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2024-10-08

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共10篇)(共10篇)

1.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一

201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教育规划纲要》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作为六大改革措施之一,明确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2.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习成绩的权利。

3.教师主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实行教师聘任制,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平等自愿为基础的法律关系。

7.《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8.行政行为的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执行力四个方面。

9.《教师法》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10.教育行政行为要具备法律效力,必须具备四个因素:裁量性、单方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______(D)。

A.教师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D.校长负责制

2.教师资格证书的适用的地域范围是:______(A)。A.在全国范围适用B.只在本地区适用C.只在本校适用D.在外国也适用

3.《教育法》赋予了学校自主管理权,但自主管理权不是无限的,而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遵循,因此,______是学校自主管理的基本依据。(D)

A.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 B.校长 C.学生 D.章程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______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D)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5.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______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D)

A.15B.20C.30D.60

6.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______所收费用。(A)

A.责令退还 B.双倍返还 C.没收 D.追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____(C)A.在学校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B.所有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

C.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D.其他教育工作者

8.学校____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B)

A.可以B.不得C.特殊情况可以D.经批准可以

9.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C)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D.性别差异

10.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____(C)。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AB两种责任

三、多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有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每题 2 分,共20 分)

1.教师法律救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ABC)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2.以下哪些处罚种类属于教育行政处罚:(ABCD)。

A.警告、罚款 B.责令停止招生 C.撤销教师资格 D.吊销办学许可证 3.李某是一名教师,可以行使的权利有:(ABC)A.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C.在寒暑假期带薪休假

D.责令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离开教室 4.法律责任的种类可分为:(ABC)A.行政法律责任; B.民事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D.国家赔偿责任

5.根据现有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提起学生行政申诉的对象和内容包括:(ABCD)

A.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 B.对学校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C.对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 D.对学校侵犯其知识产权的 6.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在校学生的权利有:(ABCD)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B.获得资助权C.获得公正评价权D.申诉、诉讼权

7.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BCD)A.合法性原则B.合理性原则C.公开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8.为保障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师权利的实现,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应当履行的职责有:(ABCD)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须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9.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BCD)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10.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ABC)

A.初级职务B.中级职务C.高级职务D.特级职务

四、简答题(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学校应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的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2、教师应当依法履行哪些义务?

答:(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教育法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是哪些?

答:(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2)、尊重和保障受教育权的原则。(3)、教育优先发展原则。(4)、维护受教育者健康成长的原则。

4、学校应如何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高,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管理的轨道。(三)加大了学生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

3、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四)净化了教育答:(1).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2).坚持依法治校,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

(3).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4).加强领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法制教育队伍。(5).加强校园内部常规管理,争取社会各部门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6).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教科研活动,充实和完善法制教育理论,切实提高法制教育理论水平。

五、论述题(20 分)

结合实际,谈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实施依法治校的相关工作。

参考答案: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

(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

事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二)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的内外部环境,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二

考试工作总结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二日

0 逸夫小学2013年教师普法知识竞赛

考试工作总结

为切实做好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工作,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根据教体局要求,于7月10日对全校在岗教职工进行了一次普法知识竞赛考试,现将考试情况总结如下:

一、突出重点,全员参与,提高教师普法竞赛考试成效

根据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普法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及时确定在编在岗的73名教师作为参加2013年甘肃省教师普法知识竞赛考试对象,选择普法学习要点,以普法考试为载体,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积极准备,明确责任,确保普法竞赛考试顺利举行

为了做好普法考试工作,学校政教处于7月10日及时将《2013年甘肃省教师普法知识竞赛试题》下发给每名教师,责成政教处对考试进行专门组织,责任到人。普法领导小组还对考试提出了几点要求:1.全体教师必须端正态度,充分认识普法知识竞赛考试的重要性,精心准备,认真复习,争取人人都取得好成绩。2.全体在岗教师都必须参加这次考试,不得请假和缺席,不及格者必须进行补考。3.责成办公室对考试进行专门组织,各科室做好配合工作。按照局要求,充分做好试卷印刷、考场布置、考试、判卷评分、成绩统计等考试相关工作。4.充分做好总结和数据分析工作,并及时上报县教体局督导室。

三、以考代学,学以致用,提升学法用法的能力

为提升全校教师法律知识的学习水平,政教处将“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资料汇编及《公务员“六五”普法读本》下发给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增强法律知识的学习。7月10日,我校在职在岗教师73人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参加了2013年甘肃省教师普法知识竞赛考试。考试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灵活考试形式,注重普法的成效,以达到学法用法能力的提升。

四、认真阅卷,客观评分,做好考试成绩的统计和归档工作 考试结束后,政教处及时组织人员对试卷进行批改,统计成绩。由于我们对这次考试准备充分,干部职工思想上高度重视,考试成绩优异,参考率及合格率均达到100%。其中90分以上73人,成绩优秀率达到了100%,并将成绩及时上报区局人事股。通过这次考试,我校教师的法律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六五”普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逸夫小学

3.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三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中学体育学科考试大纲

2014年福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考试交流群:218726615(加群送资料)

2014年福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培训(上课地点: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三明市、漳州市)

2014年福建省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相关推荐>>>详情福建教师网

本文转自教育网(参考2013年)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要求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福建省目前使用的中学教材的内容及结构体系。

2.考查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等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考查中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情况,具备从事中学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及课余竞赛所必需的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

1.了解有关学校体育的政策法规等,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福州华图】福州市鼓楼区96号东方大厦19楼0591-87896332

【厦门华图】厦门市湖滨东路6号华龙大厦802室0592-6077629/5168870

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群:21872661

2.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及测试的操作方法。

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或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4.理解影响运动兴趣形成的因素和运动兴趣对于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的重要性。

5.了解运动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掌握运动技能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掌握迁移的概念,认识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现象并应用于教学和训练中。

6.掌握对待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策略;掌握影响体育后进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及提高体育后进生学习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7.掌握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的内容、特点及应用方法。

8.掌握发展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方法、手段及基本要求。

9.掌握课外运动训练的选材,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10.掌握体育游戏的创编原则和方法。

11.了解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掌握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

1.掌握人体躯干、四肢骨骼、六大关节和主要骨骼肌的名称、位置、运动特点以及锻炼方法。

2.知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掌握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的作用和特点;掌握能量统一体理论的应用方法。

5.掌握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6.掌握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规律。

7.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

8.掌握肥胖的诊断方法和判定标准。

9.知道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10.了解兴奋剂的种类和毒副作用。

11.掌握儿童少年、女生的生理特点、运动能力特点以及体育教学训练中应注意

【福州华图】福州市鼓楼区96号东方大厦19楼0591-878963

32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群:21872661 的问题。

12.了解营养素的概念和三大营养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懂得中学生的合理膳食。

13.知道体育课、早锻炼、课间操(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医务监督的要求。

14.掌握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溺水等的原因、症状、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5.知道人体常用穴位的位置、功能及按摩的基本手法。

16.知道危害健康的行为,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第二部分基本技能

(一)田径(快速跑、耐久跑、跨栏跑、接力跑、跳高、跳远、实心球、铅球)

1.了解跑、跳、投的基本知识。

2.掌握跑、跳、投的技术原理;掌握其技术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3.掌握田径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二)球类(篮球、排球、足球)

1.了解篮球、排球、足球的基本知识。

2.掌握篮球、排球、足球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训练方法。

3.掌握篮球、排球、足球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三)体操(徒手体操、队列队形、轻器械体操、技巧、单杠、双杠、跳跃)和健美操

1.了解体操、健美操的基本知识。

2.掌握体操、健美操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3.掌握体操、健美操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四)武术(长拳、短器械、长器械、太极拳)

1.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

2.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

3.掌握武术的识图方法。

4.掌握武术的竞赛规程、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

第三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

2.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福州华图】福州市鼓楼区96号东方大厦19楼0591-878963

32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2014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料群:21872661

3.理解和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教学评价建议及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内容。

4.了解体育教学的特点、规律和原则。

5.掌握体育教学方法。

6.知道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

7.运用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对所提供的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8.运用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对教学案例进行评析。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综合运用题等。

2.内容比例:体育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中学体育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

4.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四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从事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基础文化和专业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2.考查考生掌握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运用特殊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

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课程与教学法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1.特殊教育概述

(1)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的界定。(2)特殊教育的意义。(3)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分类。(4)特殊儿童的教育安置。2.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及趋势(1)国外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国内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世界特殊教育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3.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有关特殊教育的文献与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4)《残疾人教育条例》。

(5)《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1)早期教育原则。(2)补偿教育原则。(3)个别化教育原则。(4)系统教育原则。5.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1)特殊教育课程理念。(2)特殊教育教学法的概念。(3)特殊教育的教学理念。

(4)普通教学方法在特殊学校教学中的应用。(5)现代教育技术在特殊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6.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概念。

7.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二)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及实践

考查视障、听障或智障专业应具备的相应理论知识及教学实践技能。考生只要根据自身学业专长和报考学校的类型选择其中一个专业备考。

视障专业

1.视觉障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2.盲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3.低视力儿童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4.低视力儿童的特点,低视力儿童与盲童的差异。5.盲校的教育原则。6.盲校教育案例分析。

7.盲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8.定向与行走的概念、关系及训练意义。9.定向行走的主要方式。10.盲童缺陷的补偿。11.盲校课程与教学法

(1)《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盲校教学过程的特殊性。(3)盲校的教学原则。(4)盲校的教学方法。

12.盲校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3.汉语拼音18个声母、34个韵母和4个声调盲文。14.盲校教学案例分析。听障专业

1.听觉障碍的定义及分类标准。2.听力图分析。

3.聋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4.聋校的教育原则。

5.聋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6.形成和发展聋童语言的任务、原则和途径。7.聋童缺陷的补偿。8.聋校教育案例分析。9.聋校课程与教学法

(1)《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聋校的教学原则。(3)聋校的教学方法。

10.聋校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1.汉语拼音23个声母及《中国手语》常用词汇手指语。12.聋校教学案例分析。智障专业

1.智力障碍的概念与分类。

2.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征。3.智障儿童教育与训练的原则。4.智障儿童缺陷补偿的途径。

5.智障儿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6.智障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及案例分析。

7.培智学校课程与教学法

(1)《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2)培智学校的教学原则。(3)培智学校的教学方法。

8.培智校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9.培智学校教学案例分析。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120分钟。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试卷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客观试题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等题型,主观试题有问答题、论述题、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题型。

2.内容比例:特殊教育理论公共部分约占40%,视障、听障或智障专业相应理论知识及实践约占60%。

5.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五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 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80题,每题1分,共80分。

1.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 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简称《“六五”普法规划》)自(D)开始实施。

A.2008年

B.2009年

C.2010年

D.2 011年

2.根据“六五”普法规划,企业应当把法制培训纳入(B)培训内容,把 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情况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

A.企业法律顾问

B.国有企业负责人

C.工会主席

D.企业员工

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C)。

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祉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决定:将(D)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A.3月1 2日

B.5月1日

C.9月3日

D.12月4日

6.现行宪法规定,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机关是(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7.在我国,1 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B.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部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下列(A)不是民法上的优先购买权人。

A.共有人

B.房屋典权人

C.房屋承租人

D.代理人

9.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D)个月,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 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1

B.2

C.3

D.6 0.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D)个月内审 结。

A.1

B.2

C.3

D.6

11.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C)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 当解除财产保全。

A.7

B.10

C.15

D.30 1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

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B)元以上的,应予追 诉。

C)。

A.3000

B.5000

C.7000

D.10000 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造成国家直接经济 损失数额在(D)元以上的,应予以追诉。

A.20万

B.30万

C.40万

D.50万

14.按照《公司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一日期为公司的成立日期。(B)

A.公司设立登记的申请日期

B。公司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

C.公司成立的公告日期

D.公司登记机关以通知指定的日期

15.某股份有限公司为扩大经营规模,决定增加公司注册资本,按照《公司 法》规定,增资决议必须经(B)。

A.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通过

B.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半数以上通过

C.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D.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16.公司因下列哪项原因导致的解散不需要进行清算(C)。

A.公司股东会决议解散

B.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

C.公司因合并而需要解散

D.公司被人民法院判决解散

17.公司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 注册资本的(C)。

A.10%

B.15%

C.25%

D.3 0%

18.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D)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A.20%

B.30%

C.45%

D.50%

19.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债权人会议职权的 是(C)。

A.核查债权

B.通过和解协议

C.执行重整计划

D.选任和更换债权人委员会成员 0.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买卖合同,约定乙企业应于8月3 0日前交货,货 到7日内甲企业付款。同年8月1 0日,甲企业被法院依法宣告破产。对该合同 的处理,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C)。

A.由清算组决定解除还是继续履行

B.由甲企业自主决定解除还是继续履行

C.由债权人会议决定解除还是继续履行

D.不得继续履行

21.甲公司向银行贷款,并以历持乙方上市公司股份用于抵押。根据《物 权法》的规定:质押合同的生效时间是(C)。

A.借款合同签订之日

B.向证券登记机构申请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C.质押合同签订之日

D.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

22.甲企业将其房屋一幢转让给乙企业,由此发生的土地使用权转移,其实 现方式为(D)。

A. 当事人之间进行土地使用证交付

B.当事人之间进行土地使用证交付,并经公证机关公证

C.到土地管理部门备案,并在土地使用证上作变更记载

D.到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并更换土地使用证

23.某公司依法取得某块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办理报建审批手续后,开始了房屋建设并已经完成了外装修。对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B)。

A.该公司因为享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B.该公司因为事实行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C.该公司因为法律行为而取得了房屋所有权

D.该公司尚未进行房屋登记,因此未取得房屋所有权

24.甲公司向乙银行借款,以自己所有的办公楼抵押,甲公司是否有权将 办公楼卖给丙公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如果乙银行同意,甲公司可以将办公楼卖给丙公司

B.如果丙公司代甲公司清偿债务消灭乙银行的抵押权,甲公司不经乙银行 同意也可以将办公楼卖给丙公司

C.甲公司无权将办公楼卖给丙公司

D.甲公司可经乙银行同意,将办公楼卖给丙公司

25.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C)以上的,享受带薪年 休假。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D.24个月

26.《劳动法>规定,女职工生育可享受不少于(B)天的产假。

A.60

B.90

C.12 0

D.150

27.捉出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D)月内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3

B.6

C.9

D.1 2

28.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A)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1

B.3

C.6

D.12

29.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C)个月。

A.1

B.3

C.6

D.12

30.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A)。

A.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未订立劳动合同

C.已订立为期一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未建立劳动关系

31.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C)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A.被派遣的工作人员

B.劳务派遣单位

C.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

D.劳务派遣单位和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连带

32.在小清河的上游分别建有甲麻纺厂、乙造纸厂、丙酒厂。丁村利用小清 河的水灌溉自己的农田,因河水严重污染导致丁村粮食绝收,为此引起纠纷。经查,甲方丙厂均存在排放污水的事实,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

A.应由甲、乙、丙厂承担连带责任

B.应由甲、乙、丙厂承担按份责任

C.如果甲、乙、丙厂履行了通知义务,则不承担责任

D.如果甲、乙、丙厂的排污经过批准,则不承担责任

33.游客吴某购票进入某公园游玩时,被一歹徒抢走手机及随身携带的手 包,损失2 00 0元,并在与歹徒搏斗过程中受伤,花去医药费2 0 0元。吴某虽大 声喊叫,但没有公园管理处的人员出现。后歹徒逃之夭夭。吴某振案后,诉至 法院,请求判决公园赔偿其各项损失,引发纠纷。经查该公园已雇用保安巡逻,但此时保安已走远,无法听到吴某呼喊声。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A.吴某所受损失应由歹徒承担,与公园无关

B.吴某的财产损失应由歹徒承担责任,人身损害有权请求公园承担责任

C.吴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均有权请求公园承担责任

D.吴某有权请求公园承担与其过程程度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34.村民李某为了盖房子,雇请了张某作为泥水工。一日,张某在工作过程

中,不慎将手中的工具刀从二楼外墙上掉下,恰好将在路边玩耍的邻居王某的儿子(9岁)王甲砸中,王甲因此花费医疗费1万元,为该医疗费的承担,当 事人发生争议。对此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

A.应由王某承担,因其未尽监护职责

B.应由李某承担,因其为雇主

C.应由张某承担,因其为致害人

D.应由李某和张某承担连带责任

35.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 期届满之日起(B)个月。

A.3

B.6

C.12

D.24

36.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 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B)。

A.1/2

B.1/3

C.2/3

D.3/5

37.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 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B)年不行使而消灭。

A.1

B.2

C.5

D.10

38.申请人自发明或者适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C)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A.3

B.6

C.12

D.24

39.作者(C)的保护期受限制。

A.署名权

B.修改权

C.发表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0.新《环境保护法》自()起开始施行,明确每年6月5日为(B)。

A.2 014年1 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5年1月1曰;环境日

C.2 014年1 1月1日;世界环境日

D.2 015年3月1日;环境日

41.《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 治理(B)、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D.社区配合 4 2.(A)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保护环境

B.防治污染

C.保障公众健康

D.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3.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B),实行 严格保护。

A.设立警示标志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划定领导监管

D.明确监督职能

44.《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和危险 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A)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 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100

B.400

C.30 0

D.2 00

45.《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A),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培训合格证书

C.操作资格证书

D.相应资格

46.《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在(A)后撤离现场。

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47.《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C)。

A.审核制度

B.考评制度

C.淘汰制度

D.监控制度

48.《安全生产法>提出的“三个必须”,是指管()必须管安全、管()必须管安全、管(A)必须管安全。

A.行业业务生产经营

B.管埋业务生产经营

C.行政管理生产经营

D.管理生产行业

49.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某国企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C)的交通 事故或者城市交通、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A.机动车

B.机动车负主要责任的

C.非本人主要责任

D.非他人主要责任的

50.《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 为职业病之日起(B)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 请。

A.15

B.30

C.60

D.45

51.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谁承担举 证责任(C)。

A.职工或者其近亲属

B.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D.社会团体

52.职工被借调到外单位工作而受到工伤事故的,由(B)承担工伤保险 责任。

A.外单位

B.本单位

C.职工本人

D.法院判决由谁 3.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C)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投标。

A.不特定

B.特定

C.招标公告

D.招标邀请书

54.《招标投标法》规定,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 修改的,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C)日前,以书面 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A.7

B.10

C.15

D.30

55.《招标投标法>规定,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 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C)日。

A.10

B.15

C.20

D.30

56.《招标投标法》规定,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A)。

A.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系担连带责任

B.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但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C.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但就中标项目各自独立向招标人承担责任

D.分别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各自独立向招标人承担责任

57.双方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 权拒绝其履行要求,这种权利是(A)。

A.先履行抗辩权

B.不安抗辩权

C 同时履行抗辩权 D先诉抗辩权

58.甲乙双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甲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 国家利益的,甲乙双方订立的合同属于(B)。

A.可撤销合同

B.无效合同

C.效力待定合同

D.附条件合同

59.下列属于要约的是(B)。

A.某医院购买药品的招标公告

B.含有“仅供参考”的订约提议

C.某公司寄送的价目表

D.超市货架上标价的商品 0.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守约方 的正确适用方式是(B)。

A.适用违约金条款

B.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C.适用定金条款

D.违约金和定金条款一并适用

61.《企业国有资产法>所称的企业国有资产是指(B)。

A.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

B.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

C.国家出资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存活、债权等

D.国家出资企业中的国有净资产

62.下列不属于国家出资企业的是(D)。

A.国务院国资监管机构出资100%的公司

B.某省国资监管机构持股51%的公司

C.某省国资监管机构持股49%的公司

D.某村集体出资100%的公司

63.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出资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应当接受 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对(D)负责。

A。董事长

B.总经理

C.上级主管部门

D.出资人

64.国有资产转让时,当征集的受让方为两个以上时,转让应采用(B)的交易方式。

A.协议

B.公开竟价

C.拍卖

D.其他

65.《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为关联方提供担保,须经(B)同意。

A.管理层

B.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

C.董事会

D.职工大会

66.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转让全部国有资产的,或者转让部分国有资 产致使国家对该企业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应当报请本级人民政府(C)。

A.审核

B.审批

C.批准

D.备案

67.《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除按照国家规定可以直接协议转让外,国有 资产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B)公开进行。

A.证券交易所

B.产权交易所

C.贵金属交易所

D.期货交易所

68.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重要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B)不需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 准。

A.分立

B.投资

C.解散

D.申请破产

69.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转让和受让双方应当凭产权交易机构出具的 产权交易凭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A)手续。

A.产权登记

B.产权界定

C.资产划转

D.股份转让

70.按照《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监事会成员不少于3人

B.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即可

C.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派出监事不得在同一企业连任

D.企业负责人不得担任监事会中的企业职工代表

71.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词股份时,拟受让方以现金支付股份转让价款 的,国有股东应在股份转让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收取不低于转让收入(D)的保证金,其余价款应在股份过户前全部结清。

A.10%

B.20%

C.25%

D.30%

72.产权转让公告发布后,转让方因特殊原因确需变动或取消所发布信息 的,应当出具(A)同意或证明文件。

A.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的B.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的 C.转让方职工代表大会的D.转让方股东会的 3.转让企业国有产权的首次挂牌价格不得低于(D)。

A.经审计的净资产额

B.经审计的总资产额

C.没有明确规定

D.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结果

74.产权转让公告期限不得少于(D)。

A.7天

B.7个工作日

C.20天

D.20个工作日

75.对通过产权交易机构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意向受让方而采取协议转 让的,转让价格应(D)确定。

A.由产权持有单位批准

B.由交易双方协商

C.按本次挂牌价格的90%

D.按本次挂牌价格

76.企业清产核资实施方案以及所聘社会中介机构的名单和资质情况应当 报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D)。

A.审核

B.审批

C.批准

D.备案 7.企业在接到清产核资的批复(D)内,应当到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机构办理相应的产权变更登记手续,涉及企业注册资本变动的,应当在规定的 时间内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A.10天

B.30天

C.20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78.修订后的《福建省国资委所出资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管理办法》于 2 01 5年4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所出资企业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实行(B)制度。

A.报告

B.备案

C.审核

D.审批

79.企业法人办理开业登记.应当在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批准后(B)日内,向登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

A.15

B.30

C.45

D.60

80.公司名称预先核准和公司名称变更核准的有效期为(B)个月,有效 期满,核准的名称自动失效。

A.3

B.6

C.9

D.12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81-100题,每题1分,共20分。

81.关于公司的经营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公司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

B.公司经营范围应依法登记

C.公司改变经营范围由董事会决定

D.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活动

82.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国有独资公司的下列人员不得在其他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ABCD)

A.董事长

B.副董事长

C.董事

D.高级管理人员 3.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 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ABCD)

A.无偿转让财产的

B.以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的

C.对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的 D.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84.甲从丁销售中心购买了一台发动机,该发动机为乙厂所生产,但产品 上贴上丙公司的商标,因发动机存在制造缺陷,为此引起纠纷,依据产品责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D)

A.责任主体可为乙厂

B.责任主体可为丙公司

C.责任主体可为乙厂和丙公司

D.责任主体可为丁销售中心

85.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洼,一时应 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 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 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是:(CD)

A.侵害牛某的姓名权

B.侵害牛某的肖像权

C.侵害牛某的隐私权

D.侵害牛某的名誉权

86.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ABCD)

A.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

B.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C.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D.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87.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ABD)

A.发行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B.发行人控股的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C.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D.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得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人员

88.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 失新颖性。(ABCD)

A.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B.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C.在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D.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89.《商标法>规定(AD)。

A.对初步审定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介月内,任何人均可提出异议

B.当事人对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 向人民法院起诉

C.对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商标,注册商标申请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 知之日起15日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D.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 0年,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

0.《专利法》规定,下列不授予专利权的是:(ABC)

A.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B.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C.动物品种植物品种

D.研制开发的新药品

91.《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 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ABCD)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A.生产

B.销售

C.转移

D.使用

92.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ABCD)

A.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B.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C.一方以欺诈、胁迫,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D.-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93.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ABCD)

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B.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C.丧失商业信誉

D.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94.《企业国有资产法》所称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家出资的(ABCD)。

A.国有独资企业

B.国有独资公司

C.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D.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95.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下列事项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 本级人民政府批准。(ABCD)

A.合并

B.分立

C.解散

D.申请破产

96.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昀规定,任免 或者建议任免国家出资企业的人员包括:(ACD)

A.国有独资企业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B.国有独资公司的经理、副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C.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会主席和监事(职工董 事、职工监事除外)

D.向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股东会、股东大会提出董事、监事人选

97.《企业国有资产法>所称企业改制是指:(ABC)

A.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

B.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C.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D.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改为非国有资本控股公司

98.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不得有 下列行为(ABCD)。

A.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借款协议

B.为关联方提供担保

C.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

D.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其近亲属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投资

99.《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产权登记分为(ABD)。

A.占有产权登记

B.变动产权登记

C.使用产权登记

D.注销产权登记

100.福建省国资委在所出资企业实施企业法制工作第一个三年目标,力争 通过三年的努力,所出资企业在(ABD)等方面的法律审核全面实现100%。

A.规章制度

B.经济合网

C.人事任免

6.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六

第八章:教学

1.教学: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使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3.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各个方面的始终。

4.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并发展认识能力。

5.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系统性原则:又称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要按照所传授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8.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0.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1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中为有效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3.讲授法: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福建教师招考(http://)

14.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5.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16.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及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第九章:教学评价

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2.教学评价方法:是以现代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教育评价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有关学科的方法,经过评价实践检验、修改、完善而逐步形成的手段的总称。

3.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4.教师评价: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教师个体工作进行的价值判断。

5.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通过单项或综合评估手段,评估学生某方面个性或整体特性。

第十章:思想品德教育

1.德育: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而言的;狭义的德育是相对于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观念和艺术观念而言的。我们平常讲的德育,一般是指广义上的德育,它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和促进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2.德育的任务:

(1)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2)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3.德育的目标:德育目标是通过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达到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4.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过程,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

福建教师招考(http://)

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以及受教者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对受教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教育影响,通过身体力行,以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简言之,德育过程是把一定的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受教者的品德发生变化。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通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实践,把他们从原有的道德水平提高到教育者所要求的品德水平上解决。

5.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你需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宝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6.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指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品德的方法。

7.直接的道德教学:直接的道德教学即学校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把其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不仅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能力,而且要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道德观念、改变道德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思想品德(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而思想品德课则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第十一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2.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的角色特点决定着他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以下责任:(1)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2)培养的责任,及利用和创造条件,是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和谐地发展;(3)发现的责任,即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特殊才能、发展的内驱力等,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得到充分发展;

(4)激活的责任,即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引发他们产生健康的、积极的欲望和需求,使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

(5)夯实的责任,即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

福建教师招考(http://)

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4.班级日常管理:

(1)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教育是指根植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学生档案是指本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生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3)操行评定:操行评定是指以教育为目的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小学生的操行评定在低年级一般由班主任来做,到高年级可以先由学生小组互相讨论,然后由班主任写出评语。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可分为: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班主任计划与总结。

5.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班级工作力量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教育整体,除学校领导外,任课教师、少先队组织、学生家长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只有协调并发挥好这些力量,才能保持教育方向的一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因此,需要做到:(1)加强与任课教师的团结合作;(2)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3)做好家长工作。

7.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七

由于本次质检联考采用统一阅卷,根据南平市的阅卷时间也可大概知道每个地市的阅卷开始与截止时间。

山东2022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报考资格

(一)普通高中学生。

尚有未合格科目的级、级、级、级普通高中学生和2022级普通高中学生。

(二)社会人员。

社会人员参加考试必须先取得考籍,考籍有效期5年。没有考籍的,须在4月17日—27日完成考籍申请。

申请程序为:登录山东省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行网上注册;注册完成后,本人于工作日持户口本、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户籍地或居住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考籍管理机构进行现场确认。未经现场确认的,不能取得考籍,不能报考本次考试。之前已经取得考籍的,无需再次申请考籍。

8.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八

1.举例说明当代世界各国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第一,重视学前教育。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普遍把幼儿教育纳入学制体系甚至有人提出把“学前教育”概念改为“前初等教育”。英国、朝鲜、瑞士等国把小学前的一二年幼儿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加强它与初等教育的衔接。幼儿教育发展规模扩大,美国在1975年5岁儿童入园率就超过了85%,法国在1980年3岁儿童入园率已达到90%。可见,重视幼儿教育,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加强与初等教育的衔接,扩大其规模,已成为普遍趋势。

许多国家积极为智力超常儿童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学制上作出一些弹性规定,如允许提前入学、允许跳级、设立特殊学校和特殊班级等。

第二,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在学制改革中,许多国家规定的入学年龄有所提前。如法国实行“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一体化”,儿童5岁开始接受小学教育;英国儿童5岁进入第一级学校。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群众教育要求的不断增强,使义务教育年限呈不断延长乏势。如英国义务教育年限为11年,法国为10年,德国为12年,美国为10年。

第三,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大多数国家形成了三级层次:初级层次为学习2—3年的专科教育,美国称社区学院,日本称短期大学,法国称短期技术大学,德国称高等专科学校。中级层次为学习4—5年的本科教育,主要是综合大学和文、理、工、商、医等学院。高级层次为研究生教育,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两级,各学习2—3年。此后还有“博士后教育”。

随着教育自身的发展,尤其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当代的学校类型也日益多样化,多数国家不仅有国立、公立学校,还有私立学校;除了全日制普通学校,还有各种广播电视学校、函授学校、夜大学、自学考试助学班等多种类型。

2.试述我国现行学制的制度类型及其改革问题。

答:我国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这一阶段由小学和初中教育构成,有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主要的制度类型。

第一,五四制和六三制的特点。(略)

第二,五四学制的理论根据、具体操作方法、实验成效。(略)

第三,六三学制的理论根据、具体操作方法及其成效。(略)

9.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九

2013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时间面试问答题注意事项二

三、学科专业类

这类题目可谓是每次必考的题目。题目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向,一是对考生说课、试讲方面的补充提问。这类问题经常是对试讲内容的追问或试讲内容的细化。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结合上面试讲的整体设计思路进行作答,不要脱离自己说讲的内容,造成相互矛盾的情况。二是对学科专业设计理念方面的提问。这里的问题相对较为细致,可能是对某一个环节和设计理念的询问。在这里对考生的分析教材和设计教材内容的要求就比较高。所以,这也对考生熟悉和准确把握教材提出了要求。针对内容设计方面,考生要专注于在课程的导入、新授课重难点和板书设计等方面多加注意,这里往往会成为考试问题涉及的侧重点。三是教育教学理念同教学实际相关联部分的提问。经常会被问到的是遵循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设计时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还有的会涉及到课程设计的理念等方面。这些都是要将教育理论同所讲的学科专业相结合的题目。这类题目的出现就提示考生在设计所考察的讲课内容时就要考虑到设计一些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同时配有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环节,这样就能从容的回答此类题目。

四、其它类

教师招聘考试中,不能完全的预测到所考的方向,所以还有一些省市会出现一些题目,总体上看还与教育工作相关联。这里比较典型的是对教育热点的综合分析和对教育工作中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测查。教育热点类的题目一般是对考试阶段或是前一阶段比较“热”的教育话题进行讨论,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肯定会有一定的回答导向。一般都会是需要符合多数人的标准,符合大部分人利益,在回答这类题目时,一般都要采用辨证的观点来陈述,如果题目表述的是一类较好的现象,要更多的分析有利因素及影响。如果是不好的现象,要能分析出现象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尽量提出相对比较可行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更加完整的回答此类问题;对于教育应急应变类的题目,考生要结合到当时的情景进行处理,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法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一定注意不要让不好的情况长时间蔓延,同时,要保证大部分人的利益和安全。这两类问题中,对于教育热点的考察相对较多,考生平时要更多专注教育类的“时事政治”,同时多多看一些权威网站上的评论,这样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同时也能使考试时的思维尽量的活跃,积累一些可回答的素材。

以上重点和考生交流了在不同面试问答方向里的一些回答和复习的侧重点。在教师招聘面试环节,除了对学科专业考试的题目作答相对比较容易找到方向,其他类的问题考生都要明确考试都会围绕“教师聘用”“教师工作””教师品德“方面询问,考生再回答时一定不要脱离教师的职业来回答相应的问题,这是很多考生在回答非专业题目时容易出现的误区。希望以上分析可以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可以在原有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正自己的答题思路和答题复习方向,在考试的答题环节发挥的更加完美。

1. 马克思认为,正确的教育起源论是()。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2.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

3.英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学制是()。A.分支型学制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

云众祝大家学习愉快!考试成功!

B.双轨制.

C.六三三制

D.单轨制

4.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5.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体现了教师的()。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6.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7. 其教学法被称做“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控底

C.昆体良

D.夸美纽斯

8.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受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0.2023年福建省教师普法考试试题答题卡 篇十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未形成独立学科。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以一系列具有比较完整理论体系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及代表作的出现为标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萌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以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及代表作为创始,本世纪50年代后,实现教育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凯洛夫《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及其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

1、广义: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都称为教育。

2、狭义: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种影响,使其身心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二、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历史分期

1、根据生产力水平: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

2、根据生产关系: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3、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水平: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未来理想社会教育

4、根据产业技术: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信息社会教育

5、根据人类学家米德:后喻文化教育、并喻文化教育、前喻文化教育

6、根据创造的文化类型:语言文化阶段的教育、印刷文化阶段的教育、电子文化阶段的教育、数字文化阶段的教育

7、根据教育自身形态的演变:个别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衍生阶段、学校教育系统衍生阶段、终身教育系统衍生阶段

(二)教育的历史分期的特征

1、原始社会的教育 附属性、原始性、平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

专门化、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学校产生但并不完善、与生产劳动对立与分化、官私并行、以个别教学为主、教育的象征功能占主导地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有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3、现代社会的教育

现代学校出现并发展、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上升、全民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变革迅速、规范了各类教育组织、终身化、人性化、关注点从过去转向未来

1.教育学及其发展

定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萌芽阶段:我国战国后期的《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西方最早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论演说的教育》)

独立形态阶段: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了基本框架;德国“科学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教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即第一部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蓬勃发展阶段: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梅伊曼;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2.教育及其发展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但并不限于学校教育。

古代教育:中国4000多年前;夏代《孟子》;西周“六艺”;春秋战国,儒、墨,孔子;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魏晋南北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宋代《四书》《五经》;明代,八股文。

古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古埃及:“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贵族请家庭教师,低下阶层进私立学校; 古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古斯巴达:培养军人。

(古雅典、古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的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神学、七艺。

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资本主义的萌芽,掀起文艺复兴运动

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权利(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4)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1、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首先,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教育内容的构成和教育目的的确定; 其次,民族文化传统影响学校的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三,社会文化本身的发展影响教育的发展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反作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及融合文化): 首先,教育对社会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其次,对社会文化创造、更新功能; 第三,对社会文化的传播、交流功能。

第四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

个体身心发展:包括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在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就是个体的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内发论:孟子、威尔逊的“基因复制”、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格塞尔 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的“白板说“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能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注意衔接)(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发挥特长、树立信心)(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个别教育)(6)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

(7)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一定时期内内容与方法保持隐定、与时俱进)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

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三,人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性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人的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2)环境

首先,外部社会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陈述的客观条件,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其次,环境对人的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教育

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具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优化条件

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其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其目的性、系统性、专门性和基础性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校教育为什么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人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2、学校教育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效果更好

3、学校教育能控制和调节各种因素(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2、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3、教育工作者应该适时地向学生提出要求,引起学生的内在需求和东西,并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其身心的发展。

第五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定义

由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体要求,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从狭义上来看,教育目的就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规格和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对教育活动的导向功能:为教育者指明工作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为受教育者确定了努力的方向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为选择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和形式提供了依据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为教育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标准。对教育活动的激励功能: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与社会统整的价值取向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1、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与充分的发展。

2、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一)、定义: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前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废科举,兴学校”、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4《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的非学校化观念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重视学前教育,并注重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 中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重视教育的国际交流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如果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如果按照性质,可以分为普通教育机构、专业教育机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如果按照办学主体,可以分为国立学校、地方学校、民办学校; 如果按教育阶段,可以分为学龄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

如果按教学时间,可以分为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制学校(夜大学); 如果按教学方式、手段,可以分为面授学校、函授学校、广播电视学校、网络教育机构;如果按照教育证书,可以分为学历教育机构、学位教育机构、培训教育机构。

第七章.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1、老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等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一般教育学知识,学科教育学知识

3、教师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深切的人文关怀,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观点一:

从教前关注阶段,早期求生阶段,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观点二(叶澜):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职前教育、新老师的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强调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发的教师

2、强调教师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五、学生的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的人

2、具有主体性的人

3、是一个完整的人

4、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六、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④学生是生活世界中的人 ⑤学生是文化中的人 ⑥学生是时代中的人

七、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的意义、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第三,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提高师生学校生活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 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主动与还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构成授受关系 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 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八章.课程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1、课程定义:指课业及其进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意义

课程是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对象和依据。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成败。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3、课程的类型: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根据课程的隐定性: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

4、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因素、知识因素、学生因素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1、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2、功能

《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大致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方面。

(1).前言: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2).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3).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5).附录: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2、特征

均衡性: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综合性: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选择性:适当开设地方、学校课程,选修课比重加大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第九章.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2、教学的任务

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

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1、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过程是由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学习间接经验必以个人直接经验为基础,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①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②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老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学生的学以老师的教为主导,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相长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和使用要和言语指导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将直观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

5、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认识

6、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和学具

(二)启发性原则

1、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2、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发扬民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巩固性原则

1、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2、复习是巩固的主要方法,要合理组织复习,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5、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6、记忆是巩固知识的有效保证,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法。

(四)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正确处理五种之间的关系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适时而教

5、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速度、顺序,增删内容

6、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7、还要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

8、系统地传授知识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尊重学生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大面积丰收和尖子生培养相结合,是因材施教的目标。要面向学生的大多数进行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4、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团材施教的保证。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注重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5、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6、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7、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七)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八)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1、以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进行教学

2、老师要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

3、实事求是地进行思想教育

4、讲究教学艺术

5、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6、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思想教育

(九)教学最优化原则

1、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

2、全面考虑教学中的各个因素

四、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讲读、讲演 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注意启发 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学生思维兴奋 要善于启发诱导

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纠正不正确的认识

3、读书指导法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科书的科学方法 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参考书 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前,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演示目的,选好演示教具,做 好演示准备 演示时,要让全体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演示活动,促使综合运用多种感官 演示后,要把观察的现象同书本的知识联系起来,及时作出明确的结论。

2、参观法

参观前,要实事求是地根据教学要求和现实条件,确定参观的目的、时间、对象、地点以及参观的内容,并在校内外做好充分准备。

参观时,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全面看、细心听、主动问、认真记。参观后,指导学生座谈收获,整理材料,找出问题,写出报告,及时总结。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

1、练习法

要有明确的目的与具体的要求;要周到的计划与步骤;要恰当的分量与适当的难度;要有科学的时距和有效的方法;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要有及时的检查与认真的总结。

2、实验法 实验前,认真准备好仪器,材料和用具等,明确目的,科学原理及注意事项,分好小组,需要时进行示范实验。

实验时,教师要巡回检查,具体指导,对差生进行个别帮助,发现偏差进行纠正,注意安全

实验后,指定学生报告实验的进程和结果。老师作简短的概括和小结,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3、实习法

实习前,讲清有关的理论知识,实习任务与操作规程,分好实习小组,落实实习场所 实习中,加强具体指导,做好操作示范,把握实习进程,检查效果,及时查缺补漏。实习后,指导写出实习总结,评定实习成绩,开好总结大会,对学生公正,客观的评语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发现法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课堂气氛热烈。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作业的内容要科学合理;

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作业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4课外辅导:启发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疑难的门径,不应代替学生独立钻研;

不应把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延长,加重学生负担;

对学习差的学生辅导,可吸收学习好的学生,但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5学业成绩检查评定:测验与目标,要建立起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矩阵,明确教学目标并编制与目标相对应的有效测验;试题类型要标准化;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试题应和要检查的目标相关,难度适中;要进行评价。

六、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实现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新课程要求我们确立全新的教学观。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结论更应重过程:新课程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倡导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

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3鼓励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生成

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从过程角度讲,认识开放性、创造性的存在,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第十章.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定义: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

作用:客观描述是评价的第一要素、前提要素,是实然而非应然,任何评价都应建基于客观描述上;

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本质属性,是客观性和主体性统一的活动;

价值判断的归属是增值探索,教育评价的增值作用有:激励、调节、诊断、管理、发展作用。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差异评价(按参照基准)

实证化评价与人文式评价(依据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中有关实证与思辩的特色)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依据参与评价的主体是谁)

表现性测验评价

评定量表评价法

行为检核评价法

同伴评定和佚事记录评价法

成长记录评价法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树立旨在促进发展的评价观。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日常教育评价:以真实性为基础,高扬人文性; 方法: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 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 毕业或升学考试:以综合性为基础,突显导向性。2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第十一章.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一、德育及其意义

定义: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寿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意义: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地共产主义者。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四、德育原则及其运用、导向性原则: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型和现实性结合起来。疏导原则: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 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 影响;对学生进行的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因材施教原则: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五、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说服法: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城待人。

榜样法: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 修养。

锻炼法: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注意检查与坚持。

陶冶法:创设良好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意宣传与教育。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树立联系、整合、系统的观点,注意方法的组合;注意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提高德育实效;认识规律、遵循德育方法选择、运用的基本准则。

六、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1.班主任是前方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对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总责 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3.班主任在各种教育力量的统一影响过程中,起着协调作用

八、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十二章.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定义:指学校和校外教育机关根据中学的培养目标和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以外组织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意义1.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 2.发挥创造性,锻炼各种能力

3.适应学生多种需要,愉悦身心,增进健康 4.陶冶情操,培养思想品德

5.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可以发展受教育者的体力、审美能力、劳动能力

6.使教育者能从中及早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早期培养 7.使受教育者善于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有效方式 8.是培养良好公民的一种手段

任务: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1.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得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和发展学生在科技、文艺、体育、劳动等发面的兴趣和才能,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进行思想品德交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 3.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要通过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形式:群众性活动: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 益活动。

小组活动: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个体活动:阅读各种书籍,写读书心得,记日记,进行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各种

标本,唱歌,体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改革活动等等。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

由学校和教师直接组织和领导的课外活动; 由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和领导的团队活动; 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和领导的课外活动; 由家庭配合学校进行的课外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概念: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做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作用: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的作用

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头作用

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经常反思,严于剖析自己

2认真向模范先进人物和优秀教师学习3善于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4提倡“慎独”即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准则

上一篇:计算机2级考试题库下一篇:我的快乐我做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