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2024-07-18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共16篇)

1.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一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同学,您好!本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择业观念与就业意向,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认识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非常感谢您的合作,谢谢您的支持配合!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调查实践组

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A、男B、女

2、您的专业类别是:[单选题]

A、理工类B、金融类C、文史类D、计算机类E、其他

3、您的年级是:[单选题] [必答题]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4、您对自己专业的满意程度如何?[单选题]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5、您如何看待专业是否对口问题?[单选题]

A、专业不对口则不予考虑B、先找份工作以后待机向专业方面发展

C、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是有发展机会D、不对口要具体分析

6、您毕业后的打算?[单选题]

A、就业B、考研C、考公务员D、自主创业

7、您认为哪些因素影响您的择业观:[多选题](最多三项)

A、兴趣爱好B、专业知识C、父母意见

D、发展前景E、工作环境F、工资福利

8、您期望的第一份工作的底薪是:[单选题]

A、1000以下B、1000到3000元C、3000到5000元D、5000元以上

9、您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最多两项)[多选题] [必答题]

A、政府机关B、国营企业C、私营企业

D、外资企业E、自主创业F、其他

10、您期望的工作区域是:[单选题] [必答题]

A、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B、沿海发达地区

C、中小城市D、边远地区E、城镇或乡村

11、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哪些素质?[多选题] [必答题]

A、专业知识B、学校名气C、学历及学习能力

D、社会实践经验E、实际工作能力F、品德、学识修养

12、您在求职过程中会选择哪种求职途径?[多选题]

A、学校招聘会B、报纸杂志C、网上招聘会

D、家人亲友介绍E、同学老师推荐F、查询信息致电

13、您认为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主要问题:(最多两项)[多选题]

A、企业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B、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

C、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通畅

D、政府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相互不了解

E、大学生好高骛远,就业不切实际

14、求职之初,你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最多三项)[多选题]

A、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

B、简历制作、求知礼仪和面试技巧

C、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

D、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

E、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有关情况和信息

F、学校往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数量和去向)的统计及就业市场分析

2.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二

1 调查研究对象与方法

调查研究对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大三大四的学生, 涉及管理系、经济系、外语系、信息工程系等专业。采用随机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及当面采访的方式。我们在图书馆随机采访了多位大三大四的学生并发放问卷且当面全部回收, 没有无效问卷。故此次问卷具有真实性。

2 调查结果

2.1 就业意向与就业选择相符的比例仅为25%

一位经济系大三的学生表示她的专业是会计, 但是她的意向是同声翻译, 问及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同声翻译的专业, 她认为该专业就业难度较大而且高考时个人分数较低未能达到翻译专业要求, 但为了自己的理想, 虽然她学的是会计但是她也在积极学习英语。同时一位大四毕业生也抱怨他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 他学的是软件工程, 这种工作对技术要求很高, 他在上学期间并没有用功学习, 导致专业技能较差, 用人单位也一再拒绝, 这位学生现在的想法是只要有份差不多的无关专业的工作, 他都愿意去尝试。但如果他的工作无关专业, 他本人也觉得大学四年的学习价值未能得到体现。类似这种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很多, 一种可能进入大学所主攻的专业就不是自己喜欢的, 违背了自己的就业意向;另一种就是由于个人其他原因导致专业知识缺乏, 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2 招聘会针对性差

就本次调查来看, 90%的学生是在大四关注就业形势的, 只有少数人是在大三开始关注的, 这也说明在就业准备上大学生应该更具有主动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以下几种:校园招聘会, 网上投递简历, 人才市场招聘, 自主创业, 父母介绍等。其中社会性人才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取就业机会的主要方式。在调查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园招聘的针对性, 因为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2.3 就业心态消极

48%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信心较高, 45%的学生不看好自己的就业前景, 还有7%的学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从以上统计结果看, 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的态度较为消极。在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上, 60%的学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有关联但不一定对口的工作, 还有15%的人一定要求自己的工作与专业对口, 7%的学生也愿意选择一份与专业无关联的工作, 剩余的18%表示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数据的统计发现, 在实际情况下只有25%的人数的工作是与专业真正对口的, 即专业对口率只有25%。

2.4 对初次就业薪酬期望值高

对于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人对将来薪酬的期望值, 1000-2000的占17%, 2000-3000的占68%, 3000以上的占15%。而大学生对于薪酬标准的考虑因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对专业行情的了解 (53%) ;第二, 对自身能力的评价 (31%) ;第三, 用人单位的实力 (16%) 。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期望的薪酬在2000-3000元, 但是也有很多人宁愿选择不对口的高工资也不远选择专业对口的低工资。薪资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最终就业选择。

2.5 用人单位根据工作要求对性别有一定要求, 女生较为弱势

很多工作其实是具有性别歧视的。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这个专业的女同学相对男同学很不容易找到本专业的工作。主要是因为如单位需要经常性加班, 搬运货物或者进行运输工作效率低下, 送快递收订单工资也较低等。这就违背了她们的就业意向, 因为这种专业的学生很多是高考时调剂过来的, 学校的不合理调剂也影响了就业意向。在社会工作中, 部分专业女生相较男生而言较为弱势, 性别也是改变大学生最终就业选择的因素之一。

2.6 就业地点也影响了最终就业选择

有少部分人表示工作地点也会导致他们改变就业意向, 他们愿意毕业去发达城市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奋斗, 可是父母却极力反对他们外出工作, 在家乡自己的专业并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 父母却为他们另谋出路。

总结以上统计结果可以得知, 招聘形式、就业政策、就业心态、薪资期望及工作的偏向性均能影响就业选择并导致就业意向的改变。

这是一个求职大军遭遇事业恐惧的时代, 是一个追逐挑战又渴望成功的时代。求职择业对大学生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我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 复杂化的状态, 择业意向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 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重视经济利益, 现在出现的种种现象不仅会影响眼下的择业观, 还会影响以后的成长与职业发展。

3 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的建议

俞敏洪说过: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针对这种就业意向与最终就业选择不一致的现象, 我们提供了建议, 提出意见不是在于让学生放弃原本的就业意向而向现实低头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工作, 而是在有梦想的基础上做自己基本的工作, 不可好高骛远。

3.1 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改变

从2001年毕业率就一直在上升但是就业率却在下降, 一增一减, 两个数字非常直观的告诉我们:就业越来越成为问题, 而且是一个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不管什么情况, 无论是学校调剂还是父母替你选的专业, 既然选了就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除非毕业生有能力胜任自己喜欢的其他专业的工作, 否则请认真对待现在学习的专业。如果实在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 也需要进行其他专业知识点系统学习等待时机成熟, 千万不要好高骛远, 守树待兔。现今社会没有相关学历是很难顺心如意找到工作的, 考虑到严峻的就业形势, 必须先就业再择业, 的毕业, 在坚持梦想的同时不要原地打转。必须得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 不是工作找你而是你在找工作, 不是工作符合你的条件而是你得符合工作的条件, 不是你愿意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等你, 而是你有没有相应的技术与工作经验。我国结构性失业很严重, 大学生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之骄子,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 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就业观, 摆正心态, 正视现实, 既不急于求成也不优柔寡断, 善于抓住机会做出选择, 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从短期来说, 自身的效用可能没有达到最大, 但从长期来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自身潜力不断开发, 边际效用也会不断增加, 实现学以致用, 发挥自身特长, 实现自身价值。

3.2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很多学生就业时在最初意向和实际专业中摇摆不定, 一方面自己只有实际专业的证书另一方面又想着梦寐以求的工作, 主要是缺少指导。因此, 我们学校应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同时还可以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开设相应的职业规划课 (下转第181页) (上接第129页) 程, 教育学生们从长计议, 早做准备。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 加快推进高校改革。而且学校在最初招生时应最好遵循学生的第一志愿, 假使真的不能满足第一志愿应立即和学生进行协商,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最初就业意向和实际专业的不一致。

3.3 广泛邀请用人单位, 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

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 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 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这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及时准确地把当前最新的就业信息传达到毕业生那里。

4 总结

首先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我,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就业难, 在很大程度上市因为他们期望值高, 自身定位不准, 理想与现实脱节。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就必须放下架子, 低姿态进入社会, 甘于在普通岗位上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同时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 遇挫不气馁, 成功不狂妄。再者, 确定正确的就业方向, 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根据实际情况转变观念, 不过分看重薪资水平而应重视自己的能力水平, 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智慧才能, 其次, 打破死饭碗, 灵活就业或非常规就业将成为十分重要的就业形势, 投身于零时工小时工季节工等弹性工作制中。最后借助各种手段, 把握就业机会。希望同学们能认清现实, 尊重最终就业选择, 假使有机会在奋斗自己的意向工作。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及世界整体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下, 就业情形更加让人担忧。为研究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和最终就业选择展开了调查。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生明确就业方向及给还没有就业意识的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本文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调查情况的陈述;二是分析总结调查结果;三是针对现状提出建议。

3.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待就业人数不断膨胀。前期就业规划是否明确、就业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就业质量的高低。针对大学生 “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意向”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找到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因素,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满意度。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主要是运用文献研究法,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和就业指导的相关文献,以准确全面地把握研究动态,从而保证研究的原创性与前沿性。定量研究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样本为在校大学生。对调查回收的问卷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在湖南师范大学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86份有效问卷。其中,大一学生占30%,大二学生占25.5%,大三学生占24.5%,大四学生占20%。男生占

20.6%,女生占79.4%。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占18.8%,文史哲类的学生占54.6%,其他专业的学生占26.6%。

二、数据分析

(一)毕业生能力自评与企业要求: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优势依次为:做事效率(18.6%)、沟通能力(16.5%)、时间管理(15.8%)、逻辑分析能力(13.7%)、自学能力(8.9%)、文字写作能力(8.4%)、外语能力(5%)、计算机应用(3.8%)、公众演讲(3.6%)、其他(5.8%)。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劣势依次是:缺乏工作经验29.8%,对社会不了解28%,英语、计算机水平不够好20.7%,专业成绩一般15.8%,其他5.7%。

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则依次为:自学能力74%、职业道德68%、团队合作能力67%、专业技能64%、人际交往能力63%、心理素质62%、组织管理能力44%、仪表礼仪38%、专业成绩29%、计算机应用15%、英语水平3%。1通过大学生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对比,我们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而毕业生认为欠缺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用人单位倒是觉得现在的毕业生基本都会电脑,只要自学能力强,提高水平不是问题。倒是团队合作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需要在大学里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组织、参与学生活动或社会实践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

(二)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表1  你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数据显示,毕业生找工作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兴趣、工资待遇、专业对口、自我实现、地区、行业。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女生更看重工作地区。分析认为,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扮演照顾家人的角色,所以倾向找离家近的单位,父母也希望女儿留在自己身边。男生更在意专业对口和行业发展,这和男生希望实现自我价值、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有关。

在问及“你想在什么样的城市工作”时,85.7%的大城市家庭的学生坚持留在大城市,26.2%来自农村家庭的大学生选择大城市。来自中小城市家庭的毕业生选择居中,但也更倾向于在城市工作。分析认为,城市家庭的学生拥有更多社会资源,他们的父母会为孩子就业出谋划策、积极创造条件,不愿意孩子离家太远工作。而农村家庭的学生,社会资源较少,择业时家庭的建议和约束较少,他们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哪里工作并不重要。”

在被问及“对以后的就业,是否感到有压力”时,25.5%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大”,58.5%的学生表示“压力较大”,14.2%的学生选择“压力不大”,1.8%的学生表示“没压力”。在被问及“导致你就业压力的原因有哪些?”时,学生选择依次是:个人能力不足(16.1%)、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太多(14.7%)、对某些行业的就业机会不了解(14.1%)、就业机会太少(12.3%)、所学专业就业很难对口(10.1%)、本科学历太低(9.8%)、缺乏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9.2%)、薪酬太低无法接受(8.1%)、社会歧视应届毕业生(3.9%)、其他(1.7%)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规划意识现状。在被问及“你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吗?”时,33.0%的学生表示“知道”,31.9%的学生表示“不知道”,而35.9%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以后就业择业方向还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需要得到进一步指导。

在问及“你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时,9.9%的学生选择了“有,很清晰”,51.4%的学生选择“有,但不清晰”,24.5%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14.2%选择“没有”。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认识。因此,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加强就业指导与培训至关重要。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就业指导与培训期望,25.9%的同学希望能够到企业实习,得到实践工作机会;22.9%的同学期望得到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培训;20.9%的同学希望接受职业挑战训练或参加商业实战特训营;15.7%的同学希望参加潜能提升课程;12.2%的同学想听成功职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课程。

在被问及“你希望谁来为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学生的选择依次是:企业人员(37.7%)、专业老师(35.5%)、学长学姐(19.1%)、辅导员(7.8%)。可见,大学生更希望由企业人员、专业老师来进行就业规划指导,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议和意见。在就业指导方式上,学生的选择依次为:面对面咨询(41.5%)、网络咨询(22.6%)、团体咨询(15.3%)、同学互助(12.0%)、电话咨询(8.6%)。可见,大学生更喜欢进行面对面的个别咨询,以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就业、求职的特长和兴趣。从国外的职业规划指导来看,面对面咨询指导是一种效果最好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更便于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目前国内高校的职业指导大多是大班授课或讲座的方式进行。最后,大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的改进就业指导的措施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23.1%)、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22.0%)、加强就业个体指导(20.4%)、呼吁校友帮忙提供就业岗位信息(16.2%)、加强对学生考公务员、考研支持力度(10.0%)、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5.2%)、其他(3.1%)。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证调研,我们发现,(1)大学生对自我就业能力的认识,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差异。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员工素质是:自学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合作、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在大学期间注重培养这几方面的能力。(2)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性别、生源地、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女生更倾向于选择离家近的地方工作,男生更在意专业是否对口和行业发展。城市家庭的学生父母会为子女就业出谋划策;农村家庭的学生择业时,父母的建议和束缚较少。(3)90%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模糊,对自身定位不准,人生规划缺乏长远意识。(4)大学生最期望的就业培训是,能够到企业实习,获得实践工作经验。大学生最期待的职业规划指导方式是:由企业人士、专业教师为他们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结合以上结论,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一)政府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首先,政府应从社会就业现状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制定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宏观政策,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制定降低创业门槛的政策,给大学生提供微型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创业。

其次,政府应该大力开发、提供社会管理、生产服务、生活服务、救助服务等公共服务岗位,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政府基层服务管理岗位就业,并在公务员晋升提拔时,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一项必要条件。再次,政府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要求知名企业每年给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

(二)学校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根据大学生的需要,邀请大学生喜爱的授课人员前来,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并且增加个体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在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采取面对面咨询或是网络咨询的方式效果最佳。因此,学校可积极组织大四实习生或已就业学生与学弟学妹的交流会,分享面试现场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供成功经验及心得。

(三)大学生自身提前做好职场规划。大学生首先应该认识到,正确详细的就业规划是成功就业的前提。理性看待就业压力,认清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咨询专业老师或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也可以上网搜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司的资料,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按计划进行,使大学四年学习有的放矢。其次,分析自身就业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提早做好人生规划。大学生需要首先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提前对就业规划进行合理设计,扬长避短,加强劣势然后全面发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应积极了解创业所需条件,如资金、理论知识储备、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等,因而有重点、有目的提高能力,做好创业准备;而对于准备就业的大学生,可积极了解企业看重员工哪些方面的能力,在就业前不断提高自身相关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用人需求。

总之,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规划意识,是否提前进行了就业准备,对成功就业至关重要。无论就业形势多么严峻,只要大学生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前做好人生规划,定能为自己谋得不错的工作,提高就业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盖世洲,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第2期,114-116页

4.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表 篇四

你好!感谢你参与我们的就业意向调查。本次调查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近年来就业状况和问题。本次调查只用于数据的统计分析,不会给你个人带来任何不利影响,请实事求是的予以回答。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1、你的性别?

A、男B、女

2、你认为现在整体就业形势如何:

A、形势严峻,就业较以往困难B、大局形势正常,需要把握机会C、形势较好,就业比较容易D、对形势不甚了解

3、你进入毕业时期的去向?

A、求职就业B、考研C、出国D、创业E、求职考研两手准备F、其它

4、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

A、从事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B、愿意从事专业,但不是唯一选择

C、与专业无关也可以D、不愿意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

5、你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选择一个能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吗?

A、是B、否 ;

6、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企业就业能否接受

A、乐于接受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考虑C、不接受

7、如果你选择考研,原因是(限选两项):

A、对本学科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B、希望在高校从事教育科研工作

C、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D、对毕业求职感到恐惧

E、专业就业前景不好F、其它

8、你对就业单位的取向是?

A、科研设计单位B、施工单位C、各大高校D、监理单位 E、其他

9、当你选择企业就业时着重企业的?

A、企业的发展前景B、薪水的高低C、个人发展空间D、公司对人才的培养力度E、公司在业界的声誉

10、你希望毕业后工作的单位性质是(可选三项)

A、国有企业B 民营企业 C、三资企业 D、自主创业 E、自由职业

F、其他(请注明)

11、你对你第一份工作薪金期望是多少?

A、2000元以内B、2000-3000C、3000-4000 D、5000以上

12、你对以上薪酬标准的考虑是根据以下哪种情况确定的[多选]

A、人才市场的行情B、对自身价值的评价

C、用人单位的实力D、老师、父母或同学的建议

5.广西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篇五

摘要: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的严峻。为了解当前毕业生在择业时对行业就业的看法,特别针对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意向展开了一次调查。本次调查涉及被调查者的性别、所在的院系、对就业情况的了解、希望就业的行业、希望工作的部门、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就业指导中心、政府相关部门、相关企业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就业意向、大学生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大学毕业生一直是社会上最抢手的人才之一。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的供求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行情看,大学生需求呈现出逐年下降的态势,一些毕业生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这种发展态势在当前的需求形势下显然难免导致出现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描述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 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 共发放问卷120,回收有效问卷108 份,随机抽取有效问卷100份。本次调查问卷内容涉及被调查者的性别、所在的院系、对就业情况的了解、希望就业的行业、希望工作的部门、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等多方面的内容, 为使问题更加清楚, 本次调查采用线下发放调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以广西城市职业学院2010届毕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数据经过处理后,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1)性别分布情况: 男生占48% ,女生占52%。(2)所属分院:经济技术分院占28%,管理科学分院26%,外国语分院占22%,机电技术分院占20%,其他分院占4%。(3)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占38%,非独生子女占62%。

附: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就业意向调查表统计后样本

1.您的性别:(A占48%,B占52%)

A.男B.女

2.您所就读的专业所属分院?(A占28%,B占26%,C占22%,D占20%,E占4%)

A.经济分院B.管理科学分院C.外国语分院D.机电技术分院E.其他

3.作为应届毕业生,你打算?(A占68%,B占19%,C占8%,D占5%)

A.职场求职B.考公务员C.继续深造D.自主创业

4.您期望的就业所在地是?(A占28%,B占36%,C占22%,D占10%,E占4%)

A.家乡B.南宁市C.广西省内D.广东省内E.其他地区

5.您期望的工作单位依次是?(A占43%,B占30%,C占22%,D占5%)

A.政府机关事业单位B.国有企业C.民营企业D.自主创业

6.您期望的就业初期工资水平是?(A占10%,B占31%,C占27%,D占28%,E占4%)

A.600—1000B.1000—1800C.1800—2500D.2500—3000E.3000以上

7.毕业后,符合您的选择倾向的是?(A占51%,B占24%,C占20%,D占5%)

A.先就业再择业B.先择业再就业C.先就业再创业D.直接创业

8.您所选择的就业岗位与您所就读的专业?(A占11%,B占38%,C占21%,D占30%)

A.必须对口B.有一定关联C.可以完全不对口D.视情况而定

9.您就业选择的首要标准是?(A占38%,B占10%,C占12%,D占40%)

A.工资福利B.领导风格C.单位组织文化D.发展前景

10.您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个人因素依次是?

(A占38%,B占16%,C占12%,D占10%,E占24%)

A.综合能力B.学历文凭证书证件C.品德D.技能专业成绩 E.性别户籍社会资源

11.您认为影响个人就业选择的外在因素主要依次是?

(A占38%,B占22%,C占25%,D占15%)

A.家庭背景B.政府就业政策高校就业指导状况C.经济形势D.其它

12.您是否了解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A占22%,B占50%,C占28%)

A.非常清楚B.了解一些C.完全不清楚

13.您了解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途径主要是?

(A占38%,B占12%,C占15%,D占35%)

A.高校就业指导B.亲戚朋友C.政府相关部门政策宣传D.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体

14.您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方式依次是?(A占68%,B占12%,C占4%,D占16%)

A.高校就业信息平台B.亲戚朋友C.人才市场D.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体

15.请问您的户籍所在地及个人家庭情况

(A占23%,B占67%,C占10%;D占38%,E占62%)

A.广西城市职业学院B.省内(家乡)C.广西省外 D.独生子女E.非独生子女

16.您认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办法依次是?

(A占28%,B占26%,C占12%,D占24%,E占10%)

A.调整大学生就业心态与期望B.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与素养C.为大学生提供充分的职业指导D.提高更多的实习机会E.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政策扶持

如有时间,请谈谈您对于即将进入社会就业的看法:(根据填写此项表格学生的数据:就业难为18%,符合专业知识就业难为 38%,就业乐观为40,其他4%)

三、调查总结

1.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迫使大学生放下往日知识精英的身份, 对就业观念的认识也逐步趋于理性。在毕业生择业观念的调查中, 有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可“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的就业理念。在是否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上,有大部分人都持愿意的态度。对于薪酬的要求也在不断降低,但是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居高不下, 特别是在就业地域、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上。

2.对于金融危机的到来,财经类大学生能够正视问题,并且有信心度过危机。在对自己所学专业就业形势的看法上,大部分的调查者都觉得“通过努力能够找到工作”,并且对于找工作都有一定得准备。在择业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不受别人影响,这表现了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学院学生对自己有相当的足够的自信。

3.对于学校能够给大学生提供的帮助,大部分人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觉得自己找工作的弱势也是缺乏找工作的经验,说明当今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并且希望学校能够给与一定的帮助。

4.调查发现, 大部分毕业生择业时最看中的是自我发展机会, 比较希望接受的就业指导内容有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知识。说明毕业生已有职业规划的意识, 但尚不明确。另外,继续深造和创业是大学生比较理想的就业方式,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选择深造和创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组长:

6.中职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 篇六

本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并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再次感谢您的配合!

()1.你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吗? A.了解 B。不了解 C。知道一些()2.你对目前就业有压力吗? A.有 B。没有

()3.如果第2题你选的是A,那你的压力有多大?

A压力很大 B 比较有压力 C压力一般 D有一点压力 E 根本没压力()4.如果第3题你选择的答案是A,那你设想过你以后的工作吗? A.设想过 B。没设想过

()5如果你第四题选A,那你现在为你以后毕业的工作做了准备吗? A.有准备 B。没准备

()6.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

A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 B先就业,后择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 D 自主创业 E没什么想法()7.就业前最希望学校提供什么帮助?

A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B职业生涯规划 C就业心理调适 D学校推荐 E其它()8你喜欢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A.技术性的工人 B.办公室人员 C.其他()9 你喜欢在什么工作环境下工作? A..工厂车间 B.办公室 C.其他()10.你想到么样的工作单位工作?

A.外企 B。国企 C。事业单位 B。个体户()11你认为在就业时什么最重要?

A所学专业 B毕业学校 C个人能力 D各类证书 E其他()12高学历是不是一定在就业中占有绝对优势?

A一定是 B一般是这样 C 或许是这样 D不绝对 E不是()13.就业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专业对口 B事业能否取得成功 C照顾家庭 D工资高 E工作地点好坏()14如果你第13题选择的是A答案,你对自己现在的专业学习满意吗? A.。满意 B.不满意 C.一般()15.你觉得你的专业有优势吗?

A.有 B。没有

()16.如果你选择的是A,你觉得你的优势何在? A.市场很需要 B。技术性强 C。会此专业的人少()17.你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吗?

A.愿意 B.不愿意 C.先在本专业干,再考虑转行()18.你对自己能从事本专业的职业把握有多少? A.80%以上 B.60%-80% C.60%以下()19.您会不会很看重您工作的报酬?

A 很看重 B 比较看重 C 不太看重 D根本不看重 E无所谓

()20如果你在6题选择的是A答案,.你对以后工作的月薪酬要求是多少? A.1500—2500 B。2500—4000 C。4000以上()21.你喜欢集体生活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没有特别的感觉()22.你希望自己领导是什么类型的人?

A.严肃的 B。易亲近的 C。工作严肃但生活上易亲近()23.你希望你以后的工作伙伴是什么样的人?

A工作认真能力好 B。工作认真能力一般 C。工作不够认真但能力非常好()24.你 认为你是个负责认真的人吗? A.是 B。不是

()25.在别人的眼里,你是一个作认真的人 吗? A.是 B。不是 C。不知道()26.您喜欢什么样的求职途径选择?

A倾向于校园招聘会 B倾向于校外各类人才市场 D倾向于动员各种社会关系 E倾向于网上招聘会或其他

()27你看重就业单位所在城市吗? A.什分看重 B。看重 C。无所谓

()28 如果你选择的是A,.你喜欢到什么样的地区就业?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沿海城市 D。较偏远的地方()29.你选择就业地区的依据是什么?

A.环境好 B。发展空间大 C.有各种优惠政策 D。没想过()30.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填及乡填单位就业能否接受?

7.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5 年3 月至4 月,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在校学生 (高职2013 级、2014 级) 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 (1) 普通护理专业学生; (2) 目前在校正常就读; (3) 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排除标准:“3+2”大专护理专业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6 份, 回收有效问卷295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6.41%。其中2014 级198 人, 2013 级 (实习阶段) 97 人。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基础, 再通过访谈法访问社区护理授课教师、护理专业在校学生及社区护理用人单位负责人, 了解可能对学生社区就业意向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次研究的调查问卷 (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问卷内容包括3 个方面: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程度、社区护理就业意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spearman相关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见表1)

2.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2.2.1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有75 人 (占25.4%) , 熟悉部分社区护理工作的有162 人 (占54.9%) , 不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有58 人 (占19.7%) 。

2.2.2 对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前景的认知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的有207 人 (占70.2%) , 认为社区护理工作发展前景不确定的有80 人 (占27.1%) , 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没有发展前景的有8 人 (占2.7%) 。

2.2.3 影响因素通过进一步调查可知,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与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对月薪的期望具有正相关性 (P<0.05) 。

3 讨论

3.1 不同年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

从表1 可以看出, 2013 级学生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人数比例高于2014 级学生 (P<0.05) 。2013 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社区护理课程, 2014 级学生刚学习完医学基础课程, 说明学校的社区护理教育对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向有很大的影响。但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开展比较晚, 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区护理工作的要求, 到社区服务机构调研时, 工作人员也提出目前学校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社区护理工作的需求。因此, 为了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社区护理工作服务, 首先, 学校应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增加社会医学、老年护理学、营养与膳食、心理护理学、人际沟通等的课时数;其次, 社区护理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人口学特征, 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最后, 社区护理学由于开设较晚, 有的学校把其列为考查课, 且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 缺少见习、实习等, 这对学生对社区护理的认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方法, 增加社区实践。

3.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意向的影响因素

3.2.1 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本研究表明, 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是影响其社区护理工作就业意向的主要因素, 70.2%的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 但熟悉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所占比例仅为调查人数的1/4 左右,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区护理知识的教育, 促进学生对社区护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可。谈学灵[2]在进行相关调查后, 建议在教学内容中补充社区护理的相关政策、职业发展等内容, 增加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识。

3.2.2 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研究表明, 愿意毕业后到社区工作的学生认为社区护理工作有发展前景, 且对社区护理工作持乐观的态度。国外护士的工作情况是:约50%的护士在社区工作, 主要工作内容有家庭访视、健康指导、慢性疾病病人的功能恢复、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家庭护理等。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改革, 国家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了改革的重点行列, 因此, 我国护理人员以后的工作场所也将主要是社区和家庭。但是目前我国的护理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型医院, 社区护理人员严重匮乏[3], 这将制约社区护理的发展, 因此学校要加强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

3.2.3 对月薪的期望大多数学生择业时会考虑经济因素, 对月薪期望值较高。而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政策使社区卫生服务快速发展, 社区护理工作也处于上升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机制也日益规范, 但社区护士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较低[4], 因此学生在就业时偏向于收入较高的综合医院。受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 月薪高低也成为学生选择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语

本研究发现, 大部分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但毕业后愿意直接到社区服务机构工作的比例不高。影响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是对社区护理的认知, 调查发现这些认知受学校社区护理教育的影响。因此, 学校应加强社区护理教学改革, 重视社区护理实习实践, 在教学中提供职业发展信息, 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并积极为其提供就业途径。

摘要:目的 通过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选择社区方向就业意愿的现状,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护理专业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有55.3%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各年级之间愿意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人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影响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因素主要有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社区护理发展前景以及对月薪的期望。结论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就业意向不高,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认知。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区护理,就业意向

参考文献

[1]陈四清, 邹玉莲, 彭兰地, 等.高职院校与卫生服务中心 (站) 社区护理对接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8) :78.

[2]谈学灵.护生从事社区护理的意向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 2011, 25 (11) :2857-2859.

[3]王辉.不同教育层次护生社区护理就业意愿比较[J].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3, 36 (5) :363-365.

8.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八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意向

高职高专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本文采用的研究数据均来自“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江苏部分高校中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某高校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80份,回收424份,回收率为88%,其中有效问卷390份。

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由样本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考察两部分构成。调查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分析方法调查问卷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显著性分析方法。

结果分析

择业观念的调查笔者设计的问题分别涉及就业目的、择业标准、职业定位等几个方面。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就业目的有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毕业生对就业有明确的判断和意愿,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毕业生对于就业目的的选择依次是:生计需要(32.6%)、实现自身价值(27.7%)、享受物质生活(11.0%)等。这表明现代社会中讲求利益导向、效率优先等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专业水平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就业目的的仅占4.6%,这表明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性。女生在就业目的中选择“生计需要”的高达40.0%,而男生则把“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就业目的的首选因素。经卡方检验,X2=45.156,df=7,P=0.00<0.05,性别在就业目的的差異上呈显著性。

2.择业标准呈现多重性趋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稳定性(19.7%)、经济收入与福利待遇(19.5%)、行业发展前景(16.7%)。而选择“适合兴趣爱好”、“发挥能力”、“专业对口”等因素的只占很小的比例。这表明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实惠、注重稳定、注重发展,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标准上呈现出明显的多重性。

3.职业定位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虽然有45.1%的学生在刚上大学时就确定了未来的职业,但仅有14.4%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将来的择业目标具有清晰的定位,31.8%的学生进大学时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还不确定,在毕业前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仍然不太明确或根本没有定位的学生分别占29%和3.6%。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的择业目标曾经发生过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特别是面向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促使毕业生尽早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

择业心态的调查为了解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心态有哪些变化,本研究针对就业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期望等问题设计了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就业压力的调查。毕业生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93.3%的毕业生觉得就业压力较大或很大;61%的学生看到校友毕业时找工作的情形后十分着急;88.5%的学生担心自己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62%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不太乐观或者不乐观,这表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比较清楚,并表现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有平静、乐观、兴奋,更多的是紧张、无奈、烦躁、焦虑。

2.专业对口的调查。有53.6%的毕业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能够专业对口,只有16.7%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36.4%的毕业生明确表示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46.9%的毕业生主张“先接受,再调整”。在竞争面前,毕业生理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女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能够专业对口的占57.2%,男生只占42.9%,经卡方检验,X2=6.088,df=2,P=0.048<0.05,性别在专业对口方面呈显著性差异。

3.就业期望的调查。77.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会降低就业标准。只有2.1%的毕业生表示不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而在选择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的毕业生中,只有23.8%愿意努力适应工作,有高达74.2%的毕业生则准备“跳槽”或继续深造。如此高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后再调整,意味着他们在初次就业后流动的可能性和比例都较大,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不良影响。有25.9%的毕业生希望直接就业,有71%的毕业生打算继续深造或在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这说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学历的看重,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把“高职高专毕业”与“就业”直接联系起来,这将直接表现为求职行为的被动与消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有待提高。男生选择“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的占47.0%,而女生则高达66.1%。经卡方检验,X2=16.707,df=3,P=0.001<0.05,性别在毕业去向上呈显著性差异。

就业去向的调查在问卷中,用“择业地区”、“择业单位”、“择业行业”、“薪酬期望”四个关于职业的显性特征的变量测量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意向偏好,统计结果如下。

1.择业地区的选择重自我利益。51%的毕业生首选城市就业,愿意去县级及以下地区就业的只占3.3%,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的只占5.6%。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选择中更加看重自我利益,忽略了社会责任。尽管学校大力宣传并采取了许多鼓励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起重视。有36.4%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其中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有这样的要求;另一部分则是希望借助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获得理想的工作。女生选择回生源地的高达39.7%,男生只有26.5%;而愿意去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的男生占10.2%,而女生只有4.1%。经卡方检验,X2=21.413,df=6,P=0.002<0.05,性别在择业地区上呈显著性差异。

2.择业单位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学生的理想就业单位依次是:学校及科研单位(占52.8%)、国家机关(占21.5%)、自主创业(占8.5%)、外资企业(占7.4%)、国有企业(占4.9%)、中小及私营企业(占2.1%),其他(占2.8%)。虽然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但由于国家机关、各类学校等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占有优势,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只有8.5%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应该是今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扶持体系,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应进一步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以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男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4.3%,而女生只有6.5%,经卡方检验,X2=37.072,df=6,P=0.00<0.05,性别在择业单位上呈显著性差异。

3.择业行业的选择期望值较高。毕业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排序在前三位的是:教师(占36.9%)、公务员(占30.0%)、管理人员(占13.3%)。毕业生不切实际地抱着过高的期望值,必然会导致就业难。过高的期望值是大学生为自己顺利择业设置的一道障碍,这就需要高校及早进行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

4.薪酬期望的选择趋于理性化。有73.3%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为1000~2000元,只有6.7%的学生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说明大部分毕业生薪酬期望趋向理性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较为健康,就业心态日趋成熟。男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61.2%,女生则高达77.4%,月薪期望值在2000~3000元之间的男生占23.5%,女生则只占11.7%,经卡方检验,X2=14.129,df=3,P=0.003<0.05,性别在薪酬期望上呈显著性差异。

择业渠道的调查在就业渠道的问题上,有36.9%的学生选择家长和亲友介绍,17.7%的学生选择校外招聘会,16.4%的学生选择校内招聘会。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视野开阔,希望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亲友介绍工作不但可靠,而且有良好的发展预期,因而受到毕业生的普遍关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可使信息传递更加迅捷,使毕业生的选择面大大拓宽,降低了择业成本,但许多毕业生面对大量的信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而错失良机。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的占13.8%,反映了学生主动就业意识的增强。毕业生选择学校提供的信息的较少,这说明学校提供的大量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或者学校需要考虑提供给学生的信息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影响择业因素的调查在影响择业的因素的调查中,学生对“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哪些条件”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学历(占23.3%)、职业能力与特长(占22.3%)、所学专业(占16.9%);对于影响择业的不利因素,毕业生的选择是:学历层次偏低(占25.1%)、社会关系不足(占16.4%)、自身竞争力有限(占13.3%)、缺少实践经验(占13.3%);对于影响择业的主要问题,毕业生的选择是:人才供大于求(占37.2%)、就业市场不规范及凭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占13.6%)、毕业生就业思想不端正,期望值过高(占8.5%)。以上调查结果说明:(1)毕业生已经认识到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已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2)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学历与就业竞争力信心不足。(3)多数毕业生认为社会关系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这表明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与公平性较低,大学生在择业时仍然存在依赖心理。(4)毕业生认为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忧虑。

对学校工作滿意度的调查笔者的问题涉及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两部分。

1.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有66.2%的毕业生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对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占23.6%),就业指导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占21.5),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占13.8%);对于“你希望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哪些服务”的回答是:为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搭桥(占32.6%),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占16.4%),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占13.6%)。在访谈中,有的毕业生提出应提高校内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签约成功率。部分学生还提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就业市场行情,然后把信息提供给学生。有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效果表示不满,认为针对不同的专业,就业指导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对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专业更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指导。校内的学习和求职招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如果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提高就业率,就业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但从目前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2.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合理的只占2.6%。当问及如何改进课程设置时,有48.7%的毕业生要求“多开实用性课程”,有32.3%的毕业生要求“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反映在学校所学的课程到社会上用处不大,究其原因,有的是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有的是只学理论,不讲操作,等到实习的时候还要从头学起。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策建议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对待择业的问题上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功利性较强、竞争自信心不足、缺乏职业规划、创业意识不足等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及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学生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地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在正确评估自己的同时,要充分地了解社会需求,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给自己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要注意培养学生面临挫折与不利处境时的心理耐受能力,同时要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有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就业。高等院校培养的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创造者。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培养训练,多渠道地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使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学校教学: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说,大学生就业取决于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从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出发,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进行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调整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就业作为重要衡量依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关注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为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服务: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使其准确定位求职目标,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因非能力因素而影响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效率。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在就业指导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全面了解就业现状及前景,加大分析和开拓就业市场的力度。要将提供有效信息作为就业服务的重点,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要加强政策宣传,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就业意向,抓重点专业、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咨询。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在学生入学后就要有计划地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向大学生系统地传授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大学生从心理上、方法上全面做好择业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国宇,曾宪皆,何艺辉,黄劲.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12).

[3]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4]王永珍,苏煜.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9.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九

首先非常感谢你的参与,以下问卷是为研究大学生就业及择业意向而设计的,完全用于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各题。每年此时,是大学生就业高峰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我国人口的压力,现今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困难,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社会各类人才需求情况,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欢迎踊跃参加。您的如实回答就是我们最好的答案!

您的性别: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 学院:______________

1.大学毕业后你会选择()

A.求职B.考研深造C.创业D.求职考研两手准备E.出国F.其他

2.自己做过职业规划吗?()

A.是B.否

3.你了解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的有关就业政策吗?()

A.相当了解B.不甚了解C.一般般D.一点不了解

4.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什么态度?()

A.乐观B.不乐观C.走一步是一部D.家长做主

5.你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单位是那些?(可多选)()

A.国家机关或国企B.学校或科研机构C.私营企业D.医院等E.其他

6.你选择上述单位的原因(可多选)()

A.家长老师建议B.自己喜欢C.理性的想要发展自己D.收入好E.专业对口F.为社会做贡献

7.你认为理想的就业地区()

A.国外B.沿海开发城市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D.内地省会E.国家需要的地方F.不限地区

8.在择业时你会优先考虑()

A发展机会B.经济收入C.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D.专业取向E.社会需要

9.在能力方面,你认为你的优势是(可多选)()

A.表达能力B.专业知识C.团队协作能力D.创新能力E.综合分析能力F.其他能力

10.你认为证书在你的求职过程中作用如何?()

A.是能力的证明,很重要B.只对求职的补充,不起决定作用C.完全没作用

11.如果毕业后你暂时没有找到适合你的专业取向的工作,你会()

A.从基层做起不断奋进B.通过关系走人脉渠道C.继续深造

D.自主创业E.投身国家需要的地区

12.你的择业观念是()

A.一步到位,固定收入B.先就业后择业C.自主创业D.无所谓

13.如果你去参加应聘,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A直接向用人单位介绍B.学校推荐C.走人脉D.寄发自荐材料 E.其他

14.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你最希望获得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D.职业规划辅导 E.专业出路F.其他

再次感谢你的作答,祝你能有个圆满的职业生涯!

10.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您的学历?A:专科B:本科C:研究生

3.您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是?A:乐观B:一般C:不乐观D:不了解

4.您以为所学专业的前景如何?A:很有前途B:较有前途C:前途渺小D:无所谓

5.您所学的专业是:

6.倘若您认为就业困难,其主要原因为?A:就业人数多B:企业要求多C:所学专业冷

7.您对大学毕业后的去向有休打算?A:考研B:求职C:出国D:其它

8.您会考虑自主创业吗?A:工作难找,会考虑B:不会,缺乏经验C:暂时没想过

9.如果自主创业,您认为自己最需要的是:A:资金B:技术C:经验D:其它

10.您对就业地区的首先是:A: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B:东部发达地区C:中西部地区

D:小城镇或乡村

11.您是否接受到小城镇或乡村就业?A:乐于接受B:没其他机会时可接受C:坚决不接

12.您好认为自己在求职中电子最具实力的方面是?A:学习成绩考试证书B:专业技能以

C: 实习经历经验个人因素,如自信等。

13.您好怎样看待专业与工作性质的问题?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B:有关联系的工作不一定是对口C:两者无关,先找到一份工作再说

14.应聘时,您最看重企业的:A:薪水B:公司名气C:是否符合自己的爱好或专业D:

其它

15.工作后,发现不符合理想,您会?A:重找工作B:先做着看看再说C:坚持做下去

16.您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的期望是(试用期后):A:1000~1500 B:1500~2000 C:2000~2500

D:2500~3000 E3000以上

感谢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并祝您好就业顺利

时间:2009.4

地点:双月湖校区

11.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一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9年有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98人。其中,本科物理学专业90人,包括05物本班55人、07物专升本班35人;本科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以下简称电信)专业85人;专科2006级应用电子技术(以下简称应电)专业23人。物理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其他为非师范类专业。2009年2月,我们对该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00%回收问卷。下面根据问卷统计,我们对该系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作出分析。

一、你希望就业的地区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边远地区无人问津。边远地区可能条件相对艰苦些,待遇相对差些,但那里缺乏人才,也需要人才。因此在鼓励、动员毕业生去边远地区就业这方面,我们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亟需加强。

2.全系去中西部地区意向的百分比偏低。其实中西部地区就业市场很大,有的地区因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凸现人力荒;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人才,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所以,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毕业生应摒弃对中西部地区的偏见。

3.物理学专业的就业地区意向,除“无特别要求”占32.2%外,主要是生源地和中小型城市,分别占23.3%和20.0%。但同专业的05物本班与07物专升本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存在细微差别。05物本班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16.3%,是后者的5倍多;而后者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占20.0%,是前者的11倍多。这说明,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较之专升本的在就业上更有闯劲。

4.应电专业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的占半数多,而物理学专业选择“无特别要求”、生源地及中小型城市的百分比较大。这初步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就业去向上的差别和特点。师范类的就业市场相对固定、均衡;非师范类的就业市场往往不在生源地,而根据生产力布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定。

5.电信专业选择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半数强,而选择其他地区的都较少。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这明显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因专业不同而就业去向选择的不同。不过,这也与同属非师范类的应电专业选择去中西部地区的百分比最高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因,除专业不同外,另一个恐怕是学历层次不同。

二、你是否愿意到企业就业及意向企业的类型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绝大多数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就业,尤其非师范专业100%愿意。这个大前提是好的。

2.但在意向企业的类型中,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选择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均为十几个百分点;选择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均不到十个百分点;选择最少的是私营企业,只有3.6%,且07物专升本班和应电专业选择私营企业的百分比均为零。可见,在具体企业类型的选择上,毕业生的观念还存在企业经济成分的偏见。在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民营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规模占当地GDP的比重过半。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及国家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论何种类型企业,只要有人力需求,只要有待遇,只要有发展前景,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就业。

3.不同专业对企业类型选择的百分比是不同的,显著的不同是电信专业最不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只有31.3%,与选择合资企业的百分比持平,不及另两个专业选择国有企业的百分比的一半;而应电专业最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高达73.9%。

三、你希望就业的工资待遇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76.5%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在1200以上,其中1500-2000档次的百分比最高,为30.6%。

2.不同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大体上是,电信专业﹥应电专业﹥物理学专业。电信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最高,近一半选择在1500-2000档,其次37.4%选择在2000以上档,而没人问津1200以下档。应电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集中在1500-2000档次,其他档次选择的百分比不高,但500-800档次无人过问。物理学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各档次均有;相对来说,选择1200-1500档的百分比最高,达38.9%;其次是1000-1200档,达28.9%。

3.不仅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远高于物理学专业的,而且应电专业(专科)的工资待遇期望值也高于物理学专业(本科)的。这充分说明专业的不同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工资待遇的差别的主要原因;非师范专业的高于师范专业的,或者说,应用专业的高于理论专业的。

4.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也明显高于应电专业的,这除了表现在1200以下档电信专业无人选择外,还表现在2000以上档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是应电专业该档选择百分比的四倍多。究其因,尽管两者专业不同不好直接比较,毕竟都属于非师范类应用专业,因此,恐怕学历层次不同是主要原因。

5.可见,决定毕业生工资待遇期望值高低的因素,首先是专业,其次是学历。

四、你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选择“必须专业对口”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都较小,60.2%的毕业生对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采取柔性态度,还有31.1%的毕业生明确表示“可以不考虑专业”。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因专业而限制自己的就业。

2.其中电信专业各选项的百分比有点突出:要求“必须专业对口”的百分比与选择“可以不考虑专业”的百分比同为各项最高,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为该项最低。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的认同感更强,但又不囿于专业而影响就业。

五、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就业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学校联系与自己家庭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有21.4%毕业生选择“自己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就业,而选择单纯靠“学校联系”或“自己或家庭联系”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很少。

2.全系“学校联系”项比“自己或家庭联系”项高出两个百分点。这能说明,总体而言,在联系就业上学校比自己或家庭更重要。

3.“自己灵活就业”项的百分比,非师范专业要高于师范专业;而非师范专业中,应电专业要高于电信专业;师范专业中,07物专升本班高于05物本班。

六、毕业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打算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大部分选择“降低期望值”或“等以后视情况而定”或“自己创业”再或“自己家里联系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很少,尤其是物理学专业毕业生该项选择为零。这说明毕业生还是很期待就业的。

2.“自己创业”项的分析,与上文五大点三小点对应一致。这也说明我们问卷调查的真实可靠性。

3.对“降低期望值”项与“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这两大块,不同群体选择的百分比有较大差距。在“降低期望值”项,05物本班选择的百分比达58.2%,其次为应电专业的43.5%,最低是电信专业的27.7%;在“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达43.4%,其次为07物专升本班的42.9%,最低是05物本班的18.2%。这是否说明05物本班和应电专业的更迫于就业,而电信专业和07物专升本班的更有条件等待就业。

综上所述:1.相对该系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及专业结构和特点来说,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愿去边远地区、不愿到私营企业工作、有的工资待遇要求偏高、有的不愿意就业等。2.在就业意向的具体选项上,不同专业、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不同学历、不同学制的群体选择的百分比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12.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二

1 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对象。以泰安市三所高校———泰山医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0份,回收率为85%,剔除无效问卷5份,有效问卷165份,有效率为82.5%。

(2)调查内容。问卷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组成:(1)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学校、性别、收入、家庭状况;(2)就业意向,包括选择职业的途径,职业规划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如就业地区选择,就业方向和薪酬等。

(3)调查方法。本研究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政策和文件要求,合理选择问卷指标,选取的指标与大学生就业意向与影响因素息息相关。并经过情景模拟进行信度效度检验,收集大量文献资料。根据问卷回收、学生反馈,文献分析的整理完成此文。并运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的相关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根据得出的统计量和p值分析相关数据有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相关性。

2 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就业意向结果分析

(1)泰安市应届大学生毕业去向。表1表明:接近60%的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另有近25%的大学生选择就业,考研继续深造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选择就业仅为1/4,p值>0.05,三所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去向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2)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就业地点。从表2可以看出,中小城市大学毕业生毕业选择去地级城市的所占比例最高,占48.48%,其次是选择省会城市的,大约占30.91%,而选择城镇和农村的仅为3%,p值>0.05,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3)泰安市应届大学生的就业取向。表3显示,大学生首选就业方向,其中选择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占7.27%,学校及科研院所工作的最多,占比为30.91%,其他事业单位的占18.18%,国企的占15.76%,p值<0.05,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方向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校的学生的职业取向不同。

(4)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表4表明,不同大学生对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是不同的,期望值在3000~5000元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38.2%,就业薪酬期望值在2000~3000元,占总人数的20%,对就业薪酬没有绝对预期,所占百分比为25.5%,p值<0.05,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5)泰安市应届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从表5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有创业的打算,但是没有尝试过,占62%,尝试过的仅为8%,完全没有创意意向的占30%。p值>0.05,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

(6)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表6表明:58.3%的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感到悲观,另有33.7%的人认为一般,几乎没有人认为就业形势乐观。相比之下,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态度比较,表示乐观的占23.3%,一般的占58.9%,悲观的仅占10.4%。这说明很多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有担忧,但整体就业态度比较积极向上。

3 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1)性别对于大学生就业意向有影响。表7显示,性别对毕业去向、就业方向、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和创业意向影响的p值<0.05,性别对泰安市应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显著影响。

(2)家庭所在地区对于大学生就业意向没有影响。如表8,p>0.05,户籍所在地对泰安市应届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户籍所在地与大学生就业意向无关。

(3)党员身份对大学生就业意向有影响。如表9,通过做方差分析,党员身份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党员身份对泰安市应届大学生的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存在明显差异。

(4)独生子女身份对大学生就业意向有影响。表10表明,p值<0.05,这说明,独生子女身份与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有关。

(5)家庭年总收入对大学生就业意向没有影响。表11显示,家庭年总收入对泰安市应届大学生的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和创业意向的p值>0.05,因此可以知道家庭年总收入与大学生就业意向无关。

(6)文理科对大学生就业意向有影响。如表12所示,在文理科的变量中,从泰安市应届大学生文理科与就业意向选择关系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文理科的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对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分析文理科生对泰安市应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的影响,文理科生与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有关。泰山医学院的学生大多为医学生,医学生的本科培养需要5年,然后需要继续进修研究生才有资格当医生。山东农业大学的学生大多为理科生,专业设置主要有农学、园艺学、食品学等。泰山学院主要专业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旅游管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不同学校的大学生文理科不同,对应的专业不同,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就会存在差异。

(7)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大学生就业意向有影响。表13和表14,分别把父亲、母亲进行分组。结果发现: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就业地区选择和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有影响。父亲、母亲的职业对泰安市应届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父母的职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经济基础,有的父母比较开放,鼓励孩子创业并给予资金支持。

4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工作。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我国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合力,综合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7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70%,与2013年基本持平。[4]政府应继续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取消户籍政策,实现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用工制度等方面的平等。逐步消除由于制度不同造成的分割性权益。对主动投身农村和基层一线的大学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和薪酬。有过基层工作经历一定期限的可以有所补偿,对以后考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公务员实行加分政策。把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合理就业。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人才供需不均,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人才供不应求。政府应制定政策法规,规范就业市场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规范中小企业就业市场机制,对去中小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2)改变功利主义就业观。现在大学生就业普遍倾向于选择中心城市、收入高的职业,功利主义心态过重。基本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比有待提高。高校应对大学生做好心态、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如何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寻求就业出路,增加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把提高个人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使能力与薪资相匹配。

(3)鼓励自主创业。在这个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提高自主创业意识是社会的内在需求,也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实现自身价值。2014年4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14年5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民政部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明确规定毕业年度内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享受个体经营税收减免扶持政策。[6]国家、家庭和个人都应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对高校设置一定数额的创业基金,鼓励有杰出创业表现的大学生。决定自主创业者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特殊情况可适度放宽贷款额度。父母家人不该带着怀疑的态度:“他一个孩子,能行吗?”要在精神物质上鼓励孩子创业,不要被传统思想束缚,因为害怕失败风险而畏葸不前,做他们坚强的创业后盾。大学生自身应该对创业有一个宏观规划,提前做好市场调研,财务预算估计,选择好的思路以把失败概率降到最小。正确认识自己,以不拘一格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

(4)鼓励女性创业。调查显示:女生更偏向于选择政府机关、公务员等稳定的工作,缺乏冒险精神。已有研究表明东北女性创业人数高于男性,且比较成功。国家应采取优惠措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社会舆论应支持女性创业,家庭应给予相应支持。

(5)缓解独生子女就业压力。独生子女对就业起始薪酬期望值较高,就业压力较大。国家应颁布优惠政策适当安顿独生子女父母,独生子女在就业选择上可以更多地考虑自身兴趣和能力,缓解独生子女的就业压力,促进独生子女就业。

(6)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增强自身能力。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会影响家庭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应树立正确观念,相信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正之风是主流。大学生自身应多参加实践活动,增强个人能力,增加人力资本,为就业增加成功的砝码。

参考文献

[1]赵宇新.大学毕业生生存现状及破解之道[J].理论前沿,2014(7/8):17-26.

[2]温立强.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2013(9).

[3]王家健.“90后”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对策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5):76-92.

[4]张玉鹏.2015年大学生就业之路且行且珍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2):28-29.

[5]李慧.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J].旅游纵览(下),2013(10):240.

13.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我市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出炉。为及时了解当前我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近期,国家统计局抚州调查队在东华理工大学和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大学生就业意向快速调查,调查对象为随机抽选的100名应届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地域倾向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稳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注重发展空间、求职方式灵活多样等特征明显,但综合能力不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等成为就业短板。0S2b/Z0Z)i&`&q调查结果表明,有85.71%的大学生认为提高专业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工作;15.73%的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很担忧,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34%的大学生首选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他们认为工作相对稳定、收入有较好的保障、工作环境安逸、工作强度不大;有六成的大学生选择企业,其中,有29.17%的大学生选择电力、石化等能源行业,有33.33%的大学生选择金融、证券、保险行业和IT、通讯业,他们认为这些企业的收入较高、福利较好、工作压力适中,个人的发展前景尚可;仅有5.7%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调查报告《我市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出炉》。近五成大学生期望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2000-3000元之间,有27.14%的大学生期望薪酬为3000-4000元之间,仅有6.28%的大学生期望薪酬在4000元以上。有52.87%的大学生希望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就业,他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交通、医疗、信息等各方面设施齐全,个人发展空间更宽阔;有32.85%的大学生计划在家乡所在地城市就业,他们认为对家乡的环境熟悉,人际关系多,容易开展工作,也便于孝敬父母;选择中部大中城市的有12.86%;选择西部大中城市的仅为4.28%。有64.28%的大学生同意“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有67%的大学生表示在就业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空间;有58.57%的大学生选择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或者从事的工作和专业有关联。“~;I”t)E4o6@!r2A调查中发现,我市大学生就业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就业竞争力。有七成以上的的大学生认为除大学文凭外,“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奖学金证书”等各类相关证书有助于自己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单一技能、死读书、高分低能的毕业生已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缺乏实习经验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的理由。调查中有65.71%的学生认为对就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困扰着自己的就业。w+X(J:f!J1f(邓丽萍)4o8[1K"O,`&K,?一毕业就期望有这么高的薪酬,我工作了都10年了,都拿不到。1C$q,j.q.j期望值高没错,要努力奋斗踏实工作争取

14.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四

近日,衢州市就业局在衢州市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吸引更多人才回到衢州。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184份。其中男性85名,女性99名;学历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为大专本科毕业生。

调查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向仍较集中。有81.52%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首先考虑的是就业,找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8.70%的高校毕业生选择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还有9.78%的高校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深造,为日后就业加码。而在选择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中,大专毕业生的.比例比本科毕业生高出许多,占整个大专毕业生的12.66%。

就业观念转变明显。在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前,高校毕业生比以前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变化。调查中,69.57%的高校毕业生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选择从底层做起,逐步向目标奋斗。但仍有19.02%的高校毕业生抱着找工作应该“一步到位”的想法。

择业标准着眼未来。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考虑因素多样化,个人发展空间最受瞩目,有28.81%的高校毕业生选择个人发展空间,工资待遇退居第二,排名第三的是工作地点。与70年代人颇为不同的是,80后、90后更多地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寻找工作。

在选择就业单位性质时,排在第一位的为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高校毕业生们认为工作相对稳定、收入有较好的保障、工作环境安逸、工作强度不大。其次有25%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理由是国企收入较高、福利较好、工作压力适中,个人的发展前景良好。只有21.74%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或私人企业。“虽然民营企业仍排在党政机关及国有企业之后,但已经排在中外合资企业之前,说明民营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在人才竞争力上已不逊于外资企业。”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分析。

从对薪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薪酬观较为理性。49.46%的高校毕业生期望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在一3000元之间,有27.17%的高校毕业生期望薪酬为1000-2000元之间,仅有5.43%的高校毕业生期望薪酬在4000元以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和社会就业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心理上降低了薪酬预期,对待遇的要求也趋于理性。”

在就业地点选择方面,毕业生仍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大约有70.65%的高校毕业生希望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他们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就业环境好,交通、医疗、信息等各方面设施齐全,利于开阔眼界,个人发展空间更宽阔。有19.57%的高校毕业生计划在家乡城市就业,他们认为,近年来,衢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就业机会增加不少,家乡环境熟悉,人脉关系多,容易开展工作,也便于孝敬父母。选择西部大中城市的仅为3.26%,他们认为西部地区城市比较偏远,经济欠发达,个人未来发展的前景会受到限制。

15.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五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 各类卫生学校升级转型,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少, 专科毕业生逐渐成为主流群体。护理专科主要有普通高考专科、三校生升学专科和成人高考专科。为全面了解不同类型专科生就业意向, 结合医疗卫生就业市场需求, 使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本文针对近年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调查, 有助于学校掌握学生就业特点, 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针对各学校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 共调查538人, 其中男生62人, 女生476人。

2.2 工具

2.2.1 不同类型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

本问卷为自编问卷, 共发放问卷538份, 收回538份, 均为有效问卷。

2.2.2 调查问卷内容分类统计表

调查问卷共设置21个问题。收回问卷后按照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信息途径3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并绘制成表。

3 结果与分析

3.1 就业准备 (见表1)

调查显示, 不同类型的护理专科毕业生就业准备存在差异, 3种类型专科毕业生对于就业都充满期待, 已做好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准备;毕业生都希望得到就业指导和帮助;毕业生考虑继续提高学历的比例都相对较低, 反映其对于现状的满足。其中, 普通高考专科和三校生升学专科的学校, 对于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重视程度高于成人高考专科院校, 对毕业生就业帮助更大, 说明这些院校对于学生就业工作很重视。但总体来说, 各类院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需要加强[1]。

3.2 就业选择意向 (见表2)

调查显示, 3种类型毕业生对目前护理专业就业市场均有足够了解, 期望就业以所学专业为主, 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医疗单位就业, 对职业充满期待, 对就业充满信心。普通高考专科毕业生对就业医院级别期望值较高, 主要定位为三级医院, 而三校生升学专科和成人高考专科毕业生定位为二级医院, 符合目前就业市场现状。毕业生更愿意在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就业, 更多选择在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岗位工作, 只有少部分毕业生对于职业有更高要求, 希望有机会从事管理岗位工作, 或参加公务员考试。普通高考专科毕业生不愿意选择落后地区、部队医院基层卫生院就业, 更不愿选择私立医院就业, 这和实际就业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 说明毕业生存在就业观念不当等问题[2]。

3.3 就业信息途径 (见表3)

调查显示, 3种类型毕业生中大多数人高度关注就业, 并采取各种途径了解就业相关信息。总体就业难度较大, 成人高考专科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途径较多, 但主要依靠自己和家长, 学校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信息量很少, 说明学校在就业工作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以及信息不畅等问题。

4 讨论

4.1 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

(1) 护理专科毕业生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主力军, 做好职业规划是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充分发挥作用, 结合就业市场需求, 通过教育产出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医疗改革需要的人才。

(2) 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社会要进步, 个人要发展, 目前基层、社区卫生院以及私立医院、落后地区都需要大量的护理人才, 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更容易生存和发展, 更有机会取得成就, 更有机会实现人生价值。学校应鼓励毕业生到市场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4.2 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准备

4.2.1 职业素质准备

就业的先决条件就是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 这也是学校教学的目标要求, 通过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 强化临床实习, 促使毕业生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规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达到护理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为就业和职业生涯打好基础[3]。

4.2.2 心理准备

毕业生应做好心理准备,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便尽快适应工作。步入社会的心理教育也是学校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就业指导的必要环节和重要工作。学校应该安排专门的心理学教师, 或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 定期集中做好毕业生就业心理准备工作, 对于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应有计划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4]。

4.2.3 就业信息获取

学校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医护人才缺乏和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之间存在矛盾的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和医院之间沟通不畅。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 安排专人, 收集各类医院的招聘信息, 这样既有利于学校专业设置, 也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收集、甄别、归类就业信息, 并以一定形式公布, 使学生和家长获得更多、更好、更准确的就业信息, 更好地做出适合学生自身的就业选择。

4.3 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学校应和各类医疗机构、各地人才市场建立通畅的人才流通信息渠道, 建立人才双向选择的交流平台, 定期举办就业招聘会。要充分利用医院实习环节, 建立学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直通车, 建立公平的就业平台[5]。同时, 加大与医疗相关行业的沟通与交流, 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途径和平台。

当前医疗机构护理人才严重缺乏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学校在办学层次、教学质量等方面, 要紧紧围绕就业市场需要, 增强毕业生职业能力, 为其就业打好基础[6]。同时应加强就业指导, 拓宽就业渠道, 搭建就业平台, 解决医院需求不足与学校培养过剩之间的矛盾, 从而促进卫生职业教育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高职高专护理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18) :84-85.

[2]胡雯斐.关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就业情况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 (5) :30-31.

[3]郭盈, 范宇莹.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J].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 (3) :677-679.

[4]陈艳琛, 杨小芹.护理专科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辅导对策[J].当代护士, 2009 (9) :81-83.

[5]潘颖.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9) :130.

16.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范文 篇十六

摘 要:为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的就业工作,加强中医类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对教学、人才培养、政策制定等环节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中医学院2015届807名应届医学专业毕业生就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18.7%的医学生选择愿意去基层工作。户口所在地、对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性别、家庭收入、期望月薪、是否是党员、成绩排名等多个因素对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有影响。其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的发展前途、职称晋升、基层工作及生活环境差、收入低、得不到社会认同等。通过调查得出结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学人才的培养与医学生就业的融合是满足基层对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和拓宽临床医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学校应该加强教育引导,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择业观。

关键词:中医类毕业生 基层 就业意向 影响因素

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进了乡镇卫生院的门诊量,促进其发展,但同时也给本来就缺乏卫技人员的乡镇卫生院带来人才资源危机,这也是阻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国务院曾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当成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高校要想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策略,努力健全教学质量和社会评价体系,切实提高高校就业水平和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所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社会认可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基层缺乏人才的情况下,虽然国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城市社区和中西部地区服务,但医学生大多数择业停留在城市医疗机构。在农村卫生人才资源相对落后的云南,卫生人才的不足成为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针对我省的现实情况,现对我省中医类医学毕业生择业取向进行调查,以便为相关部门卫生人才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中医学院中医类2015届本科专业 807名 毕业生为调查对象,按专业总人数的80%进行随机抽样,抽取包括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护理学、针灸推拿学四个专业共807名应届毕业生作为样本。发出问卷807 份,回收有效问卷799份,有效应答率为 99%。问卷内容有五个方面:基本情况、期望的工作医院及薪酬、基层就业意愿、影响择业意向的因素分布情况、获取就业信息情况的分布。本研究定义的基层单位是指:村、乡镇、社区(不含城市中心社区)、三个藏区县及25个边境县(区)。

1.2 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自制《中医类毕业生基层就业观及影响因素调查表》,采用无记名方式自填封闭式问卷形式调查。同时,采用预调查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在正式调查之前,选取4个专业中各四个班共80人进行预调查,根据预调查反馈的信息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为进一步的正式调查提供了可行性。调查内容:①学生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户籍、年级、学习成绩、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父母亲文化程度等;②学生择业意向,包括城市选择、就业单位选择、医院级别、月薪期望等;③学生是否愿意去乡镇意向,包括愿意的原因、不愿意的原因、国家对于去基层工作的政策知晓情况。用 Excel 2003 和 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样本性别构成情况:男生和女生分别占33.4%和66.6%;专业构成情况:中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医护理学专业分别占40.7%、22.5%、20.4%、16.4%。

2.2 期望的工作医院及薪酬

调查对象期望工作单位的性质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医院,共占总样本量的70.6%,而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对象仅占18.7%、无所谓的占10.7%。关于期望薪酬的调查情况,集中在2000~4000元水平。调查对象选择2000~3000元占47.1%、3000~4000元占30.1%,选择1000~2000元和4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占11.8%和11.1%。

2.3 基层就业意愿

在此次调查的799人中,累计有149人(18.7%)表示愿意去基层卫生机构工作,其中有57人(7.1%)选择“很愿意去”;选择“不愿意”和“很不愿意”的共483人(60.5%);167人(20.3%)选择不确定。学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前四位原因分别为:①家是农村的,可以照顾家里,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45.8%)。②去农村锻炼自身能力,积累经验(27.9%)。③为卫生事业做贡献,有意义(16.3%)。④农村发展空间大(10%)。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前四位原因分别为:①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发展空间小(43.7%)。②工资待遇低(31.6%)。③工作环境差,仪器简陋(18.4%)。④交通、生活不便(6.3%)。

2.4 影响择业意向的因素分布情况

样本在就业单位选择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百分比从大到小分别为:对基层政策了解﹥薪酬收入﹥发展平台﹥工作环境﹥全家月收入﹥父母意愿﹥是否党员﹥地理位置﹥学习进修﹥单位声誉。其中户籍所在地是农村的,对基层政策了解的人以及是党员的更容易去农村工作,而对基层政策不了解、全家月收入及期望月薪越高者越不愿意去农村工作。有69.5%的同学认为有较好的发展是首要考虑的因素,16.4%的同学选择了有好的生活条件,有14.1%的同学选择了良好的人才政策及晋升平台。72.6%的调查对象表示对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及相关政策不大了解,7.8%表示完全不了解,只有19.6%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

2.5 样本获取就业信息情况的分布

60.7%的调查对象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网站,35.6%通过政府相关网站了解,而班主任指导的频率较低,仅占3.7%。当进一步问及就业信息的需求时,52.9%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招聘信息,分别有44.4%和43.8%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相关市场分析。

3 讨论

3.1 政府应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制及设施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条件较艰苦,这是制约医学生到基层的重要因素。《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和改进中医药院校教育,发挥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改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云南省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农村定向培养等政策。因此,应对农村高中学校加大这些政策的宣传力度,力求社会积极响应,吸引广大农村学生报考,同时完善配套政策。调查中,关于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原因的选择,有78.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薪酬待遇差,62.7%选择了发展空间小,58.2%选择了工作条件差等因素。不可否认,在医学生择业时,无论是薪金福利、工作生活环境,还是职业发展前景、社会地位等方面,基层医疗机构较之发达地区医疗机构明显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政府要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投入,应该有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与医学生基层就业对应:应放宽职称晋升条件,在基层晋升技术职称时,应注重实际能力。对自愿到基层就业的医学毕业生,可以提前定级,定级工资标准可高于同类人员,并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解决农村卫生机构的事业编制问题,保证能享受到与城市工作一样的工资待遇,提供培训机会等。

3.2 学校应加大对基层就业指导,形成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在基层就业宣传指导力度中对基层就业政策的认知存在不足,只有 19.6%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了解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而关于就业信息的获取途径,60.7%的调查对象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网站进行了解,35.6%的调查对象通过政府相关网站了解,这提示政府和学校的政策引导工作是中医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并且反映了当前两主体对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不能仅限于向学生提供招聘信息,举办就业讲座,还应针对基层就业指导,形成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首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基层就业意识的教育,通过对中医类学生就业市场的分析和提供就业政策等信息,如实地告知学生目前就业的实际状况,积极引导医学生到基层就业。其次,学校应引导广大中医类本科生接触社会,提高认识。在教学期间可利用高校在基层附属医疗机构的资源,让学生提前到基层实习体验,并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其认识到基层需要他们,基层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平台。

3.3 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工作环境及工作待遇抱有很大希望,期待工作之后全家会衣食无忧,过上富足幸福的生活。为此很多毕业生仍然将求职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将工资要求锁定在高水平。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适应市场需要,学校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类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就业心理辅导,深入了解毕业生就业心态及影响因素等,让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了解临床岗位及其他相关的医疗行业,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学生个人及家庭多方面的努力,毕业生就业工作才能迈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11〕210号).

[2]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

[3] 林其胜.困境与出路: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7(3):238-240.

[4] 张锦平,周梅,吴林雄,等.医学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206-226.

[5] 谭少明,李渊,侯宁,等.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择业趋向调查与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 1,19(1):54-56.

[6] 薛来兴.基层卫生人才需求与医学生就业取向的矛盾性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9):248-250.

[7] 黄泽娟,杨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渠道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1):14-15.

上一篇:新教师成长故事演讲稿下一篇:献给第26个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