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2024-06-11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13篇)

1.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一

浅谈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 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所谓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有的老师在教《西湖的绿》时,教学重点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而是让学生讨论西湖有哪些美景;接着交流西湖在哪里,你们去过没有,游玩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画西湖的画,唱关于西湖的歌等等。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为着边际。这在大型的公开课上更为突出,如一节课中既要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也要有合作性的学习;既要有理解性、吸收性的阅读,也要有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又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等。上述内容的学习,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节是可以适当安排的,但是如果刻意追求课堂的“面目一新”,就忽视了语文本体教学任务的落实,影响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通过和发展。

我以为,语文素养与文学鉴赏相比,语文素养是主要的。语文这工具掌握得不好,人文性的理想目标难以实现,人文性对工具性又有导引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雪中送炭,那么,人文性就是锦上添花了.就培养读写听说能力来说,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学得口头语言的机会很多,因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再学一点古代汉语。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它会自然而然地提升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在学习《长城》时,学到那一句“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老师感慨地说:“多么感人的情景,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令人佩服的古代劳动人们啊!”于是,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声音中充满了骄傲、自豪、佩服的感情。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劳动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泪修筑长城。孩子们又一次朗读,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作者那颗对古代劳动人民无比敬佩的心。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说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体会到对他们的敬佩,进而体会到为自己中国的劳动人民而感到骄傲、自豪----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主义的熏陶。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再拿«小狮子爱尔莎»为例,它不仅语言文字优美,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小狮子的顽皮、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精心呵护与深深的喜爱.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小狮子的句子,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再指名范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谈谈你读时的感受,最后再出示一个填空“这真是一只()的小狮子”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狮子”,“这真是一只淘气的小狮子”……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都通过自己的语言朗读和感悟表达出来.就让学生从听说读写中领悟到了文章的中心.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应该是千万不能忘记的。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总之,任凭怎样放言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究实效。

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要求准确、熟练,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形成语文能力又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孩子刚会说话,学会说妈妈,后来会说爸爸、爷爷、奶奶等,随着语言积累的增加,知道叔叔、阿姨、伯伯等都是对别人的称呼。如果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扩大词语积累,就可整合成无比丰富的语言材料。再经过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很可以派上用场。其实,就高一个层次而言,积累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更没有终极的关怀。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总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提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2.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二

一、探索实践契机,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很多时候, 学生们会在一些需要用语言表达的场合畏首畏尾, 甚至说不出话来。就比如说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 除了姓名等一些基本信息之外, 很少学生会说其他东西。除了基本信息之外, 其他的内容需要先通过思考, 再组织好并表达出来, 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觉得很难做到, 于是就出现了无话可说或简单两句话介绍。这也是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弱的体现,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们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们提供表现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过程, 师生的对话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或讨论, 都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沟通和表达技能的有效方式。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们拓展思维, 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教师不仅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学生们提供了表现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同时, 教师还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来训练一些平时说话少, 上课不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 让他们能够加强锻炼, 提高上课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思维及反应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不是表面的咬字清晰和发音准确, 而是内在的思维能力及反应能力。一个人要表达连贯, 逻辑清晰, 就必须具备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 有这样一种常见的现象, 某些学生在写作方面表现得很突出, 文章非常优美, 表达非常准确连贯, 但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提问时, 却总不能准确连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从这样的现象可以很明显地看到, 一个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不一样的, 毕竟在写作的时候有很多的时间去思考和修改, 而口头表达方面更注重一个人的即时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尽量让学生们多说多练, 单靠写作训练是不够的, 这并不能代替口头表达的训练。针对不同的问题, 教师可以给定不同的思考时间, 也可以采用一些“快答”的方式, 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回答, 以培养学生们的反应能力, 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的内容

语言表达的训练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枯燥乏味的, 也有一些人会认为“说话”是我们每一天都会做的事情, 还有必要去训练吗?实际上语言表达也是需要实践的, 通过相应的实践和训练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有感情, 更有说服力。如果教师能够结合相应的知识和所学习的课文进行实践, 相信语言实践会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语言表达训练活动。在平常的课文讲解中, 教师可以结合所学课题展开语言实践训练, 也可以根据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拓展, 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1.开展语言实践训练

在语文的教学中, 有些课文非常适合开展语言实践训练,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文, 领会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再用适当的方式把人物的对话展示出来。比如说在学习了课文《半截蜡烛》之后,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来表演这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 由始至终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但在紧张之余, 母子三人却又要保持镇定, 在这种紧张和镇定交织在一起的氛围中, 母子三人是如何通过有技巧的语言和行为化险为夷的呢?像这样一个精彩的对话和交流, 很值得学生们去体验和实践。而这篇课文内容的本身也是非常有趣的, 学生们在实践中也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2.拓展口语交际训练

拓展口语训练就是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 把握不同类型课文的特征, 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进行拓展训练。比如说六年级语文下册中, 第一单元主要是写景及游记, 包括《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这几篇文章。在学习完景点的介绍及景物的描写技巧之后, 可以开展相应的口语表达训练。

在练习1中有对应的口语交际训练,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们进行谈话: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参观访问, 请你做个小导游, 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家乡?并明确相关的要求, 如要用介绍的口吻, 语言要亲切, 表达要清楚。同时指导学生们对相关的表达内容合理地组织好, 如家乡有哪些特点?自己准备选择哪方面介绍?可以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先粗略地打个草稿, 再分组进行练习, 最后通过评比选出“优秀小导游”, 并让他上台展示, 另外也可以安排几个学生扮演游客, 让游客和导演自由地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特别是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不仅要重视, 还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可利用机会开展有效的训练, 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们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语言表达和实践是语文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 也是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的。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都必须要与他人进行交流, 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是交流和谐顺畅的关键。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书面形式, 而直接的语言表达实践更是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的。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不仅要训练学生写好作文, 学会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也要重视学生口头的语言表达训练, 提升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要谈的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如何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实践,语言表达,课堂活动

参考文献

[1]郭志林.浅谈小学语文的语言表达教学.《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中) 》.2014年第2期

[2]孙翠.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32期

3.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三

关键词:语文;语言文字;教学

G623.2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教师再怎么强调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语言文字”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目标。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语言文字运用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但从现在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培养的重点都放在了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对课文的感悟理解、对文本思想性的升华教育上,而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理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理解对学习固然重要,但学生理解并不代表他会用。小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的大致过程就是: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而理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但是会运用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理解和运用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会运用这种语言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使理解不停留在知识的表层,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因此,强化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本位的本质认识,探索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语文高效课堂新模式,从而改变目前“学生口语表达难,写作文难,教师教语文难”的语文教学现状,是落实新课程的重要途径。所以,我认为,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进行高效教学的研究”势在必行,对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会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然而很多专家学者对探索小学语文中语言文字运用高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我就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切实感受,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浅薄的看法。

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事实上,词语的教学只有放在句内,甚至整篇文章中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作用,一旦离开具体的语境,理解起来有时显得苍白无力了。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慈母情深》一文第26自然段时,问学生“龟裂”是什么意思?一位同学回答“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老师的点评是:很好,对不理解的词能通过查工具书弄懂它,很棒。随后就进入下面内容的学习了。很显然,这样的教学如风吹过,很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说,更谈不上有效运用。再如,在教学《鹿和狼的故事》一文中,一位教师虽然关注了松杉葱郁、生机勃勃、一命呜呼、自由自在、苟延残喘、罪魁祸首等词,且讓学生在查工具书的基础上,再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其意,个别词语,如松杉葱郁、生机勃勃等还采取了让学生想象说话,但遗憾的是这些词语所描绘的内在关系没有提示出来,从而削弱了词语的整体表达效果,有些可惜了。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怎样进行词语教学才能更有效地落实“语言文字运用”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眼光及教学时方法的选用。如果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够多深入一点,如《草船借箭》一文关注“神机妙算”一词由意到文,再适时拓展到《三国演义》整本书中诸葛亮的表现;《晏子使楚》一文双方笑的情形对比研读,自己先咀嚼一番;《惊弓之鸟》一文中“直往上飞”和“直掉下来”中两个“直”的意思是否相同?对表现更羸这个人物有何作用?等内容先在文中走上几个来回。如此一来,课堂是不是更有根基?

我们教师在进行语言文字运用教学过程中也很容易走人一些常见误区和产生某些惯性教学。比如教学中对词语理解生吞活剥。“结合上下文理解”“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有的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基本脱离文本,忽视语境,不知不觉陷入了“望文生义”的偏狭境地,原本鲜活灵动的语词被师生生吞活剥得味同嚼蜡、索然无味。还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词语运用教学形式单一。经常看到这样的尴尬局面,课堂上选取两个词让学生造句,结果举手的学生一个也没有,这时教师只能用“点将”法,指令优秀学生勉强说了两个句子,其他学生做观众。词语的运用教学为什么会出现“冷场”?课后研讨时,我们找出了学生表达出现集体缄默的原因:教师的词语运用教学训练形式太单一。只有有机创设表达情境,有效激活表达欲望,词语才能化做具体的形象贮存于学生的记忆仓库,进而进入个人语言表达系统。

4.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篇四

桃山镇中心校 孙立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今天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课堂教学抓起”的一点看法。

一、注重教师专业发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土壤

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向上成长的空间,更要关注学生向下扎根的土地。学校要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分层培训(实现年青年教师“做中学”,转岗教师“做中思”骨干教师“做中创”),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观念,达成“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提升“核心素养”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让教师真真正正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真正正做到让核心素养立足课堂。

二、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一,选择与确定各学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点。

第二,结合课程的特色,深入细化学科层面的核心素养要点内涵,形成从基本要点到主要表现,再到要点与表现相结合这样一脉络,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

第三,将核心素养学科要点与学科学习建立联系,有效开展学科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推进启发式教学

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课程改革以后,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课堂上仍然存在教师把控过多、缺少学生质疑问难等问题。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认为应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

首先,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这些课堂上的教学多数仍以教师讲授、提问和学生被动回答为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有利于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深入推进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以往的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问题,多数是“对不对”“是不是”的判断性问题和“是什么”的陈述性问题;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性问题和“你是怎么看的”评价性问题比较少。这些判断性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思维能力。当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接纳和利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深入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和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要学会有效地接纳和利用。

如教师在课前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如:即兴表演,观看录相,启发式谈话等。其次再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能够从新的角度去审视、想象问题。同时,教师适时与学生共讨论、分析、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课堂会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使他们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的互动。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再其次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将本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化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本学科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各学科要展开合作,围绕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还可以走出校园,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真实的情景,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课外资源,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

四、以“五个一”为载体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学科外活动的教育价值。本学期我校将聚焦6大核心素养,以“五个一”为载体(即一副好口才、一手好书法、一个好身体、一身好习惯、一项好才艺),培养学生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同仁们,我想信只要我们转变、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再上新

台阶。

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

5.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五

助推核心素养迅猛提升

--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一点思考

繁花似锦,绿意盎然,馥郁的花香和滴翠的嫩叶渲染着晚春最迷人的魅力。在这阳光灿烂的晚春时节,怀揣着振兴我区教育的伟大梦想,本人有幸参加了在北师大举行的“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为期一周的培训过程中,我先后听取了北师大教育专家们的精彩专题讲座,到北京中关村第二小学、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等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在座教育同仁们进行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讨。通过学习、感悟、交流与反思,使我的教育生活因收获而丰润,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名校在内涵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学教育改革进程中彰显出来的独特魅力,分享了他们的办学思想、高效管理、质量提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成功体验。特别是聆听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付宜红教授的精彩讲座后,让我如醍醐灌顶,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更新理念、增强信心的学习,同时,也让我对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什么是学生核心素养?如何解读、培养、实践?结合平时阅读与思考,现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抛砖引玉,旨在让教育回归本真,为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可持续发展服务。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校“育什么人”,为学校教育指明了方向。随着教育考试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从过去单一的以分数评价逐步转变为品行、能力、素质的多元评价,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构也成为每位校长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几年来,本人通过查阅资料、认真研读、深刻反思,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现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先后在担任校长期间的初中、高中学校,以社团活动为抓手,就“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了有益的尝试与研究,现向专家同行汇报如下: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即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化基础包括: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自主发展包括:

1、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2、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社会参与包括:

1、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二、六大核心素养具体包括的要点

(一)文化基础类的人文底蕴又包括:

1、人文积淀

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重点是: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重点是: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文化基础类的科学精神又包括:

1、理性思维

重点是: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2、批判质疑

重点是: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3、勇于探究

重点是: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二)自主发展类的学会学习又包括:

1、乐学善学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

2、勤于反思

重点是: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等。

3、信息意识

重点是: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主发展类的健康生活又包括:

1、珍爱生命

重点是: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2、健全人格

重点是: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3、自我管理

重点是: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三)社会参与类的责任担当又包括:

1、社会责任

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2、国家认同 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3、国际理解

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社会参与类的实践创新又包括:

1、劳动意识

重点是: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2、问题解决

重点是: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3、技术运用

重点是: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重大意义 发展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和意义: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四、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方法和措施的一点思考:

核心素养的提出,就是明确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近三年来,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我都致力于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助推孩子核心素养提升,以达到“让每位老师都拥有幸福与自豪,让每位孩子都拥有快乐和阳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目标。

我先后在两所学校,成立了“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书法、戏剧、舞蹈、足球宝贝啦啦操、文学社、动漫、播音主持”等10多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不同,但又相互交叉,互促互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倡导学生要建构知识经济时代的读书观——科学读书观。按照拉卡托斯的观点,一种新理论之比旧理论“科学”,应满足三个方面的边界条件:其一,能够包容和解释旧理论中一切未受反驳的成分;其二,能够解释旧理论未能实验的反常事实;其三,能在本领域内有更大的预见力。倡导科学读书观,打造书香校园无疑对学生 “文化基础”这一核心素养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初一学生进校之初,我们就根据他们的兴趣成立文学社团,同时在全校大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创建。我们一是开放图书室,各班级安排学生随时到图书室借阅图书。二是拓展图书来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各班级定期在班级内进行图书阅读与交流。三是学校的橱窗经常展示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四是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展示“书香学生”读书事迹和图片,黑板报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读书方法;五是实行“三读”(晨诵、午读、晚读),设置“阅读课”,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阅读课”每周二课时,由文学社语文老师每周确立一主题,并加以指导。六是每学期举办一次古诗词背诵竞赛和一次大型经典诵读活动。文学社团和书香校园活动夯实了学生“文化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迅猛提升。我校多名学生文学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市级“书香文明号”。

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核心素养方面,我们一是大力实施课改教改,通过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诸多举措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二是通过引导全校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分别加入“乒乓球、篮球、足球、羽毛球、书法、戏剧、舞蹈、足球宝贝啦啦操、动漫、播音”等社团,提供平台、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展示自我,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成立“学生发展中心”,推出“班级全员自主管理”模式和学校学生会干部竞聘上岗制度,进一步扩大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平台,通过推行班级、学校全员自主管理模式,把管理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每个人都成为校园管理者,使每个学生都是自我成长的主人,从而丰富了学生成就感和自我体验,强化了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强化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核心素养方面,学校注重通过系列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如近几年来,学校10多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并经常性组织系列大型实践活动,如组织舞蹈社团参加社区才艺展示;组织书画社同学参与各级书法大赛;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义务洁城、交通文明劝导、到福利院服务孤寡老人、祭扫陵园缅怀先烈、学雷锋活动月;组织动漫社同学参市区科技发明大赛;组织文学社同学代表我区参加我市汉字书写大赛获最佳表现奖;组织足球宝贝啦啦操为我市首届马拉松加油,绽放青春靓丽风采;组织足球社团参加我市中学生首届足球锦标赛并一举夺得亚军、、、、、、学校社团活动蓬勃发展,功能日渐完善,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茁壮成长,“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得到最大限度激发,我校姜某同学曾评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孝心少年。这些社团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校办学实力的迅猛提升,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平安校园、教育部国防教育先进校、湖北省禁毒示范校等系列殊荣。

6.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六

【摘 要】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我们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学校教育又该弘扬怎样的主旋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启迪了我们的思维。以班集体建设为切入点,在班集体建设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品德与能力两个部分,其中品德涵盖了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方面;能力涵盖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可以“立足班级常规、用好德育阵地、走向人间大爱、引入部落竞争”等措施来加以落实。

【关键词】班集体 建设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人的最普遍、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培养人的任务。“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培养怎么样的人指出了明确方向。综观现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大班化教学的今天,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班集体的力量不容忽视。班集体建设是指教育者通?^各种手段将班级这一学校最基层组织建设好,以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为目的的过程,它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

一、立足班级常规,提升学生个人修养

(一)学守则,规则入心

《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教师要用好《守则》和《规范》。每到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守则》和《规范》,真正使规则入心,让学生时时处处以正确的要求规范自我行为,在生活的细微处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助力自己健康成长。学习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小组学习、全班学习、讨论学习,甚至亲子学习等等。中高年级班主任还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守则》中的一条,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谈认识,谈体会,并撰写心得体会,进行班级交流。

同时,班级还可以利用宣传栏、展板等载体广泛宣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让学生耳熟能详,时刻遵守,使其成为引领学生行为的准则。

(二)定班规,约束自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大的方向引领学生进步,那么落实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细节,就要制定比较细致的班规。班规是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对学生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有的班级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有的班级则将班规制定得十分完美。不管如何,规则总是要有的,建议成文比较合适。当然在制定班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制定班规时一定要让学生讨论,集体酝酿,充分发扬学生的民主精神。只有学生自己给自己定的规矩,他们才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要让每个学生既成为自主立法者,又是执行班规的监督者,也是班规的忠实践行者。

其次,班规不是空洞的口号,应有一定的原则和明确的目的,条文通俗易懂,针对日常出现的问题,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再次,制定了班规之后,关键在于落实。班规要长期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可以建立长期的执行小组,实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在班内开展轮流班长负责制,使每一项制度都能得到落实。同时要做到及时反馈,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果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条文与现实矛盾,班主任应召开全班会议,集体研究修改班规,必要时教师要充当仲裁机构,主持公道。

二、用好德育阵地,提升学生家国情怀

(一)用好晨间班会,提升爱国正能量

晨会、班会课是学生班集体活动的主阵地,班主任要用好这些德育阵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的渗透。比如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班会活动,强化学生的“五爱”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有重点地对学生的思想、日常行为规范加以辅导与训练。在晨会、班会活动的组织上应该尽量尝试让学生自己组织,在活动之前,教师要担任指导者;在活动时,教师要充当参与者;到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充当评论者。活动之前总动员,使学生认识到为集体争光才更有意义,人人要为班集体的荣誉积极备战;活动之后进行总结评价。在平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好书、唱好歌、看优秀影片、讲故事和收集名言警句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组织各类活动,培养集体主义思想

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的生命,最好的教育来自实践。每个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等,作为班主任,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展示班集体的风采。在参加学校的活动之前要认真准备,在班级里先开展活动,尽量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获益。活动中互相帮助,闪现集体的智慧和光芒,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

三、走向人间大爱,提升学生社会关爱素养

(一)走进社区,做新时期的小主人

学校、班级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很多的教育任务都在学校里完成。但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在学校里受到的教育,习得的本领,最后还要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如何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呢?利用社区资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以假日小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慰问孤寡老人、为社区搞搞卫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等,既弘扬了尊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又增强了学生敬老、助老、孝老的意识,体现了新时期少年的博爱情怀。

(二)走向社会,传播大爱的种子

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爱心的培养,“微爱心”“微力量”“爱心义卖”等活动经常在我们学生中开展。2012年,我们成立了嘉兴市首个未来义工大队,由嘉兴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授旗并指导我们开展活动。其工作任务包括调查贫困人群的基本情况,建立帮扶对象的档案,唤起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心与帮助等,以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作为自己的行动宗旨。自成立嘉兴市首个未来义工大队以来,学生有了“小义工”这一光荣的称号,开展许多义工活动,他们为社会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学校通过未来义工大队的各种活动,在实践和体验中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播下了爱的种子。

四、引入部落竞争,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创新能力

(一)自主协商竞争模式

班集体建设要不断发展,也需要不断有“活水”的注入,给学生以生命的滋养。“活水”有很多,包括新的理念、新的做法,但中心意义不变,就是一个“新”字。“部落竞争”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的比较人性化的班级管理模式。它注重竞争,更注重共同的发展,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我们平时的班干部选举,只不过增加了一些民主性和新鲜感。首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民主选举产生班级核心干部群:一个班长加8个部长。其次是部长根据自己的要求招募部落成员,其间班主任可以适当调节,把班级学生平均分成8个部落,每个部长管一个部落,每个部落根据自己成员的特点选择所要负责的项目,取好部落的名字,如纪检部、司法部、卫生部、生活部、体育部、宣传部、文娱部、学习部等。实行部落责任制,每个部落选出自己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常务组长,进行合理分工,采取值周的方式轮流为班级同学服务。同时又在部落里设置餐桌长、早读小老师、值日班长等多个岗位,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逐步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既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又在个人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团队的成长。

(二)合作完成竞争目标

竞争和合作并不矛盾。好的竞争是良性的竞争,是依靠团队的竞争,在竞争的模式下发挥团队的力量,以个体的成长促进团队的发展,以团队的发展引领个体的成?L。要进行团队竞争,必须要有明确的团队目标,以及由团队目标衍生出来的个人具体目标,可以与前文所说的制定班规结合在一起。为了持续达到目标,保持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班级的奖励制度也应该及时跟进,以不断上升一个台阶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不断向前。我们设定每个学生的基础分为50分,然后按照分数升级到相应的级别,得到相应奖励,同时获责任卡1张。如果同一个部落的学生都达到某一个层次,整个部落就有一次相应的奖励。同时把优胜的部落名单和学生合影张贴在班级的墙上,进行表彰。

当前,核心素养模型逐渐渗透到各国教育改革的诸多领域,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二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教育质量评估。可以说,围绕核心素养拉开了中国教育转型升级的大幕。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所以值得广大教育者去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7.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七

关键词:多媒体,文本理解,作者对话,生活理解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能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激活生活感受,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多媒体运用声、光、电等介质,充分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将无声的文本转换成文字、有声语言、形象的直观画面、富于发展的视频,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结合体。它不受时空限制,能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 场面、事件发展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出来的效果展示出来。通过栩栩如生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录音、富有情趣的情景再现,丰富知识链接,使学生视听感觉极大满足, 情绪受到感染,生活得到再现,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彻底激发, 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经典文章都很适宜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 时,可以先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同时屏幕投影作家头像、介绍写作背景,学生沉浸于优美的歌声,兴趣被激发。然后插入朋友宴饮的古装画面,再结合时代背景,插入作者因贬谪仕途失意、亲人远隔,独处异乡,很快就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 同时,调动学生亲人佳节思亲的感受,就能轻松地引导学生走近苏轼的情感世界,实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交流。讲到结尾两句, 可用多媒体展示山中月景、平原月景、海上月景、乡村月景、城市月景五幅画面,使学生能直观感受,同时插入相关中秋赏月、佳节思亲的经典诗句,让学生充分体味到“千里共婵娟”的意蕴和作者美好的愿望及旷达的心胸。

二、运用多媒体,激活文本

语言是一门艺术,要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必须让语言变得生动,充满活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文本有情节曲折生动的小说,有情感细腻的散文,有知识性的说明文,还有集语言、音乐、 绘画、情感多种艺术美为一体的古典诗歌。要让教学变得生动, 若能充分运用多媒体,将书本语言转化为富有情感的有声语言, 再配以音乐、图像、视频,就能将文本变得生动,充满活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率。如教学古典诗歌,我们可以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配音朗读,展示古诗合辙押韵、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语言感受能力。在对古诗的文本解读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动画、配音将文本中的意象组合成画面,促使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与作者对话,调动情感

情感教育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学生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交通便捷的时代,对文本中作者的生活及感受缺少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便成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真实、形象、具体的资料,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罗布泊这一仙湖消逝的原因,教学中若能收集罗布泊今夕图片进行对照,学生就会被文章所写的悲剧所震撼,使学生心灵受之触动,促使学生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生活

单纯依据教师的讲解很难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必须依托文本内容再现文中原有生活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作深入地体验与探究。我们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他们在几代人的关爱中成长,往往却感受不到爱的滋味,如教学《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让我们看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如何将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父子之爱转换为学生生活的父子之爱,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融合古诗词中《游子吟》等歌颂父爱母爱的佳句拓展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借助照相机、录像机录制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细微生活进行拓展,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达到文本与生活之间的相互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往往观察不够仔细,资料搜集不完整,我们可以整理音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整合、回放,让学生理清过程,咀嚼细节,从而增强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8.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八

一、设计训练程序,开展语言文字训练

备课是教学的准备,语言文字训练需要在备课中予以重视。就需要给即将教学的内容确定一个主题或是一个主线,从而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顺着这条主线进行下去,不断发掘出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文章中有描写主人公贝多芬的一段情节:贝多芬走进小屋时,琴声停止了,隐约传来了兄妹二人的对话。妹妹说了这么一句话:哥哥不要难过,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对于妹妹的“随便说说”,教师就可以提出疑问:贝多芬妹妹所说的随便说说对应的是前文的哪一句话?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供他们去思考和讨论该问题,之后再请一些同学起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月光曲是非常难弹的一首曲子。作为妹妹而言,她更加希望贝多芬本人可以弹奏这首曲子。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来了,既然妹妹很希望听到贝多芬的弹奏,那为什么还要用“随便”二字呢?该问题一出,立即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很多学生甚至会不顾一切地插嘴发表看法。如此一来,语言文字训练得到了落实。

二、落实词语教学,准确理解语言文字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识字和记忆词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在进行生词生字教学时,首先需要结合之前所学过的字,进行组词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从而融会贯通。其次,对于一些新学的词语,教师要进行词语内容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词语的意思。最后,对于某些才学不久的词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造句的练习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该生词进行内容的表达。例如:在学习课文《军神》的过程中,同学们读到刘伯承将军坚持拒绝在手术中使用麻药的时候,很难想象麻药对于手术的作用。此时此刻,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普及一下麻药的发展历史,以及麻药在手术中的重要作用。学生们一旦了解到了麻药的重要性,就会自然而然对拒绝使用麻药,硬生生地承受手术刀切割肉体的痛苦的刘伯承肃然起敬,对他的坚强品质感到深深地震撼。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更好地通过看刘伯承来了解到当时共产党军人的坚强不屈的形象。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一定不能生搬硬套,这样只会大大削减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培养敏锐语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郭沫若说:“作家与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对于敏锐的语感培养最好在儿童时代进行。”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语感。很多时候,丰富的积累可以大大提升一个人的语言感知能力。很多句子特别是病句,虽然说不出为什么,但是在朗读句子的同时却能够感觉到句子的成分存在异常,这便是语感。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缺乏丰富的积累,又处在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因此,打好基础便显得至关重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本当中,收录了很多有趣生动的课文,供学生们阅读和学习。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多带大家朗读课文,一方面锻炼学生们的朗读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语感。朗读也是一门学问,它更加重视一个人对于音调和讲话速率的把握能力,对于字音字形以及断句的熟练程度。例如,在学习课文《桂林山水》时,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的排比句式。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时,一定要把重心放在几个“真”字上,这样才能突显出作者对于桂林漓江山水的喜爱之情。

四、寓学于乐教学,创设良好训练情境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要想理解人类的复杂的语言行为,就必须让负有巨大责任的大脑中有一些无法被发现的实体。”教学实践也证明,良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娱学于乐中开展学习。语文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来讲,也起到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想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需要换位思考,教师可以通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一想学生对于哪些方面会产生兴趣。之后,教师再从学生们的兴趣入手,创设相关情景,使得学生们对于语文课堂学习产生兴趣,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动力,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课文《放小鸟》时,我们不妨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下大自然中的各种美丽生动的鸟类,从而呼吁学生保护鸟类,积极放生鸟儿。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通过字词学习以后进一步感受其中拟人化的语言,自然而然地就与文章的内容产生了共鸣和呼应。这样,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了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动物保护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提升都是有益的。

9.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九

秦 艳

摘 要:本文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出语文“助学课堂”教学主张,将核心素养的三维体系与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相结合,通过“自助”“互助”“师助”学习方式与“助言意转换”“助方法迁移”“助能力形成”“助思维发展”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从而构建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结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着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助学课堂 实施策略

目前,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核心素养为起点,通过研制课程标准,构建与实施有别于传统的新课程体系;二是改革和优化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通过培养学科关键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第一种研究路径是国家的顶层设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路。第二种研究路径则是广大一线教师都可以积极探索与尝试的。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路径,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

一、聚焦核心素养,提出“助学课堂”教学主张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五大支柱说(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三大关键领域说(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以及欧盟的八大要素说。这些研究为笔者的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门,引领笔者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语文教学。过去,我们考虑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能教会学生哪些知识与技能。但是,我们更应该考虑,当下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的未来提供哪些有用的东西?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我们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笔者认为,基于我们国情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的。笔者将人的核心素养概括为“学习素养”“交往素养”与“人格素养”三个方面,“学习素养”包含“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关键能力;“交往素养”包含“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变通能力”等关键能力;“人格素养”包含“尊重”“责任”“向善”等必备品格。

那么,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又是什么呢?与这个核心素养体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认为语文的核心素养应该是阅读、表达、思维与修养。这里的阅读、表达与思维直接指向“学习素养”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这里的修养,也与“人格素养”的“尊重”“责任”与“向善”密切相关。再加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与“交往素养”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变通能力”相契合。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提出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主张。

二、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助学课堂”实施策略

如果说,“核心素养”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语文“助学课堂”则是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助学课堂”就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始终体现生本思想,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只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或同伴给予一定的帮助。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就是努力由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由“教会知识”向“教会学习”转变,因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其核心是学生的学习”。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达成核心素养的“学习素养”“交往素养”“人格素养”的三维体系?笔者提炼出“自助”“互助”“师助”学习方式与“助言意转换”“助方法迁移”“助能力形成”“助思维发展”教学策略。

1.“三助”学习方式的提炼与运用

(1)“自助”。在教学中倡导“先学后教”的理念,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能力与方法,尝试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任务,或者教师设计好的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助学习建构已有知识经验和即将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课前“自助”学习,一般是指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学生根据“预习单”的要求进行预习。低年级主要是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通过查字典了解生词的意思;给课文标上小节号,简单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根据音形义特点、形声字特点等识字方法自助识字;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不难理解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课前“自助”学习的关键是要有明确与适量的学习任务,因此,“预习单”的设计成为关键。如“生字学习”,我给学生设计两个栏目,一是“我学会的生字”,二是“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第二个栏目为“互助”学习做好准备,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课中“自助”学习,一般指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时的自主建构。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时,需要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课中“自助”学习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话题的引领,话题可以是学生初读时产生的一些问题,也可以是教师预设的话题。二是学习的指导,学生要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如《梅兰芳学艺》一课:师傅为什么要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重点词句画出来,说一说你的理解。通过话题与提示,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很容易找到“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然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说一说什么样的眼睛是有神儿,什么样的眼睛是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从而形成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课后“自助”学习,一般指学生完成课后拓展学习的内容。课后“自助”学习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拓展学习的内容要适量,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二是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拓展学习的情况。

(2)“互助”。在教学中倡导“互教互学”理念,学生通过交流、补充、辩论、质疑等形式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尝试解疑。“互助”学习就是学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学生有了交流,“互助”学习便发生了。在语文教学中,有两个时段体现得更为突出一些。一是学生交流展示预习的成果。低年级主要围绕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字词学习三个方面组织“互助”学习。朗读课文,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朗读、同桌互读,相互纠正朗读中的错误。整体感知,让学生围绕课文的题目、人物、故事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字词学习,让学生汇报自己学会的生字新词,特别是通过提醒同伴注意的方式强化识字、写字的方法与能力。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时要注意读自然,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整体感知时,要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尝试概括段落大意与复述课文。二是学生深入研读后的交流。学生通过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有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然后再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此时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断碰撞、不断深入、不断生成的一个时空,学生在交流、补充、质疑、辩论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

(3)“师助”。在教学中倡导“以学定教”理念,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师助”学习把握“三助三不助”原则,即:助在学法处、助在提升处、助在偏离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助、学生通过互教互学掌握的不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的不助。教师在正确诊断学情的基础上,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追问、补充、引导与点拨。

在语文教学中,“师助”学习主要体现这样几个环节:一是在学生展示预习成果时提供帮助。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把握课文表达顺序等能力,并且从学生的质疑中提炼出阅读话题。二是在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时提供帮助。教师为学生设计深入研读文本的话题,话题的设计要体现导读、导思的功能,叙述的语言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为了促进学生对话题的深入研读,可以为学生设计“助学单”。三是在学生交流阅读感悟与言语生成时提供帮助。学生在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时,教师尽可能地让学生去交流、补充、质疑,教师的“助学”主要是聆听学生的声音,点拨阅读思路,及时肯定学生,调控探究方向。

2.“四助”教学策略的提炼与运用

(1)“助言意转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在“言”与“意”之间实现转换,从而让学生在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上得到提升。从“言”到“意”的转换,指向语文教学中“言语理解”,即学生通过阅读以“文本”为对象的言语作品,对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从“意”到“言”的转换,指向语文教学中的“言语表达”,即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要运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助言意转换”,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揣摩文章的表达,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从“言”到“意”的转换,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深入研读这个环节里,学生围绕阅读话题,去“触摸、品味”文本,从“语表层”进入“内蕴层”,再现文本的情境与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揭示的哲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帮助体现在对话题的设计,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给学生足够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指导学生默读批注,潜心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时,教师耐心听学生的表达,了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触发点与思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及时引导与点拨,不断向文本的深处漫溯。

从“意”到“言”的转换,主要表现在对文本的内化生成这个环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文本的“言”生成为心中的“意”,学生有了感悟,有了触动,有了情感,我们就要给学生设计倾吐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这个环节中,重点安排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低年级让学生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体会。中、高年级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个倾吐表达的情境,让学生抒写自己独特感悟。教师的帮助不仅体现在这些方面,更重要的是倾听学生的表达,运用语言是否规范,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情感表达是否自然得体。

(2)“助方法迁移”。主要体现在教师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从学科角度,要让学生逐步掌握查字典的识字方法,掌握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掌握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写作方法。掌握这些学习方法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默读的方法,低年级做到默读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开始学习按句默读,一句话读完了,想一想句子说了什么意思;到了中年级,在此基础上学习按段默读,一段话读完了,想一想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到了高年级,还要做到心到、手到,“心到”就是能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想一想每段写了什么,课文整体写了什么;“手到”就是能做圈点批注,能够提出疑问。另外,默读还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从学习角度,要让学生掌握预习、质疑、批注、巩固等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学习是否能够持续、有品质,这些学习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

(3)“助能力形成”。助能力形成,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以阅读能力为例,从阅读学角度,如提取信息的能力,围绕问题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形成解释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意思、体会句子含义与词句表情达意作用等;整体感知的能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文本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等。从阅读的综合能力角度,通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逐步形成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综合能力。

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是学习素养的关键能力,我们要把这两个关键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所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直接指向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我们还以阅读能力为例,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去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与感受,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设计“助学单”,把阅读能力的培养变成一种任务驱动,有明确的学习路线图,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4)“助思维发展”。助思维发展,就是要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途径,帮助学生提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宽度、广度与深度。思维能力是“学习素养”的关键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具体建议”中有进一步强调:“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呢?

首先,把握思维的基本规律。思维过程的基本规律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析”就是围绕问题从部分入手,提取信息,品味体会,形象感知。“综合”就是围绕问题回到整体,瞻前顾后,形成解释,抽象概括。“抽象”就是提取实物的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如理解与品味语句的意思与含义。“概括”就是根据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联结起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旨。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其次,遵循思维的发展规律。学生思维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动作思维(思维的敏捷性)、形象思维(思维的灵活性)、抽象思维(思维的深刻性)、辩证思维(思维的独创性)。在小学阶段重点把握“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个发展阶段,初步接触“辩证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充分重视思维发展阶段性的规律,努力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思维的敏捷性,学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反应快速、敏捷聪慧;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在课堂上联想丰富、举一反

三、灵活变通;思维的深刻性,学生在课堂上潜心会文、析象悟道、真知灼见;思维的独创性,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创新、思想独立、与众不同。

再次,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思维形式,而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是培养学生独立性品质。如在阅读教学中要深入研讨,有独特感受,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独创精神。二是培养学生连动性品质。如在阅读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后进行横向、纵向、逆向思维活动,分析探究问题的原因与结果。三是培养学生多向性品质。要另辟蹊径,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找寻最佳答案。四是培养学生综合性品质。语文教学要触发学生的灵感参与其中,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教学范式的构建与运用

语文“助学课堂”的教学范式,就是在“助学课堂”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自助”“互助”“师助”学习方式以及“助言意转换”“助方法迁移”“助能力形成”“助思维发展”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形成语文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结构。通过实践,笔者已经总结与提炼出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的教学范式。这里以阅读教学为例,阐释语文“助学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与运用。

阅读教学的基本结构为:预习质疑、自助建构(指导预习、了解学情)→交流展示、互助释疑(组织交流、生成话题)→深入研读、互助探究(引导探究、精讲点拨)→感悟内化、互助生成(创设情境、促进生成)→拓展运用、互助提升(提供材料、帮助提升)。在这个结构中,括号内的内容为“师助”的要点。

课堂上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与对象世界(文本)的相遇和对话,是学生与教师、伙伴的相遇和对话,是学生与自身的相遇和对话来实现的,学习就是这三个维度的对话实践,简单说,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互助学习与师助学习)、与自己对话(自助学习)。因此,学习是否能够丰富地展开,就要看学习是否是完成这三个维度的对话。

“预习质疑、自助建构”:想要丰富、提升对话的内涵,必须让学生学会尝试着自己与文本、自己与学习辅助工具、自己与自己进行对话,笔者把它叫做“自助建构”。本板块可以安排在课前,也可以安排在课中。一般来说,到了中、高年级安排在课前,先通过教师设计的“预习单”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自助学习的能力,当学生形成一定的自助学习能力后,不再依赖教师设计的“预习单”。

“交流展示、互助释疑”:有了“自助建构”的基础,学生自己能够判断出哪些知识已经学会,还有哪些困扰,知道自己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要交流些什么,与同伴、教师以及自己产生怎样的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否丰富,是否能提升理解,很大一部分还决定于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同伴的发言是否能给自己解疑。

“深入研读、互助探究”:通过前面两个板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做到读通课文,但是,学生的阅读还停留在语表层,还需要引导学生去“触摸、品味”文本,从“语表层”进入“内蕴层”。选择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研读、互动探究。话题的设计可以涉及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主旨的领悟、重点语句的赏析、表达方法的揣摩等。通过话题的引领,组织学生潜心读文,深入思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指导好学生“自助”“互助”学习。

“感悟内化、互助生成”:这是对上一个板块的延续与深入,如果说上一个板块侧重于助学生由“言”到“意”的转换,是阅读理解,那么,本板块则侧重于助学生由“意”到“言”的转换,是言语表达。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将文本的“言”生成为心中的“意”,学生有了感悟,有了触动,有了情感,我们就要给学生设计倾吐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拓展运用、互助提升”:本板块是课文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可以放在课内,也可以放在课外。低年级主要是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设计拓展学习的内容,可以是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梅兰芳学艺》一课,让学生课后设计一张“名人卡片”,找一张梅兰芳的照片,再加上一段对梅兰芳的介绍文字;也可以是拓展阅读的设计,《梅兰芳学艺》一课,为学生提供梅兰芳“练画蓄须、逃出虎穴”的故事;还可以是巩固作业的设计,为学生设计适量的作业。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经典名著,将课文的学习作为一个引子,引领学生品读经典。

10.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教学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与实践。

一、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解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素养,它包括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知识水平与能力才干等各个方面。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小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这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只讲语文能力相比较,教学目的的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有整体素质培养要求。所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如现在教小学生识字写字,既是一种能力训练,又是文化熏陶,还是一种习惯、修养的生成,特别是要同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相结合,才是针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教学的有效活动。

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

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做法总体上同一位教育家指出的相同,他说:“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以学生为本,关注课堂。

1、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如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样。

2、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11.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

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与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一本不健康的书,比不读书更坏,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立足点应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当我们看到孩子沉浸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我们会感受到:经典名著对于孩子心灵的呵护,精神滋养已如雨后春笋点点入土。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教会孩子学会语文,但它能净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又人道的感情世界,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孩子这种阅读心理是有个性差异的。有些孩子的情感比较细腻,稍大一些的会有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因此,有针对性地推荐他们读一些描写青少年爱情心理的作品也未尝不可。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猫狗之恋》等,阅读这些作品不是鼓励孩子早恋,恰恰相反,他的积极性在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阅读高雅精深的名著,是一种须有良师指定才能掌握的艺术,而这种艺术是应该让孩子们好好掌握的。一般来说,孩子们往往容易低估自己阅读名著的能力。批评家克鲁琪认为,有些人以为只有浅薄,低趣味或虚伪的读物才能吸引读者,这是一个目光短浅的错误。他说:“平庸的东西绝对不会有兴趣,浅薄的书拿在手里会比什么都难以忍受,没有价值的读物终究会失去读者的。”一旦养成看经典的习惯,孩子们会惊奇地发现:阅读经典名著是多么令人陶醉。

2.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会成为儿童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风靡校园了。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而想方设法的努力着,每人都为能有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而陷入遐想。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的确,时尚读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它的低劣质量导致学生心理的扭曲,也有可能为孩子撑开一方想象的天空。更多的时尚读物存在充分的流行因素,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愿望,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要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并引导这种时尚。

二、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

1.实际情况,较具体方法

据有关调查表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很少有人会作些标记和批注。他们不知道读几行必须停下来思考一番,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作些批注。

为什么在读书时作批注是必不可少的呢?第一、这可以使你思想高度集中;第二、如果不是死读书的话,必然会有自己的领悟和见解,并可用文字适当的表达;第三、在你整理自己的思想体会把它确切地书写出来的过程中,也就把书的内容带入心灵深处,并能更条理分明地保存在记忆中。

即使孩子们把读书心得写在一张纸片上,又随手扔掉了,毫无疑问他也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在书页的空百处、封里、甚至两行间的间隙都可以供学生批注,也就不必找纸片了。而好处在于这些批注和提要成为学生读过的这部书的一部分,当他们来年展卷重读时,重温以前的见解和疑问,在疏忽之处加上新的批注,就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再次的探讨。

在学校里,当小学生遇到一个生字,老师就叫他们查字典。老师总会吩咐他们在阅读时不断查考百科全书,希望我们从中得到帮助,但读一本精深著作所遵行的规则完全与之相反。首先要找出你能理解的内容,尽管读下去,不要停留在费解的地方,比如那些难以看懂的议论和注释。书里有足够多的部分你能立即理解,这些部分很快形成一个坚固的立足点,站在这个立足点就可以继续向上攀登。在迅速阅读中你能理解的部分即使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也能使其余的本来晦涩的文章变得明朗。

2.按个体差异,成独特方法——当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每一个小学生的

阅读水平高低有差异,是无须争辩的事实。有些小朋友,在阅读时划线作标记,是十分适当的方法,可有些小朋友却未必适合。当他们再次阅读这本书时划线的地方会使他们想起第一次阅读时的感想,就很难有新的发现与启示,倒不是像其他人那样会令他们产生新鲜的感觉和印象。这样他们则可以在阅读时作索引,先记下页码,再简略地写出自己的提要与见解,在第二次、第三次重读时,就会把索引的内容扩充几遍。

12.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篇十二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一)核心概念: 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中学阅读教学

语文素养既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词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强调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核心素养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包括:沟通、表达和分享;欣赏、表现、审美及创新;运用科技及资讯;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主动探索和研究;独立思考与问题解决;规划、组织与执行;终身学习,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文化学习与国际理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课题界定:

鉴于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拟以本校一至六年段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课程”层面来认识和确定小学阅读教学要如何着眼于学生基本言语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以语言带动内容,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定位在: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全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美)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用分类学方法分析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生的各种学习,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根据,将学习划分为3类:认知领域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精神运动领域学习,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按24个目标单元进行分类,构成了72种分类结果。

2.北京十一学校语文教师闫存林老师在“中国新学校发现”论坛上所作报告《行走在变与不变之中》指出:语文素养的核心就在于阅读。中学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读书期,因为时间在这个年龄、在这个阶段是紧张的,同时是有序的。而且,中学生的生活是单纯而无干扰的,同时学生可以独自思考,可以和同学和老师讨论,青春的空白期需要书籍来充实,终身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这个时间是关键的。

3.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整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改革,建构“1+X”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养、综合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时进行“主题教学”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的载体,即核心素养以主题的方式来呈现,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教学。

(二)研究价值:

一是突出语文课程核心目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二是探索阅读教学“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三是立足《课标》中不同学段的研究重点,着力学科知识到学科素养的蜕变,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理解、审美、批判思维、创造意识等语文综合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1.对“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2.提炼“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构建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

3.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促进学校教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内容:

1.文献理论研究——掌握“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前人研究成果。

①研究语文教学理论:阅读王荣生、李海林著的《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王云峰著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胡一平著的《浅论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等教育书籍,学习、掌握相关理论,借鉴、迁移、整合于课堂教学。

②研究语言学、阅读学文献资料:阅读(美)肯·古德曼著的《全语言的全-全在哪里》《谈阅读》,李宇明著的《儿童语言的发展》等书籍文献,深入研究包括《语文课程标准》在内的资料,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课堂教学研究——“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实践行动。

①“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基本特征研究。

厘清 “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有哪些外显与内隐的基本特征,把握其特征,为进一步根据这些基本特征探索其课堂建构做足准备。②“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 低、中、高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具体策略的研究。

如何立足课标、学段和生情,甄别和选择有利于“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典型的教学内容?探索各学段共性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③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

(三)研究重点:

1.“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2.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阅读教学实践模式的构建。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理论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理论文献研究先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研究——充分学习、研读前人相关研究的成果,指导行动研究。理论文献研究与行动研究相互结合,贯穿始终,而非截然分为两个阶段。

2.日常研究+典型内容重点研究。日常的每一篇课文,实验教师都必须紧扣“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开展行动研究,同时借助专家的专业引领、微课的研究和同伴的互助予以突破典型内容的研究。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1月)

1.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科教学,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完成课题申报方案,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题研究方向,进行组员分工,建章立制。

3.订购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着手进行系统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为研究开展做足准备。

4.利用微信群及时分享、传阅学习资料,讨论交流。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年12月-2019年3月)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扎实理论集中学习、集体研讨和分学段磨课。2.进行各阶段小结,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召开中期汇报会。

3.完成各阶段预期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9年4月-2019年6月)

1.提炼“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2.总结富有本校阅读教学鲜明特色的低、中、高段课堂实践模式。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的相关展示活动及后续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研究。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分析相关理论文献资料,进一步提升理论认识,形成相关“研究综述”。

2.行动研究法:在实际教学情景中,在教学实践中,做好课堂教学行动研究。通过教学实录、教学展示以及集中研讨等活动,发现问题,修正、研究、深化,并注意前后分析比较,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3.案例研究与经验总结等综合运用。选择低、中、高段不同文体的典型课文,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总结、提炼,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六、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一)主要观点:

1.阅读教学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让学生理解、体验并习得文本的语言;只有走出文本,才能让学生内化、迁移别人的语言,甚至创生自己独特的语言智慧,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的总体策略是以语言能力发展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的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与体验,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仍然是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创新之处: 1.认识创新:从“课程”层面来认识和确定中学阅读教学要以语言带动内容,融“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立足以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全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发展。2.实践创新:集中于“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目标,以是否“立足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优质高效中学阅读教学”作为文本教学内容取舍的依据,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建立合理的内容序列,使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具有语文教学核心价值。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一)教师理论文献研究心得集

文本;平时收集,分整理,2019年3月结集成册;负责人:闫晓红

(二)课堂教学成果集,精品实录、案例论文、课例光盘、网上晒课;平时收集,分学期归档,2019年3月结集成册;负责人:陆占礼

闫晓红。

(三)学生作品成果集

学生作品;平时收集,分学期归档,2019年3月结集成册,负责人:张美丽

谢素芝

八、课题研究条件保障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于课题研究在研究经费、专家引领、活动开展保障等方面均给予大力支持,拟成立“专家组—负责人—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网络,定期不定时地邀请省、市各级专家为课题作专业的引领与具体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及深入性。

2.学校师资团队雄厚,有教育部的专家工作站1个,镇级名师工作室1个,初、中级教师6名,多年来学校坚持做实各个学科各个级别的课题研究,并荣获各级专家的一致好评。

13.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十三

从教五年,一直带的是中高年级的语文,突然之间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才发现,给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多么重要。从最简单的阅读习惯上着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在语文知识、思想方面的水平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其具体内容主要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化的思想感情;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正确态度;丰富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首先要改掉学生唱读,学会有感情的读,在读的基础理解语言文字的魅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训练:

一、让朗读贯穿课堂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1、教师真情范读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学生在听朗读录音的时候,他会觉得那很好,可是离他很远,似乎那是遥不可及的,而老师站在课堂上深情并茂的朗读消除了这种距离感,老师的朗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茅盾的《白杨礼赞》时,老师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就会被文章的美景所陶醉,就会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范读能在无形中指导学生的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要通过丰富的材料、生动的剖析、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边在头脑中浮想鲁提辖和镇关西的精神风貌,然后指导他们哪些该读重音,指导他们如何把握语速,指导他们如何读出气势和感情,经过指导,教室里沸腾起来,读着读着,他们有的推出拳头,有的拍手叫好,有的神情严肃,一拳比一拳更猛,一句比一句读得更有气势。一遍一遍的朗读,学生们读得有味、有声、有色、有形、有神、有情。通过朗读,学生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辉形象。、教师创设情境,提倡多种形式朗读

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他们的个性化的朗读增加色彩。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如采取自由朗读,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等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抒发感情的舞台。如在教学诗歌时,就安排诗歌朗诵比赛,这样,学生就能更好领悟诗的感情;在教学《愚公移山》、《卖油翁》、《戴震难师》等课文时,就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更好感受人物形象。

二、让说话闪亮登场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

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说话的空间,让说话在语文课堂中闪亮登场,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那么,说话应该怎样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话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我根据文本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之后,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看法,尽量让学生多说,让多个学生说,并让学生评议。这样的回答,既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如我在教《小巷深处》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按下面的句式说话:这篇课文讲了一个 的 故事(要求:从不同角度概括)。学生说出的内容有: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盲目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一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2、探讨问题,对话交流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积极探讨、研究问题,这样在小组合作形式下,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各抒己见,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他们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领悟了作品的主题。

如我在教《白杨礼赞》时,让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它是不平凡的树,有的说它有力求上进的精神⋯⋯ 我接着问:它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有的说:它生长的环境不平凡,有的说它有不平凡的外形,有的说它有不平凡的内在气质。当我再一次要求学生品读第八自然段,大多数学生说∶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在愉快的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领悟了作品的主题。在探讨问题中持之以恒的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既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品味语言,谈感受

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词汇训练。我在现代文的教学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在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这样,学生在领悟语言的魅力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如我在教《囚绿记》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有位学生说了喜欢“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因为作者在这里用了排比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绿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和深深的爱意。有位同学说喜欢“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因为这句话表面上赞扬“绿”“永不屈服于黑暗”,实际上作者借“绿”抒发了自己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加强写的训练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写”的训练,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改写、续写、写读后感等,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如我教《白杨礼赞》时,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后,要求学生仿照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方法,描写一种树的外形特点。教学第八自然段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托物言志的文字。整篇课文讲完后,又要求学生以一种树木为题,描写它的形态特点,并赋予它象征意义,注意了从段到篇的过渡。教完《捕蛇者说》后,要求学生把封建社会与当今社会进行对比,写一篇读后感,从而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上一篇:古城弦歌散文下一篇:《小老鼠去旅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