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2024-08-19

论德育的形式-德育(10篇)

1.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篇一

创新德育形式

提高教育实效

[摘要] 德育是学校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创新德育形式,提高工作实效,是摆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事情。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创新形式

活动

俗话说,成才先成人,育才先育德。德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教育必须以德育为先,认真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不断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德育教育逐步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需要。

一、以德育活动为主体,注重体验感悟

“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细微处入手,从最简单的事情抓起,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一种信念,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一)开展主题教育

组织开展“爱心助残”活动,并设立“爱心助学基金”,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关爱他人的意义;通过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通过成人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升旗仪式由各班自主申报,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有升旗班级介绍和旗手介绍,并由该班班主任作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利用主要节日、纪念日开展德育教育

可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清明节”、“五四”、“七一”等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举行形式多样的的庆祝教育活动。

(三)开展礼仪常规教育活动

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如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餐桌和争做文明学生”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把饭吃好、把书读好、把操做好、把歌唱好”,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开展“学道德纲要,塑良好品德”的读书和征文活动

为了使学生深刻领会德育的内容和深刻内涵,可指导学生阅读一系列的书籍,指导学生与书交友,与大师对话,净化他们的心灵,强化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还可开展读书竞赛、知识竞赛、问卷考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形式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开展道德评议活动

以校、年级、班级为单位,成立道德评议会,设定评议标准,明确评议内容,开展谈心式、引导式、参与互动式等多种形式的评议活动,对学生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进行评议,使学生明辨是非,分辨善恶,不做不道德的事,不做不文明的事,而做讲公共道德的人,讲社会文明的人。

二、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实施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每个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钻研教材,按照学科的性质、特点,努力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把道德教育有机的贯穿在自己的教学中。

(一)课程设置的创新

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实训基地、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二)对德育教学方法实施有效创新

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力度和效度来源于老师的人格感染力和真理说服力、教育方法的艺术吸引力和情感震撼力。要变牧羊策略为师生参与双向交流,变我打你通为思想沟通,变思想凿洞式刚性教育为开启心扉式柔性教育,变板脸式教育为微笑教育,变共性划一教育为个性舒展教育。因此,德育学科教师应当好课堂的导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注意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爱学。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尝试,将引导自学、讨论、辩论、演讲等形式引进德育课教学在教学中。

(三)对德育教学手段的创新

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德育课效果的有效手段。形象教育媒体具有鲜明生动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震撼力。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配合教材的内容,播放录像,在课堂教学中用具体实物来讲课。如在《中专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播放模范人物的事迹,如“李素丽报告会”,要求学生在对模范人物有所了解之后,找出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对“平凡岗位造就不平凡的人”有了更深的理解。每次看完录像后,应要求学生讨论或写出书面观后感,从而加深对学生的教育,以便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对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

德育用闭卷考试方法,容易产生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引起逆反心理、影响教学效果等弊端。可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如选题演讲,写调查报告,写学习心得,加大平时的考核力度。

(五)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努力体现人文精神

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制约功能,按照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课标准,将人文教育内容加入评课标准当中。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按照“有机渗透”的原则科学地进行评价。此外,把教学民主、教学细节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评课内容,主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尊重爱护学生,是否符合课改要求。通过课堂评价的导向最大限度地凸显课堂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在科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注重学生自我完善

(一)参与民主管理,唤起学生自尊

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

(二)自定班风,激发学生自悟

各班班风的制定注重过程的教育作用,放手让学生讨论酝酿,在此基础上确定富有班级个性的班风,发动学生设计班徽、班旗、编写了班歌,制定班规班约和班级行动纲领。这种由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班级精神,最能叩击学生心灵,其效果远远超过了空洞的说教。

(三)布置德育作业,促使学生自省

给每一位学生配备德育作业本,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记录自己的人生感悟,让学生在自律中自我完善、健康成长。班主任布置德育作业,从个人琐事到国家大事、从班级建设到学校管理,力求在德育作业中充分体现出来。

(四)引导学生进行人生设计,促进学生自立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自定奋斗目标、自定人生格言、自选心中榜样”活动。

四、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校报、黑板报、宣传栏、荣誉室、广播站等宣传阵地,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表扬道德标兵,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教室内精心张挂伟人画像、语录;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橱窗,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开展学校文艺活动,通过舞蹈、唱歌、小品、诗朗诵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内外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节目制作与播放、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以及开展爱护学校花草树木、校园景点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五、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对德育进行有效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途径上不仅相似,甚至有些地方是相通的。除了教学活动、团队活动、开设心理讲座之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更具特色的途径――心理咨询。可以说,心理咨询为德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德育途径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心理咨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一些不良行为或抑制不良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心理咨询的过程遵循着一定的德育规律或原则。个体道德品质是在学生原有的道德水准与外界环境的不断矛盾和冲突中形成的,疏导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有效原则。心理咨询则在遵循聆听和疏导的原则基础上又超越了德育的疏导原则,德育中的疏导原则更注意说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价值判断暗示给了学生,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顺从的听从心理咨询一贯遵循“来访者中心”的原则,相信每个人都有一种向善的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改进的能力。所以,咨询者的任务主要是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协助来访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

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很需要通过他们积极和自我教育来实现。因此,德育可以借鉴心理咨询之长以补已之短,在说服教育中尽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取得最佳的德育效果。

六、以网络为平台开展德育,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社会所有领域的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它对德育工作形成很大冲击,这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对于网络这个重要阵地,我们要主动去占领。要办好德育网站,做到网上网下对接;德育教师要学会网上聊天,做到网上网下“两栖”全能。扬长避短,使网络这一利器为我所用。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弥补德育信息量的不足;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增强德育活动的实效性;利用电脑虚拟化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德育情境,使学生在一种仿真的、独特的德育环境中,开展道德实践,感悟道德力量,既有强烈的娱乐性,又有相对的真实性。

运用这一特点,教师可针对某一德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社区、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如“毒品的危害”“青少年能否早恋”“道德警戒线”“知法守法”“正确对待金钱”等无法在生活中尝试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感受某些做人的道理。这样,传统的、常规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网络中都能够得以解决。

七、扩展空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育人模式

学校在抓好内部管理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与社会、家长进行广泛联系,努力构建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的德育教育网络。

(一)呼吁社会支持,净化育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各异,加上各种媒体的影响,往往是“校内一周功(正效应),校外一分钟(负效应)”,使德育陷入困境和尴尬。针对这种现象,可经常利用广播、电视、书信等方式对学校德育教育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社会效应。

(二)重视家长培训,提高家长育人水平

一方面,学校定期召集各种领域有一定威信、负有正义感,同时号召力强,又乐意服务于学校发展的优秀家长代表进行座谈,互通情况,由家长代表学校做宣传,发展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每学期定期举办一至二次家长培训,对家长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的全员培训,推荐育子有方的家长现场交流、实话实说,并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增进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从而使学生德育教育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三)家访信访并举,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50%的家访,与家长及时沟通教育情况,尤其是学生在校内外德育教育评估的真实性和实效性,防止学生“两面人格”不良心理的形成,同时学校每学期还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训练内容以公开信的形式致全体家长,取得家长配合。以此,充分调动了社会、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从而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合力。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和日积月累的过程,德育教育的作用更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面对这样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着眼整体构建,不断创新,加强实践活动,坚持情感激励,施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取得优化的教育效果,也为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6)[2]叶建峰.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探讨 [J].中国教育,2009(2)[ 3]廖咏梅.浅谈教育之德育问题[ 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4)

2.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篇二

一、学校, 德育活动的主阵地

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包含两个方面, 即传统的德育活动和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德育活动。传统德育活动方面, 其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授课活动过程中, 以及班会、晨会、少先队组织校内活动等。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德育活动包括互联网德育活动、“微”班会德育活动、“微”道德讲堂等。“微”班会, 是指师生互动中发现生活中真实、生动、直观的场景或事物, 选取其作为德育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 对学生进行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教育。“微”班会主题突出, 符合学生实际,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性强, 学生兴趣浓厚, 德育即时性、实效性强。

例如, 王老师是五 (1) 班班主任, 为了正确引导学生安全骑自行车, 王老师让班级里擅长表演的同学收集班里同学与自行车相关的有趣故事, 同时结合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教育让同学们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经过学生精心准备, “我骑自行车”小品在班级里正式上演, 小演员们八分钟时间里真实、生动地表演了同学们骑自行车的故事。同学们在欢声笑语得到了关于骑自行车的正确教育, 像这样的“微”班会学校还有很多, “微”班会的过程就是锻炼和教育学生的过程, 更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德育活动形式。

二、家庭, 德育活动的大本营

家庭是德育活动的大本营, 很难想象在与学校教育背道而驰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 会形成怎样的道德品质。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 充分意识到了家庭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始终将其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融入到各项实践活动当中, 收获了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家校联系机制方面, 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 开通了校讯通, 定期组织家长会, 还特别开展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德育活动。以每两周一封的“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为例, 这封信内容包括德育活动主题、家庭德育小故事、德育理念、家校互动专区、学校教学工作动态等内容, 通过良好习惯养成、爱心奉献、生命安全、环境保护、诚实守信、爱国守法等德育主题的“致家长的一封信”, 提供了更多的正能量, 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 协调了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使得学生们无论是在家里, 还是在学校里, 都能够言行合一, 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社会, 德育活动的热熔炉

小学生的德育内容是社会发展所要求的, 小学生的德育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生活, 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人, 这都要求学校的德育活动形式必须面向社会生活。我在开展社会德育活动时, 积极联系社会相关单位、组织,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如参观法庭、环境调查、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酒泉起义纪念馆, 肃州区非物质文化馆等, 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德育活动, 让学生切身地参与到这些社会生活中, 从而真实感受到社会对自身思想品德发展的要求, 有效提升了学校德育实效性。

在12 月4 日国家“宪法日”, 学校组织学生参观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 在法官的带领下, 同学们逐一参观了诉讼大厅、维权办公室、法律知识宣传室、审判庭、安检处等处室,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法庭肃静、庄严的气氛。同学们还亲自旁听了一起盗窃案的庭审过程, 学生们在义愤填膺的同时, 更多了一层冷静, 开始以法律的视角审视身旁的一些事情。回到学校以后, 教师们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组织学生开展了交流讨论活动, 什么事应该做, 什么事不应该做, 孩子们有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表面上看似乎是一次法制教育活动, 但学生们身处其中, 不但切实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 增强了自身知法、守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自觉性, 更将德育教育与法制学习融合在了一起, 升华了他们的道德意识。

3.浅谈班级的德育管理形式 篇三

关键词:德育 制度教育 管理形式

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然而,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着我们德育工作的工作成果,加之管理本身也缺乏活力,单一的、呆板的说教形式很难激起青少年的情感共鸣。有些学生思想上对德育常出现淡化和逆反心理,这让我们广大的班主任苦恼不已。因此,笔者认为创造灵活多样的新颖的德育教育形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规章制度教育自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保证人们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制定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我们的教育,为了保证培养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班级必须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原则,做到学习有制度、活动有规定、工作有章法。坚持给守纪律者以肯定和表扬,对违反者以批评和教育。这样能使一个班集体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并且通过集体成员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在强化集体意识的同时,满足个体不能单独获得的需要,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我们的做法是:思想品行评定标准的量化细节,共同制定、个个执行、人人心悦诚服;小组评比竞赛式调动积极性,竞赛内容包括作风、纪律、卫生、成绩、活动等;实施班长轮换制度。以上制度是学生自我设计,进行自我管理,不是被动的控制约束,而是主动的塑造自我,起到了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的作用。

二、榜样教育激发情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对青少年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榜样示范不仅影响学生行为,让他们效仿榜样,而且对他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为强烈的影响。这种示范就是具体地告诉学生如何想问题如何行动,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事业。他们学习的榜样很多,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是学生最崇拜的榜样,家长和我们教师本身是学生最接近的榜样,“三好学生”、优秀典型是学生最熟悉的榜样。作为班主任就应想方设法利用这些榜样去教育影响学生,激发学生情感。笔者的做法是:利用班会经常性地学习“先烈的故事”“伟人的事迹”;及时宣传新的英雄事迹;教师本身处处为人师表,并要求三好学生、优秀典型事事起带头作用。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榜样分析,对照自己找出差距,明确方向,并见诸行动。从而提高学生鉴别好坏的能力,防止消极因素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事理辩论增长见识

辩论是持不同见解的双方阐明自己的见解,驳斥对方的观点,以得到正确观点的一种说话方式。在辩论中,既要运用确切的材料,又要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抓住对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错误进行反驳。因此,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能够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增长见识,是一种生动活泼的德育管理形式。例如,班级王同学与张同学在相互扭打中,王同学无意间撕破了张同学的一件很贵的上衣,当时张的朋友极力主张要王赔偿。可王认为不是有意,并且是张动手在先,所以两人都有责任,因此他没有答应。张同学见王同学不给钱,便邀了外校几个朋友来威胁他。由于学生及时报告,这事情被制止了。第二天,笔者利用班会将全班同学分为两部分,针对这事进行了辩论,辩论结果是:钱乃身外之物,品德、情谊价值千金。同学都劝张同学不要因为这件小事伤害同学感情。于是,下课后张同学主动承认错误,与王同学握手言和。这样,矛盾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四、课外活动陶冶情操

在课外活动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和亲身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避免受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团结互助、爱集体、爱劳动的优良道德品质。为此,笔者班级频繁地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定期到敬老院打扫卫生,每逢重阳佳节,团支部就会及时给老人们送上一份小礼物,并为他们献上精心准备的节目。班上还成立了“送温暖小组”“义务服务小组”,每逢节假日,就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人们义务维修电器。他们或是轮流值班,或是全班行动,近两年来已形成习惯,成为了自觉行动。

总之,笔者认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实际不断创造新的教育形式,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才能使德育工作富有生机活力,才能将我们的教育对象真正培养成合格的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 篇四

心理咨询与德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发展,具有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共同目的。 心理咨询有着不容忽视的德育功能,但心理咨询与德育依据的理论、运用的方法、涵盖的内容及运行的机制等 存在差别。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者之间往往存在角色冲突而使两者不能有机地结合。为此,必须加强心理咨询 与德育之间的联系,以丰富德育的内涵,提高德育的效率。

一、两个误区:心理问题德育化与德育问题心理化

近几年来,我们逐步体会到,德育要与心理咨询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其内涵,扩展其功能,才能收到更 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建立了心理测试咨询中心,研究了心理测试咨询在德育中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正像“心理学”不同于“德育学”一样,心理咨询毕竟不是德育。能否在认识上明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 区别,对于能否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特别是德育工作者能否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 前在德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上至少存在着两个误区,既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

长期以来,很多人是把心理与思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的,没有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在德育中 ,容易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导致了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其主要原因是:(1 )长期以来,人 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温饱问题上,心理问题没有受到关注。甚至有人认为心理咨询是现代社 会的奢侈品,就像“休闲文化”是发达地区的奢侈品一样。(2)过分强调政治, 往往把人们的一切心理问题 都看作是思想觉悟和政治观念问题,不能科学和客观地认识和对待心理问题。(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容易把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简单地看成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社会变革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震荡和不安。 (4)对人的素质要求上只重视思想觉悟、知识水平,而忽视了人们心理素质的提高,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 品德问题,甚至把心理疾病同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混为一谈。这就导致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时往往束手 无策或事倍功半。

但近年来随着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有些人又过分夸大了心理咨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咨询应 该完全代替德育,导致德育问题心理化。随着心理咨询热的不断升温,一些人认为传统的德育工作已经过时, 提出心理咨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崭新道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一种新形式”,并由此片面地 把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主张用心理咨询代替德育,用心理咨询取代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 。这就致使德育工作矫枉过正,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以上有关心理咨询与德育关系的两种认识偏向,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必须在理论 上加以纠正。而这首先涉及到的是对人格与品德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其关系的认识问题。

二、两个范畴:人格与品德(道德品质),心理咨询与德育

1.人格与品德。习惯上,我们认为心理咨询是解决人格问题,而德育是解决思想品德问题。在心理学与教 育学中,人格一词虽然广泛使用,但却很难为之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文倾向于将人格定义为“个体在适应客 观环境时所显示的独特个性”[1],此个性是在环境、遗传、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个体的心理倾向和 各方面的特征。一个人的人格只有一种,但组成人格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却有很多,可供描述的如人的兴趣、动 机、需要、理想、信仰、世界观、性格和能力等。而思想品德通常指个体的内在政治、社会信仰、世界观、道 德观及法律意识等等。人格与品德是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两个范畴。

(1)它们都指个体内在素质因素, 都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二者均属于心理现象的范 畴。虽然这种反映包括一些共同的要素,如信仰、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而且这些要素所包含的主要意义相 同,但反映的色彩却是有差别的。反映思想品德的客观事物偏重于一定社会或阶级意识。如社会主义的学校要 求学生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而我们在研究人格 结构时,却并未强调个体所处一定社会的阶级利益、政治背景等与社会意识相联系的社会倾向因素。如《卡特 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试,对于“乐群性”个性特征的测试,某些学生表现出缄默、孤独、落落寡合、处事谨 慎等;也有些学生外向、热情、合作随和、适应能力强等。从这些特征中我们无法知道个体的政治立场、思想 和道德状况如何,一个缄默孤独和一个外向热情的孩子都可能是热爱祖国的。

(2)它们虽然都有优劣或好坏之分, 但二者的具体标准存在差别,同时又具有统一性。如我们在讲人格 健康的标准时,一般强调个体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能正视现实,接纳他人;能协调 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对社会有责任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有独 立、自主的意识等等。我们讲品德(道德品质)的标准时,一般指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政 治素质包括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思想素质包括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和共产 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素质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生活道德等等。因此,思想品德着眼于社 会、国家和时代的任务,而人格内容强调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因此,思想品德着眼于社会、国家和时代的 任务,而人格内容强调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等。相对来说,品德更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而人格更强调 个体的自然属性。但二者又有统一性,是表现在同一个体身上的不同素质特点。所以有人从两者的统一性出发 ,把它们归结为人的心理素质的10个要项:强烈的爱国心、进取心、献身精神;正直、诚实、守纪律,遵守社 会公共行为准则,法制观念;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善于合作,正确评价自己,善于理解别人 ;适应社会环境,懂得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具有广阔的视野和灵活的头脑,乐于接受新事物 、新观点,以积极心态对待变革和变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有不断吸收新知的自觉要求,善于自学并灵活 运用知识,树立攻克难题的心理优势;自信心、意志力、勤奋刻苦精神,敢于面对挑战,正确对待挫折,锻炼 受挫的恢复力;具有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投入生活;脚踏实地,乐于从基础实践做起 ,从“基层”起步;树立效率观念,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学会以最少投入获最大效益等等[2]。从上述要项可以看出, 它们是个体的人格与品德因素的高度综合,因此人格和品德是统一的。

(3)两者的联系还表现为形成过程的统一性。 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个 体人格的完善过程。因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实质是个体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而知情意行的活动过程是 许多人格因素,如动机、理想、情感、意志等的参与及协同作用的结果,并且思想品德要求最终要落实到个体 的动机、信念、理想、能力水平等一些人格要素上。因此,无论人格的发展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是诸种心 理要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

2.心理咨询与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 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德育旨在使个体具有一定的政治观点和立场,具有一 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一定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等等。而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 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是一种促进自我认识、自我完善 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它是一种技术性的服务,也是一种教育影响。心理咨询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 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它们的内容、实施方法及其理论依据是有区别的。

(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心理咨询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 如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及认知分析的理论和 方法为基础,德育主要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2)虽然有共同的目的,但具体任 务不同。德育主要是解决政治观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规范及法律意识等问题。心理咨询则强调个性和谐 ,使对象摆脱消极情绪,确认内在价值,了解自身需求,洞悉自身心理特点,提高自我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明 确生活目标,建立“社会一个人”协调的生活模式。(3 )两者的内容不同。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劳动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而心理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 卫生、学习生活、智力发展、恋爱婚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人格评定、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变态心理等 。(4 )两者采用的方法不同。德育主要采用说服、集体教育、环境陶冶、实践锻炼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 众性等特点。心理咨询则注重渲泄、暗示、自由联想、角色转换等方法,具有个别性、保密性、教育者倾听等 特点。(5)运作机制不同。 德育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规范”过程,个体被动适应它提供的价值体 系、行为模式。“符合”就予以公开性肯定、奖励,“不符合”就予以公开性否定、批评、惩处。而心理咨询 虽然也会提供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健康心理的模式让学生参照,但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在自己接受的基础上改造、建构其心理世界。在心理咨询中教师一般没有对学生的否定权,教师永远理解、尊重、信任、接纳学生,即便 对有严重心理障碍者也一样。这与在德育工作中对待犯了严重政治、思想错误的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

3.心理咨询的德育功能。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德育与心理咨询的联系与区别,但心理咨询究竟对德育 有何作用或者说具有哪些德育功能呢?

一是补偿功能。(1)观念补偿。 心理咨询使德育工作者进一步丰富了德育观的内涵,它明确了德育工作 者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者、权威者和塑造者,而且更应是协助者和治疗者。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 仅是组织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不仅是组织 者和设计者,更应该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朋友;另一方面,德育工作者不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 学生内在信息的接受者。因此,德育过程不仅是以掌握道德知识、训练行为习惯为基础的过程,更是一个注重 学生潜能开发、元认识能力培养及其他人格因素发展的过程。(2 )方法补偿:传统的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 样、评价、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虽然这些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 在具体运用时往往过分强调外在强化,强调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在心理咨询中,教育者的地位由主导者、权威者变为协助者和治疗者,因此,教育者往往根据精神分析、行为分析和认知分析等理论中的具体方法,如 疏泄、自由联想、暗示、系统脱敏、厌恶疗法、催眠疗法等来发掘学生心理中的潜意识能量,注重依靠学生自 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3 )内容补偿:传统的德 育,主要使学生在政治观念、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和最一般的人格内容,如学生的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应付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心理咨询 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它所实施的内容为德育内容提供了补偿。

二是指导功能。(1)在对象的研究上, 心理咨询为德育提供了客观基础。如通过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测试 、疏泄、自由联想等手段和方法,掌握学生的“内在冲突”、“心理危机”、“行为障碍”及人格特点,有利 于分析学生人格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2)在方法上提供了理论基础。 传统 的德育把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 人来要求,它强调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人格缺陷。教育者一般不急于对学生暴露了思想和行为问题作出判 断,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三是调节功能。(1)克服意义障碍。 影响教育效果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所谓学生的 意义障碍是指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对教育目 的要求、措施手段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学生产生意义障碍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如果采 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压制、惩罚等,一般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采取心理咨询中 的一些方法,如疏泄、暗示、角色变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好些。(2)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 。 如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周围的一切充满生机,富有一种喜悦的情绪色彩;抑郁不快时,就可能“见花落泪”、“对月伤心”。因此,良好的心境有利于调动人的主动性,提高活动效率。心理咨询则能改善学生的不良心境 ,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以达到人格发展与环境和谐统一。 (3)矫治心理疾病。目前, 许多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各种生理、心理反应,如恐怖症 、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一般的医药措施只能缓和症状,采取德育手段也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但如果 采用咨询中的某些行为治疗方法,则能帮助他们克服某些行为障碍,从而进一步改善情绪和消除不良生理、心 理症状。

三、德育与心理咨询的角色冲突与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德育工作者还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常常会产生多种角色的冲突。

首先是工作依据上的冲突。作为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体验,工作的依据是比较确定的政治观点、哲学思想和 道德标准等,常常使用它们来教育学生掌握其内涵并以此来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让学生作出价值判断, 并通过强化途径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角色体验,其工作的依据是充分尊重、理解学生 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不把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真善美的标准等强加给学生。由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 出现“价值导向”观点与“价值中立”观点的冲突。

其次是工作重心上的冲突。前面已阐述过德育的着眼点在于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方面,强调社会的政治观 念、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倾向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而心理咨询是着眼于个体的自然属性,强调 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本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达到独立自主,自我实现,倾向于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由此,在工作中,常出现是以“社会利益为重”还是以“个体利益为重”的矛盾与冲突 。

再次是工作原则上的冲突。工作原则是工作指导思想的保证,德育要求

[1] [2] 下一页

教育者要有敏锐的眼光,要有强烈 的责任感,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方面汇报,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并尽快解决好问题,这是一种“公开的”教 育原则。心理咨询却正相反,“保密性”是心理咨询的首要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学生怀着对心理咨询工 作者的信任,倾述自己内心的隐密,期望得到同情和帮助。为来访的学生保密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也是心理咨询取得学生信任、取得成效和提高声誉的重要保证。因此,工作中常有“公开性”与“保密性”的 原则冲突。

 

面对德育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工作者角色的种种冲突,我们应开拓视野,寻找减少冲突、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有效地促进心理咨询与德育间的联系,以提高学生做人的素质。

因为从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可以看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其认知观念上的偏差。这就 需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学生真正的内心感受,从德育的角度来把握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从心理学的 角度去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弄清楚学生中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原因,以及思想认识上出现的误区, 设身处地的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他们。这就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良好的 心理素质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和掌握心理学规律,有效地改进我们现有的工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减 少心理咨询与德育工作两种角色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德育工作,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

[1]张春舆.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四月修订七版(合订本):36 2

[2]袁靖圻.知识经济与素质教育.江西教育学院学报,(4):57

5.试论隐性德育课程 篇五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国外一些课程专家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学生除了在学校安排或教师指导下从教 师教课和教科书中学习外,他们还从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学校的气氛中受到影响。有计划、有意识的 课堂教学有时会产生与之相反的“无意识的学习结果”;课程内容无形受到社会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过滤; 学校规范、课堂纪律也渗透或折射出价值观、道德观的要求。人们认为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 式作用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个学生。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 room)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杰克逊运用隐性课程概念揭示与探讨了学校中的守则 、常规与章程的作用,并指出学校生活中的群体、表扬与权威这三个特征对于学生有着无形的影响与支配作用 [1]。由于隐性课程“不仅展现了班级课程中以前未认可的成分,而且还由于它提醒我们注意了过去学校在其中 起重要作用的各种未被发现的方式”[2],因此,“隐性课程”成为课程领域中新崛起的研究课题,课程理论家 、教育哲学家等纷纷撰文论述,并出现了大量与隐性课程相类似的术语,如隐含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 内隐课程(covert curriculum)、无形课程(inrisible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t curriculum)、非正式 课程(imformal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unofficalcurriculum)等等。问题与争论掀起了隐性课程研究的热 潮。1977年以后,隐性课程理论形成了三个较有影响的理论派别,即结构―功能论,现象―注释学及社会批判 理论,它们对隐性课程的定义、结构、功能均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上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杰克逊在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时说,学生从学校生活中不仅学到了读、写、算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 、动机、价值和其它心理的成长。那么,这些价值、规范、态度、动机是从哪里获得的呢?并非是学术课程中 获得的,而是经由学校的非学术方面,暗默中、潜在中不直接地传递给儿童。杰克逊把这种“非正式的文化传 递称为隐性课程。往后,随着隐性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众多的定义。按照权威性的《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看法,所谓潜在课程,一般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能力 分组,课堂规则与程序、隐喻的教科书内容、学生的性别差异以及课堂奖励方式等。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 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或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 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由于研究者角度不一而使隐性课程缺乏统一的定义。为了更具体地理解隐性课程,特作以下几点说明。

(一)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下位概念,是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 尽管课程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既然作为课程,一般都囿于学校情景之中,就“学校课程”而言,是学 校情景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因此,像我国一些学者提出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影响因素而把家庭、社会的影响包 含在内的看法是不准确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经验中的一部分。

(二)隐性课程就其内涵来讲,是非学术性的,它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 它更多地是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社会准则、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有人认为,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 中除正规课程之外所学习的一切东西,是学校经验中隐蔽的、无意识的或未被完全认可的那部分经验”。[3]

(三)隐性课程作为与“学校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中官方指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的学校经验”相 对立的一个概念,与显性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的两部分。学校中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为显性课程( 有人认为提显著课程为妥),除此之外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均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至少有以下几个组成部 分:一是显性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偶然的无意识的“负作用”;二是学校情景中的制度因素,如学校管理体制 、学校生活制度、人际关系等;三是学校情景中的气氛因素,如校风班风;等等。这些因素是教育计划中未规 定而又确实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第一个内容类似于杜威的“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第二、第 三个内容可等同于校园文化这一概念。

(四)隐性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附生物”,既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内自然影响的属性,也体现着教育的 属性。换言之,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通常都是在“非目的性”、“无计划”的自发偶然情况下发挥作用, 学生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但也不否认隐性课程是有一定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学生 也会有意识地从学校环境中习得某些经验,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意图性、预期性的状态。

(五)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实际上,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并且互相转化的。显 性课程中潜含着隐性课程的成分,隐性课程中强化(有时也存在着弱化甚至对立的情况)着显性课程所传递的 经验。显性课程中包含的观念,如价值观、世界观、政治信念等等,由于连续多年的传递过程,会转而消融成 隐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内容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有关方面的重视,转而可以成为显性课程中的一个内容。

考察我国学校德育发现,目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有:一是由政治课教师实施的各种名称的政 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二是由任课教师在各门文化课教学中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 、少先队、团组织实施的各项德育工作。若将这三种途径置于课程这一名称之下加以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这是学校“正规”德育课程,如思想政治、思想品德、哲学常 识、公民等等课程;二是“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如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队活动及其它校 内外德育活动,学校与教师组织的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三是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课程”,主要是指任课 教师在文化课教学中借助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按照较为宽松的现代课程观标准,我们可 以把以上三类课程称为显性德育课程。这一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 欠缺之处。例如,在上述第三类“德育课程”经常因其是分散的、无形的、隐蔽的而被忽视;上述第二类“德 育课程”也常常会变成各种条件反射式的、单纯机械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第一类“正规德育课程”往往也 只是教给学生“有关思想品德的知识”,德育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除了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之外,我们必须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用传统课程论观念来审视无正规德育课 程的一些欧美学校,实际上是无处没有德育的“泛德育”。按上述隐性课程的认识,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分为以 下四类。

(一)显性德育课程背后隐含的隐性德育课程

杜威在谈到学习结果时曾说,一种是人们有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专门的学习任务学到的;一种是无 意地学到的知识,是通过交往、评价等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理想、情感、兴趣、意志等。因而杜威认为在正 式学习结果中还附有其它的学习结果。[4]这一思想以及在后人的有关论述中使我们明确:课程中“学会”或“ 获得”的并不一定就是这些课程的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结果,在这些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学生从中学到的 可能是设计者与传授者所预期的东西,也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与预期目的相反的东西。这些影响显性德育课程 教学的因素便是一种隐性德育课程。另外,传统的现行的德育体系中所提到的各种专门的德育活动,如团队活 动、主题班会活动、升旗仪式活动等是属于显性德育课程,但一些非专门性的、从未被看作德育活动却具有品 德养成性的活动,如宿舍生活、学术活动、教育实习等,像这类活动便属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有目 的有意识地结合相关教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显性德育,但存在于教材,被教师忽视的一些德育因素以无 形的方式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这些因素也应视作隐性德育课程。

(二)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它主要是指学校建筑物、生态环境、班级教室设置等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学校的校园建筑、环境 设施并非是毫无生命和感情色彩的客观存在物。罗兰恩特・梅根在分析隐性课程时就曾指出:“课堂是一个幽 灵萦绕的地方或场所”,其中的幽灵之一即是“建筑师的幽灵”。[5]学校的校容校貌一定程度上体现与反映着 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教育社会学家科尔曾指出:“物体在空间里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 的,房间以其物质形式表示着该场所与机构的精神与灵魂。一位教师的房间可以告诉我们他的性格以及他正干 什么。”[6]

(三)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制度是维系个体生活及人类社会关系的各种规章、法制和体系,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满足或适应某种基 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规范和组织都集中 体现出学校领导者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学校管理体制是否民主、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合 理与否等等,都将成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部分。顺便提及,没有学生充分参与讨论并同意的一些守则规范本身 就无视学生作为道德的主体,将会削弱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

(四)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 教师言行等等。这些精神环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校园特征以及学校成员共持的目 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不仅如此,还由于学校精神环境是通过学校成员的共同的实践活动 并经历史的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成的,它所传载、倡导的道德价值和校园精神已浸透和附着在校园内的各 种环境因素及学校成员身上,而且赋予学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从而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位学生都深受影响。

学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学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例如,显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知识灌输、说理教育等方式实现的,这种方式带有较强 的理性色彩和一定的强制性。而由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隐性德育课程则是依靠环境育人的精神作用机制来实现 的。如利用情境陶冶、舆论监督、环境暗示、行为模仿、人际交往、情绪感染等原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隐性德育课程发挥德育功能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从心理学来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等 心理特征为隐性德育课程提供了根据。在学校生活中,学生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 的观念相协同,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有意或无意地接受来自教师及同学的影响,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学生置于学校情景,与同学、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相互交往,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而然地会受到 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 ,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对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视还来自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 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是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之中 ,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学生当成消极、被动的 接受器,依靠刺激、强化的方式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道德品质,这是欠妥当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 不仅要考虑学生真正的道德思维能力与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更要通过积极的道德活动,“通过学校生活的一 切媒介、工具和材料来发展道德”。[7]因而,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 是来自“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 课程。”[8]

社会心理学则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青少年日益求助于同伴,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他们 同样从教师的言行中来进行学习。另外,在当代社会,高度开放和变动不定的环境和信息,加剧了学生的困惑 与不解,学生原来的认知经验与环境的反差被凸现出来,造成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同程度地减弱和抗拒倾向 的增强,在这种情况下,来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就很难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被他们内心承认和内化为 品质。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加强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这一特 征正好与隐性德育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教师和学生就是“活教材”。

具体来说,隐性德育课程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哪些作用,隐性德育课程中的物质环境、制度 、气氛又是怎样起着品德养成功能,从而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提供启示与帮助呢?下面进一步加以阐述。

(一)认识导向功能

道德认识是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理解、掌握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道德认 识在人的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道德认识的形成固然需要一定的道德灌输与说理,但也离 不开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的一种具体生动的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从物质环境到文化 传统、从集体规范到人际关系,从教师的举止仪表到教室的装饰布置,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考系,并传递出 一定的价值观信息,给学生以暗示和导向。

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校园美的象征,同时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例如,用中外著名科学家、思想家的 肖像、格言装饰教室,用写有校风校训的标语牌悬挂校门,用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点缀墙壁等等,会使 学生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就知道学校倡导什么、追求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生 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

[1] [2] 下一页

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 域之一。”[9]因而要能够创造出“让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情景。另外,校园传统、校园气氛、集体舆论 、教师言行都将对学生态度和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导向作用。

(二)情感陶冶功能

道德情感作为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能仅仅指望在显性课程中就能完成与实现。情感的形成尤其离不 开隐性德育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情境性”,任何人 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隐性德育课程恰好提供了现实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从而使学生发展起 良好的道德情感。

师生交往、同学交往之中的情感交流,会形成学校特有的人际情感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期待、爱心 容易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的体验。同学间的友谊、帮助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真 、善、美,可以领悟到人与人之间真诚、友爱和理解的可贵。学校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清新舒适之感,而且 会使学生产生对集体、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之情。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集 体活动也是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情操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他们在积极向上的集体与集体生活中激发出健康 的情绪体验。

(三)行为规范功能

行为表现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外在标志,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重要的约束、规范作用 。由于学校中的物质环境、制度设置、师生交往等都渗透着学校的道德要求与教育意志,是一个有情感色彩的 具体生动的德育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暗示、舆论、从众等特殊机制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自觉感 受到这种要求并按照这种要求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影响不带有强制性。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感觉到 自己是一个被尊重的道德主体,从而主动地接受外部影响,而不带有任何逆反性。

在一个讲文明礼貌蔚然成风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注意自己言行的文雅;在一个肮脏杂乱、污渍遍地的环 境中,乱弃杂物、随地吐痰的行为就很难杜绝。教室里桌椅东倒西歪、墙壁装饰不整洁、雅观也会引起学生思 想懈怠、纪律松弛。良好的校风班风也将约束其中的每个成员,逐渐使自己的行为、态度趋同于校风班风体现 出的价值规范。教师与同伴的言行、集体的舆论等也将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影响左右着学生的行为。柯尔伯格 于1974年进行了“公正团体法”的教育试验,力图使学校和班级成为一个充满民主的道德气氛、由大家共同管 理的“公正团体”,教师是这个团体的“公民”或成员,起着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引导作用,每个学生都有自 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学校和班级事务采取直接的民主管理,让每个学生投票表决决定。柯尔伯格旨在通过建立 良好的学校道德气氛来发展学校的道德行为,而良好的道德气氛的建立需要教师的道德引导与民主精神、学校 组织制度的公正合理、班级团体舆论的正确导向。

以上分析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作用机制、功能表现三个问题,抛砖引玉,旨在引起理论工作者与 实践工作者对此问题的重视与研究。在德育实践中,加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切实发挥出隐性德育课程的“随 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品德养成功效。

注释:

[1]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Eggleston,s.,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1977,P110.

[3]Vallance.E,Hidden Curriculum.In Husen, T.The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4 ,P.2177.

[4]赵祥麟等:《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版,第148页。

[5]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转引自魏贤超:《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Power,C.and Kohlberg,L.Using a hidden curriculum formoral education.The Education Digest, 1987,P13.

[9]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6.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篇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互联网络作为传播的新媒介, 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最近召开的2008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数突破2.53亿,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中国上网的主流是青少年学生, 互联网对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 利用得好, 可以成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阵地, 反之, 则效果恰恰相反。在这样的形势下, 学校德育工作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网络的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 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新路, 网络德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网络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碰到了一些不少问题。笔者从网络德育的定义出发, 针对网络德育四个要素探讨了当前网络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网络德育的涵义

网络德育即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网民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的, 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网络德育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 等同于网络德育实践活动, 它是网络德育主体、网络德育客体、网络德育介体和网络德育环体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的运动过程。网络德育的主体即网络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和调控者, 网络德育的客体, 即网络德育的受教育者, 网络德育的介体即网络德育的媒介, 网络德育环体就是网络环境、教育环境等。

三、当前网络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网络德育主体的素养有待加强

网络德育要求网络德育的主体也就是我们的教师们必须了解网络, 能够熟练地进行网络技术的应用, 否则, 网络德育将无法正常开展。相关数据表明大多数的中学教师, 都或多或少有过上网经历, 对网络并不陌生, 已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收集能力。但是仍有少部分教师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教师甚至对网络一无所知。学生知道的东西教师不懂, 学生迷恋的东西教师不感兴趣, 教师的教育工作很难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 这样实施网络德育就会大打折扣, 形不成强大力量。

(二) 网络德育客体的自制能力有待提高

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 对学业重负下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中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 因而也极易使之沉迷上“瘾”。长时间“上网”, 除了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外, 还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危害。据一些教师和家长反映, 孩子上网以后, 与家人、同学的思想交流、人际接触越来越少, 有的孩子甚至患上孤独症。

(三) 网络德育媒介的缺乏

目前, 我国对网络德育的研究还非常少, 尚无专门研究网络德育的专著, 更不用说有关网络德育的电子读物、教学软件。我国目前专业的德育网站不多, 网络德育的软件开发研究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有些学校由于资金问题无法在学校顺利开展网络德育教育, 计算机房和校园网络的建设困难重重, 一些中学 (尤其是农村中学) 把网络德育建设看成是做形式、走过场而已, 甚至根本没有网络德育。由此可见, 我国网络德育“无教材、无系统、无规模”的局面还会持续一定的时间。

(四) 网络德育的网络环境有待净化

网络上不仅有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 还有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等网上垃圾。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或青春期, 对黄色诱惑的抵抗力较弱。这些网上垃圾不断毒害着青少年的思想, 给他们的行为带来了极大的误导作用, 网络环境有待净化。

四、中学网络德育对策研究

(一) 改变培训方式, 不断提高教师网络素养

各级各类中学的领导都要意识到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是当务之急, 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网络水平。将集中学习的培训方式转变为网络学习的培训方式, 将有关的培训资料上网, 让教师在校园网上进行培训。培训的资料不仅仅是有关软件使用或操作技巧的文字说明, 还应包括图片、视频、语音解说、动态演示功能在内的课件、视频点播等, 也就不会像只有文字说明那样枯燥乏味、难于理解和掌握, 并制定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措施, 激发教师学习的热情, 不断提高教师网络素养。

(二) 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树立积极健康的上网观念

由于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有关教育网站, 所以学生痴迷于上网打游戏、聊天来消磨时间, 而不会利用教育网进行学习。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 指导他们如何搜索和下载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 积极鼓励学生上教育网站进行学习。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搞一些诸如网络知识竞赛、电脑打字比赛、网上绘画比赛等学生能广泛参与的健康的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作才华和竞争意识。让学生从网络中寻找乐趣, 让学生学会拒绝网上色情暴力的侵袭, 积极倡导健康上网观念。

(三) 整合德育资源, 建立网络德育主题网站

首先要根据中学生具有的时代特征加快开发具有较强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德育软件, 使之成为集教育性、知识性、交互性、仿真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的电子教材, 将各种德育资源收集并整合到资源库, 建立网络德育主题网站, 在网站里学生利用聊天室、BBS等方式与同学老师进行在线交流, 此外, 还可以制作一些德育小游戏, 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仿真实验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去感受做人的道理,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从而营造有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网络文化。

(四) 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 优化网络德育环境

优化网络德育环境, 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发挥各自的优势, 形成“三位一体”的网络文明系统, 优化德育环境。一要规范社会网吧, 建立健全网络发展从无序到有序, 在全社会倡导网络文明, 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 加强网吧管理, 遏制网络污染的形成和传播;二要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 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的作用;三要在校园内开展一些网络知识图片展览, 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标语、广播等特殊功能进行宣传活动, 形成健康的网络知识文化氛围,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德育引导。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 任重而道远, 我们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深入研讨, 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和青少年自身的积极参与, 坚持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正确处理网络与青少年德育的关系, 积极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 努力克服其负面影响, 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把握好网络时代的契机, 推动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从而实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标。

摘要: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 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德育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领域,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网络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碰到了一些不少问题。

关键词:中学,网络德育,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蔡丽华.试论网络德育过程及其规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6 (5) .

[2]鲍艳.中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 2006.

7.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篇七

【关键词】网络形式 小学 德育教育 方法研究

网络如今逐渐成为一种传播主流文化的媒介。网络与其他教育方式不同,其时效性与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自由的学习。当然,网络兴起也为教育带来了挑战,学生自由的在网络上学习,思维不受老师与家长的控制,控制力较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便脱离了正常轨道,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难题。

一、网络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带来的困难

(一)网络发展影响小学生的思维

在网络发展迅速的今天,小学生的活动空间变得不再单一化,从校园环境中活动到网络虚拟活动,通过网络交流,实现语言文化传播的目的。不仅仅能够在书本中获得知识,得到了更多与外界交流与接触的机会。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媒介传播平台,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成长阶段,不具备自我控制力,在现实生活得不到的满足通过网络都能满足,由此下去,小学生会依赖网络,将网络视为重要的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学生的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局限性,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都会被网络影响,改变正常的发展顺序。

(二)网络发展影响传统传媒的导向功能

网络的传播迅速、全面的特点使其在传媒市场上的地位较高。由此影响了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等。网络涵盖的范围广阔,其监管制度往往缺乏完善,传播的信息缺乏可信度。而一直处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的小学生,会被这种新颖、有趣味的信息所吸引,主观意识上会更加愿意去接受这样的信息,从而误导学生走正确的途径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传统教育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教学会被具备新颖性、趣味性的网络所影响,传统教育课堂受到挑战。

(三)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对学生的影响

网络中的信息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喜欢新奇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事物、不寻常的事物。而网络完全符合小学生追求新奇事物的心态,网络通过聊天与游戏的形式,让缺乏辨别真实信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小学生充分被吸引。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感受到网络的神奇,不能自拔,而回归现实生活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太大,以致学生更加沉迷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习思维。

二、网络形式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分析

(一)建立班集体德育教育网页

学校在德育教育这方面,深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面临网络文化的冲击,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建立教育网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以贴近现实为目的应当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建立班集体的教育网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育环节中去。教师再配合学生的教育工作,引导监督学生正确的建立网页,从而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二)为教师设置网络信箱

为了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心里变化及思想动态,使学生大胆的讲出自己内心的困扰,可以建立教师网络信箱。通过网络QQ、微信、邮箱等形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这样既避免了当面沟通交流的尴尬感,又让教师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尽到教师应尽的责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轨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健全的学习观。

(三)设置亲情网络平台

学生在小学时期,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容易与家庭的教育活动脱节。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中受启蒙教育重要的时期,离不开家庭的教育,需要家长与学校的互相配合。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家长与教师互相沟通的平台,一起讨论学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家长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平等的探讨各种问题,教师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学生的动态,更好的与家长配合教育,帮助学生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健康成长。

(四)设置德育教育专栏

设置德育教育专栏可以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学校创办教育专栏可以利用网络,规划设置出丰富的栏目类型,为学生展现出专业易懂的知识体系。设置德育教育专栏,还可以让学生主动的访问并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结束语:

学生德育教育的网络问题不能单从抑制网络的方式进行,而是要采取用网络的教育方式去改善学生的固定思维。利用网络与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氛围的学习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模式,摒除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德育教育框架,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小学德育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之我见[J].作文成功

之(下),2012,03:39.

[2]丁凡华.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生活教育,2014,S1:6.

[3]胡敏.小学德育教育在网络形势下的新方法[J].中华少年,

8.论德育经济功能之特征 篇八

人是生物有机体,又是劳动能力的载体,人的脑力和体力之和即劳动力,其中体力主要指人的身体素质状况,脑力涵盖了两层意义,一是指贮存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思维能力;二是指与社会目的相联系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决定人的知识、能力和专长的服务对象或目标。所以,德育效果直接牵制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发挥程度,它是劳动者主体活动的指挥中心,通过意识活动调节人的思维,支配肌体的运动,决定劳动能量的释放、指导人的经济行为。

9.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篇九

梨园小学 王贤政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道德教育是《大教学论》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夸美纽斯认为,学校应当着重培养的德行是“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1)持重。就是“对于事实和问题的健全的判断”,他认为“这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他要求学校培养学生学会对事物作健全的判断,使正确的判断成为学生的“第二天性”。我的理解就是,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先培养孩子的是非观,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孩子才能去做正确的事,做高尚的人。(2)节制。这是一种在各种生活行为方面不过度的品质。他要求学生了解“一切不可过度”的道理,学会节制。我想,作为老师和长辈,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纵容他,要从小培养理智的节制品质,对其终身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3)坚忍。是要求孩子们习惯于用自己的理智去做一切事情。夸美纽斯指出:“凡是想教导孩子的人,开始就应当使他们习惯于服从他的命令。”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也提到:“教不严,师之过。”一个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威信和尊严,让学生心服口服。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我们现代教育已经开始提倡“人文教育”,讲究师生关系的平等,难道还需要让孩子学会“服从”吗?我想,那是指人格的平等,是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的。与夸美纽斯的理论并不矛盾,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孩子的人格,用爱心、宽容心对待他们,是非常人性的,但是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孩子们的行为方式是不很能够这么审慎和理性的,所以,强迫他们养成一种习惯,先去履行别人的意志,再顾到自己的意志”。我想就是“先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说,坚忍是一种美德;(4)正直。是对于别人抱着公正无私的态度,是不伤害别人。他指出,一个正直坦率的孩子应该学会与任何有价值的人交往。这也就是要求学生正直待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乐于助人,避免虚伪与欺骗,同时在交往中学习、成长。

夸美纽斯对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主要有:实行、榜样、教训与规则和惩罚、避免不良社交等。(1)实行。他认为“德行是由常做正当的事情学来的”。而且他认为德育应当尽早进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灵之前,早早就教”。由此看来,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道德教育特别重要。(2)榜样。道德教育需要榜样和教诲;他主张“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生活榜样应当不断地放到儿童的跟前。”因为孩子们善于模仿,易于接受榜样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让孩子模仿的榜样。还有我们老师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也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3)训条、规则与惩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夸美纽斯在文中非常严肃的提到了纪律,但我们不能向夸美纽斯说的那样“鞭挞”学生,但是有度的惩罚是必要的,既然有奖励就要有相对应的惩罚。我们可以借鉴魏书生老师的一些惩罚方式,如罚学生表演节目、为班级服务等,在不伤害学生身心的前提下,给予必要的惩罚或引导其自我反省、自我教育。(4)避免不良的社交。如不良的交往、不良的谈话、没有价值的书籍之类。我想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一起努力,形成教育网络,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0.论德育的形式-德育 篇十

2014年年底,教育部颁发了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基本内涵、地位作用、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完善了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德育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新精神及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文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认真深入学习领会“新大纲”的主要内容和政策要求,特别要做好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专题培训,确保培训覆盖所有学校及全体德育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笔者以为,要坚决摒弃形式主义,保证“新大纲”落小落细落实,为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

“新大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还强调职业精神教育,明确德育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新精神新要求,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贯穿始终的红线,全面融入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修养、塑造完美健康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家聘用、培养人才有句话:“德才兼备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近两年各大小媒体大力宣传的“工匠”,特别是“大国工匠”们,都是“德技双馨”的典范。这意味着学生的“德”非常重要,甚至超过了技能、技术。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中职学校要切实把“新大纲”规定的德育内容和要求落到小处、落到细处、落到实处,切忌形式主义的“运动式德育”“创建式德育”。运动式,就是搞运动,德育活动不是融入日常教育教學中,不是生活化,常常搞应景的、短时间的、一阵风的运动。比如三月学雷锋一阵风,四月扫墓、革命历史教育一阵风……不改变运动式德育,这种现象就不会改变。创建式德育,就是为了创建某个名目——德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德育先进学校——而搞德育。验收通过,牌子拿到,就烟消云散。所以,运动式德育、创建式德育追求形式热闹,不追求长久效果;务虚不务实,入耳不能入脑,教化不能内化;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是墙上芦苇、山间竹笋;效果很小,危害很大。毋庸讳言,我们的学校德育效果不理想,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各种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搞形式主义的“运动式德育”“创建式德育”。这不仅在职业学校存在,而且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存在。

要落实“新大纲”,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中职学校领导首先要认真研读,深刻领会,熟记于心,使得布置的德育工作符合“新大纲”要求,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还要培训所有教师,不仅仅是班主任,让每个教师领会“新大纲”精神,都能够自觉地承担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并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时代特点,开展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德育工作。

为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奠基,社会、学校、企业及家庭同样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新大纲”。目前,校企合作依然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家长把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自己对孩子不闻不问做甩手掌柜;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中职生成长的方面,而一旦出了事情,都是中职学校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立完善学校、企业、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相互协作的德育工作机制,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德育工作,企业参与学生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各方形成教育合力,一起来抓中职生的养成教育、实践教育,是亟须考虑并付诸实际的事情。

上一篇:项目管理部4月份工作汇报下一篇:质量管理主题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