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2024-08-03

智能制造教学大纲(精选12篇)

1.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一

2017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智能船厂建设项目资

金申请报告

项目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大纲(项目不同会有所调整)第一章 智能船厂建设项目概况 1.1智能船厂建设项目概况

1.1.1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1.1.3智能船厂建设项目承办单位 1.1.4智能船厂建设项目负责人

1.1.5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地点

1.1.6智能船厂建设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8智能船厂建设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1.2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背景

1.3智能船厂建设项目编制依据以及研究范围

1.3.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3.2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3.3研究工作范围

1.4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的理由和政策依据

第二章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2.1 概况 2.2 财务状况

2.3单位组织架构

第三章 智能船厂建设产品市场需求及建设规模 3.1市场发展方向

3.2智能船厂建设项目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3.3市场前景预测

3.4智能船厂建设项目产品应用领域及推广

3.4.1产品生产纲领

3.4.2产品技术性能指标。

3.4.3产品的优良特点及先进性

3.4.4智能船厂建设产品应用领域

3.4.5智能船厂建设应用推广情况

第四章 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4.1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4.2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条件

4.2.1建设地点

4.2.2原辅材料供应

4.2.3水电动力供应

4.2.4交通运输

4.2.5自然环境

4.3工程技术方案

4.3.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4.3.2产品技术成果与技术规范

4.3.3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3.4生产线工艺技术方案

4.3.5生产工艺

4.3.5安装工艺

4.4设备方案

4.5工程方案

4.5.1土建

4.5.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4.5.3道路停车场

4.6公用辅助工程

4.6.1给排水工程

4.6.2电气工程

4.6.3采暖、通风

4.6.4维修

4.6.5通讯设施

4.6.6蒸汽系统

4.6.7消防系统

第五章 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进度

第六章 智能船厂建设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6.1环保

6.2节能

6.2.1能耗情况

6.2.2节能效果分析

6.3招投标

6.3.1总则

6.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

6.3.3招标内容

第七章 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7.1投资估算

7.1.1编制依据

7.1.2编制方法

7.1.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7.1.4建设期利息估算

7.1.5流动资金估算

7.2资金筹措

7.3投资使用计划

第八章 财务经济效益测算

8.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8.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8.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8.3.1年销售收入估算

8.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8.3.3利润及利润分配

8.4财务分析

8.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8.4.2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8.4.3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8.5不确定性分析

8.5.1盈亏平衡分析

8.5.2敏感性分析

8.6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章 智能船厂建设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 9.1风险因素的识别

9.2风险评估

9.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章 附件

10.1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的批准文件; 10.2有贷款需求的项目须出具银行贷款承诺函; 10.3项目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的证明材料; 10.4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意见;

10.5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选址意见(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投资项目);

10.6有新增土地的建设项目,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10.7节能审查部门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 10.8项目开工建设的证明材料;

10.9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2.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二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智能制造具有较强综合性, 不仅仅是单一技术和装备的突破与应用, 而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集成, 是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 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 但制造环节互联互通等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对跨行业、跨领域的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日益迫切。

推进智能制造, 标准化要先行。为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 日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 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5年版) 》 (以下简称“《建设指南》”) 。

《建设指南》明确了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 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维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参考模型, 并由此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框架包括“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可靠性”等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包括《中国制造2025》中10大应用领域在内的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为便于企业参阅, 《建设指南》对现有智能制造相关标准按“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重点行业”进行了分类整理, 构建由“5+5+10”类标准组成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 建立标准体系的动态完善机制, 逐步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制定并发布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为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立项提供依据。《建设指南》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及制修订工作的依据, 同时也是对智能制造标准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涉及多个行业、多个技术领域。依据《建设指南》的相关要求, 充分结合我国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总体发展布局, 适时制修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制造标准, 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有利于推动解决制造环节互联互通、跨行业跨领域标准化问题。《建设指南》全面纳入与智能制造密切相关的基础通用、关键技术及重点行业应用标准, 并对已制定、制定中的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 以聚焦制造业优势领域、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出发点, 按照“共性先立、急用先行”原则, 主要面向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集成类标准, 通过统筹标准资源、优化标准结构, 重点解决当前推进智能制造工作中遇到的数据集成、互联互通等基础瓶颈问题。

三是明确了立足国情、开放合作理念。《建设指南》依据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基础差, 行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 充分考虑标准的适用性, 突出强调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建设指南》的部分内容充分借鉴了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标准化内容, 并与先进制造国家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参照, 推动将相关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同时, 也要将适合我国制造业发展需求的国际标准适时转化为国家标准, 努力建设一个兼容性好、开放性强的标准体系。

3.制造行业:“智能制造”成共识 篇三

在中国制造业各种低迷的情况下,德国工业4.0点燃了各国制造企业的希望之火。这也成为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努力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普及水平的提高,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推动产品的生产过程产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研发设计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日益明显,缩短了设计环节和制造环节之间的时间消耗,极大地降低了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装备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机器换人”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重要手段。以“人机一体”“人工智能”“智慧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技术,正在悄然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

尽管中国是前几轮工业革命的后来者,但在这轮革命中终于有了赶超发展的希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在我国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但是中国的最大机遇就是市场驱动。2013年开始,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智能制造的趋势已经成为制造业界的共识。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2014年宣布已经裁员1.6万人,仍将继续裁员1万人。京东方的北京8.5代线面板工厂也已经大量启用机器人操作。三一重机董事长俞宏福表示:“机器人应用已形成一种趋势。它是一个体系,需要事先去筹划,需要改变我们的思路和管理方式。”

国家政策也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极大支持。习近平在2014年6月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表态,“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我们不仅要把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在各地政府扶持政策的推进和资本市场的热捧下,国内机器人行业不断升温。2014年,被称为机器人国产化元年。2013年,沪深两市和机器人业务沾边的上市公司仅为30余家。而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60多个。此外,还有大批未上市的相关公司。

然而,我国工业机器人在某些关键技术上还缺乏整体核心技术的突破。即使像沈阳新松这样的公司,减速器、电机、轴承等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也是采用国外的。机器人集成的产业链很长,如果只做低端的加工制造意义不大。但目前,很多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生产能力,既无基础也无技术。即使是一些有备而来的企业,也基本停留在组装、仿制阶段。如果国产机器人未来仍然找不到准确的市场定位,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

4.智能制造基本概念解读 篇四

前言

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三大国家战略虽在表述上不一样,但本质上异曲同工,核心都是智能制造。2017年用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事业部也正式更名为“智能制造事业部”,以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但是,智能制造尚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的认识和理解各有不同。目前国际和国内还没有关于智能制造的准确定义。在用友公司内部也没有明确的关于智能制造的定义。为此本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将学习过程中的摘录及笔记整理成本文,以供大家进行概念普及。由于时间紧迫、资料有限,错误及疏漏难免,望大家积极反馈(hhp@yonyou.com),以便及时修正。

1.智能制造的概念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以带动各个产业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通知中明确了五大工程来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智能制造工程为五大工程中的其中一个。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6年12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智能制造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推动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并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众创、众包、众筹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孕育发展。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络互联为支撑等特征,这实际上指出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管理要求、主要功能和经济目标,体现了智能制造对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

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处于2.0阶段,有的处于3.0阶段,有的在走向4.o阶段。我国实现智能制造必须2.0、3.0、4.0并行发展,既要在改造传统制造方面“补课”,又要在绿色制造、智能升级方面“加课”。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应着手于完成传统生产装备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以及生产制造工艺数字化和生产过程信息化 的升级改造。对于装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应加快实现安全可控的智能装备与工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提供智能制造顶层设计与全系统集成服务。鉴于此2020年前,我们的发展目标是:

 推进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

 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建立智能转型的试点示范企业。

3.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为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发挥标准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指导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该标准于2015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对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给出了一个认知度较高的模型。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通过生命周期、系统层级和智能功能三个维度构建完成,主要解决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结构和框架的建模研究。如图1所示。

图 1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3.1.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是由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的链式集合。生命周期中各项活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同行业的生命周期构成不尽相同。

3.2.系统层级

系统层级自下而上共五层,分别为设备层、控制层、车间层、企业层和协同层。智能制造的系统层级体现了装备的智能化和互联网协议(IP)化,以及网络的扁平化趋势。具体包括:

(1)设备层级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条码、射频识别、机器、机械和装置等,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技术基础;

(2)控制层级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

(3)车间层级实现面向工厂/车间的生产管理,包括制造执行系统(MES)等;

(4)企业层级实现面向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

(5)协同层级由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通过互联网络共享信息实现协同研发、智能生产、精准物流和智能服务等。

3.3.智能功能

智能功能包括资源要素、系统集成、互联互通、信息融合和新兴业态等五层。

(1)资源要素包括设计施工图纸、产品工艺文件、原材料、制造设备、生产车间和工厂等物理实体,也包括电力、燃气等能源。此外,人员也可视为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2)系统集成是指通过二维码、射频识别、软件等信息技术集成原材料、零部件、能源、设备等各种制造资源。由小到大实现从智能装备到智能生产单元、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乃至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

(3)互联互通是指通过有线、无线等通信技术,实现机器之间、机器与控制系统之间、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

(4)信息融合是指在系统集成和通信的基础上,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信息协同共享。

(5)新兴业态包括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和工业云等服务型制造模式。

3.4.示例解析-互联互通

图2 工业互联网在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中的位置

工业互联网位于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生命周期的所有环节、系统层级的设备、控制、工厂、企业和协同五个层级,以及智能功能的互联互通。

4.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5年4月制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5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确定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这46家试点示范单位分为以下六类:

 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试点示范;  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试点示范;

 以信息技术深度嵌入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和产品试点示范;

 以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

 以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为代表的智能化管理试点示范;  以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与云服务为代表的智能服务试点示范;

2016年4月,再次制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确定63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这63家试点示范单位分为以下五类:

 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 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 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 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  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

通过2两年试点示范企业实施效果汇总测算,各指标平均变化情况如下(简称两提升、三降低):

 运营成本降低20%;  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9%;  生产效率提高25%;  产品不良率降低20%;  能源利用率提高7%;

从试点企业统计情况看,国产软件主要集中于经营管理、物流仓储与生产工艺结合比较紧密的领域,而MES、PLM、三维设计、虚拟仿真、控制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仍以国外为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仍然是需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的方向。

5.用友智能制造方案及推进策略

经过多年的实践,用友已经在化工、建材、军工、装备、消费品等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智能制造示范单位。

用友智能制造产品整体架构如下。

从生命周期维度看,用友提供设计(PLM部分)、生产、物流、销售、服务(部分)的解决方案。

从系统层级维度看,用友提供车间层(MES)、企业层(ERP、PLM、SCM、CRM)、协同层(部分)的解决方案。

在MES层面,用友细分流程制造、离散制造给出不同的细分解决方案及推进策略。针对不同的细分行业,我们还针对性给出了行业细分解决方案。

针对流程制造行业,根据用户不同应用深度,我们给出如下交付策略。

针对离散制造行业,根据用户不同应用深度,我们给出如下交付策略。

用友网络智能制造事业部将全力以赴,推动我国制造企业走向智能化。

5.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五

一、“智能制造”学习讲座

2018年1月20日上午,在三楼会议室召开“智能制造”学习讲座,会议由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公司)总经理及技术人员进行演讲汇报。围绕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建设以及中控公司的相关业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说明。

会议讲解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方面:

1、《今日中控与智能制造能力》围绕中控公司发展现状、业务能力以及智能工厂实践,介绍了中控公司与智能制造息息相关的发展历程。

2、《流程工业智能化控制技术及应用》,针对流程工业先进控制、APC软件、工程作业流程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讲解。

3、《中控工控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工控安全问题、中控“彩虹防御体系”安全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以及典型案例进行讲解。

会上XX指出,危化品仅是装备的提升,并不能完全保证生产的安全,人为因素才是安全事故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因此,SIS系统必须要具备人员定位系统,加强对主要岗位的人员监管,确保生产的绝对安全。

XX还强调,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的最终目标有以下五个方面:生产的安全环保、设备的连续稳定、成本的大幅节约(物料和人员)、质量的有效提升以及环境的显著改善。围绕以上五个方面,第一事业部在2018年要调整思路、开拓创新,成立智能化专题小组,对事业部智 能化改造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探讨研究。

参加人员:AABBCC 请假人员:CCDD 记录人员:好收

6.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六

2016年4月23日,“北大CIO中国行--上海站”活动在上海中星铂尔曼大酒店顺利召开,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老师在活动上发表了题为《走向智能制造》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学员、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到“北大CIO中国行――上海站”的现场,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关于“智能制造”的一些想法。制造业,在座的CIO,这几年被概念搞得晕头转向。尤其是新工业革命、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制造业这整个就是概念的大轰炸。其实这些概念背后的东西基本上都一样,只是用了不同的概念而已。但是它确实说明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所以我想今天上午的时间分享三点:

一、我们对于这场变革究竟怎么认识?

二、这一场变革,是为什么发生,又走到哪儿去?

三、怎么应对?(“怎么应对”只从微观讲,不从宏观讲,就是只从企业讲)。

如何认识:历史、全局、战略

我先讲第一个,制造业的这场变革。我们怎么认识?怎么认识还是从三个角度:历史、全局、战略。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在这个地方回顾历史特别有意义,在这个地方大概东南方向六七公里的地方,就是黄道婆出身的地方和从云南返回来创造先进的纺纱的地方,这应该是在1320年前后黄道婆完成了这样的创新。这个创新是一个人可以纺三个锭子,劳动生产力提高了2倍多。但是一定要记住,这是1320年的样子。过了450年,英国珍妮纺纱机诞生,珍妮纺纱机诞生的时候只有8个锭子。然后再来就是蒸汽机,蒸汽机可以带几千个锭子,使得我们纺纱的能力提升了一千倍以上。再过大概100年的时候,大概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时候,上海开始有中国的近代工业。近代工业开始在上海发生,在此后的一百六七十年里面,上海的工业就是中国工业的代表。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一直到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前后,上海的产品就是“质量好,牌子好”的代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制造业30年变成了世界第一,但是上海持续下降。不管是规模,还是品牌,都在持续下降。讲这一段历史,要说明的事情是什么?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沿革的过程里面,我们只有朝着历史确定的方向走才有机会。如果不朝着这个方向走的话,我们就会没有机会。而这一次以智能制造或者智能化为主要代表的这一次变革,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和机械化、电器化、自动化并列的制造业的重大变革,而且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要比前面的三次还要深刻,还要广泛。

所以接着我讲认识的第二个,从全局看。从全局看,这一次的变革是全局的,不是局部的。而这个“全局”不仅是制造和制造业本身,而是整体上改变了供给需求和供需关系。我们制造企业为什么能存在?是因为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社会上有人买你,所以你才能存在。如果这个不存在的话,你的企业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讲“制造业”的时候,实际上是“供给、需求和供需实现的模式”。而这次变革从供给的角度看,我们看到了产品、装备、生产线、供应链在变革。另外,我们看到需求的变革。由于需求的变革,产生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供给在变化,因为供给的产品变了,所以需求跟着变。第二个原因,由于收入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导致了需求的变革。当然,还有收入怎么划等,就是消费者偏好在变革,所以导致了我们的需求变革。这一次的变革,我们由制造的原因导致了需求和供需结合的变化,也就是说大家所说的“商业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供给和需求之间怎么联合起来。如果使得从原来是供给决定需求,慢慢的转向真正的需求决定供给。不仅改变了制造,而且改变了需求和供需实现的模式,还因此改变了我们的管理模式。

从战略的角度看,这次变革是战略的,不是战术的。也就是说,它会对企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产业的,能不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上升、保持还是下降,带来根本的影响。其实我们看,在任何一次重大变革中,企业都是重新洗牌的。你跟上了,就发展了,跟不上,就被别人取代。尤其是在今天的条件之下,这样的变化会比原来几次(机械化、电器化、自动化)要深刻的多。原因是什么?其实一直到中国的制造业成为“世界第一”之前,整个全球看整体的供给和需求情况,一直是供给不足。1929年-1933年的美国大萧条说起来是供给过剩,其实是分配问题,根本不是真正的需求不足,是分配问题造成的,不是需求不足。而这一次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将会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供给大于需求。所以为什么中国这次产能过剩,应对会如此困难?这才是本源所在。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就是中国崛起以后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供给大于需求?原因很简单,我们想一想,中国为什么会那么快从一个制造业在全球落后的国家,变成全世界第一,而且是全世界整个制造产业门类最完整、规模最大,而且很多领域从最终产品的角度看,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这样的程度。为什么?是因为社会发展的环境变了。变在哪儿?

1.资金不缺。在座可能有一些企业感到资金的成本还是比较高,但是从社会的角度看,资金是绝对的不缺,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资金问题其实是很容易解决的事情。从宏观的角度看,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2.人不缺。今天大学生、研究生,一年推到社会的是700万。还有互联网,可以让我们不断的掌握新知识和新认识,所以人不缺。今天绝大部分产品要把它制造出来,不缺资金、不缺技术、不缺人、不缺管理,就缺市场。在座所有的企业想一想,你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市场。只要有市场了,那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所以为什么我说这一次由智能化带来的变革,如果不能适应的话。它对企业的颠覆性,要比前几次残酷的多。因为竞争对手可以风起云涌,我刚才说的,当资金技术、管理人才都不缺的时候,竞争对手会风起云涌,而且这个东西不仅在中国发生。因为中国发生的条件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西、越南都可以发生,如果这几个大国都发生了,全球整个制造业的格局一定是颠覆性的。所以我说:为什么战略不仅对于企业来说是生死存亡,对于国家制造业来说也是生死存亡。你跟得上,才能活下去,跟不上就是死亡。

记住三句话:从历史的角度看是必然的,从全局的角度看是全局的不是局部的,从战略的角度看是生死存亡不是战术的问题。

一次重大的变革,基本上都是由技术推动的。这一次的智能化,同样是技术推动的。推动这一次技术生产力变革的源头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推动这一次变革的动力。但是它最后形成的生产力,不是信息技术形成的,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形成的。对于制造业的人,如果不理解这一点,那么你在这一次的发展过程里面,一定会晕头转向,你给IT的人蒙的晕头转向。3月28号在博鳌论坛上,原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有一个讲话,他说:“智慧城市被IT绑架”。制造业也一定要知道,真正推动制造业,最终造成这次智能化变革的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而且在构成上,是工业技术大于IT技术。这个生产力,就是新的生产力的斗争中,是工业技术大于IT技术。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制造业,我们是造产品的。没有工业技术,产品怎么出来?没有产品,这个企业还为什么要存在?你根本就不用存在。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我说国家制造业即使是所有最新的技术,哪怕是3D打印。3D打印,你最后不是借用一个软件就能够实现3D打印的。你还要材料,还要材料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保证它的质量。没有的话,光有软件也没有啥用。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制造业的人,一定不能被IT绑架。这里面就是两句话: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它变革的主要力量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但是两个合起来以后,在制造领域工业技术依然是主要的技术。这一点一定不能偏废,所以我们说:在IT技术的推动之下,IT技术和工业技术结合起来,使得整体的效益从最微观的生产线到需求、设计、工艺这样的一个环节,再加上物流加在一起的整体环节的效率提升,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所以当这种效率的提升产生根本变化的时候,你不变,就会被别人“杀掉”。

这是我们说,为什么发生这一次变革。所以你看所有的,从第三次工业革命,产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或者到什么,中国制造2025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我们的生产方式走向智能制造,第二条主线是我们实现的路径是两化融合、两个技术的融合。所以中国制造2025这两条主线是十分清晰的,这就是我们说产生的原因。那么,走向什么地方去?很显然,其实是叫智能化的产业形态应该是最好的概括,但是今天有很多太多的概念,工业4.0等等。产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中国2025智能制造,内里其实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将会走向一个集新的生产环境和新的供给能力的一个新的制造形态,在这里面我想说的是,当我们看走向何方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一想从2.0、3.0到4.0。也就是说,4.0是在2.0和3.0之上的,机械化不是4.0、自动化不是4.0。所以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尤其是3.0不是4.0这句话,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我们生产线的智能化是3.0,不是4.0。智能化是在3.0技术之上,整个企业本企业所有的链环和整个生态环境的全部,通过信息技术、信息和工业技术、物流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效能。而这样的全面提升效能,首先你企业是做不到的,这也就是企业整个如何变成智能的工业产业。

在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如何真正形成广义的交易成本下降,或者是生产效率提升,这才是最后真正的国家竞争的素材。而对于这一点,我可以坦率的说:中国制造2025是没有设计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在讲工业4.0和2025的差别所在。我们看2025它的基点是建立在CPS之下,我们的2025没讲这件事情。CPS是指在一个地区、行业、国家,如何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而不是一个一个企业自己去做。这一点上,我们在座有地方的一些主管,我们必须得要考虑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换一句话来说:如果上海的工业要重回辉煌的话,是有机会的。它不像改革开放以后这30年,上海没有机会。因为在机械化和自动化过程里面,上海已经没有优势。但是其实到智能制造的时候是有机会的,因为制造和产业的龙头在哪儿,跟物理空间已经没有关系了。产品贴上你的牌子和是不是在你的企业里面生产一点关系没有,就跟今天的波音一样,90%是别人生产的。

所谓“战略性”的不仅是企业生死存亡,国家生死存亡,地区也是一样。而这个核心不在于企业,还在于能不能真正构造CPS。所以如果说到方向,它是沿着我们一个一个技术的改变,从产品、装备升级到服务的模式,再到管理,一个一个的变革,支撑这些变革和这些变革推动整体环境的变化。我讲CPS只讲了物理环境,其实还有制度环境和其它的环境。而这样一次重大的变革和实验是十分巨大的,其中我讲一个最简单的事情,有几次问到我:智能化以后,人怎么办?好几次我在公开提问的时候,都问了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尤其重要。制造业的发展,一定是机器替代人。你看看300年历史,不断的机器替代人。在大部分行业,劳动生产力都提高一千倍、一万倍这样的比例。下一步,智能化依然是机器替代人,依然会有1-2个数量级的替代。为什么我说:1929年-1933年美国的金融危机不是真正的供给过剩,而是分配的问题的原因。如果我们不解决分配的问题,我们面临的将会比1929年-1933年的要严重的多。我们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当我们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物质产品能够生产出来,而且不需要人就能生产出来的时候,我们缺的是分配制度的改变。跟你工作10小时和工业1小时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分配制的问题。制度是建立在理论上,如果我们理论不能适应这一次的变革,制度跟不上,我们会面临比1929年严重的多的经济危机。但是我相信,我们的领导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样的问题。

企业如何应对? 最后,我讲第三个问题,从企业的角度看,怎么应对。这个我确实就要老生常谈了,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认识,一定要准确的认识。所谓“准确的认识”,既要认识到制造业的内容,也要看到变革的内容,这两个都看到才能有清晰的理解。如果只看到一个,你一定会很迷惘、很着急,甚至行动就会变成失误。所以我说:两点都要了解清楚。第一点是制造业,制造业一定是你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最终用户买你的产品。为什么?你一定要给用户一个理由,这是制造业的本意。企业如果回答不出这个问题,那你就快要没了,你必须给消费者,就是最终用户,不管是最终消费者还是中间的消费者用户,你必须给他一个满意的产品。他为什么买你的产品?很简单,你这个产品第一能够满足他的需要,第二是价格比别人的要好一点,第三品牌,要相信你的技术,就是品牌。相信就代表了质量和其它的方面,然后是价格。在原来的制造业有这几个就够了,但是现在不够。必须要让消费者感到方便,他得到你这个产品,他花的力气小。

马云为什么成功?我始终说有两大原因:1.中国大妈对便宜的追求。中国人对于便宜的追求和美国人,欧洲人追求是不一样的。2.中国人在世界上是最忙碌的人,所以越方便越好。“懒”和“忙”两个东西,造成了要方便,而电子商务就是方便。我们今天看着满大街的电动车、电动小三轮满大街跑,就知道人们对于“方便”的追求。所以如果你没有“方便”,你就不够。如果讲到方便、品牌、价格,我觉得你要考虑的就是“商业模式”。所以一定要讲到对于企业认识这一次变革,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三条最根本的问题之外。这三条东西在今天体现出来的变革重心是商业模式的变革,这一点确实不能展开讲。大家一定要把它想清楚,然后才是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工艺的创新。产品、技术、工艺的创新,都是围绕着商业模式的,围绕我说的三个最基本点转的。这是认识的一个方面,首先把“制造”这件事情想清楚。

然后,IT带来的变革。这一次智能化变革浪潮里面,最主要的变革是什么?最主要的变革,我始终说:就是三条。一条,是连接。也就是说,你和你的客户、你和你的上下游工业链上下游已经变了。因为社会有一个几乎免费的基础设施,这个基础设施大家可以用,谁用的好,谁的成本就降低,市场就扩大。第二条,信息。信息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是双面刃,而这个变革是极其重大的。原来我们中央电视台一个新闻可以把一个根本没有什么东西的企业一两年拉过去,最典型的就是“孔府家酒”。这样的事情,将会逐渐走不下去,因为信息的来源获取,以及表达,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三条,品牌。我们讲商业模式,甚至你自己企业的管理。因为我们很多企业是全国、全球的,企业的管理,你的商业模式是基于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今天别人已经给你搭的很好,你自己只要做很少的事情就可以实现了,而且几乎是免费的。所以我们说,这三个重大变化,使得跟企业的竞争力,或者说我刚才说的企业三个最基本点,你的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冲击,而这个东西你不把握它的本原所在,你不把它这种近乎免费而且是极大的提升你的效率拓展空间的这种能力用好,那么你肯定就落后。这三个东西对于企业所有的方面,都会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不仅是开拓市场、提供服务,你可以有很便宜、很廉价的方式实现,连你的创新方式的实现,都是带来极其重大的影响。

这是我们认识上,把两个都要看清楚。接下来我还是说,就这样的四部曲。

第一部曲,必须分析自己企业的产品和你准备要进入的领域的产品,究竟处于这样的行业中的链条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必须自己认清楚。然后,这样的行业下一步变革将是什么样?在座的企业就很不一样,有的企业我说过了,到2030年和今天一样,没有变化。有的企业,你的行业会变化很大。有的甚至是颠覆性的。所以你首先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弄清楚,你在什么位置?这个行业将往什么方向变?这是第一步。

第二部曲,比较优势。在变与不变中,你的比较优势究竟是什么?你能不能在生产持续过剩;我再说一遍,全世界会进入产能过剩持续阶段,所以“第二个中国”正在起来,如果再加上巴西、印度尼西亚这样的人口大国起来的话,全球产能过剩将成为绝对常态。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一定要分析你的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盈亏平衡点,你别人比别人低几个点?你一定要算出来,你的产品盈亏平衡点,比别人低几个点。一定要低,不低,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定淘汰。

第三部曲,你一定要在前面两个分析基础之上,确定你自己留在这个行业,过几年到什么方向。不留在这个行业,转到新的行业,什么行业,几年以后什么目标。把这个东西得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做什么”、“几年之后达到什么目标”,一定要定下来。

第四部曲,现在重点要做什么。切入点,重点做什么。

总结一下,其实很简单。

一、它是历史性的、不可逆的、必然的,是全局的,不是局部,是关乎到生死存亡的,不是小打小闹的。这是第一点。

二、推动它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但是对于制造业来说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合在一起,而且工业技术还要前进。在制造业制造本身来说,工业技术比IT技术还要重要,因为你要的是物质产品。所有物质产品,没有工业技术是造不出来的。只有信息技术,是造不出工业产品的。信息技术只能制造非物质产品,只要是物质产品,一定要工业技术。

三、看清方向,实事求是。要看到我们面临变革的必然性和全局性,要有冷静的、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往下走。这里面其实我要说一句,我们经常会请好多,尤其是大公司,请了国际知名的公司做咨询。从我理解,我们很多大企业,请这些知名的公司做咨询,其实要的就是一句话:什么事情请他做咨询。要的就是这样一句话,而不是说要把他的咨询结果作为我行动的指南。

7.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七

在我国, 工业4.0很多时候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等词同框出现, 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联?工业4.0的到来对制造业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晓明。不同于对这个问题常见的讨论角度, 他将从知识创造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带我们认识工业4.0。

从知识创造的视角来认识工业4.0

有人认为工业1.0到工业4.0, 分别对应的是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他赞同这种表述, 那么对应中国的企业, 如果按照从现状到目标的角度来看, 大部分仍处于机械化和自动化阶段, 少部分企业到了工业信息化甚至更高的阶段, 总体水平处于工业2.0阶段。

如果从物质要素的投入转向知识要素的投入对应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看, 我认为从工业1.0到工业2.0是物质加工的阶段, 也就是需要投入的物质要素是诸如厂房、生产设备、仓储物流设施、车辆、工具等。而非物质要素包括数据、信息、品牌、软件等可以体现在工业3.0 (信息化) 和工业4.0 (智能化) 的要素, 我们可以把这些非物质要素称为知识性要素。早在上世纪90年代, 在OECD国家中, 非物质要素的投入已经超过了物质要素的投入, 这符合技术进步的趋势和工业化阶段转换的方向。信息化和知识化方面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这是从逻辑上来认识当前工业依靠物质要素的投入向知识性要素投入的转换过程。

再来看信息化, 它有一个金字塔结构, 底层是数据, 中层是信息, 塔尖是知识, 意思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基础, 从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 通过这些有用的信息综合集成为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我所说的知识创造的含义。

站在知识创造这个制高点上去理解“十三五”规划中和制造业相关的概念, 比如“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和大数据这几个战略发展方向, 或许能把我国制造业的未来路径看得更加清楚。

工业4.0和知识创造是什么关系?

知识创造并不是新提出来的概念。1995年, 日本一桥大学的野中郁次郎和哈佛大学的竹内弘高合写了一本书《知识创造的企业》, 在这本书中提出了知识创造和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两位教授认为, 知识创造的源头在于个人头脑中的暗默性知识 (Nowhow) , 知识创造主要沿着两个维度进行:一个维度是个人的知识组织化、社会化;另一个维度是暗默知识的表出化、形式化。在这里, 暗默知识是不容易进行编码的知识, 一般存在于个人头脑里或者是组织内部。

从制造业的角度看, 德国、日本很多制造业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是暗默知识, 我们知道德国、日本有很多中小企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称之为隐形冠军, 就是凭借工厂层面的暗默知识;德国的学徒制, 通过师徒之间的现场示范和口口相传, 在组织内分享和传播的也是这种暗默知识。形式知识是经过编码和加工转换的知识, 这样的知识存在于组织外部或社会中。工业4.0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就是借助新的技术和管理, 沿着两个维度加速个人知识的组织化和社会化, 加速暗默知识的表出化和形式化。未来产业互联网是主战场。

如何从知识创造的角度来理解“互联网+”?

如果按大的板块划分“互联网+”, 他认为一类是现在互联网普遍发挥作用的领域, 叫消费互联网, 加的是生产的后端, 比如电商专注销售环节、服务等领域, 它们把制造业创造出来的价值进一步实现和放大。另一类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制造业产生的产业互联网领域, 未来十年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互联网发挥作用的主要阶段和主要领域。在消费互联网领域, 电商颠覆实体店, o2o颠覆传统电商模式, 但是到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到底是“互联网+制造业”还是“制造业+互联网”, 制造业和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关系?我认为信息化和知识创造的二分法或许可以回答这些问题。

日本和德国把其竞争优势的来源归结为知识创造, 大量的暗默性的知识来自生产一线、车间或者研究项目小组。

而现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芯片和数据的计算储存能力以及处理方式的变化等对信息技术产生了革命性影响, 可以将它们简单归纳为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概念, 更加快速大量的信息来源和计算方式使得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发生变化, 这对制造业产生了新的影响。知识创造的场所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 它重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与德国和日本的路径不同, 它把借助物联网、大数据或者云计算作为知识创造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暗默的知识尽可能向形式化知识转化, 希望打破组织界限, 通过知识的集成和融合来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价值。

未来, 制造业的国家竞争其实是知识创造能力的竞争。日本、德国是基于工厂层面暗默知识 (工匠精神) 的制造业大国, 工业4.0推动暗默知识组织内的形式化和集成化。美国是互联网大国, 工业4.0动暗默知识平台上 (云上) 的连接化和系统化。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云 (平台) 和端 (企业) 的竞争, 哪一方会胜出, 现在还没有答案。

在我国, 处在科技领先位置的企业已经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创造, 海尔集团提出“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理念, 利用HOPE开放创新平台将资源方和活跃的用户方以及相关产业的设计人员引入, 通过用户和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提出建议的方式做产品设计, 从内部的跨部门设计扩展到外部广泛汲取建议, 这是从封闭到开源、从单一产业到多学科、从单向到网络式的转变。

如何从知识创造的角度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制造2025》是大的制造业概念, 中国制造业的体系较全、规模较大、门类较多, 所以要根据制造业的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路径, 不能一味地强调智能化, 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找最适合的技术, 这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曾提出的先进适用技术。现在大的分类可以分为流程性的制造, 像化工、钢铁等行业, 是一个生产流程, 相当于一个串联的制造。而离散制造, 像汽车、家电等, 先是生产很多零部件, 然后进行组装, 相当于一个并行的制造。未来根据行业的特点、规律、不同的发展阶段来出台更加精准、适用的政策效果会更好。

从知识创造的视角来看有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 虽然德国、日本和美国都是实体经济再工业化, 强调制造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 我们要认清它们在工业路径上的差异。

第二, 要借鉴两方面的经验, 一方面, 中国从场所方面获得的暗默的知识还是要扎扎实实地用工匠精神来做的, 处于工业1.0和工业2.0这样阶段的企业不可能不具备这些知识, 就直接跳到信息化、知识化阶段, 信息化只是能提高效率, 需要有传统的制造技能, 才能有助于优化和提高效率, 如果没有基本的技术, 也就没有效率提升的基础和源泉, 《中国制造2025》中专门有强调基础原材料、基础技术和基础工业的内容, 要求我们把基础打扎实。另一方面, 我们需要有这样的战略高度, 我们现在主体虽然在工业2.0时期, 但是也要看到未来信息化和知识创造的趋势。站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的制高点来看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这样方向才会清楚, 不会走偏, 路径也能看得清楚。

8.“智能制造”三维度 篇八

国际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对制造业在推动贸易增长、提高研发和创新水平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纷纷提出制造业国家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制造业正重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各国的战略举措和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中国也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智能化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的结合点,是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1.“智能制造”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先进制造发展的最新形态。“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的最新形态一经提出,就获得制造业内众多专业人士的广泛响应,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但是也应该看到,“智能制造”并非只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概念,而是制造业依据其内在发展逻辑,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整合逐步形成的。可以说,“智能制造”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集成了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创新的先进制造系统,是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多种先进制造系统和模式的综合。

2.市场需求是先进制造发展的根本动力。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现代制造业必须有最短的交货期、最优的产品品质、最低的产品价格和最好的服务,促使工业制造从最初的规模化战略、成本导向战略发展到后来的质量战略、服务战略。随着消费者环境意识的提高,环保战略又成为工业制造的重要导向之一。截至目前,单一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已经让位于综合性的制造服务战略,先进制造系统必须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同时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就对制造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动力。

3.技术进步是先进制造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制造技术进步的过程,或者说是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也开启了工业化制造的新篇章。20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迅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等技术系统应运而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的数控机床,到60年代开始出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数控(CNC)、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到70年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业沿着一条信息化程度不断深化的路径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发展到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制造(VMS)和借助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IMS)阶段。

4.组织方式创新是先进制造发展的灵魂。美国的福特发明了流水线,颠覆了传统欧洲作坊式的生产组织方式,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就是一种典型的制造组织方式创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工业社会阶段,制造系统和模式是刚性的大批量生产,流水线和泰勒工作制得到广泛的应用。到了20世纪后半叶,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迫使工业制造向多品种、小批量、缩短生产周期方向演进,刚性制造模式逐渐被柔性制造模式所替代,与之对应的生产组织也由金字塔式的科层管理向扁平化、矩阵式管理的方向演变。

例如,日本丰田公司精益生产方式的产品开发与生产均以销售为起点,按订货合同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在生产组织上把工人组成作业小组,不仅完成生产任务,而且参加企业管理。美国一些大企业实施的敏捷制造,为了快速满足消费者高质量、高性能产品和服务的要求,采取快速响应的组织方式,利用企业网实现企业内部工作小组之间的交流和并行工作,利用互联网实现异地设计和制造,及时建立最优动态联盟。到了网络化制造阶段,一些企业发展为平台型企业,通过研发平台、营销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与大量中小企业的连接。扁平化有了新的内涵,集中垂直式管理被分散合作式所替代,生产者与消费者联系更加直接。

5.模式创新是先进制造演变的集中体现。制造模式的创新主要是围绕对消费者需求的响应程度来演进的。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是典型的生产决定消费模式,是以生产为中心的制造模式。随着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品的极大丰富,工业制成品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消费者的话语权却越来越大,如何更好、更快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成为制造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

美国波音、洛克希德、雷诺、通用电气等企业采取的并行工程强调并行地进行产品及其相关过程的协同设计开发,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德国大众公司实施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把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结合起来,实现了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在满足消费者更加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大大加快了对需求的响应时间。

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制造业出现了由单纯制造向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的新趋势。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制造企业以“产品+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例如,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维修服务,还整合了增值服务,保障了航空公司服役飞机良好的使用状态。

综上所述,先进制造业是以顾客为中心,不断响应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从而取得理想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制造系统的总称。而“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业发展到当前阶段,整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由集中式控制转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以及三项集成(纵向集成、端对端集成、横向集成),实现智能化、社会化生产的最新形态。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模式创新三个维度认识“智能制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制造业当前所处位置以及未来努力的方向,避免盲目求新和急于求成的倾向。

9.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九

——水族制造业何时走向智能制造

文:索袁

传说中的“工业4.0”是何方神圣

“工业4.0”,一个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概念,颠覆着全球制造业的新思维,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这个概念是德国政府在2013年率先提出,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德国后,在2015年的两会上第一次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其内容与“工业4.0”异曲同工。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瞬间被引爆,在新的变革面前,无论是国家、企业、个人,要么被坐在变革的风口上,要么被变革的浪潮淹没,尤其是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如果把握了这次机遇,行业和企业的格局就会在此改变。

其实,“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日本的人工智能工业,尽管称呼不同,但是核心理念都是相同的,所有世界强国一致认为,工业将会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因为这些概念中德国的“工业4.0”是最先提出的,本文姑且称这个新时代为“工业4.0时代”。想要明白工业4.0,首先要认识前三个时代:

工业1.0机械化时代

以蒸汽机的应用为标志,用蒸汽动力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工业2.0电气化时代

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器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工业3.0 自动化时代

以电脑和芯片的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阶段。工业4.0 智能化时代

以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标志,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错过了“工业4.0”就等于错过整个时代

也许你了解了“工业4.0”的概念,但依然感觉很抽象很模糊,工业4.0的智能化时代究竟智能在哪,智能化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说错过了“工业4.0”就等于错过整个时代。笔者打一个比方来解释一下,在未来,智能化对于实体工业的作用就相当于互联网对虚拟经济起到的作用,如果你想象不到工业4.0智能化时代对于世界的改变,那么就看看近些年来互联网对于你自己和所处环境的改变。

众所周知,互联网走进大众社会不过二十几年历程,它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改变,并通过侵袭各个行业逐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它最初侵袭的是娱乐传播产业,人类获得新闻以及娱乐的方式被完美颠覆,新闻和娱乐业被重构;随后,以亚马逊、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崛起,全面入侵和改造零售业;近年,互联网已经广泛融入金融行业,新的金融模式和手段一波又一波来临,另外还有通讯、出行、餐饮等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在被互联网改变。

纵观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这层层推进的各个战场中,互联网基本都游走在“虚”的服务领域,对于通常说的“实”的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只受到间接的传导影响,没有被互联网直接改造。(很多制造业企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被互联网冲击了,而实际上现在的困难制造者叫做产能过剩,真正的颠覆性冲击还没有正式到来。)所以,很多水族产品制造企业,依然感觉置身事外,或埋头苦干,或隔岸观火,认为只要还有订单就可以高枕无忧,把收入用来增加生产线购进新设备。

但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在向制造业袭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到来在推动实体和虚拟世界的结合,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生产和营销模式创新提供了空前的可能,网络信号和智能设备已覆盖全球、芯片和传感器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全新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产生……日益完善的条件都给智能制造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正如美国对于“工业4.0”的另一种称呼——工业互联网,工业和互联网正在融合,智能制造已经不是传说,而是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未来的制造业,将像虚拟经济建立在互联网的“底盘”上一样,建立在智能的“底盘”之上,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工厂生产由“高度自动化”转向“智能”生产。工业4.0时代开启之后,整个社会都将因此变得智能——工厂变成智能工厂,家居变成智能家居,汽车变成智能汽车,以及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穿戴,智能城市等等,智能化将像互联网一样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4.0时代能给水族制造业带来什么

近年来互联网始终是人们的焦点话题,也是资本疯狂的战场,但是背后的乌云也已经在积聚。从去年股灾之后,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变的谨慎,而互联网行业的价值已经被严重高估,烧钱模式无法为继,去年多家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合并都证实了这一点。多数风险投资机构都降低了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节奏和预期,转而重新开始关注实体行业,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政府出台的大量针对制造业的激励和扶持措施,这将在今明两年开始逐步显现出效果。可以预期的是,资本将从互联网行业大量回流到实体行业,“中国智造”届时一定会成为资本和媒体追捧的热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是受益者,只有最适合智能制造的行业才有可能享受第一波红利。那么什么行业适合智能制造?答案是需求多样化、产品个性化、市场细分化的行业最适合。而水族行业就是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典型行业,在水族行业里,每个消费者都因为所养的鱼种、个人的偏好、环境的限制等等因素,而对水族产品产生极度细分复杂的个性化要求,但是目前的批量化生产完全无法满足每个人的不同需求。

我们来设想一下工业4.0时代的水族制造企业中的场景。在一个水族灯具智能工厂,生产设备、管理系统、营销系统和订单中心完全打通串联,工厂里只有一条流水线,这时有甲乙丙丁四个人同时下单,按照他们自己鱼缸的需要分别定了不同大小、不同功率、不同颜色的灯,接单后管理系统生成了四个射频识别码,分别记录了甲乙丙丁的每一项要求,然后把它们投入流水线,流水线上的每道工序是模块化组装,每个机械臂自动感应识别出它们的需求,按照定制要求完成组装生产,甚至可以完成甲要刻上自己名字,乙要加装变色外壳等极为个性的要求。

以上的场景并不科幻,这只是最初级的智能制造,这里的每一种设备、硬件、软件,目前都已经存在,只是尚未普及而已。也许有的企业家会说,这种工厂的成本太高,但是请注意,这种模式下,你不再有库存的压力和浪费的生产,每一件产品从客户下单那一刻起,就是完全为他的需求定制的,所有的特性都符合消费者的喜好。也许你会认为这种智能生产设备里普遍应用还早得很,那么请看看电话、电视、电脑的普及速度,它们在刚发明之初都被社会认为很难全社会普及,而事实是很短时间内随着成本的下降而遍及全球。

10.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十

“互联网+”的趋势为内地的服务业带来新一轮就业趋势,让很多内地年轻人可以不用来沿海地区打拼,这同时也带来了沿海地区的一线工人不足。

每当提及企业大规模机器换人的潮流,将抢夺工人饭碗时,便会引起较大范围的社会争议。的确,部分机械工人必将被机器所取代,这也是全球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但这是否意味着工人变得不再重要?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机器换人究竟是一个拉式需求,还是一个推式需求。究竟是机器换人导致一线工人下岗,还是因为找不到一线工人而寻求机器换人?答案是后者,中国多地在地方政府支持下进行机器换人,背后是当地工业人才严重不足、企业极力争抢工人的现实。

台达在做中国市场中长期规划,调查发现,目前根本不存在大批一线工人下岗的隐忧,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尤其沿海地区,一线工人供给是严重不足的。而真正令人担忧的,诸多企业正为弥补人力不足而盲目导入自动化装备,而人才培养理念没有同步革新。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工业机器人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培育。目前,没有及时更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会让企业在导入工业自动化设备中,陷入低端应用的境地。

一边是国产机器人使用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一边是偏向中低端的应用水平,这种尴尬处境下,诸多传统企业发现智能制造设备导入后的生产效果并不显著,问题的形成,多要归因于智能制造人才养成工作的缺乏。

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正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市场。随着全球经济的明显提升,中国在多项利多政策主导下,使用机器人的台数方面有较大跃增。2014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大幅攀升,约占全球25%,至2016年已占全球33%左右,在2017年有机会突破35%。可以说全球每生产三台工业机器人,就有一台在中国的产线上。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6.85万台,2016年增加至 7.2426万台,2017年有机会突破10万台。

然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却偏向低端。相比全球工业国家,高精密微型机器人在中国使用量较低。针对工业机器人的不同形态,我们发现,中国最普遍的两种类型是,码垛机器人和传统工业机械臂,占总量的80%,这两种类型只可取代部分非精密生产产线。第二,就中国工业机器人目前保有量来看,进口机器人占总量四分之一。

以行业来看,国内工业机器人应用,排名第一的汽车产业约占50%,排名第二的是电子零配件产线占据20%,排在第三是橡塑产业约占10%。另外机床生产约占8-10%。

智能机器人应用和导入正受到人才匮乏的影响。我们的发现是,国内在智能制造上有很多补贴,导致企业一窝蜂购置智能产线,但当我们实地探访这些产线,部分企业可以说是仍在做工业2.0的补课,也就是在智能制造导入时大部分企业面临观念和知识的不足,很多甚至连数字化的系统平台等基础设备都没有。我们发现,企业缺乏基础工作准备,在标准化平台、数字化平台方面准备不足。这源于企业缺乏智能制造基础人才的养成工作。因此,台达也出台了工业4.0的客户服务方案,对于如何实现智能制造这一远大目标,为客户提供了整合咨询工作。

智能制造需要的是能和机器互通的人。近两年,我们发现韧体系统工程师和软体系统工程师是目前智能制造转型中需求量最高的人才。

举例来说,传统工人的工作中,一部分是将产品进行组装、产品包装,和机器没有直接操作关系,另一部分是和机器一起工作的员工,例如拿智能电锁作业人员要很小心地把螺丝放到电锁上面而不能歪曲,又不能锁太浅,但作业人员操作上会否符合标准是不可控的,只能依靠个人习惯。所以一直以来作业人员的操作都让管理者提心吊胆,这造成了一定操作风险。拥有智能电锁,可以在操作位置不对时实现智能报警,经过进一步设计,目前可实现机械臂研发完全替代这一工作。

把所有操作过程从作业人员变为机器人,这需要操作者既有传统产线的工业制造能力,同时要能了解智能化设备的运用。因此,公司的产线安排越来越多的小组,将作业手和工程师作为一个工作小组。在智能制造的产线上,建立这样的工作组合越来越有必要。目前,台达集团拥有5类工业机器人成熟解决方案,包括控制类产品、驱动类产品、运动类产品、SCARA工业机器人系列以及叉车充电系统。

一线工人供给缺口正在加大 中国一线工人的严重不足,让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制造产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中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劳力增长率开始下降,人力成本开始攀升。台达集团在服务客户时所感受到的,是企业招工的难度一年比一年高。

人才供给缺口正在加大。经过持续不断和地方高校在智能化培养上的合作,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和高校合作举办学生创新竞赛,我们发现学生在高校毕业后动手能力略显不足,大多需要在工厂中得到前辈2-3年的教导才能正式加入工作团队,这因为高校智能化知识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到了实践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将高校毕业生培养成基础应用工程师,再到行业解决方案工程师,一般来说需要超过3年时间,这个人才缺口很大。

在我们帮助工厂提供解决方案时,发现对方有资金、有智能化改造需要,但当我们帮助他们提供智能化设备导入时,发现最不足的往往是人力,当企业拿到的智能化改造版本需要升级时,往往必须找回我们完成技术调整工作。而基于这种需求,台达也将智能化设备操作人才添加进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如橡塑、电子等这些搞机器换人最火的产业,普遍在沿海地区,这是近年沿海地区劳力数量不足的一个体现。“互联网+”的趋势为内地的服务业带来新一轮就业趋势,让很多内地年轻人可以不用来沿海地区打拼,这同时也带来了沿海地区的一线工人不足。就台达的状况而言,机器换人不会造成工人下岗,是工人不足才导致企业拼命以机器取代人。

针对很多年轻人不愿到沿海来工作的问题,公司目前在杭州、南京、武汉,未来也将在北京、西安等陆续建立智能人才培训,助力智能人才的养成。包括可编程控制器的人才养成,以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人才养成,还有对外的人才培训。希望内地更多年轻人可以在当地接受到正规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培训,帮助他们未来有机会投入到智能制造事业中去。

11.智能制造新纪元 篇十一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必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深圳如何充分利用在电子制造技术、工业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智能制造涉及的相关产业领域的优势资源,在“完善智能制造服务体系、推动电子制造业转型升级”上先走一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是政府、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全球的制造业格局,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西方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积极推动制造业回归。一方面是调整国家的经济重心,从过去过渡依赖虚拟经济,转向实体经济。另外一方面,是在科技领域,进一步强化。把握高端和前沿的技术,以达到继续引领全球制造业的目的。为此,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则提出了工业4.0”深圳市经信委副主任谢建民在高交会期间举行的2014中国(深圳)智能产业暨投融资峰会上这样描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深圳天安云谷董事总经理杨毅则认为,整个智能制造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服务环境、创意孵化环境、企业服务环境、产业协同平台和全球技术转移与商务平台五方面的配套,而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产业园区的密切合作。

据谢建民介绍,2013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已达到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48%,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相关领域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30个、工程实验室16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公共服务平台7个,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达1.63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他预计到2020年,深圳将初步形成一个创新活跃、结构优化、规模领先、配套完善、服务发达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体系;成为制造基地、创新基地、服务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产业增加值将超过2000亿元,为此,深圳计划2015年-2020年间,每年投入5亿元,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

3D打印成加工利器

3D打印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变人们生活观念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产业等多个产业,在第16届高交会上,3D打印技术同样受到了热烈追捧。

在国外展区,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Natural Machines公司展出的Foodini3D食品打印机是一款适用于任何烹饪场所的简约时尚的3D食品打印机,设计的初衷是打造可制作咸、甜味食品的辅助机器,同时,打印出的食品为真实可使用的食物,均由家庭自备的新鲜食材做成,免除了地沟油等危害,因技术层面属于3D打印机,因此才命名为3D食品打印技术。

3D打印不仅成为国外企业关注对象,同时也吸引住了国内不少大学生的目光。

由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研究生黄辉创立的散文科技也是一家专注于3D打印技术的公司,不过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散文科技更看重桌面级3D打印机与移动互联网结合的发展方向,同时其开发的3D打印机在性价比上占有绝对优势,是一款1000元以下的产品。

黄辉表示,任何一个与互联网有关联的事物都会是将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他认为,只要原材料合格了,任何可以想到的事物都可以打印出来,这也包括以后器官的打印与替换。

虽然,目前国内将3D技术运用到医学上的比较少,但仍有不少医药公司将3D技术用在了药物打印上面。江苏阳生生物有限公司研发的具有主动修复人体骨组织缺陷的“奥邦”可吸收骨修复支架材料就是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的,并且被选列为国家科技部863国家重点高新技术工程项目之一。

机器人应用爆发增长

与3D打印技术一样,机器人的应用也成为一大亮点。作为第十六届高交会开幕论坛唯一的表演,3台工业机器人惊艳“起舞”共同搭建起一块完整的高教会展板,给出席开幕式的嘉宾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深圳本土机器人参展企业数量就突破了130家。

在《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探访高交会过程中,位于2展馆的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DW系列自动视觉微电焊机器人也得到了众多电子展商的青睐。

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哈尔冰工业大学、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投资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能源装备、家用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此次带来的DW系列视觉微电焊机器人是一种为漆包线焊接而研制的高精度自动化设备。该系列产品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了焊点自动定位。具有焊接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焊接质量稳定等优点。其中DW-201/DW-202还具有微点焊后自动加锡及焊点导通性检测的功能,真正意义上为电子操作工人双眼“减负”。

据该公司营销部销售总监刘金保介绍,目前除以DW系列视觉微电焊机器人为主打产品,还在研制开发柔性化模块化生产线,希望能够真正的使生产线灵活应对工艺变化,提高投资回报率。

物联仿真设备有亮点

除机器人大应用之外,仿真设备也成为第16届高交会的一大看点。位于8号展厅的北京大学战斗机仿真平台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据深港产学研基地博士及高级工程师蒋仕龙介绍,记者了解到,仿真战斗机是由位于深圳的深港产学研基地历经一年多时间研究开发的,是运用一个实物来模拟战斗机在空中翻滚等动态动作,通过将场景虚拟化,利用软件设置飞行高度、航向等参数来执行飞机内部仪表的运行,目前主要用于民用驾驶员动作熟练性的训练,通过将训练过程游戏化来模拟空战,使驾驶员边训练操作,边通过游戏场景模拟进行实战训练,仿真战斗机是典型虚拟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该设备目前售价10万元左右,比实际设备要便宜得多,在国外很受欢迎,国内的购买力主要是一些私人老板。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就有来自俄罗斯的两位购买商,表示预订购22台左右,同时蒋博士也无不自豪地对记者说:“早晨,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也来到战斗机仿真平台前进行了询问。”

12.智能制造教学大纲 篇十二

让工业大数据为中国制造插上智能的翅膀

近年来, 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双向转移”的挑战。一方面, 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印度等劳动力和资源等更低廉的国家转移, 另一方面, 部分高端制造业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引导下回流。与此同时, 200年的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表明, 随着一个国家经济走向中高收入水平, 其传统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将逐步下降, 而新兴制造服务业逐步兴起。

“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 将为我国深度调整制造业结构, 去除低端产能和库存, 从而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提供新动力。而实现从工业自动化到智能化的跨越, 必须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采集与加工分析为基础, 跨界整合数据资源, 实现终端与云端的闭环数据驱动。对于新一轮变革中的制造业而言, 数据是“智能”的直接来源, 是实现“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

应对工业大数据发展的战略机遇, 国际知名工业软件公司开展了大量的创新产品和系统研发。我国传统高端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Siemens、SAP、Oracle等国外厂商所主导, 信息化领域的关系型数据市场更是如此。以机器数据为主体的工业大数据, 为新工业革命带来新机遇, 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 数据更是事关国家安全与主权。必须抓住机遇、加大投入、跨界协同, 实现国产化工业大数据软件技术的超越与应用的自主可控, 让工业大数据为中国制造插上智能的翅膀, 加快实现制造强国梦想。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爱斌:

企业不该漠视“信息孤岛”隐患

在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智能制造的热潮下, 我发现一个被众多企业追崇的现象:决策者往往忽视“信息管控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理念, 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去建系统, 这些系统彼此孤立, 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形成的本质原因, 是软件商没有研发管控一体化系统, 但为了推销产品, 就给客户灌输模块化建设的思想。其实, 这仅是权宜之计, 企业往往心存侥幸, 认为有信息化模块总比没有好, 能够解决燃眉之急就好, 但往往导致模块上线之后, 弊端显现, 但总不能刚刚建好就拆掉吧, 只好硬着头皮用。

智能制造的典型特征是实现围绕供应链与财务一体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深度融合, 达到持续优化供应链和精准生产的目的。“信息孤岛”则违背了上述理念, 隐患重重。一是不能发挥更大的信息使用价值, 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二是管理效率没有真正提高。虽然模块化建设提高了局部管理效率, 但这种做法其实只是手工作业的电子化。三是各个职能部门“单兵作战”。部门之间疲于应付, 做接口, 打补丁。

我认为, 企业不该漠视“信息孤岛”隐患。一是企业应做好顶层设计, 规划先行。在一个统一的管控开发平台上构建业务, 保证各种数据在底层是联通的。二是“模块思维”要不得。要有共建共享的思想, 致力于打通企业的“任督二脉”, 而不是拼凑型系统。

制造企业全面信息化, 全过程透明化是大势所趋, 你准备好了吗?

特变电工四川 (德阳) 设备总监李建普:

以两个“三化”为抓手进军“智能制造”

在全球经济危机日益严峻的环境下, 一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巨变正在席卷全球。各主要工业国家纷纷投身这场创意大赛, “第三次工业革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工业4.0”等概念层出不穷。面对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巨变, 中国工业站在十字路口上, 也吹响了中国工业的迎战集结号《中国制造2025》。这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并成为中国版智能制造的历史起点!

在这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业升级中, 智能制造的主导模式一定是“工业+互联网”。那么如何实现这个宏观愿景, 其实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CPS, cyberphysical system) ——智能制造在生产系统方面的技术表现, CPS追求的是生产制造系统的数字化与虚拟化, 以及数字虚拟工厂与实际工厂之间的紧密对接和高度一致的协调管理。

在特变电工的工厂内部落实CPS的核心理论就是“四做”, 即做优、做精、做强、做先, 抓手为两个“三化”建设。

第一个“三化”为工厂硬件的建设, 也就是管理信息化、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项目。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工艺设计、生产机台数字化;电商的“优商”平台、客户关系与分销业务管理一体化等方面。设备自动化方面以创建无人化工厂为目标在设备前期采购实施“六高”管控, 役龄长设备的电气化、数字化改造狠下功夫。产品智能化是根据我国工业发展趋势预测评估, 对标世界上先进企业产品创新模式, 研发智能技术产品, 满足市场高新科技的需要。

第二个“三化”是工厂软件的建设, 既是管理体系标准化、人员行为规范化和精益生产流程化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 重点是以各个工序为单位, 强化质量、生产、工艺、设备等管理体系建设, 鼓励“创新立法”, 培训到位。行为规范化建设, 主要是以各工段为单位, 编制相关现场管理、设备操作、自主维护和专业保全等的指导性文件。在精益生产流程化建设方面, 以阿米巴班组团队建设为导向, 革新命名、QC攻关和有氧活动为契机, 精细管理全面程序化推进。

只有不断在管理和技术方面创新, 提质增效, 才能实现制造业由“中国支柱”向“中国智造”过渡发展。那么, 两个“三化”建设将成为智能制造强国的新引擎!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设备维护中心高级经理郭东栋:

发展新型制造模式很有必要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美国“再工业化”、欧盟“新工业革命”、日本的“重振战略制造业”以及德国“工业4.0”等战略的大背景下,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 并作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

在《中国制造2025》中, 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通过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我认为,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十分必要;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

上一篇: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下一篇:嘉兴培训公司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