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2024-10-24

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9篇)

1.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一

文化强国的话语逻辑

作者:张城冯鹏志《光明日报》(2015年11月18日 14版)

话语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塑造时代特征、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强大精神文化力量。文化强国作为当代中国发展逐渐呈现的总体性追求和志向,不仅突出了中国道路的价值理念与文化目标,也正在开启中国道路实现自觉话语建构的历史过程。如果说长期以来在西方的文化话语中,中国不是作为改革开放前的“政治中国”就是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中国”的话,那么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话语建设实践,必将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强有力地论证和呈现当代中国之不可遮蔽的、独特的文化权利与责任,并由此对西方的文化话语体系构成强有力回应与纠偏。

文化强国的古今逻辑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经地域之间的频繁流动、各民族的互相交往融合、文化的涵容创造与扩展,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整体文化格局,造就了具有高度文化认同且极富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梁漱溟曾从文化比较角度精辟指出:中国文化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更是已经形成极强的个性,它独自创生非从它受,自成体系与它者差异甚大,自古及今绵延独存,同化能力极强,影响力既远且大,具有高度的妥当性与调和性。

就此而论,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首先要表达的是对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明确认知,以及对由此生发出的浩荡充盈的中华文脉及其独特个性的自觉承续。这是立足于历史发展的脉络必然要展现出来的文化强国的基本逻辑,也是文化强国的历史性的呈现。相反,如果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持虚无主义立场,抛弃传统、舍弃个性,则势必丢掉根本,并在话语上自绝民族的精神命脉。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在社会上蔓延且颇有市场,这种思潮企图通过解构民族历史,颠覆文化传统,否认革命正当性,诋毁国家发展成就,消解主流意识形态。于此,我们要保持警觉,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只要立足于文化强国的话语逻辑,就不仅能看清其在方法论上的根本性缺陷,也能识别其作为文化泡沫的本质,从而在神清智明的前提下对症下药、逐一驳斥。

早在数十年前,钱穆就说过:“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所谓文化强国的古今逻辑,其实质就是要珍惜承继有深厚民族历史底蕴的文化传统,拒绝并走出虚无主义的认识误区和观念讹误,并在对这一传统本身的创造性诠释中始终切近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与价值创造。

文化强国的中西逻辑近代以来,随着大洋航道的开通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崛起,中西文化开始大规模正面接触乃至碰撞。正如历史学家许倬云所言,“在近代四五百年的接触中,中国的衰世碰到了欧洲的盛世,就不免有招架无力之感”。然而,正如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要在自身历史的脉络中生成和变迁一样,文化的历史命运也必然要在确认和把握自身主体性基础上去自觉面对和改变。回眸当下,正如百年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所观察的,西方正逐渐走向衰亡。梁启超也在观览了经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破败不堪的欧洲后发出感叹:“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具有自身独特文化主体性的当代中国,怎可期盼一颗正在走向没落的“西洋文明”的种子能在中国长出硕壮果实?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许多中国思想家就已对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比如,梁漱溟认为,“要中国人学走近代西方个人权利本位的立国之道,这于其几千年伦理义务本位的社会人生,恰为前后全不接气的文章。倒是迈越乎此,而向上提高直接为人类社会未来文化辟造新局,方有自己的出路”。张君劢指出,“居今之世之最大责任,厥在对于今后世界新文化之贡献。吾国人而诚能发奋为之,则新文化桌上,必容吾国人占一席”。这提醒我们,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由是而论,建设文化强国,要立足中国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时代新机遇,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复兴开辟新空间,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开辟新机缘。这是文化强国的社会性与民族性的呈现。

文化强国的理论逻辑

文化立国是延续在中国历史深处的长久根脉和基本观念。梁漱溟曾言,中国人向来“是以天下观念代替国家观念的”。《当中国统治世界》的作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文明国家,其身份认同感源自作为文明国家的悠久历史”。然而,进入17世纪以来,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在西欧的诞生和确立,“民族国家”不仅作为一种全新的国家形态,而且作为一种崭新的国家建构和文化建构理念在船坚炮利的支撑下得以凸显,对近代以来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般而言,面对国家形态和理念从古代帝国体制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非西方后发现代化国家大致有三种选择:一是尽弃本国传统全盘西化;一是基于原教旨主义态度为了反西化而反现代化;一是追求现代化但拒绝西化。最后一种类型又分为两阶段:早期阶段,在西化过程中促进了现代化;进入成熟阶段后,则会产生一种“去西方化”、复兴“本土文化”的要求。中国的发展无疑属于第三种类型,即首先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进而获得生存与发展之机会。因此,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其实质必然是要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以更加开阔的文化自觉和价值选择,展现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国家”的国家形象和话语表达。这是文化强国的理论自觉性和超越性的呈现。

文化强国的实践逻辑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命运,也在挨打过程中渐渐失去文化自信,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对自身文化话语权进行主动建构与把握的历史境遇。美国汉学家列文森曾说,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西方给予中国的是改变了它的语言,而中国给予西方的是丰富了它的词汇”。改变语言与丰富词汇,这二者显然不在同样等量级上。

然而,用西方话语逻辑解释中国,就其实质而言,不仅远非真正意义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也是在话语建设上放弃或无视自身文化建设实践主体性、创造性乃至普遍性的表现。因此,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文化强国所要追求和凸显的话语逻辑,就决不能只停留在历史自觉、比较自觉和理论自觉层面,而是要更深一步,把文化强国的话语建设推向实践自觉层面,从而以当代中国人所走出来的中国道路及其不断完善和推进为基础、根本和展开。这是文化强国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呈现。

笔者认为,落实到实践层面,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应在以下三方面创造性地走出更为坚定而自信的步伐。第一,坚持“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立场,把握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发展和话语建设的主动权、主导权;第二,追求“合作共赢”的文化发展目标;第三,扩展“交流互鉴”的文明发展原则,为身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交往提供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和永续生命力的文化选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破解文化话语建构的守势,建成文化强国。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

2.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二

企业文化管理是实践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 明晰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则是做好企业文化管理的前提。

(1) 企业文化管理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观点。管理思想是指企业通过管理实践, 精心培植、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文化变革与更新企业管理思想, 来源于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 来源于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积极回应, 以及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可见, “管理思想”的本质是文化选择与文化共识的过程。而管理实践是从实践上以企业文化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这实质上是企业文化实践的管理问题。

(2) 企业文化管理的“管理企业文化”和“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观点。管理企业文化是指对企业精神、理念进行文字化表现和系统化整合等所进行的形式上管理, 以及管理一个组织的规则, 这实际上是管理企业文化的选择问题。而用企业文化进行管理是指用企业文化去管理明确动机, 产生认同, 清晰规则等三大工作, 其本质就是文化共识的管理。

(3) 德国学者海伦用“牢固程度、一致程度与系统和谐性”三个标准区分出16种企业文化的类型, 目的就是要说好的企业文化类型怎样产生的;而对企业文化的“双层面考察”, 就是考察企业文化思想体系及其媒介传播的问题。这也就是企业文化管理要义问题:一是实施企业文化管理要考虑到企业文化与现行领导系统之间的和谐度, 这是搞好企业文化管理的前提, 而满足这一前提的关键在于所选择的企业文化能够对现有领导系统改进与提高;二是企业文化本身的管理重点是对企业价值观念“在企业职工头脑中扎根程度”的管理, 这也就是对文化共识的管理;对员工所奉行的价值观念与其行为准则的一致程度的管理, 则是对文化实践管理;而管理文化象征和文化象征性活动, 则有利于促进文化共识与文化实践。

二、企业文化的管理逻辑

企业文化管理逻辑也就是管理文化选择、文化共识与文化实践。文化选择是管理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其本质是所选择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能够对“形成组织效能”有正确的指导与统摄意义;文化共识是管理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的构建, 其本质在于“建立一个达成团队心里契约基础上的共同认知系统”;文化实践是管理“培育出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其本质是在核心价值观的对象化与物质化过程中, 实现个人、企业与顾客的价值。

三、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企业文化机制即企业文化发挥管理效用的原理。企业文化机制分为两种:企业文化的自身作用机制和让企业文化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正如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力的系统, 企业文化的自身作用机制就相当于人的血液系统;心脏博动是向全身供血的前提, 通过冠状动脉维持心脏博动的血液及其功能, 就好比是让企业文化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因此, 让企业文化更好发挥作用的机制也就是企业文化自身机制的母体机制。根据府亚军观点推演, 企业文化机制就是由企业文化核心要素模式所决定的作用机理, 亦即企业文化内涵中具有一定特征的结构要素, 按照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系统的自身作用机制。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企业价值观的蕴育形成、综合表达与能量释放的过程与作用机制, 从而使企业文化具有一系列功能与作用, 但该机制本身蕴涵的力量有时就像人的潜能一样, 时常也处于隐而不发或含苞欲放的状态。

四、企业文化建设

(1) “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区别。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更多的意义在于强调文化变革的过程, 并且有一个“起飞”与“落地”的对应要求。因此, 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的运用领域和各自要求也是不同的:企业文化管理的理念与方法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 不一定要受到企业文化“理想模式”制约, 既可规范运作, 也可点滴运用, 并对企业管理呈点滴的渐进改善。而企业文化建设则更强调企业文化变革具体过程的操作和“起飞”与“落地”的对应要求, 负有对建立、起一种具体的个性文化并推动企业进步的职责, 因而需要规范而成体系地操作, 否则未落地的文化就不成其为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现有体制与机制约束下, 要跨越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整体文化共识与习性转变”的高难度台阶的确较难, 然而分层面、有重点地运用“企业文化管理”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先期在中高层实施二八法则下的文化管理, 从而渐进地影响广大员工的思维与行为, 再加上权力与制度的运作, 也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管理品味与竞争层次的目的。

(2) 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逻辑。企业文化管理逻辑就是管理企业文化的选择、共识与实践, 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相应有着一个对企业文化的选择、共识与实践的具体化落地过程。当其完成了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起落”之后, 企业又可沿着螺旋式上升的轨迹, 进入下一轮新的更高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循环往复过程之中去。又如著名学者罗长海认为企业文化“消费”与实现形式包括文化的内化、外化、习俗化、社会化。这里文化的内化, 实际就是文化共识的根本机制;文化的外化、习俗化和社会化其实就是文化实践的根本机制, 文化的外化是员工对文化理念的行为化实践, 文化的习俗化就是员工整体文化习性的养成, 而文化的社会化则是文化实践的最高层次, 是企业整体风貌、形象、品牌效应的综合体现。而其它学者又认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本质, 对领导层是一个“权力智慧化、理念政策化和行为规范化”的复合过程;对文化参与者是一个“员工对价值观认知的过程、价值观转化为制度和领导行为的过程, 价值观内化为员工信念和契约的过程, 员工把价值观转化为日常行为的过程, 价值观变成共同习惯并创造财富的过程”, 其中也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内在管理逻辑。

参考文献

[1]张铭远.企业文化导论[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

[2]黎永泰.企业文化初探[J].管理世界.2001. (4) :56-58

[3]周施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6年

3.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文化逻辑 篇三

上海是一个短期爆发式发展起来的城市,还没有形成长久的文化积淀,她呈现各种文化巨大差异的混合。“世界性和地方性并存,摩登性与传统性并存,贫富悬殊,高度分层,这使得近代上海市民文化呈现驳杂奇异的色彩,有中有西,有土有样。中西混杂,现代与传统交叉,都市里有乡村的内容和基因。多元、混杂,这就是近代上海民众的文化特点。”①

上海是适合回望历史的地方,开埠一百多年,集中了中国最丰富、复杂精彩的故事。历史往往有无法预测的走向,一百多年前在枪炮声中诞生的上海,于20世纪中期,在又一阵更密集的枪炮声中急转至另一条发展的轨道。从此,旧上海生活曾经的活色生香就沉寂在云烟般的想象中了。上海、旧上海渐渐模糊,留下的只是依然被称呼为“上海”的躯壳。

其实旧上海一直存留在国人心底,“上海”二字在新中国很长时间里是“摩登”的注解。所谓“摩登”,是普通大众对于现代文明的直觉。近三十年,开放的氛围使我们向外频繁与国际当代文化接触的同时,也向内挖掘曾经的现代文明样本。文化界流行追忆,上海自然成为最容易被追忆的地方,曾经的时代风潮、细枝末节重新被提起,追忆中带着惊羡、骄傲、惋惜。

上海的形骸还在,外滩还在,石库门还在,留下追忆中叙事的痕迹,追忆的根基显得尤为真切。

每位追忆者都可以选择自己的角度寻找线索。文学家找到了张爱玲,一本《半生缘》告诉读者中国的文学不只是刀光剑影的斗争,也曾经塑造过深刻的普世人性;旧上海的电影在那个时代曾经是世界电影的翘楚,《孤儿救母》《火烧红莲寺》《渔光曲》《风云儿女》《夜半歌声》《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等等,哪一部都是中国电影的骄傲,是第五代导演拿几只金狮、金熊奖也难以望其项背的;一曲《夜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突显国际都市的自信情怀、雍容大度,与之后几十年装腔作势的对口号注解式的音乐,显然是两个层次;张啸林、黄金荣、杜月笙,曾经横行霸道的黑帮老大也频频成为史海钩沉的主角。

而我希望借一些旧影,想象旧上海市民曾经徜徉在怎样的公共空间。勾画一幅市民社会样板的空间状态。在物态的旧上海的构建中,纪念碑和城市雕塑记录着城市的故事、命运,并关乎城市的精神。当然,我追忆的凭借难以在这些遗存中寻找,更多需要我凭旧影和文本展开想象。

上海的开埠与摄影的时代差不多同时到来,尽管缺失实物,我却可以通过旧影中的资料,组合出以旧上海纪念碑和雕塑为主的公共艺术的布局和系统。

在百年的老上海发展史里,纪念碑和城市雕塑有百件左右的数量,只是在二战期间和20世纪上半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基本被摧毁殆尽,没有留下多少遗迹。

上海的纪念碑和雕塑是随上海开埠而逐渐兴建的。中国也有立碑的传统,形式主要为墓碑和记功碑,或建于陵前,或立于庙堂前侧,多属祭奠场所。而立于公共生活空间的,成为公共建筑一部分的,基本采用建造石牌坊的方法来纪念某事件或表彰某人。自开埠以后,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上海,西方的纪念碑和雕塑的形式进行记事与表功也随之被采用。

上海西式纪念碑最早出现在1861年。当时,上海租界最早的开辟者英国,首先在外滩33号驻沪英国领事公署前的草坪上树立“红石纪念碑”, 正式的名称叫做“英领署地上十字纪念碑”。“红石纪念碑”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作为战争的胜利者,在中国的英国侨民特地从英国定制了花岗石十字架,以纪念那些与侵略中国的巴夏禮一同被中国官兵杀死的人。现在还残存着两块枣红色大理石基座。

卜罗德铜像,则是上海西式雕像建设的肇始。清同治元年(1862年)春,法国海军上将卜罗德(Admiral Auguste Lèopold Protet,1808~1862),指挥法军联合英军、华尔洋枪队等在上海附近与太平军作战,后来在进攻奉贤南桥镇时,被太平军击毙。1865年1月,法国人在法租界公董局内建立卜罗德铜,。铜像为典型的西方古典造型。

此后,英、美、法、德、日等国的纪念碑和纪念雕塑随着上海租界市政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相继在以外滩为中心的租界区域矗立起来(图1)。较为著名的有1890年11月8日英国人在南京路外滩竣工巴夏礼铜像(图2);1896年底,德国侨民和德商怡和洋行为纪念在山东海面遇风暴沉没的德军炮舰伊尔底斯号的70余名死难者,在外滩公园旁建立伊尔底斯碑,并将半截船桅树立碑上(图3)。1911年,法租界公董局在顾家宅公园内建立环龙碑,以纪念在上海上空作飞翔表演时失事的法国飞行员环龙,碑上置有环龙的青铜头像;民国2年,中英官商合力在外滩江海北关署对面马路的江边绿地建立起曾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达48年之久的英国人赫德铜像(图4);民国26年(1937年)2月10日,苏俄侨民在祁齐路、毕勋路口建立普希金纪念碑,优雅的碑座顶端置一尊青铜的普希金胸像,碑身正面用俄文刻有“俄国诗人亚利山大·普希金先生逝世百年纪念碑”(图5)。受西方纪念建筑造像之风的影响,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也开始建立西洋式的纪念碑和塑像。李氏族人首先在徐家汇海格路李公祠内立李鸿章胸像;民国18年10月10日,雕塑家江小鹣创作的孙中山铜像,在江湾五角场北首的市政府大楼前落成,像高3米,加上基座总高10余米(图6)。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出现过的纪念建筑、塑像应该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而确切数字则无从统计。

旧上海纪念碑和城市雕塑的影响力莫过于欧战胜利纪念碑,那高高底座上舒展双翼的和平女神雕塑像早已成为老上海经典的场景(图7)。在电影《间谍佐尔格》中,就是通过这尊雕塑反映20世纪30年代上海外滩全景的一个俯瞰的镜头;1941年,旅居上海的奥地利人费穆编剧,犹太人J·佛兰克导演的电影《世界儿女》中,这尊雕塑出现在电影的首尾段落,是故事发生的重要场地。如今周围老建筑依旧,雕塑早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了。

这座成为老上海经典记忆的纪念碑存世的时间并不长,但她记录了旧上海一段最辉煌和最沧桑的交替时代,已经成为旧上海血液的一部分。纪念碑的建设缘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战争结束后,有着古希腊罗马纪念碑艺术传统的英、美、法等国家,在各地修建了各种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纪念碑和雕塑,以纪念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在“一战”中,上海也有许多外侨远赴欧洲战场,加入各自国家的队伍,其中有一些人战死疆场,于是上海租界当局也在战后建立了欧战胜利纪念碑。

1917年,大战还在继续。公共租界的英国商会就开始向工部局提议,希望能建一座纪念碑以纪念上海英、法、俄、意等国侨民赴欧从戎的阵亡者,并建议这一纪念碑的位置设在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江边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接壤处。工部局同意了这个提议,并由英国商会通过法国商会,向代表法国利益的公董局征求意见。公董局也赞同了这个建议。大战结束后,上海租界专门成立了一个战事纪念委员会。至1920年,委员会始正式决定在以前所议位置建碑,并成立了纪念碑委员会,开始实际操作。由英商马海洋行(Messrs.Spence,Robinson&; Partners)的J.E.March负责设计。关于纪念碑的形式,曾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建成实用性的建筑物,如里面可以辟作商品陈列室,另一种是建成单纯的形象辉煌的纪念碑。主张后者的占了多数,委员会采用了后者建议。纪念碑的设计图案由委员会公开有奖征集。奖金最高达750两银子。最后通过的方案是:下为竖直的高大石碑,上缀黑色和平女神铜像,以求“永久之和平”(图8)。另外,地基和周围环境改造也花费颇多。 其中一部分经费由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当局承担,大部分来自向社会公众的劝募。1923年,纪念碑的地坪、碑身及周围的环境建好,向国外订制的和平女神的青铜像在1924年初始运抵上海。经安装后,两租界当局于2月16日举行揭幕典礼(图9)。

纪念碑呈长方形盒状,整个碑底座由钢筋混凝土砌成,中间为空心,墙面贴有花岗岩石料。纪念碑的碑身面上,镌刻着纪念文字和在一战中死难的上海侨民的姓名,两旁装饰着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兵器。碑座背面,“功炳欧西,名留华夏”八个大字,赫然而书。碑顶的上方,就是巍然而立的和平女神像了。女神像双翼高展,脚下两孺子分居两侧,怡然牵裙。

1941年底,随着美英向日本宣战,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公共租界的中心区,欧战纪念碑作为敌对国标志性的建筑物被拆下。两边铜雕的盔、胄、盾、甲等古代兵器被毁掉,碑面的文字则被全部磨去。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后,将拆下后尚保留着的女神像归还给英国领事馆。此时,上海外国租界已经被国民政府收回,西方人在上海的独立统治已结束,欧战纪念碑无法恢复。

从和平女神雕塑的建立到被拆除,虽只经历了17个年头,但已经被誉为远东第一纪念碑,成为旧上海文明的永恒象征。成为旧上海的象征绝非偶然,上海的时代发展阶段、文明样式、社會形态、市民的精神诉求共同为这尊纪念碑价值产生提供了逻辑条件。

旧上海是旧中国的一部分,却不是旧中国的缩影,上海之外是另外一种旧中国,上海是异样的存在,有自在的文明逻辑。上海的文明性质是多歧的、互渗的,是冲突中的平衡。西方原汁原味的文明在这里有自己的完整体系,附生在这个系统的社会在物质和精神上和伦敦、巴黎、纽约近在咫尺,而与一河之隔的浦东却恍若天涯。在上海孕育出一个西方城市社会形态的同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也从北京转移到上海。在其后的几十年里,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康有为、梁启超、鲁迅等等,上海囊括了那个时代中国大半的文化精英。在同一个时空之间,还有一个延续型的中国社会,属于整个中国文明系统中的一环,但是,二者的交叉并不充分,基本处于相互的封闭状态。租界是西方人的世界。西方人将欧美的物质文明、市政管理、议会制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都带到这里,使租界变成东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块西方文化“飞地”。迄今为止,中国还未出现像旧上海一样的市民社会。这就是西式纪念碑和雕塑被认可,以及欧战纪念碑成为城市标志的时代和社会逻辑。

旧上海是中国的城市,但更像是坐落在中国的西方城市。旧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文明特征几乎是西方的翻版。传统中国以经验为主的营造法式,在现代规划理念主导下的上海城市建设中,显然力不从心,只有建立在数理科学基础上的西方建筑体系才能够发挥作用。旧上海的建筑是亚洲地区最完整的最具规模的西方建筑群,20世纪20年代建设的锦江饭店,是那个时代世界著名的现代建筑之一。在物态上,旧上海比较接近于西方,各国租界内又有各自国家的特点,法国的、英国的、德国的、日本的,包括西方现代主义的,旧上海的建筑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即使今天的上海外滩,也比以西方移民为主的纽约更像欧洲的街景。老上海的纪念碑和城市雕塑具有在这样的建筑系统中产生发展的形式逻辑。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第四卷第一章《论公意是不可摧毁的》中说,“只要有一些人联合在一起,并人为他们是一个整体,那么他们就有了唯一的意志,这个意志指向他们共同的生存和公共福利。” 旧上海是旧中国社会形态中现代文明制度在中国土地上的唯一实践,唯一具有市民社会的城市。租界内的社会系统和西方是接轨的,也对周围的中国市政当局产生直接的影响。旧上海,尤其生存于租界内的市民,包括总数曾达到15万人的外侨和更多的中国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现代文明首先是西方化的。所受的教育、价值观是西方式的,或受到西方影响的。那么,体现市民社会主体价值的公共艺术必然为传统的西方艺术风格。

这些雕塑包含了旧上海的城市文化传统和文化性格,从而象征了旧上海的城市灵魂。

城市的文化是流变的,有时甚至是天翻地覆的革命。那么,特定时代的代表性雕塑或纪念碑在一个时代是文化的象征,在另一个时代,则可能没有与城市文化上的逻辑关联。一个城市乃至一种文明的象征物往往遭受与此文明同样的命运。美国世贸双塔在911中的轰然倒塌;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安静地站立一千多年,却在塔利班的炮火中化为齑粉,这恰恰反映象征物脱离不了产生的文明基础和文化逻辑。

注释:

①熊月之著,姜进编 :《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乡村里的都市与都市里的乡村——论近代上海民众文化的特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法]卢梭著,戴光年译:《社会契约论》,武汉出版社 2012年版,第 99页。

4.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四

逻辑思维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知现实世界的结果,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来反映客观现实,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培养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明确事物的概念,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从而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而聋生受到生理缺陷的限制,与外界的声音隔绝,语言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更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往往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有必要。为此,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略谈己见。

一、聋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

1.培养聋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分析是把对象分成若干部分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一个对象的各部分综合成整体的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两种不可分割的思维。系统论原理认为:首先从整体把握问题,然后研究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综合为整体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学会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三步计算应用题“一个服装厂原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时,先要求聋生对题目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即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条件,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一过程是一个初步综合的过程,再依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作线段图,指导聋生依据线段图分析,抓住关键问题:要求剩下的平均每天做多少套,就要知道剩下的套数和需要的天数,题中没有告诉剩下的套数,就要先算出……(如下图)

这样的分析一步紧跟一步,一环紧扣一环,一层一层扫清障碍,最后再引导学生把已知和未知、原因和结果及数量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确定解题途径,使聋生明确解题思路,培养了聋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聋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比较是确定对象和现象的相同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是人们进行思维的基础,它以分析与综合为基础,又成为抽象概念的前提。我尝试了让聋生在实践中培养这方面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2”的认识时,首先请两位同学站起来,问:站着几位同学?引导学生认识:“2”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接着让聋童进行排队游戏,两人排队,站在排头的是谁?排在第几?后面的呢?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抽象概括出1和1合起来是2;2可以分成1和1;2排在1的后面;2比1大;1比2小等。这样既使聋童理解了“2”的意义,又区别了与“第2”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而培养了聋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培养聋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1.培养简单的判断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进行判断,对事物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论断,法则、结论、定律、性质、公式等都是判断。为了培养聋生的判断能力,首先,要加强概念教学。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只有准确地理解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如:判断等腰三角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就要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其次,加强练习和反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让聋生独立判断的练习,在聋生的练习反馈中,针对聋生的错误,帮助其进行判断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2.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推理是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培养聋生的推理能力对于帮助聋生学习运算法则,分析解答应用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出示下表:

我注重培养聋生的推理能力,先让聋生填表,然后让聋生观察、思考、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表中什么数变化了?

(2)第2、3、4、5组分别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

(3)商有什么变化?

接下来引导聋生概括出通过比较发现的规律,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再反过来,让聋生将第4、3、2、1组同第5组比较,观察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特点,概括出规律。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到概括出问题的答案这一教学程序,来培养聋生的推理能力。

三、培养聋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1.提供感性材料,培养聋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有很强的抽象性,而聋生认知心理都是以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的具体感性知识为特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运用直观教学,尤其是对低年级的聋生,可通过实物、图片、课件等直观教具,使他们的认识建立在直观、生动、形象的事物上,从而缩短聋生的认知过程,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聋生的积极思维,在聋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进行抽象概括,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使认识提高到理性阶段,以更深刻、更准确、更完整地反映客观现实。如,教学一年级聋生“5”的概念形成,先让他们数出5支铅笔,5本练习本,5个同学,5张课桌等,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它们抛开非本质的特征:类别、形状、大小、颜色等等,而抽象得出它们的本质属性――是5个单位的物体,从而得到“5”这个数的概念。

2.构建知识体系,培养聋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的逻辑结构蕴含在事物的内部,聋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不能把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思维没有深度。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对象的整体结构、关系,注重引导帮助聋生构建知识体系,不仅使聋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也能培养聋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聋生的数学素质。如:在复习直线、线段、射线时,可以帮助聋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成下表:

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聋生进一步理解了直线、线段、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抽象概括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针对聋生的认知特点来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创造知识情境,善于引导聋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思考问题,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活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发展聋生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5.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五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一、            梳理积累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从逻辑的角度看,“概念”揭示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               ,我们凭借概念可以准确地把一种事物或现象与其他事物或现象区别开来。

(2)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               ,外延则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             。

(3)“命题”是                             ,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4)推理是                         的思维过程,往往要通过        的语言形式来体现。

(5)逻辑规律主要有“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同一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命题必须始终保持      ,不能中途           ,          。“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针对同一个对象,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                 ,肯定一个,就必须                ,不能两个都肯定。“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不能                     。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

(1)概念与词语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有的概念有许多词语与之对应,例如:

,有的词语能对应多个概念,例如:                             。

(2)概念与概念的关系,主要有“全同关系”,例如                        ;“包含关系”,例如                 ;“交叉关系”,例如                   ;“矛盾关系”,例如               ,和“反对关系”,例如                              。

(3)逻辑中的命题和语言中的句子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个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例如:“小刚打碎了暖瓶”可以说成                         ,或                     ,三个句子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同一个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例如:“我喜欢杜鹃”,可以表达                           和                            两个命题。

(4)“三段论”是由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的推理形式。例如: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1)下面的语句能表达命题的是(  )

A.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B.能不忆江南?

C.多么蓝的天哪!

D.请把门关上。

E.你去过杭州吗?

(2)下列命题不是真命题的是(  )

A.鲸不是鱼。

B.一个三角形要么是直角三角形,要么是锐角三角形,要么是钝角三角形。

C.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D.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4.指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

(1)A.看    B.瞧

(2)A.瞥    B.看

(3)A.瞥    B.仰视

(4)A.看    B.仰视    C.俯视

二、实践探究

5.请指出下列句子的逻辑错误,并加以改正。

(1)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唯一的幸存者。

(2)空军战士的雄姿在万里长空飞翔。

(3)行车速度的快慢是造成这次车祸的重要原因。

(4)隆重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5)他因为捍卫大家的利益,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6.探究释疑。

(1)一位小学生了解了智能机器人之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机器人会不会比人更聪明?”

教师回答:“不会比人聪明,因为机器人毕竟是机器。”

学生质疑道:“机器人会看病,而我们都不会,许多人下棋下不过机器人,这不是是说明机器人比人更聪明吗?要是它太聪明了,把人关进动物园怎么办?”

这位学生的思维犯了什么逻辑错误?如果你在场,该怎样为他释疑?

答:

(2)数学家斯摩林,根据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编成一道逻辑推理题: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的铭牌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盒里”,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求婚者可运用什么逻辑规律来猜测?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_

参考答案:

1.(1)本质属性  (2) 根本属性  具体范围  (3)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     (4)由已知命题得出新的命题  复句  (5)同一  偷换概念  改换话题  同时都是真的  否定另一个  同时都是假的

2. (该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答对即可)(1)例: 母亲、妈妈、娘等词语表示同一概念。“书”这个词语分别表示“书信”“书写”“书本”等不同的概念。  (2)例:全同关系的如“教师”和“老师”;包含关系的如 “数学”和“高等数学”;交叉关系的如“青年”和“解放军官兵”;“矛盾关系”如“生”和“死”;“反对关系”的如“哭”和“笑”  (3)“小刚把暖瓶打碎了”“暖瓶被小刚打碎了”   “我喜欢杜鹃花”   “我喜欢杜鹃鸟” (4)例: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我们无一例外。

3.(1)ABC(D是祈使句,E是疑问句,都没有明确地做出判断)  (2)D (努力奋斗只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条件之一,仅此一项条件是不够的。)

4.(1)全同关系  (2)包含关系  (3)交叉关系  (4)A与BC是包含关系,B与C是反对关系

5.(1)自相矛盾。可改成“他是众多遇难者中唯一的`幸存者。”(2)概念不明确(词语搭配不当)。可改为“空军战士驾驶的战鹰在万里长空飞翔。”(3)自相矛盾。可改为“行车速度过快(或过慢)是造成这次车祸的重要原因。”(4)判断不当(句子杂糅)。可改为“隆重纪念五四青年。” 或“五四青年节来到了。”(5)推理不当(将目的关系误作因果关系)。可改为“他为了捍卫大家的利益,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6.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六

机械11-4李瑞超

摘要: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特性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以科学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主流。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传承弘扬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有着长远的意义和价值。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1)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此,必须保持文化的稳定,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所以我们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搞清中国文化发展的阻力,意识到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上如何把握好自己的方向。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精华独特

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体,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2)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以她特有的方式促进推动着我国不断发展进步。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中国独特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文学艺术体系。它形成于中国历史的早期,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变化,但又始终保持一个基本一致,贯穿始终的文化内核。

2中国文化价值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

中国文化有着博大精深的魅力这是世界不可否认的。在西方各国面对中国文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和证明。

(1)中国传统文明首先带给西方的印象是中国人的沉稳、人情、善良

对于西方人来说,_中国人永远是个谜。中华民族是一个既有着突出个性又有着优良传统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这是世上其他民族所无法匹敌的。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是最富有魅力的,尤其是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表现出来的沉稳干练。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熏陶,中国人重“天理”和“人情”,做人要讲“通情达理”、“重情重理”、“人情人理”、“情理交融”等等。从以上的成语可以看出,传统的文化环境决定了为人处事既讲“人情”又讲“天理”,并且把“情”放在“理”之

前。中国人最崇尚情谊,把个人、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重视培育孩子,有非常清晰的丈夫妻子的角色定位。他们也把自己的国家当作家庭,所以中国的家庭关系相当牢固。

(2)中国文化里对家庭的责任感根深蒂固。

中国人注重责任心,在现实生活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民族大义之责,我们用这种民族大义之责换取一个民族的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在其位,谋其事”,这是工作的职责,我们用这种工作的职责来换取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父慈子孝,夫妇和顺,兄友弟恭”,这是家庭的责任,我们用这种职责来换取家庭的和睦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的美德,正是这样的美德,让西方人不断肯定东方人的优点。

二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利条件和严峻挑战

虽然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硬实力相比还相对落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不相适应,与中华文化的辉煌历史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相比还不相匹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在面临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3)贬低中国的文化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本国的文化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冲击。到了今天我们已经开始变得以贬低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以为常了。这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巨大的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观察各国的文化发展,很多国家都是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宣扬和传承,而我们已经开始攻击自己的文化了。比如,《红楼梦》对于中国是不可磨灭的文化巨大瑰宝,对于西方也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国内有很多人去批判它,说它是一次巨大的失误。这样的偏激思想只会严重阻碍中国的文化发展,而没有积极的意义。(4)只有被西方国家认可的文化才是科学的在西方文化的日益冲击下,有很多人认为只有被西方学术认可的中国文化,才是科学的,才是正确的。如果不能被认可则是没有价值的,没有意义的。中国人讲的是文化的和谐、思想的统一,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外的东西正确的,那么国内的文化岂不是没有意义了,我们更多要注重的是怎样才能在国内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弘扬和传承。

三如何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域内各民族人民历经数千年所积累和积淀下来内涵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她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源泉,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民族在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家庭等方面都形成了浓厚而丰富的优秀文化。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民族财富,作为后人的我们,必须认真地子以传承并使之继续流传下去。(5)尊重中国文化核心价值

第一,我们必须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有很多的中国文化大家都陌生了,不要只是除了书本中的文言文课文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

第二,要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的文化价值核心观是可以融会贯通的,都有着各自的通性,可能也有不同的地方,这是避免不了的。

第三。学习西方文化前提是在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国传统文

化“国宝”)基础上,去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绝对不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去全盘西化!(6)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速度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走世界是历史的必然要求。(7)在面对全球化的变化和发展中,躲避和逃脱都不是办法。只有利用在文化的进程演变中将文化吸取和改良才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中国的文化是“和谐”,但是很多的西方人并没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西方国家已经将快速发展的中国作为假想敌。各种对于中国打压理论纷纷出台。我们要警惕这样的事件对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只有使中国不断的加快全球化的进程,并积极的宣传中国文化,才能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3在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创新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长期积淀,形成为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到了社会心理的深层,她的影响随处可现的。只有深入学习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中国,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诚信、感恩、孝道、仁德、慈爱、正气、勤学、节俭、修身、立志等等的弘扬;浓缩了传统文化立世做人荣辱观的“八荣八耻”的提倡;基于传统和谐精神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等等。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注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大力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积极先进内容,充实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中国文化不仅与世界文化同步发展进步,更要让充分体现民族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从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光荣的发展历史,以赢得世界的尊重,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文化软实力建设不等于文化产业,但是却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西方国家正是看到了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才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8)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可以从发展文化产业入手,在产生经济效应的同时又能加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的弘扬了中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哟有着巨大的价值,我们要善于挖掘与传承。在文化的国际交流中我们要对国外的文化采取吸收和包容的态度,对中国文化弘扬,赋予其新的含义。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克服发展中的阻力,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小英,高校图书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途径,商品与质量2011 年 8 月刊

(2)[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邓显超,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机遇与挑战,长白学刊2009 年第 2 期

(4)崔海英 邵丽君 王晶,探析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天下论文网2011-8-12

(5)李彩云,新形势下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学习2002年第7期

(6)徐琴,试论新形势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经济与文化

(7)王广军,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论苑

7.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七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学校文化建设之文化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有形(外铄)文化与无形(内生)文化,前者指的是学校文化的物态建设,后者则指学校文化的品格形成。学校文化建设是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协同发展的过程,学校特色彰显的外铄价值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内生价值是学校文化建设相依相促的双重价值诉求。

1. 外铄的价值诉求———学校特色的彰显

学校是教育的圣地,是文化传承与再造的结点,虽然所有学校的使命为教书育人,但在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及学校建设过程中,不同学校都有相应的侧重点,其根源在于学校文化的历史源起与发展指向,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基因影响着学校的建设特色。一方面,学校文化有助于学校“三风一训”的建设。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体现在校风校训上,它既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和精神,也是学校特色的灵魂和精神,是学校特色之所以成为特色的文化内核[3]。一个学校的指导理念、教育思想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导向,而这一理念的形成,来源于学校文化。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的重要依据。此外,学校文化还体现为具体的学校制度建设的浸润,学校的相关制度都是学校文化的某种写照,正所谓没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制度是死板生冷的条条框框[4]。因而,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出对固有文基因的尊重,同时注重学校文化对于规章制度建设的浸染功效。

另一方面,学校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形成。严格意义上讲,学校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上位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文化的符号、载体与表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多集中于校园内物质环境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囿于校园空间,注重外显动作,聚焦“器物”层面而非意义关系[5]。这使得学校文化建设的旨趣大大消减,也无形中遮蔽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固有意义。因此,着眼于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既关注显性的器物文化,也关注与之相关的意义文化的生成。

2. 内生的价值诉求———师生的共同发展

学校发展的生命在于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不断发展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依托,应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内在价值向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文化内涵通过其文化品格和文化担当体现出来,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具有一种学者的鲜明的文化品格,在教育生涯中表现出特有的文化担当[4]。完整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有完善的文化品质。学校文化的重视与建设,可以使教师摆脱成为教学的机器,实现从教师职业向教师事业的超越。教师是有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的,这样他的教学才不是枯燥乏味的,在学校文化的渲染下,教师是文化的个体,在文化的支配下践行着职业行为,学校文化赋予教育者的是一种品格导向和操守,是教师从教当中所坚持的内在实质。因此,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在刻度。

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要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重要主体,也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4]。学校教育的旨趣在于育人,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就可能有什么样的育人实践,进而就会有什么程度的育人目标实现。可以说,不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学校发展是偏离了应有轨道的。实际上,在促进学生发展这个维度上,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与价值自不待言。学校文化不应该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而是被学生所理解的内隐存在,学生的学习也一样不是单纯知识的累加,否则便是知识的容器。因此,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发展,不完全是以课堂为主,而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远性和持久性。

二、隐性课程的内在特质

隐性课程是以潜隐的方式存在的课程形态,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隐性课程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正是因为这种作用发挥方式的隐匿性,才使得其意义更加深刻。从文化的视域中审视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分析隐性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的内在关联,进而找寻此二者有效结合的方式,为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发实践指明方向。

1. 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承载

隐性课程致力于将隐藏于学校教育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工作[6]。对于隐性课程所传递的隐性内涵,它的承载方式是有形和显性的。首先,体现在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校内的建筑形式与风格,图书馆的存书质量与开放安排,校园环境设计与展示,教室设备与空间布置,校园服务体制与后勤保障等都在直观层面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良好的外在文化背景的渲染下,学生的情感、意志与态度都在这种影响下有所调整,进而提升学习品质。其次,体现在校园组织活动上。根据学校的发展要求,学校会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围绕某一主题的学生活动,这种活动虽然形式丰富灵活,内容生动有趣,与课堂教学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区别,但这种有形的存在方式影响学生于无形当中,学生获得的是现实与精神的双重体验。再次,师生本身作为一种外显的表征形式。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元素,师生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载体,教师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其自身的价值修养、学识品质、人生发展规划、言语形象等都在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发展,学生对于学生的影响,更是最直接的替代性强化。此外,学校领导、管理和服务人员等,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充满无限的人文关怀和积极强化,学生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情感冲击,随之体现的便是行为矫正或坚定前行,他会以更为积极的行为方式回馈身边的人,这样的行为力量,是透过隐性课程呈现的。这些都说明,隐性课程本身承载着重要的显性价值,而这些价值实际上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

2. 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蕴藏

隐性课程的价值存在方式主要是暗示、感染、模仿等,对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当中,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无意识习得,又基本上是无意识的“能量释放”[7]。具体而言,隐性课程所蕴藏的潜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感的陶冶。学校教育育人,不仅仅是知识的丰满,还有情感的提升,人格上的健全,情感是人内心深处的强烈触动,是在渲染的前提下的真实体验,是超越于课堂空间的广泛涉取。二是态度的提升。学校文化建设是学生学习态度提升的催化剂,是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潜在力量,学校的价值理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态度流,这种态度不是植入而是生成和导向,在不断体会和熏陶下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具有这样的作用。三是道德价值的导向。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强调,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来得更加有力”,他要求“利用隐性课程进行道德教育”[8]。隐性课程的在这一层面使得道德教育由教化转向熏染,从而使德性融在血液里,嵌入在思想中,体现在行为上。隐性课程的这些潜藏的价值,一方面为学校文化建设指明了基于课程视点的出路,另一方面也使得隐性课程建设更好地体现文化的要义。

三、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内在实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有形的、外铄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承载不谋而合,无形的、内生的价值诉求与隐性课程的潜在价值蕴藏殊途同归,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逻辑机理,这一逻辑运行共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开发的实践。

1. 价值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指引隐性课程开发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是无形中有有形,有形中映射无形的交互过程,而隐性课程的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也是交互一体的。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之一便是价值引领,即学校文化建设指引着隐性课程开发。学校是育人的场地,文化体现着人文素养,学校文化是关乎师生发展、人类进步的精神抽象,它指引着学校发展的所有有机系统,隐性课程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上层定位与行为方式体现和传承学校的精神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宏观指引隐性课程开发,是隐性课程研发的依据,贯穿其内部与外部组建,延伸于显性与隐性体现,是隐性课程的灵魂所在。显性课程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划等,对于学校文化的体现相对来讲是不明显的,与显性课程不同的是,由于隐性课程本身的内在特质,决定学校文化对其影响的直接性与广泛性。学校的校风班风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文化场地,一种风气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要有文化成分的参与,隐性课程的真正实现,是一定要在这种氛围下进行的,这样其本身的潜移默化、渲染性、内隐性与这种文化学术风气完美契合,才能使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学校的发展最终目的就是育人,其内部机制体制不同,方式方法有别,学校的主体教学更强调的是知识教学,规章制度、管理措施更侧重强调行为矫正,而学校文化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和有针对性,却往往可以较为全面地、真实地发展一个更优秀的人才,隐性课程的最终夙愿恰恰如此。这说明,在关系思维中审视,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具有共通的价值旨趣,而在这一价值旨趣的实现中,需要发挥学校文化建设之于隐性课程开发的价值引领作用。

2. 实践促动:隐性课程开发助力学校文化生成

在实践层面考量,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体现为隐性课程开发对于学校文化生成的推动作用上。这是由学校文化建设和隐性课程开发有着共同的实践性这一特性所决定的。隐性课程追随于学校文化更重塑着学校文化,隐性课程开发是在开发内隐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将文化的渗透、人格的塑造、意识的培养及行为的调整与改正等融进学校文化之中,成为学校文化新的内质。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则是学校文化的重新选择、加工、提炼、升华和再造的实践,正是这种实践推动了新的学校文化的生成。这种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文化传递弥合了显性课程的某种缺憾。隐性课程终究是课程建设的一部分,它承担的直接责任即为教学,只是在形式与内容上和显性课程之间有所不同,它属于课程,只是延展广泛,伸缩自由,通过隐性课程可以拉近文化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缄默的、内隐的课程价值得以更好地被承载。在这个意义上,隐性课程可以相对直接地承载和表达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同时使得学校文化建设与育人的实践更加紧密。二是隐性课程开发的文化回应性使得课程与文化更有效融合。隐性课程类属于课程,相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它的针对性,学校文化主要还是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体现一种文化内涵,这种包容与涵养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同时也是无法深入触及的,而隐性课程开发恰恰使得这种文化属性更好表征。因此,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使学校文化浸润进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从而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性为学校文化的改造重建奠定了基础。隐性课程开发就是要让潜在的、内隐的、缄默的文化价值融进课程运行的实践中,让课程在更好地发挥文化选择与文化价值承载作用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文化建构价值。同时,隐性课程开发中关于潜在内容的筛选、组织、显性化等环节,也是学校文化的重新判识过程,这种课程开发的实践本身使得学校文化在反思与改进中获得新生。

摘要: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以特色的彰显为外铄价值诉求,以师生的发展为内生价值诉求。学校隐性课程具有显性价值承载和潜在价值蕴藏的双重内在特质,这是学校文化与隐性课程内在关系的逻辑机理。基于此,解析学校文化建设与隐性课程开发的互动逻辑,在于以学校文化建设指引隐性课程开发的价值引领和以隐性课程开发助力学校文化生成的实践促动。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价值诉求,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开发,关系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彭刚.课程改革的视野: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和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9).

[3]彭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8(2).

[4]张武升.论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J].教育研究,2009(11).

[5]张释元,谢翌,邱霞燕.学校文化建设:从“器物本位”到“意义本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6]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文化价值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

[7]何云峰.隐性课程的理论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8.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八

冷战后重新讲述间谍故事

冷战年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主导了人们的文化想象。监听、窥视等情节因其自身所具备的惊险、刺激等因素,往往被彼时颇为流行的间谍类型片所吸收,纳入到美苏对抗的结构之中,英国的詹姆斯·邦德——007系列影片,前苏联的《最高的功勋》、《海底擒谍》等就是这一叙事脉络的代表作。而表现普通民众成为政府监控对象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尚不多见。

然而,伴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不战而胜”,主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突然终结。曾经深刻地内在于冷战结构的间谍片,一下子丧失了其现实对应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方式来重新讲述间谍故事。于是我们会发现,冷战结束后的间谍片不再主要以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来编织情节,而是开始呈现政府情报部门利用高科技手段监控无辜的民众。从斯诺登所揭露出的“棱镜”监控项目来看,这一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转向显然不是好莱坞导演、编剧们的杞人忧天,而是他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锐捕捉。不过一向作为美国主流意识形态载体的好莱坞电影,并不会真的像斯诺登那样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美国政府,而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丑恶的社会现实予以美化。

“审判失败者”的逻辑

冷战后出现的表现政府情报机构肆意践踏公民隐私的影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依据“审判失败者”的逻辑,将故事的背景放置在冷战时代的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揭露所谓“铁幕”背后的集权主义行径。《窃听风暴》是其中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虽然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但却并没有背离“历史由胜利者所书写”的主流逻辑。

它讲述的是民主德国国家安全局在剧作家德莱曼及女友克里斯蒂娜的家中安装了大量窃听装置,由特工魏斯曼负责对他们进行全天候监听。在影片开始处,魏斯曼恪尽职守,将德莱曼每天的谈话一一记录在案。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位刻板严肃的特工渐渐为自由的理念所感召,对其监听对象产生了同情,开始把一些“不轨”言论从监听记录中删掉,甚至暗中帮助德莱曼销毁证据,使其免于被捕。在影片的叙述逻辑中,民主德国的共产党政权及其情报机构简直就是邪恶的化身,他们肆无忌惮地对德莱曼的演员女友实施“潜规则”,完全无视公民的隐私权,并随意封杀那些具有独立思想的艺术家;而以联邦德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则象征着自由与民主,鼓励德莱曼和他的朋友们抨击本国政府对艺术家的迫害,并帮助他们在“民主世界”发表作品。

影片正是通过正义与邪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以及自由民主与集权专制等一系列二元对立关系,将东欧的社会主义实践贴上“邪恶”的标签。而利用高科技手段窃取公民的隐私,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利。显然,这种在后冷战时代对冷战失败者进行审判的文化想象中,西方国家的身上似乎没有沾染上点滴冷战的血污,永远是纯洁与正义的象征。

冷战逻辑仍然是美国潜在的行为准则

与上述第一类影片极力美化西方国家不同,第二类影片则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性,指出美国的情报机构,如中央情报局或联邦调查局等,和他们的对手一样,全都在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普通民众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监控。诸如《国家公敌》、《鹰眼》以及《夺命手机》等影片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以这批电影中艺术水准最高的《国家公敌》为例, 它讲述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局高官雷诺兹为了获得升迁的机会,派人杀死了阻挠自己的国会议员,却不料正好被一台用于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机将凶案现场记录下来。为了找到这盘录像带,他以例行训练的名义对黑人律师迪恩进行全方位监控。由于害怕迪恩将录像带中的内容披露给媒体,雷诺兹甚至还指使手下利用各種技术手段,任意捏造迪恩参与洗钱、为黑帮服务、婚外情乃至谋杀情妇等罪行,来败坏他的名誉,让所有人不再相信他。正像影片中前国家安全局特工布瑞尔所说的:“政府从40年前就开始和电信业勾结,你的银行账户、电脑档案、电子邮件以及电话等,全都被随时监控。”迪恩这个生活安逸、事业顺遂的中产阶级成功人士,一夜之间就被政府情报机构“整”得妻离子散、身无分文,连人身安全都受到直接威胁。在庞大的政府组织面前,迪恩根本没有反抗的可能,最终只能靠着自己的机智,借助另一类型的犯罪组织——意大利黑手党的力量,才勉强得以脱身。

斯诺登事件后,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突然成为美国市场上的畅销书。书中的“老大哥”幻化为美国政府的另一副面孔,继续监视着普通民众,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虽然《国家公敌》是作为1998年的“贺岁片”在圣诞节档期上映,但由于这部影片颇为真实地刻画出政府有能力全面掌控普通民众的命运,并暴露了中产阶级那看似安稳的生活实际上是建立在一连串可以随意更改的电脑数据的基础之上,因此该片并没有让美国的中产阶级观众感到轻松愉快,反而令他们人人自危,甚至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严重恐慌。当时的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就政府是否有权监控人民展开激烈辩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部电影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残酷的社会问题,但却将政府的肆意监控呈现为某个野心勃勃的“反面人物”为了个人利益而实施的恶行,并没有触及美国社会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影片的结尾,雷诺兹在与黑手党火并时中弹身亡,其阴谋也随后败露。国家安全局立刻介入调查,还迪恩以清白,并将雷诺兹的手下绳之以法。由于影片刻意凸显雷诺兹在性格上的阴险毒辣、自私自利,其背后逻辑似乎是只要把这类恶人从体制中驱除出去,政府就能捍卫人民的利益,哪怕它正在对后者进行无时无刻的监控。

可以看出,这些电影要么把政府对民众的监控呈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专制暴政,要么将其表现为民主体制内部某些败类的所作所为。在这样的文化逻辑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显然占据着道德的制高点,垄断了自由与民主的旗帜,成了正义的化身。即使西方世界同样存在着践踏公民隐私的“偶发事件”,那也不过是少数人的恶行,根本无涉制度本身。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美国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其他国家的人权问题指手画脚的原因所在。因为这一漏洞百出的文化逻辑,早已通过好莱坞电影的文化输出,印刻在全球电影观众的头脑中,成为不言自明的“真理”。

斯诺登事件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就在于他对“棱镜”监控项目的披露冒犯了这一“真理”,让美国政府的虚伪面目真实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了戳穿其假面的一道裂痕。颇有意味的是,斯诺登事件发生以后,英国作家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突然成为美国市场上的畅销书。这本描写“老大哥”无时无刻不在监视民众的科幻小说,在冷战年代一直被西方世界当作是攻击社会主义国家践踏人权的有力武器。有人甚至认为,这部小说和阿瑟·库斯勒的《正午的黑暗》、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一起,消解了苏联社会主义实践原本所具有的正面形象,成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然而斯诺登事件之后,美国读者不无感伤地发现,“老大哥”并没有随着当年苏联的解体而烟消云散,而是早已幻化为美国政府的另一副面孔,继续监视着普通民众,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冷战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历史的终结”,冷战逻辑仍然是美国政府潜在的行为准则。

9.探究逻辑与文化论文 篇九

11月,笔者前往追栗树村进行实地田野调查。追栗树村辖属麻栗坡县大坪镇戈令村委会,主要为傣族世代居住,属傣族水傣支系。追栗树村现有97 户、400 余人,有王、鲍等傣族姓氏,村民主要种植水稻。本文基于实地田野调查,试就追栗树村水傣稻作经济、祭龙、建筑、节日、饮食和婚姻习俗以及舂米、酿酒技艺等文化传承结构系统及其变迁进行初步探析。

一、水傣文化传承

(一)稻作经济

追栗树村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较好,村寨前面有一条河流流过,村寨后面有树木葱葱的山作为天然的屏障,再加上世世代代传承着原始宗教崇拜的年度性“祭龙”活动,使得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得较好,村寨水源较为充足。这即是孕育村寨水田稻作农耕经济的内在性成因之一。追栗树村水源充沛,水田多,山地少。为此,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追栗树村既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水傣,又塑模而成水傣传统的水田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依山傍水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和肥沃的土壤是造就追栗树村水傣传统稻作农耕生产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村寨地势最低处的河流至村寨地势最高处的龙山,村寨地势呈现出缓坡态势,点缀其间的是错落有致而自低向高渐呈缓坡层级分布的一丘丘梯田。受制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村寨水傣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肥沃的土壤使得稻谷亩产量较高,较为充盈地供应着村民日常生活所需。其中,糯谷种植的面积相对较多。这是因为,村寨水傣举办传统节庆、招待亲朋、子女婚嫁以及祭龙、祭祀祖先等诸多重要场合都要使用糯米制作而成的傣家传统糯米系列食品,诸如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香茅草糯米饭和竹筒糯米饭等。

现在,村寨依然承传着用掼盆直接在田中打稻谷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这样,既不致让稻谷掉落田中,又便于在田中直接将稻草晒干后喂牛。

(二)祭龙

追栗树村仍然保留着原始宗教崇拜,龙崇拜即是较为重要的崇拜之一。村寨地势最高处有龙山,其间巍然屹立着3 棵追栗龙树,这3 棵龙树已经受了几百年的历史沧桑和风雨,俨然成为点缀在周边郁郁葱葱的树木、森林之中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这3 棵追栗龙树尚结有追栗果,一般情况下追栗果可摘取食用。但是,此地被村寨水傣视为神圣而不容冒犯的特殊场所,身体不清秀者(尤其是孕妇)不能到此地,懵懂无知的小孩也不敢轻易踏越此地“禁区”。因此,追栗龙树树枝上依然挂满了追栗果,地上也散落着不少追栗果而无人敢来拾捡。

3 棵追栗龙树处竖立有龙山神位碑,其上书写着:“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林茂粮丰,共享太平”。大年三十晚上,村寨每家每户出一男或一女,共同凑钱买一头三四百斤的黑猪,统一集中到龙山神位碑处举行祭龙活动,并平均分摊祭祀活动的费用。祭龙时,用一头黑猪,一只公鸡,一点酒,一包糯米饭,点香、蜡烛,烧纸钱,并念:“让龙来保福保佑村寨五谷丰登,无灾无难,风调雨顺。”期间,其他2 个自然村与追栗树村一样每家每户出1 人共同参加祭祀龙山活动。当天,参加祭祀龙山活动者就在此处吃饭,每家每户还要分配一点猪肉带回家,被村寨水傣视为“龙肉”。带回家的`“龙肉”先祭祀祖先,再由本家族成员共同享用。

(三)建筑

以前,村寨水傣传统建筑大多是土墙房,并以茅草覆盖屋顶。茅草屋顶与二楼楼板之间砌筑有厚实的土泥巴层,可起到防火或隔离火势的作用。同时,土墙房墙壁较为厚实,具有天然的保暖功能。村寨水傣土墙房还传承有“家山墙”,即是在土墙房一楼侧边的墙壁上挖出一个洞。“家山墙”具有两个功能:一是防盗的功能,这是因为过去村寨及其周边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时常遇有盗贼前来骚扰,一旦盗贼将大门反锁时,主人家可从此处逃出屋外求生,或以此作为“枪眼”予以及时还击;二是防火的功能,如果房屋发生火灾,茅草屋顶向前方倒塌而不能从大门逃命时,可将此处作为“应急通道”以逃生,从而增加生还的机会。

另外,“家山墙”也有便于主人家尚未婚嫁子女自由进出房屋谈恋爱,可从此处进出而逃避父母监管的视线。这是因为,在过去父母包办婚姻时代的传统封建社会,青年男女缺乏相互接触、交往、恋爱的机会。

在村寨水傣传统建筑中,主人家较为讲究房屋大门的朝向,以测定与主人生辰八字是否相生相克来决定大门的朝向,即是以趋吉避凶、无灾无难和万事顺利为最终取向。在传统建筑中,老人一般都是住在房屋一楼的右边,但是如果大儿子成婚老人就要搬至左边。以前,在传统土墙房一楼老人住处一般设置有火塘,以便于天气寒冷时取暖。

溯源于房屋卧室位置安排的长幼有序原则,因此村寨水傣世世代代传承着“以房论辈分”的习俗,即:大房永远是大房,中房永远是中房,小房永远是小房,其子女辈分大小就依此排定而不论年龄大小。

在村寨水傣传统建筑中,一般都是在房屋前面用竹篾笆给圈围起来,并精心挖置有一个水塘。房屋前面的水塘具有两个功能:一是养鱼,以便遇有客人来,可以临时作为就急食品予以招待;二是如果房屋发生火灾时,便于就近取水灭火而减少损失。

(四)节日

溯源于传统的水田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村寨水傣世世代代传承着六月六和尝新节等传统节日。六月六:小年。姑娘前往娘家拜年,期间用一包糯米饭、一壶酒和一只公鸡献祭祖先。9 月:尝新节。期间,村民用糯米制作成扁米,以此作为礼物送给后家。每家每户制作绿豆饭邀请外村亲朋共同享用,并献祭鱼,此意示着“年年有余”。

(五)饮食

村寨水傣传承有传统食品,传统食材辅料有香茅草、柠檬叶和绿豆等。村民从山中、田地中取来香茅草,将其分成两段,根用于制作香茅草糯米饭,叶子与剁碎的鸭脖制作成鸭脖菜。用香茅草根制作香茅草糯米饭,其中一道较为重要的工序即是用传统木甑子蒸熟。香茅草糯米饭既具有香茅草根的浓厚香醇味,又具有糯米的自然清香味,让人回味无穷。用香茅草叶制作的鸭脖菜,因鸭脖中渗入了香茅草叶的浓厚香醇味而食之口感极佳。

村寨种植有柠檬树,柠檬的用途较为广泛。村民将柠檬果拧碎取汁放入蘸水中,可提升蘸水的质量和口感。村民将柠檬叶作为食材,制作而成柠檬鸡、鸭,柠檬鸡、鸭因具有柠檬叶的醇酸味而味道酸爽并有助于提高食欲。

村寨水傣种植有金竹、竹笋竹和大刺竹等竹子品种。为此,村民往往“就地取材”并将竹子广泛地运用于劳动生产、社会生活中,充分地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村民利用金竹编织竹箩等劳动生产用具,利用金竹编织竹碗箩等生活用具,利用竹篾笆圈围大门以及大门前的鱼塘,??

竹笋竹可以食用,嫩竹笋可制作成竹笋干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不嫩的部分可制作成酸竹笋与其他食材予以组合食用。村民利用厚实的大刺竹作为辅助材料,与糯米一同制作成传统竹筒糯米饭:村民砍取大刺竹,砍成两端都留有竹节的竹筒并自一端掏口,从此处将比例适当的糯米和水灌进竹筒内,再用芭蕉叶堵住竹节筒口,之后用火慢慢烧即可制作成竹筒糯米饭。烧制的竹筒糯米饭浸透着糯米的香醇味和竹子的清香味而让人食之倍感其味美不胜收。

村民将绿豆去皮浸泡与稻米混合搅拌,再行用木甑子蒸熟而制作成绿豆饭,食之顿感醇香味极为浓厚。

(六)婚姻习俗

以前,青年男性大多是以三弦声传情而寻求意中人。青年女性如果被男性三弦声“声声”打动就会主动前来对歌,其间往往以鸳鸯等比喻的方式表露情意,而非直白的表意。通过一来一往的对歌,使得青年男女双方相互间有了进一步接触、交往的机会和空间。

以前,新娘出嫁当天,由较为年长的女性长辈为其梳、盘头,戴头帕、头饰,穿戴衣服裤子、银饰品项圈、银手镯。服饰穿戴完毕,新娘出门前献祭祖先并哭别父母家人、亲戚朋友,以示离开父母亲朋的依依不舍之情。新娘不能自己出门,必须由家中亲人抱出门并扶上马。迎娶新娘到新郎家大门前,先行由新郎将置放于大门前的三角竹架反绕二圈、正绕一圈用脚踢开后,新娘才能进家门。新娘必须在新郎家祖先牌位前跪拜,并由新郎家长辈献祭祖先。同时,新郎、新娘要端茶(酒)奉敬新郎家男性、女性长辈,长辈送“新婚顺利,白头偕老”等祝福语并给予“回礼钱”。

在操办婚事期间,新娘家书贴对联:“三杯美酒迎乡女,一席淡菜宴佳宾”“情如鸾凤宿同林,意似鸳鸯飞比翼”;新郎家书贴对联:“喜到庭前定是双,福来堂上还成伍”“昔日同栽连里树,今朝共饮合欢杯”。

(七)舂米和酿酒技艺

以前,村寨水傣使用水碓、石碓舂米,以此供应村民的稻米用量。同时,村寨水傣还承传有传统的酿酒工具,以此法酿造的米酒酒度低,也有酿造小锅酒的。以前,都是用山上的99 种野草来制作成酒药,其中掺入有少量的断肠草。村寨水傣传承着糯米酒的制作流程,即:将蒸熟并加有酒药的糯米饭放进竹篾内,历经一个星期发酵,再装入一个小竹箩内置放于盛装有水的桶中,一个多月后即可饮用。其中,小竹箩可起到过滤糯米饭的功用,而桶中盛水量的多少则决定着糯米酒的甜度(酒度)。

二、水傣文化的变迁

(一)传统祭龙活动的变迁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村寨水傣祭祀龙山活动期间再造并融入了宣传国家政策、生产计划,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现代性社会事项。祭祀龙山活动时间为期3 天,3 天内不准挖竹笋,不准砍伐森林,否则予以重罚并负责重新操办祭祀活动的费用。其间,以祭龙活动神圣性作为社会控制的必要教育手段,灌输并倡导森林保护的价值理念,以此约束并规范村寨成员的社会行为模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传统建筑的变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建筑中的“家山墙”也已失去其传统功能而渐渐成为一种历史遗迹留存于村寨为数不多的传统建筑之中,并因其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日益凸显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

现在,随着村寨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村民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同时受汉文化和外界文化元素的影响,村寨水傣传统建筑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变迁,即:土墙房以瓦覆盖屋顶替代传统茅草屋顶或以砖混结构建筑取代传统土墙房。

但是,瓦顶土墙房、砖混结构建筑依然保留着茅草屋顶土墙房的间架结构:房屋分为上下两层,房屋一楼中间设置有神龛,两侧安置为主人家的卧室;一楼搭建有楼梯通往二楼,二楼除了设置卧室,还在此存储粮食等。靠近大门口外墙的上端搭建有晒台,可晾晒玉米等物品。一般建盖有偏房,安置有灶台以作厨房,并设置有火塘,火塘既可作为烧水、烤茶的处所,又可作为亲朋好友畅叙情意和天气寒冷时取暖的重要场所。

(三)传统节日的变迁

村寨水傣依然承传着六月六和尝新节等传统节日。但是,受汉文化的影响,春节和七月十四等节日也已进入村民的社会生活之中,并不断再造、替代甚或是赋予水傣自身的文化元素。

春节:过大年。腊月二十以后杀年猪,包糯米饭。腊月三十晚上接祖先,正月十五送祖先。正月初二杀鸡献祭祖先并看鸡卜卦,以此预测当年的运成好坏。

七月十四:将糯米舂成粉,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杀一只公鸡献祭祖先,祈念:“祖先保佑,给我们身体健康,庄稼好。”

(四)传统婚姻习俗的变迁

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加之村里青年人纷纷外出务工,青年男女相互接触、交往的方式日益增多。因此,以三弦声传情找寻意中人的社会场景已然成为历史而淡出村民现代社会生活的舞台。

(五)传统舂米和酿酒技艺的变迁

上一篇:丁家小学幼儿园2010—2011学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表示不开心的朋友圈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