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2024-08-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精选11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一

(一)概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2)意义: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2)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4、文革”对经济的严重破坏(1966-1976)

5、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应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⑤经济建设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四)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五)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制定的史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前提: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特点:包产到户;

③过程: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国推广

④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①经济特区:(广东)深圳、珠海、汕头、(福建)厦门、海南)

②沿海开放城市:福建的福州。

③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4、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

5、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的中共xx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二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 中国人民反复探寻民族解放、振兴和国家独立、富强道路, 历史提供了三种命运选择:一是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这是外国侵略势力试图强加给中国人民, 而我们坚决反对并努力摆脱的道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 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 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风雨如磐的黑暗时期。民族危机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觉醒,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抗争使外国列强的目的最终没有得逞。二是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一些思想开蒙人士及统治阶级里少数人的选择。太平天国的洪仁玕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维新派的戊戌变法, 改革派的辛亥革命, 都对在中国通过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但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这是历史给予的公正客观的结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用一次次的抗争寻求民族命运的出路, 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 一次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事实证明, 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 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提出了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 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 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考验从来未停止过。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 中国别无选择地采取了苏联模式, 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 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 但是也埋下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隐患。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 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后,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虽然后来走了弯路, 由于“左”的思想导致“文化大革命”, 使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 但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无法一劳永逸。正是在千难万险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和生命力, 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继东欧剧变之后举世关注的大事, 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关乎真理标准的思想大讨论拉开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觉醒的序幕,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党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不断创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强国富民找到了出路, 从艰难起步到深入推进, 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 从沿海到沿江沿边, 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进程势不可当。而改革迸发的活力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也嘉奖了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们看到两条主线:前期是在社会主义前提下, 逐步加大资本改革的力度;后期是在继续进行私有制改革同时, 逐步强化社会主义因素。整个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社会主义本质, 我们在理论上的创新为发展之路提供指引, 而发展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又反过来印证理论的科学性。几代共产党人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使我们的发展道路越加清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推进国家现代化,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印着18位农民手印的一纸契约开始, 中国开始了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从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方画了一个圈开始, 中国开始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步伐。至今30多年过去了, 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并且发展的步伐依然强健。

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从一度濒溃的边缘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产业结构、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突破。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 行政体制改革深化,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尤其是公民权利建设长足进步, 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者权利, 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权利, “权利意识”得到全面觉醒, 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30多年来随着财富的增加, 人民的文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社会保障网正在构织, 人民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今天的中国, 综合国力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国际影响越来越大。自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国泰民安、丰衣足食, 受到世人的关注和尊重。30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仅仅只是短暂的一瞬, 但它影响和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 影响和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当然, 今天的中国也在穿越历史的三峡, 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 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如何看待我们的时代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做了要求:“不回避矛盾, 不掩盖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 现实无非就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去观察, 与国情对接, 与现实对表。我们已经走过了一个蓬勃发展的30多年, 还会有下一个30多年等着我们去发展, 只有坚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思路, 才能对问题不断突围, 使国家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让人民对未来更有信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开辟了广阔前景

方向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与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现实愿望是不谋而合的。近代以来, 国人最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现实的愿望是让优秀人才可以通过自我奋斗流动上升, 让劳动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劳作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提出了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生出彩的目标。进入21世纪, 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 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等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时刻表, 立下了军令状。我们并不否认在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和改革进程中走了弯路, 犯过错误, 但一个朴素的道理大家都能明白, 那就是只要方向正确并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改良, 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党的发展史正是在创新、探索、改进中一步步实现了理论成熟和道路自信的历史,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 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 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保障了人民主体地位, 使人民切身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的成功, 有理由让人民相信党、依靠党, 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条件。我们坚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梦想的实现绝非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 尤其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处理国际事务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 也伴随着“中国威胁”“中国称霸”的质疑、担忧之声。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 以一以贯之的和平发展姿态获得了世界的正视。国外著名的研究中心、优秀学者、首脑政要不断深入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 多方权威发声逐渐增强了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人类思想宝库里必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和发展了中国, 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 “中国故事”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而越来越广泛的世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三

首先,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

其次,把必修2历史地图册上建国后各个时期的主要建设成就与选修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如下:

1一五计划时期:

川新青藏武汉桥,宝成铁路修得好。东北成为重工基地,沈阳一机长春一汽。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包兰兰新贵昆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计算机与万吨水压机,大庆油田原子弹。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为运煤,修大秦。安太堡,葛洲坝。上海宝钢闻天下。京九线,南北穿。大亚湾,核电站……

最后,把建国以来的经济与政治、思想文化史中考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全部整合,按时间顺序放置于数轴上。这样我们就可以迅速给每一个知识点定位,并且可以“瞻前顾后”,连贯地掌握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二、重难点解析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建国初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3)结果:在建国初期,这种体制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存在的严重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使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3)结果:这次调整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形态的变化。

(1)新民主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2)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的所有制经济形式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等。

3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第一次: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第二次:农业合作化(社会主义改造)。(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3)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2)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改革向着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4建國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上面临着哪些严重的困难?简述其原因。为了克服困难,中国共产党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从中你可得到什么认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四

【课标要求】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国八大、1957——1966年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文革对经济的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及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图表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 【资料使用指导】

1.本学案 对应《创新设计 二轮对点》专题十二,(P63-69)2.请注意:知识点后的《规律启示总结》、P68 13题。知识点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和三大改造 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背景:①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障。②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落后,领导人民进行经济调整,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务之急。③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借鉴。

(2)过渡时期总路线:①制定:1953年,为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张。②内容:“一化三改”。③实质:解决 问题,把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④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 与社会主义 同时并举。(3)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4)成就:①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②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①农业: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试办,以、统一经营为特征。高 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②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逐步按 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③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策略,将其纳入 轨道。1953年底,实行个 别企业公私合营。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3)结果: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4)意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知识点

二、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议

(1)内容:①基本形势: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已基本建立。②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③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2.“左”倾错误发展

(1)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

(2)表现:①1958年,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以 为中心的“大跃进”。③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4)后果:①使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 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困难时期。

(2)内容:1960年,提出了“、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作用:到 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1)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2)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落后。

(3)“文革”十年中国民经济损失约 亿元。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一、经济体制改革 1.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十一届三中全会:①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上来的方针。②强调在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同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改变一切不适应的 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概念:是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负盈亏。②试点: 省和四川省。③特征:。④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到1984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3)乡镇企业:①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②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国有企业改革(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①开始:1984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②中心环节:。③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①目标:建立 制度。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过程:①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 ”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③发展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 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初步建立:到2l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2)意义: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经济特区

(1)经济特区:①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②概况: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 五个经济特区。③原因a.地理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区位优势:是著名,离港、澳、台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④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以促进经济发展。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开发区:①开放城市: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②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③开放浦东: 年成为经济建设重点。④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从2004年以来逐渐引起世人关注。(3)特点:、多层次。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年12月,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②标志着 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③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重难讲述】

1、建国初,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2、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及意义 【巩固练习】

1.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 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

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标语,就是人们书写在墙上,张贴或张挂在公众场合的文字简短的宣传鼓动口号,一些标语经过无数的春秋忠实地记录着某段历史。“总路线光芒照,大跃进快步跑,人民公社办得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标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4.1957~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6,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7.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允许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家庭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C.我国土地所有制性质即将改变 D.农民将失去土地承包权

9.2008年12月,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在重庆市正式挂牌成立,交易所除了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服务之外,它还首创中国土地交易的“地票”。这表明

A.土地性质发生了本质变化 B.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可以买卖

C.拥有“地票”就依法拥有土地所有权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深化 10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新区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11,1982年1月5日,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恢复高考制度 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对外开放的实行 D.广电事业的发展

12.下幅图片反映的大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新”在()

A.开放领域扩大 B.把我国对外开放推进到一个制度性开放的新阶段 C.开放程度提高 D.由探索试验到区域推进阶段

13.材料一 1956年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但是由于当时 8 对生产关系变革过快,曾于1956年下半年和1957年进行了某些必要的整顿,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模划小,把小商贩小手工业者从公私合营企业中划分出来等,应该提出这些做法是正确的。但是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扩大集体经营规模和提高公有化程度。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指引下,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实行国家集体劳动者个体一起上的方针,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

——以上均引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1981年l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根本前提下,实行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是我党的一项战略决策„„”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部分„„” 回答:

(1)1953~1956年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怎样的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2分)

(2)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了什么发展?(3分)

(3)有人说,现阶段的私营企业是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延续和发展,你同意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5分)(4)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什么意义?(3分)

答案

知识点一:1952 工业化改造 工业布局 土地入股 行业 国家资本主义 1956 知识点二:工业国 人民需要 高速度 八届二次 大炼钢铁 生产力 调整 1962 5千

知识点三:改革开放 上层建筑 管理 自主经营 安徽 包产到户 自主权 增强企业活力

现代企业 十四大 非公有制 海南 侨乡 管理经验 1984 闽南三角区 1992 全方位 2001世界大市场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五

回首历史,我国从刚建国时的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今天这个经济总量跃居第二的大国,这与我党的英明领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在大会上,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六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答案:C 8.“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答案:B 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下列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

①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理论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③新三民主义 ④“一国两制”构想 ⑤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④⑤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10.“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七

1自信之基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比于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述, 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而道路自信正是在道路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特征

(1) 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的时代性。

任何发展道路都离不开历史发展的潮流, 历史在不断地发展, 道路也在不断地前进,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道路才能走的更远。同时, 道路也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因为它是对于时代交往实践、时代的社会生活、生产状况的客观反映, 要体现时代发展的特征, 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 触及时代面临的问题。“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 凡是比较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代的特点, 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 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反之,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一样, 正因为具备了顺应历史潮流的时代性特征, 才能坚定道路自信不断前进。

(2)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不同民族和国家面临共同的时代问题,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共同的时代主题。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反映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反映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但同时也不能完全消融掉民族的差异和特色。发展道路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时代背景、民族文化与时代实践相结合的背景下选择的,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存在发展水平、历史传统以及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不同, 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和国家也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 所以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特色性。

(3)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的科学实践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上的表现形态, 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 在实践中找到符合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正确道路。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都经历了寻找正确道路的艰难过程。无论是旧中国的革命斗争, 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建设,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 都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新课题。我们没有现成答案, 因此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只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从我国具体实际出发, 立足国情着眼未来, 在科学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自信之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理论、创新实践和历史主体

(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

道路无科学理论的指引则显盲目。马克思1843年9月在写给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讲到工人运动内部的思想混乱时说:“看来内部的困难几乎比外部的障碍更严重。虽然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 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模糊。”马克思的意思很明确, 由于工人运动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因而在道路选择的问题上陷入思想和行动的混乱。因此, 探寻和解决道路“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问题, 就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使社会实践能够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选择能够到达目的地的正确道路。

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道路的选择和前进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 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党的理论发展不断开拓创新, 开启新的道路征程。显而易见,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引导和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这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科学而成熟的理论准备, 因此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理论依据。

(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 这一科学先进的思想理论成果不是从书斋中产生的, 而是在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同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不是仅在思想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 更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创新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性实践, 而实践又证明了选择这条道路是正确的。

从“文化大革命”走出来的中国, 是继续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老路, 还是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路, 还是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 这是走什么道路、道路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最终, 在创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探索并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坚持改革开放, 促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 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路, 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这成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现实依据。

(3)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主体依据——党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关键;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历史实践的主体, 因此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则是道路自信的最广泛而深厚根基。

中国的历史表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群众找到国家和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并且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可以看到, 在党的领导下, 我们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因此我们可以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有能力保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不动摇, 有能力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人民群众愿意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享受到了发展的成果, 因此坚定道路自信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3自信之使命——沉着应对挑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坚定道路自信, 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同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因此能否牢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 关键取决于我们能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加大工作力度, 推进改革发展的步伐, 从而畅通实现途径。

联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国内外形势,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一方面是“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 中国同美国等大国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磨擦不断, 中国周边的朝鲜半岛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接踵而至;另一方面是国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社会建设滞后、群体性矛盾冲突不断等问题, 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挑战中所包含的机遇,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我们的信心。坚定道路自信, 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在应对挑战中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

(2)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自我封闭, 而是积极借鉴吸纳当代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因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进步因素之大成, 因而有着占据历史制高点的自信。我们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担负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使命。

坚定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不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十八大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故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旗易帜的邪路”盲目西化,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根本指向, 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目标, 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因而具有政治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导向力。因此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义不容辞的使命。

在历史浪潮中无数仁人志士对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进行过艰辛的探索, 最终唯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同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一致的。但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审视现在,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 道路决定命运, 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 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因此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发展前进, 就要始终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不为任何困难和风险所惧, 不为任何杂音和噪音所扰, 扎扎实实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10) .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11) .

[3]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小平理论专题讲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2-3.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 .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9.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八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挑战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29-03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性。2012年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党的十八大也强调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走这条道路将面临诸多现实新挑战,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一、如何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挑战

中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减速期。从回落周期长度来看,中国的GDP增长率从2007年第二季度15%的历史高点到2014年第四季度7.3%的低点,已经整体回落了七年之久。“一种相对悲观但占据主流的观点认为当前的减速期是长期性的,且中国或可能已经进入7%-8%的中枢减速区间,即使逆周期应对政策使GDP增速暂时反弹,也会很快落入这个区间”[1]。“新常态”不等同于经济下滑。基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新一届中央领导层以“新常态”定义当下中国经济。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在他看来,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应当注意到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过去多年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和风险逐步凸显。“新常态”在解决矛盾纷争的同时,也为国家的大政方针做出战略性的指导。针对中国经济的新状况,中央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新问题的关键。而事实上,这些新问题有五个方面:一是,经济刺激惯性病,一下滑就刺激的惯性思维;二是,民间对政府改革推进的信心不足:三是,以往经济刺激所留下的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债务烂摊子:四是,房地产全面调整所带来的不可预期风险;五是,应对经济进一步下滑,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的压力。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合理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业,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改革也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在支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人口、土地红利逐步消失后,我们最大的出路就是继续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新一轮的“改革红利”。如何找准改革突破口,“开启一个提质、增效、升级的经济发展新阶段”[2]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考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就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认识到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必要性。鉴于“文革”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长期遭到破坏的惨痛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保证党员和人民的权利”[3]。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们应当意识到的是,中国是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国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缺乏在法律规范下自觉守法和利用法律的意识。加上,近代中国习惯性地利用政治运动和大规模社会动员来管理国民。中国长期缺乏依法治国顺利成长的土壤。于是乎,冤假错案时有发生,行政机关、媒体、群众干涉司法审判大有人在,立法滞后、司法不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领域的腐败依然大量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二,保证尊重宪法权威。

宪法是法律的最高权威,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宪法发展史,我们能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紧密相连。建国初期,颁布的1954年宪法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正是由于对宪法和民主的践踏才有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曲折探索与挫折。正是1978年以后,我们对宪法权威的重新认识,才在今天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新认识。

第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才能达到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

三、如何处理社会稳定和谐问题

对于中国在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取得今天的成就所付出的代价,季塔连科曾这样描述:“中国取得成就花了代价,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矛盾、挑战和困难,而社会问题尤为尖锐,包括失业现象在增长,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和财富两极分化,全国性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教育系统的建立等重大问题”[4]。稳定也是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历任领导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党提出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最近更是提出了中三角经济带、沿长江经济带以及连接中国各区域与世界沟通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希望依此协调区域发展。为了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党的十八大更是强调;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二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保障劳动者权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在此基础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调节收入差距。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

nlc202309011325

四、如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当前我们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急剧的增长速度造成了高昂的环境代价。我们的增长又是低水平、低质量、高污染、高浪费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我们简单地复制西方那种“先发现,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发展道路已经使我们付出极为高昂的成本。日益严重的雾霾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全国不下200多个癌症村的环境现象已经危及国民的健康。对此,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倡导全国人民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向内涵、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和智能制造转型;向服务化发展和生态修复方向转型;向发展绿色科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制度转型。

五、如何克服党内消极腐败现象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民心。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当前我们党员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党内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党内部分干部奢靡之风严重,有抽几万块钱一条的香烟,食十几万一斤的大闸蟹,使用几十万、上百万的名车名表。部分干部肆意收发礼品、公费旅游、违规接受购物卡、消费券。甚者,严重违法乱纪,为人民群众所诟病,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美国学者李侃如在分析我们党存在的问题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一种催人奋进的意识形态来激发其成员胜任于公共服务并忍受个人牺牲:一个是腐败已经深深地渗入党的组织,腐败可能增长到危害党的道德权威和纪律的程度,并在实际上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5]。这就我们党必须要做到:

(一)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是我们党和广大群众的共同愿望。从严治党、高压反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设反腐禁区,既反映了我们党的坚强决心,也体现出我们党纯洁干部队伍的鲜明态度。

(二)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党员干部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忠诚党和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廉洁操守,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才能弘扬清风正气。

(三)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要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在腐败问题多发环节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同时,坚强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保证人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最终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除却上述,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还须妥善解决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问题、如何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问题、以及如何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和平空间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挑战有时未免不是机遇,相信中国共产党可以率领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华中炜、杨现领《中国经济减速的性质与政策选项》,《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年11月。

[2][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1页。

[3]季塔连科,《前进中的中国—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展望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钟经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中小企业》2014年8月。

[5]谢春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7月。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九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和方针政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关于建设和谐文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互动法;多媒体 【教学时数】 2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教学内容】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文化的前进方向

毛泽东: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强调建设无产阶级思想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的糟粕等思想,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邓小平: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江泽民: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胡锦涛: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整体。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结合和相互协调,才能构成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和结合,就是我们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综合标志,它主要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因素构成。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讲综合国力,不能只讲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外交力,还要讲文化力。文化力的实质是文化对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最终表现为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理论指导力、理想凝聚力、道德教化力、舆论导向力、科技创造力、法纪整合力、艺术熏陶力。“理论指导力”是指科学的理论所揭示的事物发展规律对人们思想的指导作用。“理想凝聚力”,是指由科学理论所昭示的奋斗目标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巨大鼓舞和凝聚作用。“道德教化力”是指高尚的道德风尚对人的言行的正确规范、对人际关系的融通协调、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对各行各业工作的促进作用。“舆论导向力”是指新闻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作为社会的神经系统,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强大而敏感的导向作用。“科技创造力”是指科学技术创新发明的能力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法纪整合力”是指法制纪律作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规范,与道德互为补充,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有力匡正。“艺术熏陶力”是指各类艺术通过体现在作品中的思想性、艺术性、形象性和典型性,感染人,教育人,鼓舞人,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潜移默化,并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经济政治又反用于经济政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汇聚成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文化力”。这种文化力毫无疑问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把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顺应时代潮流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帮助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发扬革命精神,调动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的热情和干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邓小平指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因此,“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先进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给人以知识,成为一种智能的力量,会大大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各级领导干部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能力,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愈来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证明,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没有发达的教育和科学的管理,没有大批的知识化人才的脱颖而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邓小平认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智力文化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着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总体水平。其发达程度同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并常常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的提高。而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又要受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制约,受到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必须要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必须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人们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中,必须有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不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听任封建主义思想的侵蚀,放任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泛滥,人们就会陷入思想混乱和精神危机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脱离正确的轨道。

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了重大发展,但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对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还存在着各种消极腐败现象,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相容的。究其产生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和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渗透与侵蚀;同时,封建主义的腐朽思想与陋习也会沉渣泛起。市场经济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其消极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模糊、减弱和动摇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助长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拜金主义,诱发追名逐利、投机钻营等不正之风。从主观方面来看,由于我们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起强有力的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度出现比较严重的滑坡,一些人失去了理想和精神支柱,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乘机腐蚀了部分意志薄弱者。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指导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方针和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总体部署时,明确突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关于建设和谐文化

为什么要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其一,是促进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二,是实现文化自身和谐的需要。和谐文化强调各种健康思想文化相互解决、相得益彰,主张在坚持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其三,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其四,是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文化的具体要求: 其一,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其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其三,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其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建设和谐文化的方针政策:

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必须坚持重在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意义:

(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思想基础的需要。

(2)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 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才能形成全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我们必须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们,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和谐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这一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支柱。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党的十六大根据国内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论断。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结晶,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理念,对民族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起着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

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红岩精神:救亡图存、不畏艰险、和衷共济、勇于牺牲。

西柏坡精神: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 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64字创业精神”、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优良传统。

六十四字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协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并渗透于整个物质文明建设之中,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

(1)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表现在:第一,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谁服务的方向。第二,思想道德建设对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第三,思想道德建设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既能改造和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也能改造和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而人们认识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都会推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向前发展。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这表现在:第一,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为先进思想的传播,开拓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奠定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无论是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人们的思想觉悟,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还是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使人们的思想觉悟落实到建设本领上,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第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各方面的人才,提供各种设施和传播工具。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先进思想道德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第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能迅速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冲破某些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新的道德风尚。在社会主义社会,移风易俗,改造社会,都需要通过普及教育科学文化,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来实现。而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有助于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塑造人们追求真理和献身事业的精神,使人们端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刻苦钻研的工作作风和培养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等可贵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某些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两方面内容的统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把这二者割裂开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既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又要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文化体制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加强宏观管理,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00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大力发展反映先进文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包括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既有主要体现社会效益的狭义文化事业,也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而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文化产业。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正式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是忽略经济效益,而是要以此为基本前提去讲求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结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离不开强大的文化产业的支撑。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研究国际文化竞争的发展动态,以及经营管理经验,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范接轨,在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培养既通晓国际文化信息,又深知中国文化特色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人才。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闻传媒业、图书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演出业、艺术品业等。形成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力量。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参考资料】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0.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篇十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在人类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里,中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发达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然而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固步自封,面对西方先进文明,依然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并同中国封建统治者相勾结,中国被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生活的美好幸福,就成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发展的必然,既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也彰显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坚持道路自信,就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形式、基本特征是什么,选择何种方式配置资源,心中无数,底气不足。经过30多年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轮廓已经形成。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概括,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进一步界定,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建设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总体布局的高度,中国已融人世界经济主流,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之一。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选择了立足中国国情,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道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面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依据邓小平的设想,民族复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中国现代化。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具有丰富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化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这也就是说,民族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民族复兴的目标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经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民族的事业。有赖于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人民对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期待,尊重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是人民主体地位、基本权益的充分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了人民基本权益的实现.人民亲身感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和魅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离不开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民族复兴,不是简单地恢复昔日的辉煌、回归过去的兴盛,提升国际地位、建构国际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是当今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政要力图探讨中国成功的奥秘、揭示中国发展的原因,逐渐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正在帮助和重塑世界,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为世界注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利条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当今世界,人类向往和平、追求和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依靠武力和霸权,不能建立在损害其他国家、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只能通过和平方式促进中国发展,以和平方式实现中国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和平发展之路,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理念既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也反映了当今时代诉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篇十一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着力点、落脚点,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进行教育,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12-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从中强烈感受到一个愈加成熟、愈加自信、愈加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强底气。这种底气来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攻坚克难成功实践的深厚积淀,更来自指引我们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人间正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波澜壮阔,历经千辛万苦。今天,对于我们来说,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感受我们每一步探索所历经的曲折艰难,明白了“每一步”的来之不易,才能深刻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确立起我们的自信。

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自这一年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不管是晚清还是随后的“中华民国”,尽管努力不止、代价不菲,却都回天乏术,不仅没能扭转国家危亡的颓势反而使中国滑向五千年所未有的低谷,甚至国家和民族都沦落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在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惨命运的残酷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举击溃了世界上最强大、最凶恶的帝国主义武力。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烂摊子。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亿万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积极探索,硬是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又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性的试金石。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30多年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取得巨大成就。第一,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前所未有。从1978年到2012年,30多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第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实现历史性飞跃。由1978年的第10位一跃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年平均贡献率超过20%,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第三,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就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对于坚持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每个国家的国情、历史不同,道路就带有更大的特殊性。列宁曾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如何达到这一目的手段、方法和形式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来没有要求千篇一律。他们总是一再强调指出,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要求各国社会主义者独立地进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在哪里呢?所谓“中国特色”之“特”,就在于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搞现代化、搞社会主义的特殊之处。二战以来,世界各国推行现代化的道路,除中国发展道路之外,其基本类型概括起来不外三种模式,即西方模式、苏联模式和东亚模式。同样是搞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所以独树一帜,除了中国创造性结合了各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外,恰恰又在于中国道路与所有这些模式都不相同。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不同于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具有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包括:第一是共同富裕。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追求共同富裕。第二是科学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和制造业国家,中国付出了较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中国首先要对十几亿人民和子孙后代负责,科学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三是和平发展。今天的中国是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待的友善之国,我们对于陷入战乱、贫困和经济发展困境的第三世界人民的处境,感同身受,一向尽我们最大的能力向他们予以援助。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支持中国共产党战无不胜的力量可谓多矣,而究其根本,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不但标志着共产党人在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实践中,在思想上、精神上和理论上的成熟,而且使得中华民族再次以思想的民族、文化的民族、文明的民族的崭新形象,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我国的国家组织能力主要表现为:第一,从基层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的能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中国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整合起来,为中国的发展所用,为人民所用。第二,坚持群众路线,立足基层,进行民主决策的能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尤其表现为其决策机制的优越性,表现为决策机制的基础是群众路线。第三,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执行能力。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成为贯彻国家战略意图、执行中央政策、确保战略实施的强有力保证。第四,在实践中不断调适的战术能力。路线问题解决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战略问题解决之后,战术问题就成为关键。所谓战术,就是机动灵活地适应新情况、新挑战的能力。

我们强调“三个自信”,归根结底,自信的基础就是自强。首先,是党要自强,我们的党必须重新焕发出压倒一切敌人,不为任何敌人所屈服的战斗精神;其次,是中国人民要自强,要重新焕发出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的自信,就来自我们的党是英雄的党,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勤劳勇敢的人民,只要焕发出战斗力、焕发出英雄主义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上一篇:信诚保险公司排名下一篇:供电局实习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