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内容

2024-06-27

新医改内容(共13篇)(共13篇)

1.新医改内容 篇一

新医改方案-简介 新医改方案

2009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方案最终稿)。《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6个部分。《意见》强调,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 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

《意见》提出,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起,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新医改方案-目标 新医改方案

1、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3、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4、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

5、着力抓好五项重点改革,力争近期取得明显成效

6、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新医改方案-五项改革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初步测算,为保障上述五项改革,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新医改方案-四大亮点

第一个就是体现了公平性和公益性

公平性主要体现在提出了全民医保的目标,还有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这样一些内容。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维护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还有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来维护群众用药的公益性。

第二个亮点是强调政府职能

通过加大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投入,明确政府对群众健康的责任。

第三个亮点是在改革重点上突出基层面向农村惠及群众

在这个医改意见里面提出了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然后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使广大群众不出乡村社区就能够就近得到比较好的医疗服务。

第四个亮点强调将政府主导和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在突出基层保基本的同时,强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比如利用社会资本来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来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促进有序的竞争,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新医改方案-七大创新 新医改方案

一是理念创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二是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三是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四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遏制虚高药价。

五是增设药事服务费 推行医药分开。

六是管办分开 转换政府职能。

七是多点执业改革破冰

2.新医改内容 篇二

那么, 我区新医改究竟要改什么?方案有哪些新意和亮点?百姓从中又能得到哪些实惠?让我们点击自治区医改文件中几个关键词, 一起走近这五项重点改革, 在领略其魅力, 读懂其不易后, 共同寻求破解之道。

关键词:全民覆盖

———将全体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声音:呼和浩特的张先生:我今年4月通过腹腔镜做了胆结石手术, 在5516.18元的总费用里, 个人只支付1985.51元, 其余3530.67元则被医保统筹支付了。对于工薪阶层来说, 这虽不是解了燃眉之急, 也减轻了许多个人负担。但对于还没有加入医保, 生活又困难的人来说, 只能是小病不治, 大病家养, 慢性病拿命扛了。

政策:为了减少老百姓的担忧, 让老百姓病有所医, 我区新医改方案提出, 三年内, 全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实现城乡居民的全覆盖。

进程:截止2009年底, 全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5.27万 (其中:居民医保人数为394.91万人) , 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 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倍左右, 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0%和50%以上。全区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1201.8万人, 参合率达到96.39%, 筹集资金11.4亿元, 支出基金6亿元, 占筹集资金总额的53%, 农牧民实际住院报销补偿比例达43.24%。

解读: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建设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的内容, 在自治区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的108项任务中, 第一项就涉及到被称为群众健康“安全网”和“保护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保率逐年提高是一个量变的推进, 其中突破性地提出, 到2011年医保全面覆盖城乡, 这无疑给许多未被纳入医保的城乡居民吃了个定心丸。

建议:锡林郭勒盟蒙医研究所副所长哈达:在农村牧区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后, 有效的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但是, 我区农村牧区仍有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员。建议在农村牧区贫困人员中建立类似城镇职工大病统筹的补充保险制度, 减轻贫困人员的医疗负担。资金筹集可多种形式, 如政府财政拨一部分资金、社会和个人捐款、福利慈善团体捐款、患者个人筹集等办法。

关键词:倾向基层

——方便城乡居民求诊就医

声音:呼和浩特市玉泉区60多岁的陈大妈:前几天回了趟乌兰察布农村, 碰巧身体难受, 想量血压也很不便, 碰大夫在家还行, 大夫要出门了就量不成。

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更加注重牧区、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加强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 重点办好旗县级医院, 并在每个苏木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加强嘎查村卫生室建设, 使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卫生室”, “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每个社区建立一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逐步实现社区首诊, 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进程: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目前, 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43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6个, 社区卫生服务站798个) , 覆盖城镇人口达905.5万人, 占应覆盖人口的88%,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在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机制, 将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细化为12类57项, 并纳入考核范围, 根据考核结果核定补助经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2009年开工建设59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建设规模101307平方米, 已有4个项目竣工。

在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根据我区医改方案, 2009-2011年, 将完成91个旗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189所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强化建设、9548个嘎查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完成101个旗县级卫生监督所、97个旗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所、29个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33个旗县级蒙中医医院基本建设任务, 完成91个旗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任务。2009年, 卫生体系建设项目共投入180262万元, 其中, 中央投资80700万元, 地方配套99562万元。42个旗县医院 (含蒙中医医院) , 建设规模606988平方米, 已开工40个项目;110个中心苏木乡镇卫生院, 建设规模75206平方米, 全部开工, 已有5个项目竣工。

解读:通过以上努力, 着力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 农村牧区居民小病不出苏木乡镇, 城市居民在社区享有便捷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负担减轻, 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量明显增加。

建议: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吴丽娜:建设卫生院并不代表就能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 人才培养才是一个长期的重要问题, 包括机制的问题, 目前医学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 怎样能让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走下去, 政府应建立长效机制。首先可以从目前工作在农村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着手, 制定他们免费到三级医院学习进修的计划, 并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提高工资待遇, 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其木格: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 让群众看病不再是件难事。同时, 整合公共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大中型医院对口联系和扶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制, 并推行检查结果共享, 达到小病不出社区,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的双向转诊工作, 尽快实行大医院专家定期到社区巡回坐诊制度, 达到方便群众的目的。

关键词:均等化

———降低城乡居民患病风险

声音:乌兰察布市政协副主席郜丰平: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 在我区六、七十年代广泛流行, 严重地侵害了农牧民的身心健康, 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政府的努力, 得到了控制。可是近年来, 尤其是2009年以来流行很快, 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政策:到2011年,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区得到普及, 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使城乡之间、地区和不同人群间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明显缩小。按照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进程:目前, 全区以做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不低于15元工作为抓手, 全面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绩效考核, 制定实施盟市、旗县区疾病预防控制考核方案和评定标准, 规范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从2009年开始,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 全力推进了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二是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合国家今年启动的6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将人畜安全饮水问题、鼠疫和布鲁氏菌病预防控制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从今年起, 自治区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共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 对全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所需经费, 由中央财政和自治区各级财政共同承担。

解读:这就是由政府为百姓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按照自治区的计划, 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 2010年适度增加, 2011年不低于20元。这里所说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指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这些服务经费主要用于9类3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如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妇幼卫生保健、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老年人保健、健康相关技术指导和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慢性病管理、基层公共卫生管理等。

建议: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霍洪军:解决均等化最关键的问题是人才的问题, 项目建好了, 谁去做这一工作, 农村牧区专业医疗技术人员是自治区一大缺口。目前我区存在医学院本科毕业生宁可白读五年去转行也不愿去农村牧区工作的现象。建议在重投入的同时, 要有让医疗技术人员在这些地方留住的体制机制;要有培养人才的机构, 培训后的人员要让其有事业、有收入、有荣誉, 才能留得住稳得住。

关键词:吃药

——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用药需求

声音:包头市一教师:孩子咳嗽、发烧, 貌似感冒也不敢轻视, 去大医院诊断治疗, 输三天液就得5、6百块钱, 那点药成本也没多少, 进了医院再出来就身价倍增了。

进程:2009年, 自治区政府已选定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的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率先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零差率销售, 今年年初全部到位。6个盟市共有农村牧区卫生院491个, 规划建设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个, 分别占全区农村牧区卫生院 (1324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规划建设数220个) 的37%和46%。2010年将进一步扩大范围, 2011年在全区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解读:目前, 在自治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 实行的是按药品加成销售药品, 按规定可以有15%的加成率。是造成药品价格高、大处方、滥用药等主要原因之一。按医改方案,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的基本药物将实行零差率销售, 也就是说, 药价还能有一定的下降空间。至于公立医院出售的药品, 也要首选基本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销售价格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物价部门规定的药品加成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建议: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霍洪军:实行基本药物制度, 医院药物收入的15%没有了, 而且拿药、摆药、分药等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工资从哪来?政府要给与一个基本平衡的投入。

关键词:治病

———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声音:土左旗蔡女士:今年夏天腿疼难行, 想着来呼市的大医院好好看看, 可大夫没问几句就给我开了核磁共振检查, 这个核磁共振等到第三天才做上, 等结果出来再排队挂号再找大夫, 整整折腾了五天, 看个病可真难啊。

政策:以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

进程:根据国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精神, 自治区将确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 选择2-3所具有代表性的公立医院开展试点, 2011年在总结试点经验后逐步在全区推开。目前, 自治区已将鄂尔多斯市、通辽市做为国家级试点备选地区推荐并上报国务院医改办。

解读:做好公立医院的改革, 自治区将探索建立高效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科学合理地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 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建立健全以聘用和岗位规范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合同用人机制;完善医护人员以专业技术能力、医疗服务质量、业绩成果和医德医风为主要标准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优化服务流程, 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 实行统计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建议: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霍洪军: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 必须要给医院解压, 政府应该适当投入, 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 配备相应的大型医疗设备, 保证职工的基本工资。如医院、医生不再盈利为目的, 就会把精力投入到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上, 辅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和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还是能调动的。

3.新医改方案 篇三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新医改方案,新方案历经三年酝酿、争论终于正式公布。回归公益,推行全民医保……,新医改突显不少新变化,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新方案一推出就引发各方热议,其能否突破医疗问题困境需要时间来证明,本期以“医改”为关键词,解析相关词汇。

全民医保

Universal Health Care

新医改意在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制度,于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

例句:China's planned health-care reforms are in line with principle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equal access to universal health care, WHO head Margaret Chan said.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中国的医疗改革计划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全民医保的原则一致。

Universal health care is health-care coverage that is extended to all eligible residents of a governmental region and often covers medical, dent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

全民医保指一国行政区内所有合法居民均享有的医疗保健,通常覆盖医疗、牙齿以及精神健康保健。

公共服务

Public Service

新医改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国家承担起全民基本医疗的责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纳入公共服务提供给全体公民,强化了政府责任与投入。

例句:The core principle of the health-care reform is to provide basic health care as a public service to the people, which strengthe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requires much more government funding and supervision.

医疗改革的核心原则是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给民众,这将加强政府责任并要求更多的政府资金投入和监管。

Public services is a term usually used to mean services provided by government to its citizens, either directly (through the public sector) or by financing private provision of services, which is a social consensus that certain services should be available to all, regardless of income.

公共服务通常用来表示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服务,(通过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或者通过资助私人服务供给,其是一项社会共识,即无论收入为多少,某些服务都应为全体公众所享有。

加成

Mark-up

新医改方案将逐步取消15%的药品加成,解决中国药品、器械回扣问题,取消“以药养医”,实现“药品零差价”。

例句:The new health-care plan calls for limiting the mark-up that hospitals and drug distributors can charge, and tries to regulate the price difference between patent and generic drugs.

新医改方要求导限制医院和药商收取的药品加成利润,争取控制专利药和非专利药物之间的差价。

China is also floating a new policy for medical devices that would limit the amount a manufacturer can mark up a product's price.

中国正在计划实行针对医疗设备的新政策,限制生产商对某一产品的加价额度。

公立医院

Public Hospital

公立医院是新医改中的重点与难点,目前已推行试点转制部分公立医院为民营医院,支持民营资本办医等措施。

例句:Public, non-profit hospitals will continue to be dominant providers of medical services, while more priority will be giv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clinics in cities and rural areas.

公立、非赢利性医院继续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城市及乡村地区的社区卫生中心和诊所将享受更多的优先权。

Pati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use mor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and clinics, while public hospitals in big cities will be asked to provide more support to small, local hospitals in terms of personnel, expertise and equipment.

政府鼓励病人多到社区医院和诊所就医,而大城市中的公立医院则需在人员、技能、设备方面进一步支持小型的地方医院。

手足口病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今春手足口疫情(HFMD)再度暴发,公共卫生的防疫体系的薄弱再次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新医改如何解决基层疾控防疫体系的困境,实现“重治疗”向“重预防”的转变也是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

例句:China's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s need more professional medical staff, better infrastructure, and more funds. And a deficient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ystem in rural areas could become a big obstacle to check the spread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中国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体系需要更专业的医务人员、更好的医疗设施和更多的资金。农村地区不完善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体系是检测手足口病传染情况的巨大阻碍。

Strict disinfec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of HFMD within hospital.

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地预防手足口病在医院内的传播。

活学活用

Eva: Hi, Tina, you know Guideline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has been issued, which had been debated for three years.

伊娃:嗨,蒂娜,你知道《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已经公布了,方案讨论了三年之久。

Tina: Yeah, the health-care reform will alleviate the burden of medical costs, you know nowadays it is too difficult and expensive to see a doctor in China, especially for the poor.

蒂娜:是的,医疗改革将减轻中国人的医药负担,你知道现在中国看病难、看病贵,尤其是对穷人来说。

Eva: That's right; the cost of health care is 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for poor or even middle-income Chinese, whose savings can easily be wiped out if a family member falls seriously ill. Meanwhile, the public is so angry about the open secret that doctors get kickbacks from drug manufacturers for prescribing their drugs, which helps drive the reform.

伊娃:对,医疗费用是中国穷人甚至中产阶级重大担忧之一,一个家人病重就能轻易花光家庭积蓄。与此同时,公众对医生通过使用某些制药商的药品而收取回扣这一公开的秘密感到愤怒,这推动了医疗改革。

Tina: Thus the new plan strengthens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provides more funding to make health services more effective and affordable.

蒂娜:因此这次新医改就加强了政府责任,提供更多资金使医疗服务更加有效、实惠。

Eva: Whatever, as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 it's still exciting that she will have a basic and universal health-care system.

4.新医改历程. 篇四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情况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但是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为解决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进行了多次医改。1979年,时任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大胆提出“要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卫生事业”。不久,卫生部等三部委便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1980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允许个体医生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打破了国营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领域一统天下的局面。1985年是中国医疗改革“元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这一时期医改的基本思路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放开搞活,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效益”,基本做法则是“只给政策不给钱”。1989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医改在争议中继续前行。1992年是向“医疗市场化”进军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根据这个文件,卫生部按“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的精神,要求医院在“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绩。2000年是公立医院产权“变卖”年,这年2月,国务院《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布,其中“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合作、合并,共建医疗服务集团。盈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等内容,被解读为完全“市场化”的医改开了绿灯。2004年是各路投资商跃跃欲试年,这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科教文卫法制司副司长宋瑞霖公开披露:《医院体制改革指导意见》正在制定,有望在几个月内出台,这个意见的中心思想,是医院改革要走产权改革的道路,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2005年是医改“风云变幻”年。卫生部副部长马晓华发表讲话,严厉批评了当前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淡化、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并且着重强调:“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我们决不主张民进国退。”同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葛延风主持的《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课题组研究报告得出“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报告指出当前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因此得出结论,即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2006年,中央高层为医改定调,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统一了争论多时的医改方向之争。2006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拟订相关文件。2008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全文向社会公布,公开征求社会意见。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通过医改方案,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起航。

5.新医改 篇五

芜湖作为新医改的试点城市,所以我以高校地区的大学生对新医改的了解与认知作为切入点,调查分析大学生对新医改的了解程度与认同感,有针对性的提出新医改的方案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

新医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6.全面落实新医改政策 篇六

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地区发展差异大,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变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运行机制,体现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有利于规范药品生产流通使用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

我县基本药物制度什么时侯实施?

我县自2011年6月20日零时起,在全县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正式实施。基本药物的概念是什么?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目前我县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有多少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包括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205个品种,中成药102个品种,共307个品种,省新增补198种,总计505种。

基本药物是否全部纳入了我县新农合报销目录?我县新农合如何提高基本药物报销比例?

根据有关规定,我县将国家307种基本药物和省增补的198种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参合农民在开展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其发生的基本药物费用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10个百分点以上。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卫生院销售的基本药物价格有哪些具体规定?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卫生院库存药和新购入基本药物一律取消药品加成,按实际购进价格销售,并不得超过省物价部门公布的基本药物最高采购限价,实行价格“双低控制”。即现行实际采购价格低于最高采购限价的,按现行实际采购价格执行,不得提高实际采购价格;现行实际采购价格高于最高采购限价的,按不高于最高采购限价执行。

村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吗?

目前,我省和市暂未出台在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规定。我县将根据上级要求,适时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中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卫生院药品价格检查的重点有哪些?

检查内容主要有三项:一是基层卫生院是否取消药品价格加价;二是基本药物销售价格是否突破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最高采购限价;三是基层卫生院对库存药品在销售过程中是否实行零差率政策。

7.新医改六年成绩单 篇七

全民医保制度建立

基本医保制度覆盖13亿多人,参保覆盖率稳固在95%以上

加快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5年底试点扩大到全国50%的地区

中央审议通过《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80元

2014年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80%、70%和75%

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经基本医保支付后需个人负担的合规费用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

经办服务能力增强

全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已有90%左右地区实现市级统筹

29个省份的城镇医疗保险和90%的新农合统筹地区实现省内异地就医结算

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8.6亿余人,覆盖人口62.9%

医保“两定”资格审查2015年年内全面取消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

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助标准从2009年的人均15元提高到人均40元,项目类别增加到12大类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2亿人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8627万和2419万;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73%以上

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财政支出逐年增加

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2015年预计比2010年提高1岁

孕产妇死亡率由2 0 0 8年的34.2/10万下降至2014年的21.7/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08年的14.9‰下降至2014年的8.9‰,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009年至2014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累计支出4万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累计1.2万亿元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4年的31.99%,2015年年内有望降至30%

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推进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试点城市扩大到100个,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截至2014年,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22%

24个省份在省级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出台分级诊疗试点实施方案,开展基层首诊责任制试点的县(市、区)超过50%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巩固完善

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共计520种,比2009年增加69%

统筹推进各项医改工作

14个省份、107个地市分别建立省、地两级卫生信息平台。31个省份与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医药卫生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完成4部法律、11部行政法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

8.新医改的逻辑 篇八

与一般消费品不同,医疗卫生服务有其特殊性。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品性质。基本医疗服务则具有突出的外部性特征,不仅直接关系国民生活质量和国民健康,也关系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医改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品向全民提供”。这是一项重大政治决策,是基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内在属性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正确方向选择。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公共产品属性全面强化,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医改意见》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自2009年3月颁布至今已三年。三年来,基于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确定的政策目标领域,进展顺利。在公共卫生领域,财政投入全面落实并逐步提高,10大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7个重大专项全面启动,体系建设及应急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在医疗保障领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面覆盖,城镇居民医保也迅速扩面,加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断拓展,三项保障制度已覆盖了95%以上的城乡居民,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制度保障。筹资水平特别是政府对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的补贴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基于政府大力投入和标准化建设,基层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同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也逐步改革和完善。在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方面,国家规定的307种基本药物目录和零差率销售政策在基层公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全面实施,一些地区还结合自身情况扩大了基本药物目录,居民在基层用药负担明显降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各地相继出台了针对不同问题和不同目标的改革试点政策。 通过一系列改革实践并基于公共财政超过万亿元的新增投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全面强化,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总体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也为未来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应进一步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在看到进展和成效的同时,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201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5000美元,迈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改善的同时,对健康和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大幅度提升。其次,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流动,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迅速变革。这不仅导致疾病谱更加复杂、公共卫生压力加大,对卫生资源布局等也形成了巨大挑战。第三,我国开始进入快速的老龄化过程中,不仅全社会的疾病负担会日趋加大,对卫生筹资以及卫生干预重点选择等也构成重大影响。第四,在全球范围内,医药卫生技术突飞猛进,这一方面给很多疾病的防控和治疗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卫生筹资带来了更大压力。二是各项具体政策都还有很大的改革和调整空间。在公共卫生领域,相对日益复杂的公共卫生形势,整体防控能力还不强,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还较窄,对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仍相对薄弱。在医疗保障领域,不同保障制度之间以及同一制度不同区域之间实际保障水平差距仍很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镇居民医保的实际保障功能仍有待提高;统筹层次低、制度不统一等问题还明显不适应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需要。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仍很突出;在全面增加了政府投入的同时,部分机构运行机制转换相对滞后。在药品领域,基本药物的公共品属性仍有待强化,在药品生产、流通及消费领域,一些混乱问题依然存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虽然已经启动,但受利益关系、长期形成的不合理激励机制等影响,一些问题和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三是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需要突破。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仅涉及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服务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等,还涉及财政体制、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政府和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关系的调整。 虽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很多,但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 就是要坚定不移按照《医改意见》所提出的要求,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属性,在改革和发展的路径选择上,突出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首先要突出保基本。一方面,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总体上,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支出能力还相对有限,必须且只能优先保障公众的基本健康需要;另一方面,国内外实践早已证明,通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选择适宜技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早干预、早治疗,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获得良好的国民健康结果。在具体政策选择上,“保基本”最关键的是通过政府直接投入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让公众在确定的领域能够免费或低价享受服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财力的提升,基本保障的范围可以逐步扩大,基本服务水平也要逐步提高,以更好地维护国民健康权益。其次是要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人需要,因此,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确保公众看病就医便捷。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和强化基层体系。世界各国的实践也证明,建设一个高质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同时,这也是突出保基本的基础条件。从国际成功经验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基层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近几年来,国家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和体制改革,基层能力全面提升。未来,要着重于完善基层体系建设,同时,还要根据人民群众需要,把县医院放在重点发展的位置,构建更为完整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三是要建机制。医疗卫生是非常复杂的制度安排。在宏观层面,涉及到政府和市场或者说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关系如何确定;在具体制度层面,涉及到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也就是资金怎么筹集、怎么分配,涉及到服务由谁提供和以什么方式提供,还涉及到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在具体服务层面,则涉及到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调动医务人员为公众健康服务的积极性等问题。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推进改革,不断完善体制和机制加以解决。从未来一个时期的情况看,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扭转部分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目标倾向,突出服务的公益性是最重要的内容。 ——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不仅涉及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以及药品生产、流通等,还涉及财政体制、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政府和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关系的调整,需要进行周密和系统设计,通过深化改革予以解决。 一是在重点领域要进一步实现突破。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方面,在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通过稳步提高筹资水平,进一步提高利用基本服务以及大额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切实降低公众负担。同时,积极探索推进不同医保制度间的融合与统筹层级的提高,特别是要推进异地就医和结算制度建设,适应城市化和人口流动需要。在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方面,一方面要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升质量与突出公共品属性并举。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非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以及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市场。在加大对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服务便捷可及。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品属性,逐步扩大免费服务范围,尽快打破以户籍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以流入地为基础,实施开放式服务。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首先是要强化政府统筹规划,既要逐步提升发展能力,更要重视医疗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和供需平衡;其次是要重点解决补偿问题,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医疗保险支付和价格调整并举,系统解决以药补医等影响医院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是要全面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让医务人员薪酬与服务质量和服务的健康绩效挂钩而非与服务收入挂钩,规范收入来源。同时,尽可能考虑国际惯例,提升薪酬水平,更好地体现医务劳动价值。第四是要全面借鉴国际经验,完善考核和评价方式,改善对医院和医疗行为的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在公立医院改革问题上,既要关注体制问题,也要重视关键管理技术的运用。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更好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二是要稳步推进相关领域的体制建设。进一步推进医改并促进医药卫生事业更加健康发展,相关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完善也很重要。首先,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政府责任,但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一些高端服务、个性化服务则应当更多交给市场。在服务提供方面,除公立机构外,还应积极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参与卫生事业发展,尤其是以非营利方式,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在基本服务方面,在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当然,引入市场机制,也必须同时强化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职能。其次,是要理顺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关系,重点是明确规划、执行、投入和监管方面的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此外,建立权责对等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提升管理能力等也是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微观领域的管理也需要高度重视。比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离不开政府投入,但投入的重点领域如何选择;如何在公共投入与产品定价之间建立联动机制以确保公众受益;如何合理分担费用以更好保护中低收入群体利益、促进公平等等都需要研究和完善。 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推进方式。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关系复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世界性难题,因此,既要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进,也必须稳妥。首先,要处理好鼓励地方探索和强化宏观指导的关系。我国很多领域的改革经验都出自地方,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很有必要。同时,医疗卫生事业毕竟有其内在规律,因此,必须强化宏观规划和对地方探索的指导。其次,要处理好综合改革和分步推进的关系。比如在公立医院改革问题上,依靠任何单项措施都很难取得突破,必须强调综合改革。另一方面,同时启动对所有公立医院的改革也面临诸多挑战。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率先启动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就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既可以更好实现保基本、强基层的目标,也能够为大医院改革积累经验并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第三,必须坚持增量改革为主的原则,强化投入和转换机制同步推进。 虽然医改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路径也是清晰的。三年来的改革实践也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很多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强有力的政治动员优势,经济基础也日渐雄厚。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这项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更大进展。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nlc202309031529

9.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 篇九

09年4月6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意见)经新华社发布。《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新医改方案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待。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经济性的基础。

新医改方案有五大看点: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主要指城镇非就业人群)医保和新农合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两项医保的最高报销水平(即“封顶线”)已经锁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加大对尚未纳入医保人群的关注,如国家将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医保问题;大学生被纳入医保。破解“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控制药价,而是在建起医保制度后,把报销水平提上来,让大家觉得看病相对不贵。数据显示,新农合目前补偿率还不到30%,按国际惯例,补偿率提高至70%以上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投入仍有很大空间。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改为“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在基本药物使用上,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尊重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目前,基本药物定价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总体而言,政府相关部门对基本药物价格的控制不会有太大松动。由于药品名目繁多,价格和毛利率差异非常大,在对药品价格控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解决结构性“看病难”的问题

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与过去医疗改革不同,新医改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纳入其中。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通过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建立“县医院为龙头,农村医务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节点”的体系,通过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投入、人才输入,切实缓解农村看病难。看病难难在“两头”:偏远农村地区和大城市、大医院,其根源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导致公众不论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找名医看,大医院拥挤不堪,城市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单位则少人问津。解决这一问题,尚需从设备、人才等方面“软硬兼施”地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保社会公平

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落实城乡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坚持公益性,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既是医改惠民的起点,又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点。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的提法是一种进步,公共卫生投入不再是以单个项目,也不再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某种公共疾病而设立。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解“以药养医”

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政事分开、管办分开;鼓励民营资本创办非营利医院医药分开”是新医改的重要思路。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方向是“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这两者相辅相成。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据参加设计新医改方案的专家透露,未来三年在8500亿元政府投入中,中央支出约占三至四成,其余由各级地方政府支出。也就是说,新医改公益性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仅仅依靠中央财政的财力是不够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更占据了六成到七成的比例。“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而这些资金既要考虑到公立医院的投入,又要考虑到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还要加大对医生诊疗费的提高等。仍然僧多粥少。毫无疑问,中央财政会进行不折不扣的财政落实,谁能保证、监督地方政府的投入行为呢?

中央政府虽然确定了新医改公益性属性,如果真落实这种公益性,地方政府就需要大量投入。这肯定会影响、降低地方政府的经济创收,地方政府进行公共品建设的积极性恐怕不会太高。肯定会有个别地方政府对国家的好政策进行各种变通,弄虚作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中央的医疗投入资金仍然是1000多个亿,与去年相比并没有提高。地方政府的投入如果不能及时位对,再好的医改政策,没了财政支持,最终会成为一句空话。好制度却成为了冷漠制度,严重违背了新医改的公益性本质。

10.实施新医改的工作总结 篇十

根据县卫生局的要求,城关卫生院基层医改工作实施进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城关镇共17个行政村,1.4万余人口。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18所,编制人员23人,实际在岗职工23人,近一年,卫生院平均每月诊疗人次达264人。

城关乡卫生院于去年6月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本院网上采购药品共计6.43万元,去年6月至今,门诊1200人次,总收入10.26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县财政给予人员支出保障,卫生院的工作重心已从“保吃饭”向“保规范”转移,我们不再为“吃得上饭”范愁,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城关卫生院医护管理制度》、《城关卫生院考勤及奖惩制度》、《城关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城关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二是抓责任落实。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由卫生院与各科室、科室与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每月组织一次全体职工会议,以会代训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是基层医改的一项内容,也是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问题 人员少、工作量大,我院在医改前实际在岗人员数达23人,其中临床3人,护理3人,门诊243人次/月左右,月均收入1.2万元,随着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在逐渐增加,导致部分医护人员人均负荷量增加近一倍,我院自医改以来所有在岗人员基本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特别是护士甚至需要连续加班几个昼夜,在突击公共卫生时,因人手不足,只得关闭部分科室。

二、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本人因管理水平有限,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又人才缺乏,本人大多时间充当一线人员,对部分职工串岗、脱岗缺少监管,对旷工、违规违章人员处罚落实不能到位,导致一些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11.“难产”的新医改方案 篇十一

一份在2005年提出“中国医改不成功”的调研报告掀起千层巨浪至今波涛未平。

正是这个医改话题,一直让人们感到神秘莫测: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的补贴从补“供方”到补“需方”,这看似简单的医改思路转换,其间却经历了三年坎坷的荆棘路……

至今,人们仍在讨论医改思路的是非得失,遥盼着新医改方案的出世。

医改思路僵持

“目前医改方案的争论就僵在:国家财政如何补贴卫生事业上。”11月21日,一位接近国家医改协调小组的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已经有很大进展,医改协调小组中的各个部委都已认同‘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根源是医疗卫生事业严重投入不足、被迫‘以药养医’。各方对通过国家财政补‘需方’(即财政用于补贴‘接受医疗服务’的患者方)解决‘投入不足’的思路,也不再有分歧。”该人士说,但在“如何补需方的问题上,争执颇大。”

“卫生部门现在提出,补需方的操作可以由社保部门把资金交给卫生行政部门,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核定收支,以收定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这种 ‘收支两条线’的思路正遭到其他各部委的反对,”该人士说,“其他部委目前赞同的是,财政资金由社保部门直接和医疗机构结算,中间不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接力’。”

据了解,卫生部门的思路正处于“以一对多”的“不利态势”。其他部委对卫生部门思路的质疑是:

首先,“核定收支”如何操作?一个卫生局管着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医院,卫生局官员人手有限,怎么核定这么多医疗机构每年到底实收多少钱、又实际支出多少钱?如果核定不了,各医疗机构岂不是可以钻空子?

其次,让医院“超收上缴”推行得开吗?这么做虽可以使医院断绝其逐利动机,但也可能使得公立医院的医生没有了积极性,造成另外一种“看病难”——看病要排队甚至“买号”,做手术、做检查要找熟人开后门, 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都将恶化等。

最后,对医院“差额补助”,即医院收支之间的“窟窿”由财政补贴,这岂不是要面对一个个“无底洞”?

对于种种质疑,卫生部门的态度是依然坚持上述思路,并认为预测到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想办法避免。但不能因此否定这一思路。

新医改“爽约”的背后

自从2005年7月28日,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医疗卫生与社会经济改革整合研究》提出“我国医改基本不成功”被媒体当做标题刊出,引起舆论大哗之后,人们就开始期盼新医改方案的问世。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央首次以最高会议决议的方式明确指出医改的方向——“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规范公立医院管理”。这次会议对医改的定调,的确为推动医改方案制定起了催化作用。

2006年10月23日下午,一个令人关注的事件发生了。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主讲人是来自卫生部门的前任官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刘俊教授,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讲课内容是介绍国外的医改经验和我国卫生事业的关系。

由卫生部门的前任官员执鞭如此重要的讲座,以及卫生部门向外界透露的一系列动作,给人们的印象是,卫生部门将可能主导新一轮的医改。

各方分歧难调和

然而,2007年两会期间,前卫生部部长高强在透露“新方案即将面世”的同时,出人意料地宣布:涉及十多个部委的医改,终究不可能由卫生部一家部委包揽。他同时表示:“在医改方案的多部门讨论中,并不存在部门利益之争。”

2007年3月,前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医疗卫生问题不单是一个简单的财政投入问题,首先应从各国国情出发做好医疗卫生改革的制度设计。

金人庆说,医疗卫生中涉及到公共卫生以及民众的基本医疗服务的,应该由公共财政给予解决;其他要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

“财政部的态度显然已经很明确了。”杜乐勋,这位7旬高龄的资深卫生经济专家指出,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性质之争,在决策层已经取得了一致,但在操作层面,各种分歧仍在继续探讨。

“每个部委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各方都在医改中博弈。” 杜乐勋坦言,在医改思路的争执中,三家主要部门的意见分歧如下:

卫生部门的主张是,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不足,一直以来是“以药养医”的畸形运行状态,医改后的财政补贴应该侧重补“供方”,即资金应注入医疗机构。

社保部门的主张是,补“供方”导致医疗单位服务水平难提高,效率和公平性都欠佳,医改应改为财政 补“需方”,即投入到社保中来。

财政部门的主张是,卫生系统普遍是账面上亏损的,医改的财政资金拨不下去,肯定会被先用于“堵窟窿”,这样的拨付怎能改变长期以来卫生部门的 “大锅饭”现象,财政支出怎能不超支浪费。所以,财政部比较倾向于补“需方”。

新医改仍在路上

2007年两会期间,媒体透露,有高层人士说2007年六七月间,新方案将公示。

这一次,起草中的医改方案似乎真的被推上了“快行道”。

3月中旬,人们发现,财政部正在厉兵秣马。在其间举行的“中国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论坛”上,财政部社保司一位官员首次向记者透露,作为医改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财政部正在酝酿财政部的医改思路,对于“购买医疗服务”以及“市场化的模式”高度认同。

此间,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为之作序的一本名为《明智的支出——为穷人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译著被隆重推介。此书主张医疗卫生事业采取“集体融资”方式,解决医疗救治和资金筹集问题。据说对于财政部这个负责资金筹集和分配的部门,这一思路颇对胃口。

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不甘落后,在3月29日,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出任会长的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应时”成立。消息人士指出,这家民间机构实质上是社保部的医改“智囊机构”,他们希望从医保专业角度向国家医改协调小组提出医改建议。

但是关于医改的分歧仍在协调,政府高层的行动也未因此停步。

7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2007年内在79个城市试点,2010年将覆盖全国。

10月,众盼已久的十七大召开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关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论述让医改话题再次成为热点。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论述,应当是为医改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12.如何将新医改落到实处 篇十二

一、全面提高全民医疗保障水平

现有的年工资6-8倍的报销比例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必须较大幅度的提高报销比例。为切实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应适当降低治疗起付标准。与此同时, 必须尽快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水平, 使之接近和达到城镇居民医保水平和城镇职工的基本医保水平。为此, 必须保证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在全民医保上得到集中使用。

二、确定医改重点

应在广大农村和社区重点实行医改, 以尽快解决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综合利用率低等诸多方面问题。现阶段尚有10%左右的农民未参加医保, 一旦有病, 需自身承担高额医疗费用, 这方面的潜在风险是巨大的, 因此, 完善现有医保体系, 并将尚未参保的农民早日纳入医保体系是当前农村医保工作的重点, 只有抓好这方面的工作, 才能真正解决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

采用行政干预和市场调节等手段, 努力提高农村和社区医疗机构的硬件、软件配置, 以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应承担起保健宣传、基本疾病检查与治疗的职能。进一步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医疗资源配置。

三、适当加强优质卫生资源的建设

目前, 城乡居民到大中型医院寻求优质卫生服务以及中高收入阶层寻求个性化、高质量卫生服务的需求仍然巨大, 同时, 大中型医院在应对突发事件、医疗科学发展、疑难病症治疗及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 具有较明显的综合优势。因此, 适度发展大中型医疗机构, 不仅能满足群众一定程度的理想现实需要, 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综合优势, 通过竞争来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效率,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四、鼓励发展大型民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我国目前的主要医疗机构由于具有公有制性质, 因而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由于经营管理方式滞后、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缺陷等方面的原因, 通常公有资本创办的实体相对于民营资本创办的实体, 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因此, 应该大力扶植大型民办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 并进一步提供政策、资金、规划、建设等方面的支持, 加强教育和监管, 积极促进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打破公有医院对医疗资源的垄断。

五、明确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 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

突出公益性, 政府应建立“政府医疗储备”, 以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同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对人财物的全面管理。同时要积极地将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市场体系, 实行院长负责制, 不再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立法、监管和整体规划等。

允许医护人员 (特别是医师) 在不同医疗机构注册工作, 实行人才流动, 充分解放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同时推行医护人员执业档案制度, 建立全国医护人员数据库, 做到资源共享, 并对优秀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和推举。

六、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

目前, 各级医疗机构均或多或少地存在以药养医的现象, 极大地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为此, 必须将医疗机构的门诊药房改制成社会零售药店, 与医疗机构实行剥离, 医院药房只配备基本药物和急救药物, 其余药物均由零售药房销售, 从而切断两者之间的利益链条, 体现出药品的实际价格。

1、建立健全药品生产、存储制度

实行政府主导下的药品定点生产和存储, 充分行使政府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职能, 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由政府投入资金, 委托有资质和能力的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做好相关的生产、储备工作, 政府派专人实施监管, 同时企业派专人负责生产及流通管理, 实行行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 进一步强化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加强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 增加对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完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2、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完善异地医保制度

医生做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 由于在服务中提供了大量的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 因此对医疗服务具有主要的决定权, 他们的劳务和服务价值应在收费中得到体现, 但现有机制明显无法体现医生的服务价值, 导致医生只能通过其它非正常手段 (如:开大处方、收受贿赂等) 来补偿自身报酬过低的现状, 不仅助长了不正之风, 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 应该在合理调整服务价格的基础上, 完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 使医生收入更加合理, 提高医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医疗服务水平。

目前,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之间的衔接和以城乡流动的农民工为重点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仍然不畅, 极大的影响了医保工作的开展, 因此, 只有更多地依靠政策层面和技术层面上的支持, 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将城镇与乡村医保体系统筹合一,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异地医保问题。

3、切实抓好监管工作

新医改能否有序推进, 监管工作尤为重要, 因此, 政府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医疗机构内部也要加强自我监查工作, 同时还要发动广大群众, 充分利用网络和媒体等渠道进行民主监督。

新医改工作任重道远, 但只要我们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医保体系, 切实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新医改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摘要:新医改方案的推出, 使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了制度上的依据和实现的可能, 但要做到真正惠及于民, 却仍有较长的路要走。笔者认为, 只有切实抓好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同时着力解决一些现实中涉及医患关系的实际问题, 才能将新医改真正地推行下去。

关键词:新医改,保障,监管

参考文献

[1]刘立, 新医改方案十大亮点, 中国当代医药2009年4月第16卷第8期:2-4

[2]熊茂友, 落实新医改需下好三步棋, 中国卫生产业第6卷第12期:17

13.新医改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方案 篇十三

一、新医改对成本核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医改摒弃了市场化路线,提出了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个人三方合理分摊,承诺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体制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为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缓解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问题,实施方案还明确,要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公立医院属于差额补助单位,政府只负责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所以医院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改革。

医院现在推行的是一种较为粗放的成本核算方法,缺乏一个准确的量化标准,已无法适应新医改的需要,当前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未将诸如人员成本、材料成本等纳入成本核算的范围,它无法真实地反映各科室在医疗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更无法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解决方法

(1)首先必须提高对医院全成本核算及预算管理的认识,尤其是增强院领导及各科室主任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实施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其次对全成本中涉及到的间接费用分摊标准,如水电费、垃圾清运费、对外宣传费、绿化费等经院领导和各科室主任的协商共同确定,成本核算人员严格按照相关的成本分摊标准进行成本归集。

(3)加强成本控制,严格审核费用开支,降低运行成本。医院同时应精简机构,合理设置岗位,以岗定责、定员、定酬,通过实施绩效考评和激励机制控制人员成本。财务部门可协助医院成本费用开支范围、标准,费用开支的申请、审核、审批及支付程序,严格各项费用开支,降低卫生材料成本,对各科室的卫生材料购进、领用、分配等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并结合业务量的波动,加强医院水电能源消耗管理,对办公费进行动态定额、定量管理。

(4)同时定期分析、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上年同期成本、同行业成本进行比较,查明成本升降的原因,对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要积极推广,对实际发生和预算的差异要认真分析原因,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和途径。对不适宜的成本定额要及时修改,保证指标的合理性。

上一篇:《蓝色蛹.金色蝴蝶》阅读及答案参考下一篇:项目经理竞聘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