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课堂教学规范

2024-07-22

我眼中的课堂教学规范(精选8篇)

1.我眼中的课堂教学规范 篇一

我眼中的课堂革命

任何改革都有其核心价值追求,它决定了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起始于本世纪初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是一种教育文化建设。其实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其核心在于课堂,其本质在于重建课堂文化。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以物质文化做基础,也需要以制度文化做支撑,更需要以课堂文化做底蕴,课堂文化是现代学校文化的至高境界。课堂革命,其实就是课堂文化的革命。我个人认为,就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确实还需要一场课堂理念、课堂关系、课堂评价的“继续革命”,以重建课堂生态、课堂文化。

首先,要重建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理念支配着课堂教学行为。一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生活”的理念。课堂是一种生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在课堂里寻到共同的家园。课堂是故事,这里有不断生成的事件,不断涌现的教育契机和教育机智。课堂是生命,是教师和学生延续和发展生命的地方。作为教育人,需要在改善课堂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道德课堂,是郑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是源于过去的旧课堂教学中道德缺失、违道德甚至反道德的一种教育新主张、教育新思想,是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其就是在改善学校教育生态的层面上思考、设计和建构课堂,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并提升师生课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因此,课堂改革就是要改善师生的课堂生活,重建师生高品质的课堂生活。二是要确立课堂改革就是要“回归立德树人教育本质”的理念。课堂是立德树人的第一途径。教育具有知识、技能、品德、文化四大元素,知识就是人类德性生成的,课堂上学知识、学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涵养学生的品德与人格,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文化。道德课堂所彰显的就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教师在道德的环境中进行有道德的教学,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和结果都合乎道德的要求,让我们的课堂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落实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道德课堂的实践标准是“有形、有魂、有习得(生长)”。所谓“有形”,即有形态,要凸显课堂形态。所谓“有魂”,即有灵魂,要凸显课堂教学的精髓与灵魂。所谓“有习得(生长)”,即学生学有所得,要突出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能力的提升与精神的成长。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

其次,要重建课堂教学关系。课堂教学关系决定着课堂生态和课堂教学品质。课堂生态,就是课堂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课堂生活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与关系状态、课堂上师生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在诸多关系中,师与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的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是亟待改善的三大关系。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通过重建这三大关系,来重建与提升课堂生态和课堂品质。

师生关系应该是最和谐灵动的一组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一种文化特征,它集中反映的是一种道德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既决定着教师和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质量,又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决定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因此,和谐师生关系,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时下,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多少人慨叹师生关系的“水火不容”。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导致师生关系的扭曲和变异,既有社会的原因,又有学校的原因,还有家庭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学校。就学校而言,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教师。就教师而言,既有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因,又有教师能力与水平的原因;既有教师教育观念的原因,又有教师心态的原因。真正“道德缺失”的教师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着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调整心态、提高水平的问题。

教人做人,使人向善,使人向上,既是教育的道德目的,又是教育的道德标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发展学生,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与境界,既是教育的道德要求,又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不恨同学、不恨老师、不恨学校,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道德要求。改善师生关系,满足这一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主要责任在教师。

教与学的关系,由于“师道尊严”的作祟,一直是一些教师难以调整到位的一组关系。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已经从“以学定教”走向了“以学定学”,谁来上学的,这个主体弄不明白,教师的角色就无法准确定位。道德课堂认为,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助理,是学生的学长,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与学生是平等的同伴关系。实现了这种角色转变的教师才称其为“道德教师”。角色即人格,离开了“道德教师”这一角色,教师便缺失了“人格”。有师道,才会有尊严。

课堂教学的动机、行为与结果的关系,一直没有达到一些学校、一些教师所期望的那种关系状态。我们所期望的一直是事半功倍,可是效果有时候总是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南辕北辙”,其症结在于行为与动机的不一致。道德课堂要求教师运用道德的方式达到道德的目的。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动机都是好的,只有选择适合方式方法才会收到所期望的效果。我们不能再一直满足于“我是好心办坏事”这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说得再难听一点:我们不能再用这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和不负责任!

第三,要重建课堂评价。评价是“北斗系统”,评价引领发展,评价促进发展,评价实现发展。“课堂评价”在本质上是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检点与修正。就其性质与功能而言,是一种不同于“选拔性评价”的“教育性评价”。而今天在“教育性评价”的理想与“选拔性评价”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深刻的鸿沟,革新的教师在两者的夹缝中生存。因此,可以说,课堂评价的改革实践就是革新的教师面对这种现实,致力于寻求“更精彩的教学”而展开的挑战。评价的发展在经历了“教与学的结果评价”阶段和“为了教与学的评价”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了“作为教与学的评价”阶段,此阶段评价作为教与学的一部分,如果不懂评价、不会评价,就只是做了一半的教育。

评价育人,是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的一项重要实践成果,是针对过去一个时期教育质量评价应有的育人功能完全缺失的状况而提出的关于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教育主张、教育思想。核心理念是:评价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性教育活动。评价体现育人导向,落实育人功能,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层面上去思考、设计与实践,彻底走出“育人即育分”的误区,确立和践行“评价即育人”的教育理念。

道德课堂主张“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课堂评价遵循评价标准与课堂目标一致的评价原则,必须使用专业化的的评价工具,评价工具的可靠性、有效性,在整个评价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文化建设。评价既是一个育人的环节,又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评价的改革,要有效地解决“我们似乎总是离评价的现场很近,有时看似就在评价的现场,但却离评价的本质很远”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评价标准育人、评价过程育人、评价结果育人”这一关键问题。

近几年来,评价成为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寻求新突破的方向。评价可以说是教育改革中专业化程度要求最高、改革进程最容易变形、改革成效最为缓慢的一个领域,但无论从学生发展,还是从民族未来的角度看,评价都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我们要认真领会、落实教育部有关评价改革的文件精神,在全面改进学校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课堂评价的革命”,让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到绿色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2.我眼中的课堂教学规范 篇二

吟诵和朗诵必然是不同的,吟诵传承三千年的读书方式,是中国特有的读书方法。吟诵的必要性何在呢?为何在朗读、朗诵大行其道的今天我还要进行吟诵教学,恢复吟诵的传统呢?首先要从吟诵的价值说起,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吟诵恢复了古诗文本来的美丽的声音形式,使得学生们重新喜爱上了古诗文。

中华文化复兴,必从读古书开始。每个人都读读古书原文,而不是从课本上听说古代,这样传承文化才有了一个根基。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读古书,为什么呢?太隔阂,太陌生。去年有研究调查了北京市小学生最喜爱的课程,结果语文排最后。又调查了语文的什么内容最令小学生讨厌,结果就是语法和古诗文。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声音是其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试想,现在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如果把那些歌曲的旋律都去掉,不能唱,只剩歌词,还一字一拍地念,再加上数学分析式的讲解,谁还会喜欢呢?道理就是如此地简单:入情入心的东西,变成了枯燥的文字数学。

第二,吟诵是正确理解古诗文含义的基础之一。吟诵是古诗文的传统读法,而读法对含义的理解是有影响的。

吟诵不仅是读者的读法,也是作者的做法。“先吟后录”一直是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法———下笔前总是先在心里有声音的,而这声音也是基本遵守吟诵规则的,何况,大量的诗文是在吟诵的状态下创作完成之后才用笔记录下来的。

既然古诗文的创作主要是口头创作,那么声音的意义就不可否认。创作时,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每个人都会选择合适的声音去表达,包括长短高低、轻重缓急、清浊开闭,等等,这是从小就会的本领。如果声音不合适,即会改掉,所以“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诵一直也是修改诗文的方法。

只知道读音,不知道读法,又怎么可能完全了解诗文的含义呢?

“因声求义”,这也是古诗文一直以来的传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声”,正是“书”和“意”之间的桥梁。所以,理解得好自然吟诵得好,而吟诵得好也才能理解得好。古人读书的时候,因声求义,因义发声,这是一直并存互生的两个方面。

如古诗《咏柳》的美感,不易被我们捕捉,这首诗的美不在于写出了春天的特点,也不在于用上了形象的比喻手法。正如孙绍振教授的观点,贺知章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来观察柳树,眼前的柳树如同一个婀娜的少女,柳树的柔嫩与娇媚才是这首诗的最大亮点,这是从文字解析的角度来理解的。比如“碧玉”一词让人联想到小家碧玉,“妆”字让人联想到少女梳妆的迷人,“丝绦”是丝织品,“裁剪”在古代属于女红,所以贺知章笔下用了大量的和少女有关的词语,可见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贺知章写出了柳树的娇柔、细嫩,如一个美丽动人的少女一般迷人。但这样通过文字来理解整首诗的特点,来感受诗歌的美,却是我们的普通教师不容易做到的,也更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了。

但是,如果我们采用吟诵的方式则不难感受到整首诗的基调和特点。通过反复诵读,特别是在标出了开口音和闭口音之后,我豁然开朗,整首诗28个字,19个字都是闭口音,9个字是开口音,特别是我们公认的千古名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两句中只有“裁”“剪”“刀”三个字是开口音,其余的字都是闭口音。闭口音的发音低沉,多用来表达细腻、悠长的情绪。想想贺知章笔下的柳树不正是如此吗?这不是苍劲有力的柳树,而是如同少女般婀娜迷人。吟诵时,多是闭口音的字,自然我们的声音就会变得细腻、悠长,所以,我们不需要把古诗中的一个个字进行剖析,仅靠声音就可以判断出整首诗的基调,用诵读的方法也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而且是在潜心涵泳之间慢慢体会,慢慢感悟,将诗歌中的情感通过声音这个媒介慢慢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如《题西林壁》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首平起式的诗,第一句中的“看”字需要文读,读一声。同学们刚才诵读的时候把这个平声字拖得很长,既然拖长,就一定有道理,咱们想一想,为什么要把这个字拖长音来读?

生:因为诗人看得仔细,他看到的是“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把“看”字拖长读能够表现出诗人观察的仔细。

生:因为诗人看的时间很长,所以要拖长来读。

生:因为庐山的雄伟壮观让诗人陶醉,所以他一定看了很久,要拖长来读。

这首诗中 的平声字 还有“山”“缘”等字,学生都可以通过诵读时的声音来引发想象,从中感受音韵中所传达的意思。例如拖长“山”字,才能表现出庐山的雄伟壮观,因此诗人才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受。

第三,吟诵是语文的基本教学法之一。

吟诵教学法是一套以声音为核心的偏重感性的教学法。老师先以声音教学生,其长短高低、轻重缓急,皆有含义而不宣,只是这么一种声音,有旋律或者有节奏,直接传达给学生。学生可能理解也可能不理解,但是其中的喜怒哀乐、细微曲折,学生是一定有所体会的。然后再加以讲解,这就是理性的教学了。讲完后,学生回去自学复习,掌握后再讲给老师听。此时也是首先以声音传达,老师听了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理解了多少,偏差在哪里。当然这里学生也可以辅以讲解。然后,老师再用声音去指点,哪里要大,哪里要高,如此等等,当然还是辅以讲解,然后学生再去自学,如此循环。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有声音,还包括表情、动作、神态,甚至气味、天气、环境……当然,声音、表情和动作是最主要的。

这样的教学偏重感性。现在的教学偏重理性,甚至完全就是理性。教语文跟教数学一样,都是分解、分析、做题。但古代不是这样的,感性理性虽然都有,但是仍以感性为主。越小的孩子,感性的成分越多,所以讲解得越少。

这样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之前先喜欢上;这样的教学法,还可让学生浸润在其中,不是有距离地理解,而是全身心地投入。那些古诗文不是用来理解的,是用来进入生命进入生活的,并成为生命的养分,随时在那里发酵。

吟诵教学的最终体现,并不是吟诵古诗文,也不是吟诵现有的某些白话诗文,而是创作古诗文和白话诗文,并落实到学生的生命中,成为他未来生命的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完成吟诵的文化传承目标。

能吟诵什么就能创作什么。会吟诵五绝,应该就可以创作五绝。教学中可以先从对对子开始,对对子是很多孩子都喜欢的语言游戏,对到五个字就可以作诗了,而且是用吟诵创作,用吟诵修改,用吟诵表达。

孩子们学习了一段时间吟诵后,便可以尝试进行诗文的创作,五绝、七绝、词、文言都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的方式。如孩子们写道:

闹钟

虽未惊天震耳聋,缓睁睡眼蒙眬中。

难平心恨搅美梦,无奈起床做学童。

捣练子·有怀

思绪断,杜鹃啼,寂寞海鸥两岸栖。

一夜雨声撩不止,浪催花落碾成泥。

醉花阴

溪水江边留许久,岁月同谁守。野菊顾凋零,饰空闺房,独自尝薄酒。

冷风傍晚吹杨柳,自种相思豆。离散数十年,思绪起伏,孤泪沾湿首。

孩子们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谈作诗:

“每每写完一首, 无形的成就感使得自己睡不着,身体,头脑,乃至灵魂,像有了魔法似的轻飘如云。但当我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的诗歌与名家的差距时,臊得脸都不知往哪里放。但自己又酷爱这一口,怎么办?只有潜心研究一下其精华。令人振奋的是,这真使我的水平有所提升。直到现在,我仍然写诗,追其原因,就是因为它独到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积淀。诗大到海纳森罗,小到一棵小草。短短几行文字,竟把悲欢离合,凝练得如此淋漓尽致,更是给人内心一种伏案的冲动。”

“我常把自己幻想成诗中的角色,好似也在狂歌、悲愁,让笔尖下的文字跟随自己的思绪游走。不管所作的诗有多么幼稚,我也算是可以作诗了。”

“朗朗上口的声韵,温润的词语,美妙的语言,整齐的结构,蕴含的哲理。哦!我所喜爱的,我生命中的诗!每当望见身旁的事物,发起呆来,随后,像是被拨动了心中的那根弦,灵感就像泉水般迸发而出,就抓起笔,把所有感情都注入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无底的黑洞,永远都不会出来。”

“在阳光下,在小径上,在草丛边。灵感总是想来就来,那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总能使我有一种欲望———把它们变成文字,印在纸上!当拿起笔,一幕幕又出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美———蜜蜂的忙碌、花朵的绽放、大树的茂密、小草的坚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去欣赏。俗话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写诗,更是在乎过程———过程,本就是享受。当那些鲜活的景象映入心头,再用笔写在纸上,那就变了。不光是景,还有情。景是架子,情是长在上面的牵牛花,郁郁苍苍。隐隐约约看见景,可是情,才是最重要的。诗中的情,像一杯茶,越品越浓郁、越香醇。几个简单的字里,藏的那份情,那份意……每首诗都不同。一首诗一种性格,千百首诗千百种性格。从我认识它开始,我体会到,或是忧愁,或是豪放,或是喜悦。但是,诗的情,却往往不能用几个字概括,只能用心体会。无论是诗还是词,都有一种性格,那种性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又如,孩子们学习了苏轼的诗词之后,对苏轼有了一番了解,提笔写下的白话诗歌也让人不禁赞叹:

我眼中的苏轼

可憎他,

耗尽心血只为成就,

一页墨香 。

可怜他,

半生无成,

痴痴悲愁,如漫天风雪,

纠纠缠缠,苦了眼前这半杯酒,

笑对一架古琴,空奏星月凄凉。

映出雪发几丝?

夜是深了,寒了,

蝉是倦了,厌了 。

那烛光如霞彩红艳,

芬芳中微透他面容沉黑 。

试问江涛可是英雄魁梧?

向东怒吼,只留一片哗然 。

迷蒙泪眼有多少哀怨惆怅 。

一卷诗书,

倾倒了半生豪情 。

笔墨浓浓,悠悠,飘飘,

他笑笑,谈谈,奏奏,

转眼间,已湿了半边枕,一片衫。

多情应笑我,

怎能写出他,

沾满仙气的半角衣衫?

三年时光,孩子们创作的诗文上千首,姑且不论是否有文采,是否有境界,但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孩子对诗文燃起的热爱,对创作充满的激情。

当然,创作不是仅会吟诵就能开展的,还需要很多的条件。人生阅历、思想境界都很重要,多读诗文也很重要,这样才能熟悉写法的传统,肚子里装满创作的素材。

为了让学生写好诗,我开始时是布置题目,检查作业,表扬佳作。但是,随着教学的深入,我逐渐注重让学生养成作诗的习惯,作为个人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手段,每天至少作几首诗,像发短信一样轻松,像记日记一样自然,让诗歌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才是教学最终的成功。

有人会有疑问,考试又不考作诗,为什么不考的东西也要教呢?因为有用,对人生有用,对社会和国家也有用。今天很多家长甚至教师都认为,分数是最有用的,甚至是唯一有用的东西。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让人放心的教育?就是这个孩子会自我教育了。学校里教的知识,怎么可能比得上社会知识的更新?如果我们问问家长: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呢?家长会说,为了将来有用啊,写个总结,写个广告,总得会写啊。那为什么要写诗呢?这里恐怕要有一半的家长说没必要了。另一半会说:为了锻炼写作能力啊。也就是说为了将来总结、广告写得好,所以要通过写诗练练手,还是落实在应用文上。有一些家长可能另有想法,他们会说:这是心灵的抒发,是自由的追求,人总要有这些审美的情趣,人生才有光彩。

他们说的话全都有道理。但是,世上还有别的道理。

因为他们所说的诗歌,是poetry,不是我们古代所谓的“诗”。

“诗”,有两个最大的特征。一是“诗言志”,“诗”是内心情感的表达,这一点与poetry接近,但也有不同,“诗”不是“抒发”,“抒发”有“发泄”之意,“诗”更多是自我体味。第二个特征,是“发乎情,止乎礼”。“止”不是“停止”的意思,而是“走向”的意思。“诗”是从真情出发,指向“礼”的,poetry则是指向“自由”的。

所以作“诗”的目的,是修身,是自我教育、自我感慨、自我排遣、自我净化。除了应用文之外,诗词文赋的目的差不多都是这样。

今天,我们用什么来言志抒情?用什么来表达自我,沟通他人?好像只有说话,而很多人已经不太会说话。

今天,我们既缺少自由的抒情,也缺少诗教乐教。吟诵,是诗教乐教的基础,所以我们从吟诵开始做。吟诵,又要指向诗教乐教,所以又要落实在创作上。

3.我眼中的合唱教学 篇三

【关键词】合唱;发声;艺术情感

一、青少年合唱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标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中,社会交往价值中指出,音乐课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感受与鉴赏音乐题材与形式”中合唱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培养青少年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及陶冶青少年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

1.合唱是培养青少年集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合唱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俗话说的“声音抱成团,这就要求演唱者不能一个人一个音调、大声突出自己,节奏不能赶快和拖延,大家统一的换气点等。通过合唱练习可以养成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自觉地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培养了青少年初步分工合作的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使青少年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合唱是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合唱具有诸多的要求,为了开展合唱教学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如:学习乐理,简单的试唱,必要的练耳,甚至要学习粗浅的和声知识。由此可见,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青少年同时获得了由合唱带来的更多,更广泛的音乐知识。合唱与学习音乐知识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利的良好循环,青少年的音乐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3.合唱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中小学合唱歌曲大都是一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节奏明快的歌曲,这些歌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伦理道德,这就使青少年在演唱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审美感受和表现力,而且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精神人格更加完善,形成了较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如小学合唱曲《老鸟与小鸟》,青少年在演唱和谐的音乐中懂得了要尊敬父母和长辈,知道感恩图报,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和关怀的种子。再如合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二、青少年合唱教学法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没一个音符,充分领悟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个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我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个声部旋律,训练学生优秀的音乐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在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2.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发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来进行练习。比如“闻花吸气”可以练习深呼吸;用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在轻声歌唱时,要求学生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3.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體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训练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自然音节。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单音,然后是音程和和弦再到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单到繁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

4.思想感情与艺术情感相结合

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进行辅导,只有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但是感情是一种很抽象的,想要真正的体会是很困难的,所以我通常让我的学生把一个作品分几个阶段来学习,首先,了解时代背景;其次,了解大概内容;最后,让学生创设情景自编自演音乐作品,将作品的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

总之,合唱是一门严谨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另外,合唱中既学到乐谱知识又能学会做人的道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最适合音乐教学形式之一,所以合唱应该被每一个学生、教师所重视。

参考文献:

[1]周正松.《合唱与指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96年版

[2]吴一帆.《合唱与指挥》.江西高校出版1998年8月 版次

4.我眼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范文 篇四

——小学课堂教学之变

“变”者,古今之公理。变则通,通则久。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升华。实践证明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当家作主”,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室的主人,教学的主人。学生变 被“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各自为战的独立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习;变消极完成作业为主动积极快乐学习……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之变迫在眉睫,变什么?怎么变?已经引发广泛的关注和探索。

一、变教师的专用讲桌为学生的报告席和演讲席。

传统的教室布局讲桌的位置是在全体学生的面前讲台的中间,为教师专用。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桌后滔滔不绝发号施令,大部分学生或惟命是从,或如“鸭子听雷”。有的学校把教室的讲桌取消,我们倒是认为大可不必,完全可以改变讲桌的用途。把讲桌的位置移到教室的一角,就像开大会领导作报告时的报告席,也好像是综艺节目主持人所在的席位。每天课前的展示阶段,让展示的学生,主持小先生站在这个席位上或主持展示活动,或诵读,或展演。学生成为拥有讲桌的主角,教师成为欣赏着,倾听者,参与者,探究者。

二、变教师的讲台为学生展示台,演兵场。

传统的教室讲台教师拥有绝对的使用权,只有偶尔的时间,被提问的学生到讲台上演练一两道数学习题,写几个英语单词,绝大部分时间 1 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煞费苦心的讲演,更有甚者兢兢敬业的教师累死在三尺讲台上。这是教育的悲哀,教师的悲哀。

变教师的专用讲台为学生能力的展示平台,讲台不再单纯是教师的专职教授台,成为学生的演兵场。学生站在讲台上,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有板有眼有理有据有条有理的演算证明。站在讲台上面向同伴和老师展示真我风采。

三、变教师的专用黑板为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成果的展示板。讲桌成为学生主持人席位,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报告席;讲台成为学生的展示成果的舞台,成为学生提高能力的练兵场,学生是讲台的主人。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也就没有必要去精心设计板书了,即使你设计的再好,再精美,没有时间和空间让你把“处心积虑”设计出来的板书通过对学生“循循引诱”的几个词语写在黑板上了。黑板的主人不是教师了,而是作为整个教室乃至于课堂学校教学的主人——学生了。教室里的黑板已经不局限于一块挂在教室的前面,教室的后面也要挂上黑板,拓展学生展示的空间。至于教室内的学习园地或者叫成长摇篮可以设置在教室临近走廊的一侧(不影响教室采光的一侧)。

四、变学生面向黑板整齐划一的座位格局为学生分组面对面侧向前后黑板的座位格局。

传统的教室学生座位格局大家都不陌生不必赘言。据我了解,美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的座位格局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面对面而坐。而且学生在上课时也没有要求双手背后,一直保持着腰背笔直。其实我们很多 2 学校很多教师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双手背后,坐得笔直,其实是对学生身体和心理极度地上海和摧残。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座位是具体情况分组,学生相向而坐,每个学生侧向教室前后两块黑板。这样的座位格局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学生面对面,极大的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起到交流的作用,一个鬼脸儿就能使彼此心照不宣。这样的座位格局也有利于成长中的学生身心健康。因为是侧向前后黑板,所以学生就要不间断的活动腰身来关注前后讲台上黑板前的学生展示的合作交流探究成果,有时候还要站起来以达到彻底沟通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是像传统教学课堂上身心俱疲,而是健康着,快乐着并学习着。学生把枯燥的被动的课堂教学生活转变为自我追求快乐的学习生活,让青春的生命绽放愉悦的火花,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将不在话下,也就不是教学活动中的难题了。

五、变随意性分组为有意向异质分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重视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性学习,这就需要把班级的学生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我们原来的课堂交流小组划分是按照学生的前后左右座位随意性的划分小组,这样的小组划分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有的小组成员可能都是综合素质优等学生,有的小组可能都是中差等学生。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究过程中,优等生小组讨论的热火朝天,中差等生学习小组默默无闻,鸦雀无声。课堂成为优等生展示成果的天地,中差生永远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被冷落的对象,3 久而久之,这一大部分群体丧失学习的信心。

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小组的划分为有意向性,小组学生综合素质异质性。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综合素质的高低蛇形排列分组。这样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综合素质有层次,而且各有千秋。每个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即合作组的小先生。针对老师和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或者出示的小考卷,每个小组内的小先生带领并且指导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推选出发言人代表合作小组参与全班汇报展示,促进全班整体的全局合作交流,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普遍的提高。

六、变随机性的口头表扬鼓励为积分制考评。

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对学生适时的表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豪感和求知欲望。例如学生回答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教师脱口而出:“你真聪明!”“你真棒”;回答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时,教师是“龙颜大悦”,鼓动其他学生双竖大拇指齐向该生呼喊口号“棒棒!你真棒!”或者一起鼓掌:“呱呱!呱呱呱!”课堂气氛可谓是浓烈啊!但是这种随机性的鼓励表扬带有明显的哗众取宠的色彩,学生一时间兴高采烈往往如过眼云烟,没有留下成长的痕迹记录,不能从根本上起到鼓励学生自我快乐学习的目的。

所以必须改变这种随机性随意性的鼓励表扬方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理念下的鼓励表扬机制为积分制考评。每个合作小组都有一张考评积分表,根据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表现每科每课都有分值记录,每天一统计,每周一累计,每月一小计,期末总计。奖励的方式灵活多样,每课 4 优胜者奖励一颗小红星,周冠军奖励一朵小红花,月冠军奖励一面小红旗……这个考评积分表就是学生综合素质成长的记录每颗小红星,朵朵小红花,面面小红旗时时刻刻在鞭策鼓励学生向更高的阶梯迈进。

七、变教师的备课笔记教案为师生共同拥有的研学案。

现行的教师备课笔记教案大多数流于形式,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教师上课要讲解的内容大部分体现在教材上的勾画圈点和形式不一的批注。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这些准备出来的知识点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然后进行课堂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教辅资料上种种问题。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师的备课笔记转变成师生共同拥有的研究性学习教案,简称“研学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在教学案上体现出两条线。一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流程线,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流程线。教师往往担忧这样的教学案是不是增加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其实不然。教师在编写教学案的时候,要清晰的体现出课堂合作探究学习的研学流程,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当中,需要学生完成的探究内容可用“见教材或者教辅材料PXX页,第几题到第几题”提示方式代替。这样教师就不用把教材或者教辅材料当中经典的练习题编写在研学案(俗称“小卷”)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编写研学案(小卷)呢?我认为在单元整体复习过程中,教师把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归纳总结,把教材和教辅材料当中的典型问题汲取精要,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样既减轻了教师备课编写教学案的过重负担,又起到了合作探究课堂学习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变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宰者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变学生课堂教学被动学习者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合作学习者。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体、主宰,而是课堂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走下千百年来神圣的讲台,走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中间,和学生平等交流合作,针对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做精要的点拨,共同完成研究学习任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填鸭式的学习者,而是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参与者。

某中学的校长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精要在教室业务会议上重复了三遍,然后提问参加会议的教师。结果有一位教师全然不知,有两位教师只回答出六个问题当中的两个问题。于是马校长说:教师都不能记住我重复三遍的问题,那么你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教授,学生就能够理解和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吗?

5.浅论我眼中的教学论 2 篇五

2011级教育学班

马彦芳

41115027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是追求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也是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学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是灵活多变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其重要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只有将这三者都考虑到,并有机的联系起来,结合教学理论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的进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理论的学习对于一个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因此进行教学论的学习是必要而且必须的。

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的科学,教学论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学论的发展是随着时代而不断进步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其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对于我们来说,教学论是一门课程,教学论课程是我们进入教学论学科的重要通道,学习课程论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会有重大的意义。下面我就阐述一些我对于教学论的一些观点的看法。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学,思,行应该结合的观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这里主要侧重的是学与思的关系,着重提出学习与思考要同时进行,我本人觉得在教学活动中这种学,思,行三者同时进行的意识是必须要有的,在实践中作为一个教师,既要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在思想方面有一定的收获,比如说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行的方面,要让学生学会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并能和别人友好的交往这也是需要一定技巧的。比如小学语文课程中有一课是《孔融让梨》,这一课的学习,教师就要让学生学会一定的生字词,会组句,会朗读课文,会认字写拼音,在思的方面就要让学生懂的谦让的礼仪,要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为对方着想,从而启发学生对身边的人与物要友爱,要关心的这种良好品德,在行的方面,教师可以设定一定的活动,比如说让学生参与来把这个故事演出来,或是让学生去关爱小动物,去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类的都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检验多增长一些。因此说,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贯彻学思行三者并重的思想是有重要意义的,这其实也符合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宗旨,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文化方面的积累,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纯粹是书本知识的灌输,而不能对学生的思维,思想这些方面有一些培养,更别说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有一定影响了,所以说教学就是应该能对学生的生活有所影响这才算是教学。

在一般人看来,教学论是关于教学的科学,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运用的理论理论支撑,但是我觉得,教学论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以及教学实践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的提升,所以终生学习观对于教学论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我们知道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终身学习的理论,这个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对日本的不仅教育,而且是社会,文化,科技,政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高学历化和人们余暇时间增多的情况,国民的价值观也有了变化,逐渐从追求物质享受转向追求精神享受、文化教养的充实与提高。当时日本青少年人口比例在减少,中高年龄层人口比例不断增大(与目前中国相似),为适应这些变化,保障和提高社会的活力,应当要求中高年龄层的人积极参加社会的活动并为之做出贡献,使生活更有意义。为了顺应新变化,日本政府确立了为人们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的教育理念和政策,要建立以21世纪为长远目标的终身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是以学者自主性为基础的,目的在于建立自信和能力,适应社会变化,国家和社会应尊重和保障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利,以学习者为中心,不断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和生存发展需要;以学校教育为基础,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改革现行教育体制,构建纵向贯穿于人的一生,横向则面向全社会的、开放的终身教育制度和体系,终生学习的理论不仅可以促使一个人自身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及文明程度,作为教育新一代的教师知识及时更新换代是很重要的,这也有利于教学论这一学科的自身的发展。

我还想说一下关于反思型教师教学行为的观点,事实上,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们都是能够反思的。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学生无动于衷,教师就会想:是不是我的问题太难,或者是学生没有很好听课,所以没有反应;学生作业正确率不高,老师就会意识到今天的课堂效率很差,概念没有讲明白;而如果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效果,教师就会想:我成功了……这些反思是教师本能的、自发的、无须领导强制的行为,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这样的反思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所以说,反思能强化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体验。

从反思的时间上说:有教学后的即时反思及阶段反思。即时反思是指教师做完一件事情以后,处理一个教学情况后,随即进行的一种反思,它强调时间上的即时效应。这样做的好处是根据教学的反馈情况,有目的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剖析自己的教学状况,提出下一步的修改主张。它的优势是对下一阶段的教学起调整、完善作用。而阶段反思往往是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事实,依据一个阶段的教学情况,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的一种反思,它的好处是可以比较系统地对一个阶段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提出比较合理的修改措施,从而使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教师如何培养“会学习的学生”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生懂了一道题,但他有可能是只懂了这道题,而不知道这道题到底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于同一道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去解答,这些问题也许他就没想过,所以,我们通常都在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让学生能多方面的思考问题,去方位的去考虑问题,给学生教会一道题不是难事,难的是培养学生的某种思维的养成,而且同时要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这就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我觉得,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一个教师如果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然后不管是通过直接还是间接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这就是教学的突破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喜欢上自己,通过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就可以提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对祖国,民族的未来有很大的影响,这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叫做“高尚学习动机”策略,也可以很生动形象的导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讲笑话,讲趣闻等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会学习的学生”首先要想学,其次要愿学,会学,“会学”包含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会自学,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学是学生终身受用的工具,同时自学能扎实学生的只是,还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教师要给学生安排课内自学的时间,学生自学完后然后和教师一起进行讨论,从而来补充完善学生。学生在课前应该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预习,然后写出自己的一个大致的提纲,提出学生自己的问题与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自己进行思考,最终在课堂上与老师,与其他同学交换意见,这样就能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懂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对自我的重新审视,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到提高了。

6.赏识课堂之我见我眼中的赏识教育 篇六

崔海兰

站在时代的洪流中,常常看到一些人,因为对下一代教育的无奈而殚精竭虑,大伤脑筋。诚然,人们都希望子女抑或弟子能够出类拔萃,卓尔不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种普遍心态。然而,在躬身教育之时才发现,教育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面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有那么一些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的,不思考一下导致其缺点失误的原因,只管暴风骤雨一般一顿臭骂或一通责罚,结果,伤了孩子的身,也伤了孩子的心,却不见孩子的长足长进。

卡耐尔曾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赞美加鼓励。”人立于世,信心至为重要。周弘老师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也为大家证明了这一点。人,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智商各不相同,但无论那类人,都希望得到夸奖和赞赏。这就相当每颗草儿都需要滋润的雨露,每朵花儿都需要灿烂的阳光。赏识,可以给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小孩子正处在发萌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建立,日常的表现是否得到家长、老师、长辈、同学等的肯定与赏识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通过恰当的的赏识,可以使小孩子增强信心,培养健康的人格,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赏识教育对于孩子十分重要。作为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运赏识教育更是必要。勤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使他们在情绪上得到满足,使之学习心境保持“愉悦”,从而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都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

在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赏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将“平等”带进课堂 “平等”是赏识教育的八大原则之一。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所说的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而是智慧对于智慧主动的碰撞;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而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不是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学会赏识,赏识者胸襟才显得更加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师生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有了安全感,才能充满信心,思维才有可能被激活,才可能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同时平等的关系更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更能接受老师对自己委婉的批评。从而更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我一直对我的学生说:“上课时我是你们的老师,下课时我是你们的朋友。”此话奠定了我在学生心目中平等的地位,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都愿意和我交流。我曾开过一节公开课教的是《变色龙》。当时有好七、八位老师都在听课。教到快结束的时候,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你教错了。”我觉得好像没有错,更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于是就请她上讲台来讲。这名学生语文成绩差,考文言文不及格,但是她胆子大,课堂发言旁若无人,我觉得这很好,经常鼓励她,现在有的题目她慢慢能悟到点子上了。她说,这个变色龙是沙俄的警官,你对他的理解还不够。在现象变化的过程中,警官也在变,从这一点来讲,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超过我了。我让学生上来改我的板书,而且是用红笔修改我的白的,大家都很高兴。我认为师生是平等的,求知不存在尊严,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应服从真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调动起来,使他们思想高度集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对课文研究就深入了,就水涨船高了。

二、将“宽容”带进课堂 “宽容”也是赏识教育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宽容他人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气度从容、尊重别人的表现。宽容,是为人之道,也是为师之道。在一堂语文课上,一个学生在看课外书,很专心,以至我走到他身边时还没发现我。当时,我只是把他的那本书合起来,什么也没说(以前是当场撕掉)。下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交谈。我先肯定他看书很专心,所看的书也不错(《上下五千年》);随后我说:“如果你听课也那么专注的话,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现在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本书呢?”他说:“老师,书先放在您这儿,等期中考试后给我,可以吗?”我告诉他可以,还加了这么一句话:这本书老师也很想看,就当你借给老师看吧。在这之后,他上语文课一直很是专心,语文成绩也有很大提高。其实,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优劣的是后人对生命的涂鸦。要知道: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香。只要留心,细心,耐心,就会发现每个生命都有他的闪光点。“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尊重、理解、信任、赏识,就如同一缕温柔的春风,可以让禁锢的生命萌发、抽芽、开花。因此,了解学生,善待学生,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三、将“激励”带进课堂

1、将“激励”写在脸上

“激励”是赏识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激励”,即激发鼓励,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对学生施加的外力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帮助学生确立自我意识,建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得以最充分的发展。教学实践中,无数成败的事实启示我们:老师一个激励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回肯定的颔首, 一句鼓动的话语,可以驱散学生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找回他们失落的自尊,可以唤醒他们封尘的潜能,从而使他们信心足起来,手臂举起来,声音亮起来,做人的腰干子也挺起来!从而推动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2、将“激励”挂在嘴上

每当学生问题回答对了,或是回答问题有创意,或是作业比以前进步了等等,我都会及时抓住这些赞美的契机。一次生字默写,一位基础很差的男同学居然默写全对,有些同学认为他是偷看的,我却没有这样认为,而是说:“默写得很不错,希望以后的默写和考试都能有这样的结果,老师相信你能行”。自此,这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明显改观,并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成绩进步19个名次。他说是老师在默写课上的那句话让他体验到了成功,为了追求更多成功带来的快感,他真的向成功迈进了。

3、将“激励”贴在墙上

学生习作中的一个好词,一句妙语,我发现后会随手画上红色的波浪线,写上一两句赞扬的话。好的作文、日记,我不但写上激励性评语,还要画上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图像,再复印张贴在教室里,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于是,同学们的习作中被我画红线的部分越来越多。目前他们在被赏识的愉悦中,加上自身的努力,习作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作文水平有了明显地提高。如果是进步比较突出的同学,我还要写一张“优点卡”,连同习作一起张贴在教室的光荣榜上。这样不但激励了被表扬的同学,对全班同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4将“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一种镇静剂,让调皮好动的孩子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微笑是一种兴奋剂,它让班中腼腆、胆怯的孩子变得大胆爱表现。我班有这么一个女孩儿,曾经是一个胆子特别小,心理素质极差,不爱说话的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从不敢主动回答,一当被问到也总是磕磕巴巴,声音小的象蚊虫哼一样。其实她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极爱阅读,因此知识很丰富,但就是不自信。我看出她的弱点,就经常提问她,尽管她答不好,我也总是微笑着耐心地倾听,还不时地点头。由于微笑给予她的鼓励,使她渐渐地有了自信。

有一次上口语交际课——采访,我先让孩子们同桌定好角色自由练习,准备好了的小组就举手示意,上讲台展示。同学们课前都收集了一定的材料,加上同桌间又进行了充足的排演,因此个个都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而她的表情也告诉我,她也想上。于是,我用微笑示意了她,她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勇敢的走了上来,开始很紧张,可我一直微笑地面对他,用眼神鼓励她,她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这时,我在班上抓住时机对她大肆进行了表扬,再次让同学们用掌声给予她鼓励。有了这一次登台的经历,她的自信心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现在她已经是班上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综上所述,我在教学中依照赏识教育的“激励”、“平等”、“宽容”、“信任”等原则,树立民主融洽的师生观,注重挖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创造性地应用赏识教育方法,满腔热情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非常理智地去引导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放大”和强化,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激活每个人的潜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我眼中的赏识教育

崔海兰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课改形式下,学会赏识学生,尤其是学会赏识待优生,是实施课改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赏识教育对我们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能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

语文课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有趣,语文课相对是较枯燥的。所以一个好的语文老师上起课来特别的累,他要顾及到全班的学生。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的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我们语文课堂的人文性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出教育误区。而赏识教育正是这样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充满人文关怀的一种教育新理念。

据1995年广州市对四所幼儿园的280名大班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的调查,有40%的幼儿对自己做出“很蠢”,“很差”等消极评价。这表明自卑心理在幼儿心中存在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如果不注意调控,这些儿童将变的孤僻,没有主见,缺乏自信。

老师的评价对有性格缺陷的学生影响非常大。凡是得到老师肯定的学生,往往更加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而遭到老师否定的学生,则会更加的冷漠,敌对,自卑。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自信是教师和成人树立的,尤其是当学生取得了成功或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步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和强化,使学生感到“我行!”,“我能!”——这种感觉十分重要,这就是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心就必然愿意再接受这类挑战。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无疑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减少自卑的心理。对做了错事或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往往会大声指责说:“你从小不学好,长大了就是进监狱的料”,“天底下还有比你更笨的学生吗?”正是这样的否定性的言语,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

其实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涯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只是有些教师比较明智。譬如当学生问题答错了,教师说:“你是好孩子,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答案?我相信你行的!”学生考砸了,教师说:“你是个聪明学生,为什么考的这么糟?咱们找找原因就一定会赶上来的。”这样既给学生挽留了面子,又让其自己去发现不足问题。再如当学生兴致冲冲地说:“我考100分了!”,而有的家长说:“某某考了双百分呢”等。我在课堂上会说一句:“你进步了,希望下次考双百分”,这将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很好的效应。

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地是在打击自信。班上考第一名的只有一个人,老师更多的是关注拔尖的学生,那些考的不好的学生,总是灰溜溜的,他们被无数次地宣判不行,无数次地被甩到后面,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所以对后进生要正确对待,尽量从正面转化,而不要一味打击,排斥。尽量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现他们有一定进步时,应及时肯定,给予表扬,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以攻心教育为上。就犹如一株小小的树苗,学生的内因是根,教师的教育培养是外围,也就是浇水,施肥的过程,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小树苗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一点头、一微笑,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有时爱抚的摸一下他的头,或深情地望他一眼,由衷的赞美一下,他都感到这是一种“精神鼓励”。这样的赏识教育绝对会消除后进生的自卑感。

二、课堂中的赏识教育能开掘潜力,各显其才

每个学生的才能、潜力是有区别的,我们应在课堂上加以开掘,加以赏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以至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我们语文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整齐划一,不要看着好的学生语文学的好,就逼着有差异的学生也去学,我们应该懂得去用赏识的语言去触动他,去改变他,给予正确引导,使他的才能、兴趣等个性特点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才能不同程度地开掘他们的潜力。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如果教师的教学工作浮在表面,不做深入细致的观察与了解很难会去认识学生的特点。即使他们身上的闪点不断显现,也往往会被偏见的云翳所遮掩;况且有的教师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这既使他们在情感上失去平衡,又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进取心。长此以往,难免“破罐破摔”。“即使很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孩子不可能事事精通,所以不要因为孩子在某方面有不理想的表现而苦恼,应随时随地对他的优点加以赞赏和鼓励,充分发掘其优势潜力。如果我们能用赏识的眼光客观、全面地对待他们,戴着“放大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总会发现他们美丽的潜力和才能的。

三、课堂中的赏识教育是搭建师生良好关系的桥梁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学校更要和谐,那就要靠师生之间的和谐。下课后教师就走人,那就只能在课堂上来体现和谐了。课堂的和谐不是把内容讲完即可,更重要的是要看与学生怎样交流,要看老师是怎样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当然这就离不开赏识的语言、动作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适当的赞美,可溶成协调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变为成功教育的“点金石”。

教师要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心灵的伤口要用心灵的温暖来医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灵魂的污垢只能用精神的甘露来荡涤,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荡涤着学生。我们语文教师教学方法要艺术化,要如父爱般庄严,母爱般温柔地去赏识每一位学生,与之同呼吸,共悲欢,让他们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为上互为榜样。

反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满口脏话粗话,那又怎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呢?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坚信,学习是师生之间和班集体成员之间的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全部参与者均持有各自的经验、智力、情感、价值观、志向和技能,对情境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他便能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达到最佳化学习。

四、课堂中的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

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承认差异,是让所有学生欢乐成长的教育,是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学生是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赏识,让他们获取其真正的发展,让他们拥有幸福,让他们充满生命力!

语文教学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一有错误就认为“不打不成材”。这是极其粗暴的做法,不是充满人情味的,长此以往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求上进的生命力。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这难道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深思吗?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得到别人的赏识。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缺点的疯枝上,疯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果实满树。笔者用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得出一个结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气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了。如果做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性还愁不成功吗?还担心学生不喜欢语文吗? 当代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赏识教育的艺术性。当学生取得成绩或受挫时,教师要会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拍拍学生的肩,给学生会心的微笑,送给他一个赞赏的目光。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当然,赏识的运用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可滥用。

7.我眼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七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执教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后, 有人问他这堂课备课用了多长时间, 他幽默地回答说:“你是问写教案所用的时间呢?还是问为上好这堂课所准备的时间呢?如果是问前者, 我只用了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写教案;如果是后者, 我几乎花了过去所有的时间作准备.”是的,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精彩课堂来自于精心准备, 上课前的准备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犹如高楼的基石, 是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和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学会研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包括情感目标、学习目标和德育目标;其次是深入钻研教材, 以往大家都是“教教材”, 而我们更应该“用教材”, 准确理解知识点间的联系, 抓住重点、难点, 有条理地对知识进行整合, 形成初步的教案轮廓;再次是研究分析学生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学习经验, 有的放矢地教学, 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最后是编写教学方案, 这也是对以上准备工作查漏补缺和小结.因此, 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营造有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二、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是使教学有效性得以发挥的手段之一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 就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这种问题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吸引性的、有挑战性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情境设置”作用有:提供富有情趣的素材和活动, 激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或认知矛盾, 引起学生关注的兴趣和探究热情, 并体会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情境不仅是导入, 而是相关学习活动的认知基础.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若是能适合学生自身特点和学情, 聚集学生的目光和思维, 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就会提高, 课堂氛围必然也会轻松和谐.因此,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情境能使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高课堂效率更应正确转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它重点强调了教师在传授知识和道理上的职能.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因此,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信息社会中, 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浩如烟海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特别是适用终身的学习方法才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聪明选择.只有拥有学习方法, 学生才能掌握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 才能真正踏上自主学习的征途.一旦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 学生的兴趣、意志、自学能力、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催化剂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对改进教学行为的目标与任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但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 合作学习有时往往只虚有形式, 追求表面的热闹, 忽略了合作的实质意义——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不符合课堂教学要求和目标的合作都应被舍弃.我们应该形成真正具有个性化而又符合本班学情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 达到共同提高.它确保了学生思维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真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五、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研究也表明, 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 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 激活神经系统, 使感知、注意力、记忆、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由此看来, 课堂教学要实施有效教学, 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 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 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从某种意义上说, 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 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越高, 它是有效性的灵魂, 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那么如何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呢?我觉得应当用平等的观念关爱学生, 以民主的气氛尊重学生.学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学习上的表现是各有差异的, 因此在成绩、课堂反映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定要以生为本, 懂得用平等的观念给每一名学生平等的发展和学习的机会, 给相对弱势的学生以真诚的关爱, 这样在学习上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

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 不断总结经验, 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作用.评价要根据客观事实, 针对不同的学生, 给予不同的评价, 评价不能带有个人色彩, 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实际地给予评价, 要引导师生互动评价.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 评价是教师的“专利”, 学生很少有自主评价的机会, 在新课改中, 教师要学会“让权”给学生.课堂上引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机制, 是课改理念的体现, 这样的课堂评价, 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又能使课堂教学十分有效.要倡导发展性评价, 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 综合运用观察、交流等多种方式, 要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特长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 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引导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向“会学”迈进, 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还要通过教学活动中评价反馈的信息, 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 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 为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练习首先应渗透思想方法, 练习的设计要深挖蕴涵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解题策略, 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与数学思想的关系, 通过自主练习、解决问题, 揭示知识的数学本质, 感悟其中的思想.其次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练习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 沟通生活中教学与教材的联系, 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使枯燥乏味的练习变为解决生动有趣的生活实际问题, 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再次要启迪学生的思维, 练习的设计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存在, 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开拓学生思路, 让学生自主探索不同解决问题策略的开放题, 激发自主发现的欲望, 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引导学生展开发散思维, 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总之,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 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 潜心钻研, 勇于探索, 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红雷.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2]张艳虎.浅谈教师怎样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J].陕西教育 (理论版) , 2006 (8) .

8.我眼中的思想政治教学 篇八

一、采用导学式教学模式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课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模式,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导学式教学模式是对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造,其教学流程主要包括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四个阶段:1.自学教材阶段是这一模式的最核心部分,其目的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完成作业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自学的意义和要求,引导学生编拟自学提纲,要安排好课堂自学时间,调控好教学进度。时间安排在课内提出几个思考问题后最佳,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效果最好。在学生自学教材时,教师应巡回指导,了解学生中的情况,存在的难点、疑点。2.讨论交流阶段是这一教学模式的正式启动阶段。旨在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通过讨论可以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通过讨论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培养能学习、会学习、有创见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3.启发指导阶段即为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要有的放矢,重点启发,相机点拨,指点迷津,引导学生自求有得。4.练习总结阶段,通过练习、复习、小结、行为训练等,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体系中去,并自觉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行动。

二、做好知识分类与政治课教学策略优化

在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了知识却没有形成适当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不能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一状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为了解决这一不足,我将政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政治知识的分类

对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有助于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成败。知识的分类由于依据的标准不同而往往产生不同的结果。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理解,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的有关“世界是什么”的知识。从行为表现的角度看,凡是需要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知识称为陈述性知识。在政治课教学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指概念和命题。命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二是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种知识。2.程序性知识是个人具有的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在掌握概念和命题形式表达的规则的基础上,将已知的概念和规则运用于与原先学习情境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税收”的基本含义,可利用图表将其含义与基本特征联系起来统一理解,既可以让学生明确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又可以将学生从学习概念引向掌握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个基本特征。

(二)分类后优化政治课教学的策略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过程,一定要注重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的理解过程。一些教师强调学生的“理解”,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自悟”,而不是通过千方百计地教,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这种“悟性”。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按照认知结构理论要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找到新知识与原有相关知识的结合点,并讲清二者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其次,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和提取的关键是编码,教学设计以知识理解为核心,才能有利于按意义进行编码、组织、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根据陈述性知识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知识储存,也便于知识的提取和回忆。

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应用概念、规则、原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概念与规则(陈述性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变式联系,以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则解决问题。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前身是陈述性知识,所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让学生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则,这一点同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相同。程序性知识主要涉及概念和规则的应用,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的部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也就是如何将储存在头脑中的原理等命题知识转化为技能。

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政治教学中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网络教学的利好不必赘述,但网络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在运用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三)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渗透性

上一篇:寒假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总结下一篇:中央党校考研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