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2024-12-02

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精选6篇)

1.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篇一

天边的云,在燃烧自己

二狗叔,来回包村场转了几圈

尾随的还有山风,大黃狗

解下领带,他说

不习惯日子系得太紧

面向而坐

山上的梯田,反射着正光

蜿蜒而动,河流,小蛇

镜面翘着,一大把白胡须

挂在树上的鸟鸣,托举金黃

麻雀太小,踩踏五线谱

村庄的许多事,必须大黃狗同意

比如选举,比如那年卖树

饥饿的村庄

总是选举雨滴或者果树当首领

山外的来风,喜欢和叽叽喳喳的山雀

讨论还未正式颁布的法规

不过,村头的老樟树

还是经过层层考察,晋封为鄂东樟王

只是他自己,从熙熙攘攘的游客合影中才略知一二

远处,买花的人,比种花的人多

当然赏花的人更多

霞光也比樟王的香气还清瘦

二狗叔,每天都在心里记了数

望着,山顶燃烧的云

他还嘀咕:大黃狗该调班

只适合守夜

尽管老黃历说,狗来富

2.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篇二

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在奶奶家看电视。突然,外面传来了几声“哞哞”的牛叫声。我想:牛一定是饿了,可家里的干草被牛吃完了,奶奶和爷爷也没把牛放到树林里去,怎么办呢?我想啊想,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自己来把牛放到树林里去。于是,我快速地穿好鞋子,拿上牵牛绳,然后用牵牛绳把牛牵着,就去放牛了。

我走啊走,终于走到平坦的水泥路上,我拿着一根棍子,放到左肩,右手拿着牵牛绳。这时,我不由地想到了一个情景:孙悟空带着白龙马。我觉得我拿的棍子就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牛好像白龙马,想到这里,我不由地开心了起来,哼着小曲,把牛慢慢地牵往树林里。。。。。。

到了树林,我先把牛牵到一个比较阴凉的树荫下,然后拿着牵牛绳一步一步向陡峭的山坡上爬。我爬的时候,手脚的动作配合得很吃力,火热的太阳在炙烤着,我已经满头大汗,豆大的汗珠,正一滴一滴地往下掉,此时的我的体力不支,我有点想放弃了。这时,我又想起年迈的奶奶每次放牛跟我一样,可她并没有放弃,而是又一步一步慢慢地爬上去。一个老人都不放弃,我这个孙子当然不能放弃,我就继续接着爬。虽然我每爬一步,脚没站稳,就滑下去一步,可我还是坚持,最后,我终于爬了上去,我无比开心!

等我爬上去时,牛已经开始吃草了,我就把牵牛绳在一棵树上打了结,我就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在第一次做那件事时,总会有你自己意料之外的事发生,只要你坚持不懈,就能有所收获。

3.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篇三

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结构。最后的结局,我相信每个观看者的心中自然是被那位教师所打动的。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可能你的无意识的一个举动就会伤害一颗弱小的心灵,也可能由于你的一个不经意的微笑,问候,给某个孩子带来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给人指明了方向,是希望的光,生命的热忱。

4.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篇四

审计意见征求稿

史官镇人民政府::

根据中共白水县纪委、监察局、农业局《关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通知》(白纪[2008]13号),受史官镇党委、政府委托,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和《陕西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的规定,白水县农村经济审计站组成工作组,于2010年5月12日起至6月30日对段家山村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5月12日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这次审计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顺利地完成了审计任务。现就审计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史官镇段家山村位于史官镇北,区域面积____平方公里,荒山____亩、耕地_____亩,果园_____亩,村辖____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_____户,人口____人,现有村干部_____人,其中国家财政核定___人,党员____人,设支部一个。200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____元。该村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致力改变村面貌,发展农业生产,____年被县政府授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

二、审计结果

审计组在镇纪检、经管部门的配合下,认真审阅了该村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5月12日的会计账簿,查阅了记账凭证,审查了各种原始凭证,盘点了库存现金,并结合账面对资产进行了核实,另外,就该村的财务公开、民主理财情况接待了部分群众。经审查表明:

1、该村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发展壮大,基础设施建设趋于加强,积极引项争资硬化道路建设,完成村道路硬化4.5公里,积极发展公益事业,1

努力发展农业生产。

2、该村两委班子机构健全,能较好的发挥职能作用,村干部分工明确,做到责任到人。

3、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5月12日现金总流入为340492.90元(详见附表)。其中:国家财政补助109779.00元,经营收入31650.00元,一事一议筹款80000.00元,应付款116063.90元(其中范永军垫款97598.90元;借李文生款10000.00元,张发育垫款元),其他收入3000.00元。

4、2008年11月1日至2010年5月12日现金总流出为315198.30元(详见附表)。其中:生产经营支出3400.00元,管理费用117659.30元,基础建设166717.00元,公益事业2500.00元,应付款11239.00元,其它支出13683.00元。

三、存在问题

经过对该村提供的财务资料和原始单据的审查,存在以下问题:

1、违反财经制度的报帐票据较多,其中:A白条报帐7笔,涉及资金13387.00元;B证明条报帐2笔,涉及资金326.00元;C无台头票据报帐26笔,涉及资金4938.50元。

2、财务管理松散,报帐原始凭证60%为非正规票据,现金管理混乱,坐支现象严重,财务收支情况未向群众公开,透明度差。

3、非生产性费用开支较大,占到资金流量的30%,加重了集体负担。

4、村级负债较大,且村两委决定借贷资金时,未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5、部分款项支出无用途、无票据,自列清单报帐,共涉及48747.00元。即:2008年10月20日支常向芳到白水交通局输油路花费1220.00元;2008年10月20日支范永军办理村油路建设手续花费、09年春节花费、市扶贫部门争取项目花费32900.00元; 2008年7月31日支范永

军去交通局办理通村油路计划及相关手续费602.00元;范永军经手支2009年9月30日至10月1日去白水花费2600.00元;范永军经手支油路花费款11425.00元。

6、支书张发育承包22亩集体土地,从2003年至今未向村上缴纳承包费,每年450.00元共计3600.00元。

7、村级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缺乏内部监控机制,不良举债和开支随意性较大,违规报帐票据较多,民主监督不到位,财务主管监管不力,未严格按照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办事。

四、处理意见

1、加强报帐票据审批审核关,杜绝违规票据入帐报消。其中无台头票据不能确认费用开支单位,不能报帐。

2、村上要建立完善的帐务监管机构,严格财务开支审批审核程序,加强现金管理,实行帐款分管,严格按照监察部、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公暂行规定》定期公开财务,加强民主管理。

3、取消村级招待费是农村税费改革和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对确因工作需要而产生的非生产性开支,要按照《陕西省农业厅、民政厅、监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工作严禁公款吃喝等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坚持勤俭办事业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禁止铺张浪费,坚决控制超规格超标准的费用开支。

4、村上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文件精神,量入为出,坚决制止盲目举债,确因村务需要借货时,必需要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做为偿债保证,并要召开村民代表会或村民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村上要建立制止新增债务的长效机制,确保不出现新的不良债务。

5、大额支出必须有国家财税部门规定的统一票据,同时要附详细核销清单并注明用途和经办人。无票据、无用途费用支出48747.00元,不符合财务报帐规定,不能入账报销。

6、村干部拖欠的集体承包款予以清收,以确保集体资产安全。

7、村上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内控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民主理财制度,加强民主监督。该村财务管理存在的混乱问题,村财务管理者负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依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和相关财经法规,给予该村必要经济处罚。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有异议的,在接到审计意见征求稿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逾期未提出或意见未送达,审计单位将视无意见。

白水县农村审计工作站

5.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篇五

紫泥镇安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生态村建设是现时代之下新的发展道路,它主张统筹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多个方面的协调持续发展,构建健康和谐的生态系统。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通过实地走访和入户座谈,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系当前全市创建生态市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环保工作思路,形成了新的工作机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安山村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安山村基本现状:安山村,位于紫泥镇的西侧,距镇区1.6公里,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有7个自然村,有8个村民小组,1118户,共4489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137元,全村主要以蘑菇种植为产业。安山村地处九龙江北溪下游,三面环水浒茂岛头,村庄地势平坦,共同构成了一幅层次丰富的田园景观画。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创建生态村的发展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了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安山村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植树、修路等一系列活动,现在进入我村,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副迷人的现代农村画卷,一幢幢现代新农居规划有序,整洁别致,一条条笔直宽广的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子,一幅幅贴于墙上的生态村创建宣传标语格外显目,一条条清澈整洁的渠道灿烂耀眼,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村。我村的主要做法有:

一、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为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整治工 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安山村充分利用标语、宣传栏、广播、宣传材料等阵地和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论氛围。积极引导群众树立“绿色文明,和谐生存”的理念,使环境意识深入民心,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利用两委会,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以及老年理事会议传达贯彻生态村创建的有关文件精神和相关政策支持,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成立了“创建生态村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常务副组长,村两委成员分任4个片区负责人,充实配全环保监督人员,建设专职卫生清洁队伍。同时,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制定“安山村环境卫生整治责任”,有效促进“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开展。

二、整合资金,扎实开展生态建设。近年来,安山村整合各类资金,全面启动生态建设,迈开了创建生态村的步伐。根据生态村的标准,安山村扎实地开展创建工作。他们在对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梳理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并制定实施了《安山村创建生态村工作实施方案》、《安山村村规民约》,加强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我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美化环境,提升品位,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以优美的环境做好创建生态村的工作。在开展创建生态村工作中,安山村实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紧紧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彻底扭转“脏、乱、差”的卫生环境现状,实现“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的村庄形象,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协调推进 2 农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安山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集资7.5万元安装160盏路灯;投资31万元,集资5万元清理河道3000米,拆除违章建筑18处;投资2.4万元,集资5.6万元改建公厕4处;投资4.6万元建设8处垃圾堆放点以及购买两部垃圾清运车,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投资112万元用于堤岸加固、砌石护坡5.6公里;投资56.4万元,集资85万元进行9条水泥路硬化;家家户户都建有卫生户厕,配备化粪池。村里建设沼气池、氧化塘,氧化池,利用自然高差、湿地生态系统处理净化生活污水,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安山村大力提倡和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村民主要采用低污染的燃气、电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多方筹资,种植龙眼树、荔枝树、三角梅等花草,提高绿化覆盖率;大力提倡推广低毒农药和使用低残留、低污染的农家肥、有机肥;结合家园清洁活动,以抓好农户清洁卫生为切入点,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以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为主要内容,全民动员,组织开展了多次全面彻底的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对辖区内的垃圾进行面彻底清理,不留任何死角。2008年,安山村顺利通过家园清洁行动省级验收。

三、狠抓管理,创建工作上水平。安山村制定了环境保洁制度,村成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洁队伍,每户配备一个垃圾箱,全村配备6个保洁员,2辆清运车,4辆卫生清理车,用于生活垃圾的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并统一运送到镇中转站。建立了长效保洁制度,做到专人管理,经费保障,常年保洁,达到灯亮,水畅,路洁、树郁、花香,让村民生活开心,顺心,舒心、称心。

安山村对村民居住与工业区进行科学规划和分离,划分为居住区,农业区和工业集中区,实现工业区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并加强村内两家食品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管理力度,两家企业均配备有环保处理措施,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均符合环保要求。

精神文明建设顺利推进,村民文体健身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文明新风尚之风吹遍全村每个角落,使安山人的文化科学素质大大提高。

二、安山村生态建设的启示

通过详细了解和认真总结,我认为安山村创建生态村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发展。正如《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中所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自觉行动,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不断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安山村人民群众正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一方面做足群众的思想解放和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生态建设的巨大意义,发动和依靠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自觉参与创建。另一方面让建设活动始终沿着“实现农民愿望、满足农民需要、维护农民利益”的主线不走偏,使生态建设工作真正成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让农民看到和获得实实在在的“眼前利益”,从而激发了巨大的建设热情。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抓发展。安山村生态建设和发展不搞“一 4 言堂”、“一刀切”,而是鼓励农民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从最迫切的实际需要入手,各尽所能,因地制宜。发展规划的制定,全都根据我村的实际而定,而且坚决做到“有谋则动、动则见效”,让农民实实在在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加坚实地奠定了今后发展的基础。

三是坚持优势突破抓发展。“经济要发展,生态是基础,环境是优势”。安山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正是靠着宝贵的生态自然环境的优势,大搞生态建设,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我村立足自身实际,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关键、把推广农业科技作为支撑、把保障生态环境作为基础,走出了一条“打绿色牌,走生态路,靠农业产业富民兴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逐步我村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是坚持创新方法抓发展。一方面创新投资机制。以“硬化、绿化、美化”为基本标准,建成安山村现有规模的生态村大概投入了上百万。这么多钱从哪里来?他们采取了“村集体和农民为主出一点、市镇财政奖补结合拿一点、包村单位和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的筹资办法,并特别强调了农民自主投入的作用,广开筹资渠道,创新投资机制,为创建文明生态村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全市创建生态村的建议

一是必须坚持“生态为本”的发展思想。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两者互相影响,既可相互促进,又可相互制约。对于当前我市创建生态市各项工作来讲,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5 义。安山村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坚持依托生态环境搞开发,做大做强农业,谋划开发生态旅游,在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村人民群众的致富。另一方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文明的公共秩序、卫生的生活习惯、科学的生产方式”增强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是必须充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实现地方经济不断发展,群众是基础,领导是关键。安山村在发展工作中,紫泥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大帮助、大支持,支部书记亲自抓,带头跑项目、找资金,两委干部齐上阵,搞发动、做工作,全体村民积极行动,克服困难、大搞生态,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可以说,没有市、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没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组织和带头参与,就没有我村发展的成果。

三是必须探索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巩固现有成果,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使生态创建活动在资金筹措和使用、政策持续性等方面不断获得新的动力,生态创建才能真正扎根农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我村及时有效地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保障了各项工作有依据、有机制,不仅巩固住了现有成果,也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6.关于山村的美文欣赏:放牛 篇六

报 告

区设计院:

青山村位于青白石街道东北部,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居住农户109户,总人口487人。除退耕还林的土地外,现耕地面积为400余亩。主要种植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其中果树种植约为28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

我村主要生活来源为农耕,且耕地多处于高原山地,水利灌溉极为不便。目前有4座泵房机组提取灌溉,其中:一泵扬程23米,功率45千瓦,水流量488米/时;二泵扬程97米,功率110千瓦,水流量234米/时;三泵扬程110米,功率110千瓦,水流量288米/时;四泵扬程90米,功率110千瓦,水流量288米/时。其中三泵至四泵的部分管道在2005年已作更换,但二泵至三泵及四泵以上的大部分管道已使用75年,由于管道使用时间长,破损严重,每次因管道破裂维修而错过最佳的灌溉时机,严重影响了青山村村民的农业生产。为确保我村农作物及时得到灌溉,现特恳请区设计院规划更换我村水利管道,保障农户的生产生活正常有序地进行。

特此报告。

上一篇: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操作流程下一篇:环境保护局政策法规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