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望月有感》注释和赏析(3篇)
1.白居易《望月有感》注释和赏析 篇一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 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①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②羁旅:犹漂泊。③寥落:冷落。④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⑤九秋:秋天。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两联写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像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3)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
(4)“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5)诗中的“干戈”和“吊影”的含义是什么? (2分)
(6)“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
2.望月有感白居易精选 篇二
我倚在阳台上,风儿轻轻柔柔地拂过我的发梢,牵动衣边,送来安详特有的清香,我忧郁着。 人动,影移,月相随。 圆月越升越高,她那银盘似的脸,流露着别异的笑容,一深一浅,一浅一深,有着淡定,高雅,脱俗的气质。月亮睁大眼睛,和蔼地望着高山与大厦,铃听着溪流与风吹树梢的声音。我的心境似乎与自然的景致融为一体了。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在那个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清净安详的境界中了。 多久未曾漫步于月下,多久未曾淋浴在它的清辉之下了,多久未曾拥有这份宁静与淡然了。我只记忆得小时候的夏天常常坐在长凉椅上,倚在爷爷奶奶的身旁了。而现在每天只是在忙碌于学习中,频频入耳的秒针快速飞奔的声音,与时间抢时间,与效率争着效率,每一下课,一抬头就是各科老师部置的堆积如山的作业。 今月曾经照古人,但在今人的眼中,月成了什么?暗淡了“月是故乡明”。如今的月似乎一种摆设,对于那些大老板,似乎更暗淡了月,更希望有更多的明月,赚更多的金钱,挌更多的客户。科学需要进步,但社会也需要内涵,人类的心灵更需要净化。而一个只有科学的社会不全是人类美好的生活。 此时,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了,只留下几颗星星在放哨。明天,月儿应该还会如此,我期待。
3.《望月有感》全文赏析 篇三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白居易《望月有感》注释和赏析】推荐阅读:
白居易《早兴》全诗赏析06-20
白居易古诗原文赏析12-18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12-22
白居易《长恨歌》全诗翻译赏析06-26
白居易《暮江吟》阅读答案及赏析09-18
白居易《问刘十九》赏析及翻译12-22
秋月,秋月白居易,秋月的意思,秋月赏析06-10
白居易《江楼宴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11-16
东归,东归白居易,东归的意思,东归赏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