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

2024-08-02

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精选7篇)

1.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 篇一

中国历史

一、最早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6.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3.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6.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7.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9.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11.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12.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13.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14.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15.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1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1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1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20.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坚强的革命队伍(1928年)。

21.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1935年)。

2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1937—1945年)。23.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24.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1898年)。25.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初步基础(1953—1957年)。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27.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55年)。28.尼克松是历史上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1972年)。29.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

30.东方红一号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

四、“标志”类

1.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1840年鸦片战争。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进一步加深的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标志: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

4.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5.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洋务运动。

6.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1895年“公车上书”。8.辛亥革命开始的标志:1911年的武昌起义。

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11.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1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1927年南昌起义。

13.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935年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14.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15.中国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7.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18.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全面内战爆发和人民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20.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标志: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1.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22.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或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23.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标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4.彻底废除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标志: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25.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

2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8.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五、人物类(一)民族英雄类

1.抗击倭寇:戚继光。2.收复台湾:郑成功。3.抗击沙俄:康熙帝。4.虎门销烟:林则徐。5.黄海海战:邓世昌。(二)代表、领导类

1.洋务派:①中央代表:奕;②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3.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4.新文化运动的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5.中共“一大”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13位。

6.黄埔军校的领导: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7.南昌起义的领导: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8.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领导:朱德(军长)、毛泽东(党代表)。

9.西安事变的领导:张学良、杨虎城。

10.辽沈战役的前线指挥:林彪、罗荣桓等。

11.淮海战役的前线指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12.中国近代科技专家:詹天佑。

13.文学艺术巨匠: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14.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先进人物代表:石油工人——王进喜(铁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15.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6.“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六、转折类

1.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七、中共会议类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八、事变类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进攻东北军,占领东三省,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九、口号类

1.《海国图志》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2.洋务运动旗号: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企业;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企业。

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民主”“科学”。

4.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 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十、战争类(一)侵华战争类

1.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2.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3.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4.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

(二)战役类

1.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役: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2.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开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3.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4.解放南京战役:渡江战役。

十一、数字类

1.中国古代史经历的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三国鼎立:魏、蜀、吴。

3.中国古代四次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秦的统一、西晋的统一、隋的统一、元的统一。4.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5.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6.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国共决战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完成。

8.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的三次变化: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10.20世纪站在时代前列改变中国命运的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实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的三件大事: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建交(1979年)。

世界历史

一、“第一”类

1.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是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1776年7月4日)。3.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轮船(1807年)。4.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14年)。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的棉纺织业开始。

6.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871年)。7.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1885年)。

8.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成功试飞的飞机(1903年)。

9.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

二、“最大”类

欧洲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标志”类

1.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改新(646年)。

2.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的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3.北美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1775年4月)。

4.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5.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纺纱机的发明。6.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的标志: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出现。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的广泛运用。8.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英雄交响曲》。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年2月)。10.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11.世界现代史开始的标志: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

12.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苏联新宪法的制定(1936年)。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军“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4.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8日)。1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16.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17.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9月2日)。18.“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3月)。

19.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20.“冷战”结束的标志:苏联解体(1991年)。

2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四、数字类

1.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三部重要文献:《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3.三国同盟:德、意、奥;三国协约:英、法、俄。4.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三大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6.三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德国、日本。

7.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欧共体、日本、美国。

8.美国冷战政策三个方面的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20世纪国际格局的三次变动: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五、转折类

1.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1776年)。

2.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的转折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成为北方扭转战局并迅速获胜的关键。

3.俄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俄国1861年改革)。4.日本由封建社会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5.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的完成。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六、战争类(一)重大战争类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2.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战争。

(二)战役类

1.萨拉托加大捷(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2.凡尔登战役(1916年):德军由进攻转为防御。

3.斯大林格勒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七、法律纲领类

1.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2.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北美脱离英国而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3.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4.法国《人权宣言》: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5.《拿破仑法典》:将法国大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典范。

6.《共产党宣言》(1848年):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八、国际组织类

1.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二战的产物。

2.欧洲共同体: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3.欧洲联盟: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4.世界贸易组织(WTO):1995年1月1日成立。

2.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 篇二

——____ do you visit your

grandparents?

——Once every two weeks.

A. How longB. How soonC. How muchD. How often

解析:D 根据答语Once every two weeks“每两周一次”,可知问句问的是动作发生的频率,应用how often,故选D。

思维拓展

①how often通常用来询问动作发生的频率,答语一般用once“一次”,twice, three times a day“一天(两、三)次”,sometimes“有时”,never“从不”,very often“经常”等。

②how long主要用来提问时间的长短,答语通常是一段时间,如:two weeks/months/years等,也可以用来询问某个物体的长度。

③how far“多远”,对距离提问。

④how much用来提问不可数名词数量的多少或对价格提问。

⑤how soon用来询问“需要多长时间,过多久”,谓语动词多用终止性动词,即某一动作要多长时间以后才能完成或发生,时态多用将来时或含将来意义的其他形式,答语常用in a week或in a month/year等短语。

单项选择

1. ——____ have you worked

here?

——Twenty years.

A. How longB. How soon

C. How oftenD. How many

2. ——____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About two kilometers.

A. How farB. How long

C. How soonD. How often

3. ——____ are these dresses?

——Twenty yuan.

A. How muchB. How many

C. How oftenD. How long

知识探究

how many意为“多少”,其后要加可数名词复数形式;how much也意为“多少”,其后要加不可数名词。how many与how much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对数量进行提问的常用语。例如: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Three.

——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

——A kilo.

考点2 some time, sometime, sometimes, some times的区别

He ____ watches TV.

A. sometimesB. sometimeC. some timeD. some times

解析:A 本句考查频率副词sometimes的用法,它用来修饰动词watches。

思维拓展

①sometimes的意思是“有时候”,是表示动作发生频率的副词。

②some times的意思是“几次”,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

③sometime的意思是“某时;曾经”。

④some time的意思是“一段时间”。

单项选择

1. I ____ stay in bed until

lunch time.

A. sometimeB. sometimes

C. some timeD. some times

2. Kate will be back ____ in

February.

A. sometimeB. some time C. sometimesD. some times

3. I have been to Beijing

____.

A. some timesB. sometimes

C. sometimeD. some time

4. It took me ____ to finish

the work.

A. sometimesB. some time

C. some timesD. sometime

考点3 情态动词can,may与must的区别

The light in the office is off. The teacher ____ be there now.

A. mayB. can’t

C. musn’tD. must

解析:B 本题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及句意的理解。句意为:办公室的灯关了,老师现在不可能在那儿。may是情态动词,表可能性;must意为“一定”,must be表肯定推测;mustn’t意为“不许可,不应该”;can’t是can的否定式,意为“不会,不可能”。A、C、D放入句中都不符合题意。

单项选择

____ she is at home.

A. MaybeB. May be

C. MayD. Can

知识探究

maybe和may be都可意为“或许”“可能”,用于表示推测;不同点:maybe是副词,在句子中不能充当谓语动词,而may be 在句子中可独立充当谓语。

考点4由look构成的不同短语的区别

Jane’s mother was ill yesterday,so she had to look ____ her.

A. atB. for

C. afterD. out of

解析:C 本题考查固定词组look after, 意为“照看;照顾;照料”,相当于take care of。

思维拓展

①look at意为“看……”。

②look for意为“寻找”。

③look after意为“照看”。

④look out of意为“向……外看”。

⑤look like 意为“看上去像……”。

单项选择

1. ——____ does your teacher

____?

——He is tall and he has

brown hair.

A. What; look like

B. What; like

C. How; look like

D. How; like

2. I can’t find my pen. Please

help me to ____ it.

A. look atB. look for

C. look after D. look out of

3. ——Tom, don’t ____ the

window. It’s dangerous.

——OK, Mom.

A. look forB. look at

C. look out ofD. look like

考点5 ill与sick的区别

I’m going to visit the ____ teacher who has been ____ for

several days.

A. ill; sickB. sick; ill

C. well; illD. ill; ill

解析:B sick与ill二者意思虽相同,都可意为“生病的”,但sick常作定语,而ill常作表语。ill还可意为“坏的”。well表示“好的”,与题意不符,故C是错误选项。teacher是名词,前面要用定语来修饰,因此第一个空填sick。第二个空前是系动词be,因此要用形容词作表语,故填ill。句意为:我打算去看病了几天的老师。

单项选择

He didn’t go to school because of his ____.

A. illB. sick

C. illnessD. sicked

知识探究

-ness可做后缀,加在一些形容词的后面构成名词。例如:

kind+ness→kindness(友好;和善)

sick+ness→sickness(病)

polite+ness→politeness(礼貌)

rude+ness→rudeness(粗鲁)

考点6 固定表达What’s the matter?

——What’s ____ with him?

——He has a headache.

A. the wrongB. the matter

C. troubleD. happened

解析:B be wrong with=be the matter/trouble with,表示“……怎么了?”happen需用于What has happened to sb./sth.?句式表达同样的意思,缩写为What’s happened…?介词必须用to而非with。

思维拓展

英语中“……怎么啦? ”的表达方式:

单项选择

1. All of them wanted to know what ____ to him.

A. was wrong

B. was the matter

C. the trouble was

D. had happened

2. Seeing the boy lying on the ground, he went forward an asked if there was ____.

A. something the wrong

B. anything wrong

C. everything the matter

D. nothing the trouble

知识探究

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时一般要后置,且形容词前不加任何冠词。例如:

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 You must come here tonight. 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你今晚必须来这儿。

考点7 固定短语have a sore throat和情态动词should

——I have ____.

——You should ____ down and rest.

A. a sore throat; lie

B. a throat sore; lie

C. sore throat; to lie

D. a sore throat; lying

解析:A 表示“哪儿不舒服或有什么病”动词用have,其结构为“have+a+病名”。“嗓子痛”要用固定词组have a sore throat,因此可排除B、C。should是情态动词,后面要加动词原形,因此选A,排除D。

思维拓展

在“have+a+病名”结构中,注意a在此不表示数量“一”,而属于不定冠词加名词表示一类事物。

单项选择

1. She should ____.

A. drink some teas

B. to drink some tea

C. drink some tea

D. to drink some teas

2. You should ____.

A. stop smoking

B. to stop to smoking

C. stopping to smoking

D. stop to smoking

3. ——He has a stomachache.

——He ____ eat anything.

A. shouldB. shouldn’t

C. mustD. mustn’t

知识探究

should是情态动词,是在提出建议时的常用词,后面接动词原形,其否定形式为shouldn’t。

3.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 篇三

第一首

观沧海

诗文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观”,“临”两字的作用:“临”字写出了诗人立足之高,所看到的景象自然非同一般;“观”是全诗的线索,统领全篇。引出一系列的状阔画面。

水河澹澹,山岛耸峙。

写法:动静结合。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是远景。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写法:静态描写,写山岛上的草木茂盛,是近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法:动态描写。展现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势为下文展开想象作铺垫。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绘画面:日月运行好像都出于大海的吞吐之中,银河辉煌灿烂,好像都闪耀于大海的胸怀之间。

写法:虚写,想象;夸张。诗人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主旨:通过描写沧海的宏伟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第二首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写法:对偶;寓情于景。人在旅途,自然有漂泊之感,与尾联的“乡书”“归雁”相呼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描绘画面:湖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夜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写法:以小见大。以江中一帆顺江而下,可以想到江流滔滔不尽的壮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多角度赏析: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④“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⑤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作用:点名主旨。

抒发思念故乡之情

主旨:通过描写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无比热爱和对家乡亲人十分怀念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内容:首联从大处落笔前一句写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写出了春天湖面的特色。

炼字:“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岸齐平。“低”字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生动的勾勒出西湖,早春美景的轮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争”字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和可贵。“啄”字生动的描绘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和生机。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炼字:①“渐欲”,在这里是渐渐将要就要的意思。“才能”在这里是刚够上的意思。两个词语说明早春的花尚不是姹紫嫣红,仅仅初绽便令人眼花缭乱,初生的春草仅仅长得可没马蹄突出了早春景物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乍见早春景象的喜悦之情。“没马蹄”,诗人以形象的笔墨写出了春草刚刚高过马蹄,使人联想到马踏春草的景象。

②“乱花”写出了春花盛开的景象。“乱”在这里是各种颜色的意思,初春刚到,还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突出了早春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初见早春景象的喜悦之情。“迷人眼”则写出了春花的鲜艳美丽。

第四首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写法: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即用“枯藤”“昏鸦”“老树”“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副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描绘画面:秋日的黄昏中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古道旁边缠着枯藤的老树上乌鸦已经归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准备着晚餐,炊烟袅袅,古道上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走。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法:卒章显志。主旨勾“断肠”形象的突出了漂泊异乡的游子,身处萧瑟,凄凉之地,因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

主旨:生动的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第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原文

诗文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意向作用:“杨花”在古典诗词中常象征着离散,漂泊。“子规”即杜鹃,在古典诗词中是凄凉,哀伤,思归的象征,所以诗人用“杨花”“子规”两个意象渲染出暮春季节哀伤,惆怅的气氛,抒发了诗人的离散,凄凉之情。

闻道龙标过五溪。

内容:写闻讯。“过五溪”表明了迁谪之地的荒凉,暗含诗人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牵挂。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写法:拟人修辞手法;借景抒情;想象。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抒发了诗人对远行友人的关切,思念和同情之情。

主旨:通过对暮春时节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之情。

第六首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写法:一切为的视角写相思之情。诗人起笔以“君”直呼妻子(或朋友)设想对方思念自己询问归期,勾画出一幅温情脉脉的画面,这样就更惋惜含蓄,耐人寻味的表达出了诗人对妻子(或朋友)的深沉思念。

巴山夜雨涨秋池。

炼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具有阴郁和谐之美,同时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思念妻子(或朋友)的深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写法:虚写,想象,反衬。①虚写,想象。作者设想将来团聚的时候,秉烛夜谈,能把自己今夜听着秋雨思念妻子的情景向妻子讲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切的想念和渴望相逢的急切。

②反衬。诗人巧妙地设想未来团聚的欢乐,反衬了今日思念的愁苦时空回环往复,突出思念的愁苦之深,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之情。

主旨:这首诗通过描写现实之景的凌寒和想象之境的温暖,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以及对妻子深切思念之情。

第七首

泊秦淮

杜牧(唐)

原文

诗文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画面:轻薄的烟雾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冰冷的河水,以及水面的沙滩。

夜泊秦淮近酒家。

作用:点题,交代叙事的时间和地点;“近酒家”为下文描写“商女”做铺垫。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写法:运用曲笔,歌女所唱只是为了迎合取悦寻欢的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昏庸腐朽的封建统治者们表达了诗人对不以国事为重的统治阶级的批判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主旨: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后主(陈淑宝)淫荒淫享乐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第八首浣溪沙

晏殊(宋)

原文

诗文欣赏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法:对比。旧的楼台和新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

夕阳西下,几时回?

写法:寓情于景。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息年华将逝的情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多角度欣赏:①从“意象”角度描写:“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向,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②从修辞角度欣赏: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把诗人对时光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融于诗句之中,“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落去”对“归来”,这样对仗工整,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③从哲理角度欣赏: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失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切虚无。

小园香径独徘徊。

炼字:“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主旨:这首词描写了词人听词,饮酒的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抒发了春光易逝、繁华易尽的“闲愁”。

第九首望岳

杜甫(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内容:写远望所见。

多角度欣赏:①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忘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②运用设问的修辞既写出了诗人对泰山酝酿已久的神往之情,更写出远望泰山雄拔于齐鲁大地的英姿。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内容:写近望泰山

修辞和炼字:拟人。“钟”写大自然对泰山的眷顾,极言泰山之神秀。“割”字写出了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内容和感情:写希望泰山山中层云缭绕,诗人张大眼睛看飞鸟归林,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河山无限眷恋和热爱的感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思想感情和哲理: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含深刻的哲理:只有不畏艰险的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主旨:通过描写泰山的雄浑景象,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雄心和气概。

第十首春望

杜甫(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炼字:①“破”字用的好。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②“深”字用的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写法:以乐景反衬哀情。花鸟本是娱人之物,此时世人看到了反而“溅泪”“惊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修辞:“烽火”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抵万金”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家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描绘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而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短落,已经短到无法梳髻插簪。

感情:介搔头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忧愁万分憔悴不堪的情状,含蓄,生动的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主旨:形象的描述了安史之乱中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第11首使至塞上

王维(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作用:紧扣题目进行叙事,解释人奉命出征,独当重任,赴边疆慰问,过了居延属国。这里不但写出诗人初始紧迫,轻车简从,“单”字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诗意,郁闷之情。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修辞:比喻的修辞手法。“蓬”“雁”多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诗人身为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以“蓬”“雁”自比,曲折的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炼字:“孤烟”用一个“直”字形容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作者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典故:“萧关逢候骑”一句原因,汉代在萧关发生战事的故事;“燕然”则包含了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记功的故事。是人运用这两个典故,热情赞扬了边塞将士杀敌立功的丰功伟绩和爱国精神。

主旨: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第12首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

原文

诗文赏析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三十年弃置身。

作用:再说自己被贬谪遭遗弃的境遇:“巴山楚水”概括诗人辗转流徒的荒凉地域之广:“二三十年”概括贬官时间之长诗人因支持政治革新而被贬,句中流露的是无限的心酸和愤懑不平之意。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写法:借典抒情。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抒发了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暗示贬值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事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多角度赏析:①运用比喻修辞,“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赞世人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愤激之情。

②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定会比现在好。

③形象的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法:直抒胸臆。点名酬赠的题意是“长精神”,即使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主旨: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第13首赤壁

杜牧(唐)

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表达方式:记叙。由于这只小小的“折戟”诗人想到了东汉末年的那个分裂**的时代,想到那一次大战中的主要人物。这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写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概叹,写兴感之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法: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作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也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也表明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曲折地反映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主旨: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第14首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

原文

诗文赏析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内容:写了个人和朝廷的两件大事:一是诗人,因科举而走上仕途;二是在朝廷危难之时,诗人起兵抗元。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修辞手法:①比喻。“风飘絮”比喻南宋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零丁生动形象地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

连接在一起,使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

②对偶。“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运用对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修辞手法: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人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式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局势的忧恐不安,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抒发感情: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主旨:通过追忆诗人抗原的艰难经历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第十五首水调歌头

苏轼(宋)

原文

诗文赏析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内容:交代写作的时间及缘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思想感情: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内容和结构:不说“上天”而说“归去”是因为在此人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上片末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是两片之间的过渡句,诗人飞天探月,出尘之思终于让位于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修辞手法:拟人;反问。似乎是埋怨月亮故意捉弄人,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抒发了词人怀念亲人的感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古难全。

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阵雨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失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含义:此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只要人平安幸福,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犹如咫尺相依。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是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主旨:通过对中秋醉酒赏月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子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第十六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原文

诗文赏析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多角度赏析:①“聚”不仅写出了“峰峦”之多,而且化静为动生动的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怒”形象的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②“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

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本来静态的山写活了,把本来无情的水写的令人心潮翻滚,透露出作者极不平静的心绪。

山河表里潼关路

作用:这句话暗示潼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下文做铺垫。

望西都,意踌躇。

作用:这两句在本诗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望西都”锦城前三句由遥望四周山河、险要潼关而转望西都长安,“意踌躇”则,引发下面的怀古伤今之概。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蕴含情感: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表现了作者为人民深切的同情对统治者无比强烈的愤慨。

主旨:词人凭吊潼关古迹抒怀,揭示出人民悲惨命运的根源所在表现了诗人忧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第十七首饮酒(其五)

陶渊明(晋)

原文

诗文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内容:写诗人虽深处俗世之中,却能免于尘俗的烦扰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作用:用设问方式揭开谜底:因为心情也是心高志远,所以居住的地方显得偏僻安静。即强调了个人生活情绪的重要性,又表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描绘画面: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朋引伴成群结队的飞回巢穴。

此中有真意,欲辩己忘言。

主旨:“真意”是只是人从自然与人的和谐中所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反映了诗人厌弃官场、追求安闲自由的田园生活的愿望。

主旨: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农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以及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弃,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第十八首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原文

诗文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作用: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扬先抑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做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厚情谊。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炼字:“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的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修辞手法:比喻,对偶。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象征前途的渺茫,令诗人痛苦万分。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写法:用典。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一样被启用,实现“济苍生”的愿望。写出了诗人的不甘心,仍对自己从政有所期待,表现了诗人即慨懑于现实,又寄希望于未来的复杂心情。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句式特点:诗人用四个三字句的短句语言简洁明快节奏短促有力,突出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法:借典抒情。宗悫“乘风破浪”的典故,委婉含蓄的表现了诗人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主旨: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既书写了诗人出仕无路被迫离开长安时的苦闷彷徨和抑郁悲愤之情,也体现出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第十九首

茅草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炼字:“怒”字,强秋风拟人化写出秋风的猛烈无情。“卷”“三重”写出风的猛烈写诗人受害之重。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炼字:“飞”“渡”“撒”“挂罥”“飘转”“沉”,这些动词细致形象的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也表现出诗人焦灼痛苦的心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内容理解:诗人的叹息:一叹天公毁於无情;二叹儿童幼稚不明诗人苦衷;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写法:环境描写。渲染凄苦的氛围烘托诗人愁苦的心情,为下面内容作铺垫。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修辞手法:比喻。把被子比作铁,生动形象的写出被子因为多年没有折洗盖在身上又硬又凉的感受,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贫困。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修辞手法:比喻。把雨下的连绵的状态比作麻,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秋雨的细雨连绵侧面表现了作者凄苦的生活。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心情: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含义:是人想到过去,想到未来想到国家和人民都在风雨中挣扎,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精神境界:表现了诗人饱尝人间疾苦,体察世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崇高精神。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感情:表明作者急切地希望实现理想的愿望,而这理想并非是为解除自己的痛苦,谋求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天下寒士。这强烈的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同时也把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表现的淋漓尽致。

主旨: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的过程表达了自己生活的不幸,并推己及人的想到了饱经战乱至今仍流离失所的广大人民,表现了诗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宽广胸怀和崇高理想。

第二十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内容和炼字:内容上写凤狂雪早,写风势之猛,用“卷”正面描写,用“即”侧面描写。写雪,用“飞”描绘雪飘之状,与“卷”字相应;用“即”字,表明东雪来的格外早流露出诗人的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多角度赏析:①修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喻冬雪,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雪洁白、鲜嫩的特点,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化苦为乐,积极乐观的情况。

②炼字:一个“忽”字,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换的神奇,还传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情。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内容:写严寒令人难以忍受,同时也写出边塞将士生活艰苦。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结构作用:这两句诗有永雪过渡到送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写大沙漠纵横交错斜了百丈冰,这是地上的景象,“百丈冰”夸张的形容冰雪覆盖面积广,冰块大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愁云”即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的引出下面的送别。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作用:用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名和响给边塞军中宴饮增添了苍凉悲壮的豪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炼字和色彩:“掣”字,真实的描绘出红旗冻住被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形状,从侧面表现了天气的奇寒。另外,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炼字:一个“满”字,精妙传神不仅写出了诗人在送友人之时漫天飞雪,堵山路的景象,更突出了诗人此时满腹的愁绪,以及对友人前程之路无限的担忧和牵挂。

主旨:本诗以雪为线索,生动的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反而产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二十一首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原文

诗文赏析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炼字: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可见“离愁”之浓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含义: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便向保护花的春泥一样关注民众、心系国家,形象、贴切的表达了不甘自弃、继续为国效力的奋斗和献身精神。

主旨:抒发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虽远离官场仍要,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第二十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作用:①,点名送别之地和友人的夫人之处。

②描绘了“三秦”与“五津”的地势风貌饱含着诗人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与牵挂。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内容与感情:写惜别之情,对友人加以宽解;你和我都是远离故土、在外做官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胸襟的扩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流传千古的原因:①作者用这两句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存在,即使远在天边,也会党得近在限尺。这两句诗蕴含哲理,说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②诗词一改过去送别诗中悲苦缠绵的情调,表达了乐观、开朗豪放的情怀。所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用:慰勉友人不要像秀年勇女一样,为离别泪湿佩巾,而要心随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也使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主旨:这首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第二十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

原文

诗文赏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描绘画面:京城街道上空丝雨纷纷,像乳汁般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修辞手法:比喻。把初春小雨比作“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细滑滋润的特点。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写法:对比。将象征大地回春的单元草色于婉君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主旨: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第二十四首无题

李商隐(唐)

原文

诗文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写法:运用衬托的手法,用“相见难”衬托“别亦难”用百花凋零的暮春之景,衬托离别之情,渲染离别时的凄凉景象,表现了,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之情。

炼字:“无力”写出东风失去了威力,“残”描写出百花凋零的景致,这里以暮春衰残凄凉之景,衬托离别之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修辞:比喻;双关。诗人用“春蚕”,“蜡炬”比喻自己,用“丝”谐音双关“思”写情思。“泪”语意双关,在这里表面上指烛泪,即溶化的蜡液,实际上暗指相思之泪。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丝方尽,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流尽一样。表达了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内容:拟写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感情:借美丽的神话传说表达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

主旨: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了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赞颂。

第二十五首相见欢

王安石(宋)

原文

诗文赏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炼字:①“无言”一词用得好,表现出词人的愁苦神态,极言愁绪之重。②“独”一词用的好,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尽显词人孤独之感。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炼字:“锁”字,将秋色比做可所之物,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梧桐深院的萧瑟、凄凉,渲染了清幽寂静、孤独、凄婉的氛围,烘托词人心中的凄凉和愁苦表达了词人无可解脱的孤寂。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修辞:比喻此人用丝麻比喻愁,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离愁繁多绵长、纷繁杂乱的特点。抒发了词人的离别愁绪,亡国之痛。

主旨:这首词上片写庭院中的清幽景色,下片抒发词人的离愁,表现了词人在一个冷清的秋夜,独自登楼,为离别故国的愁苦所纠缠的心情。

第二十六首登飞来峰

王安石(宋)

原文

诗文赏析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写法:夸张;虚写。“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借写峰山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次句虚写在高塔上能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写法:借景抒怀;语意双关。这两句话表面写景实际隐含着诗人的情怀:“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困难阻力;“最高层”表面上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质指政治上的最高层,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到。

主旨:通过描写登飞来峰的所见所感,含蓄的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和不畏艰难,立志有所作为的政治抱负。

第二十七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原文

诗文赏析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内容:“异”在雁去无留意、边声四起、城门早闭。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描写。

修辞赏析:“衡阳雁去无留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把大雁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寒冷,表现戌边将士的艰辛。

炼字:“闭”字,形象的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城门紧闭的情景;同时点名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写法:借典抒情;借用东汉窦宪“刻石勒功”的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又思乡怀家的心情。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法:环境描写。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为下文的“人不寐”作铺垫。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修辞:互文;将军,征夫都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哀伤流泪。

主旨: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戌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苦和忧国思乡、孤独愁苦的心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宋王朝腐朽软弱、不修武备,消极御敌的愤懑不平。

第二十八首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

原文

诗文赏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炼字:这一“聊”一“狂”表现出词人潇洒豪放不受羁绊的气势和姿态。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炼字:“千骑”表现了出猎场面之宏大,军容盛,士气高,皆表现出队伍的威武雄壮。用“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写法:借典抒情。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够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写法:借典抒情,“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主旨:通过描写此人与同僚出猎时的壮观场面,诗人借助历史典故抒发了自己想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并委婉的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第二十九首破阵子.为陈同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

原文

诗文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醉”字蕴含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梦”字蕴含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法:借典抒情。①“八百里”是用晋王恺有良牛的典故,有力的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军营气氛。

②“五十弦”使用素女鼓五十弦瑟的典故,有力的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军营气氛。

③“的卢”是用,刘备在荆州的卢马,带他脱险的典故,这里用来勾勒战马飞驰的战争场面,表达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恢复旧日河山的决心。

沙场秋点兵。

炼字:①“秋”字用的好,正当“秋高马壮”到时候,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渲染了出征前悲壮的气氛。

②“点”字用的好。写得肃穆威严,展现了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多角度赏析: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弓弦声比作霹雳,形象生动的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②运用典故,引用“的卢”的典故,写出战马像的卢一样跑的飞快,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③侧面描写:以马快弦急,烘托出抗战英雄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感情: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可怜白发生!

写法:欲扬先抑或虚实结合。①,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面写梦境追忆以前的军营生活,“可怜白发生”一句是实写,将梦境转为现实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②,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梦境中征战沙场的军旅生活是“扬”、现实中报国无门是“抑”,从理想到现实,从希望到失望形成强烈对比,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愤慨。

主旨:主旨:这首词追忆了词人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其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第三十首观刈麦

白居易(唐)

原文

诗文赏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炼字:“少”字,表现了农民终日劳作,“倍”反应出麦收季节格外忙碌突出表现了麦收时农民的忙碌景象。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写法:运用互文手法。描绘出妇姑童稚送饭的画面,侧面表现出农民的忙碌。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炼字:“蒸”是指熏蒸,“灼”是炙烤这两个字形象的,麦收时间天气炎热,侧面写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矛盾心理:为了麦收劳动人民,忍受着夏日的炙烤,虽然精疲力尽却又要抓紧夏日长昼拼命干活,这两句诗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异常矛盾的复杂心理。

炼字:“惜”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受,包含了诗人深深的怜悯之情。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情景描绘:一个贫穷的妇女,怀抱幼小的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一旁捡拾别人收麦时遗落的麦穗。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内容:其实了造成贫富人今天的贫困的原因是繁重的苛捐杂税。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感情: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主旨:诗歌描绘了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困苦的生活场景,表明了作者对穷苦百姓的同情,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对比,表现出惭愧之情,同时希望统治者有所感悟。

第三十一首关雎

《诗经》(先秦)

原文

诗文赏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写法:起兴。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配君子。下文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芼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炼字:“悠哉悠哉”一句中连用两个“悠”字,形容旗长夜不寐,食绵绵不断的忧思,这里把两个“悠”字,双双一感叹语气出之,着意加重了感情色彩,把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都深深地表现了出来。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内容赏析:“瑟瑟友之”不是现实,描写是男子设想姑娘已经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弹琴鼓瑟表现二人相处时的和谐愉快。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内容分析:“钟鼓乐之”写的是结婚时的热闹场面。这是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愿望。幻想当然并非现实,但幻由情生,也是极自然的。而这位主人公却简直陶醉在预想的成功之中了。

主旨: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的过程,写了其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追求爱情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十二首蒹葭

《诗经》(先秦)

原文

诗文赏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写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起兴,交代了十令环境描绘了一副萧瑟、冷落、露凝霜结的晚秋图,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惆怅的气氛。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内容分析: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以及不能见到心上人的焦虑,忧愁的情怀。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写法:环境描写。用秋天的凄清悲凉烘托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炼字:“跻”字,表现出盘曲的小道不断身高而难于攀登,蕴含着主人公感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泜。

炼字:“宛”是好像,仿佛的意思。不仅写出了男主人公执着追求,而不得的愁苦,同时也表现了女主人公可遇而不可求的温婉动人,至善至美的人物形象。是诗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

主旨:通过对实景的描写和对想象的描述,把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第三十三首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

原文

诗文赏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炼字:①一个“压”字,把故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战士处境难等情状,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②“摧”字形象而生动地澶染了敌军压境的汹汹气势和危城欲破的紧急情境。“开”字形象的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描绘出战阵井然有序、次第排开的壮阔画面。“开”与“摧”两字相对,描写出塵战之前敌我双方的军威和声势,反村出边防将士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色彩运用:这句诗写塵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鮮红的血迹,透过夜雾,疑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

片紫色。诗人用胭脂色和红色渲染出黯然凝重的氛围,村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描绘画面:夜寒风大驰援部队的将士们,半卷着红旗长途奔袭,轻兵夜进,悄悄临近易水;秋霜浓重,战鼓声音低咽,将士们士气高昂,伺机突袭。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感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主旨: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抵抗。表现了将士们为朝廷效命、战死疆场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

第三十四首游山西村

陆游(宋)

原文

诗文赏析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炼字:“莫笑”两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热情好客的风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景中蕴含的哲理:诗句描绘山间水畔的优美景色,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既充满了诗意,又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写法:烘托。描摹了一幅农村风俗画卷,烘托出村民丰收后的欢乐,表现了村民的纯厚质朴。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4.2018中考历史考点梳理 篇四

转载链接:http://bbs.kaoyan.com/t8259087p1

第一部分 19 大报告相关考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

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

人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

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 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五)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必须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一国两制”方针不会变、不动摇,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上十四条,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

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

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二)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

(三)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四)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五)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

须长期坚持。

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五)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九、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推进绿色发展。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力争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十一、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十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

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十三、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

(五)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六)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

临的最大威胁。

(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八)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第二部分 《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党章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2.“四个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这有利于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3.“中国梦

党章中明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4.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政治判断

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党章据此作出相应修改。

5.“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反映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发展理念、战略布局、战略目标。把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推动全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6.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经验

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等内容写入党章。

7.习近平强军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

把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内容写入党章。

8.新时代管党治党要求和“四个意识”

把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要求写入党章,把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内容写入党章,把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

9.“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大会同意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

10.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总结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同总纲部分修改相衔接,对党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把这些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把握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1.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明确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明确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反映了军队改革后的中央军委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的现实需要。

5.历史中考复习资料梳理 篇五

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腐化的风气非常盛行,在位的皇帝智力低下;第二,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彻底地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第三,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_了西晋的统治。

2.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氏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氏族贵族的控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能够取胜的重要条件。

3.《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的程度也很低。《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6.2018年中考物理电阻考点总结 篇六

电阻

(一)定义及符号

1.定义: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符号:R。

(二)单位

1.国际单位:欧姆。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1Ω。

2.常用单位:千欧、兆欧。

3.换算:1MΩ=1000KΩ1KΩ=1000Ω

4.了解一些电阻值: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三)影响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四)分类

1.定值电阻:

2.可变电阻(变阻器):

⑴滑动变阻器:

构造: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变阻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一上一下”;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铭牌: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作用: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②保护电路。

应用:电位器

优缺点: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⑵电阻箱:

分类:

旋盘式电阻箱:结构:两个接线柱、旋盘 变阻原理:转动旋盘,可以得到0~9999.9Ω之间的任意阻值。

读数: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接入电路的电阻。

插孔式电阻箱:结构:铜块、铜塞,电阻丝。

读数:拔出铜塞所对应的电阻丝的阻值相加,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7.中考历史考点知识 篇七

2、1911月7日,列宁指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3、19俄共(布)根据列宁的意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探索。

4、到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存在了69年)

5、《凡尔赛和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6、巴黎和会由英、法、美三国首领操纵,英国的劳合·乔治;法国的克里孟梭;美国的威尔逊。

7、《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8、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于是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会议上签订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

9、《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10、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这次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1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

13、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且在上台后制造了“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进而取缔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还严密控制文化教育,疯狂迫害犹太人,实行恐怖统治非军事区。又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大肆扩军备战;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于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于是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14、日本在经济危机加深的过程中,以军部为核心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1937年,日本又在中国制造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5、在对外侵略过程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逐渐勾结起来。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6、1938年,慕尼黑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7、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二战爆发的标志)。

18、1940年6月,德军进攻法国,法国将军戴高乐流亡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抗击德国侵略者。

19、1941年6月22日,德军袭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20、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2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22、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3、1943年,意大利投降,退出轴心国集团,随即对德宣战。

24、194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会议。

25、1944年6月,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英、美盟军从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26、1945年,在德国败局已定的形势下,苏、美、英三国的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讨论组建联合国等有关问题。

27、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争结束。

28、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签

上一篇:中级测量员考试复习题下一篇:监理工作交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