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2024-06-13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12篇)

1.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一

教学目的:掌握燃烧,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及燃烧的条件。

教学重点:燃烧条件的发现

教学难点:将燃烧现象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谈如何利用有利的,防止发生不利的燃烧。

仪器:蒸发皿两只,铁架台(带铁圈),火柴,烧杯,铜片,蜡烛,制氧气装置。

药品:酒精、红磷、白磷、石灰石、水。

教学过程:

复习:比较mg、c、s、p、f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共同点。

板书一、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过渡:为了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我们需要研究燃烧的条件。

演示实验:水、酒精分别置于两个蒸发皿中,投入一根燃烧的火柴。

发现:可燃物才能燃烧。

学生实验:连毛巾也烧不着的火

发现:使可燃物燃烧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老师演示:白磷燃烧实验(与学生实验同时进行)

发现:使可燃物燃烧要与氧气接触。

学生活动:总结物质燃烧一般需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解释上述烧杯中白磷,铜片上红磷和石灰石不能燃烧的原因,

提问:能否创造条件让它们燃烧:再将铜片放在铁圈上继续加热,发现红磷能燃烧,

石头不能,往水中通入氧气,发现白磷能燃烧

板书:1、着火点 2、燃烧条件

过渡: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时就会燃烧,但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同一种物质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燃烧现象有何不同?

演示实验: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一支用玻片置于火焰上,另一支用玻片置于火焰上方。

发现:当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肉眼看不到小的炭黑颗粒游离出来,当氧气不充足时,不完全燃烧,能看到小的炭黑颗粒游离出来。不仅如此,还有些碳元素由于氧气不足,还转化成为一氧化碳。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90页,了解一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谈谈冬天室内放燃烧的木炭的火盆,应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完全燃烧时,燃烧得快,放热量多,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能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不完全燃烧,燃烧得慢,放热量少,可燃物中的元素不能被完全氧化,应该防止不完全燃烧的发生。

课堂小结:学生思考课本p89页问题,回答。复习巩固着火点、燃烧条件等概念。

板书设计: §4、1 燃烧与灭火

一、 燃烧: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1、 着火点:使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 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要与氧气接触 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c+o2(充足)===co2 c+o2(不充足)===co

2.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了解“明星”的成名过程,使学生形成战胜困难、坚韧不拨的优秀品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辩论的技巧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辩证能力。

3.知识目标

明确中学生“追星”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探究活动,概述中学生“追星”的原因,“追星”的利弊。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偶像与自我》的第一目,即《透视“追星”》。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克服消极从众现象,学会自主选择,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倡导要理性分析、克服盲从,走向清醒,告别疯狂,走向理智,告别幼稚,走向成熟。本目就是在分析从众现象的基础上透视“追星”,探究“追星”原因,“追星”利弊,从而确立自我,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教学重点:“追星”利弊;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中学生应如何去面对“追星”问题。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中学生应如何去面对“追星”问题。

学情分析: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依赖走向自立的过渡时期,也是充满矛盾的时期。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做主决定事情,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独立性,容易从众,所以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少年开始挑战权威,又没有树立起新的权威,因而很容易盲目追星。有的学生甚至因迷恋偶像而忘记伦理道德,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是我们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帮助青少年解决的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活动一:心灵有约,激趣导入

1.上课前就播放flash动画片小品《追星族》

思考:小品反映了一个哪一年龄阶段人的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明白学习任务,组织课堂,引发思考;学生带着问题看小品,更有针对性。也是采取的一种“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环节设计。)

2.上课后请同学们看完小品后思考30秒钟回答问题

抛出问题:小明的表现及结果是什么?

活动二:心灵点击,交流分享

第一步: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和《追星族》,打出贯穿本课的两个问题:小品中小明的父亲极力反对她追星,问:她为什么还如此追星(崇拜偶像)呢?追星真的如此可怕吗?其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以下活动“有一说一”。回顾自己所喜欢的明星或崇拜的偶像及喜欢或崇拜他的原因。

第二步:小组内结合课本的“探究”内容以及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所搜集的资料讨论交流,找出最典型的发言人,组织好语言进行全班交流。对精彩回答给予积极鼓励,让学生有勇气说出真话。

第三步:首先归纳,不同的人所追的星不同,追星的原因也不同;不同的明星被人喜欢和崇拜的原因不同;追星在青少年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次,引导学生看图思考:谈谈喜欢或崇拜他们什么?学生思考30秒钟后自愿谈谈喜欢的原因。然后教师引导总结:对于同一个明星,不同的人喜欢和崇拜的原因不同。最后,教师发问:你崇拜他们是哪一种类型的?

第四步:了解了“追星或崇拜偶像的普遍性后”,我再思考,《追星族》中小明为什么如此痴迷追星呢?

教师过渡: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追星”在青少年中是比较普遍存在的现象,透过追星的原因可以看出,追星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明星作为偶像,或崇拜明星什么样的精神,或怎样去“追星”,对我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请大家判断以下五位同学的行为。

活动三:心灵体验,滋生共鸣

大屏幕情境展示:(五位同学)

小明:《追星族》中上高中女孩的表现。

陶涛:明星也是人,不是神。他们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成功的,在成名过程中,他们也遭遇过困难与挫折,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精神。

项阳:我的偶像是谢霆锋,在我眼里,他完美无缺,如果谁说他有缺点,我就找他拼命。

程财:虽然爸爸病重住院了,但我还是选择看周杰伦的演唱会,不去医院看爸爸。

晓菲:大人常说迷恋偶像只会令自已成绩退步,但我恰恰相反,只要在我没有心思读书的时候想一想他们,我就会获得动力,偶像更使我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

让学生阅读五位同学的事例,判断是否是追星行为?并思考各自的做法对他们自己有利还是有害?学生思考后班内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追星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怎样追星却有是非利弊之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巩固判断知识点:追星具有合理性、普遍性。明白追星无可厚非,但根据追星的程度具有利弊之分,为后面的辩论活动做好心理铺垫和感性认识的铺垫,承上启下。)

追星利弊是本课重点之一。通过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分析体验,知道追星既有利又有弊,引出活动四。

活动四:心灵辩白火星碰撞

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所搜集的利或弊材料,分成两大组:正方观点:“追星”有利。反方观点:“追星”有弊。

第二步:熟知以下“规则”,遵守规则进行准备。

规则:各方准备讨论1分钟,准备事实与道理论据;先有正反方首辩手陈述观点,然后互抓漏洞展开辩论5分钟;辩手发言时,其他人认真听讲,陈述观点请举手;辩论结束,最后正方反方总结陈词。

第三步:课代表主持辩论会,次序进行。

第四步:教师点拨引导归纳追星的利与弊。

(设计意图:通过辩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参与、充分认识追星的利与弊,矫正自己追星的行为。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技巧,搜集、运用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指导学生的言行。升华本节所学。)

活动五:心灵碰碰车远程交流

播放短片《中学生对“追星”的看法》,观看后,请同学们发表课堂感言。老师赠言:守住心灵的宁静,负好自己的责任,你将是所站阵地上“最亮的星”。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深化本节课内容,导致以行;理顺知识,为后面的怎样追星的问题做好铺垫。)

活动六:心灵彩虹行动实践

播放一些今天当红明星的图片,利用歌星那英的歌《雾里看花》作背景音乐,让学生认识明星,反思自己,升华自己在对待偶像问题上的情感。

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作业:搜集科学家、企业家等艰苦创业的资料;反思自己的“追星”行为,确立自己人生偶像、奋斗目标。

教后记:

首先,在组织辩论过程中,正方、反方存在证据不足的现象,而且缺乏辩论技巧。所以,以后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老师也要多组织学生看一些符合中学生实际的辩论会。

3.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三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课本反应热与焓变,初步知道反应热与焓变的概念,了解反应热的表示方法。二预习内容

一、反应热 焓变

1、定义:

2、符号:

3、单位:

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 ? 反应;△H为“一”或△H<0时为 ? 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三提出疑惑<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填空。)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记住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会用反应热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会用反应热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7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反应热和焓变

1、对于放热反应: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 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2、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3、△H<0时反应 热 △H > 0时反应 热

4、如何理解课本P3中△H =-184.6kJ/mol中的“/mol

5、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三、反思总结

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 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2、△H<0时反应 热△H > 0时反应 热

3、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H= △H= / 7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

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在生石灰中加水

B.硝酸铵溶于水

C.浓硫酸加水稀释

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

3.<2006•上海)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7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1.关于化学反应的实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反应都有能量变化

C.化学反应是旧键断裂新键的生成的过程 D.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 2. “焓”是指<)

A.物质所具有的能量

B.反应热的变化 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

D.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3.下列变化过程中,是吸热的反应的是<)

A. H + H → H

2B.H + Cl → HCl C.I2 → I + I

D.S + O2 → S O2NgwKLI6qa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吸收的热量 D.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才是反应热

5.已知1mol白磷变成1mol红磷放出18.39kJ的热量。下列两个方/ 7 程式:

4P<白磷,s)+ 5O2

A.△H1 = △H2

B.△H1 > △H2 C.△H1 < △H2

D.不能确定

6.氢气

H2

7.已知反应:X + Y = M + 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的能量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的能量 / 7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反应

六、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反应热和焓变

3、放 吸

三、反思总结

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①常见的放热反应有

Ⅰ.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Ⅱ.酸碱中和反应。

Ⅲ.燃烧反应。

Ⅳ.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有:

Ⅰ.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Ⅱ.大多数持续加热或高温的反应。Ⅲ.Ba

2、放、吸

四、当堂检测

1.CD 2. D 3.A

4.C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 7

1. C 2. A 3. C 4. B 5. C 6.CO 7. C

申明:

4.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四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过程与方法:

用表演的形式模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难点:引导学生找出前人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的四个关键点。【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别。【教学准备】

地球卫星图片、地球仪。【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早上(下午)好!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我遇见了三个不同的人,他们都分别问了老师不同的问题。第一个人说:“我是从湖南省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贵州省来的。”第二个人说:“我是从美国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中国来的。”第三个人很特别,他对老师说:“我是从火星来的,你是哪的啊?”

教师:同学们,老师应该怎么回答他呢? 学生:地球的。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是地球的。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地方。那么我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呢?例如: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了解地球。板书: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 学生:圆的„„

教师:指着课前在黑板上准备好的地球卫星照片挂图。

教师:这是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很明显的就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可在远古时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认识过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看一看图1、1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分别代表对不同时期的探索图进行讨论(1分钟),然后在各组请出一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板书: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第一组讲述:天圆地方„„

教师: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学生:不同意。

教师:非常好,古代人完全凭借直觉来认识世界,简单的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所以在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第二组讲述: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教师: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能充分地证明地球的形状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讲述。第三组同学朗读阅读材料。总结:(指着书上的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加以描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请第四组同学讲述。第四组同学讲述

板书:

1、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

总结:刚才,四组同学精彩的讲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探索过程,图1.1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四幅图的顺序表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从古代人立足地球上的直觉认知,到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再提升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最后凭借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获得直观认。可见,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是个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那么,通过学习古人对地球形状认识漫长的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们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严谨、以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

承转:近代科学家在探索地球奥秘的过程中,还精确测量出可地球的大小,那么地球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地球的大小,请大家打开书第4页,图1.2 板书:

二、地球的大小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课本图1、2,然后齐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 学生:6371千米

板书: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教师:(边写边提问):地球的最大周长是多少?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呢? 板书:

2、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边写边强调让同学们记住这些表示地球大小的数据。)

教师:同学们看它这两个数据,平均半径、最大周长,为什么要在半径前面加上平均呢? 学生:„„

教师:既然是平均,那么说明地球的不同地方,半径并不等长,这就说明了地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球体。请同学们再看看图(教师板图),这是赤道半径:6378千米,这是极半径:6357千米。

注:学生可能会对极和赤道陌生而发生疑问,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应说明在今后在今后的地理学习中老师会一一告诉大家。大家把这两个数据写在书的相应位置上。

教师:根据极半径和赤道半径的数据,请同学们算出它们相差多少千米,然后回答老师。学生:21千米

教师:回答正确,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千米,根据这个差别,我们就可以得出了地球形状的最正确表述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板书:

3、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球体。

承转: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这个家园中,就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它。我们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仅仅是个起点,但地球太大了,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怎么研究它呢?(出示地球仪)

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吗? 学生:地球仪

教师:对,这就是地球仪,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那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地球仪与真实的地球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板书:

三、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教师:现在哪位同学来告诉老师地球仪和地球原貌有哪些不同? 学生:„„

与学生共同总结地球仪的特点:P5 ①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②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不存在的线,叫做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有一根能使地球仪转动的地轴,而这根地轴在地球上不存在。地轴和球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分别为南极和北极。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地球仪下一个定义。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组我们了解地球表明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会要借助地球仪来学习地理知识。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地球仪的另一个重要图示——经线和纬线。请同学们做好预习。板书设计: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

二、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①赤道半径:6378千米 ②极半径:6357千米

2、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5.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五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2.实验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教具准备

3只100 mL的小烧杯、蒸馏水、CuSO4溶液、泥水、FeCl3饱和溶液、胶头滴管、激光笔(或手电筒)教学过程 教学推进

[学生自学]阅读P25最后一段并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师:什么是分散系?

生:回答 [板书]分散系

师: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是树状分类还是交叉分类?

生:交叉分类

师: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 请同学们画出分类图。[板书](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学生完成并讨论。

9种分散系

[思考与交流]

师:请试着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实例,并讨论交流。

生:讨论并交流。

答案:见从容说课的[思考与交流2]

第1页

师:对以上9种分散系,取出分散剂是液态(包括水)的分散系进行再分类。分类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同学们阅读P26第三段、第四段,画出溶液、胶体、浊液的分类图。

生:自学并试着画分类图。[板书](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教学推进

师:溶液和胶体怎样区别呢? [科学探究] 1.Fe(OH)3胶体的制备

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加入1~2 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将所得到的Fe(OH)3胶体与CuSO4溶液、泥水比较。

2.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杯中的液体,从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是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师:通过探究,同学们可以得出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板书]结论: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师:哪位同学可以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胶体? 同学讨论回答:

生:土壤胶体;牛奶;墨水;烟雾;水泥;烟水晶。……

[课堂总结]

师:(微笑)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大家所举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生活中胶体的用途十分广泛。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分散系的概念,进一步了解了胶体的定义,学习了胶体的性质,知道了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粒子的大小,学习了胶体的一些重要用途,为我们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由学生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比较,完成下表)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100 nm >100 nm 1~100 nm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体 高分子

第2页

实例

外观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性质

能否透过 半透膜 鉴别

板书设计 分散系 酒精、氯化钠溶液 均

一、透明 稳定 能

能 无丁达尔效应

石灰乳、油水 不均

一、不透明

不稳定 不能

不能 静置沉降或分层

Fe(OH)3胶体、淀粉溶

胶 均

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丁达尔效应

9种分散系

活动与探究

1.将FeCl3饱和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制得Fe(OH)3溶胶,为了除去其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Fe(OH)3胶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NaOH溶液中和

B.加入AgNO3溶液,反应后进行过滤

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

D.装入半透膜中,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馏水中,并每隔一定时间更换蒸馏水 2.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您应用本节课的有关知识解决或解释了哪些实际问题。例如:在豆浆里加入盐卤(主要成分是MgCl2)或石膏(CaSO4·2H2O)为聚沉剂,使其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聚沉而成豆腐。

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水解后产生的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铝胶体粒子与带负电荷的水中悬浮物、泥沙等聚沉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

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 C.胶粒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答案:B

第3页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质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

一、稳定、透明 答案:B 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 nm,后者介于1~100 nm之间 答案:D 4.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Fe(OH)3溶胶与硅酸溶胶混合将产生聚沉现象 B.Fe(OH)3胶体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运动 C.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Fe(OH)3溶胶时会发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B 5.用下列方法来制备溶胶,可行的是()①0.5 mol·L-1 BaCl2溶液和等体积2 mol·L-1硫酸相混合并振荡

②把1 mL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加入20 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

③把1 mL水玻璃加入10 mL 1 mol·L-1盐酸中,用力振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6.有一胶体溶液,在电泳时它的胶体粒子向阳极移动;将这胶体溶液分别加入下列物质①蔗糖

②硫化钠

③硅酸胶体

④氢氧化铁胶体中,不发生聚沉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和④ 答案:C 7.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全部 答案:D 8.用半透膜把分子或离子从胶体溶液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叫()

A.电泳

B.电解

C.聚沉

D.渗析 答案:D 9.向氢氧化铁溶胶中逐渐加入一种液体,先使溶胶发生聚沉而沉淀,继续加入该液体又使沉淀溶解。这种液体是()

A.KOH溶液

B.氨水

C.稀盐酸

D.NaCl溶液 答案:C习题详题

1.②⑧

①④

⑦⑩

⑨ 2.根据酸能电离出的H+数目分为

第4页

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 三元酸:HPO343.答案:由单质构成的混合物:合金、钢,由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煤、石油

点拨:混合物又可分为由单质构成的混合物或由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例由单质构成的混合物:合金(Mg、Al合金)、钢(Fe、C)等;由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煤、石油等。4.答案:科学文献分类法的应用。

点拨:分类法对于研究庞大化学物质有着重大意义,如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文献的查找资料等。5.答案: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主要特征 举例 浊液 >100 nm 不均

一、不稳定 泥浆 溶液 <1 nm 均

一、稳定、透明 NaCl溶液

胶体 1 nm<胶体粒子<100 nm

一、较稳定、透明 Fe(OH)3胶体

点拨:主要利用课本中介绍的几种分散系的概述,即可完成表格内容。6.BD 7.答案:(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2)明矾净水

点拨:明矾净水原理是利用胶体的性质(聚沉)。备课资料 1.树状分类法

冶金分类

黑色金属

Fe,Cr,Mn 有色金属 除Fe,Cr,Mn外的金属

单 金 轻金属 Na,Mg,Al等

质 属 按密度分类

重金属 Fe,Cu,Hg,Ag等

常规分类

常见金属 Fe,Al,Cu等

稀有金属 Zr,Nb,Mo等

非金属 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包括稀有气体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

NO,CO等

成盐氧化酸性氧化物 SO2,CO2等 物 碱性氧化物 Na2O,CaO等 两性氧化物 Al2O3,ZnO等

溶解度大小

可溶性碱 NaOH等 碱

难溶性碱 Fe(OH)3等 强碱 KOH,NaOH等 化合物 碱性强弱 弱碱 NH3·H2O,Fe(OH)3等

含氧酸 H2SO4等 酸 是否含有氧元素 无氧酸 H2S等 可电离出H+数目

一元酸

HCl,HClO等

第5页

有机物 混合物 2.H2SO4,H2S等 H3PO4等 HNO3,浓H2SO4等

氧化性(酸根)

HNO3,H2SO4等 稀硫酸,盐酸等

酸性

H2S,HClO等

正盐 Na2SO4等

NaHSO4等 酸式盐

Cu2(OH)2CO3等 碱式盐

复盐 KAl(SO4)2等 络盐 Ag(NH3)2Cl ,Fe(SCN)3等

有机化学部分再研究 溶液,胶体,浊液

固体 液体 气体 易挥发 难挥发 有 无 高沸点 低沸点

玻璃,合金等 雪碧等 空气等 酒等 硫酸铜溶液等 高锰酸钾溶液等 氯化钠溶液 浓硫酸等 碘酒等

二元酸 三元酸 强氧化性 非氧化性 强酸 弱酸

状态

混 合 物 挥发性 颜色 熔点

其他方面

3.相关的资料

化学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是化学运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化学科学研究的物质客体。这种物质客体虽然从化学对象来看只是以物质分子为代表,然而从化学内容来看则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涉及许许多多物质。因此,研究化学物质的分类就显得非常重要。

按照物质的连续和不连续(分立的)形式,首先可以把化学物质分为连续的宏观形态的物质,如各种元素、单质与化合物,以及不连续的微观形态的物质,如由分子、离子、原子构成的物质。(1)化学粒子的分类

化学粒子的种类也是纷繁多样的。根据现代化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原子、分子、离子、自由基、胶粒、络合粒子、高分子、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等等。这些物质粒子中的每种粒子都有其自身的组成和结构。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然而又是相互联系的。

原子被看作是化学变化中保持本性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粒子,是化学运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质变。

离子是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带电粒子。

自由基是含有未配对电子的不带电荷的物质粒子。它主要是从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分解而形成的,又称游离基。

胶粒是在分散体系中线性大小介于1~100 nm(1 nm=10-7 cm)的带电分散质粒子。它是由分子聚集成第6页 的胶核和离子组成的复杂粒子。

络合离子现今通称为配位粒子。它是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其他一些粒子(离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结合起来的带电荷的或电中性的复杂粒子。

高分子则是由大量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起来的大分子。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而一般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约在500以下)。如以来源划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如以组成和结构划分,又可分为由同一结构单元(单体分子)多次重复联结成的高聚物高分子(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以及由不同结构单元形成,并具有特殊生命功能的生物高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等)。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本世纪以来又相继发现了诸如活化分子、活化配位体化合物等一些新的物质粒子。

在上述这些化学粒子中,原子是基础,原子核外的电子是桥梁,其他粒子则是以原子为基础通过电子的转移、结合(配对)、接受而形成的。

研究化学粒子的分类,可以充分证明化学粒子多样性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确立化学科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在化学科学内部进行分类的重要基础。化学粒子是化学研究内容所包含的物质客体。它使化学同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相区别;同时这些学科又从不同角度研究一些相同的化学粒子,又使化学同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发生联系和相互过渡。在化学科学的内部,随着人们对化学粒子多样性的深入研究,不断分化出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例如19世纪在原子分子学说的基础上,人们把化学分成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后来发现了配位粒子,人们就从其中分化出配位体化学;再往后又分化出研究离子行为的电化学和溶液化学,研究胶粒及其组成的分散体系的胶体化学,研究高分子物质的高分子化学,研究生物大分子行为的生物化学等。可以预料,随着化学的发展,还会发现新的化学粒子,人们对化学粒子分类的研究,也必将日益深入。(2)化学元素的分类

化学物质的宏观连续状态,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而它们又都是由元素构成的。

人类认识的元素目前已达112种。其中有94种是在自然界中已找到的天然元素,18种是人造元素。

对元素的分类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了。在门捷列夫之前已有不少化学家从事过化学元素的分类研究。例如波登科弗、格拉法斯通、杜马、尚古都等人从各个角度出发对元素进行分类。或以元素电化序为分类标准,或以原子价,或以相对原子质量顺序为分类标准等,其中比较重要的分类成果是“三素组”“八音律”和“迈尔曲线”。

“三素组”是1829年由段柏莱纳创立的。他把已知元素中的十五种分作五组,每组中包含着三个性质相似的元素,故称“三素组”。他指出在三个同组的元素中,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前后相邻的两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而英国人纽兰兹则试着把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1865年他发现“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某种重复,就像音乐中八度音程的第八个音符一样”,被称为元素分类的“八音律”。德国化学家迈尔经过细致的分类研究,指出“元素的性质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函数”。他把相对原子质量作为横坐标,以原子体积为纵坐标,绘成了原子体积曲线,结果是相似的元素在曲线上都占据着类似的位置。如此,显示了原子体积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函数关系。这就是著名的迈尔曲线。

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元素的综合性分类。他指出“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在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某些联系……因此就应该找出元素特性和它们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他把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进行分类,首次创立了元素周期表(下表)。下表是门捷列夫第一次发表的元素周期系(1869年)OпъITъCиCTEмъIэпEHTOBъ

OCHOBaHHOйHaиXъaTOMHOMъBъCъиXиMичeCKOMъCXOДCTBъ。

第7页

Ti=50 Zr=90 ?=180.V=51 Nb=94 Ta=182.Cr=52 Mo=96 W=186.Mn=55 Rh=104.4 Pt=197.4

Fe=56 Ru=104.4 Ir=198,Ni=Co=59 Pl=106.6 Os=199.H=1

Cu=63.4 Ag=108 Hg=200.Be=9.4 Mg=24

Zn=65.2 Cd=112

B=11 Al=27.4

?=68 Ur=116 Au=197?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O=16 S=32

Se=79.4 Te=128?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4 Cs=133 Tl=204.Ca=40 Sr=87.6

Ba=137 Pb=207.?=45 Ce=92

?Er=56 La=94

?Yt=60 Di=95

?In=75.6 Th=118?

门捷列夫第一次对元素作了本质性的分类。后来由于人类认识的元素越来越多,特别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一系列新发现,使莫斯莱把门捷列夫的分类又推向新的水平。至今人们已对元素的分类形成了更加完备的认识。元素周期律是应用化学分类方法取得成功的典范。

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门捷列夫先是根据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对元素进行分类,为后人进一步研究物质的分类指明了方向,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无机化学的结构理论的基础,为无机化学的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4.主要特征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大小 举例

丁达尔效应 布朗运动 外观稳定性

不均一,不稳>100 nm 浊液 多数能 多数能 泥水

<1 nm 溶液 否 否 均一,稳定 硫酸铜溶液 介于1~100 nm之氢氧化铁胶胶体 能 能 介稳性

间 体

5.(1)可以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

(2)有时也可以利用胶体的聚沉来鉴别溶液与胶体。

6.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六

师: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

生:钓鱼的启示。

师:你觉得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

生:启示。

师:那启示是什么意思呢?

生:从一件事情或者事物中得到启发。

师:这就是启示, 请带着这种感悟把题目再读一次。

生:钓鱼的启示。

师:下面, 老师检查大家的预习成果, 请看屏幕。谁能通过这幅图猜到文中的词语? (出示图片)

生:皎洁。

师:很棒!再看。 (出示图片) 生:涟漪。 (师正音)

师:最后一幅图呢? (出示图片)

生:沮丧。

师:这么厉害!最后看看这些词语。 (出示:涟漪翕动皎洁沮丧诱惑实践告诫)

(师指名领读, 然后开火车读。)

师:现在我们听写其中的四个词语。 (听写:告诫诱惑实践沮丧)

师:刚才老师在看你们写的时候, 发现其中两个字的笔顺有错误, 请大家注意。 (师指导写“丧”和“诫”, 生书空。)

师:什么是“告诫”?

生1:告诉。

生2:警告。

师:请在文中找到“告诫”这个词。

生: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 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师:读得很流利。那么, “告诫”这个词怎么用呢?父亲对孩子来说, 他是———

生:长辈。

师:孩子相对父亲而言, 是——

生:晚辈。

师:那么“告诫”这个词怎么用?

师生 (齐) :是长辈对晚辈或者上级对下级的劝告、警告。

师:你来说说父亲要告诫儿子的话是———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感知全文

师:看来, 在作者的生活中, 一定是留下了一件让他很难忘的事情, 才会让他有如此深刻的体会。这究竟是一件怎样的事呢?

生:作者把钓到的一条大鲈鱼放回湖中了。

师:当我们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时, 怎样才能把内容概括完整?老师教你们一个方法。 (出示:开始接着后来最后) 谁能用这些词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一下?

生:开始, 作者和他的父亲在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钓鱼, 接着钓到一条大鲈鱼, 后来因为距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差两个小时, 最后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了。

师:不错!最后父亲要“我”——

生:放鱼。

(师板书:放鱼)

三、研读交流

师:想想:为什么“我”舍不得放掉这条鱼?读原文第1~9自然段, 画出相关的句子, 并做好批注。

生:因为那条鲈鱼是作者见过的最大的一条。

师:文中是这样说的———

生:啊, 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师:除了这个, 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师:谁来试试读这句话?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 哭出了声。

师:读这句话时, 你有什么建议给同学们?

生:要读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因为这条鲈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

师:只有“我”喜欢这条鱼吗?

生:父亲也喜欢。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生: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这时候, “我”是怎样看着这条鲈鱼的?

生:得意。

师:把这种得意带进句子, 读。 (生齐读)

师:是呀!正当“我”得意地看着这条鱼时, 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 哪一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

生:“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老师把这句话改了。请读。

生:孩子, 你可以把它放回湖里去。

生:孩子, 你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个“得”字在不在句中, 有什么不一样?

生:如果用“可以”的话, 作者就可以选择不放回湖里去。而“得”表现了父亲的坚定。

师:请你们把这种坚定读出来。 (生读)

师:父亲分明也喜欢这条鲈鱼, 为什么要“我”放掉?

生: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师:这里有一些资料, 请同学们看一看。 (出示有关鲈鱼捕捞开放日的资料)

师:父亲要放鱼, 没有丝毫犹豫?

生:有!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说明他也舍不得。

师: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 此时他在想什么呢?

生1:父亲想, 鲈鱼的繁殖能力很差, 在它的繁殖期, 不能随意捕捞它。

生2:父亲想, 这条鲈鱼很难才钓到的。

师:但是父亲依然决定要把鲈鱼放回湖里去!“我”很喜欢这条鱼, 父亲坚决要放, 这必然会引起一场———

生:争辩。

师:下面请大家以六人为小组, 你们可以分角色朗读, 可以加上书上的旁白, 还可以在空白部分再增添一两句话。

(生自由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在展示之前, 老师提个小小的建议, 第二小组展示前先评价一下前面的小组。 (小组展示、评价)

师:看来, 大家已经走进父亲和孩子的内心世界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钓鱼, (出示第8自然段) “我”还会怎样乞求父亲呢?

生1:爸爸, 现在四周都没有人, 不会有人知道我们钓到这条鲈鱼的。

生2:爸爸, 这里没有人发现我们, 我们能把它带回家吗?

师:事实上, “我”并没有过多地与父亲争辩, 因为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 “我”知道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但是, 放鱼对“我”来说, 真的是太难了! (出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生齐读)

师: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 举例说说在道德实践时难以抉择的事。

生:有一次, 我借了同学一本书并说好一星期内归还, 但是那本书实在太好看了, 我不太想还给她。过了许久, 她也没有跟我提起这件事, 我到底是还, 还是不还?

师:对这个问题, 大家理解得很透彻!回过头来, 看看这篇文章, 放与不放, 作者和父亲都经历了心理挣扎。但是, 父亲最终决定把鱼放回湖里去, 他知道在面临道德实践时, 要遵守规则。请打开书, 把作者的不舍和父亲的坚定读出来。

(生齐读第3、4自然段)

四、留下悬念

师:这是让作者多么沮丧的一件事呀!然而当年那件让作者沮丧的事, 与后来他成为建筑设计师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

【评析】

本堂课在字词教学方面是非常朴素的, 同时也是雅致的。由图片引入一个个字词, 然后朗读、听写, 扎实有效。从词入手, 进入文本, 词融入了文, 文也融入了学生的心中。可以用几个“合”来概括:一是词与文合, 二是事与理合, 三是读与悟合。读中有悟, 悟后有读, 真正体现了以读为主。

7.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七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科目【地理】年级【八年级】课时【第1课时】 授课教师 【马晓芳、马福梅、韩玉花赵常洋】

主备人【赵常洋】参备人【韩玉花、赵常洋、马福梅、花卫芳、马晓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能辩证的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难点:

树立保护资源的意识,在生活中自觉保护资源。

三、教法、学法:“五步、双重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提问:长江的症状?和治理方案? 上游:荒漠化问题、凌汛建设大型水库 中游:水土流失问题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根本)下游:地上河加固黄河大堤

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出示一幅生活资料图片,让学生追本溯源,明确这些生活资料最终来自自然界。

1.自然资源的概念(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2.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知道的自然资源:

3.判断下列资源哪些是自然资源;水、阳光、草地、动物、森林、小麦、雷电、玉米、核桃。

三、自学新知: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2.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

3.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谈谈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通过课本资料的数字,明确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5.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特点形成的原因:

6.讨论,为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7、读图3.2和3.3,回答问题。1).可再生资源具有什么特性?

2).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图说出你的理由;

3).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该怎样利用和保护资源

四、检测新学:出示我国陆地、矿产、耕地、河流年径流量、森林等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值资料,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

自然资源 居世界位次 陆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比值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2.据图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3.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形成的原因。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评价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国情。5.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节约资源,谈一下你是怎样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

五、巩固新知: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并以图3.1四组图片代表性的说明了自然资源从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到各种利用形式的转化。

图3.2以土地和小河流水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别,并提出了对于不同种类的资源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对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进行讨论。以此层层深入地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渗透给学生。

图3.3以黄河断流、淮河水污染和土地荒漠化为内容,既说明了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就可能失去其“永续利用”的特性;又让学生直面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实问题;引起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并培养学生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课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图3.4通过三个学生的对话将问题引向深入,提出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将继续激化: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这种课文形式活泼,内容简洁,避免了刻板的说教。

对于学生而言,环保教育的成果应落实在行动上。“活动”课文启发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关注社会;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环保;提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和倡议,这些都很好的体现了教材注意挖掘学生体验和生活经历,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了解长江才能更好的利用长江为我们造福。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2、完成能力培养1—2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与我们 ①含义与分类②关系密切

2、资源丰富 人均不足 ① 原因②节约与保护

8.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八

教学目的

1.植物的向性运动(知道)。

2.设计向性运动实验及观察植物的向性运动。

3.生长素的发现(知道)。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理解)。

5.其他植物激素的分布、合成和生理作用(知道)。

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及其生理作用。

教学难点

1.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学用具

录像片:由实验小组同学重复达尔文等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实验过程录像(4个);实验小组同学自

己设计的生长素发现补充实验录像(3个)。

胶片:酶的专一性实验;植株受粉与否对子房发育情况的影响;带芽多的枝条,带芽少的枝条和不带

芽的枝条。

计算机教学软件:生长素转移的具体过程;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松树的塔形树冠;去顶芽后侧芽的生长情况,横放的幼苗的生长情况。

投影片: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根、茎、芽三个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反应图。

实物投影仪,计算机。

教学方法

过程式教学法、谈话法与学生讨论实践相结合。

课时安排 3课时。

复习提问:上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设计我们理解了向光性的原因(请一位同学说明原因)。那么,引起玉米幼苗向光生长的生长素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

(学生回答:略。)

在植物体内主要还有哪些部位可以产生生长素,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哪些部位?是以什么方式运输到作用部位的?要回答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有关小字内容。同学们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不易理解的词语,请提出来。

(学生会提出“叶原基”、“形态学”等词语。教师可以利用芽的模式图和一盒柱顶红的叶片解释学生提出的问题。)

好了,上节课我们留了一个问题:是否生长素浓度越高,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越快?同学是怎么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的?

(学生汇报,课下讨论方案)推测结论。)

讲述:是不是如同学们所预期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深入研究的结果。

(出示植物某一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图投影片。)

学生观察后说出各段曲线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生长素浓度不同对植物器官的作用不同,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是一种调节作用,即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注意指出向光性生长的植物,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但仍在低浓度范围之内。)

提问:生活中有没有体现上述作用特点的实例呢?

(利用计算机展示“松树”塔形树冠,引导学生思考原因;演示生长素由顶芽向下运输情况,及侧芽生长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学生观察。分析后试着解释原因。)

(教师引出“顶端优势”现象,并强调:离顶芽越近的侧芽受抑制越明显。)

(用计算机演示动画:横放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近地面部分分布较多;根和茎近地面部分与远地面部分生长

速度不同。)

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近地面部分,根、茎的长势却不同?

(引导学生推测: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敏感程度不同。)

(出示根、茎、芽三个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反应图投影片。)

(学生观察后找出三个器官最适浓度,归纳出根的敏感度大于芽的敏感度大于茎的敏感度。由此分析

解释根、茎近地面部分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

讲述:既然上面讲到生长素调节生长有两大特点,所以应用时必须从这两大特点出发。

比如可以根据顶端优势原理,在种植果树或柿等作物时,要想丰产,就需要去顶芽,适时修剪整枝。

植物体内产生的生长素的量很少,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大量应用的不是生长素,而是生长素类似物。如:奈乙酸、2,4一D。(布置同学阅读“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内容。)

(出示胶片)展示带芽多的枝条,带芽少的枝条和不带芽的枝条扦插生根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后得出:

生长素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提问:用什么办法可使不易生根的扦插枝条生根?

回答: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

(出示胶片)展示植株受粉与否对子房发育的影响。引导学生分析后得出:发育着的种子里产生的生

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提问:由于没有受粉,这种果实有什么特点?

(回答:无子。)

讲述:除上面谈到的两点作用外,生长素类似物还可以防止落花落果,如在棉株上喷洒一定浓度的生

长素类似物,可以达到保铃、丰产的效果。

除了生长素外,植物体中还有其他的激素。有些是同学熟悉的。(教师引导学生讲生活中如何让生柿

子尽快变熟的经验引出乙烯等其他激素。)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中“其他植物激素”部分,了解其产生。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

提问:一株植物体内只存在一种激素吗?

(回答:大都含有多种激素。)

如果同一植株同时含有多种激素,那么,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怎样起作用呢?

(回答: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

(教师小结本节所学内容。)(略)

反馈测试:

A、B、C三朵花,在花未开放前,A、B去雄蕊,套袋处理,待花成熟后,A花柱头涂抹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C不做任何处理。试问:A、C果实的发育情况如何?为什么?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生长

(一)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 高浓度:抑制生长

(二)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

三、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修剪整枝

(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2.促进果实发育。

3.防止落花落果。

9.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九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其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二、课时安排:共1课时

三、课前自主学习内容:

(一)原电池原理

1、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1)两个活泼性 的电极,二者(如相互接触)或 相连,插入 中。

(2)形成 回路。

(3)总反应为能自发发生的 反应。

2、正极、负极的判断

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荷移动方向(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下图为例)负极:,电极反应式:。正极:,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方程式:。

(2)电荷移动方向

电子由 释放,经 沿导线流入,电解质溶液中的

离子移向正极,在其表面得电子被 ; 失电子,形成一个闭合回路。(3)盐桥的作用:。

四、课堂合作探究目标:

1、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2、正极、负极的判断

10.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十

(1)利用地图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

(2)能够在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3)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能力目标: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情感目标:

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艰苦历程,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在各种地图中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能灵活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地图,说出各大洲、大洋的地理分布和相对位置。

教学设计(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957年10月4日,原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开创了人类探索宇宙空间的新篇章;1961年4月12日,一个名叫尤里·加加林的原苏联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说过一句有意思的话,你知道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吗?“人类给地球取错了名字,不该叫它地球,应叫它水球。”

研究显示:水星无水,地球少地。是不是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呢?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地球的真实面目。

●合作探究

(一)世界海陆分布

[课件] 展示“人类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和“人造地球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然后,指着照片问,蓝色代表什么?(海洋。)黄色代表什么?(陆地。)让学生对比两图,然后提问:两幅图中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学生回答:都是海洋面积大。)[活动] 指导学生先把地球仪上的“地球”拆下,然后随意地把“地球”抛向上空,让地球仪转动,当用手接住“地球”后,注意观察你右手大拇指的位置——是按在了陆地上还是按在了海洋上,另一位同学统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次数,并计算出海洋、陆地各占的比例。[教师]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已经知道按在了海洋上的次数要多一些,当然,由于我们班只有几十个人,加上抛地球仪的次数有限,所以我们算出的海陆比例是不准确的,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海洋和陆地各占全球面积的多少呢?

[课件] 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问: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的呢?尤其在过去交通不发达而且各种勘测、探测手段还很落后的情况下。(指导学生看书中的阅读材料回答)(学生看书回答:只能靠远行,如丝绸之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郑和七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等)。

[承转] 这些古代的远行活动,可以说对人类认识世界做出了贡献。目前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那么分布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引导学生回答并板书。)[板书]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课件] 接着提问“地球?水球?”

[教师] 同学们对地球的名称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为学生的奇思异想加油)[教师] 根据人们的计算,我们知道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按这个比例来说,地球其实应该叫作“水球”,对吗?那为什么我们还叫它地球呢?(学生回答,教师及时评价。)[师生总结] 由于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占71%)大于陆地的面积(占29%),概括地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所以可以将地球改叫为“水球”;称它为地球是因为古人当时并不了解地球的整体面貌,不知道地球表面水体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所以叫它“地球”。

[课件] 依次展示“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水陆半球”上海洋与陆地的分布特点,让学生观察得出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教师] 通过刚才课件的演示,我们知道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而且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不信,你们可以在地球仪上试一试。

[板书] 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则大多在南半球。)(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课件] 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过渡] 从地图上看,全球的陆地都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几块面积广大的部分和许多面积较小的部分;面积广大的海洋也被陆地分割成几大片。我们也经常听到大洲、大洋、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等众多的称谓,这些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让学生读教材第32页图2.5“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从图上自学“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地理名词的含义。

[课件] 依次点击画面上的大陆、半岛、岛屿、海峡等地理名词便会进入相应的地图以及各地理名词的解释。

[课件] 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回答:世界上有哪几大洲和哪几大洋?

[学生] 边看图,边回答: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个大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个大洋。

[板书] 七大洲、四大洋。

[补充]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意为“西方日落之地”;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阿非利加在希腊文中有“阳光灼热”的意思;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是以第一个发现美洲新大陆的人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的;大洋洲顾名思义为“大洋中的陆地”;直到19世纪初,俄国探险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新大陆,南极洲意为“地球最南端”。

[教师] 让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快速记住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以及它们的位置后,教师指图上的大洲或大洋的位置,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课件最后给出它们的正确答案。

[课件] 展示世界七大洲的面积比较图,让学生比较七大洲的面积大小,并给出如下口诀帮助记忆,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教师] 让学生注意各个大洲的轮廓,以及它们对应的简单的几何图形,练习画出它们的形状。

[课件] 展示世界七大洲的几何图形,一笔画“世界”。

[练习] 1.用铅笔在教材36页的图2.12中画并填出七大洲的名称。2.让学生在课件上练习七大洲的填图。

[承转] 七大洲的名称和位置我们已经了解了,请同学们读教材33页图2.6回答:哪些大洲是相连的,找出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学生读图回答: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教师] 在“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上,让学生明确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承转] 上面我们学习了有关七大洲的知识,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围绕在大洲周围的大洋。

[提问] 地球表面有哪四大洋?面积谁大谁小?四大洋的分布如何呢?

[课件] 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让学生记忆,然后在课件上填写四大洋,并让学生知道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

[读图回答]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间,安排以下问题: ①太平洋、北冰洋沿岸各有哪几个大洲? ②东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③西半球主要有哪些大洲?

④赤道穿过了哪些大陆?穿过了哪些大洲? ⑤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分别是什么? ⑥世界上最小的大洲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什么? ⑦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什么?

⑧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⑨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答案] ①太平洋沿岸有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北冰洋沿岸有亚洲、欧洲、北美洲;②大洋洲、亚洲、欧洲、非洲;③南、北美洲;④穿过了南美大陆、非洲大陆;穿过了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⑤亚洲、太平洋;⑥大洋洲、北冰洋;⑦欧洲、北美洲;⑧南极洲、北冰洋;⑨南极洲、北冰洋。

●总结梳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探究与拼搏奋斗的结果,我们今后要学习科学家们的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为社会多做贡献。

板 书 设 计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洋、海、海峡大洲和

七分海洋四大洋大洋名称、分布●当堂检测

见学生用书有关题目。●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学反思

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三分陆地七大洲

11.《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反思 篇十一

矿区中学 X X 我讲授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后,反思授课的整个过程,自我感觉有成功的可供今后借鉴的一面,也有值得探讨尚需改进的一面。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讲授的是世界人口增长、人口的分布、人种及其分布等内容。上课之前教学的设计思路是:

1、遵循新课标的“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等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观念,按照“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分布”等顺序设计问题,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创新学习的能力。

2、力求直观,尽可能运用地理图片引导解决教学问题。

3、充分应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由浅及深,从直观到抽象。又让学生从问题切入,通过读图,析图,解图和画图等教学手段,以地图为载体,分组活动,引导探究,使得学生动脑、动手、动嘴,主动参与教学。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知识小结时,采用板书小结归纳和顺口溜小结归纳两种形式。形式多样简单,便于掌握。

二、自我评价

1、按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1)教学课标要求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基本掌握。例如世界人口的增长规律和分布、人口增长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等教学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能通过读图分析和练一练过程获得知识。(2)突破难点。主要是通过读图、讲解等方法完成。(3)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较好。能达成直观解难、激发兴趣、图文结合等效果。

2、存在的问题也不少。(1)有些问题的引导,条理性不好,显得生硬。(2)部分学生课堂表现比较拘谨,不够主动,讨论效果不佳。少数学生思维能力差,问题分析表述条理性差,反应也很慢。(3)学生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可能是基础差,或是胆子小,或是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4)部分学生不重视笔记,不记笔记,或笔记不完整,或是零散记录。(5)教学技巧不理想。

三、改进思考

1、增加课外知识,使知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读图、析图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4、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教学技巧。

12.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 篇十二

本章包括“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燃烧热

能源”和“化学反应热的计算”三节,属于热化学基础知识。热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热现象的科学,曾为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提供了实验依据,反过来,它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具体应用。它主要解决各种热效应的测量和计算问题。在必修2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知识,对于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与提高。

1molH2与1molCl2反应的反应热的推导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可以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形象化教学,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示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情况,并与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及能量差联系起来,以使学生理解△H的涵义及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探讨化学反应放热、吸热本质时,要强调三点:①化学反应的特点是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②反应中能量守恒;③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如果两者能量比较接近,则放热和吸热不明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理解反应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及焓变等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难点:焓变,△H的“+”与“-”.四、学情分析:

本章介绍的是热化学的一些初步知识,以启发学生从能量角度考虑化学反应问题,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授课时可以通过回忆高一有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实验入手,引出反应热的概念、符号和一般采用的单位等。再联系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反应物分子的旧化学键的断裂所需要的能量和生成物分子新化学键的形成所放出的能量,定量讨论反应的能量变化,说明了宏观的反应热和微观的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所吸收和放出的总能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

五、教学方法:归纳、总结等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由焰火画面导入。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能量变化:热能,电能,光能等。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化学反应分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举例。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反应热与焓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反应热△H的“+”与“-”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让学生思考:对于放热反应:(1)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2)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3)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

(4)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总结。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能深入领会反应热的含义,加深学生对△H的“+”与“-”的表示。探究二:反应热的计算表达式

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反应热。

1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2、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以及课本的图画,给学生一感性认识,并提高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课后同学们预习这部分内容,着重分析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并完成本节练习。

九、板书设计:

一、反应热 焓变

1、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2、△H<0时反应放热△H >0时反应吸热 △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H == 生成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3)△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较全面地认识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反应热的教学,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即涉及到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对培养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很有帮助。

上一篇:人社局巡察整改情况报告下一篇:校园三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