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技术标准

2024-10-14

采矿专业技术标准(共13篇)(共13篇)

1.采矿专业技术标准 篇一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制图标准

采矿工程系

2011-5-19

2.采矿专业技术标准 篇二

弹性力学是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与土木工程专业相比, 采矿工程专业具有其独有的专业特点, 因为土木工程专业是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创建一个稳定的结构, 而采矿工程却是要通过掘巷、采煤等工作打破亿万年来一直稳定的地层, 然后开采人类所需的资源[1]。掘巷、采煤就是要打破原有稳定岩层的平衡, 而煤矿井下作业又需要平衡空间, 因此就要防止冒顶、片帮等危险现象的发生, 用锚杆、锚索、喷射混凝土、充填等等方法去维护它, 至少在煤炭回采期间保持一个平衡的空间。因此, 采矿的力学背景是如何打破平衡和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空间。

弹性力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结构严谨等特点, 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物理基础[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弹性力学时, 往往感到困惑、很难学, 而且上课能听懂一些理论、记住一些公式, 但是遇到具体问题时, 还是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因此, 笔者在采矿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少列大套公式、避开数学难点、多举与采矿工程密切相关的例题进行教学。

2 采矿工程专业弹性力学教学实践

弹性力学现有内容多是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相关的例子, 与采矿工程相关的例子很少, 但采矿工程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弹性力学的内容, 比如采场中顶板的受力破坏机理、立井井壁的受力及强度分析、直接顶的受力分析等, 因此在弹性教学过程中多引用此类工程实例, 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 (图1)

在平面问题直角坐标这一章中, 可以取老顶给定变形下直接顶的受力、变形情况[3]为例, 直接顶的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由于只研究直接顶的悬伸部分, 直接顶的左边界可简化为固定边界, 右边界假设为无载荷作用的临空面, 上边界为老顶施加给定变形的边界, 给出的是位移边界条件, 而下边界受支撑作用, 给出的是应力边界条件。因此在老顶给定变形情况下直接顶的响应是个复杂的应力与位移混合边界条件的力学问题。

在讲授平面问题极坐标解答及温度应力这两章时, 可以举冻结法施工的立井井壁为例[4]。采用冻结法施工的立井中, 井壁浇筑之后其强度的增长一般是在-10℃的温度环境下完成的, 此时内、外壁的温度几乎相等, 不存在温差, 但在冻结管拔出之后, 尤其在矿井的通风系统运转以后, 内、外壁的温差就明显起来, 一般情况下, 表土温度恢复至5~7℃, 而井筒内气温随着季节的变化一般在10~30℃, 井壁的内、外壁温差也可达15℃, 因此, 由此而产生的井壁温度应力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如图3所示, 此种状态下的井筒, 其径向面上的温度是关于轴线对称分布的, 因此属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 通过弹性力学知识可以求解得到其应力表达式。

在薄板理论这一章时, 可以以基本顶的受力破裂为例。一般假设坚硬基本顶岩层是一种层状连续弹性介质, 将上覆顶板岩层自重引起的作用看作为均布荷载, 则在煤层开采后的悬露结构可以看作是“弹性薄板”结构。根据开采情况及支护的条件, 可以将基本顶岩层初次断裂前假设为以下四种情况[5]:a.四边固支;b.三边固支, 一边简支;c.两边固支, 两边简支;d.一边固支, 三边简支, 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弹性薄板小挠度的理论进行求解计算的, 对矩形顶板岩层的初次垮落和周期垮落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3 结论

弹性力学是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与其它专业相比, 采矿工程专业具有其独有的专业特点, 采矿的力学背景是在地下如何打破原有平衡和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空间。弹性力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结构严谨等特点, 往往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物理基础。因此, 笔者在采矿工程专业《弹性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通过尽量少列大套公式、避开数学难点、多列举与采矿工程密切相关的例题进行教学, 实践证明此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弹性力学是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与其它专业相比, 采矿工程专业具有其独有的专业特点, 结合《弹性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弹性力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关键词:弹性力学,采矿工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小荷.采矿工程中力学问题的特点[J].科技导报, 1995, 4 (1) :24-26.

[2]杨桂通.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高峰, 钱鸣高, 缪协兴.老顶给定变形下直接顶受力变形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 02:145-148.

[4]经来旺.表土沉降对井壁强度的影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0, 02:104-108.

3.论采矿专业英语翻译学习方法 篇三

关键词:词汇;采矿专业知识;金森达项目报告

一、为什么学习采矿专业英语

学员通过学习,能够阅读和理解采矿工程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词汇和英文著作,能够借助词典或其他辅助工具翻译相关的专业文献,进而能够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的动态,满足工作需要,特别是去国外工作,成为国际性的采矿英语人才。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可供从事地质勘探、矿业生产管理、矿山设计研究、矿产资源评估以及其他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员如何学习

如果不是采矿专业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再对应学习英文资料。选修课程要求有大学英语、弹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爆破工程、建筑材料等。采矿专业基础英语,内容包括地质年代、地质构造、地质勘探、测量、矿图等方面的内容,规划、设计等等,最后我们学习如何写英文摘要。采矿专业的学员学习起来相对容易,财务和机械类学员要吃力得多。

四、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要将词汇与专业背景知识作为两大重点

例如,通风这一节中,

1.先深刻理解并记忆重点词汇的用法

例如,风机:Ventilation fan;回风井:Return shaft;进风井:Intake shaft Working face In take working;回风巷道:Return roadway。

2.大声朗读课文

朗读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问题,将难句单独提出来分析、翻译。

3.翻译中要注意英汉翻译技巧运用

五、实践出真知

去年我们采用金川公司在非洲刚果金的项目《金森达项目英语》资料,学员翻译中有很多困惑,这里仅就开篇的一个小节当中学员遇到的两个问题举例说明。

特点:

1.为什么使用很多被动语态?

解析:被动语态主要是用在科技类的文章中,再就是被动语态一般也是一种强调,因为科技类的文章需要强调结果,淡化主语,这是这种文体所要求的。

2.有的资料为什么用词不标准?

解析:各个国家的人是不一样的,但这个影响不大。

所以,当我们翻译这些国外项目资料的时候,我们理解,只是理解表面意思和语境,至于心里,真的是揣测,这就是为什么文学作品会有多个版本。再比如,说古巴人的英语更别扭,我们就不能说作者应该怎么写的问题。另外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非常大。

例如,刚果金的英语,有个小孩没穿鞋,说他鞋哪去了,按照我们来说:应该是丢了,不见了lost,missing,但是人家用的是vanish,你有啥办法。vanish有等于零的意思,也就是他那个鞋烂的不能再穿了,穿上跟没穿一样。所以,语境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翻译的标准是信、雅、达,标准里面有一个原则就是要忠实原文,也就是我们在理解的时候,要尽量按照别人的意思、意愿来理解。对于英语语言专业的工作者来说,要加强采矿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要理论联系实践。

参考文献:

[1]琼·平卡姆.中式英语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05.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05.

[3]冯庆华.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2.

[4]朱庆.科技英语翻译思维探索.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09.

4.采矿专业导论论文2 篇四

采矿工程专业系地矿类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际上采矿专业出现较早,在西方产业革命期间已规模初具,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在1909年于中国矿业大学成立该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采矿界的工作者多年来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采矿工程专业主要学科课程有物理学、理论力学、采矿学、岩石力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等,开设院校有中国矿业大学、重庆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龙岩学院等。

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的高质量水平的理论研究。国际上各个国家由于其采矿业生产过程中的龙头地位,对此历来极为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埃及开罗大学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均在采矿工程专业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采矿工程专业和自动控制、系统论、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紧密结合,较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采矿技术的巨大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鉴于采矿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龙头地位,世界各国均对其理论研究和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极为重视。各国采矿工程专业人士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思想,系统的观点等一切先进技术和理论在采矿研究中大胆进行探索,大大地促进了采矿工程安全化、经济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传统的采矿业因其不成熟、不完善而导致的生产力水平低、效率差环境污染严重等现象,由于理论的研究而得到了缓解。向自动化、环保化发展的专业发展动态和趋势业已形成,并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取得了大量的应用和推广。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是指赋存于地下或地表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呈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具有现实或潜在经济价值的天然富集物。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规定,“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态、液态、气态的自然资源”。这两个定义是一致的。其内涵为:矿产资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是天然产出于地表或地壳中的原生富集物;产出形式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既包括已经发现的对其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特征已取得一定认识的矿产,也包括经预测或推断可能存在的矿物质;既包括当前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也包括将来可能开发并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

按其特点和用途,通常分为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三大类。它是发展采掘工业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品种、分布、储量决定着采矿工业可能发展的部门、地区及规模;其质量、开采条件及地理位置直接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采矿工业的建设投资、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及工艺路线等,并对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初加工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工和建材矿产资源等)以至整个重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有重要影响。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与工业结构特点。矿产资源的利用与工业价值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有紧密联系,随地质勘探、采矿和加工技术的进步,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种171个。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四大类。中国矿产资源总体查明率平均为36%,其中铁、铝土矿查明率分别为27%和19%,待查明矿产资源潜力巨大。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表明,中国石油地质探明率为26%,勘探处于中期阶段;天然气探明率为15%,勘探处于早期阶段。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3日在此间说,“十一五”期间,全国地质勘察投入3708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839处,多数重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有新的增长。石油、天然气、煤、铁、铜、铝、铅、锌和金等重要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中国已成为矿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钢、十种有色金属、水泥等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自2006年到2010年,中国煤炭产量从25.3亿吨增至32.4亿吨,增长28%;原油从1.85亿吨增至2.03亿吨,增长10%;天然气从586亿立方米增至968亿立方米,增长65%;铁矿石从5.9亿吨增至10.7亿吨,增长82%,以最终实现利民利得财富的开发。

采矿业指对固体(如煤和矿物)、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产生的矿物的采掘。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均属本类活动。还包括使原料得以销售所需的准备工作。但不包括水的蓄集、净化和分配,以及地质勘查、建筑工程活动。在我国采矿业中,煤炭开采行业占主体地位,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和煤炭勘探活动。指对地下或露天烟煤、无烟煤的开采,以及对采出的烟煤、无烟煤及其他硬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

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

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

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

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褐煤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各煤类的主要特征和用途

1.褐煤

它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其特点是水分高、比重小、挥发分高、不粘结、化学反应性强、热稳定性差、发热量低,含有不同数量的腐殖酸。多被用作燃料、气化或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用来提取褐煤蜡、腐殖酸,制造磺化煤或活性炭。一号褐煤还可以作农田、果园的有机肥料。

2.长焰煤

它的挥发分含量很高,没有或只有很小的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不超过5mm,易燃烧,燃烧时有很长的火焰,故得名长焰煤。可作为气化和低温干馏的原料,也可作民用和动力燃料。

3.不粘煤

它水分大,没有粘结性,加热时基本上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发热量较小,含有一定的次生腐殖酸。主要用作制造煤气和民用或动力燃料。

4.弱粘煤

水分大,粘结性较弱,挥发分较高,加热时能产生较少的胶质体,能单独结焦,但结成的焦块小而易碎,粉焦率高。这种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和动力燃料。

5.1/2中粘煤

它具有中等粘结性和中高挥发分。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原料,也可以作为气化用煤和动力燃料。

6.气煤

挥发分高,胶质层较厚,热稳定性差。能单独结焦,但炼出的焦炭细长易碎,收缩率大,且纵裂纹多,抗碎和耐磨性较差。故只能用作配煤炼焦,还可用来炼油、制造煤气、生产氮肥或作动力燃料。

7.气肥煤

它的挥发分和粘结性都很高,结焦性介于气煤和肥煤之间,单独炼焦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液体化学物质。最适合高温干馏制造煤气,更是配煤炼焦的好原料。

8.肥煤

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和中等及中高等挥发分,加热时能产生大量的胶质体,形成大于25mm的胶质层,结焦性最强。用这种煤来炼焦,可以炼出熔融性和耐磨性都很好的焦炭,但这种焦炭横裂纹多,且焦根部分常有蜂焦,易碎成小块。由于粘结性强,因此,它是配煤炼焦中的主要成分。

9.1/3焦煤

它是介于焦煤、肥煤和气煤之间的过渡煤,具有很强的粘结性和中高等挥发分,单独用来炼焦时,可以形成熔融性良好、强度较大的焦炭。因此,它是良好的配煤炼焦的基础煤。

10.焦煤

具有中低等挥发分和中高等粘结性,加热时可形成稳定性很好的胶质体,单独用来炼焦,能形成结构致密、块度大、强度高、耐磨性好、裂纹少、不易破碎的焦炭。但因其膨胀压力大,易造成推焦困难,损坏炉体,故一般都作为炼焦配煤使用。

11.瘦煤

具有较低挥发分和中等粘结性。单独炼焦时,能形成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较好,但耐磨性较差的焦炭。因此,用它加入配煤炼焦,可以增加焦炭的块度和强度。

12.贫瘦煤

挥发分低,粘结性较弱,结焦性较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很多。但它能起到瘦化剂的作用。故可作炼焦配煤使用,同时,也是民用和动力的好燃料。

13.贫煤

具有一定的挥发分,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没有粘结性或只有微弱的粘结性,燃烧火焰短,炼焦时不结焦。主要用于动力和民用燃料。在缺乏瘦料的地区,也可充当配煤炼焦的瘦化剂。

14.无烟煤

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火苗短、火力强。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制造电石、电极和炭素材料等。那么,身为采矿专业新鲜血液的我们,应该怎样学习知识以适应未来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呢?首先,我们要学好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课本是我们接触知识的最近渠道,把握这一渠道对我们的学习极为重要,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也极为有利。其次,我们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学习关于采矿专业的知识,通过学习来丰富自我,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学时的理论家。同时,我们还要走出理论的框架,到真实的矿井中就能躬行实践,通过切身的实践,逐步使自己完成由理论家到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的转变。最后,我们还要多多与人交流,吸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在交流中完善自己。另外,我们还应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每一项工作都有好多个步骤,需要形形色色的人去完成,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团结他人,才能够将任务高质量的完成。

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中国的煤炭工业将在我们手里走上新的征程,将会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这是我们坚持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奋勇拼搏的动力。

【参考文献】[1]《百度文库—采矿概论简介》

2008-06

[2]《青云煤化有限公司官网工作报告》

2009-03 [3]《中国煤炭工业网历史文献记录》

2008-04 [4]《2011现代采矿手册》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1-09-08 [5]《互动百科网煤炭工业文献记录》

[6] 《中国近代煤炭工业发展史》 张钦礼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1

[7]《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张荣立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5 [8]《煤炭企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实施指导手册》

赵峰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8-7 [9]《中国煤炭工业年鉴-2005》

中国煤炭信息研究院

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10 [10]《CEI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煤炭业》 年鉴出版社

年鉴出版社

2006-9 [11]《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 赵铁锤 煤炭工业出版社

5.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篇五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对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建立全面、系统的认识。

2、熟悉回采工艺及劳动组织与计划,了解矿井的生产和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3、收集毕业设计资料。

二、实习内容

1、开拓部分实习。通过参观,报告及阅读有关资料了解矿井的开拓布置及全矿井的生产系统。

2、回采工艺与巷道布置实习。通过参与工作,熟悉操作方法,了解和分析整个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循环作业的安排及采煤方法的各参数;了解区、队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掌握采区的巷道布置,各生产系统,巷道维护,采煤机械化及安全技术措施,收集采区及工艺资料。

3、运输、通风、排水及经济部分实习。通过参观、阅读资料,了解各个部分系统、设备及工艺情况(指系统和设备能力是否合理)。

三、实习地点

根据实习的要求,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安排在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国投新集公司等单位实习。

四、实习计划安排

1、开拓部分实习(2周)

①听取生产矿井技术人员的矿井生产发展情况介绍。

②参观矿井工业广场。

③下井参观井底车场及硐室布置,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布置。④熟悉矿井地质资料。

2、回采工艺与巷道布置实习(6周)

① 采煤工作面工艺以及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编制。

② 掘进工作面工艺以及作业规程和技术措施编制。

3、矿井通风与安全实习(3周)

① 矿井通风系统及采区通风方式。

② 矿井瓦斯治理及水、火的防治。

4、矿井机电设备实习(2周)

6.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篇六

前言

在采矿工程进行的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锚喷支护技术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整个工程不能顺利进行,开采质量达不到标准。对该项技术的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对于整个采矿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使用锚杆支护的作用

当前采矿工程中最常使用的就是锚杆支护技术,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下面我们就对这些作用分别进行阐述。

1.1悬吊作用

悬吊作用是锚杆支护技术在采矿工程中表现出来的最为直接的作用。当采矿工程中出现了老顶比较坚固,新顶比较脆弱的情况下,锚杆就能够将底部的岩层悬吊到老顶上,这样就能够承担起岩石的重量从而保证巷道的稳固性。该种作用具有十分现实的价值。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巷道的上面如果没有坚固的顶层,锚杆也能够起到悬吊的作用,这也表明了不论是什么情况,锚杆都能够起到支护的作用。

1.2锚杆的组合梁作用

组合梁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能够和悬吊理论相结合,发挥出更好的作用。该种理论更加适合多层的有一定厚度的岩层造成的巷道顶板,工作原理则是巷道内的岩层没有可以悬吊的点,这时就可以借用锚杆的拉力实现把多层岩层组合起来,进而起到支护作用。同时还可以借用锚杆本身的抗剪能力,组织层与层之间的错位现象,有效地避免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变形现象,提高了巷道顶板的稳固性和强度。虽然这一理论得到了实践的证实,但是工程中应用到的情况非常少,所以也没有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的数据。这就使得该项作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3锚杆的减跨作用

当采矿工程中的巷道顶板岩层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我们可以使用锚杆作为顶板的支撑点,这样就等于把顶板两端的岩层相连接,起到了一定的减跨作用,减少了顶板的挠度,同时顶板的弯曲应力也有所降低,提高了顶板的稳定性。这个理论的提出主要依据就是锚杆的悬吊作用,但是该种方法并不能够提供相关的锚杆支护参数设计方法。

2影响喷锚支护效果的因素

2.1影响锚杆支护质量的内在因素

2.1.1树脂锚固剂质量的影响树脂锚固剂是锚杆支护技术应用中必须使用到的物质,该种物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锚杆支护的质量,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该物质。

(1)包装纸的影响。树脂锚固剂的外包装大使用醋酸纤维纸,这种纸不能受潮,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具有很大的脆性,同时柔韧性、抗水性能极差。这就使得在运输树脂锚固剂的时候,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锚杆支护的质量。

(2)填料的影响。锚固剂本身是由大量填料组成的,其材料为白云粉和石英砂。在混合的时候如果不均匀就会导致填料表面的吸湿性不一致,所以填料的配比度以及量的多少都应该注意,保证锚固剂的质量。

(3)温度的影响。温度对于锚固剂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温度越高需要的凝胶时间就越短,反之则越长。因为井上和井下的温度以及不同季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都会影响到锚固剂的质量。

2.1.2锚杆杆体质量的影响锚杆杆体是由圆钢或螺纹钢加工而成。影响锚杆体质量的因素有两个。

(1)锚杆杆体及螺母的材质达不到标准要求或尾部丝扣及螺母丝扣的精度和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

(2)焊接杆体的焊口及左旋锚杆的圈焊口处破坏了杆体原来的韧性,使得杆体受拉时被损坏,当巷道压力大时,将会切断或拉断锚杆杆体造成冒顶事故。因此,在焊挡圈时不得烧坏杆体,同时除材质达标外,尾部丝扣可采用滚压工艺。

2.2影响锚杆支护质量的外在因素

锚杆的施工主要靠人工操作完成,不仅工序多,而且要求也非常严格,无论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锚杆的支护质量。

2.2.1锚杆眼质量的影响锚杆眼的.眼深、角度、孔内粉尘或积水、孔径等都是影响锚杆支护质量的重要因素。

(1)锚杆眼深度的影响。锚杆眼的深度是保证锚杆杆体锚固长度的重要因素。当锚杆眼超过设计眼深时,锚杆杆体插不到眼底,树脂药卷不能全部搅拌,降低了锚固力,不利于集中锚固。当锚杆眼小于设计的眼深时,锚杆外露过长,降低了锚杆的预紧力。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控制钻孔深度。

(2)锚杆眼角度的影响。锚杆的安设角度是保证锚杆杆体锚固深度的重要因素。若不严格按要求角度打锚杆眼,将不能保证锚固端锚入规定层位,不能保证锚杆悬吊作用的发挥,使锚杆的整体支护效果降低。

(3)锚杆眼内粉尘和积水。锚杆眼内的粉尘和积水若清洗不净,相当于在锚固剂配料中加入了粉尘和水,从而削弱锚固剂的强度。因此,安装锚杆前应先把打好的锚杆眼用压风把里面的岩粉或积水吹净,以保证锚固剂的强度。

2.2.2锚杆安装的影响锚杆杆体一般采用左旋麻花圆钢锚杆或左旋无纵筋高强度螺纹钢锚杆,在装入锚孔内搅拌时,应按顺时针方向搅拌,这样锚固段密度不断增大,锚固力也就越来越大。反之,将导致锚固剂向眼外推出,降低了锚固力。同时,安装好的锚杆应有一定的预紧力,一般预紧力矩应在140N/m以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锚杆主动及时支护的优点,所以,安装锚杆时应待树脂凝固后,按要求及时拧紧螺母。

3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

3.1巷道围岩的强度

通常而言,软弱围岩易发生变形并受到破坏,因此想要维持其稳定性相对困难一些。随着围岩强度的不断增大,其承载能力随之增强,但是当围岩的强度超过某一定值后,随着围岩强度的改变,其顶板的移近率的变化很小,这主要是由于围岩的自承力可以将部分及所有荷载进行承担。

3.2地应力

地应力主要包括自重应力以及地质构造应力等等。地应力大小也直接影响着巷道围岩的变形及破坏程度,因此也是巷道锚杆支护技术施工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自重应力的大小同岩层的容重及其埋藏深度有关,若埋深增加,则围岩的变形量也随之增加,因而其稳定程度会逐步减弱。对于地质构造应力而言,其地质构造越发育,围岩完整性则越差,因而稳定性也越差。

3.3采动集中压力

对于回采工作面压力而言,其前后的采动压力同直接顶、老顶强度密切相关。直接顶厚度同采高比越大,其老顶的压强越小,对于邻近巷道的影响也越小。若其比值大于某值之后,老顶垮落错动将不会对巷道造成太大影响。煤层的超前压力会对巷道的围岩产生较大影响,再加上采动压力的叠加,因而两侧的采空巷道所受影响远远超过一侧的巷道。

3.4巷道断面的形状及其尺寸

当在原始岩层中开凿巷道时,由于,围岩的应力会随着开凿的进行不断发生改变,这就使得巷道的断面形状也在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锚杆支护及时来适应不断变化的断面形状,这样就能够保证巷道顶板的稳固性。在采用锚杆支护及时的时候如果顶部和底部的岩石强度不大可能形成一些受到应力作用而产生的小裂纹。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我们发现巷道的宽度不断增加,那么顶部和底部也会随着不断增大,而随着巷道高度的增加,两边的距离也会不断减小。针对平顶型的巷道,围岩只要会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且通常对巷道两边的上下部位作用明显而且这种作用的强弱和巷道的高度和宽度有很大关系,宽度也大,剪切力的破坏就越大,高度的增加也会造成破坏增大。为了保证采矿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的增加,就必须深入了解锚杆支护技术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不仅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同时还应该使其在工程实践中被应用。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出新的理论,找到影响其发挥的关键因素,并针对该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尽快地找到解决的办法。该种技术主要被应用在采矿工程中的巷道建设,为了能够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进而促进矿产事业的不断进步。

4提高煤矿锚喷支护质量的措施

(1)建立一套合理的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锚杆支护技术的设计方法,特别是近几年采矿工程的不断发展,更是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锚杆支护设计方法。

(2)选择合理的锚喷支护结构。由于地下岩层构造十分复杂,有时地质条件和人们预想的并不一致,所以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应该选择最佳的锚喷支护技术,实现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支护结构。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性能强的支护结构,满足不同地质形态的需要。

(3)只有深入了解锚喷技术的原理才能够不断进行完善。通过研究高强度的锚喷支护相关的材料,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法。

(4)煤层巷道中采用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进行补强。当前采矿巷道出现了断面很大的现象,而且围岩因为松软而容易变形,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支护技术并不能够达到相关规定,所以我们可以使用锚杆和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方式,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二者的支护能力,同时还能够取长补短,实现最佳的支护效果。

7.浅析现代采矿理念及充填采矿技术 篇七

随着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新的发展观和理念。可持续发展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即社会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以及生态可持续。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即社会可持续, 并且以经济可持续作为核心, 将生态可持续作为前提和基本保障。生态可持续的目的是促进和维护生态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和实现, 主要体现在环境容量和资源环境两个方面, 基于生态环境的有限条件而开展。而生态可持续的实现, 则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并循环利用资源, 其中高新技术更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采矿产业在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 对生态和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因此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采矿产业中, 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用现代化的绿色采矿模式, 使矿山企业将经济因素、人文环境、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统一的工业系统。

2 传统采矿理念及其后果

传统的采矿模式下, 人们较为忽视矿床开采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只注重了经济利益的获取, 将采矿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前端工序, 不重视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 并将其视为末端工序。在这种采矿理念下, 矿区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 甚至于出现重大危险源后才采取相应的末端治理。没有做到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开发的相互协调, 没能从每一个工序入手, 解决开采和环保之间的矛盾问题。

2.1 资源浪费与资源不足

当前, 我国在市场资源配置和利用程度之间存在很多矛盾, 短缺矿产的资源利用程度远远低于优势矿产。很多矿山企业仅仅重视短期利益的获得, 对于优势矿产资源过度利用, 开发强度过高。而与之相对的, 矿产资源的后备资源却存在不足, 对优势资源的地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的很多矿山企业成立的时间较早, 经过多年来的开采和利用, 超过一半的矿山进入到中晚期。此外, 很多企业现有的装备较为落后, 技术水平不高, 资金也不够充足, 导致矿山深部找矿以及生产勘探受到影响, 不利于矿山企业的发展。

2.2 开采区地表塌陷造成的破坏

2.2.1 对地形地貌的破坏

采煤造成的沉陷会使地形地貌的稳定性下降, 地表变形, 导致塌陷坑和地裂缝的产生, 并形成地表移动盆地, 即比采空区面积还要大的, 位于采空区上方的洼地。这种洼地对于土地的原有形态造成了破坏, 严重的情况下, 甚至会使土地质量下降, 地面长期积水, 地表下沉到潜水以下, 失去使用的价值, 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即使破坏的程度较轻, 也会使地面起伏不平, 不利于灌溉和耕种。地表裂缝的存在使岩体和土地的连续性遭到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 不利于耕种, 同时也容易发展成为重大地质灾害的危险源。

2.2.2 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因采空塌陷而导致的地表变形, 使土地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 土壤酸化, 土地的自然形态也发生了改变, 逐渐形成干旱地或者沼泽地, 使土地的质量下降甚至失去使用的价值。

2.2.3 对水资源的破坏

人为疏干排水是传统的采煤系统所采用的方法, 这种方式下形成的导水裂隙会自然疏干煤系的含水层, 使地下水源干枯, 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采空区沉降还会使机井、水渠、地面河道和池塘发生变形甚至干枯, 给矿区居民的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出现饮水困难的问题。

3 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

为了解决煤炭开采造成环境问题,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 提出了煤炭绿色开采的概念, 目前绿色开采的技术框架已经初步建立。绿色开采模式所涉及到的资源是比较广义的资源, 涵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如矸石、地下水、煤、土地、瓦斯等。绿色开采以减少采煤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为目的, 因此要形成一种全新的开采技术, 使环境和资源能够相互协调, 从而在开采的过程中减轻或者避免因开采煤矿而引发的各类不良影响, 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1 绿色采矿模式与充填技术

通过分析绿色开采的理念可知,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采矿模式应具备三个要素, 即废料排放小、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地表不受破坏, 而绿色采矿的主体技术则是充填采矿工艺, 也是矿山固体废料处理的有效方法。充填采矿技术不仅可以改善采矿应力环境, 还能够有效消除地表下沉的现象,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有效保护环境。除此之外, 充填采矿技术的适用性很强, 可以适应各类复杂的、难开采的矿床, 能够降低固体废料的排放, 如废石尾砂等, 甚至能够实现无废开采, 消除采矿末端处理。

3.2 充填采矿技术的降排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充填工艺技术也获得了飞快的发展, 充填采矿方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充填采矿的意义和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矿山开采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 大量工业废料也因此产生, 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同时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利用充填工艺将工业废料深埋在地下, 可以改善环境, 并实现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目前, 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了典型的无废料排弃的矿山, 由此可见, 充填采矿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毫无疑问, 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其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工业固体废料回填到地下, 这是矿山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改善矿区环境、减少污染的有效途径。

3.3 充填采矿技术消除地表下沉与改善采矿应力环境的功能

利用充填技术快速、有效地充填采空区, 可以及时支撑采空区围岩, 阻止和抵抗围岩进一步变形, 防止大幅度的位移发生。充填体可以明显改善采空区周围二次应力分布状况, 提高矿柱围岩自身的稳固性。通过充填可以快速形成新的工作面, 为后续作业创造条件, 缩短采充循环周期, 实现强化开采, 提高采矿综合生产能力。充填体可以减缓地压能量的释放速度, 避免或减轻深部冲击地压的发生。

3.4 充填采矿的研究方向

矿山固体废料充填采矿工艺是绿色采矿的主体支撑技术。基于当前充填工艺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尾砂与废石仍然是矿山充填的主体骨料, 而且尾砂排放量更大。因此, 应着力研究并推广尾矿干排技术。重点研究尾矿高效回填采空区大规模工程化过程中尾矿低成本浓缩技术、尾矿高浓度大泵量井下输送技术、采空区快速充填关键技术和井下充填污染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1]乔登攀, 程伟华, 张磊.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1 (2) .

[2]王秉智.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研究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 (13) .

[3]徐振刚, 刘钧.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21) .

[4]胡启勇.对现代采矿理念与充填采矿法的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 (3) .

[5]叶祥晖.现代采矿理念和充填采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21) .

8.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特点及应用 篇八

【关键词】采矿技术;特点;应用

矿产资源的开采与挖掘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采矿技术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采矿效率的高低,同时采矿技术还对采矿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在采矿过程中,由于不同的采矿技术在采矿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实际采矿作业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应用采矿技术,这样才能极大的提高采矿安全,提高采矿效率。

1.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特点

在采矿作业中,采矿人员必须对采矿技术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各个采矿技术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加安全、快捷的开展采矿作业。采矿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采矿工作的原料是矿藏本身,这就说明采矿工作的地点不会人为转移,是固定的,由于矿产资源是经过长时间的沉积逐渐形成的,因此,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对于采矿过程中使用的采矿技术,直接影响到采矿人员的生产力,所以采矿技术与采矿生产效率、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强的联系。

(2)在进行采矿时,具有很強的流动性,在采矿过程中,不管是采矿人为开采的模式,还是采用机械开采的模式,都会随着开采进度发生变化。同时在采矿作业过程中,必须保证挖掘、采准、回采等工作的紧密配合,如果采矿的各个环节没有配合好,就会造成采矿失调,从而对采矿工作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3)矿产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采矿深度的增加,采矿过程会越来越难,同时采矿的工作条件也会更加恶劣,在进行采矿作业时,会发现矿产资源的质量越来越差,从而极大的降低了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有效地改善这种现象,必须创新采矿技术,从而提高采矿效率。

(4)矿山本身的赋存条件比较复杂,资源分布很不均匀,加上采矿作业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采矿过程中,存在很强的风险。采矿作业本身具有安全风险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特点,不管是开展地面采矿工作还是开展地下采矿工作,都需要投入很高的成本,这也会对采矿效益造成影响。

2.采矿技术的重要环节

在采矿过程中,对于矿石运输环节,需要利用堆栈、矿仓均匀的混合矿石,同时还需要将在巷道中剥离、掘进环节产生的废弃石运输到废石处理场所。而在采矿环节,对于不同的矿山、采矿条件,采用的采矿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对于不同的采矿技术,其采矿设备、作业流程、巷道等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采矿技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采矿作业时,其关键环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矿人员和采矿设备会随着采矿的进度发生变换,因此,采矿作业的地点虽然固定,但不存在具体的采矿位置。采矿人员在开展采矿作业时,必须保证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这样才能为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在开展采矿作业时,由于矿体赋存条件、品位分布、形状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在采矿过程中,矿山的工业储量很可能发生极大的变动,因此,在进行采矿设计时,很难实现统一化、标准化。

3.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在极大的增加了我国能源的需求量,也促进了我国采矿技术的发展,这就为采矿作业的开展提供了很强的选择性。在采矿过程中,需要根据矿产条件、地质条件等各项因素,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采矿技术,同时还要保证采矿技术的科学、完善,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采矿工作中,常用的采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3.1机械化开采法

目前,在我国采矿过程中,机械化开采法的应用最为广泛,对于机械化开采方法,根据其作业模式,可以分为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情况,其中露天开采是将覆盖在矿体表层的岩土层剥离,然后从上到下依次进行开采,采用露天开采时,矿产资源大多暴露在地表,这对机械化开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极大的降低矿石贫化率,减少矿石损失,提高采矿安全性,降低采矿成本,增加采矿效益,如果在地下开采过程中,遇到矿体岩土剥离量大、赋存度深等现象,地下开采的效益必然会比露天开采的效益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节能环保的理念也被应用在采矿过程中,对于地下采矿采用的采矿技术,也逐渐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目前,常用的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地下采矿技术具有处理尾矿污染、降低采矿对环境的破坏等作用,能极大的改善采矿区域的生态环境。

3.2特殊采矿法

在不同的矿山条件下,采用的采矿技术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一些特殊的矿山,则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采矿技术,从而有效地提高采矿效益。常用的特殊采矿法有物理采矿法、化学采矿法、海洋采矿法等,其中物理采矿法、化学采矿法的原理是,利用特殊溶液溶解出矿体中有用的成分,然后将这些有用的成分从地下运输到地面上,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有用的成分提取出来,物理采矿法和化学采矿法的最大特点是效益好、投资成本地、工作环境比较好等,但物理采矿法和化学采矿法只能应用在金属矿物、盐、碱等中。

对于矿产资源,不仅在陆地上有很高的储备量,在海洋中也有丰富的储量,因此,对于海洋中存储的矿产资源,就需要采用海洋采矿法进行采矿,但由于海洋采矿法具有采矿安全风险大、工作环境恶劣、投资成本高等缺陷,海洋采矿法在我国的应用还比较少,但随着能源短缺的加剧,海洋中的矿产资源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海洋开采技术的研发,对我国矿产行业的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3.3填充法

填充采矿法是随着采矿作业的推进,将实现确定的填充材料运输到采空区,利用这些填充体对回采作业进行保护,从而获得良好的采矿效果,极大的提高采矿安全。填充采矿技术是一种人工支护采矿技术,具有采矿效率高、安全性高、适应性好等特点,在开采深度比较高的作业中,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在实际开采过程中,采矿人员需要真正的了解和掌握填充采矿技术的原理、要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4.总结

在采矿过程中,采矿技术的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采矿安全及采矿经济效益,因此,在实际采矿工作中,采矿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采矿技术,并不断积累采矿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采矿质量,提高采矿效率,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郝建平,刘磐.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106.

[2]杨秉胜.浅谈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02):177.

[3]刘志康.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04):141-142.

[4]马杰.论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22):106-107.

9.国家奖学金申请书 采矿专业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您好!我是采矿工程系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的xx。2009年9月很荣幸的成为我校的一名新生,在激动与兴奋的心情中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在这3年里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我觉得这次能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实在是非常让人欣慰。我认为在各方面均符合优秀学生的评选条件,故提出该份申请书。现将我基本情况介绍如下,作为各位领导的评审参考。

一、思想情况:

本人于2009年10月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从那时起我就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并积极参加党课的学习成为一名光荣的入党积极分子并永远保持与时俱进,认真学习党的工作路线,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刻关注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

二、工作情况:

从入学以来我加入学院的纪检部,期间我工作认真得到学生会干部的肯定。在工作期间:我始终以“奉献学院,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服务。

三、学习情况:

学生以学习为主。大学以来,我都学习用功刻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三年的刻苦学习和努力拼搏让我能够在各项成绩中都跻身于班级前列,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入学以来我先后获得过校“煤炭基金会一等奖奖学金”、“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此外,我深深地知道大学不是以学习作为唯一的寄托。所以我在努力学习之余还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参加学院的篮球赛,虽未取得令人骄傲的名次,但是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可惜的,这是在锻炼自己!

我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是与学院领导的大力培养、任课老师在专业方面的指导以及同学们对我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支持与帮助是紧密相关的。在此我也特别的感谢。今后我要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力求有更优的表现。

我现真诚的向学校申请国家奖学金并且希望能够获得,希望各位领导给予审核。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班级:通风330901

10.采矿专业技术标准 篇十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全部教学活动中最后一个实践性、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是在学完全部课程 和实习的基础上,通过矿井设计等形式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实践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以毕 业设计为采矿工程专业主要的结业方式,能得到采煤工程师较为全面地基本训练,对提高学生质量有重要 的意义。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应据学生情况以搞矿井设计或矿井设计与专题相结合为 宜,并不断扩大后者比例。专题部分主要是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进行较为深 入的探索, 这样做, 既能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有利于提高学生进行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专题部分应提前发给学生专题目录(或学生自行选择题目并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 ,以调动学生课内 外学习的积极性,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要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2.对矿井设计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初步掌握矿井设计和采区设计的方法、技能;3.熟悉和掌握现行的煤炭工业建设方针、技术政策、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5.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三任务

按期完成一个新矿井(自选题毕业设计,即该矿井设计说明书 1本。1.矿井设计说明书(包括专题部分 1.5万字左右。

2.从矿上拷贝图纸作为学习参考,包括:矿井开拓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或切面图 ,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图和剖面图,回采工作面布置图,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井田地质地形图形。

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设计说明书是用文字和图表,把设计各章节的依据、计算、分析、比较和做出技术决定的内容, 扼要地加以说明的技术文件,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编写说明书必须作到文、图、表并茂。即:叙述简明扼要,语句标准简练,根据和采取的决定阐述确切,计算准确,制表清晰,插图美观,做到文字 说明和所选用的图纸、表密切配合。

2.方案比较时,第 4章、第 5章起码要有一处用较为详细的经济比较,或优化设计。

3.设计说明书一般按大纲的章节编写,如果顺序及内容要求变动,应经指导教师同意,各章应重新 开页。

4.设计说明书书写严格按照《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基本要求》中的规定排版和打 印。

5.设计说明书中所用公式,应将所用符号及其单位加以说明,数字代入后,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列 计算过程。

6.专题与设计说明书订在一起,专题部分要按论文的格式写,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准确。

7.必须按期完成设计。

三、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说明书章节 第 1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第 1节 矿区概述

矿区或矿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行政隶属关系。

矿区(矿井地形、地势、主要山脉、河流、湖泊、水库、沟渠、村镇的分布情况,河流的流速及流 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矿区气象:最高最低气温, 年平均温度;雨期及年降雨量, 主导风向和最大风速;冻结期及冻结深度。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矿区内其他矿井及工业企业分布与生产建设情况。矿区的地震震级及裂度。第 2节 井田地质特征

井田地质特征,地面标高及标高差。井田勘探程度,井田煤系地层特征。地质综合柱状,表土层及风 化带深度,煤田的成因及生成年代。

井田的水文地质构造:最主要的破坏及其形式——断层,褶曲、火成岩侵入等的分布、产状和对煤层 的影响,有无岩溶塌陷现象。

井田的水文地质特征:井田内河流分布、河流流量及洪水位;地下各流砂层、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含水系和渗透参数;地下各隔水层的厚度、岩性及分布;地表水

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各含水层对开采的 影响。溶洞水的静储量及水力联系,断层的透水性质以及水力联系。

第 3节 煤层特征

井田煤层埋藏条件:走向、倾向、倾角、埋藏深度及在井田内的变化情况。煤层层数:各可采煤层的厚度(最大、最小、平均值及层间距(最大、最小、平均值。

煤层的围岩性质:各可采煤层的顶板底板岩性、厚度、硬度、容重、松散系数及其他与开采有关的特 征。

煤的特征: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煤的牌号、用途、硬度、视密度、及解理性。煤层中含有夹石 情况。煤层的含瓦斯性、自燃性、含水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

本章应有以下图表: 矿井交通位置图(说明书插图

井田地质地形图:1:5000、1:10000,图中要给出设计确定的井田边界和井筒位置。

综合地质柱状图(说明书插图、或按比例绘制 煤层特征表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表 第 2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 第 1节 井田境界

说明井田走向边界和倾斜方向边界、及其确定的依据, 有无扩大的可能性, 井田的走向、倾斜长度(包 括最大、最小和平均值 ,井田的水平面积。

第 2节 井田工业储量

井田勘探类型, 钻孔及勘探线分布情况。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工业储量。高级储量所占比重, 是否需要补充勘探。

第 3节 井田可采储量

确定井田境界煤柱及工业场地、井筒、地面建筑物、河流等安全煤柱。其大小可参照生产矿井实际数 字选取,或按照当地岩石移动角计算。

确定煤层开采损失。按不同标高分别计算各煤层的可采储量。分煤层按不同标高(或水平将工业储量和可采储量计算结果汇编成表。第 3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第 1节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确定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并对确定的依据进行论证。

确定矿井的服务年限,并校核是否符合煤矿设计规程、规范的规定。第 2节 矿井工作制度 矿井的年工作日数。

每昼夜工作班数,出煤班数,每班工作小时数。每昼夜提升小时数 第 4章 井田开拓 第 1节 概述

1.如为改、扩建或延深设计时应叙述现有的开拓系统(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并对现有开拓 系统进行评述,尽可能说明旧有设备的利用情况。(新建矿井这部分可免

2.简要说明影响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主要因素,并参考区内现有矿井开拓方式的优、劣,确定该井 田开拓方式:平峒、斜井、立井或混合式。

第 2节 井筒位置的确定

1.确定井筒位置,数目,包括主井、副井和风井。

2.列表说明井筒名称、用途、规格(附井筒断面图 1:50 ,井口坐标及标高,井筒倾角及方向,井 筒长度等。

第 3节 开采水平的设计

1.水平高度的确定:确定开采水平的位置、数目和标高,各水平的垂高,上山开采或上、下山开采、阶段数目和平均阶段斜长。

列表说明水平储量及水平服务年限。2.设计水平的巷道布置

确定煤层群分组、煤层开采顺序。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暗(立、斜井的布置方式、数目、位

置、用途及规格。第 4节 采区划分。

结合井田具体条件论证采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确定合理的采区走向长度,按水平合理划分采区,并 对划分的采区编号。

第 5节 井底车场

确定井底车场型式、布置方式和层位。

验算主、副井空、重车线长度, 说明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编制车场列车运行图表, 计算车场通过能力。说明井底车场各种硐室位置,计算井底车场的巷道和硐室容积。

拷贝参考井底车场平面线路布置图。第 6节 开拓系统的综述

叙述由方案比较法确定的开拓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煤、矸、料、人及充填灌浆系统,同时 拷贝参考的开拓系统平面图及剖面图。

平面图比例:1:5000或 1:10000 剖面图比例:1:2000或 1:5000 移交生产时井巷开掘的位置,计算初期开掘工程量

本章应提出几个完整的开拓方案,通过技术分析比较选定 2个合理的开拓方案,最后通过经济分析比 较(基建费用、生产经营费用、工程量和建设工期等确定出最合理的井田开拓方案。

第 5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第 1节 煤层的地质特征

着重说明设计采区内可采煤层的名称、厚度、倾角、煤层结构、牌号、硬度、容重及变化情况。说明 顶、底板岩层的组成,物理力学性质,煤层的瓦斯和水文地质情况,煤层的爆炸和自燃发火危险性,煤层 的主要地质构造,与邻近煤层的开采关系,其他与开采有关的问题。

第 2节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

选择各煤层的采煤方法,对主要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和机械化程度,要说明确定的依据。

确定工作面的落煤、装煤、运煤所用的机械设备、工作方法。

确定工作面长度,并按通风条件、采煤机能力、运输机能力检验工作面长度的合理性。

确定回采工作面的基本和特种支护方式、支架规格和布置方式。

顶板管理方法:控顶距、放顶步距、放顶方式。人工假顶的材料选择和铺设方法。充填材料和充填方 法。

选定循环作业方式,编辑循环图表、工人出勤表、机电设备表、技术经济指标表。

回采工艺过程的安全注意事项。第 3节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

概述设计采区在矿井中的位置、邻区开采情况、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围岩性质、采 区范围、采区工业储量。

论证采区生产能力及其确定的依据。确定采区内各种煤柱尺寸,计算采区可采储量和服务年限。用方案比较法通过技术分析比较确定采区巷道布置方案。

采区形式、采区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采区区段划分、区段平巷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间的联系方式。上、下煤层,上下区段同时回采时工 作面的超前距离。

采区生产系统:通风、运输(煤矸等、供电、洒水及充填排水系统和灌浆系统等。

拷贝参考采区巷道布置平, 剖面图(要求标注巷道名称、采掘设备布置、生产系统路线、设备和设施 , 比例:1:2000。

采煤工作面工艺设计:选择各可采煤层的采煤方法,确定回采工艺、工作面支架架型、采煤机和运输 机类型,确定工作面长度、采高及工作面日推进度。

拷贝参考采煤工作面布置图,要求三图(平面图 1:100或 1:200,走向、倾向剖面图 1:50、三 表(循环图表、技术经济指标表和工人出勤表。

第 4节 采区车场设计及峒室

采区上、中部车场的形式,线路布置和调车方式。

设计采区下部车场及装车站的线路,并绘制插图编入说明书。确定采区主要峒室的布置。第 5节 采区采掘计划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的断面和支护方式。

确定采区各种巷道掘进方法和作业方式及掘进速度。

11.采矿专业技术标准 篇十一

关键词:采矿作业 采矿工艺技术 采矿业

中图分类号:T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b)-0064-01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资源需求量变地越来越大,矿产资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但资源数量有限并且随着绿色生态健康环保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所以采矿的工艺技术在采矿业中就有着重要作用。

1 常见采矿工艺技术概述

1.1 空场采矿工艺技术

空场采矿,即将矿块儿分成矿柱与矿房,之后再进行回采的过程。空场采矿需要采完矿房再采矿柱,且矿房回采时要采取敞空形式进行回采,利用围岩及矿柱稳定矿房强度。而对于采完矿房,则必须及在矿柱回采同时对采空区立刻进行有效处理。矿房填充后,采取采矿工艺技术回采矿柱,可以改良矿柱回采条件[1]。

1.2 崩落采矿工艺技术

崩溃采矿工艺技术主要是指将围岩崩落从而管理地压的一种技术手段。回采工作不断推进,按照计划准确将围岩崩落并对采空区实施填充,从而实现管理地压。

1.3 充填采矿工艺技术

在回采工作推进时对采空区用充填料逐一进行充填,即充填采矿工艺技术。充填料与支架结合的充填方式可以有效维护采空区,对采空区充填的目的是利用成型充填物体管理地压,控制围岩崩落及地表下沉,为回采工程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有效防止自燃等火灾事故。

1.4 溶浸采矿工艺技术

结合矿物的化学特性,在矿层中加入溶浸液,化学针对性反应后对从矿石中分离出来的有用成分进行加工,使其由固态转为液态进行回收。溶浸采矿工艺技术是一种化学技术,是较为现代化的一种技术手段。

1.5 岩体加固技术

锚索针对锚杆支护来说,可以使加固岩体范围扩大。在采场中,盘围、顶板、溜井及地下硐室等岩体极不稳定,通过锚索加固后而变得稳定,这对充填法与空场法提供了更大发挥空间。加固破碎的岩体可以使井巷顺利建成并通过。

2 采矿工艺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2.1 采矿工艺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矿业作业中,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在整个过程中都有着重要作用,采空区的处理并不是工作人员首要处理的任务,对围岩及矿石的加固才是整个工程中必须先进行的项目[2]。下面,我们就列举分析一些常用采矿工艺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忽视这些问题而造成损害。首先,我们来说说崩落采矿工艺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崩落采矿工艺技术基本上只应用于易崩落、易塌陷的地表矿体,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回采方式,它并不能应用于稳固岩体的开采。而充填采矿工艺技术则需要结合矿块结构及回采方向决定,由于充填方式不同,有单层、想上层、向下层等多种充填方式,所以应结合矿块结构进行选择,避免盲目用法耽搁开采进程,且会造成资源浪费。溶浸采矿工艺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浸出方式与浸出地点,不同地点需要进行不同的浸出方式,有针对性的从地表、原地及其他地点浸出,确保浸出开采效果绝对有效。避免二次开采。以上开采工艺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岩体加固技术。岩体加固技术在采矿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引起员工的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保证采矿业能够安全有效生产的重要举措,决定着采矿业的发展进程与发展质量。

采矿业发展离不开采矿工艺技术,但是无论是以上哪一种采矿工艺技术,我们都必须保证一点,就是安全[3]。如果采矿工艺技术只有有效但却不能确保工作人员安全,那么这个采矿工艺技术就是不可行的,并且得不到国家承认。安全第一,在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工艺技术的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的精神层次也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渐渐走进人们心理,所以,采矿工艺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提高的同时,也要坚持环保理念,减少对自然环境与平衡的破坏,使采矿工艺技术高效合理,采矿业质量与利用率都得到提升,从而提高采矿业企业的效益。采矿业不断发展,采矿工艺技术不断改善与革新,所以,只有在拥有采矿技术的同时,确保人员、技术掌握等各方面能够完美配合,才能避免在采矿过程中发生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 采矿工艺技术发展前景

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都鼓动着我们向更前进的世界走去,采矿业中的采矿技术在近些年得到的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也得到了大力支持,例如保水开采技术、洁净煤技术等都是近些年发展的绿色开采技术并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广泛的应用,但这些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仍有问题出现,导致开采工程不能顺利运行[4]。为了保证我国矿业能够持续发展,对矿业绿色技术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绿色技术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采矿业中掌握更好技术,问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国家应采取措施制定策略,并对技术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引进先进设备与人才,加强培养以确保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加大对违规矿业的打击力度,对乱加开采、私采等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使得采矿业能够严格对待自己的工作发展,做到企业、国家、社会以及自然能够真正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采矿工艺技术的提高可以促进企业不断发展,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在保证员工与企业安全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提升企业知名度。拥有好的采矿技术,同时也需要员工规范操作、合理设计方案才行,这样既可以保证开采安全,又能保证开采质量,做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采矿工艺技术影响着采矿业的质量、效率及安全等各方面因素,所以采矿工艺技术只有不断完善与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使采矿业与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君.试论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18):34-37.

[2]侯树秋.浅谈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78-82.

[3]周利.我国煤矿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及实现绿色开采的对策[J].民营科技,2011(11):256-259.

12.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探析 篇十二

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离不开对矿产资源的挖掘和开采。所谓的采矿就是运用比较科学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将地表和地表以下的矿产资源进行挖掘和开采。采矿技术的高低对采矿的效率高低、质量好坏、安全与否以及效益多少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定程度上还起着决定作用。采矿技术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 才能满足矿产生产的发展要求。将采矿技术应用于采矿中才能有利于采矿的发展, 采矿一线人员除了要掌握一些起码的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特点外, 还应该积极采用机械化开采法、特殊采矿法和填充法等采矿技术, 并将这些技术充分运用到采矿工作的实践中, 提高采矿工作效率, 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1 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特点

采矿一线的作业人员首先应该对采矿工作和采矿技术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和认识, 才能更好地进行采矿操作。采矿技术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采矿工作的主要原料就是矿藏本身, 所以矿产资源的采集地点相对来说是固定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另外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具有不可复制性进而无法再生性。总体而言, 矿山的矿产资源储备、生产能力和采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三者之间是休戚相关的。其次, 流动性是采矿业的职业特点, 采矿人员和机械设备都是如此, 采矿进度和加工对象不断地进行着变化。挖掘巷道, 采矿准备工作就绪后, 再进行回采是开采矿产必须遵守的程序。要保证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挖掘、采准及回采工作需要进行很好地配合方可实现。如果挖掘、采准及回采工作没有配合好, 很可能出现采掘失调、矿山减产等后果。再次, 因为是不可再生资源, 所以矿藏的开采一定面临着开采优质矿藏越来越困难, 开采条件越来越差, 开采出来的矿产不仅质量会下降, 而且成本会增加的尴尬境遇。劣质矿产的开采中, 由于混入了岩石, 造成矿石贫化, 采矿的质量和采矿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在遇到部分矿石无法开采的状况, 更可谓是雪上加霜, 企业将遭受巨大的损失。人类不能左右矿产资源的品质和地方,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必须不断创新采矿与选矿技术, 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 是降低企业开采成本的必然选择。降低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障, 所以在采矿生产质量管理应该加以重视。第四, 矿产资源本身具有赋存条件复杂, 品质分布不均的情况, 所以很容易在储量上发生变化, 这样要是采矿的标准化设计就很难, 而且采矿本身也是一项复杂的、投资大、生产周期长的系统工程, 这些都加剧了采矿企业的投资风险。最后, 附着在地面和深埋在地下是矿产资源的两种分布形式。矿产作业本身是一种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安全性差的工作, 地上的矿藏开采的难度就不小, 地下的就更难作业, 机械化和自动化都很难派上用场, 所以采矿企业需要对一线工人的采矿作业环境和劳动力方法改善上下大气力。

2 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

根据文章的分析, 了解到了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一些特点, 对于采矿工作是很有裨益的。怎样能够保障采矿工作顺利、安全、高效的完成是需要探讨的话题。

2.1 机械化开采法

机械化方法开采是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机械化的开采方法能够分为两大类, 分别是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开采的原理是将矿体表层覆盖的岩土层崩落或剥离, 而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开采。露天开采的矿产资源大部分裸露于地表上, 十分有利于机械化的开采方法, 不仅采矿作业的安全系数较高, 且相其矿石贫化率低、矿石损失率小、开采成本费用更少。在进行地下矿产资源开采时, 若是遇上矿体赋存深度深、厚度小、岩土剥离量大的情况, 其经济效益必定会远低于露天开采。近年来, 随着环保、节能理念的提出, 在地下采矿作业中所采用的采矿工艺技术也逐渐向这方面发展, 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就是现阶段地下采矿作业中最为常用的采矿工艺技术, 该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处理尾矿污染, 进一步保护采矿区域的环境。

2.2 特殊采矿法

不同地质、地层的矿产资源, 所选用的采矿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针对情况采取特殊的采矿方法, 例如物理化学采矿、海洋采矿等。其中物理化学采矿主要是利用溶浸液溶解出矿体中的有用成分, 并将这些有用成分从地下举升道地面, 而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提取。物理化学采矿法具有投资小、效益高、工作条件好的特点,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即只能适用于铜、铀等金属矿物以及盐、碱、硫等。除了陆地中蕴藏各种矿产资源外, 在滨海大陆架上和海洋底同样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但是由于海洋采矿具有投资大、见效慢、工作条件差、危险系数高的特点, 因而, 海洋采矿法应用极少。这也是目前我国主要在陆地进行开采的主要原因, 但是随着资源的不断开采, 未来在海洋中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成为必然趋势, 因而作为采矿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切实掌握各种特殊采矿技术, 才能更好地确保采矿作业安全进行。

2.3 填充法

填充采矿技术是一种人工支护采矿技术, 其原理是紧随回采工作面进行推进, 同时将填充材料输送给已经采空的区域, 从而使得回采作业得到充填体的保护, 以此确保采矿的安全、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填充采矿技术属于新型采矿技术, 主要适用于深度较深的矿井, 具有适应性强、采矿效率高、开采安全性好等特点。因此,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作为采矿作业人员应切实掌握填充采矿技术的特点和原理, 才能确保应用成效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章分析了采矿技术在采矿中的应用。可以看出, 不同的地质条件的矿上所对应的采矿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采矿方法的内部结构中, 工艺流程、所用到的机械设备、开采顺序、采区巷道布局也是不同的, 这就需要采矿人员根据矿产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矿区的采矿方法, 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到最小化, 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更为深远的意义是科学合理的开采, 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以文.浅谈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2]侯树秋.浅谈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7.

[3]马君.试论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4]赵守来, 陈正伟, 齐元磊.对采矿作业中采矿工艺技术应用问题的再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17) .

13.采矿专业技术标准 篇十三

一、国内外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1.1国外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针对世界范围内采矿工业的需求变化和状况,国外采矿工程专业一直在不断转变与调整,并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综合来看,澳大利亚采矿工程专业实力强劲,教育形式多样,教学实力很强,设置了多种学位和课程,涵盖了采矿工业所需专业所有领域和层次。德国采矿工程专业设置面较宽,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矿物开采,还要学习经济管理、矿山建设等知识,此外,学生还要进行几个月的实践活动,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美国、加拿大采矿工程专业课时较少,强调综合人才的培养,学生可以随意支配自由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我能力。

1.2我国采矿工程专业发展现状。我国设置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专业设置、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中南大学的采矿专业已经拓宽为采矿与岩土工程,实现了人才的双向流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学士、硕士和博士,在改革过程中,实验室利用率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研领域得到拓展,为采矿工程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矿业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在本科前三年采取大班教学,大四时划分为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通风与安全及工业工程四个方向。国内设置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近些年的改革中,结合自身教学基础和人才需求特点,扩大了专业范围,增加了授课门数,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的有益探索。

二、国内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优、缺点

2.1国内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优点

3.1.1教学内容安排系统。美国学士学位采矿工程师需要接受四年的教育培育,专业教育偏重实践应用,基础教学内容以理科为主,澳大利亚十分注重理科教育以及与矿业技术相关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实践教学方面有借鉴意义,但是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学生不能系统地理解并消化所学知识,教学内容缺乏过渡,不易于被学生接受,这些都会给学生后续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深入学习等设置障碍。我国教学内容安排十分系统,学生要从地质学基础知识学起,然后学习采矿学方面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

2.1.2课件建设效果突出。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十分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理论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和学科发展整理成教学课件,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比价容易被学生所接受。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国外的课件多数搬抄教材,不够生动形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2.1.3专业领域相对拓宽。我国采矿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还包含了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随之也增加了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诸多实习,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动手能力,专业领域相对拓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够应用到采矿工程行业,还可以应用到岩土工程及其他工程中去。我国实现宽口径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学科交叉发展,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2.2国内采矿工程专业教育的缺点。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十分系统,但是实践内容明显不足,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弱,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往往因为缺乏经验,不能很快适应市场。我国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科间有机联系比较弱,学生系统学习知识与技术之后难以灵活运用,缺乏实践应用能力,这种分散式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与实践应用。我国善于将幻灯片、网络等现代化工具应用到教育教学以及科学研究中去,这有助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学生的手工绘图能力等却得不到锻炼。

三、结束语

上一篇:国资委对标指标下一篇: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