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共10篇)(共10篇)
1.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篇一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教材编写计划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教材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方式方法有创意,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并注意教材的思想性、启发性和适用性。
2.编写教材应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有关问题或有关领域的延展思考,启迪学生的遐想空间。
3.教材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注意删减比较陈旧的内容,增加前沿及实战的内容。
4.编写教材必须注意总结教学经验,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于教材中的关键、难点、重点,尤其要阐述透彻。
二、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1.专业培养中的定位:依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经济管理专业在我校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管理学原理与实践》课程则是该学科最为基础性的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强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管理学在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被我校确定为全校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为各专业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奠定基础。
2.课程目标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和主要应用领域;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同时具备较强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成长为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层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为实现上述课程目标,长期以来,本课程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思想性、生动性、丰富性等方面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尝试考核方式的改革,以期在本专业深厚学术功底的基础上,将本课程建设成为全国同类课程中的经典版本。3.本教材在总结之前自编教材《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一版、《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第二版、《管理学概论》的经验,在结合周三多版本《管理学原理与实践》的基础上,按本校的教学特色和要求编写,全书按照“本章导读—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章节单元”的体例设置,在内容体系构建上每章按照“学习目标—管理情景—理论与实践—本章小结—课后自测—案例分析—项目训练—能力测试”的结构进行编写,在阐述相关知识的同时,以“专家视野”、“管理故事”、“管理箴言”、“阅读材料”、“课堂思考”、“案例探析”、“管理启示”、“管理探讨”等助学小组栏目穿插其中,细化所论及的具体内容,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应用性,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读者迅速掌握知识架构和重要知识点,迅速把握管理学的精髓。
本书编写注意汲取国内外管理科学研究领域的积极成果,把握管理实践的脉搏,既注重西方先进科学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又重视我国具体国情;既注重管理理论研究,又注重管理实践的运用;既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又注重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力求既有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有表述上的精炼简洁、通俗易懂。我们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口径宽厚、兼具良好人文素质及创造、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历经长期教学及研究实践的积淀,并基于良好的管理学理论实践基础,工商管理教研室现有师资团队将课程改革研究重点瞄准《管理学》。
新的教材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管理学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与管理学课程配套的教材建设为重点,依托以前课程研究项目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探讨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编写特色考虑:
适用性:该教材是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学生所使用。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是理论上比高职高专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二是在实践上内容比一本二本强。我们学生的定位应该是理论上高于高职高专、实践上强于一本二本。
应用性:除了学习原理,夯实基础之外,更要强调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践。独立学院就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以应用为导向,让学生学完每一章节后知道在具体工作中是如何应用的。必须研究现在企业中常用的管理工具、管理流程和管理方法,特别是适合我们学生就业的中小企业的应用状况,要把“三会三有”的教学理念体现到教学实处。
先进性:注意学习借鉴近10年的成果,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这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为考研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用书的需要。
三、教材编写大纲及对应的学时
管理学课程体系共分10章,总讲授课时48学时: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概述(4学时)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
第三节 管理者 第四节 管理学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演化(6学时)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第三节 行为科学理论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 第五节 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第三章 管理决策(6学时)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
第二节 决策的本质
第三节 决策的过程 第四节 决策的方法 第四章 计划(6学时)第一节 计划的概述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第三节 计划的程序 第四节 计划的方法
第五节 目标管理
第六节 经营战略管理 第五章 组织(6学时)
第一节 组织的基础(组织的任务与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直线与参谋;集权与分权;正式与非正式组织)
第二节 组织模式
第三节 组织文化
第四节 组织变革
第五节 人力资源管理 第六章 领导(4学时)
第一节 领导及其本质
第二节 领导方式
第三节 领导理论 第四节 领导的艺术 第七章 激励(4学时)
第一节 激励的本质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原则与方法 第八章 沟通(4学时)第一节 沟通的概述
第二节 沟通的方式
第三节 沟通渠道
第四节 沟通障碍及其克服方法 第九章 控制(4学时)
第一节 控制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第二节 控制的类型
第三节 控制的过程
第四节 有效控制的实施 第十章 管理创新(4学时)
第一节 创新概述 第二节 创新的过程与主体 第三节 创新的内容 第四节 创新的策略 第五节 创新的类别 第五节 创新的方法
四、教材编写的体例要求
(一)总体结构
教材统一按章节、课时安排结构。层次要求合理,不宜过多,编排格式要统一。
1.章节设置与课程安排相对应。
2.设置章首页。以导论的形式阐述该章的学习目标及重点、难点。3.节数根据教学内容确定。
4.每节设置案例导入,要求案例为与本节相关的经典真实案例。5.每章最后安排实务训练,给出示范案例和习作案例。6.每章后附“思考与练习题”。示范:
第三章 管理决策 名人名言 教学目标:
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
1、了解……;
2、理解……;
3、掌握……;
4、掌握……。技能目标:
导入案例
要求:除了经典管理案例,建议选取时间最新、最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紧密结合的管理案例。
本章关键内容:
第一节„„„„.导入案例„„„„„„(如有).(正文:)第二节„„„„„ 导入案例„„„„„„(如有).(正文:)章节末 实务训练
(一)示范案例
(二)习作案例 思考与练习题 1„„„„„ 2„„„„„„ 3„„„„„„..(三)目录规范
一般只列出章、节、目的标题(通常为三级),并与正文中完全一致。如:
第一级: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二级: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三级:一、二、三、……
凡确有需要的,可予以增加:
第四级:
(一)(二)
(三)……
第五级: 1.2.3.„„
第六级:(1)(2)(3)、……
(四)文字规范 1.中文
文字全部使用中文简体字。字体: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宋体。正文文字10磅,行距20磅,案例解析与知识提示8磅,图注6磅。文中的异体字、数字的一般用法、计量单位名称的统一用字、中国历史纪元表,可参阅《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附录。外文字母、名词术语、人名、地名、地图、中外机构名称、插图等均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2.外文
(1)文稿中外国人名的译名要准确,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要写出完整的译名、原文和生卒年。如L.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再出现时就可以直接写成达·芬奇。
(2)专业名词标注英文名称时,首字字母一律大写。
(3)专业名词术语、国际组织名称有缩写时,先按全称后缩写,中间用逗号或分号隔开。
3.数字
(1)相邻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隔开,如“五六万”不能写成“ 5、6 万”或“
五、六万”。
(2)五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以写成以“万”“亿”作单位。但不得以“ 十”“百”“千”“ 十万”“百万”等作单位,如 345 000 000 千米可写成3.45 亿千米,或34500 万千米,但不能写成3亿4500万千米或3亿4千5百万千米。
(3)多位数的分节法,为组与组之间空二分之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不用传统的千分撇,如:“2 748 354 ”不写成“ 2,784,354 ”。
(4)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短横(~)连接号如:“2500万~3000万元”;“ 10% ~ 15% ”。
4.时间
时间应写明具体年月日, 不要用“今年”、“明年”、“去年”、“上月”、“本月”、“去年同期”以及“不久以前”、“最近”、“两年前后”等的时间表达方法。年份一律用全称,不得省略,如“ 1995 年”不能写成“ 95 年”或“九五年”;“20世纪”不能写成“上世纪”。
(五)名称规范 注意名称的变动。包括国际组织名、地名、机构名、国名、货币名、人的职务,特别是我国部委机构的名称变动,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新提法等尤其要注意。
(六)图片规范
教材插图、图表应与文字内容要紧密联系,要有统一的编号。
1.图片:单册教材图片使用量为100-300幅,图片精度在300dpi以上TIF格式。(彩色图片要CMYK四色文件,大小依版面使用大小而定,凡色彩、精度达不到质量要求的,请提前与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联系,以便共同解决问题)。有些教材若需要附带光盘,也要提前与出版社沟通。
2.编排:插图、表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排,图序、表序的写法统一为章的序数和本章图、表的序数中间用圆点隔开,不用短横。如:图 1.1、图 1.2;表 1.1、表 1.2。
3.图注:插图、表格一律编写图题、表题;图序、图题写在图的下方;表序写在表格的左上方,表题居中写在表格的上方;图注写在图题下方,表注紧列表下。
4.图表:图表与上下文一律空半格。
五 教材编写的内容要求
(一)要明确写出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目标要具体,特别是能形成何种能力,教学要围绕目标来完成)。
2.教学重难点。
(二)相关资料
要注意列举资料的权威性,求其精约。
(三)作业要求
体现实训特点,重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四)要特别注意教材编写中的几个问题 1.希望我们的教材有案例教学,可通过问题链、问题串来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的研究性学习。
2.在教学案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多视角的方法来审视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材应重点放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
3.定义应准确。对文稿中专业术语,要有准确客观的定义和相关的知识连接。
文章引用他人的论述,需用呼应注说明出处的,依次注明作者、书名(报刊名)、卷次、版次、页码、出版者和出版年月。
4.章与节的开篇要有导论,字数约200~300字。
5.章节后的小结由作者依教材需要而定,一般字数控制在800左右。
六、教材编写的交稿要求
1.交稿要求符合出版社“齐、清、定”的规定
“齐”:要求文稿、图稿,包括内容简介、前言、目录、参考文献、附录等。
“清”:要求文稿缮写清楚。每个字、字母以及标点符号等应能单独辨认无误,注意外文符号录入的正确性,包括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应区分清楚,书写格式等。
“定”:要求作者确认稿件章节等已无疏漏、错误之处;交稿后除非出版社提出修改意见,著者不再作大的增删、修改。
2.稿件要求符合国家《著作权法》的要求
为了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作者在编撰教材的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否则,由作者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七、写作内容分配:
张红
第1、2章 王博
第3、4章 桂颖
第5、9章 蔡晓娟 第7、8章 刘玲
第6、10章
2.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篇二
乡土地理教育是学校地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理所当然是乡土地理教科书。乡土地理教科书具有浓郁的“乡土味”、“乡土气息”,选材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本乡本土一定的范围之内,还要选择那些富有乡土特色的素材,能够突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特征和社会面貌。这些素材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当地的地理乡土课程资源。
作为地方课程之一的乡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是地理课程内容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其所指的区域范围有不同的解释。结合我国“乡土地理”教学的实践并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的特点,课程标准中对“乡土地理”的范围作了如下规定:一般要求以“县一级行政区”为单位;考虑到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从而规定,也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讲授本省地理,或者本地区(地级市)地理”。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并切实加以落实。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番禺区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现状
现在,大部分的地理教师已经能够认识到,地理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地理课程资源了,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如学生地图、填充图册、挂图、多媒体软件、野外观察材料、城市调查、实践活动材料等。对于乡土地理课程来说,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神,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5. 教师要加强学习,联系相关学科,进行教学,坚持以实
验为主,避免纸上谈兵,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医学教学服务。
总之,我们通过具体教学和实践,问题行为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初步探索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以及该课堂教学策略、注意事项,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从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结构来看,乡土地理教科书还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从1987年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以后掀起了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编写热潮,但时至今日,各地对乡土地理这一部分内容,相对于其它几部分比如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内容而言,乡土地理教科书的建设还是相对薄弱的。首先,从评价的角度来看,乡土地理部分不是中考内容,导致学校领导和地理教师都不太重视乡土地理教学,也导致在乡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对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并不多。其次,从整个乡土地理课程的课程建设来看,辅助正常乡土地理教学的教辅材料不多。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充分发挥乡土地理教科书的作用,对于教科书中涉及的地理乡土资源,尽可能地充分利用。
番禺区在早期开发了一些乡土教材,例如《我爱番禺》、《南村人文》,还有由番禺区教研室编写的《珠江口上的明珠———番禺(初中)》,但都是一些涉及范围很广的,没有专门针对番禺的地理知识方面开发的教材,还有很多教材都是广州乡土地理教材中的某些章节,讲述不够详细,而且不能突出番禺区的特点和优、劣势。
番禺区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从原来的市变区,南沙和大学城的分割,广州南拓的重点,番禺在走着一条很特殊的发展道路,而且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特点和典型性,再加上番禺人民的心理特质,番禺区的乡土地理有很多独特之处。
在已经开发的番禺乡土教材中,绝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的教材,例如《我爱番禺》是针对小学教学开发的,而《珠江口上的明珠———番禺(初中)》则是初中教材,针对高中开发的乡土地理教材还处于空白状况。而且高中生有一定的视野,对问题有一定的见解,思维能力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单纯的只是描述番禺乡土情况的地理教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所以,基于番禺区乡土地理教材开发的现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开发一套适合高中教学的番禺乡土地理教材。
3.乡土地理的教学和编写意义
乡土地理材料就在学生身边,既为学生所熟知,又为学生所喜爱。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有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要经教师一点拨,便可言传,所以乡土地理材料具有易懂、亲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结合乡土地理材料,能使抽象的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物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也能逐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已开始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必修教学中对较大难度的地理概念可适当运用乡土地理中直观形象的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结合乡土地理材料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待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
[2]何维杰,欧阳玉.物理学思想史与方法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9.
(1)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虽然乡土地理讲的是学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了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知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以实践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2)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是学生观察、了解祖国的“窗口”,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祖国有更深切的感受,从而有助于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课程标准把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
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地方。通过乡土地理学习,学生能亲身感受到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因此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人民的勤劳奋发的精神、家乡的变化等,都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生动的事实,其远胜于一般地理教学中那些只有文字描述、图片展示或录像等音像展现的事实,因而也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家乡的故土情结,可以激发学生树立改造家乡、建设家乡的崇高志向,这就有助于促进学生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付诸实践。
(3)培养学生实践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有可能将所学得的地理方法运用于乡土地理的学习;同时,由于“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因此,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乡土地理学习的目标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国民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乡土地理的学习,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如区域地理位置的评价,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分析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生产的地理因素,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地理基础知识,以及绘制地图、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都可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践。
教科书编写者可以依据所在地区开设乡土地理课程的时间,以及学生已经拥有的地理知识水平,使教师可以直接利用教科书来创设一种乡土地理的学习情境,辅助学生在自己现有的地理认知结构上来建构乡土地理的内容,如果能够按照这种思路来设计乡土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就会有利于学生学习乡土地理,促使学生容易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地理教学中,可以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环境、地理知识经验等地理知识背景去建构地理知识,去理解地理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去建构学生自己所能理解的地理概念,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同时,通过引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进行学习,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无处不在,培养学生把知识引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识。
(4)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人们在反思人类改用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只通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是难以真正确立的;而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结合观察、考察、调查等实践分析自然条件对家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等事件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影响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才能逐步确立。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确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乡土地理的学习能较好地体现这种实践。
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和反思自己家乡的发展和变化,这样才能真正看出家乡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改进。
4.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的内容和问题分析
(1)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内容。
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内容。
自然地理包括:位置;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与动物等。
人文地理包括:人口;聚落;农业;林业;手工业与现代工业;矿业;畜牧;水产;交通等。
其他专题包括:环境污染及环保;水资源及其利用;永续发展问题等。
(2)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注意问题。
(1)突出重点,精选内容。
任何地区都有丰富的乡土教育素材,但不可能都罗列在乡土教材中。因此要突出本地的特点,灵活地精选内容。
番禺区位于珠江沿岸的三角洲地区,距离广州市区、佛山、中山、东莞甚至香港和澳门都不远,自然条件有其独特性,乡土教材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具体地认识本地自然条件的优势和不足,懂得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农业经济;了解本区的城市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向,了解功能分区、工业布局、交通布局、农业布局的特点,同时可对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生动的教育,突出重点而不是包罗万象、面面俱到。
在编写高中的乡土地理教材时,可尽量结合高中的课本和知识点来选择编写内容,因为高中课本的知识点是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的内容,而且是高考要求考核的内容,如果学生在学习乡土教材时,既能了解到自己家乡的知识,又能复习和应用到课本的知识点,这样对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体现实践活动的特点。
乡土地理研究的大部分资料,其实是实地调查收集到的,包括观察、测量和访谈,可以全部调查,也可以作抽样调查。乡土地理研究资料的收集,应该向当地年长或对地方有相当了解的人士请教,有时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材料及资讯。有些基本的统计资料,可以向有关政府机关索取,这些资料都是第一手的,十分珍贵。
在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时,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这些材料混乱而且时效性一般不强,需要校正,进一步更新和确认,工作量十分巨大。但是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资料收集分析能力,所以某些编写前的准备工作,可以作为任务和研究案例的形式分发给学生完成,老师从旁指导。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增强实践意义,编写完成的乡土教材可以加入更多的调查活动、阅读材料和案例分析。这样的乡土教材不仅能够传授乡土知识,而且能够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乡土调查与考察。
例如在编写环境污染和环保的内容时,可以结合番禺焚烧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和垃圾分类的情况,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访问调查,还可以通过选取地点让学生进行考察,通过课堂讨论垃圾焚烧处理厂的选址等实践内容,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例子结合已学知识来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
(3)突出一科为主,综合各科知识。
地理本来就是一门涉及各方面知识的学科,而且乡土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一门学科所能完成的。从长远来看,可以考虑编写综合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各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教材。但就目前阶段而言,分科编制乡土教材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可以以一科为主,适当扩充和延伸教材内容,使乡土教材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家乡。特别是地理学科近几年来在乡土教材编写和教学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新课标也为乡土地理教学规定了相应的课时,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实践性、区域性特点,并渗透有不少有关保护环境、合理布局工农业和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知识内容,因此,目前的乡土教材可以突出以地理学科为主,以当地经济建设为中心内容,综合各科知识进行编排,使乡土教材有一个比较严谨的结构体系。
(4)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乡土教材的编写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课程目标的重要要求之一,而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目标之一就是要学生热爱家乡,从而推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乡土教材不应该只把家乡美
从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看我国农村高教体系的构建
刘纯景1牛蒙刚2
(1山东万杰医学院医学系,山东淄博255213;2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山东淄博255130)摘要:创办农村社区学院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
发展现状,又符合农村教育发展要求。本文借鉴总结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的经验,对我国创办农村社区学院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高等教育体系农村社区学院
近些年,随着高教大众化、民主化呼声的高涨,我国的高等教育以日益增长的城市经济为依托,在城市的发展已渐成气候,由此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元结构。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二元结构”特征长期存在的情况下,这种一元结构的高等教育地区分布已经造成了我国不完善且畸形的农村教育结构。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教、成人教育及自学考试等形式已不能满足农村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而较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村教育问题尤其是高层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教育,在科技……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因此,高等教育必然也有必要引向农村社会领域,从而建立适应农村发展的高教体系。这是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功能和科教兴农目标的必由之路。
一、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
研究并逐步确立中国的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制度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美国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的确立,得益于美国伊利诺州J·B.特纳(Jonathan Bardwin Tumer)的贡献。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教育很落后,仅有2%的人能完成12年教育。特纳积极投身于在每个州建立一所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更高教育的大学的立法工作。他提出了三个目标:其一,创立大学并以最低费用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教育援助。其二,改进课程设置,增加为劳动者阶层利益服务的实践指导和职业教育。其三,向大学赠予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以资助这种特殊大学的创立。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极为广泛,类似的立法仍不断出现。1862年通过的《莫雷尔法案》(Morill Act)的核心内容,是以土地赠予为基础创立大学,并强调必须为农民提供教育,特别是迅速提高农民和农村贫穷家好的一面和发展优势呈现给学生,更应该让学生发现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吸收不同观点的营养。所以在编写乡土教材时,应该多采取正反两面的意见和思想,提出优势,重视劣势。
例如番禺是广州南拓的重点,现在广州的很多企业和外来移民都进驻番禺,南拓是番禺发展的机遇,给番禺带来资金、人才、政策等优势,但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和移民的进驻,番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本身存在的发展问题还有南拓带来的环境、人文等方面的问题也是越来越突出。又如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厂,一方面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需要处理的垃圾储量巨大,建设垃圾焚烧处理厂是势在必行的,也是将来处理垃圾的解决方法,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一个平衡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在编写和教授乡土教材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地理理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
庭子女受教育程度。1874年,美国又通过《海奇法》(Hatch Act)法案,该法案规定每年向每所“土地赠予大学”提供1.5万美元经费,用以建立农业实验站。189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第二个《莫雷尔法案》,从而使得联邦对土地赠予学院的年度拨款制度化了。
在这些赠予大学中,教授们不仅教授农业科学,而且开始研究实际的农业问题。1890年,大学中已开设了畜牧学、兽医学、农业经济学、园艺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学等学科课程。“土地赠予法案”为普通人接受更高教育创造了条件,为农业推广服务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海奇法案》使美国农业真正走向科学,比如:推动大学在农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各种实验基地、实验室、实验田迅速发展,良种、农药、土壤改良、种植和饲养方法、排灌系统、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和应用成果大量涌现,并推动农牧业科学和与其相关的学科相继诞生和蓬勃发展。此外,在二十世纪初,《史密斯—来沃法》(Smith-Lever Act)使得美国大学的农业推广制度开始进入县一级农业推广机构。该法案明确规定“推广体系”必须以大学为基础,是“土地赠予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在每一个县建立农业推广办公室,从而形成了以大学为基础,覆盖全美国每一个县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使推广制度变为现实。
美国大学在莫雷尔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撑下,利用自己的技术知识优势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服务,推动了当地农业教育和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的现实性
在我国发展农村社区学院,其主要应该分布在县级行政范围内的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地区,即县域地区。县级以上的地市一般均分布有高等院校,例如师专、学院或综合性大学,省会城市则更是高校云集。因此在省市社会文化和生活区域内,基本不存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问题,而县一级范围内,高教机构则少得可怜,至多分布着县级电大、师专学校等,并且县与县之间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因此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服务于本地方发展的高等教育。在县级范围内的农村地区,高教机构的布局结构问题是目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及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的诸多制约因素之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令农村教育反思:如何完善农村地区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
5.结语
乡土地理教材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但是,目前番禺在教材编写方面十分薄弱,乡土教材缺乏,存在多方面不足。因此,为了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的优势,必须开发一套较好的乡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教材如果能够充分结合高中地理知识,则不仅可以作为与课本平衡的教材,而且可以作为高中课本的辅助材料,优化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胡立强.地理教学中乡土教材改革探讨.云南: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9).
[2]高福平.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的编写研究.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9.
3.校本教材编写的休会与思考 篇三
一、校本教材的编写应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它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的堆砌,即不应当是将有关的知识内容按照既定的顺序排列组合。教材的编写应具有科学性,因为人学习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有一定的逻辑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等等,相对的,教材的编写应该在准确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章节顺序和内容,以便不同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可以从你所编写的教材汲取知识,获得进步。同时,教程的科学性还体现为前瞻性。教材的编写应着眼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学生在未来接受新的知识和技术奠定基础,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要。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应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校本教材的编写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选择未来工作岗位所需求的知识和技能,内容一定要简单、实用、有效,而且要重点突出,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直接呈现在他们面前。简洁、直观的内容使学生更多地掌握实践技术。图文并茂,会更加吸引我们的学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材中关于知识和原理论述篇幅的分布要合理,将基本原理与实际的生产活动相结合,使教材更加具备实用性特点,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产业工人。
三、校本教材的编写应具有针对性的特点
校本教材的服务对象是本校的师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并将他们的需求和意见体现到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去,是完成一本好的校本教材的前提。首先要深入调研,了解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材,他们目前的认知水平,对不同课程的喜好程度等;了解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目前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等。
四、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校的特色
在校本教材的编写的过程中,应考虑学校的资源配置情况,包括教师资源、实验室和实训室资源,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校材中适当穿插一些便于在本校目前条件开展实施的典型课例研究,体现学校特色,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会乐趣。
五、校本教材的编写应该遵循一定的步骤
(一)教材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1.拟定方案,研究论证。精心设计教材的内容结构,章节的内容提要,经过论证后,作为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的指导原则。同时,它也可以为教材的修改,提供指导意见。
2.收集资料,确定内容。在编写教材之前,首先要收集资料,这是一项烦琐但却很重要的工作。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一般要做到:广泛浏览或阅读相关书目;对相关内容进行去伪存真;提炼出资料的精华。
3.确定逻辑框架,思考创新之处。“创新不仅仅是体现在内容上的增、删、改以及组合,而且也包括逻辑等等的再编排。”理论上来说,编写一本书,必须得有创新点。否则,其价值何在?
(二)确定内容,编写教材。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写教材”则是一个相对轻松的体力劳动占主导的工作。编写时,一般需要两种能力,一种是研究能力,在于文章的思想性、创新性;另一种是写作能力,在于文章的连贯性、通顺性。
(三)校对初稿,最终成书。校对教材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内容的正确性;2.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3.清除错别字;4.保证内容、逻辑的连贯性;5.保证格式、某些“词语”的统一准确性。
(四)整理资料,梳理知识。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将他们分档保存,为教材的修改和补充做准备。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让书本上知识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以便应对教材使用过程的各种问题。
一套完整的校本教材出炉了,并不意味着编写工作的结束,而只是另一个开始。实践是试金石,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才会拥有生命力。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使我们编写的校本教材最终成为优秀的校本教材。为此,我们将组织编写教材的教师讲解教材编写意图,让每位教师在使用期间,明确编写者的编写意图,详细记录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以及遇到的障碍和设计不合理的内容。定期征求教师意见,做到边实践,边补充,逐步修改,逐步完善。
对于一名中职教师来说,校本教材的编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而且还能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因為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分析和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自己由经验型逐渐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一本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是中职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编写工作越艰辛,编写人员的收获就越多。
4.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篇四
国家教委5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教学用书),是现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以下简称教科书)的配套用书之一。
教学用书的作用主要是帮助教师理解教科书,选择教法,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就从分析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体系结构和风格特征入手,在此基础上,再逐章进行分析,明确教学要求,提出教学建议,选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以备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一、教科书的指导思想
1.以义务教育的要求为准则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教育对象将由择优录取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学生基础的差异,也将随之扩大;而教育任务则为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的公民素质教育。所以,初中物理教科书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全面提高。?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是未来社会进步对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一代社会主义公民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所以,初中物理教科书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配置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给培养各行各业的人才奠定基础,还必须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个人的爱好和特长有发展的余地,因此,初中物理的基本要求不宜过高,但又要使爱好自然科学的学生有在这方面得到发展的机会。?
3.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物理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其发展更是惊人。许多与物理相关的科技新成果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其中不少已达到普及化的程度,而且这种趋势正日益扩大,有增无减。所以,初中物理教科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十分注意进一步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十分注意反映现代科技新成果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宽广胸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科书的风格特色
1.注意处理好学生认知规律和物理知识结构的关系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将常见的、简单易学的各种物理现象(如简单的运动、声、热、光等常见现象)排在前面,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开始阶段能感觉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就在自己身边,对物理这门新课感到亲切,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然后依次讲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力、压强、功和功率、机械能等),分子运动论、内能的知识,电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如电流、电压、电阻、电流定律、电和磁等),最后讲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2.注意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打开教科书就是“致同学们”,介绍教科书的结构和使用,介绍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全书有一篇引言和14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首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里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3.注意体现以实验为基础
基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本特别强调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检验猜想,通过实验发展新知。全书安排了既可演示又可让学生随堂做的实验100多个,还安排了学生实验18个,课外小实验约30个和许多实践性习题。其中大多数实验的器材易得,方法简便,效果明显。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物理图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践第一的观点。?
4.注意生动活泼、简明轻快、丰满、有用
教科书的编写注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事例、现象、实验来引入课题,说明概念,行文力求适合学生的阅读能力,避免学究气、成人化,提高可读性。插图作为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文字配合,形象、直观地说明问题,还有不少插图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照片、漫画形式。
在讲述知识上,教科书注意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不节外生枝,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对于重要的知识,注意讲得充实、丰满,让学生在比较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知道它的来源、根据和多方面的表现及应用。教科书还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联系生产实际,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常见现象,注意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从中认识所学知识确实有用,并且逐步学会应用知识。?
5.注意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本次新修订的教科书是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为依据,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编写的,以实现国家规定的统一的教学要求。教科书中标了*号的课文是供基础好的学校选用的。每章末的“阅读材料”、“小实验”是供学有余力而对物理又有兴趣的学生选用的。这样使教材具有弹性,以适应地区差异和学习者个人的差异,因材施教。?与教科书配套,我们还编写了两种供学生选用的书:“课外习题集”和“实验册”。使基础好、能力强、学有余力的.物理爱好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不排除基础好的学校从这些书里选出某些内容供课内教学用。??
三、怎样用好教科书
1.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认识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有可能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自己看书,自己动手做实验,自由地发表意见、开展讨论。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不要包办代替。教师的讲解主要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 为了使学生学得主动,教师要了解学生,充分信任他们,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学好,而且能够学好。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主要是他们知识基础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从开学到期末都要经常而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心理状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助,不要使前面的困难影响后面的学习,产生积累效应。对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出稍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多学一点。同时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就能使全班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使学习更加主动。
2.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
零碎的知识只是杂乱堆积的事实。结构化的知识才便于应用、并促进能力发展。物理教学要经常地在不同层次上帮助学生使知识结构化。教科书每章结尾的“学到了什么”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组成知识的结构。教师可以推广这种方法,在一章内部的某几节之间,在几章之间,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学生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
? 从一般意义讲,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含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种成分。物理教学要注意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通过抽象、概括、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并能把概念、规律和图景联系起来,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机械记忆,又有利于形成结构性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 知识的结构化要从初中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要一味追求严谨和严格,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无谓负担。?
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实验、观察、操作、制作等动手能力,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等等。
? 首先要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观察和实验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还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里的各种实验,切实做好,使实验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农村中学实验条件较差,希望老师们能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发挥创造性,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尽可能把教学大纲规定的、教科书里写了的实验开出,并力争多开一些。
? 其次要积极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形式要多样化,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普讲座,修理或自制教具,观察自然现象,进行生产参观,等等。物理实践活动一是要因地制宜,面向乡土实际;二是要适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三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指导,但不包办代替。
? 再次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一般可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读物入手,帮助学生学会抓中心,理思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自学不仅限于阅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他们在“学会”的同时变得更加“会学”。?
4.认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科书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发掘,善于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他心理素质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当前要着重抓好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科
[1] [2] 下一页
学精神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通过我国历史上有关物理科学的发明创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我国科学家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辛勤劳动的事实,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前景和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初步树立起为民富国强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通过物理科学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历史,中外科学家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的历史,结合学生实验、观察、作业、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经常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述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引导学生学习,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发挥它们的调节作用,使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协调发展。
? 值得注意的是,思想品德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学生更深层次的变化。它不单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一种伦理的、心理的高级转变。它的实现一要通过学生本身的实践,二要依靠教师的模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上一页 [1] [2]
5.教案编写基本格式与要求 篇五
一、概念
教案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每一个知识点(群)编制的教学方案,它应该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适合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的要求。教案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重要体现,它反映了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思路、教学经验,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之所在。为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案绝不是教材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更不是“电子教案”所能替代的,这些仅能算作是讲稿。
二、编写要求
1、教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可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2-3学时)编制一个教案。
2、针对不同的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案要有所区别。如,同一授课内容而专业不同,则授课内容的侧重点就不一样,要根据专业特点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及重点;同一授课内容而授课层次不同,那么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也会有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3、教案设计的详细与否,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年青教师的教案,第一次开课教师的教案必须详细写,教案应含有必要的图、表、板书设计等。
4、承担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参考所提供的教案格式编写教案,以保证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5、提倡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教案。
三、基本格式
授课课题:(教学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或实习课、练习或习题课等)
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目标一般说应包含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思想教育三方面内容,教学要求是指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确定的教学目的而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就学生的接受情况而言的,学生经过自学还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即可确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录像带、挂图、幻灯片等)教时安排:(本章节或主题授课所需的教时数)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过程:(体现教学步骤,包括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教学进程)
这一部分是授课的重点,因课程和不同的教师教法各异。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等环节。这一部分的编写要做到教学步骤、内容纲要和教法设计相结合,不仅便于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也便于别人(甚至外行)亦能通过阅读教案而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活动情况和本堂课讲授的内容要点。建议包括三方面内容:
1、引言
导入新课,注意本次授课与上次课的内容衔接
2、阐述、分析、推导等
突出教学内容要点,采用的教学方法等,要求简明扼要,若有与教材中相同的文字、表格、例题等不要在教案上照抄,可注明教材页码。
3、总结
主要是本堂课的要点归纳,应写出结论性的文字。
作业布置:(含思考题、讨论题)
6.课程教案编写规范与管理办法 篇六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指教师为组织教学而编制的教学实施方案。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学生基本情况,结合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教案与教学大纲:
教案是基于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教案不同于教学大纲,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体安排,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创造力的表现,是教师个性的体现。教学大纲是对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强调的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是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
教案与讲义:
讲义是教师的讲稿,是对全部讲授内容的具体组织和表达,是讲授内容的文字描述。讲义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而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讲义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从内容上看,讲义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从表现形式上看,讲义篇幅较长而教案则篇幅相对较短。
二、教案的基本构成要素
1.教案封面:内容包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学年及学期、授课教师等基本信息。
2.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等。
3.授课题目与主要内容:指授课的主题(章、节)及主要授课内容。4.计划学时:指完成一个授课题目所用教学时间。理论课通常以学时数为单位,而实践课则以学时数、天数或周数为单位。
5.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标):教学中要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预期达到的效果;各层次目标应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态价值观三方面得以体现。
6.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教学难点指学生在学习本模块内容过程中,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7.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方式(讲授、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和板书等的设计。8.参考资料:指提供给学生课后参考,辅助其掌握课程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的资料,以及教师备课所用的参考资料,可包括相关课程网站网址等。
9.作业:是指为掌握所学知识而进行的辅助性的工作,工作安排合理、数量适当。
10.教学后记: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 包括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本部分内容亦可写入《教学日志》中。
不同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案编写规范》,统一要求、标准和格式,但应包含上述提到的教案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设计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授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心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在编写授课教案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结合起来,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2.课程内容设计
(1)单元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内容设置合理,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清晰;作业、实验设置合理。
(2)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
(3)理论联系实际,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注重学习方法介绍,指导学生自学。
(4)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
(1)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2)充分、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并在精简授课学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四、教案编写的基本要求 教案的编写在学时安排、教材使用、章节内容、授课方法等方面与《教学进度表》保持一致。
1.编写教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案构成要素制定教学实施步骤,并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说明。
2.撰写教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具体章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了解课程体系、结构、重点章节以及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发展方向,对课程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补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3.编写教案要处理好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之间的关系。4.编写教案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见性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处理方案。
五、教案管理
1.教师授课必须有教案,教案要常备常新,努力克服随意性。没有教案的教师一经查出,视为教学事故。
2.新教师的教案必须提前一周送交指导教师或教研室主任审阅。
3.提倡由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若不同教师上相同课程(课程名称、学时数都相同的课程),其教案主体(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基本相同。
4.教师组织教学时应有纸质教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作多媒体电子课件,但教学电子课件不能取代教案。
5.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建议使用A4纸)。
6.教案作为教师授课的必备教学文件,可由教师个人妥善保存以供后面教学参考,但必须配合学校的各项教学检查与评估等工作。
7.教务处、督导组和各教学单位教研室应对教师授课教案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教案不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教研室主任要提出整改意见,责成任课教师重新撰写教案或修改教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新教师的教案编写;学校在教学质量检查中将把教案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8.任课教师必须在开课前写出全部授课教案1/3以上,开课3周后写出全部授课教案的2/3以上,开课5周后写出全部授课教案。
六、关于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
1.电子教案是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供教师授课和学生复习时使用。
2.CAI课件是用于辅助教学的计算机软件,它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3.网络课件是通过网络形式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课件,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
4.电子教案、CAI课件和网络课件等均不能代替授课教案。
七、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教师以前的教案按原有格式整理、保存。
7.儿童剧教材的编写与运用研究 篇七
一、儿童剧的编写标准
近年来, 儿童剧已经越来越成为儿童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从教材的编写来说, 儿童剧一般取材于社会生活, 也可以从童话、神话中取材, 除了一般戏剧的特点, 儿童剧还需要符合儿童的兴趣和身心发展规律, 依照儿童的思维方式, 让儿童的思考能力得到锻炼, 激发儿童的求知欲, 让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如何编写优秀的儿童剧教材, 以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呢?其一, 主题阳光向上。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 儿童剧要能给儿童带来教育方面的正能量,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以, 阳光、向上、诚实、友爱、团结等价值观念, 是儿童剧创作中的主题。其二, 具有游戏精神。儿童剧有着非常突出的教育作用, 却不能使用说教的方法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必须按照寓教于乐的标准, 注重一定的游戏性。对于儿童剧来讲, 要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知识技能, 缺少游戏精神的儿童剧肯定无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其三, 剧情简单集中。戏剧剧情主要是以角色的冲突和困难的解决作为主线的, 但在儿童剧的编写中, 冲突不能太多, 困难也不能太严重, 一般不写悲剧, 否则会让儿童太过紧张, 造成儿童的心理伤害。剧情要简单集中, 配合阳光的动作、表情和旁白, 这种情况下能让儿童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产生更大的参与兴趣。其四, 剧情时间合适, 留下想象空间。儿童剧主要就是要精简, 节奏紧凑, 具有生命活力, 不然儿童容易耐心不足。同时, 要给儿童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能够不断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儿童都很活泼, 爱表现, 因此, 要给儿童留下能想象和表演的空间, 不断地让儿童有精彩的表现, 这是儿童剧编写要注意的。儿童剧从美学方面来说, 是非常具有浪漫气质的。它的审美水平偏向轻松快乐的喜剧风格, 讲究整个剧情的生动性和故事情节的完整表现。儿童剧的教材编写一定要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理解能力, 编写者需要深刻理解想要表达的教育观念和艺术水平, 让儿童正确理解剧中的角色, 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最后, 在编写过程中要重视儿童的心智和语言发展的个性, 教材要符合儿童的天性, 找准社会发展的方向, 这样才能让儿童剧更加受到儿童的喜爱。
二、运用儿童剧的作用
其一, 让儿童有发现美的眼睛。在观看儿童剧的过程中, 儿童可以经历一遍故事中的人生, 将故事中的情境变成儿童自己的成长经验, 让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比如, 在观看《夏洛的网》时, 很多同学说:“刚开始不喜欢坦普尔顿这只老鼠, 觉得它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件, 只照顾自己, 觉得它非常冷漠。比如去垃圾场中带来杂志不是为了小猪的生命, 而是在意里面的食物。但是, 随着故事的继续, 发现它很聪明, 可以挖出通向各个地方的地道。虽然表面冷漠, 但是本性是善良的, 总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儿童剧教导儿童如何正确地看待人、事、物, 让他们有了发现美的眼睛,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其二, 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儿童剧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让孩子们接受艺术的熏陶。观看儿童剧的过程, 也是提高儿童审美能力的过程。比如故事《鼹鼠的月亮河》中, 很多场景是两只鼹鼠在月亮河旁彼此注视, 悄悄地说着话。虽然没有好看的舞蹈, 没有活泼的动作, 但是每个儿童都能感受到当中美好的友情和质朴的感情。所以, 在观看儿童剧的过程中, 儿童能受到艺术的滋润, 能够从小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其三, 开发儿童的潜力。一部儿童剧, 从编写到排练, 能让儿童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开发儿童的潜力。比如某实验学校的学生, 参加《小兵张嘎》儿童剧的演出, 一人饰演三个角色。在表演过程中, 一会是果敢机智的张嘎, 一会是狠心的“日军队长”, 一会是心狠的“日本士兵”, 而且表演能力非常了得, 受到广泛的好评。这说明, 儿童剧能让儿童展示多方面的能力, 促进儿童的全方位发展。这种发展, 除了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外, 还让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优秀品质大大提高。同时, 对于生活和生命的认识加深了理解。因此, 运用儿童剧对孩子进行教育,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每一部儿童剧都是打开儿童新世界的窗口, 能让儿童体会不一样的经历, 学习不一样的知识, 让儿童的成长获得更多的力量。所以, 在儿童剧的编写中, 从选择主题到策划内容、从剧情到排练的各个环节, 要让儿童积极参与, 使用儿童的智慧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提高儿童的思想境界,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摘要:儿童剧编写, 要注重主题阳光向上, 具有游戏精神, 剧情简单集中, 剧情时间合适, 留下想象空间。儿童剧有利于让儿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培养儿童的艺术素质, 开发儿童的潜力。
关键词:儿童剧,教材,编写,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杨朝.从接受美学角度探究儿童剧的注意偏向[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沈荣.儿童剧:让孩子获得成长的力量[J].教学与管理, 2014 (10) .
[3]李思源.论儿童剧的教育功能[J].当代戏剧, 2009 (07) .
8.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篇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编写;认知理论;兴趣;信心
一、认知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包括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
现在认识学习理论中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对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学习。
二、小学英语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写(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2013版为例)
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基础上。五、六年级完成英语二级目标,即: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能用简单的英语互相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和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够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
2.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总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書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三年英语的基础上,本教材和前面的教材具有连贯性和承接性。
此外,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本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多听、多读、多说、多写的机会。
听是分辨和理解话语的能力,听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前提和基础。说是运用口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读是辨认和理解书面语言,即辨认文字符号转化为有意义的信息输入能力。写是运用书面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
在记忆活动中,如果只运用一种模式十分单调,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学习英语和接受信息时,应充分调动多个感官,充分发挥眼、口、鼻、脑、手等感官的作用,牢固地记住所要识记的材料。
在英语学习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性知识,这册教材也专门设计了这样的活动(Let’s wrap it up,Tips for pronunciation)。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大有帮助。
3.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
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包括6个单元,两个复习模块,每学完三个单元都进行复习。由艾滨浩斯的遗忘规律可知,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得快,后来遗忘得慢。因此,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进行总结复习,这样就能对识记的内容保持长久的记忆。
内容方面,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容易接受理解的话题。这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形式呈现方面,本册教材有丰富的彩色图片,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大部分内容都配有录音,有声有色,变无声的书面语言为地道的英语听力,变刻板的书面知识为生动的语言呈现,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这门语言,让语言“活起来”。
每一单元都有“Let’s try”部分。这部分让学生听录音,录音的内容是真实的生活场景的模拟,此部分结束后才是“Let’s talk”部分,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的语言输入才有助于合理的语言输出,这是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先通过听力部分引起学生对情景的了解,再通过对话,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语言和情景相交融,最大限度地还原语言活动的真实场景。
此外,Songs in each unit 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歌曲都对应该单元的内容主题。小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记住所学知识,因为小学生爱说、爱唱,这些歌曲富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他们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能被调动起来,而且这也是寓乐于学,劳逸结合的方式,学生既可以快乐地学习,又可以在歌曲中得到放松。
在Read and Write 和Story Time 部分涉及一些中外文化对比和有关国外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类的知识,如第二单元Story Time部分涉及中外饮食和交通规则的不同。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又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对外国文化的探索欲望,有助于对中外文化形成正确、全面的认识,增加人文情怀。
小学英语教材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在认真研究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目标进行编写。由于英语是一门外语,我国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使英语学习严重依赖于课堂教学和教科书的使用。因此,英语教材应该提供大量的语音资料,这样能尽量为学生还原英语的实际应用情境,也符合语言学习“先听后说”的认知规律。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看,教材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能够使有现有的知识(包括语言水平,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和先前的学习经历)进行语言学习和沟通交流。这些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同时具有极强学习动机的学生能够激活英语学习潜能,使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样学生将对英语学习充满信心。
9.教材案例编写模板 篇九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第一作者
其他作者
无
课题名称
PPT课件制作中如何插入视频
技术环境
一台电脑
情境导入
说明:情境可为故事情境或问题情境。读者通过阅读此部分内容,知道技术的意义,同时产生在教学中应用技术的意愿。情境应该指向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故事和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日本发动的第一次侵华战争,而中日关系又是当今处理国际问题的关键,所以让学生正确而全面的理解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就非常重要。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爆发的原因,只有课本中的短短几句话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定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这就需要在ppt中插入视频。而如何使视频能够在PPT中自由转换,这就需要对视频进行超链接。
技术讲解
说明:案例中所用技术的功能介绍,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等。
第一步
建立演示文稿
1、在桌面上单击右键,点击新建,选择演示文稿,建立一个新的演示文稿。
2、打开演示文稿,它会出现默认的“大纲、幻灯片”模板。见下图:
3、对演示文稿进行文字编辑,在“幻灯片”中点击左键,编辑文字。见下图:
4、另一个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超链接,点击查找范围选择桌面,选中需要的视频即可,见下图:
5、如下图,幻灯片制作完成。
应用反思
说明:此部分为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后的理性思考,分析利与弊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技术。包括应用在哪里、如何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情境导入
10.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 篇十
适应专业:英语专业、师范方向 课程编号:02415103、02415104
课程名称: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Theories and Appli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师范)本科生开设的教育设计基本理论以及英语课堂教学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本课程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见习实践,为英语专业师范生毕业后从事英语教师职业做好理论与技能的准备。
(二)基本理念。
英语教学设计与教案编写课程旨在为学生讲授英语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模式以及听说读写四种主要课型教案的结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规范教案的编写格式。通过对英语教学设计理论的学习和分析,教学设计模式的历史沿革的介绍,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用适合教学对象与教学目标的教学设计模式。同时结合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指导学生写出符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的、规范的、有效的、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教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结合优秀的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合作单位,进行模拟实践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
(三)设计思路。
教学中启发学生反思自身的英语学习经历,结合各类英语优质课堂实录的观摩点评分析,通过小组协作探究讨论,逐步形成和丰富学生自己的教学理论。此外为学生提供各类中学英语教研资源,如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参考书籍、期刊和其他课程资源,使学生加深对英语学科教育的理解、思考及理论积累,初步奠定学生的英语学科教育科研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旨在讲授英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模式的沿革、类型和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并从学习者分析、学习需求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层面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教学设计中的分析、设计、发展、实施和评价等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讲解听说读写四种课型教案的结构、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规范教案的格式。在教学中注重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引导下,结合安徽中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结合目前中小学英语教学最新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成果,注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类型的课堂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尽快地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真正实— 1 —
现合肥师范学院在“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三新三会人才培养目标。
(二)具体目标。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为主要形式,结合学习高中优秀教学案例和学生的教学案例撰写,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教学技能。在教学中还将开展英语教学专题研究(如词汇趣味教学研究、语法趣味教学研究等)、教学技能训练(如英语书法比赛、简笔画比赛、普通话比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实现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基础内容:介绍中西方外语教学理论的流变史,重点介绍西方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流派的演变;其次简要介绍中国解放后的外语发展简史。
§1.2 提高内容: 学生要了解并记住外语教学的流派及英语名称表达,了解中国外语教育家提出的一些教学方法及名称
§1.3 扩展内容: 掌握主要教学流派的核心思想。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理论学习,结合实践讨论研修。
(三)学时分配: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第二单元 外语教学方法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基础内容: 具体介绍西方主流的教学流派及它们的核心思想、理论基础、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优缺点。这些主要教学流派包括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1.2 提高内容: 学生要能够掌握并理解主要教学流派的一般理论基础和课堂教学设计思路。§1.3 扩展内容: 学生能够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侧重点,能评判它们的优缺点。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掌握理论分析,学会过程设计。
(三)学时分配: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8学时/实践教学6学时)
第三单元 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基础内容: 理解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1.2 提高内容: 理解新课程标准制定的理论基础。
§1.3 扩展内容: 掌握如何在课堂实践中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理解新课程标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的反思。— 2 —
(三)学时分配: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第四单元 外语教案设计和教材分析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基础内容: 理解教案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教材的主要特点。§1.2 提高内容: 理解“同课异构”的含义,对教材的批判性接受。
§1.3 扩展内容:学会动手设计一节课的教案,学会对教材上一篇课文的分析。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 掌握教案设计的微技能。
(三)学时分配: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第五单元 教案设计实践与课堂微技能实践
(一)课程教学内容
§1.1 基础内容: 学会对听、说、读和写各个技能进行教案设计并能进行课堂微技能展示。
§1.2 提高内容: 能够完整设计一个单元的教案。
§1.3 扩展内容:能够使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来完成课堂教学微技能展示。
(二)学习性主要任务:写教案和微技能实践展示。
(三)学时分配:2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组织建议。
本课程立足于本教研室的师资力量,主要有三位主讲教师,因为副教授,两位讲师,都是长期从事外语教学和研究的专业教师,本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由三位教师平行兼课,便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便于对教师教学效能的对照考核。
(二)考核方式建议。
本课程是英语教育师范生的必修课程,考核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10%)、课程设计作业(30%)、小组合作参与度(10%)和教学演示(20%))70% + 期终考试成绩(30%)
(三)教材选用建议。
【1】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高等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教材)
欧阳俊林主编
安徽人民出版社
【2】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J.C.Richards & T.S.Rodgers
FLTRP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Diane Larsen-Freema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2nd)
王蔷主编
高— 3 —
等教育出版社
(四)资源开发建议。
网络利用
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
(五)条件建设建议。
4-5个微格教学室提供学生教学实训;
自由活动座位的教室供学生小组活动;
多媒体教室
课程标准编制单位:外语系 英语教育教学教研室
【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推荐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收藏)12-15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与教学策略10-19
鲸教材分析06-25
教材分析12-19
初一英语教材分析06-24
体验汉语教材分析10-20
iapc教材分析11-04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