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征文:纪念八一建军节

2024-08-27

八一征文:纪念八一建军节(精选7篇)

1.八一征文:纪念八一建军节 篇一

快到八一建军节了。虽然我已脱下军装很久,但忆往昔,着戎装、挎钢枪、驾战车,炮声隆隆磨砺凉山腹地,铁流滚滚驰骋雪域高原,信心满满征战朱日和……这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从军之初,到摘下军衔离队的那天,更是有无数金句铭刻脑海,言简意赅、催人奋进。

“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连长在50公里拉练的动员中如是说。长途拉练,对于单兵来说,锻炼体能、磨练意志、磨砺信念;对于集体来说,培养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走到后半程,脚打血泡双腿乏力、步履沉重,但是战友们谁也不愿当逃兵,团结一致保证一个也不落下,齐声高喊“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简单的口号激发了一群年轻人心中必胜的信念,虽疲惫不堪,却毅然向前。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旅长在授装仪式上如是说。那年,装备更新换代,我们也换了新式战车。为了实现年内形成战斗力的目标,战友们都憋着一股劲,改造训练场地、创新训练器材、研究训练方法、总结技能技巧,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谁也不叫苦叫累。凉山腹地、山高坡陡、怪石嶙峋,一个个模拟炮靶在对面山腰时隐时现。冲击信号发出后,战车隆隆,炮声阵阵。看到炮弹发发命中,全连上下乐开了花。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魂”。政委为我摘下军衔后,握着我的手如是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送了多年退役老兵的我,也要光荣退伍,踏上返乡的列车,即使有千般不舍、万般留恋,也有说再见的这刻。虽然已经脱下军装,但是敢想敢干、沉着果敢的作风已经融入我的血液;虽然离开军营,但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已经侵入我的骨髓;虽然离开硝烟滚滚的战场,但是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斗争精神已经融入我的日常工作。

新时代一日千里,新征程时不我待。在崭新的工作环境中,我始终以一名新兵的标准要求自己,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在夜深人静孤寂苦闷时,在扶贫路上筋疲力尽时,在调解矛盾纠纷不知所措时,在任务繁重分身乏术时,军旅生涯中积攒的金句时常萦绕耳畔,激励我百折不挠闯关夺隘,激励我越是艰险越要向前。

2.八一征文:纪念八一建军节 篇二

S316省道八一大桥位于黄石阳新县城以南河上, 北接阳新县城, 南至九江, 由左右两幅桥分次建成, 右幅桥建于七十年代初期, 由工字梁与T梁组合跨径。桥跨布置为:2×17m+3×33m+15×17m;桥梁横断面布置为:1.25m人行道+7.5m行车道+1.25m人行道=10m。行车道采用双向横坡, 抛物线形路拱, 20世纪90年代前后随着地区经济发展, 交通流量不断增加, 桥梁原有设计通行能力不能满足需要, 逐步成为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原有桥梁左侧实施拓宽工程, 拓宽桥梁主梁采用T梁, 桥梁跨径与原有桥梁保持一致, 傍依而建, 将原有桥梁左侧人行道、栏杆系拆除, 在拓宽桥梁左侧予以重新修建, 行车道亦采用双向横坡, 单折线形路拱。新老桥之间设置分隔带, 这样加宽后桥梁横断面布置为:1.25m人行道+7.5m行车道+2.0m分隔带+7.5m行车道+1.25m人行道=19.5m。拓宽桥梁建成于1995年, 已运营十余年。本次加固改造主要针对老桥, 要求加固提等。

2 桥梁主要病害及原因分析

八一大桥老桥因建成年代久远, 年久失修, 桥梁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现象;同时, 由于档案资料管理不善, 无法知晓有关设计施工详情。但从桥梁现场调查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病害现象:

2.1 旧桥桥面铺装过薄, 桥面排水不畅通, 积水现象突出。

老桥为双向横坡, 横坡坡度为2%, 但桥面纵坡较平缓, 泄水孔设置间距较大, 沿纵向每隔10m设置一道, 势必造成排水不畅通, 桥面极易积水, 雨水下渗后, 对桥面及主梁梁体结构构成威胁。

2.2 老桥工字梁两边梁梁肋外侧出现纵向裂

缝, 甚至表层混凝土沿纵向脱落, 纵向钢筋外露锈蚀现象较为普遍, 部分边梁梁底亦出现类似纵向裂缝, 表层混凝土脱落, 梁底主筋外露锈蚀, 中间4片内梁未出现类似现象。

究其原因, 以上梁肋外侧纵向裂缝应为钢筋锈蚀而引起的顺筋裂缝, 从梁体外观上看, 边梁外侧及梁端伸缩缝位置渗水严重。同时, 由于边梁变形较大, 边梁腹板易形成拉压微裂缝, 雨水渗入后, 极易导致钢筋锈蚀、裂缝开展、表层砼脱落现象。

2.3 部分微弯板存在明显纵向裂缝。

工字梁各主梁之间沿纵向未设横隔板加强整体连接, 其横向连接作用仅由预制微弯板及桥面现浇层形成, 从而导致微弯板拉裂。

2.4 桥梁受力变形不畅。

该桥未设置支座, 伸缩缝破损严重, 导致桥梁变形不畅, 附加内力增加, 削弱了桥梁的承载潜力。因而, 必须改善旧桥的变形体系, 使之符合结构静力图式。

2.5 桥头混凝土板破裂, 沉陷现象明显。

两岸桥头与路基衔接段路面砼破损较严重。大部分路面已下沉, 影响行车平顺性, 有损景观。这主要是由于桥台背部回填土基, 在荷载作用下发生不均匀沉陷所致。

3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 H11-2004) , 该桥技术评定等级为三类, 桥梁需要进行中修, 酌情进行交通管制。

4 加固改造方案

加固方案要能确保旧桥能较好改善现有状况、提高设计等级。

建议在改造前对旧桥进行必要的检测:工字梁及微弯板砼强度的测试;对旧桥的静载实验。

针对病害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经综合比较, 提出如下旧桥改造加固方案。

4.1 增强各工字梁之间的整体性, 在梁两端及中间增设横隔板。

4.2 凿除旧桥桥面铺装层, 重新浇筑13cm厚防水钢筋砼桥面铺装。

4.3 修补工字梁及微弯板裂缝及碎裂部位。

4.4 工字梁底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提载。

4.5 更换伸缩缝, 换成GQF-C60型伸缩缝。

4.6 在墩台帽处挖槽安装支座。

4.7 在桥梁已建泄水孔之间或积水严重位置加设泄水孔。

4.8 将桥头一定范围已破损砼板予以清除, 低

凹处采用C15砼垫层调平, 重新设置桥头搭板及钢筋砼过渡板, 确保桥头路段行车平顺。

5 加固改造施工步骤及要点

5.1 加固施工步骤

a.封闭旧桥部分交通;b.按设计要求凿除旧桥面的桥面铺装层;c.用千斤顶同时顶起六片工字梁, 在墩台帽处挖槽安装支座;d.浇筑横隔板;同时修补工字梁及微弯板的裂缝;e.粘贴工字梁底碳纤维布;f.浇筑桥面铺装砼;g.装伸缩缝;h.完善泄水孔等桥面排水设施。

5.2 加固施工要点

a.施工过程中, 粘贴碳纤维布时一定要注意封闭旧桥交通, 并派专人在桥两头指挥交通, 以免因桥梁施工造成交通堵塞;b.凿除桥面铺装砼层时, 宜采用轻型机械设备, 避免在凿除桥面铺装砼时使微弯板和工字梁产生新的病害;c.浇筑桥面铺装砼时, 应注意新老砼结合紧密, 必要时可设置锚筋与铺装层钢筋网联接, 并注意预留伸缩缝预留槽;d.顶升施工必须协同一致, 保证顶升时微弯板不产生新的病害;e.支座安装高度应现场精确测量, 保证新老桥及老桥与道路衔接平顺。

6 施工工艺

6.1 裂缝灌浆处理

6.1.1 对所有宽度大于0.lmm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 灌浆胶采用环氧树脂。

6.1.2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 清除松散灰浆、砂粒、油垢, 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

灌缝过程中, 裂缝宜处于干燥状态 (灌缝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6.1.3 灌缝用胶必须按所选用产品确定试验的

配合比进行拌合, 准确称量各组成材料并搅拌均匀。灌缝胶配好后, 应尽快将其注入到裂缝中, 并在该产品规定的适用期内使用完毕。

6.1.4 缝隙全部注满后应按材料要求进行养

护, 待浆液固化后, 拆除灌浆嘴, 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

6.1.5 灌缝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质量, 灌缝结束后应检验灌缝效果及其质量。

凡有不密实或重新开裂等不合格的情况, 应采取补灌等补强措施, 确保质量。

6.1.6 必要时可钻芯取样以检查灌缝是否饱满、密实, 取芯数量依据相关技术规程现场确定。

6.2 裂缝封闭处理。

对所有宽度小于0.lmm的裂缝, 无论缝宽大小, 在进行裂缝的灌浆过程中一并封闭, 不需再做处理。对外表颜色较深的原封缝物均要清除干净, 重新采用107胶或801建筑胶水泥浆 (掺入白水泥) 刮抹, 要求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相近, 外观平整。

6.3 修混凝土缺陷及钢筋锈蚀的处理施工工艺。

对有缺陷的混凝土 (如蜂窝、麻面、空洞、表面风化、剥落等) , 必须人工敲打、凿毛、用钢刷来回刷擦, 清除不稳定的混凝土部分。为使混凝土表面洁净, 必须用水清洗。对锈蚀钢筋, 应先凿除周围损坏的混凝土, 露出钢筋, 用细钢刷将锈蚀部分清除干净, 再外涂阻锈剂, 然后再根据情况用高标号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补。

6.4 粘贴碳纤维布施工工艺。

碳纤维布和粘贴碳纤维布配套树脂应采用与碳纤维配套的底层树脂、找平材料和浸渍树脂, 其安全性和适配性必须满足《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46:2003) 、《粘结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工程施工与验收暂行规定<修订本>》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 的要求。

粘贴碳纤维布施工工艺:构件基底处理———涂刷底层涂料———环氧腻子修补———粘贴碳纤维片———表面防护。

结语:工字梁与微弯板组合梁桥在我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得比较多, 此类桥梁经过几十年的使用, 存在一些普遍的病害:承载能力低;横向联系弱;受力变形不畅等。这里以八一大桥为例, 提出了加固改造类似桥梁的方法, 并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步骤, 该加固方法已运用在多座工字梁与微弯板组合梁桥加固上, 效果好, 希望能为类似桥梁加固改造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对八一大桥老桥的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更换桥面铺装、增设横隔板、增设支座及碳纤维布加固工字梁等加固改造措施, 从而提高了老桥的承载力, 使老桥焕发新的生命力, 并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步骤, 该加固方法已运用在多座工字梁与微弯板组合梁桥加固上, 效果好, 希望能为类似桥梁加固改造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工字梁,微弯板,碳纤维布,加固改造

参考文献

[1]刘自明、王帮楣.桥梁工程养护与维修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JTG H11-200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3.八一征文:纪念八一建军节 篇三

关键词:八一起义纪念馆;群众教育;教育模式

一、八一起义纪念馆群的教育模式

八一起义纪念馆已开馆五十多年,于2008年建设了新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列入江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革命遗址类纪念馆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典型性。其从规模、硬件设施来看,属于中上等水平,可以代表全国大部分革命遗址类纪念馆的基本情况。

该馆的陈列以展板为主,辅以实物展示及少量文物。值得注意的是,该馆的新馆结合了大量的声光电设备作为辅助教育手段,如全息投影设备、互动式地坛模型、互动式信息查询机等。还有两处进入式场景,即“五万人大会”“井冈山会师”,特别是井冈山会师的进入式场景,结合建筑本身,让观众的思绪不至于因为楼梯而打断,可以从一楼一直延续到二楼,并且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除了这些硬件设施作为教育手段外,还有身着军装的专职讲解员。讲解员队伍是一个博物馆的窗口,其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博物馆的形象。八一起义纪念馆的讲解员代表着江西讲解员的最高水平,曾多次代表江西在全国参加各种讲解任务。除了讲解队伍,馆内还培养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在志愿者培训方面,该馆还专门针对年龄较小的观众,培养了一批小讲解员。除此之外,八一起义纪念馆还开设了官方网站及官方微博,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教育功能的手段。

二、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上存在缺陷。内容是陈列的基础,博物馆作为立体教科书,应以实物为主,但是八一馆以展板和艺术创作为展览主体,其内容真实性很难得到保证。而在其它几个八一起义的旧址,如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贺龙旧居,其陈列老旧,形式呆板,内容单一,严重阻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2.声光电设备不稳定。虽然八一起义纪念馆运用了大量先进的声光电设备,但是声光电设备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点——稳定性不高。这些设备经常在不经意间失灵,故大多时候这些设备是被馆方关闭着的,包括一些互动设备,从而降低了其教育价值。其它几个八一起义旧址,由于长期被忽视,极少有声光电设备。

3.讲解员队伍素质的不平衡。由于待遇等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只有少部分讲解员能坚持下来,大多只做了几年就改行了。而一名讲解员的成熟期需要大概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所以八一起义纪念馆新馆的讲解员总体上是江西省素质最高的,但由于青黄不接,其素质有下降的趋势。再有,志愿者队伍也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由于招收的志愿者大多来自于南昌本地高校的学生,而很多学生在毕业后就会离开南昌,或者在大学期间面临各种考试及就业的压力,并且由于馆方奖励机制等方面的缺失,所以很多志愿者在做了一段时间的志愿服务后就会离开志愿者岗位。但其培训周期就需要大约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这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也从侧面显示了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得不全面不彻底。而其他几个八一起义旧址,有的没有讲解员,有讲解员的馆由于观众流量少而工作清闲。

4.运用新媒体经验不足。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官方微博由群工部的讲解员运营,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媒体经验,其官方微博运营得并不成功,教育目标很难实现。

三、建议

1.优化陈列展览。展览陈列是革命遗址类纪念馆教育实施的核心载体,是纪念馆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交流的特殊语言。一个好的陈列,不仅客观地反映真实的历史,而且其在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要便于观众理解和认识,还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整体环境氛围。展览陈列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托的,内容的表达需要依靠恰当的形式辅助,好的形式可以更加准确、鲜活地凸显内容,并且吸引观众,增强记忆。应注意文字展板和实物及文物陈列之间的比例,以尊重事实为前提,将观众更为容易接受的形式设计引入其中,改进互动设备,让观众真正参与其中,建设一个观众友好型博物馆。

2.提高讲解员队伍的素质。对讲解员的培训要更符合博物馆的要求,而不是“导游”的要求,要对讲解员进行博物馆知识方面的培训。对志愿者,需有一个完善的奖惩措施,可参照国内一些志愿者工作比较出色的博物馆的做法,吸收离退休人员作为社会志愿者进行长期服务,吸收学生志愿者作短期服务,服务内容不同,工作不同,待遇也不同。

3.学习运营新媒体。聘请专业的新闻传媒人员做管理员,或对作为管理员的讲解员做新闻传播方面的专业培训,使新媒体传播教育更符合传播学规律。

革命遗址类纪念馆作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在陈列、讲解、志愿者工作及新媒体传播教育等方面下更多功夫,应提升陈列、讲解员的素质,对志愿者工作应完善机制,对新媒体传播教育应更加专业化,这样的纪念馆才是观众友好型纪念馆。

参考文献:

4.纪念八一建军节精美诗歌 篇四

我依然看见

南昌城头闪动着起义的身影

怀揣敬仰,

我依然瞩目

八一军旗飘动着火红的忠诚。

那一声震惊大地的枪响

如今还在耳畔震动

那一夜激荡四海的潮汐

如今还在心湖奔涌

正义的武装

人民的军队

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宣告声中诞生

吹响了向一切反动势力宣战的号角

发起了荡涤旧世界的一次次冲锋

艰难跋涉,奋力抗争

前赴后继,流血牺牲

民族的意志在征战中淬炼

祖国的信念在军歌中凝成

一面火红的战旗

抖起了八面的威风

一腔保国的热血

描绘了常新的图腾

八一军旗

八一军旗啊

在北国哨卡屹立

在南疆边陲舞动

在浩浩领空闪光

在荡荡海域迎风

八一军旗

八一军旗啊

在人民心头中猎猎

在祖国大地上升空

在时代潮头中雄起

在敢打硬仗里坚定

八一军旗辉映着绿色军营

八一军旗引领着青春豪情,

八一军旗昭示着威武之师的灵魂

八一军旗展现着文明之师的风景

八一军旗还是那么亮丽

燃放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激情

八一军旗还是那么赤诚

护佑着国家安全百姓的幸福安宁

八一军旗还是那么雄伟

肩负着世界和平的重任

八一军旗还是那么鲜艳

鼓荡着民族振兴的雄风……

八一军旗红

八一军旗红

永远伴着缕缕朝霞的光辉

渲染在历史的长空

永远陪着三山五岳的坚毅

凝望着无怨无悔的忠诚

八一军旗红

八一军旗红啊

永远耸立

永远挺拔

永远威严

5.八一广场与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篇五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地段,原称人民广场。八一广场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和商务活动。

耸立在广场中心的纪念塔被誉为英雄城的城徽,1977年8月1日为纪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在广场南端破土兴建八一起义纪念塔,1979年1月8日落成。原纪念塔占地1.7公顷,塔高45.5米,由台基、台座、塔身及塔顶组成;正面镌刻着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个台阶,意指一九二七年。原纪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义五十周年时破土兴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顶部是一只汉阳造步枪,一面迎风飘扬的八一军旗,正面有南昌起义简介花岗石碑,其它立面是“宣布起义”,“攻打敌营”,“欢呼胜利”三幅大型花岗石浮雕,塔身两侧各有一片翼墙,嵌有青松和万年青环抱的中国工农红军旗徽浮雕。整个塔身庄严,肃穆,令人心中涌起仰慕之情。

为打造花园城市,提升城市品位,2002年初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八一广场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以突出“八一”历史文化为主题,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分两轴三区。两轴:一轴为南北向广场主轴线,以八一纪念塔为中心,穿过中央下沉式广场中心到音乐喷泉到水幕电影结束;沿主轴线为玻璃步道、国旗台、下沉式广场、演出台等。另一轴为东西向广场景观副轴线,以省展览馆恢复原貌为景观中心,自东向西为下沉式广场的外侧斜草坪,中央设置火炬、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省展览馆,形成一条完整的景观副轴线。

三区:南部纪念区、中部中央文化区、北部休闲区。

纪念区:以八一起义纪念馆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型纪念性广场。东西两侧为常绿乔木黑松,形成自然绿色屏障,把纪念区与周边闹市隔离开来,显示纪念区的庄严、肃穆氛围。纪念区北部一条金水河成为功能空间和景观空间的界定元素,其南岸中轴线上为滨水舞台,北岸为观演空间。横卧在金水河上的是造型别致的金水桥。改造后的纪念碑由原来的45.5米升高为53.58米。

中心文化区:以下沉式空间展示了以八一文化为题材的景观空间。围绕“八一恒辉”主题,在下沉式广场内排列8块军事题材浮雕,中心地面置放火炬、海陆空三军组合雕塑,点出八一起义主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块军事浮雕北面为体现地域文化的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区山水浮雕(井冈山、庐山、三清山、三百山、龙虎山、仙女湖、梅岭、龟峰)。下沉式广场围合部分高台上向南扩大,形成国旗台,成为市民广场北面的界定元素。下沉式广场为椭圆形,其半径为32米和36米。

休闲区:以旱喷兼水幕电影和国旗台界定,水幕电影与市民活动区的中心扇形硬地形成观演系统。中央一条宽6米的玻璃步道直通国旗台,为举行升旗仪式时使用。步道下置放广场修建题记的文字碑刻。活动区两侧植树,并设置座椅供游人休息。

广场西侧是著名的“八一大道”,八一大道的路基解放前是南昌旧城墙,解放后拆毁城墙修建了这条号称南昌的长安街的大道,这是一条宽60米的十里长街,沿街两边有不少南昌的著名建筑;坐落在广场南面的南昌电信大楼初建于五十年代,是苏联援建的项目,广场正中的江西省展览馆始建于一九六九年,当时的名称叫“万岁馆”,取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之意,那个名字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现在已经改为举办各种展览的省展览馆。八一大道也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南面有丽华购物广场、新大地电脑城,北面有万达购物广场、沃尔玛超市等商业中心。

6.八一征文:纪念八一建军节 篇六

一、制定应对方略

上海沦陷后, 中共处于一种新的、更加恶劣的工作环境之中。千百万群众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下遭受屠杀、饥饿、流浪的痛苦, 激起了他们的民族仇恨与抗日情绪, 但恐惧、失望、悲观同样也浮现在每个人心头;日本正在试图把上海及其附近地区经营为侵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根据地。如何组织队伍庞大、流离失所的难民展开抗日救亡斗争和自救?中共上海地下党制定应对方略, 指出新环境下的基本方针是“继续巩固与发扬群众抗日斗争情绪, 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日常反日斗争”。通过开展工作, “扩大、加强、严密群众组织与党的基础, 充分准备力量与全国抗战配合, 争取最后摧毁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 恢复上海”。具体而言, 其一, 有计划的在群众中继续进行抗日宣传鼓动与经常的深入民族教育。通过深入到基本群众中去, 在党影响的群众组织中培养大批积极分子, 使他们成为其中的宣传教育者。其二, 在组织群众的方法与方式上, 应立即执行适合于环境的转变。其三, 积极领导群众的日常反日斗争, 在这些斗争中提高群众情绪来教育与组织群众。其四, 把党的组织基础放到生产部门中去, 要以最大力量在生产部门中特别是工人中建立与巩固党的堡垒。当时, 群众最为集中、包含各阶层民众的难民收容所成为中共实施计划、开展工作的重要基地, “以最大力量加紧难民工作, 不仅对难民应予以深刻的民族教育, 而且应在难民中发展党的组织, 训练一批干部, 经过难民来建立上海四周农村中的组织”。在此方针指导下, 中共选派优秀干部深入难民收容所开展工作。

二、成立难民工作委员会

数十万难民涌入租界, 生活困难, 秩序混乱, 情绪低落。为加强对难民工作的领导, 中共江苏省委成立了难民工作委员会, 简称“难委会”, 朱启銮任党组书记, 费浩、陈茹、钱伯森、汤镛、周克等先后担任书记, 负责具体工作指导;焦明、周致远、顾德欢、丁瑜等参加“难委”工作。当时, 上海公开的难民救济机构, 大致分为三个系统, 一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建的“非常时期难民救济委员会”,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西撤, 机构主要领导人都逃往大后方, 这一救济组织名存实亡;二为“上海国际难民救济协会”, 规模较小, 收容难民数量有限;三为“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 简称“慈联会”或“仁济善堂”, 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难民救济机关, 曾在上海公共租界、边界以及法租界陆续办有60多个收容所, 先后收容难民达到六、七十万人次。“慈联会”组织较为完备, 下设总务、给养、收容、财务 (或会计) 、医务、遣送六股, 其中收容股最为主要, 负责各收容所的日常管理工作。收容股设有教育、生产两个小组。教育组主要对收容所的难民进行抗日救亡教育, 成人扫盲教育和成人政治理论教育, 以及儿童小学文化教育。生产组主要组织难民进行生产自救, 生产的品种很多, 如织麻袋、糊纸盒、编袜子、搓草绳、缝纫、做儿童玩具, 以及对开工的工厂进行来料加工等。难委会通过慈联会开展工作, 派骨干深入各股日常工作的运作之中, 确保了难民收容所的组织领导工作。

三、成立党组织

在难民中培育积极分子、成立党组织是中共的指导方针之一。党员在收容所做了大量工作, 开展思想教育, 提高难民的爱国救亡意识, 在难民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 各收容所以此为依托, 先后成立了党组织, 对于难民工作的长期开展和工作的延伸起到了重要作用。1938年下半年, 随着战事逐渐西移, “孤岛”畸形繁荣, 戏院、饭店、银行等逐步恢复营业, 租界当局不允许难民所再占领下去, 难民或被遣散、输送, 或陆续返回原来的工厂或郊区农村, 收容所逐渐缩小, 难委会的工作范围、内容和重点开始转移, 注重开展地方抗日运动、从事地方武装斗争。难委会领导下成立的这些党组织不断向上海近郊及难民回归的周边地方输送党员, 向上海复业的工厂输送骨干, 在工厂中建立起党的堡垒。地方党的工作依靠收容所中发展的党员逐步开展起来, 不仅把上海近郊的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 开辟了郊区各县党的工作, 回到邻郊各县和苏南等地的党员还领导了地方抗日武装斗争, 成为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

四、开展文化教育

难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 通过文化教育对难民进行抗日鼓动和深入的民族教育, 提高救亡认识, 是难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宣传抗日道理, 教唱抗日歌曲, 识字, 传授战时常识和救亡技术等, 有成人班、妇女班、儿童班。慈联会专门组织编订了一些战时教育课本, 包括战时儿童初级课本, 即《中国人》、《东洋兵》、《男人和女人》、《中国飞机》、《小孩救国》;战时妇女课本, 前三课与战时儿童初级课本相同, 另增《可恶的日本兵》、《难民》;战时壮丁读本, 包括《难民的话》、《智勇双全的左昆之》、《同舟共济》、《避飞机》、《锯了腿的伤兵》。以发生在身边的抗战英雄事迹和日军残暴行径为教育题材, 培育难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因抗战特殊时期, 师资力量有限, 难民数量庞大, 在难民中开展的文化教育曾实行特殊的小先生制度, 即先教一批儿童, 给他们讲解革命道理, 然后由这批儿童担任小先生, 再去教难民, 以此普及战时常识和文字教育。收容所中难童相当多, 为此专门开办了“工华收容所”, 从难童中挑选一批较为优秀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所办教育有一至六年级小学, 一年级中学, 无线电训练班等, 经费由国际救济会教育组负责。

五、输送难民参加新四军

1938年夏秋之间, 新四军与中共江苏省委联系, 要求动员青年参军抗战, 输送人员到皖南补充部队、培训干部。经江苏省委、省军委领导研究后, 决定主要在失业工人和难民中进行动员, 设法先集中一批, 以后分批送往皖南新四军军部。难民中青壮年较多, 他们具有不同程度的革命性, 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十分重要。难委会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思想文化教育、革命意识培育等争取动员工作, 组织其中的积极分子参加新四军。难委会利用慈联会的合法名义, 以动员难民去江西开荒、生产自救为借口, 第一批动员和组织了六七百人, 其中绝大部分是基本群众, 仅党员就有四十人左右, 少数为试图寻找安定生活环境而回到后方的群众。到达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后, 共计四百多人。这部分人, 有的被分配到教导大队学习, 有的直接分配到战斗部队参加抗战, 其中一些技术人员, 根据其专长, 被分配到电信、机要、修械等部门工作。其后又输送了两批, 每批约二三百人, 前后共计输送到新四军中参加革命的难民不下一二千人, 对新四军领导的江南抗战起到重要作用, 被誉为“上海地下党的成功的壮举”。

7.新“八一”,新歼-10 篇七

随着最新涂装的歼-10飞机在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亮相后,从空军航空兵部队精心挑选出来的8名新队员也于3月12日亮相。

这批新队员朝气蓬勃,平均年龄在32岁,人人驾驭歼-10飞机的时间都在300小时以上,有着丰富的飞行经验,都是从空军作战部队层层选拔出来的歼10部队的训练尖子。他们都是经过本人申请和严格的考察考核后进人表演队的,有的参加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歼-10飞机通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有的参加过庆祝空军成立60周年飞行表演,有的参加过重大军事演习、演练,经历丰富,技术超高,到表演队后可以直接进入表演大纲的学习和训练。

随着新队员的到来,刚刚完成国庆和空军成立60年飞行表演的老队员告别原有的歼7GB表演飞-机,全部加入到作战序列,分配到空军航空兵部队进行歼10战机的改装训练。

该师师长严锋告诉记者,表演队改装歼-10飞机后,“八一”飞行表演队完成了第6次装备转型,同时人员结构上也发生很大变化,改变了原来的终身制度,从这批队员开始,在全空军所有航空兵部队挑选优秀飞行员进入“八一”飞行表演队,从事两到三年的专业飞行表演后再回到战斗部队服役,全面锻炼飞行员的素质。

目前,“八一”飞行表演队的8名新成员,经过6-7个月的严格训练后,他们将于11月在珠海航展作精彩表演。指向亚太的利剑美国太平洋空军掠影

朱渊超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不断东移、F-22A、B-2、“全球鹰”等先进武器装备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太平洋西岸附近海域。美军如此大方地将这些装备部署亚太究竟意欲何为?这些装备的部署是否会使亚太地区再掀波澜?单从装备本身我们似乎并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向题,商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装备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美国太平洋宅军。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组建于1957年7月1日,总部位于夏威夷瓦胡岛的希卡姆空军基地,是美军太平洋总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使命是在美太平洋总部范围内计划、实施和协调美国空军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所有进攻性和防御性的空中作战行动,还负责组织、训练、装备和维护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作战所必须的人力和物力资源。2004年以来,随着美国军事战略和全球军事部署的调整,美军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亚太地区瞬间变得炙手可热。作为一支可对突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的亚太地区前沿存在部队,美国太平洋空军通过不断改善装备、完善部署,不断提升自身的实战和威慑能力,像一只翱翔的雄鹰不断窥视着亚太地区。—旦有所风吹草动,它必在第一时间扑将过去。

星罗棋布的军事部署

目前,美太平洋空军司令部下辖4个航空队,即第5、第7、第11和第13航空队,主要分布在日本、韩国、夏威夷、阿拉斯加以及关岛等国家和地区的9个空军基地。它的职责范围包括从美国西海岸到非洲东海岸、从北极到南极在内的一大片区域,防御面积几乎占了半个地球,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战区空军。

美太平洋空军第5航空队驻日本横田,下辖3个联队,配备各种作战飞机170余架,负责协助日本航空自卫队保卫日本国土并对朝鲜半岛及远东地区的空中作战行动进行支援。其中,第18联队驻扎在冲绳岛中部的嘉手纳空军基地,主要机型为F-15C/D、E-3B/C、KC-135R和H H-60G。

第35战斗机联队驻扎在位于东京东北644公里处的三泽空军基地,主要机型为F-16C J/DJ。第374空运联队驻扎在东京西北约45公里处的横田空军基地,主要机型为C-130E/H、C-9A、C-21A和UH-1N。

第7航空队驻韩国乌山,负责朝鲜半岛地区的空中作战行动,下辖第8、第51战斗机联队。司令部位于韩国首尔以南61.4公里处的乌山空军基地,其中第8战斗机联队驻扎在韩国群山空军基地,所属的54架F-16战斗机驻扎于此。第5l战斗机联队驻扎首尔以南61公里的乌山空军基地,下辖第36战斗机中队和第25战斗机中队。第36战斗机中队主要遂行反航空兵作战、空中阻滞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现装备F-16C/D战斗机28架。第25战斗机中队主要遂行空中打击控制和近距空中支援任务,现装备A/OA-10攻击机2l架。

第11航空队主要负责太平洋地区的空中作战行动,守卫着美国西北部的天空,司令部位于阿拉斯加州南部安克雷奇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下辖第3联队、第354战斗机联队。第3联队驻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主要担负着作为第3航空航天远征部队骨干部队的任务,其主要机型为F-15C/D/E、E-3B、C-130H和C-12F/J。第354战斗机联队驻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主要机型为F-16CG/DG和0A/A-10A。同时,第11航空队还可指挥美国民警卫队的第176空运联队和第168空中加油机联队。第176空运联队驻阿拉斯加的空中国民警卫队基地,主要机型包括C-130H、HC-130N和HH-60G。第168空中加油机联队驻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其主要机型为KC-135R。

第13航空队驻地已由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换防至夏威夷的希卡姆空军基地,实际上该航空队平时不辖作战部队,根据需要可随时扩充作战部队,编有第15空运联队和第36联队。其中第15联队驻夏威夷的希卡姆空军基地,主要机型为C-135C/E/K和KC-135E,而第36联队则驻扎在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同时,第13航空队还可指挥国民警卫队的第154联队,该联队驻夏威夷的希卡姆空军基地,可担负作战、空中加油和空运任务,其主要机型为F-15A/B、C-130H和KC-135R。

时刻绷紧的战争神经

前任美太平洋空军司令钱德勒将军说过,“虽然太平洋地区没有爆发战争,但并不代表这个地区是和平的。”美太平洋空军认为,其当前在亚太地区所面临的潜在威胁主要包括:崛起的中国、复苏的俄罗斯以及顽固的朝鲜。钱德勒认为,美太平洋空军减员、参加全球反恐战争、伊阿军事部署、驻韩美军缩减、美关岛海空军调整、第13航空队从关岛换防夏威夷以及驻韩第7航空队调整等因素,使美太平洋空军内部出现了些许混乱,而太平洋空军要成功应对亚太地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必须保持强大的军力,时刻绷紧战争神经。

首先是加强对中国的关注。虽然中美关系在近几年保持相对稳定并有深入的发展,但影响中美关系的美方因素仍在发挥关键作用。可以看出,美国对于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的长足发展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其冷战思维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失,仍把中国看成是“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国家”,美国公布的《国防战略》报告则明确指出,美国国防部将通过“引导”和“防范”来应对中国不断增强

的军力及其使用方式的不确定性。钱德勒认为,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特别是俄罗斯的先进武器技术,中国的军事和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他认为,太平洋地区高层军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努力建立同致力于经济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中国的严肃而认真的军事接触。在处理与中国关系问题上,美方应保持强大的实力,双方之间应尽量减少误判和误解,美国“必须确保中国不会想方设法把美军从太平洋西岸赶走”。

美国的《国防战略》将俄罗斯视为安全关切,美国认为,俄罗斯在开放和民主道路上出现了倒退,对美国及其盟国和地区伙伴具有重大的安全影响。俄罗斯利用能源收人并控制能源出口,争夺在北冰洋的权益,并欺负其邻国,是美国等国的安全隐患。俄罗斯在军事上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姿态,如恢复远程轰炸机的飞行,退出军备控制和裁军条约,甚至威胁要把可能成为美国反导基地的国家作为打击目标。此外,俄罗斯还把核武器当作维护其安全的基础。这说明,俄罗斯正在重新谋求扩大其国际影响。特别是2008年8月俄格军事冲突爆发后,美太平洋空军的关注点进一步聚焦在俄罗斯身上。

在美国的许多军事高层将恐怖主义视为最大威胁的同时,太平洋空军则更加关注于核扩散问题,因为美军一直将所谓的朝鲜核能力视为其在该地区最大的潜在威胁之一。太平洋空军认为,朝鲜核能力不仅打破了朝鲜半岛的军事平衡,甚至影响了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近段时间以来,随着美朝各自处境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两国立场都出现了明显改变,特别是美国对朝鲜采取了更为现实和灵活的态度,为突破僵局创造了条件,但双方在履行有关协议方面仍存在反复。美国始终保持这样一种观点,即一旦潜在对手、国家或跨国集团掌握了核技术和材料,将会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极大威胁,任何想获得核武器的行为必将引起地区的混乱。因而作为美军部署前沿的太平洋空军对朝鲜半岛的安全问题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针对上述问题,美太平洋空军认为在本辖区的当务之急便是合理配置兵力,为太平洋司令部提供作战能力,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同伙伴及潜在对手建立军事接触,尤其是中国。

不断强化的军事能力

F-22A“猛禽”是美国空军于2005年底开始使用的新型隐身战斗机,同时也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目前,在北太平洋地区,两个中队F-22已部署到阿拉斯加基地,由第3联队负责指挥。其中,第一个中队于2007年8月部署,第二个中队于2007年11月初部署。到2008年底第3联队的40架F-22A悉数部署到位,成为美国常驻海外最大的一支隐身战斗机部队。驻阿拉斯加的F-22A可随时南下,支援西太平洋地区美军空中作战,能够对西太平洋沿岸的国家进行空中威慑。并且,驻阿拉斯加的F-22A还可随时移驻西太平洋的关岛基地,或者冲绳美军基地。2007年2月中旬,美国太平洋空军12架F-22A首次海外临时部署日本冲绳,离中国台海只有几百公里的距离。5月10日,完成海外临时部署任务的12架F-22A撤离冲绳飞回本土,其中,两架秘密飞往关岛基地。这是美国空军F-22A第一次降落西太平洋的关岛基地。2008年7月18日至8月2日,美国阿拉斯加州艾尔门多夫空军基地第90战斗机中队所属的5架F-22A“猛禽”战机从驻守太平洋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参与“从林之盾”军演,并进行额外的专门训练。尽管与上次部署日本冲绳相比,此次“猛禽”距离亚洲大陆更远,但它给亚洲国家带来了的威胁却更大。美国空军还计划在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和西部的关岛部署F-22A。其中,美国夏威夷的空中国民警卫队计划未来几年内部署一个中队的F-22A。这将是太平洋中部第一次部署隐身战斗机部队,也将是太平洋战区第二支隐身战斗机部队。将要驻扎夏威夷的F-22A虽然由后备役的空中国民警卫队使用,但随时可以奔赴西太平洋地区作战,成为美国空军在太平洋地区的第二梯队力量。美太平洋空军将实现3个F-22A“猛禽”战斗机中队作战能力的一体化,以提升其在危机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稍后,美太平洋空军还将在阿拉斯加的艾尔森空军基地和日本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部署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中队。随着B-52、B-lB和B-2轰炸机的换防关岛,关岛的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德森空军基地的军事力量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当前,美军正投入18亿美元对关岛的空军基地进行建设和维修,计划到2010年初,安德森空军基地将有4架“全球鹰”无人驾驶飞机、12架空中加油机、48架战斗机和6架轰炸机轮流驻扎。此外,部署在夏威夷、阿拉斯加和日本的KC-135空中加油机将为美太平洋空军在浩渺的太平洋上架起一座“畅通之桥”。

窥视亚太的贼眼

当前,美太平洋空军最紧迫的需求便是强化其情报一监视一侦察能力。近期朝鲜的弹道导弹和地下核试验、中国成功进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俄罗斯远程轰炸机北极巡航等因素,使得美太平洋空军更加绷紧了敏感的神经。美国太平洋空军认为,亚太地区有台海、东海和南海等多个热点,然而,美军U-2、EP-3和RC-135之类老式侦察机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空中情报搜集能力急需加强。为此,太平洋空军计划把最先进的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全球鹰”部署西太平洋的关岛。其中,第一架将于2009年飞抵关岛,这将是美国空军第一次把最先进的高空无人侦察机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到2014年前后,太平洋空军将在关岛部署10架“全球鹰”。‘I全球鹰”装备了先进的传感器,能够侦察探测从移动导弹发射架到海盗的一切行动,它的部署将大大改善美太平洋空军的情报一监视一侦察能力。美太平洋空军在日本和韩国拥有多个基地,随时可以进驻“全球鹰”。然而,美国太平洋空军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没有基地,“全球鹰”难以对中国南部边境地区进行空中情报偷猎。为此,美国太平洋空军正在寻求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的支持,希望一些国家为“全球鹰”提供基地。同时,美国太平洋空军还计划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其它型号的无人侦察机。其中,太平洋空军计划在韩国部署一个中队的“捕食者”无人侦察机,另外一个“捕食者”中队部署关岛基地。一旦美军“全球鹰”在西太平洋地区上空进行情报偷猎活动,将对中国等有关国家的空中安全构成很大挑战。届时,反空中情报偷猎将成为亚太一些国家的重要防范内容。

情报分析的重要性众人皆知,分析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和文化敏锐性,以为指挥员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情报信息。为此,美太平洋空军还专门从美国国务院聘请了外国政策顾问。钱德勒说,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必须继续加强地区事务专家的专职化,不断满足对不断增长的人力情报能力的需求。

联合作战能力不断加强

美太平洋空军的核心作战部分是第13航空队,它的第613航空航天作战中心被用来计划、指挥和控制空中作战。紧邻美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的是美空中作战中心,这里聚集了来自空、海、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的参谋人员,加上其它机构的一些人员,可以指挥一场空中作战。第13航空队空中作战中心将与正在日本横田空军基地建设的美日双边空中作战中心联通,并与设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空中作战中心协同配合。亚太地区最有名的空中作战中心位于韩国,在这个作战中心,美韩双方的空军共同花费了30年的时间来研究、实验联合航空航天作战问题。而位于阿拉斯加的空中作战中心主要是用来协调北美防空联合司令部的空中作战。考虑到许多为美太平洋空军提供通信和导

美国太平洋空军的历史沿革

现在的美国太平洋空军正式成立于1957年7月1日,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的1944年,这年8月3日,美国陆军航空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布里斯班正式组建了远东空军(FEAF)。当时的远东空军隶属于美国远东陆军航空队,受盟军西南太平洋空军的指挥。至1945年,EFAF旗下的第5、第7及第13航空队在太平洋地区参加空中支援行动。到此时,太平洋地区的美国陆航已成为美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战结束后,FEAF和第5航空队留在了日本,第7航空队和第13航空队分别驻扎在夏威夷和菲律宾。FEAF在战后是美军远东司令部的空中力量,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的美国空中力量历史上首次由一名司令官全权指挥。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FEAF旗下拥有第5、第13和第20三个航空队以及远东器材司令部。朝鲜半岛实现停火四年后的1957年7月1日,FEAF被改组为太平洋空军,司令部也转移到夏威夷的希卡姆空军基地。

到1960年,太平洋空军手上有着由35个作战中队构成的强大打击力量。它们分布在10个主要基地内。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的军事冲突日渐升级,为有效打击越南人民军的军事行动,太平洋空军向该地区增派了更多的兵力,并使用了当时美军最先进的军事装备。1973年8月5日,太平洋空军的战机在柬埔寨执行了其在越战期间的最后一次攻击行动,为美军进行的这场失败的战争划上了句号。越南战争结束后,太平洋司令部开始根据越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战备调整。

在此之后,太平洋空军的组织架构发生了急剧的变化,1989年从战略空军司令部手中接收了安德森空军基地,1990年末又获得了第11航空队。美国空军1991年撤出菲律宾的克拉克空军基地后,第13航空军转移至安德森空军基地,1992年太平洋空军再度改组,恢复了对本地区运输机联队的指挥权。太平洋地区的C-130运输机及其机组人员和相关设施均成为太平洋空军的资产。与此同时,太平洋空军还获得了战区内所有的作战支援飞机和全部航空医疗设备。

纵观太平洋空军的整个历史,它在美军的军事全球行动中始终扮演着不容忽视的角色。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之外,太平洋空军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中也都没有缺席。此外,太平洋空军还长期在沙特、土耳其及意大利部署,参加各类国际维和行动。航服务的卫星即将达到服役年限,因此美太平洋空军正在考虑替换这些设备。第一颗宽频带全球通信卫星已在2008年四月份正式服役,将为从太平洋司令部到美国西海岸的广袤地区提供优质服务。在未来10年中,美空军将继续更新卫星系统,以更好地为国家和军队服务。

为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应对亚太地区出现的威胁,美太平洋空军主要依赖各类演习、训练来磨砺部队。像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主要由美太平洋空军和美海军参加的“北方利刃”演习,主要由美太平洋空军和盟军参加的“红旗一阿拉斯加”军演,以及在空军作战中心附属部门进行的专门训练等等。“红旗一阿拉斯加”军事演习是由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主办的最大规模的联合空战演习,其目的在于提高美军和盟国空军在战场环境中的进攻性防空、拦截、近距离空中支援等空战能力,该演习每年举行四次,一般每次持续约两个星期。在今年四月份的“红旗一阿拉斯加”军演中,美军的飞行员与来自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的飞行员共同参加了演习。一个月后,在“北方利刃”演习进行的跨区域作战中,120架飞机来自美太平洋空军基地,其余则来自位于内华达州的空海军。在最近几年进行的“红旗一阿拉斯加”联合演习中,有盟国的空军派机参加,其中包括德国空军的16架“狂风”战斗机。而日本航空自卫队也派出数支地对空导弹部队和地面控制系统到达艾尔森空军基地,同时还派出F-15J战斗机和E-767空中预警机到达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韩国也派出T--架C一130运输机前往埃尔门多夫空军基地参与此次演习。近来,美太平洋空军高层有意识地想把“红旗一阿拉斯加”军演提升到在内华达州内利斯空军基地举行的“红旗”军演的水平,并希望这两个军演能够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竞争。

频繁的对外援助与军事接触

众所周知,美太平洋空军的首要任务是慑止战争并在必要时击败任何敌人。同时,太平洋空军还要结交盟友,并对潜在对手施加影响。当前,战区安全协作、军事接触、人道主义援助、灾害救援、地区稳定等名词成为军事方面的热点词汇。不管这些名词的具体内涵是什么,美太平洋空军已在这些任务上面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时间和资源。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遂行一分的任务,美太平洋空军必须付出十分的精力来进行备战。当然,现在也不是崇尚孤胆英雄的年代,要想顺利完成任务,美太平洋空军还必须争取盟友及其它部门的配合。当前,美太平洋空军正在致力于改善它与太平洋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并希望通过加强联系能减少彼此间的猜忌和降低对局势误判所带来的危险。

2008年5月份缅甸遭受风灾以后,太平洋空军立即命令其位于泰国基地的C-130运输机携带淡水及其它物资进行救援。共计100余架C-130和K C-130运输机抵达缅甸,但因为缅甸某些团体拒绝接受美国援助,部分物资又被原封不动地运回。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美太平洋空军的C 17及时将帐篷等救援物资运抵中国。在此数月之前,美太平洋空军还远赴泰国和柬埔寨执行了一项代号为“太平洋天使”的医疗救助任务。

当前,军事演习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军事训练,以联合反恐、维和、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害救援等为主体的军演占据了军事演习的“半壁江山”,成为各国之间加强军事接触的重要手段。太平洋空军每年要参加大约30场跨国联合军事演习,像与印度空军联合举办的“对抗印度”演习,在泰国举办的“会色眼镜蛇”演习,以及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联合举办的军事演习。演习主要是设想在未来10至20年内,美国与各盟国如何共同应对全频谱冲突。

上一篇:“小金库”专项整治承诺书下一篇:学生安全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及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