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024-08-08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精选12篇)

1.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篇一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 家长只有通过言传身教,才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引导他走上成功之路。孩子小的时候,依赖性比较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沟通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沟通也越来越困难。 家长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你越想知道的事,他越不告诉你。有时还会发生冲突。如果家长经常和孩子发生冲突,孩子就会慢慢关上与父母沟通的大门。 沟通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切忌简单化和生硬的态度。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也是我在家教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时我甚至会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我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宁折不弯的倔脾气,在他的要求的不到满足,和我们发生冲突的后,我一般都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后来随着他的.年龄增长,牛脾气收敛了许多。但现在沟通有时也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他上高中以后,学校里的事主动和我们说的越来越少。不过总体来说沟通上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探索了一些方法。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这和与朋友交流一样,关系好坏是决定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把和孩子的关系定位为伙伴关系。人们常说感情是培养出来的,业余时间我尽量陪孩子在一起。这些年来,我觉得在儿子感到高兴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沟通的时候,一是陪他散步的时候。上小学时作业比较少,晚饭后我经常陪他一起散步,边走边聊;二是陪他打篮球的时侯;三是带他到外面吃饭的时侯。有好吃的东西吃,这时他的情绪最好,也是最好说话的时候。 加强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要通过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这是和孩子交流的资本。平时看报纸和电视时注意了解一些重要新闻事件并和他交流,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也促进了父子感情;二要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孩子有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不是只关心他的学习,这样交流才能比较容易进行。我和儿子都关心体育新闻,特别是NBA,只要有姚明和火箭队的比赛,在他没有时间看时,我会把从网上看到的消息通报给他。共同爱好是交流的很好的载体。我在这种交流中更能了解他的思想和平时不想说的事情,比如他的学习和表现情况。 通过阅读进行交流。在为他购买课外书时,注意在合适的时机选择一些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引导作用的书籍给他看。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我觉得这是他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比较关键的时候。于是给他买了《我为什么没有成功》这本书,书中讲了一些成功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他非常喜欢看。进入青春期后,我又买了一本关于青春期知识方面的书,放到他的书架上。刚进入高中时,我又写了几点建议送给他,希望他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尊重、理解和支持是沟通的前提。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对他的决定我尽量作到理解和尊重并提供必要帮助。特别是进入高中后,他担任了班干部,除了学习之外增加了班级管理等很多额外的工作。他的爱好比较多,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我对他的这些做法一般都积极支持,有时还帮他出谋划策、查找资料等。对于他不太愿意主动说的事,我尽量不问或找合适机会再问,这样他也愿意和我说。 和儿子沟通出现问题时,我会暂时让步,再找适当时机去解决。我希望永远能够和儿子有很好的沟通。因为我觉得一生都能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是值得珍惜的。

2.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篇二

关键词:亲密关系科学,需求论,婚姻教育,婚姻咨询

一、亲密关系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辨

亲密关系是一种有着特定内涵的人际关系, 主要指恋爱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般来说, 亲密关系有这样一些特征:关系是长期的持续性的, 关系的内涵是多样的, 关系对于双方有重要影响, 双方有经常的身体接触。自20世纪60年代, 西方学术理论界逐渐地把两性关系、爱情、婚姻、家庭、亲子关系等问题统摄为亲密关系问题, 亲密关系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人类的知识、观念和生活有着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分, 在亲密关系领域尤其如此。古今中外的亲密关系知识大都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的知识, 这些知识主要表现为社会习俗、家庭教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等形式, 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地域性、族群性、个体性。就个体性而言, 人们的亲密关系知识依赖个体的成长、体验和情感, 相信主观、非理性和信仰, 认可迷信和权威。这些知识有部分的道理, 也有很多是偏见和谬误。在这些知识的支配和影响下, 人们只能把各种好的和坏的亲密关系, 都归结为缘分、运气、宿命。

数千年来, 亲密关系知识和规则的产生、内容、传播、实践等等, 主要是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价值需求, 其次才是满足人类的一般自然需求, 这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表现的极为突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宗教与宇宙论是阴阳学说, 其社会论的主要内容是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君臣 (君民) 、父子、夫妇等, 这些关系在根本上都是上下、尊卑贵、贱的政治关系。现在来看, 传统的君臣关系属于政治关系, 父子、夫妇关系属于亲密关系。我们完全可以说,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一半是讲政治关系的, 一半是讲亲密关系的。

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 亲密关系的性质、准则和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 主要体现为摆脱了传统的宗教和政治的僵化教条, 倡导男女平等, 亲密关系从传统的社会制度安排转变为一种私人事务和私人权利, 强调性是亲密关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这些变化带来了一些尖锐的社会实践问题和学术理论问题, 传统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 亲密关系研究在西方发展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或学科。亲密关系科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的亲密关系心理和行为, 研究亲密关系形成、演变、调整的规律, 对亲密关系现象进行解释、预测、控制的科学。学术界广泛采用自我报告、观察法、生理测量、档案材料分析、夫妇报告、统计分析等科学方法, 进行有关实证研究, 取得了很多成果。布雷姆等人的《亲密关系》是亲密关系科学的重要著作, “它至少使得人们对关系科学的认识向着更加学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 它将使我们对爱情、婚姻、承诺、友谊、激情、理解、沟通、亲密、依恋、伴侣选择、嫉妒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1]2002年, 弗莱彻在《亲密关系新科学》一书中, 把亲密关系视为很有前景的新科学, 还详细论证了亲密关系科学具有的科学特征, 即解释性、预测性和控制性[2]。

当然, 应当认为, 亲密关系属于一门“软科学”, 还不属于像物理学、化学、生理学那样的“硬科学”。强调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 是指其可以像物理学、化学等科学那样, 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实证研究, 进行定量的或确定性的研究, 可以进行证伪。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非常复杂, 有相辅相成的一面, 也有对立排斥的一面。长期地看, 科学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 人文主义就要退却, 或者被批判、否定, 或者被消解、重构;反之, 科学不够发达的知识和生活领域, 人文主义就会流行, 就会有话语权。在亲密关系领域, 人类的知识和生活, 总是从人文主义走向科学主义, 并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当然, 人文主义范式的亲密关系知识有着特定的传播机制和应用价值, 并不会因为相应的科学主义范式的知识的兴起而自动消退, 科学主义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取代人文主义;在一些具体问题上,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也并不是截然分明、非此即彼的。正因为如此, 在当代西方社会,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知识都很流行。

在当代中国社会, 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 很多人, 包括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 习惯性地狭隘地从人文主义认识亲密关系现象, 而没有同时意识到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所以, 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 如何在中国倡导和发展亲密关系科学呢?方法不外如下:

其一, 整个社会, 尤其是科学界、学术理论界, 应大力宣传亲密关系是一门科学的观念。

其二, 应当重视和加强多学科的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其三, 应当在学校和社会大力推广亲密关系科学的教育。其四, 应当用亲密关系科学咨询和辅导人们的亲密关系问题。

二、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西方亲密关系科学研究涉及的学科非常宽泛, 主要是心理学, 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等。吉登斯从政治学和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 其《亲密关系的变革》[3]一书对中国学术理论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近年来, 我国学术理论界加强了对亲密关系科学的研究, 例如, 张洪等人研究了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问题[4], 叶映华等人研究了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问题[5]。总体来说, 中国学术理论界对亲密关系的研究大大落后于西方, 研究成果少, 研究水平不高, 研究视角有限, 这也表明中国的亲密关系科学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门科学或学科的发展, 需要不断提出和更新自己的范式或理论。不论从什么样的视角探讨研究亲密关系, 都会涉及到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问题。综合有关研究资料和社会实践, 笔者认为, 亲密关系的本质和内涵是人类针对这种特定关系的需求或利益, 需求论或利益论可以成为亲密关系科学的一种范式。主要理由和依据有:

其一, 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核心问题都是需求和利益问题, 需求论范式有助于超越心理学, 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和学科来认识亲密关系, 把亲密关系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离开需求和利益, 是无法说清亲密关系问题的。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文中就说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同理, 关于亲密关系的知识及观念一旦离开需求和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其二, 需求是心理活动, 也是外在行为, 研究需求, 意味着人的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能够高度结合。需求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与需求问题有着实质性的关系。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亲密关系问题, 有利于整合尽可能多的心理学知识。从亲密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实践来看, 来访者提出的问题, 也大都与需求满足与否有关。

其三, 需求也是行为科学的核心问题, 很大程度上, 亲密关系科学是行为科学的一部分。从需求的角度认识亲密关系现象, 有利于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 如需求、动机、激励、人性、态度、目标、期望、公平、强化、归因、惩罚、沟通, 等等。

其四, 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婚姻家庭咨询专家都提出了需求论。在于立东看来, 利益和需求是心理活动的本质, 并决定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的任务, 就是通过利益分析, 揭示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 重新构建利益均衡的心理机制[7]。倡导亲密关系科学的布雷姆等人认为, 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是亲密关系科学的基础, 人在亲密关系中都是有需求、企图和“贪婪”的;相互依赖的伴侣在使彼此幸福上负有责任, 对伴侣的慷慨大度往往对自己有益;人们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得到较大的回报, 都希望自己得到的好处与贡献能够平衡[8]。需要指出的是, 社会交换理论及相互依赖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利益和需求。哈里认为, 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个爱情银行, 满足与不满足对方的需求, 就是存款和取款行为;婚姻幸福在于满足彼此重要的需求[9]。海灵格指出, 亲密关系中的一方有所付出, 就会产生受补偿的愿望, 幸福婚姻是收益与付出的均衡, 只有收益而没有付出, 就会伤害关系[10]。在中外的各种婚姻状况测量工具中, 实际上关注的都是性生活、财务、家务等需求的满意度以及满足行为问题[11]。

以往的亲密关系需求论的主要缺陷在于, 重视研究如何满足需求, 而忽视了研究人在亲密关系中究竟有哪些需求, 忽视了对需求进行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定义, 这样就造成了如何满足需求的研究, 常常是片面的, 缺乏针对性及有效性, 其结果是无法真正指导人们去满足需求。所以, 亲密关系科学首先应当研究需求的类型及划分问题。

亲密关系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 包含性质不同、相互独立并关联的五类需求:性爱、情爱、子女、财务、服务 (家务) 。绝大部分亲密关系现象, 都与这五类需求有关。这五类需求有不同的特点、功能、价值和意义, 每类需求都是可以进行符合生活实际及逻辑的逐层逐项划分的, 每一类每一项具体的需求, 也都有确定性的内涵、外在表现或心理特征。需求满足情况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质量和状态, 决定了亲密关系中的爱与情感。没有单一的因素能够决定亲密关系的危机或和谐;亲密关系的危机和破裂, 大多是意识及潜意识层面的一些需求长期没有满足的结果;亲密关系的和谐, 意味着每人的需求得到了一种综合性的均衡的满足。全部需求都得到满足是不可能的、是不存在的, 是非理性的。均衡满足往往意味着满足了生理与心理均衡、物质与精神均衡、亲密关系与人生均衡, 也满足了收益与付出均衡。均衡与否, 取决于双方的构建行为, 取决于个人的内在心态以及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样, 由于我们能够科学地合理地把亲密关系的复杂需求明晰为一种多元多层的结构, 我们也就能够做到解释、预测、指导、控制人们的亲密关系及其行为。

总之,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就是把需求作为亲密关系本体论和方法论, 实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亲密关系中包含哪些需求;需求满足与亲密关系满意的关系;如何满足亲密关系的需求;需求对亲密关系演变的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需求满足;如何从需求满足和均衡的角度进行亲密关系的干预及咨询。

需求论范式的亲密关系科学, 在很大程度上衔接、融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认为只有需求满足和需求均衡, 才能体现有关的各种人文主义观念和诉求, 如爱、爱情、感情, 等等, 否则, 这些观念或诉求都是空谈。因此, 需求论范式有助于人们消除人们对亲密关系科学的抵触, 反思、松动和扭转某些错误的人文主义观念, 自觉地排除其不利的影响。

三、需求论亲密关系科学的社会应用价值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 会同时流行着很多杂乱的亲密关系观念, 当今西方社会如此, 当今中国社会更是如此。一些人错误地认为, 婚姻、爱情等问题是纯粹的感性问题, 是说不清的, 是没道理可言的。在恋爱与婚姻问题的教育、讲座、咨询、辅导中, 在各种影视节目、网络传播、图书出版活动中, 充斥着大量的有问题的人文主义亲密关系知识。例如, 倡导男女大不同的庸俗心理学;提出了很多不靠谱的所谓关系技巧、宝典;宣扬一些信仰和教条, 诉诸真爱、感恩;强调与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潮流相违背的传统观念;夸大原生家庭的影响;把个人体验和感悟当做普遍的道理;把内容含混的情商、沟通、爱的能力、爱的语言等作为核心话题;更有甚者, 宣传一些荒谬或玄奥的东西。种种情形都有一定的市场, 笼罩在浓重的非理性氛围中, 其情形远比西方严重和混乱。

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 中国人对自己的亲密关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选择和要求, 亲密关系问题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个困惑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用亲密关系科学, 去反思、评价、取舍各种人文主义的亲密关系观念和说教。可以说, 倡导亲密关系科学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实际意义。

需求论范式可以为亲密关系科学提供大量的学术理论上的课题, 更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 这也是亲密关系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 指导人们的亲密关系行为, 增强人们爱的能力。

需求论范式认为,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很强的爱的能力。一些人常说的爱的能力, 其实就是认知、满足自己及伴侣的需求, 构建彼此的需求均衡的能力。需求论范式能够指导和帮助人们多层次、系统化地认知自己及伴侣的需求, 有选择地有效地满足伴侣的一些重要需求和关注, 彼此灵活而积极进行需求满足交换、回报、应答, 互利互惠, 认可自己某些满足能力的不足, 认可自己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不断强化需求满足的互补和依赖, 求同存异, 构建合理的现实的亲密关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进而实现需求满足的大体均衡, 而无须苛求伴侣和自己, 无须求助于难以做到和未必有效的奉献、忍让等等。

其二, 指导亲密关系的教育及咨询活动。

需求论范式是以问题解决和社会实践为导向的一种理论探讨, 这也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教育与咨询是一致的、一体化的。亲密关系教育, 就是说清楚亲密关系中有哪些需求, 有哪些均衡, 如何通过经营构建行为实现需求均衡。亲密关系咨询, 就是了解和解释哪些需求没有满足, 有哪些需求失衡, 并指导帮助人们改变需求认知, 采取行动弥补失衡。也就是说, 通过规范化操作, 诊断需求满足情况, 调整需求失衡。需求论范式与认知行为疗法、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心理学理论和技术, 有着直接的内在的关系, 因此, 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些理论和技术在亲密关系咨询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1]莎伦.布雷姆, 罗兰.米勒, 丹尼尔.珀尔曼.亲密关系[M].郭辉, 肖斌,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Garth J.O.Fletcher.The new Science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M].Malden, 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002:4-12.

[3]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4]张洪, 王登峰, 杨烨.亲密关系的外显与内隐测量及其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 2006, 38 (6) :910-915.

[5]叶映华, 吴明证, 姚乃琳.个体自尊与婚姻满意度关系的模型构建[J].应用心理学, 2009, 15:84-89.

[6]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7]于立东.心理咨询中的利益均衡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221-238.

[7]莎伦.布雷姆, 罗兰.米勒, 丹尼尔.珀尔曼, 苏珊.坎贝尔.亲密关系[M].郭辉, 肖斌,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168.

[8]威廉.哈里.他需她要[M].刘莉, 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1-4.

[9]伯特.海灵格.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M].张虹桥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19-21.

3.后勤工作是一门科学 篇三

一、后勤工作是一门科学

邓小平指出:“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也需要学习,也能出人才,不钻进去是搞不好的”。从实践对象来看,邓小平认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后勤工作的都涉及人、财、物的管理,是领导者、管理者通过一系列特定的领导行为和管理活动,运用一定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手段,对人、财、物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达到保障和服务的目的,这从客观上要求用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管理后勤工作,用管理制度、经济政策来规范后勤工作。从实践范围来讲,邓小平认为,后勤工作管理事务庞杂、运行机制负责、内外联系广泛,需要建立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制。从实践关系来说,军队的后勤工作包括军需给养、武器弹药、装备器材等内容,地方的后勤工作包括经费物资管理、经费物资保障等内容,涉及到战略学、军事学、管理学、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建筑学、教育学、营养学等专业知识,需要采用科学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方法,需要培养具有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阐明了后勤工作是研究后勤领域人、财、物的特殊矛盾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后勤工作地位作用十分重要

邓小平认为,后勤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战略全局和中心工作,地位作用十分重要。在战争年代,后勤工作直接决定战争胜负。在建设时期,邓小平总是从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观察思考后勤工作。邓小平对科研、教育工作指出:“后勤工作很重要,它要为科研工作创造条件,保护和管理好资料、材料、仪器、机器。不是忠心耿耿的人,不懂的科学知识的人,是搞不起来的。这也是科研工作中的政治工作。党的、科研的、后勤的工作,三个部门,没有后勤,科研搞不起来。”“科研、教育的后勤部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十分重要。”“为了实现科学研究计划,为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搞上去,还不许做好后勤保证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这也是党委的工作内容。我愿意当单价的后勤部长,愿意同各级党委的领导同志一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后勤工作要坚持领导亲自抓

邓小平不论在革命时期,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改革年代,都始终一贯重视后勤工作,并要求各级领导亲自抓好后勤工作。邓小平指出,后勤工作需要偶人来抓、有人来管、有人来做,“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比如说,改革的决定,在你那个地区,那个部门,怎样贯彻落实?机关设备不够,怎样解决?机关经费不足,怎样筹集?干部的伙食,没怎样办得好一点?干部培训,怎样组织?机关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改进?等等。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部门、学校,倾听广大干部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反复强调:“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批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他勉励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发扬重视后勤的优良传统:“过去领导同志到一个单位去,首先到厨房去看看,还要看看厕所,看看洗澡的地方。现在这样做的人还有,但不多了。”“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事后,越要关心群众。”

四、后勤工作要坚持少花钱多办事

邓小平认为,“少花钱多办事”是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反复强调:“搞后勤的要学会管家,学会少花钱多办事。”后勤部门管钱、管物,要自觉地当好“红管家”,通过“花好钱”来“办好事”,管好用好后勤资源,完成好后勤保证任务。邓小平指出:“后勤部门,工作量大,政策性强。”既要懂得政策,又要學会管理,“怎么花钱是个学问,要好好研究,精打细算,方针要对头,办法要对头。”邓小平要求,管钱、管物不仅要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还应该有管家持家的本领,“要当好红管家。”“管理也是知识”,“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过去我们家当比较小,现在家当大了,怎么把整个后勤工作管好,也是个新问题,需要有适应新情况的一系列制度和解决办法,同破坏财务制度、铺张浪费的现象作斗争。”“自己不懂就要向懂行的人学习。”这些论述对做好新时期的后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后勤工作需要选好用好人才

邓小平历来重视后勤队伍的建设,十分关注后勤队伍的选人标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思想作风、廉政建设等问题。既然后勤工作本质就是服务,那么从事后勤工作的干部职工必须“要甘当无名英雄,勤勤恳恳,热心为大家服务。”邓小平明确指出: “要让党性好的组织能力强的人搞后勤。”“不是忠心耿耿的人,不懂科学知识的人,是搞不起来的。” “后勤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要‘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定要廉洁奉公,当好红管家。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同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作斗争,要同假公济私、开后门的现象作斗争。”这论述既是对后勤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选用、考核后勤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

六、后勤工作要坚持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邓小平后勤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物质利益的思想。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各方面的新情况都要研究,各方面的新问题都要解决,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个方面问题。”“怎么把整个后勤工作管好,也是个新问题。”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创造新的理念;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冲破僵化思想的羁绊,打开新的思路;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应对各种新矛盾、新问题,走出新的道路。

4.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篇四

规律很难用身边的简单实验求得证实,这就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有些原理、必要时还需采用比较、分类、类比推理等方法,诱发学生去思考、理解。也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阅读书籍和要求收看电视播放的《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这样做,都有助于学生学懂弄清知识。

初中学生不仅比较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而且往往只看表面现象,好的绝对好,坏的便坏到底。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从本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注意启发式教学,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讲了昆虫纲菜粉蝶后,有些同学由于只注意了菜粉蝶在阳光下花丛中翩翩起舞,便认为好看好玩,是益虫。显然,这还是从他们过去的自我感觉中得出的错误认识。对此,为了能使同学们有一个全面、正确的看法,并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我通过分析菜粉蝶的幼虫菜青虫,主要啃食甘蓝、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油料作物的叶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终于使同学们认识到从根本上讲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重要害虫。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索生命科学问题,也是培养提高他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我在教学中,就曾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回家“生豆芽”,从选种、注水、泡豆一直到长出豆芽,不仅观察了黄豆的吸水、膨胀、发芽、破皮以至萌发的全过程,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生命科学概念的形式,不仅仅能够用它去分析了解千姿百态的生命现象,更重要的还在于应用生命科学概念从事推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中学生物课还应密切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开展生物科技活动,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精神。在这方面,常见的有观察、采集动植物标本,培植花木,饲养小动物,昆虫标本的制作,蜥蜴整体标本的浸制等等。至于制作方法,一般不宜讲得过细,要求过死,应多给学生留一些创作的余地。同时,在讲过教材内容后,还应启发、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去应用,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讲完“鱼纲”后,让学生通过帮助家长烧鱼,进一步观察鱼的外形特征,了解鱼的消化、呼吸等系统的结构。讲完“植物群落”后,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加工栽种植物盆景,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等。

总之,为初中学生讲授生物学,更需要多在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用、自己创”上下功夫。这样,我们教师就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提高了能力。这是因为智力、能力都是灌不进去的,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实践、去探索才能练出来。

5.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 篇五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人工智能目前在计算机领域内,得到了愈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基础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平台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除了计算机科学以外,人工智能还涉及信息论、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语言学、医学和哲学等多门学科。人工智能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加广泛的重视。并在机器人,经济政治决策,控制系统,仿真系统中得到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三大尖端技术之一。这是因为近三十年来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学科领域都获得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自成一个系统。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社会结构学与科学发展观。智能控制,专家系统,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机器人工厂,自动程序设计,航天应用,庞大的信息处理,储存与管理,执行化合生命体无法执行的或复杂或规模庞大的任务等等。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将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处于思维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是它的一个应用分支。从思维观点看,人工智能不仅限于逻辑思维,要考虑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突破性的发展,数学常被认为是多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数学也进入语言、思维领域,人工智能学科也必须借用数学工具,数学不仅在标准逻辑、模糊数学等范围发挥作用,数学进入人工智能学科,它们将互相促进而更快地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还在研究中,但有学者认为让计算机拥有智商是很危险的,它可能会反抗人类。这种隐患也在多部电影中发生过,其主要的关键是允不允许机器拥有自主意识的产生与延续,如果使机器拥有自主意识,则意味着机器具有与人同等或类似的创造性,自我保护意识,情感和自发行为。1957年一个新程序,“通用解题机”(GPS)的第一个版本进行了测试.这个程序是由制作“逻辑专家” 的同一个组开发的.GPS扩展了Wiener的反馈原理,可以解决很多常识问题.两年以后,IBM成立了一个AI研 究组.Herbert Gelerneter花3年时间制作了一个解几何定理的程序1963年MIT从美国政府得到一笔22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研究机器辅助识别.这笔资助来自国防部 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已保证美国在技术进步上领先于苏联.这个计划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计算机科学家,加快了AI研究的发展步伐.

6.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篇六

一门育人科学

优秀班主任申报材料: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

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它需要班主任多花心思,多了解,多观察,多动脑。自从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深深感受到管理班级,要充满爱心班级就好管理了。

一、充满爱心

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深浅,取决于老师对孩子“爱的多寡”。班主任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育好孩子的根本。今年学校把高(初)一()班的班主任工作交给我,当我以班主任的身份第一次上讲台,心里非常紧张不安。可当全班学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这位新班主任时,我的窘迫消除了,我的灵魂与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说实话此时我心里感激他们给了我无限的信任。数周工作下来后,我逐渐意识到拥有爱每位学生的心,是管理好班级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全部学生。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交谈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

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

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的效果当然好,学生也信服你这个班主任,班级就好管理了.(举例有一次)

二、勤劳细心

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班主任管的事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我们班的孩子的特点也很明显。他们很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强、上进心强。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骄傲、娇气、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表扬,听不了批评,不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等。学生自律能力差,放学不按时回家,我到车站送等;我搬到学校住等)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以此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如“文明”就是言行举止要得体,与人交往有礼貌;“守纪”就是课前准备好,上课不挨批,集体活动守纪律就可以得到;而“好学”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设计的积分表,把自己在平时学习和测试中得到的成绩记上,让孩子们相互观摩,暗暗竞争,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班主任)“勤劳”,主要指在卫生值日,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不怕苦,不怕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起榜样作用;“特长”,是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活动小组,这既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也丰富了班级的课外活动.良好的班风已形成,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

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

三、真诚公平

班级管理需要“真心”“诚心”,使学生觉得老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不分厚薄地对待学生,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要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后,就要进行教育引导,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每个班级都有拔尖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后者,我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做好人,向他们讲先成人后成材的道理。并且经常给这些学生家长打电话,这样做一方面对家长产生促进作用,对孩子有信心。另一方面使学生觉得自己受老师的重视从而树立自信心。

四、充分协作

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要有科任教师的团结协作。不少科任教师在平时由于和学生交流不够,了解不深,所以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往往以自己这一学科的眼光去进行。有时因为不够准确全面而影响了教育效果。我在平时工作中就注意到这一点,时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老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例子)

协作还包括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也要有家长的配合,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协作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家访以及其他与家长的互动等,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工作,合理、有效管理班级)

五、积极进取

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学问。除了认真工作外,还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钻研,锐意进取。为此我精心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常常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精心写好班主任工作总结,以积累工作经验,将班主任工作做的更好。我除了经常向我校的一些具有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学习,还充分利用学校所订购的教育书报刊,特别是《人民教育》和《德育报》,对其中的“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内容认真学习研究,以期收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教学交流论文获奖等等)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作为班主任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班级取得的其它成绩)

7.服装是一门伪装的艺术 篇七

一、服装的伪装艺术

我们知道, 有些动物为了保护自己, 会依据环境的不同而乔装打扮, 这是生物本能下的伪装技术。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变色龙, 它会依据环境色而改变自身颜色, 与环境融为一体, 起到伪装与保护自我的作用。此外, 许多昆虫以及哺乳动物也有这种功能, 例如螳螂、蜘蛛、蝴蝶、毛虫、蟾蜍、鸟、蛇、甚至部分野生的鹿与狼等。事实上, 这些生物依据环境所做出的形态变化并非全然为了隐藏自己, 有时反而会会故意令自己更为显眼夺目, 那则是为了吸引配偶或是警示敌人, 而造型与颜色的控制便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伪装是一种沉默的语言, 向外宣示此刻的意图或态度, 生物如此, 人类亦如此。作为最高智慧的生物, 我们对此技术早已驾轻就熟, 且拥有更多的选择与主动性, 为了配合种种生存与生活之道, 我们不得不学会自我伪装, 且从技术上升华为一种艺术, 于是创造出了今天的服装文化。

1. 造型伪装

服装的造型多样, 顺应环境与人文的变迁而改变, 于是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造型特征, 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也借此我们可以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而判断时代, 再而, 也可以依据服装的造型特征而判断身份。这里所说的身份, 指的是作为“人”这个个体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知道, 贵族有贵族的服饰, 平民有平民的服饰, 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服饰区分, 当然, 这只是一种笼统的角色区分概念。在当代,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不同的服饰造型为不同的个体塑造角色。例如警员有警员的服饰, 营业员有营业员的服饰, 学生有学生的服饰, 医护人员有医护人员的服饰等等。再细分的下去, 不同等级的警察, 不同企业的营业员, 不同学校或年纪的学生, 不同领域下的医护人员也都各自细分出不同的服装造型。这都是日常可见的区分, 这些区分帮助不同的个体找到不同的自我定位。我们依据这些服装特征来辨别这些人在社会上所扮演的角色, 乃至我们根本不用在意他们的背景、他们的姓名、他们的性格、他们私下所拥有的一切, 我们只要记住并懂得识别服装所代表的意义便可以了。那么我们要注意一点的是, 事实上这些人都不过只是在扮演着某一个角色, 或直接说伪装着某一个角色。服装的意义在于帮助个人确定自我角色, 也帮助他人来确认这些角色, 从而使得社会活动的运行井然有序。而当他们脱下这些代表性的服装, 他们便失去该角色的效应, 下一位穿上这些具有代表性服装的人则接替了这份权力与义务, 继续扮演着种种社会安排的角色。也就是说, 在多数情况下, 是服装在定位一个人, 而不是人在定位服装。我们穿上了一件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时, 事实上是在扮演一个服装暗示下的角色, 伪装自我的真实形象。例如, 如果我们穿上服务人员的服装, 便暗示着我此刻是一名服务人员, 应承了这个角色给予的权力与任务, 我们必须微笑的接待陌生的人, 为他们讲解与服务, 做出自我范围下的配合, 而当我们下班时, 脱去服饰, 我们便卸去伪装, 成为不加身份的自己, 回归“什么都不是”的自我。“什么都不是”也即是一个人最原始与真实的自我, 也是我们来到世上时的原始状态。简单来说, 这个世上没有一份职业或是角色是与生俱来, 我们只是在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应承了社会的需求, 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而服装, 即是我们伪装的工具。

2. 颜色伪装

事实上, 色彩对过去几个世纪的人来说是个十足的奢侈品, 只有一些有限的富人或有权势的人才能拥有一些有色物品, 而普通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碰触这些色彩。过去的人们更多依赖的则是自然界中的环境色, 村舍家居基本是由自然的材料做成, 如石木或泥巴。而纺织布料一般保持原始纤维的自然色, 如果采用蔬菜花果染色, 很快便会在洗漱或摩擦中消退。所以对当时的人来说, 一条鲜艳的丝带或是手帕都当做宝贝一般珍爱。但今天的时代不同了, 这是个充满色彩的工业时代, 我们所处的环境, 我们所用的产品, 我们所穿的服装无一不被强势的色彩狂轰滥炸。

什么样的颜色是我喜欢的颜色呢, 或说, 什么样的颜色是我今天应该选择的颜色呢?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命题, 使得当今每个人在服装消费与应用中总是不断的思考与选择。前文说过, 在其他生物中, 许多动物都会更改颜色来配合当下所需。是要隐藏自我?表现自我?还是发出警告?除了肢体语言, 颜色是另一种非常直观与直接的表达方式, 也是另一种伪装方式。同样的, 我们与生俱来的只是相对稳定的固有肤色, 这种肤色难以帮助我们与周围的人拉开距离或区别, 难以令自己变的“看起来与昨天的自己有所不同”, 也难以令自己沉默的表达自我, 但颜色可以。颜色是很好的识别记号, 例如我们如果见到一只蜻蜓, 会告诉别人:“你知道吗, 我昨天看到了一只红色的蜻蜓”, 试想如果没有颜色, 我们该如何去形容那只蜻蜓的与众不同, 那只蜻蜓也就失去了“那一只”所具有的属性特征。同时颜色也可以沉默的表达此刻的心情或状态,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低调的颜色、高调的颜色、冰冷的颜色、热情的颜色、放肆的颜色、敬意的颜色、俏皮的颜色, 稳重的颜色等。而选择这些颜色的原因取决于我们的目的, 是想给人以端庄正式的感觉, 以此对自己怀有敬意;是想让自己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给在意的人以强烈印象;又或是只想成为低调人群中的一份子, 令视线不会集中于自身。颜色是一种不会说话的表情, 它所能表达的含义有时甚至超出人类在语言表达上的能力。

3. 环境伪装

服装最早的作用是服务于肉体, 也即是以“舒适”作为标准。但随着服装成为现在文明的重要主题, 它已不再单纯的成为满足生理的工具。今天我们已经学会在什么时代、什么环境、什么场合、什么人群、什么时间里选择穿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有时想与众不同, 但事实上依然不可避免的在固有的范围里做出有限的选择。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与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我们在文化的洗礼中锻炼出了基本的判断力。或是出于礼貌, 或是出于常识, 或是出于心态, 我们难以忍受穿出不合时宜的服装出现在不合时宜的地点, 于是默默接受框架的局限。这时候, 服饰的作用不再是以“舒适”为第一目的, 而是以“合适”作为第一准则。这也是因为我们拥有生物本能上的伪装天性, 为了融入环境, 适应环境, 不让自己格格不入, 我们会自觉的选择环境默许下的服装而打扮,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心安, 才能“安全”。

文明时代的服装成了一种不可替代的文化, 它给了我们无穷尽的选择, 尽管那些服装事实上并不属于我们, 但我们却深深为之着迷, 从而加载到自己身上, 试图令其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伪装自我的味道与属性。但话说回来, 这些服装的选择, 归根结底依然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出的判断。而我们有时会以为服装的选择是源自生来的喜好或品味, 但这只是一个误会, 那其实不过是我们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欣赏到社会反馈中的美带给自己的美好印象或假象, 又或是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到它们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从而认可了这些服装。只是我们忽视了给予我们欣赏与教导的载体, 依然是那些为了展示自我或适应环境而出现在我们世界里的客观群体们。我们不过是在看着他人的伪装, 从而学会如何去伪装自己罢了。

参考文献

[1].袁杰英编著.中国历代服饰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缪良云主编.中国衣经[M].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0

8.密码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篇八

随心所欲007:纯数字、字母的密码太简单啦,“5201 314"这样的密码太容易被猜到。邮箱等核心密码,至少采用16位长度的密码,8位数及以下的密码,在几分钟内就会被破解。

“ETl37'’:曾经最长的密码是开机登录密码,长达24位,混合了光速和零纬度的重力加速度以及本身的英文名和昵称缩写。现存的密码一般都是光速、普朗克常量、阿伏伽德罗常数、圆周率等。

洗尘渊:注册神马的一大堆,我哪里还记得啥网站注册过没啊?如果有用,黑客大人您就拿去用吧,俺银行没钱、电话没费、游戏没装备,实在是想不起来有啥可提供给大家的…啥,你说微博?您就是进来也得含着泪走哇!没人气呐!

克韩:看了密码样本泄露出来的中国人常用前100名密码。第一名123456,第二名123456789,都完全可以理解,但对第12名表示深深不解:q1uaoba1 7还有w01f8637为啥比88888888还红?第62名的hUylm1ng又是瞎意思,居然有13976人用这个当密码?

9.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篇九

语文教学方法(一)阅读法(朗读、默读、背诵)(二)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评、讲演、复述、讲读、讲练、说书法);(三)对话法(问答、谈话、讨论、辩论)(四)实践法(观察、调查、访谈、参观、实验、考察、考证、游戏、交往、旅游、实习、见习、练习、作业等)(五)电教法(照相机、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广播、电视、电影、录相机、语音实验实、电脑、网络、多媒体)(六)研究法(问题—解决式;课题—探究式;实验—论证式)(七)自学法(自学—辅导式)(卢仲衡、魏书生)(八)其他教育教学的方法举隅:

1、语感教学法(洪镇涛、王尚文)

2、思路教学法

3、情感教学法(于漪)

4、案例教学法(根舍因、克拉夫基)

5、点拨教学法(蔡澄清)

6、情境教学法(李吉林)

7、导读教学法(钱梦龙)

8、目标教学法(布卢姆)

9、反馈教学法(刘显国)

10、问题教学法(杜威、马赫穆多夫)

11、欣赏教学法

12、活动教学法(杜威)

13、点面教学法

14、愉快教学法(上海一师附小等)

15、成功教学法(上海闸北八中)

16、整体教学法(查有梁)

17、合作教学法(美国的斯莱文、前苏联阿莫纳什维利)

18、启发式教学法(《学记》、柏尝试教学法拉图)(邱学华)

19、设计教学法(克伯屈)20、发现教学法(布鲁纳)

21、创新教学法(奥斯本、吉尔福特、陶行知)

22、差异教学法(华国栋)22.单元教学法 23.比较教学法 24.程序教学法(普莱西、斯金纳)25.直观教学法 26.图示教学法(王松泉)27.暗示教学法(洛扎诺夫)28.竞赛教学法(罗树根)29.大语文教学法(张孝纯)30.非指导性教学法(罗杰斯)31.掌握学习教学法(布卢姆)32.道尔顿制教学法(柏克赫司特)33.有意义学习教学法(奥苏贝尔)34.迁移教学法(马芯兰)35.尝试教学法(邱学华)36.学导式教学法(胥长辰)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能产生一种迷人的力量。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常听人们说,听一堂好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正是对执教者“教学艺术”的褒奖,对执教者来说,课之所以上得好,其“秘诀”就在于成功地运用了“教学艺术”。

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运用教学艺术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呢?下面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这几个方面着重于实践的一些具体做法,但愿能给各位提供一点参考。

一.沟通学生心理的艺术

我们经常外出听一些特级教师上课,他们为了推广经验,推动教改常常借班上课,师生互不认识,互不了解,这时老师怎样沟通学生心理,迅速缩短师生交往距离,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沟通学生的心理呢?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沟通学生的智力心理。

①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过去的知识没有学好,没有弄通弄懂,或者产生遗忘,阻碍了新知识的学习,这时我们老师就要及时进行知识补救,为新知的学习进行铺垫,沟通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

如教学毛主席的七言诗《长征》时,可引导学生从《草地夜行》、《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等课文的温习回忆中,获得有关长征时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克服千难万险的背景材料,沟通学生学习新知的心理。

②还有些时候,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面对着学习任务,一筹莫展,常不知从哪里入手,这除了知识障碍外,多半是方法问题。这时,教师要从方法上给予指导,点拨开窍,既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也让他们尝到解决问题的甜头。如教学《苦柚》一文,在学生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围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卖柚姑娘具有诚实的美好品质?”这一问题展开自学。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几个字和有关符号:(1)哪些?(边板书边作出解释: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怎么?(你怎么看出来的)(3)△△△(找出关键性词语做上记号)上述学法提示虽寥寥数语,却言简意赅,学习要求、学习步骤、自学操作方法等都全部明示。结果,学生不仅高效率地学懂了课文内容,而且感知了有关学法。

除了要沟通学生的智力心理,还要沟通学生的非智力心理。

①比如有时候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课堂上反映不积极,倒不是智力上有问题,常常是缺乏学习动机,这时老师就要不断给学生输送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并不断使他们的愿望在成功的喜悦中变成现实。如学习拼音,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情。我先请一位学生读课文,可是因为他认字很少,难以流畅地读下去。这时,我将拼音表挂出来,用声母和韵母相拼,竟拼出许多音节。顿时,学生的脸上露出惊喜。抓住这一瞬间,我说:“如果你能将表上的字母读准,也能像我一样读出许多音节,能读通顺许多有趣的书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自觉地产生一种要学拼音的愿望。有时在学习给音节标调的时候,我将拼音儿歌引进课堂,增强拼音的趣味性。如“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戴。”这首标调儿歌,学生边唱边表演,学生学得生动、积极,记得也很牢固。

②在语文学习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学生有些不良习惯,如喜欢唱读、写字潦草、不讲笔顺,不愿修改习作等等,这些坏习惯也给语文学习带来障碍。例如:教学一年级汉语拼音时,我发现有些同学能很熟练地读出书上的音节,但让他跳读时,就读不出了,这是由于平时不动脑筋跟着唱读造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我及时作了调整,经常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读,终于改掉了他们不动脑筋读书的坏习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对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的读写习惯,教师要随时矫正。这一点非常重要。

总之,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这是教学的起点,我们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提供切实而具体的帮助,使学生学习能顺利进行。

二.教育机智的艺术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提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可见,教育机智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位老师在教《挑山工》一课时,要求同学A用自己的话描述挑山工的形象,然后请大家对她的描述进行评议,此时,同学B站起来说:“我认为她说挑山工都很憨厚朴实不恰当,有的挑山工也许很狡猾呢!”接着举了自己去旅游被挑山工欺骗的事情,他的话音一落,课堂立刻引起一阵骚动,老师也一怔,但随即微笑着说:“同学A说挑山工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用自己的劳动为旅游者服务,因此说他们是憨厚而朴实显然是没有错的,但同学B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那样的人。所以我以为将同学A话中的‘都’字改为‘一般’,大家说怎么样?”“可以”大家对此表示同意。

这个案例中,如果老师是简单地呵斥、否定那位学生的话,整堂课就会死气沉沉,是教师的教育机智“化干戈为玉帛”,使这堂课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举例b:记得有一次我上《夜莺之歌》,才写完课题,一位调皮的学生就突然用自制的口哨学夜莺大叫一声,另有几位学生也跟着叫了起来,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我先是很恼火,但随即一想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否则课无法上下去,便马上微笑着对大家说:“他们学夜莺叫像吗?”学生说“有点像”。我便把刚才学夜莺叫的几个学生请起来,比谁学得逼真一些,结果那个调皮的学生评为第一。我表扬他模仿能力强,课前能自觉地预习课文,但同时又希望他以后要区分场合,注意遵守课堂纪律。这样的引导,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维护他们的自尊,又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件千变万化的“艺术品”,它要求教师善于觉察上课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并运用教育机智随时调控教学,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三.课堂导入的艺术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举数例说明:

1.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我在上《惊弓之鸟》时,开篇就布疑阵:“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学生凭经验纷纷说,用箭射,用枪打,用弹子弹„„至此,我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话峰一转,说:“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赢,却是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2.释题引申法

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3.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4.创设情景法

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如一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先布置了一下教室的环境,然后用悲痛、低沉的语调导入,很快就把学生带入那催人泪下的情境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凝重的声音中感受“人民爱总理,人民想总理,人民悼总理”的深切感情,起到了不需“言传”也能“意会”的效果。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轻快的音乐先响起)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起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小羊里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轻轻地吹过,暖暖的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老师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绪引进大自然中,引进了生机盎然的池塘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引导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5.抒情描摹法

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者的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板书《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比较导入法等,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我们老师设计导入语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会精心设计导入语,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四.课堂结尾的艺术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就像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一样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而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一).归纳式结尾

归纳式结尾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当然主要是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进行归纳,使学生在原学习的基础上再理解、再提高,进而完全掌握。一位老师在教《景阳冈》这篇课文时,他的结语是这样设计的:“《水浒传》不愧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景阳冈》这个故事中,作者用它的神来之笔,抓住了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塑造了一位勇敢机智的、且有大无畏精神的,并且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打虎英雄。”通过老师归纳式的结语,学生对武松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了解。

(二).悬念式结尾

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悬念的方法,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

(三).激励式的结尾

教师在即将结束教学时,以意味深长的话语厚望于学生,打动学生心扉,留下难忘的印象。如教《趵突泉》,讲读课文完后教师小结:“趵突泉真是美丽极了,所以它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皇将相前往观赏。清朝的乾隆皇帝观赏趵突泉后留下“天下第一泉”的墨迹,我们的朱镕基总理也曾观赏过趵突泉,可是,现在的趵突泉没有课文所写的那样美丽了。因为趵突泉是老舍1932年写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济南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增长,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降低了,美丽的趵突泉再也不冒了,小泉有的也干涸了,真是可惜啊!由此可见,祖国的名山名水需要我们好好地保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也需要好好地保护,希望你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把我们美丽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教师的情绪感染了学生,我想这种结尾留给学生的印象是深远的。

(四).延伸式结尾

10.教学是一门艺术 篇十

下午第一节课,我正经过一(6)班的走廊,只听课堂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仔细一看,原来是王老师在上写字课。教学生写捺呢!王老师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捺”好像是河里的泥沙,在注入大海之前,由高处往下滑,坡度由急变缓,线条由斜变平。注入大海后,还向前滑进了一点点。他边讲边做出滑行的动作来。孩子们跟着动作移动着身体。在这过程中自然领悟到书写捺笔的运笔变化。由于捺笔呈流沙状,所以总的趋势是向下滑,最高是落笔处,最缓是收笔处。王老师形象生动的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引得学生们阵阵笑声。讲“ 斜钩 ”时,王老师很潇洒地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并对学生说,圆是大自然图形中最美的图形,并能承载很大的力量,用你的手掌捏一个鸡蛋是永远也捏不破的。我们的“ 斜钩 ”其实就是大圆的一段孤,从落笔到钩之前,都是在弯曲,积富弹性,有力量之美。经他这么一说,孩子们写出了一个个颇有力度的斜钩。

王老师的写字教学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写字的方法和技巧,而且还为孩子们打开了想像的大门。

王老师写出“横钩 ”,让孩子们自己去揣摩和想像。有的说:“横钩犹如一把挖地的锄头。”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一只漂亮的小鸟,它站在枝头上,正低着头用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

“这真是一只爱美的鸟儿呀!”王老师来了一句很有抒情味的补充。

11.品牌是一门生意 篇十一

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出版人吴晓波作为中国营销咨询界的领军人物,作者和他领导的团队在这里充分展现了专业智慧和实践经验。作为《销售与市场》的总策划,作者和杂志一起见证了中国营销业的发展。我相信,对中国营销人来说,读这本书,不但有收获,还会有共鸣。

《销售与市场》杂志社长、总编辑李颖生二流企业做产品,一流企业做品牌。从做产品过渡到做品牌,是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正面临的转折。在这方面,孔繁任和他的奇正沐古机构这几年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实践和探索,书中这些成功案例就是明证。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这些案例大都来自繁任老师及他的团队的实践。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顶尖营销顾问所秉持的学术原则和分析思路,这对于提升营销人士的专业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览全书,繁任老师生动机智,妙语连珠,让人如沐春风。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春花一个成功的品牌,会显著缩短^们选中其并未其付费的时间;一个更为成功的品牌,还会使人们付费后感觉物超所值。企业之所以能够经营出成功的品牌,世上已不乏各种解读。本书为我们辟出一些新的视角。开卷有益,颇值—读。

高群耀博士

虎策——执行法则

中国零售业普遍存在做法手法大同小异,大家都不肯在细节上做精做透,同时没有恒常的持久力,往往刚开始做得还可以,到后面就走样了。所以,零售业要做到欣欣向荣,不是不可能,只要始终如一把细节做好,便可成就所望。建议如下:

营销精细化,柔化“服务瑜伽”。

真正实现“售货员”到“导购员”的内在转变。

建立零售商誉,然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它。

卖场购物体验,做到周到温煦。不要错以为在危机面前,消费者只关心低价商品而不再讲究购物体验。经济的紧缩不会使消费者不关注购物的体验,如果消费者在经济低迷时期有良好与强烈购物的体验,将会影响他们的消费兴趣和消费动机,那么将有利于销售与利润的增长,甚至会比经济高涨时期来得更好。

关注顾客行为、顾客需求和偏好,并落实到数据,以做到品类细分,应对“一对一”营销,关注个体化等。豹策——蓝海要义

太公曰:“三军疾战,或击其前,或击其后。勇者不得斗,轻者不及走。名日:‘突战’。敌人虽众,其将必走。”意思是全军迅猛出战,有的攻击敌人正面,有的攻击敌人后方。使敌人勇敢的不得格斗,轻装的不及撤退,敌将也一定逃跑。中国零售企业面对国际零售先驱应当采取“豹策”,利用本土优势,以创新方式,正面攻击市场,将能开启蓝海之门。

迅速开拓网上商店,实现实体店与网店的互动,提高人口消费面,降低成本。

开发农村市场或者城乡结合的市场,拓展生存空间,发挥优势力量。

根据地缘优势,借助中国制造的转型,开发“折扣店”,赢取现金的回收。

注重80后的市场需求,联盟同业,积极做品牌的长期投入。

犬策——拦截攻略

零售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多元化和层级性的发展,促使我国零售业业态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零售业市场上的零售业态,几乎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零售业态,以连锁经营形式发展的现代零售业态已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流。但是在我国零售业存在物流配送中心不规范、业态功能不完善、规模偏小、集中度低、业态布局不合理、管理方式单一、商品组合不到位等很多问题。

中国零售业与国际零售先驱相比,还得学习他们的先进之处,以规避与正视自己的短处。因此,我国零售企业必须借鉴国际零售先驱的成功经验,比如他们的快速扩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营销技术能力、财务运作能力、品牌价值能力和人才聚集能力等,这些方面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以“师夷长技以制夷”来促进我国零售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

迎接春天

中国的零售业由于政府的积极救市,原有的国民经济的刚性,新兴市场的破土而出,稳固的消费内生力,这是光明的开端、希望。在目前经济环境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零售企业当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严格控制现金和经营资金,然后进一步审视和思考自己的主体业务范围、愿景和竞争战略,并切实评估实际商业绩效,以此结合市场机会与威胁,确定主要业务趋势。当主体战略确定下来后,就必须为目标远景作出不懈的努力,制定各项策略与计划,直至达成企业预期。

12.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门艺术 篇十二

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 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 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 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 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 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 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 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 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 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改变和调节教学, 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 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 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 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 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 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 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 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 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 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 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 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 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 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能做到这一点, 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 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 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 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 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 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 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 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纯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 或龙头马尾, 不着边际。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 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绕道迂回, 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 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 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 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 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 要追加问题, 以调节难度,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势利导, 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 使课堂陷入被动, 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因势利导, 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 扭转被动局面, 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 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 学生议论纷纷, 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 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 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制造氛围, 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 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 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课堂教学中, 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 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 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思考问题的设计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都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当机立断, 对症下药。当学生的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之外, 而根据要求必须做出明确回答时, 应当机立断, 给予果断的肯定或否定的答复, 以避免因犹豫不决而带来的课堂混乱和学生思想上的彷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对关键之处学生答非所问时, 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 发现问题症结, 采取针对性措施。

善于反诘和回避。当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 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 要善于反诘, 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当有学生问:硫酸氢钠电离时有H+, 并且具有酸性, 它是一种酸吗?反诘的问题是:硫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吗?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或重点时, 应予以回避, 可以婉转加以说明, 适可而止, 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 小题大做, 喧宾夺主,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之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 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

上一篇:南通大学研究生学费奖助政策下一篇: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关于链接的新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