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技术规范

2024-09-04

配电箱技术规范(共11篇)(共11篇)

1.配电箱技术规范 篇一

配电箱、柜技术要求

1、执行标准和要求

GB50254-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指示灯和按钮颜色》

GB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导线颜色》

GB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7251-198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9466.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150-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71-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IEC439-1 《成套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IEC364 《建筑物电气装置》

JB2436-1992 《电力传输控制装置用铜制裸压接端头》

要符合国家、地方质量验收规范及供电局的要求。

配电箱(柜)系统图的相关参数要求。

2、一般要求

2.1、配电箱、柜的所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2、所有的电气元件及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需更改必须按正规工程资料(洽商)表格的要求填写并经设计院、建设单位、监

理、施工单位及厂方代表共同签字认可。否则由此产生的损失由供货单位负责。

2.3根据本工程图纸选有代表性的暗装箱、明装箱、配电柜生产样品,经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有关人员验收通过后,方可全面生产。

3、箱(柜)体部分

3.1配电箱、柜的板材的各种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所有配电箱、柜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冷轧钢板。落地柜用2.0mm厚冷轧板制作,照明配电箱及控制箱用1.5mm厚冷轧钢板制做。二层底板需用2mm厚冷轧板。

3.2配电箱、柜的金属部分:包括电器的安装板、支架和电器金属外壳等均良好接地,配电箱、柜的门、敷板等处装设电器,并可开启时以裸铜软线穿透明塑料管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3.3、在暗装箱箱体背后四角各焊一根--40×4镀锌扁钢,长出箱体15cm。

3.4、配电箱体、柜体型号、材质、颜色由建设单位确定(并有文字签字记录)。

3.5、所有配电柜均须配10#基础槽钢,基础槽钢的外径与配电柜下口外径一致。

3.6、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配电箱、柜相邻敷设时,箱、柜的高度、厚度应一致。厂方不清楚的可与施工方联系落实。

3.7、动力照明配电箱内,地排、零排、必须有预留压线位置,接地螺栓,不小于M10,镀锌螺栓,接地点必须在箱体内左下角。

4、元件部分

4.1 所有塑壳断路器、空开选用(****)公司产品,双电源断路器选用(****)产品厂家提供与之配套的电缆接线端子。如进、出线缆大,而塑壳断路器、空开端子小,应设母排将端子外引。

4.2其它元件、附件及材料均需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技术标准。

4.3提供所有元件、导线的合格证及中文说明书(实行强制认证的提供CCC认证证书及CCC试验报告)。进口产品提供商检证明。

4.4配电箱、柜内的空开、指示灯、按钮、旋转开头等操作及控制和指示元器件下方必须有固定牢固的标签框和机打标签。

4.5电气元件、规格型号见系统图(请注意楼宇自控、消防、污水泵和设计总说明要求等各种控制要求)。

5、组装配线

5.1配电箱,柜上的电器,仪表应符合电器、仪表排列间距要求。

5.2全部紧固件均采用镀锌件。

5.3二次配线均采用黑色线,加套管编序,线径按厂家标准。

5.4分层配电箱接线应考虑干线进出。

5.5开关接线端子应与导线截面匹配。

5.6电器安装后的配线须排列整齐,用尼龙带绑扎成束或敷于专用线槽内,并卡固在板后或柜内安装架处,配线应留适当长度。

5.7配电箱、柜所装的各种开关、继电器,当处于断开状态时,可动部分不宜带电。

5.8配电箱、柜内的配线须按设计图纸相序分色。配电箱、柜内的电源母线,应有颜色分相标志。

相序 标色

L1 黄 L2 绿 L3 红 N 淡兰 PE 黄/绿

5.9 配线整齐、清晰,导线绝缘良好。导线穿过铁制安装孔、面板时要加装橡皮或塑料护套。

5.10配电箱、柜内的N线、PE线必须设汇流排,汇流排的大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导线不得盘成弹簧状。

5.11凡是两根以上电缆(包括有∏接的电缆)进一个开关的配电箱总开关上端须要设过度处理装置,过度处理装置的规格必须与系统图中电缆规格相匹配。

5.12配电箱、柜内的PE线不得串接,与活动部件连接的PE线必须采用铜质涮锡软编织线穿透明塑料管,同一接地端子最多只能压一根PE线,PE线截面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5.13不等截面的两根导线严禁压在一个端子上。等截面的导线(6平方毫米以下)一个端子上最多只能压两根。

6、图纸、资料及进场验收

6.1生产厂家必须达到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改变设计要求,满足设备功能。保证产品质量。

6.2生产厂家需提供控制箱、柜元件排列图、原理图、接线图、箱门贴图等相关资料,箱门贴图需与箱、柜内标识对应。

6.3配电箱、柜内的系统图必须采用塑封,注明各支路所控制的主要区域的名称(图纸如不清楚请与建设单位联系)。

6.4箱、柜编号、数量、安装方式等以图纸和设计修改通知单为准。

6.5主要元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产品说明及主要参数,随配电箱、柜的质量证明文件一起送到工地。外国进口的元器件必须有合格证和中文使用说明书。

6.6如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产品材质及质量有异议,产品将送有关部门检测,费用由厂方负责。

6.7设备进场资料要求:产品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权威机构的试验报告及3C认证等应齐全有效。设备初次进场时应附有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ISO认证、入网许可证等资质证明文件并加盖有生产厂家的公章。材料进场时的日期应在资质文件的有效日期内。以上所有资料一式四份。资料内的字迹及公章清晰,容易辨识。

6.8设备到现场后施工方只检查外观,其它功能待通电调试时验收。

7、其它事项

7.1未尽事宜,按相关行业、国家标准执行。贵公司应保证所提供的配电箱及相关附件顺利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检站等单位验收。

7.2厂家需主动、积极协助施工方进行安装、调试,并配合验收等工作。

7.3质量保证期为整套系统设备投运移交之日算起的24个月。在质量保证期内,供方应无偿承担故障维修、更换零配件的义务,确系质量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时,卖方应无偿更换全新合格产品。

7.4采购清单:见附表(附表内容包括配电箱柜数量、编号、安装方式等)

2.配电箱技术规范 篇二

关键词:10kv,配电网,配电柜,变压器

变压器和配电柜是10 k V配电网线路中的重要设备, 采取正确的方法安装变压器和配电柜, 对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保证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引起配电安装技术人员的重视。

1 10 k 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

1.1 配电柜安装技术

1.1.1 埋设基础型钢

在埋设基础型钢的过程中, 应先根据施工图纸确定型钢安装的位置和高度, 然后确定型钢的中心线, 做好安装标记。做好安装标记后, 将基础型钢吊运至标注好的位置, 并调整到水平位置后进行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 应在基础型钢的底部铺垫一些钢筋, 将基础型钢和钢筋牢固地焊接在一起。在焊接牢固后浇筑混凝土,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压力过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基础型钢下沉。

1.1.2 搬运配电柜

在搬运配电柜时, 尽量避开下雨天气, 防止设备被雨淋。在搬运配电柜之前, 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固定配电柜, 这样可以防止由于配电柜设备中心不平衡导致的倾倒。如果有特殊要求, 可以采用分拆运输的方式, 在搬运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配电柜设备的损坏。

1.1.3 检测配电柜

配电柜被运送至安装现场后, 应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开箱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配电柜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配电柜是否有损坏。如果发现配电柜有损坏应及时处理, 以免在之后的运行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外, 在检测配电柜时, 应小心谨慎, 防止人为原因对设备造成损坏。

1.1.4 安装配电柜

基础型钢上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开始安装配电柜。在安装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在不妨碍其他设备安装的前提下, 将配电柜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然后进行微调, 保证所有配电柜的间距均匀、适中, 排列整齐。之后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固定。配电柜的固定通常需要采用螺栓, 如果遇到特殊状况, 也可以采用电焊的方式进行固定。在焊接过程中, 应该保证每个配电柜至少要焊接四处, 且焊缝位于配电柜的内侧。应该注意的是, 自动装置盘、机电保护盘和主控柜不能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1.2 变压器安装技术

变压器是10 k V配电网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变压器的安装技术对整个配电网的运行十分重要, 也是10 k 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1.2.1 安装前的检查

在安装变压器之前, 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资料中的各项内容进行研究, 在了解了相关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指标后, 才能进行安装, 这样便于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在安装变压器设备之前, 应该认真检查变压器设备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 必要时也应对变压器内的各种绝缘构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裂纹、缺陷、缺损等问题, 则立刻停止安装。在检查变压器油箱时, 应该采用合理的检查方法, 检查变压器的油路是否畅通, 变压器的油箱是否存在渗油、漏油的问题。同时, 还应该认真检查变压器设备的所有螺栓是否加固良好, 尽可能避免因变压器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松动而造成安全事故。

1.2.2 变压器的搬运

在搬运变压器时, 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在搬运变压器之前, 应该设计好搬运路线, 必要时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 防止突发状况的发生。 (2) 在起吊变压器装置时, 为了保证设备能够平衡起吊, 应该把绳索套在变压器设备的吊耳上, 避免偏移。 (3) 变压器设备起吊至一定高度后暂时停止, 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起吊状态进行检查, 确认准确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4) 将变压器吊运至车辆上时, 应该选择容量较大的车辆。为了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造成的设备损坏, 应该用绳索对变压器设备进行固定。 (5) 在运输过程中, 车辆尽量避免剧烈的冲击, 保持匀速行驶, 保证设备的安全。 (6) 进行二次搬运时, 应该与电工配合, 注意控制好变压器的受力点, 保证其符合相关的规定。

1.2.3 变压器的安装

安装变压器, 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安装设备之前, 应该先检查变压器设备是否存在损坏, 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向进行变压器设备的入位。 (2) 确定好变压器的进入方向后, 选择正确的安装工具, 用吊链将变压器设备吊运至合适的安装位置。 (3) 变压器入位时, 应该注意两条轨道之间的距离。比如对部分拥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 应该根据变压器的气流方向, 控制变压器的高度,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变压器发生故障的概率。 (4) 通常情况下, 应该将变压器尺寸安装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5 cm左右。如果安装图纸没有特殊的规定和说明, 变压器的安装距离应该控制在80 cm以上, 两个同门之间的距离通常应控制在1 m左右。

1.2.4 变压器的检测

在安装完成之后, 为了保证变压器能够正常运行, 应该对其进行检测。在检测变压器时, 应该检测变压器运行保护装置的安装状况、事故排油装置的安装状况、消防设备的安装状况和引线的安装位置。此外, 在变压器正式使用之前, 应该对其进行4~6次的全压冲击合闸试验, 经检测正常后, 才能将变压器投入运行。

2 10 k 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注意事项

在10 k 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接地工作。安装接地装置是保证变压器和配电柜的必要措施, 接地装置高压侧避雷装置接地点、低压侧接地点、配电柜的外壳都应该和地线系统进行连接。 (2) 安装吸湿器。吸湿器是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 其作用是进行呼吸和过滤, 为变压器的储油柜提供优质的空气。在安装吸湿器时, 应在变压器使用前将密封垫拆下, 保证吸湿器能够正常工作。 (3) 安装避雷装置。避雷设备能够有效降低变压器和配电柜被雷、电击中的概率, 是保证10 k V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装置。避雷器应该安装在跌落保险之后, 且与变压器保持同步投切的方式, 不能把避雷器安装在跌落保险之前。

3 结束语

1 0 k 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设备的安装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 因此, 在安装过程中, 各环节工作人员应该各司其职, 严格按照规定安装变配电设备, 保证10 k V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罗庆想.浅谈10 kV配电网变配电设备安装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 (11) :629.

[2]袁毅华.浅谈10 k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J].华章, 2012 (30) :330.

[3]肖红波.10 kV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J].科技创业家, 2013 (17) :115.

3.电力配电技术分析 篇三

【关键词】电力配电;故障;措施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供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安全,据统计,在我国由配电网故障引起的停电事故占到了全部停电事故的80%左右。配电网是将供电系统与用户直接相连的电力传输设施,一旦发生故障便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对电力的正常使用,从而给工业与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 带来不利的影响。而当前的配电网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技术革新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配电网的可靠性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亟需進行调整。因此,找到当代电力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科学方案,对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

1.影响当代电力配电网可靠性的因素

1.1配电网的设计问题

由于我国配电网建设的时间跨度较大,在进行早期建设的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未来建设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导致配电网的建设缺乏整体性,降低了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给配电网的可靠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配电网的结构布局主要采取放射式网状结构进行布设,以保证配电网的供电半径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但是与此同时,这种结构也具有线路互代能力弱,运行可靠性差等特点,一旦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其波及面也是较为广泛的。此外,部分地区依然存在着个别由单辐射线路组成的配电网络,致使发生故障跳闸时,配电网无法及时进行转供电操作,严重的降低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并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个别架空的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干扰,导致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明显下降,使供电系统难以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从而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1.2配电网管理与维护的问题

在配电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过程当中,对设备、线路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配电网的可靠性。当前我国配电网的覆盖面积广泛,承担的输电任务重大,然而受到自动化水平的限制,配电网运行事故的处理过程依然无法缺少技术人员的协助。当前,负责配电网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的维修管理人员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配电网运行维护的需求。依靠有限的工作人员和技术力量,显然难以充分的胜任配电网的维护与检修工作,最终导致了配电网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缺乏维护,甚至带病运行的状况,大大增加了电力配电网发生运行故障的可能性。此外,配电网的线路老化,技术过于陈旧等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事故的发生率,对配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1.3环境因素的影响

除去配电网本身的设计及管理因素以外,外部的环境情况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配电网的可靠性。首先,配电网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配电网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强弱,如果配电网架设在自然条件较为严酷,风力较大或雷雨多发的地带,便会经常受到风力或者雷电的侵害,导致配电网设备与线路的损坏,降低了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其次,如果配电网恰巧建设在城市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带,则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建筑施工过程的影响,一旦建筑项目在前期规划阶段出现疏忽,或在施工的过程中麻痹大意,就很容易损害配电网的线路,导致配电网无法正常工作。最后,一些不可控制的意外因素也是引起配电网故障的原因之一,如汽车碰撞、气球与风筝等杂物的缠绕、树枝意外横搭在导线上等意外事故过人为事故,都会造成配电网的损害,对配电网可靠性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

1.4非故障因素

所谓非故障因素就是指电网改造以及有计划停电对电力配电网可靠性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35kV 及以上的输变电线路或变电站改造、检修、预试以及配电网检修、改造等,此类过程需要配电网配合停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配电网的可靠性。

2.提高电力配电网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2.1加强对配电网的技术革新

在对配电网进行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地采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能够明显的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从而使配电网能够及时有效的对出现的事故做出正确的反应,缩短配电网对事故的反应时间,确保配电网能够在事故发生时对故障部分进行隔离,确保非故障部分的正常供电,以减少配电网故障对用户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配电网的设计与管理人员应当依照当地配电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保障自动化系统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做好配电网的实施监控工作,了解并掌握配电网的运行状况和故障原因,以便从中总结出当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配电网的技术革新提供依据。

2.2加大配电网管理与维修的力度

提高配电网管理与维修的力度,完善配电网的管理制度,缩短配电网的检修时间,能够及时的发现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配电网出现带病运行的状况,从而达到降低配电网的事故发生率,维护配电网可靠运行的目的。为此,应当合理的调整配电网络的检修计划,推行一条龙检修,将可靠性管理与生产计划科学的结合起来,搞笑的利用停电时间,杜绝重复停电。进行实际检修时,在保证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因尽量进行带电作业,从而进一步缩短配电网的停电时间,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3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

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配电网的运行管理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还能够起到控制配电网运行成本,境地配电网管理难度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配电网改造与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加大配电网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综合化与智能化,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的管理,有效的降低了人为失误导致的配电网运行事故。同时,该技术还能够明显提高配电网对故障的反应速度,减少配电网的故障面积和故障时间,确保配电网的运行稳定。

2.4完善配电网的防护设施

加大配电网防护设施的建设,能够提高配电网对自然因素的抵抗能力,降低雷击引起的配电网运行事故,同时还能够起到改善系统过电压对设备的危害、减少绝缘设备破坏造成的事故、增强馈线自动化对单相接地故障的判别能力的作用,对维护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3.总结

通过完善管理措施、提高技术水平、加强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等方式,提高电力配电网的可靠性,能够有效的减少配电网故障造成的停电事故,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麦友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分析及提高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4).

4.配电箱技术规范 篇四

配电箱技术要求

1、户箱与弱电箱板材厚度不小于0.8mm,配电箱周长在1.6米以内,板材厚度不小于1.2mm,周长超长1.6米,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配电柜钢板厚度不应小于1.5mm,箱门钢板厚度不小于2.0mm。柜(箱)体采用冷轧钢板,静电喷塑,颜色为国际灰。

2、箱内元器件规格按照图纸选用,为保证质量及验收要求,开关以及双电源互投任选江苏常熟、天津华明、厦门士林三个厂家之一,如采用其他品牌必须在开标前经公司总工办及工程部签字同意。

3、电表箱依据《华北电网有限公司预付费电能计量箱技术规范》制作。

4、柜(箱)数量详见附表及电子版电气图。

5、消防泵控制柜、送排风控制柜及排污泵控制柜不在此例。

6、各栋楼动力进线柜及地下车库动力进线柜加装计量装置即单独的计量柜,满足电力公司的要求。

7、配电箱、电表箱内各回路开关配线截面必须与图纸设计相符。

5.低压配电柜设备材料技术规范书 篇五

一、产品技术要求:

1、招标范围投标设备必须符合本标书的技术、商务要求,满足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满足安顺市市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技术标准和规范

2、设备应符合下列标准规范的要求: GB7251-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946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基本试验方法;GB/T4942.2 低压电气防护等级; GB3047.1 面板、架和框的基本系列;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3、设备的技术要求:

3.1、低压配电柜应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且结构合理、可靠性高、能耗低、无污染、操作保养和维护简便。

3.2基本要求

3.2.1、进出线方式:满足设计要求。

3.2.2、柜体防护等级:IP30 3.2.3、维护方式:低压柜能够进行双面维护 3.2.4、气候环境:满足贵州省气候环境要求

3.3、低压配电柜内设置的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需具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CCC认证证书,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除招标文件技术要求中特定的元器件品牌以外,成套设备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所标注的型号及厂家报价,否则将视为未响应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3.4、为便于开关电器的上下级保护配合和方便管理,配电柜内的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微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应选用同一品牌体系的产品。

3.5、系统二次线路由供货商根据要求作深化设计,并经设计院审核认可。

4、配电柜的结构要求

4.1、低压配电柜必须是抽出式结构,并配备与其配套的补偿电容柜;采用模数化组合设计,通用性强。具有足够的动热稳定性;电气方案配置灵活。柜体尺寸和数量、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图要求,不得作出调整,低压配电柜应为设计紧凑,通用性强,组合装配的抽出式结构。由框架、外壳、柜内功能单元室(含

抽出式组件)、母线、保护线和中性线连接排、走线槽、电缆安装支件等组成。柜体采用优质敷铝锌板材,板材厚度不小于2.0毫米,且组装牢固;柜体的上下部应设有充分的通风散热孔装置

4.2、柜体的前后门及其外表面均应进行环氧粉末喷涂处理,喷涂厚度不小于50微米,涂层应美观、牢固、耐腐蚀、抗冲击、不反光,颜色需经招标人确认。所有柜内的零件、螺钉、电缆攀附的支架等均应镀锌,并达到耐盐雾腐蚀的标准。

4.3、低压配电柜的功能单元有抽屉式(馈电柜)、抽出式(进线柜)二种。其中框架式空气断路器采用抽出式结构。低压配电柜的结构设计应保证操作、运行、维修和检查时的安全可靠。各电气元件动作时产生的热量、电弧、冲击、震动、磁场或电场,不得影响其它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

4.4、配电柜分为母线隔室、功能单元隔室和电缆隔室。仪表、信号灯、按钮等组成的辅助电路元件均安装于配电柜正面板上;主母线位于柜上方,电缆室位于柜体后部,内部设置有供电缆攀附的支架。

4.5、低压配电柜为GCS或GCK系统,各配电柜内均设有接地母线PE与中性母线N,二者贯穿于整个配电柜装置内,安装在柜后底部及柜右侧,各回路接地或接零均可方便地就近连接。柜体框架结构件均有可靠的接地连接。N线PE线之间用绝缘子间隔固定并可分别使用,方便施工时进出线的接线。各母线连接良好,绝缘支撑件及其它附件牢固可靠

4.6、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组的电源切换柜中,两侧电源开关间应有电气联锁及机械联锁,防止发电机组向市电倒送电。主进线、母联开关的联锁要求见图纸说明。

4.7、电柜内各抽屉单元的推进、拉出机构应轻便灵活。相同规格容量的抽屉单元可达到灵活互换。每一个抽屉都有可靠的金属接地。抽屉式或抽出式单元设有:连接位置、试验位置、分离位置三个位置。

4.8、采用悬挂式抽屉导轨、大刀片式推进机构和优质的插接件。使抽屉单元抽插灵活、更换容易、结构简单、加力程度大,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

4.9、每柜应设有一块阻燃型的高密度聚氨脂塑料功能板安装在主母线室和电器室,防止开关元件因故障引起的飞弧与母线之间短路造成的事故,使操作更

安全。配电母线(垂直母线)组装在阻燃型塑料功能板中,防止电弧引起的放电及人体接触,通过特殊联接件与主母线联接。并需考虑运行时的散热,应有充分的散热栅孔。

4.10、在柜体前后均设有带锁柜门,门的开启角度不小于120度。4.11、开关与功能单元间应设有可靠的机械联锁装置,用以保证当开关合闸后,功能单元不能打开并拉出。抽屉插入时,开关必须在分闸状态下才能将抽屉推进。抽屉与柜体间的接地触头接触紧密,抽屉推入时,抽屉的二次触头和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先接触,抽屉拉出时二次触头和接地触头比主触头后断开。

4.12、低压配电柜应采用先进的开关和优良配件,以使体积减少,如100A以下的开关功能单元,每个600宽的柜子至少可装设8个动力回路。

4.13、二次回路电线必须穿电脑打印的标识管,白底黑字。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手柄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二次接线端子排接线端有明显的接线标志,外引接线的二次端子排按要求单独配置。熔断器的熔芯选择符合工程设计及规范的要求。仪表的刻度标定,互感器的变比及极性正确无误。每柜内附有详细的二次接线图以备检修之用。

4.14、低压配电柜体结构还应充分考虑到电缆进出的方便。电缆室的宽度不应小于600毫米,且应安装有电缆攀附的支架。

4.15、母线采用TMY型优质电解紫铜排,规格按图纸要求。搭接部位搪锡,非搭接部位套热塑管保护。母线的固定应采用阻燃的DMC绝缘排夹,具有耐电弧,动热稳定性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和防潮的功能

4.16、产品应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

4.17、低压配电设备的金属壳体或可能带电的金属件(包括因绝缘损坏可能会带电的金属件)与接地导体间应具有可靠的电气连接。低压配电设备中选用的塑胶材料不含卤素,应具有阻燃和自熄的特性。

4.18、一次插件必须选用国产优质产品;一次插件的配置必需比该回路的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大一个等级。即160A的断路器配置250A一次插件;250A的断路器配置400A一次插件;400A的断路器配置630A一次插件等。电缆接线柱与电缆头接触的截面尺寸必须匹配。

4.19、绝缘导线选用RV型,其截面规格应能保证在额定电流下导线无明显

温升。插入式导线端头选用标准型H系列,不经预压,利用打紧过程中一边打紧一边变形使导线及端头与电器端子之间达到最大的接触面积和压力。保证搭接部位在额定电流下温升最低。

4.20、160A及以下开关与一次插件间回路采用绝缘导线连接;250A及以上开关与一次插件间回路采用铜母线连接。二次插件在满足本次接线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不少于20%)。

5、.电容补偿柜的技术要求:

5.1、功率因数补偿器控制器采用久信科技(JXC9-DK-400)、电容器选用久信科技(JXC9-DR-400)产品。自动分步循环控制方式,功率因数应补偿到0.9以上。柜体要注意通风散热。

5.2、电容器技术规格:频率:50赫兹;损耗:在400伏下少于0.5瓦/千乏;容量允差:-5%至+10%;测试电压:端子间:2.15Un,1sec;端子与接地间:3千伏,10sec.;过压容限:不大于10%; 过流容限:不大于30%,1h;绝缘介质出现故障时有自复功能,当电容元件寿命结束时可有选择的将其从电路中隔离开来,防护等级IP42。

5.3、电容器柜内元器件配置:a.电容器各分支回路设熔断器作过流和短路保护;b.各相线设小型电抗器以限制冲击电流;c.每柜设630A隔离开关,以保证操作和检修的安全;d.分支线上端设氧化锌避雷器以吸收操作过电压;e.用接触器进行各分支回路接通和断开的操作。

5.4、布线:由于电容器柜运行时的发热严重,必须在布线时尽量扩大无故障区,即从柜顶母线—隔离开关—保护用熔断器—电抗器—接触器之间采用硬质铜排接线;仅接触器至电容器用RV绝缘软线布线。

5.5、功率因数控制器:(1)电压: 380/415伏;(2)频率范围: 50Hz-5%;(3)功率因数范围: 0.7感性—0.7容性;(4)电压测量误差: 满量程的1%;(5)输入电流和阻抗: 5或1安,小于0.1欧;(6)输出触点容量: AC 415伏/1.5安;(7)报警触点容量: AC 250伏/1.5安;(8)步级设置和切换时间: 自动、固定、取消,6、断路器要求:

6.1、框架断路器应在贵州长征开关(长九牌)MA40 系列,常熟CW1系列,上海人民EMW1系统(建议按图纸报价),应具有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型保护装置单元,配失压脱扣、分励脱扣、过电流脱扣;进线开关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接地故障保护四段保护功能,其余回路开关具备长延时、短延时、瞬时,三段保护功能,且时间和电流可调,整定值按图纸要求。

6.2、框架断路器最好具有体较小分断能力强的特点。

6.3、框架断路器必须装上机械连锁装置,以完成以下功能:在闭合位置上,不能插入或抽出断路器。除非断路被抽出或处于[隔离]位置,断路器的门或盖将不能移动或打开。断路器只能在完全插入或隔离位置上才能闭合。自动安全保护罩,可在断路器抽出时完全防护固定部分主接触点。框架断路器应能互换,但需具有防误插机构。

6.4、塑壳开关应在贵州长征开关(长九牌)MB30系列,常熟CM1,上海人民RMM1中选择其一(建议按图纸报价)。塑壳开关采用热磁脱扣器。必须保证在过载和短路情况下能够快速、准确地跳闸。

7、母线

7.1、1600安培及其以上电路,其额定短时承受电流须为1秒钟80千安,1600安培以下电路为1秒钟50千安。母线与中性母线的截面面积按图纸要求。构成配电屏部分装置的母线,母线连接线和裸导体必须符合图纸所列电流值的要求和在允许温升范围内。铜排采用高纯度产品(铜含量达99.99%);镀锡厚度及弯曲半径必须达到国标要求。母线需用8.8级螺栓联接。柜内垂直母线须加绝缘防护罩,一次回路出线端须加绝缘防护罩,所有母线非搭接部位需装热塑套管。

7.2、母线温升不超过40摄氏度,支撑牢固。在故障出现下整套装置能承受最高机械应力。

8、与柴油发电机的接口:

柴油发电机与变电所电源之间采用ATS进行自动切换。ATS选用应采用专业PC级产品。要求ATS整体采用深圳泰永公司TBBQ3系列产品或ASCO300系列产品,ATS要求通过AC-33iA试验。

9、仪表要求: 9.1功能要求:

9.1.1、多功能仪表应选择江阴斯菲尔或安科瑞其中之一的相应系列产品,同时柜内需配置高精度的测量PT、CT,可测量电压、电流、频率、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有功电度、无功电度、视在电度等多种电量;

9.1.2、测量精度:电压:0.2%;电流:0.2%;频率:0.2%;功率:0.5%;功率因数:0.5%;电度:1%;

9.1.3、4路开关量输入;

9.1.4、可完成2路电度表输入脉冲的电度计量;

9.1.5、2路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节点容量:250VAC/10A或380VAC/6A; 9.1.5、支持遥信和遥控功能;

9.1.6、RS485通讯口,支持MODBUS通信协议;

9.1.7、所有关键数据(系统参数等)在失电情况下可保存十年以上; 9.1.8、抗空间电磁干扰;

9.1.9、四排汉字显示窗口,四个按键,就地显示和操作方便;

9.1.10、八个指示灯,可指示装置运行、通讯、开入量、开出量的状态; 9.1.11、具有两级密码管理权限,方便运行管理; 9.2、安装要求: 9.2.1、面板式安装; 9.3、运行环境: 9.3.1、相对湿度:<95%;

9.3.2、工作温度:-25℃~+55℃; 9.3.3、电源电压:85~265VAC/DC; 10.铭 牌

柜的铭牌固定在柜的表面或柜内显目的地方, 铭牌用透明的丙烯酸树脂制成、铭牌为白底, 其上为黑色的粗体字, 并用中文标注。10.1 柜外形尺寸800 ×600 × 2200 mm(宽×深×高)。

柜体颜色为; 计算机灰 RAL 7035。柜体采用GCK或GCS 10.2 装置机箱采取必要的防静电及电磁辐射干扰的防护措施。机箱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在电气上连成一体,并可靠接地。机箱满足发热元件的通风散热要求。

11.双方工作安排

11.1 买方向供方提供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技术文件。11.2 供方承诺在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

11.3 设备制造过程中, 买方可派人进行监造和验收, 供方积极配合。

12.4 技术文件 1)供方在订货前向买方提供一般性资料如:鉴定证书、典型说明书、柜布置图、系统原理图和主要技术参数。

2)在技术协议签定 10 天内,供方向买方提供下列技术文件 1 份。.柜面布置图:表示外型尺寸、设备布置及总重量、运输尺寸和重量及其它附件。

.基础图:注明柜的尺寸、基础螺栓的位置和尺寸等。

.电气原理图:包括装置的原理框图、系统接线图、内部接线图,端子排等。如有多张电气原理图,还注明各图之间有关线圈与触点的相互对应编号,必要时,提供所有特殊装置或程序的概要操作说明。

3)设备供货时提供下列资料(共6套):设备的开箱资料,除2)所述图纸(含电子版)外还包括安装、运行、维护、修理说明书、部件清单资料、工厂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装置信息表、通讯规约、说明书等。

12.5 根据工程需要, 可召开设计联络会或以其他形式解决设计制造中的问题。12.6 供方提供的设备参数或配置接线有变化时,及时书面通知买方, 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供方承担。13.质量保证和试验 13.1 质量保证

13.1.1 所供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属于新型产品的除满足本规范书外,供方还提供产品的鉴定证书。

13.1.2 供方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等(包括供方的外购件在内)均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若买方根据运行经验指定供方提供某种外购零部件,供方积极配合。

13.1.3 供方遵守本技术协议书中各条款,并具有经过国家认证的ISO9000、GB/T1900质量保证体系。

13.1.4 柜内的各种元件,选择具有生产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家的产品。

14.2 型式试验

供方提供设备的型式试验报告, 并满足下列要求, 装置须进行型式试验。1)新设计投产的成套装置(包括转厂生产), 在鉴定前进行新产品定型的型式试验。

2)连续生产的装置,每4年对出厂检验合格的装置进行一次型式试验。3)当改变制造工艺或主要元件, 而影响保护装置的性能时, 均对首批投入生产的合格品进行型式试验。14.3 出厂试验

每套装置均进行出厂试验, 经质量检验部门确认合格后方能出厂, 并具有证明产品合格的出厂证明书、出厂试验报告。14.4 现场试验及调试

装置运到工地安装完毕, 买方会通知供方专家到场参加设备调试。在调试过程中, 若发现设备存在元器件损坏或不正常工作情况,供方免费负责更换。

15.包装、运输和储存

15.1 设备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及时包装,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 确保其不受污损。

6.配电线路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六

本人从事配电线路安装专业已有15个年头,而要想把架空线路、变压器、开关、刀闸、避雷器、无功补偿电容器等很多电气设备装配好并且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践,又借助高级工培训的机会,来不断充实自己的配电运行专业知识,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现在工作起来还算是得心应手。

一、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自身专业技术素质。

几年来,本人一直利用书本、向老师傅、并通过专业培训等努力学习配电专业知识,学习新设备的安装、运行和配电设备新技术。由于配电设备的日益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掌握和管理好配电网络新设备。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本人对新型变压器、10V柱上开关、10KV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安装和运行经验。

二、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

第一,和同事一起针对城区配电线路陈旧、设备老化、故障常出的现象,积极工作、大胆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

(1)、改造公用变压器接线桩的接线方式:由于公用变压器的性质所决定,负荷变化无常,变压器接线柱及螺栓式设备线夹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常造成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松动,且设备线夹与变压器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也达不到运行规程要求,故经常出现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就将所有公用变压器的出现导线采用液压式压接鼻,消除了设备线夹受温度影响大的缺陷,接线柱上采用了握手线夹,增大了接线柱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接线桩故障的发生。

(2)、经测试,城区公用变压器的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桩因年久锈蚀,部分接地的电阻值已不符合规程要求,2007年将不合格变压器的接地桩进行了更换,为设备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

(3)、是严把工程安装质量验收关,根据安装及验收技术规程要求,对城网改造、业扩增容、用户工程等的中间及终结验收严格把关,确保新设备在接入电网运行前的施工质量全优。为新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积极开展各季安全大检查,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所辖配电线路及设备认真巡视消缺,做到了充油设备无渗漏、一类设备完好率100%。

第三,为防止三相四线制用户因零线线径偏小,三相负荷不对称而造成烧断零线,即而烧坏220V电器设备的故障,根据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接头、接点缺陷,及时进行整改,增加重复接地、更换大规格零线,铜铝接头处严格采用过渡措施等,从精细处入手开展配网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

第四,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加大配电抢修和日常维护中现场的安全工作,杜绝违章行为,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活动,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了实处。

三、做好城区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们城区出现了因汽车碰杆、风筝挂线、人为破坏城区配电箱等而引发的停电事故,因此我们配电安装及运行人员利用一切机会,向社会、向用户宣传电力设施保护的重要意义,配合公安部门开展打击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了电力设施保护的组织措施和技术防范措施,规范了各类安全标示,警示标志,特别是对施工工地附近、交通道口和居民区等处的电力杆塔、拉线、配电箱等设施采取积极保护措施,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城区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四、优质服务

7.配电网技术线损分析 篇七

2008年某地区供电公司110 kV线损率为0.58%,而10 kV及以下的线损率为3.74%。由此可见,在电力网的实际运行中,配电网的损耗占整个电力网电能损耗相当大的一部分,它是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在理论线损计算的基础上,从线损技术管理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对降低线损的各种技术措施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并考察其实际效果十分重要。

在搞好线损管理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是降低电力网电能损耗的重要途径[1]。主要包括以下技术措施:提高配电网络功率因数;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水平;合理优化网络运行方式;合理确定输电线路经济截面积;提高配电网负荷率;合理确定配电网的经济负荷运行区域等。

1 配电网部分因素的经济性分析

1.1 变压器的经济性分析

根据最小费用法来确定变压器的技术经济负载率[2]。

变压器使用年限内的年投资费用:

初投资的年均值:C1=c/n=αSN/n,其中,c为变压器的投资总费用;α为变压器容量与费用的比例系数;SN为变压器的容量;n为抵偿年限,通常取8。

负荷电量购入费:C2=ASNcosϕβTmax,其中A为电价;β为变压器负载率;cosϕ为变压器的功率因数;Tmax为年最大负荷小时数。

空载损耗费用:C3=AP0 Tmax=AP0′SN Tmax,P0为变压器空载损耗;P0′为空载损耗系数。

负载损耗费用:C4=Aβ2PKNTmax,PKN为额定电流短路损耗,且PKN=PK′NSN(P′KN为短路损耗系数)。

变压器维护费用:K(常数)。

由于,P为变压器二次侧功率。代入,则平均费用:

当时,CT最小,求得:

在上式中,综合考虑了购置、损耗等费用,得出最经济运行状态时的负载率和变压器技术参数的关系,从而比较精确地计算出变压器的最经济运行状态。

1.2 配电线路经济截面的选择

线路年费用C由两项组成[3,4]:把线路一次投资转化为每年的平均投资C1和线路设计方案的年运行费C2,则线路年费用:

C1=αSL/n:α为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导线购置费用,取60元/km⋅mm2;S为导线截面积,mm2;L为导线长度,km;n为抵偿年限。

C2=f1+f2,1f为每年所需的折旧维修管理费;f2为线损费用。

f1=KC1,K为维护、折旧费系数,取为7%;

,Imax为线路上的最大电流(A);ρ为电阻率;A为电价。

当,S为最经济截面:

1.3 配电网经济运行区域的确定

依据负荷变化情况,适时调整负荷分布和配变运行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空载损耗[5]。变压器运行在技术经济负载率时最经济,但负荷不断变化,让变压器在一个点上运行不实际,使得技术经济负载率失去现实意义。故给出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区域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6]。

线路的总损耗为:

其中:∑ΔP0t为配电变压器的铁损之和(kW);t为配电网运行时间(h);K为系数,其值为均方根负荷与平均负荷之比,取1.1;P为计算期内平均运行负荷(kW);Req为配电网的等值电阻,包括线路与变压器2部分;U为配电网的额定电压(kV);cosϕ为功率因数。

配电网的网损率是指网损电量与供电电量之比,将式(3)两边同除以供电量A(A=Pt),可得网损率的计算公式:

当时,网损率最小,为:

对应的配电网经济运行负荷为:

式(5)的意义是,当配电网的运行负荷等于经济运行负荷Pec时,整个配电网的网损率最低,经济效果最佳。

经济运行区域取网损率为最小网损率的α(α取1.2)倍时所对应的运行负荷区域,推导可得:

当配电网的运行负荷在区域[P]ec内运行时,整个配电网的网损率可控制在α⋅ΔAmin%以内。

等值电阻Req的求解可参考文献[7]。

经济运行区域划分对网损管理的指导意义:

(1)在P<[P]ecmin区域,配电网处于轻载状态。这时,电网改造的重点是降低配变铁损,可采取的措施如:加快高能耗配变的更新改造、更换“大马拉小车”配变、提高配电网的运行负荷等。

(2)在P⊆[P]ec区域,配电网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此时电网设备和负荷是匹配的,无需进行调整和改造。

(3)在P>[P]ecmax区域,配电网处于重载状态。这时负荷较重,应考虑更换大容量变压器或转移负荷。

2 算例分析

以某地区实际运行的某线路为例进行分析,电压为10 kV,功率因数取0.85。线路结构如图1所示。线路24点负荷电流如表1。

由此可得:24点平均电流Iav=71.7 A;24点平均功率

根据理论线损计算软件可以得到如下结果(有功供电量=25 337 kWh),如表2。

2.1 变压器的经济性计算与分析

取电价为0.65元/kWh,Tmax为4 000 h。根据各型号变压器市场参考价格,由式(1)可以计算出线路变压器的负载率,结果如表3。

其中,因功率按变压器容量分配,所以变压器实际负载率相同,为

计算结果表明,线路的变压器的实际负载率远小于经济负载率,造成变压器容量的浪费,影响电网的经济运行。为提高负载率,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须根据实际合理调整变压器容量、负载等因素。例如,假设变压器S5容量为315 kVA时能够满足实际负荷要求,更换变压器后线损率由1.9%降为1.72%,降损效果明显。

2.2 输电线路截面积的经济性计算与分析

根据式(2)和理论线损计算的各线路最大电流,可以求出经济导线截面积结果如表4。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所选导线截面积和计算经济截面积相差不多,因此实际线路的导线选择是较合理的。但考虑到以后线路负荷的增加等因素,所以导线截面积的选择可以比实际计算值大一些。这样还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线路损失。现依据计算出的经济截面积更换导线,线损率可由原来的1.9%降为1.78%。

2.3 配电网负荷率的计算与分析

根据负荷率计算公式:

负荷率越接近于1,电气设备的利用率越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越高。本例中,线路的负荷率为0.75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若负荷率在0.7以下时,降损效果会非常明显。本例中若24点按平均负荷运行,线损率可由原来的1.9%降为1.88%。

为降低线损,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须认真分析网络运行状态,通过合理调整负荷,对用户负荷进行管理,削峰填谷等手段提高其负荷率。

2.4 当前网络结构下最佳负荷运行区域的确定

本文采用等值电阻法对两条线路求取最佳负荷运行区域。在此线路的计算中,为了求取线路运行的最经济状态,功率因数取为1,经济运行区域取网损率为最小网损率的±120%时所对应的运行负荷区域。线路计算结果如表5。

根据计算结果,并比较实际数据,可知:该线路在24 h的运行中,负荷在经济负荷区域内,满足了线路负荷的经济性分布。但该线路并没有运行在最佳负荷点上,而是比最佳运行负荷略大。下面细微调节负荷,对应的线损率如表6(导线为更换经济截面积后的导线)。

从上面数据和图可以看出,由公式(5)计算得到的最佳经济负荷是实际运行负荷的0.8倍,比实际运行负荷略低。通过软件计算得到0.9倍实际负荷运行时,线损率最低。由于计算中存在一定误差,说明本算法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若线路负荷不在经济运行区域,可以适当调节或转移负荷以使线损率降低。

3 结束语

通过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和技术线损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加以整改。实践证明,通过开展配电网技术线损分析和理论线损计算,用理论指导实际,能有效降低技术线损。目前配电网节能需根据不同配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地配网降损的综合方案,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义群.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08,(5):26-27.HUANG Yi-qun.Measures of Reducing the Rural Power Loss[J].Science Economy Market,2008,(5):26-27.

[2]卢志刚,李爽,韩彦玲,等.配电网技术经济运行区域的研究及应用.高电压技术,2007,33(6):156-159.LU Zhi-gang,LI Shuang,HAN Yan-ling,et al.Study on Technical Economic Operation Area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07,33(6):156-159.

[3]赵子寒.导线经济截面与经济电流密度分析[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5,(5):53-54.ZHAO Zi-han.Analysis of Lead Economic Diameter and Current Density[J].Agriculture Mechanization and Electrification,2005,(5):53-54.

[4]李朝国,叶伯颖.如何从经济性方面综合考虑10kV电缆截面积选择[J].科技咨询导报,2007,(12):94.LI Chao-guo,YE Bo-ying.How to Choose10kV Cable Diameter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Aspects[J].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Herald,2007,(12):94.

[5]余卫国,熊幼京,周新风,等.电力网技术线损分析及降损对策[J].电网技术,2006,30(18):54-57.YU Wei-guo,XIONG You-jing,ZHOU Xin-feng,et al.Analysis on Technical Line Losses of Power Gri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Line Losses[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6,30(18):54-57.

[6]杨欣.配电网运行区域的划类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5,(12):80-84.YANG Xin.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Movement Region Delimitation[J].Modern Electronic Technique,2005,(12):80-84.

8.浅析配电系统谐波治理技术 篇八

1. 配电系统中的主要谐波源分析

1.1 电力变压器

变压器励磁电流的谐波含有率和它的铁芯饱和程度直接相关。正常运行时,电压接近额定值,铁芯工作在轻度饱和范围,此时谐波不大。但在一些特殊运行方式,如夜间轻负荷期间,运行电压偏高,导致铁芯饱和程度较严重;励磁电流占总负荷电流的比重变大,谐波增大。另外,由于经济原因,变压器所使用的磁性材料通常在接近非线性或就在非线性区域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所加的电压为正弦波,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也是非正弦的;如果励磁电流是正弦波,则电压就是非正弦波,從而产生谐波。电力变压器产生的谐波以3次为主。

1.2 荧光灯

荧光灯及其电子镇流器的伏安特性是严重非线性的,因此会引起严重的谐波电流,其中3次谐波含量最高。当采用电子镇流器的荧光灯安装数量较多时,其电源干线的中性线上会流过很大的3次谐波电流。如果荧光灯采用电感镇流器并接有补偿无功功率的电容器,则3次谐波电流还很有可能引起谐振而使谐波放大,会使电压波形也发生严重畸变。

1.3 整流装置

感性负载的整流电路产生谐波污染且功率因数滞后。电压型变频装置、开关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等都属于这种装置。民用建筑中常见的电视机、个人电脑、打印机等设备,都含有开关电源,由于它们数量庞大,故也是民用建筑中主要的谐波源。整流装置所产生的谐波特征频率取决于脉冲数。

1.4 变频装置

变频装置主要应用于低速、大容量的交流调速设备,例如电梯、水泵等等。目前,常用的变频装置一般均采用普通晶闸管构成的桥式电路或12相电路,利用电网电压进行换相,通过相位控制的方法得到所需的正弦电压输出波形。由于采用相位控制,变频装置的输入端需要提供滞后的无功电流,致使系统的输入功率因数较低。另外,由于输入电流受到输出波形的调制,输入电流不仅含有一般整流电路中的特征谐波,而且含有与输出频率有关的谐波,使得整个输入电流的频谱较为复杂。通常变频装置功率都较大,因此其谐波和无功功率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变频装置所产生的谐波特征频率取决于脉冲数。

1.5 交流调压装置

交流调压电路分为移相控制和通断控制两种类型。大量应用于灯光调节、异步电动机的启动和调速。移相控制的电路电流高次谐波成分较高;通断控制虽然高次谐波少,但在电源基波频率附近集中了许多含量较高的间谐波。总而言之(特例除外),非线性配电设备和非线性用电负载导致配电系统中的谐波电流,而谐波电流流经配电系统的阻抗,又导致了谐波电压。

2. 谐波对电能损耗和配电系统设计的影响

2.1 谐波对电能损耗的影响

在理想正弦波的情况下,无功功率Q仅仅反映了电能在电源与负载之间交换或传递的幅度,极少消耗功率(仅仅是相位滞后引起的工作电流增量部分所致的导线发热损耗)。但是,在谐波环境中的无功功率Q中,部分反映了电能在电源与负载之间交换的幅度,还有一部分则主要作了无用功。这是因为除了白炽灯、电热丝等少数装置外,多数用电设备(如电动机、变流器等)都被设计成工作于50Hz的正弦波电网中,故它们不能有效地利用谐波和间谐波电流。于是这部分能量就只能通过发热、电磁辐射、振动和噪音等途径耗散掉,成为无用功(但毕竟还是作了功的,这与理想正弦波中的无功功率在物理意义上完全不同),并同时造成各种环境污染。因此,谐波导致了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的额外电能损耗(其最明显的现象就是谐波使得设备工作电流增大)。

2.2 谐波对功率因数计算方法的影响

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电气系统存在谐波时的实际功率因数为:

PF=P/S

式中:P—有功功率;

S—视在功率。

在理想正弦波的情况下,功率因数则为:

cosφ=P1/S1

式中:P1—基波的有功功率;

S1—基波的视在功率。

但是,在谐波环境中,由于谐波的存在,使得PF<cosφ,即:

PF=P/S=P/S1•S1/S=PFdisp•PFdist

式中:PFdisp—位移功率因数;

PFdist—畸变功率因数。

2.3 谐波对功率因数补偿方法的影响

传统的静电电容补偿方法只能解决由于电流相位滞后导致的无功功率问题,而对由于谐波、间谐波等频率不合所致的无功功率却无能为力。因此,在谐波环境中,计算静电补偿电容的容量时,应当扣除非相位所致(即畸变所致)的无功功率,而且这部分无功功率必须用配置电抗器、滤波器等治理谐波的方法来解决。简言之,在谐波环境中,无功补偿必须相位校正和谐波抑制双管齐下。

2.4 谐波对无功补偿电容器耐压参数的影响

谐波会在热效应、耐压等方面给补偿电容器带来负面影响,故应根据谐波状况来调整电容器的耐压参数,工程设计中通常用下述方法来确定其参数。

(1) 根据谐波源设备的拥有量来确定补偿电容器的耐压参数。

(2) 根据实测总谐波畸变率确定补偿电容器的耐压参数。

应当注意的是,谐波还会导致电容器过载、过热,故谐波还会影响电容器的容量选择。

2.5谐波导致配电系统的谐振风险增大

配电系统中, 无功补偿电容器和变压器电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串联或并联谐振电路。前者将从电网吸入谐振频率及其相近频率的谐波电流, 从而导致电容器过载, 同时在电容器和电感上产生极高的电压, 导致相关设备绝缘击穿; 后者将向电网注入经谐振电路放大数倍的电流, 从而导致电容器、变压器及导线过载, 同样也会产生极高的谐波电压, 导致相关设备绝缘击穿。为避免发生系统谐振, 必要时应作谐振计算。系统的谐振频率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C—电容器的额定容量,Mvar;

SCC—母线处系统短路容量,MV•A。

电容器容量的增加,导致谐振频率向低值偏移;反之,系统短路容量的增加,则导致谐振频率向高值偏移。

补偿电容的分组也应避开系统谐振点,必要时可以接入适当的电抗器来改变系统参数,以防发生谐振。

3. 谐波的预防

3.1清源与截流并重

首先,要减少配电和用电设备的谐波产出。选择变压器时,除了考察其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等节能指标外,还要关注其磁饱和特性;对于变频器、整流器、调光装置等用电设备,应规定其谐波发射限值。

另一方面,要在配电网络中采取简便有效的谐波阻断措施,例如,选用D,yn11型配电变压器,可以有效阻断3次及其倍数次谐波电流在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传输,从而减小这部分谐波电流对电力系统的污染。

3.2 谐波源相对集中布置便于日后治理

谐波源设备集中布置,对于谐波治理是比较有利的。医院医技楼的X光机、核磁共振设备以及其他造影设备最好集中在一台或一组配电变压器上,且宜集中布置在一条或两条配电干线上。这样既有利于实现相关线路的低阻抗设计,也有利于采取有源滤波等谐波治理措施。

4. 常用的谐波治理方法

4.1 利用串联电抗器抑制谐波

背景谐波含量较高或可能发生并联电容器组的电容与系统电感间并联谐振时,并联电容器组应串接消谐电抗器,并注意电抗器参数选择,防止发生系统谐振。

串联型调谐电抗器配比计算方法,在调谐频率fh处:

XL=XC/h2

式中:XL—電抗器基波感抗值;

XC—电容器基波容抗值。

在确定电抗器容量时,应使实际调谐频率小于理论调谐频率(即希望抑制的谐波频率),以避免发生系统的局部谐振。还应考虑一定裕度,因为当电容器使用时间较长后,其介质材料退化,从而导致电容值下降,引起谐振频率的升高。串联型调谐电抗器配比选择见表1。

表1串联型调谐电抗器配比选择表

应当注意的是,工程设计中电抗器的配比一般不小于1%,这是因为抑制电容器涌流也需要配置约1%的电抗器。

4.2 设置滤波器

4.2.1 无源滤波器的设置原则

当配电系统中具有相对集中且持续工作的大容量(如200kV•A或以上)非线性负载时,宜选用无源滤波器。

4.2.2 有源滤波器的设置原则

当配电系统中具有大容量(如200kV•A或以上)非线性负载,且变化较大(如断续工作的设备等),用无源滤波器不能有效工作时,宜选用有源滤波器。

4.2.3 复合型滤波器的设置原则

复合型滤波器由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组合而成,由无源滤波器吸收一个或数个功率较大且稳定的特定频率的谐波,再由有源滤波器消除其余谐波。

当配电系统中既具有相对集中且长期稳定运行的大容量(如200kV•A或以上)非线性负载,又具有较大容量的经常变化的非线性负载时,宜选用复合型滤波器。

4.3 设置静止无功发生器(SVG)

无功功率变化较大且谐波严重的系统中宜采用静止无功发生器,在进行功率因数补偿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谐波的抑制。

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在变电所低压配电室中设置SVG装置,对高压侧(公共电网)而言,谐波治理的效果较好,但对用户侧(低压电网)的电能质量却毫无改善。

5.结束语

总之,谐波治理是综合治理过程,是改善供电品质的重要手段。在供配电工程设计中,谐波电流及相关参数的早期估算仍是一大难题。然而,谐波所致的无功功率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无功功率补偿计算、电容选型、导线选择、开关整定等方面的影响应当引起设计人员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春艳,建筑配电系统谐波分析及防范[J]建筑经济,2009.12

9.配电箱技术规范 篇九

**,男,二零一一年六月毕业于青岛大学*********专业并于同年七月非常荣幸地进入**公司工作。在思想方面,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忠实企业、工作踏实、积极肯干、爱岗敬业,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自工作以来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学习,具有强烈的组织归属感,曾多次获得市县公司竞赛名次。在学习方面,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业务学习、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教育等手段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坚持把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重要途径。既积极参加所在单位和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又广泛地开展自学。学习内容除政治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外,还涉及计算机应用以及各项业务知识。学习既讲究方式方法,又注重实际效果。

现岗位为安全运检部(检修(建设)工区)配电抢修班技术员。主要负责指导和监督班组成员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负责班组技术资料、图纸、台帐的整理及存档,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把好质量关,协助做好“三检”(自检、互检、专检)活动。负责班组培训管理工作,制定班组培训计划,包括技术讲解、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技术革新等,并组织实施。协助班长制定班组生产(工作)计划。每月按规定准确报表,准确率应达到100%。负责技术措施的制定。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我有以下体会:

一、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自身专业技术素质。几年来,我一直利用书本、向老师傅请教、并通过专业培训等努力学习配电专业知识,学习新设备的管理、运行和配电设备新技术。由于配电设备的日益更新,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只有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才能掌握和管理好配电网络新设备。通过学习和实践,目前我对新型变压器、柱上开关、电缆分支箱、环网柜等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和运行经验。对供电事故的分析和判断相对比较果断、准确,有效地减少了事故处理的时间,无论是公司领导或客户都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

第一,针对配电线路陈旧、设备老化、故障常出的现象,积极工作、大胆探索、实践,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造方案:(1),改造公用变压器接线桩的接线方式:由于公用变压器的性质所决定,负荷变化无常,变压器接线柱及螺栓式设备线夹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常造成设备线夹与导线连接松动,且设备线夹与变压器接线柱的接触面积也达不到运行规程要求,故经常出现故障。针对这种情况,就将所有公用变压器的出现导线采用液压式压接鼻,消除了设备线夹受温度影响大的缺陷,接线柱上采用了握手线夹,增大了接线柱的接触面积,有效的避免了变压器接线桩故障的发生。(2)、经测试,公用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桩因年久锈蚀,接地电阻值很多不符合规程要求,就将变压器的接地桩进行了更换,为设备的健康运行提供了保障。(3)、在的城网、农网改造中,根据供用电特点,我积极为生技科提供配电供电网络设想图,为城网、农网改造的合理性、经济性提供了依据。其次是严把工程质量验收关,根据验收技术规程要求,对农网改造、业扩增容、用户工程等的中间及终结验收严格把关,确保新设备在接入电网运行前的施工质量全优。为新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认真做好所属设备的巡视和消缺工作,结合配电设备早、晚峰负荷测量和电压测量,及时调整公变容量,使公变在额定输出电流的左右运行,同时结合一年中夏冬季节的高峰用电期,制定迎峰渡夏和迎峰渡冬的相应措施,增加夜巡和特巡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确保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第三,积极组织开展各季安全大检查,结合安全性评价工作,对所辖配电线路及设备认真巡视消缺,做到了充油设备无渗漏、一类设备完好率100%。

第四,加强配网结构的研究,制定并落实了每年各节假日、政府重要会议、各企事业单位重要活动等的紧急救援预案,确保了供电区域各种活动的正常开展。第五、为防止三相四线制用户因零线线径偏小,三相负荷不对称而造成烧断零线,即而烧坏电器设备的故障,根据巡视中发现的薄弱环节、接头、接点缺陷,及时进行整改,增加重复接地、更换大规格零线,铜铝接头处严格采用过渡措施等,从精细处入手开展配网供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抢修工作。

第六,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纪律,加大配电抢修和日常维护中现场的安全工作,杜绝违章行为,积极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无违章个人”活动,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了实处。

10.电力输配电节能技术分析论文 篇十

关键词:电力输配电;节能;降损

1基本概念

11.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特点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TM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097-02

配电线路,是从变电所向用户进行供电的线路以及城乡变压器之间对电能进行分配的线路,低压配电线路(0.4 kV)、中压配电线路(10 kV)和高压配电线路(35 kV以上)。在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对于配电线路的不停电检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带电作业已经成为配电线路检测、检修和改造的重要技术方法。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研究力度,特别是旁路作业和绝缘操作杆作业等。

1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概述

带电作业指的是在高压电力设备之上,在不停电的状态之下而开展的一种线路和设备检修和测试的方法。将人体和带电体之间的关系作为分类依据,可以将带电作业分为地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以及中间电位作业这三种类型。

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技术条件来看,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当中:①流经人体的电流不允许超过人体实际感知水平

1 mA;②对可能导致人身放电的空气距离进行准确的控制;③人体体表的场强需要人体实际感知水平2.4 kV/cm。其进行带电作业的工作地点大多都是在城市市区中,其环境条件较为复杂,且配电线路较为复杂,多回路及高低压共杆架设,各相间的距离及对地的距离较小,使得线路出现异常情况较多,与高电压等级的带电作业相比较,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相对较大,极易出现单相接地、相间短路以及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

2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分析

带电作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作业方式,通常是在高空和强电场等条件下而进行的,需要对外界气象条件、运行方式等进行必要的限制,且绝缘工具的选择还应该以设备特点、电压等级为依据。对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而言,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带电作业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用特殊的绝缘工具在高空和强电场等特殊条件下作业,通常具有十分严格的规程规定、严密的组织分工以及可靠的实验数据;同时,带电作业通常是团队作业,技术人员之间能够实现密切的配合,还具有专门的监护人员,极大程度的保证了作业的安全。

其二,带电作业技术的效率较高,所使用的工具是由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在使用的过程中十分的灵活轻便,使得检修作业的效率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另外,带电作业技术还不会受到停电时间的限制,不会因时间问题而无法保证检修质量,切实的减少了停电检修期间与其相邻其他线路再出故障的现象,从根本上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其三,与停电作业相比较而言,带电作业的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技术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且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受到作业环境的影响,带电作业也会不同程度的受到环境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如当风力>5级,湿度>80%RH,以及设备绝缘不良和安全距离不够的时候,都不能进行带电作业。

其四,带电作业技术能够有效的消除输变电设备的缺陷,切实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时间,还增强了系统调度的灵活性,一方面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还减少了备用设备和容量,对于经济效益的获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实际应用

3.1 旁路带电作业在更换架空线路导线上的应用

在配电网的架空线路当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导线老化和损坏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更换,传统操作方式需要停电作业,且更换施工时间较长,效率较低,而当前,旁路带电作业技术是配电架空电缆更换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旁路带电作业更换架空线路导线的原理,如图1所示。

首先是通过旁路电缆系统和旁路开关实现接入,然后将原有线路当中的负荷切换到旁通线路的上面,之后在带电的状态之下将待换线路予以切断,在待换线路完成更换之后,再将旁通电缆系统予以拆除;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对以下两个问题加以解决:其一是旁路电缆的铺设,其二是带电引接线式的安全防护。

从我国电力行业相关规范标准来看,其中规定,严禁在带负荷的状态下进行断接引流线的操作,带负荷的电缆线路对地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电容,在对其进行断接的过程中,电缆的长度会对电容中的电流大小产生较大的影响,当电缆的长度达到一定值的时候,就会出现较为强烈的拉弧现象。而旁路带电作业的技术在断接引流线的时候会选用绝缘杆操作,进而实现待换线路和旁通线路的并联运行,同时将部分负荷转移到旁通线路之上,之后再按照公式:

Ic=[(95+1.44S)/(2200+0.23S)]×Un×L

对断接线时电缆电容中的电流大小进行计算,其中Ic指的是电缆电容电流,S表示电缆截面,Un是电缆缆线路额定电压,L为电缆长度;通常情况下使用规格为50 mm2的10 kV电缆进行配网架空线路的旁路带电作业,按照上述公式,L为50 m,通过计算可知Ic的值趋近于0.04 A,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现拉弧现象的。

3.2 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接引流线技术的应用

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方法来看,常用的有绝缘杆作业法和绝缘手套作业法两种形式,其中的绝缘杆作业法也被称之为是间接作业法,指的是借助绝缘工具进行施工作业,使得人体和带电体之间能够保持规定范围之内的安全距离。

对于绝缘杆作业法而言其在带电接引流线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配电线路绝缘化的实施使得绝缘杆作业法剥除绝缘线外皮的难度加大,对绝缘导线线芯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②导线非承力接续问题;

③接引作业点的绝缘和密封恢复,使得现有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接续点还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大量的绝缘和密封不良问题。

为了有效的解决以上所谈到的实际问题,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型的绝缘导线剥皮器,主要是由剥皮器总成和操作杆两部分所构成,对绝缘操作杆摇柄的转向进行改变还能够实现嵌入导线和剥皮操作以及退出剥皮操作等功能,解决了绝缘杆作业法剥除导线绝缘皮的难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其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

首先,剥皮器总成配有不同线径的刀具,对于70 mm2、15 mm2、185 mm2和240 mm2等不同线径绝缘导线均适用;

其次,绝缘操作杆的手环到剥皮器总成的金属末端之间是绝缘部分,其长度≥0.7m,工频的耐压水平≥100 kV/1min,泄漏的电流≤0.5 mA;

再次,在绝缘操作杆上还设置了操作摇柄,在内部还设置了绝缘传动杆,使得的绝缘材料满足带电作业的相关规范要求。

4 加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措施

4.1 供电企业实行委托带电作业形式

在我国很多基层供电企业当中,由于其不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资金实力,在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无法对其进行带电检测和检修,通常会采取委托的方式,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当中,工业园区的建设数量不断的增加,一旦发生停电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供电企业通常都会选择和其他单位签订带电作业委托协议,指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在确定带电作业的实际危险程度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检修工作。

4.2 供电企业建立完善带电作业制度

由于带电作业技术在我国供电企业的起步时间较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之间,其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带电作业方案和经验等方面还有待实现进一步的加强。

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制度,积极学习国外的相关经验来进行自身的革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带电作业技术的申请、初审和批准等制度;另一方面,各级供电企业应积极开展带电作业技术培训。

4.3 建立健全带电作业管理监督机制

要想切实强化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应用成效,供电企业需要建立健全带电作业管理制度,成立带电作业领导小组,由企业的高层进行直接领导,对带电小组的具体职能范围予以明确,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技能考核,并制定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制度上保证带电作业的执行力。

5 结 语

综上所述,配电线路在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具有越来越为重要的地位,而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对于我国电网的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本文以旁路作业和绝缘操作杆作业为案例对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具有作业环境特殊、效率高、停电时间短、安全性高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由于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方法较多,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应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线路故障实现有效的处理,切实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葛晨皎,顾金,钱忠.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策略 [J].华东电力,2012,(11):2098-2100.

[2] 曲谠,刘鹏,杨睿钦.对配电带电作业的必要性及安全技术分析进行探 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8):209.

上一篇:计算书封皮下一篇:激励男人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