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共8篇)
1.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一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已成共识。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是我国首批建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特色专科(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近几年来,全国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教育在规模上逐步减少,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高职教育也是如此。按照学校的总体改革发展规划,学校的高职教育规模将逐步减少并尽量稳定在3000人左右。作为学校的高职教育教学单位―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因为办学规模在逐步减少而停步不全,而是积极依托本科院系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与丰富的高职教育办学经验,推进“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沉下心来狠抓内涵建设,在打造高职特色上狠下功夫。打造高职教育特色,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
,原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后,为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技术学院确立了专科的改革方向,打破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实现了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的成功转型。按照“面向市场、理论必须、突出实践,形成特色”的原则,认真组织并完成了新一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确定了学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培养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掌握相关职业岗位或职业工种群所需的技术与技能,能够胜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多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现了“四个转变”:由专科教育向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转变,由本科压缩型向高职特色型转变,由注重理论和学科体系向注重实践和就业能力转变,由单纯依赖课堂教学向注重实习实训转变。强调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大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时比重,每个专业除最后一个学期的半年顶岗实习外,每个学期均安排了1-3周的集中实训环节,基本保证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40%的比例。
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起开始实施,至今已执行了三年,总体上说,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实验、实训开出率不足,出现黑板上开机床的现象;由于实训教师比较缺乏,部分教师自身没有实践操作能力,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有些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有些专业的理论课时仍然太多,课程体系的整合还不到位;有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人才培养的途径还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不明显等。为进一步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需要,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居安思危,把握机遇,寻求对策,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各种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和复杂。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更加明显,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和良好的机遇。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围绕市场需求进行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实现与本科专业融会贯通,资源共享。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紧紧把握职业人才市场的脉搏,全面、深刻地分析社会对各种职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细致调研,科学预测,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调整不符合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最好的,因此,学院运用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开设专业,调整现有专业,开发设置新专业,真正实现按需培养,注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克服人才培养方面的盲目性和盲从性。
二、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在某种意义讲是学院和专业的“宪法”,是学院建设特别是专业建设的主要核心内容。而要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必须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
一是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二是根据岗位能力的确定和分解,明确核心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支撑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不求全,以职业需求为原则,在此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职业素质教育融于其中,进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三是按照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优化教学、实训、实习等人才培养环节。各专业都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结合理论教学尽可能的对学生进行模拟仿真训练,达到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操作的教学目的,设计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保证有1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实习遵循“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一致原则”;四是积极实行“双证制”。学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应具备从事某个职业或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资格。统筹兼顾学历和职业要求,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内容应覆盖相应职业资格要求,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把相关专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条件,充分利用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基础条件,在颁发专业学历证书前,使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五是改变“2.5+0.5”培养模式,尝试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2年在校学习,再利用1年的时间到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中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的优势,真正打造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实验、实训条件一直是制约学院发展的薄弱环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走校企合作、校内校外结合的双轨建设之路。一是积极争取学校投入,着力建好校内各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学院设置了金工实训室、数控模拟实训室、电工基础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会计模拟实训室、艺术设计实训室等近40个功能齐备、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室,另有5个实训室正在建设之中。二是大力建设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需求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走出去”,广泛联系、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单位。将教学实习基地与学生就业基地相互结合,同步建设,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三位一体的实施运作机制。目前学院已拥有广东省华侨建筑装饰公司、江西润田饮料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江西分公司、南昌雷式外语专科学校等40多个比较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四、依托企事业单位,探索学生培养和就业的“订单式”
高等职业教育,其实质就是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人才,真正满足企事业单位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学院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供需合作关系,构建“按需培养,合同送培”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切实解决学生的培养与就业问题。开展“订单”培养是加强校企合作的一种极其有效的形式。学院正在与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成立“苏宁班”,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成为企业的员工。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发展变化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做到零距离培养,学院和企业共生共荣。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具有“双师”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项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高职学院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改革和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与培训,以增强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在教师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养成。从目前情况来看,学院的教师队伍无论就数量还是层次结构,均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尤其是实践技能而言,离“双师型”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教学大量使用的是课堂理论讲授的形式,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大送培、进修、引进和外聘的力度,依托人才市场和企事业单位来改变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尽快建立起一只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二
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关键的一点是创新人才的存在和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创新人才及其意义
(一) 创新人才的界定
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动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创新人才的劳动是向人类尚未认识的领域进军, 具有明显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 创新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 企业创新人才产生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 具有独特的创新思维。
并且在创新实践中, 既尊重实践经验又尊重科学规律, 以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最终形成创新成果。它们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技术的、理论的, 主要应以技术创新成果为核心。
2. 企业创新人才具有创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和学习钻研精神。
具有明确的事业目标和价值观念, 追求事业成功和自我价值是其最高需要。他们能够为创新、为突破、为超越奋斗终身。
3. 企业创新人才主要存在于企业的领导层、管理层、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操作工人层。
不受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政治信仰的限制。只要他们具有创新思维, 从事创新活动, 有创新成果。创新是他们的主要标志。
4. 企业创新人才必然产生于优良的企业环境中。
这种环境主要包括:目标任务、组织机构、政策与制度、管理服务、人际关系与文化、激励与培养、鼓励与支持的领导者, 等等。
(二) 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
WTO的加入将企业推向了国际竞争的前沿, 加强创新人才开发, 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国内形势看, 企业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社会经济实力的发展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 作为创新知识的载体, 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创新人才的素质知识、经验、创造才能和创造品质, 是构成个人创造力的基本要素
良好的创造品质为创造提供动力, 是成功进行创造的人格保证;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创造供应元素, 是创造成功的基础;卓越的创造才能, 是创造实现的必要条件。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又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一) 创新人才应普遍具备的基本素质
1. 职业道德与品德素质。
对于一个优秀的创新人才来说, 不为物欲所惑, 不为权势所屈, 不为利害所移, 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为避免对人类、对自然造成危害, 创新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品德。
2. 专业知识技能与文化素质。
扎实的文化基础、宽阔的知识信息、独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是技术创新的基本功底。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的超常发挥要以人的高技术素质和高技能作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3. 心理素质。
创新人才必须是目标执着、处世慎重、工作认真、遇事沉着, 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感情, 有一定观察和洞察力的人。应具有风险意识, 敢于承担风险的心里准备, 更要具备善于化解风险的能力。
4. 市场观念。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创新人才对待一项技术, 首先不能看其有没有学术价值, 而是要研究这项技术有没有市场;其次这项技术的开发水平, 以及如何通过技术资源的整合或创新使企业的科研开发达到消费者要求的目标。
5. 能力素质。
创新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造力素质。实践证明, 创造才能是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极强的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敏捷的应变能力的最佳组合。
6.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过程中的方法、途径。它不同于一般思维, 往往要具有超常性、富有个性、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其思维方法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新是创新者通过创新思维对所掌握知识的加工、提炼、升华。介于创新思维能力及知识对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人才应当使自己具备聚焦思维 (一种重要的创新思维) 和知识开发能力。
(二) 聚焦思维
通过对创新实例的分析发现, 首创型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是聚焦思维。所谓聚焦思维是指以某一问题为焦点, 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的思维过程。首创型人才运用聚焦思维时, 通常遵循以下3项准则:
1. 超前性准则。
事业成功的关键是创业目标的确定。由于创业目标不是满足现实的需要, 而是满足未来的需要, 因而首创人才不是参与现有市场竞争, 从同行手中夺地盘, 而是处于超然地位, 冷静思索、观察、预测未来。并以此为中心, 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开发, 旨在夺得未来的市场。这就是超前性准则。运用这一准则时, 一是所选的思维焦点并不是己成熟的科技成果, 而是刚处于萌芽状态的研究项目。二是他们能准确地从环境中提炼出代表大多数人心愿的要素, 并以此为契机, 确定超前但能为人接受的目标为思维的焦点, 并使之共鸣。著名的杜邦公司之所以能傲首于世界化学业, 就在于领导者具有这种超前的选择能力。
2. 严密性准则。
由于首创人才选取的焦点具有超前性, 所以根本无法获得如何达到这一目标的直接资料, 只能通过对收集到的间接资料作细致的分析、深入的研究、周全而严密的思考, 方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是严密性准则。运用这一准则时, 不仅要抓住关键事件, 而且还应营造一个可以顺应关键事件发展轨迹的、激发人们主观能动性的环境。霍夫曼·拉罗什公司在确定生产维生素后, 便开始营造能发挥研究人员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产品试制成功后, 公司又全力以赴为销售人员营造环境, 最终促成了公司的成功。
3. 持续性准则。
现代市场瞬息万变, 首创人才一旦发现自己的思维焦点不合市场, 他们必须马上选择新的焦点, 他们总是在不断调整中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持久地保持优势。这就是持续性准则。福特汽车公司开发“雷鸟牌”汽车, 使福特汽车公司再创辉煌, 就是如此。由此可见, 超前性准则是选择思维焦点的前提, 严密性准则是确保思维焦点实现的措施, 持续性准则是调整思维焦点的方法。三项准则环环相扣, 相辅相成。
(三) 知识开发能力
知识开发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因为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之时, 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知识开发能力, 这将会成为“高级文盲”。知识开发能力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取、消化、表达和运用四大基础能力系统。
1. 获取知识能力。
是指在接触实际和阅读书面资料过程中, 能动地摄取知识的能力, 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包括阅读能力、听记能力和笔记能力。
2. 消化知识能力。
是指对于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是人的思维和想象力的综合运用。具体可分为分析概括能力、判断评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表述知识能力。
是指人们将所消化的知识用口头或文字形式恰当地表达出来的能力, 具体可分为说服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写作能力。
4. 运用知识能力。
是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观念指导行为, 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具体可分为应变能力、配合能力、组织能力、操作能力。
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是人才的内向力, 是人才发挥能力的基础;知识的表达和运用是人才的外向力, 是知识才能的释放、运用和传播的过程。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
创新并非天才的特质。通过培训, 人人是创新之人, 时时是创新之时, 处处是创新之处。
(一) 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创新人才是在人的生命运和思维运动的辩证发展中逐步成长的。其成长遵循以下规律:
1. 创新灵度定律。
当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相互作用到一定阶段,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高的水准时, 人就会产生一种创新意识 (灵感) , 这种创新意识即为创新灵度。
2. 创新速度定律。
在人的思维运动与生命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人的创新灵度与客观环境发生作用时, 会产生出一种创新能力, 改变客观环境的状况。我们称它为创新速度定律。
3. 创新力度定律。
在人的生命运动与思维运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人的创新能力在实践程中将会创造出新业绩。创新业绩越多, 创新力度就越大, 二者的关系成正比发展。三大定律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合力, 决定创业绩的高度。运用这三大定律来调动人的主动性, 积极性, 将大大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整体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的创造力, 正是我们所面临的、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这里借助形象化的作用关系表达式来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提升创造力的关键和渠道。创造力即包括现实的创造力, 也包括潜在的创造力, 用相互作用关系表达式表示即:创造力 (F) =现实创造力 (F) 潜在创造力 (F) =[知识能力体力经验 (信息) 智力]×良好的管理 (G) =足 (M)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创新人才的创造力时, F中各因素体现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 其关键在于G。其中三项因素关键在于后两项, 即情商和M的具备程度, 其重点应放在提升上。可以通过以下技术路线进行:
1. 人才自身潜能的启动。
主要是提高M的值, 重点放在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可以说, M值越大越好。而且应是正值绝不能出现负值, 负就是破坏值。
2. 充分运用情商理论, 使EQ制成正值。
方法是实施利导行为, 避免闭导行为。主要有:提升其对目标韵认同感, 创造良好的环境, 给予恰当的激励, 提供物质的、人际的、精神的条件, 等等。关键是解决人才潜能发挥的客观障碍因素, 而其关键的关键是解决心理障碍, 主要是自信心问题、前途感问题、推动力问题、承受力问题、吸纳性问题, 等等。创造活动需要两个自由:一是内心的自由, 压力太大, 心理紧张, 难以创新;二是外在的自由, 要在多方面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创新提供保证。另外, 有些人很会动脑子, 很容易爆发灵感, 而灵感也是创新的一个前提因素。
3. 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环境。
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 而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 更具超常性、个性、开拓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因而对他们的培养也必须打破常规, 具有较大的宽容性。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内部环境,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 领导者应支持创新。不仅在精神上支持创新人才创新, 给其支起一个自由空间, 而且在实物上支持他们, 给其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帮助他们获得信息, 给他们在创新上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使其能全力进行创新, 无后顾之忧, 能以诚待人, 以德服人, 善于经常同下属进行思想交流, 并能够鼓励每个下属勇于发表各种不同意见, 真正做到“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而领导者又能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领导者应及时消除同下属的隔阂, 真正做到互相坦诚相待, 成为知己, 使下属不致产生“怀才不遇”之感。领导者在此基础上, 才能识才、用材、知人善任, 能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 做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领导的所作所为归根结底是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得到了他人的认可, 受到了尊重, 有成就感, 能够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 也愿意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为企业整体目标而奋斗。
第二, 在企业组织内部要形成民主、团结、松、和谐、求真、务实的良好气氛。使每个成员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向心力与归属感, 以我是企业的人而感到自豪, 而不是老想着跳槽。真正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 想企业所急企业所想, 进而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团体精神, 使大家在共同努力下, 总体合力最大, 发挥组织系统的能量。因为创新需要知识信息, 而一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 而且灵感常来自于他人的提示。所以, 成员间的交流对于创新也就非常重要了。
第三, 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与激励机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能够有计划、有步骤、有保障地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基础。同时应结合员工的个人特点, 采取因人而异的培训。明确上司对下属有培训的责任。另一方面,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使成员发挥潜能, 如给以奖金、实物奖励。激励应从精神为主, 如通报表扬、提升、给与特殊培训、嘉奖, 以其名命名产品或设施名、向其父母所在的单位或处所传送表扬等。在激励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留住人才的措施及制度。
第四,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为防止人才的停滞不前、自满自傲, 应建立人才竞争机制, 形成一种紧张气氛或危机感。就人才机制而言, 万向集团的阶梯用人制度, 南风集团的全员竞争上岗, 海尔团的申报提升制度, 华为集团的年度考核淘汰制度, 三九集团的任职期限到非升即走制度等, 都要借鉴。有压力才能有动力, 有竞争才能常创新。
4. 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动力———自我修炼。
人才的自我修炼是内因, 是关键。创新是由创新者的素质转化为创新者的思路, 再由创新者的思路转化为创新者的行为, 最终得到创新成果的过程。作为一个创新人才, 必须严于律己, 自觉地进行严格的自我修炼。
做人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品格低下, 学问再好, 也会被社会所遗弃。在做人方面, 耿直诚信可以说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趋炎附势, 虚伪奸诈, 损人利己, 历来是为人所耻的。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 不可“自傲”, 但不能无“自豪”, 否则失去信心;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能无“傲骨”, 否则失去做人的尊严。作为一个创新人才如无内在修养, 潜在的危险是很大的。
做学问方面应特别做到:一要博学思精, 不迷信权威, 敢于独辟蹊径, 开拓新天地。创新性研究应该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二戒浮躁和急功近利。一个有志之士必须加强自我修养, 力求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 才能以超然的态度, 冷静地、客观地去思考、分析、研究问题, 得到创新成果。三要勇于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决不屈学媚俗, 随波逐流。同时加深研究, 力图以更充分的证据、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
3.论创新型高素质士官人才的培养 篇三
【关键词】士官;培养;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军队武器装备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大,对士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西方军事评论家认为,"未来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全军许多行业、专业和岗位,都需要精通技术的专业士官,加强士官队伍建设,是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高"打赢"能力的基本条件,是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战略举措。
一、士官队伍的现状
我军建立士官制度三十多年来,士官队伍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人,对保留和稳定基层骨干队伍,加强部队基础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看,武警部队士官队伍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文化水平偏低
从近几年各种渠道反映了解到,武警部队士官队伍专业的人才虽然有一些,但文化基础偏低,初中文化水平占相当一部分,高中、中专占一部分,大专和本科寥寥无几。由于部分士官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普遍不高,从而使部分新武器装备很难再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部队战斗力提高的一个瓶颈。
(二)综合能力素质欠缺
少数士官没有经过严格的学习培训,而改选成为士官,本身能力素质就比较欠缺,加之,平时不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能力素质始终在低层次徘徊,不能胜任本职岗位,对一些装备不会使用、不会操作,不会管理,不会维修保养,动手能力差;部分士官对转业研究不深入、不系统、不全面,工作中只是知道怎么操作,却不能回答为什么。
(三)立足岗位创新工作的能力不强
多数士官按照领导要求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多,按照事情发展规律和本职岗位要求进行思考,给干部提建议当参谋的少。从事简单技术的士官相对较多,而从事科技含量较高的专业士官较少。一些士官虽然经过了部队几年的锻炼,对所从事的专业的基本常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工作起来显得力不从心,独当一面的能力欠缺,跟不上职能任务和军事训练的发展步伐,不擅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二、士官队伍素质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选拔的质量不高
选拔过程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一些部队在选改、套改士官时,存在着“家在农村的多,城镇的少;文化程度相对低的多,文化程度高的偏少;地处偏远、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多,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少”的现象。而士官队伍中“三多三少”的状况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有很大的改变的,这种素质基础无疑加大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难度。
(二)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科技的发展,军事的变革,士官人才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紧贴部队的岗位需要,但当前士官教育与时代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有效地与科技发展及时的结合起来,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士官教学简单,更多的是传授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这样只能培养出“书呆子”,实践运用一窍不通,与现实严重脱节,不能灵活变通,不能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提高士官素质的对策
面对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着眼部队的需要,如何培养出创新型高素质士官人才已迫在眉睫。
(一)严格选拔标准,认真遴选人才
士官大多战斗在基层操作技术复杂的基层关键岗位上,是使用、维修、管理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主要技术力量,没有士官队伍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军队的现代化,可以这样说,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军质量建设的总体水平。因此,在选拔上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把优秀人才选拔到士官队伍中,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转变教学理念,推行创新教育
士官教育要摆脱陈旧理念,必须围绕创新教育来发展。在新形势下,对士官教育运用新的理念,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站在军队新世纪发展的高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训模式多元化、多样化,加大教学中的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含量,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教学改革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用科学理论和高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创新型士官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加大培养力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管理中教员处于主导地位,教员的言谈举止对学员有着极强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员队伍,才能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新型高科技人才。教员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培育专业人才,引导他们树立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增强创新能力。
(四)培养创新精神,造就创新人才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信息时代的一种必然要求。要造就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是养学员知识更新的能力。知识更新是创新的前提,新型军事人才要关注军事领域的新动态与新发展,树立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的观念,实现“学会”到“会学”、“会用”,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宽和深化。
二是培养学员发散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的培养,主要是让学员思维视野广阔,让其拥有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不能局限在解决,要“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要打破思维定势,灵活变通的思考问题。
三是培养学员质疑问难的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要鼓励学员提出质疑,善于质疑,养成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敢于挑战的精神。只有提出问题,才有创造性思维可言。
四、总结
士官是基层部队建设的骨干,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既要依靠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更要依靠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军事技能的创新型高素质士官人才。只有从严格选拔标准、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士官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狠下功夫,才能培育出适应时代要求、适应部队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士官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焕章,袁兴萍,张伟丰.浅谈学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坦克兵学刊,2003,(6):15-16.
[2]李宏军.关于创造性的若干思考.
4.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四
应素质教育要求,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一、转换教学主体角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质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而素质教育呼吁的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教师在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通过提问、开辩论赛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被动的督促学习转变为自主自发地思考学习,并适当地让学生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以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加以陈述,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吸收,还能温故知新,不断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加强复习力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二、设置情境,寓教于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模式按考纲要求给学生所接收的知识规定答案,学生的思维已然被固有的条条框框限制,被动地接收书本上的知识,毫无任何对问题发散思维来理解的想法。而在创新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合理设置情境,将问题带进情境来提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从理论理解跨越到实际情境里来。如可以让学生将上学期同专业各班的考试成绩编制分布数列,以此让学生具体理解统计学中有关编制变量分布数列的知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勤于思考,并能对所学知识举一反
三、合理应用,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
三、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素质教育重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财会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无论所学专业理论多么全面充实都是为了应用到实践中去的。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将理论生搬硬套。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应切合实际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多设置一些实习课题,或定期带领学生参与到周围生活环境里经常可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领会理论知识的精要,并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时,及时提出问题或参与讨论。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有思考价值的课题和实践活动,并予以足够的信任和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去体会、思考并创新。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中,财会专业面对的都是一些枯燥的数据图表,学生在学习疲劳的这一阶段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并理解知识,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教学中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处在一个活跃、灵活的学习氛围中,而不是全程都面对课本中乏味的文字图表。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立体分析,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五、因材施教
教学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多数学生,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同一种教学方式,理解能力的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不同等,都影响着学生对同一知识面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应该从培养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尤其是对实际操作性强的财会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一切可行的教学方法发散受教育者的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可用人才。
参考文献:
5.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论文 篇五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繁荣,园林产业的地位以及对园林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园林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但在这支队伍中却严重缺乏创新型人才。因此,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应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根本,积极探讨建立全新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胆进行系列课程综合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
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的基本特征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提出的。按照熊比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从一般意义上审视,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与创新人格的人才,即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与意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想象力及活跃的灵感,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熟练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
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除应具备坚实的园林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精神外,还应具有热爱祖国的激情,勇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才能与完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协调能力强,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
(一)转变单纯重视知识传播的传统教育方式,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园林专业的学生多数存在缺乏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现象。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应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教学为重点、以学生学会掌握储存现有知识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要做到两个树立”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是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的园林专业人才。
(二)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增强选修课的灵活性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要改变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使课程设置向综合式或整合式课程体系转变,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要求,寻求专业内部知识与技能结构最直接的内在联系,促进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构的合理化,保证相关知识的最佳搭配。要构建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纵向序列和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课程的横向序列,形成以专业课程为主,以综合课程、边缘交叉课程、跨学科课程等为依托,以体现学科发展前沿理论与园林专业发展方向的学术讲座为补充,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综合化、整体化的课程形态。理论知识教育应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实践课要充分注重技能培养,既要设置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应用写作、园林制图等课程,也要设置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园林工程施工养护、园林工程预决算等课程。
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应设置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现信息化、综合化与动态化的特点,鼓励和号召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与科学概念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园林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接受新信息,开阔视野,掌握最新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实施多元化、个性化培养个性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的发现、培养。在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应针对学生的特长和特点因材施教,实施多元化、个性化培养。可加大学生选修课程的比例与灵活性,鼓励学生选修园林专业相关课程以外的跨学科课程,如经济、管理、法规、文学、艺术等,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通过提高选修课比例,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修课程,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参加社会实践与科技下乡活动,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必须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创新设计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实施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园林苗圃学的育苗实验,可将实验课时合理地安排在长达1年的整个育苗周期里,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直到生产出合格苗木,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应构建一个中心,三个技能”的培养体系:一个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三个技能”就是第一学年培养基本技能,包括公益劳动、专业劳动、社会实践、认识实习等;第二学年培养专业技能,包括教学实习、科研技能训练、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等;第三学年培养综合技能,包括园林植物认知与养护综合实训、园林设计与施工综合实训、岗前培训、毕业生产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要培养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采取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为主要目标。要提倡启发式、讨论式、讲评式、案例式、现场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现状,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使学生学会获取、探索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效率、推动教学活动个性化发展、实现开放式教学的需要。因此,应积极鼓励教师采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向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转变。这种教学手段对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与教师素质有直接关系。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与良好的综合素质。高职园林专业的教师除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广博的知识、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等之外,还应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即要具备双师”素质,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不断提高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熟悉一线工作、注重技术应用成为教师队伍的显着特征。因此,高职园林专业师资队伍中应有具备园林工程实际经历,对园林工程一线情况非常熟悉,能将实践经验带到课堂上来的双师型”教师。要建设好教师队伍,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1)注重选拔和引进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积极引进或对外聘请高学历、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和兼职教师,强化师资队伍。(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行业专家对教师进行职业实践培训指导,组织安排教师定期到风景区、公园、绿化队、园林花木公司、大型园林绿地施工现场等一线岗位进行顶岗锻炼;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参与科研课题、撰写,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轮流选派骨干教师到兄弟院校进行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园林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社会化考试,取得相应资格;积极鼓励和促进专业教师参与市场竞争,对外承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或技术咨询任务,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途径,可以培养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
教育与市场接轨、学校与企业联姻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高职教育应依托行业办学,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市场需求的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除建立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各类实验室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满足一般教学如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苗圃学等课程的实习之外,还应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基地实习,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在生产管理、园林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6.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做法 篇六
---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中心按照科学人才观要求,以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为目标,抢抓项目机遇,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展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推动生态立市战略实施和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依托项目实施,着力提升创新人才综合素质
中心围绕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加强了项目争取实施力度, 从项目的申报争取、组织实施和鉴定验收全过程均由专业技术人才承担重要工作,并给他们定指标、分任务、压担子、严格责任目标考核,通过项目实施,着力提升创新人才的管理、组织及协调等综合素质。近年来,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承担实施了国家、省、市财政、发改、科技和林业部门下达的科研攻关项目35余项。其中:《武威优良酿酒葡萄组培脱毒快繁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林业集成技术在干旱荒漠区造林中应用研究》、《西北寒旱区不供暖连栋温室研建及苗木快繁技术集成》等项目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30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这些项目成果的取得,不仅为我市发展、红枣、核桃、日光温室产业及重点生态建设提供了优质种质资源,而且为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围绕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创新人才专业水平
把市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蓝。近年来,中心始终按照“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林业建设方针,紧紧围绕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通道绿化、防沙治沙等林业生态
1重点工程建设和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以及酿酒葡萄、红枣、枸杞等特色林果产业建设,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在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狠抓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着力提升了创新人才的专业水平。多年来,经过创新技术人才的不懈努力,园区引进保存杨树品种(系)373个、柳树品种(品系)无性系351个、枣树品种216个、欧亚品种、东亚种、北美种群的各类鲜食、酿造葡萄品种130个、中外梨树品种65个、中外云杉品种22个、其它树种如槐、榆、柏、各类花灌木及宿根花卉牡丹、芍药等树种品种203个,成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最丰富的林木种质基因库。同时,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将旱作整地造林,地膜覆盖造林,大苗带土移植造林、组培育苗、营养袋育苗、扦插育苗、红枣丰产栽培技术等30多项新技术推广应用于造林、育苗及林业产业建设,为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三、搭建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创新技术人才作用
近年来,紧扣林业产业发展重点,狠抓科技示范点建设,把建设科技示范点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能的舞台和主战场。一是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在市县区建立了特色林果、高效节水、枣粮间作、低产果园改造等科技示范点30多处,累计示范面积20多万亩;同时结合抓点示范和送科技下乡,充分发挥创新技术人才的作用,先后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就抗旱树种选育、红枣、枸杞、优质梨丰产栽培,设施红提葡萄延后栽培等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进行现场示范培训,累计培训200多场(次)、培训县区林业科技人员280多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26000多人(次)。二是紧扣特色林果基地建设,组织专业技术人才编印发放《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技术规
程》、《枸杞栽培技术规程》、《红枣栽培技术规程》等8种技术规程35000多册,实用技术明白纸10000多份,在特色林果基地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三是通过武威电视台《科技兴农》栏目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就核桃丰产栽培、温室红提葡萄栽培、番木瓜栽培等技术进行专题讲座,有效拓宽广大果农获取实用技术的渠道。
四、强化配套服务,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近年来,中心不断强化各类配套措施,扩大创新人才培养渠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扶持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一是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深造,提升专业技能。先后选派12名技术人员脱产学习,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6人,大学本科学历6人,有效解决了职工学历、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提升了专业技能。二是以需求为导向,扎实开展林业新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先后邀请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教授、专家讲授云杉基因资源收集与改良、青杨无性系繁育、日光温室葡萄延后栽培管理及枸杞丰产栽培技术,为专业技术人员传经送宝、解惑释疑。三是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协作力度,确保接受最新理论和技术。先后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青杨多倍体杂交无性系引种试验研究》、《温室仙人掌养殖胭脂虫试验研究》、《云杉引种筛选试验研究》等课题的研究,通过合作、协作,使专业技术人员接受到了当前林业建设最新的理论和技术,进一步拓展了思维、提升了技能。四是积极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通知精神,2011年从“211”院校引进硕士研究生2名,2012年拟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6名,对引进人才完全按照《武威市事业单位人员实行聘用制管理办法》签订聘用合同进行管理。五是根据目前全市林业科技
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领军人才和基层科技能手的情况,详细编制“十二五”林业科技人才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末解决林业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知识更新较慢,科技培训工作相对滞后的问题。
7.浅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七
科研学术,重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够提高质量,才能体现科研的价值。学术作品属于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具有不同的“消费”特征,物质产品伴随着被消费的过程也就是消亡的过程,一杯水被喝掉了、一个苹果被吃掉了、一辆汽车被用得报废了,物质产品的这种消费特性决定物质产品必须保持一定的生产数量,质量和数量都很重要。学术作品与之相反,学术作品伴随着被消费的过程并不导致灭亡,反而是越被消费越是发扬光大,如《理想国》、《论语》、《老子》、《政治学》、牛顿的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学术作品的灭亡并非是因为它不断地被消费,而是它不被消费无人问津了。学术作品的这种特性决定其生命力在于质量而非数量,这是学术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区别。好的学术作品不会被消费掉,它能够被所有人来消费,所有的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阅读《理想国》、《论语》、《老子》、《政治学》等上乘学术作品,不存在数量上的问题;但上乘的物质产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总是有限的,存在着数量上的问题。职是之故,与物质产品不同,学术作品存在的理由不在量上而在质上。一件学术作品,如果相对于先前的学术作品没有任何一方面的“质”的突破,它就没有存在价值。学术唯有创新才能体现质量和实现价值。那么这创新之“新”在什么地方呢?学术研究者都可以面对大致相同的学术材料,从根本上讲,“新”体现在研究者赋予材料以“新”的组合形式,从而实现知识在“质”上的突破和创新,如1+2+3+4……97+98+99+100=5050就是原始的(知识)材料的组合形式,而高斯用数列改变这种组合形式为(1+100)×(100÷2)=5050,这就是高斯对数学的贡献。
我们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是超常的,他们的天赋和勤奋是超常的,对他们的培养方式也是超常的,不停留在传授知识阶段,而是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发挥他们的潜力。这就要关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要不同于普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韩愈认为,千里马饭量之大一顿需要吃一石粮食,但养马人不知道其是千里马而按一般马的食量去喂养它,其结果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拔尖创新人才犹如马中之千里马,有自己的特点和相应的培养方式。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
拔尖创新人才当是鹤立鸡群,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但也有如下的共性:
(一)惊异
亚里士多德指出:“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因此神话所编录的全是怪异,凡爱好神话的人也是爱好智慧的人);他们探索哲理只是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2]但是我们进一步追问,学术惊异的背后是什么?“小草划破手”这一现象能够引起常人的惊异吗,“苹果落地”能够引起常人的惊异吗,它们只引起鲁班和牛顿的惊异,并导致锯的发明和万有引力的发现,原因在于鲁班是天分很高的木匠,牛顿是天分很高的物理学家。学术惊异的背后,是惊异者的天分,一个人只有具有很高的科研天分,才会对大部分人熟视无睹的材料产生惊异,“能发别人所未发,感别人所未感,悟别人所未悟,得别人所未得,对所掌握的材料有着别具一格的领悟和组合能力,如果作者对学术材料无动于衷或虽有感触却也与别人的见解并无二致,那么原创性学术作品不可能出自他手。”[3]研究者何以惊异?就是因为他已经发现了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但是他所面对的学术材料与其他人并无二致,“新”何从而来,就是来自研究者对材料的新颖的把握形式,研究者的天赋就体现在这里。知识由形式和内容所组成,知识的形式是人的先天形式所赋予的,知识的内容是人的后天勤奋学习所获得的,这二者对于知识来讲是缺一不可的。“知识等于天赋(知识的先天形式)与勤学(获得知识的内容)的乘积,一项为零,则乘积为零。”动物和白痴的知识先天形式为零,无论怎么勤学都不可能获得知识,天才出于勤奋决不等于勤奋就能出天才,勤奋只是天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拔尖人才首先是禀赋出色者,他能够对常人熟视无睹的材料表现出异常的好奇心,赋予普通的材料以特殊的前所未有的最恰当的形式,这就是学术创新。
(二)专注
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于所研究的问题上。专注是一种策略,所谓“宁断一指勿伤十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集中而不能分散,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我们只要做好专一的事就可以了,贪多求全,必然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消化不良,什么也做不好,拔尖人才不是全才,而是在某一方面的佼佼者。由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呈加速度发展,而任何研究必须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我们将前人在某一方面的研究文献阅读一遍就要花费毕生的精力,这就决定了像亚里士多德那样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在当今几乎不可能诞生了,今人纵使有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但面临的前人成果远远大于亚里士多德,这就迫使我们的研究要专一化。专注是一种强力,就像我们的钉子总是尖头一样,只要我们把精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就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就是把精力高度集中于牛身上,以至于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牛刀在筋骨的缝隙处游刃有余而不碰上骨头,用了十九年而不卷刃;牛顿、马克思、康德等思想巨擘常常用几天的时间一心一意、不间断地思考一个问题,他们的专注度是非常惊人的,反之研究时如果一心二意、心猿意马那是根本出不了成果的。专注是一种境界,研究者有了足够的学术天赋才会对常人熟视无睹的东西发出惊异的目光,从平凡中看出伟大,就如苹果落地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里蕴含着伟大的万有引力;惊异的地方必然是引人注意的地方,专注油然而生,就此而言,专注是研究者的内在品质,专注的研究是能量不可抑制的释放而非勉为其难的机械操作,真正的专注必须建立自然、主动、无功利目的的基础之上,这种境界是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达到的。
(三)敏捷
拔尖人才有着超常的思维能力,能够迅速地接受和处理信息,速度之快和质量之高均非常人所能比。北京到广州两千余公里,步行需要二十天,坐火车需要二十小时,坐飞机只需两个小时。在接受能力上,拔尖人才和普通人相比,就像飞机和步行的速度一样相差巨大。普通人毕其一生也做不完的事,拔尖人才很可能在短时间就能做完。如赵元任会说33种方言,精通多门外语,在物理、逻辑、哲学、音乐等诸多方面颇有建树。马克思50多岁学习俄语,只用六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莱布尼茨、辜鸿铭、钱钟书等都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格老秀斯、边沁等法学天才年纪轻轻便获得硕博学位,奠定了学术地位。敏捷不仅仅意味着记忆力好,更意味着悟性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宰予悟性差,被孔子称作“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论语·公冶长》)颜回悟性高,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颜回的“闻一知十”更胜于常说的“举一反三”,是何其的敏捷,孔子也自叹不如,这也是孔子对诸多弟子所给予的最高夸奖。
二、拔尖人才的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创造出来的。上面分析了拔尖人才的特点,要根据这些特点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一)特长发展
牛顿对苹果落地表示惊异,因为牛顿有物理学家的天赋。培养拔尖人才,就是把拔尖人才在某一领域的天赋特长发挥出来。孔子就非常注意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擅长,他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孔子善于根据各人的特长培养出拔尖学生,所谓“三千门弟子,七十二贤人”,贤人已经是各领域的拔尖人才了。现在大学生在高考报考志愿时,对自己的特长并不十分了解,再加上功利主义的影响,可能挑选自己并无爱好的所谓热门专业。就像石头上长不出草,草才要选择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所以大学甚至允许重选专业,因为一个学生选了他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是断然产生不出惊异,成不了拔尖人才。一个人做己之所长,生机活现,事半而功倍;做己之所短,事倍而功半,吃力而不讨好。“叫孔子钻科学,颜真卿研哲学,牛顿学书法,那就是方向盘错了,缘木求鱼甚至南辕北辙,至少不能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不能成为大家。”[4]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短处并及时、正确引导。
(二)自由发展
拔尖人才的“专注”性必须在自由的空间内才得以发挥。“中国高等教育界只会空泛地谈学术自由。其实学术自由是具体的,包括研究的自由、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学生要有学的自由,即学生可以自我设计人生目标、教育目的,自由地选择专业、课程,自由地选择教师、群体,充分满足自己的学术兴趣、志向等。而教的自由体现在,课程开设、授课方式、学生评价等教师的基本学术权力要回归教师,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术专攻和最新的研究前沿决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中国研究型大学课程设置最大的问题就是同质性太高,而体现不出不同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体现不出不同授课教师的专长和个性。”[5]现在高校的科研管理评价行政化,不利于拔尖人才的自由发展,老师的研究要围绕着课题和论文而转,学生围绕老师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课题转,很可能就偏离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长爱好,不可能专注研究一个问题。还有一种情况是,“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生存状况较差,住无立锥之地,学无晋升之途,收入不高,干活最多,自由没有,压力空前。”这肯定也会分散他们的精力,甚至眼前是桌面上的科研问题,脑海里是生活上的生存问题,生存问题分散了科研的专注度,大大影响了科研质量。所以要从考核、晋升、待遇等各方面保障拔尖人才的自由发展。
(三)卓越发展
卓越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掘拔尖人才的潜力,使他们达到其可能达到的最卓越的成就。对“教育公平”的误解不利于拔尖学生的卓越发展,如不同的学生接受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和目标对百分之八十的平均智商的学生是适合的,是公平的,但对百分之二十的智商较高的学生尤其是百分之一左右的拔尖学生是不合适的和不公平的,这样的教学就把拔尖学生降到普通学生一样的水准,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也达不到自身应该达到的卓越水平。拔尖人才的特点是敏捷,接受和处理信息又快又好,这就要求对拔尖学生课程要多、难度要大、目标要高、速度要快、质量好,如此才能发挥他们的潜力,由潜在的拔尖人才变为现实的拔尖人才。如我们要求一个正常的人不停地一小时跑六公里是适当的;如果我们要求汽车不停地一小时跑六公里就不是适当的,不仅不能发挥汽车的作用,还可能造成汽车性能的损害,因为六公里的时速不是汽车的卓越时速。拔尖人才如果像普通人一样培养,就会损害他们敏捷的性能,最终使他们变得平庸。我们潜在的拔尖人才并不少,但现实的拔尖人才少而又少,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培养方式出了问题,不能使他们卓越发展。饭量大的千里马如果按照平常马的饭量进食,最后变得连平常马也不如。所以韩愈哀叹:“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从中小学到大学,我们的教材内容和难度都是针对平常智商的学生,对拔尖的学生则太简单,导致他们“食之不能尽其才”。所以对百分之八十的平常学生应该使用中等难度的教材,我们通行教材也就是这个难度,这是以对占绝大多数平常学生的公平制造出对只占极少数拔尖学生的不公平;对拔尖学生则应该使用高难度教材,这样对他们才是公平的。可以说,未来中国的科技水平,并不取决于占绝大多数的平常学生而是取决于占极少数的拔尖学生,当今中国过于绝对化的教育公平实乃很不明智的。
(四)机制发展
尽管具有学术潜力的拔尖学生的相对数只占百分之一左右,但高校的学生基数大,拔尖学生的绝对数并不少,如果对他们培养适当,将来就会变成现实的拔尖人才。我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南联大在短短的九年时间里就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等一大批顶级学者。对待今日的拔尖学生,必须实行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培养机制,才能使他们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的拔尖人才。笔者的看法是:
1. 缩短学制
目前我国的学制是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三年,这长达22年的学习时间里,内容和难度显然满足不了拔尖学生的敏捷速度。除博士研究生外,其他阶段的学制都可以宿短,太长的学制对拔尖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极大的损耗,如大学四年的本科教程拔尖学生可能在两年内就能完成,剩下的两年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宝贵的时间资源被浪费了,大学可采用学分制缩短学制,中小学可采用跳级制缩短学制。
2. 采用导师制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拔尖学生被发现和适当地培养才能成为拔尖人才,这就要求发现者本身也是佼佼者,才能够慧眼识人。罗素发现维特根斯坦,华罗庚发现陈景润,发现者和被发现者都是拔尖者。对拔尖学生应该配备导师指导,且要求导师本身的科研能力强,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学型老师对普通学生意义重大,科研型老师对拔尖学生意义重大,拔尖学生本身就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需要科研型老师正确引导,纯粹的教学型老师无法培养出拔尖学生。我们要相信“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道理,如果一个老师本人就写不出像样的论文,却幻想他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出彩的论文,那是不符合逻辑的。
3. 学生自主
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阅读和思考,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教师作用相当于苏格拉底所言的“助产婆”,将学生的内在创造力发掘出来,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生产学术。就像助产婆只是在关键时刻助产,平常并不干涉产妇,老师也要相信拔尖学生的科研能力,平常不要干预,关键时刻给予恰如其分的指导,但点到为止。
4. 多重转变
即由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式转变;由“师讲生听”的单向度进路向师生交流互动的双向度进路转变;由传授知识的目标向培养思维能力的目标转变,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和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钱学森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6]这就是说,泱泱华夏缺乏拔尖人才这一残酷现实,并不源于华人的智商问题,而是源于我们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不能充分展示拔尖人才的智慧,不能把潜在的拔尖人才变为现实的拔尖人才,李政道、杨振宁最终在美国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在国内的华人至今尚未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客观原因,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对于潜在的拔尖人才,我国提供的是贫瘠的生长土壤使他们难以修成正果,美国提供的是肥沃的土壤使他们茁壮成长。这就表明,创造一个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是何其重要!清代龚自珍发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强音。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总量中只占极少数,却创造了大多数科研成果和全部的尖端科研成果,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因此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其培养方式,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是:惊异、专注、敏捷。与之相对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是:特长发展、自由发展、卓越发展、机制发展。通过恰当的培养方式,把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变为现实的拔尖创新人才。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48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3]聂长建.“有生于无”和“生而知之”——学术原创的生成要素[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3).
[4]聂长建.康德和孔子认识论之比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叶赋桂,罗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维[J].复旦教育论坛,2011,(4).
8.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八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培养的生态环境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
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能够将事业心和开拓能力融为一体、勇于社会实践的创新人才。这里需要与创业人才加以区分。创业人才是直接独立地开拓事业,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创业者,它指的是在从事创业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进展的人。创业型人才是潜在的创业人才,而创业人才是已经实现了的创业型人才。
创业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有:(1)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能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创业型人才除了需要扎实地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掌握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获取的方法,及时跟踪、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而创造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能挖掘自我潜能,培养个体的适应能力和独创精神,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优良的创业品质。创业型人才必须是有理想抱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的人。同时,只有具备良好的献身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个性品质,才能构成创业型人才的强大精神动力。(3)强烈的创业意识和敏锐的创业洞察力。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才能对创业产生无限的好奇心,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以健康的心态探索、开拓。同时,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市场感知能力,善于发现和把握社会需求和市场动态。(4)科学的创新实践。创业型人才必须具有严谨而求实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创业实践。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生态环境
当前,创业型经济飞速发展,创业型经济所追求的灵活性、多样化、革新性等内在特性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创业型人才以其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冲动,从积极性的、批判性的思维自觉中发现新的机会,通过一定的领导才能整合资源,创建事业或创办企业,把机会变成现实,对社会产生较大贡献。以创业型人才为主体的创业型经济,将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经济转型的重要特征,以及我国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创业型人才的社会需求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生态系统,无疑是一个新的视角。
按照生态学观点,任何一个特定范围的系统均可以被视为一个生态系统,不同的系统元件就是分布在生物系统内的族群。任一生态因子总要与周围环境经常不断地处于相互交换之中。与此类似,创新型大学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处在由自然、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里,并与之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换,生态观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的分析。我们从生态的视角来分析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生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对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确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的生态学原则和视角。
二、我国现行研究型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传统教学模式妨碍了高校学生知识及智能结构的协调发展。当前,高校因循应试教育模式,追求学术为上,在教学中采取单一的“填鸭式”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创业所需要的智力因素和人格特征自然难以养成;大多数高校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创业教育,只有少数高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而在现有少数的创业教育试点中,其教学内容也往往是理论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不足,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没有将培养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技能、创业型人才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
(二)缺乏高素质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和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教师自身创业意识不强,自身的能力素质难以适应创业教育的要求,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理论知识的讲授多于实战中的真知灼见,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大部分高校过于注重争取项目和科研经费而不注重构建科学的教师培养体系。另外,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只注重常规的教学和科研业绩考核,忽视对教师创业、合作意识和社会服务绩效等方面的考核。
(三)创业型教育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覆盖面狭窄,没有形成一个从小学到大学覆盖各个教育阶段乃至全社会的创业教育体系。即使在大学,创业教育也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作为支撑,既没有形成独立的和系统的创业课程,也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社会实践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运作体系,缺乏与政府、产业等社会环境的有机融合。
(四)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缺乏。目前我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没能与人的发展、理念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同重、同步、同力。多数高校尚未形成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社会对创业的态度也未形成支持、鼓励的氛围,整体上缺少创业文化在国际化、本土化和地方化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三、基于产学官联盟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之构建
(一)产学官联盟及其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内涵界定。在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合作的通常提法是“产学研”一词。但是在“学”(大学)和“研”(科研机构)功能日益融合,政府机构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用词已经显示出其局限性。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产学官合作创新模式成为各国科技政策部门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提出首见于日本从1981年开始实施的《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中,其中心内容是保证“产、学、官”各方面力量相互协作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日本的政府、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相互结合的官产学体制,对于推动日本创新能力的形成,推动日本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欧美国家也纷纷仿效日本的模式组建产学官联盟研发机构。产学官联盟是指产业、高校、政府之间为实现其特定的目标(如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等)通过契约而结成长期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互相流动、组织松散结合的一种新型合作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学者亨利·埃茨科威兹提出的“三螺旋”模式,即“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同时每一方都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身份”。这一理论解释了大学、商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关系。
产学官联盟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是以创业型人才的行为为主导、教育环境(包括产学官)为依托、教育资源流动为命脉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它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性,是一个集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和控制观于一体的有机整体。在这个系统中,大学、产业(企业)和政府除了履行各自传统的职能外,还都承担了其他两方的某些功能。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产业作为产品的来源,是技术转化的场所;政府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引导并规范大学与产业之间稳定的相互作用和交换。大学、产业、政府之间透过组织的结构安排、制度设计等,加强三者资源与信息的分享沟通,在推动知识生产、传播和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提高科技资源的运用效能,使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螺旋上升,这就是创新型大学形成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产学官联盟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角色功能及运作机制。在产学官联盟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中,政府机构是创业人才培养环境的营造者,产业(企业)是创业人才应用与实践的加速器,高校及科研院所是创业人才教育的直接实施者。这一系统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动力、社会环境的选择及制约等纳入到系统研究的范围,既可以较好地解决高校及科研院所内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经济形成问题,又可以解决创新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这一系统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说明和展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各方主体的需求,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存在的共同利益,从而使得各方的联动成为新形势下的自然产生的共同需求,将创业型人才的存量资本放大。从生态学的视角,结合产学官联盟中各个主体的功能角色划分,笔者构建了如下创业型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基本运作机制。
1. 政府——创业型人才培养环境的营造者。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政策环境的支持,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一方面给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提供资金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还通过制定政策引导创新型大学加快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产学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进程,做好各项人才培养的服务保障工作。
2. 产业(企业)——创业型人才应用与实践的加速器。产业界直面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是创业型人才最主要的需求方。创新型大学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的同时,不断向企业输送人才。与此同时,企业也藉此合作之机,积极参与大学的创业教育,积极为创新型大学的建设提供资金援助,为创业型人才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在创新战略目标实施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技术合作项目中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大学(高校和科研机构)——创业型人才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创新型大学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课程教学的传授给予学生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意识。这种教育包括课堂上的讲授教学和课外的实践教学。
此外,科研院所掌握科技发展、研究动向,是与高校实现强强联合的战略伙伴。中介机构在大学与企业之间起到桥梁纽带和催化剂的作用。金融机构是产学官联盟中资金融通方面的重要保障。而研究型大学应在与其它产学官战略联盟的参与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根据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征,不断改进教育方式。
四、构建创业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 建立创业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大学应致力于寻求学术、职业、创业三种教育的互补均衡发展,将创业教育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有机融入整个本科专业教学中,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组织活动化和创业教材的本土化设计,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创新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二)将创新型大学建设纳入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战略。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形成知识创新、公共管理和产业领域的统一,实现创业人力资源的教育、科技、经济的互动开发,从而形成国家组织、民间组织、学校组织、企业组织相互沟通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促进创新型大学办学向扩张型多元化发展。
(三)加快建立有利于产学官联盟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产学官联盟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有利于产学官联盟的创新激励机制,为产学官联盟提供制度保障;优化配置高校科技资源,提高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将科技管理置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置于产学官联盟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中。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推荐阅读:
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创新论文07-31
如何培养创新人才10-21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09-16
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10-19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0-30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1-23
南方电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06-15
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09-27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