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期末寄语

2024-09-13

学生期末寄语(精选8篇)

1.学生期末寄语 篇一

特差:或许你有些调皮,有些好动,也常挨批评,可在老师的心中,一直认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学习是靠持之以恒的,如果你能把学习的激情融入每时每刻,静下来认真思考,勤奋学习,那么,你也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老师相信,你将是最棒的!努力吧!

差:活泼开朗的你,挺乐意帮助别人,却总管不好自己。你喜欢玩耍,这并不是你的缺点。可是,如果只贪玩不学习,知识会自己长翅膀飞到你的脑子里吗?老师赠你一句话: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中:你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个很乖很乖的孩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上课时,两只小手总是放得平平的。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在老师的鼓励下,你的发言也积极了。但最近,你染上了个坏习惯,那就是粗心。老师希望你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吗?做一个优秀、完美的学生,努力吧!

中:你是位聪明又懂礼貌的好孩子,每次无论老师在哪儿碰到你,你总是亲切地向老师问好,老师心里好高兴,可是当老师看到你上课经常讲悄悄话和做小动作时,不禁皱眉了,聪明的孩子,下学期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对吗?

好:知道吗,这学期,你的进步可真大啊!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感到高兴。每次老师表扬时,总有你的名字。你的漂亮的字迹,你那高高举起的小手,你那正确无误的回答,都让老师深切地体会到你在越变越好!继续加油,你将会是最出色的!

优:你有许多优点:诚实纯朴,乐于助人,思维敏捷,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能够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信得过的得力助手,独立能力强,学习主动自觉,上课情况良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成绩优秀,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在书写、表达、写作方面再下功夫,争取更好的成绩。

知道吗,这学期,你的进步可真大啊!你的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感到高兴。但最近,你染上了个坏习惯,那就是粗心。老师希望你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吗?做一个优秀、完美的学生,努力吧!

你有许多优点:诚实纯朴,乐于助人,思维敏捷,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孩子。独立能力强,学习主动自觉,上课情况良好,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成绩优秀,老师希望你继续努力,在书写、表达、写作方面再下功夫,争取更好的成绩。

2.学生期末寄语 篇二

手中反复掂量学生的试卷,良久,却有苦说不出——唉,很为学生叫屈。

案例和简析

1.例如有一题: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布鲁斯号召人民起来抵抗。

布鲁斯四处奔走,召集被打散的军队,动员人民起来抵抗。

石榴花开得很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题型,我们平时也做过,但是考试时竟然大部分学生做不出来或是乱写一通。因为“花开得很旺”,不像“我去给爸爸开门”那样可以写出具体动作,是需要用上恰当的形容词或是像课文《石榴》中描写那样用比喻句来写得生动形象。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例句本身就有分析难度,而出题又和例句是两驾马车,学生看不透题型也转不过这个弯,学生怎么不茫然呢?这时你判他做题错误,评分就有失公允,冤枉他们了。

2.再来看这道题:

胡平生病住院了,同学们约好放学后去看望他。李红红正巧放学后要出黑板报,不能前往。请你把李红红的问候转达给胡平。(3分)

你可以这样转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乍一看,我们会觉得这题很容易,有点像写留言条。可是,再一看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就只好替学生认栽了——不仅要把需要转述的话写完整,还要将人称转化,不能写成“我”如何如何,而要写为“李红红”(或是“她”)怎样怎样,末尾还要写明“祝”之类的问候话语。对于刚刚上了三年级才几个月的学生来说,怎么能这么顺利审题呢?

3.最后,我们再来看作文题(25分)。

两题中任选一题。

1.《三袋麦子》中,小猴把土地爷爷给的一袋麦子种下了地,第二年,麦子丰收了,麦囤里堆得满满的。小猴看着这满囤的麦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发挥你的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

2.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我最______

约七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编写童话故事,不奇怪,小孩子喜欢编童话。但是再看看下面一行那个“我最______”题目,居然都填上了内容,什么“我最能干!”“我最喜欢玩具汽车”“我最好的安排”“我最聪明”“我最爱吃的麦子”等等。哦,原来学生是以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是要先填空,不能漏掉一题。填完,就可以放心写作文了。唉,你不要笑话他们,这是他们理解力的局限。再看,果然填写成的题目和写的作文是两回事。更让人发窘的是不少学生竟在作文稿纸里写起“答”来,原来他们看题目中那么多问号,不知道那是提示,完全以为是要做问答题。

思考和建议

我相信出题的老师绝不会刻意为难学生,但是事实上却给学生带去了很多的麻烦。所以,在拟定考题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要想好向学生要什么,怎么才能要得来,简单明了一些就行,不要无端生非。

1.明确期末考试的性质和目标

与中考、高考等升学类的选拔性考试不同,小学各年级的期末考试是一种终结性的水平测试,基本定位是合格性,主要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具体来说,就是对一个学期以来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检测,以及对学生基本的思维发展情况的考查。

因此,小学期末考试在命题上,要明确性质和目标,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差异,突出考查年段和课程要求的重点。试题难度、分量要切合学生实际,试题形式要浅显明了。同时,除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外,在考试内容上,还要加强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经验的联系,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卷中尽可能杜绝出现偏题和怪题。

例如上面的作文题,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我们只需要他们能文从字顺地叙述经历过的事情即可。所以,我不会选择那么“绕人”的素材,也不会给一堆需要慢慢阅读的提示,只挑选学生最熟悉的经历来写。例如“课堂上的笑声”,或是“说说我们的______老师”。你看,学生一看就懂,谁都好上手写,都能写出点什么。但要写得很出色又并不那么容易,能拉开一些距离。同时,让学生在考试中的作文写作时依然能重温快乐生活,体会师生温暖难忘的情谊。

2.期初是拟定期末考试的起点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期末考试和平时教学原本是整个教学过程密不可分的环节,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应当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考查的内容,应当是针对平常教学的,否则,教学和考查不能匹配,考查也没了依据,所谓“出师无名”。

所以,命题教师要检查一下所设计的试题内容以及形式是否都是来源于平时的教学。如果内容或是相似的内容没有教过,如果方法和技巧没有练过,如果题型或样式表达没有接触过,也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迁移练习,那么出这道题你想考什么?学生在考场上写不出来的时候,会反思自我用功不够还是抱怨老师故意刁难?

如果是片区统考,命题老师或教研员老师就更要斟酌了。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是从片区在开学初传达的统一要求和方案中挑选的吗?平时我们对这些要求和方案的贯彻做过检查和指导了吗?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缺失给予及时的指正和辅导了吗?如果这些做得不够好,试题设计的时候就必须让难度折中甚至略微放低,不能“就高”而不“就低”。

3.给学生一个体面的分数

一次考试的分数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尤其要多给予正面的鼓励。学习上只要态度不是特别差劲的,给一个及格以上的分数,比挂一个红灯羞辱他(她)要更有利于开展后续的教育。所以,期末考试的命题教师要想到让辛辛苦苦读了一个学期的孩子,考出一个比较满意的分数,甚至让他们发现竟然比平时做得要好,使他们有信心能更好地迎接新的学期。命题教师要心怀怜悯,多多考虑学力困难的学生的处境,适当降低一点难度,使他们也能考出一个及格的分数,而不是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度过一个假期,然后再负罪赎罪式的开始新的学期,让未来的一个学期都变得暗淡无光。

4.同样也不要为难老师

像上面的那些题目,如果是放在平时练习或测验中,能让学生适当进行题型变式的训练,试探一下学生的灵活程度,毕竟教师还有再指导的机会。放在期末考试中,就不合适了。学生没有再研究的机会,老师也没有补救的机会。全班突然没有考好,任课老师也没机会辩解什么,只好恨自己的学生不争气,怪自己对学生练得还不够“狠”。现在,你再思考为什么很多老师喜欢题海战术了吧?很简单:让学生“多见世面”,做更多的偏题和怪题,宁可千题万题考不到,也不让学生抱怨一题没见过,最后保住些许分数。但是这样,我们又失去了什么?那些失去的,也许才真的是我们师生应该拥有的。

3.高职院校大学生期末考风调查 篇三

关键词:高职;期末考试;考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0-0003-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在高职院校各门课程结业考试过程中,考生为了获得理想的考试成绩而进行作弊的风气愈演愈烈,考试作弊导致评价信息失真,不但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查,教师也无法根据考试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学校也无法对教育质量进行有效地监控,从而给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为了考察高职大学生的考试作弊情况与动机,于2014年6月针对江苏扬州三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和动机进行问卷调查,从而为加强学风建设、为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制订有效遏制考试作弊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在借鉴冯利君对考试作弊调查问卷的基础上[2],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形成本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高职学生学风和考风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考察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及动机;第三部分统计学生特征。调查于2014年6月4~5日在江苏扬州市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调查时间选择在大规模的期末考试即将开始时期,笔者认为在此期间学生对平时的学习情况以及考试作弊的态度有着较为深刻的感受。问卷在每所学校等额发放70份,对各学校教室内上自习的学生随机发放。在做过相应的解释后,要求学生匿名当场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2份,剔除回答不完整或有明显错误的问卷,共取得有效问卷186份。对回收的调查问卷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本次调查样本的组成结构分布情况如下:男生71人,女生115人,分别占总调查人数的38.2%、61.8%;大学一年级67人,二年级64人、三年级55人,分别占36.0%、34.3%和29.6%;担任班级或学院干部的有62人,占33.3%,党员有27人,占14.5%,团员有117人,占62.9%。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高职学生对学习和成绩的态度。一般而言,考试作弊行为与学生自身对学习和成绩的态度有很大关系。本调查中的学习态度通过平时学习情况和应对考试方式来测量。①平时学习情况。调查显示,大一选择“平时学习就刻苦勤奋”的占同年级49.3%,而大二、大三分别只占26.6%和25.5%;大一、大二、大三选择“平时学习就一般努力”的分别占同年级的38.8%、50.0%和50.9%。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②应对考试方式。大一学生中有41.8%选择“平常勤奋,考前重点复习”,而大二、大三对此的选择比例分别为23.4%和20.0%。大一、大二、大三选择“平时一般考前重点突击”人数分别为52.2%、43.8%、30.9%,同时选择“平时放松全凭考前突击”的比例为6.0%、32.8%、49.1%。这表明大一学生在对待考试上更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平时的学习重视程度下降,大三的学生有近一半全凭考前突击。大学中的课程考核逐渐变成了突击考试,这需要教学工作者反思。③对成绩的态度。大一、大二、大三选择“高分很重要”的人数分别占同年级的83.6%、59.4%、25.5%,选择“考试通过就行”的比例分别为13.4%、26.6%、56.4%。在大三年级甚至有18.2%的学生认为“考试成绩无所谓”,而在大一对成绩持无所谓态度的人数仅占3.0%。这表明高职学生对成绩的重视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

2.高职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及态度的调查。①考试作弊行为。调查从“自身作弊行为”和“发现同学作弊行为”这两个方面来考察高职学生考风情况。在回答“进入大学以来,你在考试中作弊过吗”问题时,有48.4%的学生在考试中有过作弊经历,有34.9%的学生“从未作弊”,还有16.7%的学生“想做但不敢”,存在考试作弊的隐性危机。在回答“在大学里,你有发现同学作弊吗”时,竟然有高达91.9%的学生曾发现周围同学考试作弊,其中有40.3%的学生认为在考试中“有很多”同学作弊。可见高职院校中考试作弊情况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②对同学考试作弊的态度。调查设计了两个问题考察高职学生对同学考试作弊的态度。在回答“发现同学考试作弊,你会怎么做”时,有37.1%的学生选择“痛恨但不会有所行动”;由于同学关系,没有学生去“检举告发”;更为严重的是有50.5%的学生对周围同学的作弊行为熟视无睹,持“无所谓当作没看见”的态度;还有12.4%的同学想“有机会一同合作”。这说明当今许多大学生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只要没有直接影响到自身利益,就持“独善其身”的态度。同时作弊行为也具有“羊群效应”,会对其他不作弊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在调查“您如何看待同学考试作弊的行为”时,有20.4%的学生回答“习以为常,自己也经历过”;高达52.7%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同流合污”;15.6%的学生认为“不可理解,但不赞成也不反对”;只有11.3%学生认为“非常不可理解,坚决反对”。竟然有73.1%的学生对作弊持认同态度,并有20.4%的学生还曾经有过作弊行为,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中学习风气败坏,考风考纪很差,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发生偏转。

3.考试作弊的影响因素调查。从不同年级以及主、客观两个角度来考察学生考试作弊的动机。①主观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在主观影响因素中,选择“平时学习不努力”、“对课程不感兴趣应付考试”、“混及格以免重修”的学生分别为91.4%、66.7%、65.6%,其次是“在乎成绩想取得更好成绩”、“拿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成绩太差难向家长交代”分别占到62.9%、49.5%、32.3%。选择“想取得更好成绩”的比例在大一、大二、大三中分别为77.6%、70.3%、36.4%,这表明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呈下降趋势。在主观影响因素中,三个年级学生认可度一致且皆为最高的是“平时学习不努力”,除此以外,在大一、大二、大三中,第二影响因素分别为“想取得更好成绩”、“混及格以免重修”、“对课程不感兴趣应付考试”,分别占同年级人数的77.6%、89.1%和86.3%。②客观影响因素。在客观影响因素中,居于前三位的是“课程枯燥记忆内容太多”、“整个社会都在弄虚作假,作弊不算什么”、“别人都作弊自己不做亏了”,分别占到82.8%、61.8%和57.0%。在客观诸多影响因素中“课程枯燥记忆内容太多”是三个年级共同的第一因素。大一中有59.7%的学生认为“别人都作弊自己不做亏了”是第二大引发考试作弊的因素。分别有62.5%的大二和67.3%的大三学生共同选择“作弊不算什么”作为其第二大外在因素。说明外部不良的社会风气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影响比较大,学生已经失去了“考试作弊是可耻的”道德标准。此外还分别有47.3%、32.3%的學生选择了“监考不严,很少被抓”和“对作弊惩罚不严,往往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监考老师在考场中监考不力,对作弊学生出于“同情或宽容”而导致对作弊的惩罚“雷声大雨点小”,使得学生的作弊成本较低,也推动了大学生考试作弊之风的蔓延。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1.主要结论。本研究以江苏扬州市三所高职院校的186名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了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作弊行为、引发作弊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①考试作弊行为与学生对学习、成绩的态度密切相关。大一学生总体上平时就学习勤奋,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学习的重视与努力程度下降,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一半是不够努力、比较放松的,大三学生学习风气最差,绝大多数学生全凭考前突击来应对考试。②当前高职学生考试作弊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近半学生有过考试作弊的经历,高达九成的学生发现同学有作弊行为,但多数学生对此持“无所谓”态度,更不会检举告发,对同学的作弊行为采取了默许纵容态度。由于考试作弊行为存在“传染性”,让许多没有作弊的学生产生不平衡及从众心理,由此也造成作弊的隐形危机。③引发高职学生考试作弊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主观上主要是由于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造成的,客观上主要是课程枯燥、考试记忆内容太多,加上社会的不正之风影响,作弊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等多重主客观因素交织,共同引发了高职院校学生考风败坏。

2.对策建议。①学校需要在大二、大三年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考试氛围,使学生明确考试目的,端正考试态度,建立科学的应对考试方式。②学校需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形成大学生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不良影响,规范自己的学习和考试行为。③根据课程的专业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降低最后考试成绩的比重,同时加大平时作业、实验操作、课堂讨论、读书报告、文献检索、参与项目等多种形式的比重,实行灵活多变的课程考核方式,防止学生完全靠考试突击来通过课程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刘西,李佳孝.近五年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评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123-124.

4.小学生期末复习寄语 篇四

我认为:做好语文复习指导必须突出以下五个环节。

就要让他们进行广泛地阅读,并有条理地加以归纳。

首先要熟读课文,查阅平时摘录的笔记,再次深刻地理解、巩固课本中的知识。为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学生阅读、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并提供给一些线索。如: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找出本册的重要作者,掌握他们的“名、时、地、评、作”等内容。理出本册所学的写作方法,并能举例加以说明。文言文词句的翻译、理解。列出字词句训练中的重要知识点,等等。有了一定的线索,学生阅读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只要朝着这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那么就会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会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真正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背诵默写、积累佳句我们祖国的语言丰富优美,在文学宝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如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志向;毛泽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信念,等等,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掌握这些佳句正是语文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命题者非常注重对学生背诵默写能力的考查,为顺应这一考试发展趋势,在全面阅读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应要求学生勤于动手,把课文中学过的名言、警句、俗语、格言,以及篇段中的佳句摘录出来,并让他们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在读读、背背、写写的过程中使这些名言佳句变为自己的知识,以便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能运用自如。

在这一环节中,大量的佳句的背诵掌握,应安排在课外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内进行抽查背诵、默写等方式加以检查,并督促学生及时改正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使其扎扎实实地掌握名言佳句,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言。

三、理解分析,举一反三

理解分析是积累的进一步深化。教学生会读,读得流畅、通顺,背得熟练,还未达到积累的目的。因为祖国的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所以我们还应指导学生细细地体味语言的内在含义。在复习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关键性词句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去理解去分析。启发学生“开动机器”,善于分析问题,善于通过表象看本质,练就一双慧眼。

四、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掌握一定的运用知识的方法。所以,在全面复习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真正掌握答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考试时能有“法”可依。复习说明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让他们明白每一类说明文都运用了相应的说明顺序,并可通过抓住一些关键词句来确定文章所用的是何种说明顺序;复习议论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寻找论点的方法,让他们归纳出论点往往出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总起句)、中间(过渡句)、结尾(总结句)等位置;复习关键词句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时,可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往往在这个词的前一句话中;复习文言文时,可以告诉他们“译词、连句、顺意”的翻译方法……掌握了解题方法,就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第三、四环节的指导,可采用教师在课堂上举例分析、师生共同归纳答题方法、然后精心选择题目让学生去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运用课内知识去解答课外问题的方法,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五、设计试题,查漏补缺

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学会了解题方法后,就要联系实际,认真考查他们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最好方式就是设计试题,进行模拟测试。

1、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有关课本、练习,自己设计试题出一份试卷,并事先保存好答案。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换试卷进行测试,考后让出卷的同学批改。这样做,既让学生在选择试题的过程中进行了一次综合复习,又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哪些知识是重点,应如何去掌握。在评改试卷时,还能发现他人的错误,以引起自身的警惕,真是一举两得。

2、教师也可用模拟试卷或自己命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来验证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何种水平。

但不管使用哪种方式,测试后,教师都要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查漏补缺,然后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这一环节,可采用课外出题——课内测试——课外批改——课内改正的形式完成。课外出题、批改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课内测试可培养学生考试的纪律性和增强他们的时间观念。课内改正,有老师的指导、提醒,能让全班同学更好地查漏补缺、掌握知识。

5.期末考前寄语我的学生 篇五

自己失望 / 为自己点亮一盏长明灯 / 看不见错误,就会陷入迷途 / 心盲只会让你不断迷失 / 别让怯懦淹没了自己的天赋 / 迷失方向时,记得校对好心灵罗盘 / 继续走完下一里路,就可以创造奇迹 / 有生命才有希望 / 为自己播下希望的种子 / 摒除杂念,才能完成人生考验 / 蒙住了眼睛,只会盲目地过一生 / 只要不放弃,就能看见日出 / 在绝望之中给自己留下一点希望之光 / 人生的未来必定灿烂而辉煌

像英雄一样去战斗!

同学们,人生不拼不精彩,缺乏竞争和考试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考场就是一个战场,也是一个你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次考试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但只有走好无数个这样的一小步,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让我们面对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一起立下发奋学习的志向,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佳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校增光添彩,共同向父母和老师献礼!,你们向着自己的目标,不畏艰难,奋勇拼搏,勇往直前。我首先祝愿大家好心情,好运气,在期末备考的风雨路上一路顺风,快马加鞭,马到成功!

可能有些同学会‚近‘考’情更怯‛,其实,用不着肌肉紧绷,如履薄冰。人生的意义永远不在于鲜花、掌声,而在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美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而最美的风景,更在那登上山巅后的回首一瞥之中。放下那种种的疑虑和紧张吧,只要你以平常的心态,踏踏实实的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你一定会发现——曙光就在前头!

其实每一个学生在大考中一般只能考出自己80%的水平,很多人就是因为紧张而考不好,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了,做到问心无愧!

贫穷的家庭也许无法改变你们不幸的命运,但你们的努力一定能改变家庭的贫穷。在你们的肩上,担负着父母的希望,老师的重托!你们不要再停留在‚十年寒窗苦‛的幽怨中,美丽从来就离不开艰辛;你们不要再感叹‚古来征战几人回‛,懦弱从不属于青春少年。

你们是狂奔的骏马,哪怕千难万险,你们是翱翔的雄鹰,何惧狂风雷电!长风猎猎战鼓催,旌旗飞扬马蹄碎。老师希望你们要像英雄一样去战斗!

穿过黑夜就是朝霞飞舞的黎明。老师衷心地祝福你们:怀轻松心情进考场,带胜利喜悦回报父母!

4、固执心态:考试时,久攻不下的试题,又不愿意放弃,又不愿意转换思考角度,苦思冥想,徒然浪费时间,此谓固执心态。

正确做法:遇到事情想得开,不要一条路走到黑,不要为了个芝麻丢掉个大西瓜。

5、懊丧心态:考试进行中,有的试题久攻不下,不得不放弃时,出现一种惋惜心理,形成懊丧心态。

正确做法:来点‚阿Q精神‛,可以观察周围考生,认定‚我难他们更难‛、‚我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他们也可能做不出‛。

6、冲动心态:在经过多次尝试后,忽然来了灵感,豁然开朗,心情异常兴奋,思维失控,产生冲动心态。

正确做法:告诫自己必须冷静,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二、应试策略:平衡情绪

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像杨利伟那样高心理素质人才毕竟是十三亿里挑一啊!)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

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进而确定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在具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记住: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

拿到试卷后,心中应记住这样两句话: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三、答题常规

牢记“沉着细致,认真答卷,先易后难,注意复查”十六字方针

(一)强化审题意识

1、审试卷本身

①题干。如选择题要注意选择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②选项;③要求;

2、审命题者①命题依据。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②考查目的。思考此题是“考哪个知识点”,是“哪个能力点”,像作文就要揣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3、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

如果把高考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试题结构与组成是其躯干,那题目中的提示语和附加语则是“枝枝叶叶”,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提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和方式,减少盲目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包括夹注、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二)强化答题策略

1、科学答题

①时间分配要合理。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Ⅰ卷40分钟以内,Ⅱ卷四——六题4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②答题顺序要科学。本着‚先熟后生‛、‚由易入难‛、‚各个击破‛‚步步为‘赢’‛的十六字方针。

2、常规要求

一、应考心态调整

影响考试的因素有多种,而研究表明,学会调节心态排在第一位!考试中常见的不良心态有:

1、偏急心态:考试时,有些考生为了抢时间,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没有审清题设条件,慌忙答题,这种心态称作偏急心态。

正确做法:拿到试题,先大致浏览一下,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不要急于动手,先看清题设条件,挖掘隐含信息。根据条件,设计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再求什么,使解题有顺序地进行。

2、犹豫心态:一接触到试题,好象有不少思路,但对每一种思路又感到模糊朦胧,不知如何是好,犹豫不定,迟迟不下笔,此谓犹豫心态。

正确做法:仔细分析题目,选取自己感到比较适合的思路,进行解答操作。

3、烦躁心态:经过几次的尝试,仍不得其解,心情烦躁不安,再尝试,再失败,烦躁更甚。这种烦躁心态,堵塞了思路,失去了灵感,妨碍了能力及水平的发挥。

正确做法:静下心,不急躁,将这个题目打上记号暂时放一下,继续做下面的题目。

①答题卷禁用铅笔、红色水笔答题;②坚决不在答题卷上做任何“标记”;③不乱涂乱画;④作文中坚决不出现真实地名、人名;⑤字迹清晰,文面整洁。

3、强化规范意识

①选择题。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到“清晰”“到位”“规范”。②简答题。坚守“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一原则,不自作聪明,不节外生枝。表述语言简洁、明确、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不出现病句。③作文。做到“五脏俱全”:有题目,结构完整,有层次,字数合乎要求等等。

4、坚决避免随心所欲的自然主义解题行为。(1)认真分析考点的设置,不能只凭感觉。

(2)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思考:①这个问题问我的是什么?(题目的落点是什么?)②解答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知识点?什么办法?为什么?可有哪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5、树立解题思维的规范性、科学性。

①树立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已知”就是题干的提示语和具体的语言环境。②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主要指语言应用题。③明确要求,符合目的。④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有些选题也许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那就要看哪一个“硬伤”较明显,切不可抓着一个小毛病不放,而放过十分明显的错误。⑤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分析,从中寻找错误。

叹服的舞蹈……他们是自信的最好诠释者与实现者。

自信是生命的基石、人生的根本。拥有自信,你才能像黑色的海燕一样,在暴风雨来临时无所畏惧勇敢搏击,你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昂扬奋进,拼搏进取,创造辉煌。

自信的力量足以令柔弱的小草冲破土地的封锁,展现勃勃生机;足以令滴滴轻盈的水珠穿透坚硬厚大的巨石,展现顽强的力量;足以令崖间的苍松傲视风雪,展现坚韧的生命。

大海没有蓝天的广阔无垠,因为自信,它依然奔涌向前,创造出滔天的巨浪与壮丽。沙漠没有绿洲的富饶美丽,因为自信,它依然自我如故,创造出风沙的狂舞与雄浑。冰雪没有春日的温暖绚烂,因为自信,它依然一尘不染,创造出雪花的晶莹玉剔透。

拥有自信,才能朝前进的目标,风雨兼程,努力跋涉!拥有自信,才能在一次次的跌倒后重新爬起,给生活一个灿烂而坚定的微笑!拥有自信,你的心,永远感受着雨露的滋润和阳光的普照!拥有自信,才能把你的人生历程,定格为一道不变的风景。

自信,是创造精彩的先导;自信,是来子心底的无形力量。拥有自信,就拥有力量!就拥有‚亮剑‛精神!就拥有战胜!拥有自信,我们就没有垮不过的坎,没有越不过的沟梁!同学们,让我们充满自信,克服一切困难,选定自己的方向,勇往直前,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创造自己的精彩。

四、寄语学子

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则当创造另一个自己,创造自己的风格,创造自己的前途,创造自己的自己。

题记

细节决定成败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麦当劳关注食品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取得巨大成功;巴林银行忽视了一个极为平常的细节,导致银行倒闭。可见,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细节。

注重细节,促使事业成功。英国一位作家曾这样说道:‚细节是构成金字塔的一块块方石,是铺就铁路时自甘居下的一条条枕木。‛我们只有关注细节,把握细节,演绎细节,才能把握人生和命运。徐虎的每一次上门服务,从个体上看都是如此的平凡、普通,但正是这无数个细节成就了他的光辉形象,使他为人们所敬爱。爱因斯坦的天才造就了相对论,但他的演算里并没有复杂的微积分,没有精致的三段论,只有几万次看似普通的计算、推理和证明。每一次的计算、推理或证明本身很微小,但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促成了人类科学史上的一次突破和飞跃。正是因为他们注重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的事业才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忽视细节,导致事业失败。德国的一位建筑师卡尔说:‚是细节成就了一幢幢高楼,忽视细节就等于忽视自己的事业与生命‛ 上海地铁二号线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上海地处华东,地势平均高出海平面就那么有限的一点点,一到夏天,雨水经常会使一些建筑物受困。设计者由于忽视了一个极普通的细节在地铁的每一个室外出口设计三级台阶,致使成本大大增加,无法与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相比,宣告了我们设计上的失败。美国‚挑战者号‛的碎片,不正是忽视细节的最好见证吗?由于一个螺丝钉没有拧紧而导致一架航天飞机的损毁,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如果我们的设计者没有忽视那三级台阶,如果我们再多那么一点点严肃与认真,又怎么会有那无尽的修补和悔恨?如果那位拧螺丝钉的美国人能深深地认识到那颗螺丝钉的重要性,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我们的宇宙就会多一位坚强的探索者。忽视细节,遭受失败。这,是无法辩驳的道理。

细节不细,生活中我们不能漠视细节,因为细节孕育成功。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细节显得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没有细节就

自信的力量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奥里森•马登也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也说过:‚面对成败难卜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唯一条件就是信心‛

自信,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一个人的成功,国内外多少科学家,尤其是发明家,哪一位不是对自己所攻克的项目充满信心呢?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只会一次又一次地激发起他们的斗志,是自信赋予了他们战胜失败的力量。同样,不少企业家的创业史上也闪现着自信力量的光芒。

花儿因为自信才娇媚和芳菲,引来无数的蜜蜂;溪流因为自信才湍湍流淌,最终觅到了自己的母亲——大海;树苗因为自信才战胜风沙、干旱,长成参天大树。自信,是生命的绿杨,是力量的源泉,是奋斗的起点。

因为自信,困难才向你低下高仰的头颅;因为自信,力量才变得无穷无尽;因为自信,奋斗的旗帜永远高擎;因为自信,才会世上无难事。

自信是雄鹰凭借展翅凌霄的搏击展示出的豪气,自信是高山凭借傲视群峰的峻拔显示出的巍峨,自信是江河凭借川流不息的奔腾显示出的气魄,自信是当你面对挑战时勇往直前的勇气与精神。

诗圣杜甫告诉我们,自信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诗仙李白告诉我们,自信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毛主席告诉我们,自信是‚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壮志。只有拥有自信,你才能斩断畏惧与恐惧,迎来成功的曙光。

贝多芬凭借自信奏响了生命的交响曲,史铁生凭借自信书写了人生的宏伟篇章,女排凭借自信捧起了阔别17年的奖杯,刘翔凭借自信在奥运赛场掀起了黄色旋风,邰丽华凭借自信舞出了令人

没有生活。我们常常为没有重视某些细节而付出惨重的代价,我们也常常因为重视细节而成功。细节的背后是人生,是事业,是国家的荣誉。袁隆平的杂交神话,‚神州六号‛的美丽轨迹,无不是细节铸就的。生命因为有了细节,才充满了惊喜!人生因为注重细节,才成就美丽。

6.高一班主任期末寄语-班主任寄语 篇六

《让青春留下我们难忘的足迹》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我也许不是你们理想中的老师。我没有演员的容貌,没有雄辩家的谈吐和口才,没有运动员的体能和身材,没有教育家的风度和智慧,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却真诚的老师。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不要指望我的脸上挂着永恒的微笑。因为我不是机器人,我的情感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被理智所掩饰,特别是在你们的面前,我不希望自己是一个虚假的面具,我希望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本色的我,尽管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我。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我想做你们的朋友,但我知道,我很难实现这个愿望。希望你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我所做的一切也许会损害你眼前的利益,但我绝不会损害你的将来。愿你在将来的某一天明白自己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虽然我对你的情感不会和所有的同学一样平分秋色,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空间里,我或许给你的情感少一点,那是因为你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或许给他的情感多一点,那是因为他的调皮打闹使我对他多了几分牵挂和担心。如果把我自己看成是圆心,把与每一位同学之间情感的距离作半径,那么这个几何图形永远也不可能是一个规则的圆。

同学们,我想对你们说:假如你是一位学习优秀的同学,千万不要以为我对你的严格甚至近乎苛刻的要求是吹毛求疵,因为我知道你还有巨大的潜能,有必要接受重力的锻压。即使你学习优秀这并不意味着你什么都优秀,也许在其他许多方面还与同学有差距,所以我希望你时刻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不会折断奋飞的翅膀。假如你是一位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你千万不要以为我对你的热情和鼓励仅仅是对你的安慰和同情。因为你有许多其他同学所没有的优点,你完全没有必要气馁和自卑。即使你学习成绩不理想,即使你将来不能成为科学家,这并不妨碍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然也不会妨碍我们成为朋友。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不要因为我们性别不同,你就不敢接近我。也不要因为我们年龄差别大,就一定认为我们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代沟”。虽然我已到了奔三的年龄,但都同你们一样渴望心灵的春天。听到你们的歌声,我仿佛是重读自己的花季雨季,参加你们的游戏,仿佛又唤醒了我的青春。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我之所以批评你,这并不代表我讨厌你,恰恰说明我喜欢你。喜欢你的豁达,喜欢你的善解人意。我之所以找你谈话,是因为你通情达理,俗话说得好,响鼓不要重锤敲。我之所以在课堂上常常提问你,这说明你专注的目光引起了老师的注意,也相信你一定能回答出来。我平时喜欢喊你跑跑腿,做点事,那是老师相信你,觉得你是一个可以托付做点私事的学生。你做得很好,但是老师很少表扬你,我也觉得欠你很多,但老师不得不这样做,因为天天表扬你,你会是什么感觉,其他同学会是什么感觉,你感觉太好,将来还听得进批评吗?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我评判学生的标准,成绩不是唯一的砝码。你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天天早早来到学校,从未迟到,将来一定是严于律己、遵纪守规的公民。你作业认真,总是独立完成,将来工作一定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你虽然学习基础不太好,但你热心助人,关心集体,心胸开阔,心地善良。也许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你是最受欢迎的人。你成绩不好,每一次考试,也许就是一次失败,当别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的时候,你饱尝的却是失败的苦果。当别人高高兴兴告诉家长开家长会的时候,你最担心的不是父母的训斥,而是你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深的歉意与愧疚,你担心的不是自己有皮肉之苦,而是父母那宽容与忧虑的叹惜。可是,你并不气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也许将来你不一定是科技工作者,但是你可能是“徐虎”、“陈观玉”,你说,这样的人我不敬重我敬重谁,这样的人我不钦佩我钦佩谁?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我们的集体是你我他组成的,在集体的棋盘上一定有你的位置,不论你是将帅还是车马卒,都有你努力的方向。你在棋盘上走动时,不能只考虑这一个子儿,要从全局出发,一步失误,满盘皆输。你不穿校服,可以使全班蒙羞。将来在工作上可能因为你的疏忽,可能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你迟到,两操不认真,课堂上坐不住等等,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你个人。在这个棋盘上,光有将帅肯定不行,只有车马炮卒同时发挥作用,棋局才能胜利。雨果曾说:“生活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愿你们在集体的棋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为集体的棋局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我想对你说:我是一位十分普通的老师,我所拥有的只有内心朴实与真诚,你的将来肯定比老师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人当然也不例外。当你奋飞在蓝天白云中的时候,我还来不及喜悦,面对的又是新面孔的“你们”。命运将我们撮合在一起,愿我们珍惜我们共同在一起的时光。(班主任寄语)虽然这在人生的旅途中仅仅是瞬间的相遇,但希望我们的相遇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同学们,我还想对你说:我愿意用我的心来理解你们,因为我喜欢你们!

我渴望理解你们的世界,因为这是我一生是职业。

我也常常的暗暗自责,许多时候,大人们的美丽的想法和急功近利的做法与你们的思想状态和性情状态相差甚远,我也常为此感到隐约的忧虑。做为一个教育的执行者,我们不得不屈服于我们教育的体制,不得不屈服你们的教材和考试。

我也曾有过与你们一样的青春,但那时的我和你们不同,现在的你们比我的儿时要艰辛和劳累许多,严峻的高考形势,激烈的学习竞争;稚嫩的肩膀承担了太多的灌输和服从。可是不管怎样,这世界还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你们的成长,破坏你们要长大的坚定信念。我期待着你们的将来,你们的素养学识,你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一定会远远的超过你们的老师,这一点我始终坚信,我始终期待。

同学们,拿出你们一惯的勇气、智慧和执着,一路坚定的走下去。好把你们的老师远远的抛在后面,去成就你们自己的未来!

也许现在的你还不能完全看懂我给你们的赠言,如果你能把它保存下来,就等你三十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一看,可是那时侯你们的老师就已经白发苍苍了。

7.学生期末寄语 篇七

教考分离,顾名思义,指教授(包括辅导)与考试相分离,常见于中考、高考、自学考试等水平考试中。对于这类统一的标准化考试而言,教考分离模式无疑凸显了考试的公平、公正,以及考试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正因为如此,当前不少高校试图在学期期末考试中也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替代传统的“教考合一”模式。然而,这一改革的合理性引发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巨大争议。

客观而言,大部分高教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都能认识到,教考分离有利有弊。其中,认为利大于弊者,自然支持甚至倡导教考分离;相反,认为弊大于利者,则坚决否定此举。

关于教考分离的弊端,学术界的认识林林总总: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背离了现代教育评价的主旨,导致师生关系工具化[1];有学者认为教考分离偏离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助长了“应试”取向[2];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考分离不利于拓展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空间[3],等等。归根结底,学术界质疑教考分离合理性的根本出发点在于:教考分离的理论基础及其蕴藏的价值内核与现代教育评价及现代管理学的主旨背道而驰。教考分离的教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强调教学结果与预设课程目标的对照,据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现代教育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性而非结论性作用,不是侧重“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追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考分离的管理学理论基础主要是麦格雷戈归纳的X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经济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因此需要强制性的约束、管束与监督。具体到教考分离模式,其隐含的预设就是教师需要一定手段的监督与制约,否则教师没有教学压力,不会主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样是这个麦格雷戈提出了与X理论对应的Y理论:工作是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过程,只要目标适当且有意义,员工就会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基于X理论提出的教考分离,实践中很可能导致的后果是: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

对于教考分离的优势,学术界的认识也多种多样:教考分离能够避免任课教师在教学与命题过程中的盲目性与随意性[4],有利于调动教师从严执教的积极性[5];教考分离有利于端正学风考风[6];教考分离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具有可比性[7];教考分离有利于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8];教考分离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获取真实的教学信息,宏观掌握教学情况,包括比较不同教师对同一门课程教学大纲的领悟情况和知识传授情况[3],等等。与反对者从理论根基上否定教考分离不同,在赞成者看来,所谓的教考分离的弊端,不过是实践操作上的不当,是可以适当采取措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关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的争议,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声音都来自校方(教师、教学管理者、高教研究者)。那么,学(生)方是什么意见,什么态度呢?显然需要关注者的关注———在教育改革面前,如果缺乏学生的声音,我们的决策总显得“自以为是”。

二研究框架与数据

通过文献阅读,我们总结了学术界对于教考分离的利与弊的认识,以及高等教育教考分离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几方面问题,编制了《关于高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调查问卷》。2015年6月份,课题组在北京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该校2014级学生期末考试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选取该校经管学院、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2014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问卷采取现场填答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269份,有效回收率达96.1%。

本次所有问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上机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该校哪些课程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

考虑到教考分离这个说法对该校2014级的学生并不陌生(授课教师一般在学期初就会向学生说明期末考试模式),本次问卷调查前,课题组没有对教考分离做任何概念界定。调查对象所理解的“教考分离”主要是任课教师的解说,包括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而是校内同一年级统一命题,比如大学英语;还有一种是授课教师不命题,试卷来自开设有相同课程的其他高校,比如高等数学。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该校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电路分析等课程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采用了“教考分离”模式。显然,从课程性质来看,该校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基本上是公共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也就是学术界认为相对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课程。

(二)该校教考分离的相关配套工作有没有协调到位

教考分离显然需要前期的教学与后期的考试相配套,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考什么。从这个角度讲,教考分离离不开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

当被问及“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事先统一了教材吗”,回答“统一了”的占44.4%,“没统一”的占23.3%,“有的课程统一了,有的没统一”的占32.0%。这说明,该校在统一教材方面的工作还没做到位。

紧接着,在回答“对于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如果事先统一了教材,任课教师是按照统一的教材来授课的吗?”这个问题时,只有51.9%的学生回答“是”,还有22.1%的学生回答“不是”,26.0%的学生回答“有的是,有的不是”。这个调查结果显然不够理想:任课教师如果不按照统一教材来授课,不同样违背了“教”与“考”的统一性吗?通过私底下与教师座谈了解到,统一教材没有获得教师的认可,是导致任课教师不一定按照统一教材来授课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再看看另外两个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一个问题是,“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考试试卷内容跟平时的教材内容有很大出入吗?”,统计结果显示,回答“是”的占23.8%,“不是”的占32.0%,“有的是,有的不是”的占44.1%;另一个问题是,“跟你相关的、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考试成绩能否反映你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8.4%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反映”;26.1%的学生认为“完全不能反映”;还有35.1%的学生认为“有的基本上能反映,有的完全不能反映”。这两项调查结果说明,该校实施教考分离的课程试卷覆盖面与统一教材之间尚有较大出入,以至于学生认为试卷内容不能够很好地检测出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水平。

“积极宣传,正面引导”,是很多尝试教考分离的高校共同总结出的一条有益经验,主要是指任课教师(也可以包括班主任、辅导员、院系教学管理人员)以积极支持的态度,充分肯定教考分离模式,多向学生宣传教考分离的好处,帮助学生减少对教考分离的抵触情绪,从内心认同并接受教考分离模式。但在回答“根据你的了解,你的任课教师对教考分离的态度是?”,32.3%的学生认为“老师也不赞成教考分离,不过听命行事”;只有23.7%的学生认为“老师很赞成教考分离,并时不时地跟同学们讲讲教考分离的益处”;还有43.6%的学生认为“有的老师很赞成教考分离,有的老师不赞成”。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也认识到要学习已有经验,要求教师在学生面前“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但首先或许是因为学校以及学院在向教师“积极宣传,正面引导”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还没完全把教师争取到积极配合与支持的状态,以至于教师或明示或暗示传达给学生的态度不完全是赞成。毕竟教考分离剥夺了任课教师的考试权力与权威,任课教师的消极抵抗与不满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高校需谨记的是,要想保证教考分离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争取任课教师的支持与配合。

(三)该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认识与态度

总体而言,体验过教考分离模式的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调查中,只有11.6%的学生表示“赞成”,而高达46.8%的学生明确表示“不赞成”,另有16.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还有24.7%的学生表示可以“视课程性质而论”。同样的问题,换个角度再问:“相比而言,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你更倾向于希望学校实施的是?”,统计结果显示,只有16.1%的学生选择“教考分离”,而高达66.7%的学生选择“教考合一”,另有16.9%选择“无所谓”。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了高度相似性。这充分表明了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

以上是关于高校教考分离正反两方面的一些说法,这里向被卷入其中的学生求证:因为卷入其中,所以他们有发言权。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教考分离的态度。

基于表1中学生对教考分离正反两方面说法的态度,可以看出,总体而言,高校学生不是很看好教考分离的考试模式;很多所谓的教考分离的“优势”,不过是校方所认为的优势罢了。

(四)如果高校一定要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有助于扬长避短

关于高等教育考试是否适合采用教考分离模式,这个争论或许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有些高校会抛开这一争论,直接进行教考分离试验,试图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践行方式方法,毕竟,教考分离或教考合一,高等教育学期期末考试总得择一。那么,如果高校决定采用教考分离模式,在学生看来,怎样做才有助于扬长避短?学生的回答按比例从高到低依次是:保留任课教师和学生对于考试范围的知情权(56.0%);教师先集中研究、讨论,选取统一教材(44.0%);试卷由本校(而非他校)根据统一教材命题(41.0%);不断改进试卷,促进科学、规范(39.8%);保障教学管理人员的协调合作(25.6%);其他(3.4%)。

(五)抛开考试模式不论,学生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课堂教学

学生期待什么样的大学课堂教学,看似跟教考分离模式研究没有关系,实则有关系。考试模式不仅仅对学生的学具有导向作用,对教师的教也有影响,例如,通过私下与个别教师座谈了解到,教考分离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在学时既定的情况下,教师每一堂课都要抓紧时间“赶”任务,没有时间也不敢自由发挥。也就是说,教师上课基本上是“照本宣科”。那么,教师的这种教法是否受学生欢迎?学生上这样的课能感到有收获吗?

关于这一议题,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了一正一反两道题。对于“你期待的大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是:“能教我学习方法、思考方法”(71.2%);“知识点的讲授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连”(54.7%);“或多或少能带给我精神引领”(51.3%);“能颠覆我原来的想法,启迪我思考”(42.7%);“给我留下不可磨灭的精神成长痕迹”(34.5%);“按部就班地围绕教材知识点来讲”(4.9%);“其他”(1.9%)。相反,对于“你最不希望大学课堂教学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选项由高到低依次是:“照着备课笔记或者是PPT念”(73.7%);“讲课中途因为‘规训’学生的行为偏差而满堂训斥”(45.5%);“对单位、社会牢骚满堂”(44.7%);“结合社会实际讲授知识点,结果一直‘跑题’”(36.5%);“其他”(2.6%)。

综合正反两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大学课堂是有期待的,这种期待不只是知识点的覆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精神指引、信念的激发;大学生期待从大学课堂,尤其是教师那里获取“正能量”,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大学生期望通过课堂与教师进行精神交流。正如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全球顶级化学家之一)认为,考察一个教师的工作,最简单的标准是:一个学生上过你的课、进过你的课堂,他应该与其他人不一样[10]。

(六)怎么看待教考合一模式下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的现象

在很多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看来,教考分离是针对教考合一的弊病而提出的。其中,学期末授课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这一点备受指责。学生对此怎么看?

对于这道开放题,只有部分调查对象作答。其中,72.9%的作答者肯定(或者说认可)这一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他们给出的理由有:第一,老师帮忙划范围、划重点,等于再次强调了该门课程的学习重点,一方面让学生复习起来比较有方向,不至于一头雾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们对重点内容着重掌握;第二,学习与复习有的放矢,有助于减轻学期末的考试压力,增加考试信心;第三,这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的方式,只有明确了复习范围,学生才愿意去学习,否则,学生不愿学习,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与复习的积极性;第四,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有更自由的心态去学习他们想要学习的东西,比如,如果是非专业课,教师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大量时间去深入学习专业课;第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对想要出国继续深造的学生有利;第六,让应试简单化,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精神引领;第七,既然学校以学分绩点为考核标准,那么,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不过是帮学生更高效地达标,所以无可厚非;第八,教材一般是依据某一门学科的特点而编写出来的,未具体考虑这门课程应用到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老师“划范围”“划重点”可以弥补后者,增强学生结合专业需要的学习针对性;第九,高校不应该要求大学生像中小学生那样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学习上,所以没必要在考试上为难学生,因为对大学生而言,不只是学习知识很重要,锻炼能力也很重要;况且,有些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的相关内容可能以后一生都不会用到,更没必要用考试来为难学生(言外之意是老师考前“划重点”“划范围”就是不拿考试为难学生的表现)。

当然,也有16.4%的作答者很反对教师的这种做法,甚至表示“看不起这样做的教师”。反对者的理由是:第一,“划范围”“划重点”切割了知识的系统性、全面性,不利于学生对完整知识的掌握;第二,助长了学生平时学习的惰性——很多学生平时根本不学习,不思考,只等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但这种突击并没有真正消化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学的不扎实);第三,有些同学考前按照老师划的“范围”“重点”突击,无论是否真正学会,也可能取得好成绩,这对平时认真上课的同学不公平;第四,学生平时没有学习积极性,这种状态反过来也影响老师上课的积极性,导致老师照本宣科,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互动,大学课堂无聊又压抑,而大学课堂本应该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研究的过程;第五,大学更应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而不是让学生养成考前死记硬背知识(读死书)的学习习惯。

此外,还有11.3%的作答者认为考前老师“划范围”、“划重点”有利有弊:好处是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和焦虑,能提高成绩;坏处是容易把学生“惯”出“懒惰”的毛病,也就是平时没有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不爱钻研,不爱思考,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不利。

四结论

基于上述统计结果,我们认为,大学生不赞成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比例(46.8%)远高于赞成的比例(11.6%);如果大学生可以在教考分离和教考合一两种模式之间做出选择,选择教考合一的比例(66.7%)远远高出选择教考分离的比例(16.1%)。当然,这不排除大学生本身的意愿或者说选择有趋易避难的因素影响。

反对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主要是从理论基础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内核方面进行否定的,而目前倡导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的学者并没有就此给出辩证的解释,或者说没有寻求到相关的理论支持,更多的是把一些关于实践的认识当做“优势”:比如,支持者认为,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公平、公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等等。但这些认识只得到了极少部分学生的认同,换言之,不认同这些所谓的“优势”的学生比例相对更高。这表明,高等教育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更像是校方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能因为当前一些在校大学生学习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就投其所好。例如,指出教考分离对学生今后考研、社会考级有帮助,因为在教考分离压力下,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试问,大学教育存在的主要价值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考研、考级培训机构岂不是自我矮化?从学生关于大学课堂的期待中可以看出,他们绝大部分不希望大学课堂跟中小学课堂一样照本宣科,而是期待走进大学课堂,能获得精神指引,思想摩擦碰撞出火花。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教考合一也存在弊端,从这个角度讲,如果高校执意学期期末考试采用教考分离模式,怎样做才能尽可能地兴利去弊?首先,高校以及学院要对相关教师进行动员,积极宣传,正面引导,争取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再由任课教师正面引导学生,减少学生的消极抵触情绪;其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广大教师应协调一致,共同配合,统一教材(教学大纲),教师按照统一教材授课;再次,由校内教师根据该校学生的平均学力基础命卷,并做好保密工作,而不选用其他高校的试卷(不同高校学生入学的学力基础本不相同);最后,将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结合起来,也就是学生的最终成绩既要将学期末考试的卷面得分纳入计算,还应该将平时的学习表现计入考核。即便如此,教考分离也仅仅限于一些教材、教学大纲相对稳定的基础课程进行试验;对于一些发展较快,更新频繁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相关课程,教考分离完全不适用。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哪一种教育改革,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初衷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否实现初衷,却另当别论。在高等教育急剧扩招以后,我们的高校越来越丧失培养“社会精英”的志气和理想,大学课堂本应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公民责任、远大志向、独立思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幸福的能力等等,不知不觉都泯灭掉了———关键是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的积极性、热情和理想逐渐被所谓的制度和管理吞噬了,结果事规章制度越多,监督管理越严密,越是不出效率,不出成绩。对这些我们需要反思。

参考文献

[1]宫黎明,龙文祥.质疑教考分离[J].现代教育科学,2008(4):1-3.

[2][4][6][7]王鹏.对教考分离考试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2-94.

[3][9]林美卿,侯爱萍.“教考适度分离”模式及其实现形式[J].中国农业教育,2008(2):34-35.

[5]林怀满,冯治良.论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突破点——教考分离[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2):90-95.

[8]刘磊,等.“教考分离”制度的弊端及其应对——第三军医大学的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77-179.

8.学生期末寄语 篇八

关键词: 考试作弊    大学生    原因    防范对策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为传统型作弊和新型作弊两种类型。传统考试作弊方式包括偷看他人试卷,偷看暗中夹带的纸条、课本、小抄,或者将答案抄写在课桌、衣服等隐秘地位,事先与他人暗中串通作弊,扔纸团,借故上厕所,甚至在餐巾纸、水瓶等地方做笔记,等等。传统型作弊容易被教师察觉,新型作弊则较为灵活高科技,包括带有储存功能的手表、手机、计算器等高科技工具。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弊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严重影响考试纪律,败坏学校学习风气。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严厉抵制,坚决杜绝学生考试作弊行为。

1.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1学校学风不端正。

一个学校的学风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不端正学风容易使学生产生作弊心理。如处在低年级的学生较为好学,受到高年级学生平时吊儿郎当、爱学不学的松散态度的影响,会觉得自己没必要那么辛苦,久而久之不愿意刻苦努力。臨到考试学生又开始害怕,不想挂科,更害怕成绩不好被父母亲戚数落,看到他人作弊也会动作弊的心思,作弊一次成功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1.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评价机制设置不合理。

学生作弊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课程设置有关系,科目太多,学的东西过杂,内容过于艰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最后选择作弊蒙混过关。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学的除了专业草学、草地经济学、草业管理、普通投资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外,还要学习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会计学、法学等与自己的专业相去甚远的科目,学生平时叫苦不迭,考试前通宵达旦复习,不堪重负的学生最终只好依靠作弊蒙混过关。再者,许多大学科目都是通过一次期末考试评定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效果,平时出勤、作业完成状况只占总评中很小一个部分,滋长学生厌学、考试作弊的心理。

1.3监考不够严格,对作弊行为惩罚不够严厉。

古语有云:“一而再再而三。”监考不严格严重助长学生侥幸心理,当学生一次作弊成功以后,食髓知味,很容易会选择在下一次考试中继续作弊,久而久之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很多情况下学生作弊时都忐忑不安,尤其是在监考教师四处巡视、不时提醒时。但有些监考教师疏于职守,监考时随意闲谈,接电话,甚至在监考过程中蒙头就睡,不仅影响正常考生的情绪,更使作弊考生不再重视考试。而教师疏于监考,导致许多作弊考生蒙混过关。再者,有些高校在发现学生作弊后往往放宽政策,仅做通告批评,殊不知这样无关痛痒的惩罚措施并不能起到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作用,还会使学生产生“其实作弊被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理,助长学生作弊风气。

2.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的防范对策

2.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诚信教育。

学生考试挂科是能力问题,但学生考试作弊是人格问题,这二者之间有天与地的差别,学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必须从思想上使学生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性。平时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着重强调考试纪律,着重灌输考试杜绝作弊,要求学生做到诚信考试。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考试作弊是败坏诚信、有损人格的行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不仅要在上课时宣传,而且要在学生可见的过道走廊、校园里随时进行横幅宣传,强化大学里的诚信教育。

2.2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校园学风建设。

目前中国许多大学都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如新闻专业历史专业还要学习物理,学生学习以后工作用不到的课程等。因此学校要优化课程设置,适当减少公共课和没有必要学习的课程数目,适当增加一些简单轻松且有趣的选修课和扎实有用的必修课程。再者,学校要严格抓好学风建设,鼓励学生泡图书馆,平时狠抓出勤率,稳步使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

2.3合理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教师应合理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如平时出勤率,课堂参与度,课程论文及课堂作业,期中考试,课后作业等的比例要适当加大,而削弱期考所占总分值的比例。一般可以设置期末占总评的60%,平时占总评的40%,或者使期末的比例更小,着重看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强化教学效果,又能减轻学生应对期考的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加强考试纪律监督管理,加大考试作弊惩戒力度。

严格的考试监督能极大地减少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因此负责监考的教师要严格律己,一切按照程序进行。在拆封试卷时要当着同学们的面,监考过程中不得闲聊,玩手机,睡觉打呼噜,接电话等。发现有学生带手机要坚决勒令其关机或者静音。在巡视过程中若发现学生作弊决不能姑息纵容,对于考生违反考试纪律的,要严格按作弊行为处理。再者,对于作弊考生,学校不能仅通告批评,还要记大过甚至做退学处理,学校应当给考生建立诚信档案,每个学生的作弊记录都将记录在诚信档案里并伴随终生,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避免学生依靠投机取巧、考试作弊蒙混过关。

大学生期末考试作弊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学风不端正,科目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教学评价机制设置不合理,监考不够严格,对作弊行为的处分不够严厉,等等。因此学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加强学校学风建设,优化科目课程设置,合理分配期末与平时表现占总评的比例,严格监考,严抓考试纪律,加大对作弊行为的惩罚力度,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从根本上彻底杜绝学生的作弊行为,提高学校实际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婷,马娜娜.大学生考试作弊主客观原因及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4(12):64-65.

[2]张玲.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探究[J].职业时空,2010,6(4):130-132.

上一篇:20240314装饰装修施工单位承诺书下一篇:课题开题会议基本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