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

2024-07-17

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精选12篇)

1.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 篇一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格里高尔,恐惧感

《变形记》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中, 卡夫卡描绘的主人公叫格里高尔, 他是一名旅行推销员。在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起床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当他想要从床上起来赶去上班时, 他发现他的身体根本不受控制。在格里高尔思考怎么办时, 门外的父亲、母亲、妹妹以及公司的协理先生都很着急, 拼命地催他开门, 但是在门打开之后, 每个人都惊呆了。从此以后, 格里高尔成为了全家人的负担。起初, 母亲和妹妹还能去照顾他, 可是时间长了之后, 尤其是格里高尔不断影响到家人的正常生活时, 全家人对他慢慢失去了耐心, 甚至都盼望着他能够消失。格里高尔也清楚家人的想法, 他也想摆脱这样的局面, 所以他有了杀死自己的愿望。在他死后, 全家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 开始了新的生活。

单纯地从《变形记》中的故事情节来看, 这无非是一部荒诞的小说。但是, 如果仔细分析这部小说, 特别是联系卡夫卡的人生经历来分析小说, 就不难发现, 格里高尔的生活状况和卡夫卡极其相似, 格里高尔俨然就是卡夫卡情感表达的一个寄托物, 格里高尔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体验和心理感受正是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体验的反映。而在格里高尔所表现出的情感中, 尤为突出的是恐惧感。所以在本文中, 笔者主要根据卡夫卡的人生经历来与文中的格里高尔作比较, 从而解读卡夫卡的恐惧感。

一.家庭成员所造成的恐惧感

在《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变形之后, 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大惊失色, 他惹怒了父亲, 导致母亲晕倒, 使得妹妹痛苦, 这让他十分地悲哀。而在格里高尔变形后, 他的家人逐渐地厌恶他, 想着他消失, 这使得格里高尔十分恐惧, 陷入了绝望的境地, 最后在饥饿与病痛中死去了。虽然家庭成员都造成了格里高尔的恐惧,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给他的恐惧都一样, 这些不一样的恐惧感都是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有所体验的。因此, 在分析格里高尔的家庭成员给他造成的恐惧感时, 能找出卡夫卡对于他自己家庭成员的恐惧感。

(一) 父亲造成的恐惧感

格里高尔变形之后, 第一个让他产生恐惧感的人物是他的父亲。在变形的那天早晨, 格里高尔费尽力气把门打开, 爬到了他的房间外, 这个时候, 母亲和协理先生被他吓到了。只有他的父亲还算是镇定的, 握紧拳头, 露出一脸敌意, 恨不得立刻把他赶回房间。父亲急切地跺着脚, 而且越跺越厉害, 像一个发狂的野兽似的发出啾啾声, 逼着格里高尔回到房间里去。而且还拿他手中的手杖作为威胁格里高尔的工具, 让格里高尔感到那根手杖随时会给他致命的一击, 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真正地用手杖打他, 而还选择用手把格里高尔猛地一把推到房间里去, 这让格里高尔受了不小的伤, 给格里高尔造成了极大的恐惧, 尤其是那根在他父亲手中挥舞的手杖让他感到十分地无助。其实, 格里高尔父亲使用的手杖, 正是卡夫卡的父亲经常使用的皮带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 卡夫卡的父亲经常在责骂卡夫卡时使用到他的皮带, 但并不是真正地用皮带去抽打他, 而是大声地吼叫, 急匆匆地解下皮带, 把他放在椅背上随时准备使用, 这对卡夫卡来说, 比打他更可怕, 他终生都会受到这种场景的折磨。卡夫卡的父亲所采取的使用皮带的威吓比真正的打卡夫卡所造成的效果更加强烈, 这种有机会到来的鞭打场景让卡夫卡一直历历在目。在童年时期, 父亲的威吓让卡夫卡十分恐惧, 而且不限于这种使用皮带的威吓。在1919年时, 卡夫卡写给父亲的信中这样说道:“您用威胁助长骂人的气势, 这个滋味我也曾经领教过。譬如你说:‘我会把你像一条鱼一样撕成碎片!’尽管我心里明白, 这话是说说而已, 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但听了之后毛骨悚然。”[1]这种言语上的威吓也给卡夫卡的心里留下了阴影。而且卡夫卡父亲给他所带来的这种恐惧并没有因为卡夫卡长大成人之后而消除, 反而伴随着他的一生, 在他成年之后, 他还时常回忆这段恐惧。

格里高尔变形之后, 有三次爬出房门的经历, 第一次就是在变形那天早上。第二次爬出房门是为了他的母亲。在母亲被格里高尔吓晕后, 他也想帮着妹妹去照顾一下母亲, 所以他爬出了房门。但这次爬出房门给他造成了致命伤, 由于父亲的不理解, 所以拿苹果砸他, 其中一个苹果重重地击中了格里高尔的后背, 而且陷进去了, 这使得他受了重伤。在父亲用苹果不断地砸格里高尔的时候, 他的母亲已经从昏迷中醒过来了, 所以她求自己的丈夫饶格里高尔一命。这个场景, 在卡夫卡的记忆中也是磨灭不去的, 卡夫卡的童年时代中, 每次在父亲责骂他的时候, 母亲都会出面解救格里高尔, 这种解救只是让卡夫卡的身体得到了解脱, 而并没有让他的心灵得到解脱。表面上看来是母亲让他免受惩罚, 可在幼小的卡夫卡眼里, 这是因为父亲的仁慈, 他才保住了小命, 把这个当成了父亲给予的一种恩赐。因此, 父亲在心中的地位更加地伟大, 而对父亲的恐惧感越发强烈。卡夫卡感到自己在任何一方面都对父亲有着恐惧, 哪怕是在一件细小的事情上, 他对自己的行为完全丧失了信心, 总是动摇不定, 犹豫不决。而且卡夫卡在以后的生活中, 害怕挑战父亲的这种伟大地位, 甚至在考虑结婚问题时, 他还害怕结婚之后他有了一个家庭, 而这样的地位是和父亲平起平坐的, 这诚然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在《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这前两次怕出房门之后, 都受到了父亲的伤害。他父亲在这两次对他的伤害时, 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根本不顾格里高尔的处境和辩解, 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去伤害格里高尔。这个场景在卡夫卡的生活中也时常出现, 使得他十分的恐惧。卡夫卡的父亲在生活中追求绝对的权威, 而这种权威是靠专横跋扈来实现的, 他总是做出种种严格的规定, 要求别人去遵守。在卡夫卡父亲的商店中, 父亲经常因为店员不按规定摆放货物而大发雷霆, 根本不听店员合理的解释。这样的发脾气虽然没有直接作用在卡夫卡的身上, 但是卡夫卡觉得父亲对其他人的这种责骂也是针对他的。因此, 这也给卡夫卡带来了很大的恐惧。

(二) 母亲造成的恐惧感

在《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的母亲对他的态度是摇摆不定的。在格里高尔变形的初期, 他的母亲虽然对他有所惧怕, 但对他还是很好的。过了一段时间, 当格里高尔的妹妹想把他房间里的家具移动时, 他的母亲还想着不要移动任何东西, 而应该保持房间的原状。这样, 当格里高尔康复回到他们中间时, 看到的还是原来的东西, 这样格里高尔能很好地忘掉他所经历的这段痛苦历程。这很好地表现出了格里高尔母亲在他变形的初期对他的关心和期望。在格里高尔第二次爬出房门时, 他的母亲被他吓晕了过去, 这时的格里高尔被父亲用苹果砸。在他的母亲醒过来后, 立刻去救他, 请求他的父亲放过他。在这个地方, 格里高尔的母亲对他那种恐惧但是十分关爱的情感表现得尤为突出。但是到了后来, 母亲的立场变得不再那么坚定, 对格里高尔的态度倒向了他的父亲那一边, 也变得对格里高尔没有耐心, 希望格里高尔消失, 这无疑让格里高尔最后一丝对家人理解他的希望化为了泡影, 而使得他十分恐惧。

在《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母亲的态度变化是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体验的。在现实生活中, 卡夫卡母亲对他态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母亲的立场不坚定, 他母亲是一个中立者的形象, 但又不完全中立, 有时会偏向一边。在父亲粗暴地对待儿子的时候, 她有时会设法保护儿子, 为儿子说情, 尤其是当父亲不在跟前的时候, 她会以特别亲热的态度来对待儿子, 想对儿子做一些补偿, 但是“她从来不会为了保护儿子而站在反对丈夫的立场上”[2]。这可以用一个例子说明, 当卡夫卡在父亲所办的工厂中投资时, 最初他是很高兴的, 因为如果工厂的投资能给他带来丰厚回报的话, 他就不用去保险公司工作, 这样有足够的时间投入他的写作中去。但是事与愿违, 由于工厂经营的需要, 妹夫必须出差, 所以卡夫卡不得不去照看工厂, 这浪费了他大量的时间。而且这还得不到父亲的理解, 他经常责备格里高尔对工厂的关心不够, 这时母亲也站在父亲那边责备他。这无疑加深了卡夫卡的痛苦, 在这种痛苦不断增强时, 卡夫卡甚至想到了自杀。这个念头被他母亲知道后, 她非常不安, 因为她的确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但是, 她又不能完全站在儿子这一边, 让儿子过他想要的生活, 因为“她首先要忠诚的, 总是她的丈夫”[3]。她只能是一边让丈夫相信卡夫卡在工厂认真地履行他的职责, 一边又悄悄地雇佣别人来从事这个工作。这很显然, 卡夫卡感受到了母亲立场的不坚定, 他感到母亲给予他的这种爱是不光彩的。卡夫卡母亲对他的爱很多时候都是在暗中给予的, 这无疑给卡夫卡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 让他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小偷一样, 这使得他十分恐惧。这样的事情在卡夫卡一生中发生了很多, 因此, 母亲也给卡夫卡造成了很强的恐惧感。

(三) 妹妹造成的恐惧感

在《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的妹妹与他的关系最好, 在格里高尔变形之后, 妹妹每天悄悄地在没人的时候为他准备食物, 踮起脚尖把食物放在房门口, 然后退出去, 等格里高尔自己来吃。格里高尔吃完食物之后, 可以继续他天马行空的想象, 而他的妹妹会来收拾餐具。除了吃饭这段时间外, 他和妹妹的生活是互不影响的。在妹妹喂养格里高尔的这段时间中, 格里高尔也充分为妹妹考虑, 在妹妹进他的房间时, 他怕吓到妹妹, 就会躲到沙发底下, 他也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妹妹, 因此才有了他第三次爬出房门的经历。但是, 这次的爬出房门的举动显然突破了妹妹对他的忍耐极限, 妹妹也嫌弃他了。她也不能理解哥哥了, 希望他早点消失, 她对父母亲说:“我们一定要设法摆脱他。我们已经尽了我们的一切能力, 想尽办法照料它, 容忍它, 我想, 谁也不能对我们有丝毫的责难。”[4]这段谈话被格里高尔听到了, 这无疑让格里高尔十分痛苦, 因为再也没有人能理解他、喂养他了。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后, 每天惶恐不安, 他最怕的就是被家人抛弃, 所以他渴望去亲近家人, 但是他又怕受到家人的伤害, 这种恐惧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因此, 当妹妹和家人商量摆脱他时, 他的恐惧被推向了极致, 只能悲哀地死去。

小说中格里高尔的妹妹就是现实生活中卡夫卡最小的妹妹奥特拉的翻版。格里高尔的妹妹对音乐有着天赋, 而现实生活中卡夫卡妹妹对于音乐也有着很好的天赋。格里高尔妹妹对于格里高尔的态度一直很好, 但是到了最后还是选择了抛弃格里高尔, 站在了父亲的一边。在现实生活中, 卡夫卡的妹妹奥特拉对他也一直很好, 奥特拉比卡夫卡小9岁, 她是卡夫卡在布拉格最好的朋友, “在卡夫卡最艰难、最痛苦的时候, 奥特拉总是给他提供最无私、不求任何回报的帮助”。[5]但是到了后来的“工厂风波”之后, 妹妹却没有站在他的那一边, 而是对他怀有巨大的不理解。这次的不理解, 让卡夫卡十分痛苦, 他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妹妹的离他而去, 让卡夫卡觉得他在家里面的生活更加地孤独与陌生, 由此, 对于妹妹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

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后, 每天不用工作了, 他要做的是待在他的房间里面干他喜欢的事情, 或是倒挂在天花板上思考, 或是依靠在窗户边看街道上的风景, 而每天和外界的联系就是靠妹妹来送饭给他吃。其实, 这种生活方式是卡夫卡极其向往的, 在创作这篇小说之后,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卡夫卡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女友菲利斯, 这封信中他提到:“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 饭由人送来, 放在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 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 将是我唯一一次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边, 深思着细嚼慢咽, 紧接着又马上开始写作”。[6]这种卡夫卡想要的生活方式与格里高尔接受他的妹妹喂养的生活, 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而且由这还可以看出, 《变形记》中妹妹的形象, 参入了一些卡夫卡对妻子的要求, 他希望他的妻子能够全面理解他, 当然包括了理解他的这种生活方式, 要给予他极大的支持, 这样他才能有时间和力量去进行他喜爱的文学创作。但是, 这种理解需要极大的耐性, 一旦放弃, 卡夫卡的写作便不能进行下去, 因为生存都不能保证了, 还有什么资格去创作呢。这正像格里高尔的妹妹放弃了喂养格里高尔之后, 他也就真正地活不下去了。当然, 这种理想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看作是卡夫卡两次与菲利斯订婚, 却没有和她结婚的原因之一。他认为他结婚之后要担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而本来他的能力就有限, 他还在思想中有着种种自我贬低的想法, 他把菲利斯看得高不可攀。而且他觉得要想菲利斯真正接受他这样的生活, 也是十分困难的, 同时他还害怕结婚之后, 菲利斯会影响到他现有的这种还能写作的生活。这无疑使得卡夫卡对于婚姻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

二.社会生活造成的恐惧感

《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前是一名旅行推销员, 每天过着劳累的生活, 早出晚归, 在外奔波, 吃着劣质的食物。他对这份工作十分不满意, 但是不得不干下去, 因为他父母欠了老板的钱。而且在这种不自由的生活中, 格里高尔还要面对老板高高在上, 目中无人的态度, 协理先生仗势欺人的丑陋嘴脸。在社会生活中, 虽然格里高尔对他的工作是不满意的, 但是迫于一些压力, 他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工作, 这使得他每天的生活都是一种煎熬。

格里高尔对工作的不满意态度其实在卡夫卡的身上也可以发现, 只是他们不满意自己工作的原因不同。卡夫卡在1907年开始在一家意大利人开的保险公司的布拉格分公司上班, 这是他的第一份职业。保险公司的工作虽然不十分紧张, 但从早到晚, 职员们很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 这使卡夫卡感到不自在。所以, 他一直想着能找一份每天下午两三点钟就下班的工作, 这样他能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来进行他喜欢的文学创作。所以后来他换了一家公司上班, 这家公司使得卡夫卡实现了在两三点钟下班的愿望。但是, 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时候, 卡夫卡家庭的事务变得多了起来, 他不得不一边处理公司的事务, 一边处理家庭的事务, 一边还要抓紧时间写点东西, 这使得他感到写作难以进行下去, 创作灵感也接近枯竭。而且这时候, 他的好友布罗德在创作上也有了一些成就, 这使得他更加苦恼, 但是他又很少将自己的心思告诉别人, 所以这种苦恼藏在心里之后让卡夫产生了对于写作前途的无望看法。他觉得他在保险公司的工作消耗了他的大部分能量, 使他无法在写作中寻求真正的生活。他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却将时间、精力浪费在痛苦的、无益的自我折磨和延宕之中。这也成为他在实现创作突破之前所面临的精神危机, 而这个精神危机直接使他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感。这样的生活一直困扰着卡夫卡, 使得“卡夫卡一辈子都处在工作和创作、家庭义务和个人理想的矛盾冲突之中”。[7]

三.怎样解决现状造成的恐惧感

《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在变形初期, 为了解决家人害怕他的现状, 他只能不断地躲藏, 避开家人的视线范围。而在后来家人提出抛弃他的谈话被他听到之后, 他为了解决家人讨厌他的现状, 也希望自己能够早一点死去。虽然这是格里高尔面临现状的无奈之举, 但是他这种想通过逃避来解决现状的方法和卡夫卡极其相似。

在现实生活中, 卡夫卡和格里高尔一样面对着很多困境。不管是童年时上学带来的困境, 还是长大之后的工作困境、婚姻困境, 这些困境都给卡夫卡带来了不小的恐惧感,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 他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逃避。而逃避的途径往往使得他更加恐惧。例如在卡夫卡的父亲责备他不关心工厂的时候, 他没有作出辩解, 只是在心里面想其实工厂的事情已经浪费了他大量的时间, 而且越来越限制了他的自由, 因此他在日记中谈到他有从窗口跳出去的冲动。而过了一段时间, 家人又责备他, 而就连他最小的妹妹也责备他, 这令他十分痛苦, 但是他还是没有去和家人谈一谈他的苦恼, 而是把痛苦藏在自己的心里。因此, 他又有了自杀的念头。而这样自杀的念头看似能使卡夫卡摆脱现在的困境, 但是卡夫卡自己心里面对自杀又十分地恐惧, 他不知道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不过, 这个念头还是能在心里面使卡夫卡感到一丝慰藉和高兴。卡夫卡自己也承认:“使他高兴的特别是他的恐惧。”但是, 卡夫卡在想着退避世俗时, 反而使得世俗给他的压力更加增强了, 所以, 怎样去解决现状给卡夫卡造成了与日俱增的恐惧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经历其实就是卡夫卡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真实写照。格里高尔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有着不小的恐惧感, 这些都可以在卡夫卡身上找到完美的契合点。纵观卡夫卡的一生, 从小生活在像暴君一样的父亲的种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下, 使得他生性怯懦, 性格内向, 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选择一味地逃避与自责, 甚至连对于结婚这样的事情都充满了恐惧感。而正是因为卡夫卡这种带着恐惧感的创作, 使得他的作品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和味道。

参考文献

[1][奥]卡夫卡著张荣昌译:《致父亲:天才卡夫卡成长的怕与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第28页.

[2]谢天振主编:《城堡里迷惘的求索:卡夫卡传》,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12月第1版, 第6页.

[3]曾艳兵:《卡夫卡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版, 第187页.

[4][奥]卡夫卡著叶婷芳选编:《卡夫卡读本》, 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第36页.

[5]曾艳兵:《卡夫卡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版, 第187页.

[6][奥]卡夫卡著叶婷芳选编:《卡夫卡读本》, 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第257页.

2.卡夫卡:变形的人生 篇二

最近,“下班沉默症”再度被媒体提及。根据《楚天金报》报道,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患有不同程度的“下班沉默症”。表现为下班后疲惫不堪,连一句话都不愿多说;家庭聚会面无表情;家务活却爱理不理……

透视“下班沉默症”的面孔,我们仿佛看到了卡夫卡小说《变形记》里“格里高尔”的影子——那个变身甲虫可怜的生活奴隶。背负着生活重压的格里高尔变形成了甲虫,但是生活的悲凉、凄苦甚至绝望,却如梦魇,挥之不去……

《变形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他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请不要碰触我的孤独”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是卡夫卡那篇著名的小说《变形记》的开头。

1912年11月17日,一个星期日的早上,他构思了这个震惊20世纪文坛的小故事。他在日记中这样描绘了当时创作的情景:“我是躺在床上在痛苦中想起来的,它深深地压迫着我。”“我刚坐下,就带着无限的渴望倾注全力写我昨天写的小说,却明显地感到各种不安的刺激。”

卡夫卡,一个被虫的经验压迫着的人,如海妖般的阴森、木讷,他本能地蜷缩起来,睁大抑郁的眼睛,惊诧地望着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一层层被盘剥的是生活的表象,它们似断了线的纸鸢,扑朔飞扬。

犹如《城堡》中的K避开光线,钻进地底下的鼹鼠窝的甬道里,卡夫卡也“像一只受惊的小动物,自掘一条蜿蜒的甬道,以遁避世俗的伤害”。

1911年,卡夫卡在一则日记中写道:“我的名字叫卡夫卡,这是希伯来语,它的意思是穴鸟。”有人将卡夫卡形象地概括为“地窖中的穴鸟”。卡夫卡与他的作品一样成了一种象征。他的一生几乎没有迈出过那个使他自生自灭的布拉格德意志人的居住区。

在给未婚妻费丽丝的信中,他这样设想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经常想,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呆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地窖很远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远离生活,与世隔绝,卡夫卡对孤独心醉神迷。这种俨然不可侵犯的决心源于他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原罪感与近乎神经质的恐怖。

卡夫卡的一生涂满了两个字:畏惧。“青春的荒唐,对青春的畏惧,对荒唐的畏惧,对非人生活的无意识的增长的畏惧。”他永远是一个站在被告席上等待判决的犯人,犹疑与惊惶的情绪死死地攀附着他。

童年时的照片上,他目光中充满惹人怜爱的惶恐与悲切。学生时代,他是个离群索居的冷漠的小孩。他的同学说:“他四周总有一堵玻璃墙壁……他一直与大家保持着距离,格格不入。他默默的亲切的微笑给自己打开了世界,但他又把自己关在时间外面。”

他曾试图与他人建立一种真挚的温情的关系,建立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父子关系、男女关系、兄妹关系乃至人神关系,但他无疑是个失败者。“我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而又难以称心如意的人……我与家人在一起,比和一个陌生人在一起还要陌生。”

在他看来,人本性中的阴郁与冷漠最终导致人与人之间是无法沟通的。在实际生活中,他只有以退为守、激烈地排斥第二者,才能在孤寂中完整自主地拥有自我。两个人在一起时,他觉得比一个人时更孤单。

他在漫长的孤寂中忍耐,不允许别人碰触他的孤独。

【深度谈】

《变形记》故事是荒诞的,人不会变成有思想的甲虫。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审视生活,似乎四处闪现着格里高尔的影子。“下班沉默症”,不过是另一出生活的“变形记”罢了。死灰般的沉默,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尚未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生活在现实的挤压中改变着,人形的皮囊里面,包裹着一个比甲虫更怪异、更扭曲的物种。

卡夫卡说“我在自己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而这些“下班沉默症”患者们,又何尝不是家里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在人性和人格被焦虑压抑的时代,每天都上演着“变形”的痛楚和悲哀,这种悲哀,没人能够理解,也无处释放。灵魂无法彼此共鸣,关系再亲密亦难免形如路人,只能任由它在灵魂深处扭曲、压迫和冲撞。在失去自我和寻找本我的纠缠中,渐渐模糊了人本该有的模样……

喧嚣热闹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小时代。但变形的生活,却无情地摧毁了这种幻想。我们没有变成甲虫,却无法摆脱格里高尔的悲伤,生活在重负里挤压变形,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如果,你也有着同样的境遇,照照镜子,或许你便能够隐约看见一只蜷缩在沙发上的甲虫。它沉默着,却挣扎着,它想成为注目的焦点,却注定只能忍受命运的冷落。

【别处·精彩】

那个谜一样的卡夫卡

卡夫卡,在《变形记》里,你用如此荒诞的想象,想表达什么呢?生于战争年代的你,是否如你笔下的格里高尔一样,有着被世人抛弃的孤独感与无助感?生于犹太家庭的你,为何多次订婚却终生未娶?为何在四十一岁便死于可怕的肺痨?才华横溢的你,为何一直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甚至要求好友在你死后焚烧掉你所有的作品?《变形记》是一个谜,而卡夫卡,你本身更是一个谜,一个永远无解的谜。你用明净的文笔和诡异的想象,书写着你对这个社会的独到见解。

很多人说你的文字很阴暗,我却不这么认为。生活于一战期间的你,一生都活在痛苦与孤独中。萧条的经济,腐败的政府,困苦的人民,水深火热的战争,一切的一切都使你过早地体味了人世的悲凉。看惯了人世悲凉的你,是否真的看透了尘世呢?从你的《变形记》中,我讀出了另一个你,那是一个拥有预知的你,一个渴望温暖的你。

格里高尔最终死去了,但这对于格里高尔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至少,格里高尔是带着对亲人最真挚的爱死去的。他没有恨过任何一个亲人。在他慢慢闭上双眼的那刻,一定是幸福的吧?而《变形记》中人们的冷漠,社会现实的残酷,是你对今后社会发展的深切担忧。

卡夫卡,你用你的《变形记》,呼唤着人们隐藏起来的爱;你用你的文字,警示着冷漠的人们,再这样下去,我们和异化的非人类就没有什么区别了。格里高尔的悲剧,正是我们全人类的悲剧!

是啊,我们丢掉什么,也不能丢掉我们的人性。

3.卡夫卡《变形记》英语读后感 篇三

The Metamorphosis, written in 1912, is one of Kafka’s masterpieces. It talks about Gregor Samsa. One morning, when he woke up, he found himself transformed into a gigantic insect. At first, his parents and sister were filled with compassion and they cared for him. But at last, they regarded him as a burden, leaving him alone. In the end, he died in loneliness quietly.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Metamorphosis is the immortal classic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First of all, the tragedy of Gregor Samsa is just the epitome of Kafka himself. In his whole life, he lived just like an insect. He can’t realize his dream because of the poor situation, and he didn’t have possession of love. So he thought he was small and had no confidence. While in his work, The Metamorphosis, Gregor Samsa might be a kind of distorted hopelessness. He was a giant created by a lifelong loneliness. So we can see a picture of Kafka.

Besides, Kafka expressed his accusation the distorted values of people and questioned the human nature. Gregor Samsa once supported his family, but when he transformed into an insert, his family started to disgust him with the time going, and even detest him in the end, hoping that he could die earlier with a disdainful eyes. How selfish、indifferent and cruel they are!

Lastly, Kafka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ociety. In the early 21 century, the World War 1 happened. The inhumanity and slaughter can be seen everywhere. Money worship as well as the labor press is the source of distorted humanity and values of people. So The Metamorphosis can reflect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4.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800字 篇四

卡夫卡在《变形记》里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年轻的推销员格里高尔是家中惟一经济来源,每天过着繁忙、压抑的生活;父母和妹妹都很疼爱他。结果他在一夜好梦结束之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全家都因此惶恐。并且格里高尔也因为这一奇怪的遭遇,经历了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的现实,虽然他的母亲和妹妹都试图用剩余的一丝对他的爱来照顾他,但是还是被他那可怕的样子所疏远,而他父亲更是对他深恶痛绝,屡次攻击他,伤害他,并在最终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我想,也许格里高尔的离去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否则,生活在这个被异化了的世界,留给他的也只会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被社会压的喘不过气的他,在这个恐怖的社会只会承受更多的折磨。

也许你会说这个故事实在是太过荒诞,但是荒诞的背后是社会的现实,现在,人们都被物质世界冲昏了头脑,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地破坏我们的世界,沙尘暴的侵袭,荒漠化的逐渐扩大,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人类正用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的将这种卡夫卡式的无奈、痛苦、忧郁延续,这种感觉并没有因为文明的日趋完善,反而愈加严重。

我们应该感谢卡夫卡,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是这种对利益的追逐在这样扩张下去,或许故事真的有可能变成现实,这样,我们的家园会变成什么样子,醒悟吧,人们,让我们重新呼唤我们的精神世界,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希望卡夫卡的《变形记》可以呼唤起我们的心灵,唤起我们的良知

5.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 篇五

刚看到开头,我以为格里高尔会非常惊恐,看着自己的手脚不知所措,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第一个担心的竟然是不能准时上班老板会怎样说自己,因为自己出生在一个不富裕家庭,就把这个家庭给自己的负担捆绑在自己身上,在心里已经形成了那种理所当然的思想

至于格里高尔的家人,他的爸爸,从这个事件开始到结束似乎从来没有关心过他儿子的生死,一次因为他从自己的房间出来了就想把他打死,想象着那个深深地被父亲砸在地陷在身体里的苹果,我想说是有多么深的仇恨。他的妈妈也是抱着既担心又害怕的心理,默默的关注儿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格里高尔没有一丝变回来的迹象,家庭经济的危机,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达成了共识‘他现在只是一个会拖累我们的令人恶心丑陋的虫子。

哦,对了,还有她的妹妹,这个对格里高尔来说以天使形象出现的女孩儿,以文中描述,好像也就他和哥哥最亲近,他的哥哥也很疼爱她,我也始终相信结局会是由他妹妹做的一些努力而使格里高儿恢复了人形,只是确实没想到提出要赶出这个’大甲虫‘的会是她。

该怎么说呢,也许只能说是人们对于生活对于人性逐渐麻木,就像她的妹妹,失去了本来的善良和天真,变成只为自己利益考虑的人,其实他们一家人最后变成这样,也有那几个租客的帮助,他们一家恭恭敬敬的待他们,最后他们找格里高尔的借口,一分不拿钱也没有给他们,这毕竟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是一笔很重要的收入,这也让这一家人对格尔高里更加厌恶,最后心力交瘁的一家人终于下了那个酝酿很久只是碍于情面都没说出来的决定。

而这时候老妈子带来的的格里高尔已经死了她已经把他清理出去了的消息,着实让他们高兴了一番,本来还在为谁出面为难,这下他们心里都轻松了。

毕竟格里高尔为这个家尽心尽力过。只是自己也没想到会落得这么个下场吧。命运弄人,只怪他太倒霉,却也看清了身边的人,付出的代价挺大的。不知道应该说人性的丑陋还是命运的强大。可怜的人只能卑微的活着吧。

最后的结局是由于没有了高尔格里这个负担,也许是没了心里的负担。他们一家人生活条件好了起来,快乐幸福的生活着。

6.卡夫卡《变形记》赏析 篇六

《变形记》中家庭模式的变化主要是从主干家庭变到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指“由两代或两代以上组成,每代人中至多有一对夫妻,中间无断代并且夫妻均健在的家庭”1,在《变形记》中,虽然格里高还没有结婚,和主干家庭的概念不完全相符,但因为他已经成了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撑,不再是由父母抚养的孩子,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将他的家庭归入主干家庭这种类型。核心家庭指“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2,在《变形记》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由格里高的父母和他的妹妹组成的这种家庭。

这两种家庭模式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核心功能不同。“(主干家庭)人们组织家庭的目的在于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3,它的核心功能是生产功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主要是经济关系”4。而在现代城市社会中,“缔结婚姻、组织家庭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男女之间感情和生理上的需要”5,“核心功能是感情满足功能”6。从它们的核心功能便可看出,与主干家庭相适应的是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需要一家人共同合作。而核心家庭则与现代城市社会的生产方式相适应。《变形记》中,格里高的家庭不幸便在于家庭模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错位。

从这个视角来看《变形记》,我们会发现《变形记》呈现的就是一个家庭模式变化的过程,在变化中不断适应社会生产方式,使家庭成员由经济关系转向情感关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充满了痛苦和牺牲的。

变形的经济关系

我们可以把《变形记》这篇小说大概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格里高变成甲虫到他的家人接受了这一变故,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格里高在这个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第二部分则是他的家人寻求改变的过程;第三部分是格里高死后,他家庭的状况。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过,主干家庭的家庭成员是一种基于合作的经济关系,而格里高的家庭,成员之间虽然还有很强的经济关系,但在现代城市社会中,却没了合作的基础,这种变形使得经济关系变成了全家人对格里高一个人的依赖。在小说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格里高变成甲虫之前他的家庭的状况。父亲失业,一家人都由格里高供养。在这种状况下,格里高是没有自我的,他只是“家庭”这一组织的一部分,像一个拖着太大壳的蜗牛。变成甲虫后,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他只在意家人和公司。这种自愿承担的重负加上科层制的公司施加给他的工作压力,使他在某一天早晨变成了一只甲虫,不堪重负的身体失控了,他成了家庭模式与社会生产方式失调的承担者。

家庭的转变

小说第二部分,上述那种失调造成的不幸依旧压着这个家,格里高成了家庭的负担。他们一方面承担着对变异了的亲人的复杂心情,一方面开始了并非自觉的痛苦转型。这是一个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生产方式的过程,也是一个去除家庭成员之间经济关系的过程。

首先是他的家人们开始进入这个现代社会。他父亲找到了一份侍者的工作,母亲开始帮模特公司缝制高级内衣,妹妹有了一个当售货员的工作,房子也租给了三个房客。这意味着他们原来生活方式的瓦解,最具代表性的是客厅被房客占据,这一转变意味着现代社会的商业侵入并改变着这个家庭。其次是去除经济关系的过程,也就是抛弃“甲虫”格里高,他的处境越来越差,格里高就这样走向了生命尽头。

这本应该是家庭转变过程中最艰难,最悲痛,也最不可能实施的过程,但因为小说“甲虫”这一非人形象,使得格里高既失去了转变的可能,也减轻了抛弃过程的悲痛。随着“甲虫”格里高的死去,这个家庭完成了这次痛苦的转型。

转变之后

这个家庭转变成了完全的核心家庭,他们重新收获了幸福。处理完甲虫尸体后,他们感到格外轻松,出去放松时还开始打算给妹妹找一个对象。

虽然小说中通过“代表人”也表现了科层制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异化,但笔者认为这不足以成为小说整个悲剧的根本原因。人类学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他们认为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是一种自洽的、社会成员普遍适应的文化,便是合理的。从小说的结尾我们也看得出,科层制的商业社会并没有那么不堪。所以悲剧的根源在于社会各层面的失调,在于主干家庭和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家庭合作获取生存资料的基础,如果仍然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便会使这种关系变形,最终导致悲剧。

摘要:本文主要从家庭模式和功能转变的角度来解读《变形记》中格里高的悲剧。

7.卡夫卡变形记论文 篇七

一、荒诞变形中透着真实

这是一篇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卡夫卡用简单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荒诞、非逻辑性的故事情节。小说写了一个名叫格里高尔·萨姆沙的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多么可怕和难以置信的事情: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1]

接下来,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行为也是让人匪夷所思: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个厄运,格里高尔·萨姆沙没有像一般人有的恐惧、害怕,而是非常平静地琢磨他作为一名推销员的艰辛,惦记着他得赶紧上路工作,思考着如何替自己找一个迟到的理由。他实在觉得“身体挺不错,只除了有些困乏”!

这真是一件怪诞离奇、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连一点儿预兆都没有,更让人觉得荒诞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虽然从外形到生活习性都已经虫化,他的“语言”和声音已让人听不懂,但他仍然有人的思维和理性,有强烈的生存要求和人性本能,清醒地活在人间,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母亲和妹妹葛蕾特对他的突然“虫化”后的焦急和同情。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场恶梦之后,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和存在的事情,它完全是一个荒谬虚妄之说。但由于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笔触,对格里高尔生活的社会环境做了极其逼真细致的描述,就使得荒谬虚妄之说落到了真实之处,产生了合乎真实的效果。在作品中,主人公生活、工作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在一家衣料公司里当旅行推销员,这是一件“累人的差使”,“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伙食„„”,“这家公司的老板,对待雇员们粗暴专横、冷酷多疑,职员们只要有小小的差错,马上就会招来最大的怀疑”,“格里高尔只是为了养活家庭,为父母还清债务,一直谨小慎微、忠于职守地工作着”。尽管如此,“旅行推销员在公司里不讨人喜欢,„„大家以为他们赚的是大钱,过的是逍遥自在的日子”,由于“旅行推销员几乎长年不在办公室,他们就很容易成为闲话,怪罪和飞短流长的目标,可他自己却几乎完全不知道,所以防不胜防,直待他精疲力竭地转完一个圈子回到家里,这才亲自体验到连原因都无法找寻的恶果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作品中对格里高尔生活、工作环境真实细致的描述,使读者感觉到,格里高尔的异化和变形,并非是不可能的,而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一来,人变成甲虫这种荒诞离奇的故事,竟成为真实可信的事了。卡夫卡运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去表现违反现实的事件,变荒诞为真实。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内心世界同他的外界行为却是一对矛盾体。心里是想着逃避压力和责任的,但真有虫形,仍难以摆脱作为人的烦恼。他认为这“纯属心理作用”,这一切不过是个幻觉,竟忙着挪动自己的虫子身体要赶往公司,直到秘书主任亲自登门问罪,格里高尔的内心

愿望才得以真正实现——咄咄逼人的怪样把平常趾高气扬的主任吓得逃跑,而他不再是那个受气包推销员。自然他也真正地梦想成真,摆脱了与这份差事的瓜葛。这显然比起他只是生了一场重病要来得干脆利落——因为在他老板的医药顾问看来,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号,再也没有第二种人了。格里高尔除了父亲挥动手杖赶他让他受点伤外,他竟发现他的食欲这时竟出奇的旺盛!

这个对于我们讲很荒谬不合情理的行为,恰恰是卡夫卡用反传统的思维方式给予我们一个“非理性”的真实———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骨子里头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虫,因为只有成为一个寄生动物,才能摆脱作为人应承担的责任和烦恼,他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们在这充满着象征,寓意的梦魇世界里,荒诞的情节和非世俗常人的人物中找到了真实。

二、荒诞变形中的平淡叙述

初读《变形记》的人,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很不习惯的审美感受。人们往往把这种不习惯归咎于作品中“人变甲虫”的内容。如果硬要说我们审美时所感受到的“不习惯”确实与《变形记》的“变形”有关,那么这个“变形”的所指其实并不是格里高尔的变成甲虫,而是卡夫卡的美学,是他叙说格里高尔变形的话语方式。昆德拉说:“卡夫卡,首先是一场巨大的美学革命,一个艺术的奇迹。”[2]“这个人用它的晦暗不明的美学把我们置于一种难堪之中。”[3]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说:“是卡夫卡使我懂得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写作。”[4]作为卡夫卡美学革命的主要方面之一,即马氏所言的“另外的方法”,其实就是他在《变形记》等小说中所采用的“变形”了的话语方式。如果说,卡夫卡的创作意味着一场“美学革命”,那么这场“革命”的起点当始于《变形记》开头的第一句话:“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个著名的开头用一个极为平淡无奇的语句,推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灾难性事件,也使我们“发现”了卡夫卡“变形”的美学的革命意义。卡夫卡用合乎情理的叙述去表现荒诞的事件,使不合理的事件顺理成章的合理化。作品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是家庭中经济上的台柱子,他整日地为一家人的生活到处奔波,由于他的疲于奔命的工作,全家人的生活才得以维持。然而,当格里高尔变形(实为突然生病致残)后,不但未得到家人们的关怀照顾,反而受到了厌弃冷遇。母亲不敢也不愿意来看他。妹妹葛蕾特起初曾对他表示同情和怜悯,她每天给格里高尔送来一些食物,但后来也懒得来照顾他了。父亲更是两次打伤了他。家里将格里高尔的寝室当了贮藏室,他整天躺在房间里最阴暗的地方,谁也不来看他照顾他。他死后,不仅未引起亲人们的悲哀,恰好相反,他们好像除掉了一件沉重的包袱一样的轻快。次日,一家三口人特地到郊外旅游,“车厢里充满温暖的阳光,只有他们这几个乘客,他们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谈起了将来的前途。”亲属们的这种冷漠态度,实在令人愤慨。但作者并未写出任何谴责的语言。相反,他让作品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亲人们对格里高尔的态度是合情合理,无可指责的。

8.《卡夫卡》读后感 篇八

世界万物都是隐喻。当你用一颗体味生活的心去看待周围每一件事物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身边的一切都在向你传达生命的真谛。

我们都在毁灭,都在丧失,是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建立在毁灭与丧失之上的,我们的存在不过是其原理上的剪影而已。作为这个世界上的微小存在,我们无从对周围的世界做出许多改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适应而没有征服,但适应也不是屈服,屈服于身边的一切,而是将自己变得坚强,坚强的足以征服身边的一切,然后才能够适应,才谈得上适应。我们就是在这种屈服与征服的边缘,寻求着中庸的适应。因为,无论是征服还是屈服,最终的结果只是毁灭,唯有让自己的.世界无比坚强,才有在毁灭当中的新生。

例如风,既有飞沙走石的狂风,也有舒心惬意的微风,但所有的风终究都要消失。风不是物体,而不外乎是空气移动的总称。侧耳倾听,其隐喻即可了然。

9.卡夫卡小说作品读后感 篇九

国政1102邹王择恺20114240

小说版本《审判 城堡》(奥)卡夫卡著,钱满素,汤永宽 译/2006-04-01/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小说作者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对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巨大的洞察力,那源于犹太血统、**年代和炎凉世态的无家可归感,那对人类苦难的战栗的眺望,他那对人生的崩溃的现场目击,都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现代启示录,构成现代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小说突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批判。身为法学博士, 他具有对法律的渊博知识,在作品中无论是对法的抽象,还是对司法机构、司法程序、以及被告的具体描写,都无不显示出卡夫卡对法律题材超常的驾驭能力。凭借这个优势卡夫卡更进一步将法律问题作了泛化处理,即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处在“法网”之中,扮演着原告或被告的司法角色,只是程度有所差异,概无例外。

《审判》是部非常抽象、离奇、纯粹卡夫卡式的作品,主人公卡夫卡也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的:一方面他是个善良风趣、外表讨人喜欢的职业公民;另一方面他却内心孤独,是个生活上的失败者,这两方面的矛盾造就了他的这种“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名银行职员,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使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刚开始他并没有寻找律师的帮助,但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的指控将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使他不能不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案件。但他慢慢地意识到在如今的法律制度下,律师的地位是极其的低,除了那些与高等法官甚有交情的,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方打听,他才得知是一个极为秘密的法庭在审理他的案件。他始终也见不到法官,许多可疑的迹象使他终日惶惑不宁、心绪不宁。他决心反抗,并在一次审讯时当众抨击了司法机构诬陷好人、草菅人命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再次寻找帮助,他找过画家和谷物商等,但他们对他的 1

案子不以为然:他们有的本身就是法院的人,有的则用自己对律师和司法人员卑躬屈膝的例子开导他。他跟法院整整周旋了一年,终于明白尽管自己无罪,但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被法庭起诉,想摆脱是难乎其难的事,他斗不过这个庞大的机构,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这种徒然的挣扎。在他三十一岁的生日前夕,他被两个男人带到采石场用刀秘密刺死。

小说的表述充满了荒诞和悖谬的色彩,“卡夫卡风格”及其显著。读完后回味,发现小说的情节又是那样合情合理,甚至和自己内心中对现实社会的感悟产生共鸣。卡夫卡描写的人物是跳跃的,读其文字眼前就会浮现西方现代荒诞舞台剧的表演,人物困惑于矛盾和危机中,在现代社会同样也普遍存在人生存的陌生、孤独、苦闷、分裂、异化和绝望,从其荒诞中我们体会到他对时弊如此一针见血地抨击,对人性的描绘如此准确,当共鸣产生时内心会爆发出轰然的冲击。

法庭审判约瑟夫•K,其实就是强者欺凌弱者的形象写照。“《审判》是对无罪的审判,也是对有罪的审判,同时又是对审判的审判。”人人都得面对“最后的审判”,不管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罪还是无罪。在卡夫卡的观念里,负罪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的人人都有份的。显然,卡夫卡所谓的罪是相对于社会正义而言的,个人如果不能为社会进步从自身一点点做起,那么他就当然地成为对人的进化和社会进步无益的障碍。《审判》的主要情节是对卡夫卡上述负罪感的阐释。从世俗法律的观点来看,约瑟夫•K作为一个正派公民,的确无罪;但是作为银行的高级职员,他又确曾对向银行求助的人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他意识到,在世俗法庭面前自己固然算得上清白,而在永恒正义的法庭面前,他能洗清自己么?他沉默了,放弃了任何挣扎的念头,等待那冰冷的刀扎进自己的身体。卡夫卡期待着人人都在正义的法庭面前来检讨自己的罪过。

《审判》第九章《法的门前》的寓言故事充分显示了卡夫卡对上述问题的积极探索。故事讲乡下人来到法的门前求见法,但守门人不让他进去,至少现在不行,因为法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就连它的门警也一个比一个有权,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乡下人试图闯进门去,结果被守门人的告诫所震慑,以至老死在法的门前,终未如愿。在一定意义上看,这个故事里有两个地方是关键,一是法作为一种神秘力量,对常人既具威慑力,又有诱惑力,这是人们在探索永恒真理时必然要面对的,是接受诱惑呢,还是慑于法的威力而退缩? 在乡下人身上,这两种因素都有。这反

映了人类的不成熟。另一个关键的地方就是乡下人缺少足够的勇气。当乡下人向法的门里探进身子的时候,守门人不无玩笑地对他说:“你既然这么感兴趣,不妨试试在没有得到我许可的情况下进去。不过⋯⋯就是那第三个守门人摆出的那副模样,连我也不敢看一眼。”于是,乡下人知难而退了。这一退缩,就使自己永远成为法(真理)的门外汉了。

在作品中,卡夫卡对乡下人的态度不褒不贬,他只是提出问题,即法因为神秘,故才诱使人类去不断地探求它;信仰难寻,所以人可以终其一生为之奋斗不已。卡夫卡自称是一个无神论者,他在作品中也从来不提上帝。他认为,上帝只存在于我们自身之中,每个人对它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上帝,自己的保护者,我们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信仰。《法的门前》中的乡下人就是卡夫卡派去寻找真理和信仰的精神使者。不过,从故事所反映的关于法不可企及,道也不可企及的思想来看,卡夫卡对信仰的探索是失败的。这正应了作家本人的一句名言: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作路的,不过是彷徨而已。

作者写这部小说是想通过描绘当时奥匈帝国的司法制度的内幕,讽刺了法的荒诞,揭露了资本主义官僚机构的腐败,但对我们如今的司法制度也有非常大的警示作用。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程序正确的重要性,缺少了程序,一切的司法活动不免显得有些慌乱无章。从我们熟悉的辛普森案件中,尤其看出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辛普森杀妻案被人们评为“世纪大案”的案件,因为其案件的特殊性被人们广泛关注,而在此案件中,美国的程序正义也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于还带了一点闹剧。然而K的司法困境不只局限于辛普森案,他似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人惶恐。佘祥林案就是这样。背负杀妻之罪,入狱11年,就在即将刑满释放的时候,他的妻子突然活着出现了。又一桩冤案大白于天下。之所以判错,是司法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先入为主,没有遵守无罪推定原则。还有就是刑讯逼供问题,佘祥林被屈打成招。“佘案”很直观地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问题:正因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保障,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法是一柄双刃剑,用之得当,则个人与社会两受益;用之不当,则社会与个人两受其害。一味强调打击犯罪,而不对国家的刑罚权加以限制,就有可能冤枉好人,对公民的权利造成伤害;过分强调保障人权,又可能会导致放纵罪犯,使犯人漏网。要想完全做到不枉不纵,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两者兼而得之,实际上是不可能的。面

对这样一个法的悖论,就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过去强调打击犯罪,现在,我们要把人权保障放在第一位。这也是刑事法治所追求的理念,是一个社会法治文明程度的体现。当然,这一理念让公众接受起来,目前还有一定困难。“佘案”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对社会公众有生动的教育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过多的时候很容易凭借自己的感情来判断事情,做出一些错误或无效的行为,那是因为我们缺少理智的判断与冷静的头脑,我们往往认为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需要时间来接受事实、重获理智,但在这段时间内思维可能更加混乱,就象约瑟夫•K起初认为他那无中生有的案件是个朋友对他所开的玩笑那样荒谬无比,更何况在很多事件里拖延意味着临近毁灭。但很多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与不同,认识事件的程序也有所不同,做出的反应同样会有千差万别,而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尽量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理智、更加机敏,在一些突发事件的本身是我们无力左右的的时候,凭借我们成熟、理智的头脑来调节我们的心态,在冷静的状态下做出有效的行动。

10.卡夫卡《兄弟谋杀案》读后感 篇十

卡夫卡的许多作品所表现的社会意义比较宽阔、深刻,尤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兄弟谋杀》更改变了以往我们读侦探小说的角度,读者不再只是单纯地、被动地“欣赏”,而且或许会不幸被卡夫卡选中做了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

这篇小说和现在的侦探小说有所不同,某些现在的侦探小说虽然花样百出,情节也很精彩,但是它们的表演嫌疑太重。可能你看完这种小说以后会大呼过瘾。但是它们往往没有太深的社会意义,只是徒有华丽外表罢了。当今的文化市场普遍以这种“娱乐”的姿态出现。《兄弟谋杀》情节虽然平淡,但是看过以后却会引发你的深层次的思考和对作者的进一步的认识。

与《罪与罚》一样,这是一起故意谋杀案,但杀人的意图却很离奇,凶手施马而不是因为私利,或个人恩仇,恰巧是为了某种善义、或维护正义采取了很荒诞、悲剧的方式。因为作者认为,世界是荒诞的,根本无法认识的,无法理喻的,只有通过荒诞的形式才能感受到

这个荒诞的世界。所以不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去编造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想象,而是打破外在事物的表象,按照作者内在情感重新组合,人物、情节都为表现主观思想的存在。

被害者韦斯在故事中同时承担着双重悲剧的主要角色:一种是作者正面描述的谋杀案的受害者,另一种是作者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由于韦斯个人和现实的因素一直威胁着韦斯脆弱的精神世界的悲剧。作品中某些主人公或多或少带有作者本人的烙印,展示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状态,这一切均与卡夫卡的人生经历有关。在卡夫卡短暂的人生历程中,个人生活可谓不幸,虽然订过三次婚却始终没有结婚,终身寂寞不得意,孤独、苦闷、抑郁终身相伴。为此卡夫卡曾说过:“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刻着:‘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显而易见“, 孤独脆弱”、“悲观自弃”、“苦闷忧郁”的性格是卡夫卡小说艺术倾向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之卡夫卡是犹太人,无法摆脱排犹种族歧视主义的精神折磨,从而加深了他的孤寂感,乃至形成“卡夫卡式”独特的艺术风格。

韦斯善良、单纯,工作勤勉,对社会制造的种种假象过于信赖,以至于对现实非常的无知,和麻痹。卡夫卡以为,贫穷、疾病、死亡都不是大悲剧,最痛苦的莫过于像韦斯这样善良、无辜的受害者至死都无法从虚空、无知的精神上觉醒。可以说第二种悲剧直接导致了第一种悲剧的发生。施马尔无计可施之下,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亦即卡夫卡无计可施之下,采取了极端的手法。人们既然对死亡惊恐,那么

就设计一起谋杀案引起大家对韦斯的注意。韦斯的“死”无法被人们理解,而同样余下来的苟延残喘者的“生”也不为卡夫卡理解。文章的末稍重又恢复到往日的平静,这“平静”却是深不可测,具有一种哀伤气质的。

悲剧有它特殊的生长条件,社会环境往往是一个未被受到足够关注的重要因素,悲剧一旦发生,很难区分得开哪一个原因是主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我们不能忽略了更加复杂的客观因素——社会逃脱不了间接谋杀的罪名,而片面地强调个人的动机。实质上,悲剧常常是在多重因素相互协作、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偶然发生的。社会因素越被轻视,悲剧的发生将越普遍。

11.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篇十一

(一)宿命的缺口就在那里,在森林或者是城市的哪一个角落里。叫乌鸦的少年附在田村卡夫卡的身后,随时都会从男孩子的身体出钻出来,采用冷静的理性的也可能的狂野的思想来审视眼前少年的行径或思想。这有点玄幻和蒙太奇的手法,带有视觉的冲击效果。卡夫卡在捷克语里面是乌鸦的意思,就是那种叫声凶悍尖利的面目似乎可憎的大鸟,在国人的潜意识里,其代表的凶邪是牢不可破的。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药》一文中也曾用一只黑色的乌鸦站立在坟头来渲染悲鸣的沉重气氛,并以次来加剧文章里压抑及灰暗的效果。但有趣的是日本人对待乌鸦的态度并不向国人这般不友好。在日本满城的乌鸦,大有乌鸦走俏的姿态。

采用“卡夫卡式”来描述生活的荒谬,在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混乱的,缺乏安全和宁静的十五岁少年的内心世界。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矛盾剧烈的撞击。在小说里,梦幻和超越自然意志的力量看似虚幻的,处在一种神秘的伪真实的环境中。仿佛越过正常的哲理直接进入所谓的看不见的灵魂深处,抵达一片原始的平静的,没有矛盾冲突却并不荒凉的宁静里去。田村卡夫卡怀揣恐惧和希望离家出走,想寻找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懵懂的,自己并不确定其具体形态的所在。少年一面有莫名的真切的对成长对未来的惊恐,一面却又追随来自内心深切的痛苦的欢喜和希望,如同鸟儿的一对翅膀,两者间有尖锐的交锋和缠绵的纠缠。在森林里,少年在迷宫一样的场景里犹豫着,恐惧中,也体验着孤独的快乐和憧憬。远处是什么?再远处是什么?纵横交错的丛林,偶然再现的丛林里的平整的草地,阳光温暖的从缺缝中照射下来,少年感觉到真实的热度。这丛林里的迷宫其实是你内心的迷宫,春树把这种观点一直贯穿在小说里,并反复的在不断设置的场景中展示出来。

梦境和玄幻的描写也是为了渲染主人公内在的矛盾和渴求。渴望纯粹的爱情,对性的探求,以及亲情的追索,在少年卡夫卡身上一一呈现出来。所有的少年人不能理解的惶恐和希求都被春树放在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怪异的巨大的场景里了,集体昏迷事件,中田混沌超自然的功能事件,佐伯灵魂离体事件,等等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件都是环绕着少年出走,探索,返还这一背景展开。背离常理,背离正常的逻辑思维,甚至背离约定俗称的伦理道德的描述,在小说里比比皆是,好像让读者走进了一个迷幻奇妙,充斥着离奇血腥的容器里,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完全找不到出口。冷峻的不失激情的笔触,准确独特的喻句,是村上春树在揭示主人公内心经历的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的文字魅力,构建一个错综复杂,矛盾跌加的外部场所,在深层次上慢慢揭开田村卡夫卡慌乱期待的精神领域,触及成长过程中少年最敏感最敏锐的情感变化。小说特意增加了一个临界点,这是在丛林中开启的一道门,是现实和虚幻的两个世界的分水岭,如同过去和将来的一道关卡。陷入门里的佐伯走不出来,她永远把自己沉寂在十五岁的少女时代,无法面对变换了的真实的现实社会。可以这样说,佐伯和卡夫卡其实是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的参照体,佐伯的陷入和卡夫卡的奋力拔出,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卡夫卡要挣脱灰暗思想的束缚,必须有一个可以凭借的实体,春树把她安排为抛弃少年的不负责任的母亲,她给以少年肉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也可以是少年的另一个自己,少年从她的身体里分娩出来,孤独的成长,在迷宫一样的思想缝隙里艰难的探索,无法突破。这时候,她又突然出现了,以沉寂在过去时光里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冲撞着少年的心。春树提前在少年的身上设置了一个预言,只有和母亲交合才能完成那样的自我突破。这个情节是痛苦的,激烈的,是矛盾的最后会集点,也是少年摆脱旧我,塑造新我的唯一途径。故事到这里已经全面铺开,所有的矛盾,离奇的线索都是为这个目标而生成。少年和母亲交合,和姐姐交合,实际是和旧我在做着最后的告别。看到此处,真相终于大白,成长是一种不断和自己告别的过程,是否定和肯定的较量。佐伯将自己的鲜血传送给了儿子,在过去和未来的大门关闭的一瞬间,她的鲜血奋力推动儿子走出过去,回去,一定要回去。佐伯最后是这么说的。

看村上春树的小说,不仅仅是文字视觉上的冲击,他的深邃和理性的哲理让人不得不再三思考,很难一下子理解那种曲折迂回的方式下直逼真相的创作方式。作者的灵魂是隐蔽的,是不借助单纯的表层文字透析出来的,它们在文章的思想里游弋,在字里行间的纵深出张扬。存在的形态绝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情节的挖掘汩汩的流动出来,穿过迷蒙的云雾,放射出阳光。

唯有叹息一声: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二)花了四五天的时间断断续续地把这本书读完。看最后一部分的时候是在上班的公交车上,天气晴好,坐上开往北悉尼的班车,捧着IPAD读了一路。因为一直有晕车的习惯,所以总是停顿下来看看窗外。悉尼的清晨,阳光灿烂的不像样子,金子一般的光芒均匀地洒在路人的身上,铺在路上,穿过睫毛射进瞳仁。来来往往匆匆忙忙西装革履的人们,看起来很精神。我总是觉得西装很能衬托男人的气质,故而穿西装的男人最帅。今天想想,恐怕是那黑色,白色,灰色才能把人装点得如此严肃和挺拔。穿过伊丽莎白大街,右边的海德公园绿的发亮,莹莹地让人移不开眼。左侧透过层层建筑的缝隙,可以窥见佐治街上伫立的教堂。如此清晨,让愉悦把自己钉得死死地,全然没了昨天逃离万恶城市心情。“太明亮的天空了”,我想“仿佛可以力透纸背,书里主人公的痛苦,所经历的劫难,被如此明媚地烤炙着,还能剩下几丝痛苦沉郁呢。”就在这样的天气里,怀着如此心情,我颇有些遗憾的看过最后一行。

作者在书的前言里说道选择主人公为少年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既是可塑:未知的世界,未成熟的身心,两者碰撞,要擦出怎样的火花。“他们的灵魂仍处于绵软状态…他们身上类似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那样的因素尚未牢固确立。然而他们的身体正以迅猛的速度趋向成熟,他们的精神在无边的荒野中摸索自由…把蜕变,摇摆的灵魂描绘在小说这一容器中,藉此展现一个人的精神究竟将怎样的故事性中聚敛成型,由怎样的波涛将其冲往怎样的地带”村上选择了一位十五岁的少年,把关于俄狄浦斯的荒诞诅咒加诸在这个现代少年身上,让人担忧心悸。他背负着逃离诅咒的决心,要变成顽强的少年。“他沉浸在深深地孤独中,一个人奔赴陌生的地方”作者以为“卡夫卡君的许多部分是我,又同时是你。年龄十五,意味着心在希望与绝望之间碰撞,意味着世界在现实性与虚拟性之间游移,意味着身体在跳跃与沉实之间徘徊”.译者林少华在开头揭示了书中的隐喻。“卡夫卡”在捷克语中的意思是乌鸦,阿拉伯人眼里的“预兆之父”,右飞为吉,左飞为凶,因而为悖论的绝妙象征。此乃书名的第一层隐喻。第二层则是奥地利犹太血统作家弗兰兹卡夫卡以及其作品的映射。布拉格人习惯以“卡夫卡式”比喻生活的荒谬,一如卡夫卡作品的悖谬密集体: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内省与冲动,不安与执着,懦弱与顽强,绝望与救赎,一如《海边的卡夫卡》情节所示。

读罢只能深深喟叹。村田卡夫卡君最初的出走让我深感他的灵魂深处的焦躁不安,他锻炼身体,举止成熟,考虑周全,俨然一副早熟的少年模样,与他父亲加诸在其身上的诅咒不无关系。佐伯的出现,催生了卡夫卡君心中爱的萌芽。她是他的母亲,她也是他的情人。这份爱,如荒野里漫生的野火,汹涌,放肆,无法遏制,不可遏制,在心的荒野燎原。兹兹火苗燃烧理智,覆灭理性,催生激情,点燃爱欲也温热身体。他无法从诅咒的鼻息下悄然遁走,也无法忤逆命运的安排,但这一切又充满了必然性。基因间的相似导致相互吸引,并产生爱情,看似荒诞,却似乎也理所应该。儿童时期的孩子们眷恋父母,村田卡夫卡君在四岁时面对的是母亲和姐姐离开的背影。没有父爱,依恋的情感被压抑,却没有消失,它隐藏在心里的那座图书馆,无甚编号,无从拾起。而后,全在见到十五岁的佐伯后,陡然升温。与佐伯的最后一面,她让他回去,回到入口去,找到了爱,确认收到了爱的卡夫卡君,怀着对佐伯的爱恋,找回了自己,回到了现实。村上曾说这个故事是一个少年通向坚强的孤独旅程。诚然不错。但我也坚信这个一个收获爱的故事,无论这爱来自子宫,或通向阴道。坚强,始于爱意。

可这爱意为什么不来的早些呢?倘若佐伯爱上田村先生,便没有了诅咒,也没有了母姐的离开,更没有今天的卡夫卡君。但佐伯是爱着那海边少年的,那是她生命的意义。因为固执地爱着,却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故事的必然。这似乎又回到了最初关于悖论的观点,爱能催生坚强,爱也能促成悲剧。佐伯固执地回忆了一生,却让中田付之一炬。最后,她希望卡夫卡君怀抱着这段感情的回忆离去。

回忆,爱意,如浪花般拍打着美好与悲剧的沙滩,卡夫卡君走在那里,我走在那里,你也走在那里。

海边的卡夫卡,村田卡夫卡?

读到最后,我的头脑已不甚清晰,刺眼的阳光炙烤着可怜的思绪。

只是突然想起庄周与蝶

庄周梦蝶乎?蝶梦庄周乎?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

12.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 篇十二

——卡夫卡《变形记》中关于亲情的探讨

摘要:..............................1

关键字 变形、亲情、伤害.........................2

正文...........................2

一、缺失的亲情:亲情不是一味的付出.................2

(一)、奇怪的陌生感.........................2

(二)、隔阂...........................3

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你注定将被抛弃....................3

(一)、灾难...........................3

(二)、伤害...........................4

(三)、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5

结语:..............................5

参考文献:..............................6

摘要:

一个荒诞的故事,有着一个荒诞的开始,一个痛苦的过程,一个悲伤的结局这四个一个拼凑成了卡夫卡的经典之作《变形记》。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变成虫子以后发生的一些匪夷所思的事,其中在格里高尔变成虫以后他的家人对他的态度上的变化不禁让人唏嘘不已。本文主要是对格里高尔和他的家人之间的亲情进行分析,思考格里高尔的父母、妹妹对格里高尔虫化前后的反应,探讨卡夫卡创作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 变形、亲情、伤害

正文

一、缺失的亲情:亲情不是一味的付出

(一)、奇怪的陌生感

卡夫卡笔下格里高尔在一个非常平常的清晨毫无征兆的“变形”成了一只大甲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1

对于这种“变形”毫无疑问的格里高尔感到非常的陌生,甚至他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只以为这是一个梦,但是现实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一切都是真的不是梦。熟悉的房间熟悉的事物只有这具躯体是自己所不熟悉的。

他的心情也变得忧郁了,现在的格里高尔已经不是过去的格里高尔了,但是现在他还不知道今后他将面对怎样的生活。那时他还在想再过五分钟火车就将要开走了,他必须要起来,因为他的家庭还需要他来支撑,他还要继续为了他的父母而委曲求全谨小慎微的活着,他还要为了妹妹的梦想和未来去奋斗着。

这样的怪身体是他所不熟悉的,这样的的陌生感让他恐惧,当然这样的恐惧不只是格里高尔有。

格里高尔可能永远也想不到他的父母和妹妹在看到他这副怪样子之后会是那样的反应,因为他是这样的为了整个家庭着想至少是他所认为是那样的。

(二)、隔阂

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形”以后和父母的第一次见面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格里高尔用尽了全身的力量打开了房门第一个看到他的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一个不相干的人。格里高尔的父母在这期间的一系列表情也非常值得人深思。

先是他的母亲,也许是为格里高尔担心使她并没有注意自己的仪表,当她看见自己的儿子变成了一只虫的时候她双手合掌瞧了瞧格里高尔的父亲,从这可以看出格里高尔的母亲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但是至少到现在为止她还是爱着格里高尔的,面对已经变成虫子的儿子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转身就跑,至少她还有向她的儿子迈出那两步,虽然只有两步。但是母亲还是已经从内心深处抛弃了他,在母亲晕倒醒来以后吓得大叫起来,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扑到父亲的怀里。其实我们可以从格里高尔母亲之前的表现看出最后格里高尔被所有人抛弃的命运,因为他不仅有一个残忍蛮横的父亲,还有一个怯懦胆小的母亲。

格里高尔的父亲则是更加的冷血无情,当他看见变成虫的格里高尔以后“他父亲握紧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到房间里去,接着他又犹豫不定地向起坐室扫了一眼,然后把双手遮住眼睛,哭泣起来,连他那宽阔的胸膛都在起伏不定2”

可能只有格里高尔才会想父亲是在因为自己的遭遇哭泣吧!他没有注意到父亲是在看到起坐室中的秘书主任以后才松开拳头的,心里的那种羞耻感可能让格里高尔的父亲不想承认眼前的怪物是自己的儿子。更过分的是当格里高尔准备去追秘书主任的时候他竟然紧握着手杖,仿佛每时每刻都会用手杖将他往死里打,最后格里高尔还是被父亲踢回了房间。

二、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你注定将被抛弃

(一)、灾难

对于格里高尔变成虫这件事无论是对格里高尔还是对他的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场灾难,他只能整日呆在他那狭小阴暗的房间里,当他的妹妹给他送吃的东西时、打扫房间时,他就会躲在那长沙发下面。尽管受着压迫,头抬不起来,身子不能舒展,他也耐心和充分体谅着家人,尽量的表现得安静些,不惊扰他们。他把一切的原因都归结到自己身上,他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在惦记着自己给父母和整个家庭带来的不便。

可是,格里高尔的委曲求全还是没能让家人满意,生活上的艰苦让他们把矛头指向了格里高尔。而对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格里高尔他的家人们也不再用心照顾,开始妹妹还会为格里高尔细心的准备些什么虽然她同样的恐惧格里高尔,但是后来妹妹也只是被逼无奈才来给自己打扫,每天的食物也是用脚踢进来了事,甚至到最后她竟然说出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这样的话,真的很难为格里高尔一直在为他们的作为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说服自己父母和妹妹有多爱他,这也是格里高尔命运悲剧的一个原因吧!自欺欺人的固执的相信家人永远不会抛弃自己,但是他已经忘了他与家人已经不是同一类人了,他们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渐行渐远。

(二)、伤害

在整篇文章中格里高尔不断的就在被伤害中成长,开始无论是格里高尔自己还是父亲、妹妹甚至母亲都或多或少的对格里高尔身体或者心里造成过伤害。格里高尔对自己可能更多是心灵上的绝望,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不能自我主宰的可怜虫,他的一切梦想都破灭了,虽然他的梦想一个也不属于他自己。当然最后亲人的冷漠残忍是造成格里高尔命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他心心念念的家人已经视他为累赘想抛弃他时格里高尔唯一能做的也许就只有死去了。亲情的缺失是导致格里高尔死亡的重要一击,没有了家的温暖那无论到哪里生或者死不都是一个样子么。

格里高尔的父亲在不得不结束养尊处优生活,当了银行杂役后,渐渐厌恶儿子,以至有一天决心要轰炸他了。他把碗橱上盘子里的水果装满了衣袋,也没有好好地瞄准,只是把苹果一只接一只地扔出来。其中一只正好打中了儿子的背并且陷了进去。这致命的一击最终结束了儿子的生命。依然“怀着温柔的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的格里高尔的死去,给家人带来轻松的心情,“让我们感谢上帝吧”;家人如释重负,因而到郊外去的旅途中感受到了“充满温暖的阳光”的爱抚。

(三)、软弱和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格里高尔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他的命运不禁关系着自己也关系着整个家庭,本应他应该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至少他在这个家里应该是受到重视的,至少在他不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的时候亲人们也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他。但是没有,当格里高尔失去了他的价值以后他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完全充当了一个累赘的角色,理所当然的被嫌弃甚至被抛弃。

这一切都和格里高尔的自身性格有关,我们不得不承认格里高尔最后的悲剧有很大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软弱、退让已经没有底线,甚至在家人无情的对待他时他也自欺欺人的为他们找各种借口。

随着他的“变形”,整个家庭、他的言行习惯、饮食起居和生理器官的变化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而他的待遇也是每况愈下。发展到后来,他的房间变成了堆放杂物的地方,与那些或是垃圾或是本来该扔却还舍不得扔掉的东西呆在一起,这其实也暗示了格里高尔的地位:在家人眼里,他已经没有成为人的可能,他已经是可有可无或者说没有价值的存在。

结语:

在整篇文章中格里高尔和亲人之间的互动是最大的看点,其中的种种惹人深思。父亲弄伤了他,母亲畏惧他,甚至连他一心爱护的妹妹最后都成了最仇视他的人,在格里高尔这个人物中作者卡夫卡对亲情的失望表露无疑。

在致奥斯卡•波拉克的信中他更明确地说:“我们像一群在森林中迷路的孩子一样感到孤独”。甚至, 在自己家中他也感到陌生和孤独, 他曾说“现在我在我的家庭里, 在那些最好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 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1”

参考文献: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 谢莹莹;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N];文艺报;2011年

【卡夫卡的变形记读后感】推荐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08-13

上一篇:寓意的作文下一篇:液压传动实验室简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