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乙炔瓶管理制度

2024-10-06

氧气瓶乙炔瓶管理制度(共5篇)(共5篇)

1.氧气瓶乙炔瓶管理制度 篇一

氧气瓶、乙炔瓶存储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氧气和乙炔的存放和使用安全,规范危险品气瓶的使用,消除安全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一、气瓶储存场所安全管理

1、气瓶存放场所必须符合防火建筑Ⅱ级要求,且应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仓库与周边建筑物要有安全距离(50m);

2、不能和办公室或休息室设在一起,仓库距离有人建筑必须大于15m;

3、相邻库室的隔绝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4、室内不得有地沟、暗道和底部通风孔;

5、仓库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6、仓库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远离明火,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7、应有良好的通风、降温措施,避免阳光曝晒,氧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乙炔库内温度不得超过40℃;存储场所应干燥,防止雨(雪)淋、水浸;

8、仓库内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9、室内不设电器装置,电灯排风必须选用防爆型,电器开关和熔断器都应设置在库房外;

10、仓库要设有避雷装置,室内不得有接地线穿过;

11、仓库上下气瓶的平台应有缓冲设施(如橡胶垫等);

12、仓库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要悬挂操作规程;

13、仓库内外要设置“严禁烟火”标志,气瓶区有明确区分醒目标识如“氧气危险”“乙炔危险”等;

14、在储存场所的15m范围以内,禁止吸烟、从事明火和生成火花的工作,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

15、仓库内必须配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16、严禁乙炔气瓶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储存。

二、气瓶堆放安全管理

1、氧气瓶可卧放,乙炔瓶严禁卧放;

2、气瓶用栏杆或支架加以固定或扎牢,防止倾倒或滚动,禁止利用气瓶的瓶阀或头部来固定气瓶,同时应保护气瓶的底部免受腐蚀;

3、气瓶(包括空瓶)存储时应将瓶阀关闭,卸下减压器,戴上并旋紧气瓶帽;

4、整齐排放头部要朝同一方面;

5、堆叠高度不超过3层,竖放一堆不超过9瓶;

6、禁止将气瓶放置在可能导电的地方;

7、空瓶和满瓶必须要清晰的在瓶体上标明(如:空瓶可在瓶体上写“空”,有气体的要写“满”或者“有”),并且空满瓶要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8、乙炔存放场所严禁与氯气、氧气及易燃物品存放;

9、乙炔瓶严禁放在橡A胶等绝缘体上;

10、盛装容易发生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如乙炔气瓶,必须规定存储期限(一般为三年);

11、单个单位内乙炔气的储存量不能超过240 m3(相当40瓶)。

三、气瓶运输安全管理

1、移动前要检查气瓶两个防震圈齐全、瓶帽应紧牢,安全附件齐全有效;

2、气瓶要轻起轻放,严禁碰撞、抛掷、滚滑,防撞击、跌落,禁止用电磁机械装卸气瓶;

3、瓶阀不得对准人;

4、氧气不得用沾有油污的车辆运输气瓶,不得穿沾有油污的衣服、手套装卸气瓶,气瓶沾有油污可用四氯化碳揩拭干净;

5、不得同一车运送氧气、乙炔瓶,如作业中需乙炔瓶和氧气瓶放在同一小车上搬运,必须用非燃材料隔板隔开;

6、禁止用不稳定车辆如自行车、吊车运送气瓶。

四、库管

1、应定期对存储场所的用电设备、通风设备、气瓶搬运工具和栅栏、防火和防毒器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经常注意储存点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浓度,如果浓度超标,应强制换气或通风,并查明危险气体浓度超标的原因,采取整改措施;

3、夏季,应定期测试存储场所的温度和湿度,并做好记录。氧气存储场所最高允许温度30℃,乙炔存储场所最高允许温度40℃,储存场所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高温天气应进行洒水降温措施(不能溅到瓶体);

4、保证每个气瓶瓶帽齐全,安全附件齐全;

5、保证气瓶(包括空瓶)阀门紧闭,定期用肥皂水检测是否漏气。

五、氧气瓶和乙炔瓶使用的安全管理

1、氧气和乙炔的保管和使用要设专人负责,管理人员经培训合格。需要作业时必须得到责任人的确认,不得私自拉离气瓶房存放地;

2、操作人员作业前必须认真检查软管与焊接的连接处是否牢固,软管是否有破损;

3、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开启瓶阀要缓慢要用专用的开启工具,不得敲打、快速开启阀门;

4、严禁超压使用和人为加热气瓶,严禁用带油污的手套开启氧气瓶阀门;

5、乙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

6、使用乙炔气瓶的现场,乙炔气的存储不得超过30m3(相当5瓶,指公称容积为40L的乙炔瓶);

7、不得将瓶内气体全部用完,最少应留0.1-0.2Mpa余压;

8、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

9、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

10、夏季室外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11、禁止使用没有减压器气瓶工作;

12、当氧气瓶与电焊在同一地点工作时,应在瓶底加垫绝缘物,防止被串入电焊机二次回路;

13、气瓶泄漏应搬到室外空地进行处理,处理现场周围严禁烟火,不懂处理可找焊工协助。

六、相关方安全管理

公司采购部门必须跟供货商签署安全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安全责任,其中必须包括条款

1、供货商资质;

2、供货商供应的各种气瓶必须符合国家最新行业标准;

3、因供货商提供的气瓶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责任划分;

4、气瓶必须定期监测的周期内使用(三年),气瓶身份凭证齐全;

5、瓶帽齐全,安全附件齐全。

氧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运输

(1)氧气瓶是贮存高压氧气的容器,其容积为40L,工作压力为15Mpa。按照规定,氧气瓶外表漆成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字样。

(2)在运输前,要检查瓶嘴气阀安全胶圈是否齐全,瓶身、瓶嘴是否有油类等。(3)装卸时,瓶嘴阀门朝同一方向,防止互相撞,损坏和爆炸。(4)同车不准装运其它可燃气体。

(5)在强烈阳光下运输时,要用帆布遮盖。

2、氧气瓶保管与存放

(1)保管和使用时应防止沾染油污;放置时必须平稳可靠,不应与其他气瓶混在一起;不许曝晒、火烤及敲打,以防爆炸。库房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

(2)库内温度不得超过30℃,距离热源明火在10米以外。(3)氧气瓶减压阀,压力计、接头与导管等,要涂标记。

3、氧气瓶使用规定

(1)安装减压阀前,先将瓶阀微开一二秒钟,检验是否堵塞,并检验氧气质量,合乎要求方可使用。(2)使用氧气时,不得将瓶内氧气全部用完,最少应留0.1Mpa。以便在再装氧气时吹除灰尘和避免混进其他气体。(3)检查瓶阀时,只准用肥皂水检验。(4)氧气瓶不准改用充装其它气体使用。

乙炔气瓶安全技术操作规定

1、乙炔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任意涂改。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正常使用时,减压器指示的放气压力不得超过0.15MPa,放气流量不得超过0.05m3/h.L。如需较大流量时,应采用多只乙炔瓶汇流供气。

4、使用压力不超过0.0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入使用,对已卧入的乙炔瓶,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器使用,否则危险。

6、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开闭乙炔瓶瓶阀的专用搬手应始终装在阀上。暂时中断使用时,必须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乙炔瓶瓶阀,严禁手持点燃的焊、割工具调节减压器或开、闭乙炔瓶瓶阀。

7、乙炔瓶使用过程中,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严禁在泄漏的情况下使用。

8、严禁将乙炔瓶放置在电绝缘体上使用;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9、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的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处的平行距离)。

10、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10℃以下温水解冻。严禁用40℃以上的热火或其他热源对乙炔瓶进行加热

11、工作地点频繁移动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乙炔瓶和氧气瓶应避免放在一起。

12、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与乙炔接触的铜合金器具含铜 量须得高于70%。

13、使用中的乙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剩余压力应符合安全要求:当环境温度<0℃时,压力应不低于0.05MPa;当环境温度为25~40℃时,应不低于0.3MPa。

14、在用汽车、手推车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15、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乙炔瓶向放置时,头部应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箱高度,直立排放时,车箱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一。

16、严禁与氯气瓶、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存放。

17、装运乙炔瓶的车辆禁止烟火。

18、乙炔瓶在使用现场或班组小库内储量不得超过5瓶,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厂房相邻建造,相邻的墙应是无门窗洞的防火墙,严禁任何管线穿过。

19、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瓶库或贮存间有专人管理,并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醒目标志。

20、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整齐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21、使用乙炔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对瓶阀、易熔合金塞等附件进行修理或更换,严禁对在用乙炔瓶瓶体和底座等进行焊接修理。

一、运输

1、根据气体的性质制定相应的运输、使用、搬运管理制度,使用、管理氧气瓶的人员须经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2、旋紧气帽轻装轻卸,严禁磕碰。

3、夏季运输要采取防爆防晒措施。

4、运输车上严禁烟火。

二、储存

1、储存气瓶必须符合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的要求。

2、旋紧瓶帽,入库前要验收。

3、在夏季随时注意室温,必要时设法降温。

4、气瓶内温度最低不得低于5℃,注意加温时不得采取明火取暖。

三、使用

1、禁止敲击碰撞。

2、气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烤。

3、夏季防止暴晒。

4、气瓶不得靠近热源,距离明火不得小于10米。

5、使用时,与乙炔气瓶的间隔应在3米以外。

6、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保留0.05Mpa以上的剩余压力。

7、在接触气瓶时应仔细检查所用工具、手套及双手有无油脂,必须保证在无脂情况下操作。

2.氧气、乙炔使用管理制度 篇二

1、气瓶在使用中应遵守以下规定:

1、氧气、乙炔瓶应实行分类存放,距明火10m,两瓶相距5m。

2、气瓶必须指定专人管理,每次下班前应详细检查气瓶附件是否齐全可靠,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规定。

3、禁止敲击、碰撞。

4、瓶阀冻结时,不得用火烧烤。

5、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可燃、易燃性的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10m。

6、夏季要防止日光暴晒。

7、瓶内气体不能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瓶内低于50KPa时不能继续使用,并在瓶身上标上用完记号。

8、开闭气阀时,操作人员应站在气瓶侧面,用专用工具慢慢开启或关闭。

2、运输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旋紧瓶帽,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或撞击。

2、气瓶装置车上应妥善加以固定,车装运气瓶一般应横向摆放,头部朝向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3、夏季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

4、车上禁止烟火。运输可燃气体气瓶时,车上应备有灭火器材。

5、易燃品、油脂和带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或强氧剂气瓶同车运输。

6、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3、储存气瓶符合下列规定:

1、旋紧螺帽,放置整齐,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气瓶卧放也应防止滚动,头部朝向一方,高压气瓶堆放不得超过二层。

2、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必须分室储存,并在附近存有灭火器材。

4、对气瓶附件的要求:

1、瓶阀应有防护装置,如气瓶戴瓶帽,瓶帽上必须留有泄气孔。

2、气瓶上应佩戴两个防震圈。

5、气瓶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1、本单位使用的各类气瓶,由供应部门和单位安质部门负责全面管理。

3.氧气、乙炔供应合同 篇三

供应方:

(以下简称甲方)求供方:

(以下简称乙方)

因乙方需求,向甲方求供氧气、乙炔,为使甲已双方利益不受损害,经双方协商一致,签定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一、供应时间:。

二、供应物品价格

氧气

元/公斤,乙炔

元/公斤。

三、付款方式

根据供应的实际情况,经甲已双方协商后付款。

四、乙方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求供氧气或乙炔时,经电话通知甲方后,由甲方及时向乙方运送氧气或乙炔,在运送过程中出现以外情况所造成的损失及相关法律责任均由甲方承担。

五、在甲方向乙方供应氧气、乙炔期间,若出现氧气或乙炔质量不合格,并因此所产生的损失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均由甲方承担,乙方有权终止本合同,同时甲方应向乙方赔偿因此所带来的相关损失。

六、在甲方向乙方供应氧气或乙炔期间,若因乙方对氧气或乙炔使用不当所产生的损失及相关法律责任均由乙方承担。

七、本合同一式两份,甲已双方各一份,本合同自甲已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

八、甲已双方应共同遵守本合同,若有违背合同的,应视具体情

况由违背方向另一方赔偿相应损失。

九、本合同共两页,甲已任何一方不得在签定之后擅自改动,如有不妥之处,应由甲已双方商议之后另行拟定。

甲方:

乙方:

****年**月**日

4.氧气瓶乙炔瓶管理制度 篇四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火灾事故。氧气乙炔库是公司重点防火部位。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违反操作规程、违章安装使用电气设备、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检修(施工)现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第三方人为破坏等。雷击及设备问题等因素引发的火灾事故。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1.1.2.爆炸事故。氧气乙炔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灭,处置措施不当导致瓶内燃烧或气瓶在高温下暴晒、暴露在火焰中发生爆炸事故。

1.1.3.中毒窒息事故。纯乙炔属微毒类,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细胞氧化的作用。高浓度时排挤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气体,故常伴有此类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触100mg/m3能耐受30~60min,有轻度头痛、头昏。20%引起明显缺氧,30%时共济失调,35%下5min引起意识丧失。吸入高浓度时先兴奋、多语、哭笑不安,继而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嗜睡。严重者昏迷。

1.2.危险源

1.3.氧气乙炔库内、气割切割使用现场等部位,防火距离不足、周围私自动火、吸烟、泄漏遇到火源等违章操作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1.4.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5.乙炔具有爆炸危险性、燃烧危险性、毒害危险性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情况不受季节的影响。乙炔罐火灾爆炸事故,导致人员烧伤、中毒窒息,严重时危及员工生命安全,并导致环境污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的设备、设施造成不可修复的危险程度,对厂房也有可能造成结构性损坏,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还可能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社会影响较大。

1.6.危险性分析 1.6.1.乙炔的特性

1.6.1.1.物理性质。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而电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砷化氢,而带有特殊的臭味。闪点(开杯)-17.78℃,自燃点30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2.3%-72.3%(vol)。

1.6.1.2.危害健康。急性中毒:接触10%~20%浓度的乙炔时,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等缺氧症状;接触30%浓度时,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吸入高浓度时,初期兴奋、多语,后出现晕眩、头痛、恶心、嗜睡,严重者昏迷;另外,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单纯窒息。

1.6.1.3.危险特性:乙炔与空气或氧气等助燃气体混合后极易燃烧爆炸。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由于气瓶阀门损坏、气带漏气、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引起乙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

1.6.2.在液态和固态下或在气态和一定压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险,受热、震动、电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发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压液化后贮存或运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在15℃和1.5MPa时,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为237g/L,溶液是稳定的。

1.6.3.由于乙炔具有易燃、易爆性,并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发生异常情况下,若遇到雷击或明火、外来火种、设备故障、人员操作不当等,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1.6.4.在烈日爆晒引发爆炸。气割割枪回火、爆带处置不当引起火灾或爆炸。

1.6.5.乙炔瓶水平放置或倒立使用、氧气瓶瓶口擦拭不干净,油脂进入氧气瓶内,发生爆炸事故。

1.7.事故前的征兆

1.7.1.气瓶泄漏,仓库存在违章使用明火、焊接操作,特种作业时未经审批,作业时未按照相应规定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未加强安全监管等

1.7.2.闻到烧焦东西的糊味:火灾发生时,烟气会向远处蔓延。烟是最明显的火灾征兆,看见烟,同时又意味着情况可能非常危险。

1.7.3.可燃气体检测器发出警报声。

1.7.4.气割割枪、气袋、卡箍等连接不牢固或超出使用寿命未及时更换、气压过高等。

1.7.5.工作人员着装或使用工具不当产生静电。

1.7.6.库房未按规范修建,未防爆型电气设施;消防设施不齐全或不能良好的备用。内避雷装置、接地装置不符合规定的接地电阻等等。

1.8.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9.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会引发房屋坍塌及人员中毒、窒息等伤亡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组织机构

2.2.《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归口维修部管理,成立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小组组长,维修部部长担任小组副组长,维修部全体、党群处、安环处、综合办为成员。具体见附件10《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机构图》。

2.3.职责 2.3.1.组长的职责 2.3.1.1.随时掌握项目现场事故灾害及险情,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

2.3.1.2.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 2.3.1.3.确保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指挥应急行动。2.3.2.副组长的职责

2.3.2.1.协助组长开展应急指挥工作,组长不在位时,代行其职责;

2.3.2.2.组织落实现场处置方案;

2.3.2.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险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3.2.4.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2.3.3.伤员营救组职责

2.3.3.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和物资搜救被困人员。

2.3.3.2.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2.3.3.3.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的应急措施,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2.3.3.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2.3.4.消防灭火组

2.3.4.1.负责若遇到火灾事故,负责组织义务消防员进行消防灭火。

2.3.4.2.负责对灰烬清理,如果有余火派人员现场值守。2.3.5.警戒疏散组职责

2.3.5.1.维护现场,将获救人员转至安全地带;对危险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

2.3.5.2.负责发生事故时,需要撤离的人员立即组织疏散撤离现场或周边; 2.3.5.3.负责事故现场治安保卫,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和证据;

2.3.6.后勤保障组职责

2.3.6.1.负责现场伤员的医疗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做好转运工作。

2.3.6.2.负责抢救物资的储备、维护保养与供应; 2.3.6.3.保障部门应急救援人员的衣食住行。2.3.7.清理恢复组职责

2.3.7.1.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2.3.7.2.负责事故救援现场供水、供电、供气的保障,做好应急通讯和运输等工作;

2.3.7.3.负责事故结束后维修设备,尽快恢复生产。2.3.8.物质抢救组职责

2.3.8.1.伤员营救结束后组织抢修设备; 2.3.8.2.组织救援队伍分工抢救现场物资。2.3.9.环境监测组职责

2.3.9.1.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2.3.9.2.检测毒物性质及其在环境或水体中的浓度,为事故现场指挥部指挥救援、抢险提供依据。

2.3.9.3.配合上及环境监测人员进行大气环境、水体环境状况监测。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现场处置小组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1.2.发生一般火灾爆炸事故(Ⅲ级)的非伤亡、经济损失较小的事故,由部门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入预备状态。

3.1.3.由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救援命令,根据事故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存在的威胁,确定先期救援方案。

3.1.4.按照现场处置小组组长下达的指令,现场抢救组进行现场侦查,组织或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启动相应的处置措施。

3.1.5.伤员营救组针对事故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抢险救灾方案,引导救护人员营救受难人员。

3.1.6.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启动公司《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1.7.发生较大火灾爆炸事故(Ⅱ级)的较大伤亡、经济损失较大的事故,由部门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1.8.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Ⅰ级)的较大伤亡、经济损失较大的事故,由部门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负责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启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同时请求启动股份公司和政府部门应急预案。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

3.2.1.1.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以大声呼叫方式向现场人员报警,并马上通知部门主任,报告事故发生地点、种类、事故危害程度等。

3.2.1.2.当班人员应立即汇报部门领导并对初起火灾进行扑救,就近原则运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3.2.1.3.安全员迅速组织事故区人员撤离,通知相邻班组停止作业。班长及时组织在岗人员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抢险救援。落实火灾危险区域隔离措施,仓库内物品迅速转移,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3.2.1.4.各级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组织指挥灭火,采用一切可行的办法阻止火势扩大的危险。

3.2.1.5.发生较大火情,难以扑灭或可能发生爆炸的,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应及时拨打“119”报告火警。

3.2.1.6.在灭火现场,必须坚持“先人后物”的原则。如果火情可能威胁生命安全,应紧急通知相关人员撤离现场。向逆风向安全地带转移,防止有害气体中毒

3.2.1.7.在组织人员撤离现场过程中,如火灾导致有浓烟现场出现,指挥员应保持镇定,切不可惊慌失措,一旦发现自己被火围困、应迅速做好必要准备(穿上防护服或厚衣服或用水将身体淋湿或披上湿棉被),判明火势,选择最安全可靠路线尽快离开危险区。或者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匍匐离开现场到空气清新且安全的环境。

3.2.1.8.气瓶爆炸事故发生后,由于气瓶爆炸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且破坏威力巨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指挥部其他成员及事故抢险各专业人员应闻讯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引发继发火灾的要在采取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119),造成人员伤亡的,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维持现场秩序。总指挥应立即启动一级响应,向消防、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救援,请求启动上一级预案。

3.2.1.9.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向消防人员介绍燃烧物料名称、数量、危险性、有无毒性等情况,积极配合消防队灭火。

3.2.1.10.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全力救助伤员。3.2.2.氧气乙炔瓶发生泄漏着火时应急处置

3.2.2.1.气瓶发生泄漏后,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减压阀,如果减压阀损坏并在没有确定可以采取措施阻止泄漏的情况下,将气瓶移到室外开阔地带,疏散周围人员,停止周边作业。此时遇火源会发生火灾爆炸,从而带来更大的灾害。

3.2.2.2.非气瓶着火。如果乙炔气瓶泄漏并着火,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然后设法关闭气源阀门,用灭火器、消防水或是较厚的布淋湿捂住火苗即可灭火。

3.2.2.3.气瓶着火。如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可在确保其不爆炸的前提下,让其自行燃烧,直至烧尽熄灭。如情况紧急可投入大夏河河水中。

3.2.2.4.如果因瓶阀关不严,火焰沿瓶阀处向外喷射,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气瓶,防止爆炸。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

3.2.2.5.如果乙炔库内乙炔气瓶着火,应立即用水冷却事故瓶或周围受其烘烤的气瓶,使其降温,避免爆炸,有条件的话,把事故气瓶转移到安全地点,以免发生连环爆炸。

3.2.2.6.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3.2.2.7.气瓶听见异响等爆炸征兆后,现场人员立即卧倒;气瓶爆炸后,等待救援的同时,如果有火情,要用消火栓和灭火器灭火;若无火情,要用消火栓冷却其他气瓶或可燃物,防止发生二次火灾。若人员受伤:轻伤,简单的止血、消炎、包扎;重伤,消毒止血后,立即送往医院;休克,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

3.2.3.吸入中毒处置措施

3.2.3.1.乙炔气瓶泄漏后,如果空气中乙炔的浓度大于30%以上,会导致人员中毒。急性毒性主要是因为高浓度时置换了空气中的氧,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

3.2.3.2.患者移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吸氧、保温、静卧,避免过多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

3.2.3.3.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抑制时给予中枢兴奋药,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以进行机械辅助呼吸。

3.2.3.4.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并发症等支持治疗。

3.2.4.气割时发生回火或爆带处置措施

3.2.4.1.气带漏气。首先熄灭割枪火焰,迅速关闭减压阀,并关紧气瓶角阀。更换新气带,并上紧卡箍,仔细检查气带无漏漏气后方可作业。

3.2.4.2.气割回火。发生回火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将乙炔气带折拢并捏紧,同时紧急关闭气源,一般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使回火在割炬内迅速熄灭,稍待片刻,再开启氧气阀,以吹掉割炬内残余的燃气何微粒,然后再点火使用。回火现象严重时,割枪或气带被爆带烧毁,乙炔带在压力的作用下摆动不停,烧伤作业人员。

3.2.4.3.气带爆带。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将气瓶压力调整过高,导致乙炔带或氧气带爆裂,将作业人员烧伤。也有可能引起气带、气瓶着火。立即中断使用,关闭焊、割工具的阀门和气瓶瓶阀,按火灾处置措施进行紧急处置。

3.3.信息报告 3.3.1.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蔓延趋势,迅速召集现场处置工作小组成员,所有成员在5分钟内达到事故现场,做出应急处理措施;如事故难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门各级负责人汇报,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并对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具体见附件10《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工作小组联系表》。

3.3.2.发生氧气乙炔火灾爆炸事故,岗位工作人员应立即向班长和生产调度汇报,同时向应急值班室报警。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及时向单位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汇报,并做好应急值班记录。

3.3.3.现场出现事故征兆时,在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首先排除事故隐患,利用电话、对讲机或派出人员等方法,迅速将情况和危害程度向班长和生产值班调度汇报。

3.3.4.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室:7231498,报警内线8000。

3.3.5.应急值班室要有对外部联系电话,包括医疗救护队、上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电话联系方式。可采用电话、手机、传真等方式对外联系和求援。具体见附件10《外部人员联系表》。

3.4.应急保障

3.5.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工作小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各种器材应指定专人保管,并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重点器材应设救援器材柜,专人保管以备急用。

3.5.1.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6部。

3.5.2.急救设备,包括急救药品、器具、设备等2套。3.5.3.抢修设备,包括汽车吊、千斤顶、钢丝绳、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2套。3.5.4.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铲、消防沙袋等2套。

3.5.5.运输设备,包括面包车、救护车等1辆。

3.5.6.防护用品:包括防火服、正压式呼吸器、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3.5.7.人员技能保障:广泛宣传火灾安全知识,使员工掌握基本火灾常识,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定期进行应急队伍人员培训和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4.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

4.1.1.选择防护用品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救援和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可靠的个体防护用品。

4.1.2.佩戴防护用品的人员在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确认其使用范围、有效期限等内容,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4.1.3.进入火灾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隔绝式呼吸器及各种防护器具,不得穿着化纤内衣物,必要防火服进入着火区。

4.1.4.空气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的检查气密性:按下供气阀上的黑色橡胶开关,打开瓶阀,待压力表达到满压(气瓶压力必须在27 Mpa以上)后关闭气瓶阀,压力表指针一分钟内下降不应超过1 Mpa。检查报警器:开关气瓶时听是否有提示报警。检查面罩:将面罩贴紧脸部,通过几次深呼吸检查面罩是否漏气,供气阀性能是否良好,呼吸是否畅通。使用过程中应多检查供气阀和面罩的连接是否牢固及压力表所指示的气瓶压力,当听到余压报警时应马上撤离到安全区。

4.1.5.安全帽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检查外壳是否有裂纹、碰伤痕或磨损等,帽衬是否完整,确认完好后,方能使用。使用时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颚带,调节好后箍,防止安全帽脱落。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

4.2.1.兼职救护队应配备齐全各种抢险救援器材、设备,平时应加强维护,确保各种器材、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4.2.2.担架使用时,由3~4人合成一组,将病人移上担架,病人头部在后,脚在前,抬担架的人脚步、行动要一致,向低处抬时(下楼),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状态,上台阶时则相反,走在担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观察病人情况。脊柱损伤病人要用硬板担架,并将病人身体固定在担架上,搬运时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

4.2.3.将干粉灭火器提到现场,站在上风向或侧风面,上下颠倒摇晃几次,拔掉保险销或铅封,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干粉即可喷出。

4.2.4.使用消火栓灭火时,水枪至少要有两人进行操作,防止误伤人。灭火时应注意与火焰的距离,防止被烧伤。

4.2.5.扑救火灾时,应先切断可燃物质来源,后进行彻底扑救。若气瓶和其他可燃物一同燃烧,应迅速处理气瓶,然后再消灭可燃物的火势。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

4.3.1.救援时,应保持头脑清醒,不得盲目行动,针对事故性质、类型、特征等进行分析,启动相应预案。

4.3.2.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救护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

4.3.3.在事故救援中,现场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记录事故抢险方案的执行情况和事故救援等情况。

4.3.4.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强化事故现场安全措施落实,防止二次事故和次生灾害事故发生。

4.3.5.应以救人优先为原则。灭火人员不应单独行动。4.3.6.事故现场进出口应始终保持畅通。4.3.7.随时注意风向改变,及时调整布置。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当人员衣物着火时应迅速脱去或用水等各种物体扑盖灭火。切忌盲目站立或奔跑呼救,以防头面部及呼吸道灼伤。如有人员烧伤时,快速将伤员撤离火灾现场,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有利于以后的院内治疗;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4.4.2.如有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中毒、窒息的人员,立即将伤者撤离到到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给予氧气吸入;如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直到病人清醒或医院、医疗组接手为止。

4.4.3.不要往伤口上涂抹任何药物或粘贴胶布。用干净无绒毛织覆盖伤面,手足部位可套上干净塑料袋。口腔、喉部烧伤,神志清醒者可断续饮冷水。肢体严重烧伤时要固定。分轻重缓急将伤员及时送往医院。

4.5.应急救援结束后

4.5.1.当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伤亡人员全部救出或转移,设备、设施处于受控状态,环境有害因素得到有效监测和处置达标,由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救援工作结束,并转入现场恢复、障碍消除等工作。

4.5.2.险情发生至现场恢复期间,疏散组应封锁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发生意外。

4.5.3.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4.5.4.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4.5.5.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5.氧气瓶乙炔瓶管理制度 篇五

减压阀工作原理

当气体通过某一管道时,如果空间突然变大,那么它的气压就会变小(气体膨胀内部压力就变小),所以,通过调节“调压螺丝”我们就能改变“高压室”内气体的压力,那么自然的,我们也就改变了“接焊炬”的气体压力,所以这就是减压阀的工作原理。

因为为了储存更多的气体,气瓶内的气体压力是很大的,而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恒压和相对较低压力的气体,所以这就需要减压阀了。

回火防止器的工作原理

在气焊或气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气体火焰进人喷嘴内逆向燃烧的现象,称为回火。回火时一旦逆向燃烧的火焰进人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内,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回火防止器的作用是当焊炬或割炬发生回火时,可防止火焰倒流人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内,或阻止火焰在乙炔管道内燃烧,从而保障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等的安全。所以乙炔发生器或乙炔瓶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

当焊炬或割炬的焊嘴或割嘴被堵塞,焊嘴或割嘴过热使气体压力升高,增大混合气流动阻力,乙炔气工作压力过低或橡皮管堵塞,焊炬、割炬失修等使混合气流出速度降低,火焰燃烧速度大于混合气流出速度,氧气倒流等均可导致回火。

回火防止器的核心元件就是用球形不锈钢粉烧结成的不锈钢止火管,此元件相当一金属海棉材料的管状物,当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回火时,火焰通过火焰熄灭器时会自然熄灭,从而达到防止回火的目的。原理就是因为火焰到达火焰熄灭器时,火焰熄灭器的独特结构导致它不能被迅速升温,那么自然的乙炔气在此处就达不到着火点,火焰也就熄灭了。

上一篇:海洋公园作文450字下一篇:电厂化学运行班事故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