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2024-08-03

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共18篇)

1.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篇一

历史系学生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一、演习目的:

1、通过对消防安全疏散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掌握火灾和地震现场逃生的技能。

2、通过消防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防火和自救的常识,从而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

二、演习时间、参加人数、演练内容

时间:2014年3月?日上午

地点:3号楼女生公寓

人数:120人左右

演练内容:学生火灾、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三、演习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组长:历史系主任、书记、辅导员

组员:历史系2013级所有女生

四、准备工作

师生事先熟悉3号公寓的格局,了解逃生方法、顺序、路线等。

五、演习过程

1、由辅导员作火灾和地震逃生安全知识介绍。演练前将演练动作要求告知学生。

2、警报声起开始演习。

3、以宿舍为单位沿安全逃生路线疏散,离开寝室。

4、集中地点:公寓楼前。各宿舍列队,舍长清点人数,汇报给组长。

5、排队有序返回公寓。

6、演习结束后请组长反馈情况,总结此次疏散演练的经验和不足。

六、演习要求及注意事项

1、镇静:无论发生火灾还是地震,都要做到临危不乱,听从指挥,选择正确方法撤离灾害现场。如发生重大火灾及地震时,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有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前行。从楼梯下行时,要靠近楼梯栏杆扶手一侧,在有意外时就可以抓住栏杆扶手防止摔倒。

2、有序:演习开始后,应以宿舍为单位迅速、有秩序地撤离,不可拥挤推揉,到指定安全地点集中,列队清点人数。

3、安全:撤离灾害现场要做到安全第一,避免发生任何伤害事故。撤离时要注意自我保护,同时要发扬团队精神,发现有人摔倒要将其扶起,互帮互助共同逃离危险区。

2.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篇二

杏林 :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 :“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橘井 :以喻良药之典。《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 :“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青囊 :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 :“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仁术、仁寿 :喻指医术。《孟子·梁惠王上》云 :“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3.与盐有关的历史名人 篇三

在历山的西南方有个盐池叫解池,是最早开发利用、“自然成盐的大盐池”。舜十分关注盐的采集和盐民生活,他来到解池,见到南风吹来,沿岸的盐水迅速蒸发,凝结成盐颗粒,朝取暮生,暮取朝复,取之不竭。舜身体力行,与大家一起取盐。由于舜心系盐民,心系天下百姓,故受到老百姓衷心拥戴,舜治理的天下也由此进入远古文明的鼎盛时期。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自舜起,传承后代的儒家文化贯穿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两个基本精神。连极其艰苦的盐业生产,舜都要为其歌唱,其他为民之事更举不胜举。“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为老百姓办了好事,肯定会受到百姓的拥戴,“贤士归之,万民誉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无不戴说。”对舜创建的远古文明,连毛泽东也大加赞赏并推崇:“春风扬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胶鬲:第一位盐商

胶鬲生活在商周之际,原为纣王大夫,遭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封神演义》十七回写胶鬲在文书房,官居上大夫,因苏妲己造虿盆,欲将宫女投入其中喂毒蛇,胶鬲不忍,上谏劝阻,使纣王大怒,欲将胶鬲与宫女一同投进虿盆,胶鬲大骂不止,愤而跳摘星楼身亡。这段情景描写不是历史事实,但也歌颂了胶鬲大义凛然的气概。

胶鬲其人,古籍记载很少,散见于《孟子》《国语》和《吕氏春秋》。《孟子·告子下》篇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按照孟子的说法,胶鬲本来是个鱼盐贩子,一介平民而已,算不得“士”。但能和舜、傅说、管夷吾等人相提并论,可见此人绝非等闲之徒。果然,正如其他几位最终成就一番伟业一样,胶鬲也从众鱼盐商贩中脱颖而出。昔日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着三位盐宗,胶鬲是其中之一。

管仲:食盐官营的创始人

管仲是中国盐业史上最有名气的人之一。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40年,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齐桓公问管仲富国之策,并建议对房屋楼台、树木、六畜、人口征税,管仲一一否定之后,郑重提出了自己的富国策:“唯独官山海为可耳。”由此首次在中国历史上提出了盐铁专卖制度。

简单的横征暴敛容易激起民变。其创立的食盐民产、官府统购、统运和统销的食盐官营制度,虽有不利于民的一面,但是表面上并没有直接征税,而且大利于国, 是很高明的国家财政方式。因此,此后的几年中,齐国成了“国际”食盐市场的垄断者。“官山海”在管仲之后备受各朝重视,特别是宋元明清千余年间,盐课收入成为朝廷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财政来源,后世因此尊管仲为“盐宗”。

诸葛亮:制定盐政

蜀汉经济之所以能够较为迅速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并且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是与诸葛亮治理蜀汉的经济思想和依照其经济思想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分不开的。诸葛亮很注意盐业和丝织业的生产,实行盐业官营和开展蜀锦贸易。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历史朝代,大凡是中央政府需要掌握雄厚财力的,大都要实行盐铁官营和开展贸易事业。西汉时期桑弘羊之所以主张盐铁官营即是这个道理。

蜀汉时期诸葛亮处于三国鼎立,三面临敌。为了克敌制胜,必须集中大量的财力于中央政府,故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设置主管盐铁业的官员,实行盐铁官营。不仅如此,诸葛亮还亲自指导盐铁业生产,甚至躬亲盐井煮盐。正因为诸葛亮对盐业的重视,因而使蜀汉政府获盐利不少。

刘晏:改进榷盐法

唐朝前期,实行公私兼营的盐业政策。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央集权遭受重创,国家财政收入锐减,财政收支急剧恶化。在此情况下,增辟财源以充实国家财政,来保障平叛所需和挽救危机中的王朝统治,就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为抗击安史叛军,758年,平原太守颜真卿采用食盐专卖方式成功筹集到军费。同年,负责财政运输的盐铁转运使第五琦借鉴颜真卿的做法,创立了榷盐法,将食盐的生产、运输、销售诸环节全面控制在了朝廷手里。

第五琦的榷盐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存有许多弊端:政府为垄断盐业,设置了大批管理机构,并配备大量的官吏,使得经营成本大增。而官吏太多,又势必滋生腐败,损耗流失也增多。760年,刘晏出任盐铁转运使,对榷盐法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变第五琦旧法“亭户制盐——官府统购——官运官销”为“亭户制盐——官府统购——商运商销”,取得了更大的财政效益和社会效益。

柳永:创作《煮海歌》

北宋词人柳永,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在词坛上与苏东坡为首的豪放派交相辉映,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熠熠生辉的佳作。许多人熟知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好像只是一位沉沦风花雪月的才子,其实他还创作有《煮海歌》,其主题非常严肃、探讨杜会问题相当深刻,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深切同情,同时也展示了当时海盐生产的技术水平。

1049年,柳永被贬到浙江定海任晓峰盐场的监督官,对盐民生活有所了解,这成为他写《煮海歌》的现实基础。《煮海歌》是他作为底层官员治政品性的一次升华和腾飞,是他用生命吹响的一次嘹亮的号角。一个诗人词客能为民生焦虑,融民情于心,其艺术的境界便会雄浑壮阔;一个官员能识知民情,为民请命,其施政的立足就会“人性”“仁心”,治理便会“抚民而清静”。这样的民生思想,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张士诚:盐户出身的起义领袖

泰州自古就是东南沿海主要的盐产地之一。到了元代,泰州滨海共有三十六处盐场,张士诚所在的白驹场就是其中之一。张士诚出身贫苦,为了养家糊口,十岁就开始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得的收入补贴家用。后来,张士诚和几个同乡做起了贩卖私盐的营生。贩私盐在当时属违法行为,所以富户们常以举报官府相要挟,不仅不给张士诚盐钱,而且对他非打即骂。

元朝末年,各地的武装起义如火如荼。1353年正月,张士诚秘密联络一些盐民,举起了反元大旗。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他还在江浙地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在革命后期,起义军贪图享乐,且投降了元朝统治者,成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工具,最终被朱元璋打败。

曾国藩:整顿两淮盐务

曾国藩,从咸丰十年至同治九年,屡任两江总督,历兼两淮盐政。当时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被太平军所占领,淮南盐的生产、运销大受影响。淮盐不行,盐税无着,以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减,这对清政府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4.有关城狐社鼠的历史典故 篇四

【拼音】: chéng hú shè shǔ

【解释】: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城狐社鼠的典故

“城狐社鼠”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辊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一想,摇着头说:“使不得呀,刘隗的确是个坏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势力相当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

城狐社鼠的造句举例

1) 倚势害人,真是城狐社鼠,空存无用,何殊陶犬瓦鸡。势弱难敌,谓之螳臂当辙;人生易死,乃曰蜉蝣在世。

2) 南街原本就遍布勾栏酒楼,尤其玉皇阁一带,乃是城狐社鼠聚拢之地。

3) 这些泼皮整日在街巷间胡浑,城狐社鼠之流,能量其实大得很。

4) 我们府宗有令,那三颗药丸,这是我们少府主要的东西,哪怕就算是封蜡漏了一点儿气,你们整个苏州府的混混、地痞,城狐社鼠,全都得给它们陪葬。

5) 这伙人仗着自己后台硬,为非作歹,简直是些城狐社鼠。

6) 这个人是个城狐社鼠之辈,总想讹诈别人,但看到别人怒目横眉,就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

7) 那两人争论得十分尖锐激烈,谁也不理睬他的这一套城狐社鼠。

8) 我生平最讨厌类似城狐社鼠的人。

9) 在高邮军被城狐社鼠和江湖人士闹得天翻地覆,热火朝天地搜寻应君蕙,以便领取双木商行的赏金的这三天时间里。

10) 威力绝伦,孤雏腐鼠难以近之,既使城狐社鼠亦无法破之!“舞,准备好没?”。

11) 管理系统城狐社鼠的贪污挥霍,而不是借口“教育产业化”。

12) 朕一点儿不圣明!要不然早就把这群城狐社鼠清除干净了。

13) 萧艺知道,这些城狐社鼠最重自己的地盘,只要到了齐乐园够不着的地方,他就不用担心对方公然挑事了。

5.有关感恩的历史小故事 篇五

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 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

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

【1】 感恩心

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接纳别人,也要学会认识自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的本色应该如此,崇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义举;鄙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恶行。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67年),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淳于是姓,缇萦音tí yíng)。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看病,所以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可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到长安去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

缇萦 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

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救父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封上书言辞哀婉,又加上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因此辗转到达汉文帝手中。汉文帝觉得其情可哀,当时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当凄惨的,她们日夜劳作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囚徒没什么两样。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这种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宽仁贤德、爱民恤民的汉文帝。同时,汉文帝也充分认识到,继续沿用秦代的肉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于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也没有让缇萦去当奴婢,并在第二天就下令废除汉代初年还保留的黥(刺面涂墨)、劓(割鼻)、刖(砍断脚趾)三种肉刑,责成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负责修改刑律。

同年,新的刑律修成并颁行天下。新刑律规定:黥刑,改为递去头发,以铁束颈服刑四年;劓刑,改为打三百板子;斩左趾,改为打五百板子;对于那些犯斩右趾以及杀人自首、官吏贪赃枉法、监守自盗等罪,于判刑之后又犯笞刑罪者,一律弃市处死;而对于判处其它各等徒刑,在一定年限内无逃亡等行为的,则可相应递减刑罪,直至释放免刑为庶人。史书称,从此以后社会“风气笃厚,禁网疏阔,刑罚大省”,以至一年之中仅“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资治通鉴·汉纪》)

汉文帝废除肉刑,既顺应了民心,又为农业生产保全了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自身的统治,合乎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少女缇萦为救父不畏艰难和强权,勇敢地上书皇帝,又为汉文帝废除肉刑提供了契机,最终促成了肉刑的废止。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在历史上被广为传颂,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曾由衷地赞叹道:“百男何愤愤,不如一缇萦!”还有人写诗赞扬缇萦:“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尽管以打板子等刑罚代替了肉刑,却因为打的数量太多,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把人打死,所以,时人也讥讽这种看似减轻了的刑罚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而汉文帝本人在后来受到赵人新垣平的蒙蔽,经过他人举报并查明真相之后,一气之下,还是动用族诛,将新垣平全家杀个精光。但是总的说来,由汉文帝开始的刑罚改革,使得残酷的肉刑方法在观念上也已渐渐不为人们所接受。此后,传统刑罚体系中的徒刑、笞杖刑成为秦汉以降新五刑体系的主体,并不断走向完善与系统化。

汉文帝废除肉刑,作为中国刑罚史上著名的改革措施而引人注目,是刑罚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进步,是刑罚制度从极端野蛮残酷向相对宽缓人道逐渐过渡的一个划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古文《缇萦》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山东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在当地有点小名气。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会拍上司的马屁,就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个贵妇得了重病,请淳于意到家诊治。贵妇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但是贵妇家人再三恳求,淳于意只好勉强给她服了几帖草药。不久,贵妇病重逝世。贵妇的家人一口咬定是淳于意错开药方,把病人置于死地,并把淳于意告到了官府,昏庸的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判淳于意有罪,须受肉刑。当时肉刑有三种: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由于淳于意曾做过官,所以要被押送到都城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离家那天,感叹自己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现在自己有难,谁也帮不上忙。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决定陪父亲去长安,替他申冤,家人再三劝阻都没用。

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文帝。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汉高祖在世的时候她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担心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所以文帝当皇帝后,不像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那样骄奢淫逸。汉文帝为人比较仁厚,作风也俭朴,他重视民意,准许人民有冤情可以直接奏章申诉,这让淳于意父女在绝望中见到了一丝希望。

申冤状到了皇帝手上,汉文帝被感动,废除了肉刑

临淄相距长安两千余里,缇萦随父亲好不容易到了长安,淳于意被押入狱中,等待处罚。

缇萦托人写了一封奏章,上书汉文帝,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就仔细阅读起来。缇萦的奏章是这样写的:“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他如今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完奏章,觉得这个小姑娘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说:“犯了罪该受罚,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身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把肉刑改为打板子。原来判砍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的改为打三百板子。

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废除肉刑在刚开始执行的时候,有它的弊端。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子,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手里,才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一些。

作为一个弱女子,缇萦的行为难能可贵,这也是她为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称赞的原因。

知识堂

6.有关历史人物的谜语 篇六

滔滔不绝变成哑口无言(猜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道光

吕后解手(猜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皇太极(急)

冬天的鸽子(猜二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韩非韩信(寒飞寒信)

妻子占理(猜一古代历史人物) 夫差凿壁偷光(打一三国历史人物) ---------孔明

周瑜为何赤壁取胜(打一字) -------------------------烟

爷爷打冲锋(打一南北朝历史人物) -------------------祖冲之

七擒孟获(打一字) ---------------------------------惩

刘邦大笑,刘备大哭(打一字)------------------------翠

和尚代表团(打一古代天文学家)----------------------僧一行

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一《三国》人物)------------------刘备

骂人话。(打一《西游记》人名)----------------------猪八戒

唐代通宝。(打一中国古代科学家名)------------------李时珍

东方欲晓。(打一中国古代科学家名)-----------------徐光启

看秤。(打中国古代科学家名一)---------------------张衡

读完小学进中学。(打中一国古代画家名)---—--------毕升

叙述捷报。(打一中国农民起义领袖名)---------------陈姓

说尽心中无限事(打一近代皇帝)———————————道光

天生丽质难自弃(打一近代人物)———————————龚自珍

两花飘香(打一现代艺术家)—————————————梅兰芳

孤雁哀鸣断续声(打一近代艺术家)——————————徐悲鸿

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打一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蚩尤

黑孩儿(打一先秦历史人物)—————————————墨子

保护幼苗(打一汉代历史人物)————————————卫青

试金石(打一唐代历史人物)—————————————鉴真

内家人(打一外国科学家)——————————————居里夫人

只有张三(打一现代科学家)—————————————李四光

目不斜视(打一历史人物)——————————————张居正

囚禁张学良(打一历史人物)—————————————关汉卿

7.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篇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联社:

2017年是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 为此总社领导决定在中轻联、总社范围内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 以宣传纪念城镇集体合作经济发展历程。2016年拟出版《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纪念画册》。为搞好这本画册的编辑出版工作, 请各地联社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在本地区、本系统内收集有珍贵价值的历史图片和资料。现要求如下:

一、历史照片 (1957—2016)

1、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手工业、集体企业照片;

2、总社历届领导活动照片;

3、总社在各地调研活动照片;

4、总社国际交流活动照片。

二、历史资料 (1957—2016)

1、各地联社在成立初期, 政府部门出具的文件;

2、各地联社在发展过程中, 政府关心、支持联社、集体企业发展的有关文件。

请各地联社尽快将收集到的历史照片 (电子版、图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资料通过电子邮箱报送总社指导部。所有照片报来时, 需要附上说明, 包括时间、出处、参加人员及内容等。

电子邮箱:zongsheban@163.com

联系电话:010-68396444 68396440

8.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篇八

《新序》是西汉后期著名经学家、文学家和目录学家刘向编撰的一部重要典籍。刘向(约前79—前8),字子政,原名更生,汉成帝时更名为向,沛(今江苏沛县)人。刘向出身于西汉皇族,门第尊贵,家世显赫,其先祖楚元王刘交为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刘向家学渊源深厚,据史料记载,楚元王刘交“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刘向的祖父刘辟疆“亦好读诗,能属文”;其父亲刘德“少时数言事,召见甘泉官,武帝谓之千里驹”,后被封为关内侯、阳城侯。在中国古代,“千里驹”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力极强的少年人才,若出自皇帝之口,更是一种很高的褒奖和荣誉。正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刘向“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凭借着博览群书和好学不倦,成为了一位博通古今的大学者。

刘向一生主要活动在西汉宣帝、元帝、成帝三朝。为官期间,他因屡次上书弹劾外戚宦官专权而触犯权贵,以致两次入狱,免官多年。汉成帝时,刘向受诏校勘当时的宫廷藏书,写成了目录学专著——《别录》(唐代时已佚),为我国的文献整理与文化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像《战国策》这样的著作,就是刘向整理编订而成的。

此外,刘向本人也是能文善赋、著作颇丰。《汉书·艺文志》中著录其辞赋三十三篇,只可惜大部分已经亡佚,现存的《刘中垒集》是明代人张溥辑佚编撰而成,因刘向曾官中垒校尉,故称其为刘中垒。到了清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辑有刘向的辞赋、奏议等三十篇及《新序》《说苑》《别录》的佚文。

今日通行本《新序》,也非原貌。据《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書·艺文志》著录,《新序》原为三十卷,到北宋时,已经散佚不全,后经曾巩整理,厘定为十卷,即《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二卷,此后的本子便都以曾巩的整理本为基础。

《新序》一书内容丰富,从舜、禹的传说,到先秦的事迹,以至汉代的史实,无所不包,可以说是一部具有类书性质的历史故事集。据学者研究,这些历史故事主要来自《韩诗外传》《吕氏春秋》和《史记》三部书,其次是《新书》《左传》《战国策》《韩非子》《淮南子》,此外像大小戴《礼记》、《公羊传》《穀梁传》《春秋繁露》《晏子春秋》《孟子》《荀子》《庄子》《管子》《商君书》《吴子》诸书也有采录。当然,对于各种书中的故事,刘向并不是杂钞杂纂或做简单的拼凑,而是有一定的取舍又有不少的润色加工,并适当加进了自己的观点和评价,这大大提高了《新序》一书的价值。

《新序》一书的编撰目的

集官员与学者于一身的刘向,为何要编撰《新序》这部书呢?这还要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起。

如前所述,刘向主要活动于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其中元、成两朝,正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刘氏皇权日渐衰落之时。元帝时,外戚放纵不羁,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于朝、恣意干政,刘向与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等一起与他们进行斗争,但以失败告终,并两度下狱。成帝时,刘向再次被起用,但其时“赵氏乱内,外家擅朝”,外戚王氏“依东宫之尊,假甥舅之亲,以为威重”,帝舅王凤辅政,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河平二年(前27),其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一日皆封为侯,世称“五侯”。一时间政出王氏,以至于“公卿见凤,侧目而视,郡国守相、刺史皆出其门”,终于导致“群弟世权,更持国柄,五将十侯,卒成新都”的局面,王氏代汉的局面已隐隐形成。作为汉宗室之后的刘向,对汉室的衰微深感忧虑,力图挽救刘氏皇帝的颓势。为反对王氏专权,他曾数次上书极谏,还专门写了《洪范五行传论》上奏。《汉书·五行志》中保存了《洪范五行传论》约一百五十二条内容,其中论灾异跟后妃及外戚间的关系的约三十一条,论灾异跟君主失势、国家败亡间关系的约三十九条。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份奏疏是颇具封建迷信色彩的,但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刘向对外戚专权的痛恨,以及希望刘氏皇帝重新掌权的急切心理。汉成帝读罢奏疏,虽甚感其言,“叹息悲伤其意”,“然终不能用也”。《新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成书的。

据《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刘)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采取《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

由此看来,《新序》与《说苑》《列女传》一起,可以被称为“谏书三部曲”。它们的编撰宗旨是一致的,就是“言得失,陈法戒”,“助观览,补遗阙”,从而起到“戒天子”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清人谭献在《复堂日记》卷六中说:“《新序》以著述当谏书,皆与封事相发,董生所谓陈古以刺今。”可谓中肯之论。朱一新《无邪堂答问》也说:“刘子政作《新序》《说苑》,冀以感悟时君,取足达意而止。”

也就是说,《新序》是一部有关君臣之道的历史故事集,刘向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以古鉴今。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期望君主能推行仁政、宽惠养民、敬德修身、尚贤授能,反对荒淫奢靡、暴虐骄横;同样,臣下亦须坚守德义、笃行仁道,要忠于国事、恪尽职守、公正耿直、善于谋划。这既是刘向为君主所陈的“法戒”,更是他政治思想的集中体现。正如南宋高似孙《子略》所说:“先秦古书甫脱烬劫,一入向笔,采撷不遗。至其正纲纪、迪教化、辨邪正、黜异端,以为汉规监者,尽在此书。兹《说苑》《新序》之旨也。呜呼!向诚忠矣,向之书诚切矣!”

《新序》一书的现代价值

首先,《新序》一书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西汉时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十分盛行。他认为,天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联系,天主宰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刘向在接受这一思想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能动作用,认为人的懿德善行可以改变天意,转危为安。《新序·杂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孙叔敖见双头蛇而杀掉它,本以为自己会死,因为传说谁看见双头蛇就会死,但他怕别人再看见这条蛇,于是把它杀了,也就是立了德,结果“有阴德者天报以福”,孙叔敖不但不死,后来还做了令尹,声誉很好。注重人的力量,对人的礼赞,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刘向继承了这一传统,并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把人置于和“天(神)”相对照的关系中,说明至高无上、威力无比的“天(神)”在德行高尚、积极有为的人面前也会退让三分,并由此凸显了人的伟大,张扬人的价值。这既是对儒家传统的发扬,也是把儒家重视人的思想进一步深化。

nlc202309081028

其次,《新序》强调人的德行,认为人必须懂得忠信义,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新序》的《义勇》一章所写的人物都严守君臣之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一股大义凛然的浩然之气。像齐国崔杼杀了齐庄公,让士大夫发誓支持他,盟誓不诚心者杀头。晏子却不怕威逼,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在生死关头,宁死也不违背主君,也不丧失自己的意志,这其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其实,在先秦汉代,“忠”的对象很广泛,并不限于忠君。忠于祖国、忠于朋友,都属于“忠”。“信”就是守信用,《新序》中记载了季札挂剑的故事,时至今日,这个故事仍广为流传,被誉为诚信的典型。此外,在《节士》一章中刘向有几句议论,赞扬柳下惠的守信:“柳下惠可谓守信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存鲁君之国。信之于人,重矣,犹舆之輗軏也。”“輗軏”是马车的关键部位,缺少则车不能行,以此比喻“信”对人的重要性。《新序》中提倡的“义”,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对财物不苟取,第二是保持自己的气节。可以看出,《新序》把忠信义抬到很高的位置,说明刘向已经意识到,道德文化可以约束、规范人们的言行, 可以丰富、改善人们的精神生活。如今我们读这些故事,对人格和德行的塑造同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第三,《新序》提倡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刘向在《新序》中对“仁政”做了解释,所谓“仁政”,就是要“尊天事地,敬社稷,固四国,慈爱万民,薄赋敛,轻租税”,就是要“恤鳏寡而存孤独,出仓粟发币帛而振不足,罢去后宫之不御者,出以妻鳏夫”,就是要“有德于天而惠于民”。总之,实行仁政,就是统治者要宽容仁厚,要给百姓以宽松的生活环境。刘向还举了商汤网开三面而致四十国来归,周文王泽及枯骨而天下归心,齐桓公不計前仇任用管仲则得以霸等事例加以佐证。可以说,这也是刘向“民本”思想的体现。

第四,《新序》强调崇俭抑奢,特别是对上层统治者而言,更应如此。刘向认为,君主应当俭以率下,力戒奢靡。在《谏营起昌陵书》中,刘向曾列举周秦以来君主躬亲节俭而昌,残暴奢靡而亡的史实,尖锐地批评了汉成帝大兴陵墓之举,并把实行薄葬与否当作衡量君主德之厚薄的标准。正因为如此,在《新序》中,刘向专设《刺奢》一卷,对君主的奢侈淫乱、残害百姓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第五,《新序》提出了贤人治国的思想。刘向认为贤人是国家之宝,治国之本。在《新序》中,他通过秦使者观楚之宝的故事,强调“国之所宝者乃贤臣”。他又借魏文侯之口指出:“仁人也者,国之宝也;智士也者,国之器也;博通士也者,国之尊也。故国有仁人,则群臣不争;国有智士,则无四邻诸侯之患;国有博通之士,则人主尊。”他还历述自五帝三王至秦汉之世大量任贤而治、失贤而亡的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贤人的重要性。正是因为贤人的重要,刘向进而指出:作为君主,治国的首要任务就在于举贤任能。

最后,《新序》强调做事情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关于这点,刘向是从君臣关系角度展开的。他强调君臣必须上下一心,《新序》有一篇写孙卿和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讨论兵法,孙卿说:“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必胜。”他还说:“仁人之兵或将,三军同力,上下一心。臣之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之事父也,若弟之事兄也,若手足之扞头目而覆胸腹也。”认为君臣的关系不但像父子、兄弟关系,而且像一个人身上手足和头目和胸腹的关系,即君臣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君臣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事业才能取得进步和成功。

《新序》选读

昔者,舜自耕稼陶渔而躬孝友。父瞽瞍顽,母嚚,及弟象傲,皆下愚不移。舜尽孝道以供养瞽瞍。瞽瞍与象为浚井涂廪之谋,欲以杀舜,舜孝益笃。出田则号泣,年五十犹婴儿慕,可谓至孝矣。故耕于历山,历山之耕者让畔;陶于河滨,河滨之陶者器不苦窳;渔于雷泽,雷泽之渔者分均。及立为天子,天下化之,蛮夷率服。(《杂事》)

从前,舜亲身从事耕田、播种、制陶、捕鱼等工作,孝敬父母,爱护兄弟。他的父亲瞽瞍顽固,母亲愚昧,还有他的弟弟象,狂妄自大,他们都很愚昧,无法教化。舜一心一意地行孝道来供养瞽瞍。瞽瞍和象合谋,想趁舜淘井、修缮谷仓这样的机会来杀死他,却未能得逞,但是舜对父母却更加孝顺了。舜因自己未能使父母满意,到了田里便哭泣,五十岁时,还像小孩子一样依恋父母,真可以说是做到孝的极致了。所以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农民能够谦让地对待田界争端;在黄河岸边制陶,岸边的陶匠制作的陶器没有质量不好的;在雷泽捕鱼,雷泽的渔夫把捕得的鱼平均分配。等到舜当了天子,天下的人都受到他的感化,边远地区的部落都顺服于他。

公季成谓魏文侯曰:“田子方虽贤人,然而非有土之君也,君常与之齐礼。假有贤于子方者,君又何以加之?”文侯曰:“如子方者,非成所得议也。子方,仁人也。仁人也者,国之宝也;智士也者,国之器也;博通士也者,国之尊也。故国有仁人,则群臣不争;国有智士,则无四邻诸侯之患;国有博通之士,则人主尊。固非成之所议也。”公季成自退于郊,三日请罪。(《杂事》)

公季成对魏文侯说:“田子方固然是位贤德之士,可他并非是拥有封地的君主,您总是用君主同等的礼节来对待他。假如有比子方更为贤德的人,您又用什么礼节来对待呢?”文侯说:“像子方这样的人,不是公季成你所能评议的。子方,是真正的仁德之人。仁德之人,是国家的宝器;智谋之士,是国家的利器;博学通达之人,是国家的尊长。因此,国家有了仁德之人,大臣们就不会互相争宠;国家有了智谋之士,就不会有四邻各国侵扰的忧患;国家有了博学通达之人,国君就会受到拥戴。所以这不是公季成你所能评议的。”公季成听了之后退至郊外,三天以后向魏文侯请罪。

桀为酒池,足以运舟,糟丘,足以望七里,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逄进谏曰:“为人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也。今君用财若无尽,用人若恐不能死。不革,天祸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因囚拘之。君子闻之曰:“末之命矣夫!”(《节士》)

夏桀建了一个盛酒的池子,大到可以在里面行船,酒糟堆成了小山丘,站在上面可以看到七里外的地方,一击鼓像牛喝水一样喝酒的人有三千人。关龙逄规劝他说:“作为一国之君,要按照礼法仁义来要求自己,要爱护百姓、节约钱财,才能国家太平、君主长寿。现在您花费钱财好像怕用不完似的,使用民力好像唯恐累不死他们。不改正的话,上天必然会降下灾祸,惩罚也一定会到来,您还是改正您的行为吧。”说完站在朝堂上不肯离开,夏桀于是把他关进监狱。君子听说后,说:“这大概就是末世的命运吧!”

9.与邯郸有关的成语典故 篇九

在邯郸老市区距离火车站不远的街道里,有一处非常短小的巷子——回车巷,这里就是蔺相如回避廉颇的窄巷。如今这里新修起了很多仿古建筑,巷子也名存实亡,古风尽失,但是还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记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这是一个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故事。战国时,赵国文官蔺相如出使秦国御敌有策,使得价值连城的和氏美玉完璧归赵,又赴渑池会舌战秦王,维护国体尊严,被封为上卿,位于大将廉颇之上。屡立战功的老将廉颇心中不服,扬言如见到蔺相如就要羞辱他。一次两人乘坐马车相遇与窄巷之中,蔺相如顾全大局,让自己的马车退出窄巷避让廉颇,致使廉颇深受感动,于是廉颇便光着上身,身背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赵国将相和睦,国势大振。这个故事也很快演变成成语,表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真心实意地接受对方惩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了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接受处罚,就能够获得他人的原谅,征得别人的尊敬。现在,这是个应用得非常广泛的成语。

回车巷一带是邯郸的老城区,那里有很多老房子,有几处深宅大院,是民国时期邯郸市政府机构的院落,今天住在那里的都是普通百姓。房子虽然老旧了,民风依然侠义犹存。那一日我背着相机在老街闲逛,一位工人模样的中年人自告奋勇地领着到处转,在他的带领下,我看到了邯郸古城墙遗迹,民国邯郸政府的税务局和机械局的大院,还有一座简易的土地庙。老街上的人们闲适自在,放学的学生们嬉笑打闹,没有呼啸的汽车,偶尔响起一声小贩的叫卖声,深处其中恍如隔世。不过拆迁改造的推土机的轰鸣声已经隐约地听到了,不知道这份宁静还能守护多久。

10.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篇十

如今,这样的“历史魔咒”也落在了恐怖主义头目本·拉丹家族的头上,拉丹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之后,“基地”组织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各地的分支纷纷独立活动,但有种种迹象表明,拉丹那个死里逃生的儿子很可能会在今年归来,统一父亲的组织,让拉丹家族重新执掌恐怖主义王国的领导权。

死里逃生的传奇

2011年5月,美国海豹突击队袭击了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北部的阿伯塔巴德的一所宅院,拉丹就住在里面,他被当场击毙了。后来在清点人数时,美军发现,院子里除了拉丹之外,还住着他的3个妻子和9个孩子,最小的孩子还是个婴儿。

这次成功的突袭之后,英国《卫报》及一些美国媒体就首次兴奋地说,有“恐怖王子”之称的拉丹之子哈姆扎也在突袭中被击毙,因为发现了他的尸体,连奥巴马政府的反恐事务顾问约翰·布莱南在面对媒体时也是这么说。

可是没过几天,巴基斯坦情报机构就出面辟谣,因为巴基斯坦方面拘押了那座院子里所有幸存的拉丹家族成员,经过调查发现,那具尸体并不是哈姆扎的,但是被拘押的拉丹妻子承认,之前哈姆扎确实跟他们一起生活在院子里,也就是说,在美国特种兵混乱的突袭中,“恐怖王子”逃跑了。

此消息一出,世间哗然,甚至有激进分子在论坛中说:“可以在如此危难的时刻成功脱逃,这一切说明哈姆扎才是真正的拉丹继承人,只有他才像他的父亲。”

其实,欧美媒体的错误报道是可以避免的,因为哈姆扎生于1991年,是个“90后”,2011年也才不过20岁,但曾有报告说被发现的那具“拉丹儿子”的尸体是20多岁的男子,显然不是他,或者说,也许那是一具用来掩人耳目、帮人趁乱逃走的“道具”。

但根据DNA验证,那具尸体可能是卡莱德·拉丹,本·拉丹的另一个儿子。起初,美国特种部队方面还鄙视巴基斯坦的报告结果,认为在严密的部署与突袭中,不可能有人逃走,而且院子并没有任何一条通往外面的秘密通道。但是哈姆扎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后来面对如铁的证据,美军也只好认栽。

哈姆扎的身世一直是个迷,因为就算是年龄这种基本数据都是众说纷纭,维基百科的资料显示他生于1991年,而美国《新闻周刊》说他生于1989年,但出生地是确定的:沙特城市杰哈。他的母亲是拉丹的妻子沙博尔,但是在“基地”组织内部,人们都叫她“尤姆·哈姆扎”,意思是“哈姆扎的母亲”,充分显示了“母以子贵”的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她被认为是拉丹最爱的一个妻子(据不完全统计,拉丹共有5个妻子),或许这也是因为她的儿子最为受拉丹的宠。沙博尔也同拉丹一起住在那座院子里,拉丹死后,她被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拘押了,正是她确认了儿子逃走的信息。

硕果仅存的“恐怖王子”

据不完全统计,拉丹共有20个儿子,为什么连美国总统顾问都那么在乎哈姆扎是否被击毙呢?因为他是最有可能继承拉丹“恐怖王国”的儿子。

本·拉丹的大儿子叫阿伯达拉,现在沙特的杰哈运营一家公司,属于拉丹家族经济事业的继承人。据报道,他已经被沙特政府严密监视起来,自从1996年之后,就再也不允许他出境,想必也是多年没见过亲生父亲了。

二儿子叫做萨阿德,他之前曾被认为是拉丹的有力继承人选,他娶了也门的女人,突尼斯、利雅得、摩洛哥等多起爆炸案都是他直接策划或参与的。他在2006年时被伊朗抓获,因为他秘密潜入伊朗准备犯案,但后来,伊朗用他来和塔利班交换了一名外交官人质,萨阿德又重获自由,成为塔利班中的一名活跃分子。但在2009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证实,在一次无人机突袭中击毙了萨阿德,但是塔利班至今都没有承认这一点,他们说萨阿德还活着。不过从拉丹被击毙之后的反应来看,萨阿德应该是死了,因为他没有出现在任何复仇的视频画面或声明中,如果真在世,这太不正常了。

每个家族里都会有几个“孤独的人”,拉丹家族也不例外。他的三儿子奥玛尔可能是拉丹最为爱好和平的一个儿子,因为他曾有意出任“世界和平大使”,并且冒着“忤逆不孝”的罪名,公开谴责“9·11”恐怖袭击。他现在居住在英国,他说他“热爱英国和英国人民”,他还曾想过劝说父亲“放下屠刀”。他很会利用“拉丹之子”身份来为自己赚取福利,他几乎是拉丹家族中接受媒体采访最多的一个人,他甚至还出了本书叫做《成长中的本·拉丹》,来贩卖自己的家族历史,还写道他爷爷好色成瘾,但是个商业天才。

第四子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个死里逃生的哈姆扎(也有说法认为他是第五子),他和萨阿德是跟随父亲一起从事恐怖活动的儿子,但萨阿德如今很可能已经被击毙。拉丹曾经寄希望于另一个女儿——萨菲亚·本·拉丹能够肩负起恐怖主义活动的重任,不过在突袭中,她是眼看着父亲咽气的,后来被抓获。所以,逃脱的哈姆扎就是硕果仅存的一个继承人了。早在他18岁成人之前,媒体就已经开始叫他“恐怖王子”了。

媒体如此看重这个孩子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基地”组织中所显示出来的超乎常人的举动。比如说,在已经面世的“基地”组织视频中,哈姆扎是唯一一个穿着特别像父亲拉丹的孩子——白头巾、迷彩服装、羊皮坎肩,而且他经常在画面中被一群持枪的“基地”分子簇拥着,这个孩子在组织内的地位不言自明。

拉丹苦心栽培的继承人

在《成长中的本·拉丹》一书中,哥哥奥玛尔曾经如此描写了弟弟哈姆扎:1996年,拉丹一家被驱逐出了苏丹,他们一起前往阿富汗。2000年,拉丹的兄弟穆哈迈德娶了阿富汗激进组织头目的女儿,当时,年仅10岁左右的哈姆扎在婚礼上念诵了一句诗:“是何等的罪孽让你被迫离开你的祖国?”他的念诵几乎唤起了在场人的激动情绪,因为10岁的他高声说道:“我们要战斗到底!”这段场景后来也出现在《纽约客》记者劳伦斯·赖特所写的“9·11”事件调查《巨塔杀机》中。

2001年“9·11”之后,美国下狠心狙击“基地”组织成员,拉丹一家多次走在死亡的边缘。2003年,在一次巴基斯坦对“基地”组织营地的突袭中,哈姆扎和另一个拉丹的儿子萨阿德被打成重伤,被俘,但随后被证实这是一条假消息,不过这个假消息再次证明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巴基斯坦,都是如此迫切地想抓到这个“恐怖王子”,因为他们可能比拉丹更加恐怖,而且他们更加年轻。

2005年,哈姆扎出现在一段19分钟的“基地”组织宣传视频中,他号召所有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战士在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与巴基斯坦军队展开决战,他是长脸,脸型与父亲拉丹极其相似,只是没有胡子而已,但是脸上的稚嫩仍然清晰可见,毕竟当时他才只有15岁左右。面画中他穿着羊皮坎肩,手持一支来福枪,而且说的是普什图语,这说明他的语言能力很好,至少掌握了三四门语言。

在另外一段视频中,年仅10余岁的哈姆扎在一座房子内检查一架坠毁的直升机的残骸,似乎连这个他也很懂的样子。这么拍摄的目的,无外乎是要把哈姆扎打造成一个“十项全能”的“幼主”。在这些视频的背后,可以看见拉丹处心积虑地栽培哈姆扎为继承人的用心。

虽然年纪轻轻,拉丹已经想着让儿子哈姆扎去做几件大事,来证明其实力,以便日后继任时能够服众。后来遇刺身亡的巴基斯坦女总理贝·布托在生前就说,拉丹的儿子哈姆扎是几名试图暗杀自己的恐怖主义者之一。

2005年,一段名为“上帝摧毁美国”的“基地”组织宣传诗歌的在网络中疯传,根据拉丹儿子奥玛尔的指认,那就是哈姆扎在“9·11”之前录的。“恐怖王子”的诗歌,似乎成了“基地”组织中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宣传品。也有人认为,哈姆扎那种童声念诵的诗歌,更有利于让“基地”组织获得年轻人和女人的支持。有些视频是直接出现了哈姆扎的画面,有些则只是配了他的录音。

现存的所有关于哈姆扎的视频中,出现的都是那个10多岁、面带稚嫩但冷酷表情的孩子,他成年之后到底长成了什么模样,没人知道,或许是父亲拉丹有意保护儿子,防止他的面孔出现,所以在海豹突击队的袭击中,没人知道到底哪个才是哈姆扎。

如今,哈姆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榜上有名的通缉要犯,但他究竟在哪,还是一个谜。而“基地”组织也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北非、也门、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各个部分的“基地”组织都在各自为战,几乎都是独立的,关于拉丹之后“基地”组织首脑人选的猜测也频繁更改,或许“基地”组织内部也在为此争得不可开交。

11.模拟火灾逃生系统设计的应用 篇十一

1、系统设计原理

一座采用防火隔板建造的迷宫式建筑组成系统的火灾仿真场景, 内部由曲折的通道、多个房间、入口和出口各两个构成。观众由其中一个入口进入时, 计算机采集到信号后启动其中一套预设的火灾逃生方案, 设定为起火区域的烟雾机启动喷烟, 火焰灯点亮, 并发出火灾警报声, 系统发出语音提示:“这里发生火灾, 请观众马上选择消防逃生器材和正确的逃生路线逃生”。观众在标明逃生器材的位置, 自选两种自己认为合适的器材, 将代表此种器材的选择按键按下, 系统语音提示观众所选择器材正确与否, 如果错误会提示观众重新进行选择。在逃生路上, 通道上有多个安全通道的方向标识, 有的安全通道可能也已经起火, 只有一两个安全通道可以真正撤离, 遇到有着火点的地方 (红色火焰灯亮) , 只能回头, 选择其他道路绕行, 观众在逃生过程中还会遇上如:电梯、未起火楼梯、窗外有升降云梯的未起火房间、浓烟的楼道等逃生出口。系统通过光电开关检测观众的逃生路线, 语音会提示观众选择路线的正确与否, 如果选择错误, 系统语音会提示观众应该选择哪些正确的逃生口和逃生通道逃生。观众到达系统的其中一个出口时, 将会得到语音提示:“恭喜您, 您已经正确的完成模拟火灾逃生演练”。

2、系统硬件组成

系统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一所示:

2.1 计算机部分

由于PC机具有广阔的硬件支持厂商, 软件类型也多种多样。所以本系统采用普通PC机作为操作平台, 工作环境要求高的可选用工业PC机。配置阿尔泰的PCI2310数字32路光隔离开关量输入输出卡。PCI2310是一块光电隔离输入输出板, 具有32路开关量隔离输入和32路开关量隔离输出。输入输出电压为5V~24V, 可直接驱动继电器端子板, 并提供支持VC、VB、C++Builder、Delphi、Labview、LabWindows/CVI、组态软件等语言的平台驱动。

2.2 信号检测部分

采用对射式光电开关安装在需要检测的通道、逃生口的两边, 根据检测是否有观众通过, 输出相应的开关信号。在入口处代表消防逃生器材的标志下方安装相应的按键开关, 观众选定逃生器材后, 按下代表该器材的按键, 输出开关信号。光电开关和按键开关通过输入端子板与PCI2310输入输出卡的输入接口连接。

2.3 烟雾灯光部分

烟雾机采用舞台专用烟雾机, 使用的专用烟雾油为水质, 具有易挥发、无残留、对人体无害等特点。在代表着火点的通道或房间上方吊装可产生逼真火焰效果的60W火焰灯。烟雾机和火焰灯分别连接在继电器端子板上, 由输出的开关信号进行控制。

2.4 语音播放部分

在迷宫式建筑内部均匀分布一定数量的有源音箱, 计算机声卡输出的火灾现场音效及语音提示信号经音频信号线传送到各个有源音箱进行播放。

3、软件设计

3.1 系统应用的软件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XP;编程工具:Microsoft Visual C++6.0

3.2 软件的功能及流程

系统软件的功能为:采集各个光电开关与按键的信号, 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后, 输出相应的开关信号对烟雾机和火焰灯进行控制, 同时输出相应的现场音效和语音提示。

通过编程软件对不同位置的光电开关和按键开关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不同位置的烟雾机和火焰灯, 并调整相应的现场音效与语音提示, 可设置不同的火灾逃生方案。本系统设有两套火灾逃生方案, 根据观众从不同的入口进入, 系统自动选择运行其中设定的一套逃生方案。系统的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

4、结语

模拟火灾逃生系统集成了计算机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及语音技术, 通过迷宫式的仿真环境, 产生烟雾和火焰效果, 让观众置身于一个逼真而无危险的火灾场景中演练火灾逃生, 在游戏中学习到正确的火灾逃生知识, 大大的提高了观众参与的兴趣, 丰富了开展火灾逃生知识教育的手段。同时, 本系统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通过编程软件设置不同的火灾逃生方案, 也体现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姚立波.工业控制技术及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12.与牛有关的成语典故 篇十二

牛口之下: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这是赵良进谏商鞅时所说的一段话,商鞅已出任秦相十年,自认为功绩能与五羖大夫相提并论。赵良于是讲了这样一段典故:五羖 大夫,是楚国偏僻的乡下人。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想去当面拜见却没有路费,他卖身秦国人,穿着粗布短衣给人喂牛。一年后,秦穆公知道了这件事,把他从牛嘴下提拔起来,凌驾于万人之上,秦国没有人不服他。后人以“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

13.集体逃生 篇十三

有一个宾克斯火灾逃命器放在一家旅馆的窗外。假如一只篮子空着, 另一只篮子里放的东西不超过30磅, 则下降时可保证安全脱险。假如两只篮子里都放着重物, 则它们的重量之差也不得超过30磅。一天夜里, 旅馆突然发生火灾, 除了夜间值班员和他的家属之外, 所有旅客全都安全脱险。当夜间值班员一家被叫醒时, 除了窗外的那个宾克斯火灾逃命器可以利用之外, 其他的通路全都被火封死了。已知值班员体重90磅, 他老婆重210磅, 一条狗重60磅, 婴儿重30磅。

每只篮子都大得足以同时装进三个人和一条狗, 但别的东西都不能放在篮子里。假定狗和婴儿如果没有值班员或他老婆的帮助, 自己不会爬进或爬出篮子。

14.幸运女孩死里逃生 篇十四

一阵呛人的灰烟过去后,我睁开眼,四周一片漆黑,我慌乱地大叫:“有人吗?还有人吗?”庆幸的是,上面传下来一个声音:“是张芹么?不要怕,我也在。”我一听,那声音再熟悉不过了,是主任在上面。主任就这样和我说着话,问我的情况。我当时很慌,在他的提示下才想到要自救。说是自救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可行的办法,就用双手没目的地乱摸,摸到有松动的地方就使劲拉扯,一块砖大小的瓦砾被我移开了,似乎有风灌进来。我心想,有空气能进来了,这下不会死了。

20来岁的我哪经历过这些,趴了许久,才想到主任也是被压着的,于是赶紧和他喊话。主任说,他没事,要我留点体力,逃出去的同事会组织救援我们的。当时觉得很庆幸,自己试着动了动胳膊和腰脚,都没问题,没有伤筋动骨。也不知道又过了多久,朝上喊话,主任就不怎么搭理我了。我还以为他睡着了,快50岁的人了,体力下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哪想等我被挖出废墟,才知道他已经走了。

一块大的预制板打中了他的左腿,将他压在办公桌上,导致失血过多。而我,只是软组织有擦伤而已。整栋大楼倒塌,40多名办公人员,死了10多个。通讯中断,跑九寨、汶川路线的驾驶员也联系不上。一瞬间,公司损失了多少,无从计算。

15.有关中国历史的高二作文800字 篇十五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说到中国的传统习俗,说道中国的历史底蕴,说到中国的文化内涵,都让大家交口称赞。看到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看到宏伟浩大的故宫,看到汹涌澎湃的长江黄河……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看到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让人叹为观止!但一切都要归根于传承这一切的美丽的汉字。因为没有它便没有这几千年来的伟大篇章。

五千年前,仓颉造字。从此,中国人就有了记录自己文明与发展的符号。中国人用他们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为这个世界建立了最早的文字宝库,并将承载永恒。汉语言是多么让我们骄傲啊!汉字的横平竖直,方方正正,不就像我们中国人的风骨一样有棱角,有底蕴么?

篆书、_楷书、隶书、草书等等,可以看出中国汉字的书写方式与字体形态的多种多样。王羲之、欧阳修、颜真卿、张旭,一张张历史遗留下的碑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苦练书法时的坚毅,他们挥笔洒墨的畅快与洒脱,让我们后代子孙惊叹,佩服。这不正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追求的品质么?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中华历史文明的一大亮点!没一位作者都用这博大精深的汉语在解释,在诉说。恐怕今生也忘不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直,忘不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忘不了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忘不了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多情。他们每一个人都借助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述说着几千年来的历史。无论怎样的平仄转承,无论怎样的横折弯钩,无论怎样的粗犷洪亮还是莺莺细语,这不都是中国人自由个性的体现与多彩文化的纷呈吗?

16.有关高三历史复习的方法 篇十六

不论你的成绩怎么样,在应对高考历史怎么复习这个问题的时候,都需要重视教材的知识点,要知道教材里都是一些基础知识点,不管你在高考试卷上遇到的题目有多大的难度,其都是源自于基础知识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愿意回归到教材,就无法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要领。因而在高考前的复习中,你需要注意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复习,其中的所有知识点都要重新过一遍,千万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高考历史怎么复习:把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对于解决高考历史怎么复习的问题,还需要注意从思路上进行整合。我们所学的所有的历史知识点,其实都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因而你需要注意把整个高中三年所学的历史知识,从一个点到一个面,逐步的进行联系和结合,要确保你所学到的历史知识点都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在遇到某个方面的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由此推进到彼,把握局部的同时也要把握全局。

高考历史怎么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17.有关死里逃生的历史典故 篇十七

关键词:高速公路,花椒箐隧道,逃生系统,质量安全监理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云南省公路隧道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其大于3Km的特长隧道越来越多。这些特长隧道地质条件复杂, 施工条件恶劣。为了规范施工减少安全事故, 指挥部在标准化建设和创建平安工地活动中, 率先在隧道施工中设立逃生管道系统。结果表明, 隧道逃生管道系统具有施工简单、经济适用、方便安全等特点, 对于隧道施工安全可以起到重要保障作用。现结合本人20年来现场实际工作经验, 浅谈一下隧道施工中逃生系统的安全质量监理。

1 隧道施工设立逃生系统的必要性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封闭, 隐蔽工程较多, 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易发难控。部分地区和项目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不详、设计深度不足等因素, 造成工程施工不安全。

1.1 隧道事故类型与发生次数、死亡人数统计

据统计2009-2013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33起, 造成直接死亡人数161人, 直接经济损失几亿元。

从图中可看出坍塌事故类型占事故总数的主要部分, 是事故预防的重点, 是事故的重中之重, 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

1.2 发生事故救援困难

隧道施工中坍塌常常发生, 如果是拱顶坍塌和关门坍塌, 其救援工作将十分困难。

如2014年4月2日, 中铁十九局在吉林省珲春市的吉图珲铁路一处, 在建隧道突然发生坍塌, 隧道施工人员12名全部被困在了隧道里面, 经过87小时的生死救援, 被困的12人陆续从管道内爬了出来, 真是一根“阴阳道”连接生死端。

坍塌在隧道灾害中占有较大比重。据不完全调查统计, 隧道出现关门坍塌约占隧道坍塌数量的35%~48%。因此, 加强隧道安全质量监理, 增加隧道施工事故中安全措施, 是十分必要的。

2 逃生管道系统

2.1 逃生管道的依托工程

依托工程为花椒箐隧道, 隧道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 全长 (单幅) 8625.00米/4座, 最大埋深约450m, 设计为高等级公路标准, 隧道为双洞, 净宽10.25m, 净高5m。工程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 隧道的建设缩短大理至丽江行车里程, 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隧道逃生管道的设计

逃生管道长60米, 隧道逃生管道采用特殊钢板制成, 采用钢板分数段制成, 内孔直径为80cm, 壁厚10mm, 能承受2000多公斤的压力, 完全够一个成年人从中爬行。逃生管道设置在连接掌子面到二次衬砌的位置, 随着隧道的掘进, 逃生管道也在不断的向前移动。如果施工中一旦发生事故, 洞内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逃生管安全撤出, 这项技术的运用, 可将隧道施工人员伤亡降到最低。

3 隧道逃生管道的施工安全监理

3.1 监理工作依据

3.1.1 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法律

(1) 交通运输部2013年6月16日下发的交质监发[2013]54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意见; (2) 交通运输部《公路项目安全安全性评价指南》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在初步设计阶段实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的通知》的规定。

3.2 建立安全监理管理体系

3.2.1 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2.2 安全管理目标

(1) 责任事故频率:职工千人死亡率0.35, 职工千人重伤率0.45; (2) 社会、员工、相关方的重大投诉为零。

3.2.3 安全监理管理机构

成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指派总监办安全监理工程师主抓安全生产工作, 驻地办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 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兼安全员。

(1) 主要安全管理制度: (1) 爆炸物品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必须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 (2) 作业人员在上岗前, 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从事特种作业的爆破工、焊工、电工、场内机动车辆驾驶员等, 必须严格经过培训考试合格, 获取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才能上岗; (4) 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对检查中的安全隐患, 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 (5)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6) 进洞人员应进行逐次、逐员、全额清点登记, 并建立人员进洞登记薄, 指定专人负责。

(2) 安全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1) 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 负责本监理合同段的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2) 全面熟悉和掌握隧道工程的安全监理大纲要求; (3) 提出对承包人安全施工的审查意见; (4) 审查承包人安全生产资质, 应满足相关部门许可要求; (5) 督促检查承包人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6) 掌握隧道安全生产危险源的分布, 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适时组织演练。

3.3 安全专项方案的审查

及时审查承包人提交的安全施工方案, 重点审查方案中的程序性、符合性、针对性, 对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3.4 定期、不定期加强过程检查

(1) 定期检查逃生管道的连接及安置的符合性; (2) 不定期检查配备急救箱包括饮用水、面包、手电、口哨、锤子、钢钎、对讲机和一些急救药品等。

3.5 定期召开工地月例会

每月定期召开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会议, 落实当前安全工作和推进工程进展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6 定期组织救援演习

定期组织逃生管道系统应急救援演习, 按专业分工每年训练一至两次, 通过演习提高总监办、项目经理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 结束语

正是由于采取了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 项目开工以来, 隧道施工实现了“零事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8.丘吉尔死里逃生等 篇十八

马华森

二战初期,德国制造的鱼雷有相当一部分产品不合格,造成德国潜艇在一些作战中攻击不利,贻误了战机。也正是这种劣质的德国鱼雷让当时英国的重要人物丘吉尔侥幸逃过了一场劫难。

1939年9月3日英德宣战。丘吉尔当时再次担任了英国海军大臣(1940~1945,1951~1955担任英国首相)。丘吉尔任职的当天晚上,德国潜艇就击沉了英国吨位最大、也是最豪华的客轮“雅典娜”号。以后1个月内,德国潜艇又击沉了英国商船40余艘,达15万多吨,这一切为丘吉尔的复出蒙上了一层阴影。丘吉尔深深感到德国潜艇的严重威胁,他承认:“在这次战争中惟一使我感到害怕的是潜艇”,“潜艇战是我们最大的灾难”。

为了防止德国潜艇的袭击,丘吉尔就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英国重要的海军基地斯卡帕进行视察,了解基地防潜设施状况。他乘“纳尔逊”号战列舰察看了海湾出入口处和航道上的防潜栅、防潜沉船和水雷等设施。当发现“纳尔逊”号战列舰出海没有驱逐舰护航时,他指示:“一艘战列舰至少要有两艘驱逐舰护送,才能驶出大海”。10月14日,德国U一47号潜艇偷袭了斯卡帕海军基地,击沉了“皇家橡树”号战列舰。丘吉尔大为震惊,不顾德国潜艇的威胁立即前往斯卡帕,研究基地防卫问题。这次他乘“纳尔逊”号战列舰出海,有10艘驱逐舰为其护航,组成了严密的对潜防御。

此时,德国U-56号潜艇正在斯卡帕附近海域巡航,发现了丘吉尔的“纳尔逊”号战列舰和警戒的驱逐舰,德国潜艇艇长察思海军上尉决定对这艘战列舰进行攻击。在这位经验丰富的德国潜艇艇长的指挥下,德国潜艇顺利地越过了英国10艘驱逐舰的警戒圈,占领了有利的鱼雷发射阵位。察思艇长立即下达发射鱼雷的命令,U-56号潜艇一连向“纳尔逊”号舰发射了三枚鱼雷。随后,德国潜艇声纳员全神贯注地跟踪收听鱼雷攻击情况,一分钟后听到鱼雷击中“纳尔逊”号舰的声响,可是鱼雷没有爆炸,“纳尔逊”号战列舰安然无恙。受到攻击的英国军舰此时才发现潜艇.立即迎战。德国潜艇看到战机已经丧失,只好返回基地。

德国潜艇返航后经过调查,才知道发射的鱼雷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没能爆炸。如果三枚鱼雷爆炸的话,其爆炸威力足以击沉英国的“纳尔逊”号战列舰.那么英国首相丘吉尔可能就在劫难逃了。当德国潜艇司令邓尼兹得知德国潜艇已经命中丘吉尔的军舰,只是由于鱼雷的质劣没有爆炸时,十分懊恼,他认为:U-56号潜艇攻击行动的失利是“军事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九头鸟”DE传说

刘仁庆

据《太平御览》(卷九二七)一书所述:“齐后园有九头鸟见,色赤,似鸭,而九头皆鸣。”原来是说在南北朝时,南齐某地有人看到一种奇怪的、有九个头的咎。”意思是说有一种鸟叫做“鬼车鸟”,每年三四月份的阴天傍晚可以见到,会飞会叫。它原来有十个头,后来被狗咬去了一个头,剩下九个头,故又被称为“九头鸟”。若人见之,则有不祥之兆。这样一来,九头鸟便与迷信挂勾了。

宋代梅尧臣有《古风》诗一首:“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今清血流。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由此得知,九头鸟被当作一种晦物,谁见谁倒霉。

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因其年幼,任命湖北江陵人张居正为宰相,辅佐朝廷。鉴于当时豪强兼并土地,隐瞒赋税,中央财政空虚,军政败坏。张居正不畏权贵,清查土地,实行“一条鞭法”的改革措施,除弊兴利,举贤任能,重用名将戚继光等镇守边疆,任命贤人潘季训治理黄河、淮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穷苦百姓的赞誉,他们称赞张居正是清官,湖北人也引以自豪;然而,张居正的改革触犯了贪官污吏的利益,他们把张居正比作九头鸟,以泄私愤。于是乎,“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就成了贪官污吏骂湖北人张居正的贬义词。

上一篇:内蒙的美食小学说明文下一篇:运营好微信的30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