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2024-10-13

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精选12篇)

1.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一

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游泳馆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游泳管理办法》,履行公共场所安全管理职责,维护游泳场所的治安秩序,保障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结合本游泳馆的实际,特制定游泳馆安全管理制度。

1.由游泳馆负责人、救生组长、场务组长组成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贯彻有关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法规,规定承担游泳馆的日常安全管理,维护游泳馆的日常秩序。

2.贯彻“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实施水上救护制度,定额配备合格的水上救护人员,准确地判断和发现情况,积极救护游泳人员。

3.本馆的救护人员兼管安全,上岗时要切实履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劝阻和制止游泳馆内不安全的行为,防止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

4.深、浅水区有明显的标志,游泳池周边设有宣传牌、警告牌和管理工作的告示牌,并设有广播设施及救护观察台,救护器材齐备,并有效使用。

5.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和管制刀具进入游泳馆。6.禁止向游泳人员出售含酒精的饮料,禁止酗酒、醉酒者进入游泳馆。

7.配有可正常便用的消防器材和应急灯,经常检查电器设施,确保电器设施的安全正常和有效使用。

游泳馆泳池水质管理制度

1.必须树立对市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

2.做到环境卫生、池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有关规定。3.每天对水质进行三次以上的检查。

4.每天对水质进行处理,确保细菌数、透明度和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5.每天必须换洗脚池水,每天对池水进行消毒杀菌处理。6.池水深浅测检制度

①必须保持游泳池水间高度基本稳定。

②由于反冲排污而使水面下降,应及时补充新鲜水。③配备专门人员测量池水深浅

游泳馆卫生管理制度

1.游泳馆对外开放需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

2.游泳馆工作人员每年开馆前须进行体检和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才能上岗工作;

3.严禁患有肝炎、心脏病、高血压、皮肤癣疹(包括脚癣)、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精神病及酗酒者入场游泳;

4.游泳者更衣后须经保持余氯0.6毫克/升的浸脚、消毒池洗脚、淋身后才可光脚上池面,不得穿任何鞋上池面,以免污染池水;

5.固定专人负责游泳池的池水消毒,于每场前测余氯一次,保持控制余氯在0.3-0.4毫克/升之间;用PH试纸测水质PH值,保持控制PH值在6.5-8.5之间,保证池水的消毒;

6.浸脚消毒池池水每四小时更换一次,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毫克/升; 7.工作人员随时消除水中污物,每天停场后彻底清扫池边走道、出发台、厕所、淋浴室和更衣室,保持清洁无异味;

8.配备创可贴、消炎、防暑降温药物,为游泳者提供服务;

9.严禁出租游泳衣裤。

游泳馆更衣室清洁消毒制度

1.更衣室内凳子保持干净卫生无污迹,必须随脏随打扫。并定期用84(1:250的比例)消毒的抹布擦拭,确保无灰尘及霉变。

2.垃圾桶内每隔1小时喷洒84消毒液消毒。更衣室内、衣柜每隔1小时喷洒84消毒液,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地面保持干燥。

3.客少时打开门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清新无异味,更衣柜要定期打开晾晒,保证更衣柜里始终清爽干燥无异味,每天白班晚班用消毒水浸泡的抹布把更衣柜的内外擦拭两遍达到消毒效果。

游泳馆泳池水清洁消毒制度

1.水池水通过过虑循环,把杂物过滤到了沙缸随水管排放,沙缸要每星期进行清洗从而确保正常的循环过滤。

2.在循环水消毒器中及时加消毒药,在水循环的同时把水中细菌杀死,起到消毒作用。

3.每月进行一次换水,在换水的同时用消毒水将池底及四周彻底地刷洗一遍,保证绝对干净,无杂物及沉淀物之后方可进行换水。

4.每天清洗两次循环泵过滤网,保证正常的水循环过滤。

5.水池边上的污渍每天用消毒水浸泡过的抹布统一擦拭一遍,保证卫生标准。

游泳馆器材管理制度

1.专用器材做到专人专用,并由使用者维护保养。暖气、灯光开启专人负责。主管随时对器材保养情况作检查。

2.未经允许器材不得出借。各人做好保管工作。3.节约能源,不得在馆内洗衣物,充电等。4.水处理设备是游泳馆最重要的设备,维护管理要求较高。水处理员对药剂申购、领用、使用、记录等工作都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通过使用,不断提高使用率。热能消耗费用最大,加强日常管理是唯一可以降低成本的方式。水处理设备保养要求极高,定期保养沙滤缸、感应器、表具、阀门等,能够保证工作正常。

游泳馆急救应急制度

一、当溺水者所在区域内救生员、游泳池管理员发现情况后,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二、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120报警,并通知临场指挥后,协助实救或补位。

三、当事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并作肩背至救护室急救,待救护车到时送往医院。

四、临场指挥接警后,立即手持无线话筒,疏导泳客、指挥抢救并同时通知门卫或其它岗位人员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接护室。

五、门卫人员或其他岗位人员,立即同在馆人员赶赴现场,并向领导报告。

六、泳池管理人员作好临场记录。

游泳馆出入场管理制度

一、入退场时,要按先后顺序进行,馆内不得故意拥挤、起哄、堵塞通道及出入口。

二、入场时游泳者必须持本人体检合格游泳证,本场次入场券,经工作人员检查后,方可入场。

三、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皮肤病及各种传染病、孕妇谢绝入场,严禁酗酒者入场。

四、严禁携带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及其它危害安全的物品进入场内,不准将动物带入场内。

五、入馆不准四处乱跑、喧哗、打闹,保持馆内肃静。

六、馆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随地大小便,不准乱丢果皮、纸屑等。

七、游泳者必须着深色游泳衣裤,不合格者谢绝入场。

2.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2006年共采集南宁市游泳场所水样223份。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于游泳场所开放期间采样, 在游泳场所对角线上设2个点, 水面下30cm处取水样, 用无菌玻璃瓶采水样进行理化、微生物学指标检测, 同时进行游离性余氯测定。

1.3 检验项目

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

1.4 检测方法

按照GB/T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1.5 评价标准

按照GB9667-1996《游泳场所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1.6 统计分析方法

检测的结果以合格率表示, 对数据进行行×列表x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2004~2006年三年泳池水检测总体情况

3年采集水样223份, 总合格率为82.5%, 2004~2006年各年度游池水总合格率逐年上升 (表1) 。

2.2 2004~2006年泳池水各项指标检测情况

2004~2006年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不合格率最高, 其次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pH值和浑浊度合格率最高 (100%) 。 (表2)

注:1) 行×列表x2统计:尿素 x2=3.68, P>0005;游离性余氯x2=23.10, P<0.005;细菌总数x2=36.69, P<0.005;大肠菌群x2=48.90, P<.005。

3 讨论

南宁市的游泳池水合格率逐年上升, 到2006年合格率已上升到90.2%。而将2004年的资料与2005年、2006年资料相比, 2006年的合格情况与2004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南宁市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逐步提高。

从游泳池水检测的分项指标来看, 游离性余氯和细菌总数的合格率最低, 分别为86.5%和87.7%。根据x2检验的统计结果, 在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三个项目中, 三年数据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南宁市狠抓游泳池水质卫生管理工作, 监督措施较到位, 特别是2006年在游泳场所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后取得较好的效果, 使检测指标的合格率逐年上升, 游泳池水质卫生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游离性余氯在保持泳池水消毒效果、预防疾病传播中起主要作用, 是游泳池水卫生监测的重要指标[2]。余氯含量过低, 消毒杀菌作用不彻底或无效, 可能导致池水微生物超标。反之, 余氯含量过高, 会对游泳者皮肤、眼睛等器官产生刺激作用。南宁市大部分游泳场所采用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消毒, 检查发现经营者投放消毒剂只凭感观和经验, 投放消毒剂计量不准确, 投放量、投放时间随意性大, 也没有做好余氯的检测工作, 容易造成余氯不合格。因此各游泳场所有必要加大自身卫生管理力度,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池水游离性余氯量定时投放消毒剂, 并做好自检和消毒记录, 一定要采用合格的消毒剂, 以保证消毒效果。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游泳池水质主要的微生物指标, 研究资料显示, 如果游泳池水微生物指标超标可引起急性传染性结膜炎、病毒性胃肠炎、传染性皮肤病等暴发或流行[3]。2004~2006年度游泳池水质卫生监测结果表明, 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合格率不高, 原因可能是经营者消毒制度不落实, 消毒净化设备落后老化, 净水滤料长期使用不能及时更换, 又由于消毒措施不力, 使水中细菌生长繁殖。南宁市部分游泳场所的游泳池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 有引起相关疾病暴发或流行的可能,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游泳池水中尿素主要来源是游泳者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尿素是反映游泳池水人为污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尿素超标会影响游泳者的感官舒适度, 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有报道表明:游泳池水中尿素含量与开放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且不易消除[4]。因此, 应加强对游泳者公共卫生宣传教育, 要求游泳者在入池前排清小便、淋浴、通过强制性浸脚消毒池, 劝阻游泳者尤其是儿童在池中排尿, 按一定比例补充足够的新鲜水, 以保证池水清洁卫生。

2004~2006年游泳池水质合格率有升高的趋势。要进一步提高游泳池水质合格率, 重点工作是水质的消毒。经营者应加强卫生管理, 设置专职消毒监测人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游泳场所的监督监测力度, 加强游泳场所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游泳场所管水人员专业技术和卫生知识培训, 保证游泳池水得到专业的处理和消毒。定期检测游泳池水水质, 及时掌握其卫生状况, 对存在较突出问题的, 依法处理。同时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卫生意识, 这对保护游泳者身体健康、控制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了解南宁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 防止相关传染病的传播。方法采集游泳场所水样进行卫生学指标检测与分析。结果20042006年南宁市游泳场所水质合格率分别为70.8%、84.7%和90.2%。影响游泳场所水质的因素主要是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结论应加强游泳场所的监督监测工作及加大卫生宣传力度。

关键词: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志强.深圳市宝安区室外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调查.职业与健康杂志, 2004, 20 (12) :126-127.

[2]庄颖.水中有机污染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及预防对策.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l, 18 (3) :187-189.

[3]徐瑛, 侯常春.国外游泳场所水质卫生标准简介.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1, 18 (3) :185-186.

3.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三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监测

【中图分类号】R1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95-01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生活的质量?公共场所作为人们进行日常的社会交际?商业交易和旅游娱乐等活动的地方,更是备受人们的关注?怎样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我国根据社会现状修改颁布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所以应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为了解我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卫生监督监测部门于2014年集中对本市4类公共场所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相关公用物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如下:(注:以抽检4类公共场所物品中的微生物指标为案例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样品来源 于本市 4类公共场所(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相关公用物品,共计 215份?

1.2 检测项目?方法?监测依据与判定标准 :检测项目: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检验方法按 GB/T18204.1.2.3.4 -2000操作,拖鞋检验方法按GB/T18204.7.8-2000操作 ;监测依据:GB/T18204《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判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663~9673~1996?

2 结果

2.1 旅店业公用物品卫生状况

采集旅店业公用物品卫生状况采集样品80份,检 测合格 69份,合 格率为87%? 其中床单 (19/20)?被套 (19/20)?空气 (17/20)?茶杯(14/20)检测合格率分别为 95%?95%?85%?70%?

2.2 洗浴行业公用物品卫生状况采集样品 32份,检测 合格 25 份,合格率为79%?其中浴巾 (7/8)?修脚刀 (6/8)?拖鞋 (7/8)?茶杯(5/8)检测合格率分别为 88%?75%?88%?63%?

2.3 理发店公用物品卫生状况采集样品75份,检测合格 35份,合格率为 47%?其中空气(9/15)?毛巾(8/15)?剪刀(6/15)?围脖(6/15)?推子(6/15)检测合格率分别为 60%?54%?40%?40%?40%?

2.4 美容院公用物品卫生状况 采集样品28份,检测合格16份,合格率为58%?其中空气(5/7)?被套(4/7)?床单(3/7)?毛巾(4/7)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2%?58%?52.5%?43%?58%?

3 讨论

由检测结果可见,公用物品的合格率(68%)还很低,顾客之间存在着致病微生物交叉污染的危险性,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分析其原因:?剪刀?围脖?推子?修脚刀?毛巾还不能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理发店?美容院的一些用品基本不进行清洗消毒,而且还反复使用,如:理发推子?围脖?毛巾等?有些公共场所因卫生设施简陋,从业人员素质低,卫生意识淡薄,对公用物品消毒不能严格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目前我市有许多家美容院为了自身方便,采用一次性塑料袋铺垫洗面盆的方式,为顾客洗面,故而对洗面盆根本不进行清洗消毒,造成同一洗面盆给顾客多次反复使用,细菌孳生,美容师裸手接触洗面盆,然后给顾客作脸,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增加公用物品的检测频次,发现问题立即下达整改意见书,对问题严重的场所应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同时,在监督检查中要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使经营者?从业者知法?守法,努力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为顾客提供一个卫生的消费环境?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紧跟时代步伐,针对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及时将新型的营业场所纳入监督检测的范围内?定时更新相关条例和相关细则的内容,使工作人员可以有法可依,公正执法?

4.2 组织强有力的专家,根据不同公共场所的特点,讨论制定不同公共场所的不同检测指标,做到既没有重叠项,也不存在空白项?同时要加强对公众的卫生法律法规的深层认识,普遍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发动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

4.3 研究制定相关条例的处罚内容,通过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来使经营者重视卫生状况,做到规范经营?

4.4 合理划分上下级的职能范畴,充分做好分级管理工作?国家和省级监督机构可以侧重于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市级?县级等单位可以实行划分地域的监督管理方式?同时要努力多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我市的监督监测力度,做好地区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林党柒,陈娟,李旭东.玉溪市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06,22(7):510-511.

[2] 陈绍运,韦翠玲.新闻舆论对改善游泳场所卫生质量的影响[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4,1(5):8.

[3] 王云萍,赵丽敏.哈尔滨香坊区2005年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监测分析[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2006,5(4):76-77.

[4] 麻尚春,郑庆光.广东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现状及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1999,1:3-4.

4.游泳场所监督检查情况总结 篇四

为加强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防止传染病传播和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维护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规范以及**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颁发的《关于加强游泳场所卫生减速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我所开展了游泳场所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工作。

本次检查辖区内1家游泳场所,为社会性游泳场所。主要从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卫生管理、工作记录、消毒设施及消毒产品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同时对游泳池水质进行抽检。

从检查结果来看,该游泳场场所配备了卫生管理人员,建立了各项卫生管理制度,从水质结果来看,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游泳池水余氯、浸脚水余氯等各项指标均达标。但是,该游泳场所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为消毒剂卫生许可批件索证不全,加入消毒剂剂量或浓度掌握不够准确。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人员及时提出了卫生监督意见的相应的改进措施,要求该游泳场所加强管理,并根据自身薄弱的环节制定整改措施,立即进行整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继续对游泳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游泳场所卫生状况良好,池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

5.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五

佛山市禅城区卫生监督所

邮编:528000 [摘要 ] 目的:分析禅城区2010年和 2011年游泳场所水质的卫生状况;了解游泳池的水质污染情况。方法: 按国家卫生标准方法GB /T18204-2000进行检验,按国家标准 GB9667-1996进行结果评价。结果: 2010年共对 64家游泳池水质进行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检测, 全部项目合格的为 41家;2011年共对 44家游泳池水质进行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检测, 全部项目合格的为36家。结论: 禅城区游泳池水质卫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 : 游泳池水质;结果分析

Analysis on monitoring results for water quality of swimming places in chancheng area of Foshan from 2010 to 2011 Liang Chengke Foshan chancheng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 zip code:528000 [Abstract]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hygienic condi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public swimming places in downtown area of Foshan chancheng area in 2010 and 2011 to find out the pollution of swimming places。Methods: The monitoring was based on the testing criterions of national hygienic standards GB /T18204-2000 and evaluation criterions of national standards GB9667-1996。Results: Of all the 64 swimming places detected in 2010 , 41 of them have been identified qualified in terms of pH value,turbidiry, urea concentration, free residual chlorine, the total amount of aerobic bacterial count and coliform bacteria;Of all the 44 swimming places detected in 2011,only 36 of them have m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ndards mentioned above。Conclusion: Potential danger exist hygienic condi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public swimming。

Key words:Water quality of swimming pools;Analysis of the results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游泳运动的普及,游泳场馆已成为人民文化生活、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到游泳场馆休闲游玩的人员日益增加,游泳池水质及卫生状况将直接影响游泳者的身体健康。为保证水质卫生,及时掌握禅城区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现就2010-2011年佛山市禅城区游泳场所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来源

收集2010年至2011年夏季佛山市禅城区内居民小区、学校、宾馆等公共泳池的水样,经禅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

1.2 方法

1.2.1采样方法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 T17220 -1998)中游泳池水样监测要求采样检测。

1.2.2按照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T18204 -2000)和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 2001 年版)检测pH 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

1.2.3评价标准按照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GB9667-1996 进行评价。2 结果

2.1各年度水质合格率

2010年至 2011年 7月至9月共检测游泳场所108家次,全部项目合格的为78家次, 合格率为72.22%;共检测游泳池水样 262份, 全部项目合格 200份, 合格率为 76.34 %。2010年共检测游泳场所64家次, 全部项目合格的为41家次, 合格率为64.06%;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56份, 全部项目合格111份, 合格率为 71.15%。2011年共检测游泳场所44家次, 全部项目合格的为 36家次, 合格率为81.82%;共检测游泳池水样106份, 全部项目合格 89份,合格率为83.96%,见表 1:

表 1 游泳池水质各年度合格率

年度(年)2010 2011 合计 检验家次

44 108

合格家次

36 78

合格率(%)64.06 81.82 72.22

样品数(份)156 106 262

合格数(份)111 89 200

合格率(%)71.15 83.96 76.34 2.2 各项指标合格率

2010年至2011年分别检测游泳池水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6项指标。见表2,其中游离余氯的合格率最低为88.55%;;pH值、浑浊度全部合格,为100%;尿素、细菌总数及总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 93.51%、91.98%及 98.47%。

表 2 游泳池水质各年度各项指标合格率

检测指标 样品数(份)

pH值 浑浊度 尿素(mg/L)游离余氯(mg/L)细菌总数(CFU/mL)总大肠菌群(MPN/L)156 156 156 156 156 156 2010年 合格数(份)156 156 142 132 141 154

合格率(%)100 100 91.03 84.62 90.38 98.72

样品数(份)106 106 106 106 106 106

2011年 合格数(份)106 106 103 100 100 104

合格率(%)100 100 97.17 94.34 94.34 98.11

样品数(份)262 262 262 262 262 262

合计 合格数(份)262 262 245 232 241 258

合格率(%)100 100 93.51 88.55 91.98 98.47 3. 讨论

检测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0年相比较,由于pH值和浑浊度比较容易掌握,只要定期的沉淀吸底、补充新水就可以保证,所以全部合格。其他四项对比,由于2010年各项合格率偏低,2011年6月禅城区卫生监督所吸取去年的教训,对区内泳池采取提前干预,召集各泳池负责人开会,针对泳池水质的管理进行开放前培训,强调了泳池水质安全的重要性,所以2011年平均合格率要高于2010年。

本次水质监测结果显示,游离余氯合格率为最低,这说明对泳池水消毒工作仍存在不足。游离余氯是确保游泳池水质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加药量不足或过多则使游离余氯含量偏低或偏高。[1] 影响游离余氯的因素较多,它与加氯量、加氯方式、加氯时间、气温高低、泳者人数等有关。不合格情况主要是游离余氯含量偏低,游离余氯含量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一些人工加氯消毒的游泳池,由于工作责任心及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在加氯量的控制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投氯药量过少或不均匀,游离余氯量不足,起不到消毒杀菌作用;游离余氯量过多,则会产生令人不快的氯臭味,不仅会刺激眼睛结膜和皮肤,使头发褪色,而且逸散到空气中的大量氯会对人的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反应。更有报道指出水中游离余氯的含量与水中三氯甲烷致癌物的含量成正比关系[2],过量的余氯还会增加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因此,合理控制加氯量,提高泳池水游离余氯的合格率,对提高泳池水质的消毒效果有重要意义。

2010年和2011年的细菌总数合格率也偏低。细菌总数与游离余氯的合格率息息相关,游离余氯不合格的单位绝大多数是余氯偏低,对泳池水的消毒效果较弱。再加上部分泳客不遵守游泳管理,未冲淋或浸脚就入池,带入大量的细菌。如果泳客的量大,对细菌总量也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泳池水不合格还有一个主要因素是尿素超标。尿素是泳池水受人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主要来源是人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特别是尿中的尿素含量最多。尿素的合格率与游泳人员数量及卫生意识、补充水量、温度等有关。部分游泳者在泳前无淋浴,尤其是儿童在泳池排尿,而且游泳场所管理者为了节省成本,发现水变浑浊才采取措施进行沉淀或过滤处理,长时间循环使用池水,致使尿素含量超标。建议:游泳是疾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及传播途径,为了提高禅城区内游泳池水的卫生质量,保障游泳者的身体健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游泳场所的卫生监督监测力度, 强化游泳场所工作人员消毒知识及技能,以确保游泳池水的卫生安全。建立健全、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强制泳者通过浸脚池和淋浴通道,维护、更新消毒净化设备,配备专职的检测人员,保证池水的净化质量及消毒药投放效果,逐日补充新水,保持池水的清洁。游泳场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 在天气炎热,游泳旺季要及时控制泳者人数,督促泳者泳前冲浴,及时补充新水量。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力度,提高广大泳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人为污染。

参考文献:

[1] 王斌 侯爱平.2003~2005年曲阜市游泳水质监测结果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6,23(4):330-331 [2] 何碧英 钟妙英. 深圳市南山区游泳池水质状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0, 10(4):467-468 [3] 黄小平卢玉海 周昆就. 一起因游泳引起儿童腺病毒感染暴发的调查及处理 J.华南预防医学,[4]

6.办公场所卫生检查办法 篇六

第一部分、办公场所卫生整理标准

一.地面、墙面(25分)

1.2.3.4.地面整洁、无杂物、无污迹(尤其是办公桌下面、书橱底下)。墙面、屋顶无蛛网、灰尘。日光灯架、风扇上无尘土、污迹。墙裙无污染。

二.门窗、玻璃(25分)

1.2.3.4.门子干净、无污迹(尤其把手处)。门上窗干净、无灰尘。门窗玻璃干净、无印迹。窗台干净、无灰尘,盆花摆放整齐。

三.室内物品摆放(25分)

1.个人办公物品(书籍、资料)放置有序‘不占公共区域(包括不放在地面上)。

2.学生作业厨上,摆放整齐。

3.公用物品放置有序(包括卫生工具、脸盆架、毛巾、肥皂等)。

4.办公桌、椅、作业厨干净、无污迹、灰尘。

5、墙角无垃圾堆放,脸盆或水桶中无污水。(此项为必查项目,请引起重视)

四.标牌、制度等挂贴(25分)

1.门牌安置规范、无污迹。

2.《值日表》《寿光二中教职工精神文明十要十不要公约》《寿光二中教师办公制度》《潍坊市教师十不行为规范》、奖匾等集中摆放在一面墙上,呈“一条线”放置。

3.石英钟安置规范;个人用《课程表》《时间表》《周次表》张贴规范、整齐。

第二部分、检查及奖励办法

学校工会组织工会小组长在每周一上午对各办公室进行全面检查、打分,并于次日在校园网上公布。每月将周分数进行汇总统计,对分数列全校前三分之一的办公室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年终将分数累计,作为优秀备课组、教研组、处室评优的重要条件。

此办法从2011年10月23日执行。

7.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七

1资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2011年7月到8月游泳池开放期间,对马鞍山市区11家游泳场所的15个游泳池(其中4家场所有2个泳池)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采集水样60份。

1.2 监测标准和项目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00-1998)和《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GB/T 18042-2000)的要求进行干预前后监测,干预前后各采水样30份。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等6项指标。

1.3 评价标准

按《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 9667-1996)进行评价。

1.4 干预措施

①加强监督指导,对游泳池工作人员水质自测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要求其按时对池水的游离性余氯、水温、pH值等指标进行自测,并发放统一式样的自测结果换水记录表格,并向游泳者公示。②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与培训,加强其知识和卫生法律法规培训。③开展宣传活动,增强游泳者的自我保护和公德意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倡导全民监督。

1.5 结果分析

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干预前后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工作人员卫生知识及管理状况

见表1。表1结果显示游泳池工作人员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干预前普遍较低(<85%),进行干预后各项指标的知晓率均达8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另外,通过实施干预措施,游泳场所日常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每天余氯、补换水记录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游泳池水质指标

见表2。表2结果表明,干预前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尿素、浑浊度、pH值指标达标率都在80%以上,而游泳池游离性余氯、浸脚池游离性余氯指标达标率不足25%;干预前后所有指标达标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了pH、尿素值指标不变,其他指标在干预后达标率反而有所下降,尤其是池水中余氯量尚不足15%。

2.3 影响池水水质的相关因素

见表3。表3结果显示,调查6项影响水质的相关因素,干预前后合格率普遍较低;干预后只有“每天余氯、补换水有记录”这一项合格率明显提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游泳场所工作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日常管理工作干预前后总体上有显著性提高,表明加大对游泳场所的监管力度和宣传力度以及开展的相关卫生知识讲座,能有效提高游泳场所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能规范游泳场所的日常管理工作。

对影响池水水质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除“每天余氯、补换水有记录”得到明显改善外,其他项目均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分析其原因:(1)水的消耗是游泳场所最大的经济支出,经营者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并不严格按照需要补水,使得每天补水>20%合格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2)水处理循环系统安装率比较低(63.64%),使用率更低(57.14%)。因此,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补水监管力度,督促有水循环设施的单位能正常使用其设备资源,并提高经营者的责任感和卫生意识,严格要求其及时更换净水滤料,合理时间补充新水量,每天补充新水量至少应在游泳池水量的10%~20%[2]。

干预措施后,工作人员对于加药周期时间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但干预后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加药合格率却没有变化,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对加药记录频率的监督,加大处罚力度。

调查结果中6项水质测量指标,游离性余氯合格率最低,干预前后均不足25%,与外地某些地区相比合格率较低[3,4,5],表明池水消毒工作存在严重问题。游离性余氯是水质消毒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余氯偏低则消毒不能保证,偏高则造成浪费并对游泳者眼睛、皮肤、呼吸系统等产生刺激性症状[6],甚至有报道称水中的余氯含量与水中三氯甲烷这一致癌物的含量成正比关系[7]。余氯合格率低的可能原因有:(1)所监测的11家游泳馆有10家采用人工投药方式消毒,人的主观因素常导致对消毒剂的投放时间和投放量不合理,且加药不均匀[8]。建议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并督促游泳场所采用先进的消毒净化设备。(2)夏季温度较高,加速了氯的消耗分解过程。对此,应增加游泳场所的通风降温设施,保持水温在标准范围内并加强余氯的经常性监测。

干预后,余氯合格率并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可能原因有:(1)干预前7月初天气刚开始炎热,随着天气变热,游泳人数增加,游泳者在池水中的休闲时间延长,池水被污染程度增高。建议游泳池同一时间容纳量按成人每人3~5 m2计算限制池中游泳人数[9];并经常补水、增加氯消毒量、缩短消毒间隔时间,保证余氯在标准范围内。(2)浸脚池池水余氯、泳池池水余氯合格率相比干预前更差,二者之间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浸脚池作为消毒的第一道防御屏障,许多游泳场所经营者未给予足够的重视[10]。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浸脚池的监管工作,严格要求浸脚池水量盖过脚踝,严格控制浸脚池的余氯量为5~10 mg/L。(3)由于干预后的测量处于游泳高峰阶段,且各游泳场所均连续开场营业,期间仅在人少的区域补药,无法全面消毒和达到有效浓度。建议游泳场所要合理安排场次(1~2 h一个场次);在场次间隔期间,全面足量投药和按时补药,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微生物指标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达标率在干预后均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可能有:(1)游泳池池水和浸脚池池水的余氯合格率下降,是导致泳池中微生物指标达标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调查中发现干预前有63.6%余氯浓度超过标准值,干预后仅有38.5%余氯浓度超过标准值。(2)随着游泳人数的增加,池水受到人体分泌物的直接或间接污染加重。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对游泳池水质中微生物指标进行现场快速监测,可以使用类似于ATP荧光检测的系统[11,12],及时发现微生物指标超标的水质,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以达到水质安全标准,避免介水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尿素是评价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泳池中尿素主要来源于人体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尿液。尿素含量的高低与游泳人数、是否强淋和浸脚池余氯含量,以及池水循环净化设施及经营者是否及时补充新水或换水密切相关[13]。干预前后的池水尿素不合格者属同一家,该游泳馆系青少年游泳培训基地。建议配备尿素指标自检设施,及时发现并控制超标现象,增加补充新水,并加强对青少年的卫生教育,以确保水质卫生安全。

通过此次干预措施,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水质指标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卫生监督部门要督促游泳场所管理者从控制游泳者人数,合理安排开放场次,定时、定量、定点加药,设立专职加药人员等方面制定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同时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游泳池水质的快速监测的能力、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游泳场所的水质卫生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游泳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干预效果。方法 对马鞍山市11家游泳场所的15个游泳池进行干预前后细菌总数、大肠菌群、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等6项指标测量,并对其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进行统计,然后进行干预,测量比较干预前后指标合格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共检测游泳池水样60份,干预后工作人员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得到显著性提高,且都达到8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是游泳池水质的测量指标并没有取得良好改善。结论 为进一步改善水质,游泳高峰时期,应从控制游泳人数、合理安排开放场次等方面制定有效的卫生管理制度以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强化游泳池水的消毒工作,监督监测的重点在完善游泳场所游离性余氯的自测自控制度,同时要加强浸脚池水量和浸脚池中游离性余氯的监测。

8.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八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措施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416-02

引言

众所周知,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卫生监督模式在制度与理念上的创新。卫生执法机关及相关的监管部门,根据公共卫生场所市场主体在经营性活动中卫生评比情况,对市场主体的卫生信誉度划分等级,然后对市场主体的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检与检测,以防止低卫生信誉的市场主体参加经营性活动。这种卫生监督模式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促进市场主体提高自身的卫生水平,保证消费者的人身,确保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公共场所卫生量化管理的五大原则

(一)全程监督原则

对市场主体的卫生许可审查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同时进行有效的卫生监督,共同管理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决定市场主体的卫生信誉度、风险程度、检查频率。

(二) 分级管理原则

根据市场卫生相关条例,对市场主体的存在的卫生风险进行抽检,以此确定各经营者的卫生信誉等级,把消费者的安全与市场主体的卫生等级相挂钩,确定对不同等级的经营者采取不同的抽检方式。

(三)动态监督原则

评定卫生信誉机关应根据经营者的实际抽检情况确定卫生等级,而不是一检定终身的原则,适时更新市场主体的信誉度动态,确保消费者选择合法的消费商家。

(四)公开透明原则

公共市场卫生评审部门对于市场主体的卫生信誉度,向社会进行公开公示,让消费者选择卫生信誉度高的商家消费,督促低信誉的商家提高卫生质量标准。

(五)卫生安全原则

卫生抽检中要以卫生安全作为首要衡量标准,安全不仅是商家盈利的基本原则,而且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对于一些以奢华、舒适度生存的经营者,一旦存在卫生问题也应及时责令其整改,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进行营业。

二、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办法

(一)卫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价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 GB9663- 96—1996) 和 《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等要求, 进行卫 生许可审查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价。卫生许可审查及办证许可都得检查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资格,卫生量化评分分为四个级别:优秀、良好、中等、差(不及格)。根据卫生评级的标准,满分为100分。市场主体的卫生许可根据不定期的抽查而定,对于多次不合格的经营者,有关部门有权责令其停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价对已经营业的经营者进行的抽查,依据卫生评分指标对市场主体的整体卫生情况给予一定的量化,做出卫生等级评定,总分值为100分,根据当地的卫生标准设定评定内容与等级。

(二)卫生信誉度评级标准

根据公共场所市场主体卫生评定标准,相关评定单位对经营者一年内的卫生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样检查,结合当地的判定标准,划分经营者的卫生信誉等级。主要分为A、B、C、D四个等级标准,确定其监督与抽检的频率。

(三)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级别的升降

对于已经参与评定的市场主体,根据评定标准量化卫生等级。在抽检过程中经营者出现轻微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可以给予一定的期限限其整改,在整改期间可以适当保留当前卫生等级,规定期限里合格者恢复其等级;严重违法者降低其卫生等级,采取行政手段责令其停业整顿。一旦降级的经营单位及法人代表要参加相关的卫生知识培训学习,通过考试后方可进行营业。对在多次抽检中保持良好记录的经营者,卫生监督部门可以适当提高其卫生信誉度等级,同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改进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动员参与

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是卫生监督部门新推出的监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群众的支持。因此,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百姓认识到公共场所卫生量化等级制度并非是卫生部门敛财的手段,而是切实提高经营者卫生质量,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其次,通过各种媒介将量化等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向社会民众宣传,使经营者提高卫生水平。最好,把量化分级结果公布社会,接受民众的检验,到达奖优惩劣的目的。

(二)加強相关人员的培训

在公共场所的卫生中,一方为卫生监督者,一方为市场经营者。做好公共卫生事业需要把双方带动起来,一方面要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确保文明执法、科学执法;另一方面做好经营者的卫生知识学习,主要学习《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 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评分标准、评分办法及程序等,达到安全从事经营性事业。

(三)发挥上级的领导作用

领导在公共场所卫生量化等级工作具有全局性的作用,领导的支持有利于该项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从事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一定要有组织性、纪律性,对于情况不明的卫生问题,多向上级领导汇报,不可擅自做主,扭曲公共场所卫生量化的原则。发现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征求上级意见,充分发挥上级的领导作用。

结语

公共场所卫生事关国家形象,因此,解决好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解决好公共场所卫生问题,需要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相协作,各自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前提下,共同联手化解公共卫生难题。只有构建科学的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方法,才能为市场主体的卫生监管提供保障与支持,才能更好地化解公共场所的卫生难题。

9.银行营业场所安全规范设计 篇九

Ⅰ 一般规定

4.3.1 本节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银行营业场所(含自助银行)的安全防范工程。

4.3.2 设计银行营业场所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时,建设单位应提供银行机构建设平面图和银行业务分布图,提供相关的安全需求。设计单位应根据本规范和建设单位的安全需求,提出实用、可靠、适度和先进的设计方案。

4.3.3 根据银行营业场所的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护级别。按照银行业务的风险程度将营业场所划分为高度、中度、低度三级风险区。高度风险区主要是指涉及现金(本、外币)支付交易的区域,如存款业务区、运钞交接区、现金业务库区及枪弹库房区、保管箱库房区、监控中心(监控室)等;中度风险区主要是指涉及银行票据交易的区域,如结算业务区、贴现业务区、债券交易区、中间业务区等;低度风险区是指经营其他较小风险业务的区域,如客户活动区等。根据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银行可提高业务区的风险等级和防护措施。4.3.4 工程设计应以满足银行安全需求为目标,运用系统工程的设计思想,统筹考虑系统各部分、各环节的功能和性能指标,采用实用技术和成熟产品,在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注意节省工程投资。

Ⅱ 一级防护工程设计

对一级风险营业场所的工程设计要求是: 4.3.5 高度风险区设计:

1 各业务区(运钞交接区除外)应采取实体防护措施。2 各业务区(运钞交接区除外)应安装紧急报警装置。1)存款业务区应有2路以上的独立防区,每路串接的紧急报警装置不应超过4个。

2)营业场所门外(或门内)的墙上应安装声光报警装置。3)监控中心(监控室)应具备有线、无线两种报警方式。3 各业务区(运钞交接区除外)应安装入侵报警子系统。

1)应能准确探测、报告区域内门、窗、通道及要害部位的入侵事件。

2)现金业务库区应安装2种以上探测原理的探测器。4 各业务区应安装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

1)应能实时监视银行交易或操作的全过程,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区域内人员的活动情况。

2)存款业务区的回放图像应能实时、清晰地显示柜员操作及客户脸部特征。

3)运钞交接区的回放图像应能实时、清晰显示整个区域内人员的活动情况。

4)出入口的回放图像应能清晰辨别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

5)现金业务库清点室的回放图像应能实时、清晰地显示复点、打捆等操作的过程。

5 各业务区应安装出入口控制子系统。

1)存款业务区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安装联动互锁门。2)现金业务库房出入口宜安装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3)现金业务库守库室、监控中心出入口应安装可视/对讲装置。

6 各业务区应安装声音/图像复核装置。1)在发生入侵报警时,应能进行声、像复核。

2)声音复核装置应能清晰地探测现场的话音和撬、挖、凿、锯等动作发出的声音。

3)对现金柜台的声音复核应能清晰辨别柜员与客户对话的内容。

4)存款业务区采用安全柜员系统时,安全柜员系统的音、视频部分应与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有机组合,并符合本条第4款第2项和本款第3项的要求。

7 应设置安全管理子系统。

1)安全管理子系统应安装在有防护措施和人员值班的监控中心(监控室)内。

2)应能利用计算机实现对其他子系统的统一控制与管理。

3)当本子系统发生故障时,应不影响其他子系统的独立运行。

4)有分控功能的,分控中心应设在有安全管理措施的区域内。对具备远程监控功能的分 控中心应实施可靠的安全防护。4.3.6 中度风险区设计要求:

1 应适当安装紧急报警装置。

2 应适当安装入侵报警装置。

3 应适当安装视频安防监控装置,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客户 的面部特征。

4 宜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

5 应适当安装声音/图像复核装置,其功能应满足4.3.6条6款第1~3项的规定。

4.3.7 低度风险区设计要求: 1 应安装必要的入侵报警装置。

2 应安装必要的视频安防监控装置,对需要记录的业务活动实施监视和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人员的活动情况。

4.3.8 周界

1 营业场所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安装入侵探测装置。2 营业场所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安装视频安防监控装置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3 营业场所宜安装室外周界防护子系统。周界出入口宜配置电动门、应急灯、视频安防监控装置和出入口控制装置。Ⅲ 二级防护工程设计

对二级风险营业场所的工程设计要求是: 4.3.9 高度风险区设计: 1 采用4.3.5条1~6款的规定。

2 宜设置安全管理子系统;未设置安全管理子系统的,其他各子系统的管理软件应能实现与相关子系统的联动。1)应安装在有人员值班的监控室。2)采用4.3.5条7款2、3项的规定。

4.3.10 中度风险区设计:采用4.3.6条1、2、3、5 款的规定。

4.3.11 低度风险区设计: 1 采用4.3.7条1款的规定。

2 宜安装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看清重点部位人员的活动情况。

4.3.12 周界 采用4.3.8条1、2款的规定。Ⅳ 三级防护工程设计

对三级风险营业场所的工程设计要求是: 4.3.13 高度风险区设计要求: 1 采用4.3.5条1款的规定。

2 采用4.3.5条2款及其1、2项的规定。3 采用4.3.5条3款及其1项的规定。4 采用4.3.5条4款的规定。

5 宜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存款业务区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宜安装联动互锁门。

6 宜安装声音/图像复核装置,其功能应满足4.3.5条6款的规定。

7 可设置安全管理子系统,宜安装在监控室,没有监控室的,宜安装在安全区域。

4.3.14 中度风险区设计要求 采用4.3.6条1、2、3、5款的规定。

4.3.15 低度风险区设计要求: 1 宜安装入侵报警装置。2 采用4.3.11条2款的规定。4.3.16 周界 采用4.3.12条的规定。

Ⅴ 重点目标防护设计

4.3.17 重点目标是指银行客户用于自助服务、存有现金的自动柜员机(ATM)、现金存款机(CDS)、现金存取款机(CRS)等机具设备,不包括银行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等实体目标。4.3.18 应安装摄像机(重点目标已具备的除外),宜选用内置式,在客户交易时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辨别客户面部特征,但不应看到客户密码。

4.3.19 应安装视频安防监控设备,对装填现金操作区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人员的活动情况。4.3.20 对使用以上设备组成的自助银行应增加以下防护措施:

1 应安装入侵报警装置,对装填现金操作区发生的入侵事件进行探测。离行式自助银行应具备入侵报警联动功能。

2 应安装视频安防监控装置,对进入人员进行监视录像,回放图像应能清晰显示人员的体藐特征,但不应看到客户密码。应具备声音复核、记录及语音对讲功能。

3 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设备,对装填现金操作区出入口实施控制。Ⅵ 各子系统设计要求

4.3.21 紧急报警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高度风险区触发报警时,应采用一级报警模式,即能立即向公安“110”指挥中心报警,同时启动现场声光报警装置,报警声级,室内≥80dB(A);室外≥100dB(A)。其他风险区触发报 警时,宜采用二级报警模式。

2 应采用有线和无线报警方式。有线报警可以是专线,或是公共电信线路,在线路上不宜挂接电话机、传真机或其它通讯设备。如在线路上挂接此类设备,系统必须具有抢线发送报警信号的功能。3 紧急报警防区应设置为不可撤防模式。

4 应具有防误触发、触发报警自锁、人工复位等功能。5 安装应隐蔽、安全、便于操作。

4.3.22 入侵报警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能探测、报警、传输和记录发生的入侵事件、时间和地点。2 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的距离不小于5m。3 复合入侵探测器,只能视为是一种探测技术的探测装置。4 对主要出入口、重点防范部位实施报警联动。即在有非法入侵报警时,联动装置能启动摄像、录音、录像和照明装置。

5 报警控制器有可编程和联网功能。应设置用户密码,密码不少于4位。

6 不适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的区域和部位,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4.3.23 视频安防监控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摄像机宜采用定焦距、定方向的固定安装方式;在光照度变化大的场所应选用自动光圈镜头并配置防护罩;大范围监控区域宜选用带有转动云台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

2 画面显示能进行编程设定,具有自动、手动切换及定格功能。对多画面显示系统具有多画面、单画面相互转换功能。

3 画面上叠加中文显示的摄像机编号、部位和时间、日期。4 重要部位在正常工作照明环境条件下,图像质量不应低于四级;应急照明情况下,图像质量不应低于3级。(按图像质量五级损伤制评价标准)。

5 宜配备具有多重检索、慢动作画面、超静止画面、步进画面等功能的录象设备。

6 录像设备具有自动录像功能、报警联动录像功能。

7 系统同步可采用外同步、内同步、电源同步或其他形式的同步方式,以保证在图像切换时不产生明显的画面跳动。8 室外摄像机宜有防雷措施。9 数字记录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选用技术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产品。

2)用于高度风险区录像时,每路记录速度应为25帧/秒。音频、视频应能同步记录和回 放。其他风险区录像时,每路记录速度为≧6帧/秒。

3)图像记录、回放宜采用全双工方式,并可逐帧回放。4)应具备硬盘状态提示、死机自动恢复、录像节目目录检索及回放、记录报警前5秒图 像等功能。5)应具有应急备份措施。6)宜具有防篡改功能。

4.3.24 出入口控制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不同的出入口,应能设置不同的出入权限,包括出入时间权限、出入口权限、出入次数权限、出入方向权限、出入目标标识信息及载体权限。2 设置的控制点及控制不应与消防法规相抵触,须确保在发生火警紧急情况下不能妨碍逃生行为并应开放紧急通道。

3 不设置公用码。授权人员应设置个人识别码,并设置定期更换个人识别码措施。

4 宜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示每个出入口的实时状态,如安全、报警、破坏或故障等。

5 设计系统校时、自检和指示故障等功能,保证整个系统计时的一致性。

6 系统软件发生异常后,3秒内向控制安全管理子系统发出故障报警。

7 能自动存贮出入人员的相关信息和出入时间、地点,并能按天进行有效统计和记录、存档。

8 识读装置应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对非法进入和试图非法进入的行为,应发出报警信号。合法操作应保证自动门的有效动作。一次有效操作自动门只能产生一次有效动作。

4.3.25 安全管理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 能够接收其他子系统的报警信息,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并发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2 能与其他子系统透明传输、正确交流信息。

3 具有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和维护员分别授权管理功能。4 具有自动巡回呼叫预定的电话/网络用户功能。5 具有按照预定方案布防/撤防功能。6 具有应急预案显示功能。7 具有防止修改运行日志的功能。8 具有计算机安全功能,如防病毒等。

9 具有准确记录、方便检索入侵事件及相关声音、图像的功能。10 数据、图像、声音等记录资料保留时间应满足安全管理要求。所有资料至少应保留30天以上。

11 具有适应银行安全管理制度要求的软件扩充性。

12 具有通过标准接口与其他系统交换信息的功能。4.3.26 室外周界防护子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发生入侵行为时,报警信号能通过电子地图或模拟地形图显示报警的具体位置,并发出声、光报警;

10.动物定点装卸场所建设规范 篇十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动物定点装卸场所建设规范

一、选址:

(一)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动物集贸市场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3000米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米以上;

(二)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米以上;

(三)在已审核合格的屠宰厂加建该场所选址不再审核。

二、建设:

(一)场区周围建有围墙;

(二)运输动物车辆出入口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三)装卸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

(四)卸载区域有固定的车辆消毒场地,并配有车辆清洗、消毒设备;

(五)在屠宰厂设立装卸场所动物出入场口和动物产场口应当分别设置;

(六)有与装卸规模相适应的独立检疫室或办公室和休息室;

(七)有待装圈、患病动物隔离观察圈、急宰动物待宰圈,其规模和数量要与每批次最多装卸数量相适应,最低不能少于6个圈舍;

(八)要有必要的防雨设施和防暑防寒设施;

(九)动物装卸台配备照度不小于300Lx的照明设备;即在阴天和晚上要达到多云天气白天的亮度,便于清楚观察动物状态;

(十)装卸区地面、台圈、墙壁、天棚应当耐腐蚀、不吸潮、易清洗;

(十一)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无害化处理、污水污物处理设施设备;

(十二)应当建立动物入场和出场登记、检疫申报、疫情报告、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十三)自愿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定点装卸和集中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各项检疫、检测和消毒工作。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11.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篇十一

如何依据科学原理来正确的解释这一现象,并指导今后更科学、正确的训练。通过学习流体力学原理的公式进行分析,运动员在游行中手掌的面积(S)越大,水对人体产生的阻力矩(X)也就越大,划水速度(V)的提高对运动员产生的阻力矩(X)则会成平方的增大。见如下公式:

X=l/2e CxSV2

式中:

X——阻力(可认为是手掌划水时产生的推力)

ρ——流体密度

Cx——物体阻力系数

S——物体(手掌)面积

V——手掌的运动速度

依据上述流体力学公式的原理,选用划水掌的目的是增大手掌的作用面积,增加划水掌与水的作用力,从而通过长期的水上训练逐步规范运动员的游泳技术,增强其体能,并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最终目的。但从公式中也不难看出,在e流体密度不变,运动员划水速度V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划水掌面积S的增加势必增大了人体手臂的阻力矩;对于新运动员而言,为了减少手臂承受的阻力矩,力量不足新运动员只好采取减小划水掌的阻力系数Cx的方法——不合理的划水方式,这势必影响了初学游泳的新手正常进步和掌握正确泳姿的进步速度。

2、实践、结论

以自由泳为例,初学游泳的运动员如果选用不适宜(较大)的划水掌,则会导致自由泳泳姿的变形,同时也会增加身体在游动时的扭曲幅度;初学蛙泳的运动员选用了较大的划水掌,也会导致运动员形成不正确的泳姿(手上没水),因而降低划水效率;初学仰泳、蝶泳运动员选用较大的划水掌练习,仍会导致不良的错误动作的形成,给运动员今后的再发展和提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但选用面积较小的划水掌,也不利于运动员游泳水平的正常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对参加训练约两年以内的游泳运动员作为第一批、两年以上的运动员为第二批、四年以上的运动员为第三批,每一批各分为两组,第一组采用直接选用划水掌训练的传统方式,第二组采用按循序渐进的形式,根据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合理选用划水掌的方式一同进行训练对比。

经过18个月(两个冬训过程)的对比训练后两个组别的运动员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第一组传统训练方式中,第一批运动员仍是采用自由选择划水掌训练的方式,由于初学阶段训练水平的局限,加之采用划水掌后受到自身体能的局限,对规范的泳姿几乎没有认知,训练中出现了常见的教练喊你的,我游我的老问题,训练水平提高的非常缓慢,这时只能寄希望于运动员自身的悟性,在整个训练周期中,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高并不显著。第二批运动员由于受到高水平运动员的影响和求胜的不服输心理作用,往往偏好选择型号偏大的划水掌,而对于体能和训练水平还偏低的第二批运动员而言,在掌握较为规范的泳姿、提高整体水平方面产生了恶性循环的后果,运动成绩的提高仍较缓慢。第三批运动员虽然已具备较高的训练水平,但由于泳姿已基本定型,在使用中号或大号划水掌后,运动员的体能提高较快,但长期形成的不规范的泳姿习惯,制约了手臂划水效率的提高。在进行泳姿的规范指导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教练指导的规范泳姿与多年形成的旧泳姿交替出现、反复无常。这一点,运动员自身也能认识到规范的泳姿与不正确的旧泳姿之间的不同和区别,但在训练中往往是形成习惯的“旧泳姿”的自然展现,需要教练长期、无数次反复叮嘱、吼叫,同时更需要运动员具有坚强的毅力,在长期、规范的泳姿训练中改正“旧泳姿”。经过一个周期的训练后,运动员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成绩不够稳定,常常出现反复。

第二组的第一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未采用划水掌训练的方式,运动员手臂、身躯承受水的阻力矩较低,教练指导的规范泳姿动作容易做到并较快的掌握,逐步、顺利的形成了比较规范泳姿。通过教练的指导、矫正后,能及时地改进,错误的泳姿动作反复现象不很明显,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高很快。与第一组相比,泳姿的规范性进步较为明显,手臂的划水效率明显提高。第二批运动员在规范泳姿的前提下,统一选用小号划水掌进行训练,但部分有过训练经历的运动员,在掌握教练指导规范泳姿的时间(周期)比第一批运动员略长一些,规范泳姿与旧泳姿出现的反复现象多一些,虽然训练水平进步较为明显,但成绩不够稳定,出现了多次的反复现象。从第一批转过来的个别运动员,在统一使用小划水掌训练后,各方面训练水平提高最为显著,出现泳姿不稳定的反复现象也明显减少。分析原因:运动员在初期训练时间里的不规范的泳姿,对第二批对比训练运动员建立规范的泳姿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1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标准的探讨 篇十二

关键词: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标准,探讨

目前煤矿作业场所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粉尘和噪声。有毒物质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氮氧化物 (换算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依据的主要标准为《煤矿安全规程》 (2 0 1 2版) [1]以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 (安监总煤调[2 0 1 0]1 2 1号) [2]。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制定发展过程的分析, 探讨我国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标准的现状。

2 0 1 0年以前, 我国的职业卫生标准包括卫生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各行业制定的行业标准。针对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标准主要由煤炭部、劳动部制定。

1 卫生部制定的系列标准

1.1 1 9 7 9年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 B J 1-6 2) [3]进行修订

目前涉及粉尘、毒物限值的标准, 最早的为卫生部公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 B J 1-6 2) , 1 9 7 9年卫生部对其进行了修订, 发布实施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 J 3 6-7 9) [4], 其中规定了1 1 1种有毒物质及9种生产性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 均采用国际单位 (m g/m 3) , 也规定了二氧化硅含量 (焦磷酸法) 及分散度的测定方法、粉尘采样要求, 对粉尘无总、呼尘区别。

1.2 1 9 9 6年公布《车间内空气中呼吸性粉尘卫生标准》

1 9 9 6年卫生部陆续公布了G B 1 6 1 8 2~1 6 2 5 0-1 9 9 6系列标准, 对呼吸性煤尘、呼吸性矽尘、呼吸性水泥粉尘、呼吸性石棉尘规定了最高容许浓度。呼吸性煤尘的最高容许浓度为3.5 m g/m 3;呼吸性矽尘根据二氧化硅含量不同分为三个级别, 同时附录中提出了采用X线衍射法测量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1.3 2 0 0 2年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 J 3 6-7 9) 进行修订

2 0 0 2年卫生部对T J 3 6-7 9进行了修订, 将原《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分为两部分, 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 B Z 1-2 0 0 2) [5]和《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G B Z 2-2 0 0 2) [6]。G B Z 2-2 0 0 2规定了3 2 9种有毒物质、4 7种粉尘以及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制定了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1.42 0 0 7年对G B Z 2-2 0 0 2进行修订

2 0 0 7年卫生部对G B Z 2-2 0 0 2进行了修订, 将其中的化学有害因素及物理有害因素接触限值分开, 发布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 (G B Z 2.1-2 0 0 7) [7]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 (G B Z 2.2-2 0 0 7) [8], 是我们目前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普遍使用的标准, 增加了噪声的接触限值。

G B Z 2.1-2 0 0 7规定了3 3 9种有毒物质的职业接触限值, 4 7种粉尘的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来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粉尘的超限倍数为2。均采用国际单位m g/m 3。煤尘及矽尘根据二氧化硅含量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级别, 分别制定不同级别下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1.52 0 1 0年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 B Z 1-2 0 0 2) 进行修订

2 0 1 0年卫生部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 B Z 1-2 0 0 2) 进行了修订, 去掉了噪声接触限值。目前, 噪声职业卫生标准采用8 h等效声级或4 0 h等效声级控制噪声的职业接触限值。

2 煤矿相关的行业标准

2.1 煤炭部制定的系列标准

1 9 8 6年煤炭部对1 9 8 0年制定的《煤炭安全规程》进行了修订, 对煤矿有害气体最高浓度进行了规定, 单位采用的是体积比。此次修订未制定粉尘浓度标准值, 也未制定噪声职业接触限值。同年制定了《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测定方法》 (M T 1 3 7.1-1 9 8 6) , 1 9 8 9年能源部实施了《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全尘控制浓度的规定》 (M T 2 0 0-1 9 8 9) , 该标准是最早为煤矿制定的粉尘标准限值, 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全尘控制浓度的规定见表3。该标准要求煤矿粉尘浓度要尽快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 J 3 6) 的要求, 即:含1 0%以上二氧化硅的粉尘为2 m g/m 3, 含1 0%以下二氧化硅的煤尘为1 0 m g/m 3。根据二氧化硅含量不同划分为5个级别, 没有岩尘和煤尘区别, 也是较早提出“全尘”概念的标准, 采样方法按照《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 B 5 7 4 8) 的规定进行。

1 9 9 4年煤炭部实施了一系列煤矿有害气体检测方法即M T 2 7 7~2 8 0-1 9 9 4系列标准, 规定了使用检测管法测定煤矿硫化氢、氨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方法, 单位为体积百分比浓度。

劳动部L D 3 8-9 2、L D 3 9-9 2、L D 4 0-9 2、L D 4 1-9 2系列标准劳动部于1 9 9 2年发布了《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 (L D 3 8-9 2) 、《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L D 3 9-9 2)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技术条件》 (L D 4 0-9 2) 、《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L D 4 1-9 2) , 其中《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L D 3 9-9 2) 规定各类煤矿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少于5%的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为6 m g/m 3, 而《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L D 4 1-9 2) 中根据二氧化硅含量不同分为7个级别。该标准第一次提出对煤矿呼吸性粉尘浓度标准限值的要求, 也第一次提出呼吸性岩尘这个术语。该标准对二氧化硅含量级别的划分与《煤矿生产场所空气中全尘控制浓度的规定》 (M T 2 0 0-1 9 8 9) 的二氧化硅含量级别的划分不一致。

2.2 安监部门系列标准

2 0 0 1年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对《煤矿安全规程》进行了修订, 对有害气体一氧化碳、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的最高容许浓度仍使用原来的规定, 计量单位采用体积百分比浓度, 但没有制定粉尘及噪声的相关标准。2 0 0 4版的《煤矿安全规程》不仅对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做出了规定, 同时也规定了粉尘及噪声的管理限值。在随后不断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对粉尘及噪声的管理限值都沿用了2 0 0 4版的管理限值, 未做任何修订。而其引用的标准来源G B Z 2-2 0 0 2以及T J 3 6-7 9均已进行了修订, 而煤矿安全规程一直未进行调整。

2 0 0 8年国家安监总局对原L D 3 8-9 2、L D 3 9-9 2、L D 4 0-9 2、L D 4 1-9 2进行了修订, 发布了《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A Q 4 2 0 2-2 0 0 8) 、《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 (A Q 4 2 0 3-2 0 0 8)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 (A Q 4 2 0 4-2 0 0 8) 、《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 (A Q 4 2 0 5-2 0 0 8) 即目前《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所引用的标准。

其中呼吸性煤尘的接触浓度的管理标准为5 m g/m3, 将呼吸性岩尘根据二氧化硅含量不同分为5个级别, 同时第一次给出了岩尘的定义, 即悬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游离二氧化硅细微散装微粒。

3 目前在执行煤矿职业卫生标准时遇到的问题

煤矿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现执行的标准为《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 其中引用自安监局A Q 4 2 0 2及A Q 4 2 0 3标准, 具体执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3.1《煤矿安全规程》职业标准亟待修订

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粉尘的管理值, 其引用的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 J 3 6-7 9) 以及《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 B Z 2-2 0 0 2) 已废止, 与《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不符。

3.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标准值存在分歧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中粉尘浓度的管理标准存在分歧, 未明确指出是一个作业场所的最高容许浓度还是一个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另外该标准沿用了《煤矿安全规程》中关于有害气体管理限值的规定, 采用的是体积百分比浓度, 而目前我们职业卫生标准中采用的都是国际单位m g/m3。采样方法也是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 (G B Z 1 6 0) 的要求进行。但是我们从煤矿行业标准的发展过程来看, 与使用体积百分比作为单位配套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方法, 即M T 2 7 7~2 8 0系列标准, 而这些标准能否作为职业卫生评价中所使用的标准, 这些也亟待明确。

4 对煤矿职业卫生标准修订的思考

4.1 明确粉尘管理限值标准相关要求

确定其管理限值是采用哪种采样方法采的, 是时间加权容许浓度还是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容许浓度。尤其是井工矿井中, 粉尘由于受井下风速大小的影响, 其分布不是均匀的, 定点采样受人为的影响也较大, 粉尘采样头的高低、滤膜受尘面方向是迎着气流方向还是侧向还是垂直于气流方向, 是否需要考虑风速对采样的影响, 采样头进气风速是等于采样地点的风速还是大于、小于采样地点的风速, 这些因素对准确测定煤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测定也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 即:使用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测得的样品采用《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中4或5的方法进行, 即红外分光光度法和X线衍射法。

如果《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规定的是一个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那么对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是否需要制定一个相应的标准值。

4.2 明确有害气体的检测方法

对煤矿有害气体限值的单位是继续沿用体积百分比浓度, 还是采用国际单位mg/m3, 如果继续使用体积百分比浓度, 对其采样方法也应该明确要求其采用煤矿行业标准的测定方法, 即MT2 7 7~2 8 0系列标准。

4.3 明确噪声强度的接触限值及检测要求

可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二部分:物理因素》 (G B Z 2.2-2 007) 和《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 (G B Z/T1 8 9.8-2 007) 来确定。

参考文献

[1]煤矿安全规程[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7号, 2011.

[2]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 (试行) [S].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2010.

[3]GBJ1-6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4]TJ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5]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S].

[6]GBZ2-2002,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S].

[7]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第一部分:化学有害因素[S].

上一篇:学生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下一篇:最新学院科研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