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

2024-06-27

我的家(共20篇)(共20篇)

1.我的家 篇一

因为老师布置的采访任务,我才得以了解到我们唐家的家史。我印象最深刻的算我的高祖了。

他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到20岁就被国民党拉去当壮丁了,被迫加入了国民党军队。可是他这人

胆子小,从来不敢杀生,因为老实听话,最后也只能当个小排长。据爸爸所说,高祖上战场的时候,因为害怕

打死人,经常是朝天放枪的,他上战场也就是浪费子弹。

他虽然没杀过人,可是子弹是不长眼,他还经常受伤。有一次,听说还伤到睾丸,幸好在那之前已经

他已经有了孩子,后来被送到了南京治疗。

在亲戚朋友的印象中,高祖是个很和蔼的人。解放后,高祖经常被批斗,年纪大了还经常被拉出去当街示众。再后来,每次运动一来,他知道自己又该批斗了,每次都很自觉的,熟门熟路的,把牌子挂在胸前,手上敲着锣鼓,

就自己上街了,正因为他胆子小,没杀过人,所以每次运动也只是被思想教育,并没有被枪决,后来也就在宁波老家

度过他的余生了。

他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的爸爸,他和太婆干的都是体力活,他们要养五个孩子,为了讨生活,所以

他们搬到了大上海了。但是,因为他们是外地人,干同样的事情,工资却要比当地的上海人微薄一些。这样

才有人愿意请他们做事。为了养孩子,他们省吃俭用,还是很困难。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爷爷的哥哥送给别人领养了,(后来至今都没能联系上了)。可能是因为劳累过度,太公太婆先后得了肺结核,很早去世了。

爷爷是兄弟姐妹居中的,二爷爷年纪最大,他出去当工人挣钱,供爷爷和兄弟姐妹几个读书,爷爷最争气了,

爷爷考上了华东师大,被分配到了四川,娶了一个四川的奶奶,这才有了爸爸。听说沿海城市好,爷爷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待在四川了不甘心,等爸爸大学毕业的时候,爷爷就托关系把爸爸送到温州工作。

爸爸在温州认识了我妈,之后就有了我,这就是我家的家史,希望我能继续传递生命的接力棒。

2.我的家 篇二

刚参加工作时, 我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 配电组的老师傅们成了我迷惘中的“引路人”, 无私地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他们在思想上耐心地引导我, 在专业上向我毫无保留地讲解、手把手地传授技能, 使我很快能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可以说, 班组不仅是我的又一个“家”, 也是我的又一所“大学”!

无论是朝阳初升的清晨, 还是弯月微垂的黄昏, 每一次踏进班组, 大家都像回到温暖的“家”。“家”里的墙上, 挂满了一面面客户们送的锦旗;柜子里, 摆放着一块块奖状和奖牌。就是这么一群朴实又普通的人, 一次次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给电力人争光, 为电力事业添彩, 一次次铸就了无数的辉煌!我们风里来雨里去, 尝尽了抢修故障、线路施工的苦辣;经历了炎夏酷暑、严寒深冬中在电杆上奋战的艰难;也经历了客户和家人不理解的奚落和怨言, 可我们依然深爱这个岗位, 珍惜这份工作。只要能亲手架起那座真情的彩虹, 亲手为客户送去温暖和光明, 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这就是我的家人, 我最亲爱的战友, 最亲密的伙伴!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 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 朴实得就像一粒粒小石子, 心甘情愿铺于电力事业道路上。就是他们, 用满腔真挚的热情架起了一座座亮丽的彩虹, 用真诚无私的爱心演绎着无数的精彩!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 辖区内山下的一段10kV线路因大风雪突然断线, 配电组接到命令马上展开排查抢修。当时, 北风肆虐地呼啸, 积雪没过膝盖, 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攀行着, 裤管和鞋子里灌满了冰雪, 腿脚冻得不堪忍受。登高作业的几位师傅迎着凛冽的寒风在电杆上加紧抢修, 手和耳朵几乎失去知觉。当接好最后一根线缆, 拧紧最后一颗螺栓时, 他们的脸都冻成了青紫色, 手上皲裂的口子都流出了血, 疲惫地从电杆上下来后, 又冷又乏, 几乎瘫倒在地上……但听到终于恢复送电的消息后, 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3.我的公主我的家 篇三

我发现自己最近有病,具体症状是:每天早上八点零五分,我都在门口借着穿鞋磨时间,直到听到隔壁那声门响并且有了说话的声音,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冲出去,然后装作人模狗样地打招呼:“您早,这么早就上班啊……”

对象是我的邻居,一对30来岁的夫妻。再具象点,是那个挽着丈夫把眼睛笑成两道孤弯的准中年太太。

很没意思,我才34岁,算是一家不错企业里的头目,条件收入都不错,可我就像电视里的猥琐大叔那样,迷恋上偷窥邻居的太太。更没意思的是,这位邻居太太既不美貌,又不年轻,身材是墩厚型,皮肤是粗糙的。而且据我怀着阴暗的心理探知,这对夫妻几个月前才从松江郊区调到上海,衣着打扮也略嫌土气。

我没其他意思,只是想说,她真的不是一个让男人从外貌上迷恋的女人。可我到底喜欢她什么呢?总结起来应该说,她给我的感觉,很像北方那种厚实的大馒头,实在,扛饿,以历经了风雨的洗礼,浸染着岁月的痕迹,感觉要能咬上一口,那劲道,大概会特别有嚼头。

在分析了自己的心态后,我真是觉得,我太猥琐了。

在没有遇到她之前,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男人。算来也结婚8年了,好歹撑过了世俗的7年之痒。

得承认的是,结婚前,我只了解女人的身,不太了解女人的心。而我老婆苏悦,条件真的很好。她今年32岁,嫁我时25岁,刚研究生毕业,是上海某艺术院校舞蹈教师兼某艺术团体舞蹈演员,主攻民族舞,什么新疆舞、蒙古舞、孔雀舞多少都会一点。

现在想起来,我对她那个一见钟情的初见,就两个字总结:虚荣!女人在20多岁时人瘦,穿衣服特好看,又有舞蹈家的清高气质,于是正常的男人如我被迷住了,半年后我们结了婚。

不是不知道苏悦有个在职能部门做主管的母亲,从小娇生惯养;不是不知道她从来十指不沾阳春水;不是不知道她娇娇袅袅需要男人哄和疼爱。但我以为,女人会随着年月的浸润而长大,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窖”,还未入口人已陶醉。

我认为以苏悦表现出来的优雅,和看似良好的家教,是有这个潜力的。

★我的公主我的家

有句老话叫:活到三十还没断奶。我确信这是为我老婆写的。婚前靠父母,婚后靠老公,自己从来不为家里操半点心。

结婚的时候,买房,装修,家具,跑礼仪公司,蜜月旅行计划都是我一手操办。她妈说了,闺女没吃过苦,这种事情少干点是幸福,老是干就是不幸了。我那时工作没这么忙,她的艺术家脾性又让她买什么都挑三拣四磨蹭上半天。就这样,这一大堆成家立业的事全被我包揽了,一直至今。

平心而论,她也曾想帮我。但上学上到25岁,刚毕业又回到学校,环境单一,几乎什么都不懂,看我忙得脚不沾地,甚至不懂得给我倒杯水擦个汗什么的。

真是婚后才发现,我不懂得什么是女人。苏悦极其浪漫,这点我知道,每年过生日都要我给她买礼物,照纪念照,情人节要送花。前几年,我是真坚持下来了。可过了30岁,男人总要慎重考虑事业的重要性吧,應酬会多忘性会大吧。再说跟老婆,身上哪有个斑都熟悉得要命了,这怎么还能浪漫得起来?

不是我抗拒浪漫,我是抗拒把佐料当成了正餐,每次完成这些规定任务时我都酸得要死。特别是每年三八节,苏悦都要我到她学校去接她,还要带一大束花。有一年忘了,她三天没和我说话。

这些形式主义,真的这么有意义?我不是个闷的男人,自认为性格外向,也喜欢跟人逗乐耍贫嘴。但跟苏悦我偏偏逗不起来,只要开点过头的玩笑她就给我脸色看。她在我面前一直保持着高贵的艺术家范儿,吃饭给她递个碗她也要说谢谢,优雅无比。可我现在是准中年了,特别是进入30岁后,事业在上升,难得不应酬回家吃饭时,就希望饭后能跟老婆亲亲热热地挤在沙发上说会话,一起看部最新的“不良词语自动过滤”,然后把这股热情卷进被窝里。

说到这个,那就更让我郁闷了。“不良词语自动过滤”的美妙感受,身体的因素只占很小的比重,气氛和亲昵的需求更重要吧。记得去年看完《色·戒》,我贴着她的耳朵逗她,说不如试一下新花样?她当然没同意。可就这种夫妻夜话,她也敢告诉她妈妈,结果周末丈母娘把我骂了个把小时。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动这心思。

我现在,特羡慕人家的老婆会来事,该抛媚眼时抛媚眼,该装严肃时装严肃。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不用老公操心,回到家拖鞋一换,上菜,这才是家啊!

有时候我真愿意是苏悦穿着围裙满厨房转悠,时不时探头跟坐在沙发上的我说两句笑话。电视里的老夫老妻,不都是这个样子吗?可我家里,永远是保姆忙里忙外。

★丈夫的需要

那天我在厨房洗手的时候,看到隔壁那对夫妻刚搬进来,搂在一起晒被子。人家也是30多岁,可那股亲热劲……我真没有贪图那女人的姿色,可她那敦实有力的腰,还是让我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在想是不是男人进入中年后,审美就不可阻挡地开始发生变化?老婆就睡在我身边,她到现在还是水蛇腰,是每天晚饭后必钻练功房得来的。可我真想对她说:“老婆,我25岁时爱你柔柳扶风,35岁时更愿意搂着你粗壮得安心的腰身困觉。”

我拉了拉她的手,轻声说:“老婆,我们生个孩子吧。”她在睡梦里迷迷糊糊地哼了一声,没忘记把我手甩开。

我的老婆大人,从来就没有自己拿过什么大主意,除了不怀孕这件事情外。是,她是艺术家,爱美。可人再漂亮,要是一蜡像,有劲么?也许要到了我这年龄的男人,才有这体会,老婆瘦得一搂,骨头能硌得你生疼,实在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

这几年,我很多次企图跟她沟通,干什么都讲个天赋,她跳到30岁,也成不了杨丽萍啊。那不如就好好做个教师,管管家里的事情,尽尽老婆该尽的本分不好吗?我现在家里大到吃饭穿衣,小到鞋油放什么地方,都得问保姆。

就在上礼拜天,保姆请假了,她决定贤惠一把,给我下速冻水饺。结果我在书房看了半小时书还不见她喊我吃饭,饿得受不了去厨房一看,一锅饺子生生被煮成咸汤。艺术家哭着告诉我,她把饺子和冷水放在一起,打开煤气就进练功房了。

我瘫在沙发上,闻着隔壁飘出来的一阵又一阵红烧小排的香气,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只是个俗人,其俗无比,只觉得她与其说是搞艺术,不如说是被艺术搞得不食人间烟火,走火入魔。

当天晚上我们一人一盒方便面。她一边嫌味道难闻,一边问我:“老公,我是不是老了?我是这样好看,还是再瘦点好看?你说我还能得荷花奖吗?”

“我现在都不敢和你上街,怕人家都嫉妒我,你说你漂亮不漂亮?”

她真的很单纯,几句好听的话,就眉开眼笑地放我进了书房。

两小时后我进来,艺术家已经在客厅睡得很香了,我轻手轻脚给她盖上空调被,望着她小巧的嘴唇,清秀的面孔,长长的睫毛,耳后弯曲的绒发,怀里抱着毛茸茸的功夫熊猫,仿佛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我还是爱她的,但我只想长长地叹口气。

女人都有公主情结,就跟男人的处女情结一样让人不可理解。但是,你见过30岁以后的公主吗?我老婆苏悦就是。

现在,我还能整天哄着她,40岁呢?45岁呢?有生以来第一次,我不太敢去想象与她一起的将来。

4.我的家作文700字 我的家庭 篇四

武汉的美食,仿佛附着魔力,让旧顾客回头,吸引着新顾客。在武汉,户部巷小吃可以说是武汉美食界的“领头龙”,我可以自豪地对你说:“到武汉不吃户部巷的热干面,就像没来武汉”!说到热干面,武汉乃至全国各地的人都会说一句武汉话“听了头”。热干面干而不缺水份,既便宜又实惠,当之无愧“早餐珍品”呀!江城美食,我喜欢吃。

比起美食,更多的“文人”一定喜欢我们大武汉的“建设干货”——黄鹤楼。黄鹤楼可是“天下第一楼”!从古至今,不知多少志士、名人高歌它,吟诵它。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崔颢家喻户晓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广为传颂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你收获的不仅仅是愉快,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使心灵得到净化,这就是黄鹤楼的魅力所在,难怪每逢节假日黄鹤楼被人潮所簇拥,呈现万人空巷的情景。站在黄鹤楼远眺,看着夕阳与黄鹤楼近在咫尺,长江江面波光粼粼,好一副“斜阳平楼降波中”,黄鹤楼,我想看!

我的家乡——武汉,即使你没有北京的繁华,也没有上海的国际化,更比不了西安的古老,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爱着你!

武汉,我的家乡,我爱你!

5.我的家 篇五

走进我家,在朝南的第一个房间,就是我家的客厅了。在南边有个书柜,书柜里有〈〈三国演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许多课外书。在朝东有一台19寸TCL牌的电脑,在我要查资料时,我就会想起他。北面有一排沙发,沙发前有一台电视机,我做完作业,就会在沙发上看电视。

在我家朝南的第2个房间,是我爸爸妈妈的房间。房子正中有一张床,床上的被子整整齐齐的。床前有一台电视机,边上还有一台DVD。床的右边有一个衣柜,衣柜里有我爸爸妈妈的一年四季衣服。床的两边分别有一个柜子,右边的柜子上有一台电话机,这台电话机的号码是8610。

在进门的对面,是我的房间,东北角上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绳子.毽子和一些课外书。西北角上是我的书桌,书桌上有一盏台灯和我的笔墨纸,边上有一些课本和买的练习卷。书桌下有3个抽屉,左边第一个里放着一些字典,中间一个放着一台复读机,右边放着一些圆珠笔和钢笔墨水。书桌后有一张床,这张床每天把我引入了梦香。

只要走进门,就是我们家的的餐厅,中间张桌子,我们就在这张桌子上吃饭,边上有台微波罗,在朝北一点,就是厨房了。厕所就在厨房的隔壁。

6.我的家 篇六

五月里的佳木斯是杏花的天地,这里的“杏花节”全国闻名,我漫步在杏开盛开的树下,陶醉在杏花浓郁的香气里,吸引我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粉红的花朵,还有它的清幽、淡雅的香味,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粉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佳木斯看杏花最美的地方还要数杏花谷了,来到杏花谷远远闻到的是杏花的香气,进入谷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谷中两侧满树的杏花竞相开放,占满整个山坡,瞧!杏花红的、白的、粉的满树摇曳,清风吹来,花瓣纷纷飘落,好像是一场粉红的花瓣雨,为大地铺上了一层花瓣地毯。

7.我的家乡 篇七

随着爸爸妈妈工作的调整,现在我家已经在枣庄市里了,但是平时我最想去的还是山亭奶奶家。在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还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在院子中抬头就可以望见满是绿色的山。我也常常跟着爷爷去山上。在山上有许多的乐趣,可以捉昆虫做成标本,比如蝴蝶、蚂蚱、蝈蝈、蜻蜓等,偶尔翻开石头,幸运的话,还可以捉到可怕的蝎子。山上的石头很多,我能找到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眼睛,有的像红烧肉,有的像千层饼,有的像小鱼,这些都是我的宝贝。有的时候还有桃子和梨子吃呢!

下雨的时候,爷爷奶奶可以在家休息。奶奶家门外有一条山溪,下大雨的时候才有水流从山上泻下来,灌满了长长的溪道,所以雨过天晴,我的乐趣也来了。光着脚在溪水里捉蝌蚪,光滑的石头,清凉的溪水,让我觉得既凉爽又快乐。溪流的力量有多大呢?用石头拼成一个个小“堤坝”,一会儿就被水流冲垮,石头也会被卷走。

夏季的夜晚,躺在楼顶上睡觉,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天上一颗一颗的星星。这里的星星特别亮,特别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真的是“手可摘星辰”。

在奶奶家我还有个特别的休息地呢!你猜不到吧,是樱桃树下。奶奶家院中有十几棵樱桃树,奶奶说种了二十多年了,比我还大呢。樱桃树都不高,枝丫也多,所以就成了我休息的好去处。樱桃成熟的季节,我总是躲在树下一边休息一边品尝。奶奶说我像猫,而且是馋猫。

我喜欢奶奶家的生活,轻松、快乐、幸福。

(指导教师:李光)

教师点评

8.我的母亲我的家 篇八

09年正月初六凌晨,母亲离我们而去了,享年八十一岁。那雪是母亲悄悄离开那一刻悄然而至的,那是苍天同悲洒落的泪珠呵……

三年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的音容笑貌,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小的时候,家里总是过着青黄不接的日子。但生活的艰难难不倒我的母亲。每天守着家、守着锅台,为让一家人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母亲不停地忙碌,用勤劳、智慧而灵巧的双手,默默地帮着我的父亲,带我们兄弟三人幸福地度过了生活困难而充满欢乐的童年。

母亲身体不太好,终日里咳嗽。再苦再累的活儿,母亲都咬牙坚持。夏收时割麦很累。母亲和父亲早早地起来,赶到地里,分领麦垄,摸黑下镰,埋腰割的腰疼了,就蹲着割,顶着日头,冒着汗割,割到地头,再捆好戳好才能回家。秋后,刨山药擦山药片又冷又累。生产队时栽山药最多。队里按每家的人头分任务,母亲带着我们割蜿子,刨山药,分领山药堆儿,披星戴月擦山药片,一擦就是小半宿。往往这时候要刮西北风,吹的手出裂子,那时母亲的手背上裂子开的又大又深,裂缝里渗着鲜红的血。我们弟兄还小,帮不上忙,眼看着母亲累得腰酸腿疼。那年月我们吃的不是玉米面就是山药和山药面。

磨面是解决吃饭问题的头件大事。到生产队磨面还需掏钱,所以母亲经常用簸萁端着谷、玉米、山药干、小麦,隔三差五,带着我们弟兄找附近的碾子,推碾子压小米、砸玉米面、刻玉米糁儿、蜕麦米、砸山药面。母亲簸萁簸,蚂蚁罗筛,经过几道精细的工序,才会筛出糁儿和面。推碾子是我们年少时的一件乐事。从母亲那里领到任务,拿了笤帚一路小跑去占碾子。推碾子时争先恐后怕少推了圈儿,又相互监督怕多推了圈儿。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乐意跟着母亲推碾子,因为不推碾子吃不上饭,更吃不上解饥解饿的干粮。那时母亲顿顿准备干粮,因为我们正长身体正能吃呢。俗话说:不吃干粮饿得慌。母亲更多的心思更多的时间是变着花样做干粮,千方百计,煞费了苦心。

母亲烧大锅经常被冒出的黑烟呛得咳嗽不止、满眼泪花。等锅里的水沸腾了,母亲便双手从盆子里抓起一团和好的玉米面,双手用力拍打,待玉米面在手里拍打结实成椭圆状后,一只手托着面团,很快地用力把饼子向锅摔去,锅热面凉,叽溜一声,面团就一下子抓在了锅沿上,一会儿,就贴了满满的一锅圈。火不能急,否则,锅里沸腾的粥就会淹湿了饼子,饼子贴锅的一面还会被烧糊烧干;若火过微过弱,锅凉饼子就会溜滑下去消失在粥里。母亲善于把握火势,不急不慢的,不大不小的,锅里粥熟饼子熟,很少有饼子溜进锅里。锅盖一掀,团团热气腾空而去,一个个金灿灿黄橙橙的饼子从锅里起到了玉米秸编织的匼子中,饼子飘散着阵阵香气,饼子焦黄的锅贴嚼在嘴里,香气满口。偶尔母亲把从院子里捡拾来的红枣泡好,一个饼子摁上一个,饼香和着枣香,更令人眼馋难忘。

山药或蒸馏或烧烤或切了块儿放粥里,不管怎么吃,吃的多了,肚里好往上翻酸水。母亲就改变吃法,擦山药丝,和玉米面,蒸山药丝疙瘩,浇上砸好的蒜汁,算是一顿美食。山药面做的熟食总是黑黑的,所以山药面叫做黑面。母亲常给我们拌黑面疙瘩汤,擀黑面条,擦黑面片子,擦黑面蝌蚪儿。家里用黑面蒸好窝窝,端到碾子前,我们弟兄推碾子,母亲在碾盘里放窝窝头,一个接一个的放,碌碡慢慢地往前压,后面压出了大小长短不一的形态各异的黑面片子,随碌碡滚上去的,用铁铲把它铲下来。回到家,这薄薄的黑面片子,有时凉吃,有时热吃,浇上一勺葱花炝锅的汤,称的上美餐一顿。如果用筷子蘸上一滴香油涮在浇面用的汤里,那扑鼻的香气,飘的满屋子都是。春夏时节,母亲在自家的香椿树上采来嫩嫩的香椿叶,切的碎碎的,放在蒜汤或热汤里,一样香气满屋。

为了节省主粮,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糠菜半截粮。母亲赶着时节,拿各种菜各种叶,变着花样做饭。夏秋时节,母亲从自留地里摘豆角、劈根达、落山药叶,洗净剁碎,用玉米面搅疙瘩、贴饼子。冬天里,鲜菜没了,就吃萝卜条玉米面疙瘩;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用腌制的酸菜搅玉米面疙瘩。槐树开花时节,就吃上了槐花包子;榆钱出来了,吃上了榆钱疙瘩、榆钱饼子,榆钱落了,榆叶疙瘩、榆叶饼子又顶好长的日子。因此,家里的几棵槐树、几棵榆树成了宝贝。我们捋来槐花儿、榆钱,母亲精心制作槐花包子、榆钱儿饼子,儿少时的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吃饱过。因此,我对老家小院里的槐树和榆树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它们帮着我们一家人度过了那艰难的日子,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乐趣。原有的槐树因木质坚硬耐用,在我们弟兄结婚时做了硬木家具;榆树则因常年闹虫子而被砍去了。后来酿出的新芽新枝,在老父亲的浇灌护理之下,几棵小槐树、小榆树正茁壮成长,早已撑起了一片绿荫。

“家里有白面了!”母亲端上一簸萁麦粒,碾子砸、簸萁簸、细箩筛,终于出了一点面,白白的,被叫做白面。这叫我们兴奋许多日子,我们能吃上母亲用擀杖做成的黑白相间的华丽条儿,也叫八字条儿;烙饼时也在黑的一面上添加了薄薄的一层白面,吃着格外香甜;只有过大年初一时,才能吃上几个纯白面的饺子那时的饺子馅自然少有油腥了。而今想来,那时能吃上白面就是一种奢侈,幼小的我们多么不懂事,母亲的碗里没有一个白面饺子,我们却从没在意过,而母亲端着碗目光慈祥地看着我们吃饺子时那幅笑微微的神情,深深地永久地镌刻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是多么阳光灿烂、多么美好的日子呵。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快乐地成长着。而今回想起过去的日子,越发思念我的母亲。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实行了责任制,家里有了包产地,母亲上地干活儿多了起来,咳嗽少了,身体也渐渐的好多了。在包產地里铲地、整地、播种、除草、施肥、浇地、杀虫,直至收获了粮食,母亲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三伏天父母一起顶着日头在地里收拾棉花,去疯叉,逮虫子,喷农药,保棉桃,秋后收获雪白的棉花,母亲和父亲一样成了种棉能手。棉花除了缴任务数,母亲把余下的纺线、织布、给我们做粗布衣裳。家里的余粮渐渐的多了,钱也渐渐地多了。吃白面不再是什么奢侈。磨面不再找碾子,村街里可以直接用麦换白面,还能用麦换瓜吃。推碾子成了渐行渐远的记忆。

母亲为人热心厚道。借人家东西常借常还,有了就还,从不拖欠。嘱咐我们时刻记着在我们日子艰难的时候,是谁热心地帮助了我们。和爷爷住在一个院里,我们包饺子、蒸包子,母亲总让我们先给爷爷送去。大年初一吃饺子,总是先给爷爷盛满满一碗白面的。母亲还要紧出粮食,周济比我们还困难的人家。“谁家没有遭难的时候呀!”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

无论过去的穷日子,还是富裕后的日子,母亲总是精打细算,十分节俭。小时候母亲自己纺线、织布,做一家人的粗布衣裳。后来都买成衣,母亲自己在村集上总是拣最便宜的买来穿,穿了一水又一水,不穿用了,还宝贝一般洗得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存放在衣柜的包袱里。吃饭时,母亲和父亲一样,时刻盯着我们的碗,谁都不能剩碗底剩米粒。为了填补家里,母亲每年开春都要买十几只小鸡,精心护养它们长大,直到院里传来母鸡们的“呱呱蛋”的叫声,母亲拿起还有着余温的鸡蛋时笑了。然后攒在西屋一个罐子里,自己从来不吃鸡蛋,有人来找父亲歇着时,母亲才舍得拿出几个煎作下酒菜。偶尔给我们用勺子在锅灶边煎一个鸡蛋,让我们兄弟三个人分着吃。等攒多了,就卖给收鸡蛋的,变卖成零花。后来,我们在外工作了,老人的零花钱富余了,母亲攒了好长时间的鸡蛋,除了给父亲少留几个,其余的经常让我们回家时带上。因为她把鸡蛋当作了最好吃最珍贵的东西了,我们在他们的眼里永远是个孩子,即便我们在外过的再好,吃的再好,即便我们也已渐老,父母的心却永远歇不了。母亲住院最后的那天晚上,她说想吃摊鸡蛋片,我妻子立马从家里摊了鸡蛋片送来,母亲吃的十分香甜。那是我今生见到的母亲今生第一次吃鸡蛋呀。而今我再想给母亲摊个鸡蛋片吃,已经永远的不可能了。那让我彻悟猛醒了,我的母亲之所以过去不吃鸡蛋,完全是舍不得自己享用,那是母亲时刻关爱着家庭每一个人的一颗慈祥赤热忘我的心。

母亲是一个十分认真的人。每年村里缴公粮,母亲总是装晾晒的最干净的,而且在房上用簸萁簸了又簸,筛子筛了又筛,恐怕带了杂物,总是先在家里过称,总要多上三五斤。缴好粮、缴足粮,是父亲和母亲缴公粮时坚守的真理。

母亲不识字,但心里明镜有数。从不东家长,西家短。每天都穿的干干净净,头梳的利利落落,戴着一个黑色发卡,略挽着袖子,不声不响地拾掇屋里屋外、炕上炕下。因此小院干干净净,屋里干干净净,街坊邻居人人都说母亲是个好人、干净人。

母亲老了,依然歇不了心,开始把心思用在拉扯孙子孙女上。全家五个孩子,个个整天不离奶奶。孩子们在院里跑,母亲也跟在后面跑,怕磕着碰着;孩子尿了,换洗尿布;吃饭时,一个一个吹着喂嚼着喂;孩子打架时,哄了这个哄那个;夏天午睡,给这个扇一会儿,给那个扇一会儿。终于孩子们长大了,飞远了,不再天天进院喊奶奶,不再来吃母亲准备的热乎乎的包子、饺子、烙饼卷鸡蛋了,母亲才算松了一口气。但是人老病来了,母亲终因早年生活的艰辛和多年的劳累,埋在身上的风湿性心脏病发作了。维持了十多年,在那个散落着雪糁儿的日子里,离我们而去了。在热乎乎的炕上,母亲在最后弥留之际,两眼泪花,拉着父亲的手,总有话想说,却已无力倾吐。父亲最懂娘的心,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告诉我们:挺好的日子,娘不想走呵。

然而,我的母亲还是悄悄的走了,永远的離开了我们,离开了那些槐树和榆树,离开了那几只还在下蛋的鸡,离开了我那宽厚而坚忍的老父亲,离开了那个生养我们的温馨的小院……

老人走了,永远的走了。当我们拾掇衣柜时,打开包袱里母亲的旧衣服,从中翻出了老人生前掖藏在里面的各种面值和颜色的钱,惊讶而又意料之中,引得我们唏嘘落泪良久、良久。

而今,我的父亲和我们的心依然守护着老家那个小院,守护着我的家!

于县城家中 2009年2月26日完稿

2010-10-13改稿

2013-1-3又稿

9.我的家 篇九

我的家乡令人神往。这里到处是树木,有的是人工林,有的是天然林;树的种类有柳树、桦树、杨树等。

每到春天,树木抽芽泛绿,十分可爱。夏天,在森林里散步,好像走在绿的海洋。秋天,树叶黄了,风一吹,好像无数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冬天,树木穿上了银装,太阳一照非常耀眼。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家住在滨海镇,这里风景如画,景色宜人。尤其是到了秋天,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特别美丽。

桔子成熟了,黄黄的,真像挂起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灯笼。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腰。

看,那边的葡萄也成熟了,有红的、青的、紫的、暗红、淡绿的颜色,被太阳光一照,亮晶晶的,真像一颗颗紫色的夜明珠,茂密的树叶向四周伸展,一层层叶子向上搭,打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0.我的家 篇十

桂林有好吃的米粉,每次回去我都要美美地吃上一碗。米粉配着油爆花生、葱花、朝天椒和热腾腾的骨头清汤,一碗好吃的米粉就做好了。当然,米粉里也可以放点卤牛肉,味道就更鲜了。

沙田柚也是桂林的特产。它的样子像个大灯泡,黄黄的,皮还有点粗糙。沙田柚的味道甜甜的,微微带点酸,还有一点点清苦,但是我非常喜欢,因为它大部分都是甜的,而且很多汁。

桂林市还有个叫阳朔的地方。那里也有很多好吃的和好玩的。比如:阳朔的艾叶粑粑就是很美味的小吃。艾叶粑粑的外面是搀着艾叶绿色汁液的糯米,里面的馅是黑色的芝麻和着花生和砂糖,而最外面一般都是用柚子树叶包裹起来蒸熟的,可香呢。

阳朔还有划竹排的项目。玩这个项目的人可千万别忘记拿个水枪去。因为划的时候可以从河里汲水然后喷别人一身的水,夏天玩这个可凉快了。当然,这些都是适合白天的美食和活动。我要告诉你,阳朔的夜晚也是非常美丽的。每当夜色铺满天空,天上就会出现非常非常多的星星在空中闪亮,一幅祥和平静的景象就浮现在眼前。晴朗的夏夜,你甚至还能看到银河横贯天空,那种震撼是我们住在城里的孩子不能想象的。 阳朔还有很好吃的农家饭。鸡鸭是农民自己养的,猪肉不是用饲料喂出来的,肉质特别鲜美;青菜就是屋后自家菜地种的,也很甜;米饭既不是用电也不是用煤气煮的,而是用鼎锅架着柴火烧出来的,有脆脆的锅巴,格外美味。想起来就让人流口水呢。

11.那是她的家,她是我的家 篇十一

从高中起,我便在外地的城市读书,到大学毕业再到工作,已经离开那个家10年,养成了和那个家格格不入的生活习惯。以往每次回去,总会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和她发生争执,于是后来便说,那是她的家。

因为是她的家,所以我说服自己:在她的家里,按照她的习惯生活。

其实,她是我妈。

原本是可以买机票的,提早买,并不比火车卧铺票贵多少,后来还是选择了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因为不想一见面就听她唠叨“机票太贵,要学会过日子,坐飞机不安全”等等。

她定然是如此期待我们的见面:房间里添了新床单,去那家老店买我爱吃的米糕,她亲手做了玫瑰排骨……每一件事她都想让我知道,一见面就絮叨得混乱急切。我配合着她的喜悦,说挺好挺好,说的时候嘴巴里塞满米糕——那是我小时候的最爱。但是她不知道,现在的我已经不太喜欢这些甜腻的食品,主要是怕长胖。还有她做的玫瑰排骨,肥肉多,糖也多。但一回到她的家,我豁出去了,因为她喜欢看见我吃那些东西。

丰盛的接风饭吃过,因为太饱几乎动不了,于是我回屋朝床上一躺。新床单有点花哨,质地很差,她一定是贪便宜买的。

她收拾完碗筷,过来坐在床边跟我说话,开口就说床单,脸上带着小得意:“床单是对面邻居家大姐倒腾来的,还不到30块钱,多划算。”

我笑,说挺好挺好。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找出理由教导她不要贪便宜,别抠门,钱就是赚来花的。现在,我学乖了,赞同她的观点。我给她买了衣服,撕去原来的价格签,贴上便宜许多的价格签——不是想骗她,是为了让她安心。

她家长里短地和我絮叨片刻,看我懒洋洋的表情,说:“你睡会儿吧,坐车累。”于是,我就睡了,一直睡到黄昏她喊我起来吃晚饭。

如我所料,晚饭依然丰盛,但大多是中午的剩菜,只添了一个青菜。剩菜,她向来舍不得扔掉,以前我回来会跟她争,教育她吃剩菜不健康,但争的结果是她不再给我吃剩菜,自己吃。所以,我还不如不争。虽然不饿,我还是努力大口小口地力争把剩菜消灭掉,以免她再吃第三顿。好在她节俭,若不是我回来,平时是不会做这么多菜的。

她散步后,开始看京剧,客厅里亮着一盏小灯。我对那些咿咿呀呀的声音不感兴趣,但还是认真地坐在旁边陪她看了一会儿,跟她聊了聊李胜素和张火丁,聊了聊《锁麟囊》和《失街亭》——为了她,我突击恶补的知识。

她不会看太久,习惯是晚上9点之前必定上床休息。果然,9点不到她就说:“不早了,睡吧。”我立刻响应:“好的,睡觉。”然后,简单洗漱,回房间。

依然是一场好睡眠,即使有过那样冗长的午睡。

很奇怪,尽管这些年外面的窝儿越来越安逸——两年前,我在广州买了小房子,装修得无比温馨——但睡眠一直不太好,可是只要回到她的家,回到她铺的床上,总能睡得沉实香甜,甚至连梦都不做。所以累的时候,我喜欢回她的家。

住上三五日,陪她出去逛街。退休后,她尤其爱逛超市,对各种优惠打折的商品感兴趣。终于买到便宜货品,她一一挑好,仔细地放进车子里。我拿眼睛瞄瞄旁边那些诱惑我的物品,一咬牙,忍住了,不买。跟着她,我要坚持一个观点:只买便宜的,不买想买的。

拎着一堆打折的东西,很有成就地回了家,然后一件件往外拿,赞她买得好。结果,同往常一样,她把其中一部分装进一个袋子里:“这些你带着。”

“广州有的卖。”我小声说。

“那边卖得贵,你刚买了房子,还着房贷呢,不省怎么行?” 她很坚持。

我灵机一动:“广州的超市也打折,比这儿打得还厉害。”

“真的?”她不太相信。

“广州的超市更大,超市越大,东西越便宜。”我很确定地说。

她想了想:“倒也是,不拿不拿吧,这可够家里用两年的了……”

我松了口气。以前她给,我推,最后两个人都会急,这样多好,皆大欢喜。

在她的家里气氛融洽地过完假期,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小脸明显圆了一小圈。幸好假期不长,该走了。

临行前,她一样一样帮我检查了行李。确认没有遗漏后,她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掖进我行李箱的底层。

“我不要。”

她果断地说:“拿着,穷家富路。”

我开玩笑:“很快的,晚上眼睛一闭,早上一睁,就到了。”

她扑哧一笑,然后口气又认真起来:“那也不行,再说,万一你在火车上饿了呢?”

我不同她争了,反正每次也争不过她:“那我可拿着了,刚好看中一个包,回去买。”

她警惕起来:“买个包花那么多钱,不行啊,要学会过日子,你得还房贷呢。”

我哈哈大笑,她立刻明白我在逗她,白我一眼:“死丫头。”

我拎着行李,装着她给的钱,离开了她的家。不知道那些钱是她买了多少便宜的打折物品一分分省下的,给我的时候,却是那样豪气,一次次地给,不容我推拒。

正是因为长大后看懂了生性节俭的她对我的舍得,我才学会了不再和她抗争,学会了适应,学会了顺从,学会了撒谎,学会了乖,学会了在她的身边放低我的心性去飞翔——在她的家里。

没错,那是她的家。而她,是我的家。

12.我的家访心声 篇十二

帮助学生找回信心

2015届毕业学生朱则洪、余鸿毅, 刚进入九年级时经常犯错, 三天两头进老师办公室。经过细心观察, 我发现两个人上课都爱讲话, 爱做小动作, 一上英语、化学课就打瞌睡。可能原因是经历过几次考试后, 他们对考高中完全没有信心, 混日子的想法变成了实际行动。

一天晚自习后, 我走进了余鸿毅的家。当着家长和学生的面, 我分析了他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背后的原因, 特意指出他的诸多优点和长处。他明显感觉到了老师细致入微的关爱, 感觉到在父母面前“极有面子”, 我也明显看到这对父母对孩子的前途充满了信心。随后, 我又有意指出他在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 鼓励他只要努力改掉小毛病, 考高中是没有问题的。

之后, 我又走访了朱则洪的家。这二次家访虽只花了我三个小时的时间, 却让他们不仅“痛定思痛”, 而且在复习冲刺阶段信心百倍, 异常刻苦, 中考分别取得了399分、404分的成绩, 被理想的高中学校顺利录取。

激发亲情力量

2015届学生顾昊, 父亲是某街道的领导, 一名转业军人, 脾气暴躁。他们一家在武汉没有亲戚, 顾昊与父母很少交流, 亲情意识非常淡薄。四月调考, 他的成绩表明升高中无望。家长非常着急, 找到校长, 准备转学到农村学校“死马当活马医”。

一天, 顾昊到校, 校服被撕了一个口子。原来, 由于学习压力大, 顾昊因琐事与父母争执, 离家出走整夜未归, 回家后被父亲揍了一顿。我顿感问题严重。当天晚自习后, 我说服顾昊送他回家。坐上的士后, 我给顾昊父亲打电话说明来意, 他竟然拒绝我通过家访调解他们与孩子之间矛盾。我有点生气, “亏你还是国家干部, 你孩子在外面流浪, 出了问题谁负责?”听到我们的对话, 的士司机也忍不住替我帮腔, “现在的老师也不好当啊!老师家访是关心你的伢,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好说歹说, 他父亲才勉强同意。这次见面主要是解决家庭教育危机。家访后, 我回到家里已是晚上11点半。

之后, 我班又接连两次召开关于“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 第二次班会, 我还特地请来了学校校长在班会上讲话。之后, 顾昊的家长打消了转学的念头。

中考成绩揭晓, 顾昊竟然考上了省示范高中。

有意的“不经意改变”

2008年, 我中途接手毕业班班主任, 班上有几个不爱学习的孩子经常闹堂, 尤其是一位叫小飞的学生。课堂喧闹声不断, 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令老师们头痛。

一天放学, 我守在教室门口等着小飞, 他很不情愿地领着我在他家附近的崔家墩菜场、沿江大道兜圈子。一个多小时后, 他精疲力竭, 只好投降, 把我带进了他的家———崔家墩菜场后面的一排低矮破旧的棚户区。他爸爸坐在家门口借着路灯忙着给人修鞋, 身旁有一根拐杖, 是名残疾人。年迈的奶奶, 正在灯光昏暗的屋里忙乎着晚饭。见到这样的情况, 我拍了拍小飞的肩头, 小声对他说:“今天的事情就算了, 以后不要闹堂。”并对小飞的奶奶、爸爸解释道:“我是刚接手的新班主任, 路过这里顺便过来看看, 小飞在学校里还蛮乖。”打完招呼, 我就走了。几天后, 我清理家里一些旧衣物, 特地送到他家。从这以后, 小飞课堂上扰乱纪律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慢慢还能够回答出老师们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

随后, 我又接连走访了其余几名学生, 班级课堂纪律好多了。

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2012届学生, 我倾注了很多心血, 多数学生的学业表现非常突出。到了2012年初, 他们即将初中毕业, 选择适合的高中学校是当时的大事。许多家长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作为班主任, 我对几所优质高中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综合生情、学情和学习成本效应, 我认为读家门口的武汉四中更适合学生将来的发展。

快刀斩乱麻。为让学生早日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正月十四夜, 我冒雨到张紫霖同学家家访。后来, 我还到杨鸣雷、袁敏彦这几位学习好影响大的同学的家家访, 反反复复都是三、四次。由于多次家访和开诚布公的直言利弊, 他们都填报了武汉四中。三年过去了, 今年高考传来捷报, 我的这些学生全部进入重点大学, 高考成绩600分以上的就有13人, 其中张紫霖以684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我记得高考成绩揭晓后, 家长纷纷给我打电话、发短信, 感谢我三年前的家访与前瞻指导。

一次有成效的家访, 虽然可能要花费班主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 却可以解决好当前的问题, 可以防范于未然, 能够避免后来可能出现的更大的问题。家访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续, 是联系学校、家庭的桥梁, 也是展现教师良好形象的好机会。为了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班主任应该多主动家访,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形成班主任、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教育合力,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13.我的国我的家我的责任 篇十三

今天为演讲的题目是肩负责任前行。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公交司机在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三分钟里他做了这样的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了路边,并用生命最后的力气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下了车;最后把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行人的安全。当他做完这三件事,安详的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我想每个听完这个故事的人都从心底敬仰他人格的伟大,当生命遭遇抉择,他仍坚守岗位,用生命确保他人的安全,这是什么,是一种高上的精神品质,这这就是责任。

现在请回想一下生活中的自己,公交车上你是否挣扎过该不该让座即使身边站着我白发苍苍的老人;为了丢一分垃圾,你是否愿意多走几步而不是随意的丢球为清洁人员增添负担;学校里,你是否会常常给家里打一通电话报一声平安,而不是抱怨自己的处境;你是否还在挥霍的生活,扪心自问,你是谁?你在做什么,而你又应当做社么。当我们迈进了大学的殿堂,那么责任就应当是我们具备的一种爱国意识、家庭观念。青春岁月,我们应当写满为理想而奋斗的华章。

生活中责任也许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爱国爱家更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表现,可以是不随意丢弃一张纸,不浪费每一粒粮食、每一滴水,节俭的生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积累人生的底蕴。

肩负责任前行,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从细微处做到明辨是非美丑,肩负责任前行,当祖国需要我时,我就化作小齿轮,努力工作,带着感恩的心回报家庭社会。

14.我的集体我的家 篇十四

大庆市长青小学

董丽辉

题:我爱班集体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唤醒学生的责任与主人翁意识。

情感目标:激发孩子们为集体贡献自己力量的热情,营造一个团

结友爱的班级文化氛围。

行为目标: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群策群力,互相帮助,互

相督促,为班集体尽力。

活动准备:录制视频故事、制作多媒体课件、排练小品

活动方法:听故事、小组交流探讨、表演、游戏、制作心愿卡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交流感受

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一滴小水珠的故事,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是一个有点悲伤的故事,怎样才能让小水珠不消失呢?你们说得真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花离开了滋润它的土地就会凋谢,学生离开了班级就会失去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就不能成长、进步。我们每个同学都像班级这个百花园中的鲜花,没有了你们,这个花园就不再美丽。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的集体生活。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们心目中的班集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二、情境活动,感悟体验

(一)心目中的班集体 1学生自由发言。

2如何能让我们的班集体变成我们心中的样子呢?同学们看看磊磊和他的同学做的对不对。

(二)看小品,谈感受

1小品《我是集体中的一员》。

(教室里,三五个同学围坐一起做花环)甲:同学们,我们明天就要开联欢会了,咱们得快点把花环做好。乙:没问题,马上就能做好了。

文艺委员:磊磊,明天的联欢会你负责安排节目好吗? 磊磊:对不起,明天我可能来不了了。

甲:哎,磊磊,你明天干什么去啊?为什么不能来啊?

磊磊:明天动物园有新来的动物表演,我想和妈妈一起去看,我最喜欢动物表演了。

乙:什么动物呀?说说听听!

磊磊:我也不知道啊,所以才想去看看呢!甲:那我来负责安排节目吧!

磊磊:妈妈,明天我们学校开联欢会,同学们准备了很多节目,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下午同学们排练,可高兴了!妈妈:哦,那你快去学校参加活动吧。磊磊:我不想去。妈妈:为什么? 磊磊:我想和你去看动物表演,学校的活动参加不参加没关系。

妈妈:看动物表演当然好,可是因为看表演不参加集体活动,这好吗? 磊磊:这......妈妈:还记得妈妈给你讲过的《大雁的故事》吗? 磊磊:记得。

妈妈:我们也和大雁一样,都生活在集体中,是集体的一员。集体活动是为大家组织的,每个人在活动中都能受到教育,我们不能只顾自己而忘了集体,参加集体活动是热爱集体的表现。

磊磊:妈妈,您别说了,我知道错了,我现在就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准备明天的联欢会。

妈妈:好孩子,改天妈妈再陪你看动物表演。

磊磊:同学们,我回来和大家一起准备明天的联欢会了。甲:你明天不去看表演了?

磊磊:表演以后可以看,集体活动我不想错过,也想为班级出份力。齐:磊磊,欢迎你回到集体中来。

2评论一下小品中的角色,他们做的对不对?

3同学们,班集体就像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事就是大家的事。

(三)众人拾柴火焰高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配合,老师已经录好了《大雁的故事》音频,现场口琴配乐,同学们表演,给同学们展示团体合作的力量。

每当大雁南飞时,我们就会看到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翱翔于天空。它们时而排成一字,时而排成人字,整个雁群形成了独特的团队操作,其实大雁时很聪明的,因为这正是对气流学,浮力学的巧妙运用,雁群齐飞要比每只雁单飞至少减少29%飞升阻力。而且每当领队的头雁飞倦时,它会自然退居到侧翼,由另一只雁接替上任,照常飞行。飞行在最后的两只雁不时的发出有节律的叫声,与前面的头雁保持沟通。大雁看似孤傲,实际上却十分细心体贴当某只雁生病或者受伤不得不脱队时,必定有两只雁自行留下,跟随陪伴它提供帮助和护理。无论风吹雨打,艰难困苦,它们都不离不弃,直到那只雁痊愈,它们才会一同去追赶前方的队伍。在这样的集体里生活每只大雁都很幸福。故事中的大雁在他们的集体里各司其职,那么我们能为集体做点什么呢?才能让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全体成员感到幸福呢?

2制作心愿卡,我能为集体做点什么?把你想做的写在心愿卡上。

3把心愿卡分类贴在心愿树上。我们的班级就像一棵大树,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它才会枝繁叶茂。大家的心愿大概有四类:学习、纪律、卫生、活动,让我们把它们贴到心愿树上吧!

三、拓展延伸,生成德性

1班级是我家,我们都爱他。我们二年二班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是因为我们每个同学都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的心愿树长得更加粗壮!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2同学们,现在我们做一个热爱集体,有责任感的人,将来会成长为像铁人、焦裕禄、雷锋、李四光一样能为国家、人民做大贡献的人,下面老师送给你们一句雷锋叔叔的名言,让我们齐读,让我们以此共勉。3最强团队: 活动反思:

1地面有纸屑,我主动捡起来。

2班级桌椅歪了,我主动把它摆整齐。3同学有不会的题,我帮助他讲解。4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5帮助同学学习,大家共同进步。

6在走廊里走路要右侧通行,不大声说话。7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8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承担工作。9为班级的花浇水。10整理班级书架。11参与班级布置。

12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13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14不给班级扣分。

小水珠的故事

15.我爱我的家乡 篇十五

在记忆的深处沿着小桥流水,踩着山塘街、平江路的石板,慢慢游走,静静地感受着从老宅以及土壤、空气中散发出的清雅书香。品一杯碧螺春,听一曲江南小调,随着小调去领悟其中的平和宁静以及从容不迫的精神节律,去品尝人生的甘甜。不管你走到哪里,举目皆诗。沿途各种老字号美食尽收眼底,让人垂涎欲滴:香脆可口的蟹壳黄、得月楼的松鼠鳜鱼、黄天源的各式糕点、五芳斋的肉粽……琳琅满目。这样的小巷保留着江南的味道,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让人想起童年时叫卖的糖粥,伙伴们争着看的西洋镜……两个小时的时间,你可能将这条小巷逛完,但那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倘若你想更深地了解她的古朴、典雅和隽永,则必须花上更多的时间,甚至是一生。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如果您到了苏州,没有逛园林,便算不上来过苏州。要说园林,就不得不提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拙政园,它是明代建筑,借西晋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的句意,而取名“拙政园”。一走进拙政园,你就会被它的美深深吸引,比起北方建筑的庄严与讲究,它多了一份随性与错落有致的美。亭台楼阁,水镜垂柳,无不蕴含着一种巧妆的美丽。每一处景点都充满了浓厚的苏州底蕴,如东部的主要厅堂“兰雪堂”,堂名便是取李白《别鲁颂》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之意,其清风雅韵在世人心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苏州的母亲湖就是太湖。这片湖总能在苏州面临暴风骤雨时把雨水收入它那无比宽广的肚子里,保一方百姓平安。不仅如此,苏州人的饮用水也来自太湖。湖光山色总相宜,明媚的阳光洒在湖面上,微风吹来淡淡的湖水香味,令人心情平静而惬意。举目远望,“白银盘里一青螺”、金庸笔下的“缥缈峰”、石公山、林屋洞、香雪海、三山岛等美景一览无余。慕名而来的八方食客还能在这里品尝到“太湖三白”、大闸蟹等新鲜美食。

不出国门你就能在苏州游览到各国美景:摩天轮如同“伦敦眼”、文化艺术中心如同悉尼歌剧院、天平山如同多伦多高地公园、虎丘塔如同比萨斜塔、苏州博物馆就是法国的罗浮宫……苏州的现代建筑、科技、艺术、文化水平也同样让人骄傲!你可以在科文中心享受一场愉快的电影,也可以坐上摩天轮一览新加坡工业园区的美景,更可以坐在李公堤湖景餐厅里欣赏窗外的水幕电影。新鸿基大厦、国际金融中心、东方之门……鳞次栉比。

我深爱着我的家乡,她虽然没有北上广的犀利,却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发展潜力:建机场和轨交、通有轨电车和隧道、世界级水准的马场、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这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古典城市,又是一座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大都市,这里就是我的家乡——苏州。

16.那是她的家,她是我的家 篇十六

因为是她的家,所以我学会说服自己,在她的家里,按照她的习惯生活。

当然,她是我妈,而作为女儿,所有的假期,我也只好选择回她的家。

其实,原本可以买机票的,提早买,不比卧铺贵多少,可后来想想,还是选择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不想见面就听她唠叨机票太贵、要学会过日子、飞机不安全等等。

她不会计算交通工具的安全概率,一直认为在天上飞着的飞机最危险。不过她定然是如此期待我们的见面:房间里添了新床单,去那家老店买了我爱吃的米糕,她自己做了玫瑰排骨……每一件事都想让我立刻知道,絮叨得混乱而急切。

我配合她的喜悦,说:“挺好挺好。”说的时候嘴巴里塞满她买的米糕——那是家乡的一种小吃,是我小时候的最爱。但是她不知道,现在我已经不太喜欢这些甜腻的食品,主要原因是会迅速长胖。尤其她做的玫瑰排骨,肥肉多,糖也多,简直是吃多少长多少……但回到她的家,豁出去了,因为吃东西是她最爱看到的。她总觉得我瘦,从小就是。当然,我不会让她知道每次假期回去的第一件事就是一頭扎进健身房减肥。

丰盛的接风饭吃过后,因为太饱几乎动不了,于是回屋在床上一躺。新床单有点花哨,并且质地很差,一定是买了便宜的。正想着,她收拾完碗筷,过来坐在床边跟我说话,开口就说这床单,脸上带着小得意。床单是对面邻居家大姐倒腾来的,进价呢,还不到30块钱,多划算。

我笑:“对,挺好。”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找出理由来教导她不要贪便宜,钱就是赚来花的。现在,我不了,我学乖了,赞同她生活要节俭。我连买给她的衣服都学会撕去原来的价格签,贴上便宜许多的——不是想骗她,是为了让她安心。

她坐在我床边家长里短地和我絮叨片刻,看我懒洋洋的表情,说:“你睡会儿吧,坐车累。”于是,我就睡了,一直睡到傍晚她喊我起来吃晚饭。

如我所料,晚饭依然丰盛,但大多是中午的剩菜,只添了一个青菜。剩菜,她是向来舍不得扔的,以前回家跟她争,教育她吃剩菜不健康,但争的结果是她不再给我吃剩菜了,全部自己吃——不如不争。于是,哪怕不饿,却还是努力大口小口地力争把剩菜消灭掉,以免她再吃第三顿。好在她节俭,若不是我回来,平时是不会把菜做得那么多的。

晚上上床10分钟后,我关了灯。其实这么多年在外面,一直有睡前看书的习惯,如果兴致来了,会看上两三个小时。但在她的家里不行,如果再过半个小时依然开着灯,她一定会过来催。她一直觉得电费水费都很贵,能省则省,尤其该睡觉不睡还亮着灯就是最大的浪费。后来还学会了新口号,要环保。于是我索性关了灯把播放器藏在被窝里听音乐——再不和她为这些小问题争执,乖乖学会了变通。何况在她的家里也不能睡太晚,因为早上是一定要按时起来吃早饭的,否则,她定然会几分钟敲一次门,不把我折腾起来决不罢休。

依然是一个好睡眠,即使有过那样冗长的午睡。

两年前,我在广州买了房子,装修得无比温馨,但睡眠一直不太好,可是只要回到她的家,回到她铺的床上,总是能睡得沉实香甜,甚至连梦都不做。所以累的时候,我喜欢回她的家。

早餐有小米粥和鸡蛋,是她早早起来做的。也是在她的家里最常吃的早餐,其实我更喜欢早上到外面去吃小吃,但她不让,说外面的饭既不营养,也不卫生,还贵。

我知道,主要是贵,所以回来即使我掏钱,她也坚决不去外面吃,并一遍遍叮嘱我一定要自己做饭吃。我都答应着,并且不脸红地撒谎——告诉她我学会了煲汤做菜,而且每天早起早睡不浪费……说得多了也像真的,她就会信,于是欣慰,最后还不忘叮嘱一句:“生活上也别委屈了自己,衣服可以少买一件,一定要吃得好,你在外面,不比家里。”

我用力点头称是,虽然觉得她的逻辑有问题:为什么在外面就要吃好,在家里不用呢?

当然,我不会问,这是她的观点,在她的家里,她的观点一直畅通无阻。

住上三五日,陪她出去逛逛街是难免的。退休后,她尤其爱逛超市,不同的是她的兴趣在各种优惠打折的商品上。她是典型的为了便宜1毛钱的鸡蛋可以排3个小时队的老太太,并且现身说法,告诉我日子就是这样过的。

再不会像年少气盛时,把她一个人丢在漫长的队伍里转身走掉,而是耐着性子陪在她身边慢慢朝前挪,并接受前面后面那些和她一样的老太太的赞美,说我懂事,听话,说有个闺女多好……一直说得她神采飞扬,说得我脸颊绯红。

终于买到便宜货品,看她挑好,仔细放进车子里。我拿眼睛瞄瞄旁边那些诱惑我的物品,一咬牙,忍住了,不买。跟着她,我要坚持一个观点:只买便宜的,不买想买的。

就这样拎着一堆打折的东西跟着她很有成就感地回了家,一件件朝外拿,赞她买得好。结果,她再次把其中一部分装进一个袋子里,说:“这些你带着。”

“广州有的卖。”我小声说。再乖,这件事我也不想顺从,实在不想拿,都是些日用品,不过便宜了些。

“广州卖得贵。”她很坚持,“你刚买了房子,还着房贷呢,不省怎么行? ”

我灵机一动:“广州的超市也打折,比这儿打得还厉害。”

“真的?”她不太相信。

“真的,广州的超市更大,超市越大东西越便宜。”我很确定。

她想了想,自语:“倒也是,不拿不拿吧。这可够家里用两年了…… ”

我松口气。以前她给我推,最后两个人都会急,这样多好,皆大欢喜。

就这样在她的家里气氛融洽地过完假期,明显看到镜子里的小脸圆了一小圈,幸好假期不长,该走了。

还是买了火车票,这是她最放心的出行方式。临行前,她一样样帮我检查了行李,在确认没有遗漏后,她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来掖进我行李箱的底层。

“妈,我不要。”明知是白说,明知她接下来的这句话是“穷家富路”。

果然,她果断地说:“拿着,穷家富路。”

但这次我有新的理由,开玩笑地说:“很快的,眼睛晚上一闭,早上一睁,就到了。”

她扑哧一笑,然后口气又认真起来:“那也不行,再说万一你在火车上饿了呢?”

多牵强,我哪会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可是我不跟她争了,反正每次也争不过她,干脆不争了,说:“那我可拿着了,刚好看中一个包,回去买。”

她警惕起来:“买个包也花那么多钱,不行啊,要学会过日子,你还还着房贷呢!”

我哈哈大笑,她立刻明白我在逗她,白我一眼:“死丫头。”

然后,我拎着行李,装着她给的厚厚的钱,离开了她的家。不知道那些厚厚的钱是她买了多少便宜的打折物品一分分省下的,给我的时候,却是那样豪气,并且一次次地给,不容我推拒。而正是因为长大后看懂了生性节俭的她对我的舍得,才学会了不再和她抗争,学会了适应,学会了顺从,学会了“撒谎”,学会了乖,学会了在她的身边放低我的心性去飞翔——在她的家里。

没错,那是她的家。而她,是我的家。

17.我的班组我的家 篇十七

班组是我在单位的另一个家。来到太原机场己有将近两个春,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在地勤各个部门都进行过轮岗,没人提过班组是什么,也没有人把班组是自己的家这样矫情的话语时常挂在嘴边,然而每每经历一个岗位工作,这种班组的感觉这种家的温馨都是那样的强烈,这种如家人般的关爱与对工作的督促都洋溢在平常的每一细节里,而在商调的轮岗中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内心涌动的是感激更是感动,大家在一起工作,一起学习,气氛十分融洽,也使我很快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中。通过与“家人”的朝夕相处,我越来越亲切地感受到班组集体带给我的力量与温暖

古人云:二人同心,其力断金。当一班同心的时候,这样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在带班领导的引领下,班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互相配合、共同进步,充分发挥着各自的优点,为提高商务调度中心保障效率而共同努力着。不管是大面积航班备降、还是其它各种应急处置,大家都密切配合,努力确保航班保障正常。当然学习是商务调度中心班组的永恒主题,每日进行一个流程复习,每周进行一个危险源分析,每月开展一次案例讨论。让班组成员时刻对工作保持敏锐的觉察,对保障流程清晰明了。在不正常航班频发的季节,大家总能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学习各种特殊保障的处置程序。这些自发学习、主动进步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我为暂时成为这个“家”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同时,这样的骄傲在潜移默化地激励着我,促使我要更加努力,绝不给班组拖后腿。对于我们新人,老员工对我们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主动给我讲解新系统的使用方法,告诉我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规章规定、信息录入工作中的操作技巧,诸如对讲机用语不标准这样的小问题也会及时帮我纠正。班组成员的帮助,使我很快进入了工作角色,熟悉了各岗位的工作环境,同时业务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样一个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班组给了我无穷进步的力量,让我甘愿为之不懈奋斗!

我的班组不仅在业务上积极进取,在生活上也不乏许多让我感到温暖的细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我们刚进班组的那一天,由于商务调度中心的接班时间与原来的岗位不太一样,作为轮岗的新人在还不是很清楚的了解上班时间的前提下,我们就来到了工作岗位,来到后才发现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在我们饥肠辘辘的“危难”之际,我们被告知去休息室吃饭,当我们见到几盒热乎乎的快餐时才恍然大悟,原来班组的其他成员早已明锐地洞察到了这一点,通知带班在电话里给我们定了餐,当时的感受就两个字,感动。至此,之前的那种刚来新岗位,因为陌生而产生的紧张和不安的思绪一下子荡然无存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家的温暖。今年2月份,我们班组在一片祥和声中迎来了春节,大家彼此祝福,随意聊天,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不知不觉中又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每一个人,因为班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家”,让人心里觉得无比的温暖。也让成员之间彼此更加紧密,更加默契。班组里,大家一起庆祝放单,一起为过生日的组员送上生日的祝福,一起记住每一个有意义的日子。困难时大家共承担,快乐时大家共分享。

18.我的家 篇十八

走进了相山公园,山上有的山像巨人,有的山像一条条巨龙。还有的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山上还有石头,有的石头像积木,有的石头像乌龟,有的石头像蜗牛。春天到了,草丛草地上钻了出来,有的像绿毛毯,还有的像给大地盖了一个绿色的大被子。花开了,红的花像一堆火,黄的花像一堆金,白的花像一捧雪。夏天到了,一会儿天气晴,一会儿天气阴,好像娃娃的一张脸,说变就变。太阳像一团火一样晒我们,太阳还像一个大火球,还是把树叶晒卷了,就是把小草、小花,晒的低下了头。

秋天到了,树叶都纷纷飘落了,田野里的水稻、稻谷,都收获了。果实都接了,花园里有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菊花。有的荷花像千手观音,还有的菊花像毛线球。马路上到处都有落叶。

冬天到了,下雪了,雪落到的位置有:树上、车上、房顶上、草地上。落到树上的雪,好像给树披了一件衣服,落到车上的.雪好像给车披了一件棉衣。落到房顶上的雪好像给房顶带了一顶帽子。落到草地上的雪好像给草地盖了一个棉被。

19.小学《我的家族谱》活动方案 篇十九

五年级“三生教育”第一章生命教育, 通过《我们在成长》一节的学习, 学生们了解了“我从哪里来”、“我们在成长”、“父母从哪里来”之后, 本着加深了解亲人情况, 融洽亲人关系, 帮助学生认识生命,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 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的目的, 我带领学生开展了制作“我的家族谱”的“三生教育”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了解亲人情况, 知道父母从哪里来。加深认识生命的意义,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 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促进家庭和睦, 融洽亲人关系, 更好地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使家族资料得以流传下去;培养学生立足生活, 主动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意识, 学会调查研究的简单方法。

三、活动时间

一学期。

四、参加人员

五年级学生。

五、活动内容

根据姓氏分组, 制定计划, 了解亲人情况, 知道姓氏来源、新旧居住地、家族大事记、辈份排列、古物、墓碑、亲人、族人姓名、职业、出生或死亡时间等。整理资料, 撰写小结感受, 形成自己的家族谱。

六、活动准备

按姓氏分组培训, 明确制作意义和实施方法, 查资料, 了解家族谱。

七、调查方法

访问法、资料法、照片法。

八、实施过程

1. 培训分组、计划实施

(1) 上网查资料, 了解什么是家族谱以及家族谱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 通过参观身边同学的家族谱, 了解制作家族谱的意义。

(3) 通过教师培训, 拟定提纲, 同学们大致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资料, 如何制作家族谱。

(4) 按姓氏分组, 用填表的形式制定计划, 并拟定完成时间表。

2. 调查访问, 收集资料

同学查阅自己的祖籍, 整理和编辑亲人情况, 可以采用最为直观的树状图呈现家族关系 (教材第4页, 注明家庭成员姓名) ;可以用照片记录亲人各个时期有纪念意义的家族大事, 收录家中古物, 翻拍证书;可以通过扫墓补记前人资料;还可以到老家邀请左邻右舍座谈……

周末、节假日是调查研究的最好时机:指定调查内容, 布置成书面作业, 能将调查落到实处。电话采访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调查形式。真正走入了生活, 亲自走亲访友, 到亲戚家调查更是必不可少的形式。

3. 交流完善, 补充资料

每一项内容完成之后, 及时的交流展示评讲, 可大大促进完成的效果。可采用学生自我介绍, 相互推荐, 教师对比讲评的方式。越真实、越原始的资料越应得到表扬。

通过同学间相互参观、交流、展示、介绍、翻看资料册, 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启发, 相互学习, 彼此借鉴, 及时补充, 引发思考, 从而大胆创新, 不断改进, 使家族谱异彩纷呈、各有侧重。

4. 整理资料, 小结展示

活动结束, 大家交流收获和感受, 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家族谱加上自己设计的封面, 整理成册, 陈列于班级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己投票评选出制作认真, 有特点的家族谱, 复印之后装订成《个性家族谱》, 其余选择较好的分类整理形成《家族谱荟萃》。

九、活动成果

通过制作家族谱, 除了达到本次活动的最初目的, 孩子们还能收获很多在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 有的孩子在体会中提到“制作家族谱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 鼓舞我们热爱生活, 奋发向上, 为祖国做贡献, 为民族争光, 同时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还有的学生这样说“通过这次实践体验活动, 我不但了解了自己的族人情况, 在制作过程中还学会了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通过查资料、询问、调查、图表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家族谱。”

“我们喜欢这样的活动, 它不仅弘扬了我们民族传统文化, 还让我们从小树立了科技、科研意识。”

“寻根问本, 也让我们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家族辉煌的历史。”沈航同学在总结中这样说, 并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将本次活动的体会和收获归纳为:

在走访调查中加强了与亲戚的联络, 增进了与家族亲人的了解, 亲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在一年的实践过程中, 同学们相互学习, 借鉴, 帮助, 加强了交流, 增进了友谊, 同学友谊, 学会合作交往, 自己解决问题。学会了对自己不知道的问题, 通过查资料、询问、调查、图表等方法来解决。锻炼了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会了访问、收集资料、整理资料, 还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分享的能力, 人也变得勇敢了。家族资料得以流传下去, 使后人更好地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

20.乡歌,带回我的家 篇二十

2003年成立于北京,是一个致力于艺术、教育、社区活动的独立文化机构。供职于《中国日报》的穆谦和曾经担任THAT’s BEIJING杂志主编的李宝衍现为五声工作室的主要策展人员。从成立至今,五声工作室在798艺术中心的南门空间先后举办了多场民族演唱,演出的歌手均是来自各民族原住地的普通歌者。

梦想移植:

2005年,经五声工作室的邀请和组织,土耳其出生的哈萨克族先锋女歌手萨黛特·图尔库兹与北康的哈萨克民间音乐团体Iz联手奉上了“流浪的哈萨克人”主题演出会;2006年11月,他们又再次从5000公里以外的新疆麦盖提县邀请了八位刀郎民间艺人到北京,上演了题为“刀郎之魂”的传统歌舞表演;2007年,五声工作室正在策划邀请贵州当地歌者来北京表演“侗族大歌”。

文化的步伐有声可循,生活的变迁无声悄然。散落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音乐形式即将随着“世界变平”而最终沉入地下。匿藏在世界各方的音乐元素却乘着“交流”的翅膀来到身旁。把异地的音乐梦想栽培于北京的紫金花盆中,李宝衍和穆谦就在做着这样的移植手术。

它们,尚美妙否?

《户外探险》:刚才看见你们在打鼓,自己都觉得热血沸腾。这种打击乐是什么地域风格的?

李宝衍:这是巴西的鼓乐,所以,你会觉得这种音乐特别热情,有种邀请的味道在里面。

《户外探险》:怎么会想到把这种音乐引进到北京来的呢?

李宝衍:那时候在美国旧金山,那里的社区居住的是来自各国的人,各自有各自民族的音乐和玩意儿,巴西的鼓也是其中之。

《户外探险》:可是巴西离我们的生活真的很远啊,大家能接受这种非国际化的音乐形式么?

李宝衍: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去玩儿甚至可以频繁地出境游。但是旅游并不是惟一一个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途径对于这样非常本土化非常民族化,甚至连当地人都未必熟知的音乐,想出去走一次便有所了解,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必须有人把这种音乐原汁原味地带到大家面前来。我是个音乐人,是我的责任之 。而现在有朋友乐意跟我一起来做这种音乐的推广演出,各方面条件都成熟 就可以培养一个小的群体,再通过他们来影响其他人。

至于接受能力的问题,你千万不要低估了现在中国年轻人的眼界。只要这种音乐是能打动他们的,是美妙的,他们就乐意尝试。而且他们会因为学习了巴西的音乐,变得真的对巴西感兴趣,想要去那里旅行。而原来,大家只知道巴西有足球。

《户外探险》:相比较而言,巴西打击乐和中国民族音乐(比如刀郎木卡姆)哪个更吸引中国人?

李宝衍:当然是中国自己的东西更吸引人。因为有个民族的呼应性在里面。我们组织的“流浪的哈萨克人”那场演出,有很多哈萨克族的年轻人过来看第一天的演出。他们来,倒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这音乐多美,而是民族的呼应性让他们觉得他们应该来。

到了第三天、第三天,他们还会来,重复看一场演出。而且这个时候,他们看的动机已经不完全是民族性的了,而是这种音乐唤起了他们的回忆,它非常像小时候妈妈做饭时唱的曲子夏日的中午奶奶哄自己睡觉时哼的调子。因为这曾经是他们的生活,音乐可以唤出他们内心的感觉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都是为了生计奔波的人,要靠建筑贸易这种学科知识来糊口。如果一个人一生可以倾听自己的内心一次就很幸福了 我们希望这些从他乡来到北京的音乐可以帮他们做到。

《户外探险》:你们为什么非要组织当地人来北京演出呢?组织一次演出的收入可以支付成本么?

李宝衍:其实,在这个工业化社会中,你想听什么样的音乐演奏都可以去商店里买到CD。包括你提到的刀郎木卡姆也有CD卖。录CD的人可能是歌唱家或者是艺术家 唱歌是他或她的职业,他们唱是为了艺术而唱,这是居庙堂之高的唱法。我和穆谦以前都在北京看过刀郎演出,没觉得特别怎样。

可是后来等穆谦真的有机会去新疆的麦盖提县,听到那里的农民晚上吃完饭随便在院子里唱的歌,他立刻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刀郎音乐。穆谦当时跟我说 他听着那些农民朋友唱歌,他就特别想跟着跳舞。这个音乐形式因为生活在当地人们的普通日子中而变得鲜活、有力量亲切、震撼。我们希望可以把梦幻的刀郎音乐搬到现实中来,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演出的场地很小,门票不能太贵。太贵的话,你就会把真正的听者挡在门外,音乐不应该划分价格。我们也在考虑下次是不是可以找一个大点的场地,我个人的意见是宁可场地小,人少。演员、歌者在舞台上如果不能跟底下的观众交流,没有这种氛围,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便都浪费掉了。你能想像如果把刀郎的表演者拉到保利去演出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拉到后海的酒吧是怎样的结果么7那样我们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可是那不是我们要的音乐氛围。我们现在只求收支平衡,还可以承担略微的亏损,并期待可以盈利一点点。但绝不会为了数量而牺牲质量。

《户外探险》:引进侗族大歌来北京的计划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呢?

李宝衍:我们做得很慢,想快也快不起来,刀郎之魂是策划了两年之后才跟大家见面的。我们不是在做演出领着人走穴。

第一,我们得跟来自当地的表演者接触,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要请他们到北京去演出,如果他们可以理解并赞同,第=步就是跟他们说,我们可以给这么多的钱你们是不是可以给孩子买一些书,多修几条水道,添置一些缺少的生活物品。但是我们不会给他们特别多的钱,那会破坏他们已有的生活方式。

第三步才是带他们来北京尽量安排好他们的衣食住行 保证他们在一个舒服的环境中表演。

《户外探险》:旅行跟音乐的关系很紧密么?你怎么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李宝衍:像刀郎木卡姆、侗族大歌,或者是哈萨克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华,这种精华写不进史册、进不了维也纳大厅。你就算是背上包去新疆、贵州玩了一圈,好几圈,很多圈,也未必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原生态音乐。而我们恰好发现了它,恰好可以把它带到大家眼前。

知道了这些音乐你的下次旅行一定不是盲目的。通过音乐,你的视野变开阔。

上一篇: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下一篇:骨科实习护士实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