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总结

2024-07-13

课后习题总结(8篇)

1.课后习题总结 篇一

关键术语:

一、范式 前范式科学 心理动力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进化论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

认知学派 生物学学派 文化学派

二、理论 变量

假设 被试 样本 代表性 信度

效度 内部效度 外部效度 自变量

因变量 操作化 期望效应 双盲设计 安慰剂效应

单盲设计 相关法

实验法 观察法 个案法 正相关 负相关 零相关

三、神经元 髓鞘 细胞体 树突 轴突 突触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 躯体神经元 自主神经元 中枢神经元 脑干 大脑灰质

布洛卡区 无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弧

四、感觉

阈限 绝对阈限 差别阈限 韦伯定律 费希纳定律 斯蒂文斯幂定律

感觉适应 感觉后像 感觉对比 知觉

视觉线索 恒常性 错觉

五、意识 无意识 前意识 非意识 盲视 快速眼动睡眠 非快速眼动睡眠

睡眠锭 失眠症 睡眠症 突发性睡眠症 睡眠窒息 梦惊 梦游

梦境转换

催眠 催眠易受性 社会角色理论 分离理论 抑制剂 兴奋剂 致幻剂

耐受性 生理依赖 心理依赖 成瘾

六、学习强化

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 正强化 负强化 替代性学习

参与性学习社会学习理论 自我效能 学习的迁移 形式训练说 概括化理论

相同要素 社会规范学习

七、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内隐记忆 感觉记忆 陈述性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编码 存储 提取 映象记忆 回声记忆 复述 组块

系列位置效应 记忆恢复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 工作记忆

八、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常规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概念

实物概念 抽象概念 合取概念 析取概念

关系概念 自然概念 人工概念 层次网络模型 特征表理论 原型

问题解决 问题空间 算法策略 启发法 顿悟 心理定势 功能固着

期望效用理论 满意原则 代表性启发法 可得性启发法 锚点启发法

前景理论 损失厌恶

九、情绪 愉悦中枢 詹姆斯—兰格理论 坎农—巴德理论 假怒 两因素理论

评定—兴奋理论 表情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声调表情 表情反馈假设

皮肤电反应

十、动机 本能 进食动机 肥胖症 进食障碍 性取向 择偶 成就动机

亲和动机 权利动机

十一、智力测验的发展 标准化 信度

效度 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 多元智力

智力三元论 情绪智力

十二、人格 气质 性格 特质 “大五”模型 共同特质 个人特质 首要特质

核心特质 次要特质 表现特质 根源特质 驱力 力比多 无意识

本我 自我 超我 固着 原型 观察学习替代学习自我效能

个人构念 现实自我 理想自我 需要层次理论 高峰体验 自我防御机制

俄狄浦斯情结 集体无意识 心理社会性发展 交互决定论 自我实现

无条件积极关注 思考题

一、1、心理学的科学定义是什么?

2、心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 4

3、心理学史在中国的发展有几个阶段?

4、当代心理学派主要有哪些?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6、心理学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二、1、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假设?如何评价理论和假设的好坏?

2、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具体有哪些研究方法?比较各自优点和缺点?

5、什么是信度?什么是效度?举例加以说明

6、什么是安慰剂效应?举例说明

7、什么是期望效应?举例说明

8、标准的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基本要求?

9、简述观察法的优点和不足

10、客观测量应满足哪些要求?

三、1、神经元由哪些部分组成?它有什么作用?

2、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哪些成分?各有什么功能?

4、大脑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

5、什么是大脑两半球功能 的不对称性?

6、割裂脑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7、和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最为直接的几种内分泌腺有哪些地?

四、1、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的刺激会有不同的看法?举例说明感知觉中的主观性

2、什么是感觉适应?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感觉适应这一现象并讨论如何克服感觉适应

3、什么是错觉?错觉和幻觉有什么不同?人为什么产生错觉?

4、什么是知觉恒常性?视觉恒常性分为哪几类?

5、举例说明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6、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首有哪些共同特点?

7、人眼是如何感觉到三维中的深度的?

五、1、什么是意识?意识的特征是什么?

2、请举例说明意识、无意识以及前意识的区别

3、什么是非意识?非意识包含哪些现象?

4、意识有哪些功能和特性?

5、睡眠分为几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什么是快速眼动睡眠?它的特点是什么?

7、迄今为止,心理学认为睡眠有哪些功能?

8、什么是失眠症?请简述疗法?

9、什么是深度睡眠障碍?梦惊与梦游有什么区别?

10、请简述梦的特征

11、请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于梦的解释

12、什么是梦的激活—整合理论?

/ 4

13、请用两种理论解释催眠现象

14、什么是药物依赖?什么是成瘾?

六、1、学习的定义是什么?学习行为具有什么特征?

2、什么是非条件性刺激,非条件性反应,条件性刺激和条件性反应?

3、简述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定律及启示

4、简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5、简述苛勒的顿悟研究和学说

6、什么是认知地图?它在位置学习中的有什么意义?

7、什么是观察学习?它包括哪四个阶段

8、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内容分别是什么?

9、什么是行为的消退?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意义?

10、惩罚存在哪些不利之处?

11、强化与惩罚对行为存在什么影响?

12、强化程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七、1、请简述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记忆进行分类

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感觉记忆是怎样编码的?

4、感觉记忆的容量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

5、短时记忆有何特点?它与工作记忆是什么关系?

6、短时记忆是如何转化为长时记忆的?

7、什么是系列位置效应?如何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8、举例说明记忆的重构现象

9、举例说明心理学家如何解释遗忘现象

10、如何改善记忆?

11、请简述记忆的生理基础

八、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特征是什么?

2、请解释什么是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请简述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区别和联系

4、请简述概念的定义及分类

5、请简述概念的层次网络模型

6、什么是概念的原型模型?

7、什么是问题解决 ?

8、阻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9、期望效用理论的六条公理是什么?

10、什么是代表性启发法?

11、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可得性启发法

12、什么是锚定启发法?

13、请简述前景理论

九、1、什么是情绪?请举例说明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请简述情绪的性别差异

/ 4

3、请简述边缘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

4、请简述詹姆斯—兰格理论和坎农—巴德理论的区别

5、请简述沙赫特的两因素理论

6、请简述情绪的评定—兴奋理论

7、什么是表情?请举例说明表情的三种分类

8、请举例说明文化对表情的影响

9、请简述情绪的生理测量指标和方法

10、情绪有几种功能?请分别举例说明

十、1、如何区分动机与本能、驱力及诱因等相关概念

2、动机有哪些功能

3、引起饥饿感的生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是什么?

4、试从多角度解释肥胖症的原因

5、文化规范如何影响饮食障碍?

6、进化理论如何解释男女在择偶标准上的差异?

7、什么证据表明性取向存在生物学基础?

8、什么叫社会性动机?主要类型有哪些?

9、成就动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测量?

10、试举例说明权利动机在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11、什么叫亲和动机?它与个人恐惧程度存在什么关系?试通过简述相关实验进行说明

十一、1、什么是智商?最初和现在的斯坦福比奈测验分别是怎么计算的?

2、什么是效度?效度是怎样分类的?

3、简述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之间的差别

4、如何理解一般智力和特殊智力,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5、试述斯腾伯格的三维理论

6、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7、遗传、环境与教育对发展各起什么作用?怎么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8、结合自己,分析自己的能力特点,今后将如何发展自身能力?

9、什么是情绪智力?请列举出萨洛给和梅耶情绪智力理论中的四种因素

10、测量情绪智力有哪几种常用的量表?

十二、1、如何区别人格、气质和性格三个概念?

2、与类型理论相比,特质理论对人格的理解有何进步?

3、如何评价精神分析理论的人格观?

4、如何用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来解释人格差异?

5、与精神分析理论和传统行为主义理论相比,人本主义人格观包括哪些特点?

6、简述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7、简述马斯洛的人格观

8、比较四种人格理论:特质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与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 4

2.课后习题总结 篇二

一、变换形式, 无痕训练

在课后习题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让习题的形式更为多样化, 可以将原本枯燥的书面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更能促进学生思考, 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学习《 做一片美的叶子》 时, 课后练习要让学生掌握“ 奉献、肥美、飘零、回归、整体、输送、茁壮、葱翠”等词语, 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 如果你是树上美丽的叶子, 你会想一些什么呢, 你会对大树, 对其他人说些什么呢? ”在教学中, 如果让学生直接诵读、抄写词语, 学生会感到十分枯燥, 而直接回答问题, 学生的印象也会不太深刻, 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改变课后习题的形式, 让学生进行无痕化练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一片“ 小叶子”, 然后展开“ 森林演讲大会”, 演讲的内容就是“ 绿叶的遐想”,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穿插使用“ 奉献、肥美”等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 并且要认读出这些词汇。 这个练习的形式巧妙地将生词的认读和文本的理解融合在了一起,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语用能力, 这样比单纯让学生诵读生词更有效果。

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会让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枯燥, 而是生动有趣的, 他们会更加乐于投入练习之中,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习题训练的虚化, 让他们不再浮光掠影地学习, 而是更为深入地投入到练习之中。

二、精选内容, 把握重点

课后习题的编排紧紧围绕所学内容设计, 有助于引领学生更好地预习课文、精读课文、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等。 因此, 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的, 把握教学重点, 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对课后习题的内容进行精选, 并进行适当补充, 让课后习题的训练避虚变实, 无痕地融入课堂教学,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

在学习《海伦·凯勒》这一课的时候, 课后习题的内容较为复杂, 学生不仅要尝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学会辨别“倾诉”、“倾注”等词的词义, 更要学会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除此以外, 还要学会找到课文中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精神的句子, 画出来, 并读一读, 同时, 学生还要通过翻看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尝试对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课后练习涉及面很广, 能够很全面地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但是由于内容过多, 无法突出重点来进行教学。在精简内容之后, 教师让学生尝试进行扩展阅读, 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找到能和课文《海伦·凯勒》相呼应的体现其奋斗精神的句子, 并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在文章中, 海伦·凯勒如何倾诉心声, 如何将自己的爱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如何用手指‘说话’, 用心来‘看’?”这个问题关注重点, 并且也将其他的几个问题融合在了一起。

在设置学习内容的时候, 教师要对学习内容进行精选, 把握住教学的重点, 让每一道习题都更有针对性, 能够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三、融入活动, 灵活扩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的性格较为好动, 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年龄特点, 根据课后习题给学生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 这些灵活多变的活动能让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练习中。对于学生来说, 只有让他们感到练习不再是负担, 他们才会更好地投入练习, 感受到练习的乐趣, 这样能有效避免练习的虚化问题。

在学习《郑和远航》这一课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郑和的生平,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等文章的标题来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为了让学生对复述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课本剧的排练, 除了将课本中的内容编进课本剧里之外, 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些其他和郑和远航有关的小故事, 在编写课本剧的时候一起融入到剧本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小品剧编演情况适当地添加人物, 并相互讨论如何设计台词, 更好地展现郑和的形象, 体现郑和的精神。这样的活动较为灵活生动, 不仅能够看到学生对于课本的掌握情况, 更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 看到学生的创新能力。

枯燥的习题讲解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得过且过的想法, 从而产生习题虚化的问题, 而灵活多变的活动形式能让学生在无形中进入思考, 促进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训练之中, 获得更大的收获。

课后习题的教学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精选习题内容、变换习题形式、灵活进行习题拓展等方法来让习题变得更加有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之中。 这样既可以有效避免语文课后习题虚化的问题, 又可以让课后习题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推波助澜, 取得“ 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

摘要:课后习题的教学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也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课后习题训练的虚化, 要有效地处理课后习题, 让其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 引领学生的学。具体方法有三:可以让课后习题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可以精选课后习题的内容融入课文教学;可以变枯燥的课后习题为丰富有趣的活动。这些方法能让课后习题的训练更为高效无痕。

关键词:课后习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柏坤.优质资源莫闲置——例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J].文教资料, 2013 (28)

3.课后习题:亟须换新颜 篇三

【例一】

【例二】

【分析】

1.《夹竹桃》一课的课后习题,第1、2两题是常规题目,重在写字和读书。第3题是词句练习。第4题主要关注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几乎没有阅读难度,价值不大。而编者忽视了季羡林先生这篇散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即对比衬托。作者描写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14种花,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却鲜明地衬托出夹竹桃的韧性。编者忽略了文本的表达形式,只关注了内容,运用又从何谈起呢?

2.《广玉兰》一课的课后习题,前两题是常规作业,第3题指向的是情感,重在感悟。第4题是练笔,但没有具体的要求,比如表达方法之类的,实际上,这样的练笔是低效的。其实《广玉兰》这篇散文的写作特色比较鲜明,一是全文的详略安排合理,二是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运用巧妙,三是恰当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所以,小练笔必须结合文本的表达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结论】

课后习题要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去设计,充分发挥文本的语言价值。这样的习题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部分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了尝试性改变。这里主要谈三点想法。

一、指向语言运用的习题才有价值

课后习题不能总是关注理解,理解不是终极目标,运用才能形成语言表达的技能。所以,课后习题应指向语言的运用。如在教学《师恩难忘》一课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方法引领:请仔细阅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我”听故事入迷的情景?

实战训练:李明和王刚在进行乒乓球比赛,前四局打平,决胜局开始。想一想,作为李明的同桌,你会有些什么表情,心里会想些什么?练习写个片段。

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在分析了以往大量的教学设计后发现,许多教师总是在讲故事的内容上做文章,讲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学生在师爱的熏陶下,坚定不忘师恩的信念。这样的教学结束以后,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呢?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了吗?显然,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这个文本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呢?从这个目标出发,细读文本后,这样的教学资源是存在的,且十分重要。那就是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作者在描写田老师讲故事时,不仅写老师讲得娓娓动听,而且详细描写自己的感受,从而衬托老师教学技艺之高超,抒发了对老师的钦佩、喜爱之情。学生通过练笔,在写作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二、散发文化气息的习题才有魅力

在《陶校长的演讲》一课备课时,我面对“每天四问”这几个字,一个奇特的想法出现了。两千多年前的曾子不就提出过“吾日三省吾身”吗?教学时,为什么不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呢?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课后习题:

查找资料:《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请你查资料,了解其中的意思,说说曾子每天问自己哪三个问题。

没有想到,学生对这项作业特别感兴趣,不但了解了字面的意思,还有学生竟然找了于丹的《论语心得》来读。学生在交流时说道,这几件事,在今天也并未过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一问自己:为社会做事忠诚了吗?跟朋友交往守信了吗?自己学习知识了吗?这样的拓展性练习不仅让学生懂得了一些学问,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关注儿童特点的习题才有生命

我们发现,好多课后习题仍然是对句子蕴含的情感进行体验和感悟,而这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喜欢做这样的题目吗?教学《二泉映月》时,我在两个班级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学生80人。

实验题目:同学们,你们认为下面哪一道习题更有意义,你更喜欢去学习?(说明:A题是课后习题,B题是教师设计的习题)

A.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表达的感情。

1.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B.读一读,看看下面句子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1.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2.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实验数据:有66个学生喜欢B题,占82.5%;有14个学生喜欢A题,占17.5%。

实验结论:相对于抽象的情感体验而言,儿童更喜欢具体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

A题指向的是情感体验。阿炳的不幸遭遇和悲惨的一生催人泪下,但是现在的儿童却很难认识和接近那段历史,这样的距离感必然影响对句子情感的体验。所以,学生的体验是困难的,是抽象的、模糊的。再说,有的体验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或者说,就是体验到了句子表达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其意义也十分有限。B题则指向的是语文知识,即语言表达方式,第一句中有两个对仗句,结构工整,富有韵律节奏之美。第二句是一个长长的排比句,乐曲的旋律仿佛在耳畔回响,对阿炳和乐曲的理解不仅有感官上的触动,更有抵达心灵深处的震撼。

还有,学习语言文字和情感体验并不是分割开来的,情感是依附于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文字的特点更有助于情感的感悟和体验。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以上对课后习题的思考,仅仅是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4.课后习题总结 篇四

一、比一比,再组词。

阅励()初()兼()

悦()厉()补()谦()

陪()贯()沧()咖()

培()惯()仓()加()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下划线词语在句中的作用,然后抄写句子。

1。我常常想到萧山杨梅。

2。吃吧,尽量吃吧,我们萧山杨梅最好吃!

3。校园十分宁静,只有窗外的蝉鸣陪伴着我们默默地忙着。

4。颗颗杨梅,又甜又有点酸,一直甜到心里,把嘴唇和舌头都染红了。

三、读句子,用带下划线的词语造句。

1。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开始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5.课后习题 篇五

第一章

•如何理解中国蒙古人种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态性? •请列举中国早期农业阶段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考古学家是怎样归纳中国新石器文化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区系的? •中国早期原始聚落的演进反映出原始先民社会组织形式怎样的发展过程? •在上古人群集团划分问题上,对史前传说的研究已取得哪些成果?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考古发现从哪些方面集中反映了各地区社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演化?

•试分析中国早期文明多样性和多中心格局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 第二章

•请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对论证夏王朝存在的意义。•请列举商代考古已取得哪些重要成果?

•现阶段的研究成果表明,商代国家形态有怎样的特点? •请列举商代文化的几项重要表现。

•张光直先生说:“夏商周„„彼此之间的横的关系,才是了解三代关系与三代发展的关键。”根据本段的学习,谈谈你对夏商周三代关系的理解。

•如何理解西周“分封”的性质、作用以及对西周政治体制的影响? •西周时期的宗法关系对社会秩序的建立起到怎样的作用? •怎样理解西周时期的井田制? •试分析西周衰亡的原因。

•请举例说明西周礼乐文明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第三章

•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春秋战国兼并形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进入春秋战国之后,各地域政治、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试说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中层急剧变动的具体情况。

•春秋战国期间,各国是如何向集权体制转化的? •请列举战国前期各国改革的主要主持者。

•简要评述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又有怎样的结果和意义? •请说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 •请评述战国儒法道墨诸家的基本思想及其历史意义。第四章

•战国七雄中为何是秦国统一了中国?

•简析秦始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唐代章碣的感史诗句。请结合相关史实,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秦朝何以短促而亡? •试析楚汉胜负的原因。

•比较汉初的分封与西周封建的异同。

•汉初的布衣将相之局对汉代历史乃至汉以后历史有何影响? •简述汉初的无为而治及其意义。•简析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

•两汉经学对于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第五章

•简述王莽改制的因由、内容,王莽改制为何难以成功? •大族势力为何能在东汉得以迅速发展?其历史影响又是怎样? •简论东汉“党人”和太学生反宦官专权的性质和意义。•说明两汉经营西北的异同点。

•简述三国分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西晋为何会出现“八王之乱”? •简析“九品官人法”。

•比较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的异同。•魏晋的刺史与两汉刺史有何不同? •简述东晋南朝的政治特征。•评析北魏孝文帝改革。

•简述北朝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条件及其表现。•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简要说明魏晋玄学在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第六章

•隋朝能在长期分裂后重新统一全国,有哪些主客观因素? •隋朝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制?对后世影响如何? •隋朝为保证赋税征收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隋朝为何短期而亡?

•唐朝的政府机构在前代基础上作了哪些改进与完善? •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哪些具体规定?实施情况如何? •唐朝军队建置的演变情况如何? •“贞观之治”的出现可给后人哪些启示? •武则天统治时期有哪些重要举措?历史影响如何?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如何?

•中国文化至唐代呈现出宽宏而开放的新气象,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七章

•五代的迅速兴替,基于哪些原因?

•宋初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科举制度经隋、唐、宋三朝有何发展与变化?历史影响如何? •两宋经济的发展水平如何?经济格局有何变化? •如何看待宋朝的“重文”政策?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有何异同?失败的原因何在? •如何评析宋与辽、西夏、金的和战?

•两宋时期有何重大科技发明?其对人类历史有何影响?

•宋代理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发展经过如何?有哪些重要人物和学派?

•辽政权控制中国北方地区后,为适应境内不同的民族及其生产方式,对行政机构作了哪些调整?

•金朝取代辽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其行政制度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八章

•简述蒙古的三次西征。

•蒙古帝国与元朝的疆域变化和行省制度。•简论元朝的双重民族政策。•元朝的政治制度与对外开放政策。•请列举元朝的主要科技成就。•简述元代的赋役制度。

•简论元代的社会阶层与种族主义。•简析元末的民变与朱元璋的兴起。•大运河与元朝的经济政策有何关系?

第九章

•胡蓝之狱与明初政治。•明朝的边患与政府应对。•明朝的对外贸易与海禁政策。•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明初的开国祖制及其影响。•明代的科举制度。•明代的粮长制度。•明代小说的主要成就。•明代中叶的宦官专权。•晚明的党争与时局。•晚明民变与社会变迁。•晚明三大案。

•倭寇之乱与中国沿海社会。•一条鞭法的推行与影响。•张居正改革及其评价。•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和意义。•南明王朝变革大势。

第十章

•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社会变迁。•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清初巩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金奔巴瓶掣签制度。•清代的八旗制度。•清代的文字狱及其影响。•清代的学术与文化。

•清代的中外交流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清代实行的“改土归流”措施及其意义。•清代中后期的人民反叛与社会矛盾。•雍正朝惩贪措施。•清代中枢权力机关的演变。

•台湾的统一与多民族国家的边疆政策。•摊丁入地政策述评。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贸易状况。

6.当代课后习题 篇六

1.胡锦涛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与国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请结合这一论断,谈谈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20世纪人类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其次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四是和平与发展逐步成为时代主题;最后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空前提高。

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一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机遇和挑战;二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三是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机遇和挑战;四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既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总体来讲机遇大于挑战。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共同努力、维护和平、推动发展、实现合作,才能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进。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推动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科学真理和富有感召力的学说,是世界各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和发展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国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答: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首先是要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最后,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

第一讲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略局

1.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在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当今世界变化的突出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和新矛盾、新问题。各个国家、各种国际组织和其他经济政治主体都在努力调整自己以及相互间的关系,以适应这些新变化。当前和平与发展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及影响

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武装干涉他国内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2.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外交目标,也被认为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分析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答:经济全球化使发展我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日益增多,国内问题国际化,安全问题多样化,主权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和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极力推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对我国的国家主权提出了挑战。为了有效的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我们应该继续坚定的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路线,不断加强自身实力,切实提高人命生活水平。同时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变革中,逐渐摆脱西方主导的局面,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健康发展,尊重世界上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竞争比较重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3.近代以来,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因此国际社会对当前中国国力的增强产生了某些忧虑和猜疑。结合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答: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坚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各国共同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中国政府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国际舞台上的鲜明主张。

第二讲 当代发展问题

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认识当代发展问题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于认识当代发展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以及重大问题,具有哪些当代意义与价值?

答:当代发展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极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把握当代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发展理论,它是把握发展概念基本内涵的理论基础,也是认识当代发展理念、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之中。

2.人类发展的实践,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保护自然;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要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的有利环境与条件。针对当代发展的重大问题,谈谈如何理解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与历史根据。

答:当今世界发展面临一些列的威胁与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枯竭、环境问题、宗教、战争、人口膨胀等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当代人类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与共同课题。人既是实践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存在。人类通过自己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代代相传、更迭延续。当代人类发展的实践,应该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满足人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的需要;既要满足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当代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地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空间。

3.《共产党宣言》预言: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预言对于深刻理解当代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其内在统一性,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答:全面发展,是指社会整体协调、全面进步,同时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强调不断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水平。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目的。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全面性具有内在关联。可持续发展,就是克服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内在地要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

4.根据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结合中国解决发展问题的实践,深入分析与理解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得出的重要认识,集中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讲 当代社会建设

1.结合当代世界发展,谈谈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

答:社会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要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目标和要求,建立和调整社会关系,完善社会服务,解决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社会建设的内容受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决定和影响,因此社会建设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说,社会事业、社会政策、社会管理、社会运行体制机制是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2.为什么社会风险治理必须重视防患于未然,必须有着眼于长远的风险意识和标本兼治的切实举措?联系中国实际,讨论如何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答:当代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有其特殊性。中国既面临一些全球共同面对的风险,同时由于历史、国情和发展阶段等特殊因素,也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人口规模大、密度高,国土面积大、区域联系密切,风险影响面比较大;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总体上不高,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人员流动性大,使各种风险容易交织并产生连锁效应;社会管理体系尚在形成完善之中,应对风险的组织体制和责任制度还不完备。这些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应对风险,依靠单个治理主体往往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建立风险共担的新的治理机制,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应对社会风险不仅要有应急处理机制,还必须有预防性的制度安排。风险治理的目标是就地及时解决问题。

3.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其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管理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4.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谈谈如何做到这三个“最大限度”。

答: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就是要合理利用资源,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共同管理。继续花大力气谋求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解放社会生产力,让人民群众有多一点精力和时间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就是要促进成果共享,均衡各方利益积极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步子。同时,进一步加强干部的作风转变,使他们多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享受到更多发展带来的实惠

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就是要抓住矛盾关键,做到科学疏导积极调处。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在最基层,及时查漏补缺,改革不够合理的制度,完善不够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宜疏不宜堵”的原则,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最基层。

第四讲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

1.如何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

答: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紧密关联,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也因此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中介”,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的存在的基础、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人类活动不断使环境“人化”,在环境中实现自己,不断印证人的本质力量,并赋予这种力量以历史的性质。

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强调,“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结合全球环境问题,谈谈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答: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3.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为什么说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

答:发展必须有环境的支持。为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不仅要促进发展,还必须获得发展所需的环境资源。环境代价过于沉重,势必导致发展的不可持续。人类不能在摆脱贫困和阻止环境退化两者之间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必须彼此兼顾。否则任何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人们谋求发展的同时,必须对不科学的发展行为有所限制。发展不能以造成环境严重破坏作为代价。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不顾环境后果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运行模式,克服由此产生的发展与环境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弊端,将对有限环境资源的“透支”利用,转变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调整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利用与保护、索取与补偿等关系。

4.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尽快拿出诚意补偿环境欠债,发展中国家也要审时度势减缓环境损失,但落

实这个原则,从观念到行动困难重重。你认为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答: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

要保护地球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配合,精诚合作,合理地分担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确保发展中国家最广泛地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也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契机。同时,也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使该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习惯法,使其对国际社会更具约束力。

第五讲 当代社会思潮

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结合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分析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实质。

答:所谓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其实质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它们与社会政治经济间相互制约的总和或总体特征。

西方在近代世界文明的进程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发生于西方近代的几种的社会思潮主要包括人文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革命与保守思潮、实证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等等。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它派系庞杂、学说众多,主要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派系。就学科领域而言,社会思潮可表现为政治思潮、经济思潮、文化思潮、哲学思潮等。

这些思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因而又有如下共同的特性。第一:非理性主义色彩浓厚。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l9世纪末2O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意志主义。第二:相对主义的流行。相对主义最先冲击的是科学上的绝对主义,主要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现代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第三:人本主义倾向明显。西方社会人性异化的事实乃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普遍关注人的问题的根本原因。第四:注重全球问题,关注人类未来发展。未来主义从全球角度探究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并探讨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体现了理论的超前性、预测性。

研究当代西方思潮,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需要,也是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但是我们应该具有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认清其理论根本性错误的同时,还必须看到它提出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新问题、新观念,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现代科学和人类文明的进展,包含着某些合理因素。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对待当代西方思潮,批判与借鉴结合。

2.有观点认为,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国家政权得以稳定的基本认识基础和精神基础。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试进行分析。

答: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尤其对于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在社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成为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舆论支持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必然要用符合自身制度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来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而且要建立在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文明进步的道义基础之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理论指导、共同的理想追求、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增强人们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责任感;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扩大社会共识。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文化竞争更加频繁和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家安全中的“生命线”作用更加凸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促进国家稳定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国的思想文化现状,谈谈你对这个论断的理解。

答: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在社会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扩大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成为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舆论支持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是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需要从多方面加以推进:

第一,要科学认识和把握社会思潮。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分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和特点,把握社会思潮形成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加强思想理论引导,旗帜鲜明地开展对错误思潮的分析评介,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地回答人们关心的问题。要超前预测社会思潮发展,把握思想动向,及时疏导错误的社会思潮。

第二,坚持重在建设,着力铸造人们的精神支柱。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正确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先进的文化逐步消解错误思潮的影响。要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办法来处理,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第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不断扩大正确思想的影响力。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善于从丰富的社会思想中汲取养分,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第四,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坚持不懈地做好工作。要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积极推进,又深入细致,防止急功近利、搞一阵风。要把分析和引领社会思潮作为经常性工作,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使之持久深入。

第六讲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

1.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结合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谈谈当代科技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答:科学技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实践关系,近代以来,已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体现了人类特有的能动性。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推动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改变。科学技术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发展到进一步改造自然。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的发展。在当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从广义上说,当代科学技术是指由20世纪初科学革命发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技术革命兴起并延续至今的一系列新科学和新技术的总称。从狭义上说,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现代化的历程,在其本质上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历史,科技革命的发生又有赖于现代化的需求拉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革。科学技术不仅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还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人的解放。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受社会约束的程度也越来越大。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技术的运用成为一把双刃剑。如果人们不能正确驾驭技术发明并更好地发挥它的内在价值,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甚至灾难,并有可能成为人类发展的对抗性力量。科学技术只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给人类带来什么,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和使用科学技术。

2.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根据世界历史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当代中国的实践,谈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认识。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1988年提出的精辟论断。这个论断提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在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现代科技每前进一步,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量子力学、相对论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孕育产生了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当代科学和高技术突飞猛进,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更是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广阔的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影响。总之,科学技术已越来越成为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特别是高新技术,已成为当代人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能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认掌握了高新技术的优势,认就掌握了经济和政治竞争的主动权。我国作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在高科技的发展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只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发展高科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抢占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科学技术从“间接的生产力”到“直接的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说明社会生产力内涵的深刻变化。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它揭示了近现代人类社会所以发生如此迅速和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但要认识到生产力的关键作用,还要认识到现在的世界,什么是“先进”的生产力。在马克思的时代,先进的生产力反映在传统的工业产业上,如钢铁、铁路„„而在今天,先进的生产力是指以高科技如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现在关注发展生产力,不只是一般的生产力,特别要关注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3.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结合这些新的特征,谈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展望当代科学技术今后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

第一,整体化趋势更为明显。主要体现为基础科学内部的整体化、基础研究和技术发明的整体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化。

第二,世界科学技术处于新一轮的革命性变革的前夜。新科技革命以来,尽管知识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但还没有出现足以比肩相对论、量子论的科学革命;而一些科学理论体系所呈现的内在不协调性,也在酝酿着新的理论突破;近代以来技术革命周期缩短的趋势,也在等待这样的突破。

第三,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科学技术朝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迈进,科学技术国际化的广度和深度迅速拓展,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超越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与此同时,当代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前沿发展动态尤其值得关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能源科学和技术领域;材料科学和技术领域;基础科学理论领域,其他如空间科学技术、地球科学技术和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都将朝着更加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4.结合中国科技发展实践,分析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的关系。

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是指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进行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是基础理论的发现、高技术的发明或具有原理性的主导技术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集成创新是指通过对各种现有技术的有效集成,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或新兴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进行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大量技术,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引进基础上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逐渐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第七讲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1.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国内学者有的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的认为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西方学者则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等多种观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阶段的看法。

答: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英国等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及其控制的跨国公司获空前扩张至20世纪末全球跨**公司已多达6万余家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由此可见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超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的舞台。这表明从20世

纪7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转变。

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不仅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主要矛盾。从美国近二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已逐步呈现出了同国家垄断资本既有某种联系、继承又有显著差别的若干基本特征:首先,经济加速金融化;其次,金融虚拟化、泡沫化;第三,金融资本流动、金融运作自由化;第四,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第五,在所谓“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第六,美国经济乃至国家运行的基础债务化;

以上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运行中的基本表现。它反映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金融资本垄断阶段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在进一步发展。企业内部尤其是金融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同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生产无限制扩大的趋势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导致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在进一步激化。

2.当代资本主义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3.自1825年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又不断地爆发金融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性质、原因和根源。答:美国这场严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发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由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以及由此派生的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计划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同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这两对矛盾所决定的。从一般意义上讲,对于这场严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作上述归纳当然是不。

就危机本身而言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较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或重要不同点。其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始发于工业生产领域,而此次危机从一开始就具有金融危机的性质。其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一开始便鲜明地暴露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而此次危机尽管仍同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有很大关联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同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金融衍生产品毒化、泡沫化以及金融监管缺失即金融自由化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其三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受重创的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广大不发达国家所受影响并不严重,而这次危机,虽肇始于美国,但席卷全球世界各国无一幸免。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上述三个显著特征,是由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在运行形式上显示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

第八讲 当代社会主义新发展

1.请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答: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演进,社会主义思想和运动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和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还是一种以否定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现实运动。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主义成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社会制度,取得了辉煌成就,也遭遇了重大挫折,但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不断发展前进。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任何新生的社会制度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都要通过改革来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如此。

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大历史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伴随这一制度的出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在社会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领域,旋即产生了深刻的变革。

即使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之前,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也正是沿着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形态、由蒙昧向开明状态的轨迹运行的。然而,纵观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始终困扰人们长时期难以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在于,政治文明的发展在不断的推进过程中,却始终表现着剥削阶级对被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关系,社会不平等、不公正对于社会平等、公正的价值主导格局,少数社会成员对于多数社会成员的权力控制形式。所以,尽管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更迭依次表现的是更高的政治文明层次,但政治文明的性质却没有出现由于政治文明演进中量的积累所最终导致的质的变化。对于上述问题的历史性回答与解决,恰恰发生于20世纪。

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如何在这样的国情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也是人类文明在20世纪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面对这样的课题,伴随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发展,20世纪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实践,也出现了在实践探索中难以避免的曲折、失误。总结这种曲折与失误,从大的方面而言,至少在四个方面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提供了经验教训: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以后,必须注重其完善问题。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优越性的具体政治体制,必须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与健全问题。三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通过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加以保障问题。四是政治文明意识的培育必须从政治文明建设实践发展的长过程中来认识的问题。

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留下的上述经验教训,都有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刻背景,是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换取的。对此,任何意义上的忽视和不予汲取,都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亵渎和失责。同时,在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时,我们还必须看到,一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类型,不会也不可能在其一形成之日起就表现得尽善尽美,其实践也不可能在未有任何经验和模式的前提下进行得万无一失。出现失误、形成教训,都具有某种客观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如同人类社会主义发展中任何实践、认识和经验的积累都表现为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的并存一样,作为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一种代价,能够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下一步发展提供前车之鉴,能够使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致重蹈已有失误的覆辙,上述经验教训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来说,同样是一笔财富,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践总结所应有的结论。

2.对于苏东剧变的原因,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结合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谈谈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认识。

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相继开始尝试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但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还发生了许多严重失误。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推行一条错误的路线,作出一系列错误决策,使社会主义改革走上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的歧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并陷入低潮。

苏东剧变是20世纪后期震撼世界的重大事件。苏东剧变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存在僵化,推进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战略上的错误和国际战略、外交政策上的错误诱发了国内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放弃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从而失去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基础和发展方向。从外部原因来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长期进行“和平演变”和干扰破坏,同时又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进行诱压;从内部原因来说,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缺乏有效的对策,结果被逐步分化瓦解。深入研究并汲取苏东剧变的教训,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而任何新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需要经历长期复杂的过程。以历史的年轮来计量,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说来还处在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而且,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彻底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然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虽然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但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追求并没有因此而终止。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其他进步政治力量和各社会主义国家继续坚定地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展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

3.结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答: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又有社会主义的一般。就其一般性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只要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不能回避而必须直面这些问题。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所回答和解决的已经不仅仅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也回答和解决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现代性的内在超越这一重大课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必将越出一国的范围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复兴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必将不断地展现出来。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世界上所有关心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和人类进步事业的人们对中国都投以期待的目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思考,始终是与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途命运的思考联系在一起的。他明确宣称:“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一预见的科学性。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不利条件下,社会主义中国不仅顶住了重重压力,一直发挥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披荆斩棘,开拓奋进,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双重探索的新境界。30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不仅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而且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一成就的取得必将有助于各国共产党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努力探求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走向复兴。

4.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分析“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不同时期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两个著名论断。这两个论断既一脉相承,又有理论的重大发展,成为指导和论证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重要依据。本文拟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理论逻辑、对“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论断的认识过程三方面阐述“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内在统一性,以期对人们更好地认识当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提供些许启示。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犹如平地惊雷,宣告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历史规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开辟了新纪元。然而1859年,马克思在其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明确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观点,即“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决不会”,虽然存在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进行的自我批判,但这种批判不是对先前理论(两个必然)真理性的否定,而是将对先前理论的继承、发展和深化,对理论可行性的放大和升华。因此,“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集中体现在二者高度的内在统一性。

7.高中教科书诗歌课后习题的设计 篇七

一、我国语文教科书诗歌课后习题的现状

以广东省出版社 (粤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相关习题为例, 了解我国当前教科书中课后习题的设计现状。习题如下:

(一) 背诵。

(二) 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苏轼、辛弃疾是豪放词人的代表, 李清照则是婉约词人的代表。试结合课文及以前读过的诗作, 谈谈豪放词和婉约词在写景抒情方面各有什么特色。

(三)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之作, 两词中表现的怀古之情有什么不同?[1]

可见, 我们当前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存在很大的不足, 在质与量方面都有缺陷, 如果没有其他辅导资料的话, 仅凭这三个题目很难合理评价学生对这首词的学习效果。而且这些习题涉及的内容太过片面, 这三个题目涉及的评价内容是重点篇目的背诵、从写景抒情方面分析词人的词风、诗歌表达的词人情感, 而诗歌的表达技巧、词人的观点态度和诗歌的思想内容等重点根本没有涉及。

二、语文教科书诗歌课后习题的设计探究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诗阅读进行了以下规定: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3.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些规定就势必成为习题设计的依据, 本文试图以此为依据, 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对象, 力图探究丰富多样的习题设计。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大体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三种。苏轼的这首词涉及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例如, 人物形象习题设计。

诗歌中的人物主要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其他的人物。习题可能会包含人物的活动、情感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理解。

示例:

1.上片中作者在这些景物面前, 对时间和人物产生什么联想?[2]

2. 试据杜甫的《登楼》和苏轼的这首词, 分析两首作品直接或间接提到了三国时代的人物, 作者各有什么用意?

(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鉴赏重在理解语言表达的情感和作用, 体会语言的美, 并进行一定的评析。

第一, 词风习题设计。

示例:

试从题材、感情、用语三方面说明苏轼词风格豪放的特色。[3]

第二, 诗句的习题设计。

示例:

试指出下面所引句子在词中的作用。 (请在适当的□内加√, 可选多于一项) [4]

(1)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A用赤壁的雄奇景物衬托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

□B以“乱石”和“惊涛”表现出三国时代的纷乱和动荡。

□C借助景物, 抒发英雄人物都像雪花般消失的感慨。

□D借助景物, 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

(2)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A以美人衬托英雄, 突出周瑜少年英俊。

□B以英雄美人的事迹, 衬托一个雄奇的时代。

□C以周瑜战胜曹操之事, 褒扬孙权和贬抑曹操。

□D以年少有为的周瑜来衬托自己, 感慨自己无所作为。

第三, 炼字习题设计。

示例:

试鉴赏词中『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数句, 回答以下问题。[5]

(1) “穿”“拍”“卷”三字, 分别有什么精妙之处?

(2) “乱石穿空”另作“乱石崩云”, 你认为哪一句较好?试简略说明。

(3) “惊涛拍岸”另作“惊涛裂岸”, 你认为哪一句较好?试简略说明。

(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情感时所采用的特殊方法, 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

示例:

1.苏轼这首词塑造的主要人物是周瑜, 却又要写“小乔初嫁”, 这是用了什么手法?词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6]

2.词人运用什么方法描绘赤壁之景?请简要分析。

(四) 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就是诗人通过诗歌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个人理想、政治倾向等。

示例:

试据杜甫的《登楼》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回答以下问题。[7]

(1) 从两首作品所见, 杜甫和苏轼对人生有什么相同的感慨?他们排遣心情的方法有何不同?

(2) 两首作品分别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认为哪一种人生态度较可取?为什么?

习题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是不言而喻的。设计课后习题理应体现出课文和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使之成为学生温习的依据。高中阶段学习是为学生参加高考奠定基础, 习题应该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有一定的关联性, 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习题的呈现方式需要体现出多样化, 提高学生做题的兴趣, 而不是一味地采用简答题的形式。设计有效的习题, 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语文教材编写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 2011.

[2][3][4][5][7]布裕民, 黄璟瑜等.启思新高中中国语文中四上[M].香港特别行政区:启思出版社, 2009.

8.关注课后习题挖掘教学资源 篇八

一、依据课后习题,确定教学目标

课后练习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实际上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翻开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每篇课文一般安排了四五道练习题,并按照朗读目标、字词教学目标、文本理解性目标、课外拓展目标的顺序进行组合。如苏教版第六册《海底世界》的课后练习是:1.朗读课文(这是教学中应达到的读的训练目标);2.用钢笔描红(这是写字教学目标的体现);3.读一读,再抄写,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这是词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教学目标);4.联系课文,说说你对“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句话的理解(这是课文的教学重点);5.学了《赶海》和《海底世界》,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这是一道拓展性练习题,既紧扣本文,又联系前面所学课文,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上的练习设计,注重让学生经历“感知→领悟→扩展→应用”这一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隐性的教学目标。

二、依据课后习题,指导学生预习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除了由老师布置适量的预习思考题外,还可借助课后习题,把它作为预习思考题来处理,这样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课后一般都有字词练习或朗读课文的要求,到了中高年级,这些都可以作为预习题让学生自学,课堂上加以反馈检查即可。例如前面所提到的《海底世界》的1~4题都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思考或练习。课后习题作预习要求,能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预习,也为课堂教学作铺垫,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依据课后习题,设计教学突破口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一两道反映课文重难点或统领全文的习题。我们可以借此作为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整体把握或课堂讨论的主线,以此为突破口组织教学,使课堂线条简明,条理清楚,还可以达到“长文短教”的效果。

如《白鹭》课后第4题“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初读课文时,作为激发阅读兴趣的问题抛出来;精读课文时,让学生围绕它去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自主讨论,深入理解;结束教学时,还可以作为一个反馈性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将课后问题的讨论与课文思路、主题思想等有机地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以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

类似的突破口在课后练习中都可以找到,扣其一点,散发开去,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就能实现阅读结构的优化,提高教学效率。其关键是我们教师要深入地理解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研究课后习题,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这个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

四、依据课后习题,丰富学生阅读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小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佳途径。在语文课后习题中,设置了相应的扩展阅读的习题,或举一反三,以一篇带多篇,学完《古诗两首》的《墨梅》后完成练习“古往今来,还有不少写梅花的诗,找一两首来读一读,背一背”。或以一章带全书,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在《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课后也要求“读读《水浒传》吧,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定会让你心驰神往,回味无穷”。或以一人带名著,推荐阅读名家名著,一些课文后面的阅读卡片就以煽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推荐了作品。如六年级下册中就有冰心、鲁迅、萧红等“作家卡片”,以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名著便览”。教师就要抓住这些契机,引导学生去徜徉书海,积累语言,陶冶情操。

五、依据课后习题,抓好练笔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能否用好这个例子,决定了学生的实际收效的多少。在教学中,“读写”结合是学生习作练习的“双翼”。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中,每册的课后练习题中都安排了六七次练笔训练,认真研究课后习题,你就会发现,有些思考题为学生课外练笔或课堂写作提供了写作素材、角度和契机。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练习题中的能力元素,让学生进行仿写和再创作,从而打破写作难的被动局面。

先看看下列思考题:“认真阅读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三顾茅庐》)

“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以选用。”(《沙漠中的绿洲》)

“请你代高尔基给儿子写一封回信。”(《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课后练习题都是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信息来拓展写作空间,及时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减缓作文教学的坡度,实现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同步,让学生在一次次小练笔中提高自己的作文素养。

六、依据课后习题,落实课后拓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课文的后面就安排了许多开放性的习题,旨在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接轨,让学生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有的课后习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通过资料的搜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如四年级课文后面有这样一些习题。

“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人类的“老师”》)

“搜集宋庆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有的课后习题是综合实践型的,是需要师生付出更多的精力才能完成的,也是许多教师容易忽视或不愿实施的。如: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作介绍。”(《走,我们去植树》)

“排演《公仪休拒收礼物》。”

“画出描写伯纳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再和小组合作,将故事演一演。”(《半截蜡烛》)。

上述习题不仅要求学生要理解课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还要求学生能通过介绍交流、表演汇报来再现文本内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这些习题看上去有些难度,但只要我们教师认真组织,经常放手让学生去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课后习题的编排,也是一种提示。如果我们能充分吃透教材,结合课文进行一定的补充练习,定会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给我们的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捐款活动总结报告下一篇:先进职工“首席员工”评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