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

2024-07-09

苏轼江城子(共10篇)(共10篇)

1.苏轼江城子 篇一

苏轼 江城子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代: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另解释为:天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赏析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2.苏轼江城子 篇二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 左手牵着犬黄, 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 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 鬓边白发有如微霜, 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 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 朝着西北瞄望, 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一、《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创作背景

北宋是个内忧外患惨重的朝代, 除国内政局动荡外, 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北方辽国、西北西夏常犯宋之边境, 使北宋统治集团常常惶惶不可终日;而苏轼具有很强烈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愿望, 而纵观我国历史的文人, 都有忧国忧民的特征气质, 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下来的气节, 但苏轼的政治仕途却颇为坎坷, 这也验证了那句史家不幸诗家兴的话, “问余平生功绩, 黄州惠州澹州”苏轼一生因“乌台诗案”遭一贬再贬, 而在这种情况下, 苏轼并没有消沉, 《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反应苏轼性格形象的佳作之一, 这首词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上, 都堪称是经典佳作。

这首词是苏轼苏轼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时所作, 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数日前, 猎于郊外, 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 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 颇壮观也!”指的就是这首词。此词是苏轼于熙宁八年作于密州任上, 此时西北局势紧张, 苏轼借密州与同僚狩猎抒发了自己渴望抗敌, 为国尽忠的壮志豪情。

二.《江城子·密州出猎》所体现出的苏轼形象

(一) 充满豪情, 狂放不羁

开篇第一句, 苏轼以老夫自居, 然而结合历史背景我们发现, 苏轼在那个时候并非是“老夫”仅仅是四十岁中年而已, 然而苏轼以老夫自居皆是因感慨年华易逝, 加之人生的起起伏伏, 政治上的不得志所致, 但这句并非是感慨或悲叹自己人生的失意, 而是突出少年狂中的狂字, 狂字体现在何处, 体现在后两句的左牵黄, 右擎苍上, 牵着黄狗, 举起苍鹰, 与老夫二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动的反映出了苏轼在被贬谪之后的精神状态, 依旧是充满壮志豪情, 依旧是狂放不羁, 豁达开朗的性格, 并没有意志消沉, 郁郁不振。

(二) 渴望有政治建树, 心系百姓

苏轼是有政治抱负的, 无论身处何地, 都希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造福一方, 这是中国文人心系国家, 忧国忧民特质的重要体现,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这两句继续承接了上一句中少年狂, 既写出了狩猎时雄壮的声势, 也表现出了苏轼的精神状态, 倾城, 指密州的全称百姓, 太守, 指苏轼自己, 这里隐含着苏轼想造福一方, 通过自己的政治建树完成政治抱负。

(三) 有凌云壮志, 不惧现实的困难

胸胆二字体现出了苏轼的胸襟和气概, 在痛快的饮酒之后, 这种壮志难酬的宣泄体现了苏轼的凌云壮志, 一句鬓微霜, 又何妨, 更是增加了这种感情的力度, 这一句虽然也体现了苏轼壮志难酬的境遇, 结合苏轼的一生也能看到苏轼的政治抱负一直郁郁不得志, 但面对现实的困难, 苏轼并没有选择退缩, 相反他以鬓微霜, 又何妨来反问, 体现了苏轼壮心不已的英雄气概。

(四) 渴望为国出力, 实现政治理想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 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表现的是苏轼由出猎中联想到了自己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不能为国尽忠的境地, 反映出的是苏轼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和重要, 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为国出力, 为国尽忠。

(五) 渴望一展抱负、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天狼, 指的是辽和西夏的入侵, 在国际内忧外患之际, 苏轼渴望保家卫国, 建功立业, 展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挽望射三个动词更是强烈的抒发了苏轼的爱国热情和迫切想要一展抱负的愿望, 爱国主义的思想非常强烈。

综合以上来看, 《江城子密州出猎》非常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的形象, 这也是这首词最为显著的艺术特点, 从这首词中, 给我们传达出了苏轼的精神状态, 雄姿英发, 狂放不羁, 而从苏轼的形象上来看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忧国忧民的思想, 远大的政治理想与政治抱负, 渴望报效国家, 受到国际重用, 广阔的个人胸襟, 乐观旷达, 不惧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积极乐观, 不懈奋斗, 道德品行高尚等等。结合苏轼其它的辞赋作品来看, 如:《赤壁赋》、《后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等, 所反映出来的艺术形象大多是相近的, 这也体现了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 所表现出的是典型的豪放派词人的艺术特点和人格特征。

总结

苏轼是最受欢迎的历史形象之一, 唐宋八大家之一, 大到专家学者, 小到课堂教材, 处处可以看到关于苏轼形象的研究, 而苏轼所流传下来的文章, 词, 书画更是成为后世的经典, 从这些形象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苏轼的形象, 也能从这些词中体会到苏轼内心的发展与境遇变化, 而也正是因为苏轼一生的起起伏伏, 颠沛流离, 在面对人生时所迸发出的思考才让苏轼更具魅力, 《江城子密州出猎》只是反映出苏轼一个时期内的状态, 对于苏轼形象的深入研究还需要综合更多的资料才能全面分析。

摘要:苏轼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 史上并称“苏辛”, 而苏轼的词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 其豪放勃发的特点更是不断激励着人们奋发图强,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也是最能体现苏轼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作品, 其词中的描写生动地体现了苏轼的形象特点, 本文从《江城子·密州出猎》探寻苏轼的形象。

关键词:苏轼,宋词,形象

参考文献

[1]周玉凤.《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26:92.

[2]曲伟.苏轼两首江城子词的对比赏析[J].芒种, 2014, 06:98-99.

3.苏轼江城子 篇三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林懽):愁未忘/怨未忘/石烂山崩恨岂亡/茫茫蓬海长/掩洞房/卧洞房/耿耿音容况在傍/徒添双鬓霜。

一、作品背景

苏轼在《江城子》中悼念的是原配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嫁与十九岁的苏轼为妻。王弗年轻貌美,贤良聪慧,恰与苏轼情投意合,这对少年夫妻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然而造化弄人,王弗二十七岁便与世长辞,让苏轼相思一生。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新党排挤打压,此时,宦海沉浮流离他乡的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在抑郁不得志的惆怅中更显悲切。虽然整首词没有一个字直接描写诗人的想念之情,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淡淡的哀伤。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是林懽为妾侍梁娘而作的悼亡词。在朝鲜时代,身份地位等级尤其严苛,即使是生活在两班贵族阶层,其妾侍或者是庶出也如同贱民身份一般不被尊重。林懽会如此怀念一个身份地位的妾侍是有原因的,梁娘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名门望族之后,但因为其庶出的身份做了妾侍。丁酉再乱时,林懽家族坐船逃难,行至荣山江河口遭日军所劫,日军洗劫了船上宝物,并要求献上美人一名。梁娘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锦衣华服,盛装打扮只身前往敌船,用自己的美貌使整个家族幸免于难。当载着梁娘的敌船渐渐消失在家人的视野时分,梁娘跑到日军船头纵身一跃,就这样毅然决然的消失在荣山江。这个名门望族的美人用死拯救自己的家族,捍卫了自己的贞洁。

二、两首词的比较

(一)从结构上比较

《江城子》整首词结构往复曲折。上阙写实,开篇以纪实的手法缓缓地道出爱妻虽早已天人永隔,十年茫茫人生路也不过如此,无需刻意思念,便自难忘。下阙由实感过渡到梦境,描绘出一幅饶有趣味的生活图,有庭院,有娇妻,一切如旧,梦里相见,唯有用不知悲喜的眼泪来诉说衷情。突然梦醒了,诗人被拉回到现实,开始诉梦醒哀伤。“瑞士心理学家容格在《人和他的象征符号》中说:梦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苏轼的这首词,正是用梦“连接”了他感情世界的过去,眼前与未来的。”[2]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一词虽然未用到梦境,但是词的结构与《江城子》十分相似,也采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曲折有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诗人情感经历。上阙写实,开篇直抒胸臆,对日寇的仇、怨、恨以及对亡妻的爱在诗人的心里交织着,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曾忘,这份复杂的感情好似这这茫茫蓬海之水,生生不息的在心里翻滚。下阙由实感突然过渡到与爱妻初相识的场景,洞房花烛夜,恩爱的场景再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然而这一刻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下一秒就又回到真实的感情上来,陡增伤感。两首词都是采用由实——虚——实的表现手法,三转三叹,且句式工整,错落有致,行文非常美观。

(二)从韵律感比较

唐朝政治经济发达,唐诗宋词对周边国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宋词通过唐乐传到朝鲜半岛,高丽时期作为宫廷乐曲而存在,而后在宫廷中流传开来成为君臣宴席上的文字游戏。慢慢的才流传到文人阶层,作为词文学发展起来,在对宋词的接受过程中朝鲜词人由最初的模仿到后来自成风格的创作都非常注重格律。苏轼在《江城子》中的平仄相间和对仗声韵的去而复返,奇偶相错,前呼后应形成了一种回环之美。这种平仄正是构成汉语言尤其是诗歌声律美的基本条件。另外上阙以茫、忘、凉、霜、行的ang 为韵脚同样下阙以乡、妆、行、冈的 ang 为韵脚。除此之外苏轼在上下阙的第二行内部分别用了量和窗也押了 ang 韵[3]。同样,林懽《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中上阙以忘、亡、长的ang 为韵脚,下阙以房、傍、霜的ang 为韵脚,用字非常准确,可看出林懽在词的押韵上已经游刃有余,以他为代表的朝鲜中后期词人在词的创作上已经相对成熟了。《江城子》与《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两首词对押韵都非常讲究,所以朗朗上口,很有音律的美感。韵脚ang的发音也饱含悲恸情绪在里面,阅读起来读起让人从音律的体验上更加感伤。

(三)从情感表达比较

在表情达意上,苏轼的感情经历很有层次的推进,开篇写到对亡妻的爱意早已无法执手相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是阻断了诗人感情寄托的最后一条道路。这份情感变得无处安放,词人像是在与现实谈判,无果。万般无奈下他试探的提出“纵使相逢”,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这“尘满面、鬓如霜”的落魄形象不见也罢。这样以退为进的情感表达更加体现了词人心里对妻子的思念和政治失意的悲怆。接下来梦里千里归乡,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妻子生前的生活情境,这样的梦境将苏轼的情感推向了顶峰。虽然没有一句直抒胸臆的表达思念之情,但是,此时词人对亡妻的所有思念与爱意终于完完全全的迸发出来,无声胜有声,惟有泪千行。苏轼在词里并没有很突兀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是一步一步的加深,感情由最开始的压抑到最后的迸发水到渠成,委婉又不失真实。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虽然在题材、词的结构、词的押韵与《江城子》非常相似,但是在感情表达上,林懽有自己的表现风格,这或许与林懽武臣的身份有关系,性格豪爽果断不像文臣含蓄,所以开篇抒情就不似苏轼般委婉,他的感情表达很直接很强烈, “愁未忘、怨未忘、恨岂亡”三句排开,长驱直入颇有气势。对日军侵略者的敌视仇恨、对已经牺牲爱妾刻骨铭心的思念,国仇家恨放在了开篇三句。但是词人并没有在这份强烈的感情下乘胜追击,而是用了柔软的蓬海水作为感情的缓冲和铺垫,“茫茫”二字表现了自己未能保家卫国的惆怅和永远失去爱人的悲伤无助。在前句的缓冲下,下阙便为我们描绘出他与爱人耳鬓厮磨的场景,这里的描写与《江城子》下阙的描写手法非常相似,苏轼用了梦境依托,林懽是用回忆来呈现,洞房花烛,记忆犹新。没有一个词直接抒发对爱妾的想念之情,但恰巧是对生活场景细细碎碎的描写,更见林懽对梁娘思念之切。音容笑貌犹在枕边,至死不能忘怀,只是词人自觉已垂垂老矣。下阙的侠骨柔情和上阙的字字铿锵明显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好似触及了林懽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他对梁娘的爱意,所以他表达思念都变得温柔哀伤。林懽在《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苏轼在《江城子》中情感表达方式有不同之处,苏轼是层层推进自己的感情,在最后得以寄托和升华,林懽在开篇就爆发出自己的情感,而后再慢慢消化之前的复杂情绪,让这份感情留有余味。

三、结语

苏轼与林懽虽然是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词人,但是两者都通过悼亡词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刻骨铭心的爱意。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两首词作品从语言、结构和韵律上相似颇多,可以看出朝鲜中期词人对宋词的接受比较完整,虽然模仿的痕迹仍有,但是已经开始创作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并且朝鲜词人在情感的抒发上也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两部作品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辞藻间流露出对亡妻的爱意和思念感动了每一位读者,带给我们来之文学的永恒享受。

参考文献:

[1] 李承梅,金时邺(韩).韩国词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6:159-160.

[2] 于钧佩. 层深而浑成——析苏轼《江城子·记梦》的结构特点[J]. 大连党校学报, 1994(3).

4.苏轼《江城子》读后感 篇四

昨夜幽梦,重归故乡。小轩窗前,梳妆台边,仍是你生前最美丽的容颜,一颦一笑,宛若生前。四目相视,相顾无言,唯有千行热泪,诉说十年的思念。

十年之间,夫妻情深。十年之后,幽冥永隔。十年两茫茫,若亡灵尚在,“该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吧”。也许最断人肠的不是“相逢不识”,纵容颜老去又何妨?一句“相顾无言”,该是最脆弱的画面吧,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语言都在这四目相视中显得苍白,一切行动都在这千行热泪中变得黯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那该是一幅凄冷的画面:月影朦胧,短松冈上,风声阵阵。偌大的旷野,一座孤坟独立。死者尚且孤苦,而生者又该何其哀愁?

为情所伤,纵使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一个豪放派的始祖性诗人也在劫难逃。也许他心中该有一处最柔软的角落吧,“带泪,并且不可触摸。”

十年的光阴,从相遇到相知。又十年的岁月,从相别到相念。

5.苏轼江城子读后感500字 篇五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诗人们的作品大多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直抒胸臆,尽诉悲怀,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记中“乙卯”年即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时苏东坡任山东密州知州,正是知天命之年。“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已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同样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已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却自是难忘啊!爱妻逝世转瞬已有十载,想当年王弗初嫁时,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她蕙质兰心、明白事理。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常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须食杞菊以维生的地步,且继室王润之及儿子均在身旁,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常挂心间呢?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然忘却。这种深埋心底的感情,更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曾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历久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十年忌辰,在这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又怎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呢。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6.苏轼江城子 篇六

朗诵费时:1分20秒

二、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时间之长

不思量,自难忘:正如李清照词中所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思念的情意绵绵切切,时时萦绕在心头。有时明明在想别处,却无端想起心上人的身影。对于孤身一人的苏轼来讲,这是一种煎熬。无法相忘,又不敢去怀念。每怀念一分,便愈加痛心一分。相思甚苦,却又“无计可消除”。如此想来,作者此时的心情便愈加不能自已。不由得写下一时的感受(翻页):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的心中愈加绞痛。思念着妻子,便愈发觉得那坟是那样遥远。所以词中才说“千里孤坟”。

“孤”字是苏轼以己心揣测妻子之心。好似《除夜作》里的一句话:“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心中思念着故人,便不由得暗暗揣测:他(她)也在思念着我吧?但互相思念却无法交流。“此时相望不相闻”,心痛之至,不由得漫一曲“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悲歌。也只能如此,与妻子相隔千里,无处道这入骨相思。这“千里孤坟”,不仅仅指苏轼之妻坟墓之远,更是指诗人与亡妻一死一生,再无法相见。死生契阔,曾与子成说。愿执子之手,却再不能与子偕老。妻子已去世十年。这十年,**动荡。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做官后,又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正如词中所言(翻页):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纵使”本就是一个假设,词人已不相信他们夫妻能破镜重圆。但苏轼明知如此,却还是如此幻想,表明了他对妻子的思念之入骨,爱意之深切。而这之后还接着一个“应”。大家想象一下,在特别想念一个人时,想让他来到自己身边,肯定会希望他还能认得自己。但苏轼却没有如此,他设想的就是“不识”。对于思念妻子入骨的苏轼来讲,相见却不识,是多么大的痛苦!但他却还是如此说。这简单几字中,不住的透露出苏轼的凄凉萧瑟和无尽苦楚。但他却没有直白的讲述,只是尽量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陈述事实。简单的语句和状若轻松的语句好像是苏轼在笑一样。只是这笑,包含了太多的苦涩与悲凉。透过一个“尘满面,鬓如霜”也可看出苏轼此时的萧瑟。曾经,他几乎天真无邪,被保护的不谙尘世。而后来,生活陡然急转直下,他不得不肩负起整个家的重担。有多苦、有多难,无人知晓,无人可解,无人分担。他独自一人奔波在生活的激流中,虽有好友,但他心中已远去的“她”却无可替代,曾经的天真无邪,曾经的青春年华,都已成难缀的落红、飞尽的残花,有谁怜?此时,苏轼是多么盼望能够再回到那曾经的日子啊!(翻页):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曾经的老宅里,小窗透进淡淡的光,妻子对镜贴花黄。如此美好的情景,让作者不忍离开。此时,夫妻对望。本来有千言万语,但十年未见,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只得“欲语泪先流”。滑过脸颊的泪水,倾诉出夫妻二人对彼此真挚的爱,远胜过千言万语。“此时无声胜有声。” 但他们夫妻间,已隔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那是生与死的距离,即使是苏轼也无可奈何,也只能寄愁心与明月(翻页):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三、全词概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问题:本词名为“记梦”,为什么只有四分之一在写梦?

我觉得,这个题目只是他的一个写作动机而已。因为苏轼梦见了妻子,所以半夜醒来。夜深难眠,写下了这首词。所以在开篇时,苏轼已是满腹伤怀,不能自已,以一个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开头。而且,记梦是为了怀念妻子,而不是记叙梦的内容。所以,我觉得苏轼这样安排篇幅完全可以,因为他每一句都在抒情。每句都渗透进词人不舍的感情,让梦境变得更加真挚。此时的梦境已不单单是苏轼梦到的场景了,更是本词的一个升华部分。最后以苏轼对妻子的怀念收束全词,自然,而且给读者以绵绵不绝之感。

四、拓展

7.苏轼江城子 篇七

关键词:读者接受理论,诗词英译,许渊冲翻译,伯特华生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希望在文化上也“走出去”。中国政府资助了大量的经典外译项目, 然而不得不承认, 取得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其中部分原因是缺乏易于为读者所接受的好的译本的缘故, 不好的译本甚至使得原本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也只能走得远远的, 望洋兴叹。许渊冲的诗歌韵译在国内颇享盛名, 已被尊为“大师”“天才”, 然而其译文在国外读者的接受情况如何?同样是诗词翻译, 外国中诗英译者伯顿华生 (Burton Watson) 的译文接受情况如何?产生这两种读者接受度的原因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思考。许渊冲在《诗词英译可以走向世界》一文批驳了“只有英美译者才能真正译好中国诗歌”的论调, 然而所举实例大多都是某一个词的理解, 某一个字的译法, 而并没有就某一首完整的译作进行对比研究, 更不用说从读者整体评论的角度去思考。本文意在从读者接受的角度, 以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的两种英译本作为考查对象, 为古诗外译提供一种思路。

1 读者接受理论

读者接受理论强调了读者作为一个主体去接受理解作品, 而非被动地接纳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在文学批评中, 读者的个体对作品的理解接受情况是需要考量的指标之一, 应该受到重视。读者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姚斯 (Jauss) 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 所谓的期待视野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 会对阅读的作品有一定的期待, 这一期待与阅读者过往的阅读体验与记忆相关。“期待视野”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 过往对文体, 主题, 文本风格以及语言的审美体验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期待视野;第二种, 在过往的社会历史人生体验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期视野。如果读者的期待视野与阅读时获得的实际体验一致, 读者便会继续阅读获得较好的阅读体验。但是如果相反, 即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品所传达的体验冲突过大, 读者不易理解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受挫, 或者不能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译出目的语文本并不意味着翻译过程的完结, 译者需看译文是否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如果译本不能被大部分读者所接受, 则不能说很成功。要想产出读者接受度高的译文, 就必须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期待视野”。评价译文必须思考译文给读者带来较好的审美体验。好的审美体验让读者给出积极评价, 从而促进译作的接受与传播。

2 两种译本的读者接受情况

叶嘉莹先生称许渊冲的古诗韵译“音韵皆美, 情味悠长”, 然而笔者统计得出:在亚马逊 (全球最大的网络书店) , 许译作品有将近百种, 读者购买且写了评论的只有三本, 这三本分别是:Selected Poems and Pictures of the Song Dynasty, Collected Poems and Lyrics of Classical China, Book of Poetry, 评论四条, 避开市场推广等因素, 可说许译作品在国外市场接受度不高。有一位读者在Selected Poems and Pictures of the Song Dynasty这本书下这样评论道:插图棒, 但翻译蹩脚, 押韵读来令人痛苦 (painfully rhymed) 。于中国读者, 韵译一直是值得称道许译作品特点, 外国读者却不买账。事实是, 当代英文诗歌早已经不视押韵为诗歌之必需, 而更多地追求语言自身的节奏。生涩的或为求押韵而押的韵读来必定不那么美, 无法达到许先生所期待的“音美”。总体而言, 读者对许译的接受度是比较低的。

而在伯顿华生的译本Selected Poems of Sun Tung-P’o下面, 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正面的。这一本书下面就有五条评论, 而非近百本才四条评论。读者写道:“伯顿华生以其一以贯之的精湛技艺翻译了苏东坡这一小卷精彩的诗。”也有读者写道:“我实在喜欢苏东坡的诗, 诗歌中的意象鲜明, 抒情。我认为伯特 (顿) 华生译这些诗译得非常好”还有读者评论道:“华生给我的印象总是一个很好的译者, 他许多中国文学的翻译质量都很高, 值得一读再读。”可看出伯顿华生的翻译接受度是非常高的。

3 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

笔者选择了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试作分析。

许译:

For ten long years the living of the dad knows nought.T

hough to my mind not brought,

Could the dead be forgot?

Her lonely grave is far, a thousand miles away.

To whom can I my grief covey?

Revived, e’en if she be, oh, could she still know me?

My face is worn with care

And frosted is my hair

Last night I dreamed of coming to our native place;

She’s making up her face

Before her mirror with grace.

Each saw the other hushed,

But from our eyes tears gushed

When I am woken, oh, I know I’ll be heart-broken.

Each night when the moon shine

伯特华生译:

Ten years-dead and living dim and draw apart.

I don’t try to remember

but forgetting is hard.

Lonely grave a thousand miles off,

cold thoughts–where can I talk them out?

Even if we met you wouldn’t know me,

dust on my face,

hair like frost-

In a dream last night suddenly I was home.

by the window of the little room

you were combing your hair and making up.

You turned and looked, not speaking,

only lines of tears coursing down-

year after year will it break my heart?

the moonlit grave,

its stubby pines

读来最直观的发现是许译本字数比伯特华生的字数多, 意思却无更加清楚的传达。整体来看, 许译更像是十八世纪的诗歌, 读来不是很顺畅;而伯特华生的诗歌用语则是当代的, 读来更加轻松, 文字给读者清新之感 (freshness) 。伯特华生多用短语, 简洁有诗味, 而许译多用完整句子, 显得累赘, 不能让读者即刻感知 (immediacy) 。二十一世纪的读者不愿意读维多利来时代语言翻译过来作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为读者设置了二重障碍, 第一, 是翻译作品;第二, 语言与当代诗歌语言规范 (norm) 不同。

从细部分析, 如“不思量, 自难忘”, 许译为:“Though to my mind not brought/Could the dead be forgot?”该译文有被动, 有词序的调换以求押韵, 读来十分拗口;除了句尾押韵外, 节奏感不强。而伯特华生的译文:“I don’t try to remember/but forgetting is hard.”用词简洁, 无被动句, 节奏感强, 读来朗朗。再如原文的“明月年, 短松岗”。许译为:

“Each night when the moon shines/o’er her grave clad with pines”

是为一句话, 分开为两行以求押韵, 而pines这一意象的修饰语“短”在译文中省去了。而伯特华生的译文为:“the moonlit grave/its stubby pines.”两个名词短语, 即把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 简洁明析, 意象生动。语调与原文也更为贴切。

无论从整体分析还是细部分析, 可以说伯特华生的译文用语更加切近 (贴近) 英美当代读者, 意象更加准确生动, 节奏感更强, 语调的控制更好, 读者更易于理解译文, 从阅读译文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因此可以说伯特华生的译文确实略胜一筹。

4 结束语

虽然许渊冲的译文有可称道之处, 然而在对原文理解没有偏差的情况下, 以译入语为母语的译者产出的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 其读者接受度更高, 因此传播更广。

参考文献

[1]Burton Watson.Selected Poems of Su Tung-p’o[M].COPPERCANYON PRESS, 1994

[2]许渊冲.诗词英译可以走向世界[J].英语世界, 2015 (7) .

[3]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苏轼诗词[M].海豚出版社, 2013.

8.《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 篇八

1.备教材:《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2.备作者:苏轼,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临近四十,此时正逢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的时代背景。

3.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词的赏析从九年级才开始慢慢接触,可以说对词并不陌生,但却缺少系统的赏析词的角度和经验,更不用说像品味古诗那样的从容和淡定。所以,课堂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词很重要,当然,教会学生感悟和赏析词作也是这学期当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4.备教学重难点: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与古文积淀水平有限,所以教学重点为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难点为让学生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课堂展示

第一,朗读环节。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文体,吟诵应为其基本的学习手段,当然也是基本的教学手段。本堂课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对子互读,学生示范领读,让学生感受体会后,再来齐读。因为不理想,教师又示范朗读一次,这细致而充分的朗读,在理解文意与示范朗读方面是有益处的。但细想来,却又有大缺陷。首先这样的朗读过分集中,使得本来书声琅琅的课堂,只在此时热闹了一时,却并未贯穿始终。这使得朗读的效益大减,只起到理解文意与为读而读的作用。

第二,赏析环节。品读是对词的语言、情感及词作者的形象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这样的分析是为了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切的体悟词境、词情。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图索骥,对文本进行赏析,之后进行交流、补充及深入。课后想来,这样的环节设计,虽然步步为营,学生有法可依,但学生所找到的是做题的感觉,训练了方法,却少了情感的感受。

第三,创作环节。学生对于围绕作家及其作品创作对联、诗词曲是本堂课提高拔升的部分。并不希望学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作品赏析积累的层次,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历代名家的伟大人格和伟大名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感染学生的人格精神。

三.课后反思

其一,关于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的思考。这堂课整体呈现出前松后紧的特点,关键原因就出在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上。介绍作者过于冗杂、混乱,赏析部分欠缺清晰的思路。就像谢老师所说,如果赏析部分一开始就高屋建瓴的提出:“为什么老夫要聊发少年狂?”大概整个赏析的过程就不会显得混乱。

其二,明确教学的对象与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这一堂课是针对初三年级的以词为教材的阅读示范导学课。既然受众是初三的学生就应注重教学的深度及积累归纳。为此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文如其人,依文解意,据情品文,人如其文”的思路去读赏一首词。同时在品析中引导学生复习品析诗词的角度,而在“典故”这一方法的品味中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往所学的关于自比于古代圣贤的诗、词、文,同时联系实际生活中对明星的追捧,引导学生体会这自比后的自信与坚决。而针对阅读示范导学这一目的,努力发掘可示范的材料、方法和对象,因此有了众名人经典的评价赏析范例。

其三,关于阅读示范导学和理解。在课前只简单的认识到文本与教师的示范价值。而在课后,却发现学生也有相当的示范价值存在。在课堂的许多环节可以让学生示范,然后再来讨论修改,再进一步示范。课前仅仅认识到示范就是让学生学习能有模仿的对象,课后讨论认识到定位与时机也相当重要。面对众多的材料,教师应对这一材料所拥有的示范价值要有了解,更要对这一材料及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个清醒的定位。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本意只在让学生了解东坡词的特点,但这一则材料更可让学生学一学前人是如何评价一首词的,用怎样的句式与手法更能将词的特点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而这则材料如出现在整首词学完之后,如果出现在学生了解文意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出猎”入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这也是豪放词的一大特色,那么这一文本的应用价值会更高。

纵观整堂课,有亮点,也有遗憾的地方。至于带给我的思考:到底为什么要教语文、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语文课怎样上才算有语文味和厚重感,将会一直指引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也不得不感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一堂语文课,要上得高效厚重,其实远非那么简单。

9.苏轼江城子 篇九

语文是美丽的!她的美恰似一幅油画, 其饱含的也许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意境之美, 也许是“卷卷长轴上挥洒的山水, 铮铮琴弦上弹拨的音符”的语文感受之美, 我们的语文课程恰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将那灵动如乐符般的文字传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系列过程。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学生阅读古诗词也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如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这自然是一个长远而高深的问题。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一定要反映时代的现实生活才有价值。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必然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其作品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感而发, 那么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从背景资料出发, 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文, 理解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当前, 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忽视文本写作背景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教学处于“滑行”中:将作者的写作背景一带而过, 或是按部就班地在分析文章之前先呈现一下、朗读一下、提一下关键词而已。事实上, 语文不仅仅是一时地引导学生浸润于文字风雅之中, 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将语文内涵与外延与知识连贯起来, 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高大的作者形象的过程。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不仅仅局限用于当时写这篇文章时作者所处的时代, 所遭遇的事件, 有的文章所呈现的思想恰恰会成为作者一生的主旋律。

下面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谈一谈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案例描述】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 课前预习时我请你们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 从而建立一个名片夹:

(多媒体展示:名片档案)

姓名:___

称号:___

性格:___

人生经历:___

下面就请展示一下你们手中的相关资料。

生用投影展示资料。

师:说到苏轼的人生经历, 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历典八州, 行程万里”。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 密州的经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密州, 他写下了第一首被称为“豪放”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探析文本

师:说到苏轼这首词的“豪放”风格, 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

(投影) “近却颇作小词, 虽无柳七郎风味, 亦自是一家。数日前, 猎于郊外, 所获颇多, 作得一阕, 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 吹笛击鼓以为节, 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颇壮观”拓宽了词的境界。下面我们就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来感受。

师:读一读词作, 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苏轼带领众人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发自己渴望为国杀敌的决心。)

师:词中哪个词语能够展示作者出猎时的心情? (明确:“狂”)

师:这个“狂”字体现在词中哪些方面?

(明确:“狂”在装备齐全, 随从众多;“狂”在百姓倾城, 观看狩猎;“狂”在自比孙郎, 乘马射虎。)

师:同学们, 结合上下阕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狂”是一种狂放、豪放的生活态度, 他想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一件事:上前线杀敌。找一找:文中哪句话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

(明确: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师:请同学们从语言赏析角度来分析这句话。

(明确:运用典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会”、“望”、“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好, 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望”其实是一种渴望、盼望, 他渴望上前线杀敌, 这是特定时代所造就的英雄气质。

(投影) 宋神宗熙宁八年, 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 密州蝗旱相连, 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 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 在贬官外任中, 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 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 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 祭常山回来, 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 作此词。

师:由此可见, 苏轼是心怀抱负, 以豪放的姿态将一场普通的打猎场景完全演绎成一次军事演练。出猎之际, 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 意兴正浓, 胆气更壮, 豪气正盛, 尽管“老夫”老矣, 鬓发斑白, 又有什么关系, 身为君王, 怎能不满足他的要求!

师:齐读本首词, 想一想苏轼这种愿望能够得到满足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苏东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词语———“老夫”、“聊发”、“微霜”。

典故: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三、重点研讨

师:下阕寥寥数语, 标点符号却几经变化:句号、感叹号、问号、句号。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 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从这些符号中, 你能感受到苏轼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豪情⇨希冀 (无奈) ⇨决心)

师:请同学们齐读, 读出情味的变化。

师: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中, 我们竟然发现了苏轼那种渴求, 将自己比作魏尚, 渴望朝廷能够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 前来召自己回朝, 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苏轼是在怎样的处境中有着这样的心境呢?

(投影) :神宗熙宁七年, 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届满 (在杭州时始终充任辅佐官员, 始终不能从事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工作) , 呈请调到山东去, 他所请照准, 升任密州太守。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城, 主要只长麻、枣、桑树, 此地的生活与杭州有天渊之别, 且官员薪俸已经减低。苏东坡在《杞菊赋》的序言中说:“余仕宦十有九年, 家日益贫, 衣食之俸, 殆不如昔。乃移守胶西, 意且一饱, 而斋厨索然, 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 求杞菊食之, 扪腹而笑。”

自然, 在密州苏轼也无由一展其行政才能。

且当时, 时政革新, 新所得税法让百姓不堪重负, 时常有孩童死于道旁。苏轼就曾救起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 在自己家中抚养。这是苏东坡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

———林语堂《苏东坡传》

师:由此, 我们再回过头来, 看一看这个“狂”字, 不仅仅是狂放、豪放可以解释的。苏轼时年四十, 正值盛年, 不应言老, 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 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 不知不觉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聊发少年狂”是作者姑且、暂且发一发内心的豪情, 想当年苏轼21岁高中进士时就说“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 此事何难”。但世事难料, 他此时之狂难免有“强装狂”的意味。

师:苏轼在密州写了一首诗给乔太傅, 总括了熙宁四年至九年, 他从杭州到密州那段写作多产时期的人生态度。

(投影) 百年三万日, 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 歌笑杂悲叹。颠倒不自知, 直为神所玩。须臾便堪笑, 万事风雨散。自从识此理, 久谢少年伴。

师:“其间互忧乐, 歌笑杂悲叹”“须臾便堪笑, 万事风雨散”道尽了苏轼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潇洒、不执著尽显其中。那么苏轼之狂在你眼中究竟有几分意味, 请你结合全词, 完成下列填空:

一个“狂”字, 多少_____;一个“狂”字, 多少_____。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朗读全词)

师:后来苏轼跌跌撞撞直至海南, 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 却也能潇潇洒洒, 秉承“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有诗为证:

(投影)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 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

读这首《江城子》, 许多同学会觉得有酣畅淋漓之感, 但我们要知道苏轼虽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但细数《东坡乐府》, 340多首传世之作中, 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 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豪爽狂放者有之, 婉约蕴藉者有之。在豪放乐观的背后恰恰有苏轼身上婉约、深沉的一面等待挖掘,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轼应当是大写的、丰富的人!

【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 一直被人称为苏轼第一首, 也是最典型的豪放词, 我们教者自然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苏轼之豪气冲天。但我们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 他们的理解力可以被引导延伸至更深层次的一面, 即借助于一定的资料让学生心中的苏轼形象更多元化、更立体化。

细读文本, “狂”无疑成为全文的文眼, 因而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递进式的, 先分析“狂”的字面表层显现, 进而结合苏轼在密州的处境, 回归文本再次探讨“狂”背后的几多无奈、心酸, 最后再次延伸苏轼生平不断被贬经历, 引导学生体会苏轼之“狂”是贯穿其人生始终的一种乐观、豁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至此完成了对苏轼的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古诗词的学习中, 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次教学活动, 我也从中有所得:

1. 文本的立体细读———简约而不简单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 文本的立体细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表现在第一教师对文本语言的考究, 尤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 往往一个字就可以成为整首词的灵魂所在。在这个文本解读过程中, 以这个词为中心, 教者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字里行间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 层层解剖作者丰富的情感韵味。字词层面的文本细读是语文工具性特质和教学目的双重规定的。第二教师对文本形象的探究, 一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 在字里行间有着作者本身的影子。文本的立体化细读, 不单单是教者与学生对文本语言细嚼慢品的发现过程, 更是认识作者形象丰富性的一个抽丝剥茧的探究过程。因此, 在文本的立体细读中, 教师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言语的解读、感受, 还有对文章作者情感演绎的过程的感知、体味。这是一种双重收获的过程, 让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学生完成了知识的积累、运用, 从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欣赏品位。

2. 知识资料的立体呈现———精巧而不突兀

10.苏轼江城子 篇十

作品简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乙卯(mǎo):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

⑶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

⑷思量:想念。“量”按格律应念平声liang。

⑸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孟棨《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其妻王氏之墓。

⑹纵使:即使。

⑺尘满面,鬓如霜:形容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⑻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⑼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小轩:有窗槛的小屋。

⑽顾:看。

⑾料得:料想,想来。肠断处:一作“断肠处”。

⑿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作品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创作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作品鉴赏

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悼亡诗”。从悼亡诗出现一直到北宋的苏轼这期间,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或写爱侣去后,处孤室而凄怆,睹遗物而伤神;或写作者既富且贵,追忆往昔,慨叹世事乖舛、天命无常;或将自己深沉博大的思念和追忆之情,用恍惚迷离的文字和色彩抒发出来,读之令人心痛。而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苏轼的这首悼亡之作与前人相比,它的表现艺术却另具特色。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

题中“乙卯”年指的是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八年),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这首“记梦”词,实际上除了下片五句记叙梦境,其他都是抒情文字。开头三句,排空而下,真情直语,感人至深。“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的。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王弗逝世转瞬十年了,想当初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她蕙质兰心,明事理。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颇受压制,心境悲愤;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困苦到食杞菊以维持的地步,而且继室王润之(或许正是出于对爱妻王弗的深切思念,东坡续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据说此女颇有其堂姐风韵)及儿子均在身旁,故不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的妻子老挂在心间。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难以消除的。因为作者时至中年,那种共担忧患的夫妻感情,久而弥笃,是一时一刻都不能消除的。作者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十年忌辰,触动人心的日子里,他不能“不思量”那聪慧明理的贤内助。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乎有梦,是真实而又自然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感慨万千,远隔千里,无处可以话凄凉,话说得极为沉痛。其实即便坟墓近在身边,隔着生死,也是不能话凄凉的。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格外感人。接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个长短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这时他才四十岁,已经“鬓如霜”了。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悲痛,而又无奈的,表现了作者对爱侣的深切怀念,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使这首词的意义更加深了一层。

苏东坡曾在《亡妻王氏墓志铭》记述了“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的父训。而此词写得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其间真情恐怕不是仅仅依从父命,感于身世吧。作者索于心,托于梦的确实是一份“不思量,自难忘”的患难深情。

下片的头五句,才入了题开始“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在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相聚、重逢。“小轩窗,正梳妆。”那小室,亲切而又熟悉,她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这犹如结婚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作者以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这正是东坡笔力奇崛之处,妙绝千古。正唯“无言”,方显沉痛;正唯“无言”,才胜过了万语千言;正唯无言,才使这个梦境令人感到无限凄凉。“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之胜,全在于此。别后种种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存在。这是把现实的感受溶入了梦中,使这个梦也令人感到无限凄凉。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词牌简介

江城子,词牌名之一。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衬字)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后蜀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晁补之改其名为《江神子》,韩淲调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故又名《村意远》。

作品格律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仄韵:诗韵中的仄韵是凡属上声、去声、入声的韵,皆为仄韵,与“平韵”相对。)

作者简介

上一篇:39483_安装工程预算问题总结下一篇:B超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