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语文第四单元分析

2024-06-27

四上语文第四单元分析(精选5篇)

1.四上语文第四单元分析 篇一

13、开天辟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清段落层次。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过哪些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2、引导读题并质疑:谁开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3)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带着问题,按照要求读课文。

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词:

(2)指名读,读准字音并正音。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4)指读分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区分“斧”“肤”;“崩、顷、拢”后鼻音。

(5)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

2、老师讲解个别字。

液:注意与“夜”区分,三点水中间一笔的位置要写对。拢:右边不要少了撇,不然变成了“扰”。竭:下面是“人”,不要写成差。

3、学生练习描红仿影。作业布置: 朗读故事 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

神话故事、1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背诵6-8自然段。

2、凭借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理解词句:“传说”、“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1)引导学生理解“传说”。

(2)什么叫“混沌一团”?下文哪一句话写的就是“混沌一团”的状况?

(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3)分析句子:“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整个宇宙混沌一团。” 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学生各自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书边思考:(1)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2)哪些词语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昏睡—醒来—坐起—劈凿)(3)画出写宇宙由“混沌一团”到天地分开的过程的语句。

(黑乎乎一片——裂开了一条缝,透进一丝微光——巨石崩裂——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4)结合理解“大鸡蛋”指——宇宙。(5)理解句意。

①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告诉我们什么? ②“大鸡蛋’’是宇宙,盘古“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力大无穷、身躯高大(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准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朗读第二自然段,把盘古的那种“神力”读出来。(8)指名渎,读后评议,再读再议。

3、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并讨论:人地分开后,盘古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是怎么做的?——决心大(1)揭示:盘古“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讨论:①“它们”指淮? ②它们是怎么变化的?(2)看图,用书上的话描述画面内容。休会“打比方”的作用。

(3)齐读第六自然段,体会“几千万年过去了”所表现的“神力”。(4)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练习口述。

4、除了把天地分开,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的?(1)学生读文思考。(2)学生交流。

(3)体会排比句式,体会反义词使用的好处。(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八自然段

6、理解第八自然段照应全文。

7、讨论交流: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勇于献身、乐观无畏

三、指导复述

“身躯化成万物”--具体叙述变成了什么--用“就„„也„„”作结。

四、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背诵课文6、7、8节。

3、了解其他神话故事。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神话传说)

神力 开辟了天地 盘古

身躯 化生出时间万物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美丽的希腊,有许多优美动听的神话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读一篇故事,题目叫:普罗米修斯盗火

理解课题,围绕课题提问,并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1)认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

(2)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联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惩”不要读成第三声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练习归纳主要意思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

第一段(第1节)写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生活。

第二段(2—4节)写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勇敢地盗取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智慧。

第三段(5—6节)写普罗米修斯因盗火触犯天规而受罚。第四段(7—8节)写普罗米修斯获救了。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

啄: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左边的口字旁要小,右边部分三撇要写匀,第一撇略小,第六笔点点在第四笔撇上,与第五笔不交叉,最后的捺不要写长。罚:上下结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利刀。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人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

2、展开想象,描写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并把它写下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了解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英雄壮举,学习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教学难点:

想象人类得到火种后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二、精读课文

1、提问: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不畏强暴、不怕牺牲、为民造福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有关语句。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没有火时人类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活的?(2)学生交流。

(3)引导质疑,展开想象。你还能想象出人类受到的艰难有哪些吗?起因(4)在这样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去为人类盗取火种,可见他是个怎样的神?(5)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说说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2)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语句读出来的。

(3)没有火种,人类就只好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普罗米修斯是怎样做的呢? 勇敢、有同情心

(4)有了火种以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读。

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心情怎样?又会有什么表现?(出示:火种来到人间后,人们欣喜若狂。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同桌伙伴互相说一说。

自由练说,指名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

4、学习第三段。经过

(1)审题: 查字典,理解“盗”的意思。(2)既然是“盗”,就说明不是光明正大的,即使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在宙斯统治的神界,这也是不被允许的,所以,当宙斯知道后,大发雷霆。他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课文。

(出示普罗米修斯受罚图)这就是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而此时的他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绝壁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让人心惊胆颤。他经受怎样的痛苦呢?生:自由练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师:烈日的炙烤、暴雨的抽打、恶鹰的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身躯已经血肉模糊,就这样一天、一年、十年……普罗米修斯后悔吗?屈服了吗?读!

(出示: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 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

a “情愿”是什么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

5、学习第四段。

(1)普罗米修斯就这样屈服了吗?他的表现如何?指名说。

(2)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普罗米修斯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他得救了。结果

指名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按“无火—盗火—受罚—获救”的顺序练习复述课文。

2、分角色表演。

三、总结课文

四、课外作业:把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写下来。板书设计:

14、普罗米修斯盗火 没有„„只好„„

偷取火种 饱受折磨 获得自由

起因——经过——结果

15、一路花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常用词语。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准字音,理解常用词语。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板书:一路花香

这一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鲜花?我们去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目的地——di;渗,翘舌音;

三、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四、默读课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指导个别字:

罐、灌、愧、渗:左窄右宽;愧,第九笔是竖撇,不要写成两笔——竖和撇;渗右下三撇要竖着排队。

傲,左中右结构,第七笔是横折钩,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描红仿影。板书设计:

15、一路花香

目的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体会角色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几个主人公。指名说(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2、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交流。(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们。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三、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觉得他们回报自己了吗?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段,思考问题,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力。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迹,得到了回报。

2、拓展训练——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1、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之间发生的事,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或者你想对它们中的哪个说些什么吗?

2、总结: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板书设计:

15、一路花香

挑水工

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满满的水

剩半罐水

正确看待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

习作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聆听各种声音,为学生提供生动的作文素材,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清楚。

2、展开想象,学会使用象声词写话。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用象声词写话。教学难点:

描写细致、生动;想象合理,有情趣。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播放小鸟的叽啾鸣叫,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同学们,你听到了什么呀?能模仿这些声音吗?学生回答没有统一答案,注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3.“即唧”、“哗哗”这些模仿声音的词就叫做象声词,在日常舌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呢,能模仿出来吗?

二、放飞想象

1.请同学们以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坐着,再一次轻轻地闭上眼,静静地听着——(再次播放小鸟的鸣叫、流水的声音、汽车刺叭声„„)2.同学们,在你凝神倾听的时候,你的脑中浮现出哪些画面?仿佛看到了什么?(1)说给同桌听。

(2)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3)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听到这时声音时自己的感受。你想到什么?道什么?(1)小组交流。

(2)大组交流,师生评议。(3)评议后,再指名说说。

三、学生练写

刚才,同学们根据听到的声音,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我们还把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的声音进行了有趣的补充,现在请同学选择其中的三种声音,写三段内容不相关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象声词,我们还可以给每段话加上一个小标题。

1.学生练写草稿。2学生以“你听„„” 板书设计:

习作4

拟声词——片段 第二课时

一、学生修改草稿

二、集体讲评个别文章

三、同为互改

四、誊写作文

练习4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练习写好钢笔字。熟记成语,积累词汇。口语训练,说漫画。

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短文,知晓处处留心和语文的关系,激发学生读书热情。读读背背八个成语。练习写钢笔字及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出示图片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指名回答(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三、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自由认读,如果不会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知道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开火车读。齐读。

5、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主要反映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6、交流。

7、看谁背得最快。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三、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五、学写毛笔字。作业设计

读书时,对产生疑问的生字,自己试着探究。板书设计

练习4 盘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寓意。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在说话的同时,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感受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口语交际中学生的情感调动,努力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对学习正确的观点。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注重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可以有各种结果但是理由一定要充分。

2、投影出示,欣赏课文中的漫画。给孩子评论交流的时间

3、谈感受。看到这漫画你有什么想法?或者知道了什么?

4、、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要注意故事的完整性,想象合理的情节,尤其注意画中人物的心理。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相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一、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

(卡通漫画、生活漫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教师投影出事先准备的部分漫画,交流。集体交流

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

5、学生交流自己看过的漫画。作业设计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漫画,把它编一个小故事写下来告诉大家。板书设计

说漫画

2.四上语文第四单元分析 篇二

1.通过阅读交流, 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 感受卓娅和舒拉姐弟两位英雄的形象, 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激发热爱和平的情感;

2.理解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运用课内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 选取了四篇课文, 其中两篇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 另两篇课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形势, 表达对和平的渴望。本组教材把孩子们带到了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 去了解战争给孩子带来的苦难, 聆听他们对和平的呼唤。四篇课文中都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本课课型为单元拓展课, 是对本单元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 深化课内阅读内容, 运用课内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自觉进行阅读实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选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师生共读。本书主要介绍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两个青年英雄的故事。

【重点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战争的认识多来源于书籍、影视作品, 要深切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必须深入文本, 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的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 把作品的内容与作者的表达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又切实提高语文能力。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也是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实践运用的有效途径。

【学情分析】

战争对和平年代的孩子来说距离他们的生活经验较远, 学生对“战争与和平”类作品的阅读也较少。影视作品中, 战争题材的作品过分娱乐化的倾向正在消解这一严肃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 知道战争的危害和和平的可贵便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感悟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表达, 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受到教育, 这也是对学生很好的语文能力训练。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复习方法

1.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知道本组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在学习时, 我们在文中遇到了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你能举一两处给大家谈谈你是怎么理解的吗?

3.小结:我们在读书时遇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要多读读, 多想想, 体会它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阅读收获。

(设计意图:本课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拓展课, 围绕单元学习主题, 让学生读整本书。本单元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环节既回顾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又对学生在课内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自觉地将这一方法运用于整本书的阅读实践。)

二、走近作品, 把握内容

1.在明斯克公路86公里标记处, 耸立着一座纪念碑, 它是为纪念卫国战争中的“苏联英雄”卓娅而建造的。前段时间我们阅读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关于这本书, 你有哪些资料愿意与大家交流?

学生介绍后, 老师总结补充:这部小说以真人真事为原型, 记述了家喻户晓的苏联英雄姐弟卓娅和舒拉二人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作者柳·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是卓娅和舒拉姐弟俩的母亲。

2.谁愿意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用课内学过的方法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老师相机指导, 可借助书的目录提取相关信息。

(设计意图:阅读整本书涉及的信息量比较大, 在阅读时搜集相关资料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如了解作者、故事的背景等,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 形成深层次的认识。本环节意在梳理相关信息, 把握书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心中建立整体印象, 为后面的精读和探究打下基础, 同时也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走进作品, 感受形象

1.我们从小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本书的主要人物是卓娅和舒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

2.小组交流:姐弟俩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你先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他/她的性格特点, 然后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或片段加以说明。

3.小组上台汇报。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互动与评价)

4.学生边汇报边小结板书:从你们精彩的交流中, 我们仿佛看到姐弟俩的英雄形象,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表现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这些内容值得我们去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按照整体感受人物形象来进行教学设计。在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采用多种形式, 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内容展现出来, 做到言之有物。学生既对本书有深入细致的阅读, 又在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四、品词析句, 感悟表达

1.同学们, 在阅读时总有一些句子让我们停下来仔细地回味。打开书, 看看你们读书时勾画的内容和做的批注, 再读一读。

2.学生展示读书笔记, 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预设示例:

(1) 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吗?

(2) 这段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卓娅和母亲在大街上看到一张画着一位战士的招贴画, 下面写着“你用什么帮助了前方?”)

(3)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4) 这些句子让我们驻足回味, 作者是怎样写出卓娅的决心的?学生进行补充。

(此为一个片段的教学, 教师根据情况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交流)

4.小结:我们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品味, 人物形象在我们心中慢慢地鲜明起来, 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多好的姐弟俩啊, 但是因为战争, 他们却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教师补充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灾难的相关资料。

5.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 可恶的战争夺去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摧毁了无数个美好的家园, 制造了许多人间悲剧。为了维护和平, 制止战争,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此环节在前面教学的基础上, 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也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这里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教师要深入阅读本书, 做到心中有数, 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让学生真正“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五、总结延伸, 拓展阅读

1.读完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你有哪些收获?你又学到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2.通过阅读, 让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平的可贵。我们每学完一个单元, 都要找找类似的作品读一读, 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收获。关于这一主题, 大家还有哪些书向同学们推荐呢?

(设计意图:单元拓展课所能选取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 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教师要整合课内外阅读, 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备课反思】

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克服了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 从整体上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 整体建构知识与能力体系, 让学生发现语文学习的规律, 提升语文素养。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多种课型, 本教学设计定位为拓展课, 根据单元主题, 选择课外读物, 巩固、延伸单元主题的学习。

在学习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战争与和平”教材后, 师生共读《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搜集相关资料, 做读书笔记, 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打破了传统单篇学习的模式, 以单元主题为统领, 建立单元内篇与篇之间的联系, 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壁垒, 对单元主题进行多元建构。在单元教学整体构思时, 笔者结合单元“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 为学生推荐《卓娅和舒拉的故事》一书, 在拓展课中“将课外阅读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 在重构的语境中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 并不断反思”。[1]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除了主题这一纽带外, 还要兼顾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实现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 在整体观照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连贯性。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 要科学划分各课时的教学目标, 于是产生了不同的课型。每种课型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但彼此并非是完全割裂的, 而是要尊重知识学习和儿童认知规律, 具有连贯性, 呈螺旋上升趋势。在教学设计中, 上课伊始先回顾课文, 复习课内阅读方法, 为整本书的深度阅读实践作了铺垫, 培养学生自觉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的重点部分, 进一步深化对阅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达成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所有课型的教学中, 单元教学目标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线, 围绕这条线展开教学, 保持教学内在的连贯性, 才不会让教学信马由缰, 偏离方向。

3.语文性。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为什么要用这种语言文字来表达。“可见语感训练的文体沟通乃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本色与本质。”[2]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灵敏、准确的感受力,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3]。在设计中, 笔者试图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细致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 通过品味关键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课堂充满语文味。比如, “卓娅在心中决定了什么?她的母亲明白吗?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 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实践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为根本任务的文化基础课程;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工具, 根本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课堂要为学生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提供空间,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语文经验, 形成语文能力。本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 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运用讲述、倾听、朗读、批注等多种形式, 搭建学生语文实践的舞台。学生语文经验的获得, 不仅体现在预设中, 还体现在课堂各要素交互作用下的创生和完善。所以设计还要有一定弹性, 选取的片段只是一种预设, 在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范燕瑞.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与教材整合的路径与教法研究——以沪教版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15 (6) .

[2]张大文.我为什么提出“语文性”[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Z1) .

3.语文 四上 第一单元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三大板块。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学习,包括《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和《火烧云》四篇课文。这些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神奇壮丽之美。《观潮》主要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雅鲁藏布大峡谷》描绘了雅鲁藏布江的壮丽景象;《鸟的天堂》描写了人类和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火烧云》描绘了火烧云绚烂多姿和千变万化的形态。

“词语盘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词语。

“语文园地”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等知识。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生字词,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在过去的语文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写景的文章,并且知道了一些写景的常用方法,如移步换景法,定点观察法等。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再加上本单元的学习以后,就能进一步掌握写景的方法,能够更深地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会认本组要求认识的生字27个,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5、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时间安排

1、《观潮》 2课时

2、《雅鲁藏布大峡谷》 2课时

3、《鸟的天堂》 2课时

4、《火烧云》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5课时

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

教材分析:

专项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主要以自学和教师点拨为主;

2.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练习、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学情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沸腾”“笼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能力目标:感受钱塘江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壮丽,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图片和多媒体的帮助下,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及其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气势磅礴的壮丽之美。

难点: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和老师的点拨,理解作者描写事物的观察方法,掌握事物的顺序规律。

四、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视频

五、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合作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电教媒体,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潮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丽的景象。同时,老师板书课题“观潮”。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简介钱塘江大潮的成因及观潮的由来。

2.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多音字。

闷(mân)雷薄(bó)雾风号(háo)浪吼涨(zhǎng)起颤(chàn)动(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3)指名读课文并正音。(4)同桌互读。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三.理清文脉

1.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找出课文中相应的文段。2.同桌交流。3.汇报。四.讲读第1、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教师提问。

(1)自古以来我们怎样评价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2)“奇观”是什么意思?(3)观潮最佳的时间和地点是?

(4)“我们”来到了这里以后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物和观潮的人群)(5)作者是如何描写美丽的景物和观潮人焦急的心情的? 3.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要读出景色的美丽,大家心情的焦急。五.小结:学了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钱塘江在潮来前是如此美丽,那么,在潮时又是什么景象呢?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象。二.品读词句,感悟语言

1.请同学们将描写潮来时的自然段找出来。

2.请大家仔细读第3、4自然段,把描写潮水变化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3.请同学们反复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体会。(1)课文中的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这句话中的“闷雷滚动”的声音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你好像听到了什么?

(2)课文中“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在看到大潮时是怎样的表现?(有的。。有的。。有的。。这就是“沸腾”)从这句话我们读出了观潮人怎样的心情?

(3)课文中“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句话中的“横贯江面”是怎样一种景象?大家想象一下。

(4)课文中“再近些,只见白狼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句话中的“水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句该怎么读?

(5)课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图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该怎样读? 4.我们已经抓住重点词句对课文进行了解读,初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请大家完整地读这两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讨论后集体交流。

小结: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察,按时间的推移和位置的变化,抓住潮的声音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的。

5.再次播放潮来时的录像,让同学们伴着潮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三.积累词句,尝试运用

1.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先说出相应的词语。(人声鼎沸,风平浪静。。)2.课堂练习——填空。

今天,我去钱塘江观潮,潮来前,江面上(),当潮来之时,却一浪一浪(),潮水声犹如()。四.畅谈感受 1.让学生谈谈对大潮有什么感受。2.你学会什么新的学习方法了吗?

第一单元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象,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专项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主要以自学和教师点拨为主;

2.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练习、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学情分析:

对于略读课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课文进行整体上的把握。必要时,教师进行一定的点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读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课文,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学习课文,了解大峡谷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雅鹿藏布大峡谷的录像

五、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吗?你对青藏高原有哪些了解?请大家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来到青藏高原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景观。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字形。

3.将不懂的地方找出来并做上标记。三.提出阅读要求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前的阅读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学习的方向。

2.教师进一步提出阅读要求:

(1)对于课文中部懂的地方进行提问。

(2)读完课文后想想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对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提问,并针对这些提问,将学生分组讨论,大家集思广益,最终解决问题。

四、自主学习,深入感悟

1.课文中哪部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

2.让学生针对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分组自学。在自学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

(1)将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找出来并读给小伙伴听。(2)让学生讲读懂的地方以画画的形式展示出来。(3)让学生讲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说出来。3.理解重点词句。

如:水的千姿百态:从固态的。。。温泉,从涓涓。。。江水。

五.拓展实践

播放一段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录像片,要求学生加上导游词,带大家入情入境地感受它的美,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总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七.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对它进行描述。

2.学生集体交流讨论。

第一单元第三课鸟的天堂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我与朋友走近“鸟的天堂”这一事例,展示了“鸟的天堂”那儿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专项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主要以自学和教师点拨为主;

2.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练习、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前两篇课文后,对于写景的方法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应该更进一步知道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灿烂”“规律“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力目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对比,体会“鸟的天堂”含义。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难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老师板书课题,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1)天堂常用来比喻什么?(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天,我们将和巴金爷爷一起到“鸟的天堂”去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2.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到过几次“鸟的天堂”?分别在什么时候?

学生听后回答.1.作者去过两次“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2.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没有见到一只鸟,认为“鸟的天堂”里没有鸟,有些失望。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感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因为作者两次去时看到的景物不同,所以思想认识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初读,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你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吗?

对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进行总结。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以悟促读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围绕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并对刚才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3.交流榕树这一部分(1)你们喜欢哪一部分?(2)你们为什么喜欢它?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榕树的大和茂盛?找出句子读一读。(4)榕树这么大,这么茂盛,想不想亲眼看一看?

(5)通过看录像,你们现在最想说什么?你们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一读这段话吗?指名读,其他同学评议。

4.交流鸟的文段

(1)你们觉得这里的鸟有什么特点?

(2)哪些语句体现出鸟多?哪些语句体现出鸟欢?(3)这么多鸟想一想亲眼去看一看?(4)谈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5)让学生带着感受齐读课文,体会鸟的多,欢。(6)这里的鸟为什么这么多,这么快乐?

5..学了课文,让我们觉得这里确实是鸟的天堂。

课文最后一段两个“鸟的天堂”,一个加了引号,一个不加引号,为什么?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课文中展示了人与自然,树与鸟和谐相处的行为之美,难怪巴金爷爷说“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让我们共同期盼:这样的鸟的天堂再多一些吧!

四、作文

1.假如你是一只鸟,你想对大榕树说些什么?写一写。2.交流作品。

第一单元第四课火烧云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行自主学习。课文描写了火烧云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专项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主要以自学和教师点拨为主;

2.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练习、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略读课文老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自读自悟,感受火烧云的美妙奇异。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注意材料积累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火烧云的美妙奇异和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讨论,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难点:通过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和教师的点拨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师:设疑,引导。生:朗读、讨论、解疑。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日出货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叫做火烧云。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将晚饭后的火烧云。板书课题:火烧云

1.多媒体展示火烧云的情景。2.看了火烧云,你有何感受?

3.课文中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这奇异的火烧云的呢?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读准字音。2.检查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

3.通读课文,理解内容,设计重点问题。(1)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

(2)课文通过什么来描写霞光的?

(3)课文主要是从哪几方面讲火烧云的? 4.根据问题自学、讨论。5.汇报解决问题。

(1)学生逐一说自己的理解。(2)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及时予以归纳整理。

课文描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课文通过霞光照到地上引起人和动物颜色的变化来观察的。课文是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来将的。

6.在读第2至6自然段,思考: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那些特点来观察的? 从火烧云的颜色,形状极多和变化极快这两个特点来观察的 7.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颜色的感受怎样? 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三.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观察朝霞或晚霞的,有哪些特点,与作者有什么不同。

2.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是怎样抓着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四.小结

我们学了这篇课文,不仅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还要注意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不断积累好材料的好习惯。

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这一语文园地主要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三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以及口头表达能力。专项培优辅差计划:

1.优生主要以自学和教师点拨为主;

2.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指导,让他们在反复的练习、思考、修正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关于景物描写,观察事物的方法,而语文学习园地又能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对联知识,背诵对联。完成趣味语文知识。

介绍自己的发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能力目标:完成“口语交际·习作”,介绍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观,并把它写下来。注意顺序清楚,抓住景物的特点,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和描写自然景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得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5课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忆某一自然景观,抓住景物特点,按顺序说出来,完成“口语交际”,在完成“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完成“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难点: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完成一篇自然景观的写作。

四、教学准备相关例文

五、教学方法引导教学,口语及文字训练教学,读议教学。说话训练,尝试写作。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二. 介绍自己了解的自然景观 三. 自由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每组请代表在全班交流。四. 评价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后,学生自由评价。重点看叙述的顺序是否清楚,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第二课时

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把自己游览过的名山秀水或名胜古迹向大家介绍介绍。

二.资料链接

课文《观潮》中“那条白线很快的向我们移来,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

三.习作构思

1.围绕自己见过的自然景观进行习作。2.写作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3.写景时要用一些修辞手法。4.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四. 资源共享。五.习作方法

1.写景常用方法:移步换景,定点观察,按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环视四周,由次到主的顺序。

2.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你让,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形象地写出来。

3.根据景物展开合理想象。六. 佳作欣赏 七. 开心练笔 八. 交流探究 九. 小结归纳。

第三课时 一. 开心点评

上节课的开心练笔中,同学们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适当地加上了自己的想象,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

二.实践练习三,指导修改

修改错别字,看句子是否通顺。叙述顺序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描写是否生动。第四课时

一.习作讲评

分别出示一篇较好和较差的作文进行讲评,二总结

通过这次习作,我们学会了写景物的方法,增强了对美的感受。第五课时

一. 明确学习任务 二学习“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 2.交流文义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认识对联的特点。

2.指导读对联。

3.背诵对联。四.学习“趣味语文”

1.自由读通,读准。

2.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予以归纳。

3,学生读背。

五.小结

4.三上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篇四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安排三篇课文,分别为《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从内容上来看,三篇课文都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习作4是一篇写秋景的练习,重点是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动静结合描写的写法,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练习4中的处处留心要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和词语的积累。

知识要点: 《第八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信心、抵抗、侵略、磨坊。

3、理解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是失败后不气馁,不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继续努力。

4、初步理解详写与略写。《卧薪尝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建议、免除、屈辱、耻辱、后患、谋臣、转弱为强。

3、能较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

4、会用“建议”造句。

5、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

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异常、缓步、效果、研究、分析、如果。

3、说说雷耐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5、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习作4:

1、有顺序地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的景物。

2、初步能分清动景和静景。练习4:

1、练习用词串描写秋景,并展开想象画一幅画,为画配上古诗。

2、读读背背和“卧薪尝胆”有关的成语及《古今贤文•劝学篇》。

3、写好钢笔字:右边的竖比左边的竖写得长。

4、会用规范格式写留言条。

5、练习写毛笔字:学写斜撇和长撇。教学时间:

11、第八次:三课时

12、卧薪尝胆:三课时

5.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分析 篇五

课时安排:2课时

一、考试成绩及试卷分析

1、考试成绩:参考43人,及格41人,优秀20人。

2、试卷分析及存在问题:

今天进行了第四单元试卷测试,题型很全,各个知识面都进行了考察,但有的题相对来说难一些,这些题也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总体上看,学生答的不好,卷面书写也乱。

第一题为选择正确的读音,很简单的几个多音字,竟然也有几个孩子漏题或有选错的。第四题为古诗诗句填空,考前背诵、默写过,仍然有几个学生诗句中的字写错,写成别字。以后在古诗教学中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第六题为按要求填成语。其实这些形式的词语平时都练习过,还让学生摘抄下来记过,可是,换种形式换个例子,学生就写不上来,说明学生对积累的运用能力比较差,以后要注意对运用能力的培养。

第九题为阅读题,其中第3个小题比较难,学生做对的不多,也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弱,今后要加大力度进行练习。

第十题为小练笔。经过上次考试学生知道要围绕要求进行练笔,但是东拼西凑的写不出内容,不用标点符号,错别字乱用的现象还很普遍,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写什么,只是纯粹的为了凑字数,写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有条理可言。另外有个别同学字太乱。

提高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2、多进行阅读训练,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3、坚持课外阅读,做好摘抄积累好词好句,学会运用,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提高习作能力。

上一篇:招生顾问个人简历下一篇:我爱读书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