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024-08-24

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篇)

1.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一

XXXXX旅行社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工作是关系到旅行社生存和发展的要事,是事关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做好安全工作是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为此,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由总经理任组长,部门经理任副组长,负责旅行社安全工作制度、措施的制定与完善,安全工作的教育、监督、检查,安全事故的处理。

二、安全工作日常制度

做到每团交待、每天跟踪、每周例会、每月小结、每季安全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到警钟常鸣,防微杜渐。

三、严格安全工作措施

(一)用车。必须用正规旅游车队的车,必须通过车队单位派车,禁止使用“黑车”,禁止与车队司机直接派车。

(二)食宿。必须定点。定点的酒店必须具有资质,即“一照两证”: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消防验收合格证,禁止到不具备资质的社会酒店食宿。

(三)游览。不要把高风险项目列入行程之中,如游客要自费参加,必须签订一份自愿参加高风险项目书,明确责任,游客签字。自由活动时间,要在合同中明确在自由活动期间发生问题责任自负的内容。

(四)导游。导游带团在乘坐旅游汽车时,必须定位,坐在司机背后的第一个位置,做到“四个”提醒:司机疲劳时提醒休息、危险地段提醒注意、司机感冒提醒在行车前和行车途中禁用药物、到达目的地提醒司机禁止赌博、酗酒。要安排好司机的食宿。

(五)保险。必须按要求投保责任险,引导游客购买意外险,为导游员购买意外险。

四、事故报告处理

发生事故,导游在向当地110、120报警的同时,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安全领导组长要在1小时内向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分工,做到事故处理与日常经营两不误,防止因忙乱而导致问题的再次发生。安全领导小组要立即赶赴现场,救治伤员,安抚家属。

2.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二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安全管理,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问题与对策

在我国旅游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安全信息服务问题一直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随着国内外旅游安全风险日益提高,旅游安全管理逐步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安全防范与安全风险管理转变,无论是旅游安全管理部门还是游客均对旅游安全信息服务提出更高的需求,因此相关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旅游资讯网站、12301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热线和旅游咨询中心等媒体与服务机构陆续提供零星的旅游安全信息,如发布旅游安全风险信息、旅游气象信息、地质灾害信息、旅游救援信息等,但这些安全信息服务与游客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旅游安全信息的需求差距较远。

国内外对旅游安全信息的研究较少。国外在诸如旅游灾害管理、危机管理以及目的地反恐战略等旅游安全问题的研究中,涉及旅游安全信息问题[1,2,3,4,5]。国内仅赖伟臣以北京市为例,构建了目的地旅游安全信息服务体系[6],但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随着重大和突发的旅游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日益提高,旅游安全信息逐渐受到政府与旅游安全管理部门的重视,学术界在研究诸如旅游保障体系、灾害与危机管理、应急救援、预警系统及公共服务等旅游安全问题时,陆续开始了涉及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研究[7,8,9,10,11,12]。

从国内外研究中发现,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专题研究尚缺乏,与旅游安全信息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不相适应。本文在总结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对策,为旅游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提高服务。

1 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概念

1.1 旅游安全与旅游安全信息

旅游安全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干扰而免于承受身心压力、伤害或财务损失的自然状态[7]。广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现象中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狭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包括旅游活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现象,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

旅游安全信息是与游客旅游安全有关的所有信息的综合。广义的旅游安全信息指旅游现象中一切安全现象信息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信息,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信息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信息。狭义的旅游安全信息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信息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现象信息,也包括旅游活动中涉及人、设备、环境等的安全现象信息。

1.2 旅游安全信息管理

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是通过旅游安全信息的收集、组织与传播,对旅游安全信息进行集成、序化与开发,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增值、增效与服务功能,提高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功能和旅游安全管理水平。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涉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活动主体等要素,是多学科、多要素、多手段的综合管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管理活动,具有一般管理的特点,即决策、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过程。作为一种技术性管理活动,它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需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2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意义

2.1 提供旅游安全信息服务,塑造目的地安全形象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是通过对旅游安全信息的集成、序化与开发利用,能为游客、旅游企业、目的地居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级政府安全管理部门等提供旅游安全信息服务,帮助旅游者出行决策和旅游活动安排,为旅游企业日常管理和经营决策服务,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管理服务,也为目的地向外界提供旅游安全信息和塑造目的地良好的安全形象服务。

2.2 提高目的地旅游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首先要加强目的地旅游安全的日常管理。目的地的旅游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有效的旅游安全信息服务能为日常旅游安全管理服务,既可掌握正常的旅游活动安全状态,加强旅游安全监督,又可为日常旅游安全管理提供基础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研究服务。其次要提高目的地旅游安全救援与事故处理的效率。在旅游安全事故救援中,及时准确地提供旅游安全信息是有效救援的保证。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能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相关救援主体和事故相关者发布最准确及时的救援信息,保证救援能及时高效率地进行。同时,全面的旅游安全信息服务,能为事故的原因调查与稳妥处理提供必要的支持。第三要提高目的地旅游安全监测、预警和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在旅游安全管理中,最有意义的管理是预防管理。旅游安全信息是旅游安全监测、预警与保障体系运转的核心内容。加强目的地旅游安全信息管理,能提供及时的旅游安全信息服务,对旅游安全事故的实时监测、可能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预警以及旅游事故救援体系的建设与正常运行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提高目的地社会安全管理水平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首先能为目的地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安全信息服务。旅游安全是目的地政府安全管理的子系统之一,关系到目的地旅游业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大事。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能帮助目的地政府安监局实行及时有效的安全管理,有利于目的地的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可全面提高目的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其次,有利于目的地相关部门进行旅游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在进行旅游安全信息收集、组织与传播过程中,尤其要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宣传、贯彻与执行,在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同时,有利于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旅游安全教育,强化旅游安全意识,对全面提升目的地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3 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方面采取了一些实用性的做法,如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旅游气象信息、旅游灾害安全提示、境外旅游安全警示等,但与游客对旅游安全信息的需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制约着旅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我国旅游安全信息服务现状,以及旅游业尤其是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的供给与需求现状,我们发现当前我国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3.1 制度缺失,多头管理

当前在旅游安全信息服务方面,我国明显存在管理主体缺位和法规制度缺失的现象。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在旅游安全信息的发布与管理中存在多头管理现象,给游客带来不便,出现信息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现象。不同等级的气象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存在不一致现象,相关部门(如地质、公安、交通、防疫、旅委等部门)可能就同一次旅游安全事故对外发布不协调的信息。由于法规制度与体制机制不健全,使旅游安全信息统一收集、组织与发布困难。管理机构缺位,致使游客和旅游企业等难以获得“一站式”权威的旅游安全信息服务,也给目的地旅游安全的日常管理与政府安全管理带来不便。

3.2 旅游安全信息缺乏

旅游安全信息缺乏体现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内容滞后、综合性不强等。旅游安全原始信息的收集是整个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全面、真实、及时的原始旅游安全信息,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将无法展开,旅游安全管理也难以进行。我国旅游行业至今尚未建立基本的旅游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在旅游安全信息的标准、分类、报告制度以及工具方面缺乏规范,使旅游安全信息上报不全面,存在一定的漏报、瞒报现象,造成旅游安全信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内容滞后、综合性不强,与旅游安全管理的需求相比严重不足。同时,旅游安全事故发生之后的事故调查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的旅游安全信息收集、鉴定技术或手段,致使上报的旅游安全信息缺乏足够的质量和数量,使许多有价值的数据指标没有列入或者缺失,给旅游安全管理、安全防范与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带来困难。

3.3 分析和利用不充分

旅游安全信息数据本身并不能提高旅游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只有通过旅游安全信息的集成、序化与开发利用,才能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增值、增效与服务功能。如在旅游安全趋势分析、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旅游安全成本/效益分析、旅游事故调查、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要求较高。但是,我国在旅游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等管理方面的研究缺乏,尚未建立以旅游安全信息为驱动的旅游安全管理机制。

目前的旅游安全信息系统仅限于强制性旅游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只有简单的数据库,以记录旅游安全事故信息为主,基本没有建立有效的分析、发布、利用功能。对旅游安全事故和旅游不安全事件等安全信息的分析还停留在简单的统计层面,信息利用的程度较低,缺乏对旅游安全信息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处理来实现其服务功能。旅游安全事故的风险度分析模型和规范尚不健全,无法充分发挥旅游安全信息应有的预警作用。

3.4 交流和共享困难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安全信息交流与共享有助于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但由于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进展缓慢,尚未形成良好的交流与共享机制,缺乏交流与共享平台,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不利于旅游安全信息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旅游安全事故的监控与防范,也不利于旅游安全管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制度,没有建立统一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来规范和协调旅游安全信息数据的收集、分类与分析;二是尚未建立旅游安全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

3.5 传播渠道未有效整合,缺乏专业技术系统

旅游安全信息涉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数据的类型、数量、质量以及发送方式、时间要求等都较高,有些还涉及到国家安全,旅游安全信息的传播渠道至今尚未有效整合,对其有效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样,分布在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纷繁复杂的旅游安全信息,如何进行收集、分类、发布、利用等,除了具有相关的制度规范约束之外,还需要科学的技术系统支持,包括硬件与软件,当前这方面的支持不足。

4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对策

改进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是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上述问题,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4.1 加强制度与组织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是保证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根本。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旅游业的各个利益主体和相关职能部门。国家有关部门需要根据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现状,制定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法规制度,建立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定旅游安全信息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确定相关部门在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中的责权利。目前,国家旅游局作为我国旅游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应牵头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各环节的政策,完善旅游安全信息的报告制度,鼓励利益相关方和相关人员积极报告信息,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惩机制。在旅游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确定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应的细则,明确各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责任,保证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4.2 建立国家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中心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综合性产业,国家旅游局要建立国家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建立综合旅游安全信息分析系统,为旅游安全信息的集成、序化与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分析中心应以旅游安全信息的来源与层次为基础,建立旅游环境安全信息系统、旅游各业务部门的安全信息系统、旅游行业的安全风险监测系统、旅游企业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等,在此基础上建立旅游安全信息综合分析系统,进行旅游业安全状态评估和安全风险预警,不断提高旅游安全信息的分析利用能力,为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安全提供系统的决策支持。此外,该中心还应承担与国外相关机构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的任务,实现国际旅游安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更好地为出境游、入境游服务。

4.3 建立旅游安全信息共享平台

为打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旅游安全信息壁垒,应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政府安全管理部门建立旅游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以改善目前旅游安全信息交流和共享困难的状况。在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法规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签署保密协议,鼓励旅游安全各利益相关方共享安全信息,从而广泛收集各种旅游安全信息数据。旅游安全信息共享系统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来进行旅游行业安全形势的分析评估和风险预警,并将发现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的旅游安全问题与各利益相关方共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隐患的排除。对旅游安全信息共享平台的运行原则,需要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协商,并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颁布执行。建立统一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来规范和协调旅游安全信息数据的收集、分类和分析标准是当务之急。

4.4 整合传播渠道,开发技术系统

旅游安全信息传播的要求较高,涉及到社会安全与稳定,具有政府的权威性。对现有的传播渠道及发布信息的方式根据需要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较稳定的传播渠道,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有效传播。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应的硬件与软件支撑。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中心的成立和安全信息共享的实现,必须具有与之配套的硬件与软件技术系统。因此需要在现有信息技术的技术上,研究适合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与共享的技术系统,建立全国联网的信息平台,才能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收集、组织与传播等功能,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科学管理。

4.5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的规范化建设

针对旅游安全信息不足的现状,根据旅游安全信息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旅游安全信息规范标准,以及管理各环节的具体规范,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责、权、利,保证旅游安全信息管理体系运行顺畅,才能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数量适宜、质量高、内容同步、综合性强、保证旅游安全信息的完整性,最终实现旅游安全信息的有效供给,保证旅游安全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游客与其他信息需求主体日益增长的旅游安全信息需求,不断提高我国的旅游安全管理水平。

5 结论

加强旅游安全信息管理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与全面提升社会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其较全面的探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①旅游安全信息是旅游安全管理的基础。旅游安全信息数据可为旅游安全管理人员、旅游安全监测系统正常运转提供基础性的信息保障。通过对旅游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可识别旅游系统中的危险源、掌握旅游安全形势,保障旅游安全,预防同类旅游安全事件的重复发生,全面提升旅游安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②我国旅游业在安全信息管理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基本的旅游安全信息管理意识、旅游安全信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综合管理平台,对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不充分、交流共享困难等。③相关管理体制机制缺乏。相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建立相关管理机构,引导与规范旅游安全信息的管理工作。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适时制定相关法规制度,建立旅游行业安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旅游安全信息分析中心,改变目前安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困难的状况,实现对各种旅游安全信息的综合分析与有效整合,为旅游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Bill Faulkner.Towards a Framework for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2):135-147.

[2]Alexandros Paraskevas,Beverley Arendell.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error-ism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Tourism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6):1560-1573.

[3]Perry W Hystad,Peter C Keller.Towards a Destination Tourism Disaster Man-agement Framework:Long-term Lessons from a Forest Fire Disaster[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1):151-162.

[4]Brent W Ritchie.Chaos,Crises and Disasters:A Strategic Approach to CrisisManagement in the Tourism Industry[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6):669-683.

[5]Zhiyang Jia.A Framework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for TourismCrisis Management[J].Procedia Engineering,2012,29(1):138-143.

[6]赖伟臣.旅游目的地旅游安全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北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

[7]郑向敏,谢朝武.我国奥运旅游的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6):723-725.

[8]郑向敏,卢昌崇.论我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5(6):16-20.

[9]刘天虎,金海龙,吴佩钦,等.登山探险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以新疆慕士塔格峰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2):100-102.

[10]岑乔,魏兰.山地旅游安全预警与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以四川省山地旅游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22(6):80-84.

[11]柴寿升,赵建春.海洋旅游危机事件及其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53-56.

3.旅游安全事件与旅游目的地营销 篇三

关键词:旅游安全事件;目的地营销;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0.6 文献标识码:A

Tourism Safety Event & Destination Marketing

ZHANG Jie-lei

(Zhejiang Tourism Polytechmic Institute,Hangzhou 310007,China)

Abstract:Safety events have big influence on tourism, which may af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stination marketing strategy directly.The relative management should rely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actions to different safety events and make the destination crisis market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ourists decision-making behavior.

Key words:safety event in tourism;destination marketing;influence

旅游安全事件会对目的地旅游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因为旅游者认知的差异、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对称程度和安全事件发生时间等因素而表现不同。旅游者对安全事件的认知和反应决定了目的地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在营销管理中的对策,通过对旅游安全事件的营销影响分析,可以进一步地有针对性地对受影响的旅游目的地(企业)进行精确的危机效应分析,以利于采取合适的安全管理和营销应对措施。

一、旅游安全事件与营销管理

广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现象中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既包括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安全现象,也包括人类活动中与旅游现象相关的安全事态和社会现象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安全现象[ 2],例如“恐怖主义”、“非典”等,虽然不是旅游活动各环节中出现的安全现象,但对旅游业的影响很大。狭义的旅游安全指旅游活动中各相关主体的一切安全现象的总称[ 2]。从旅游学研究对象来看,旅游安全包括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旅游资源安全和旅游从业人员安全三方面的内容[ 2],其中旅游者安全是世界各国首要关注的方面。早在1985年,世界旅游组织就制定了《旅游权利法案和旅游者守则》,明确了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权利和在住宿、食品、交通等方面获得令人满意的公共卫生等权利。笔者所探讨的旅游安全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影响也是从旅游者安全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分析安全事件对旅游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针对旅游者的安全事件可谓多种多样。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旅游安全事件大致可分为犯罪,主要包括盗窃、欺诈和暴力型犯罪三大类型;疾病,包括旅途劳累、“水土不服”和食品卫生问题等可能诱发旅游者的疾病等;交通事故;景区娱乐项目和器械事故;火灾;自然灾害,即由不可控的自然原因引起的安全事件,如飓风、台风、洪水、传染病等;其他安全事件。

这些旅游安全事件也许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危机”,而危机是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WTO,2003)。危机管理具有双重的管理任务,一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如何面对市场,树立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信心。旅游业的特殊性使人们对发生在旅游业的安全事件特别敏感。一方面,虽然人们一般不太关注旅游产品的组成成分,但它却很容易被人们觉察出来。因此,旅游业发生的安全事件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并获得认同。浙江舟山沈家门游客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人们于是开始关注海滨包价旅游中的饮食卫生问题[ 6];另一方面,旅游服务具有后验性和不可储存性。这样,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都对旅游的社会环境十分敏感,一旦发生安全事件就必须考虑随之产生的营销影响。

二、旅游安全事件对目的地营销的影响分析

(一) 旅游目的地安全事件的报道会影响旅游者决策并改变其决策过程

本次课题组对国内游客的安全认知调查结果表明:60%的游客表示交通事故和犯罪的报道会影响出行决策,这说明社会治安状况和交通安全日益成为人们出行时所关心的问题。另有研究表明目的地安全事件的报道会改变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1]

购买决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变量的影响。根据现代社会对消费者研究的经验,消费者行为受到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历、年龄和家庭生命周期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3]。从理论上说,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识别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购买决策以及购后行为等子过程。但在日常购买活动中,消费者实际上会省略或颠倒其中的一些环节。看到某地的风光照片,马上作出了去该地度假的决定,这种行为是一种冲动型的购买,往往是由情感反应所驱动的,几乎是完全机械性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旅游决策过程的研究中不太重要。决策过程的长短和收集信息的多少是旅游决策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决策过程的繁易,可将决策过程大体分为简化决策和扩展决策。简化决策一般适用于消费者对所做的选择已经有所体验的情况,消费者知道这些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扩展决策的特征在于其理智的思考过程,因而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消费者通过博览信息获得众多的选择机会,并评估其实现的可能性,而这往往延长了决策期。在旅游中,当旅游者选择那些从未体验过的旅游产品时,一般就会采用这种决策模式。而一些牵涉到高风险的决策,如目的地出现了一些安全事件,会导致简化决策过程转变为一个扩展决策过程。如很长时间以来,消费者并没有过多关注他们所消费的包价旅游产品的服务供应商,只要这种包价旅游包含了所要游玩的景区、住宿的星级宾馆和乘坐飞机等要素,整个产品看起来较经济实惠就可以了。但俄罗斯客机频频失事的报道使前往俄罗斯旅游的中国公民开始关注包价旅游中的飞机的机型及航空公司的情况,图154客机自1968年面世以来,涉及最少30次空难。这种飞机中国4年前已全面停用,但仍然是俄罗斯及前苏联加盟国的主要民航交通工具,俄罗斯一半的旅客每天乘搭这款飞机来往各地[ 7]。因此前往俄罗斯旅游的游客开始深入地了解包价旅游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特别要求了解关于飞机型号的详细信息,而此前人们很少有这样的习惯。

(二)旅游者对安全事件的风险认知和评估受到许多个人因素的影响

第一,风险的认知和评估受到许多个人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它取决于人口统计的变量,如年龄、性别、教育和职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作过多次,结论基本一致,如WT0在1994年对英美国家做的一项调查研究中指出:女性旅游者往往比男性旅游者对风险的认知程度更高,而年龄介于18-24岁之间的年轻旅游者的风险认知程度也往往比较年长的旅游者更低。此外,医生、律师等职业的旅游者、学历水平高的旅游者风险认知程度会较高。

另一方面,游客在进行风险认知和评估时,个人主观印象会误导判断。如人们总是认为乘坐飞机的风险很大,比坐汽车要危险多了,而专家通过数据说明汽车事故的死亡率远高于飞机事故的死亡率;人们在海滨游泳,大多数会联想到是否有鲨鱼袭击的危险,而椰子树是被视作享受阳光度假的象征,但事实上恰恰相反,在澳大利亚,每年大约有150人被落下的椰子击中致死,而2000年受到鲨鱼袭击的人数却仅为79人[ 1]

第二,人们所处文化圈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风险认知和评价。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社会、行为与发展模式。2003年受非典的打击浙江省的旅游业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国内旅游的情况要比国际旅游的表现好,2003年浙江省国内旅游总人数为8 42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1%,而2003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总人数为180.8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间减少了11.4%[ 4]

第三,同一国民群体内的震惊程度对旅游业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旅游者而言,在一般的威胁和自身成为受害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前者在人们的感觉中只是一个背景,而不会带来进一步的后果;只有当属于同一国民群体的某个人受到威胁时,其同胞才会感觉到危险并做出反应。2006年南非旅游局到中国召开了一次旅游推介会,此场推介会与其他国家的推介不同的是重点并不在宣传南非的旅游资源,其重点在宣传南非对于华人来说是一个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南非政府和警方非常重视有关华人受伤害案件的办理[ 8]。推介会的重点放在安全事件上是因为近年来一系列针对华人犯罪的报道。显然,南非旅游局感受到了这些报道的负面影响,担心其会进一步影响到中国公民到南非的旅游,因此就案件、南非政府的安全措施、华人游客的安全性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澄清。

(三)特殊细分市场的游客对某些安全事件的关注度较高,受安全事件的影响小

针对某些特殊细分市场的旅游产品,即某些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如滑冰、潜水、漂流、宗教、考古等产品,在某些安全事件的信息还为传播开来的时候,它就已经受到了某些细分市场的强烈关注,如那些旅游者所钟情的体验活动。负面的信息会在那些情趣相投的群体中不胫而走,引起快速反应,与此同时,人们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不断关注事件的发展。个人参与度对旅游市场的专业化细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人参与度高的旅游者基于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对安全事件做出更客观的评估[ 1]。如2001年初在一个太平洋的小岛——加拉帕戈斯岛附近发生了沉船事件,导致大量的柴油泄漏到海中,给岛上的自然保护区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虽然其独一无二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在这次事件中受到极大的影响,全世界的新闻媒体也都争相报道这一事件,但到该岛旅游的人数在2001年底还是保持不变,仍然是7万人。这主要是因为到该岛的旅游者大多对科学和生态拥有浓厚的兴趣,参与程度很高,因此对该事故影响的判断会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类似事件中旅游者所得出的结论。同样,1997年卢克索发生了对旅游者袭击的惨案后,埃及的旅游业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那些喜欢在红海里潜水的旅游者,其反应却不同于一般追求阳光沙滩的旅游者,仅在短短3个月禁期之后,潜水者就比其他一般旅游者更快速度和更高比例的返回到埃及旅游。

(四)对旅游目的地来说,对于消费者自愿承担的风险,安全事件引发的营销风险降低

一般认为,属于消费者自愿承担的风险,若发生灾难性的后果,目的地经营者的相关责任会相应减轻。因此,旅游目的地或企业必须给予旅游者自愿承担风险的机会[ 1]。盲目隐瞒已经暴露的风险不仅会因为实际与期望形象的偏离而造成旅游者的不满,而且旅游者也失去了自我决定是否承担风险的机会。因此,在旅游者作出决定之前,旅游企业(机构)必须反复尽可能地强调他们所承担的义务,从而尽可能减轻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后果,这就像医生有义务向病人解释所有可能的情况,在给病人一个自由的选择。在说明风险后,通常人们会选择规避风险。如果这时游客还进行冒险,旅游企业(机构)至少减轻了在法律上的责任,以及事件经媒体报道后面临的指责。这一点说明了旅游企业在营销及日常管理中,应当向游客仔细强调所面临的风险,如水上娱乐穿救生衣、游艺机的安全告示等。浙江2006年的仙居永安溪漂流事故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筏工没有劝告游客不要带8个月大的孩子上筏,以及不准脱下救生衣。这显示出企业在人员管理和培训中的疏漏。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消费者自愿承担的风险”会涉及到消费者与旅游企业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应当有相应的法律条款来支撑。

(五)安全事件发生时间的不同,对旅游者的决策影响是不同的

如果安全事件恰好是发生在旅游旺季之前,那么通过媒体对旅游目的地的有关安全事件的报道,客源地会迅速地对是否去旅游目的地旅游做出反应,旅游目的地往往会措手不及,因此面临不可避免的损失。而如果安全事件发生在旅游旺季之后,旅游者对安全事件的关注度会相应降低,同时媒体对安全事件的报道也会相应减少,而旅游目的地则拥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公关营销,降低事件的影响,迎接下一个旺季的到来[ 1]

(六)旅游者模糊的地理区域概念会造成错误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

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是由潜在的旅游者经过长时期积累的看法、印象、信仰和期望共同组成的,这些成分或多或少的都带由个人主观的色彩。目的地的形象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因素包括新闻、媒体、朋友和亲戚的经历以及文学作品的影响等。安全事件对目的地形象的形成非常重要,安全事件可以破坏目的地形象的体验价值,更有研究表明,当一个目的地距离旅游者的家乡越远,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形象认知就比较模糊,与旅游者家乡相距越近,目的地形象就越易于刻画(Mayerhofer,1995)。

因此,如果一个地理区域不能被人们准确划分,那么一个地区发生的安全事件就不仅影响到该地区的形象,还会给邻近地区造成伤害。如世界旅游组织曾指出非洲是受安全事件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卡特(Cater)1988年对此作了研究,他发现许多旅游者都认为非洲是一个充满了冲突、饥荒和艾滋病的地区,虽然非洲大陆的国家已经达到54个,但当安全事件发生时,人们往往还是会在感觉上把它看做一个地区[ 5]

与此不同的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几起恐怖袭击给埃及的整体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然而,许多客源市场的顾客并不认为埃及的海滨目的地“西奈半岛”和“红海”与埃及的负面形象有什么关联。从那以后,这两个地区在对外宣传事业闭口不提埃及,避免旅游者将其与埃及联系在一起。应当说,两个旅游目的地战略性地利用了旅游者模糊的地理区域概念。

因此,了解旅游客源市场的地理区域概念会给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规划战略带来很多帮助。在了解目标客源对本地区安全形象认知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将自身与其他形象不佳的地区区别开来。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客源对安全事件的关注和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旅游者对安全事件的关注程度和承受程度也因为事件发生时机、风险的法律责任的明确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形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因此应当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分析旅游安全事件,未雨绸缪,要将安全管理工作与旅游营销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起来,除了进行有序的安全管理,还要考虑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影响,在形象宣传、产品设计、市场细分、市场促销和信息发布时要将安全事件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一起考虑,如实现旅游客源地的多元化空间格局,做好与客源地的沟通,树立良好的目的地安全形象、开发独特的体验性产品,培养特殊爱好和需求的客源市场以及引导旅游需求的时间多元化等。

参考文献:

[1] 德克.格莱泽.旅游业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2-75.

[2] 郑向敏.旅游安全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1.

[3] PHILIP KOTLERJOHN BOWEN JAMES MAKENS.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214.

[4] 2003年浙江旅游概览[s.n.].

[5] Carter,S,(1998),Tourist’s and trveller’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Africa and Asia as risky locations. Tourism Management,19(4).

[6] 18名湖州游客食物中毒事发舟山 目前患者被送到宁波紧急治疗[EB/OL].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06/07/03/005134495.shtml,2003-07-03.

[7] 俄客机失事现场找到170具尸体[EB/OL].http://news.sina.com.cn/w/2006-08-24/103310815538.shtml,2006-08-24.

[8] 南非政府来华推介旅游 安全问题成关注焦点[EB/OL].http://www.cctv.com/program/qqzxb/20060814/100985.shtml,2006-08-12.

4.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四

三亚分公司 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公司安全管理,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次序,保证广 大旅客生命财产安全,保障运输生产顺利进 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海南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公司实际 情况,建立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持贯彻执行国务院提出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指导思想,坚持专业管理和谁 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管生产管安全 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安全职责,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保证,达到对运输生 产全过程的安全进行不断监控、逐级调整、及时反馈和有效激励。

第三条 公司安全管理应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四条 本管理制度依据国家现行的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上级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并 结合公司实际编制,凡在本公司管理范围内 从事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部门和个人,必 须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 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 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 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和财产 安全,促进公司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六条 安全生产贯穿于运输服务的 全过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方针,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管生 产管安全的原则。

第七条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 生产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 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第八条 公司经理和车队队长是安全 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别对其所辖范围内的 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九条 各岗位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 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依法履行安全生 产方面的义务。

第十条 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是公 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车队安 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 或个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 应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有 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 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第十二条 车队鼓励和支持安全技术 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经验的推广应 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十三条 公司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 得显著成绩的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 组是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监督管理部 门,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和集团公司的相关规定,对分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归口管理。

第三章 组织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第十五条 为搞好安全管理,公司成 立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 经理担任,其他成员人,负责车队的安全 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 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执行党和国 家颁布的车辆技术管理制度等规定。

2、组织实施安全行车管理方面的措 施,落实安全工作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布臵安全运输生产活动。

3、计划、布臵、检查、总结、评比分 析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和预防事故工作。

4、负责开展安全大检查,监督安全法 规制度的执行。

5、按照国家的法规、政策,调查、分析、处理各类事故,制定预防事故的方案并 组织实施。

6、组织开展安全运输生产竞赛活动,总结交流安全运输生产经验,表彰先进。

7、按照“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定期 保养,计划修理”的原则,建立车辆的保养 和修理制度,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 程。

8、负责监督检查车队车辆的正常使用,把所有车辆管好、用好、养好、修好,为车队生产调度部门提供更可靠的安全运 输工具。

9、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做到记载及时、完整、准确,搞好车辆技术资料和安全技术资料的管理。

10、积极贯彻执行“安全质量第一” 的方针,加强全员安全意识和法制教育、安 全技术和爱车教育,搞好专业技术人员的技 术培训和再教育。

第十七条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组 长职责:

1、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车队的安全规章 制度,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 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支持总经理及车队行使经营管理决 策和统一指挥运输生产的职权,围绕安全生 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总经理、车队责任制 的实施。

3、经常深入基层、群众,搞好调查研 究,抓好安全典型,树立榜样,总结、推广 安全生产先进经验、事迹,表彰先进。

4、经常参加各种安全工作会议,及时 掌握安全运输生产情况和问题,切实做好员 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5、监督各部门对安全运输生产的履行 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司 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专职安全员安全工作职责:

1、宣传、执行党和国家、公司制定的 有关安全运输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 规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岗位技术培训和特殊工种的培训。

2、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领导下,安排主持各项安全检查活动,检查各部 门执行安全、运行、卫生和服务四项评比考 核和推广安全运输生产先进经验,及时纠正 和制止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的作业行为,随 时接受上级领导对安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3、负责交通事故现场勘察分析、处理结案工作,拟写事故责任处理报告,建立事 故档案,按时填报安全事故报表,做好事故 善后工作和事故索赔手续。

4、负责驾驶员的建档管理和事故登记、里程统计、安全奖罚等安全业务,不定期上路检查,纠正各种违章行为,做好路检 记录,严格加强考核。

5、组织召开出车前例检会、安全活动 例会和事故分析,做好会议记录。

6、办理驾驶员、车辆的检审工作和肇事驾驶员的处理工作,保证运输生产安 全顺利进行。

7、协助调度员做好车辆的技术检验和 日常管理工作。第十九条 驾驶员安全工作职责:

1、遵守交通法规和操作规程,抵制违 章行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安全行车。

2、积极参加各项安全学习及活动,提 高安全行车意识和技术水平。

3、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服从调度指挥,按时、按质 完成运输任务。

4、遵守车辆管理和保修制度,自觉做 好车辆“三清例保”工作,保持车辆、附属装 备、随车工具的整洁及车牌、证件齐全和完好。

5、熟悉车辆性能,熟练驾驶技术,学习先进经验,掌握行车规律,确保行车安全。

6、服从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和检查,接受上级布臵的有关任务和培训。

7、遵守劳动纪律,树立优良的行车作 风,维护社会公德,向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8、驾驶员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 想,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公司安全行 车规定,我公司指定驾驶员行为“十坚持”和“ 九不准”。十坚持:(1)坚持中速行驶,不开英雄车;(2)坚持各行其道,不开霸王车;(3)坚持文明礼让,不开斗气车;(4)坚持安全第一,不开冒险车;(5)坚持预 防为主,不开侥幸车;(6)坚持二严律己,不开违章车;(7)坚持三勤例保,不开带 病车;(8)坚持四慢五掌握,不开盲目车;(9)坚持劳逸结合,不开疲劳车;(10)坚 持顾客至上,不开缺德车。九不准:(1)驾驶车辆时不准吸烟、饮食和玩耍;(2)不准光脚和穿拖鞋开车;(3)不准超速和超载;(4)不准疲劳和带 病驾车;(5)不准驾驶技术状况不良和与 驾驶记录不符的车辆;(6)不准饮酒后开 车;(7)不准动用营运车辆私带学徒学车;(8)不准将营运车辆交给外单位司机及无 驾驶执照的人员驾驶;(9)不准装运易燃、易爆、有毒及客货混装。

第四章 安全培训教育学习制度

第二十条 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参加 有关培训部门的培训学习,经公安车管机关 考试合格,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 驶证》,由公司专职安全员审查考核认为能 胜任驾驶工作,签出意见并办理公司资格审 查证后,才能上岗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相 符的车辆。

第二十一条 驾驶员考聘程序如下:

1、由驾驶员本人向公司技安部门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并按要 求填写“驾驶员上岗资质审查表”;

2、由公司专职安全员对其年龄、履历、驾驶证、从业资格证等情况进行初审;

3、初审合格后,由专职安全员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查询其违法计分及事 故情况;

4、由公司专职安全员对其进行路面驾驶考核;

5、由公司专职安全员对其办理公司 “驾驶资质审查合格证”并实施上岗安全培 训后方能上岗驾驶。

第二十二条 凡有下列情况的驾驶员 一律不得驾驶员本公司车辆:

1、年龄或身体健康不适合从事营业性驾驶工作的;

2、三年内发生过重大以上责任事故负 同等以上责任的;

3、驾驶证及从业资格证准驾车型不符 合实际驾驶车辆要求的;

4、在一个计分周期内计分满 12 分未 消除的;

5、累计有三次交通违法行为未接受处 理的;

6、被计入行业或其它运输企业黑名单 的;

7、其它原因不适合驾驶本公司营运车 辆的;

8、对劳改或劳教释放人员应慎重录 用。

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辆驾驶员必须严 格遵守下列规定:

1、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 证、从业资格证等有关证件。

2、不准驾驶与驾驶证上准驾车型不相 符合的车辆。

3、培训驾驶员,由公司统一安排,未 经公司专职安全人员同意,驾驶员不得擅自 将车辆交与他人驾驶,一经查出,责令书面 检查、扣车停运或开除处理。

4、严禁酒后驾车,不得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不开英雄车、不开带病车。

5、驾车时不准打手机、吸烟、闲谈和 吃东西,不准穿拖鞋驾车,患有妨碍安全行 车疾病或疲劳时不准驾车。

6、车未停稳不准开车门,车门未关好 不准起步行车。

7、驾驶员驾车靠站时必须减速慢行,待旅客全部上下车完毕之后才能关门;依次 进出车站,不准赖站、滞站。

8、严格按照经营范围运行,不得越线 运行。

9、认真学习,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积 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按时参加检审。

10、严格遵守公司驾驶员的岗位规范,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重庆市交通运输管理条例》及公司的相关 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凡属下列情形,由公司 专职安全员作出停驾、开除决定,报公司领导批准:

1、发生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

2、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3、满足本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的条件之一;

4、不符合安全驾驶条件。第二十五条 坚持安全教育制度:

1、安全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经常 性的工作,是保障安全运输生产的重要措施 之一,各部门必须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 日程,必须贯穿于:研究工作时,研究安全 工作;布臵工作时,布臵安全工作;检查工 作时,检查安全工作;总结工作时,总结安 全工作。

2、分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对驾驶员每月 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课(职业道德、技术 操作、事故分析)。公司每季出安全宣传栏、墙报、黑板报。

第五章 车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条 为降低安全风险,车队 各营运车辆必须按公司要求购买保险。最低 保险项目及保额为:车身险(按车辆购臵价 投保)、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30万、乘座 及承运人责任险 100 万、新增设备险。车辆保险由公司统一办理。

第二十七条 车队车辆必须保证车况 良好,其技术等级和类型等级应符合所运行 线路要求。

第二十八条 公司安全员应认真详细 的建立车辆管理档案、车辆技术档案,负责 车辆及其证照的审验工作、类型等级、技术 等级评定工作,协助并督促修理厂、驾驶员 定期按时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第二十九条 所有营运车辆每月必须 强制停运一天实施车辆保养;车辆“保养日” 计划由安全员负责拟定并监督实施;车辆二 级维护、月检及年审按公司《车辆二级维护、月检及年审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各运行车辆应配备随车灭火器和击碎安全出口的专用手锤等安全防 护装臵,平时公司应对车装灭火器不时进行 抽查,每季应对所属车辆的车装灭火器全面 检查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各运行车辆灭 火器的配装率及有效率应达100%。第九条 在用设备应符合上级有关规 定的使用要求。每台设备应制定《安全操作 流程》,实行定人定机使用与保管。使用人 员变动时,应办好交接手续。在用特种设备,应按规定定期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种设备应建立维护保养制度,定期 检修,保证达到使用要求。应建立设备分户 技术档案,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与检查,保证 安全防护装臵有效可靠。已报废的设备不符 安全和技术要求的,不准继续使用。

第六章 道路运输车辆GPS 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单位安全运输生产,进一步加 强车辆GPS 监控系统平台的运行、日常管理,充分发挥车辆GPS 监控系统监控、调度、限速等管理作用,有效制止违章行车和预防道 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建立道路运输GPS 监控平台,并落实专人负责GPS 监控平台的管理工作,保证平台资料完整、准确、真实、可靠。

第二条 监控人员负责做好监控室的监控工作。实行24 小时的不间断的监控,每小 时一次或不定时的对公司所有车辆进行监 控。

第三条 监控室工作人员严格履行工作职 责,认真仔细的对公司所属运行车辆进行实 时监控,掌握车辆运行动态,对系统发出的 报警信息,记录反映的违规情况,摄像传回 照片反映的违规情况及时上报公司安全部 门。

第四条 驾驶人员要确保GPS 车载终端 处于开机状态,保护好GPS 车载终端,使之 始终处于工作正常状况。严禁人为破坏车载 终端的正常使用,严禁私自拆除或改变车载 终端结构。车载终端若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 向公司反映,及时进行维护。

第五条 严禁无故或恶意手动报警,扰 乱平台正常工作。行驶中保持终端信息通 畅。

第六条 遵守各项行车安全制度,对监 控平台提醒纠正的违章行为应及时改正。

第七条 保证所需费用,确保每月GPS 运行服务费用及时缴纳,保证系统正常使 用。

第八条 GPS 监控人员和驾驶员应严格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无故损坏设备设施或擅 自关闭设备,按公司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经济 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司将根据规定将 对主要责任人实施除名。

第九条 通过GPS 监控图像观察分析,确 认有以下违规行为之一的,责令责任人书面 检查,并处以100 以上,300 元以下罚款:

1、故意不使用GPS 车载终端或行驶记 录仪或拆卸其接头连线的;

2、故意用物件遮挡探头或移动探头一 次的。对违规所处罚款,可通过违规人直接缴 纳,也可以从违规人员的工资扣除。所收罚款可用于本单位的安全宣传、安全奖励或安 全问题整改。第十条 对一个评比季度中有三次或三 次以上严重违规的驾驶员,必须责令其下车 参加安全学习班;对屡教不改的驾驶员,应 予以辞退。对公司点名批评,或媒体反映,或旅客举报的违规车辆及责任人员,在经单 位调查核实并做出处理后,应将书面处理意 见报送公安技术安全部门。

第七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条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必然 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 行党和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政 策及规定,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 产的规章制度。

第三十二条 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 求,有严重危险性的车辆、车库和其他办公、作业场地,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到严重 危及生命的情况,员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 20 时报告领导处理。

第三十三条 公司的新员工以及到公 司学习、培训、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未经 安全教育,不准参加客运营运或单独操作。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驾驶员属特殊工 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凭证操 作。第四十四条 工作前,必须按规定和 技术要求备好安全防护用品;工作中,应集 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或交由他 人操作。第三十五条 公司运输生产必须严格 遵守国家制定的《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 安全法》,公司员工应与一切违反《安全生 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作斗争。

第三十六条 各种消防器材、工具应 按消防规范设臵齐全,不准随便动用,安臵 地点周围不得堆放其他物品,保持通道畅 通。

第三十七条 发生事故,要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立即向领导报告。

第八章 事故处理及事故统报

第三十八条 车队驾驶员必须严格遵 守交通法规,强化交通安全意识,下大力气 杜绝违章行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第三十九条 公司相关管理人员接到 驾驶员事故报案后应根据事故情况,第一时 间通知交警队、医院、相关保险公司,并组 织安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第四十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责任明确、经济损失小、无人员伤亡可适用 交警队简易程序处理的轻微事故,驾驶员应 及时通过协商解决,尽快恢复交通;若不能 协商一致或不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事故,应第一时间通知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或公 司领导,由公司出面协助处理。

第四十一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公司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当日内写出事 故经过上报公司总经理及安全生产管理领 导小组;由公司领导按“四不放过”原则严 22 肃处理。

第四十二条 事故结案后,负责事故 处理的人员须将所有索赔依据整理好,交给 分公司安全经理审核后,由公司内勤人员负 责向保险公司索赔。所有索赔资料均须备份 存档。

第九章 重大事件应急预案

第四十三条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应切实做好应急事件准备工作。应急预案的 内容包括:

1、应急事件处理的机构是安全生产管理 领导小组;

2、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应在事件发生 前应完成职责分工;

3、应完整统计事故发生时所须用到的联系方式;

4、保证安全基金的资金稳定和随时到 付;

5、进行应急事件处理程序和应急措施等 内容的员工培训。

第四十四条 发生事故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按规定程序履行报告制度,其中在接到重特 大事件,特别是群死群伤事故这一突发事件 的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有关部门报告。接到重特大事件的报告的领导,应立即 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援与处 臵、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做好应急处臵工 作,尽力防止事态的扩大,以最大程度减小 突发事件的损害和影响。

第四十五条 发生重特大事件,安全生产管 理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处 理。突发事件发生在单位内部的,有关领导 赶到现场,组织调查处理,组织抢救伤者及 物资;突发事件发生在外地的,应配合参与 处理的人员就配合事发当地的公安、交警等 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第十章 安全事故的责任追究

第四十六条 凡计分满12 分或三次违 章未接受处罚的,一律强制停运七天,待消 除计分或接受处理后方可重新上车。

第四十七条 凡在三年内有两次计分 满 12 分或多次违章不听劝阻的驾驶员,一律进入“黑名单”,严禁再次进入营运驾驶 员了队伍。

第四十七条 发生安全事故的责任追 究发生轻微事故的,对肇事直接责 任人给予 50 元以上 500 元以下罚款。事故 罚款由专职安全员执行,所收罚款可用于安 全宣教等。营运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 损失,其肇事直接责任人应按下列比例赔偿 一定的经济损失:

1、负全部责任的,以保险索赔差额为基数,赔偿30%;

2、负主要责任的,以保险索赔差额为基数,赔偿25%;

3、负同等责任的,以保险索赔差额为基数,赔偿15%;

4、负次要责任的,以保险索赔差额为基数,赔偿5%。其余赔偿数额由公司的安全基金支付,安全基金不足以支付部分由公司经营 收益支付。

第四十八条 对管理不严、工作失职,导致发生特大安全事故或发生多次重大安全事故,或四项事故指数超标,影响到公司的质量信誉考核,且负有领导或管理责任的,情节严重的有关管理人员,由公司行政办公会 议讨论觉得,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一章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第四十九条 坚持安全检查制度

1、驾驶员在每次出车前,运行中和收 车后对车辆进行日常维护作业,在检查中发 现的问题属于驾驶员作业范围的,应由驾驶 员立即排除方可运行。属于修理范围的应限 时修复,不许带病行驶。

2、公司专职安全员每天必须上路检查,每月至少组织二次车辆技术状况检查,每月至少与每台车见面两次以上,并将检查 26 情况记录在案。

3、公司领导每月至少上路抽检一次,重大节假日必须上路检查。

4、公司按上级部门要求实施“人盯车” 包车安全管理;包车安全管理员每月至少要 对所包车辆检查一遍。第五十条 坚持交通、工伤事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国务院和上级有关工伤事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掌握已、未遂事故情况,总结教训,研究事故发生规律,必须加强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统计分析和处理,采取预防措施,实现安全运输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1、公司员工在办公区域内,从事工作 有关的劳动,发生丧失劳动能力满一个工作 日以上的事故称工伤事故。

2、工伤事故分类:物体打击;车辆伤 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 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 瓦斯爆炸;容器爆炸等其他爆炸;中毒和窒 27 息和其他伤害。

3、工伤事故报告:如发生工伤事故,所在部门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迅速报告安全部。轻伤者在三日内填写“事 故登记表”上报,重伤以上事故要拍照上报、存档。

4、发生重伤、死亡、多人事故,特别 重在伤亡事故,在当天内迅速报告上级主管 部门、市纪委、市劳动局、检察院和市总工 会。

5、员工受伤不休息或歇工不足一个工 作日,应填写“工伤事故登记表”报车管部 进行分析,不作工伤处理。

6、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应按“四不放过”原 则进行,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建立事故档案。

7、发生事故必须进行调查、分析;重伤、重大未遂事故由车队调查、分析;死亡、重大伤亡,特别是重大伤亡事故由公司组织 调查分析,并请上级主管部门、市纪委、劳动局检察院、总工会等部门参加。

8、伤亡事故一般应在二个月内结案,特别情况不得超过三个月;重伤、多人事故由上级部门批准结案;死伤事故由交警部 门、法院批准结案。

9、凡发生责任工伤事故(包括交通事故),除不作工伤处理外,并应对隐瞒事 故者予以经济制裁。

第十二章 安全例会制度

第五十一条 公司坚持安全例会制度:

1、公司每周一晚上组织车队管理人员 召开一次安全周会。

2、公司每月定期召开二次全体员工及 驾驶员参加的安全例会。

3、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每月召 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

第十三章 安全行车目标管理

第五十二条 行车安全目标管理

1、行车事故频率低于 1.7 次/百万车公里

2、事故责任死亡率低于 1 次/百万车 公里

3、事故伤人率低于1.39 人/百万车公 里 死亡人数统计按责任折算为:全部责任为1;主要责任为0.75; 同等责任为0.5;次要责任为0.25;无责任为0。

第十四章 安全基金的设立和管理

第一条 依据交通部《交通汽车运输企 业安全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有关精神,为增 加抗风险能力,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的安全管理机构是本公司的安 全领导小组。安全基金的适用对象为正常使用的营 运车辆。

第二条 安全基金采用按车收取的办法进 行统筹。每车每月应缴纳安全基金200 元,交由财务部单列账户,专款专用。

第三条 下列情况之一,经单位领导批准 同意,可免交当月安全基金:

1、正在大修、改型的车辆;

2、车辆肇事修复或肇事被扣,期间一个 月以上的。第四条 安全基金的使用范围是:

3、用于事故处理时提取比例为70%。主 要用于重特大事故处理的垫付、周转或开 支。

4、用于安全宣教时提取比例为10%,这 部分资金用于安全宣教、安全竞赛奖励或开 支。

5、用于安全奖励时提取比例为20%,这 部分划为每季度安全评比的奖金。第五条 安全基金支取和使用必需履行报 告审批程序和手续。凡未经审核批准,不得 支取使用,更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条 安全基金的补偿 凡参加并按规定缴纳了安全基金的,当发 生事故在扣除保险公司和事故对方的赔偿 金额后,其按保险公司规定计算的损失差额 部分(即个人承担部分),可根据责任大小,实际缴纳安全基金的多少,由安全基金补偿 个人部分损失。其补偿计算公式为: 差额起算部分×补偿比例÷12×安全基 金实缴月份数 其中补偿比例,按责任大小确定如下: 负全部责任的,补偿差额起算部分的 20%; 负主要责任的,补偿差额起算部分的 25%; 负同等责任的,补偿差额起算部分的 30%; 负次要责任的,补偿差额起算部分的 35%; 不负责任的,补偿差额起算部分的40%。安全基金实缴月份数为车辆肇事当月起 前12 个月安全基金实际缴纳情况。办理补偿事项应提供相关有效凭据。

第五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安全基金不予补偿: 1,未参加安全基金;

2、未参加公司统一保险的;

3、无照、酒后、私事开车肇事造成损失 的。

第十五章 机务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机务技术管 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司建立机务技术工作系统,设立公司技术安全部门,设立各职能部门及 分管领导,并配备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形 成机务技术管理网络。

第三条 车辆购臵 车辆购臵由公司安全技术部门或公司 领导授权的单位人员对外签订购车合同。车辆购臵合同需经公司领导审定同意 后方可签章生效。

第四条 车辆装备要求

1、车辆的正常性装备应符合国标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相关 规定,并保证齐全、完好,不得任意增减。

2、车辆在特殊运行条件下使用应根据 需要配备保温、预热、牵引等临时性装备。

第五条 车辆技术档案管理

1、车辆技术档案系指车辆从购臵、起用但报废全过程中记载车辆的基本情况、主要性能、运行使用、检测维修和主要机件 事故等内容的技术资料的系统记录。车辆技术档案必须一车一档,须做到填 写认真、记载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任意 改动。车辆调动时应随车移交。车辆在检测、评定技术等级、维修、改造、改装时,必须 携带技术档案填写有关内容。

2、车辆技术主要内容有:

(1)车辆基本情况和主要性能:记载 车辆的装备、技术性能和规格;

(2)运行使用情况:记载车辆的行驶 里程;(3)维护记录:记载二级维护日期、间隔里程、承修单位、主要附加作业项目、维护时更换的总成及主要零部件;

(4)修理记录:记载修理时间、修理 类别、承修单位、维修时更换的主要零部件 情况;

(5)车辆技术等级评定记录:记载车 辆技术等级评定的日期、评定等级等内容;

(6)车辆事故记录:记载车辆事故(含机件事故)发生的状况、原因、损失,采取 措施和处理结果等;

(7)车辆变更情况:记载车辆变更的日期、车属单位、地址、车辆牌照号、道路 运输证号等内容;

(8)随车工具记载:记载该车领用的工具情况,变换驾驶员时应清点随车工具并 办理交接手续;

(9)轮胎情况记录:记载轮胎使用情况;(10)燃、润料及工时材料消耗情况: 记载燃油、润滑油、修理工时和材料费、维 护工时和材料费情况。

3、维修档案

(1)维修档案是指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 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时从报修到竣工出 厂时所进行的主要工作的系统记录。

(2)车辆维修档案必需一车一档,做到 填写及时、准确、完整,不得无故改动。

(3)机动车维修档案保存期为二年,公司所属车辆的维修档案二年到期后应及时 转入车辆技术档案。未经公司领导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销毁车辆维修档案。

第六条 车辆保养车辆维护的分级、作业要求、作业内容、维护周期和维护执行必须按照如下规定:

(一)车辆维护的分级和作业内容

1、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2、各级维护作业内容

(1)日常维护作业内容:驾驶员每日 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必须对车辆进行日 常维护。其作业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 全检视。

(2)一级维护作业中心内容除执行日 常维护作业内容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 主,并检查有关制动、操纵等安全部位。由 驾驶员自行检查。(3)二级维护作业中心内容除执行一 级维护作业之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 摇臂、制动蹄片、悬挂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 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 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况 和排气污染控制装臵。二级维护必须由专业 维修人员按期进行。

(二)维护周期

1、一级维护:1500 至2500 公里;

2、二级维护:9000 至15000 公里;

3、新车的第一次维护周期可延长20%;

4、长期在等级差或山区道路上行驶和 技术状况比较差的车辆,其维护间隔里程缩 短10-20%。

(三)维护执行 营运车辆维护由车辆使用单位按规定 里程每月编制维护计划报公司技术安全部 门和维修单位,技术安全部每月应对二级维护技术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对不按期执行二 级维护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处罚,拒不执行二 级维护作业的车辆要坚决停班。

第十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非营运或管理人员或非驾驶员违章、肇事,可参照本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的最终解释权属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第五十五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海南海汽旅游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

5.旅游管理系教学区域管理安全预案 篇五

根据学院安全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系教学实际情况,对旅游管理系教室区域、校内实训室区域、教师办公区域制定以下安全管理预案。

一、教室区域

1、进入教学区,学生不得在教室、走廊内追逐打闹。

2、上课时间,各班级不得允许非本班人员进入教室。

3、严禁教师在上课或自习课时将学生关在教室外,或将学生逐出教室。发现课堂有缺课或旷课学生,须在教师个人考勤记录表里记录并通知班主任,以便调查处理。

4、班主任应教育学生打扫教室卫生应注意安全,不登高,不碰撞灯头和电源插座,不得站在教室窗户外擦拭玻璃。

5、教师发现在教室内的学生发生争吵、伤害行为应予以立即制止。如有学生出现受伤现象,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医院相关部门,采取果断处理措施。

6、班主任教育学生放学后或全体学生离开教室应将教室前后门反锁,避免教室内发生学生财产丢失的现象。

7、不得允许学生在上课期间私自进入教师休息室内进行逗留、玩耍、充电等行为。

8、系部多媒体教室钥匙必须由专人管理,每位教师使用前必须先申请,根据上课情况确定是否允许使用。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是多媒体实训室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多媒体教室的日常用电安全、财产安全维护和管理。使用后必须对所有电源开关、窗户关闭,前后门全部反锁,并逐一检查才能离开。

二、校内实训室区域

1、系部负责制定校内实训室的使用规程和安全管理措施,负责实训室设施配备和实训材料的购买和补充,并监督和检查实训室的设施完好情况和实训材料的消耗情况。不得允许任何人以个人名义随意使用和消耗实训室设施和材料。

2、实训室钥匙管理和实训教师使用实行分开管理,系部专人负责管理实训室钥匙,负责监督实训室使用安全情况,对设施设备和原料的购入进行登记入册。实训教师使用实训室需要提前申请,使用后应将实训室钥匙交回系部。

3、实训教师是校内实训室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内实训设施的安全维护、卫生环境清扫,使用后应及时将各实训室电源全部关闭,对每个窗户关闭并对所有前后门进行反锁,并逐一检查。发现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系部和学院相关部门,以便及时处理。

4、实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使用校内实训设施,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和规程进行实习实训,防范漏电、触电、危险操作行为等意外伤害行为现象发生。

三、系部办公室区域

1、旅游管理系各办公室的教师是本办公室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办公室用电安全和财产安全等管理。

2、每位教师不得在办公室出现乱扯电线、使用大功率超负荷的电器等违反用电安全行为,离开办公室应将所有电源开关关闭。

3、在办公室无人的情况下,应将办公室窗户关闭和前后门进行反锁,并逐一检查,避免发生财产受到损害的安全事故。

4、每位教师发现本办公室存在安全隐患,并立即报告系部,系部根据情况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5、学生会办公室由负责学生管理的部门和领导作为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不得在乱扯电线和使用大功率超负荷的电器等违反用电安全行为。离开办公室应将所有电源开关关闭,不得出现电器在通电的情况下离开办公室。

以上是针对旅游管理系所有教学区域教学场所安全管理处理措施预案,请各位部门和教师遵照执行。

6.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六

【颁布单位】 国家旅游局

【颁布日期】 1993-4-15

【实施日期】 1993-4-15

【法规分类】 国家旅游局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法规名称】 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及时了解和妥善处理好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是指:

(1)造成海外旅游者人身重伤、死亡的事故;

(2)涉外旅游住宿、交通、游览、餐饮、娱乐、购物场所的重大火灾及其它恶性事故;

(3)造成其他经济损失严重的事故。

第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参加“中国旅游紧急救援协调机构”联络网的单位(以下简称“报告单位”),都有责任将重大旅游安全事故上报“中国旅游紧急救援协调机构”。

第四条 报告单位在接到旅游景区、饭店、交通途中或其他场合发生的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报告后,除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外,应同时以电传、电话或其他有效方式直接向“中国旅游紧急救援协调机构”报告事故发生的情况。

第五条 重大旅游安全事故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事故发生后的首次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发生的初步情况;

(3)事故接待单位及与事故有关的其他单位;

(4)报告人的姓名、单位和联系电话。

2.事故处理过程中的报告内容:

(1)伤亡情况及伤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国籍、团名、护照号码;

(2)事故处理的进展情况;

(3)对事故原因的分析;

(4)有关方面的反映和要求;

(5)其他需要请示或报告的事项。

3.事故处理结束后,报告单位需认真总结事故发生和处理的情况,并做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经过及处理;

(2)事故原因及责任;

(3)事故教训及今后防范措施;

(4)善后处理过程及赔偿情况;

(5)有关方面及事故家属的反映;

(6)事故遗留问题及其他。

第六条 中国旅游紧急救援协调机构在接到报告单位的报告应及时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并对所请示的问题做出答复。

第七条 “中国旅游紧急救援协调机构”设在国家旅游局综合司(电话:5138866—1623 传真:5122096 地址:北京建内大街甲九号邮政编码:100740)

7.旅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篇七

学术界对旅游型海岛安全的关注,是从海岛旅游地的环境容量开始的,而后由于海岛旅游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因此学者们开始从多 个视角来 研究海岛 旅游安全 问题: 1犯罪与旅游,如Albuquerque,K研究加勒 比海旅游安全主要在旅游度假区和城市中心的休闲区域,旅游者遭遇的安全问题以财产抢劫和诈骗为主[1];2海岛自然灾害(台风、海啸等)与旅游目的地重建[2,3];3海岛高风险旅游项目与旅游安全事故相关分析;4社会动乱、恐怖袭击等对海岛目的地形象的影响;5海岛旅游者及从业人员对旅游安全的感知与响应研究[4,5,6,7,8],如Sonmez等[4]研究发现,旅游态度、风险感知程度和收入对国际度假目的地形象有直接感知影响;6海岛旅游者的安全价值判别[8];7海岛旅游地自组织系统受外界干扰之后的恢复过程[9]。

总之,已有的研究较多从相关利益主体心理与行为、风险管理、安全成本与收益等视角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问题,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已有的研究缺乏中国的相关实际案例。基于此, 本研究选择海岛旅游开发较早,但受环境干扰较大的台湾澎湖列岛作为研究对象,从实地调研与游客感知的视角,分析其海岛旅游安全状况、存在原因, 并提出相关海岛安全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澎湖列岛旅游资源开发状况

1.1澎湖列岛概况

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距台湾省西海岸约48km,位置大致在23°12′N-23°47′N、119°19′E119°43′E。北至目斗屿,南及七美屿,西至花屿, 东及查某屿。总面积126.864 1km2。海岛属于火山岛,由玄武岩组成,环绕珊瑚礁,地势平坦, 大部分地形海拔在10~15m之间,最高的点(猫屿)海拔24m。澎湖列岛由90个小海岛组成,以澎湖、西屿、白沙三岛最大,澎湖与白沙岛间筑有石堤相连,低潮时可 以徒步通 过[10]。年均温在23℃,7月均温在28.3℃,2月均温在16.2℃;受季风影响,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风,风力强盛(风力在10 m/s的频率在56%以上),每年4—9月盛行夏季风,风速较小。受其影响澎湖旅游呈现明显的淡季(10月至次年3月)与旺季(4-9月)。

1.2澎湖旅游开发过程

根据商累仁[11]的调查与澎湖近30年的游客统计数据(图1),结合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把澎湖列岛的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日据时期-1960年), 澎湖列岛是中国大陆移民进入台湾岛的中转站之一,在日本统治时期也受到一定的开发,形成的聚落有马公市中央街、西屿街、二嵌村、望安乡等,有寺庙、安五营、石敢当、镇风塔等遗址。此外,还有传统居民捕鱼的生 产景观———菜田、蜂窝田、石沪等,战争遗址也不少,成为日后澎湖发展旅游的资源基础。

第二阶段,参与期(1960-1971年)。澎湖传统渔业资源退化,渔业产业衰退,观光取而代之。 从台湾主岛前往 观光人数 渐多,以团队组 织为主。为了应对本岛游客,台湾地方政府在澎湖交通局下成立 了观光科,协调旅游 发展。 这一时期,海岛基础设施开始完善,如1971年3月西屿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这一时期进出岛交 通工具以 大型轮渡 (载客620位) 为主。

第三阶段,发展期(1971-2000年)。大众旅游发展迅速,台湾地方 政府解除 岛屿军队 管制 (1981年),岛内航空 公司开通 到澎湖的 定期航班,外来游客剧增,各种旅游设施也大量增加,如到1990年,全岛拥有 旅行社17家,观光旅馆1家,一般旅馆51家,餐馆180家,传统珊瑚制作店35家,游览车18辆,游艇18家,全岛旅游收入占全岛GDP的19.48%。游客由原来的参观古迹、 浏览观光,到后来的风浪板、帆船、水上游艇、浮潜、拖曳伞等各项运动的体验。但是,与此同时, 负面效应也明显出现。海岛宁静的村落氛围被打破,噪声、汽车尾气、垃圾随时可见,小孩不敢独自在村落玩。1991年北金龙游艇事件(事故造成18人遇难,10人轻伤),加之,时有发生的海鲜中毒事件等,澎湖旅游目的地形象受到质疑。

第四阶段,停滞期(2000-2008年)。大众旅游受到重大挫折后,澎湖观光受到较大的影响, 如2002年华航空难,游客人数下降至38.4万; 2003年SARS影响,游客降至35.9万;2008年全球金融风波对澎湖旅游影响巨大。尽管这段时间,政府与民间开展各种节庆活动,发展文创事业,但是海岛旅游品质难有提升。

第五阶段,恢复时期(2009年至今)。台湾开放大陆自由行后,澎湖县政府及时拓展大陆来澎湖旅游市场,开展厦(门)金(门)澎(湖)马(祖)海上旅游专线,从大陆前往澎湖人数大量增加,澎湖旅游业呈现恢复发展。但旅游旺季飞机航线受较大的运力制约,海岛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飞机在马公机场坠毁,影响了当地旅游安全形象。

2澎湖旅游安全状况

2.1澎湖旅游安全事故概况

澎湖列岛具有 多元的环 境,强劲的东 北季风,丰富多样的水域活动,岛屿众多的特殊性,加上外来游客对 旅游安全 认知的不 足,警觉性不 够,游客在参与这些旅游活动时,常面临许多潜在危险,对游客安全造成极大的威 胁。据统计, 澎湖主要安全事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事故。在旅游活动各环节中,旅游交通安全事故是影响最大且发生频率最高的安全问题。澎湖地区从2000-2014年间发生重大飞行安全事故5起,其中与旅 游相关的 飞行事故 有2002年5月25日华航在澎湖上空解体,225人全部罹难;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飞机在澎湖马公机场坠毁,48人罹难,10人受伤,5名地面人员受伤。目前,80%的外来游客前往澎湖主要通过空中航线,旅游旺季一票难求,航空运输压力很大。澎湖地区2011-2013陆上交通安全事故每年发生800起以上,每年车祸死亡人数约30人。

水上运动游憩安全。澎湖水上运动内容丰富,包括有潜水、踏浪、帆船、垂钓、游泳、游艇、摩托艇等。但是由于海况复杂,外来游客在海上运动过程中常出现安全意外。澎湖每年海域意外事件近10起,死亡人数在7~10人。其中与海上旅游相关的意外伤亡事件是戏水、潜水、垂钓等引发的安全事故。

自然灾害。对澎湖旅游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旅游旺季(4-9月)发生的台风影响,以及澎湖海域复杂的海流影响。从2000-2013年间每年影响澎湖的台风有6.4个。台风一方面影响澎湖海上与岛陆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引发高海潮、塌方、泥石流等灾害,严重破坏海岛旅游基础设施。 此外,台风灾害 还影响飞 行安全, 2014年7月23日复兴航空飞机在澎湖的空难就与复杂的台风气流有关。

除此以外,社会治安、食品安全与卫生、疾病或人身伤害也影响旅游安全。自2008年澎湖开放两岸自 由行以来,刑事案件 的发生次 数在800~1 000起之间,其中盗窃事件平均每年发生166起。涉及旅游方面的盗窃类案件主要集中在人流较拥挤的地方,例如夜市、热闹的商业区等等。2000-2013年间澎湖食品卫生部门每年平均检测食品不合格次数在278次,其中2010年达898次之多。每年平均有390间营业场所受卫生管理部门限期整治。

总体而言,澎湖地区旅游安全受复杂的海岛环境影响,表现在进出岛交通安全与出游游览安全方面最为严重。旅游安全的核心与主体是游客,从游客对澎湖安全进行感知与评价,也可从另一个侧面来考察澎湖列岛的旅游安全问题。

2.2游客对澎湖旅游安全感知分析

2.2.1数据收集与整理

本问卷调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2012年4月1日至10日实施;第二次于2012年8月2日至8日实施。被调查者现场作答,当场回收。调查方式是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调查地点主要集中在澎湖列岛的三大岛屿:澎湖马公岛、白沙岛、西屿。样本选取对象为前来澎湖休闲旅游的游客,包括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外来游客包括中国大陆游客、台湾本岛游客、港澳游客和外国游客。本次调查 共发放250份调查问 卷,回收250分,其中有效 问卷194张,占回收问 卷的77.6%。

调查内容包括:1游客对澎湖列岛的旅游资源评价:澎湖列岛比较有吸引力的资源、澎湖列岛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2澎湖列岛旅游各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交通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住宿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饮食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景区游览活动中主要的安全隐患、旅游购物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娱乐项目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对旅游活动安全状况的总体评价。3旅游安全影响因素: 较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因素、澎湖列岛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哪些安全问题、澎湖列岛旅游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的行为。4游客基本情况:受访者类型、地域来源、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出游方式、在本地逗留时间、来本地旅游花费的金额、透过何种方式了解当地状况、是否出游会购买保险、出游时是否会购买保险、出游时是否会购买相关旅游安全设备、进入旅游消费场所,是否查看相关安全设施和路线。其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处理。

2.2.2调研结果

2.2.2.1受访者样本情况

本地居民占 调查数的36.1%,外来游客 占63.4%。由于本研究问卷的个人属性部分针对外来消费者访问。在消费者样本中的调查共涉及被访者124位,被调查对象男性占48.8% ,女性占51.2% ,男女性别比例适中。被受访者中,18~29岁占的比例为35.8%,30~39岁为34.1%,停留本岛的时间集中在2~3d,占51.2%。

出游的方式为与家人一起和与朋友一起分 别占有43.1%和35.8%,由此可知,澎湖列岛大部分的外来游客是以青、壮年为主的客群,而旅游方式大多为亲朋好友结伴或家庭出游的自助游。职业构成以企业员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样本量的32.5%和26.0%。游客的构成主要是台湾本岛居民,占受访者 样本56.9%。 另外,有37.4%的游客是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澎湖列岛的安全状况。

2.2.2.2海岛旅游资源评价

澎湖列岛旅游活动十分丰富,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海岛 “美食、海滩、运动、低碳”的旅游形 象。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对 “澎湖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回答时,“美丽的珊 瑚礁”“优质的沙 滩”“丰富的热带水果”和“丰富的海产品”等成为最受欢迎的前4项,说明澎湖有非常良好的海岛自然生态条件,且吸引海外旅游者来此进行生态旅游观光、体验。受访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是沙滩休闲娱乐与海底观光,其次是滨海美食与渔家生活体验。这说明政府推动的“美食、沙滩” 获得较多游客认同。但运动与低碳项目在本次调研中不太明显。这可能是调研过程中极大部分游客仍属于传统观光类型的大众游客。他们对运动与风险性较强的海上活动参与度不高。

2.2.2.3海岛旅游六要素安全感知

从受访者对澎湖列岛旅游安全总体评价来看,“游览安全”最受瞩目,占受访人数的91.2%; 其次是饮食安全 (31.4%)与进出岛的交通安全 (25.8%)。 娱乐安全 (16.5%)、住宿安全 (13.9%)、购物安全 (2.6%)等受访外 来旅游者 的感知不高。这反映受访者对澎湖开展的海岛海域观光体验活动的安全性仍有较多顾虑。此外,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也使外来旅游者担心在(夜市、美食等)旅游过程中受到影响。

(1)饮食安全。饮食安全是澎湖旅游受访者关注的第二大问题,其中,饮食场所的卫生状况 (39.2%)、食物油与海鲜的保质状况(39.2%)等是外来游客饮食消费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据统计,澎湖2010年食品安全检查不合格在2.15%, 2011年为2.50%,2012年为1.74%,2013年达到0.62%。显示澎湖县饮食安全卫生有较大的提升。其次,有些内陆来的客人由于水土不服, 在饮食过程中也有一些负面的反应。澎湖景区管理者应从中获得相关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 以维护消费者利益。

(2)旅游住宿。“卫生环境较差”“酒店安全警示标志不足”“酒店设施复杂、容易误用”和“酒店监控设施不 足”,都占到了30% 以上的比 例。 在实际走访过程中,确实也发现一些住宿场所设备较老旧,卫生条件难以保证。因此,澎湖景区管理局应当加强民宿等设施的安全考核,重点维护卫生设施,加强住宿场所的安全标志。

(3)交通安全。受访者普遍认为交通安全最大隐患是旅游者本身的安全意识水平与岛屿旅游过程中遇到的恶劣气候条件。旅游者对恶劣天气条件的忽视容易酝酿事故,如2002年12月16日高雄飞龙海钓船不顾冬季强大的季风影响, 前往澎湖西吉东 海域海钓,结果在途 中遭遇搁 浅,险象环生。2004年6月29日60余名高雄师生来到澎湖,冒着台风来临的危险,出海毕业旅行,结果在回航途中船只沉没,人员幸亏获救。

(4)景区游览安全。景区游览安全问题是受访者安全感知的首位问题。78.4% 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景区设施发生安全问题”,“突发自然灾害”(47.9%)则排名第二。澎湖开展的海上观光、运动体验项目,对安全防护设施与设备要求必 须具有较 高的质量 保证。 澎湖20042012年的海上运动事故中,由于当地设施设备不健全、安全标志不到位,导致旅游者失足落水、潜水溺水等事件,成为外来游客死亡较高的海上安全事故。突发自然灾害更是考验设施游览设备的安全程度。所以在景区安全管理中,应设立旅游安全重点区域,加强自然灾害、旅游旺季来临之前,设施设备的维护、更新与管理,以防万一。

(5)购物安全。购物安全在澎湖旅游者的感知中总体较弱,因为澎湖没有像台北、高雄等地发展大规模的购物旅游。此外,本地购物环境仍较规范,商家大都诚信经营。

(6)娱乐安全。澎湖旅游受访者对当地娱乐感知较为强烈的是“消防设施隐患”“缺乏卫生安全”。在娱乐场所中,由于消防线路设计不当或游客抽烟等,容易引发火灾。尽管受访游客对娱乐场所的色情、吸毒感知不强,但是卫生安全条件却成为受访者较为关注的领域。据统计,2012年澎湖有390间营业场所受卫生管理部门限期整治,其中有近30%为娱乐场所。

(7)安全总体感知。受访者对澎湖列岛旅游的总体感知方面,认为很安全的占9.8%,认为较安全的占61.3%,认为一般安全的占28.9%。对澎湖旅游安全有正面评价的占71.1%,这说明澎湖列岛在外来游客的心目中仍然是较为安全的旅游目的地。

3影响海岛安全的因素分析

根据郑向敏等[8]的观点,旅游安全成因与环境因素、设施设备及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旅游者安全意识与行为等息息相关。其中,受访者对旅游设施设备 与救援管 理认知最 高,达77.8% (其中,“设施设备维护不足”占33.3%、“缺乏足够的安全设施”占31.7%、“从业人员应急能力不足”占12.7%);环境因素 与前者比 重相当,占77.2% (其中台风、海洋等自 然条件影 响,占44.4%;治安与食 品安全等 社会环境 问题占32.8%);旅游者的安全感知与行为占55.0%。

3.1环境安全因素

如表1所示,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方面, 选择7个备选环境因素。受访者对澎湖文物资源保护与水体的保护评价最高。然而,在其他资源开发的领域却有不同程度的负面评价。特别是海岛民俗风情的过度商业化、沙滩退化、渔业资源的枯竭与退化等。当地居民反映原来供本地居民游 憩、小学生学 习的 (林投公园 等地)沙滩,现在也多了很多供外来旅游者游玩的旅游设施,旅游旺季更是影响居民的休闲生活。

3.2安全管理因素

3.2.1地方政府公共管理

海岛安全管理制度是澎湖列岛的公共事务, 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澎湖地方政府在这方面有较好的宣传工作与安全管理,在游客手册和澎湖县政府的官方网站上都有提醒游客注意的安全事项。不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居民都对政府在“制定旅游安全制度、条例”和“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宣传”等持正面的评价,但是只有2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组织公众、企业进行安全演练”,可见澎湖县政府、澎湖景区管委会要更多重视当地民众参与安全演习,扩大宣传效果。此外,从2013年开始受台湾地方政府离岛建设基金的压缩影响(从300亿台币缩减至60亿台币),澎湖海岛安全设施建设(港口、码头、大型渡海轮船更新等)受到波及。

3.2.2企业的安全管理

受访游客认为在旅游过程中,较容易导致安全问题的因素是“旅游设施维护管理不善”“缺乏足够的安全设施”及“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安全问题的处理能力”。在旅游旺季(4-9月),每个月平均有10万游客前来澎湖旅游,这对复杂多样的澎湖小海岛安全设施、旅游从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无疑是一大挑战。2014年7月23日发生的复兴航空飞机坠毁事件,尽管有天气突变的原因,但也有专家认为与飞行员疲劳驾驶有较大关系。此外,尽管澎湖县政府、澎湖景区管委会每年都有进行海上潜水、摩托艇等管理人员的证照考试,但是景区旅游安全日常运行过程中从业人员的安全考核缺乏监管,安全隐患仍时有发生。

3.3旅游者安全意识与行为

如表2所示,把旅游安全总体评价与受访者个人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受访者的安全总体感知与受访者的地区来源、文化程度、停留时间、旅游花费有 关,特别是与 旅游花费 强相关。 这与De Albuquerque1999年在加勒比海研究结果相吻合。现阶段以大陆游客为主体的游客群体,其安全感知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即旅游花费)。受访者文化程度与安全感知有关,体现在旅游过程中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较注意购买保险,注意安全设备的使用。

*表示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表示在 0.01 水平 (双侧)上显著相关.

与此同时,个人属性中的性 别、年龄、职业、 家庭收入、出游方式、了解安全状况、购买保险等因素与其安全总体感知无关。

4研究结论与讨论

(1)旅游安全是澎湖列岛旅游恢复的前提与基础,而目前海岛景区游览环节的安全管理是澎湖景区管委会必须重视的核心环节。澎湖列岛海岛众多,海域面积广大,海流复杂,天气状况多变,给海岛开展海上运动体验带来各种隐患。因此,游客对游览环节的安全感知,一方面要求澎湖景区管委会应当对各海域、各景区进行环境容量测定,根据游客量配备相应安全防护设施,培训景区与社区 救援人员,加强各语 种的安全 标志;另一方面,利用景区、饭店大型显示屏,手机公共网络平台,实时通报澎湖各大海域自然环境变化,澎湖周边台风、海啸、重大疾病、食品安全等灾害信 息的通报,增强旅游 安全信息 的透明度。

(2)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与旅游保险。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是游客,而游客的安全意识与行为影响海岛旅游安全的发展。澎湖旅游安全与游客经济状况、地方来源、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为此,必须重视外来游客的安全教育,凡进入澎湖列岛参与各项旅游活动,尤其是海上垂钓、潜水、滑翔的游客,必须进行身体条件安全评估,告知其澎湖复杂的海况,以及丰富海洋生物、美丽沙滩、洁净海水等隐藏的脆弱性。 引导游客参与对沙滩、传统民俗的保护,减少旅游与社区生 活的矛盾,促进澎湖 永续经营。 其次,要加强游客的安全成本感知,外来游客在澎湖旅游过程中必须购买人身保险,使游客能意识到自身的安全行为代价,增加不可逆因素产生后对旅游者、旅游企业的抗御能力。

(3)与我国台湾本岛以及内地建立区域海岛安全重大突发事故协作平台。台风、海啸、空难、 海难、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经济波动、人力资源不足等等,是每一个小海岛所面临的问题,澎湖列岛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只有10万人口、由90个岛屿组成的小海岛,面对重大的自然灾害, 以及突发性的海难、空难,其本身难以自救,必须仰赖台湾本岛以及内地的支持,才能得以解决。 为此,建议海峡两岸尽早建立台湾海峡海岛旅游突发事故应急机制,加强沟通与合作,完善海岛灾害救灾 物资储备 点,把灾害影 响降至最 低水平。

摘要:澎湖列岛是台湾海峡主要海岛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但受制于海岛环境影响,澎湖列岛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文章基于实地调查与游客的旅游安全感知,分析澎湖列岛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结果显示:澎湖列岛旅游的安全事故主要发生于交通安全事故和海上旅游活动事故,其中游客对旅游六要素的游览安全环节感知最强烈;澎湖列岛旅游安全与海岛本身的自然环境(灾害)有关,更与旅游管理者对游客的引导、设施设备的改善、安全管理从业的培养紧密相关;澎湖管理处与澎湖县政府要重视澎湖列岛环境信息发布,水上运动活动的组织安全,救援人才的培训与管理,强化游客岛屿旅游安全教育;积极构建澎湖列岛与我国台湾岛及内地海上突发事件协同救援平台。

8.旅游安全注意事项 篇八

2、贵重物品请放置酒店保险箱,如随身携带,注意保管,切勿离手。

3、出入酒店房间请随手关门,勿将衣物披在灯上或在床上抽烟,听到火警铃响,请由紧急出口迅速离开,切勿搭乘电梯。

4、搭乘快艇,漂流木筏,参加水上活动,请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并遵照工作人员的指导。

5、海边戏水,请勿超越安全警戒线,不熟悉水性者,切勿独自下水。

6、行程中或自由活动时若见有刺激性活动项目,身体状况不佳者请勿参加。患有心脏病、肺病、哮喘病、高血压者切忌从事水上、高空活动。

7、搭车时请勿任意更换座位,头、手勿伸出窗外,上下车时请注意来车方向以免发生危险。

8、搭乘缆车时,请依序上下,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9、行走雪地、陡峭山路,请小心谨慎。

10、团体旅行时不可擅自脱队,单独离队,请征得全陪导游同意,并随身携带当地所住宿饭店地址、电话,以免发生意外。

11、抵达景区游览前,紧记导游交代的集中地点、时间、所乘游览巴士车号。万一脱团,请于集中地点等候导游返回寻找。

12、外出旅行,注意身体健康。切勿吃生食、生海鲜、已剥皮的水果,光顾路边无牌照摊档,暴饮暴食。要多喝开水,多吃蔬果类,少抽烟,少喝酒。

13、夜间或自由活动时间自行外出,请告知全陪导游或团友,应特别注意安全。

14、切勿在公共场所露财,购物时也勿当众清数钞票。

上一篇:成都旅游文化地产策划下一篇:周工作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