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精选8篇)
1.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篇一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西峡县双龙二中
余芳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根据情节发展,抓住人物神情,语言和动作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4.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珍惜亲情,分献爱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2.研讨小说的主题,受到珍惜亲情,奉献爱心的教育。
[ 教学 手段]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结合多媒体电教设备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课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法国作家莫泊桑,初步了解了他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的文章内容,今天我们将继续跟随莫泊桑一起回到19世纪的法国去看一看,去体会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
板书(投影):我的叔叔于勒 二
设疑自探
同学们,大家回忆下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呢,请大胆提出来。(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问题,归纳整理:)1.小说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小说中的人物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小说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多媒体投影出示 自探提示)(好,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示,用自己喜欢的阅读课文,边读边圈点批画。)
方法指导:先独立思考以上问题,然后分组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质疑,并逐步明确。
四 解疑合探
(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有等生评价,教师讲解补充。难度较大的小组讨论后,教师在讲解?点拨。)
1.指名学生概述故事情节,老师引导归纳:(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从文中具体段落中找出描写这些人物的句子,看看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归纳、明确:
课文主要人物有菲利普夫妇、于勒、我。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悲的拜金相,而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于勒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受害者和失败者。
菲利普夫妇的言行变化有:于勒贫:坏蛋、流氓、混蛋无赖。于勒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有办法的人。
(课件出示:让学生感受人物性格及人情的冷漠)
3.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
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金钱势利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伪的心理。
另一方面,小说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谊、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运用马克思的话证明主题,让学生感受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画面,更深刻地了解另一主题思想。)六 质疑再探(课件出示)
同学们,学完了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一起探讨。(教师预设:
1、本文主人公究竟是谁?
2、文章有两处环境描写在文中究竟有什么作用?)七 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结合现实,你想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说点什么? 2.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当时腰缠万贯的于勒,他们会怎样?(提示: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之间将进行怎样的对话?)请你抓住人物特征,口述一段文字,再来一次出人意料的结局。
八 谈收获(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请畅所欲言和大家一同分享收获的快乐。)
九 教师总结提升(课件出示)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希望同学们在金钱面前做一个有志气、有骨气的人。同时,我们更应该珍惜亲情,奉献一片爱心,让世界充满爱。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就让我们在《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首歌曲中结束本节课!(播放音乐)[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故事情节:盼——赞——遇——躲 人物性格: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无情、势利、虚伪 若瑟夫---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主题思想:
1、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2、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
2.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篇二
一.小说叙述者与叙述视角的解
首先, 在课前发下莫泊桑的原作《我的叔叔于勒》 (未删节版) , 让学生仔细阅读, 比较与课文的异同, 并把这种异同用旁注的形式写在文章旁边空白处。
一开始, 学生会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于勒, 其实, 于勒只是作者设置的一面镜子而已, 在这面镜子中照出的是人性的美丑。所以作者并不是要告诉我们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而是想知道我们怎么看待于勒这样的人。因此小说的叙述视角尤为重要了。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是一个隐形的人, 但他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感受都加在了这个叙述者身上。小说的叙述者“我”———若瑟夫、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于 勒的侄子, 还有这个“我”还包括成年若瑟夫 (小说开头和结尾) , 较为复杂 (这可能也是人教版编者删除开头结尾的原因, 这样叙述者就单一了) 。用孩子的眼来看他的亲叔叔于勒, 用孩子的口来讲他的亲叔叔于勒的故事, 为避免叙述视角的单一, 又用成年后的若瑟夫再来回顾这个故事, 莫泊桑不愧是一个高超的小说家, 文中处处可见他的这种用心。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这种用心, 于是, 利用课后练习让学生讨论:
1.保留与删去这一头一尾,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关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是为了找出谁在讲故事, 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述视角的效果。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 是成年若瑟夫说他小时候所经历的事。在小说开头结尾处, 我们看到成年后的若瑟夫毫不犹豫的给乞丐五法郎, 他保留了童年的纯真、爱心, 仍然帮助像他的叔叔一样的穷苦人, 这是人性的光辉, 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作者通过成年若瑟夫表达了自己的人道主义之爱, 从对亲人的爱扩大到对所有穷苦人的爱。
同时保留开头和结尾, 能使小说以故事叙述人的角度述说, 故事套故事, 增加可信度, 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2.小说叙述者为什么不选择菲利普先生或夫人?
小说叙述者的精心选择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明的艺术技巧。因为叙述者往往承载着作者自己的情感走向和处世态度。如果叙述者是菲利普先生或 夫人, 小说的金钱味就太浓, 人情味太薄, 不禁令读者身处冰冷的地窖, 感叹世态炎凉, 人性淡薄。小说人物和主题就浅显了甚至变味了, 情节也变得平淡无奇, 根本无法成为一篇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 精于讲故事的莫泊桑显然不会如此。
二.小说主要人物的深入解读
与原文比较, 课文删去了很多内容, 主要集中在对菲利普一家日常生活的描述, 包括平常拮据的、憋屈的生活和周日的散步;菲利普一家想掩饰、想改变这样的生活等方面, 可以让学生找出删节的内容读一读, 思考一下编者删去这些内容是否妥当?
两文的比较阅读, 就需要学生的自主比较, 可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从作品的完整性、人物的多面性等角度分析均可。让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初步把握小说的主题。
为了更深入认识和评价菲利普夫妇, 不妨设置如下两个问题:
1.菲利普夫人做了哪些事, 说了哪些话, 从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人?
如菲利普夫人:“我的母亲不放心地挽着我那未嫁 姐姐的胳 膊。”“我的母亲一肚子心事愁得了不得。”“我母亲因为我们生活得不宽裕很感 痛苦, 时常找着好些尖刻的话, 好些遮遮掩掩的和不顾信义的闲话去对付我的父亲。每逢这种时候, 这个可怜的男子汉总是一言不发, 张开手掌在额头上抹一下, 像是要揩掉并不存在的汗水似的。这一动作使我心酸, 我体会他那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母亲为了不让于勒叔叔发现我们, 让我去付牡蛎的钱, 并对我多付十个铜子的钱表示生气。
我母亲有点犹豫不决, 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的说:“我怕伤胃, 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 可别太多, 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 又说:“至于若瑟夫, 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 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从以上内容看出, 用自私、冷酷、势利、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来形容菲利普夫人是不够完整的, 她固然有可恶、可笑的地方, 但也有可悲、可怜、可取之处。菲利普夫人不是自私、冷酷、贪婪的代名词, 她还是称职的母亲, 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努力保护着自己的家庭。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物生活的卑微和辛酸。
通过对删节内容与课文的比读, 学生们找出了课文中没有的而原著中写得较精彩的人物描写细节, 体会人物性格的多面性。
2.如果你有一个嫁不出去的姐姐, 或者有一个败家的叔叔, 你爸爸会怎么办?你妈妈会怎么想?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也是情感体验环节。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家庭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时父母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每个家庭的特点不同, 自然, 版本也是多样的, 家境富裕的可能就宽容大度了, 因为不多一个吃闲饭的。家境不佳的父母可能就斤斤计较了, 因为经济的拮据毕竟是一个家庭的大问题, 根本容不下一个满身是债的亲戚。
王富仁老师在《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文中也写道:“我们与‘我’的父母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不在于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物质的和金钱的世界上, 不在于我们不像‘我’的父母那样关心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 而在于我们没有像于勒这样一个能够从根本上颠覆自己家庭的经济基础、使我们不是越来越富裕而是越来越贫穷的亲人, 一个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败家子’的弟弟。而没有这样一个人, 是无法挖掘出经济世界里的金钱关系对我们人性的扭曲的, 是无法显示出我们成年人心灵的本真状态的。”
希望学生跳脱固有的框架, 对菲利普夫妇抱有一定的怜悯, 从而感受作者莫泊桑的悲悯情怀。少一些“批判揭露”等单一主题表述, 多一些探究作者内心深处比较复杂的情感的眼光。只有这样, 我们学生的内心情感才会不断丰润, 胸怀才会豁达。
三.小说主题的深层解读
这是一篇让人深思的小说, 不是让我们来嘲笑或是一味的谴责某些人, 而是真诚的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 反思自己对于他人的态度里是否还有爱和同情。小说选择若瑟夫作为叙述者, 一个充满悲悯情怀的人, 他用这种亲情关系看于勒, 自然也会用这种亲情关系看自己的父母, 所以在文章的叙述中体现了“我”对父母的理解和同情, 这也是莫泊桑的同情和情怀。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知道小说的主题并不是在批判菲利普夫妇, 而是体现在现实社会金钱关系对人性的破坏上, 似乎这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 可作者却试图让人性回归爱和同情, 所以他让成年后的若瑟夫仍然保留这些人性光辉, 正如钱理群教授说的“莫泊桑本质上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 (钱理群《略说<我的叔叔于勒>》) 。改编后的小说情节线索清楚明白, 更适合初中生阅读。但改编后的课文淡化甚至改变了原作中成人视角对世界上所有不幸者的悲悯情怀, 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精神世界的理解变得简单化, 小说就简单的成为对于勒的同情和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 小说内部隐含的悲剧氛围也改变了, 谴责、鞭挞代替了悲悯, 小说的主题也改变了。
3.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篇三
“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
“哪个于勒?”
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
“啊!啊!原来如此……如此……”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父亲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
“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
母亲马上回答道:
“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的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简析】
《我的叔叔于勒》也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品之一,同学们在下学期的学习中即将接触到这篇课文。
小说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的无情寡义,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小说波澜起伏,情节巧妙曲折,关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刻画生动,使得人物形象鲜明有致。
节选文字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出这个秘密。这一系列行动描写,加上表情描摹,层次鲜明地展现了菲利普紧张、恐慌以致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
菲利普夫人听丈夫说那个卖牡蛎的穷水手好像是于勒时,害怕起来,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那样一家人的梦想就会破灭了,于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但当她亲自看清楚果真是于勒,并且等丈夫确认后,终于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非常生动、传神,让人印象深刻。
4.《我的叔叔于勒》语文教案 篇四
知识目标:
1 、理清故事情节;
2 、品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能力目标: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主题;谈出自己的新见解来。
教育目标:教学生正确对待金钱,体味人性的重要。
重点难点:
1、理解人物性格。
2、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策略方法:导读法 讨论法
教学用具:录音机 投影仪 。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 160 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故事,咱们先一块来把课前的生字词读读记记,好吧?
(二)、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1 、出示幻灯片,展示生字词。
拮据 栈桥 撬开 诧异 牡蛎 褴褛
2 、找出一位同学试读,其他同学纠错。
3 、教师总结正确读音,学生齐读,边读边用手指在课桌上写。
(三)、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短篇小说,作者是法国人莫泊桑,其成名作《羊脂球》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莫泊桑以他高超的艺术技法和深厚的文学底蕴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的美誉。好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近莫泊桑,走进故事,请大家快速默读全文,默读中解决三个问题:
1 、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2 、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3 、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小说的情节分为四部分,并分别为每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教师放音乐,板书课题、作者、教学目标)
(四)、讨论并解决默读中提出的问题,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1 、学生自由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可以离开座位。
2 、对主人公的确定教师要给以适当的提示,可以从小说反映主题和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两个方面。
3 、对“我”和作者之间的不同应让学生弄清楚。
板书:菲利普夫妇
盼 忆 遇 躲
(五)、梳理情节,简单了解人物性格。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塑造人物形象必须把人物置于什么之中呢?(生答:情节)
对,那么,我们就把人物置于情节之中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人物的性格。
(把板书的情节用粉笔圈起来,大致呈“人”字形。)
1 、为什么盼于勒?(于勒来信说他有钱了,他们盼的是钱。)
2 、忆于勒属于哪种叙述方式,对情节有何作用?(倒叙,把情节推向高潮。)
3 、怎么遇到于勒的,遇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与相遇前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语文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课前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3、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要点:默读,感知文意,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导入新课
心就象是一个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钱,一端放上亲情,天平会向哪一边倾斜?(学生发言,导入新课)
二、预习交流:
1、请说出本课中你认为值得注意的字词。(或说读音,或说意思。)
栈( )桥 牡蛎( )煞( )白 撬( )开 诧( )异
褴( )褛( )拮( )据( :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2、说说你所了解的莫泊桑, 教师最后补充。
三、快速默读,初步感知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活动:
1、请以( )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 ,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 示例:(盼)于勒
2、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
四、研读细节,初步感知小说主题: 同桌合作,共同探究:
1、请同学们给这些称呼分类,看看这些称呼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2、在这其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 (同桌讨论,发言)liuxue86.com
3、教师小结:以小说的情节作结。并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4、学生试拟横批,感知文章主题。
五、真情采访,多角度感悟主题。
1、情境设置:
主题:消失的亲情 采访人物:菲利普夫妇、若瑟夫、于勒
2、角色分配:一名学生模拟节目主持人,另三名学生分别模拟菲利普、克拉丽丝、若瑟夫,
3、采访内容: 提出的问题以课文为依据,主持人自行设计。
参考问题: 请问菲利普先生: 1、于勒是你弟弟?(是) 2、你们有多少年没见了?(很多年了) 3、这些年有没有想过他?(想过,毕竟我们是亲兄弟啊!) 4、既然想他,为什么不愿意见他?(怕他想回来和我们住在一起) 5、一家人住在一起不好吗?(那当然不好,他那么穷,回来会拖累我们的。我们经济也不好,拖不起的)
那我想问问克拉丽丝太太,如果于勒想回来同你们住在一起,你会同意吗? (那当然不会同意了) 为什么?(他那么穷,听说他以前还行为不正,糟蹋钱,我们经济情况也不好,是经不起他拖累的。再说如果让我的邻居和朋友们知道我有这样一个讨饭的穷亲戚,别人也会笑话我们的,会看不起我们的,我可不想这样。)
看来想让菲利普夫妇接受于勒的确很困难。那么小若瑟对于此事是什么看法呢? 请问小若瑟夫:你赞成你父母的做法吗?(不赞成) 你对于勒叔叔是什么态度? (我很同情他) 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会落得下场?(想过,我知道这与他自己不争气有很大关系,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叔叔,年纪也好运么大了,在外面一个人生活,的确让我很同情,只要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我想我们一家人会住在一起的。)
听了他们的话,我也想听听于勒是什么意见。下面请导播帮我们接通于勒所在社区的电话。 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也许于勒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家人,也许于勒为了生计正四处奔波,不能守候在话机旁等我们的电话,我们也无法了解于勒现在的想法,在这里,我们也只能祝愿他们一家人能化解以前的恩恩怨怨,早日团聚。让曾经消失的亲情再次重现。
4、观后思考: 菲利普夫妇不愿接受于勒的原因是什么? 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持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发言)
5、师感言,引导学生多角度感悟小说主题。
六、拓展延伸,提升能力。
1、如何正确看待金钱与亲情的关系?
2、说话训练: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 ),但买不到( ); 钱可以买到( ),但买不到( )。
七、课堂总结: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课堂作结,教师根据学生总结情况即兴作结。
八、布置作业:写一篇作文,反映和发掘身边的社会人际关系(提示:类似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中的人际关系),题目自拟。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煅炼学生口述能力,培养学生语感
过程与方法:小组学习、自主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文章的主题,启发与鼓励学生发现独特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金钱与亲情的关系,启发与鼓励学生自我表达。
教学设计:
一、导入:首先谈话导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整体感知
1、了解预习情况,理清人物关系(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各自口述撰写的于勒这个人物的小传。
于勒身世浮沉,际遇坎坷,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你能给这个人物写一个名片吗?
于勒的名片
姓名: ( )
国别: ( 法国)
生活年代:( 19世纪后期 )
主要事迹:少年浪荡,中年得意,老年沦落
获得荣誉:正直的人、有良心的,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 这个家伙
这个小子,这个贼,这个流氓
2、学生自由结合文本,了解于勒的际遇。
3、围绕于勒的个人际遇 ,对他个人的称呼,或者评价是怎样的,你能从文章中找出来吗?
4、结合对于勒这个人物的平价,让学生围绕于勒地评价展开对课文人物形象地分析,勾画圈点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设问:人们对待于勒的态度有什么样的不同?
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从文章中找出向对应的语句,加强师生的对话。
三,赏析人物的描写
分组讨论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紧紧结合语言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抓住神态描写,分组讨论,具体分析。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学生根据讨论,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神态。
四:拓展延伸
1、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对金钱物欲的渴望,往往会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线,我国古代苏秦也有这样一段富有戏剧性的际遇。(补充苏秦的事例)
2、课内小练习
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___;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_____;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____;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3、下面几则关于金钱的名言,或许让我们理智的看待金钱,千万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
1.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无间起来,迫使互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马克思)
2.金钱是一个无底的大海,荣誉,良心,和真理都可以灭在其中。
3.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样折磨你。(出示小黑板)
四:课外作业设计
6.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六
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 亭口中学 王进忠
教学目标 梳理曲折情节,揣摩精妙构思。学习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3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重难点
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情景导入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师出示幻灯:学习目标 师出示幻灯:作者介绍。
二、速读课文,梳理情节
1、请同学们先速读课文,解决本文的生字新词。后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师出示幻灯,生字正音。师指名学生认读,强调重点字。
2、本文的体裁是什么?(生:小说)小说三要素有哪些?(生: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读课文来归纳故事情节。
生思考回答。
师出示幻灯,用四幅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明确:盼于勒(开端),赞于勒(发展),骂于勒(高潮),躲于勒(结局)。
3通过对情节的把握师出示上联:富弟弟是好心人 满心欢喜盼盼盼,让学生对出下联。从而初步明确本文主题。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人物形象之我见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环境和故事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请同学们思考:
a我最感兴趣的人 b我眼中的菲利普夫妇 c我眼中的若瑟夫 d我最感兴趣的细节描写 生讨论,回答。师出示幻灯,归纳小结:
菲利普夫妇:自私、势利、冷酷无情、满脑子都是钱!不同点:菲利普——遇事慌张、没主见
克拉丽丝——有心计、沉着镇定 若瑟夫:善良、富有同情心!于勒:
早:行为不正、糟蹋钱 中:正直、有良心 晚:自食其力不拖累别人
细节描写:如:父亲的神态、我的心理描写 对于勒的称呼 两处景物描写 生活的拮据
父亲啰嗦的打探……
2、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师出示幻灯:本文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四、作业 请仿写一个片段 假设情景:
1、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
7.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 篇七
关键词:“把脉”,文本探讨,问题,倾听,点拨,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文本需要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因为文本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这需要学生透过文本把握内涵。而在深刻的领悟中需要真正的讨论交流, 需要的是思维的碰撞。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教育, 更多地是去激励、帮助、参谋;学生学习的灵感不仅仅是在自学中产生, 更多的是在积极讨论交流中闪现。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就不是探究式的学习了。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 我们的教学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脉象”:他们的讨论交流或浮躁、或形式、或“热闹”。这些脉象已经影响了我们的文本交流, 影响了我们的教学。
所以我们提出要为我们的文本教学:把脉。把脉在医学中又称为“切脉”, 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 根据脉象, 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而在本文中,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 针对学生在文本教学的互动交流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诊断:
【脉象一】:在平时的文本探讨中, 教师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 出现了只为“讨论”而“讨论”, 为“交流”而“交流”, 或者说只是把讨论变成落实“学生主体”的工具。学生只是在应付了事, 就像一堆被输入指令的机器, 让他们讨论就讨论, 让他们停就停。
【脉象二】:我们知道, 文本的讨论, 需要学生发表意见, 难免有点“乱”。适度的“乱”, 如果能在教师控制的一定的空间内自由表达意见,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文本的探讨中。但往往是课堂太“乱”, 简直是“热闹非凡”, 甚至有些学生在里面“浑水摸鱼”。但是后来汇报时, 却没讲出点名堂来。
【脉象三】:学生对文本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时, 很多学生不是在听, 而是在小声或大声附和, 导致整个班级没有倾听的环境。学生参与的氛围并不是太好。
【脉象四】一节课下来, 喊声, 表扬声, 声声入耳, “你真棒”, “你真行”课堂气氛热烈, 似乎学生的学习劲头很高。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教师的评价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判断式的评价中, 学生好在哪里不知道。评价没有方向性, 只是模糊的评价而已。
通过以上几种“脉象”, 我们意识到讨论交流的举足轻重, 说道底, 有效的讨论交流就像我们的“动脉”一样, 需要顺畅地流淌。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观察, 给学生在文本的讨论交流中提出相关的“诊断”措施:
一、带着“问题”出发
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 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因此, 问题设置的恰当与否与能否调动学生讨论积极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 教师应设法通过文本, 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出发, 进入探讨的最佳状态。
二、学会“倾听”表达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抓住关键处, 听懂别人的意思, 并认真地吸取别人的见解, 调整自己的观点。同时, 还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表达自己的意见。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 敢于质疑, 这样才能形成辩论的氛围。
如在《我的叔叔于勒》, 请同学们辩论一下, 谁是本小说的主人公?有的小组说文题的中心词是“叔叔于勒”, 而且文中也多次出现了于勒, 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就是于勒。有的小组认为:本文从头到尾, 整个故事是由“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思而构成的, 所以“我”才是本文的主人公。也有的小组认为:作者安排在游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事上, 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上, 揭示全文主题思想的, 因此, 本文的主人公应该是菲利普夫妇。学生七嘴八舌的辩论, 让笔者感到惊诧。在辩论中, 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辩论。
三、适时点拨引导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 难免出现思维的碰撞。当他们意见分歧时, 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 来解决学生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适时的点拨, 激发他们讨论的热情和情趣,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培养自信力。
比如在本文中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学生的讨论意见很多, 但还是没有揭示主题, 这时候需要老师点拨:菲利普一家生活十分拮据, 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 这个发了财的好心的于勒一旦回来, 境况就可以改变了。这样的点拨, 切近学生的认知心里, 学生易于接受。
四、找到评价方向
在文本教学中,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学习兴趣, 课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但有些老师的评价只是漂浮在模糊表面上的评价, 对学生的导向价值却不得而知。要夸学生, 应该让他们知道:好在哪里。比如“你的思路清晰流畅, 让我们一眼看穿了菲利普夫妇的心态, 分析的真好”, 这样的评价, 才能让学生找到新的方向。
总之, 文本探讨, 需要学生思维的碰撞, 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更需要我们清晰的评价。只有这样, 我们的文本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闻诸.《倾听的训练方式》[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7.3
8.《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 篇八
在文中,“我”是若瑟夫,是于勒的侄子,这是最直观的认识。需要思考的是:在文中作为若瑟夫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文章标题中的“我”是想表达作为莫泊桑的“我”的什么样的内心?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如果不加思考,那本文的主题可能就会有些假大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有可能是机械的、生硬的。
一、作为侄子的“我”
文中的“我”,首先是作为于勒侄子的我,通过这个“我”,可以看到诸多角色:父亲、母亲、姐姐,当然还有叔叔。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一个挣钱不多的普通办公室人员;母亲是一个对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的人;姐姐是一个自己做长袍且还与别人经常进行讨价还价的人。这些角色的印象都是非常清晰的,但对于叔叔的形象,却经历了一个从间接到直接认知的过程。起初对叔叔的认知,来源于父母的对话,有坏蛋、无赖的形象,也有正直、好心人的形象,只到最后面对面时,才有了又老又穷苦的清晰的形象。但到这个时候,故事已经接近尾声,而作为侄子的“我”的认识也由此定格。
梳理一下全文中作为侄子的“我”的描写,“于勒叔叔”“我的这位于勒叔叔”等称呼的背后,显然存在着一种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一方面由于客观世界中“我”与叔叔于勒的未曾谋面,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对于勒的描述。此时的“我”对叔叔于勒的态度必然是概念化的,这种概念化的态度导致了“我”对叔叔于勒的认识也固定化了——要么是个穷人,要么是个富人。但这只是表面,其背后的认识是穷人对应着无赖,而富人对应着正直。必须注意的是,这样的认识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不断熏陶,从而也就造就了后面要说的作为作者的“我”所要揭露的资本主义本质。
显然,这是一种逻辑关系,如果忽视了作为侄子的“我”的这一认识,那作为作者的“我”的认识就是空洞的。
二、作为作者的“我”
显然,文章的主题是作为作者的“我”揭露出来的,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大家,他深谙如何才能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本文中,作为作者的“我”,莫泊桑将自己有效地融入了故事的各个细节,使得很多人在读此文时往往意识不到作为侄子的“我”的存在。但一旦认识到有作为侄子的“我”,便会发现从作为侄子的“我”,到作为作者的“我”之间,还是存在着令人思考的细节。
作为作者的“我”,莫泊桑想要揭露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但无论是作为一种写作手法,还是作为一种观点的呈现,“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资本主义的不好,这就将本文的主旨掩藏了起来,而发掘这样的主旨也就成了读者与哈姆莱特的关系。在笔者看来,作为作者的“我”,莫泊桑首先体现的倒不是资本主义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是将自己镶嵌到作为侄子的“我”当中,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表现出内心的善良与富有同情心。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文本中,唯有“我”是孩子角色,其余都是成人角色,而作为孩子,当“我”给出10个铜子的小费时,更多的恐怕是莫泊桑自己感情的一种直接抒发,此时如果讨论过多的“意义”,倒难免有些矫情了。
在这种理解中再将作为作者的“我”、作为侄子(孩子视角)的“我”融合起来,便能窥得作者的真实意图了,这个真实意图正是用文章开头所说的主题来描述的,此不重复。
三、作为读者的“我”
读此文,教此文,学此文,不能不思考一下作为读者的“我”,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为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但从学习的顺序上来看,学生首先是作为读者存在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存在的,因此可以说读者角色是学生角色的基础。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应当在课堂上有什么样的思考呢?笔者以为此时应当暂时放下教学任务——因为教学经验表明,一旦有了教学任务,很多东西就会生硬起来。
于是笔者跟学生讨论:如果文中的“我”就是真实的我,那在面对父母口中的于勒时,在面对真实的于勒时,自己应当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苛求统一的答案,相反,一旦有了统一的答案,这一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问题去激发学生内心一种善良的愿望,只有学生将真的“我”放到课文情境当中去时,他们才有可能面对一个更为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将对本文主题的认识,将文中富有同情心的“我”真正与自己叠合起来。在学生的真实世界中,可能没有于勒这样的叔叔,但一定会遇到像于勒这样的人,在面对这些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往往是衡量本课学习效果的真实依据——这意味着试卷上的答案并不那么可靠。
回顾以上这样一段简述,可以发现这一名篇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寻找“我”的过程,而真正的所谓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往往也只有在这样的寻找过程中,才能真正彰显。或许,这才是落实人文性的一条可靠途径吧!
【语文教案-我的叔叔于勒】推荐阅读:
1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9-05
语文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续写09-29
中班社会活动《交警叔叔》教案12-03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我的影子》教案11-27
我的烦恼语文作文评语06-18
我的研修日志(小学语文)10-19
我的语文作文800字12-17
我的语文老师小学叙事作文07-04
我的小学语文学习方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