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精选15篇)
1.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 篇一
XXX2013-2014年学第一学期期终
教学常规检查情况反馈
检查时间:2013年12月9日至14日
检查学科:1.小学思想品德
2.中学政治历史
3.高中政治历史
4.职业中学政治法律
检查内容:教学常规。
检查方式:随堂听课与常规检查。
检查对象: XXX民族中学、XXX第一中学、XXX第二中学 城关一小、城关二小、城关三小、XXX职业技术中学。
情况反馈: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的教育质量,更好地规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师常规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县教育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和局长为核心的教学常规检查领导小组,于2013年12月9日至14日对全县八个乡镇的中小学及乡镇完小教学点的所有教学科目的常规工作进行了细致检查。针对这次检查将其情况反馈如下:
一、上课情况:
1.教师在上课铃响之前都到达教室,严格执行每节课40分钟(高中45分钟)的标准,不拖堂、不占课。教师能为人师表,精神饱满,使用普通话。课堂用语比较规范。板书工整,注重美感。
2.教学中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讲课内容正确,符合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结构比较紧凑,难度适宜。课堂上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上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信息交流。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空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学习,学生发言面较广。
4、不足:少部分教师仍采取“满堂灌”、“独角戏”等形式上课,课堂上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欠缺,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和研究。
二、备课情况:
(一)优点:
1.大部分教师能提前认真地备好课,书写清晰,结构合理,各环节条理清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如借助于多媒体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合情合理;教学过程翔实,能根据内容和学情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形式多样,大多是巩固和提升性的作业要求。
2.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很多教师能补充一些小故事、社会热点、生动的场景等,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同时,更有助于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3.部分教师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成功之处的同时,更多的是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存在不足
1.部分教师字迹潦草,教学环节太简单,书写太简洁。
2.部分教师教学目标含糊,重点难点不突出。
3.大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科特点设计法制德育渗透教育内容。
4.有个别教师编写的教案过于简单,抄教案,没有自己的思考大部分教师没有教后的反思,或教后反思没有针对性,泛泛而谈,千篇一律。
5.部分学校没有学校检查记录或检查人员签字。
三、作业与辅导。
1.作业内容能围绕教材的特点进行精选。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大部分作业都在课内完成。
3.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准确、规范,并注明批改日期。
4.存在不足: ①作业量偏少(个别小学思品不布置作业)。②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字迹较差、作业书写不够规范,没有很好地指导;有的作业本不整洁。③在批改方面欠规范,没有评语。
四、听课情况
听课的本质在于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发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了解、掌握教学状况。但部分教师的听课本上记录的内容过于简单,仅仅是一些提纲挈领的记录,缺少对所听课细节的记录和思考,有的书写过于潦草,难以看清楚。
五、几点建议:
1.小学应该注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倡学科均衡发展,对非统考科目不占课挤课。
2.小学教师往往一身多职,学科兼任多,备课负担重,学校应当实行管理考核体制的改革减轻教师负担,以便教师更大程度地把精力投入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3.重视教后反思,努力提高教学效率。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
4.培优辅差“辅导记录”措施不具体,缺乏跟踪记录,没有效果显示。学困生辅导应注重质的提升,而不在于数的增减。
5.有的教师学习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都是个人闭门造车,学校没有开展集体备课,没有体现集体的智慧。备课过程中不能充分备课学生,导致了导学案编写的教案化、作业化、共性化和“好高骛远”;在课堂中流于形式千篇一律,重学生的学,轻教师的导。学校要根据本校各年级特点、学科特点和导学案的要求认真组织集体培训,让每位教师正确地认识导学案的实质意义,充分把握导学案“学”与“导”的关系,让导学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与作用。
2013年12月15日
2.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 篇二
现阶段,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育一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增强教学常规管理这一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进而引导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升,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
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 ( 组织结构) 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 ( 教学常规) 的总和,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对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具有引导和制约两种功能,具有前瞻性、规范性、指向性、可控性、特色性等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的内容:
1.教学常规工作任务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 教育思想的管理,表现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 教学过程的管理,表现为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督查、评价; 教研活动的管理,表现为通过开展说课、授公开课、 评课、教师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2.教学常规工作时段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 期初的管理,重在计划; 期中的管理,重在落实; 期末的管理, 重在总结。
3.教学常规工作结构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 对教师教学的常规管理, 表现为备课、上课、实验实习、复习、 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核等常规要求; 对学生学习的常规管理,表现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常规要求; 对管理者的常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教务行政常规等要求。
4.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
依据教学常规工作实施的过程,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应包含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阶段性考核等五大环节的基本规范。
三、现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仍大量保留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按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进行根本性的设计和改革,具体表现如下:
1.刚性化管理——“章”本位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规章制度的制订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量化评分、量化考核、量化管理。 教师和学生没有了一点自主性,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俨然成了程序化管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是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实际上许多问题和环节都流于形式,领导忙于考核,教师疲于应付, 到头来反而使得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 更有甚者,有些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或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操作监管,使得制度成为摆设,没法执行。
2.标准化管理模式——“管”本位
“人因个性而存在,人因个性而美丽”,教师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现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用既定的、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妨碍了教师个性特质的发挥与作用,造成有的教师因工作不能发挥特长而彷徨不前,也有的教师虽工作有创新而得不到承认,变得消极。
3.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习惯”本位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尚停留在习惯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忽视甚至完全放弃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对当前的产业行业变化、学生特征变化、课程改革理念、 教学前沿手段、教师诉求等漠不关心, 造成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管理的绩效不见提升。
4.学研管理制度——“功利”本位
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对新理念的学习浅尝辄止,意识不到理论将为行动指明方向的重要性; 对教科研项目,重申报、轻研究,重证书、轻成果,重程序、轻鉴定,造成了整个学术氛围的浮躁与功利。
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学习型组织形成提供环境,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来指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剔除一些落后的、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规定和要求,改善不合理、 不完善的规范和做法,最终形成新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师生成长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以学校为本
高职院校应以校为本,变行政管理为校本管理,所谓校本管理,即 “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是基于校情和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实施的管理; 校本管理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必须从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步转向根据校情而实施的校本管理,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2.以课程为本
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真正载体、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课程管理是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内容,课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 1) 要突出课程设置的管理。近年来,中国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加剧,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 加强课程设置的制度化管理,做好课程的开设、退出和升级的机制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变化的及时对接,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性。
( 2) 要加强课程开发的制度安排。 人才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状况,设置好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的科目和时间节点,建设好一批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整个专业课程的质量建设与提升,进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
( 3) 要构建好学习型组织。高职院校课程的建设,单凭个体教师的力量,受个体的精力、专业视野、知识层次、技能水平等的限制,是很难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的,只有集合同行、企业骨干等的力量,才能建设出质量较高的课程,故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中,应构建好学习型组织,共同学习、研讨与工作; 当然,在教科研工作中,也需要构建好学习型组织。
( 4) 要体现评价理念的转变。首先,要改变教师评价的单元评价做法, 真正引入教师、学生、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 其次,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审视,观察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方面是否有提高; 再次,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上,要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素质的发展,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还应设立鼓励特长生脱颖而出的评比制,使特长生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3.以师生为本
高职院校应以师生为本,变物化管理为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是一种有利于师生健康、持续发展的管理,强调的是开发与促进,强调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从物化管理走向人本管理,是管理方式的转变,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1) 要转变传统管理职能。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 “三本” 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即: “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育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 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 2) 应体现师生参与的思想。人本管理的落脚点是师生对学校决策的可信度,学校主要的决定和决策应更多地吸收有关师生的决策或参与,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使师生产生对学校的高度认同感,使他们从习惯了服从的管理规范中走出来,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
( 3) 要适时调整激励策略。以教师为本,需要教学管理者运用激励原则,通过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信仰激励、 物质奖励等手段以获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 “最大值”,使教学工作成为教师的内部需要,并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 4) 要促进人的主动发展。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管理者过分强调规范、 统一和模式化,过多干涉了教师的自主抉择权,从而使教师处于被动、服从和依赖的地位。学校要给教师提供一定的自主抉择权,让教师专业自主、工作自主,得到主动发展; 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挖掘学生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以开放为本
高职院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应做好开放式办学。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对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行业企业技术变革和管理转型; 构建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实现人员、技术、设备、场所等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建设前瞻性遴选机制,积极跟踪政策热点、经济热点、技术热点等问题,促进专业、课程的提升或转型; 同时,建设对外服务机制,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策略
1.抓住出发点、切入点和着眼点
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教学常规管理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切入点,是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由施教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着眼点,就是促成师生的自主管理,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教师的自主发展、激励学生的自我管理。
2.关注管理效能、教师成长和心理归属
管理效能,是指通过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的自主管理,实现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教师成长。最后,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实践,对准问题、不断创新,实现师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形成共同的心理归属。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出发,引出了教学常规管理能力这一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接着分析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内容及现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存在的四个弊端,然后从学校为本、课程为本、师生为本、开放为本的角度,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3.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材料 篇三
王春山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我校于12月1日至4日对五所学校六个单位进行教学工作调研,总体质量较好,既有一些好的做法,当然不少问题需出现,下面就我检查的情况略作小结。
一、主要优点:
(一)课堂教学
1、重视基础语言知识。对于基础的语言知识能讲得透,讲到位。如:陈光宗、李淑萍等。
2、课堂教学有思想。老师拥有丰富资源,加上肯吃苦,肯钻研,最终在课堂上自身素质的提升能得以充分体现。同乐小王娟、康忠利等。
3、教师教态自然,口语地道流利,教学环节齐全,各环节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能看出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教学能力,课堂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浓烈,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如:李君芸、沈晓燕、杨鑫、胡小青等。
(二)教案
1、总体检查情况良好,绝大多数老师能根据所任教材内容及所在班级实际,认真备课。大部分老师的教案较为完整规范,每个课时的教案能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2、大多数老师的教学准备充分,教案内容丰富详实,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清晰,作业量控制合理,板书设计美观、科学。
3、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有老师做到了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在设计,真正达到了反思的效果。教案备写总的来讲玉西小学冯建虎校长手写教案备写认真详实,值得大家学习。
(三)作业
1、作业种类多,学生书写工整。教师能认真批阅,及时修改。
2、批改符号较为规范规范。各位教师均能按要求批阅作业,符号规范、美观,态度十分认真。有的老师还加强了学生的互改环节,作业批改中,老师们能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很棒”、“继续努力”等),有效使用符号(如:笑脸符号、红花、五角星等鼓励性的标志)。这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个字和符号,对学生而言,是很宝贵的。老师们把作业批改当成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起到教育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3、大部分老师能及时纠错,二批及时。有的老师能具体给学生提出不足之处,比我们划一条横线或打个问号明了、具体,便于学生改正。
4、作文的评改客观、公正,评语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业要求和批改方面吴秀娥工作做得比较扎实。作业从里到外让人让人一看就感觉很规范很舒服。
当然我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检查部分教师的教学情况,还有很多同志的一些好的做法就不一一列举。
二、存在问题:
(一)课堂教学
1、教学活动设计不够精细,教师一讲到底,讲完以后时间还没有下课,继续学习下节课内容,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我学习的成果,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
2、英语教学情境创设不到位。造成学生学生参与学习的氛围不浓,积极性不高,当然这也是和学生的基础有关系。
3、大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质量不是很高,教学术语不规范,语言平淡,没有激情,显示不出来青年教师的活力四射,不能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教学活动形式单一,好容易看到一次学生活动了,但是达到预设效果,要么缺乏趣味性。要么缺乏知识性,二者不能有机结合。
4、个别教师板书虽少,但是还有错别字的出现,而且写得贼大,对学生带来了误导。
(二)教案
1、个别老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或教学目标不完整,主要侧重知识与能力,对过程与方法,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所忽略,仍停留在“知识本位”阶段,较少融入新课程的理念。
2、部分老师的教案没有教学反思,或反思过于简单,只一句话、两句话就结束,成篇且深入思考的反思较少。不能真正体现反思的作用,给人的感觉不是为我以后教学所用,而是有应付检查的嫌疑。
3、极个别教案的内容似乎偏少一些,有些太随意,提纲式教案。不符合我校备课要求。
(三)作业
1、低年段的个别教师在帮助学生改错时书写不够规范,这样容易误导学生。
2、大部分学生的书写不认真,有乱写乱画的现象,并且纠错不够及时等。尤其是中高年段中出现的此类问题较为突出。
3、教师对作业书写要求不严,字迹潦草,在同一份作业中既有蓝色笔,又有黑色笔,较凌乱。
4、作文批改不够认真,只做简单尾批,而没有眉批,就尾批也是套话用的多,指导性的少,甚至没有。
各位老师,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进一步规范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办学行为实施意见》和我校《教学管理办法和要求》为我们工作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勤”,质量要“高”的八字教学方针来强化教学意识,不断提高个人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习整体教学质量。
4.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小3 篇四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学校教学现状,推进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科学化,5月19日—5月22,我校教导处对教学常规进行检查,现将检查情况反馈如下:
一、总体印象
多数教师敬业、勤勉,工作时间长,课业负担重,工作投入、到位。
1、关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教学常规的主渠道,所以本次检查我们把推门听课作为一项主要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50%的教师课堂教学能体现新的理念,即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做到内容结构化、问题化、经验化。能引导学生运用课外资源学习新知识,如开课引入课外资源对学习新知识做以铺垫,课中引入有关资源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课后拓展知识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关于教师的备课:
①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清晰,环节基本齐全,形式比较规范。有部分教师有单元教学计划,有板书设计,有课堂检测内容。
②有不少教师坚持撰写教后感,注重教学反思,把教学活动作为研究过程实在难能可贵。如魏政芸、李芸芸、贾秀芳、张竹梅等教师工作态度认真,一丝不苟,他们的教案书写工整,教情分析、学情分析及教学反思具体,针对性强。
③课改理念在部分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体现,尽管人数不多,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和实施的程度也有限,但仍然觉得不易和可喜。如柴启龙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改进和拓展学习方法,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关注教学有效性的检测和反馈。
④准备充分,态度端正,效果明显。很多教师用多种颜色的笔加注重点或补充内容,有多次备课的痕迹。讲练结合,精选练习,针对性强,练习讲评课准备认真,有难题收集,有错因归纳,有解决办法。集体备课的作用得到发挥,大部分教师有集体备课记录。3.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
①作业量基本适当,批改及时认真。②批语具有激励性和简洁性。③写作能力的培养得到了高度重视。部分语文教师能重视学生“日记”和“写作”指导;作文备课认真具体,写作训练的体系完整,命题、指导、讲评、示范等各教学环节切实、到位,开学以来中、高年级指导学生作文6次左右,全部作了精心的批阅和修改。
4、关于政治业务学习:多数教师重视政治业务学习,教学思想基本端正。
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学校对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抓得较紧,学习日趋自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思想重视,笔记记录认真。二是学习内容重点突出了新课程标准和市教师进修校推荐的两本书,为新的课改能够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三是多数教师能够结合自已的教学实际,写出自己的教学心得体会。四是学校对教师的业务学习采取了较为得力的措施,力求把业务学习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
5、关于教学常规管理
5.小学数学组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小结 篇五
一、检查概况:
此次我们对8名数学组教师进行了检查。总体来说,教师的工作成效是令人欣喜的,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整改。
二、主要成绩:
(一)、教案编写情况:⑴实效大。大多数教师编写教案能根据学情,课型,紧靠《课标》,重点突出,体现特点,落实目标,渗透理念,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2)有反思。大部分教师都能及时地在教案后面写上自己的教学感受,体验,思考,顿悟,内容丰富,形式灵活。(3)内容新。看到许多以学定教教育新理念在在教案中的体现。
(二)、作业布置与批改:⑴作业布置有广度:大多数教师能践行学校就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做到“堂堂有作业,课课有练习”。有一部分教师还从时间,类型,要求等不同层面上做“细活”。⑵设置作业有维度:多数教师能根据学情与教材特点,从夯实基础,落实目标,提高能力,发展潜力等多重目的出发,自设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作业。⑶批改作业有效度:教师们都能及时,认真,细致,准确地批改作业,做到:符号规范,反馈及时,重视矫正。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4)教师们能快速接受新事物,在作业中成功的借鉴永威学校的一些好的方面,(三)、三记(学习、会议、听课)
(1)会议记录人人有。(2)学习笔记。每个教师都学习很多有关自己任教学科方面一些新理念,新方法。(3)听课笔记。教师通过看视频,同事互听,外出听多种方式足额足量的完成学校的任务,并且听后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三、存在问题:
1、个别教师教案书写潦草,教案的书写格式不规范。自己的东西少,照搬的东西多。
2、少数教师的作业布置分量偏少,缺少精心设计,未能有效地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批改时出现大对号,有漏改和错题没有及时改正的情况。批阅时间有的占三格,有的占一格。
3、一部分学生的作业习惯差和作业矫正效果差仍是“顽疾”。作业本不爱护,揉的不成样子。
4、听课笔记的优缺点要多多的找出存在的问题。不要只是泛泛的赞美话语,真正起到帮助同事,提高自己的作用。
5、会议记录的格式不规范。
四、整改意见:
1、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细化教学分工,加强跟踪检查管理。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考评细则,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给教师减负,充分调动教师教学工作创造性和主动性。
3、强化教案撰写的实用性,规范教案;会议记录的格式要统一。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结合自己的不足向同事学习,到网上学习。
4、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力度,不间断跟踪听课,改变听课方
式;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粪便常规检查警惕灵芝孢子 篇六
关键词:灵芝孢子,肝吸虫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 女2例, 年龄 (51±22) 岁,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肺癌4例, 肝癌2例, 糖尿病2例, 便常规均检到大量棕黄色西瓜子样物质, 所有患者均无疫区居住史及吸虫病史, 其中6例正在服用灵芝保健品, 2例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药品。
1.2 方法
将患者服用的灵芝保健品用生理盐水溶解后涂片镜检;粪便沉淀集卵, 做毛蚴沉孵试验;嘱患者停服灵芝保健品1周后, 留取粪便复检。
2 结果
2 种标本涂片在镜下观察, 均在高倍镜下可见大量类似肝吸虫卵的物质, 呈黄褐色, 似芝麻状, 前端较窄, 有类似小盖, 后端钝圆。与患者粪便中所见的肝吸虫卵样物质形态一致。粪便沉淀集卵孵化, 未见毛蚴孵出。患者停服灵芝保健品后的便常规未见此物质。可以确定, 此8例患者粪便中的此物质为灵芝孢子。
3 讨论
灵芝属于自然界分布的一类真菌生物, 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 素有“仙草”之誉。古今药理与临床研究均证明, 灵芝确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灵芝孢子是灵芝生长成熟期从菌盖弹射出来极其细小的孢子, 为灵芝的生殖细胞, 具有灵芝的全部遗传活性物质, 其药用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灵芝孢子具有抗肿瘤, 调节免疫, 调节血脂功能, 并对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调节改善作用。
便常规检查寄生虫卵是诊断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方法, 而粪便中的有形成分复杂, 易受食物、药物中的动、植物细胞干扰, 其中有的因形态与虫卵相似而被误认为人体寄生虫, 导致临床误诊[1]。肝吸虫卵是前端较窄, 盖之两旁可见肩峰样小突起, 后端钝圆处有一小疣。灵芝孢子和肝吸虫卵的形态结构相似, 特别是单个出现时很难鉴别, 应引起检验工作者及临床高度重视。随着灵芝保健品的广泛应用, 粪便中发现灵芝孢子越来越多, 因为它与肝吸虫卵非常相似。灵芝孢子镜下形态为黄褐色卵圆形, 一端尖细或前凸, 另一端钝圆, 有双层壁, 内壁呈黄褐色, 表面有无数小庞状突起.外壁无色透晴, 表面较光滑, 无小棘突整个为一个实体, 镜下分布多数单个存在或成堆、成片出现, 而肝吸虫可见卵盖及肩峰结构, 卵壳内含有一个成熟的毛蚴, 在粪便镜检时检出率低, 常单个出现。当粪便常规检查中发现粪便中有成堆出现的类似肝吸虫卵形态时, 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服药情况, 可作出准确判断。如患者正在服用含有灵芝成分的保健品, 可嘱患者停服1周后便常规复检。也可用粪便沉淀集卵孵化法鉴别, 以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7.墩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反馈1 篇七
2013.3.26
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学常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决定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步骤的细节中,空洞地谈教学能力是苍白的,只有用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细节、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的敬业程度才能说明他的优秀之处,同时教师的水平也只有在这些常规细节中才能培养起来。因此3月20日我们组织了由学校教导和教研组长组成的检查小组,对近期来我校所有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和学校的管理方面做了一全面的了解性检查。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基本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有: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读业务学习等。
一、好的方面
1、备课方面。总体上看,老师们备课态度较好,能认真修改教案,能将教材、教参、教案综合起来应用,对教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勾画,对教案进行增删,在教材上批注、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如王惠珍、王婷婷、张丽惠等教师的教案上的修改可谓是 “满天星”,修改较深入,实用性很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前是认真的研究课了。
教师写的教学反思比前一段时间有所提高,部分教师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解剖。有的老师的反思极详细、深入、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感而发。
2、批改作业方面。本次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作业设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有等级有激励的语言。学生作业中的错题能及时更改。多数学生书写比较认真,格式比较规范。教师批改记录比较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听课方面。多数教师能主动听课、评课,听课节数达到了5节左右,并把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总评恰如其分,既有优点不足又有建议,做到了教学相长。
4、对自我提高方面。多数老师能认真写好业务学习笔记,记得详细,不仅篇幅足,而且字迹工整。说明这样的教师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值得我们学习。
5、试卷装订整洁,项目填写齐全,分析客观,并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学生答题认真,书写规范,试卷优秀率、及格率高。错题能订正教师能及时返批。
二、存在的问题
1、备课方面。个别教师反思过简,部分语文教师没有按课时写反思。有的未超前一周修改(备课),部分作文备课和作业不符,有的作文未批改,备课讲评已写完。
2、作业批改方面。少部分教师作业批改后学生的错题没有及时订正,有的没有及时批改。学生的书写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批改作业不要用一个大钩,应该给每一道小题目都要打上一个钩。这样能体现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且批阅后最好写上时间,最后所写批语要规范、清楚、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加强书写训练,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作业要整洁,不能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课堂作业本中,学生有错误,应该指导学生来订正,不应是教师的修改代替学生的订正。部分教师对作文批改评语过简针对性不强,对指导学生写作帮助不大。部分班级作文次数不足。
3、听课方面。个别教师简评、总评填写过简,不能虚心向他人学习。
以上是对本次检查的反馈,不全面和不到位的地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更是教师份内的本职工作。通过本次教学常规的检查,一方面找出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我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样更能促进我们教学常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惠安县墩中小学
8.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 篇八
王星勇
为贯彻落实《海南省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的工作要求,加强我县中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学教育教学质量,2013年12月4日至6日昌江县教育局对全县初中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检查内容内容有:1制度建设(5分);2教学安排(5分);3教研活动(10分);4教学服务和教师培训(5分);5教学质量检查(10分);6备课(10分);7作业(10分);8考试(5分);9上课(10分);10教学论文获奖情况(5分);11教师各项竞赛获奖(10分);12课题(5分);13家访(5分);14竞赛获奖(学生)(5分)。
检查共分四个小组,我参加第四组,负责检查思源实验学校、石碌镇学校、民族中学、海尾中学、南罗学校五所学校,我负责检查作业、考试和家访三个项目。现将检查情况反馈如下:
一、思源实验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情况。
1、听评林维周老师《透镜》一课的反馈
优点:课堂教学能够体现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秩序规范,板书工整有条理,教法处理适当,善于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建议:①教师讲解语速过快,应适当调整。②对概念的教学应向学生讲解分析,并加以例子补充说明,便于学生理解。
2、项目检查反馈
思源实验学校老师作业布置量足,批改比较细,非常好。特别是于海涛老师还全批全改11次周记,精神可嘉。
在考试方面有月考、质量分析,但缺少单元测试。
班主任家访的次数较多,还有个别访谈,但科任老师无家访,科任教师应做一些家访,如针对少做作业、常旷课、上课不专心的学生适当的家访,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石碌镇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情况
1、听评符素青老师《光的折射》一课的反馈
优点:教师思路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速适当,语言准确简练,教法处理得当。
教学建议:①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有知识点的板书,便于学生做好笔记及对知识结构的梳理,利于识记。②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且让学生回答,不应包办,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
2、项目检查反馈
石碌镇学校有些科目作业量不足,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考试方面较齐全,有月考、中考、单元测试,并有试卷分析,落实教改计划较好。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有家访记录,与家长沟通到位。
三、县民族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情况
1、听评王世勤老师《生活中的透镜》一课的反馈
优点:善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好。
教学建议:①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有知识点的板书;②上新课前最好先复习凸透镜成像原理,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各种仪器的成像理论根据。
2、项目检查反馈
民族中学作业量足,并全批全改。
考试方面较齐全,有月考、中考、单元测试,并有试卷分析,落实教学计划较好。
科任教师缺少家访记录,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
四、海尾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情况
1、听评林冰老师《光的色散》一课的反馈
优点:善于利用多媒体展示教学信息,形象生动。语言清晰、有条理,逻辑性强。
教学建议:①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演示实验,利于学生对定理定律的理解;②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并让学生回答,教师再纠正补充,这样有利于师生互动;③教态生硬,缺乏关注学生,教学时应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④板书了草,不规范,板书应计划。
2、项目检查反馈
海尾中学作业量足,批改详细,有激励语言,好!
考试方面缺乏月考、单元测试。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有家访记录,勤与家长联系。
五、南罗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情况
南罗学校作业量足,批改认真。
考试方面较齐全,有月考、中考、单元测试,并有试卷分析,落实教学计划较好。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有家访记录,与家长联系较好。
9.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研究 篇九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
在大部分的临床治疗中, 血液检验是进行身体检测的必须环节。随着医学不断发展以及技术创新, 临床检验逐渐成为医生对病患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但是血液的常规检查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而造成数据失真, 例如检验过程是否规范、采集的血样是否受到污染等。因此, 为了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精确性, 以提高辅助诊断的有效性, 探明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相关因素, 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选取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进行血液检验影响因素实验,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 其中女性41例, 男性39例, 年龄在22~45岁, 平均年龄为 (31.5±4.5) 岁。血压为90~130/60~90mmHg, 体温≤37.5℃, 平常身体健康, 没有慢性疾病史。选用Backman Counter血液细胞计数仪进行计数, 使用EDTA-K2抗凝剂。
1.2 方法
同时对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采集末梢血与静脉血, 末梢血在食指或者无名指内侧抽取。静脉血从肘部抽取。抽血由专业人员操作, 按照程序严格进行。每个志愿者抽2份血样, 立即检验其中一份, 另一份添加EDTA-K2抗凝剂, 于室温下 (18~22℃) 分别在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 由此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组间的差异比较用t检验,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部位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在末梢的常规血检验中, 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以及血红蛋白 (Hb) 检验的平均值都比静脉血检验值高;但血小板 (PLT) 的计数平均值比静脉血平均值低, 采用t检验, 其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备可比性;中间细胞百分比 (MXD)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不具备可比性。
2.2 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通过在室温下于不同的时间段对同一份血样进行检查, 发现30min~2h内静脉血血常规白细胞 (WBC) 、红细胞 (RBC) 、血红蛋白 (Hb) 、血小板 (PLT) 以及中间细胞百分比 (MXD) 各项参数和即刻进行检测的结果比较是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放置6h后, 血小板 (PLT) 与即刻比较明显下降, 而中间细胞百分比 (MXD) 的比例有所提升 (P<0.05) ;白细胞 (WBC) 、红细胞 (RBC) 、血红蛋白 (Hb) 的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一般医院检验科的血常规检查就是对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有形成分的质和量进行测定、分析。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和人体的血浆一起组成了血液。血液对人体的循环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停地流通于人体血脉, 参与机体的每一项功能活动。如果血液中发生任何一点病理变化, 会对人体的全身器官产生消极影响。反过来, 人体组织或者器官发生病理变化, 也会使血液产生病理变化。因此, 保证血液的健康, 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内部外部环境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3,4,5]。
依据上述血液与机体的关系, 表明血液常规检测有可能被其他因素干扰。根据相关文献和数据记录显示, 患者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时, 一些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检查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如病患在进行血液常规检查的近期内, 服用过激素药物, 或者食用水和食物, 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所以为避免此种错误, 应保证验血近期内不服用激素药物以及验血前保持空腹状态;人员操作血液分析仪有误, 没有校正血液分析仪或者操作程序不规范等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 为了让仪器正常工作、人员操作准确, 在使用血液分析仪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如选择远离热源或电磁干扰的地方, 室温最好控制在15~25℃, 将仪器放在稳固平整的平台, 防止震动损坏仪器, 日常要做好对仪器的维护工作;还有采集方式不正确也会影响检验结果。类似检测前没有处理好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或者采血过程中时间过长或者血压摇匀时间过短, 血样未能和抗凝剂充分发生作用, 血样采集好不能即使送检等错误操作,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进行预防, 例如在患者状态良好时进行血样抽取、对专业采血员加强培训、熟悉采血流成、控制时间等, 可以有效防止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因素出现。
在文献中, 较少出现采血部位及采血完毕后放置的时间会影响检验结果的记载。本文正是以探究这两个因素对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为主。通过从80例健康的志愿者进行不同部位的采血比较, 每个志愿者抽2份血样, 立即检验其中一份, 另一份添加EDTA-K2抗凝剂, 于室温下 (18~22℃) 分别在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 由此比较末梢血与静脉血的指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以及血红蛋白 (Hb) 与血小板 (PLT) 的数值差异 (P<0.05) 具有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2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6h血样指标与即刻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以上研究, 在临床工作中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h以内检测为宜。
参考文献
[1]刘保廷.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2) :55.
[2]钟红梅.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5) :155.
[3]赵晋芳.浅谈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3) :3077.
[4]徐金华, 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5) :2699.
10.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 篇十
语文学科
本次备课作业所有教师都已上交
一、备课
大部分老师的教案书写整洁美观,具有内容详细规范、项目填写齐全、突出重难点等优点,还体现了学习方法、课后小结具有实效性,学习形式多样性的特点。
个别教师对教案认识不够,设计流于形式,大部分教案设计流于形式,大多数教案详细阅读会发现对于实际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不切合实际教学,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教学反思有一定的量,但教学的反思存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进的作用。提倡教师课后如发现有更好的上课思路、方法,应及时写在备课本上,补上去或修改好。在为数不多的优秀反思中,也确实有老师做到了课中反思和课后以上是本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况。希望大家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编写教案。
二、作业
学生作业总体写得比较认真,教师批阅规范,且能做到比较细致、及时。对学生出错的地方,阅后学生进行了更正,老师也及时给予了再阅打钩。学生作业本能够保持整洁、无破损。中高年级的作文批改形式多样,有眉批、总批等,批语也极富启发性和鼓励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学生作业规范性的指导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拼音的书写无论在四线三格,还是在横线上,占格的位置及声调的标写,都应规范。
11.常规检查反馈2018.4 篇十一
第五周,学校进行了本学期第一轮常规检查,教导处对各年级检查结果进行了统一整理,现将总体情况作简单反馈:
一、教案方面
(一)优点:
1.所有老师的教学计划制定符合学校要求,计划详实教材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措施制定得力,进度安排合理,课时划分清楚。
2.教学环节齐全,教学流程清晰,反映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部分教案备写注重学法指导。
3.大多数教案做到了超前备写,课时前标明了节次,能够及时审批,做到了实际上课进度和计划进度相符。
4.多数教案教后反思切合教学实际、实用、实效、操作性较强。
(二)存在问题:
1.教案修订不扎实,部分教案无二次修订。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案是集体备课教案,一人备写,其他复印。节省了不少时间,但却没有了实效。
2.教案审批。一是各教研组长的审批都不统一,有的没有签名,有的没有组别等。二是个别教案审批不及时,检查时才进行审批。统一要求:红笔审批,“同意”+签名(代替组别)+日期。
3.个别教师教案备写不详实,提纲式,没有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内容、过程不清晰,环节不齐全;
4.个别教师课后反思只停留在形式上,针对性不强或教案反思不够及时。
5.非基础科教案普遍存在备写质量不高,学科特点不明显,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望加以改进。
二、作业方面:
(一)优点:
1.作业门类齐全,多数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度,题型多样,训练全面;
2.大部分作业任课教师能严格要求,作业整体质量高,学生书写普遍工整、规范,簿本保护整洁。
3.批阅及时认真,做到了逐题批阅。
4.部分学科作业注重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如:贴小红花、小红星、盖小印章等,值得推广。
5.大多数老师注重纠错环节,能做到及时回批。
(二)存在问题:
1.作业批阅的标志不统一。统一要求:等次+日期+次数。(习作:分数+日期+次数)
2.个别作业教者批阅不够认真、细致,仍有漏批、误批、多题一批等现象。3.练习册中的单元检测未落到实处。
4.个别习作批阅不够细致,特别是打出来的错别字没有及时纠正。(统一要求:每个错别字在阅号后面写一行,并及时回批。)
5.个别学生作业本保洁不好,有乱涂乱画的现象,卷角比较严重。
三、常规工作强调: 1.关于上课:
(1)上课后,所有学生必须进入教室,不得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如:抬水、抱作业、上厕所等。各科任老师要经常教育学生养成课前及时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
(2)部分老师要改善进入教室后不能立刻进入角色、学生没有反应,混乱一片的状况。要在课堂组织与管理上下功夫,坚决杜绝“教师在不在,学生一个样”的情况。
(3)规范教学行为,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4)要在备课上下功夫,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在自身的专业方面多想办法,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5)课堂组织要紧凑,做到精讲多练。学生会的不讲,避免课堂上老师唱独角戏,不搞“满堂灌”,课前设计课件或者训练习题,力争当堂完成。给学生留出做作业的时间,坚决禁止拖堂。2.关于家校联系方面:布置家庭作业或者一些通知家长的事情,各班尽量在校讯通(移动)中通知,为了保护老师们,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不要使用QQ群或微信群。但在整理校讯通的时候,各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避免引起家长的误解从而出现上访等问题。
12.血液常规检查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 篇十二
1 影响血液常规检查的因素
血液常规的检查, 通常采取末梢血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耳垂及指尖部位的血液;对血液的细胞应进行仪器检查及分析, 再由电脑对报告的结果进行生成、保存, 常规的检查不仅是人机体基本检查的项目之一, 其作用是及早发现、进行早期的诊断以及早期的反馈, 而且还是临床检验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 现实的临床化验结果多数缺乏可靠性, 为了提高血液的标本采集工作效率, 检验临床检查结果的可靠性, 探讨对血常规产生影响的因素十分必要, 为今后更好地提升临床诊断的水平、促进医学技术健康的发展[2]。
1.1 患者的生理因素
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活动情况及精神状态、血液的采集时间、采血的季节、服用的药物等各因素均将影响到检测的结果。例如, 一天中, 人体的血细胞会出现不同的波动情况, 妊娠时间超过五个月的、或者是新生儿的白细胞的总量也会明显地增高;或者在暴热季节、严寒的天气等;或者是剧烈运动之后、服用部分激素类的药物等, 均会影响到血液常规检查的结果。因此, 患者在进行血液的采集前, 应避免出现剧烈运动, 采血时询问患者是否服用过抗干扰的检验药物, 以确保患者的血液检查较为准确[3]。
1.2 仪器校准
目前, 血常规检验一般为血细胞的分析仪器设备, 其有效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失误率以及误差率, 并提高检验的工作效率。但是血液分析的仪器需用校准物对其进行校准, 部分血液分析仪未具备与之相配套的设施或校准物进行准确的校对, 进而影响了血液的检查结果。
1.3 采血部位及静止时间
采集血液的时机与采血的部位均会影响到血液的检查结果。因此, 在进行采血时, 倘若医院采血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良好, 可采用从静脉进行血的采集, 对血液的常规检测应做到及时、认真。为了保证获取的血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应减少对患者的采血部位, 采血后对于静止的时间应该尽量缩短, 保存及运送的时间也应适当控制好, 确保血液检查结果的可靠性[4]。
1.4 人为操作不规范
采血的操作工作是较为细致、认真的, 这就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不当或不规范等原因, 导致血常规的检测失真现象也较多。例如, 在进行采血时, 采血的动作慢或注入的顺序不当, 致使空针中的血液发生凝固现象;血液在注入试管后, 采血人员没有立即摇匀或是摇匀的时间不足;血液标本采集后, 未及时送检或采血针头过细等原因, 导致检血结果的不准确。
2 解决对策
2.1 合理选择采血部位
在采血时, 应对采血的部位进行认真分析, 采血时手指小动脉血和静脉血相比较, 对手指采血的可重复以及准确性仍较差, 在使用到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时较为明显。因此, 多数医学专家建议, 在对血常规的采血进行选择时, 应采用静脉血进行检查;而通常对采血部位的选择是静脉采血以及对末梢的毛细血管采血这两种方式进行[5]。
2.2 采血的各项操作应规范化
据不完全资料显示, 较多的血液常规检查出错是由于人为的采血操作不当引起的。因此, 要求操作人员应熟悉采血的操作规程, 并加以规范化, 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采血完毕之后, 应立即拔下针头, 并快速地注入至抗凝剂, 再将该管放至手掌, 进行来回轻摇至均匀状态, 使检测的标本和抗凝剂能充分的混合;切忌用力摇晃, 避免使血细胞受到破坏或者发生溶血现象。
2.3 定期校准仪器
血液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 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通过该仪器所配套的校准物对仪器严格校准。临床应用中还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 才能保证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测质量, 还需定期用新鲜血标本在实验室内不同型号的仪器上进行结果比对[6]。
2.4 采血及注射的容器选择
抽血时, 采血的针管应使用真空的采血管进行采血, 并保持注射容器的干燥, 由此一来, 可使采集的标本达到标准化, 又可使采血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减少了交叉感染几率。提高血液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及有效性[7]。
2.5 选择最佳采血时机
基于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活动的情况、血液的采集时间以及服用的药物等因素, 均会对血液检测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选择最佳的采血时机, 是有效减少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关键, 不是急诊患者, 最好固定在某个时间段进行检查, 以减少来自不同时间段的生理状态情况对血液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3 结语
总之, 需要对采血试验的各个步骤与环节进行严格的操作, 认真执行。尽量减少某些因素对血液检查结果造成的影响, 防止对临床的诊疗作出错误判断, 血检时, 还应对其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8]。
摘要:对临床医学中的血常规进行检验, 对诊断的不同血液病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血常规的检验通常也称为血细胞的检验。其检验结果在其他系统疾病分析的过程中, 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因此, 对血细胞检查所受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不仅可以提高标本的质量, 而且还可使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大大减少, 提高了检验的质量, 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的结果, 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及准确性[1]。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高丽娟.血液常规检查的诸多影响因素[J].哈尔滨医药, 2011 (04) :6-17.
[2]刘保廷.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12) :5-12.
[3]杜之涛.浅析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01) :28-36.
[4]黎春平.血常规检查影响因素浅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1 (01) :22-35.
[5]汪秀红.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0 (05) :15-23.
[6]钟红梅.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05) :7-15.
[7]徐金华, 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05) :32-40.
13.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 篇十三
本月是开学的第一个月,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对老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及及作业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检查采用了教研组长全面检查和教导处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检查情况
开学第二周,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共同对教师们的所教学科计划进行了详细的检进。通过检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能按要求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详细,计划中有学生的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任务、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主要措施和教学进度安排等内容。
不足与建议:少数老师教学目标分析不到位,缺少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检查后由教研组长督促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后再上交。
二、教案检查情况
本月教案检查的侧重点是二次备课,教研组全面检查了各学科的教案,整体情况良好。大部分教师能分课时备课,做到教案环节完整,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准备充分,教学过程详细,能及时进行二次备课,认真撰写教学后记。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少数老师的二次备课不够到位,建议及时进行二次备课,把自己教学中的点滴体会、闪光之处、不足之处及时记录下来,不断促进自己专业素养的提高。
三、作业检查
教师们能按上级文件精神,做到作业量适中,能按要求及时批阅,督促学生及时更正。注重作业的实效性。数学组教师作业注重了作业的搭配,形式多样,值得推广。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少数教师的作业次数还应跟进,应进一步加强书写的工整性。三年级作业格式有待提高和改进。
14.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反馈报告 篇十四
2014年第五周星期一至星期三,在校领导的督促与领导下,学校教导处联合各教研组对小教部和特教班共25位教师第一学月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教案、听课记录、政治业务笔记及学生作业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及教研组的工作开展情况也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反馈如下:
一、表现亮点
﹙一﹚关于教师的备、教、批、辅。
1、大部分教师都能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安排,认真组织教学,做到了超前两或一节备课。
2、强化了对单元知识的梳理归纳。检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有教学计划,对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或简单或详细的分析整理。期中杨爱侠、赵润先、张润雅等教师单元分析的内容详尽具体,涵盖了教材分析、目标分析、单元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还对单元课时进行了统筹分配,有的甚至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3、课时教案的撰写进一步规范化。绝大多数教师能认识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撰写的课时教案将结果性目标、程序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进行了互动整合,能将教学反思做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各环节上注重学法的指导。如王芳、赵润仙、张燕、裴国燕、刘晓燕等教师等撰写的教学反思侧重于自己课堂教学后的切身感受,既有“得”的归纳,也有“失”的梳理。
4、从随堂听课的情况来看,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
学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有所体现,一种自主探索、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平等对话、民主教学的课堂氛围正在形成,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或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法在逐渐消失。
5、阶段性检测得到进一步的重视。检查中,我们发现阶段性检测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不少教师通过阶段性检测来考核学生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衡量教师的教学实绩。包括试卷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成绩数据分析、错误原因及改进措施等。
6、及时批改作业,对巩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本次检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作业布置适量、适度,均能及时批改作业,并对作业的批改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记录,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赵润仙、赵凤侠、刘小燕、李延会等在作业批改中时有激励学生的语言,重鼓励,重沟通,读来令人振奋。
﹙二﹚听课记录详实,书写认真,评价客观,具有针对性。如赵润仙、杨爱侠、曹洁、张艳等教师。
﹙三﹚政治业务笔记均已达标。
二、存在问题。
1、少数教师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上课的学生数、课时数始终未填写,教学没进度安排,教案批阅登记不按时。
2、个别教师备课过于简单,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只是一种提纲挈领式的概括性书写,教案中实用的语言欠缺,存在应付检查的现象。要认识到教案备写的重要性。
3、少数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过于形式化,学生分组讨论缺乏明确的分工和目的性,流于形式,教师提出的问题缺乏启发性和思考性,停留在浅层次的水平上,同时学生回
答问题普遍是在课本上找出整段现成的句子,不加归纳和总结,缺乏思维力度,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一些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内容比较单一,侧重于总结自己一堂课运用的方法、收到的预期效果,而对于课堂生成的一些问题,甚至是学生的突发奇想,或者是教学不到位的地方未能进行剖析。
5、作业设计方面:教案设计中有分层,但作业分层体现不够明显,一些教师对阶段性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对检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未作深入分析,不能用以指导自身的教学。
6、作业批改方面,仍有用分数评价,半错半对现象出现。
三、整改措施
1、对存在的问题,在一周以内必须做好整改。
2、各教研组长要认真检查,做好登记。
3、继续做好政治业务笔记的学习与记录。
桥山镇东区小学教导处
15.起重机械常规检查的数据化管理 篇十五
一、常规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起重机械由于担负着设备、配件、材料等起吊和空中转运工作, 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事故, 不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 对起重机械的安全要求和质量管理, 都应比其他设备更为严格。起重设备常规检查正是依据此特点, 对安全部位和质量关键点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的, 以确保起重设备技术性能完好。《规程》中明确规定的常规检查周期与内容, 也是基于近年来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而采取的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措施与方法。郑州铁路局新乡机务段虽然也开展了这方面工作, 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 出现过以下问题。
(1) 应付差事或弄虚作假。由于一些员工将起重机械常规检查当成了一种工作负担, 因此, 不仅不对设备结构进行深入的了解与调查, 而且在日常检查工作时也是走马观花和敷衍了事。例如, 刚作完的检查记录是“防护装置良好和工作正常”, 但当询问检查人员该设备都有哪些安全防护装置、都在什么部位和技术状况如何时, 基本上回答不出来。有的员工甚至用假记录来应付上级检查, 例如, 因为登上单梁起重机检查比较麻烦, 就将双梁桥式起重机的一些检查结果套用在单梁起重机上。检查工作中的缺项、漏项现象也相当严重, 例如, 检查结果虽然显示是“限位作用良好”, 但当进一步核实该设备都有哪些限位和行程开关, 以及如何分布时, 也只能说个大概;记录上虽然写着“钢丝绳状态良好”, 但当核对检查情况时, 竟然发现既没有对钢丝绳末端压板进行检查, 也不知道应该有多少个压板。
(2) 检查内容笼统和空泛。由于检查内容笼统和空泛, 不能体现哪些部位应该是重点管理对象, 哪些应该是必检内容。例如, 有的员工只是简单地试动一下设备, 就在检查单上写上“设备运行正常, 安全性能良好, 一切工作可靠”的记录。其结果不仅反映不出重点部位的技术性能, 也给设备运行埋下了隐患。由于检查结果的笼统性语言, 诸如“正常”、“可靠”、“良好”、“合格”等综合性或评语式结论已成为检查记录的主要形式, 而造成检查结果的不真实。例如, 员工在检测电机绝缘时, 从不注明电阻值, 只写“良好”;检查主梁上拱度也不标明具体数值, 只写“合格”。检查结论既不严谨, 也不科学, 常使管理人员无法辨别劣化趋势, 难以对起重机械功能情况进行正确评价与考核。
上述现象与问题的产生, 不仅与企业设备管理与维修方式落后有关, 也与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有关, 主要体现在:有制度但难以执行, 有规定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等。因此, 只有采取客观和明细化的检查与监督方式, 建立和制定合理的检查与监督机制, 不但有利于常规检查工作开展, 还能结合实际情况推行数据化管理模式, 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二、数据化管理的概念与要求
搞好起重机械的常规检查工作, 不仅是各级管理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长期工作, 也是起重机械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含了技术、安全、质量和生产等诸多要素, 必须结合推行数据化管理, 建立长期、有效和完善的常规检查机制,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起重机械的长期、安全和平稳运行。它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摸索与实践, 还要根据工作推进与实施情况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所谓数据化管理, 就是要以客观的数据来正确反映设备的安全与质量状况, 并通过重复检验来进行确认和校核的一种工作方式。对检查内容和结果既能以数据化形式记录和存档, 还能进行必要的复核与校验, 以确定检查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几何尺寸、磨耗值、力矩值、电阻值、油样分析结果、油耗值, 以及检查数量、部位、时间和检查人员情况等。
(1) 实行数据化管理的目的。实行数据化管理, 可以避免原有的概念性或评价式检修方式的缺点, 能够对检修内容和检查方向作出明确规定, 使检查指标制定得更加规范和科学。《规程》中需要用数据明确的条目有很多, 其中有些项目是由质检部门进行定期检验的内容, 但是如果将所有检验项目均以2年为一个检查周期的话, 就会无法达到实时了解和掌握设备日常状态和安全性能的目的。许多技术指标都是随时间而发生动态变化的, 对设备的日常质量与安全性能管理等都影响较大, 因此, 也应将这些检验项目列入到企业的常规检查工作中。起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部门既不能囿于工作职责的范围, 也不应局限于《规程》中要求的常规检查内容, 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需要及生产特点, 尽可能地涵盖起重机械安全使用的关键要素, 能够更加扎实地做好检查与维护工作。
(2) 实行数据化管理的要求。在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 设备维修与管理部门应当承担起更多的义务与责任。因为开展起重机械的常规检查工作, 不仅要考核执行情况, 还要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既有技术上的管理职能, 也有行政上的管理职能。因为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 因此, 企业应当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例如, 建立好常规检查的制度与方法, 科学地制定出起重机械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方式及周期, 并根据不同设备制定出不同等级的检查要点和维护内容;通过建立常规检查的复检与考核制度, 将检验与复核工作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 既要明确复检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标准, 确定复检工作信息反馈渠道, 建立常规检查经济责任制及考核办法, 还要使每一位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到, 做好常规检查工作是一种职责和义务。
三、数据化管理的重点和意义
1. 数据化管理的内容和重点
由于每个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 实施常规检查的技术手段与效果也会有差异。因此, 各基层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和结合起重机械的类型、工作环境、使用频率、技术等级, 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检查要点。例如, 单梁电动葫芦和双梁桥式起重机的型式不一样, 在检查内容上也相差较大, 因此, 应根据其结构特点和参照《规程》条目, 分别制定出合理的检查要素。出于对常规检查的专业化需求和有利于工作开展, 可以将起重机械的常规检查交由设备车间维修工负责, 而将复检工作交由设备管理人员负责, 其他部门人员主要负责设备的使用和日常保养工作。新乡机务段对起重机械的检查内容与标准, 主要进行了以下规定和要求。
(1) 机械部分。主要包括钢丝绳尾端固定装置的紧固力矩, 吊钩危险断面的实际尺寸、开口度、扭曲度, 主钩制动器的制动间隙, 不同机构的制动距离;常规化验时的油样分析, 限位装置分布情况与工作状态, 以及润滑油脂消耗情况;主梁上拱度和下挠度的检测数据、防脱钩装置情况、轨道安全状况、钢丝绳润滑情况。
(2) 电气部分。主要包括各电机的绝缘阻值, 各制动器线圈的绝缘阻值, 主要电机运转时的温升情况, 绕线型电机碳刷厚度变化情况;各电缆滑线承力钢丝绳情况, 集电器状态;20A以上接触器的动、静触头情况。
(3) 探伤检验。探伤检验是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工厂可以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制定出不同的探伤周期, 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吊钩是探伤检验的重点, 不但要进行解体探伤, 还要分别记录各组成部件的探伤检验情况。
2. 做好监督与考核工作
每次常规检查完毕后, 维修工填报的检查记录单必须及时上交, 由相关管理人员统一进行保管、汇总和存档。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掌握的情况, 针对不同的重点部位有目的的抽取若干份记录, 并采用相关的检测仪器和工具对上述检查工作进行复核。例如, 在测定钢丝绳尾端绳卡紧固情况时, 从记录的力矩值中就可以一目了然。在检查润滑油脂消耗情况时, 可以抽取几个关键点与检查记录进行比对, 查看是否已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润滑保养。
3. 开展数据化检查的意义
(1) 有利于获得真实数据。由于检查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用具体数据予以体现, 而有些数据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因此, 为了准确获取实时数据, 需要维修工在现场进行具体测量和计算。虽然有些检查内容仅用图示和文字形式就可以表达, 但如果将检查内容进行数据上的多媒体化存储, 就可以避免只采用文字形式描述的弊端。
(2) 有利于进行数据检验与复核。由于检修结果是以数据形式体现的, 不但极大方便了技术管理人员对检修质量的复核, 而且这种复核工作可以随机进行, 操作起来也更简便。同时, 起重机械的检查项目实行的是逐条记名检修, 非常有利于监督与考核工作的落实。因此, 数据化管理是将明细化和条目化相结合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直接、具体和量化原则下, 使检查工作更容易进行操作和复查。
(3) 有利于职工检修技能提高。对一台体积庞大的起重设备, 如果不给予提示和引导, 仅凭维修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进行不漏项检查是非常困难的。实施数据化检查工作, 可以充分考虑到职工技能差异问题, 按照数据化管理要求, 将检查内容遂一明确列出, 让职工按着条目顺序进行依次检查, 更能保证工作的完整性。由于数据化检查是根据起重机械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细化, 针对性强, 而且这些检查项目都是员工容易掌握的, 在全面认识和掌握起重机械安全要素的同时, 可以提高员工专业化检修的能力。
(4) 应注意的问题。在开展常规检查工作中, 要使检查人员认识到, 实行数据化管理只是一种手段, 其最终目的是为设备提供优质及安全的服务, 是用数据来指导企业的维修工作, 并通过维修来改善设备的技术状态。因此, 对于常规检查的结果不仅要加以分析和判断, 还要对劣化趋势明显的项目制定出维修与预防措施。在实施这项工作时, 机务段是将常规检查与传统的计划小修合二为一, 废弃了计划小修中一些不切实际的检修项目, 由维修工根据检查时发现的实际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修理, 或由管理部门组织和实施较大规模的修理工程。因此, 实施常规检查就是将常规检验与日常修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四、开发和实施常规检查的计算机管理
实施起重机械常规检查的数据化管理, 不仅是积累设备运行动态指标的合理方法, 也是反映设备检查工作真实性的有效手段。但纸质记录不仅存在着诸多不便, 而且也成为了开展设备状态趋势分析和进行检索的最大障碍。因此, 应大力推行和开发检查与维修数据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它既可以保证相关管理人员对检修情况有更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又有利于对这一工作进行有效地检查与监控。该系统应能反映设备的基本情况, 如设备编号、设置地点、规格型号、结构特点、重要参数的预设值等内容, 也能准确反映出检查的时间、检查人员、材料消耗等情况。能够完整地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及数据, 能对部分重要数据作出相应的图形分析。例如, 从生成图形中发现数据填报的异常情况, 能从图形中正确判断相关部件的劣化趋势与变化情况, 能通过调阅和核对功能, 及时发现和纠正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如吊钩危险断面的实际尺寸会随使用时间增加而减小, 如果发现某次记录数据发生了特殊变化, 就可以进行调查、落实和及时处理。主梁上拱度, 理论上是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通过对这种下降趋势进行记录与分析, 能有助于对起重机关键结构的情况进行科学地判断。
由于数据化管理的数据众多, 记录样式也比较复杂与烦琐, 而且是针对不同型号的起重机械设备, 其内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 开发和实施常规检查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记录格式的精心设计和合理排版。同时, 设备维修与管理部门也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科学与合理的检查内容, 达到既能突出重点和最大限度把握好安全与质量关键点的运行状态, 又能保证企业生产安全与稳定进行的目的。
摘要:分析企业起重机械在常规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对常规检查工作提出应改进的建议与要求。通过建立数据化管理的概念和介绍实施方法, 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教学常规检查反馈制度】推荐阅读:
学期初常规检查反馈11-14
音乐美术常规检查反馈12-15
常规教学检查方案07-16
教学常规检查自查报告06-20
中学教学常规检查记录07-27
中学教学常规检查要求08-11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简报08-21
教学常规检查小结安排10-30
教学常规大检查小结11-16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检查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