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洋思有感

2025-01-03

学洋思有感(精选3篇)

1.学洋思有感 篇一

学习洋思阶段小结

“学洋思”活动已进行了将近一个学期。

鉴于条件限制,我们没有经过“走进洋思”学习取经、进行实地考察,进行深入学习、讨论等环节。就进入了实践探索阶段,“强行入轨,先求形似”。主要进行了课堂教学模式模仿,捆绑结对,三清验收等工作。着实说来,取得了初步成效,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目共睹。

今天我们召集各位,就近一个学期以来实施洋思教学模式的感受、体会进行交流,目的是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把我们的实验做得更好。刚才大家谈得都很实际、很深刻,我也深受感动,深受启发。下面谈几点意见:

一、开弓没有回头箭 勇往直前

一个学期以来,学洋思活动沸沸扬扬,开了家长会向社会做了宣传,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多次提及,又在校内举行了教学观摩活动。话已经说出去了,声势已经造出去了,既然做了,就要一直坚持做下去,开弓没有回头箭,决不能半途而废。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就实践而论,学洋思都是可行的,有实际意义的。归根结蒂是激烈的教育竞争市场,迫使我们不得不去进行一切可能的尝试。董事长、校长在关注着我们,全校教职工在关注着我们,学生家长在关注着我们。我们只能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否则,无颜见江东父老。

二、不到黄河不罢休 持之以恒

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做成功。目前到了关键时刻,到了考验我们老师、考验我们学生的时候了。由于从期中考试、月考成绩看,还没达到我预想的效果,特别是英语学科问题最大,所以我比较忧虑,比较心急,一方面和初中部教导处商量对策,一方面与何老师商量,坚持每天都要到班上听课,和大家一起探讨。

实实在在说,大家的压力大,教导处的压力大,我的压力更大。因为从校长的角度看,学校已经把实验的成败作为华兴今后办学的出路来考虑,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关重大的举措。所以大家的责任大,担子重,承载着学校的命运。

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有的,成绩还是值得肯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我们唤醒,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智慧潜能已被我们发掘,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学习、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功不可没。

但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一些学生知识基础太薄,学习习惯太差,要想在这末短的时间内得到很大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们不能灰心,要有耐心,务必做到一不焦二不躁三不泄气四怨言无不厌倦。如果我们面对的不是这样特殊的教育对象,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这样折腾,我们折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在此。我的压力主要在精神方面,你们的压力不仅在精神方面,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我非常理解大家,也非常感谢大家。但也提醒大家,无论出现多大的困难,都要沉住气,要持之以恒,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只要心诚,石头也能开出花来。不信东风唤不回。

三、真实践不随意 “内化洋思” 学洋思就是学它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所以一定不能随心所欲,今天这堂课学洋思,后天那堂课还是老一套,最后啥也不是,最后把学生都教糊涂了,他怎末还能去听你的。坚持按照洋思的模式是一条根本原则,每个人必须坚持这样做。迁移阶段我们这种强调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今后其他学科都必须这样做,我们这样要求,主要是要通过每一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模式。就具体的课堂教学,提两点。

第一,指导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10分钟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拼命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第二,少讲精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教”这个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而此环节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左右,这就决定了教的内容要少而精。教师只须教教材内容的20%,即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教的内容是少了,但教的要求不能降低。大纲要求理解的,就要讲为什么,让学生真正理解,然后上升为理论,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研究怎么运用。如对二重复句的分析,学生常见的错误是对第一个结构层次划分不准。然而,这是分析二重复句结构层次的关键,“一步不慎,满盘皆输。”教师对此也要多讲一点,以帮助学生如何总观全局,找出全句的第一个结构层次。在“教”的这个环节中,自然不是教师“一言堂”,老师教的方式是:先让会的学生讲,讲对了,老师不重复;学生讲得不完整,老师要补充;学生讲错了,老师要改正。

由此可见,教的过程,是学生自学环节的延续和深化,是学生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当堂作业”中不出错或少出错的保证。在“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一样对学生给及时的的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先学后教的效果有多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有多高。

另外,我感到我们的当堂训练和三清落实地还不够好,还不够扎实。尤其是数学和英语这两科,一定要在这方面加强。除了当堂训练这一重要环节或者是常规环节要落实好,多进行小测验,不仅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后教教什末找答案。

为什末说内化洋思,就是说不是机械的完全照搬,要从校情出发,从班情出发,从学情出发,从科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制订学科计划,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重点把握好,教学难点分解巧,教学热点渗透妙。既要坚持洋思模式,又要弘扬个性,一切从实效出发。

总之,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练就成一手绝活。要从最初的“移植”,到“形似”,再到 “神似”,为我校的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条“学习洋思精神和勇于实践创新相结合,课堂改革同课程改革同行”的特色之路。

年 月 日

2.学洋思心得体会 篇二

一、高效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洋思的精髓就是“效率”。严峻的现实使洋思人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应靠课堂。于是,学校领导就狠抓了“当堂完成作业”,特别强调“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逼着老师少讲,并形成制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这一改革的具体目标其实很简单,过程确是困难重重的,但洋思人终于坚持下来了,迈出了课改的关键一步,形成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提高了洋思的教学效率。它的本质内涵就是“让学生自己学”,教师“以学定教”,即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再通过当堂反馈,“以测促学”。蔡林森校长曾把洋思经验概括成三句话:①学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②教师走进课堂的任务不是去讲,而是组织学生学;③什么叫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会了才叫完成教学任务。在洋思,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的教一定是学生不懂的,懂的绝对不教。这实际上是将训练反馈前移,即课后移到课内,家庭移到学校,这样学生每堂课都能像考试一样紧张,克服了自身的惰性,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都大大地提高了。现在洋思中学的课堂普遍使用的是“示标——导标——测标——补标”的目标教学法。在洋思,我听了五堂课:一节语文课,四节物理课,洋思推出的这几节课都是这种设计,几乎每堂课都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的结构模式演绎到了极点。学生的的课堂学习效率确实很高。洋思的智育抓得好,是以“四率”为考核标准的,没从根本上跳出传统智育观的圈子。现代心理学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蕴藏在学科知识及其结构中前人创造知识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并能将其移植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而且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为此,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是简单的达标教学,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解决问题”,还应善于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如果用这样的智育观去考察洋思中学,它似乎缺少了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内容;从教师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学要有统一的要求,但无需也不该要统一的方法。学科教学也有自身的特点,绚丽多姿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教师,我们还是应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上标新立异。“先学后教”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无疑有促进作用,但洋思中学为我们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不能把洋思的经验简单地说成“一堂课只讲4分钟”。应该说,我们过去不敢相信的口号在这里已成为现实,;我们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情,他们做到了;多少年来一直不能解决的教育难题,他们解决了。因此,今天我们学习洋思,不应是简单的模仿,而应该是解读与反思。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每一节课。洋思的做法是:备课时,先把去年最好的教师的教案复印给大家,由老教师给大家讲教案,疏通教

材;然后大家修改教案,比谁改得多、改得好;各自改好后,进行集中交流,取众人之长,然后定案;再把教案印发给大家。上课前,个人根据本班实际,再对教案作适当调整,上完课后写好课后一得。授课时徒弟总是一节不漏地听师傅的先行课,而师傅也要一节不漏地听徒弟的汇报课,及时地发现和研究问题。这样,年轻教师就能得以快速地成长和提高。我觉得,一名好教师,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都应象艺术家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优秀的作品总是要经过万千打磨。洋思的备课值得我们思考。

三、有效的执行力和吃苦精神

如果把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比作一面旗帜,那么它的管理就是一位勇敢的旗手。洋思以常规管理要求为准则,以教学为中心,制定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管理考核评比奖惩制度。既有备、讲、改、辅、考的过程管理具体目标,也有学生的合格率、优秀率等“四率”指标,更有学生德育、教师业务进修和传帮带的工作要求;层层承包,人人承包,每个人既是教育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以教学中的“三清”制度为例,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该模式要求学生完成训练任务必须按时,不得拖拉,要“堂堂清”。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和个别辅导也必须及时,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以防学生问题的积累。从入学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精神形成了洋思浓厚的文化场。这些都是洋思中学的特色,也许就是洋思的这种特色

管理和特定的背景下它的教育是成功的。如果没有洋思中学教师的奉献精神,没有洋思中学学生的规规矩矩,没有上上下下的持之以恒,就不会有“洋思效应”。

我的几点感想:

一、课程改革是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永恒课题。去过洋思的人可能觉得洋思很简单,但洋思其实不简单。它的不简单就在于它把一件简单的事坚持地做下来,并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得很实很细,是真正地在求实悟道。

二、学洋思要先学洋思的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吃苦精神。还要有一种“不满”,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向上的车轮才能不断地飞转。

三、别人的经验是方向,但不是方法,机械地模仿只会使自己走入误区。超越别人应从超越自我开始。同时,还要善于推销自己。洋思是一所乡办中学,在她取得成绩之后,学校及政府及时地抓住了战机,向全市、全省、全国宣传洋思的经验,用泰兴市委的思路叫“放大洋思效应”,使洋思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在全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自我推销需要一种勇气,但它同时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动力。

3.学洋思优秀教学设计展评活动总结 篇三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共收到教学设计40多篇,这说明教师们的参与意识很强,积极性比较高,非常重视备课与教学设计这一重要环节。从整体情况看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质量是达标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设计理念比较新,即能够按照新课程的“教服务于学,师服务于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教的过程就是引导,指导和帮助学生学的过程”的思想与理念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第二,对教材把握的比较透彻,对学生分析的比较到位,教学目标制定的比较正确,对教学重难点确立的也比较准确。教学流程设计的比较科学合理,教与学的方式方法选择的比较灵活恰当,教学手段也比较现代多样,教与学的活动安排得比较丰富实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每一节课都能这样去设计,并做到出色且富有创造性地去上好,那么大家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会很理想。同时很多教师在书写方面也很认真规范,取得的效果比较好。总之,本次活动从参与度和效果两方面来看整体情况比较好。经过评审小组认真评选后,确定赵金燕、陈明凤2位教师的教学设获一等奖,车贞花、张洪鸣2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获二等奖,赵彩霞、孙旭红、李德佳、徐冬梅获4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获得三等奖。对上述获奖教师学校给以表扬并颁发证书。当然,即使是获奖教师的作品也并非毫无瑕疵,在某一方面或多或少也存在着点滴不足,如在某一环节中还有不到位,不全面,不尽科学,不流畅的地方,书写不够认真规范等,而没有获奖的教师的设计也有一些环节和程序安排设置得比较科学恰当,甚至有些新意,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希望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多给教师们创造一些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使大家互帮互学共同成长。总结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铁西学校

上一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训有感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完整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