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4-10-14

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9篇)

1.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一

鄂州市制定六大举措推进新型城镇化 2011年03月14日 市住建委

近年来,鄂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全域鄂州”理念,强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一体化。“十一五”期间,城镇建成区面积接近翻一番,达到6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达到60.5%。目前,结合“十二五”目标任务,该市制定六大举措,以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认识 鄂州上下认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要从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湖北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宣传贯彻全省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效举措,推动全市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2、不断优化布局,科学构建该市城镇发展体系

一是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坚持“全域鄂州”的理念,按照经济流向和发展潜力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在鄂州靠近武汉、黄石的地域布局新城,在交通节点、经贸较发达镇区建设特色镇,突破行政村的界限规划中心村(新社区)。

二是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通过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接,从一城带动转变为多城带动,从一点发展转变为多点发展,大力形成“四位一体”的城镇体系,探索符合鄂州实际的城镇化路子。

三是搞好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对“多条通道联武汉、三大板块联武汉、四城对接联武汉、武汉新港联武汉、循环经济联武汉、居住新城联武汉”等武鄂一体化区域统筹的分析和研究,切实发挥武汉鄂州“同城效应”;注重城镇空间布局、区域基础设施、产业链接、公共交通、市场体系、港口岸线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一体化思考,立足在城乡空间功能方面规划引导鄂州建设宜居宜业组群式大城市。

3、突出产业聚集,打造鄂州优势突出、集群发展的产业体系 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千亿元产业工程”。按照建设优质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型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定位,构建“一带(长江产业带)、六园(葛店开发区、华容创业园、三江港经济区、鄂州开发区、鄂城新区、花湖开发区等六大园区)、十节点(十个特色镇)”产业空间布局。

二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都市型农业定位,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壮大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支柱产业。三是加速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农民创业担保体系,扶持农民创业就业。

4、推进联动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强势推进主城区规划与建设,做大做优主城区,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强化主城区规划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先导作用,以突出沿江的产业、物流、生态空间布局为重心,实施“重心南移、东西拓展”战略,形成“一体两翼、四大片区”的空间格局,使主城区成为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中心。二是积极开展三座新城规划与建设,做强做精三座新城,充分发挥辐射支撑作用。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扩大新城规模,来提升经济实力;要按照资源状况、发展基础和环境容量,通过扩容提质,突出城镇特色。

三是着力加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服务集聚作用。选择3到4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区域副中心;结合重点景区建设,以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创建为契机,集中打造2个生态文化旅游特色镇,增强吸引力和服务功能。四是努力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充分发挥亮点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建材下乡、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2015年要实现市郊和建制镇周边村庄农村新社区建设全覆盖。

5、强化城镇功能,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一是努力构筑“安全、便捷、高效、配套”市域一体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市域大“十字”交通构架建设,挺起城市脊梁,强化福射带动作用。综合考虑市域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站场、立桥等26处城市交通枢纽与换乘转运枢纽建设,实现换乘快捷、转运方便。合理建设城市停车站场系统。

二是积极构建连环成网的城市道路系统。顺应主城区“一体两翼、东西拓展、重心南移”以及“城内成网、城外连环”的战略目标,重点推进“863”工程(即:8纵6横3环道路网络)。三座新城继续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建设主次干道,加强与外围路网连接。

三是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城乡园林绿地系统。主城区以改善和提升主城区生态环境为重点,三座新城以建设绿地广场与利用风景林地建设公园为重点,到2015年,力争全市公共绿地面积新增820公顷。国家园林城复检达标,力争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四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十二五”期末,建成规范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分拣、转运、处理系统;新增城市供水能力30万吨/日,用水普及率达到99%;建设排水管道76公里,确保城市暴雨期间不出现内涝。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85%;新建铺设天然气管道87公里,燃气普及率达95%,管道气化率达60%。完善供电网络,加强老旧电网改造,保障城乡供电用电安全稳定。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6、加强统筹互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引导各类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向乡镇流动。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体系“六个一体化”,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产业发展,实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GDP的5-8%(18-28亿)。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到农村设立网点。积极推进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向周边村镇延伸,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平等进入新一轮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国家和省级各类资金投入到县级整合捆绑统一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在建制镇恢复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开征污水处理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全部用于镇区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

三是创新城乡管理体制。建立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机制,严格实施用地红线、水体蓝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市政公用设施黄线、公共服务设施橙线等“六线”管理制度。完善政府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加快工程项目建设组织方式改革,逐步实行城乡一体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区、街(镇)政府的管理职责,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

2.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二

2014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7.49亿人, 城镇化率为54.77%。 然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出现了如城乡差距拉大、城市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 推进 “新型城镇化” 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苏州市在城镇化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条件, 因此其注重城镇化质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 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熵值修正G1 法, 对苏州市2008~2013 年的新型城镇化进行了评价分析, 并提出了提高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简单概括, 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 走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的城镇化道路。

二、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

(一)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理解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 借鉴已有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成果, 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此思路构建了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为目标层, 以经济发展系统、社会进步系统、生活质量系统、环境能源支持系统为准则层, 并选取20 个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指标层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二) 熵值法修正G1 的组合赋权

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法协调了专家意见和指标数据的变化, 在确定指标重要性之比时把客观的熵值法与主观G1 法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避免了G1 赋权中指标重要程度的人为确定, 也避免了分配主客观权重的问题。 其步骤是:通过专家意见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 并对各指标进行排序;然后计算指标数据的信息熵, 根据指标的熵值来确定G1法中的指标重要性, 最后计算出指标组合权重。

( 三) 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实证计算

根据专家意见, 确定各评价准则以及各评价准则下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 U1>U4>U2>U3, 而生活质量准则U2下5 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为u41>u42>u44>u43>u45, 其他准则的指标重要性排序见表2。 利用熵值法修正G1 的公式可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组合权重如表2 所示。

从表3 和图1 可知, 2008-2013 年以来, 苏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大体呈上升趋势, 综合水平指数从2008 年的0.76445 增长到0.93120, 除2010 年和2011 年有小幅度下降之外, 其他年份均呈明显上升态势。说明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上升。

具体分析四个系统可见, 苏州市的经济发展系统的发展尤为迅速, 起步指数相对其余三个系统处于末尾, 但一路呈现明显的上升状态, 从2008 年的0.14811 上升到2013 年的0.25018, 增长了68.915%, 2013 年位居四大系统之首。 2013 年的人均GDP大约是2008 年的1.5 倍, 人均GDP增长率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 由此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此同时, 苏州市的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型逐步向“三二一”型转变, 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苏州市经济上升的主要推动力。

苏州市生活质量系统指数由2008 年0.20613 增长到2013 年的0.21694, 增长了5.2443%, 指数值变化的幅度较小。 图2可见2010 年和2011 年有下降趋势, 从基础指标来看, 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和人均生活垃圾清运量这三个指标在2010 年和2011 年都呈下降状态, 由此导致生活质量指数在增长过程中出现拐点现象。

苏州市环境能源支持系统指数虽然起步指数相对其余三个系统位居首位, 但增幅较小, 从2008 年的0.22597 增长到0.23139, 只增长了2.398%, 系统指数大体平稳, 没有明显的波动。 图2 可知苏州的生活质量系统和环境能源支持系统指数大体呈平稳状态, 说明苏州在宜居方面仍然有很大优势。

苏州市社会进步系统相对波动较大, 从2008 年的0.18425 增长到2013 年的0.23269, 增长了26.290% , 在2011 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城镇化率的增长使得城镇人口增加, 增大了资源共享的压力, 如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和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这两个指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苏州市依靠当地优良的教育资源, 普通高等在校学生逐年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2008 年的46.56亿元上升到2013 年的114.61 亿元。 在这两个指标的带动下, 为苏州市社会进步提供了保障。

三、推进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依靠科技进步, 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新突破;政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并加大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 协调社会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政府还需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 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

摘要:界定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环境能源支持于一体的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熵值法修正G1对苏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 并提出推进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涂建军, 何海林.重庆市新型城镇化测度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6) .

[2]黄磊, 朱洪兴, 杨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水平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 (01) .

[3]李刚.基于熵值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技评价模型及实证[J].软科学:科技与经济, 2010 (05) .

3.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三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教师编制和数量紧缺

一是地方接收企业学校教师但未落实教师编制。2009年国企改制时,原四冶、贵电、十五冶、塔桥园艺场以及市属农、林、水场(库)办学校620余名教师整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但这么多教师编制至今未落实。二是学生就读结构性转移造成城区学校教师缺乏。2008年,全市城镇中小学生数为71510人,占总数的42.68%;2014年,城镇中小学生数为127480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6.47%。但城乡教师编制自2008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致使城镇中小学校教师缺编。近年,因教师匮乏,生师比过大,城区小学平均班额57人,初中平均班额54人,均超过标准班额要求,“大班额”问题难以破解。三是超编使用教师。目前,中心城区(不含余江县、贵溪市、龙虎山风景区)小学生24544名,按照45人班额标准、每班配备2.5名教师,应配备1363名小学教师,但中心城区实际在编教职工只有1057名(含农村147名),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由于编制紧缺,各县(市、区)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不同程度存在聘请代课教师,个别县市区还存在财政补贴代课教师待遇,势必带来新的代课教师问题。

(二)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紧张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现象,接纳学生数已近饱和。如此导致部分进城务工学生无法进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被迫选择民办学校就读。虽然民办教育减轻了部分中心城区学校就学压力,但民办教育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提升渠道有限;教师待遇低,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势必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三)全市教师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

一是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男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38.9%。小学教师性别失衡,对学生的身心教育也是一种缺失。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全市45岁以上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而其中小学45岁以上教师则占全市小学教师41%,中学45岁以上教师占全市中学教师56%;全市50周岁以上教师达1801人,近5年临近退休人员1077人。

(四)农村学科教师需求矛盾突出

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秀教师匮乏,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仅为35%左右。二是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失。近年农村学校规模缩小,教学点增至177所,个别教学点班额只有2~3人。由于班额过小且点多面广,没有更多教师编制用于农村教学点的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的招聘。三是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重。农村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十分普遍,甚至部分寄宿制学校教师还要承担学生安全管理和照顾生活工作,大多数农村教师觉得责任和精神压力远远重于教学。近三年全省统一招聘的教师,80%的岗位编制都用于农村学校,但因交通、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相对城市较差,致使许多年轻教师、优秀教师不安心,留不住。

(五)全市教师职称评聘矛盾突出

目前鹰潭市高级职称教师2024名,有735人未聘任;取得中级职称教师4872名,有1387人未聘任。其中,全市现有小特高级资格教师193名,已聘73人,占全市小学教师总数1.4%,低于省定的2%聘任比例。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小学规模缩小,教师编制不足50人的学校难以按2%比例全部聘任。余江县、贵溪市、月湖区教育系统实施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中的岗位晋级,因财力问题暂未兑现工资。此外,目前实行的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标准及比例的限制,以及已聘任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岗位职数使用周期长,导致后续已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难以聘任相应职务。

二、“调整编制、挖掘潜力、民办补充”破解教育困境

到2020年,鹰潭市城镇人口数或将突破80万,预计城镇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33万人,城镇教师编制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全市城乡教师核定编制实际,通过采取“调整编制、挖掘潜力、民办补充”的措施,随生源变化合理调整教师编制,提升教师编制使用效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办学结构;推动教育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适龄人口有学上、上好学,树立“学在鹰潭”的教育品牌。

(一)合理调剂教师编制

从实际需求来看,城区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阶段教师缺乏,较为突出的是市直学校、高新区学校、信江新区学校。因此,可在全市范围内调整教师编制。一是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实行教师人事动态管理。未来五年,随着信江新区、高新区生源增长,逐步从县(市、区)空余编制或农村初中学校富余编制中调剂部分编制用于信江新区、高新区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等教育经费投入随生源变化,教师编制调整由市级财政统筹配套保障。二是市直教育系统根据编制总量自我调节,解决部分学校编制问题,即从鹰潭市实验中学、鹰潭市职中调剂教师编制到紧缺学校。三是月湖老城区及新城区学校教师编制从区内农村初中学校调剂。在全市教师编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不会额外增加财政支出。

(二)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范围。推行教师“县管校用”,由设区市、县(市、区)根据辖区学校实际需求统一调配教师,教师在编不定岗,在区域内交流轮岗,确保教师配备城乡均衡,使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二是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增强教师职业激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校外办班;开展清理“吃空饷”常态化,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等现象发生;同时采取适当政策,鼓励支持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完善高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农村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的规模。四是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在不突破现有编制总量的情况下,争取同级财政支持,鼓励城区学校和规模较大学校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压缩工勤人员编制使用,扩大学校专任教师比例。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探索“一校多区”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鼓励城乡教师在线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努力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三)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落实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特点的学校教师职业资格标准。二是将民办学校教师纳入管理范围,对民办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提升民办教师综合素质。三是加大教育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举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类学校。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教育公共政策,在财政扶持、政策优惠、师资建设等方面,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待遇,促进民办教育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缓解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压力。首先根据民办学校生源数,按标准足额拨付免杂费补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等经费。其次按照属地原则,从教育费附加中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补助,补助人数控制在民办教师总数的30%以内,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全市预计每年需补助资金810万元,其中市本级每年需补助资金165万元。再次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中拨出100万元设立市本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市直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进行扶持;各县(市、区)设立本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帮助改善本级民办学校办学条件。

(四)注重紧缺学科教师编制使用

一是义务教育教师招聘以农村为主、城区为辅。城区学校教师的补入主要通过遴选农村任教3年以上的优秀教师,激励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通过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方式促进农村学校发展。二是提高教师招聘准入门槛。推进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部分高中教师学历学位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三是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同时限定音体美专任教师不得转教其他学科。四是对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的学校,实行“先补入再上编”的办法。如根据学校当年或两年内退休的教师数量情况,适当补充新教师数,待新教师试用期满合格、到龄教师退休空编后再为新教师上编。

(五)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

一是根据《关于江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用足省定岗位设置职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二是按照控制总量、消化存量的原则解决教师职称聘任问题。对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教师,已聘相应职务满5年的,可不占现聘等级岗位数。长期在教学教研一线,享有较高知名度,为本市中小学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近五年获得省级特级教师、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以上模范教师或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一等奖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等荣誉称号(奖励)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中小学连续任教满30周年或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连续任教满25周年的教师,如单位无空岗,可先行办理聘任手续,今后通过自然减员消化达到平衡。三是以县(市、区)为主安排新增聘任中高级教师预算支出。按照当地现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标准,全市每年需要安排新增聘任中高级教师财政预算支出约242万元。

(六)超前谋划义务教育规划发展

将教育事业项目规划纳入设区市“多规合一”,与城市建设、人口增长规划同步开展。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改、扩、迁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超前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城区学校招生接纳能力,进一步调整新增城区教师编制,满足学校未来教学要求,促进城镇化教育服务功能提升。

4.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四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全力支持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加强组织、解放思想、完善措施,保障整体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市里成立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跟踪督办、验收考核。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和发挥内在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推动建设开展。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工作执行力,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城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通力协作配合,统筹各类资源,顾全大局,共同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大合力。

(二)创新机制,破解难题。一是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土地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并存的格局,严重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放宽思路、多措并举切实突破土地资源限制。加大对上争请力度,密切关注上级新增建设用地方面的政策与动态,积极研究政策、用活政策,争取更多上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创新思路,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利、环保等公益项目的筛选包装力度,争取挤进上级的大盘子,节约我市的建设用地指标,腾出更多的土地保障新型城镇化

建设。推行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供地政策、土地使用标准,积极推进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严格土地供应管理,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安排,科学配置,为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提供充分土地空间。二是创新资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路子,破除资金“紧”的瓶颈。进一步做好对上争请工作,加大土地出让金、基础设施配套费政府收益部分返还公用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力度,财政支持政策要对区域中心城市、中心镇的发展予以重点倾斜。整合捆绑、统一使用各级各类投入的财政资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金融组织贷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运用多种模式参与建设。形成政府、集体、个人一起上,内资外资一起投的多元化城建投入机制,广开建设资金筹措渠道。三是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城镇的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按照依法放权、高效便民、分类指导、责权一致的原则,实施简政放权,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社区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镇街区管理职权,提高管理效能。优化城镇资源配置,扩大城镇功能空间,降低城镇运营成本,提升城镇对资源要素的聚合力和功能的辐射力,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探索全民共管机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素质,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增进群众热爱美好家园的理念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开创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镇管理新局面。

5.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 篇五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资源节约、产业集约、生态可宜居、产城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大中小微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林牧副渔、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供销、合作、互动、自主择业、自主迁移、自然环境承载与产业量质化、城乡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入点是以“村为单位” 使农民本地居民化、小微城市化、共享社会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切入点示范草案分析

十八大报告提出: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三农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它需要改革创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复杂系统工程。以“新型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为基础 可以做改革创新示范点,在创新示范点工程优化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推广。

目前农村现状:

(1)大部分农户承包的土地利用效率过低,产出经济收入不够现代生活所需。(2)大部分农民不掌握农业高科技知识,光、温、水、肥、气及智能阳光温室立体设施(自动化操作系统)

(3)大部分农民不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及市场流通领域。

(4)大部分农民没有能力投资高科技农业温室设施及大田机械。(5)大部分农民不掌握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

(6)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老人、妇女及留守学生。

农业科技成果:

我国目前农业机械及农业温室立体设施、综合深加工等高科技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也属前位之一。特别是“粮袋子与菜篮子”分别管理体系成果,领先于国际水平。如能把这些农业高科技成果逐步落地农村实施,我国三农工作将进入动车时代。

农业生产创新示范点形式分析

高科技设施农业生产形式:

1、家庭形式: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立体设施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2、温室形式:智能阳光温室大棚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3、大田形式: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大生产模式。(米袋子工程)

4、荒沟形式:沟槽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5、水产形式: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6、林产形式:实现林产立体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7、水量基础:动植物产量是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上述1-6形式)另附产业分析报告。

农业生产形式分析:

(1)家庭形式:实现“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立体生产模式: 是把农户宅基地变为既能生产又能居住的双重功能的“菜篮子微工厂”一户3-6口人家庭,足不出院的生产生活模式,符合我国家庭传统“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生活方式。本项目收入非常可观,不但建设贷款能还得起,个人的社会各种保险也能交得起。同时减少了农民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孩子无人照顾的难题。由职业化管理公司负责对农户技术培训及产供销。农民负责学习好设施化种养殖技术,今后的食品安全。由职业化管理公司负全责。(菜篮子公司、米袋子公司)(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已获国家专利。

建设“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立体设施模式分析如下:

(根据地域不同建设大小可以调整)

每户总占地面积:350㎡、(菜篮子微工厂)

其中种植和居住占地131.25.㎡建设面积:393.75.㎡、建设三层(地下一层和三层是生产层,二层是居住层)。

其中庭院养殖占地:107.㎡,建设面积:610.㎡(五层)。在养殖区地下建(12m3沼气池)

其中庭院仓储库占地:17.5.㎡,建设面积:35.㎡(二层)。其中庭院车库占地:7.5.㎡,建设面积:7.5.㎡ 其中庭院占地:49.㎡ 其中庭院道路占地:22㎡

种住房左侧面楼梯廊道占地:15.75

(2)温室形式:智能阳光温室大棚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目前农民生产蔬菜大部分使用的是土大棚,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产量低。土大棚易生病菌,使用时间越长病菌越严重,蔬菜用药就越多,造成蔬菜农残留也就越严重。

智能阳光温室立体设施大棚:应用培养基栽培,(可利用四荒地)可控化程度高、劳动强度小、产量高、周年生产。由职业化农业管理公司落地到农村,带领农民实施集约化蔬菜生产,农民得到了增产增收。农村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更主要的是蔬菜食用安全有了确切保障。在保障市场供给平衡的基础上又能出口创汇。

(3)大田形式: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大生产模式:(米袋子工程)

目前“村委会”不具备管理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更不掌握农业机械现代化大生产知识及高科技农业设施管理能力。

因此由职业化高科技农业管理公司落地农村,带领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储备和市场供给及食用安全。(4)荒沟形式:沟槽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我国很多省都有荒沟荒山,如能因地制宜的综合利用荒沟荒山进行立体设施集约化动植物生产模式。把部分四荒地变为“菜篮子工程”用地。既增加了我国农业用地面积,又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5)水产形式: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主要形式:海湾漂浮网箱、海滩池塘、淡水湖漂浮网箱、浅滩围网及池塘养殖形式。这些养殖形式一旦超出局域性自然水质净化能力,势必造成水质富氧化,长期以往的养殖极易造成水质大面积污染。不但养殖户自己易造成经济损失,也易造成区域性水质大面积污染。如能利用立体设施集约化生产,在加上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均可达到水的循环再利用,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不再污染水质。实现区域性生态可持续化生产发展。

(6)林产形式:实现林产立体化生产模式。(菜篮子工程)

林地本身自然产能比就是旱地的3倍以上,被称为生态绿色银行。我国目前大部分居住区域周边林地都没有实现林地立体化生产。林地立体经济是以经济林为主体加林下土壤经济、空间经济三位立体种养殖发展模式。林产动植物多样性生态化种养殖对社会经济贡献率非常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以生态化可持续产业为基础,进行科学的顶层规划布局与设计,逐步实现林地三段位立体经济发展模式。

(7)水量基础:动植物生产产量是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任何动植物生产产量决不能超出自然水量的承载能力。这是自然法则定律,不可逾越。

农业生产创新示范点工作重点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顶层设计为基础,菜篮子设施建设用地原则:以山地、丘陵地、滩涂、林地为菜篮子工程用地。粮袋子工程用地原则:以大面积平整地为主,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1、“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立体设施生产模式。首先是安排好农民生产生活和技术培训。最终实现农民成为设施农业(菜篮子微工厂)生产职业化工人。

2、菜篮子和粮袋子职业化管理公司落地农村。带领农民走向职业化、集约化农业大生产之路。也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中的重中之重!

3、政府出台相应扶植政策,由职业化管理公司为农民担保贷款,建设“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立体设施,再由职业化管理公司和农民分××年还清贷款。(立体设施固定资产归农民永久所有)实现农民成为设施农业生产职业化主人。

4、创新示范点打破原有土地分配制度,土地归国家所有。因为农民拥有了“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立体设施资源,每户年收入十几万至几十万。所以农民不能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了。另外(每户有1-2名年轻劳动力在职业化管理公司上班)。

5、中央政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重新出台土地使用政策。根据土地用途再分配给菜篮子或粮袋子职业化管理公司。确保国家的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也保障了菜篮子和粮袋子公司的持久发展。

6.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六

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的概念,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五个层面:一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乡一体化条件下的城镇化,是以新型农村建设为前提和基础的农村城镇化,从而实现城市、城镇、农村规模、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型城镇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城乡统筹,以工业化、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带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共同发展、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三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是节约集约、生态宜居,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依托农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优势,挖掘当地资源,发挥当地优势,通过就地城镇化、集中城镇化、提升城镇化(改造提升现有小城镇)等多种方式,顺潮流,应天时、用地利,建设舒心、自然、宜居、特色的新型城镇;四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在于产业,以订单农业、家庭农场、农家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推动农业发展;五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是发展,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挖掘土地流转的优势,实现农业得发展,农村有活力,农民得实惠的目的,真正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笔者通过梳理城镇化的历史轨迹,进一步揭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和时代的产物。本文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经历过四个发展阶段:**年-**年,全国上下的城市化是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以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等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年―**年,城市化全面开展,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开发区为动力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年10月,***全会后,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扎实推进,尤其后来出现的撤乡并镇,新型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拆房盖楼,把城镇化建设推向高潮,主要特点是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镇化。

笔者指出,之所以搞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因为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不征求农民意见,不顾及农民需求,不考虑农民的富裕程度,不着眼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二是地方、部门利益作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盲目圈地扩城,倚靠土地拉动经济的粗放增长,造成人为地制造城市化现象严重;三是形式主义严重,工作作风浮躁,土地城市化现象突出;四是农民被市民,农业正常生产经营受损,农民的土地被占用,农村劳动力进城,农村没有资金注入,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

笔者指出,城镇化的作用是无需置疑的,城镇化建设的意义有目共睹,城镇化建设中出现一些偏差也是正常的事情。但地方政府有责任把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到中央精神上,把它建设成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让老百姓拥护的轨道上来。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新型城镇化应该赋予“三农”以新的内涵,即农村环境的城市化、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农民身份的城镇化。既要让农民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实惠,又要让农民们有事干,更应该让他们的身份城镇化,尽可能让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要保证农民耕地承包权和宅基地的所有权,防止耕地减少后出现粮荒。

二要遵循客观规律,统筹城乡发展。要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合乎农民心愿,适合农民生存环境,便于生产和创业的城镇化。要以“输血为主,造血次之。政府主导,农民自发,全社会参与,治标与治本结合,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市民包容农民”的理念统揽整体工作,保证粮农增收,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加农业补贴,使之成为发展农业的有效政策工具。

三要分享改革成果,配套体制机制保障。要让城里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以及自然山水有机地相互配置与整合。农民职业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尽快由农业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再向公民社会转变。农民的收入由土地上的收入为主尽快向外出打工财产性收入以及第二、第三产业收入为主。要统筹城乡发展,在税收、教育、卫生、养老、就业机会、公共财政、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治、经济待遇等方面要公平、正义。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在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要有所突破,要让农民们以“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

四要注重文化建设。要把适合人们需要的文化建设放到重要位置,防止破坏、毁掉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文明,防止让进城农民没有心灵安放的家园,让新城镇留住他们的心和根。

7.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的探究 篇七

1 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的创新点

1.1 新核心

传统城镇化注重表面工程, 人口城镇化速度远不及土地城镇化速度。新型城镇化格局要求“以人为本”, 城镇化发展的实质是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趋于城市化, 在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提高农村文明水平。这个过程是农民享受现代化的过程, 是改善农村生活状况的过程, 能促进农村更好地发展。

1.2 新理念

新的城镇化要求树立新理念, 将城镇居民和城市人口放在平等位置上, 降低户籍对各种福利的影响;提倡城乡一体化, 为城镇务工人员的住房、子女受教育、养老保险等提供补助, 争取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同步;对于城镇现有居民, 应为其修建基础设施, 改善其生活环境, 创造适宜城镇发展的条件。

1.3 新动力

新型城镇建设要将“四化”作为城镇发展新动力。农业发展现代化后, 农民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为城镇化提供了基础。工业化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动力, 不但能改变城镇居民的劳动力设置, 还能提高城镇经济水平, 推动城镇进一步发展。当今世界, 各种信息融合到工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生产中, 为生产的先进性提供了基础, 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反作用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 四者相辅相成。

1.4 新方式

传统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较低, 发展方式主要为开发土地, 建设居民楼。新型城镇建设要求建设过程中转变建设方式, 将自然资源和人类生活相结合, 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 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 采取以生态文明为前提的新措施。

1.5 新格局

传统城镇化发展较混乱, 有序性较差, 为改变这一情况, 新型城镇化要求明确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功能, 以主体功能为中心扩建, 合理规划, 充分利用资源。如某些地区水土承载力不同, 在承载力强的地方进行建设, 把承载力弱的地方规划成绿地、草坪, 在其上种植草木, 增强其承载能力。

2 新型城镇化格局的建立措施

2.1 贯彻实施新的理念

首先, 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 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放在第一位, 发挥新理念的指导作用,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其次, 以新理念为基础, 加强城镇管理, 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 对建设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2 重视发展的均衡性

城镇发展的快慢, 不仅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也受文化发展的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保证城镇的建筑、制度、工业、环保、文化等均衡发展。这就要求新型城镇建设过程在提高城镇经济水平的同时,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推动文化产业的进步, 完善城镇法律体系的建设, 保证城镇均衡发展。

2.3 降低城镇化门槛

首先, 对农民落户条件适当降低。城镇相关部门要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城市服务, 适当降低农民工市民化标准。其次, 在建设公共设施、提供社会服务过程中, 坚持城乡一体化, 完善就业、教育、就医等服务体系, 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最后, 加快体制改革, 在教育和医疗方面提供补助。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看病难、子女上学困难等情况, 采取相关措施对体制适当改革。

2.4 加强融资力度

城镇发展过程耗资巨大, 住房的加盖、公共设施的完善, 社会福利的发放及教育、医疗补助等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针对这一情况, 城镇建设过程中应该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融资力度, 确保有充足的资金对城镇建设提供保障。

2.5 完善城镇化发展战略

合理的战略规划对城镇建设有指导作用。在城镇发展之初, 相关人员要考虑城市的人口承载力,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基础设计的建设程度, 及教育、医疗等体制改革的执行力度等, 对城镇发展现状综合分析, 对城镇发展方向进行规划, 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 为城镇下一步的建设提供指导。

摘要:本文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特点, 阐述了城镇化建设的创新点, 并提出建立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格局,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8.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篇八

关键词: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当前,四川省正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从城镇化发展基础、宏观环境、产业支撑、水资源支撑、土地承载、能源支撑等方面来看,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四川省需要更加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体系,更加注重集约节约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从传统城镇化理念到新型城镇化理念的转变,虽然只有一词之差,但包含的内容却大不相同。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为发展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

2.新型城镇化的一般特点和要求

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克服传统“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思想和行动,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要抓手,形成“城市辐射农村、农村聚拢城镇”的互动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

坚持产城互动发展。防止为城建城、为城造城,防止忽视产业配套和产业支撑,坚持以城促产、以城兴城,把二、三产业做得更大更强,发展现代农业,把现代城镇建得更美好,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坚持集约节约发展。从根本上避免“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带来的城市虚胖症,突出内涵式紧凑型城镇发展理念,强调集约城镇发展方式,强化城区的经济、生态、人居等功能复合。

坚持合理布局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特别是要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化就业、生活环境改善。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提升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低,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

四川省城镇化滞后于全国。2013年底,四川省城镇化率为4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83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8,西部地区第5。与沿海省份相比,分別比广东、浙江、江苏低2286、1806、1795个百分点;与西部省份相比,分别比重庆、宁夏、陕西低1344、712、641个百分点。

四川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尽管四川省城镇化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但相对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仍然滞后。按照钱纳里等人的标准发展模式,2013年四川省人均GDP在32516元,而城镇化水平仅为449%。按照工业化水平计算,2013年四川省工业所占比重达509%,一般来讲,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合理比例范围是14~25,而四川省的比值只有09左右。

2.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四川省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一是城市设施水平较为落后。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与部分省份乃至全国平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城市出现了交通拥堵、道路积水、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制约了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变。二是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农村设施建设落后状况亟待改善。三是城乡建设投资匮乏,“城中村”和旧城改造难度较大。“城中村”存在着环境、消防、治安等严重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同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手段单一,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等三大渠道,直接融资能力弱,不能有效利用证券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金融市场等融资工具。

3.制度因素的制约

从总体上看,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首先是土地制度。我国已经有大量的农民实现了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是却没有实现与土地的分离。由于产权不清,土地转让的成本过高,不利于农民间的分工与专业化,难以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同时,四川省作为全国粮食大省和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保障着国家粮食安全,如何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四川省面临的一大挑战。其次是户籍管理制度。我国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离,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变,导致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户籍制度改革也是四川省推进新型城镇化重要挑战之一。

三、加快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1.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人口转化的过程。到2020年,四川省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改造约470万人居住的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同时,要使大城市、中等城市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小城市和建制镇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努力实现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更加协调的目标。

2.开拓融资渠道,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四川省财力有限,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应集中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领域,对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领域,应打破行业垄断,再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争取银行贷款、推动企业上市直接融资的同时,积极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立混合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

当前,四川省城市建设投融资应重点从这些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探索发行城镇化建设债券,向资本市场公开发行债券,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设立城市建设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城市建设的投资基金。创新城建项目融资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应大力引进和应用项目融资模式,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将其按市场化模式运作。

3.加强制度创新。一是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机制,允许以县为单位,异地有偿调剂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建立有利于城镇建设发展的土地置换和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允许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进行流转。二是改革户籍制度。要以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城乡一体化试点为突破,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按实际居住地进行登记的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全省城乡统一户籍管理,放开对农民进城的落户限制。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作者单位: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参考文献:

[1]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 马懿莉.江西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 黄馨.四川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

9.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幸福洛阳 篇九

2014年12月,洛阳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根据国家要求,洛阳要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两个方面先行先试,总结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那么,洛阳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将如何开展,进城农民将获得哪些实惠,城市化建设融资和行政管理体制又将有哪些革新?

根据《洛阳市建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洛阳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期为2015年至2017年。其间,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积极稳妥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统领,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和地区特色,充分利用国家赋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重点推进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及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等四个领域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建立健全符合洛阳实际、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重点任务一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以推行居住证为突破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公平享受城镇基本公 共服务。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的机制,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市民权利和基本公共服务经费。

目标定位

到2017年,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向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开放;农业转移人口公平享有租用公租房的权利;约15万存量外来人口实现市民化。到2020年,农业转移人口成本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路径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与就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作满1年并参加社会保险的农业转移人口,或是依法经营满1年的自营业者,本人及其配偶、子女和父母均可自愿在中心城区落户。全部放开中心城区以外县城和乡镇落户限制。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今年年底前,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要设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服务窗口,服务保障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社会保障、投诉受理等工作。

●住房保障。把持有本地居住证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将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公积金保障范围。今年全年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7.38万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42万套。

●随迁子女教育。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向持有本地居住证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开放;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不受户籍限制,均可参加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入学报名和录取,并同等享受各类优惠政策。目前,今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已经结束,做到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应入尽入。

●养老保险。农业转移人口可自主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医疗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可自主选择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报销,方便农业转移人口异地就医和结算报销。

●社会救助。逐步将领取居住证且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保障范围,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社会救助待遇。今年,洛阳将启动社会救助平等待遇工作。

●就业创业服务。清理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户籍限制等不合理规定,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把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自主创业。2015年年底前,洛阳将选取有一定基础的县(市)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

路径二: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政府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义务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市政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公共成本。

●企业要为员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等企业承担部分,并定期进行职工技能培训。

●个人要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住房公积金和公租房租金等个人承担部分,其中公租房租金作为保障性住房的管理和维护费用。

重点任务二 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按照‚开源节流‛总要求,以发行城镇化建设项目债、政府债、鼓励公私合营(PPP)为重点,编制洛阳市城镇基础设施融资规划和政府资产负债表,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持续优化金融环境,有效降低城镇化建设成本和交易成本,建立起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目标定位

到2017年,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成效,政府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完成政府投融资平台改革;城镇化建设发债机制、政策性金融合作机制、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深入推进,政府存量债务明显下降,透明、规范、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成形。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 善的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

路径一:推进以发行城镇化建设项目债为主导的地方投融资平台改革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专业化原则,通过注入国有资本金、国有企业股权等形式,成立新的城镇化投融资公司,作为城镇化建设项目债的发行主体,以及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城镇化项目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城镇化建设项目债主要用于涉及城镇化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

●对试点发行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债进行严格的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和事后监管,建立债券发行的可持续保障机制,实现资产负债、投入产出、现金流‚三平衡‛,有效控制负债率,切实防范风险。

路径二:健全城镇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全市国有土地挂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等各类城镇化产品,均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发布,进行招投标等市场化交易,吸引全国范围具备资质的企业参与竞争。

路径三:深化公私合营(PPP)体制机制建设

●深入推动政府投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编制《洛阳市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完善特许经营制度,明确社会资 本参与各类公私合营(PPP)项目的资质、资金和运营门槛。在全省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中洛阳入围6个,8个签约项目中洛阳有5个。前不久,在洛阳推荐的17个项目中,有11个被纳入国家级项目库,在推广PPP模式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

●加强PPP项目的谋划运作。围绕提高城镇化项目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以经营性项目和准经营性项目为重点,编制项目库,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向社会资本公开推介。2015年,嵩县和栾川将重点推进白云山、老君山、重渡沟等开展PPP项目合作,打造世界一流旅游产业园区。

●加强PPP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

路径四:深化政策性金融支持机制建设

●发挥政策性金融在长期融资方面的优势,支持回报期限较长的城镇化建设项目。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城镇化建设项目。

目前,洛阳已与国开行签订《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合作协议》,支持棚户区改造等城镇化项目建设。此外,洛阳还分别与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联合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建设。

路径五:分步编制公开透明的政府资产负债表

●利用省政府举债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倾斜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省级代发地方债券资金。

●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分步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逐步建立起公开、公平、高效的新型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机制。2015年,洛阳将启动政府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

路径六:完善市场开放、信用健全、监管有力的投融资环境

●鼓励跨地区金融合作,吸引其他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为洛阳城镇化发展服务。加强与商业银行的金融合作,开发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争取省政府设立的各类基金,支持洛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与省投资机构合作设立洛阳产业投资子基金。目前,洛阳与省豫资公司联合成立了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的河洛新业投资股份公司,建立了城镇化发展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平台。

●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建成覆盖政府、企业、居民的信用平台,实现政府部门对参与城镇化建设企业信用记录的便捷化查询;建立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

●完善城镇化投融资监管制度,防范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出现。

重点任务三 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基本权 益的前提下,规范和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提高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

目标定位

到2017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率力争达到100%,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有序、分配合理的农村产权制度。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产权管理体系。

路径一: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有偿流转制度

●在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空置宅基地使用权以及房屋所有权可进入交易平台进行流转,形成产权清晰、保护严格、农民自愿、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产权流转制度。目前,洛阳已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5年年底前,偃师市、孟津县、栾川县要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6年年底前,洛阳要基本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路径二: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长效机制

●完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激励机制。对在城镇已购置商品房或愿意进城镇定居,并自愿退宅且以后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采取货币补偿、置换或城镇购房补贴等方式协商收回空闲宅基地。

●健全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处置和利用机制。退出的农村 宅基地应优先保障农村发展建设用地需求,符合相对集中连片、宜农用途等条件的,可根据规定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复垦后产生的建设用地指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有偿利用。

重点任务四 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管理模式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有序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逐步形成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目标定位

到2017年,通过对行政区划的适当调整,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行政区划格局和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体系。到2020年,形成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启动撤县设市申报工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着力培育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小城市,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吸引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试点期内,优先支持伊川县开展撤县设市申报工作。

●推动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提升辐射带动能力。适当增加中心城区的辖区范围,将与中心城区联系紧密的部分 乡镇纳入中心城区。开展市辖区优化整合工作,将发展规模相对较小、发展动力相对薄弱的市辖区进行适当调整,优化整合洛北城区发展空间。

●开展撤乡建镇工作,带动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立足优势,建设一批独具影响力、辐射力的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商贸大镇等。支持重点建制镇,争取进入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选取部分重点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建设,赋予部分县级管理职能。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幸福洛阳

洛阳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动员推进会指出,必须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发展目标,努力实现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相互渗透、一体发展。为深入宣传贯彻会议精神,为洛阳科学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营造舆论氛围,洛阳日报今起开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幸福洛阳》栏目,将推出系列评论和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一发动全身 蹄疾而步稳

一论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承载着洛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百姓对幸福 生活的期待。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都有了明显提升。

肩负着国家试点的重任,承载着帝都复兴的希望,托举着700万河洛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洛阳的重大考题。

在近日召开的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动员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陈雪枫明确指出,洛阳正在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化既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又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发动全身‛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尤其我们今天所强调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也涉及城镇布局、产业升级、生态发展、历史传承、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内容,更与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事项息息相关,确实是‚抓住一点,突破全局‛的切入口。

一个城市要跨越发展,必须始终‚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正确‛。当前,稳增长、保态势压力加大,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如果偏离了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轨道,经济发展就少了一个强大引擎,转型升级就少了一个有效抓手,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就少了一条重要途径,区 域协调发展就少了一个有力支撑。如此,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开放创新城、文化示范区、最佳宜居地将怎样打造?副中心的定位又将如何实现?

放眼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然而,与我国东部地区高达62.2%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比,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

国内城市的发展轨迹,透露出这样一条清晰可循的脉络,那就是大凡活力强、发展好的地方,城镇化水平就高出一筹;同样,城镇化水平高的区域,也会因为获得更大的内生动力,从而登上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

看回洛阳。截至2014年,洛阳城镇化率达到51%,高于全省平均值5.8个百分点,在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等方面也进行过有效探索,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但更应看到,洛阳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省内也低于郑州、鹤壁、焦作等城市,更不用说和已达到88.8%的厦门、达到69.8%的宁波、达到68.5%的大连比了。

尤其是,洛阳在推进城镇化方面真正带有改革性、突破性的工作尚无重大进展。比如,高楼大厦起来了,产业支撑 跟不上;城市空间拉大了,科学规划跟不上;农业人口转移了,公共服务跟不上;试点政策赋予了,改革思路跟不上,等等,这些更值得警醒。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成熟的推进模式可以遵循,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赋予洛阳试点城市重任的初衷。也正因此,我们更应该抢抓机遇、勇于担当、迅速行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努力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难题,一个一个破题,一个一个克服,确保积极稳妥、科学推进,做到‚蹄疾而步稳‛。

新型城镇化,要全方位打好‚组合拳‛,实现产业、城市、生态、文化相互渗透,一体发展。必须在强化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力求有城有产、产城互动;必须在推进人的城镇化上下功夫,注重以人为本、造福百姓;必须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下功夫,既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提升公共服务;必须在彰显洛阳特色优势上下功夫,让城市融入自然、留住记忆、充满智慧;必须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以敢闯敢试的改革魄力与举措破解人、地、钱等要素瓶颈难题。

今年,是洛阳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集中攻坚、重点突破的关键一年。冲锋号既已吹响,我们的责任感、紧迫感、执行力、行动力就要跟上来!(洛平)

在强化产业支撑上下功夫

—— 二论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

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全方位打好‚组合拳‛,而重中之重的一‚拳‛,就是要在强化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市委书记陈雪枫强调,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有城无产、有城无市必然导致有城无业、有城无人,城市最终变成‚空城‛‚睡城‛。

一针见血!

这些年,伴随各地城镇化的飞速发展,‚空城‛‚睡城‛乃至‚死城‛频频见诸媒体。不管是产业转型升级没及时跟上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还是一些求大求快盲目扩张的新兴城市,都遭遇了一个共同的‚坎儿‛:‚城‛起来了,‚产‛没跟上,‚人‛自然也没跟上。

要说这些城市绝对没产业,也不尽然,总还有房地产业嘛,但仅仅依靠房地产业,没有其他实体经济的支撑,没有过硬的主导产业,没有吸引力和吸纳力更强的二产、三产,一时繁荣过后,难免‚烟花易冷‛。正如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的那样,‚没有实业、产业的支撑,光建房子,聚不到人气‛。相反,如果坚持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依城促产,那 会是另一番风景——

晋江,全国县域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福建县域经济排头兵,以‚产城一体、融合发展‛为理念,优化产业布局,拓展企业扩张升级平台,产城同步、互促互荣,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模式‛。

临颍,我省中部县城,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却用短短5年时间建成名企云集、规模庞大、种类齐全、链条完整的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得益于主导产业的快速集聚,临颍县城区面积由14平方公里扩充至29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4万增至24万。

即墨,位于山东青岛北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其‚中国针织名城‛称号。这里建起万亩服装基地,整合了企业、产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成就了一个‚城镇化+产业化‛的‚即墨模式‛。

…………

我们今天所致力的新型城镇化,存在巨大的探索空间,也许将有很多种模式出现,但纵观那些已然风生水起的地方,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真正运用了产业对城市的支撑力,并且把这种支撑力做到强大而持久。

今天的洛阳,正确处理好产城关系尤其事关重大。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依托,‚洛阳要跨越发展就要有产业支撑,否则只能维持现状而不能做大‛。对 洛阳来说,在强化产业支撑上下功夫,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和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

发展布局要优化。

推动产城融合、良性互动,按照资源禀赋条件和城镇功能定位,强化分工协作,坚持组团式发展,加快形成新城与老城紧密融合、县城与市区组团发展、乡村与城镇协调建设、城建与产业相互促进的格局。中心城区要大力发展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白领型‛产业,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信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苗木、花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市区周边的城市组团,重点发展为中心城区配套服务、链接发展的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以商务、物流为主的新兴服务业和高效观光农业;山区县城和中心镇,重点发展生态环保型、劳动密集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产业,以商贸物流、观光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和生态农业。

主导产业要突出。

科学谋划我市的主导产业,打造支撑城市发展的‚七梁八柱‛。要依托我市装备制造业基础,以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发展集约化为方向,扎实开展开放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谋划发展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石化煤化两化融合、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尽快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就业容纳器作用,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繁荣服务业结合起来,把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工业服务业等,推动全市服务业提质增效;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稳妥推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牡丹产业等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提升农业效益。

服务企业要给力。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要持续打造‚使投资者成功赚钱是最大的环境,是检验企业服务成效的唯一标准‛这一品牌,坚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就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理念,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包容企业家,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企业、个个服务企业‛的浓厚氛围,真正为企业发展、企业家成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使洛阳成为企业家投资兴业、产业落地生根的福地。

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洛阳,要用产城融合的实效描绘又新又美的画卷!(洛平)

在推进人的城镇化上下功夫 ——三论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今天,站在跨越发展的新起点上,洛阳将如何思考‚城‛与‚人‛的关系、将如何谋划‚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日召开的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动员推进会指明了方向——

‚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目的不在于转移了多少人、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盖了多少楼,而是要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和谐共生中,注重提升转移人口质量,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实现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言以蔽之,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在推进人的城镇化上下功夫。

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是对新型城镇化本质的准确把握。

从世界范围看,城镇化推进200年多来,城市越来越主导着世界的经济命脉,而且正朝着生态型、人文型、智慧型和宜居型方向发展,也就是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其主体是人,其根本目的是人,其最终检验标尺当然也应是人。尤其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产业的城镇化、土地的城镇化、房子的城镇化,更是人的城镇化,其成果归根结底要体现在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和环境的改善上。

然而,在不少地方,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空 城计‛频频上演,‚兴城不兴业,见物不见人‛‚有城无市‛等现象不断出现;城市公共福利门槛抬高,使得不少人‚身在城市,脚在农村‛,‚城里的月光‛迟迟不能把安居乐业梦照亮……这些都明显违背了城镇化规律,这样的老路也不能再走下去了。

正因如此,中央才一再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明确提出‚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强调‚推进人的城镇化‛,源于对洛阳惠民发展的深入洞察。

2014年,我市城镇化率达51%,高于全省5.8个百分点,数据似乎还不错。‚硬币的另一面‛却是:我市当前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差距较大,全市仍有37.6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压力很大;即便在中心城区和县城,也仍有近40万农业转移人口尚未真正融入城市,没有完全享受到城镇居民待遇,处于‚半城镇化‛状态。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同时也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过程,最终要能够使更多有条件的农民不仅进入城市安家落户,并且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而‚37.6万‛‚40万‛等数字时刻都在警醒我们,如果不在推进人的城镇化上 下功夫,我们的新型城镇化‚组合拳‛就可能‚打偏‛!

总书记去年在河南调研时强调要着力打好的‚四张牌‛,其中之一就是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地级市,洛阳必须吃透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努力‚把正确的事做正确‛。

要有序推进人口转移。

本着优先解决存量的原则,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要优先把进城务工人员稳定下来,使他们真正在城镇扎根落户;另一方面,要结合城中村改造,建立起规范统一的城市管理体制,把生活在城市规划区或产业集聚区内的农民纳入城市人口一体化管理。要充分尊重这部分群众的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不能‚被落户‛‚被上楼‛;要通过制度保障同步跟进,让他们真正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过得好,在城镇安居乐业,获得归属感、增强幸福感。

要着力优化人口结构。

拥有怎样的人口结构,决定着城市的现在,更关系着城市的未来。要紧紧围绕建设‚白领城市‛的目标,积极借鉴深圳、成都等城市的经验做法,大力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加快引进和培育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带动新兴学科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和培育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发意识、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最大 限度地降低高校毕业生等落户城镇的门槛,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发展平台、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活力在洛阳充分迸发、智慧在洛阳充分涌流、才华在洛阳充分施展、价值在洛阳充分实现!

要积极营造融入环境。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简单把人转移进来,更重要的是让农村转移人口不断适应城市生活,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要着力提高转移人口能力素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扶持力度,让每一名转移人员都有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掌握一技之长,让每一名有创业意愿、具备创业条件的转移人员都能够得到帮扶、成功创业、带动就业。着力培养转移人员的文明素养,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将转移人口纳入社区统一管理,引导其参与社区管理决策和服务活动,不断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融入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新型城镇化对造福人民群众有着‚乘数效应‛,洛阳,要实实在在做好这个乘法!(洛平)

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下功夫 ——四论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将推动一个城市的发展再上台阶,正如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根基,高楼大厦终究盖不高、盖 不好。

着眼于此,市委书记陈雪枫在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动员推进会上强调,要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下功夫,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总体要求,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使城镇化程度与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相匹配。

一个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包含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它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基础,是实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才能促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提升,实现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

但是,如果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速度超出了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这在其他地方已有表现——

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多,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还有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

比如,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 弱,这些都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比如,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一些现行的城乡分割式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固化着并不合理的城乡利益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

这,都是前车之鉴,洛阳不能蹈其覆辙。

必须承认,从我市来看,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仍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县城和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能力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县区城镇建设用地粗放,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

必须看到,当前,我市仍有5390万平方米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未进行征迁改造,涉及居民19.5万户60.3万人,今年前8个月仅完成全年计划的42.8%。特别是由于征迁不到位,一些城市综合体项目进展缓慢、矛盾丛生,城市形象受损、发展迟滞,政府公信力下降,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必须正视,近年,洛阳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广大农村仍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有着巨大的反差。这与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还不相称,与开放招 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的要求还不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短板。

作为国家试点,洛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走出一条‚新洛阳模式‛示范道路,必须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努力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真正提升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功夫,当然要下到‚点子‛上——

要着力扩容提质。

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叶青院长讲过,洛阳市区如果进行科学改造,可以释放出30%的用地空间。可见,在保持现有城市建成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我市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立足旧城改造,坚持集约节约,按照‚应纳尽纳、应改必改,既要量力而行更要尽力而为‛的原则,大力推进实施城市征迁改造三年行动方案,不断优化我市发展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

要强化基础支撑。

着力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城市‚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网系统,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增强航空、铁路、公路的对外通达能力;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化与深圳光启研究院、沪江网合作为契机,加快推进光 子产品应用、‚云端号‛落地、光纤入户建设和‚蚂蚁雄兵计划‛等,建设智能化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广覆盖、易使用、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步伐,着力推进天然气、煤层气入洛管线及县县通燃气管网建设,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能源支撑。

要完善公共服务。

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机制,高质量实施‚美丽园丁‛教育基金洛阳教育培训项目,加快建设北大公学洛阳国际学校、北师大洛阳附属学校等重点教育项目,带动洛阳教育水平上台阶、大变样;在全面深化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三医联动‛破除‚以药补医‛的同时,积极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新建、参与改制等多种形式投资医疗行业,优先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进一批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国内高端医疗服务机构。

说到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相当于通过整合优化实现对城镇空间的再造,是新型城镇化的‚里子‛。只有搞好这个‚里子‛,才能撑起洛阳未来发展的‚面子‛!(洛平)

在彰显特色优势上下功夫

——五论科学推进洛阳新型城镇化建设

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

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洛阳的突破口是什么?或者说,洛阳该如何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和趋势,找准自己的发力点,既持续回答好‚洛阳之所以为洛阳‛的发展命题,又出色完成好国家试点城市应有的引领使命?

对此,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动员推进会给出了清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洛阳有4000年建城史,大自然的‘恩赐’与造化、先民先辈的智慧与汗水,缔造了洛阳良好的山水生态、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创新基因,这些都是洛阳城市的独特品格和鲜明特色,更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大优势‛,故而,洛阳必须‚在彰显洛阳特色优势上下功夫‛。

特色就是发展力,优势就是竞争力。

何谓特色?何谓优势?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绝。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正在推进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城镇化,彰‚特‛显‚优‛已经成为各地的共识与行动。

就拿河南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新郑市、禹州市为例。新郑是举世闻名的‚黄帝故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非常 注重发挥这一优势的助推作用,精心打造黄帝故里景区扩建等文化精品工程;禹州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也就主打‚夏都、钧都、药都‛三张名片。

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新型城镇化起笔破题时,如果能用足特色、发挥优势,就能亮点纷呈、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近两年,洛阳作为中部城市,之所以能吸引来一大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人才投资创业、安家落户,与我们努力抓好生态城市建设、生态优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大关系。最近,《奔跑吧兄弟》专程来洛录制节目,看中的也正是洛阳的历史文化深厚、城市特色鲜明。

彰‚特‛显‚优‛,洛阳迈出了步伐,也取得了成绩,但我们无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向哪里提升?怎么来提升?

从世界范围看,城镇化推进200年来,城市正在朝着生态型、人文型、智慧型和宜居型方向发展。洛阳推进新型城镇化,尤其离不开‚生态‛‚文化‛‚科技‛等关键词。也就是说,要更好地推动生态、文化、科技等与城建深度融合,进一步彰显城市特色和内涵,将洛阳建成宜居宜业的品质之 城!

要让城市融入自然。

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城市,持续做好山、水、气、绿四篇文章,真正把洛阳建设成为青山常在、碧水长流、鲜花常开、空气常新的山水森林城市;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坚持保护优先与重拳治理相结合,加强城市过境水系、周边湿地生态系统、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推动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提高城市绿容率、绿视率,着力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加快推进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故县水库引水、华夏文明第一河、‚三个百(公)里‛生态廊道、隋唐洛阳城万亩森林公园、林业生态圈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让城市更加生机勃勃,让人民更加神清气爽;借助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平台,充分学习借鉴欧洲先进城市发展经验,引入欧盟的技术服务与支持,建设一批试点示范项目,不断提升我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打造中西部地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要让城市留住记忆。

洛阳5000多年的文明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无数让世人惊叹和景仰的历史文化遗产。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定要坚持文化与城市融合、保护与开发并重、现代文明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决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给未来留下败笔和遗憾;要让城市成为历史记忆的存储器,使城市里的每条街道、每座桥梁、每个建筑都具有文化内涵,都可以记载洛阳的历史、讲述洛阳的故事、彰显洛阳的文化;要大力推动老城历史文化街区、龙门文化旅游园区、中央新影华夏文化产业园、正平坊文化创意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进一步叫响‚世界圣城、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四张名片,不断提升洛阳文化的软实力。

要让城市充满智慧。

上一篇:一个有缺口的馒头读后感下一篇: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