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2024-08-0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共8篇)(共8篇)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篇一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引言】

2004年初,《中共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而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以,农村金融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作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2005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将“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作为农村金融工作的主题。目前,在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论依然很多,农村金融改革问题的许多方面仍然处于试点和摸索阶段,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仍需时间检验。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自己深刻的认识该问题。【正文】

1.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史与现状

贵州贵阳学院的曾汝林教授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3 年)农村金融体系恢复发展阶段

1986 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将邮政储蓄业务法定为邮政企业的业务之一,从而使邮政储蓄遍布全国,成为在农村中开展储蓄业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放开了对民间信用的管制,允许民间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自由借贷,允许成立民间合作金融组织,同时允许成立的还有一些农业企业的财务公司,企业集资异常活跃;允许多种融资方式并存,包括了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票据贴现、信托、租赁等多种信用手段。

第二阶段(1994—1996 年)建立系统性农村金融体系阶段

1994 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金融业务从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剥离出来;并且农业信用合作社不再受中国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业务改由县联社负责,而对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监督管理则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承担。第三阶段(1997—2002 年)清理整顿阶段

1997 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以下机构,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收缩其在县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对民间金融行为进行压制。第四阶段(2003—2005 年)进一步改革阶段

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明确提出了县城区域内的各个金融机构应当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再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到当地,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引导一定比例的邮政储蓄资金返还给农村;大力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

第五阶段(2006 至今)农村金融体系深化改革阶段

2006 年银监会从政策上首先允许四川、甘肃、吉林、青海、内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蒙古、湖北6 省(区)的农村地区开展设立村镇银行;2007年春天开始,在四川、吉林等地先后设立了新型的村镇银行和合作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2008 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发文,在部分省、市、县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2009 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银监大力推行“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科学完善农村金融分类监管体制和切实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五项措施,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所面临的问题

许多文章都已认识到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将其总结概括后浓缩为三大问题:①“三农”贷款问题任重道远。②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③农业农村保险发展滞后。2.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主要分为:①改革路径分析。②金融服务能力研究。③金融产品创新。① 改革路径分析。

沈阳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许桂红在其文章《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中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加快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整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规范民间金融活动。这种观点解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路径问题,对政府制定方向性政策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没有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战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术性的指导。

② 金融服务能力研究。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系的兰静在《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中认为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要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如扩大农村金融的服务范围,加快农村保险发展进程,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这种观点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问题,具有考价值的。但该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农村金融体制本身存在的具体问题,也没有认识到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影响。③ 金融产品创新。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董晓林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中认为农村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给出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路径和案例。这种观点迎合了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于2008 年10 月15 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但我们必须要在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对新产生的金融产品的审核,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才可以防范风险。

经过对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我充分认识到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同时认为今后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应该主要放在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与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制的问题上。这也是日后我对于该问题重点关注的地方。【参考文献】 工商0801

康家健

08201110 [1] 兰静.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问题浅析[J].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0 年5 月.[2] 许桂红.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路径分析[J].财经视线,2010 年6月.[3] 董晓林.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J].江苏农村经济·月刊,2009年10月.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积极参与世界分工并于2001年加入WTO。通过相关数据显示, 1978年至2008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达到41.96%, 其中2007年进出口总额更是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21 738亿美元, 同比增长23.5%, 2008年进出口总额25 616亿美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2009年, 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也达到了22 073亿美元。但是在我国外贸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国外针对我国产品的“双反双保” (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别保障措施) 、技术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标准等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也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

1 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综述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在多年的探索中不断改良和完善。从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统制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发展到今天贸易自由化的新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道路, 并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纵观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

1.1 高度垄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1949~1978年)

1949年,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最终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9月, 各党派人士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其中也确立了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基本国策即国家统制。建国以后,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在对私营工商业完成改造之后, 我国开始实行指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体制, 并由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各外贸公司统一经营。1958年, 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对外的决定》与《关于贸易外汇体制的决定》,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我国当时高度垄断的对外贸易体制[1]。

这种体制的建立在建国初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同时, 在百废待兴的背景下有利于中共中央对我国外贸的管理。但是, 由于长时间的应用, 直至改革开放, 使得这种外贸管理体制弊病丛生, 高度垄断扼杀了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 企业也缺少自主经营机制, 造成地方没有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 国家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时代要求我国必须对这种高度垄断的外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1.2 对外贸易经营权逐步下放 (1979~1987年)

1979年, 我国扩大了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贸易经营权, 准许两省可以自由安排和经营本省的对外贸易, 并设立地方外贸公司。而其后该政策得到全面推广, 各省市相继成立自己的外贸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 并且一些中央部委也加入其中。同时, 改进技术和多数产品的审批权悉数下放, 甚至还给予了地方政府一定比例的外汇留成[2]。在这一阶段, 虽然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促进了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但由于其仍然处于国家计划经济之下, 并没有改变我国当时政企不分的管理体制, 政府垄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从根本上也没有产生变化, 仅仅是中央垄断被地方垄断所代替而已, 而且也不能解决当时出口亏损严重的问题, 国家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1.3 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8~1993年)

1987年, 我国开始对部分外贸企业公司进行经营承包制试点。1988年, 在承包基数内由中央定额补贴的基础上, 全国外贸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政府承包出口收汇和上缴外汇指标。承包合同期约三年。承包指标再层层往下分解到外贸经营企业和出口生产企业, 盈亏由各单位负责。在轻工、工艺、服装行业, 国家则取消出口补贴, 完全实行自负盈亏。并于1991年至1993年新一轮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中, 国家对企业出口补贴全面取消。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 打破了由国家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经营模式, 外贸公司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可以独立进行外贸经营, 这一阶段是我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道路上的显著标志。

1.4 开放外贸经营权 (1994~2003年)

1993年11月, 中共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方向即“统一政策, 放开经营, 平等竞争、自负盈亏、工贸结合, 推行代理制”。从1994年开始, 除了极少数重要商品由指定外贸公司经营外, 对外贸易领域全部取消了指令性计划。企业真正成为了市场经营的主体, 除了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情况外, 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实行自由[3]。在外汇管理上。1994年开始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单一汇率制度的实施, 国家取消了外汇留成制度, 实行结售汇制度。在这一阶段, 可以明显看到我国已经开始向贸易自由化过渡, 但是增加了非对外贸易经营权企业的外贸业务成本, 同时也为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企业利用代理特权坐收代理费大开方便之门。

1.5 贸易自由化 (2004年至今)

2004年7月1日, 我国新《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进入贸易自由化阶段。对外贸易经营权范围空间扩大至所有企业和个人, 对外贸易审批权寿终正寝, 而代之以备案登记制度。在具体经营范围方面, 新法强调“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同时, “国家可以对部分货物的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 “实行国营贸易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只能由经授权的企业经营”, 对于国营贸易管理的货物和经授权的经营企业则实行公开透明的目录管理。新法只对极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限制进出口商品实行配额管理和许可证管理, 对部分进口货物实行关税配额管理, “进出口货物配额、关税配额, 由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其它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的原则进行分配。[4]”

2 结论与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 我国对外贸易体制得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中智慧的结晶, 也是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过程中, 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正确的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结果。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在关注效率的基础上越来越关注社会公平, 并正在着手解决社会上的不公平问题, 如十七大就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解决公平问题的途径不仅仅只是分配上的公平, 更重要的是制度公平。纵观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数十年历程, 可以看到其与其它体制改革一样, 是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 从缓解内外部压力的不自觉或“摸着石头过河”到向以WTO制度框架为核心的国际规范的主动靠拢的过程, 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个先易后难、先表象后实质的渐进式过程。

从高度垄断的外贸管理体制到现如今贸易自由化, 更加体现出市场的基础性地位,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打下坚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123.

[2]宋卫刚.中国贸易安全危机思考[J].决策与信息, 2006, (1) .

[3]姚景源.中国经济形势展望[J].中国对外贸易, 2004, (2) .

[4]李佩林.我国贸易顺差的态势分析与政策建议[J].大经贸, 2007, (7) .

3.中国资源税改革路径研究 篇三

摘要:

资源税改革不仅要注重顶层设计、基本方向,还应当关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设计。文章在分析中国资源税改革的政策背景、现实困难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资源税改革应当重新定位资源税功能,普遍建立权利使用金制度,构建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并优化资源税制要素。基于此,文章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并建立动态税率制度,提高资源税作为政策工具调节经济的作用;二是改变资源税计税依据,体现环境保护的政策导向;三是全面清理各类资源收费制度,规范资源税优惠政策,降低“政府俘获”风险;四是按照租税分流原则,建立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完善权利使用金制度。

关键词:资源税;税制改革;权利使用金;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包容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F810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5)06007106

一、中国资源税改革的宏观情境

资源税作为国家参与自然资源收益分配的一种制度安排,已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发挥资源税筹集收入、调节资源开采行为进而促进环境保护的作用[1]。中国在1980年代中期正式建立资源税制度,经历三次重大调整逐步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框架。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调整,资源税制度的缺陷逐渐暴露,亟需进行改革。

实际上,资源税改革已经酝酿多年,当前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尽管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具体改革措施的解读稍显分野,但其政策背景和改革方向比较明确,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生态文明成为“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则是其坚实保障[1]。资源税作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政策工具,理应通过改革优化功能,为推进“五位一体”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作出贡献。二是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并从国家治理的高度全面部署了税制改革,明确提出“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三是包容性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全民参与过程、全民共享成果、促进资源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不再唯GDP论,经济增长也不再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增加、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得到更多的重视[2]。但包容性发展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方法和途径,而制度就是影响包容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源税改革因而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资源税制度遭遇的困境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国税收制度基本定型,20年来虽有些局部调整,但在整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原有的税收制度安排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税收新形势、新情况。中国现行资源税制度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困境。

(一)税种功能定位存在偏差

1984年,国家启动国有企业第一步“利改税”,首次将资源税确立为一个独立税种。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为现行的资源税制度搭建了基本框架。不论是1984年的“利改税”,抑或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资源税自始至终都定位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但这种定位在理论上存在重大缺陷。资源级差收入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租,与资源的所有权相联系。资源租有绝对租和级差租两种形式,绝对租因资源的垄断而产生,级差租源于资源禀赋差异,但二者都是基于资源所有者和资源使用者的对等交换。在中国,国家既是政治权力的拥有者,也是自然资源的所有者[3]。资源级差收入,作为资源租的一种表现形式,应当由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国家通过契约的形式予以调节,并且这种契约式的收入获取手段应当不具有强制特征。因此,现行资源税定位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在理论上存在缺陷,混淆了国家作为政治权力拥有者和资源所有者的角色。

(二)税制设计不够科学

理论上讲,资源税有三种模式,即产出型资源税(outputrelated resource tax)、利润型资源税(profit resource tax)和财产型资源税(property resource tax)产出型资源税以开采和使用的原始资源产品或经过加工的资源产品为征税对象,可以从量定额征收,也可以从价定率征收,美国、加拿大等联邦制国家征收的跨州税(severance tax,也称采掘税或开采税)就是典型的产出型资源税。利润型资源税实际上是一种所得税,以资源开采企业的盈利或利润为征税对象,同时考虑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的耗减。财产型资源税将矿产资源视为一种财富,并按财富的价值从价定律征收,属于典型的资产价值税。这种资产价值税可以是年度税,对企业拥有的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征收,也可以是资本所得税,对企业出售的矿产资源资产征收。在实践操作中,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产出型和利润型资源税,但很少实施财产型资源税,因其对征管技术要求很高,且税收成本较高。。中国1984年开征的资源税在本质上属于利润型资源税,按照“劫富济贫、调节收入”的原则,对销售利润超过一定标准的资源企业征收,其税率与现行土地增值税类似,实行超率累进征收的方式;由于多方面的原因,1994年国家在进行分税制改革的同时,对资源税制度作出了重大调整,一方面扩大了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则将其改为产出型资源税。实际上,中国的资源行业主要由一些大型国企控制,高度垄断造就了高额利润。同时,经济全球化让外资从中国资源开采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例,三大公司的主体业务在海外上市,外资股份约占10%,外资收获了超额利润却并未作出相匹配的税收贡献。资源税作为一种剩余产品的分配手段却无能为力,这是现行产出型资源税制度模式的“硬伤”。

当前资源税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体现在税收模式方面,还表现为税制要素的设计不科学。除了税收模式有缺陷,中国现行资源税制度在税制要素设计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征税范围过窄。一方面,不同资源品种之间的税负不平衡,有违税收公平原则;另一方面,未征税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大量浪费,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征税方式不科学。目前,除石油、天然气、煤炭2014年10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煤炭资源税改革的通知》(财税〔2014〕72号),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对煤炭资源税实行从价征收。煤炭资源税税率幅度为2%~10%,具体适用税率由省级财税部门在上述幅度内,根据本地区清理收费基金、企业承受能力、煤炭资源条件等因素提出建议,报省级人民政府拟定。等资源产品外,其他税目资源产品仍然征收从量税,导致资源税与资源市场的联动性较差,资源税收入难以反映资源要素市场的波动情况。三是税率无法体现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开采的外部性[3]。从横向税率看,不同类型资源的税额差距较小,无法体现资源之间的稀缺性差别[4]。例如,铜矿和岩金矿的税率差别不大,一等税率均为7元/吨,无法体现金和铜在价值上的差异。从纵向税率看,不同等级的同种矿产资源税额差距过小。以铁矿石为例,同一矿种不同等级之间的税额级距只有0.5元/吨,但不同品位的铁矿石在价值上差别巨大,资源税的纵向调节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四是计税依据不合理。现行资源税的计税依据为资源产品的销售或移送使用数量,造成“挖菜心”和“吃肥减瘦”的问题,破坏了资源开采秩序。

(三)资源税收入分配格局失衡

首先,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的制度安排有悖于国家资源所有权制度。中国《宪法》明确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作为国家代表的中央政府理应享有自然资源税收的收益权。目前,除海洋石油资源税归中央所有外,其余全部归地方所有,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其次,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加剧了税收横向分配失衡问题。在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呈现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很多矿产种类往往集中分布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省份。以煤炭为例,其探明储量的80%集中分布在北部,而华北地区则集中了64%的储量;石油探明储量则98%分布于北方地区[5]。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一方面直接加剧了全国地区间税收分配的不均衡,另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主要消费区承担了资源税所有税负却无法分享资源税收入。最后,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存在资源开采利用的负激励效应。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制下,地方政府在GDP目标的驱动下,鼓励矿产资源大肆开采,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四)资源企业非税负担较重

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资源税税率过低[6]。但与此同时,资源企业的广义税负并不低,因为除资源税外还存在着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资源收费负担远远超过资源税收负担。表1为2014年12月以前中国资源类主要收费和基金项目。在众多的资源类收费和基金项目中,煤炭行业的收费种类最多、非税负担最重。根据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加快推进中国煤炭税费制度综合改革研究报告》,煤炭行业涉及的非税收费项目至少有88种,大致分布情况如下:资源环境类25种、经济建设类4种、行业管理类6种、市场行为类6种、企业发展类2种、社会功能类10种、交通运输类35种[6]。将资源税和所有资源性收费项目加在一起,煤炭企业的税费总体负担远远高于国外。据统计,煤炭出产大省山西2012年资源税收入仅为43.8亿元,而同期仅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一项收入就高达190.3亿元。因此,煤炭资源税从价征收便是资源税改革的突破口。2014年12月1日以后,作为资源税改革重头戏的煤炭资源税率先实现从量计征向从价计征的转变,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在2%~10%的幅度比例税率范围内确定适用的税率。

过多的资源类收费项目造成的结果是,资源类税收空间被过多的收费项目挤占,资源行业税收负担较轻但整体税费负担很重,这种税费功能错位的现象带来诸多问题。一是资源类收费项目过多,给资源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较重的负担,影响资源行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煤炭行业景气度较低的背景下,过多的涉煤收费项目可能使煤炭企业陷入经营困局。二是资源类收费获得的收入,省级以下政府分享了较大收益,其使用并不规范,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三是资源类收费项目过多,直接压缩了资源税的可行性空间,阻碍了资源税改革的步伐。

三、未来资源税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国现行资源税制度目标定位较模糊,配套机制不完善,调节功能不够强,利益羁绊过多。未来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推进资源税改革,应当重新定位税种的主要功能,完善相应的资源税费配套制度,强化资源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作用,并作出有利于改革推进的制度安排以有效协调各方利益。

(一)重新定位资源税税种功能

资源税改革应当按照租税分流的原则,严格区分作为政治权力衍生品的税收和作为资源所有权衍生品的资源收益,确保资源税仅仅作为国家基于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的手段[7]。当前,资源税的政策目标中包含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在理论上存在比较明显的瑕疵。级差收入实际上是由资源禀赋差异造成的,源于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8],应当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常见的形式就是征收矿产资源使用费。资源税具有财政、经济和社会等三大基本功能。财政功能是资源税最基本的功能,即资源税是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个基本手段。经济功能是指资源税可以作为一种“经济稳定器”,在经济高涨、资源消耗过高的时期对资源开采造成抑制作用,防止资源市场过热,在经济低迷、资源需求疲软的时期自动减轻资源行业的负担。所谓社会功能,是指资源税作为一种政策工具,在筹集财政收入、稳定经济形势之外,可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公共目标的达成。资源税改革重点应当考虑的不是如何让资源税成为政府的“提款机”,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资源企业决策行为的作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开采、利用效率,推进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进一步完善资源税费体系

当前,中国资源税费体系共存,但由于收费项目过多等问题,资源税费体系运转缺乏效率,税收和收费之间相互掣肘[9]。下一步资源税改革应当明确划分国家基于政治权力和资源所有权的不同收入,理顺资源税和资源费的关系,基于国家政治权力完善资源税制度,基于国家资源所有权建立普遍适用的资源权利使用金(royalties)制度。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资源税费并行的“双轨制”,对国有资源的开采使用,首先基于资源所有权人对企业收取一道权利使用金,然后再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凭借政治权力征收一道资源税。资源税按照资源企业的开采使用量征收,或依据其经营利润征收;权利使用金则由政府根据相关的规范与企业进行谈判,协议确定支付金额,权利使用金的多少主要依据资源禀赋、资源回采率、资源开采环境恢复治理成本等因素而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统一规范的资源权利使用金制度,完善资源税配套制度。一方面,既解决了国家基于政治权力的税收收益和基于资源所有权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界限划分问题,又为改革赢得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权利使用金制度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从资源中获取收益,同时有效地促进资源企业横向公平。

(三)建立复合型资源税制度

所谓复合型资源税制度,是指将产出型、利润型和财产型资源税中的两种以上的模式结合起来,建立一个多重征收的资源税体系。产出型资源税实际上是一种流转税,利润型资源税在本质上是一种(超额)所得税,财产型资源税则属于一种财产税。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探索建立复合型资源税制度,优化资源税制度设计,以更好地体现国家环保政策目标。一般情况下,这些国家都是同时开征产出型资源税和利润型资源税,而很少采用财产型资源税,产出型资源税主要用于筹集财政收入、补偿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利润型资源税主要解决垄断资源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和外资从资源行业获得巨额收益的问题,更加强调收入调节功能。例如,2012年,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积极推动资源税改革,在原来的海洋石油租赁税基础上,新开征了矿产资源租赁税,征税对象为年利润超过7 500万美元的大型矿山企业,税率高达30%。针对中国目前大型企业垄断资源行业获得超高额利润、资源行业外资比例提高造成资源利润大量外流的问题,下一步改革可以考虑在完善现有资源税制度的基础上,对某些行业利润超过一定标准的垄断型资源企业新开征资源超额利润税。

(四)协调好资源税改革各方利益

改革涉及各方利益的深刻调整,必须协调好当事各方的利益关系,否则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并遭遇多重阻力。在推进资源税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处理好两对利益关系。一是要协调好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资源行业除了缴纳资源税外,还承担了名目繁多、数额巨大的资源性收费和基金负担,在客观上阻碍了资源税改革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如果快速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资源企业税收负担在短期内迅速上升,必然对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短期内全面取消各类资源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项目,各级地方政府的利益因此受损,原有的财政收支分配秩序难以迅速作出相应调整,必然带来新的政治方面的问题。为顺利推进资源税改革,可以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减轻资源企业的非税负担[10],同时对流转税实施结构性减税,减轻资源企业税收负担,为“清费立税”、提高税率、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腾挪足够的政策操作空间。二是要协调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11]。当前,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全面从价计征改革后,资源税可以承担地方主体税种的重任,以弥补“营改增”全覆盖之后地方财力的削弱。但这种论断必须要有三个前提,即资源的地域分布比较均衡,资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面临枯竭的问题,资源税收入在地方政府收入中占据较大比例。但这三个前提都不成立,更何况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而资源税归属地方所有的资源税收模式本身就存在理论上的瑕疵。如果将资源税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又面临一个问题,之前存在的大量资源性收费主要由省级以下地方政府分享,在“清费”之后又如何确定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成比例,如何弥补地方各级政府的收入损失,将是税制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考量。提高增值税地方分成比例,增加对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是值得考虑的一种选择。

四、资源税改革的路径选择

2010年11月,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在新疆进行从价计征改革试点,标志着中国资源税改革“破冰”[11];2014年12月,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在全国范围铺开,为其他税目资源税改革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效应,将为下一步改革的深化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资源税改革从价计征的基本方向已经确定,但改革进程稍显“梗阻”,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之外各税目资源税的从价计征改革尚未提上日程,其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的方向虽已无异议,但具体的路径尚未确定,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调整事关整个资源税改革的成败。我们基于上文对资源税制度政策变迁、现实困境和改革思路的分析,就资源税改革的具体路径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

根据《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国仅对《条例》列举的7大税目征收资源税,而同样作为稀缺自然资源的土地、森林、草场、水、珍稀动植物等均不在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不利于充分发挥资源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下一步的资源税改革要扩大征税范围,将尽可能多的自然资源都作为资源税征税对象。建议对水、森林、草场、珍贵药材、珍稀动植物开征资源税,同时改革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制度,把与土地相关的税收整合到资源税的范畴。同时,建议扩大资源税原有税目的征税范围,将征税项目扩大至一些非列举的矿石品种,并明确对其余一些不常见的非列举资源产品的征税办法。

(二)实施资源税动态税率制度

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是大势所趋,但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一些矿产品受市场影响其价格波动较大的实际情况。比如,中国动力煤市场在2009-2012年间,年度波幅分别为43.5%、26.8%、14.4%和30.8%,平均波幅为28.9%。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煤炭行业不景气,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暂停征收部分收费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行业自我恢复。但资源税改革之后,各个税目的税率必然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如果实行固定税率就失去了一种可操作的政策性工具。因此,对受市场行情影响较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部分资源产品,可以考虑实行幅度比例税率,具体适用税率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每年确定一次。

(三)改变资源税计税依据

目前,资源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开采销售或移送使用的资源产品数量,而不是资源产品的探明储量或开采数量。由于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开采就不可能再恢复,仅对开采销售或移送使用量征税不合理。此外,原油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后,以购销双方的结算价(不含税)而非基准价(国际油价)为依据计税,结算价与基准价之差额为贴水数额,贴水给油田企业留下了足够的“税收筹划”空间[12]。因此,建议下一步的资源税改革改变计税依据,按照资源产品的开采数量计征资源税;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计税依据充分考虑国际市场价格的因素,尽可能降低企业税收筹划的操作空间。

(四)清理规范资源税收优惠政策

现行资源税制度规定了一些减免税政策,不利于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功能的发挥,即便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实施从价计征改革以后,类似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对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给油气企业通过免税政策降低税收负担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12]。再如,油气田企业享受各类税基减免政策,大大降低了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效应。油气田企业资源税按5%的税率征收,但其综合减征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实际资源税负率远低于5%。从新疆各油田企业测算的结果看,平均综合减征率由2008年的0.46%上升到2009年的0.51%,实际征收率从2008年的4.54%降低到2009年的4.49%[12];考虑到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调高的影响,很多资源企业可比口径的资源税负仅为3%左右,改革结果悖离了改革初衷。2014年,国家决定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税率调高至6%,但仍然保留了大量优惠政策2014年10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3号),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进行了调整,并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油田范围内运输稠油过程中用于加热的原油、天然气免征资源税,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资源税减征40%,对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对低丰度油气田资源税暂减征20%,对深水油气田资源税减征30%。,考虑税收优惠因素之后企业的资源税实际税负远低于6%。因此,建议在进行资源税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清理不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尽量压缩从价计征改革之后的税收优惠政策空间。

(五)建立石油资源超额利润税制度

中国自2006年开始对销售国产原油价格超过一定标准而获得的超额收入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从本质上讲,石油特别收益金是对资源垄断形成的超额利润征收的一种特别所得税,其目的在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开征,至少在三个方面实现了社会的帕累托改进:一是有效增加了政府从资源中获得的收益,充实了国家财力;二是作为对资源垄断企业的一种惩罚,有助于促进税收公平,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三是对资源企业的超额利润进行再次分配,可以有效减少外资涉足国内资源行业而造成的资源收益外流。建议将石油特别收益金改为石油资源超额利润税,并强化其刚性,建立起中国的复合型资源税制度。同时,还要从严控制对石油、天然气行业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财政补贴,利用资源税倒逼其创新技术、改革机制、提高效益,而不是仅仅靠其资源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参考文献:

[1]解洪涛,陈志勇.试析煤炭资源税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税务研究,2014(2):46-48.

[2]刘建徽,安然,周志波,等.包容性发展背景下中国地方税体系构建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4(6):22-28.

[3]徐晓亮.资源税改革中的税率选择:一个资源CGE模型的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1):82-89.

[4]徐晓亮.资源税改革能调整区域差异和节能减排吗?——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分析[J].经济科学,2012(5):45-54.

[5]徐润,何杨.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行政主导抑或市场变异[J].改革,2014(1):51-60.

[6]高洪成,徐晓亮.资源税改革中的价值补偿问题研究[J].软科学,2012(5):36-40.

[7]杨斌,雷根强.论租税分流——资源税的改革方向[J].财贸经济,1993(11):31-35.

[8]刘立佳.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资源税定位研究[J].资源科学,2013(1):74-79.

[9]蔡红英,胡凯,魏涛.资源税改革:基于理论与实践的演变逻辑[J].税务研究,2014(2):38-41.

[10]杨志勇.资源税改革需同时清费[N].中国税务报,2013-09-06(05).

[11]张海星. 深化资源税改革:重建立税依据与平衡利益关系[J].税务研究,2013(8):39-44.

4.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 篇四

第一节 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

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

(一)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

(二)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

(二)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

(三)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

1、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

2、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

3、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

4、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

一、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

(一)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

(二)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

(一)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

(三)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

三、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

(一)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

(二)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

(三)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

(四)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

(五)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

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一)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

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

(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

(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第三节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

一、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一)改革的动力

1、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

2、个人层面

(二)改革的阻力

1、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

2、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

二、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一)特殊性:基础

(二)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

1、面临问题的复杂性

2、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3、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

4、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

三、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一)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

(二)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

(三)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

(四)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

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 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

(五)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

四、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

(一)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

1、主体缺乏知情权

2、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3、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

(二)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

1、依法治教的力度仍需加强

2、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3、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

(三)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

1、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

2、重效率轻公平

3、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

五、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

(一)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

(二)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

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 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

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

(四)改革问题的复杂性

第四节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

一、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

三、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

(二)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

(三)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的过 第一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 第一章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

第一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

一、背景

(一)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

(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

二、教育改革的缘起

三、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 第二节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1、“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

2、立序与奠基

3、更新与重建

二、理论意义

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

第一节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

一、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

二、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

基本矛盾:

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

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

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

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的进行改革

1、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

3、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

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

3、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

5、加强德育工作

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

问题与不足:

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

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

3、“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

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

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 第二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

机遇:

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

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 革提供思路和样板

二、教育改革重心与任务的变化

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

1、学制方面

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 问题。

3、推行素质教育

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

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 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

四、成效、意义与问题

(一)基本成效及意义

1、“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

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

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 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

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 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

第三节 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至今)

一、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

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

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

问题:

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 键。

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标准欠缺,合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 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 教育质量

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

第三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

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

(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

(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

(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

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

(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

(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

(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 第二节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 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 非行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

(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

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

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照着上面说的做”

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

(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 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

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

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

4、缺少调动民间资源的有效措施

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

2、社会利益主体:

①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 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

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

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

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

(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

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

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

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

(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

(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

(三)教师

第三节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

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

二、改革建议

(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

(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

第四章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

第一节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之间

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

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 第二节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

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

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

第三节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

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

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

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

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而是要看“办学为谁”、“为何办学” 第四节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

一、“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 “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

“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

二、“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

三、“以县为主”体制

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五章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

第一节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

(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

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

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

(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

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

(一)政策配套

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

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

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是“特殊性”、“政策倾斜”

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

(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

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

(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

(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而非“干什么”,总在明确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才被提出)

第二节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

(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

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

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

3、指明确本区域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

(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

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 ①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

A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

B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

C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

②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

A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

B中部:通过政策平抑“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

C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

③发展中的问题

A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

B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

C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

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

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

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第三节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

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

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

(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

(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

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

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

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 ①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 ②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 ③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 第六章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

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第一节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

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

(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 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②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

③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④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

(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

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

2、教育制度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

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带中间”(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

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

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

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

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

①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25%左右,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②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③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

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

(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

(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 第二节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 一、三十年改革历程

(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

(二)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

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

(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

(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

二、基本成就

(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

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 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

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

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

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

(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

三、经验启示

(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

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

(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2-3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

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

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

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

(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

我们有了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但是依然严重欠缺评价的技术支持

(四)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度等有严重缺位)

四、未来任务

(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保障系统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牵涉人、事、物各个方面的因素投入。

1、人:主要是做好我国教师教育工作,需要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教师

2、事:加强课程资源的制度建设

3、物: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

(二)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多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调的评价检测体系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1、考试成为一切衡量的唯一手段

2、考试管理非常混乱,各钟利益集团假借各种质量检测名义进行各种缺乏科学性的考试,如学奥数之风

3、结果公布不科学,考试功能异化,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攀比,非理性竞争。

因此。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检测体系 第三节教师教育系统改革

一、两大阶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教育系统的改革,可分为师范教育时代和教师教育时代)

(一)独立建制型师范教育体系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7-1998)

(二)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化建设阶段(1999-2004)

二、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改的的整体趋势

(一)职前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型、独立型的“单轨三级制”向开放型的“双轨两级制”培养体系转变

(二)职前、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的一体化与多元化

三、我国教师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

(一)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建设是重点

(二)质量保障的层级化与体系化建设是重点

第四节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机在于科学的评价制度)

一、教育评价系统的变迁

(一)同一招生考试:重建教育公平的基本杠杆(20世纪70年代)

(二)科学化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自觉追求(1977-1990)

(三)多种途径构建评价体系,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1985-2000)

这一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的多样化尝试性建构。

(四)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意向的提出(2001至今)

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社会学系和修正应试教育,但改变应试教育状况的成效不大。

二、基本成就

1、在评价主体上,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

2、教育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愈来愈受到重视(范围从学生到教师、管理工作、学科专业、学办水平等)

未来中国教育评价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一切教育和教育一切”

3、评价功能上,在发挥鉴定功能的同时,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功能 鉴定功能: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来发放教育经费等等,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 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4、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运用现代科学(定量定性相结合)

三、未来方向

(一)正确处理标准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学校主体参与和外部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相结合)

(二)正确认识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是管理的抓手和“指挥棒”,还是教育质量内部的质量保障手段和措施,或者是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的绩效转本研究与专业服务?

第七章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评析 第一节学校三十年改革思想突破

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向:专业立校

二、学校办学战略的突破:优者优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时候,让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既可以为“后发学校”提供标杆,也能保证国家优秀人才不会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被耽误。

三、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素质教育等等

四、学校办学价值观的转换:均衡发展,全面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的价值观就是“多出人才与快出人才”,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二节学校管理改革

一、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负责,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

二、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的变迁

三、学校人事管理推进聘任制

四、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水平提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其中教师职称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和学校绩效奖励制度最为重要

五、徐晓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学习型社会

六、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趋势:

1、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2、校长与学校的关系,完成了从家庭中的“家长”向民主管理中的“班长”再向学校法人代表的三种转换,使得学校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

3、在教师管理中,更多的强调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权力与责任,解除了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

4、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采用的制度与方法更加丰富 问题:

1、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威过强,专业权威过弱

2、学校管理重心靠上,掌握管理决策权的人离管理问题较远,离管理问题最近的人掌握的决策权较小

3、学校教师间的竞争在加剧,教师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整体提升教育效率的机制也少了。

第三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深化

一、学校教学价值观的更新

1、教师活动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个性化与创生性的占有这一任务受到关注

3、教学价值观的多层次体系逐步清晰化

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探索与更新

三、学校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发展

具体到教学评价改革上,逐步体现出以下特征:

1、教学评价内容的变化—从知识掌握到关注道德品质、能力发展

2、教学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对学生评价方面,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 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评价的内容;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增加了教师自评; 家长、社会参与教学评价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有诊断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有促进发展、引导改革的功能

4、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拓展 第四节学校德育模式的变化

一、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变迁

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变迁

1、课程目标:课改之前的课程大纲重道德知识、轻视道德情感,而新标准将学生的 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品德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

2、课程内容:课改前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社会性功能取向,表现为成人化和教条化,课改后内容设计将儿童生活放在首位

3、教材与教学:教材只是“信息的载体”,减少教材对教师的约束

4、评价标准:注重发展性评价

三、学校德育管理改革

第五节发展趋势:学校教育的整体转型

一、价值提升

二、重心下降—教育教学层面、学校层面、行政系统层面

三、结构开放

四、过程互动

五、动力内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体改革动力内化,校长等管理干部的改革动力内化

第八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 第一节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

二、教育平等思想与教育公平的追求

教育平等思想对教育公平官的影响上集中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横向维度表现为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纵向维度上表现为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

三、终身教育思潮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一、教育民主与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经验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

二、管理从集权走向分权

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管理系统集权和分权的问题

四、学校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校本管理

校本管理是一项强调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主体,通过将重要决策权从州、县、地方学区转移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改进策略。核心是学校自主与共同决策,共同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

第三节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

一、影响基础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

(一)教育创新(创新的含义比发明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潜在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另一种解释: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

创新与学习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

(二)全球化思潮—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文化的理解

二、国外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经验

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改革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第四节结语

一个教育系统只有当它牢牢地扎根于本地的、地区的和民族的环境中去,才能以他的经验、思考能力尤其是以它的判断来丰富别国的遗产。然而,具体的确定各国教育系统的特性又得依仗国际合作。

第九章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 第一节做好战略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关注点有三:一是不同区域之间;二是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弱势群体。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合理配置资源: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决杜绝偏重“重点校”的偏向;三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拨付、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以及对中小学生办学质量的检测评估。

二、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

1、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使命,在此基 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普遍提升公民素质

2、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主体认清当 代中国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意义

3、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还包括对来自各方的多种 形式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合理配置以优化利用—即善于争取资源,也可以有效利用

4、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最终要落实在各种具体工程部分的发展改革上。如文化的培育、组织改革、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创建、管理体制的更新等

三、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全面提升

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在对学校规模不作大的扩张的前提下,挖掘内部潜力,通过 合理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与调整,使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率

2、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应克服的问题: ①“外动内不动”;②“心动行不动”;③“上动下不动”

3、克服上述三种现象:

①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回归本位,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

②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还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监控、评估 和政策支持

四、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改革的成效往往需要长时才能显现出来 第二节重构培养目标,促进个人终身发展与人生幸福

一、培育基础性学力

1、更多的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 受者向主动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主体转换

2、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维、多向学习能力,包括工作、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 学习,与他人合作中的学习,以及通过反思来实现的自我学习

3、应着力培养学生选择、重组、创造性转换信息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化时代,学 生应学会对信息的重组,才能防止淹没砸信息中

二、唤醒生命自觉

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策划的意识和能力

3、引导学生建立起清醒的自我意识,他是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及元认知的综合性体现

三、提升生存智慧

1、要培养学生从容大度的襟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2、教育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理解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3、培养学生学会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 第三节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

一、合理的吸收教育研究成果,实现科学决策

1、避免单存依靠经验判断、个人意志决策的误区,将决策建立在充分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

2、促进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需要教育决策主体对学术研究之于 决策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实现教育研究与决策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双 方实现立场的转换

二、借助学术研究力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入 学术研究力量的参与:

1、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发现有价值的新质,并给予及早培育

2、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剖析实践行为背后隐藏的诸多观念误区,促进教育实践主体 的觉醒,从而改变原有的观念和行为

3、通过理论因素的渗透,改变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参照系

三、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力和贡献率

1、确立明晰的学科立场,加固教育的生存根基—深刻的了解本学科的过去现在未来

2、密切关注现实教育问题,创生出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真正发挥教育学 科对基础教育的价值

3、教育学者要有自觉的转化意识,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等领域转化。这是学术“介入”现实、发挥其现实影响力的途径

第十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究 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 预设是一切改革策划的出发点

一、以对人的理想图景的描绘和培养目标的重新设定为前提

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者都需要以 袭击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它既是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提,也是其实践前提。

(一)从“无生命立场”转向“生命立场”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 活动,是以人为本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二)从“生命立场”深化到“具体个人”的立场

进入21世纪后,先后出现了人的生存、日常生活、生境、具体个人、生活实践 等一系列相关概念。这是直接针对以往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中对个体形成的忽视 和抽象化讨论现象,揭示教育实践的具体性独特性与“具体个人”成长的关系

(三)从“具体个人”拓展到“主动、健康发展”

“新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学生的健康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事态和更多的新 难题,提出将学生个体健康,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和社会性的 健康,作为教育价值的核心内涵之一

(四)从“主动、健康发展”推进到“培育生命自觉”

一个人如果既能看到生境对自我的限制,也能在生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 道,避免以对生境的顺应或报原来替代对生境的主动改造,又能自觉意识到作 为一个社会的人还应称道的社会责任、积极改变现状和寻找理想发展空间。

二、以知识性质的理解与预设为前提

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 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影响

(一)知识性质的预设成为教育改革的起点

“什么样的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教育改革应打破对知识性质和知识运用的传 统预设,树立新的预设开始。

(二)当代知识创新或增长的特征成为学生素养的重建起点

从知识性质的预设出发,教育改革者对学生的关注就具有了“知识视角”。由此 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课程知识教育价值之一。

1、知识观更新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当代知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以此为核心和前提,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者素质的关系

①知识增长方式已从积累式的增长转变为批判式的增长—这要求知识生产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理性意识以及对于不寻常现象的高度敏感性

②知识的增长不只是分科式的,且出现了综合式增长,新的知识大量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传统学科界限趋向模糊—这要求知识生产者拓展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

③知识的增长已经从不确定性的增长转变为不确定性的增长。所有的新知识都必须向进一步的批判开放—知识生产者必须放弃本质主义的心态,接受知识的多样性和可错性,培植一种在认识论上的宽容和对话意识

三、以改革性质的批判为预设

对改革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改革策略和步骤和精准性,有助于改革过程少入误区,逐步深化

第二节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切性问题

一、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适切性

构成理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否适合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应该加以考量的首要问 题

例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核心点是正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能,对 我国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不可能成为直接和整体意义上 指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对于这一点是要清醒认识的

二、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适切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改革目标中,有一些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追 求相一致,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改革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1、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上,期望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课程管理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2、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三方面。教学理念上,要树立起尊重与平等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形式上,提倡自主学习,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独立研究学习。

三、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文化传统的适切性 第三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类型分析

对中国基础教育基本单位的划分与厘定,以及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次区分,存 在不同的视角或立足点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单位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一)社会生态与教育改革关系

社会是教育改革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教育能否与社会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

1、关系演变过程: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关社会与教育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社会决定论、相互影响轮、双向生态建构论

2、社会与教育会为生态

我们应把教育当做整个社会的基础,视它为与社会经济命脉一样重要且不能 相互替代的社会精神命脉与人源命脉。全社会及其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有教育 基础问题,都有与自身系统发展的教育问题和支持学校教育系统发展的责任 与义务。要做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形成终身教育思潮

3、中国语境内社会与教育关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社会生态建设和教育生态发展改革的关系,一旦进入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这一特殊语境,就会呈现出自身的特殊困难和障碍 ①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办学物质条件的保证。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导向上的某些偏差,培养了学校为筹措经费而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各种形态的市场商业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公益性提出了挑战

②社会生态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只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有关。③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与社会各相关阶层之间也讯在着矛盾冲突的一面。外部环境对教育的需求常表现在短期、可见利益上。如大学生立即可用,中小学生考上好的高一级学校等等。

④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儿童受教育的公平权利,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等等。

4、解决中国式问题的思考策略

①教育改革与社会生态建设是相关、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两个领域的任务。②在当前中国的教育改革中,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共变中的系统与环境双向关系

共变:是指社会、教育都面临着转型性改革任务,人不是社会转型已基本完成、教育只需做适应新环境的努力。两者都面临着内部改革和双向适应。③期望社会改革提供充足条件后再深入开展教育内涵改革是不现实的 A从社会角度看:一是教育改革的需求做出长期短期的区别,即追求短期利益又不损害教育的持续发展;二是主动改善与教育事业直接相关的社会状态

B从教育系统的角度看:一方面调整消极的心态,另一方面,教育系统与社会生态的良好关系的形成,还需要教育系统通过明智的选择、积极的内化和争取才能实现。简单的“随动”和照单全收显然无济于事

(二)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学校改革的关系

1、宏观教育改革与微观教育改革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①问题:教育宏观改革如何为学校改革创造良好的生境,学校改革与教育宏观改乃至整个社会如何形成良性互动

②目前状态:社会一方面对学校教育本身不满,普遍认为学校教育改革花样变得很多,但应试、负担、学生素质等为题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社会与教育相关的不同主体又受自己的直接利益支配,做着实际上加剧应试、加重学生辅导、不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实事”

2、教育改革中的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关系性质

宏观改革是指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涉及教育方针、政策、体制、机制、制度、法律等一系列关系到教育系统整体性的改革,是以中央政府和地方行政区域为基本单位的教育改革;微观改革主要是各级各类的一所所具体学校。

3、解决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策略要求

①决策者必须有新的思想方法,即研究复杂、变化过程的思想方法;有共变的过程、多元相互作用的实现中,把我情势、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的能力;在整体结构和改革过程中将不同因素不断应势地重组、转换的意识与能力。

②改革核心是理想向现实的转化

(三)改革生境与改革主体发展的关系

1、改革生境的内涵及其对改革主体的发展价值 ①生境的特点:前在性;过程性;建构性;复杂性;育人性 改革生境对主体的挑战:

①对改革主体身份、角色和人格的挑战和重建

改革主体将什么样的身份和角色置身于改革生境之中?改革实践证明,真正有效的改革,往往先从改变改革主体的身份角色开始。

②对改革主体能力的挑战

A形成具体综合的思维方式

B形成动态生成的思维方式

C形成基于现实而自主自觉的思维方式

2、改革主体对改革生境的适应与改造 ①转变心态

②形成改革自觉,将参与改革转化为自身的生存方式

三、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基本单位间的关系特征 “学校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原子核”,是联结所有改革基本单位的中介和枢纽。以此观点为基础,我们认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不同单位构成的关系体,主要存在着如下特征:

(一)“互为生境”的关系—双方构成彼此生存发展的基础

(二)“具体综合”的关系

教育改革各部分之间尚缺整合,更缺乏力量积聚与辐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教 育价值取向、教育目标、课程与教学、版给予学校活动、学校管理等不同构成 之间的协同发展,需要各构成之间形成相互强化、共同发展的新状态。

(三)“协作发展”的关系

虽然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基本单位的内涵、职责、任务和机制不同,但在服务 于“教育改革”这一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彼此之间必须形成协作发展关系

(四)“良性互动”的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教育问题,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等 第四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

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思维方式误区

1、割裂式的思维——例如割裂知识与方法、能力的关系;割裂教与学的关系

2、二元对立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由割裂思维方式而来,其特征是将割裂后的不 同要素对立起来,如效率与公平问题、理性与非理性等等

3、演绎式思维——这一思维方式的特征是从适用于一个系统的概念、范畴和方法,直接推导延伸到特殊的情境之中,这在现实中就存在照搬照抄

4、点式思维——指改革往往只注重一个点

5、结果式思维——习惯只关注结果忽略过程

二、在思维方式转型中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在反思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过程中,改革主体通过 改革实践和思考,逐渐确立了一些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特点和需要的新型思维方式

1、关系思维

2、整体综合型思维

3、复杂性思维方式

5.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报告 篇五

导语:如今,施行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激烈讨论的人群里,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含义呢?当然,过于学术的东西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有一些现象我们不得不关注。

研究内容:很多人在呼吁减负,然后便是很“深刻”地分析到只有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才能真正的减负。于是媒体不断的暴露现有教育体制的丑闻,那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愤世嫉俗,骂骂咧咧然后无奈的摇头,甚至很多时候要求减负要求改革成了很多人放松对自己要求变的堕落的借口。面对别人的指责或是自己的不足总是把原因强加给体制。

我承认,中国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必须要改,但是怎样改呢?如果真的如向西方教育那样随意让我们的个性发展,给我们更多的自由与空间,真的会适合我们吗?经济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修养和精神境界和西方人比起来我们还有一定差距。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差距,试问就凭着我们这样的性格特点让那些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去发展自己的性格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我们的祖国还能有未来吗?就是像西方国家那样高度的文明,校园里海充满了各种不和谐的因素,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缺乏自制力自理能力的中国孩子来说,怎么可能奢望他们能够自觉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呢?至少现在还不可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这种借口应该摒弃,不要自己做得不够好就埋怨制度如何落后,社会如何腐败。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有优势,只是在家庭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存在着我们的不足。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冷静下来客观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出一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解决办法。这决不是一个教育部能够解决的,这是全社会的责任。尽管我们教育体制有落后的地方,但是我们也必须应该看到,我们的国民组织总体在提高,这是一个好的趋势,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教育同样要和经济挂钩,切忌焦躁。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建国40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上千万人的教师队伍;办学的物质条件程度不同地有所改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逐步展开;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全国已有百分之九十一人口的地区普及了小学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高等教育发展较快;形式多样的成人教育和民族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也得到广泛开展。我国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结果。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国教育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基础。

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教育在总体上还比较落后,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程度不同地脱离实际;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日益深化的经济、政治、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认真加以解决。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各级政府、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必须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紧迫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措施,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走过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回顾我们走过的改革之路,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下一步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推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教育强国之梦。

义务教育方面,全国人大于1986年4月12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一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快了义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缺乏经费保障机制,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新法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明确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为实现教育公平创造了条件。

中等教育方面,受高校扩招的拉动,近几年普通高中发展很快,特别是民办教育的发展以及公办优质高中办民校,对扩大普通高中规模起到重要作用。如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着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在城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已成为下一个发展目标。

高等教育方面,《纲要》的提出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使高等学校经费来原中学费所占的比例从原来的2%提高到30%左右,扩大了高等学校的经费来源,扩大了社会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满足了高校扩招对后勤保障的需要。正是由于以上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举措,调动了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家庭、信贷等多种资源,提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

教育优先发展必须加大投入,除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外,家庭和社会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规定,阻碍了社会资金的进入。因义务教育关系到公民的受教育权和教育公平,主要由国家免费提供,所以被确定为公共产品,就应该按照产业的运作方式来发展教育,允许社会资金投资教育。教育是准公共产品,也是一种社会服务,享受服务就应该付费。即使是义务教育这样的免费教育,也不等同于完全不收费。政府对教育收费的管理应通过公示、备案、检查收费的用途、核算成本、控制毛利率等方式来实现。既不要限制学校的发展,又要防止教育暴利。如果政府限制教育收费的政策法规不切合实际,只会迫使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违规收费,使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教育优先发展应该有产业政策的支撑,税收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其他奖励、表彰和扶持政策都要有。

研究总结:中国教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国家和社会共同改变,为中国教育开辟一个新的天地。

研究者:XXX学校

XXX系

6.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篇六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体制、社会变革以及文学本身的地位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等院校中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不仅阻碍该课程的正常教育工作开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文学意识以及文学在当今高校发展中的地位。所以,在新时期背景下,怎样坚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的文学立场,通过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意识以及人格魅力的塑造成为需要着重探究的问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相应的探究,并且针对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优化和创新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质量,从而重新巩固和加强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普及,在大众传媒背景下,作为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国现代文学》越来越被课程体系所孤立,而在各种新媒体以及信息泛滥的环境中,文学的地位逐渐边缘化,这就导致当前高等院校开展中国现代文学教育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学生本身的心态、时代发展的状况以及文学本身的价值,跟重要的是来自于大学生群体对于现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所以,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改革探究,不断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强化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效果。

一、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的必要性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主要是基于当前该教学课程萎靡不振,地位缺失、学生意识不高的情况下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进行的改革思考,对在新时期如何正确以及优化中国现代文学的实际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文学的地位边缘化

近年来,高校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相关教育学者陆续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论文[1]。包括《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后现代性”与现代文学教学》、以及《培养一种理性的文学史观》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当前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就越来月边缘化,让该课程的价值已经被人们多忽视,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够正确地、客观和理性地学习该课程。再加上自90年代以来,文学作品也偏向于“经济中心”不再具有较强的文学性、观赏性和美学性。所以导致下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不高。

2.教学体质的改革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特别是在新时期社会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也逐渐侧重于实用、实践等方面的转变。而《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当前注重学生实践性能力培养的社会中已经不被看好,和其它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相比,课程的设置明显不平衡,课时数量有所下降,侧重点也发生了偏移。因此,也就到了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的现状,也正为如此,当前对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改革才迫在眉睫。

二、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思考探究

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情况下,要想重新树立和增强中国现代文学在教学中的地位,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从多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必要性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教学方法。1.对学生文化观念进行培养,注重文学素养的塑造学生当前的文化观念是保障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国,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观念的教学,让学生在脑中始终具备加强的文学理念,能够意识到文学理念对自身发展的作用以及促进社会文化、传承中国文明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知支持和增强其现实意义。2.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学习其实,就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程来说,也并非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够开展教学。所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当前大众传媒人如此发达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效地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程的教学[2]。比如在开学之初,教师就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必读书目》分发给学生,允许学生在课后通过媒体中断搜集资料,对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现代化方式随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大量接触,对现代文学越来越感兴趣。但是教师也应该注重对现代文学中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教学,比如培养学生在阅读时的审美、情感等,加强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重塑现代文学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体现出现代文学的教学意义和价值。

三、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仍旧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方式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的。这就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和思考,在新时期背景下意识到当前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课程面临的状况,不断创新和思考,从多个方面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晨.如何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注入现实活力——关于现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语文知识,2012(2):55-56.

[2]王俊虎.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52-54.

7.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 篇七

1945年韩国独立, 他们效仿美国金融体制。1950年6月, 韩国政府制定《韩国银行法》, 以此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职权, 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1961年“5.16”政变之后, 政府开始成为金融体制和经济发展体制的主导者。1962年韩国政府就原先的《韩国银行法》做重大修改, “官制金融”时代由此拉开帷幕。韩国先后经历了自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及20世纪90年代末金融危机后改革, 之后其金融体系基本稳定、维持至今。

受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影响, 韩国固有金融体制的缺陷暴露无遗, 至此金大中为首的韩国领导人带领新一届韩国政府对金融体制作了重大变革, “二级金融制度”由此形成, 事实证明其效率较原有体制得到了很大提升。该“二级金融制度”下的韩国金融机构包括非通货金融机构、通货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等三大类别。而由一般银行和特殊银行组成的通货金融机构又名第一金融圈;非通货金融机构由开发机构、投资机构、保险机构等组成, 又称为第二金融圈。

二、韩国金融体系的特点

首先, 韩国以低效率政策的实行为其重要特征。所谓低效率政策的含义是:政府制定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尽管低利率政策造成了银行的存贮能力被削弱以及其它弊端, 一些列动荡致使韩国放弃低利率政策而尝试采取“利率现实化”, 但是70年代韩国政府为了改变企业无资可贷、无利可图的惨淡局面, 实行8.3措施, 重新实施了低利率政策。

另一重要特征是国家金融, 它指的是政府主导运用各种融资手段, 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协助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融资方式。其三大职能分别是融资有偿性、政策性、优惠性。国家金融在60年代韩国经济繁荣时期发挥了关键作用, 打造了“汉江奇迹”。

三、韩国金融体制的改革

金融危机对韩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破坏, 1997年后韩国政府对金融体制作了重大变革, 此次改革重点在于转化政府对金融业的强制性调控、以及整治大型企业垄断金融业的现象, 最终目标是为了发挥市场对金融体系的调节作用, 建立健康合理的金融秩序。

第一, 韩国政府特别对金融监管机构作了重大调整, 成立了金融监管公司、金融监管院和金融监管委员会等监管部门。金融监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对金融管制的法律法规作出合理释义, 并对所有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实行发放和吊销, 以及审查下属的金融监督院的日常工作;金融监管服务公司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无资本, 它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和中央拨款以及部分金融企业的缴费, 它主要的职能是:督促各个金融企业, 监督各种非法交易, 切实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协调金融企业和民众之间的纠纷等;金融监督院是一种公益机构, 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其它金融机构给出经费, 其最高目标是为高质量的金融监管机构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部门是独立机构, 且直接对总理负责, 促进了金融业摆脱政府强制管理的旧模式, 同时对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 修订《韩国银行法》。中央银行的行长直接由总统授权指认, 并同时担任拥有制定货币政策的货币委员会主席。该法的修订提高了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流通等政策制度方面的独立性, 同时有利于维持价格的稳定。

第三, 重建韩国资产监管公司。韩国资产监管公司主要通过出售资产以及发放债券筹款, 它的职能是负责处理金融机构中的非法贷款。韩国资产监管公司为金融机构改革过程提供了资金支持, 有力地促进了改革的实行。

第四, 加强保险和存储资金的地位。韩国政府将保险、基金和证券等各项金融机构和公司重新组合成为韩国储蓄保险公司, 以此保护储蓄者的利益。储蓄保险公司为所有的金融机构提供保障, 并且为需要移交命令或者申请破产的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以协助它们向金融监管委员会提交申请。

四、韩国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1979年后,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开始向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伴随而来的是金融体制的深刻变革。2009年创业板的设立是中国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信未来的中国创业板市场能够层出不穷出类似英特尔、微软的享誉世界的名牌企业。众所周知,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要时刻防微杜渐, 严肃看待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中国和韩国的金融体制变革从未间断, 其中的变革方式方法与韩国确实存在十分类似的方面, 如多元化的商业银行股权策略的实行、强化风险信贷的管理等, 以及政府对非法及不合理贷款的宏观调控。日本和韩国在战略上都注重超前的金融发展以及金融正策划, 这足以证明经济迅速发展中超前化金融的关键作用。纵观韩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 合理发挥政府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金融体制改革中, 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 即要统领全局、时刻掌握经济发展状况, 又要科学地实施改革措施, 使经济危机中的中国经济能够防攻有度。金融体制变革中, 韩国政府起到引导、支持和保障的作用, 在政策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政府提倡权责分明, 并不过分干涉, 而是充分让金融机构行使自身的管理自主权和独立性。但是金融机构外部监管方面的事物, 政府责无旁贷地进行监管处理, 从而保障金融行业的顺利发展。另外, 政府在行使上述职权的同时进行多方位的修改、完善和进步。在保证对金融机构合理管制的条件下, 维持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在处理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方面, 除了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以应对非法贷款, 政府倡导金融机构提高风险危机意识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从以上韩国政府的作法中得到的启示是, 中国也应该借鉴政企分开的理念, 合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为企业发展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而不该越权干涉企业内部的管理事项, 在处理金融机构非法贷款的同时应加强对其的监管。

(二)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首先, 促进监管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 建立高效合理的政策协商体制和信息分享平台, 填补监管漏洞。如效仿韩国建立监管委员会, 该委员会承担协调金融监管的工作并作定期审查。此举不仅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同时还能够提升金融监管品质。其次, 应该重视汇率体制的改革、稳定汇率政策, 避免出现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货币贬值的状况。另外, 可考虑建立由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来源。

(三) 适度地加强金融领域引进外资的力度, 提高四大国有银行的市场竞争意识, 逐步降低少数国有银行的垄断现象, 尽管四大国有银行已经对国外的银行实行了国民待遇, 但是想要打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仍然要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强制控制。适当地引进外资有利于提高对本国银行的治理水平、促进风险体制改革, 亦是国有银行走向海外的关键所在。

(四) 切实提升融资的效率和质量。在大面积借鉴韩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的同时, 我们对中国的国情要有清醒深刻的认识, 计划经济体制对中国的金融领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我们更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近期美国信贷危机对国际金融的冲击力之所以如此之大, 究其原因是金融过度虚拟化从而引发金融资产价值的过度膨胀。引以为鉴,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必将带来金融资产总量的增加, 我们不能只看到现实资产的增加而忽视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

2 1世纪的金融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 具有鲜明的时代挑战性, 各国对金融问题的认识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而作为赶超型国家的中国更加有必要从全新的视角审视金融体制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青木昌彦, 等.东亚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作用[M].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6.

[2]、陈龙山, 张玉山, 贲贵春.韩国经济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

8.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篇八

[关键词]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实践 教学方法

研究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经济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充分认识教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高专经管类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根据计划中总的要求以及经济数学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对现有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

2.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数学意识淡薄。对数学在经济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无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仅仅将数学看作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数学教学在经济专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数学教学内容与经济专业课程脱节。许多对经济研究有用的数学方法,没有在数学教学中反映出来。(3)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在经济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很少。

3.明确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确定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1)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注重实际应用。(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习各部分内容的目的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接受经济数学知识时才不会感到被动和茫然。(2)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应用内容,比如利用常微分方程知识解决复利函数及贴现流量分析问题等。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1.明确经济数学改革目标。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经济数学教学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1)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重视数学建模训练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结合数学软件包进行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通过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关系,全面实现经济数学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

3.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以及教辅材料。2004年6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及其配套电子教案(本人任副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侯风波教授和我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学习指导》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教材和均已在全国发行使用,从使用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得到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不断提高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单元教材分析等活动,认真研究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材及教辅材料的编写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学方法的改革。①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②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③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

表 实际应用案例表

(2)教學手段的改革。①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②采用当面辅导与网上答疑等方式进行课下教学。③采用数学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情况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了题为“对经济数学教学的看法和要求”的问卷调查,我们看到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对数学教学改革的认可。

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效果明显。在尝试了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到了75分左右,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四、总结

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贯彻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在转变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转变教学思想,经过我校教研室教师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侯风波:经济数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6

[2]张岩: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6

上一篇:数学学科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医药公司驻外办事处年度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