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防治教案(15篇)
1.肺结核的防治教案 篇一
肺结核防治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的有关知识以及如何预防肺结核 教学难点: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以及预防
教学重点:如何预防肺结核。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人体肺部器官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导语
肺结核是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快,抵抗力差,易感染肺结核。
二、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主要是呼吸道,即健康人吸如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尘埃便有可能被感染,感染后是否发病和身体的抵抗力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三、主要症状
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午后潮热(每天以后有低热)、夜间有盗汗、重着有咳嗽洛痰,胸疼气短,体重不增,甚至咯血。肺结核在50年前还是一种令人惧怕的疾病,称之为“痨病”。
四、治疗
现在肺结核的治疗有特效治疗药物,如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链霉素、利福平等。用药的原则是早期、足量、坚持疗程、联合用药。
五、预防结核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切断传播途径。(3)增强个人的抵抗力。
六、效果考查
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预防结核病的要点,检查学生是否养成了不随地吐痰 的习惯。
七、教师总结本节内容
2.肺结核的防治教案 篇二
关键词:乡村两级,肺结核,规范管理,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年~2010年黄花乡卫生院、黄花乡各村卫生室结核患者登记本;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登记本以及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门诊日志;黄花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肺结核患者督导管理资料。
1.2 方法
1.2.1 建立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机制, 实行目标管理
成立由政府领导, 多部门合作的结核病防控领导小组, 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层层签订结核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 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纳入政府工作内容进行考核。加大督导力度, 每年不定期对各相关单位进行督导检查, 对结核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 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2.2 建立多渠道肺结核患者发现和转诊机制
每年组织乡、村两级医务工作者学习结核病防治知识, 提高防治水平。统一建立卫生院各科室和村级卫生室疑似肺结核转诊登记本。详细登记肺结核或可疑肺结核患者的信息。要求所有执业医师在接诊过程中或健康体检中发现有疑似肺结核病患者, 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并将可疑患者转诊至区疾病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三天内由公共卫生服务科负责追访转诊到位情况。为了减少漏诊、误诊, 村级卫生室接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须转诊到卫生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后, 再行转诊。
1.2.3 加强对肺结核的规范管理, 提高治愈率
建立区、乡、村三级结核病网络信息平台。区结防科每天将当天发现的肺结核患者信息通过网络传至乡卫生院后, 在第一时间, 卫生院通过网络及时将信息传给村卫生室, 对无网络的村卫生室, 通过电话将信息及时告知。建立乡、村肺结核患者管理登记, 并做到区、乡、村三相符。
卫生院对每个肺结核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督导4次 (强化期2次, 继续期2次) ;村医对距卫生室2公里以内的患者实行直接面试下督导服药, 2公里以外的患者实行家庭督导, 村医强化期每周访视1次, 继续期每半月访视1次。
1.2.4 加强乡、村两级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 提高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亲自抓健康教育工作, 在做好“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健康教育大课堂、宣传专栏、发放健康教育资料、“面对面”等宣传方式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宣传, 增加全民结核病防治意识。
2 结果
2.1 2006年~2011年转诊情况
见表1。黄花乡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登记呼吸道患者60393人, 转诊可疑肺结核病患者214人, 经疾控中心确诊63人。转诊疑似患者数逐年增高, 确诊患者逐年下降。
2.2 黄花乡2006-2010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
见表2。五年间共登记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65人, 其中涂阳患者151例, 涂阴114例。肺结核患者登记数曾下降趋势。
2.3 2006~2007年患者治疗情况
见表3。患者规范治疗率逐年增高, 从2007年起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3 讨论
肺结核病是由肺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呼吸道浸入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1]。我国是全球二十二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发患者数仅次于印度而位居第二位[2]。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可以传染多个健康人, 而且也可因误诊导致病情恶化, 甚至死亡。结核病不仅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而且直接给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肺结核疫情的严重性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农村是结核病高发地带。农村的贫困和知识的匮乏时常导致患者就诊和确诊延迟。早发现、早治疗每一个结核患者, 是控制肺结核病的关键。乡镇级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做为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因症就诊的主要场所, 是发现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因此发现肺结核患者或可疑肺结核患者转诊到结防机构, 并对每一个肺结核患者实行规范管理, 由乡村两级防痨医师对每一位患者实行每日监控, 防治肺结核患者中断治疗, 是降低肺结核病例的重要环节。如期实现中央提出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人口覆盖率达90%, 涂阳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达85%[3]目标, 加强肺结核乡村两级防控网的规范管理是关键。黄花乡实行乡、村两级结核病规范化管理实践证明, 实行乡村两级结核病防治规范化管理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降低发病率的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4.
[2]刘剑君, 姜世闻, 成诗明.中国结核病防控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防痨杂志, 2003, 25 (3) :129.
3.耐药结核病的防治进展 篇三
文章编号:1003-1383(2011)03-0352-04 中图分类号:R 5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3.050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劳动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过去的10年,尽管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障碍,其中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主要障碍。现就耐药结核病定义及其防治策略,耐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耐药结核病的方案及其原则等问题作一综述。
耐药结核病定义及其防治策略
耐药结核病一般分为4类[1],单耐药是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证实对1种抗结核药物耐药。而多耐药为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证实对1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耐药,但不包括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
耐多药(MDR)则为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经体外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
广泛耐药(XDR)是结核病患者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体外被证实除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外,还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以及3种二线抗结核注射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和阿米卡星)中的至少1种耐药。
目前全球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结核病总耐药率为20.0%,耐多药率为5.3%,由此估算全球每年新发MDR-TB为50万例,其中,27个MDR-TB/XDR-TB高负担国家占全球病例总数的85%[2-3];耐多药结核病中19%为XDR-TB,全球大约有9万XDR-TB患者[4]。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也相当严重,是全球27个MDR-TB/XDR-TB高负担国家之一,2007~2008年开展的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总体耐药率为37.79%,总体耐多药率为8.32%,广泛耐药率为0.68%,其中初治涂阳患者MDR-TB耐药率为5.71%,复治患者MDR-TB耐药率为25.64%;据此估算,全国每年新发MDR患者12万例,约占全球每年新发总数的24%,居全球第二位,广泛耐药患者近1万人[5-6]。研究认为耐药结核病的产生有细菌学、临床以及规划方面的原因,但其本质是人为造成的结果。从微生物学的观点看,耐药性是基因突变引起药物对突变菌的效力降低造成的。从临床及规划方面看,化疗方案不合理是造成耐药结核病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如药物联合不合理、不恰当、用药剂量不足、服药方法不当、疗程不足或间断用药等;患者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未严格行DOT管理,造成疗程不足、用药不规则;抗结核药物供应不足,种类不全,质量不佳,影响治疗效果;患者经济困难等造成间断、不规则用药。
针对日益严重的耐多药结核病疫情,1998年WHO提出了DOTS-Plus策略,它包括5个基本要素:①持续的政府承诺,以保证政策落实和长期经费的投入;②通过有质量保证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诊断耐药结核病,及时发现病人;③合理的治疗方案,严格执行直接面视下督导服药;④保证高质量的抗结核药物的不间断供应;⑤规范的登记报告系统。此后又分别在2008年、2009年出台了“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之紧急更新版”、“ 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第四版”,统一了全球耐药监测的标准。2009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耐多药/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部长级会议上,各国政府高层发表了一项控制耐多药结核病/广泛耐药结核病的行动倡议,以强化控制措施,防止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蔓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结核控制工作,按照DOTS-Plus计划开展了相关工作, 初步拟定了全国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框架,制定和完善了耐药结核病领域相关的技术文件,并将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纳入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先后在部分省启动了第5轮、第7轮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项目;2010年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耐多药领域在原有项目点的基础上,又扩展到24个省67个地市。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有序地开展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此外中国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项目在中国开展了结核病控制新模式方面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耐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新技术
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传统的药敏试验存在操作复杂、灵敏度低、耗时过长等缺点,不能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及时、有价值的药敏资料[7],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的研究,已经有多种方法应用于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
①噬菌体测定技术,它是间接检测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MTB)活菌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8-10],敏感度高,102/L以上的活菌即能检出,由于噬菌体不能感染死的MTB,据此可区分出MTB是活菌或是死菌。国外研究表明,噬菌体测定技术与传统的罗氏培养方法相比,灵敏度达86%~92%,特异度在96%以上[11]。该方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在2天内获得实验结果,对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②PCR-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目前市场上主要有Genotype MTBDR和INNO-LiPA Rif.TB两种用于耐药基因检测的商品诊断试剂盒。Genotype MTBDR试剂盒可以检测rpoB和katG两种基因突变,即同时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而INNO-LiPA主要检测rpoB常见突变。有资料指出[11],用试剂盒对患者的痰标本和培养分离株进行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存在地域差异。对于耐多药结核病高流行地区,试剂盒的灵敏度在94%~98%之间,而特异度均达到99%[12];但在耐多药结核病低流行区域,试剂盒对异烟肼的耐药性检测灵敏度仅为73%[13],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高流行区。目前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将Hain Genotype MTBDR plus列入我国市级实验室推广的结核病诊断技术之一。
③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技术基于核酸杂交原理,可用于基因表达谱分析、基因突变和多态性检测、基因诊断等方面。景奉香等[14]用芯片技术检测MTB耐利福平菌株,并与DNA测序结果比较,结果13株耐利福平株中的11株芯片测定结果与测序结果相同。基因芯片技术需要较昂贵的设备和熟练的人员,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实验室能开展。
④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是一种既能定性检测病原体核酸,又能对细菌和病毒载量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探针有Taqman探针、分子灯塔探针(molecular beacons)和FRET探针。Mateu Espasa[15]报道应用TaqMan探针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74.3%。HIYAM[16]用分子灯塔探针方法检测耐利福平结核菌,结果在65例药敏实验阳性样本中检出63例,而11例临床耐药标本检测结果全部为阳性。FRET探针也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常用探针,通过对熔解曲线进行分析来检测耐药结核杆菌。
⑤Xpert MTB/RIF检测方法,它是由美国Cepheid公司开发出的一种能在2 小时内直接从病人新鲜痰液中快速准确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药敏试验方法。该方法基于荧光定量 PCR 的原理,采用半巢式荧光定量 PCR的技术,根据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产生耐药性的ropB基因的81bp的核心区设计5条探针,使用六重定量 PCR对痰液中的结核分支杆菌进行检测。有资料显示携带利福平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检测准确性为97.6%;对携带利福平敏感性结核分枝杆菌的标本检测准确性为98.1%[17]。
⑥液体培养快速药敏检测技术,与传统的固体培养基需要3~8周时间相比,液体培养技术仅需要大约15天即可得到药敏结果。全自动的液体培养药敏试验系统,如BACTEC MGIT 960,能够快速检测一线和二线耐药菌株[18],但设备价格昂贵。而手工操作的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 (MGIT)技术不需要昂贵的设备,非常适合资源缺乏地区应用,不仅能检测一线耐药菌株,还能用于耐二线药菌株检测,对氧氟沙星、卷曲霉素、卡那霉素、乙硫异烟胺的灵敏度分别达到100%、100%、99.4%和86.7%[19]。
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方案及其原则
化学药物仍是治疗MDR-TB和XDR-TB的主要手段,化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药敏结果、本地区耐MTB菌株的流行情况等制定。
其治疗方案的治疗原则有:①方案中至少包括4种有效的核心药物,对耐多药结核病需5种以上;②无药敏结果前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选择未使用或估计敏感的药物,一旦获得药敏结果则根据药敏结果进行调整;③包括1种敏感的注射剂,耐药结核病应至少连续使用3个月,MDR-TB至少连续使用6个月,XDR-TB至少连续使用12个月;④在1~4组抗结核药物不够组成有效的耐药结核病化疗方案时要考虑用第5组药物,组成有效方案;⑤耐单药和多耐药结核病疗程为9~18个月,MDR-TB和XDR-TB疗程为24个月,注射期至少6个月;⑥每日用药;⑦全疗程患者均要接受直接面视下督导治疗(DOT)。MDR-TB化学治疗方式有标准化治疗、个体化治疗、经验性治疗3种。我国推荐的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为:6Am(Km,Cm)Ofx(Lfx)P(Cs)ZPto(E)/18 Ofx(Lfx) P(Cs) ZPto(E),而对于XDR-TB,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化疗方案,以支持、对症、综合治疗为主。
研制并开发新的抗结核病新药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快速作用药物,缩短疗程,对耐药结核杆菌、持续性和休眠性结核杆菌均具活性的药物、能与HIV/AIDS药物兼容等。目前有6种新的抗结核药物尤其引人关注。
①PA-824是硝基咪唑吡喃类药物的代表,从2002年起,国际结核联盟就开始对PA-824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论结核杆菌是在高速分裂还是缓慢生长,该药物都能发挥攻击作用,对耐药菌株和潜伏态的结核杆菌都表现出极强的杀菌效果,目前已处于Ⅱ期(有效性)临床试验阶段。
②R207910是二芳基喹啉类药物中最有代表性的药物,它和传统的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研究显示,R207910与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三种药物当中任何两种药物组合使用的治疗效果,均比HRZ方案有效;有望将疗程缩短为2个月[20]。R207910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抗结核药物[21]。
③二胺类药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是SQ109,该药是在乙胺丁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代抗生素,但结构与乙胺丁醇有所不同,对耐药菌株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广泛耐药结核病的一种理想药物[22-23],2010年完成3期临床试验。
④BM212是吡咯类药物中抗结核活性最强的一个,且不会与一线抗结核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对细胞内MTB有良好的杀菌活性[24-26]。
⑤利奈唑胺系噁唑烷酮类抗菌药,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研究显示,利奈唑胺治疗MDR-TB和XDR-TB临床疗效良好,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⑥氟喹诺酮类药物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莫西沙星(MXFX)和加替沙星(GAFX),莫西沙星的早期杀菌活性与异烟肼相仿,优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27],莫西沙星有助于一线抗结核药物方案的优化,缩短疗程和治疗MDR/XDR结核病,2010年有望完成3期临床试验[28]。加替沙星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与乙硫异烟胺和PZA(或EMB)联用可用于MDR-TB的治疗[29-30];但由于加替沙星对糖代谢影响较大,已从常规抗结核药除去[1]。
控制耐药结核病,必须从源头抓起,DOTS-Plus策略是防止或减少慢性传染源和病例发生的最有效措施。要建立和完善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法律法规,将耐多药结核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纳入到国家结核病规划中;加强医防合作,促使所有的医疗机构参与到国家结核病规划控制中;积极培养耐药防治人才,加大经费投入,开展耐药机制、新药、新诊断方法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我们坚信随着DOTS-Plus策略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实施,全球耐药结核病的控制必将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耐药结核病疫情最终将得到有效遏制。
参考文献
[1]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7):485-497.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epidemiology,strategyfinancing:WHO report 2009.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WHO/HTM/TB/2009.411).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nti-tuberculosis drug resistance in the world fourth global report[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WHO/HTM/TB/2008.394).
[4]Robert J, Trystram D,Truffor-Pernot C,et al.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eight years of surveillance in France[J].Eur Respir J,2003,22(5):833-8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33.
[6]尹 力.在第二届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亚太区学术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11):621.
[7]IsemanMD,HeifetsLB.Rapid detenctionoftuberculosisanddrug-resistance tuberculosis[J].N EnglJMED, 2006,355(15):1606-1608.
[8]Shenai S,Rodrigucs C,Mehta AP.Evaluation of a new phage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rapid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J].Indian J Med Microbial,2002,20(4):194-199.
[9]Barman P,Gadre D.A study of phage based diagnostictechnique for tuberculosis[J].Indian J Tuberc,2007,54(1):36-40.
[10]Biswas D,Deb A,Gupta P,et al.Evalua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phage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paucibacillary tuberculosis[J].Indian J Med Microbia1,2008,26(1):75.
[11]Ling DI,Zwerling AAPai M.GenoType MTBDR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i of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a meta-analysis[J].Eur Respir J,2008,32(5):1165-1174.
[12]Bamard M,Albert H,Coetzee G,et al.Rapid molecular screening for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a high-volume 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in South Africa[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7(7):787-792.
[13]Lacama A,Garcia-Sierra N,Prat C,et al.GenoType MTBDR plus assay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rifampin and isoniazid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s and clinical samples[J].J Clin Microbiol, 2008,46(11): 3660-3667.
[14]景奉香,胡忠义,孙 悦,等.用DNA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9):551.
[15]Mateu Espasa,Julian Gonzalez-Martin,Fernando Alcaide,et al.Direct detection in clinical samples of multiple gene mutations causing resistance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o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using fluorogenicprobes[J].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5,55(6):860-865.
[16]E1-Hajj HH,Marras SA,Tyagi,et al.Detection of rifampin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a Single Tube with Molecular Beacon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1,39(11):4131-4137.
[17]Boehme CC,Nabeta P,Hillemann D,et al.Rapi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tuberculosis and rifampin resistance[J].N Engl J Med,2010,363(11):1005-1015.
[18]Rüsch-Gerdes,S,Pfyffer GE,Casal M,et al.Multicenter 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the BACTEC MGIT 960 technique for testing susceptibiliti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o classical second-line drug and newer antimicrobials[J].JClinMicrobiol,2006, 44(3):688-692.
[19]Anandi Martin,Andrea von Groll,Krista Fissette,et al.Rapid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esistance to Second-Line Drugs by Use of the Manual Mycobacterium growth indicator tube system[J].J Clin Microbiol,2008,46(12):3952-3956.
[20]Stover CK,Warrener P,VanDevanter DR,et al.A small-molecule nitroimidazopyran drug candid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J].Nature,2000,405(6789):962-966.
[21]Global Alliance for TB Drug Development.Handbook ofanti-tuberculosis agents.Introduction[J].Tuberculosis(Edinb),2008,88(2):85-170.
[22]Lee R,Protopopova M,Crooks E,et al.Combinatorial lead optimization of[1, 2]-diamines based on ethambutol as potential antituberculosis preclinical candidates[J].J Comb Chem,2003,5(2):172-187.
[23]Boshoff HI,Myers TG,Copp BR,et al.The transcriptional reponses of Mycobatcterium tuberculosis to inhibitors ofmetabolism:novel insights into drug mechanisms of action[J].J Biol Chem,2004,279(38):40174-40184.
[24]Jia L,Tomaszewski JE,Hanrahan C,et al.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Q109,a new diamine-based antitubercular drug[J].Br JPharmaco,2005,144(1):80-87.
[25]BiavaM.BM 212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 new class of antmi ycoba-cterial active agents[J].Curr Med Chem,2002,9(21):1859-1869.
[26]Biava M,Porretta GC,Poce G,et al.Antim ycobacterial compounds.Optimization of the BM 212 structure,the lead compound for a new pyrrole derivative class[J].Bioorg Med Chem,2005,13(4):1221-1230.
[27]Fattorini L,TanD,Iona E,et al.Activities of moxifloxacinalone and incombination with otherantimicrobialagentsmultidrug-resistantMycobacteriumtubercoulosisinfection in BALB/cmice[J].Antimicrob Agent Chemother,2003,47(1):360-362.
[28]屠德华. 迎接结核病控制的创新时代[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3):121-122.
[29]Alvirez-Freites EJ,Carter JL,Cynamon MH. In vitro and in vivo activities of garifloxacin agains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4):1022-1025.
[30]Cynamon MH,Sklaney M.Catifloxacin and ethionamide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rapy of tuberculosi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3,47(8):2442-2444.
(收稿日期:2011-03-29 修回日期:2011-05-02)
4.六年级班结核病防治教案 篇四
六年级(1)班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基本常识,并了解预防控制结核病的相关政策。
2、增强师生的体育锻炼和保护身体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疫情: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结核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人类与结核的斗争史至少有两千多年。“十痨九死”,“痨”指的就是结核病,当时由于没有特效的药物,结核病的死亡率特别高。林黛玉就是死于结核病。近年来,我国各地在校学生结核病的疫情有明显的回升趋势,学校结核病的暴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如2003年某省中学同时发生结核病的学生多达100名;2003年某省中学一女生宿舍,8人中发生肺结核病人5例;某市2006年高考后有30名学生因患肺结核病而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得了肺结核病如果比及时治疗和彻底治疗,不仅病人会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而且还有可能传染给其他人。
(二)传播途径: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只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但是,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当传染性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将结核菌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飞沫),较大的很快的落到地面,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病菌的微滴核,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以引起感染。
(三)症状: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肺结核病。连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通常是肺结核的一个首要症状,如果同时痰中带有血丝,就有极大可能得了结核病。其它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等。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早期肺结核一般不咳嗽和咳嗽较轻,慢慢加重,如果咳嗽经过抗炎治疗两周不愈,就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病,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咳痰:是常见症状,早期咳黏液痰,量少,空洞形成后痰量增加,块状,合并其它细菌感染后呈浓性痰。咯血:是病变损害血管所致;在所有肺及支气管中肺结核咯血占首位。
(四)检查:我国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城镇和城市设有检查治疗结核病的专门机构。
(五)治疗:肺结核病人应转诊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正规的治疗和管理,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结核病的正规治疗必须有6——8月的疗程,而且需要多中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如果病人感觉病情好转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中途停止吃药,就很难治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中要求病人每次服药均要在医务人员的直视下服用,以保证尽可能治愈所有的结核病人,减少传播。
(六)免费政策:国家免费为肺结核病人提供抗结核病药品和主要的检查。免费检查的范围包括:胸部透视、拍摄X光胸片和痰涂片检查。免费抗结核治疗的范围包括:规定治疗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而其他的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 自付。
(七)预防:预防结核病传播最主要的措施是及时发现和治好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
学校结核病的预防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及时发现结核病等传染患者。认真做好新生入校体检和每年的教职员工健康检查工作,并将结核病检查列入健康检查的主要内容。
2、要做好在校师生的结核病治疗和管理工作。每年3.22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积极宣传防治结核相关知识。
5.肺结核防治方法 篇五
(2)联用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
(3)适量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
(4)规律患者必须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
(5)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通常为6~9个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6.肺结核病防治工作总结 篇六
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的肺结核病防治工作在市局领导和结防所领导的技术指导下,及各级结核病防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成绩
1、做好宣教工作
现场督导向病人及家庭成员详细说明结核病防治期间的各项要求,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宣教内容: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治疗头2个月一定要注意对家人及周围人群的空气传播。
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要树立坚定信心,充分与医生配合。坚持按医生制定的冶疗方案规则治疗,完成规定的疗程是治好结核病的关键。
服药后可能出现副反应,如一旦出现副反,一一向患者解释,切不要自行停药。
积极组织在“3.24”开设专栏进行结核病知识咨询。通过发放结核病知识的宣传材料,提高了人群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
原则上治疗满2个月、5个月、6个月按时送痰到结防机构检查。每次随访查痰时,留好夜间痰和清晨痰至结防机构检查。
2、全镇新生儿出生上卡率达99.8%,卡介苗接种率达100%。
3、病人的治疗全程管理:
做到初诊病人的宣教,内容包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和毒副反应以坚持规则用药的重要性。
对误期取药者及时处理,如通过电话,家庭访视等方式及时追回病人。并加强教育,说服病人坚持按时治疗。
培训病人和家庭成员,使其能识别抗结核药物,了解常用剂量和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并督促病人规则用药。
村医生接到新的治疗病人报告后能在三天内进行初访,以后每个周家访1次。内容包括健康教,核实服药情况,核查剩余药品量抽查尿液,督促按时门诊取药和复查。
4、病人管理:今年发现新发现21例结核病人,其中15初治痰涂阳性肺结核病人,16例病人都能按DOST策略的要求进行治疗管理。治愈9例病人,其余6例正在服药期。
二、存在问题
1、部分群众仍然对其认识不足,不了解现代结核病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治疗方法。
2、村医生工作责任心不强。
3、村结防医生业务水平不高,不能很好的指导处理病人在服药期间出现的副反应。
三、今后工作意见
1、加强村医业务和职业道德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水平
2、经常开展各种培训班,以提高村结防医生的业务水平。
3、上级业务部门多到基层指导结核病防治工作。
壶天公卫办
7.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篇七
一、病原
结核病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分为3型,即人型、牛型和禽型。其中以牛型对奶牛群致病力最强。牛型分枝杆菌长1~4微米,宽0.3~0.6微米,单个或呈链状排列,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具有抗酸染色特性。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抗干燥,在干涸的分泌物中可存活6~8个月,在粪便中可存活数个月,在污水中也能存活11~15个月。不耐热,60℃20~30分钟即被杀死。10%漂白粉溶液和70%~90%酒精溶液消毒效果较好。本病菌对链霉素、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环丝氨酸和利福平等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其他广谱抗生素都不敏感。
二、流行特点
奶牛最易感。开放型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牛的病原菌随唾液、气管分泌物、粪便;尿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污染空气、水源、饲草料、牛奶及其制品、饲槽、用具和土壤等。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和消化道两种。前者是指病牛咳嗽、打喷嚏时,将分泌物散布于空气中成为飞沫,或病牛排泄物干燥后,使病原菌附着于尘埃上,飞扬到空中,造成带菌尘埃,主要传染;犊牛;后者是指采食被污染的饲草料和饮水等而感染成年牛群。此外,通过与病牛接触或交配,而使生殖器官感染发病。
不良的环境,管理不当,日粮中营养不足,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厩舍阴冷潮湿,牛群密集拥挤,光照不足,不运动以及卫生条件差,不消毒,不坚持定期检疫等,均可构成牛群发生本病的诱因,甚至呈地方性流行。
三、临床症状
本病多取慢性过程。其潜伏期一般为10~45天,有的长达数月乃至数年。
1.肺结核病初食欲、反刍无大异常。只是清晨吸入冷空气或含尘埃的空气时易发咳嗽,先为短干咳,后为带痛顽固性干咳。鼻液呈黏性、脓性,灰黄色,呼出气有腐臭味。呼吸出现困难,呈伸颈仰头状,呼吸声似“拉风箱”。听诊肺区有干性或湿性哕音,叩诊肺区有半浊音或轻浊音。病牛明显消瘦,贫血,易疲劳。当发展成弥漫性肺结核病时,体温升高达40℃,呈弛张热或间歇热。体表淋巴结肿大。当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道时,可见慢性瘤胃臌气。
2.肠结核见于犊头。呈现前胃弛缓症状,迅速消瘦,顽固性腹泻,粪便呈稀粥状,混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全身乏力,肋骨显露。直肠检查:腹膜粗糙不光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淋巴结结核‘以其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咽后淋巴结肿大时,压迫咽喉,呼吸音多粗厉、响亮;纵隔淋巴结肿大时,可产生瘤胃臌气症状;肩前和股后淋巴结肿大时,可引发前后肢跛行。
4.乳房结核乳房淋巴结肿大,可使病乳区发生局限性或弥散性硬结,无热痛,乳房表面凹凸不平。病乳区泌乳量显著减少,乳汁稀薄如水样,或停止泌乳。乳汁呈灰白色。
5.脑及脑膜结核病牛多呈现神经症状,如惊恐不安,肌肉震颤,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头颈僵硬;眼肌麻痹,后期陷于昏迷状态,呼吸和心律失常。
四、病理变化
牛结核病病灶,见于肺、肺门淋巴结、纵隔淋巴结,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和头颈部淋巴结等,形成突起韵结节,呈干酪样坏死或钙化,切开时有砂砾感。有的软化、溶解,形成空洞。当肺结核时,肺上具有多量粟粒大小的微透明的结节,逐步增大并由纤维蛋白包围,呈现粟粒性结核病病变。胸腔与腹腔浆膜表面出现粟粒至豌豆大小、半透明的灰白色坚硬结节,形如珍珠。肠结核发生于小肠或盲肠,于肠粘膜表面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溃疡。溃疡周围呈堤状,底部坚硬并覆有干酪样物。
五、结核菌素反应
在牛颈部一侧中部剪毛,量皮厚后,皮内注射结核菌素0.1毫升,72小时观察结果。当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皮厚增加4毫米以上,判为阳性,皮厚增加2-3.9毫米,红肿不明显,判为可疑;皮厚增加在2毫米以下,判为阴性。凡检出的阳性牛,一律淘汰。对可疑牛,经30~45天后,再重复检疫。阴性反应者,判为阴性牛;阳性反应者,定为阳性牛。仍为可疑反应者,则也判为阳性牛,予以淘汰。
六、防治措施
1.治疗当前对阳性结核病病牛不能根治,加上费用开支大等原因,通常各奶牛场均不实施药物治疗,应尽早淘汰。
8.结核病的流行和防治研究现状探析 篇八
(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西藏林芝860100)【摘要】结核病民间促成"肺痨"、"痨病",其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结核病已被有效地控制,但是因结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因素,以及近年来人们忽视了结核病的防止的重要性,使得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再次抬头。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及相关组织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结合病防治工作,以引起人们对结核病的再度关注。【关键词】结核病;防治【中图分类号】R5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584-01 结核病民间促成"肺痨"、"痨病",其对人类的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在结核病已被有效地控制,但是因结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因素,以及近年来人们忽视了结核病的防止的重要性,使得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再次抬头。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各国及相关组织再次开展了大规模的结合病防治工作,以引起人们对结核病的再度关注。1 结核病的现状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全世界患有结核病的人数约为20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且该数字正以每年800万-1000万的速度递增,每年死于结核病的的人数已接近300万,其病死率位于各疾病前列。此外,长期困扰医学界的是,因结核病的耐药性,结核杆菌对部分抗生素已产生免疫。因此,在世界各国结核病已逐渐成为一项涉及社会及政治因素的难题。在我国,结核病的流行问题同样严峻。根据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明,当前结核病的发病率在我国依然高居不下,全国结核病的受感染人数超过了5亿,其中约有450万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有超过100万的患者具有传染性,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每年约有12万人因结核病而死亡,约为其他各项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据相关文献统计,在我國,有将近半数的结核病患者因经济困难及得不到恰当的而产生耐药性,其中约有1/4的患者为原发耐药[1]。所以结核病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卫生健康概念,若不及时加以有效的控制,结核病存在再度发展为不治之症的可能性。2 结核病控制相关的影响因素2.1 传染源不易控制:未能对结核病传染源进行有效控制的原因是,超过半数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没有被及时发现。据相关部门关于结核病控制的研究显示,自上世纪80初我国即对全国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和统计,我国结核病传染源在近十年内的发现数量有了显著的增加,从历年的菌阳患者登记人数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每年不足10万人,现已提高到了20余万人,然而和流行病调查结果比较,传染性患者的发现率仍在1/3水平下徘徊。另外,调查还显示仅有不到半数的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医疗诊治,约有60%的患者在综合医疗机构就医而没有进行归口管理。一个没有进行治疗的排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一年可传染20个健康人。若不进行有效的防治手段,按照上述理论推断,我国可能每年新发生200万~300万新患者,将有2亿以上的人口在10年内感染结核菌。2.2 高传染性:因呼吸道传播是结核菌传播的主要途径,若未能及时发现,或卫生健康概念不强,经常出现一人得病,继而全家陆续染上结核病的情况。而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结核菌传播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上述问题也大大提高了管理及控制给结核病传播的难度。2.3 治疗周期过长、治疗难度高:患者到专业医院接受专业医疗人员全面治疗的难度较高。结核病患者应到专业的结核病治疗机构就诊,并积极配合结核防治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且治疗周期一般长达半年以上,因此具有较高的难度。2.4 耐药性的产生:如果没有按照方案进行治疗或者出现用药不当的状况,结核菌极易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结核菌被传播,受感染新人群同时也是耐药患者,按照目前的结核病治疗方式,不但费用较常规治疗高出百倍以上,且治疗效果相对较差。2.5 经济因素:结核病的发病率在贫困地区更高。据有关报道,我国各地的结核病发病率有着较大的差别,呈现出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农村高城市低、贫困地区高富庶地区低。我国绝大多数的结核患者分布在农村,且其中有半数以上为青壮年,从而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3 措施3.1 加大结核病防治教育的力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呼吸系统传播是结核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所以,掌握结核病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定期对家居用品进行消毒清洁,勤洗手,保持足量的户外运动量,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空气不够流通的公共场所;保持膳食中营养的均衡摄入,作息时间规律,保证睡眠时间充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3.2 不畏惧疾病:彻底治愈肺结核已不是难题,因此应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3.3 多元化的治疗:只要结核患者和专业的医疗人员配合,遵医嘱,接受治疗方案,比本都能够治愈。同时医疗人员也应根据病情特点,以科学的方式,结合中西医理论,为患者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治疗方案。参考文献[1]叶琳.浅析结核病的现状及防治.中国医药指南,2009,11,7(22):170-172.[2]顾援农.结核病"卷土重来"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2):223.作者简介:黄兴建,1973.11;公卫医师,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
9.泗南江小学肺结核病防治应急预案 篇九
1.总则 1.1目的
为及时、高效、妥善处置发生在我校的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疫情,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师生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与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和稳定,特制定本预案。1.2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颁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构建肺结核暴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教学质量的发展。1.3工作原则
依法处置,科学应对;加强监测,及时处置;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专群结合,以专为主。1.4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
2.指挥体系 2.1应急指挥机构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肺结核病疫情暴发流行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本预案。2.2日常管理机构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应急指挥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全校肺结核病疫情暴发流行应急处置的日常事务。2.3专家咨询机构
学校邀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组负责对疫情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小组应急指挥提供决策咨询、工作建议,参与应急指挥。2.4相关工作职责
2.4.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启动后的组织领导,及时资询专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邀请专家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负责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信息交流和通报,适时公布事件相关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卫生防病知识。2.4.2各村校:负责本村校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组织领导,做好学校、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做好并落实学校内的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及时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组。3.疫情确认
暴发的定义:指某一集团,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同一传染源感染,发生较一般预想要多的结核病患者的情况。一般来说,一个群体1个月内连续发现3例以上(含3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肺结核病人即为暴发。
肺结核病例及疫情的判定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分类标准”和《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进行判断,我市结核病暴发疫情应报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判定。
4.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 4.1监测网络
建立肺结核病情监测网络,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上级相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卫生院、各村校等相关单位构成。对发现的可疑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小学监测信息进行收集,并向上级汇报。
4.2监测内容与信息报告 4.2.1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旦发现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人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4.2.2报告内容
在报告学校肺结核疫情时,要详细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波及的范围、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下步工作计划等。4.2.3报告时限和程序
当发生肺结核暴发疫情时,疫情暴发学校应在24小时内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再向县教育局或县级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5.应急响应
5.1.1物资准备:包括调查表、宣传材料。
5.1.2密切接触者检查和处理:根据卫生部门确认的病例,协助卫生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了解其活动范围,确定密切接触者人数及分布,并进行密切接触者筛查。了解所有密切接触者是否有可疑肺结核症状,并即时统计和上报。
5.1.3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待命。在接到暴发流行疫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核实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切断传播途径,采取病人隔离治疗等必要的防制措施,防止疫情的扩散。5.2肺结核疫情处置中的健康教育
加强学校师生及周边生活居民区的结核病的防制知识宣传,提高师生及人民群众防病意识。健康教育重点介绍结核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结核感染与发病的关系、预防性治疗的意义等,提高广大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的认知水平,防止社会恐慌情绪的出现。
5.3结束响应
暴发现场两周内无新发肺结核病例出现,污染源已隔离,传递环节中断,暴露者或易感者明显减少,根据上级指示,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确认暴发终止,提出报告,经上级政府决定,结束本次应急响应。
10.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课件 篇十
一、结核病防治的五大方法:
1.及早发现新发病人
结核病的传染主要是发生在病人未被发现并进行治疗之前,1名结核病患者(即传染源)平均可传染15人。因为在未发现患病前,新发病人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手段,在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的过程中,接触者就容易被结核菌感染。因此,预防结核病的首要措施是尽早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新发病人。
2.进行彻底治疗,缩短传染期
及早发现新发病人,在治疗方面能带来很多好处:
☆可选择的药物比较多
☆治疗费用低
☆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大
☆病人容易耐受,治疗可顺利进行,治愈的可能性大
☆减少治疗的失败率
其根本目的在于对病人进行彻底治疗,缩短其传染期。因此,对病人进行彻底治疗是有效进行结核病预防的重要措施。
3.让感染结核菌者减少发病
约有10%的感染结核菌者可能发生结核病,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的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1)生活有规律。避免长期过劳和精神紧张,饮食均衡,适当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
2)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又如艾滋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3)改变不良生活习惯。①戒烟。吸烟数量越大,患结核病机会越多。吸烟引起的咳嗽、咯痰还容易掩盖肺结核症状,影响肺结核的及时发现和治疗。②限酒。大量饮酒可导致营养不良和抵抗力下降,同时酒可损伤肝脏,一旦患结核病,可增加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毒性而影响治疗。③避免长期熬夜。
4)对高发人群进行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的重点对象是新发现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内受感染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和结核菌素试验反应≥15mm或有水疱的成员。
4.防止结核菌传播
1)减少结核菌播散。①加强健康教育,使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养成人人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②结核病患者的痰应进行焚烧或药物消毒处理。③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或戴口罩,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大声说话。④病人所用痰盂、床单、枕巾、被罩、口罩、手绢、衣服、餐具和洗漱用品应经常消毒和清洗。
2)减少环境中结核菌的浓度。结核菌容易在通风不良的较密闭环境(如冬季居室内、拥挤的集体宿舍或工棚)中传播。因此要养成定时开窗通风的习惯,尽量让日光进入室内。
3)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源。对排菌肺结核病人应进行隔离,病人不要到拥挤的人与人接触频繁的场所活动或工作。家庭成员发现肺结核病人,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病人最好单独住一间房,无条件者要分床睡。
5.为儿童接种卡介苗
接种卡介苗可以使儿童产生一定水平的特异性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或在感染自然结核菌时限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细菌数量,起到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严重结核病的作用。接种对象为新生儿。
二、如何治疗结核病
在确定治疗原则和选择疗法之前,应确定结核病的类型和现阶段病灶进展及好的情况,并检查肺以外其他部位有无活动性结核存在。同时遵循以下治疗原则:
1.早期治疗。早期病变中的细菌多,生长繁殖迅速,代谢活跃,药物容易发挥作用;早期病变较易恢复。
2.剂量适宜。既能发挥最大杀菌或抑菌作用,同时患者也易耐受,毒性反应不大。剂量不足的危害是治疗无效;容易产生耐药菌。
3.联合用药。菌群中细菌对药物没反应不全相同,可有不同比率的自然耐药变异菌存在,联合用药可防止耐药性产生;联合用药可针对各种代谢状态细菌及细胞内外菌选药,已达到强化药效的目的。
4.规律用药。用药不能随意间断,间歇疗法在剂量及间隔上有特定要求,用法也有一定规律,不属间断疗法。
11.浅谈结核病防治工作认识) 篇十一
【关键词】 结核病防治;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5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22-01
1 注重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
结核病的低发现率一直被认为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难点之一。2000年我国仅1/3的结核病人被发现。为在结核病治愈率高的地区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率,一些地区采取电视或广播的形式对居民和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了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发现,该地区慢性咳嗽的结核病疑似患者就诊要求查痰的比例上升了64%。这表明公众对结核病知识的不了解和对结核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会直接影响着结核病病人的就诊和治疗。在分析中发现,病人对结核病的严重性不了解这个影响因素在引起病人中断治疗的各种影响因素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对病人中断治疗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此,在结核病人接受治疗之前应对病人进行必要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教育,让病人充分认识到坚持合理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病人的合作,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对于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2 做好控制传染源相关工作
2.1 隔离治疗结核病患者 ①首先对结核病患者多给予关心和鼓励,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为他们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取得病人的合作,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结核病患者需长期服药,对所有结核病患者实施直视下督导化疗,即在专门人员督促下服用药物,按规定剂量服满疗程,否则易致治疗失败,导致耐药菌株增加。③对活动性的结核病患者,应住医院隔离区,接受正规的治疗和护理。未能住院的应由结防机构派专门人员亲临指导患者及家属或是相关人员掌握家庭消毒隔离方法,并定期对消毒措施进行评估检测,坚持隔离直到没有传染性(需通过医学监测)。④病人使用的医疗垃圾与病人的生活垃圾均为医疗废物,应有专人负责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分层封扎送焚烧,并做好自我防护。
2.2 治疗潜在性结核菌感染 ①潜在性感染,一般是指感染结核杆菌,机体首先出现防御反应,从而处于潜伏性感染中。然而潜伏性的结核菌感染随时会发展为结核病,导致新病人出現。通过治疗潜在性结核感染者,也就减少潜在性感染源,不光有助于保护个人,也有助于保护公众的健康。②普通人群,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显示皮肤硬结直径达10mm以上,在高危人群中皮肤硬结直径在5mm或以上者为阳性,而且需要排除活动性结核,通常被诊断为潜在性感染。
3 切断传播途径
医院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根据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制定不同的有效切断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传染性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要求结防的基层人员,做好传染性结核病预防控制有关工作,即早期预警预报。
3.1 健康宣教 结防基层人员要经常向人们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人们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轻捂口鼻,饭前便后要洗手。经常晾晒被褥、衣物,餐具定期煮沸消毒,保持工作生活环境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对人流量多的场所,定期对用物及空气消毒,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切断结核菌传播途径。
3.2 积极发现结核病人 如果在你周围发现有咳嗽、咳痰或发热超过3周的朋友或亲属,你应提醒他们去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医院检查、确诊、登记和治疗。可享受结防机构为其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有的结防机构还规定免费检查项目和范围,以消除他们经济上的担心和顾虑。
3.3 不断地提醒你身边的结核病人 告诉他们结核病是有传染性的,也是可以治愈的,要按时服药,并坚持完成疗程。自觉遵守有关消毒隔离措施,鼓励他们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合理饮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积极参与结核病防治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自我防护意识。
4 做好预防接种卡介苗工作
在我国为提高群众抗结核病能力,主要采取人工免疫方法为人群接种卡介苗:①据2004年9月14日《健康报》第4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端木宏谨等提供,卡介苗是一种没有毒性的活疫苗,而不是可致病的结核菌,接种后不会导致结核病。但由于从卡介苗接种至发挥免疫效应约需3个月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患有结核病,此时即使接种了卡介苗,接种者依然会得结核病。另外,卡介苗对结核病的预防效果为70%-80%,其保护作用可维持5-10年,因此,接种了卡介苗也不能保证接种者再也不会得结核病。②实事求是地向人们宣传接种卡介苗的相关知识,接种卡介苗也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通过保护和用好菌苗,正确接种、做好宣教是可减少或避免的。通过80多年卡介苗接种的历史来看,接种卡介苗可大大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
5 指导患者谨遵医嘱
12.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篇十二
1 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结核病病牛。奶牛最易感染, 其次是牦牛、黄牛和水牛;传播途径主要是病牛通过乳汁、粪尿、气管、痰液以及生殖道分泌物将所携带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排出体外, 散播于周围环境空气污染, 奶牛经呼吸道感染或者经被污染的乳汁、饮水、饲草等消化道感染, 亦能够经生殖道或胎盘传染。本病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牛舍 (场) 阴暗环境差、饲料营养不均衡、饲养密度大、拥挤、通风不良以及饲喂管理欠佳等。本病流行无显著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6周, 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一般呈慢性经过, 奶牛病初症状不显著, 随着诱发因素的产生以及病情加重, 症状逐渐表现出来。鉴于病因差异, 临床症状也不同, 主要表现为淋巴结核、肠结核、乳房结核以及肺结核等。
2.1 淋巴结核
通常发生于该病的各个时期, 症状主要集中于病牛腹股沟、股前、肩前以及颌下淋巴结等部位, 淋巴结肿大且突出于体表。
2.2 肠结核
奶牛患病初期有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消瘦, 后期转为拉粥样带脓汁或血色的腥臭味粪便。其胃肠道粘膜有结核结节, 大小不等。
2.3 乳房结核
病初奶牛乳房淋巴结肿大、乳汁量减少且稀薄, 个别病例含有凝乳絮片;后期将出现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硬结, 严重情况下将产生乳腺萎缩, 终止泌乳。病牛伴有咳嗽、低热且随病情发展逐渐消瘦, 直至衰竭而亡。对病死牛剖检可见乳房有病灶, 大小不一, 且内含坏死物, 呈干酪样。
2.4 肺结核
临床主症为病牛长期伴有顽固性干咳, 尤以早晨干咳显著。病牛初期精神萎靡、间歇性干咳, 后期食欲降低, 咳嗽频繁加重, 体温可达41℃, 呼吸困难, 特别是在饮水和运动后症状显著, 部分病牛可见有脓性鼻汁流出。病牛贫血、渐瘦, 最终衰竭而亡。剖检病死奶牛可见其肺脏和多种组织器官有结节, 呈黄色或白色, 且切开后有干酪样坏死物;在腹腔与胸腔可见有密集性结节, 坚硬, 呈灰白色。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奶牛结核病。进一步确诊则应做病原分离鉴定和免疫学试验。 (1) 病原分离鉴定。采集患病奶牛的乳、粪尿和病灶以及其他分泌物, 集菌处理后抹片, 通过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 进行病原分离培养以及动物接种试验。 (2) 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若分离出牛结核分枝杆菌则能够确诊为结核病牛。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奶牛结核病的预防需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易言之, 奶牛养殖户需要按照实际疫病状况, 采取监测、检疫、隔离扑杀以及消毒综合防控措施。 (1) 定期进行奶牛结核病监测, 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每个月监测一次, 连续3次监测为阴性的即为健康牛群;若监测出有一例是阳性则牛群视为被结核病污染, 病牛所产犊牛应分别在30d、120d和180d监测3次, 监测无阳性则列为将定健康牛饲喂;假定健康牛群需每隔90d监测一次, 连续3次, 结果无阳性牛则为健康牛群。 (2) 加强检疫, 防止疫情传入。兽医部门应在每年春秋时节进行结核病检疫, 检测出病牛和带菌牛需及时淘汰和净化处理;同时奶牛养殖户最好自繁自养, 一般不建议从疫区引进奶牛, 确有必要则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检疫隔离工作, 通过检测无结核病后才能够混群饲喂, 最大程度上避免疫病传入。 (3) 做好隔离和扑杀工作。牛群中出现有持续性干咳和渐进性消瘦的奶牛时, 应及时隔离, 确诊为结核病后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控制传染源, 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疫情扩散。 (4) 采取严格的消毒制度, 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牛舍 (场) 每月消毒一次, 周围可设置消毒设备, 对牛舍 (场) 地面、牛栏、饲喂用具采用20%石灰水或3%苛性钠溶液进行消毒, 3h后清水冲洗方可使用。进出牛舍 (场) 的车辆和人员也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对于牛粪可堆放在同牛舍 (场) 距离较远处, 作发酵处理利用。严格的消毒制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4.2 治疗
结核病牛可内服利福平, 按成年病牛剂量7~9g/d, 2次服用;肌肉注射卡那霉素, 按成年病牛剂量9~16g/d, 分2次肌注或者肌肉注射链霉素, 成年病牛剂量9~16g/d, 分2次肌注, 对奶牛结核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奶牛,结核病,诊断,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13.关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整改措施 篇十三
近期经......疾控中心结防科反馈,医院结核病转诊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影响结核病防治工作,医院立即对结核病人管理措施、诊疗措施、报告程序等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发现医院在结核病病人诊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于2011年10月19日上午12:00召开结核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以下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一、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接诊患者时询问病史不全面,遗漏结核病史及治疗史。
2、结核病健康宣教工作没有做到实处,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未按 时留痰,留痰标本不合格。
3、到目前为止,今年结核病人痰涂片涂阳率为“0”,与不规范使用抗菌素及抗结核药有关。
二、整改措施
1、医生在接诊患者时要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史是否有结核病史或长期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等病史,来医院之前是否使用过抗菌素或抗结核药;家族史中是否有结核病。
2、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如有类似结核病症状,必须进行痰涂片;如患者无痰或不易咳出,可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再进行痰涂片。
3、患者留取痰后,痰涂片检查结果没有回报之前,不能轻易使用抗菌素及抗结核药物;需在确定患者X线结果回报,排除肺结核之后,方可按抗菌药使用原则,正确选择使用抗菌素。
4、接诊患者时,医生、护士要做好宣教工作,比如:留痰的时间、怎样正确留痰等。
5、门诊患者留取四次痰(时间:就诊时、下午(7点左右)、晚上(12点左右)、清晨(9点左右)),住院患者留取3次痰(时间:下午(7点左右)、晚上(12点左右)、清晨(9点左右))。
6、结核病传染病报告卡必须将患者一般信息填写完整、详细,注明痰涂片结果(涂阴、涂阳)不得写未痰检;特殊未痰检患者必须写明原因,医教科进行核实,不得出现宣教不到位而未留痰,影响结核病防治工作。
7、科主任、护士长必须督促科室医护人员切实做到管理、诊疗、报告工作规范化,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医院将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人的痰检率及临床诊断质量,切实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扎扎实实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报告、治疗和管理工作,积极配合疾控中心结防科完成转诊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不断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水平。
14.结核病防治计划 篇十四
2012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传染病防治工作,遏止结核病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南江县卫生局201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要求,特制定我院2012年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工作指标
1、全年力争发现治疗涂阳病人及重症涂阳病人45例;
2、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病案信息初次录入及时率达99%;
3、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疗覆盖率达100%,治愈率达85%以上;
4、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到95%以上;
5、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病案转归信息完整率达95%;
6、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患者和意思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
7、督导完成率达到95%;
8、我镇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信息反馈率达到100%;
9、我镇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80%;
10、继续推广使用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药品破损率低于3%;
11、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全民防痨意识,使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二、业务措施
1、疑似结核病人的转诊及病人发现
发现和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是控制结核疫情的最重要的措施。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85%,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达95%,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病案信息初次录入及时率达99%,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病案转归信息完整率达95%,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结核病的筛查率达到80%。我中心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检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抓好疑似结核病人及结核病人的发现及转诊工作; 认真开展痰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人及疑似结核病人开展痰检后,即时对病人进行转诊;
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要及时对病人开展追踪工作,督促病人就诊,提高病人发现率;
卫生院各科室及各村卫生室对结核病人及疑似病人的转诊必须按照县CDC慢性病科要求,开据转诊单,并作好相关记录以备查。
卫生院及各村卫生室要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发现、登记、转诊、接收、和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结核病专报系统,落实跨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患者管理质量。我镇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反馈率达100%。全年各村卫生室任务数具体要求如下:
2、结核病的管理
(1)加强结核病控制项目督导工作,我院疾控科对各村卫生室定期进行督导,督导完成率达到95%。镇卫生院重点对涂阳病人涂阳病人管理情况、疑似病人及结核病人的转诊情况,各项资料的完整性及上报情况进行督导,督导村医对病人实施直接面视下的短程化疗情况,资料完整情况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情况。村卫生室督导内容包括:督促病人服药,做到看服到口,服下再走,督促病人按时复查,了解病人报药情况,有无药副反应,如有副反应要及时处理并上报,向病人及家属宣传结核相关知识。
(2)加强对结核病人访视:镇卫生院对涂阳病人全疗程家庭访视,对涂阴病人进行4次访视,强化期至少访视病人2次,并撰写访视记录;村卫生室人员对病人实施具体服药指导和监督工作,每月至少2次,并填写病人服药卡。访视内容:病人服药情况及药品毒副反应情况,病人按时复查及取药情况,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程度及治疗情况等。
(3)我院疾控科对免费结核病人进行督导,要求内容详细、能反应被督导患者实施治疗管理的具体情况,找出问题,及时反馈信息,以利于更好地实施项目工作。
3、结核病知识宣传
加强结核病知识宣传,增强全防痨意识,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均要围绕“3.24”世界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采取专栏及其他宣传方式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家实行对传染性和重症涂阴肺结核免费治疗,继续推广使用FDC,促使抗结核FDC使用覆盖率达100%,药品破损率低于3%。提高全民防痨知识知晓率,促使达到80%以上。动员社会各阶层支持结核防治工作,使我镇结核病及疑似结核病患者自觉就诊检查,达到及时规范治疗和管理。
三、工作考核
中心卫生院全年对村级开展2次结核病防治工作检查,平时不定期检查,检查情况纳入各村年终评比考核,同时也是下发结核病防治各项经费的依据。
15.肺结核的防治教案 篇十五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重庆某三峡库区移民大县的4所乡镇完全中学(含初中与高中)进行调查。4所受访学校基本情况相近,基本条件(如距县城路程、学生人数及素质、师资水平等)相互匹配。根据目的抽样原则,按课题设计要求对各校部分高一和初一学生(共8组,64人)、学校领导、校医、健康教育负责教师、县教委、县结核病防治相关负责领导(共14人)进行了定性访谈。
1.2 方法
以半结构式定性访谈为主,具体形式包括小组访谈,关键人物访谈与个人深入访谈。访谈主持人全部经过正式培训。访谈提纲均经过专家讨论修改,预调查验证完善。访谈以自愿为原则,非访谈对象一律回避。访谈内容经受访对象同意,双方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由专门的调查人员进行笔录与录音,每次访谈大约持续1 h。所有收集所得资料都严格保密,仅用于本课题研究。
1.3 资料分析
结合调查人员的笔录材料,对访谈录音进行文字转录整理,以WORD文档形式保存。在对原始资料进一步熟悉后以主题框架分析法,结合定性访谈提纲出现的新问题确定主题框架,使用MAXqda3软件对资料进行编码,分类管理并制表解释。
2 结果
2.1 结核病知识
近1/4的受访学生表示以前从未听说过结核病,其余的也只是大致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对肺结核的基本症状有所认识,但对于引起肺结核的原因都不能进行正确描述。大多数受访学生认为肺结核病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良所引起的,如不讲究卫生、吃不干净或过期的食品、不锻炼、睡懒觉等,近距离接触共用生活用品与握手等则被认为是肺结核传播的基本条件;部分学生不知道感染该病的严重后果;受访学生大多认为只有较轻的肺结核是可治愈的,也有学生觉得肺结核是一种不可彻底治愈的疾病,只能持续吃药控制。
大多数学生认为,居住环境不好、卫生习惯不良、吸烟饮酒、体质较差是肺结核的易感因素;想要预防结核病,就得接种疫苗、经常体检、养成良好的卫生与生活习惯等。这些信息仅是据常理推断所得,而并非通过正确渠道获得。
感染肺结核后,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去有名气的、正规的医院就诊,最好是能找到专科医院的医生看病,但并不了解是否真有这类机构存在。几乎所有学生对肺结核病的治疗花费估计过高,不知道国家对结核病有免费政策,少部分听说过可以免费检查;关于抗结核药物可免费这一项,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只有个别学生表示听说过药物可以打折出售,并认为这是今年才有的新政策。
2.2 对结核病的态度与行为
大多数学生认为肺结核是一个离自己很遥远的疾病,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对结核病相关信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能由权威人士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全面深入地介绍这种疾病。
如果感染了结核病,学生一开始可能比较消极,但愿意及时进行检查治疗。大多数学生愿意把病情告诉家长和教师,但只有少数愿意告诉身边的学生和朋友,让其注意预防,50%以上的同学表示坚决不能让同学知道病情。
在谈及对结核病人的态度时,绝大多数受访学生明确表示结核病人与自己的关系和病人本身的卫生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态度。访谈中发现,受访者表示会理解和支持亲属患者,并协助其积极进行治疗;而若是同学或朋友感染了肺结核,大多会害怕;如果关系较亲密,可适当给予一些口头上的鼓励,但在平日交往中注意保持距离,降低交往频率。
2.3 结核病信息来源
4所受访学校现阶段都没有专门开设有关健康教育的课程;学校各班课程表上并无相关课程安排,学校也无相应的师资。此外,学校领导表示从未有外部机构到学校来进行疾病宣传,而县结防所也证实结核病防治教育并没有在本县中小学开展过。
肺结核的信息学生主要是通过参与或旁听家长的聊天得到的。另外,广告也是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如电视与书报广告、墙上或电线杆上的贴纸。但几乎所有信息均为被动接受,学生并未主动去获取过与肺结核病相关的信息,医院的医生和公告栏也能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大多数的学生都表示宣传单的作用不大,不会仔细看,一般都是接过来就顺手丢掉,并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
家中有肺结核病人的学生对肺结核病的知识关注程度较高,正确的知识知晓率高于一般学生,但信息有误的地方仍很多,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3 讨论
近年来中学生结核病呈现出多发、高危害的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中学生正处于发育的特殊时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冲突与矛盾严重,自理自主能力较差,在沉重的学业负担和成长的烦恼等负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容易造成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为结核菌侵入提供可乘之机[6]。另外,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量大。但有些贫困学生经济条件差,营养摄入不充分;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营养观念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吃早餐、以零食代替正常午餐晚餐、盲目节食减肥等,这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均衡,体质下降,增加结核病的发病机会。重庆三峡库区留守儿童比例较大,这些学生基本是在校住宿,生活完全靠自我管理,长期缺乏家庭关怀与行为引导,上述的问题更为严重。(2)中学生结核病防范意识薄弱,相关防治知识缺乏。大量关于中学生结核病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学生的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相当低[7]。农村的信息来源渠道及数量都较城市少,因而库区中学生了解肺结核相关知识的机会与程度更低。学校师生对结核病防治宣传不予关注。学生对结核病缺乏正确认识,相关防治知识不足,很可能导致患结核病后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如仅认为是单纯的感冒,通过简单的自我医疗甚至认为可自行痊愈,造成就诊延迟,增加传播的概率[8]。学校人群密度较高,生活与学习环境较差,若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旦出现传染源就很容易引起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流行[9]。这不仅会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还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学校健康教育是学生接受健康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学校健康教育不足是造成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缺乏的最直接原因。国家虽然对学校健康教育有明确的课时规定,但在强大的学业压力之下,不少学校的健康教育很难按规定的课时进行,而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及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健康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村地区,不少学校根本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教师,或仅由班主任、体育或生物教师兼任,影响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另外,据县结核病防治机构的领导反映,政府对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仍未有专门的规划指示,也没有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下级单位在开展工作时缺乏政策与经费支持。由此可见,要做好中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必须以“大卫生观”为思想指导,联合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参与,加大政策支持与监督,积极培养与投入相应师资或采用同伴教育等其他替补方法,加强结核病健康教育宣传。
学生群体分布集中,组织性强,受教育水平相对平衡,可接受的知识层次基本一致,对于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相当有利[10,11]。另外,他们对健康的态度与各种卫生行为习惯也正处于逐渐形成的阶段,如果能在此时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学生对于同伴、家庭和社区有较大的辐射作用[12],一旦担当起宣传员的责任,健康教育的工作范围与效果就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终达到全民素质提高,共同控制结核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凌志强,曾建国,徐艳.结核病健康教育之我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6):87-88.
[2]王大春.一起高中学生肺结核病流行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74.
[3]李大罕,刘涛.一起农村中学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2):57.
[4]朱建平.别被结核病耽误了学业.健康博览,2006(3):6-7.
[5]苏锋,练曰南,叶青,等.广东信宜市中小学生肺结核病现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06,6(4):605-606.
[6]陈立人,史春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198-201.
[7]李思杰,肖潇,王宏,等.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03-4405.
[8]杜昌廷,王宏,唐琴.重庆市三峡库区村民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8):714-715.
[9]贺旭英,夏冬臣.高中学生结核病普查报告.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9,351.
[10]张河川.健康促进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0,16(9):516-520.
[11]刘辉,赵晓辉.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探讨.中国校医,2005,19(3):277.
【肺结核的防治教案】推荐阅读:
肺结核的防治知识10-12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06-12
学校结核病防治测试07-19
结核病防治基础知识08-24
结核病之介绍与防治09-24
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10-24
结核病防治知识讲稿10-29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09-02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10-15
小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