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2024-08-16

安徽省十三五发展规划(共10篇)(共10篇)

1.安徽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篇一

2018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十三五生态规划保护规划 考试答案

1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共治的治理体系。(分值:4.0/得分:4.0)A.政府 B.企业 C.公众 D.以上都对

2制定《“十三五”生态保护规划》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以()为中心。(分值:4.0/得分:4.0)A.经济发展

B.人民 C.政治稳定 D.社会和谐

3在环境质量问题上()负有主要责任。(分值:4.0/得分:4.0)A.地方政府 B.中央政府 C.国有企业 D.民营企业

4()等国家战略的提升提供了解决环保问题的政治机遇。(分值:4.0/得分:4.0)A.“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B.“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 C.五大发展理念

D.ABC都对

5库兹涅茨曲线是指,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不同的污染物呈现出(),然后()的规律。(分值:4.0/得分:4.0)A.先上升,再下降 B.先下降,再上升 C.先不变,再上升 D.先不变,再下降

6对《“十三五”生态保护规划》实施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测评估考核,在()年底进行中期评估,到2020年底进行终期考核,考核的结果要向国务院报告。(分值:4.0/得分:4.0)A.2016 B.2017 C.2018 D.2019 7《“十三五”生态保护规划》要突出以()为核心。(分值:4.0/得分:4.0)A.生态保护 B.生态提升

C.环境质量 D.环境改善

8新的“安全观”已把()列为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分值:4.0/得分:4.0)A.金融安全 B.政治安全 C.经济安全 D.生态安全 9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一般是在人均GDP达到()的时候。(分值:4.0/得分:4.0)A.15000-20000美元 B.20000-25000美元 C.25000-30000美元 D.30000-35000美元

10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动员公众积极践行()的生活方式。(分值:4.0/得分:4.0)A.低碳、环保、绿色 B.共享、环保、绿色 C.低碳、共享、环保 D.共享、低碳、绿色

11《“十三五”生态保护规划》中,提出“深化质量管理,大力实施三大行动计划”。此中“三大行动计划”是指()。(分值:6.0/得分:6.0)A.水污染治理 B.大气污染治理 C.土壤污染防治 D.噪音污染防治

1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对环境保护领域具有()的重大影响。(分值:6.0/得分:6.0)A.基础性 B.关键性

C.方向性 D.决定性

13“强化源头的防控,夯实绿色发展基础”主要包括()。(分值:6.0/得分:6.0)A.强化生态空间的管控 B.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引领 D.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14“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保护面临的形势是()。(分值:6.0/得分:6.0)A.过去的努力有成效

B.国家战略的提升提供了解决环保问题的政治机遇 C.环境压力依然不小

D.中等收入人群环境舒适性和健康安全需求的上升提供了基本的治理动力 15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的“五化”水平,是指系统化、()。(分值:6.0/得分:6.0)A.科学化 B.法制化 C.精细化 D.信息化

16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上要进行重大改革,实行县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分值:6.0/得分:6.0)否

17生态环境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分值:6.0/得分:6.0)否

18我们应从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去认识保护生态和修复生态的意义。()(分值:6.0/得分:6.0)否 是

19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将面临着相同的污染源和环境问题。()(分值:6.0/得分:6.0)否

20编制《“十三五”生态保护规划》是落实环境保护“一个核心,两个制度,三大战役,实现管理五化”的有效途径。()(分值:6.0/得分:6.0)否 是

2.安徽省十三五发展规划 篇二

安徽省化肥工业协会现有会员304个 (包括个人会员) 协会分管氮肥、磷肥 (含磷铵、普钙、复合肥及新型肥料) 硫酸、化学矿山等四个行业, 共91个生产企业。协会在省经信委、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和国家四个专业协会的指导帮助下, 在省协会理事会的领导下, 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经协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为行业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十二·五”期间, 安徽化肥年递增3%, 其中尿素平均增长10.8%, 磷铵增长8%, 复混肥增长6.6%, 碳铵、低浓度复肥及普钙大幅下降, 硫酸及化学矿山生产建设等均有较大发展和进步。“十二·五”期间、行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经济技术指标都有上乘表现,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环保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大部分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了转型升级, 通过结构调整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我省有三个企业主版上市 (六国化工、司尔特公司、金禾实业公司) , 有四个企业三版上市、两个企业四版上市等。

喜中带忧的是, 行业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 旧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 同时受到国际原油价格腰斩、国内经济趋缓, 化肥化工产品供过于求的影响, 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两年半来已有七个小氮肥企业停产退出, 经济效益严重下滑。目前宏观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当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国民经济增速放缓, 对化肥行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总体概括为:产能过剩、市场低迷、政策从严、效益下滑。具体来看涉及到八个方面: (1) 新建产能猛增 (前几年之延续) , 需求增速较缓, 市场低迷; (2) 产品同质化严重, 广告战、价格战愈演愈烈, 技术进步有限, 标准滞后产品; (3) 价格成本倒挂, 企业各自为战, 出口没有形成合力; (4)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5) 企业用工困难, 用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6) 企业管理不到位, 缺乏严细作风; (7) 市场秩序有待改进, 假冒伪劣产品仍存在于市场, 尤其偷养分现象时有发生, 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8) 国家政策 (环保、安全、能源、税收、运价、电价、企业融资等) 从严。

总之, 化肥行业的严冬已经降临并在深化, 竞争将更加激烈、持久, 未雨绸缪, 须认真对待。

二、“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及安排

中央高度重视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 将有力助推化肥行业的转型升级, 这也是“十三五”时期确保中国化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部提出的化肥“零增长”目标是产业升级的关键点。

(一) 进一步加深对转型升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从国内行业来看:整体经济放缓的趋势已成必然, 支撑经济稳定增长必须依赖加快转型升级。改革开放37年来, 我省化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已经创造了奇迹, 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无论从国际经验, 还是从我们自身现实来看, 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历史, 经济增速放缓已成必然。粗放式、低成本的劳动力, 不顾生态、环境、能源等因素, 已经不复存在。当前经济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水平 (质量、品质) “上台阶”!

从国际来看:油价跌宕, 下滑厉害。美国页岩气和中东廉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成本压力, 要求化肥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美国“页岩气革命”已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中东廉价油气资源的利用将对全球石化 (包括化肥行业) 原料结构、技术结构造成巨大冲击, 中外能源信息情报显示:中国页岩气储量不小, 但受地质构造、开发技术、水资源等制约, 页岩气开发还将经历较长的过程。美国页岩气折人民币每立方米0.6~1.1元 (我国进口气价3元/m3, 最近可能降到1.5元/m3) 。其尿素、甲醇生产成本仅为我国的60%左右;中东成本则更低 (有的用油田伴生气生产) , 尿素只有我国的40%, 甲醇只有30%。美国一些闲置多年的装置最近正逐步恢复生产, 中东一批新建项目也将陆续投产, 这对我国化肥工业无疑是巨大挑战。面对国际资源要素带来的成本压力, 我国、我省化肥行业只有加快转型升级,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 切实加速化肥行业转型升级

★行业形势:政策趋于收紧、行业弱势运行、企业顺势转型。

★指导方针:“减少厂点、扩大规模、提高档次、转型升级”、“坚持化肥、走出化肥、延伸产品、多种经营”, 力求使规划和实际工作实现“精准”;努力实现化肥 (至2020年) 零增长;使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5%~90%。

其核心是技术创新的领跑, 实现关键“变量”能力的提升。在规划及工作中力求实现“六个精准”:在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 (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缺板) 工作中, 要结合行业和企业自身实际, 实现精准调整;在环境治理工作中, 要配合大气、水、土壤等方面法律法规, 实现精准治污;在市场开拓上, 要对接下游需求, 实现精准生产经营;在创新研发中, 要瞄准产业关键技术难点, 实现精准研发;在政策方面 (根据中国银行业现实) , 则希望国家能给予精准支持;在“十三五”规划中, 则希骥政府、行业、社会、企业能相互衔接, 依据政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力求精准兑现。

行业目标

未来五年, 我省化肥工业 (化工、硫酸及化学矿山) 要实现布局集约化、产业集群化、产品高值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现代化, 逐步完成向化肥工业强省转型;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和新型材料的产业带;优化调整皖江石化工业带; (配合地方政府和园区) 完成相关循环经济园区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 形成“两带两极”产业空间格局, 同时要转变由“跟跑型”转向“领跑型”或“跟跑领跑混合型”。

我省化肥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产品结构与农化服务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磷、硫磺、钾资源等对外依存度高等。

目前, 我省化肥行业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只有通过转型升级才能推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和优化原料结构、推动产品结构和质量升级、提高创新能力、提升节能环保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努力实现我省化肥行业由大变强的目标。

我省化肥行业应按照《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 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化服务, 切实提升行业增长质量和效益。

★行业举措: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型”:

1、产品转型。去年我省化肥实物量已达到1300万吨, 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但目前产能停留在传统基础的化肥层面, 而科技含量高的高效肥料、专用肥、水溶肥、有机肥、生物肥等却是短缺的。因此要加速供给侧改革, 不仅要提高供给产品数量, 更在于优化供给的结构, 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要大力调整产品结构, 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为目标, 大力发展新型肥料。力争到2020年, 使我省新型肥料的施用量占总体化肥使用量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 氮肥、磷肥企业非肥料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50%。肥料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复合肥产品水平不断提高, 质量更加安全可靠。一是鼓励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 重点是:掺混肥、硝基复合肥、增效肥料、尿素硝酸铵溶液、缓 (控) 释肥、水溶肥、液体肥、土壤调理剂、腐植酸、海藻酸、氨基酸等, 包括稳定性肥料所需要的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添加剂和液体复合肥所需要的工业磷酸铵、聚磷酸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等优质原料;二是依托产业优势开发、打造碳一化工、精细磷化工、湿法磷酸精制及深加工等新的产业链条, 在发展新型肥料的同时, 利用现有资源, 加大对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钾精细化工等产品的开发力度, 拓展产业领域, 延伸产业链条, 构建化工多联产板块;三是大力拓展工业应用。氮肥方面的重点是建设车用尿素供应网络和销售体系, 房地产新政将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 胶粘剂行业需求尿素将增长, 开拓尿素下游产品三聚氰胺制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蜜胺泡棉用于发展绿色建材, 同时扩大合成氨、尿素用于烟气脱硫、脱硝的覆盖面;钾肥方面的重点是推进食品级、医药级氯化钾, 及食品级磷酸二氢钾的加工应用。使安徽华沃肥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核心技术产品“多元素矿物肥”, 通过中温提练和离子置换方法, 使钾长石变成含有多种营养元素的新型矿物肥料。四是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精准利用 (即对硫铁矿、磷矿、钾长石矿等的综合利用) 。

对这些矿产资源的利用 (新桥硫铁矿具有很好的经验) , 对磷矿资源的开采, 中低品位磷矿及磷尾矿开发及利用、磷石膏利用 (磷石膏堆存, 应利用高密度的聚乙烯膜, 防止磷石膏渗透) 等全产业链进行深入调研, 让硫、磷、钾等资源综合利用更精准。

2、管理转型。企业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是产品的竞争。产品有无竞争力, 关键看成本。产品成本的高低, 体现在企业管理水平是否精细化。今年是我省化肥行业“提质增效管理年”。目前行业要从能源消耗、资金周转率及全员劳动生产率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认真开展对标活动 (对标杆、深挖潜) , 能源消耗对标行业先进水平、资金周转率对标行业平均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对标跨国公司。找差距, 拿“明力”, 挖“潜力”, 切实抓好计量、测定、考核、兑现工作, 实现提质增效、安全环保。将节能目标层层分解、步步落实, 对生产系统进行能量平衡测定, 找出系统用能不合理, 并加以改进。新上装置应全部采用节能工艺, 从源头降低能源, 并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节能改造。企业一方面要对标, 另一方面更要争当标杆 (如涡阳三星化工固定床吨氨耗煤;安徽德邦化工纯碱、氯化铵的消耗、新桥硫铁矿的管理等) 。对标就要有“拧螺丝”精神, 切实做到严细实快。

金禾化工各车间严格实行“十项考核”管理指标等, 值得借鉴和推广。

3、技术转型。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是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是:先进煤气化技术、高效低压合成大型化技术、新型肥料增效技术、生物质肥料生产技术、大型空分压缩机、大型磷矿浮选装置、精细磷酸盐加工技术、磷石膏预处理及化学法处理技术、难溶性钾资源利用技术等。二是完善节电措施。

由于2016年4月20日优惠电价取消, 按大工业用电、对化肥企业影响程度很大。为此降低电耗对降低成本是一关键因素之一。首先要从企业自身下功夫, 加强节电 (水) 的技术改造, 可采用以下节电措施:1、从压缩系统下功夫 (该段电耗占总电耗65—70%) 机型合理匹配、余热利用等;2、采用先进节能技术 (新型高速变换气脱硫塔技术、等温变换、醇烃化或醇烷化精制工艺技术、低压合成技术等) ;3、采用热功、热电制冷联产节电技术;4、机泵电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5、系统优化节电技术 (如机械通风冷却塔用水轮机技术) 等。6、按照2015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争取供电市场化、加速企业发电直接交易, 使电价趋于合理、公平。以降低电力成本等。三是组建一批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研发合作平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依托骨干企业凝聚产学研各方力量, 形成有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培育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 以“全面进行大型先进装备和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率先形成‘坚持化肥、走出化肥’的特色产品结构、产品成本和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和长足的发展后劲”这四项要求作为示范企业标准, 带动行业加快科技创新。“实现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 推动生产制造向“三化”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方向迈进步伐。

4、发展转型。环境制约是我省煤化工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应积极从企业和园区两个层面采取具体措施, 以实现产业先进、环境友好、绿色发展成为煤化工发展的重要引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一是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标准, 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充分认识节能减排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通过严格标准倒逼行业抓紧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参与“能效领跑者活动”, 为行业树立节能标杆;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 大力发展新型肥料, 把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发力点。二是加大资源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力度, 做好磷矿资源中氟、硅、镁、钙、碘等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磷石膏制高端石膏产品等。三是开发推广节能减排先进技术。重点是:节能型全循环尿素生产技术、化肥生产废水超低排放及气体深度净化技术、磷石膏无害化预处理及生产新型石膏建材产品技术、改进型磷石膏制硫酸技术、利用磷石膏和钾长石生产钾硅钙肥技术、硫酸低位热能回收技术、曼海姆法硫酸钾装置升级改造技术等, 和行之有效的各种节电、节能技术措施。

5、营销转型。一是鼓励行业协会、化肥生产、流通企业联合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积极开展“互联网+农资”活动, 提供农化服务信息、进行在线展示展销和推广, 利用农资电商等新型业态和商业新模式促进行业发展。二是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经济运行监测, 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 推动大数据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实现产品、市场和效益的动态监控及预测预警, 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科学决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射频识别、物品编码等信息技术, 建立产品追溯数据库, 杜绝假冒伪劣, 提升企业品牌效益。四是建好智能工厂示范工程。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辅助决策等方面开展智能化应用, 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五是加快大型化肥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通过对化肥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实施动态监控和管理, 优化化肥企业能源管理流程, 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六是认真定位出口业务, 加强国际队伍人才建设。

6、农化服务转型。适应发展现代农业要求, 开展“互联网+”。一是加快转变经营理念。要适应农业深化改革和集约发展的新要求, 化肥企业经营理念必须从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 通过农企对接、贴心服务,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是推进专业化农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企业农化服务专职队伍, 提高服务科技含量, 构建集测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技知识咨询培训、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化服务网络体系。三是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围绕现代农业发展, 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变化, 分别推出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 并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跟踪服务, 赢得信誉。要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方式推进农化服务。构建以化肥企业为主从供肥、施肥、植保到技术、研发、信息、培训, 为农民提供全面配套专业化服务链条, 保证农化服务得到真正落实。

进一步提高并完善相关企业在农化服务上的经验, 如中盐红四方、司尔特公司、六国化工、帝元公司、蒙城云峰公司、莱姆佳、文胜肥业、凤阳金星、六安宝瑞达公司、昊源化工、天享肥业、淮化UAN新型水溶液、辉隆五禾公司等。总之要使“绿色生态、环境修护”上作出新的业绩, 着力服务国家生态文化建设,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

部分化肥企业应利用土地扭转而承包的一些土地, 可以将其打造成都——市生态农业、应突出“三生功能”。第一种是生产功能, 生产农作物、即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特色水果、花卉苗木等三个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优质蔬菜、优质茶叶、特色畜牧业、生产渔业5个优势产业。第二种是生活功能。比如体验农业。推进“农旅融合”, 突出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事体验、瓜果采摘、民俗体验等特点,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成为养老、养身、养心的“三养”的休闲胜地。第三种是生态功能。一方面是栽树、种草皮、另外栽种绿色蔬菜、水果、苗木也是老百姓所喜爱的, 生态农业首先是农产品品质, 要想保证品质就要集约化。工厂种植和养殖是农业集约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 切实抓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

进入“十三五”, 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有望保持中高档增长, 但形势严峻及变数较大的情况仍然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作为实现“十三五”经济发展目标、破解难题的重大理论指导。

面对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 如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业的机遇和稳增长之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改革中来, 从调整中来, 从产业升级中来, 从创新中来。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 化肥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加之投资放缓、出口受阻、市场低迷、效益下滑, 许多化企开工率不足, 企业微利, 甚至亏损。企业竞争进入比拼综合实力和管理内功的时代。我省各化肥企业如何应对国际油价下跌, 能源利用多元化, 煤化工产业将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新常态。化肥行业“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行业增速由高速向中速转变;二是企业的要素成本刚性上升;三是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动力;四是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另外, 2016年11月加入世贸十五年过渡期将结束。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面对化肥产能过剩, 国外化肥市场的竞争加剧, 国家相关政策要求日益严格, 国家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的严峻形势, 企业应切实理清思路, 找准自身定位, 明确发展方向, 这是我协会及全行业目前的主要工作内容。

时处年初, 2016年又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古人云“穷则变, 变则通, 通则达”, 此语道破了创新的真正含义。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 风云变幻, 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 最重要的是激流勇进, 最本质要求是转型创新。创新是企业充满活力的灵魂。转变发展方式, 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我省化肥行业下一步发展必须面临的艰巨任务 (转型包括业务板块、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 。近年来, 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 盲目扩能只会永远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只会使企业陷入惨痛的恶性竞争!因此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资产重组、加强合作、互利互惠、实现双赢) ,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省化肥、化工企业的自觉行动。如何带领全省化肥行业走出发展困境是协会的当务之急, 我们认为, 我省化肥行业必须加快三方面的转变:

(1) 要从发展基础化工、化肥原料向发展高端、新型化工、新型肥料的产品方向转变, 减少化学肥料用量, 增加有机肥和中微量主导肥料, 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比重, 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经验。特别是新型功能性肥料, 即加速肥料结构调整, 促进土壤生态用肥。缓控释肥、水溶性肥、UAN液体肥、测土配方肥、有机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在2020年使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应提高到40%。

(2) 要从以规模化、同质化入手发展初级化工产品向差异化、精细化方向转变, 并切实加强品牌建设,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不断增强并培育品牌的实力和活力, 往高利润市场提升。

(3) 要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化工生产方面转变。尽快解决落后产能中的“三高”问题, 即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 这“三高”即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应切实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 实现绿色生态用肥。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和基础化工产品生产、研发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20余项国家专利和一系列的非专利技术, 在自主创新、专利技术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精细化工产品主要包括安赛蜜、甲基麦芽酚、乙基麦芽酚、MCP等食品添加剂;基础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液氨、硝酸、硫酸、甲醛、三聚氰胺、季戊四醇、新戊二醇、双乙烯酮、乙醛、双氧水、无纺布、新能源、新材料、水泥和房地产开发等。在精细化工领域, 目前, 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安赛蜜和甲、乙基麦芽酚生产商, 三氯蔗糖研发等进入新阶段。在基础化工领域, 公司凭借产业链延伸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等在华东地区占据了重要的市场地位。金禾实业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方法、过硬的产品质量、资本运作的理念、舒适的生产环境及领跑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已快速成长为食品添加剂细分行业中最具规模、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该企业去年销售收入44亿元。

在“转方式、调结构”中除了我省化肥企业自身加大产学研的力度外, 另一方面, 我协会要支持和配合各协作单位、科研院所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我省化肥企业的推广和应用, 同样需要各协作单位和科研院所要在“创新和服务”上加大力度, 重点要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上体现出成效!

化肥工业要与农业、土壤改良紧密结合起来, 一、二、三产业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 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 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 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务、新商业模式, 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 甚至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四) 合理做好区域及产业布局

积极协助省市政府及相关园区做好规划和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地方资源资产、长三角的交通及区位优势而进行合理布局, 统筹规划。

要逐步形成:以合肥、滁州的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基地;阜阳、芜湖、淮南、淮北的煤化工、精细化工基地;安庆的石油化工和新型材料基地;亳州、蚌埠、宿州的新型肥料基地;铜陵、宣城的硫、磷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等。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努力实现“中国梦”、“振兴安徽”、“发展行业”之梦, 有梦想就有天地, 有梦想就有自信, 树立好企业文化这面大旗引领航程。干部要转变作风, “实干兴企, 苦干兴邦”、“跟上靠下抓自己”、“认真做事, 追求卓越”、“用心爱岗、用情敬业”、认真开展“三讲五心”活动 (三讲:讲感恩、讲服从、讲奋斗;五心:忠诚心、责任心、上进心、团结心、奉献心) 行业和企业均要树立自己的典型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企业故事) , 使人能看得着、信得过。认真学习中共十八大会议精神, 学习社团有关法规及政策, “以法办会”。真正树立起行业品牌、企业品牌 (包括产品品牌) 等。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以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 在强化供给侧改革上推出新举措, 在补强“短板”上采取新思路, 在转变发展方式上释放新动能, 坚定信心、主动作为, 努力开创我省化肥工业“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值此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 我们的规划与实践应立足于早、立足于快、立足于精准。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精心谋划, 坚持不懈地推动我省化肥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以主动的作为、务实的作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 为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3.“十三五”规划三个问句 篇三

今年是“规划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亦是“十三五”筹划。

当下的宏观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等国家战略必须成为新增长极,如何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此加以充分谋划、有效布局,且如何增强规划在下一个五年中的可执行性,均是棘手问题。

总体上,“十三五”规划将面对三个问句:一是如何说清“走出去”的钱从哪儿来,国内需求和“走出去”资金如何平衡利用?二是能否一改之前对投资忌讳莫深的态度,科学理顺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关系?三是如何确定“十三五”期间的GDP增速目标,做到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

三个问句回答好了,下一个五年或许会走得更稳、更扎实。

“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十三五”区别于“十二五”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国家对企业和资本“走出去”的态度、方式的改变。

早年,我国强调韬光养晦,经济活动与境外国家之间存有一层“防火墙”,即便提倡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但始终与外界存在隔绝。期间,我国走过一段漫长的“引进来”岁月,并在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开始尝试抵御“引进来”可能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

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须思索“走出去”寻找新增长极这一新课题。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抵御冲击,而是如何“走出去”影响世界,展现大国风范,扛起大国责任。

这其中,资金问题可谓主要难点——“走出去”的钱从哪来?

去年北京APEC会议召开至今,我国在全球合作以及亚投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中“许诺”出了上千亿美元的资金安排。但事实上,我国境内大到新型城镇化、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小到农民工子女教育、医疗改革等民生工程,都对资金充满了渴望。由此,“十三五”规划该如何平衡好资金的内外需求?

最热的答案,莫过于动用我国现有的近4万亿元外汇储备,强化其多元化投资。

因此,注册资本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就由外汇储备、中投公司和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共同出资,其首期100亿美元资本金中,外储投入65亿美元,为最大出资方。同样,亚投行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其中国出资部分也基本由外储“扛大旗”。

需要指出的是,2007年中投公司以外储注资成立时,其2000亿美元注册资本是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向央行购买等值外汇来分期注入的,而非凭空派生货币。

但现今各种战略性资金安排或很少依照上述规矩,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银行等均有外汇储备直接注资。

毋庸置疑,“走出去”意在提升综合国力、寻找经济新增长极,但目前国内还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医疗和教育改革等诸多民生问题,应当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综合考量。

当下,建议多以财政资金为种子来引导民间资本、商业资本进入,避免顾此失彼。

再看投资的重要性

“十三五”规划涉及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实现多目标发展和“走出去”的夙愿,还需要提振决心和信心,在“十三五”规划中对多目标发展进行很好的梳理,使其成为有效的奋斗方向,而非空谈。

这其中,核心目标还在于稳增长,尤其五年规划这一中长期指导意见,更应强调增长、强调供给。

近两年来,一部分人对投资一词避而不谈,“恐投症”蔓延,转而寄希望于以消费来提升内需,忽略了投资在中短期稳增长的决定性作用。实际上,缺乏投资,消费是无源之水,只能维持经济发展现状。经济要增长,依赖于能否实现和促进必要的投资。

例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就非常重要,既需要政府的组织和规划,也需要通过PPP等形式来加大民资参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民生建设亦非常关键,需要更多的市场化规则,在政府给予扶持基金等方面,更多交由市场来选择,一改过去“政府决定赢家”的做法。

再例如,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亦需要进一步投资,且规模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初期,为降低工业化的实现成本,我国走过一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五小企业”的历程,上马了一大批浪费资源、技术落后、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小炼油、小水泥和小火电企业,隔断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原本相辅相成的关系,造成了两者长期不配套的特殊国情。

这使得作为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基础的新型城镇化,推进难度骤升、“补课”成本攀高,大量民生投资亟待落实。

因而“十三五”规划中,既需要重新审视投资的作用,还需要解决投多少、谁来投、投向哪里等关键问题。投多少,关乎宏观结构调整;谁来投,要捋顺政府与民间投资在不同领域的轻重占比;投向哪,则是既要契合国家对外战略又要顾及民生工程的平衡艺术。

GDP增速的困惑

“十三五”规划中,GDP增速目标如何确定也是难题之一。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曾对外表示,从实现“十八大”提出的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番”的要求来看,如果2015年GDP增速能够实现7%,则“十三五”期间的年均增速必须达到6.56%左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总值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新低。多数估算认为,“十三五”期间GDP增速或在6.5%底线之上,但超过7%的概率不大。

4.节能规划十三五 篇四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企业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为此,今年我公司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技术革新和节能降耗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具体情况如下:

一、认真贯彻《节能法》和《节能条例》为根本,狠抓基础管理工作

第一、坚持抓好能源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使能源管理工作按部就班有序展开。在节能组织上我们建立了由主管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基层人员的三级能源管理网络,建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把能源管理工作覆盖到生产班组和基层各个岗位,做到全员参与。在管理制度上,我们根据国家和本市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自己的制度和考核体系,使各项节能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制定科学严谨的量化能耗定额。我们始终把目光放在全市乃至全省一流同类行业的实际运行能耗指标,千方百计调研了第三、坚持抓好基础考核工作。我们坚持把能耗指标与生产计划同步下达、同时考核,使节能降耗成为公司一项基本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以各生产部门为重点,对水、电、车、油的消耗进行实时监控、日跟踪、周通报、旬分析、月总结,及时发现和调整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优化生产方案,做到动态监管、事前控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宣传、培训、激励措施,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充分调动一线职工主动参与节能降耗的积极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出谋划策,使节能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向科技要节约,靠技术进步降能耗

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增加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科技进步,实现内涵发展,使节能工作贯彻到基层。

第一、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节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拓展节能降耗思路。在以往的日常工作中,通常我们主要关注本行业新技术的发展情况,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其他行业其他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把其他行业一些实用的新产品新成果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产中来,也为我们的节能降耗带来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节能重点,细化管理措施

第一、公司各部门相应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节能措施和管理办法,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同时,也为实现控制能耗成本、抑制能耗增长过快的经营管理目标,为下一步建立节约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相关管理制度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公司各部门着重加强了对水、电、车、油及办公用品等设施物资供应管理,并积极使用信息化技术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夏季空调温度保持不低于26摄氏度。使今年水电消耗同比分别下降23%、12.3%,行政物料消耗在去年基础上下降5%。

第三、公司各部门还制定节能降耗指标考核细则,将能耗指标纳入各部门的考核之中,层层分解落实目标,将节能降耗工作引入长效机制,避免了只追求任务目标的短期行为,保证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节能降耗工作能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利益。

回顾往年开展的节能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节能降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深化管理,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全员的节能意识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完善公司节能降耗的考核与奖惩机制,将节能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节能降耗。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拓展思路。

新潮家化洗涤用品有限公司

5.十三五规划请示 篇五

碗窑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供水、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总库容2.228亿m3,是我市城乡饮用水安全工程主水源和重点防洪骨干工程之一。水库自90年代建成以来,为全市防汛防旱、农田灌溉、城乡居民饮水等作出了突出贡献。碗窑水库大坝是我省第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出现了一些部位碾压混凝土层面结合不良、坝体坝基渗漏较大等问题,20XX年6月,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坝安全鉴定,碗窑水库大坝属于“二类坝”,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对水库进行加固改造。鉴于上述情况,特要求将碗窑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列入江山市“十三五”水利规划重大水利建设项目内容。

妥否,请示复。

附件:江山市碗窑水库加固改造工程基本情况

江山市碗窑水库管理局

6.十三五医院眼科发展规划 篇六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盲在内的视觉损伤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威胁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防盲协会(IAPB)提出“2020年前消除可避免盲”的全球性战略目标。根据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总体要求以及WHO《面向普遍的眼健康:2014-2019全球行动计划》决议,为继续推进我国“十三五”期间眼健康事业,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级政府大力推进防盲治盲工作,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和省市级防盲治盲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构建了“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眼病防治工作模式。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在“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项目引导下,2015年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SR)已超过1500,较“十一五”末期提高了56%;我国活动性沙眼、沙眼性倒睫患病率远低于WHO确定的致盲性沙眼流行区标准,证明沙眼在我国已经不是公共卫生问题。眼科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县医院眼科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目前,我国约90%的县设有眼科医疗机构,其中约90%可以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眼科医务人员参与大人群眼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增强。调整成立新一届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和省级防盲技术指导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群众对眼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眼病防治工作依然任务艰巨。我国仍然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年龄相关性眼病患病率提高,青少年屈光不正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贫困人口白内障致盲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眼科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基层眼保健工作仍需加强;群众爱眼护眼的健康生活理念还需继续强化。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我国眼病防治工作的关键期和机遇期,需要进一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升人民群众的眼健康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眼健康事业,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人人享有基本眼科医疗服务、逐步消除可避免盲和视觉损伤、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作为开展眼病防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眼病防治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统筹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并将其作为健康扶贫工程的重要内容。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政策举措,继续加强县级医院眼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眼科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可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将防治引起盲和视觉损伤的常见眼病与加强基层眼科服务能力建设相结合,推广眼病防治适宜技术与工作模式,不断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各级责任主体,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取得实效。

(三)工作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构建上下联动、紧密衔接的眼病防治工作网络,不断提升眼病防治服务能力。建立完善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推动、参与眼病防治相关工作。

2.县级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90%以上的县有医疗机构能够独立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

3.开展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4.进一步提高CSR,到2020年底全国CSR达到2000以上,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5.重点在儿童青少年中开展屈光不正的筛查与科学矫正,减少因未矫正屈光不正导致的视觉损伤。每个县均有合格的验光师提供验光服务。

6.进一步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探索建立适宜工作模式。

7.巩固消除致盲性沙眼成果。

8.普遍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培训,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和致残率。

9.开展低视力诊疗、康复工作,建立眼科医疗机构与低视力康复机构的合作、转诊工作机制。

三、主要措施

(一)深入开展眼健康宣传教育与工作。

1.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眼病防治健康教育,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眼病特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以及其他新媒体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普及眼健康知识,增强公众眼病防治意识。

2.提高白内障、未矫正屈光不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眼病防治和低视力康复知识的知晓度。

3.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利用全国爱眼日、世界视觉日、世界青光眼周等健康宣传日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深入报道广大眼科医务人员和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深入贫困地区为贫困群众解除眼病、重见光明的生动事迹,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眼病防治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防治导致盲和视觉损伤的主要眼病。

1.继续做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作,尤其是贫困人口的白内障复明工作。增强白内障复明意识,大力提高白内障手术数量和覆盖率,完善白内障手术质量评价和术后随访制度。

2.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倡导儿童和青少年的科学用眼,推动屈光不正的规范化筛查、诊断与科学矫正,提高验光矫正服务的整体水平。

3.加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视网膜病的防治力度。以分级诊疗制度为基础,探索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筛查、诊断、转诊与治疗的有效模式。加强眼科与内分泌科的合作筛查与诊疗。进一步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的规范化水平。

4.推广应用《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继续加强对眼科、妇产科、儿科等专业的医务人员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诊断与治疗水平。

5.巩固消除致盲性沙眼的成果,监测沙眼患病情况,引导群众增强沙眼预防意识,防止沙眼流行复燃。

6.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老年人、0-6岁儿童视力检查工作。

7.加强对眼病防治适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对眼病防治措施开展卫生经济学研究。

8.推进低视力康复工作。三级综合医院眼科和眼科专科医院应普遍提供低视力门诊服务,有条件的医院要开展低视力康复工作。建立眼科医疗机构与低视力康复机构的合作、转诊工作机制。

(三)完善眼病防治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国家、省(区、市)、市和县、乡、村两个眼病防治工作网络, 明确各级眼科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眼科、设有眼科的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任务和要求,构建适合我国国情、较为完善的眼科医疗服务网络,提供全面、公平、可及的眼科医疗服务。

2.鼓励城市三级医院眼科、眼科医院与县级综合医院眼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协作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纵向合作,提升眼科诊疗和眼健康服务整体水平。

3.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医院等工作为契机,大力推动县域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其作为基层眼科医疗服务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提高常见眼病诊治与急诊处理能力,落实眼病分级诊疗。

4.加强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眼病防治工作,探索建立基层眼病防治工作模式。将初级眼保健服务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体系。

5.加强眼科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眼病防治机构、低视力康复机构的沟通协作,建立医、防、康复相结合的合作机制。

(四)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

1.开展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继续医学教育作用,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组建师资队伍,制定培训大纲、课程体系和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分级分类对眼病防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

2.充分发挥国家级、省级防盲技术指导组和眼科专业学协会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基层眼科及相关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

(五)加强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

1.开展眼病防治相关的医疗资源调查和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持续有效监测主要致盲和视觉损伤眼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及顺位变化情况,全面评价眼病综合服务能力。

2.不断完善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系统,进一步加强对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工作的管理。有条件的省份要加快建立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协同的白内障复明手术信息报告工作制度。

3.探索信息化技术在眼病预防、诊断和随访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利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提升基层眼病预防和诊疗水平。

(六)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

1.把眼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健康扶贫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要求。加强与残联、教育、民政、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安排,细化分工,保障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加强各级防盲技术指导组的能力建设,开展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指导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

3.完善鼓励非政府组织、民营医疗机构、慈善团体、企业和公民个人参与爱眼护眼宣传教育和眼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眼病防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眼病防治工作,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探索建立眼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工作落实。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依据本《“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订本地区的工作规划,形成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眼病防治综合示范区,以点带面,推进眼病防治工作。

7.“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近日完成 篇七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 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指出要全面推进“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

环保部编制完成《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以下简称《基本思路》) , 提出了环保“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与形势、目标、重大战略任务、重大工程和项目以及制度建设和政策创新。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指出, “在经济新常态下, 环境管理需要新思维, 管理手段应在继续坚持、深化完善总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 向分地区、分时段的流量控制转变, 这是基于环境容量的精细化管控模式, 既可以在确保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 又可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精准地采取措施以确保环境质量。”

8.共享“十三五”发展新机遇 篇八

下面我就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国际合作新机遇,谈以下三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

中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有较大的政策空间。只要我们能够制定出科学的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时机和力度,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的发展目标

“十三五”规划确立了中国未来五年要保持GDP年均增长6.5%以上的目标。对于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国内外一些人士持怀疑的态度。在我看来,大家对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前景不必过多担忧。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由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但这一水平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4到6倍的差距。这说明中国的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化进程未完成本身就意味着中国投资和需求的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广阔。

从资本存量看,中国依然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增长空间。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均资本存量不到美国的1/5,只有日本的1/4。这表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都需要大量投资,城市内部和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大量投资,推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更需要大量投资。从消费水平看,中国依然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增长空间。目前,中国居民人均最终消费支出不到美国的1/14,不到日本的1/9。这表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还必须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从劳动力供给看,中国正在形成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的人口素质红利。一方面,中国确实面临劳动力数量红利递减、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中国不仅在工业化追赶阶段形成了与全球最完善工业体系相适应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而且每年还有超过70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以及200多万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红利和新优势。

具体到“十三五”时期,仅从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一领域来看,其创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规模也将难以估量。2015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但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到40%。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无论是在水平上还是质量上,中国的城镇化都存在明显差距。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0%,城镇户籍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要提高到45%。

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未来5年城镇人口将增加5500万左右,还将有近7000万人口获得城镇户籍。这无疑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二是中国不仅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有释放发展潜力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政策运用手段。过去30多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从历史角度证明了这一点;2008年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8年间,经济还能够保持年均8.4%的增长速度,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位,从现实角度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布局和各项落实举措,还必将从未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点。具体来说:

我们可以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社会总需求的同时,激发市场活力。中国政府在财政赤字问题上一直秉持审慎、安全的理念,在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仍有较大余地。2016年中国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中国政府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首次提高到3%。这是中国政府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社会总需求、减轻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作用的一个重大举措。

我们可以加大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同,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中国一直实行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目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尤其是贷款基准利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有下调的空间。另外,中国仍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2015年末外汇储备余额高达3.3万亿美元,这将为稳定人民币汇率、抑制金融市场过度波动、创造良好的市场预期和发展环境,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坚实的基础。

我们可以利用更科学的产业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率。产业政策是许多国家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把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中国在中央政府层面,已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和产业发展新要求的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大基金规模,也可以设立新的基金。运用这些基金,既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又可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部门。

我们可以利用更有效的科技创新政策,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中国是全球研发投入第二大国,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4万亿元,投入规模仅次于美国。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各项既有创新政策的落地,并正在酝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新的创新政策,这些政策将推动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创新资源的规模优势与有效创新政策的有机结合,必将释放出无穷的创新活力。

(二)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是重中之重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任务。其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发展目前面临的增长动力减弱、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社会领域矛盾凸显等问题都与经济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中国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为根本立足点,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方面尽更大的努力,下更大的功夫。

nlc202309081014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能源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领域。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培育持续增长新动力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优势减弱的背景下,只有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才能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也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二是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和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产品,才能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三是改善环境质量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资源环境负荷日益接近承载力上限、经济总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只有加快发展清洁型的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四是解决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劳动力供给结构出现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只有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才能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才能满足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求。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在推动技术创新。“十三五”时期中国政府将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将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库存,控制财政金融风险,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补齐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短板,解决既存的结构性矛盾;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为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体制保障。

(三)

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为国际合作开辟广阔的新空间

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实现的。未来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必将在新的扩大开放条件下推进。“十三五”时期,中国将通过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更好地利用全球的市场、资金和技术,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机会、营造环境、提供支撑。

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毫无疑问,既有利于自身的持续发展,也将为国际合作创造新的空间。一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创造新的国际合作空间。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2015年12月1日发布的《工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3年中国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总增加值的44%,比日本低11个百分点,比德国低16个百分点。中国正在通过实施 《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推动自身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比以往更需要与国外的企业、有关机构在研发、技术、资本和人才等更广泛的领域开展深度的合作。

二是中国服务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创造新的国际合作空间。近年来,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5%,比第二产业高10个百分点。但客观地说,中国服务业层次还不够高,相对于数量庞大的人口来说其规模也不够大。未来五年,中国将把发展服务业作为重要的战略和任务,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将进一步扩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将进一步放宽服务贸易的准入和投资限制。显而易见,中国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既是国际合作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中外合作共赢的过程。

三是中国推动技术创新,同样会创造新的国际合作空间。从整体上看,中国技术创新能力仍比较薄弱,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迫切需要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迫切需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中国有着规模无与伦比的潜在市场和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国外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引领型企业参与中国的技术创新,也一定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

国际产业合作需要依托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平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倡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构想,将为各国合作提供包容性极强的新平台。各国可依托这一宽广平台,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展开密切的合作。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跌宕起伏中缓慢增长,全球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国际关系进一步错综复杂,大国间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地缘政治矛盾集中显现,人类文明进步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日益增多。对此,我们只有树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包容,真诚合作,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世界发展秩序,世界经济才能彻底走出危机的阴霾,各国人民的福祉才能得到持续提升。希望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努力,积极作为,为推动全球经济实现良好的新秩序和合作共赢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9.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篇九

2016至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为加快我院发展步伐,不断增强医院综合实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合医院实际,以及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趋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创“二甲”医院为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抢抓机遇,科学谋划,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全面加强干部职工素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内涵建设、科研建设、医疗服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医院新的跨越。

二、总体发展目标

目标1:形象建设。在巩固“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基础上,争创“二甲”医院。

目标2:基础建设。加快传染楼建设力度;总投资1740万元,完成总建筑面积6432㎡的医院综合治疗楼建设。

目标3:规模发展。到2020年,床位设置力争达到1000张,增加200张;临床病区达到32个,新增加传染病区、介入治疗病区、肿瘤治疗病区、肛肠治疗病区等;探索建立集“住院、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医院发展新模式;规划内固定资产总值达到4亿元。

目标4:设备投入:“十三五”期间我院医疗设备总投入预计50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新技术项目开展及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的购置,同时兼顾更新常规必备医疗诊断设备的购置。拟购置3.0超导磁共振一台、大型C臂机一台、直线加速器、彩超、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

目标5:效益指标。门诊人次年均增长20%;出院病人年均增长20%;手术量年均增长15%;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十三五末收入力争达到3.5亿元;年度综合病床使用率不低于95%。

目标6:质量建设。五年期间,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疑难病症好转率≥90%;外科病人手术达60%;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甲级病历率≥90%,无丙级病历;处方合格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5%;健康教育覆盖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每百张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平均住院日≤11天。目标7:人才队伍。培养或引进10名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骨干或核心作用的重点专科带头人;筛选20名35岁左右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硕士研究生或优秀本科生作为学科和管理后备人才;五年内引进硕士研究生15名,本科生60名。

目标8:专科建设。以完善构架、整合资源、彰显特色、强化优势为导向,形成在本专科关键技术、特色技术及适宜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省、市级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群。到“十三五”末,力争创建3到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目标9:科研创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不少于120项;每年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增加20%以上,力争达到140篇。

目标10:信息建设。以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服务临床和科研为重点,建立数字化医疗图像信息自动传输信息化系统。以医院网站为平台,提供就诊预约、检查结果查询、健康保健咨询、远程医疗等服务。

目标11:文化建设。围绕医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价值观念整合、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流程科学和团队精神构建的系统工程,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团队凝聚力,提升医院软实力。目标12: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以及团队学习和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干部考核任用和管理监督体系,构建执行有力、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学习型、学院型、人文型、效能型医院建设。

目标13:职工利益。提高干部职工幸福指数,改善职工工作、生活和住房条件,在医院收入增加的同时,逐步实现职工收入和待遇稳步提升;建立完善劳模、先进、突出贡献人员疗养以及职工旅游、带薪休假等福利机制,让职工共享医院发展成果。

三、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发展

1、积极完善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以人员聘用和岗位管理改革为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抓好层级管理,完善考核体系,调动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探索现代绩效与薪酬的实现方式。加强综合目标管理和经济核算,突出绩效管理,坚持收入分配向医疗主体、关键岗位和业绩突出者倾斜,发挥分配机制的激励作用。

3、积极推进后勤保障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提高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最大限度挖掘节支增效的潜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1、继续做好重点人才的选拔工作。探索吸引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机制和引进人才的标准,创造具有吸引力的条件和环境。按照学科建设需要,有计划引进人才,突破性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战略发展的眼光,积极做好各类人才储备,增强医院发展后劲。

2、加强人员教育和培训。建立和完善院、科人才培养计划和考评体系,建立以自我提高、重点培训、参加教学科研、开展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发挥作用的培训网络,多种渠道加强培训,坚持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临床进修相结合,普修、专修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多种形式,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外出进修深造。有计划安排中层干部到外院对口轮训。加快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到2020年本科以上学历护士不低于50%,并有硕士学位护士。

3、加强“名医”人才队伍建设。结合重点专科建设规划,把引进、培养、宣传、营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名医的示范和引领效应。

4、加强业务教学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业务教学工作体系,提升医院业务水平。

5、拓展合作空间与规模。鼓励开展多渠道、多载体、多方式开展交流、协作、共建,引进社会优质资本办医,拓展医院发展空间。

6、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把人才发展作为医院第一资源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使用的激励机制,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促进人才优势转化为医院发展强势。

(三)全面推进专科建设,提升医院技术品牌实力

1、科学制定专科建设战略。按照“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带动一般”的思路,本着三个梯队建设目标进行建设。对于拥有一定优势和形成较大知名度的专科,采取“重点支持、创建品牌”的策略;对于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同时又有较大市场发展空间的专业,采取“加大投入、促进发展”的策略;对于基础薄弱,短期内难于形成特色的专业,采取“适度扶持,逐步成熟”的策略。

2、创新专科建设管理机制。推行科主任任期专科建设目标责任制和重点专科建设包保责任制,把重点专科建设目标和任务按照院领导成员、职能科室、创建科室三个层次进行分解,签订包保目标责任书,创建周期内一年一考评,考评结果与包保专班人员利益挂钩。

3、加强薄弱专科科建设。针对发展较弱的临床科室,找准专科定位,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着力解决发展的瓶颈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专科发展计划、加快急需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基本设备的更新和配套,与上级医院实行科间协作,聘请名誉主任或专家等方式,不断培植技术优势,促进医院专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内部资源高效整合,提高医教研质量和水平

1、整合门急诊资源。建立科学的门急诊管理工作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从专科设置及专家出诊上、从市场需求及特需服务上、从诊疗流程及便民举措上、从服务质量及诊疗环境上、从病人信息资料传输及方便利用上、从节省患者就医成本及减轻患者负担上,大力挖潜和拓展门急诊服务空间,提升门急诊的功能与效益。

2、整合设备资源。重点是把好“进”和“用”两个环节,科学规划,系统管理,有效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

3、整合人力资源。以梯队建设为核心,探索跨学科、跨专业人力资源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能。

(五)深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拓宽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1、细分服务市场,重推服务举措。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引入客户关系管理,设计实施病人关怀系统,针对性地提供人性化服务,满足各层次需求。着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费用控制,为患者减负。大力实施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让人文关怀释放出强大的服务潜能。

2、利用县医院品牌优势和特色,通过联合、托管等形式开辟新的医疗服务点;建立乡镇区域协同医疗服务体系,确立合作指导和双向转诊关系。重视对乡镇、村室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医疗支持,承担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积极做好医疗下乡等工作。

3、加强医疗急救建设与管理,注重急诊急救人员配备与培训,加大硬件升级力度,提高应急能力和抢救成功率。

4、做大做强健康产业。跨越式开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医学健康体检业务领域和范围,积极探索亚健康干预、功能康复领域的路子,打造优势,形成亮点。

5、开展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化管理,根据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建立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与国内多家著名大医院联网,对疑难急重症患者进行远程、异地、实时、动态会诊,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6、进一步完善医院功能。在稳定规模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医院承载能力,在加强以医疗服务设施为主体的基本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加强多元化医疗服务,特别是特需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探索建立集“住院、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医院发展新模式。

(六)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为医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加强医院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党建促进医院各项工作发展。

2、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坚持以提升干部职工素质为核心,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软实力”。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以及信访举报、投诉处理、行风评议、内控监管制约机制,加强监管力度。

4、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化医德医风学习和教育,建立完善医德医风考评、自查自纠、行风评议等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坚决纠正违规违纪行为,严厉惩处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大力推进以“服务人性化、技术高新化、管理规范化、环境优美化”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各类“先锋岗”、“示范岗”、“文明岗”、“文明家庭”等细胞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工青妇等部门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持续抓好计划生育、消防安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平安医院”。

6、加强机关队伍建设。本着“科学、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职能科室,优化结构,强化职能。建立健全机关人员目标管理、监督考评、轮岗交流、使用选拔和竞聘淘汰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10.学校十三五规划 篇十

为在今后五年内加快学校的发展,进一步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制定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发展现状分析

哈尔脑初中,始建于1970年,学校现有教职工53人,学生363人,11个班级。学校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2平方米。

多年来,学校坚持“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的办学理念,从常规建设着手,致力于提高教育质量,把“打造和谐校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工发扬敬业奉献、艰苦创业、自信自强、开拓奋进的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学校各方面工作进展顺利,发展环境日渐优化,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近几年学校在艺体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初步形成了“艺体塑人,特色育人,全面发展,张扬个性”的办学特色。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坚持“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的办学理念,把教育发展作为主题,把教学改革作为动力,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探索符合我校特点的办学之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构建团结合作、民主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校园。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师德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努力塑造良好教育形象。力争用五年的时间使我校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

四、具体目标

1、质量目标: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全校主要学科教学质量达到全市上游水平;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长生比率逐年提高,2020年达到全校总人数的10%左右;学生竞赛成绩在科技、书画、计算机方面在全市保持优势,同时力争在体育、音乐方面有较大突破。

2、管理目标:树立“好习惯就是好学生,进步就是一百分”的办学理念,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和民主公平的考评机制,不断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师生进步和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3、特色建设目标:努力开发教育资源,拓展特色实施途径,校本课程、特色活动齐头并进,使有效教育教学在全市形成影响,成为我校重要的教育品牌。

4、教师队伍建设目标:至2020年培养1—2名省级级骨干教师,5名左右市级骨干教师,10名左右县级骨干教师。

5、办学条件建设目标:2016-2020年,建成网络教室,新建学生阅览室;建成较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升级校园文化,使我校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和谐相融的学校。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1、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务求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德治校,以质兴校”的校训,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4、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形式听取教职工意见,做到群策群力办好学校。

5、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6、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二)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1、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五年内,教师本科学历达90%以上,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类型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学习型教师。不断探索校本教研的新方法和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构建“学习型”学校。

2、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开展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大力宣 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把“讲师德,说师德,树师德”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每学年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每年评选1—2名师德先进典型,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优评先和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对严重违反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3、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4、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运用多种方法,抓好教学基本功。继续开展“四个一”练兵活动,鼓励和帮助教师外出学习,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快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资源,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优化教学方法。

(三)改进德育方式,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以“德行合一”为纲,进行“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人文教育,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3、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强、自律、勤奋的健康心理。

4、建立一支有强烈的责任心,崇高的使命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坚持以师生的精神塑造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我、自主管理为抓手,通过课堂和活动两大德育阵地,采用正面灌输、结合活动、个体自我教育等三种形式,实现管理制度化、内容系列化、教育社会化、工作科研化、活动自主化,优化德育工作环境,发展和提升德育内涵。

5、实施“扶困助学”工程。

(四)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按新的课程标准,扎实上好各门功课,充分发挥各科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教给方法,开发智力,培养情感价值观等作用。其次,要落实公平教育理念,学校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使全体学生享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2、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有效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通过有效教育教学,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学习,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为的是德、智、体、美全面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 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学校教育不仅是教与学和谐,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倡导有效教育教学,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爱,不断探讨转化方法,建立帮教档案,尽我们所能帮助其成长。

3、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顺应课改的要求,创新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评价观。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大胆实践;要创新教学管理,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要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师精心教学,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质量监控、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校本教学特色。课程校本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也是实现办学目标的载体。学校要认真贯彻实施新课程教学计划,上好综合类课程。同时,要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校内外多种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建立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形成校本教育教学特色。

5、要加强学生的管理,加强学生的“知、情、意、行”的管理与教育。关注学生理想目标、道德品质、日常行为、学习行为、心理健康、思想动态、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依托团队活动并采用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自我安全保护”等教育。

6、要加强各类比赛和活动工作的规划和制度建设,重视各项常规性的活动与比赛的训练。做到训练平常化、比赛定期化。定人、定时间、定资金、定奖惩制度,保障各类活动与比赛能取得优异成绩,提升学校地位,树立学校的形象。(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争创平安、和谐校园

1、安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安全工作应列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稳定,没有安全就没有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没有安全就没有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全校上下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组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管理,加强演练,定期检查,及时整改,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2、要建全对学校师生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切实唤起广大教师的责任意识,把问题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严格落实学校封闭管理,做好来人登记制度,定点会客制度。

3、加强课间护导,值日教师要加强课间巡视,杜绝学生做各类危险游戏,学校安全领导组成员,要定期开展对学校及学校周边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上报。

4、要定期更换、保护好消防设备,加强学生消防逃生演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要加强防盗设施的维护检查,加强节假日、夜间值班巡查,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5、五年目标:零事故。

六、分工作目标达成度(一)2016工作目标

作为实施规划管理建设的第一年,重点是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资料建设,为实施学校五年规划达成打下扎实的基础。

目标: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改善学校校容校貌。

具体工作:

1、成立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部署各项工作。

2、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融人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使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

3、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廉洁自律、务求实效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4、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把“写师德、说师德、讲师德、树师德”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坚持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5、继续开展新课程课改工作和完善校本培训的系列工作,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定期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进行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道路。

6、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应培训和各类竞赛,提高综合素质。

7、加强本校承担的市、县、校级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完成本课题研究计划,形成中期性报告。(二)2017工作目标

目标:进一步完善学校制度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新建网络教室;新建学生阅览室;建语言教室和地理教室;建成较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升级校园文化,使我校成为一所具有现代化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和谐相融的学校。具体工作:

1、紧紧按照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工作。

2、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完善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净化建设,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

3、提高教师的办公条件。

4、继续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好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继续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

5、紧紧围绕教育局综合目标考核细则,抓好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6、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继续开展好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工作,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

7、提升网络水平,升级校园文化。

8、中考目标:2017年中考成绩进入全前十名。(三)2018工作目标

目标: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规范管理体制。

具体工作:

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制,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依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2、通过教代会,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激励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通过科学规划、有效管理,力争使我校管理水平有较大的飞跃,形 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水平。

4、进一步加大校园建设,做好校园部分场地的硬化工作,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

5、进一步加大资源的接收和运用,加强资源运用的检查和督促,确保资源的及时下载,提高设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6、本,培养市级骨干教师人1-2名,县级骨干教师4-5名。

7、中考目标: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八名。(四)2019工作目标

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具体工作:

1、教师队伍教师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学校应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构建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校本研修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体系,注重教师自我学习和内在素养的提升。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高一级学历学习,本教师大专学历达85%以上,鼓励教师在岗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成为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教科研能力强调学习型教师。

2、继续组织各类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相关培训和校内培训,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3、组织教育教学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及推荐活动,形成人人懂科研,人人会科研的良好氛围。

4、继续加强新一轮课题研究,努力打造一支课题研究队伍,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5、积极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加大学科带头人和教坛新秀的培养,加速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把素质好、潜力大、肯钻研的青年教师确定为名师培养对象,确定教师培养梯队。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提出发展要求,促进教师均衡发展。

6、中考目标: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六名。(五)2020工作目标

目标:完善育人网络,增加学校工作实效性,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学校功能体系。具体工作:

1、健全德育机制,形成德育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人人管德育、家家懂德育、社会重德育”的德育机制。

2、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教师本科学历达90%以上。

3、以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开展“自知、自立”教育,使学生行规内化。以“养成教育”为特色,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4、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实施和谐教育,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争创“市级文明校园”。

5、继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功能室的配套,继续添置电教设备及图书。完善学校场地硬化的整体实施,加强学校绿化、美化建设,打造精品化绿化,提升学校品位。

6、总结和反思,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分层次全方面 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反思不足,找准问题,确定解决的措施,为下一个五年规划做准备。

7、中考目标: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五名。

学校五年规划,是我们发展的蓝图,力争反映出时代发展要求,昭示着学校的美好明天。我们坚信,随着规划的逐步实施,目标的逐年实现,哈尔脑初中必将为北票教育描绘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哈尔脑初中2016.3

哈尔脑初中“十三五”发展规划

北票市哈尔脑乡初级中学

上一篇:2017后勤下一篇:初一作文:科技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