主师昌绪

思考:(1)如果你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1、四个尊重(板书)

国家为我们个人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做为个人我们又该怎样努力?

2、个 人应抓住有利条件,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板书)

师生共同总结

5.切好蛋糕,共同富裕学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劳动观念和干事创业观念,树立诚实劳动,各法致富的观念。、2、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3、知识:知道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能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竟相迸发,使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重难点:分配制度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探究,交流共享 学习过程:

一、分配制度的新变化:阅读P49材料。思考以下问题:(1)在该企业的收入分配中,哪些生产要素参与了“蛋糕”的分配?(2)这种切割方法有什么好处?(3)想一想,自己家里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哪些?小结:在我国现阶段,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确立()等生产要素按()的原则,实行()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的好处是:

二、合作探究:诚实劳动、合法致富阅读P51材料一。讨论:(1)你对这位大学生的选择作何评价?(2)这位大学生及周围的人是怎样富裕起来的?(3)你对共同富裕是怎样理解的:

(4)以上分析对你有何启发?对你以后的升学和就业有什么启示?

(5)阅读P51材料二,说说哪些是合法收入?哪些是非法收入?国家对这些收入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6)联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谈谈它们的制定实施对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根本目的有什么意义?

三、总结收获:

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2、还有使我困惑的地方:

3、面对以后的升学和就业我打算:

四、课堂训练:

1、继“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党和政府又明确提出“联结南北、启动东西战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正在形成。这表明()A、同步富裕的根本目的B、共同富裕的根本目的C、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D、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收入差距的调节问题,明确提出了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的一系列政策。这表明()A、我国不允许劳动者之间存在收入差距B、我国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C、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财产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篇六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及落实这种分配制度应该注意的问题。2.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3.知道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即“四个尊重”的具体内容。4.懂得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结合我国生产力水品、教育科学水平、地理位置等方面的情形,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动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官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两个方面,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资源分析】

(一)学情分析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是许多学生还不能完全明白:为什么还存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内容之一。

本设计方案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教材分析

本课第二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四个尊重”等内容;由两目构成,第一目“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内容与上一目的内容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上一目主要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目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第二目“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尊重”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培养进取精神,大胆创业。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共同富裕。

【教学难点】允许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收入结构,收集这方面的材料。

(二)、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本P93-95页《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的分析:第一,调查自己家庭收入的主要来自——第二,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种分配方式?第三,先富帮后富对促进共同富裕有什么作用?第四,教材中小严的创业之路对你有什么启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话题切入

导入:新闻播报:播放个人所得税调整得相关视频和显示材料

学生观看感悟,表达自己的观点:短短5年时间个人所得税的三次调整说明了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

老师总结,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学习(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设计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兴趣,设疑,导入主题)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展示交流:

(一)、先富帮后富,共奔富裕路。经济学家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我们面对着每年10%的经济增长速度制成的蛋糕,该如何分分配,怎样让人民共享成果呢?让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切蛋糕”的方式即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活动一:调查自己家里经济收入来源,让同学们说说自己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什么?

【老师归纳总结】人们获得合法收入的方式有:

A、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B、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C、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D、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增值;E、出租房屋收取租金;F、投资分红等等。

【过渡】让人民共享社会经济繁荣成果,分享社会财富的合法方式有很多,归纳起来就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例分析:多媒体显示材料

请同学们帮忙分析一下他家收入情况主要依据什么来分配的,这种分配方式有什么好处?

【设问】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通过图示讲解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过渡】为了调动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如果把社会财富比作是一块大蛋糕的话,那么这块蛋糕应该怎么分才合理?我国确立了分配的原则。就是

2、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 走向共同富裕

(阅读课文P93材料及观看《共同富裕》的相关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动一份真情,献一份爱心,作一份贡献。分组讨论:(1)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

(2)请你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

(3)在分配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4)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呢? 老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设疑:共同富裕是否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学生回答:不是

老师:那么怎样来实现共同富裕(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师生共同总结并多媒体显示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战略)举措?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我国确实为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了许多举措,但是,从根本上说,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呢?我们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重视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二)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活动三:创造财富举措大探讨

【教材94页小栏目的“两幅图片”】和《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者合影》的图片 【设问】从上面的三幅照片中,你感受最深的是(说明了什么?):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活动四:猜一猜:他是谁?(多媒体显示腾讯创办人之

一、播放视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结合教材第95小严创业的故事,思考:他们的成功给我什么启示? 学生发表看法后老师总结: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原则,学习了“四个尊重”以及与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关系。我们要增强创新能力,准备将来在“四个尊重”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大胆创业,在社会主义舞台上大显身手。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避免以往因教案设计的主观性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通过提问,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盲目备课,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成功地进行了师生的角色转换,使老师真正成为了学生构建知识的支持者、辅导者、合作者。同时,也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功能,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指导学生的今后行为。在老师的牵引点拨下,整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讲练结合,利用做练习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解题的技巧。

7.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情感,为祖国的建设和富强作出贡献。

(2)、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3)、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的含义

教学重点: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四个尊重”【设计理由:结合中学生实际,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方法:资料搜集、材料交流、联系实际、重点讲授【设计理由: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学习方法:听、说、读、议、练 【设计理由:符合中学生自身认知特点】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提问):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导入新课:

利用邓小平的话“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有两个,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共同富裕”,直接引入课题。新课讲授:

首先,教师出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阅读后,由学生总结、概括知识点。不足之处由教师补充。

教师由上节课学过的“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制度”引出第一个问题:我国的分配制度。教师启发学生:什么是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结束后,教师再提出:是否是干多干少一个样?分配多的是否是无限制的多?引出第二个问题:分配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解释说明。

接下来教师出示吴仁宝和华西村的材料,提问:这个人物是谁?这个“天下第一

村”是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对华西村进行简短的拓展、说明。由吴仁宝的话引出第三个问题:共同富裕是否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进而指出共同富裕的含义。需要特殊强调的是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的过程。

然后,出示“国家主席胡锦涛为王忠诚、徐光宪颁奖”这一材料,教师先对“王忠诚、徐光宪”两位院士做以简单的介绍,并提出问题:观看此图片后有何感受呢?得出结论:过渡到第四个问题:“四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此时就这一问题对学生进行简短的德育教育。

最后让学生理解、领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今天的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时教师适时的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教师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回顾、识记)课堂小结:我出示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学到了„„”,由学生进行总结。对叙述不完整、或遗漏之处做以补充和说明。

巩固训练:我根据教材和本节所讲的内容,设计了如下练习题:

填空:(1)、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是_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___,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__。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__和__先富起来,形成___,并通过先富者__和__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___。

列举:列举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而采取的措施。

(补充:减免农业税、“两免一补”、廉租房、青藏跌路的修建、“新农合”等等)板书设计: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分配制度:

三、共同富裕的含义:

二、应注意的问题:

四、“四个尊重”:

8.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八

7月1日上午,我们集中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盛况,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讲话史诗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和指引千秋伟业的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做到“九个必须”,为党新的征程指明了前进航向。其中第三个“必须”,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始于欧洲,在中国大放异彩,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成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富强的最大真理。而在传播真理、坚持真理、发展真理进程中,XX都曾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先进的XX人传播真理,参与书写了百年党史的“序章”。世人都知道的是,百年党史始于石库门和红船。但作为XX人也可以骄傲地说,我们参与书写了百年党史的“序章”。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在它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好思想与理论的准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敢为人先的XX人坚持真理,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趟出了一条新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中,XX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开拓进取,涌现了一批敢于坚持真理的改革先锋,创造了一系列具有XX辨识度的典型案例,最典型的就是XX和XX小商品市场。谢高华坚持真理,勇于担当,打破条条框框,毅然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催生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先行探索。

在二十一世纪的新道路上,习近平同志发展真理,在XX这片土地上,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的重要实践。2002年12月至2007年元月期间,习近平同志先后14次到XX考察调研,对XX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习近平同志对浙中城市群规划建设做出具体指导,特别强调XX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精准地为我市发展定位定向;他要求总结、宣传推广“义乌经验”;肯定磐安“生态富县”和武义下山脱贫的路子;专题调研点赞“后陈经验”;到浦江县下访接待群众形成“浦江经验”等等。这些,都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做出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与铺垫。

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市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的重要指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克服重重困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成功加入G60科创走廊,“无证明城市”改革等走在前列,全球跨境电商大会永久落户XX,自贸区X片区、X新区等重大战略一一落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六年夺得治水“大禹鼎”,轨道交通顺利试车等,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我们学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和学习习近平同志对XX的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从中获取思想启迪,汲取奋进力量,在总书记为XX指引的方向道路上做好先行示范。

第一,贯彻习近平同志“XX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形态”的指示精神,在奋力推进现代化都市区建设上先行示范。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强调要加快都市区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市域统筹,加快破散促聚,大力实施“共建项目攻坚行动”。我们要把推进都市区共建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着力破除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思想束缚,把共建共享放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在市域更大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当前,各地尤其要聚焦科创大走廊、自贸区、X新区等都市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战略机遇,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合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赶超发展浙中崛起。市政协将聚焦都市区共建,着力凝聚共识、营造氛围,聚焦思想共融、机制共建、规划共绘、改革共推、产业共育等方面的要求,积极献计助推,助力形成全域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二,贯彻习近平同志关心支持和推广“义乌经验”的指示,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上先行示范。按照市委强化产业转型攻坚、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节点等部署要求,我们要坚持把改革和开放作为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两大牵引。在继续全面深化无证明城市、企业开办零见面、最多跑一地、企业招商标准地等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招,更好地发挥其对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社会深层次变革的牵引效能和乘数效应。要全面落实“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放大自贸区、综保区等开放平台效应,做强义甬舟、义新欧等开放大通道,使XX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广。科技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是其中的关键之招,为此市政协把“深化人才科技攻坚、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的重点履职议题。前期已经开展了“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课题调研,组织了常委会会议协商,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调研成果,我们将继续通过监督调研,推动成果落实。接下来,我们将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协商活动,在组织“请你来协商”的基础上,通过在市区部分企业或单位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收集问题建议,后续每季开展1次常态协商,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视察,年底组织民主评议等,助推影响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体制机制障碍的破除。同时我们将大力推进数字政协建设,开发“民情一点通”等特色履职平台,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政协工作平台系统集成、制度重塑、履职增效。

第三,贯彻习近平同志对磐安生态富县、武义下山脱贫的指示精神,在创造全市人民共同的美好生活上先行示范。生态富县、下山脱贫,体现的是习近平同志厚重的民生情怀。我们要牢记嘱托,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推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中,要努力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着力在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上下功夫,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抓好生态环境建设,把XX宜居城市的金名片擦得更亮。市政协将按照市委打好“创业增收组合拳、全民共享组合拳”的部署,着力围绕高质量就业、居民增收和全民共享高品质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协商议政、监督助推工作,推动更多惠民举措的落地落实。

9.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九

一、区域共赢,注重分工协作,跳出县域发展经济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作为我们欠发达的西部“后富”县,应从单纯地靠资源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主动接受先富地区的辐射带动。

(一)找准区域分工 随着市场经济注重专业分工、联合协作的趋势,县域经济分工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县域经济只有在周边市县中找准位置,经济才会有大的发展。为此,必须从更大的范围、更高的位置全面分析,使潜在资源优势变化现实的资源优势。南溪县充分认识到宜宾建设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金沙江滚动开发,结合南溪地理位置和已初步形成的农业、教育、城建等优势,做好产业配套和生活后勤保障,大力发展食品饮料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优势制造业,构建综合型的发展区域,形成新的产业支撑。

(二)学习先进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学习模仿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和轨迹,在技术上与发达地区接轨,甚至后来居上,使县域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多引导或组织全县相关部门和企业到沿海考察学习,在引导企业业主学习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学习针对性上狠下功夫、在学习成果转化上狠下功夫,真正做到学而不厌、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以加快推进南溪的“三个转变”。

(三)不断招商引资。注重引资、引技、引智、引管理并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拓展利用外资渠道,拓展引进的广度和深度,壮大引进外资规模。抓住沿海和发达地区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等机遇,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吸收先进地区的产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

二、城乡共融,放大互动效应,协调城乡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农村生产力水平仍很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应以“先富带后富”的原则,实现城乡互相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发展,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全面小康。

(一)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大力加强城镇建设,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集镇为骨架,一般乡镇为依托的城镇网络。根据各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及所处的区位,注重分工,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完善职能,大力发展特色城镇。运用经营城市理念,建立起以个人投资为主,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投资体制。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发展地方优势产业,繁荣城镇经济。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从重视生产向更加重视市场、销售和加工转变。抓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抓流通,积极扶持农村专合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立畅通的农产品渠道。抓加工,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扶持、扩建、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系列产业链。

(三)形成城乡要素流动机制。积极引导城市资本投资农业,使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强大的销售网络与农村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得以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民资投入的政策,鼓励有实力的群体投资创业,兴办二产、三产,扩大县域经济总量。努力消除城乡共融不合理机制、体制因素,逐步取消城乡歧视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安居、就业、创业,加快城乡融合过程。

三、产业共强,发展特色产业,狠抓龙头企业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地方特色,走出“大而全”的模式,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按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找准发展定位,突出重点,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龙头企业,从而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飞跃发展。

(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根据区域分工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比较成本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从科技、人才、物资、资金等各个方面,加快发展本县的优势产业,培植起本县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主抓重点产业开发来带动非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南溪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在农业上突出优质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南溪白鹅三大支柱,工业上突出轻工、化工两大主导产业,不断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上水平。

(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植龙头企业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产品等优势,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组织产品链和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发挥规模优势和整体效应。南溪应鼓励天蓝公司跨越式发展,带动南红化工等企业不断壮大,形成基础化工产业集群;支持红光化工医药公司等企业的扩能技改,发展壮大医药化工产业集群;扶持华徽等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集群;引导南山公司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大力拓展市场,实现机械产业集群的恢复性增长。

(三)不断形成品牌产品。县域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最终要落实到产品上,只有产品联合会“名、优、特、新”的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符合质量要求,才能在竞争中经受住考验。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做大“蜀源”白鹅、“庶人坊”豆腐干、“沐春”蔬菜、“金竹”西瓜等品牌。

四、群众共富,发挥示范带动,不断形成能人经济

农民群众因为观念相对陈旧,思想较为保守,接受新事物总有一个过程,总要不断地观望。在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要尊重这一客观事实,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积极培养开发更多能人,发挥示范作用,形成能人经济,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一)转移产业能人。事实表明,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农民通过科学技术和现代观念的武装,正逐步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要建立政府、部门、中介组织、企业、劳务市场“五位一体的”劳务输出平台,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将“培训、输出、维权”三轮同步趋动,大力拓展劳动经济空间。巩固现有天原、五粮液等劳务市场,不断开拓沿海及大中城市新的市场,稳定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

(二)激发创业能人。通过政策激励和宣传发动,激发国有、集体企业精经营、善于管理,并有一定资本积累的“实业型”能人、机关事业单位“下海型”能人,本地农民经纪人和种养大户的投资创业激情兴办私营个体企业。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项目、技术回乡创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积极鼓励各类农村人才创办、领办各类企业和从事种养殖业开发,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中坚力量。

10.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认识共享发展的理念,掌握实现共享发展的要求。

2.能力目标:将改革进行时与共享发展成果结合起来,增强关注知识本身内在联系的能力,提高抽象思维与归纳、总结能力,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及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改革进行时 【教学难点】 共享发展成果 【教学环节】

一、图片导入

【多媒体呈现】 图片情境材料,提出问题:改革开放有什么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探讨。谈起今天的美好生活,小春一家有说不完的话。

教师点拨: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二、探究新知(一)改革进行时 活动1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回顾过去五年工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过去五年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再次令世界瞩目,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材料二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民间投资增势疲弱,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摘录

问题:(1)过去五年取得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得益于怎样的强国之路?

(2)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问题,我们必须开启怎样的新征程? 要求:邀请一名学生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后,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对新问题、新情况,需要适应新变化,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多媒体呈现】 1.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活动2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正确把握改革大局,从改革大局出发看待利益关系调整,只要对全局改革有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利、对本系统本领域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有利,都要自觉服从改革大局、服务改革大局。”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道出了“经济新常态下怎么办”的正确路径。

面对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最得力的工具就是“改革”,最终的出路也在“改革”。

问题:经济发展新常态与改革的关系是怎样的? 要求:邀请一名学生朗读材料,其他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多媒体呈现】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活动3 图片欣赏 【多媒体呈现】

漫画一

漫画二 问题:(1)漫画一说明了什么?

(2)漫画一和漫画二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要求:学生自主观察漫画,小组探究问题并展示,教师总结。

教师小结: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多媒体呈现】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活动4 图片欣赏

【多媒体呈现】 我眼中的家乡变化

问题:(1)上面四组图片反映了阿毛家中的哪些变化?从教育、交通、环境等方面说说改革开放给自己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2)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谈谈改革开放给自己的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3)从这些巨大变化中,你能感受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要求:认真思考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然后合作探究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自己的家乡,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发扬改革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共同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时代最强音。

【多媒体呈现】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二)共享发展成果 活动5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浙江,作为中国目前贫富差距较小的省份之一,正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样本。贫富差距问题往往随着经济发展而日益突出,浙江创造性地突破了这一难题,开创了在经济飞跃的同时贫富差距日益缩小的小康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两富”“两美”浙江,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脱贫开发道路,成为全国省区中农民收入最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使群众“一个都不能少”地分享发展成果,高水平谱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

材料二 2018年,天津滨海新区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在共建共享中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面提高就业和救助保障水平,计划新增就业12万人,转移安置农村劳动力5000人,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以上。新增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8家,培育大学生创业企业80家。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面实行居家养老城乡统筹。

问题:(1)两则材料都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

(2)两地这样做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谁的利益?这样做有什么重要意义?

要求:邀请两组学生依次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只有时刻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的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赢得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真正拥护。

【多媒体呈现】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活动6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社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向艰苦地区、特殊岗位倾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深入推进教育、文化、体育等改革,充分释放社会领域巨大潜力。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摘录

材料二 李小鹏在2018年“两会”“部长通道”采访时提出,大家要共同治理,要认识到共享单车是绿色出行的方式,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所以我们大家要共同治理,共同维护,让共享单车能够发展好、使用好、维护好,为人民群众服务好”。

问题:(1)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你可以发现,为了实现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请你为共享单车的发展建言献策。(3)参与共享共建,我们应该如何做?

要求:邀请两名学生依次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多媒体呈现】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活动7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材料一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材料二 人民福祉最终体现在民生、体现在社会发展上。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并提出了八个基本原则。一是人人尽责、人人享有;二是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三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五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六是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七是形成有效的

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八是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问题:(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要以此为发展的根本目的?(3)坚持这一发展目的,党和政府应该如何做?

要求:请两名学生依次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后,在小组内探究达成共识。教师小结: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多媒体呈现】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活动8 欣赏感悟

【多媒体呈现】 4分钟小视频:“央视网”《新闻联播》——《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活动9 思维导图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展示分享。

11.大学生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篇十一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2021年以来,中央频繁传递出加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信号,推动共同富裕将对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十四五”规划纲要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列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导向。

一、国家推动共同富裕的路径

1、借助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对促进共同富裕进行阐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阐释了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根本发展方向。我国尚处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仍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共同富裕是在“富裕”基础上的“共同”,离开了发展的基础谈不了共同富裕。

2、完善分配制度安排

初次分配将扩大劳动报酬占比,在初次分配中体现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

再分配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社会福利方面进行改革,以全民分红支持共同富裕,完善社会福利财政收支体系。在税收领域逐步增加直接税比重,通过增收财产税等推动税收制度改革,提升税收均等化作用。

三次分配是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今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将“三次分配”概念上升到国家战略。当前我国三次分配还处于萌芽阶段,2019年慈善捐款总额仅占GDP的0.15%,远低于美国的2.1%;富裕人群捐款数额较少,2020年中国前50位慈善家捐款总额仅为美国的13%。未来将学习西方通用做法,在自愿基础上,通过鼓励慈善起到改善分配结构的补充作用。

3、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021年6月10日,中央发文支持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通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六大方向举措20项重点措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四大战略定位,目标是2025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2035年浙江省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浙江示范区承担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重要使命,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二、共同富裕对电信运营商发展的影响

1、为数字生活产业带来海量增长空间

“做大蛋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运营商在供给侧应以产业数字化为抓手,发挥产业带动作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充分把握浙江示范区建设机遇,先行先试,探索出具有电信运营商特色、推动自身增长、助力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共同富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和结构持续改善,将为数字生活产业带来海量增长空间,助力国内大循环。

2、对外赋能和对内改革迎来“黄金时代”

“做大蛋糕”、合理初次分配都要求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央多次部署,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营造风朗气清的市场环境。对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调查有利于规范行业竞争,为运营商转型发展提供窗口期,更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为运营商数字化升级提供良好外部机遇。运营商的对外赋能和对内改革都迎来了“黄金时代”。当今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维护市场环境更需国有资本发挥安全与保障作用。运营商作为电信事业的中流砥柱,需积极增强自身在新兴数字业务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安全能力。

3、参与三次分配彰显央企担当

运营商当前参与三次分配模式较为传统,关注领域集中于赈灾、扶贫、助学等慈善事业,参与模式主要以捐助、援助为主,开展较为保守,慈善和主业“两条线”。参与三次分配先行企业已总结部分经验,如阿里探索与商业模式相结合的公益发展路径,助力共同富裕的十大行动皆围绕自身2B2C产业展开。运营商可学习先行企业经验,将三次分配融入企业价值观,设立大慈善基金繁荣生态,将三次分配与商业模式结合,并积极运用慈善税收优惠政策,以更加综合、更加智慧、更加温暖的方式参与三次分配,彰显运营商央企担当。

4、普惠服务性质引发运营商全面承压

共同富裕的重点之一在于降低生活成本增强居民满足感。电信服务的普惠性质可能引发收入侧与开支侧全面承压。一方面5G网络的快速覆盖和大数据中心的积极建设挤压运营商现金流,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资费水平仅为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半,连接业务未来增长下行压力较大。运营商需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降低电费等运营成本,把握5G浪潮,拓展新的流量应用,以量促收,打造价值权益体系,推广增值服务等保持基础连接业务的合理发展。

5、留存收益减少影响未来经营计划

12.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了解共同富裕的实质内涵,知道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所具有的不同内容;知道“四个尊重”的具体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2.教学重点:我国的分配制度

3.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

4.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学情分析】

1.针对的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为什么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学生心中会产生不理解和困惑,不能够体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学生的需要:学生渴望从课堂上了解自己国家、自己城市在共同富裕和奔小康的道路上的进程,能够获得比文本知识更多的课外内容,老师在讲课前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真正弄清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从而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做问卷调查表,在分析问卷调查表的`基础上制定学案;课件准备。

【板书设计】

1、我国的分配制度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

3、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其最终目的通过分析提问,让学生初步了解上节课与这节课之间的联系,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我国的分配制度

提问:多样的家庭收入体现了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提问: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分配制度?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通过图示讲解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2)共同富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容

3、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过渡: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通过营造“四个尊重”的氛围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思考: 作为个人应该怎么做?

从“西部大开发”发展需要的经济、人才等要素引出国家为什么要营造“四个尊重”的氛围。

引导学生要学会抓住机遇,努力创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上一篇:创新的企业家精神下一篇:学校放假通知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