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共6篇)
1.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篇一
2018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小编今天为您带来了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要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9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同分子分母的分数。
2.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篇二
土地收购储备:城市土地收购储备机构,通过征收、收购、置换、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土地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中集中起来,由土地收购储备机构统一进行土地整理后纳入土地储备库,在根据规划和计划,投入市场。
制度:指在特定条件下选择的、与人类行为有关的并借以影响人们相互关系的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的总称。
土地征收: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者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分土地的权利。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依法交由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部分处分的权利。
土地登记原则:依法原则、申请原则、属地管理原则
权属管理内容:依法确定土地权属、依法管理土地权属变更、依法调查、处理土地权属纠纷
农村土地使用权取得:依法承包所得、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依法用于非农建设、依法用作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其他方式取得。
农地征收、转用审批:
(一)征收土地的审批权限1.国务院批准权限(1)基本农田。(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3)其他土地70公顷以上。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征收上述规定以外的土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审批。
(二)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1.国务院批准权限(1)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农用地的。(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3)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其他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扩张用地。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权限上述规定之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前:1949-1953:“耕者有其田”土地产权制度的建立1953-1957 :土地合作化1958-1961:土地的人民公社化1962-1978:“三级所有,对为基础”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后:以“共有产权”(集体产权)为中心过渡到有限制的“私有产权”(土地承包权)。有效解决了“搭便车”行为和监督问题,降低了制度运行的成本,增强了制度的有效性。1.所有权主题明确化2.明确与规范所有权相关权能3.明确承包经营权的性质4.完善使用权的权能结构5.土地承包期的长期化6.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运作
7.土地产权的法制化管理
城市地价管理:是指政府为了规范土地市场的交易行为,保持土地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保护土地交易者和国家等各方面的合法利益而采取的以土地价格为核心的各种调控、引导和管理措施。
土地出让:是指市、县人民政府代表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讲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建议用地预审制度内容:(1)土地征收目的的合法性审查;(2)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是否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4)是否符合建设用地供应政策(5)投资强度和容积率是否达到要求
3.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篇三
度 土压力。
2.砖墙砌筑工艺: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盘脚,挂准线,铺灰,砌砖。
3.砌筑质量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4.砼搅拌制度:搅拌机的转速,搅拌时间,装料容积,投料顺序。
5.工程项目施工准备工作按其性质和内容:技术准备、物质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
工现场准备、施工场外准备。
6.施工组织设计的贯彻:①传达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②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③推行技术经济承包制;④统筹安排及综合平衡;⑤切实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7.施工段划分的原则:①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该大致相等,其
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②满足专业工程对工作面的要求,使施工段所能容纳的劳动人数满足劳动组织优化要求;③施工段数目多少,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要求;④施工段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自然界线相一致,如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门窗洞口处,减少留槎,便于修复墙体;⑤对于多层建筑物,既要在平面上划分施工段,又要在竖向上划分施工层。
8.流水步距:在组织项目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保证施工顺序、满足连
续施工、最大限度搭接和保证工程质量要求的条件下,相继投入施工的最小时间间隔。
9.流水节拍: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各自的施工过
程所必须的持续时间,均称为流水节拍。
10.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内容包括:施工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案,施工
4.建筑设备工程复习要点 篇四
流体力学部分
1、流体的压缩性:当流体所受的压力增大时,其体积缩小,密度增大,这种性质称为流体的压缩性。
流体的热膨胀性:瘤体因温度升高使原有的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的性质称为流体的热膨胀性。
2、黏性:流体由静止到开始流动,是一个流体内部产生剪切力,形成剪切变形,以使静止状态受到破坏的过程。
3、液体和气体随温度升高黏性相对的变化:液体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但温度对气体和液体的黏度有不同的影响。气体分子内聚力较小,而分子运动较剧烈,黏性主要取决于流层间分子的动量交换: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其黏度增大。液体的情况则与此相反,其黏性决定于分子的内聚力,而当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的内聚力减小,所以其黏度降低。
4、常用的测压仪器包括:液柱测压计、金属压力表和真空表
5、绝对压强与相对压强的不同点及其关系:
异同点:
一、定义不同(即计算起点不同);
二、正负不同(绝对压强永远为正值,相对压强可正可负)
关系:p=P-Pa6、真空度:是指某点的绝对压强不足于一个大气压强的部分。用pk表示,即pk=Pa-P 计算部分的公式(P2)公式(1-4)、(1-5)、(1-6)、(1-7)
室内给水部分
7、室内给水系统的三大分类: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8、水表节点:是指安装在引入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设置的阀门和泄水装置的总称。
各组成部分的作用:阀门用于在维修或拆换水表时关断水管。泄水装置用于检修时放空管网。
9、几种常见的给水方式及它的给水简图以及适用条件(画图)(P28-30 图)
包括:直接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量和水压在一天内的任何时间都能保证室内用户用水要求的地区。
单设水箱给水方式:适用于外网水压周期性不足,室内要求水压稳定,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贮水池、水泵和水箱联合给水方式:适用于外网的水量满足室内的要求,而水压大部分时间不足的建筑。
水泵、水箱的给水方式:适用于外网水压经常或间断不足,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气压罐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的水压经常性不足,不宜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
水泵给水方式:适用于室外管网压力在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不能满足室内给水要求,且室内用水量较大又较均匀时。
分区给水方式:适用于当室外给水管网的压力只能满足建筑物下面几层供水要求时,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可将建筑物供水系统划分为上、下两区。
串联给水方式、并联给水方式、减压给水方式(P31-32图)
10、常用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有:消防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幕系统、水喷雾
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
11、水枪充实水柱:是指从喷嘴出口起,到90%d的射流总量穿过直径38mm圆圈处的密集不分散的射流长度。
12、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干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重复启闭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3、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由闭式喷头、管道系统、湿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报警装置和供水设施等组成。
14、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组成:由闭式喷头、管道系统、干式报警阀、水流指示器、报警装置、充气设备、排气设备和供水设备等组成。
15、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区别
不同点:
1、报警阀不同;
2、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前后的管道内平时充满有压力的水,而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前的管道中平时充满有压力的水,报警阀后的管道中无水,只有低压气体;
3、适用环境: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只适用于4°C-7°C的建筑物内而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低于4°C或高于7°C的建筑物内;
4、干式比湿式多了一套充气设备,并且由于要先释放喷头中的气体,所以灭火时间相对长。
16、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喷头形势和使用目的不同可分为:雨淋系统、水幕系统、水喷雾系统。
17、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第一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系统、附件
18、第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又称热媒循环系统,由热源、水加热器(热交换器)和热媒管网组成19、第二循环系统的组成:又称热水循环系统,由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组成。
20、热水供应系统中疏水器的作用:把系统的冷凝水排出去,但蒸汽排不出去。
21、热水加热方式可分为:直接加热方式和间接加热方式。
22、同程式热水供应方式:是指在热水循环系统中每一个循环环路的长度均相等,所有环路的水头损失均相同。
异程式热水供应方式:是指在热水循环系统中每一个循环环路的长度各不相同,所有环路的水头损失也各不相同。
23、中水系统的组成:中水原水系统、中水处理系统和中水供水系统
24、一般生产冷却水和生活废水作为中水水源时的排水顺序:
冷却水——>淋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25、给水管道布置的四个总体原则:
1、满足最佳水利条件;
2、满足安装维修及美观要求;
3、保证生产及使用安全;
4、保护管道不受破坏。
排水部分
26、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一般包括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的受水器)、排水横支管、立管、排出管、通气管道、清通设备。
27、塑料管: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主要优点是物理性能好、质轻、管壁光滑、水头损失小、容易加工及施工方便等。缺点是防火性能不好,排水噪声大。
钢管:用于洗脸盆、小便器等的下方的一小段横支管。
带釉陶土管:具有耐酸碱、耐腐蚀。主要用于腐蚀性工业污废水的排放。
28、坐式大便器按冲洗的水利原理可分为:冲洗式和虹吸式
29、小便器分成 :立式、挂式小便槽三类
30、雨水外排水系统分为;檐沟外排水系统和长天沟外排水系统
31、檐沟外排水系统组成:檐沟和雨落管
32、长天沟外排水系统组成: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
33、雨水内排水系统组成: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
电力部分
34、电力负荷分为三级: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这电力负荷对电源的要求: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独立供电;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路供电;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35、低压配电系统几种接地的接地简图以及接地特点(画图)(P326-327T图)
接地特点:TN系统(1)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2)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3)TN-C-S系统。系统中前一部分线路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是合一的。
TT系统:在TT系统中,共用同一接地保护装置的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保护线与这些部分共用的接地极连在一起。
IT系统: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通过保护线与接地线连接。
36、电光源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放电光源)白炽灯属于热辐射光源;荧光灯属于放电光源
37、电光源的特性
发光强度:光源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称为光源在该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照度: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称为该被照面的照度。
亮度:该物体单位面积向视线方向发出的发光强度。
频闪效应:在以一定频率变化的光照射下,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显现出不同于其实际运动的现象,称为频闪效应。
反射率:被物体反射的光通量与射向光通量的比率。
38、建筑物反雷接地体系的一般构成: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
39、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前端、干线和分配分支。
40、电话通信系统的组成: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电话交换设备。
5.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篇五
1.第一项单项选择题40个,每个1分,绝大多数来自所学的那几课的“Vocabulary and
Structure”练习
2.第二项阅读理解6篇,30个问题,每个1分,全部来自课外,3篇难度很低,3篇稍男
3.第三项“英译中”,10句,20分,全部来自所学课文,课后练习中出现的“中译英”比
重较大
4.第四项“写作”10分,参考题目如下:
1.The Fate of Magazines
1.目前随着智能手机(smart phones)的普及,人们更习惯于利用手机客户端阅读,微信(Wechat)等高信息量的多功能软件的开发,使人们根本无需订阅《读者》等曾经广受欢迎的文摘类期刊,时尚类期刊的更新也跟不上手机信息的迅捷和传播的广泛,因此有人预言纸质期刊和报纸会消失。你是否赞同此预言?
2.无论赞同还是否定,都请列举出1到3条理由,每条理由写成一段。
3.结论
2. Smog and Industrialization
1.目前雾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性的公害
2.雾霾的危害
3.雾霾形成的原因分析,都请列举出1到3条理由,每条理由写成一段。
4.未来雾霾的防治
3. Urbanization in China
1.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之一,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很快。
2.城市化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都请列举出1到3种影响,如:城市化和高房价的关系;城市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等。每一种影响写成一段)。
3.结论。
6.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 篇六
第一篇 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概述
一、概念或单选题
1.交通
2.运输
3.交通系统
4.运输系统
5.货流系统
6.载运机具系统
7.路网系统
8.运输行业管理系统
9.运输生产组织与管理系统
10.运输生产者
11.信息系统 12.联合运输系统
13.驼背运输
14.滚装运输(也称船背运输)
15.鸟背运输
16.火车轮渡
17.子母船运输
18.综合运输体系的含义
19.交通运输业及其分类
20.交通运输产业及其划分依据
21.交通运输企业分类
22.运输主体
23.交通运输生产过程
24.车次
25.周转
二、多选题
1.交通系统要素
2.运输系统要素
3.运输行业管理系统分类。
4.与运输相关的辅助性经营业细分为几类?
5.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6.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7.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8.评价指标。
9.周转。
10.交通运输生产过程分类
11.交通运输生产的特点
三、简答题
1.交通与运输的区别与联系。
2.交通系统与运输系统的区别。
3.交通运输系统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4.运输行业管理系统分类。
6.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
7.自营运输系统及其分类
9.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
11.交通运输功能
12.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的不同点。
13.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的关系。
四、计算题
1.综合评价分析法。
第二篇 交通运输设备规划与运用
一、概念或单选题
1.技术站
2.到发线有效长
3.中间站
4.区段站
5.编组站
6.铁路枢纽
10.航路
11.航线
18.港口吞吐量
19.装卸自然吨
20.操作量
18.装卸量
19.通过能力
20.输送能力
21.运输能力
22.自动闭塞
29.机场通过能力
30.跑道通过能力
31.道路通过能力
32.平面交叉口通过能力
33.最大服务流量
34.交通运网规划
二、多选题
1.各种运输方式场站分类
2.铁路线路分类
4.我国铁路路网结构
5.铁路网的“八纵八横”
6.航道分类
7.水运航线包括哪些?
8.港口范围
9.港口种类、设施
10.航标分类
11.道路分级、分类
12.城市道路分类
13.路网的“五纵七横”
14.航路空域分类
15.航线分类
16.航线网类型
17.航空港组成18.管道运输的分类、分布
19.港口吞吐量区分条件
20.装卸量、装卸自然吨、吞吐量、操作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21.通过能力影响因素
22.铁路通过能力分类
23.铁路车站改编能力分类
24.驼峰的范围包括哪几部分?
25.港口通过能力分类
26.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等级
27.交通运输规划种类
28.“四步骤模型”
29.起重机械分类
30.铁路机车分类
31.汽车的技术经济性能
32.运输船舶的种类
33.船舶技术性能内容
34.民用飞机的分类
35.民用飞机的主要技术经济性能.36.城市道路分类
三、简答题
1.港口分类。
2.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分类
3.航线分类(水运、航空)
4.航线网类型
5.通过能力、输送能力、运输能力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6.通过能力分类.7.提高通过能力的途径
8.铁路车站改编能力分类
9.驼峰作业方案分类以及几种作业方案说明。
10.港口通过能力分类及影响因素
11.道路通过能力分类及影响因素
12.道路通过能力的作用
13.平面交叉口通过能力分类及影响因素
14.环形交叉口的定义及分类。
15.道路服务水平及划分(美国、中国)
16.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等级
17.交通运输规划过程
18.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内容、目的及任务。
19.“四步骤模型”
20.各种流动起重机械的特点及作业区划分
21.我国规划天然气管线五大工程。
四、计算题
1.利用利用率法计算咽喉岔道及到发场通过能力。
2.机位容量计算
3.两种情况下的跑道通过能力计算
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过能力计算
第三、四篇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 交通管理
一、概念或单选题
1.交通信息化
2.交通管理
3.GPS定位技术
4.地理信息系统GIS
5.地图匹配技术
6.智能运输系统
二、多选题
1.交通调查分类
2.交通调查方法
3.智能运输系统定位技术包括哪几类及各类的含义。
4.中国ITS研究内容及框架
5.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分类
6.交通运输政策的类型
三、简答题
1.交通调查分类
2.交通调查方法
3.地图匹配技术的作用。
4.智能运输系统定义及分类。
5.智能运输系统定位技术包括哪几类。
6.中国ITS研究内容及框架
7.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分类
8.交通运输政策的类型
9.交通管理的基本内容
10.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管理的特点
第五篇交通运输企业管理
一、概念或单选题
1.运输组织计划
2.拖挂运输
3.往复式运输路线
4.环形运输路线
5.汇集式运输路线
6.调度工作
7.运输计划
二、多选题
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内容
2.运输组织计划构成3.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形式分类。
4.影响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
5.运输路线选择
6.运输技术经济指标分类。
7.运输工具与设备运用效率指标包括哪几类?
8.调度工作的作用
9.调度工作的内容
10.各种运输方式调度管理体制。
三、简答题
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的内容
2.各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形式分类。
3.影响运输合理化的五要素
4.往复式运输路线分类及含义.5.汇集式运输路线分类及含义
6.拖挂运输包括哪几类?含义是什么?
7.运输技术经济指标分类。
8.运输工具与设备运用效率指标包括哪几类?
9.调度工作的作用
10.调度工作的内容
11.各种运输方式调度管理体制。
12.运输计划包括的内容。
第六篇物流管理
一、概念及单选题
1.物流工程
2.物流网络
二、多选题
1.物流工程特点
2.物流网络结构及功能
3.区域物流系统构成4.物流中心种类及功能
5.物流中心规划原则
6.企业物流系统分类
三、简答题
1.物流网络结构及功能
2.物流工程研究内容
3.物流系统规划程序
4.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内容
【供热工程复习要点整理】推荐阅读: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01-22
供热工程监理工作总结09-10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导论教案10-26
供热工程管理造价影响因素及控制论文07-28
供热改造方案10-29
供热计量02-16
农业工程概论复习要点06-29
供热会议纪要06-12
供热述职报告08-08
供热设施移交协议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