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共11篇)
1.《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一
曾经,战争的硝烟弥漫了全球,鲜血染红了大地。多少人因战争家破人亡,多少国家因战争夷为平地。翻开《永别了,武器》这本书,那硝烟似乎又从字里行间飘洒了出来。
在一战中,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到意大利担任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相识相爱。无奈战火不断蔓延,他们逃到了瑞士躲避战乱。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凯瑟琳难产死后,留下了亨利一人在外流亡……读到这里,我的心不由得一颤,唏嘘不已,与作者海明威共鸣,对战争充满了厌恶和批判。回想1939年,德国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进攻奥地利,引发了二战浩劫。这场空前绝后的灾难致使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多达9000万人。战火蔓延了欧亚大陆,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天空阴沉灰蒙,大地一片死寂,只有轰鸣的炮火声、飞机的轰炸声和群众无助的哭喊声......战争持续了六年,终于和平回来了!但是很多人因为残酷的战争,骨肉相离,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是的,和平回来了,但那些因为战争逝去的生命能回来吗?特别是那些失去亲人的孤儿,他们的家庭能够重圆吗?战争就是这样的无情,让幸福与痛苦,生存与死亡只在咫尺之遥。战争已在每一个幸存者心灵深处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阴影,也让世界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使历史的车轮不再前进。
如今,二战的硝烟已吹散了,可令人痛心的是,尽管我们身处和平年代,可依然还有不少国家恃强凌弱,正赤裸裸地上演着残酷的“丛林法则”,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战争,如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巴印战争、叙以战争、美伊战争等。硝烟弥漫之处,更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侵略者,野蛮的强盗。不要侵略!不要战争!让我们放下武器,熄灭战火,驱散硝烟,还地球一片祥和安宁。这是每一个生活在无情战火中的人们的呼唤,这更是全世界祈盼和平的人们的心声。
仰望窗外蔚蓝的天空,我不禁想:如果亨利夫妻生活在咱们这个和平年代,他们一定会跟我们一样,在温馨的家庭里幸福快乐着……(翁昕鹏)
2.《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二
从词源上来说, “荒诞” (absurd) 一词, 来自拉丁文“聋的” (surdus) , 原本用来描写音乐上的不和谐。美国文学评论家大卫·盖洛威认为这两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均在荒诞派艺术中得到了保留:即荒诞派艺术一再涉及的问题是交流的不可能及人与环境的全面失调。而荒诞派文学, 则是由英国批评家马丁·埃斯林评述贝克特的戏剧命名而来, 它是形式荒诞与内容荒诞高度统一的文学, 它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类生存本身。欧内斯特·海明威, 这位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经典作家之一, 是不被列入荒诞派作家之列, 因为他的作品不是借荒诞的形式抨击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但在思想上却隐含了深刻的荒诞意识, 因为“‘荒诞’是一种贯穿于人类历史全过程的基本感觉与思维方式, 它与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同步产生并同步消亡, 它代表着人类感觉与思维过程中的怀疑与否定的倾向。” (柳鸣久1993:43) 本文将以其力作《永别了, 武器》为例, 试图分析荒诞意识在这部作品中的表现以及海明威对荒诞人生的理解。
《永别了, 武器》是以海明威亲历的一战和在战争中的初恋经历为创作模型的。小说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 通过一个美国青年军官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思想变化, 并和一个英国女护士的恋爱悲剧, 谱写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海明威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到了人类在一个激烈动荡时代的思绪与心态。人们渴望一种理想的生存境界, 向往一种统一的、和谐的、充满阳光和温暖的生活, 但现实却是一个战火纷飞, 死亡阴影时刻伴随左右的世界, 生活总是伴随着忧虑、痛苦、恐惧, 人与环境总是处在对峙之中, 作品中的主人公深切地体会着生存的悖谬。
二.战争的荒诞
《永别了, 武器》中的世界是一个战争的世界, 残暴、非理性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美国并没有马上加入战争, 直到1917年战争快结束时才真正介入。在美国投入战争之前, 各大媒体肆意把参战渲染得轰轰烈烈, “把战争浪漫化为寻找刺激, 去冒险, 以摆脱令人窒息的文化环境” (虞建华2007:57) , 而政客们则“把这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争夺战美化成为拯救世界的圣战” (虞建华56) 。在1916-1917年之间, 当兵服役是个浪漫的职业, 20岁左右的青年人, 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对于在校大学生, “我们的教授向我们所灌输的是一种有关世界民主和小国自觉权的抽象的爱国主义” (考利1986:31) 。考利、海明威那一代年轻人当时极为崇拜的英雄老罗斯福号召青年:“目前, 每一个优秀的美国青年都要在不利或者不完善的条件下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如果他到了打仗的年龄, 就应该让他尽最大的可能去参加战斗的行列。” (Reynolds 1986:23) 海明威在二战时回忆说:“我参加上次战争那会儿特别傻, 记得当时还以为我们是主队, 奥地利人是客队呢。” (董衡巽2006:7)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回忆她和她未婚夫参军的初衷时说, “他一参军我就当护士。记得当时有一个傻念头, 想象有一天他会到我的医院来。我想象是个刀伤, 头上包着绷带。或是肩头中了抢。总是个有趣的场面。”可见, 战争的浪漫化宣传在青年人中造成一种不可名状的渴望, 渴望参加战争, 从而能到国外去冒险, 非常幼稚、荒唐可笑。当美国威尔逊政府看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时, 便高呼“神圣”、“自由”、“光荣”等口号, 顺理成章地把一批一批美国青年送到欧洲战场去“磨练”。海明威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对战争的控诉, 对这个失去理性、充满荒诞的世界的理解, 对生活在这个乱世中的人们的生存境况的体悟。
小说的主人公亨利是志愿参加一战的美国青年, 他怀着满腔热情来到意大利前线, 担任了救护队中尉军官的职务, 目睹了战场上惨绝人圜的杀戮, 认清了战争的荒诞本质:除了带来死亡和毁灭, 对人类毫无意义。那年冬季, 阴雨绵绵, 霍乱在部队里肆虐, “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大战灰飞烟灭后, 近5万美国青年死于欧洲战场, 英国近100万, 德、法、俄、奥、匈各超过100万的死亡人数, 相形之下, 7, 000人确实只是个区区小数, 而且数字的抽象掩盖了七千条鲜活的生命殒命于战场的残酷事实。海明威极尽嘲讽之能事, 死了这么多人, 却故意轻描淡写, 辛辣地讽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美国政府草菅人命的冷漠无情。战争打响后, 救护车队里就弥漫着厌战情绪, 帕西尼断言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情了。当亨利和战友们在掩蔽壕里诚惶诚恐吃冷面干酪时, 一颗巨型的迫击炮在他们附近炸开了, 帕西尼的身体给炸烂了, 他在痛苦的惨叫声中死去, 亨利的膝盖也没了, 不得不拖着伤残的身体住进了医院。战争就像发了疯的恶魔张着血盆大口, 无情地撕裂着人的肉体, 吞噬着人的生命, 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痛苦。海明威以血腥的战争事实辛辣地揭露了狂热的战争宣传和战争的荒诞本质。
亨利伤愈回到前线, 发现战争情势很糟糕, 士气低靡, 即便是军官也厌倦了战争。教士告诉亨利说, “到了今年夏天, 许多人才明白什么是战争。有些军官, 我本以为永远不会明白的, 现在也觉悟了。”战争逐渐变得像噩梦一般, 亨利不得不跟随部队冒雨撤退, 士兵们反战情绪异常强烈, 他们枪杀军官, 丢掉步枪, 盼望回家。“以高涨的热情参军参战, 到以颓丧的心态厌战反战, 这是一代美国青年精神流变的过程。” (吴然2005:23) 不仅是海明威, 战场上的各国青年都是这种精神流变的典型和代表。当他们撤退到塔利亚门托河, 更令人恐怖的枪杀事件发生了, 战场宪兵正在审问、枪决脱离部队的军官, 资本主义文明中的普天之下皆兄弟的博爱情怀在自相残杀的惨剧中脆弱得不堪一击, 战争摧毁了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支柱, 其荒诞性因此而达到了高潮。亨利也被逮捕了, 很有可能因为有“异国口音”而被意大利宪兵误认为是“德军间谍”而枪杀, 他见势不妙伺机逃跑, 不幸跌落河中, 所幸抓住一根木头, 顺水漂流, 决定洗手不干, 单独与战争媾和了。亨利只能以当逃兵的方式以躲避战争的荒诞, 他成功地逃过了冷漠、丑恶、残暴的子弹的扫射, 这并非证明他苟且偷生, 相反他看清了战争的丑恶面目、政客官僚们的虚伪本质, 战场上所谓的英雄不过是上当受骗者, 曾经梦想会为负伤而感到光荣, 如今却平添了难以抚平的精神创伤。
三.爱情的徒劳
战争使人的生命被毁灭, 人的尊严被蹂躏, 人间的正义、公理也被践踏。这个混乱而没有理性的世界在人们眼里变得陌生, 难以理解了。亨利做出了逃避的选择, 企图在远离硝烟的和平世界里重建一个世外桃源, 爱情便成了他唯一的精神支柱, 然而, 他能如愿以偿地守护他的爱情从而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吗?海明威把战争的残忍与亨利个人的幸福并置在一起, 冷静、客观地描写了亨利和凯瑟琳如何从开始邂逅时的玩世不恭逐渐发展为一种甜蜜的爱情, 以及这种美好、幸福的爱情最终又如何梦碎人亡。为此, 海明威不是单纯地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揭露战争的罪恶和荒谬, 而是试图向读者展示人的生存境况。他曾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不要以为我向你们展现的残酷和破坏只局限与战争, 它们是生活本身的状况。” (刘久明52) 同时, 作者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战后的和平生活上, 而是通过亨利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给小说增添了一抹浓重的悲凉。
在大战期间, 亨利在意大利军队担任中尉, 通过朋友雷纳蒂的介绍, 结识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开始亨利并不真心爱她, 也没有爱她的念头, 认为与她交往只是逢场作戏, 以打发烦闷的时光。后来, 亨利腿部受伤, 住进了米兰医院, 得到了凯瑟琳温情倍至的精心照顾, 他们之间由此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可是海明威在他们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 也不忘为他们的爱情走向毁灭做出层层预设。亨利受伤后, 凯瑟琳送给他的圣安东尼像丢了, 这个小饰品是他们的爱情信物, 可现在不见了, 这是个不详的预兆。此外, 当凯瑟琳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 问其好友弗基会不会来参加他们的婚礼, 弗基回答说:“你们永远不会结婚的。”“结了婚你就要死了。不是吵架便是死。人们总是这样子的。”弗基显然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而是为好友不容乐观的前景感到深深的忧虑。然而, 她的担忧最终变成了冷酷的现实, 凯瑟琳怀孕了, 感觉似乎钻进了生活的圈套, 可喜的是亨利和凯瑟琳还是有信心呵护他们的幸福。因此, 爱情成了他们与整个荒诞世界抗衡的唯一武器, 但是, 他们的爱情之花能经受住风吹雨打吗?
亨利与部队决裂后, 与凯瑟琳趁着雨夜奋力划着他们的爱情之舟, 逃往中立国瑞士。他们的希望很平凡, 只想与自己的爱人远离战火纷飞的战争, 过一个安稳、恬静的日子。他们的梦想如愿以偿了, 在瑞士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可是, 现实却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凯瑟琳没有死于战争, 却因难产死在一座和平宁静的城市———洛桑。海明威曾在1948年插图版小说的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是一部悲剧, 这个事实并没有使我不愉快, 因为我相信, 人生就是一部悲剧, 也知道人生只能有一个结局。”在海明威看来, 人好比着了火的木头上的蚂蚁, “木柴一烧起来, 蚂蚁成群地拥向前, 起先往中央着火的地方爬, 随即掉头向木柴的尾端爬。蚂蚁在木柴尾端聚集的够多了, 就掉到火里去。有几只逃了出来, 身体烧得又焦又扁, 不晓得该爬到什么地方去。但是大多数还是朝火里跑, 接着又往尾端爬去, 挤在那还没着火的尾端上, 到末了还是全部跌在火中。”这是海明威对人生的理解: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徒劳的。这和《圣经》传道书中的传道者所言一脉相通, “虚空的虚空, 凡事都是虚空。” (1048) 同时, 作者也借凯瑟琳之口, 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人生只是一场卑鄙的骗局”。现在, 亨利心爱的凯瑟琳离开了他, 外在的极限生存困境对他的压迫成了对他精神、心理的折磨, 他的内在被抽空了, 他的回忆、他的向往通通被暴戾的世界瓦解了, 徒劳成了他的人生际遇最好的注脚。
四.结语
一战铸就了海明威对人生的根本看法, 奠定了他早期作品的悲观主义情绪。在《永别了, 武器》中, 作者以战争的荒诞和爱情的徒劳谱写了一曲荒诞人生的悲歌, 他让读者看到了毫无意义的世界, 同时, 让读者意识到了人对幸福与希望的憧憬与不合理的世界之间的冲突, 正是这种冲突, 才有人生的悲剧。荒诞意识是人清醒的标志, 是人对世界真正认识的标志 (加缪119) 。海明威以战争中的恐惧、死亡, 以及和平世界中生存的痛苦与无意义向读者呈示了人的荒诞处境和荒诞存在, 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由而真实的生存的回忆、关注和向往。
参考文献
[1]Donaldson, Scott.New Essays on A Farewell to Arms[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Heminway, Ernest.A Farewell to Arms[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 2000.
[3]Reynolds, Michael.The Young Hemingway[M].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 1986.
[4][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董衡巽.海明威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6.
[6][美]海明威著.永别了武器[M].林疑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7]刘久明.“重压下的优雅风度”与海明威的“准则英雄”[J].外国文学研究, 1998 (2) .
[8]柳鸣久主编.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3.
[9]麦尔肯·考利著.流放者的归来——二十年代的文学流浪生涯[M].张承谟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6.
[10]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5.
3.《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文化创伤理论;海明威;战争创伤构建
一、引言
《永别了,武器》通过构建战争给主人公及当时的士兵和大众带来的巨大创伤,这里所论述的“战争”带来的“创伤”并非意指“创伤”是对“战争”的未经中介的、常识性的自然反应,事件本身不会创造集体创伤,事件并非本然具有创伤性质。创伤是社会中介的属性,对当时战争创伤的构建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社会过程。《永别了,武器》通过不断地构建这种战争创伤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苦难,预示并阐释主人公亨利及凯瑟琳最终的悲剧命运。
二、文化创伤理论概述
创伤的构建要素包括宣称、承载群体、受众与情景三个主要部分。宣称即群体关于社会现实的样貌、原因以及这些原因所暗示的行动责任的再现,宣称是创伤构建的开始,承载群体是创伤过程的集体能动者。他们兼有理想和物质利益,位居于社会结构的特殊地点,而且他们拥有在公共领域里诉说其宣称的特殊论述天赋。受众与情景便是这些承载群体在特定时间、空间下传播、强化这种创伤。本文将运用文化创伤理论中文化创伤的构建过程理论简要论述这一构建过程在小说中的体现,并进一步揭示这一战争创伤的构建对故事中人物精神状态及命运的深刻影响。
三、战争创伤的构建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亨利是一名来自美国的热血青年,响应了意大利“爱国主义”和美国政府“为了拯救世界民主”的号召,满怀着对荣誉对未来的憧憬加入了前往意大利前线的救护队。随后持久的战争及其所展示的残酷与恐怖,深深震撼动摇了亨利先前的信念。他开始怀疑战争的意义,并逐渐厌恶战争,最终恐惧战争。以先前的亨利深信不疑的文化为参照,参战后的亨利及其他士兵对战争的意义提出了深深的质疑。正是这种质疑使得原先的战争意义遭到驱逐,战争由此获得了创伤地位。
战争带来的创伤是极其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对战争意义的反复思考与讨论贯穿小说。第七章中,亨利与发疝气的士兵间关于战争的讨论,“糟糕透了”的重复表明了对战争的厌恶;第九章中,机械师间关于战争的讨论更是强化了这种质疑与憎恶;在第十一章,亨利又与牧师讨论起了战争,通过牧师的反应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恐惧;而在第二十七章,亨利关于战争的心理独白则更是把这种质疑与憎恶推向顶峰。
作为战争创伤承载群体中的“能动者”,提出这种关于战争的论述正是构建战争创伤文化的宣称。无疑这种宣称是对战争“神圣价值令人惊骇的庸俗化的感叹,是令人恐惧的破坏性社会过程的叙事”。亨利、机械师们、牧师等人作为战争的承载群体的成员,通过自己对战争的思考与探讨,成为了战争创伤的“言说者”。而其所处的社会群体成员也必然受到他们言论观点的影响。尽管许多军官对此依然不以为然,但更多的感同身受的士兵则成为了这种战争创伤的承载群体,使这种创伤得到扩展、弥漫和加强。
创伤的不断扩展与加强会逐渐形成新的主导叙事。在这种主导叙事的形成中,关于“责任归属”,即建立“迫害者(对手)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第三十章中艾莫死于意大利士兵的射击,而亨利也几乎作为逃兵被枪决,因此小说并未把这种战争创伤中“迫害者”的矛头指向德军或奥军抑或战争的任何一方,而是直指战争本身。正如小说中永远在下的雨一样,正是这似乎永远不会结束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对死亡的恐惧。对“责任归属”的建立使得创伤的承载群体把矛头纷纷指向战争,对它加以谴责与反思,正是通过这个过程,亨利及其他人形成了对战争创傷的集体认同。这种集体认同使得战争文化创伤的地位得以确立。而这种战争创伤在军官、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与再现更是使得这种创持续得到扩散和加强。
四、结束语
《永别了,武器》通过亨利及其他军官大众之口对战争提出质疑,这种质疑和憎恶作为战争创伤的宣称开启了战争创伤构建的过程,随着故事的进展,创伤承载群体的不断扩大,这一过程不断得到强化。最终这种创伤成为了人物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人物心头并不断影响着人物的爱情、命运。通过对战争创伤的构建作者控诉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深的迷茫与伤害,同时也向人们揭示了,在这种战争创伤影响之下,所有经历战争的人都不可能彻底摆脱战争带来的创伤,一切和平与美好都不过是幻影,所有最终都将走向死亡,迎来悲剧性的结局。
参考文献:
[1]Ernest Hemingway. A Fare Well to Arms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7.
[2]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徐颜森.一路退往幻灭之城——论《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毁灭[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
[4]白丽娜,佟雨葳,古明.浅析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亨利与凯瑟琳情感关系的转变[J].文教资料,2010(14).
4.《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四
比起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外语就单调了,但在翻译这个平台上,二度创作,又给了汉语的发挥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据说懂外语的人喜欢读原版,电影也是如此。可是,于我而言,汉语外语都不行的我,还是喜欢高手翻译家的二次创作,他们让我扩展了想象力,省去了阅读上的生涩。
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读了三遍,还看了几遍电影,载体的不同,得到的愉悦各有不同,收获多少,就看汲取者自身的文化修养了。
因为喜欢《永别了,武器》,常常会去网上读那些精彩的节选,特别是对场景的描述,不次于一场旅游。
摘一段:“故事从那年夏天开始。当时我们住在乡村的一幢房子里,隔着河流和平原,可以看得见远处的高山。河床里铺满了鹅卵石和大的圆石,阳光下白得闪闪发光;河水清澈,流速很快,水深的地方呈现一种静谧的幽蓝色。部队就从我们的房子旁边经过,上了大路,到处尘土飞扬,连树叶和树干上都落满了尘埃。那年秋天似乎来得较早,树叶都提前飘落。我们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路上激起漫天尘土,微风中树叶纷纷落下,部队过后,空荡荡的路上堆满了落叶。”反复阅读,有景有声,再闭目畅想,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我也找出原文磕磕巴巴的读过,像个初小学生一样,能念通句子就很幸福了,根本享受不到山影、河流、色彩和阳光。
5.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篇五
有那么一些年代,总是发生着我们所不愿意他发生的所有事情,最最叫人无奈和痛苦的,莫过战争。两群甚至更多的野心的体现,连累进去了许多的百姓,他们不知道战争是什么,他们厌恶他却服从他,他们都默认了要在战争之后好好地活,但是他们也大都默认了战争将要夺取自己的生命。也就在这样只存在服从于杀戮的环境下,他们艰苦地进行了战争。
突然想起了之前看过得一部电影--《兵临城下》。开始的镜头是苏联征用了许多百姓来参加战争,将这些年轻的小伙子用成批的卡车运到前线,每两个人为一组分别持有枪支和子弹,旨意是当持枪的人牺牲后将由拿子弹的人拾起枪支再次冲锋。而在以为了国家的荣誉的口号,或者说是借口的鼓励下,迷茫的年轻人么就这么冲向敌人。
德国军队那边的武器火力巨大,这些战士简直成了无力还击的靶子,于是有理智大胆的人提出撤退,但最具讽刺的是我方前线却以逃叛者的名义将他们射杀---于是便成了这么一副景象,无辜的百姓么在敌人和自己军队的射杀中一个一个倒下。
6.永别了 篇六
我是游泳高手,有着“小飞鱼”的美称,自然对鱼有好感。前几天,我们家新添了三名成员,一条小花鱼,两条小黄鱼。小花鱼放在玻璃缸里,非常漂亮。和小黄鱼相比,它显得格外顽皮:有时游出水面吐泡泡,像泡泡枪那样一次能串射出好多泡泡;有时像正进行着游泳比赛,极速地绕着鱼缸游;有时在那儿做着连我都不会做的后空翻,像是在进行鱼类体操大赛
正当我看得入迷的时候,妈妈突然在我身旁说道:“看它这么活跃,该不会是垂死挣扎吧!”“别开玩笑了,没看它多么健壮呀!”我开玩笑道,“吾夜观天象,见太白落于西方,天罡在正东之上,乃大吉也!”
中午放学,妈妈来接我,从妈妈口里我听到了小花鱼死亡的噩耗。唉!小花鱼呀小花鱼,你怎么就这么离开我了呢?我不禁想起了杜甫诗中的一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不可能呀!是妈妈跟我开玩笑吧?抱着这线希望,我迫不及待地往家赶,一进家门就立马冲向小花鱼,发现小花鱼倒在了缸底,它死了。
妈妈也看了看,说道:“我们把它扔了怎么样?”“不行!”我坚决地说,“我要把它埋进土里,让它安息。”
7.《永别了,武器》读后感 篇七
随着八十年代初女性主义和批评文体学的发展, 女性主义文体学开始崭露头角。1995年英国语言学家萨拉 ? 米尔斯出版的《女性主义文体学》一书成为女性主义文体学发展的里程碑。她将女性主义和文体学结合, 并提出女性主义文体学“不仅描述文本中的性别歧视, 而且探讨叙述视角、能动性、隐喻和及物性等是如何与性别问题相联系的”[1]。她主要从词汇、短语和语篇三个层面分析文本中的性别差异, 从而展现女性由于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所遭受的压迫和歧视, 使读者从性别角度重新审视文本。
二、《永别了, 武器》的女性主义文体学解读
《永别了, 武器》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扛鼎之作, 对其的文学评论也涉及各个方面, 如反战主题, 语言风格, 人物形象等, 但鲜少有人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
本文将试图从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角度重新分析这部小说, 从词汇、短语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书中女性的地位和处境, 挖掘海明威的女性意识和态度, 引起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一) 词汇层面
女性主义文体学认为, 在语言中, 男性很大程度上都被作为标准。如全指代词he和全指名词man本身既可指男性也可指全体人类。但人们在用这些词汇时, 很少会想到女性。如 :Let everybody defend his home. Let them keep their sisters in the house. [2]这句话中his指代everybody应是全称代指, 但从后文来看, his事实上指代的是男性, 而女性不仅不能保卫家园, 还处于一种受男性保护的状态。再如, Napoleon would have whipped the Austrians on the plains. [3] Austrians本是全指名词奥地利人, 但通过上下文可知这里特指奥地利男人, 因为只有男人才出现在战场上。
此外, 书中很多命名都是以男子为中心的。如姓名排序old Meyers and his wife, a solder and his girl等男性都被放在了前面, 而女性则处于从属位置, 并且是从与男性的关系角度而非作为独立的个体被介绍的。米尔斯认为, 女性被描述成某人的妻子使得自己成为丈夫的附属并处于被标记的地位。[4]这种说法更被约定俗成, 成为一种习惯, 因而女性地位无形之中较男性处于劣势。
小说中, 女性不仅被后置成为附属, 还被看低。文章中男女职业基本上是按照男女的社会分工来安排的。如soldier, doctor等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职业无一不是男性, 而nurse, waitress等无一不是女性。另一群女性“hookers”在这些官兵眼里更是毫无人格可言。这些都无不体现了女性所处的第二性地位, 正如Cameron所说“很多女性主义流派断定我们的语言, 对世界的变现或“命名”是从一个男性的视角和根据对两性的刻板印象来实现的” [5]。
(二) 短语层面
由于单个词汇本身有时并不能表达一定的含义, 故而对文本的分析要上升到短语和句子层面。以下部分通过对小说中动作及物性的分析来揭示男女之间权利的不平等。
米尔斯认为通过对及物性的分析, 我们能够大致推断人物看待自己位置的方式以及他们与别人的关系。[6]本篇小说通过特定动作的选择暗含了男女间的权利关系, 即男性的支配统治地位和女性的从属依附地位。如 :“I turned her so I could see her face when I kissed her and I saw that her eyes were shut. I kissed both her shut eyes. I thought she was probably a little crazy……I did not care what I was getting into.”[7]在这样短短几句话的描写中, 男主人公的动作明显多于女主人公, 掌握着主动权。其次, 男女主人公实施动作过程的性质也有很大差异。亨利的七个动作中有五个有意物质过程, 动作对象都是女主人公或其身体部位。两个心理过程, 表现出自己对凯瑟琳的毫不关心。而凯瑟琳的动作只有一个即her eyes were shut. 这个动做很大程度上是无意的物质过程, 动作对象也是眼睛本身。所以, 通过对文本语言及物性的分析, 不难看出男性多为动作的主导者, 处于支配地位, 而女性则多为被动接受者, 处于被支配地位。男女的不平等地位便显而易见了。
(三) 语篇层面
女性主义文体学的语篇层面分析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关于男女主人公的不同描写。米尔斯在《女性主义文体学》中指出男性角色更倾向于从整体描述外貌, 尤其会描述他们的头部特征。而对女性的描写则带有性意味。[8]《永别了, 武器》中人物的描写无一不体现出了这种描写方式。“Miss Barley was quite tall. She wore what seemed to me to be a nurse’s uniform, was blonde and had a tawny skin and gray eyes. I thought she was very beautiful.” [9]在这一小段的描写中, 对凯瑟琳的描写都突出她相貌姣好, 身材出众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亨利的性渴望。而凯瑟琳本身对自身的外貌也十分在意。怀孕期间, 她曾多次问亨利自己是否不再漂亮, 他是否还喜欢自己。她对自己形象的在意很大程度上由亨利决定, 甚至是为了讨好亨利。而在对男性的描写中则没有这种特点。“The points of his mustache stood straight up. He was a major, his face was tanned and he laughed all the time. “[10] 这样对男性的描写基本上是面对面式的整体性描写, 不仅没有任何的性意味, 反而展现出很强的男子汉气概。所以, 在语篇描写中, 女性也处在依附男性而存在的地位, 个体性十分淡弱。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在《永别了, 武器》这部小说中, 女性是被男性压制的。她们成为被男性观察和动作的对象, 处于附属和被动的弱势地位。尽管很多批评家认为海明威对女性抱有十分复杂的态度, 不能仅仅认为他是一个男权主义者, 但是作品无论是从词汇层面、短语层面还是语篇层面都无一不流露出男女极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而女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极易沦为悲惨的受害者。
摘要: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许多作品都不乏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其中《永别了, 武器》便是个中翘楚。女性主义文体学作为21世纪方兴未艾的文学批评理论, 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视角和更广阔的分析空间。通过其分析这部小说, 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中隐含的性别歧视和男权思想, 从而揭示女性不平等的社会地位以及受压迫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体学,词汇,短语,语篇
参考文献
[1][4][6][8]Mills.Sara.Feminist Stylistics[M].New York:Routledge, 1995, p.1, 81, 112, 125.
[2][3][7][9][10]Ernest Hemingway.A Farewell to Arms.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51, 119, 30, 19, 101.
8.永别了朋友-初一作文 篇八
两年前,我家来了个新成员——小狗莉莉。它长着一对又小又尖的耳朵、一双大而亮的眼睛、一个小巧灵敏的鼻子,还有一身黑白相间的绒毛。莉莉乖巧可爱,可讨人喜欢了。
每天放学,我刚走到家门口,它就会跑出来迎接我。舔舔我的手,闻闻我的鞋子,扯扯我的裤子。我也总喜欢挠挠它毛茸茸的身子,并到厨房里找些它喜欢吃的东西。有意思的是,要是别人给它吃的,它表现得特“矜持”。它总是先用鼻子东嗅嗅、西闻闻,待仔细检查完,确定食物安全后,才会慢慢享用。
每到星期六,我便会带着莉莉去小公园,那里景色优美,是个散步的好地方。每次,它都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和树叶赛跑,一会儿又去抓蝴蝶了,看着它上蹿下跳的.样子,我都忍不住想笑出来。
可是,美好的日子只延续了两年多。不久前,莉莉生了一场重病,我们带它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治好。清晰地记得那天是1月30日,莉莉已几天没吃东西了,到中午11点多,它的呼吸已越来越弱。我伤心极了,泪水不住地往下流,无声地滴在了它的额头上。它努力地睁开双眼,再一次看了看我,然后点点头,好像在说:“主人,我知道您已尽力了,我们来生再见。”然后,便永远地合上了它的眼睛。
晚上,我和妈妈把它埋到了它平日里最喜欢的地方──小公园。我对着永远安睡了的莉莉说:“莉莉,这里有许多蝴蝶,还有许多小朋友,他们都会来陪你玩的。我也会常来看你的,你不会寂寞的。”
永别了,莉莉。你陪我一起成长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已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我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将成为我童年生活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9.我爱你永别了散文摘抄 篇九
“溘然好想你,你会在哪里,过得快活和委屈,溘然好想你,溘然锋利的回想,溘然模糊的眼睛”手机铃声想起,抓起手机,另一边,温柔的声音响起了,那个声音,熟悉的不克不及再熟悉,关于这一切,都要回与2008年。2008夏季,曙光刺目刺目刺眼,室外极端炎热,李严《化名》来到了电脑旁,打开电脑,登上了属于本身的聊天QQ,一个陌生的头像闪起,两小我聊了起来。
是谁,带给你暖和的爱。是谁,带给你无穷的才能。是谁,走进你的心房。又是谁,发清楚清楚明了你特其余爱。这一切都归源于认为,未知的认为,带给无穷的才能,当与爱人联袂共度时,这种长相厮守的认为,才会发泄,下一次,属于谁的哪??
带上未知的疑问,一路来见证,下一站幸福。
结尾:
两小我仅经由过程聊天,在一路了,固然老是面对着电脑,面对着收集,然则倒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高兴,从未享受过亲情以外的爱,两小我离得并不远,然则却不克不及会晤,李严的父母是最通俗的人,而雨燕《化名》的家庭背景倒是那么的好,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然则即使这些,也没能阻盖住两小我,时光已以前近半年,然则却没有见一面,甚至连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仅此罢了。
回到家,整顿了行李,分开了这个处所,前去下一站,寻找生平中值得付出的人,我爱你,跟你无关,我爱你,再会,我爱你,永别了
跟同伙在一路的那些日子,固然,嘴角上带有一丝微笑,然则,心里倒是那么的痛,第一次付出的爱,确是那么的简单,获得的.却也是分开的成果。2011年1月3日,一个陌生的德律风打了过来,然而,对方的声音,在此刺痛了他的心,没错,是雨燕,是消掉落了良久的雨燕,他哭了,雨燕说:“比来好吗?”李严笑着说:那有什么好不好的,只要能以前就行,雨燕勾留了一下,李严说道:有事吗,,雨燕说:我要娶亲了,欲望你能来,。“好的,我会去的,那没什么事,我挂了”然后就是德律风嘟嘟的声音,放下德律风,心是那么的痛,如同针扎一般。
没有会晤,那么,何来的情感,何来的爱那,这个故事就一场一个谜语,一贯没有被解开,转眼2011年已经以前,懂得已经近两年了,然则一贯都是如许,后来有一天,雨燕,上线了,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分别吧。李严,紧追为何,答复倒是,没有情由,从此,头像变成了灰色,灰色的头像一贯保存在他的qq上,他分开了家,第一次前去外埠打工,同伙知道他的工作,为了让他散心,于是对他说来他在处所,打工,于是他去了。
他去了,然则倒是以同伙的同伙身份去的,在婚礼宴上,他喝醉了,两行清泪从眼角流出,这也许是最后一次流泪吧,这也许是心底最终的祝福吧,喝完了最后一杯,在同伙的搀扶下,分开了,走出来,他溘然直直的站起来,冲着天喊:“为何你随便忽略俘虏了我的心,却又将我狠心摈弃。”
真情告白:我爱你,永远再会。我爱你,永远永别。固然,你并没有与我一路过完这往后的人生,然则很感激你曾经让我幸福,固然你并没有与我共度生平,然则你让我融合到爱情的真谛。我爱你,再会。
10.永别了我的宝贝作文450字 篇十
也许你会问,既然是宝贝,那么怎么会舍得与它永别呢?其实,那所谓的宝贝是指我家里的那个电视。因为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去看电视剧,节目,新闻……
周六早上,我一边吃早餐一边看电视剧,好看的剧情使我哈哈大笑起来,开心极了。不过,这却把我的父亲给引来了。这时,父亲便对我说:“这电视剧是永远看不看不完的,你越看就越喜欢看,这样一来就会影响你的学习,知道吗?”接着,父亲就去把电视给关了。于是,我就对父亲说:“爸,我知道。可今天是周六,您让我看一会儿,等吃完早餐,我就不看了。”但父亲坚决不肯,他怕我看上瘾,影响学习。
我是一个不信“歪道理”的.人,所以对父亲的这种说法是很不服的。但他是我的父亲,唯有服从。因此,我心感委屈,接着就哭了,而且很生气。
但后来想了想,我觉得父亲的话也并不完全无道理的。看电视多了,坏处多多啊!就拿我的“死党”来说吧,她以前也是一个很喜欢看电视的人,但后来就戴上了眼镜,变成“四个眼”的人了。
到了中午,父亲就把电视搬进了他的房间,这让我再次流泪水了。我知道,其实父亲这样做是为了我能读好书,考上大学,将来的生活能轻松点,不要像他那样辛辛苦苦地奋斗生活。毕竟父亲是过来人嘛,所以他当然是希望他的子女比他更具有知识,生活得更好了。所以,为了父亲,为了自己,我应该更加地努力地学习。
11.我发现了“秘密武器”作文 篇十一
我发现了“秘密武器”作文
记得我上寄宿制学校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同学都有自己对付作业的“秘密武器”。什么是“秘密武器?”嘘!偷偷告诉你们。有时候,班主任会让我们抄生字,我们班的同学就发明了“秘密武器”――“双枪”。“双枪”就是一只手捏两只笔,一次写两行字,效率猛一倍,不到半个小时,作业就完成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班的同学中午使用“双枪”的时候被值日的老师发现了,我们班的同学开了一次会,一致认为“秘密武器”是非常不好的,但是我们班的同学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四处观察、打听别的班级有什么“秘密武器”。我们分头行动,四处问人,嗬,新式的“秘密武器”可真不少!三年级的同学找爸爸妈妈“代笔”,四年级的同学找姐姐“援助”,五年级的老大哥是“丢三落四”――抄课文时只抄头和尾,中间漏一些没关系……,我们发现了许多的“秘密武器”,可也发现经常使用“武器”的同学的成绩,也很“秘密”――太差而羞于公开露面。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有所感触……我发现了“秘密武器”作文400字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推荐阅读:
职场减压秘密武器11-20
中国近代武器发展史10-05
武器警械培训心得体会10-06
武器装备科研许可认证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