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精选13篇)
1.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不断充实,党建的不断完善,使我国总体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基于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影响、与党的关系三方面,探讨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本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改革开放 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本质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过程,期间还遇到了一些困惑、曲折与坎坷。实践证明,只有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才能坚定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在全国人民伟大的实践中开创的。这一伟大思想有其形成的时代条件和社会背景,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源自于邓小平对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的正确把握。
当今时代的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全球化,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不能脱离这个时代背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不仅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邓小平从世界全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也是对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先后进行了20年,这其中有正确的方面,也有错误的方面。特别是晚年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之前,僵化的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政治体制以及相对封闭的环境,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这样的情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深刻总结和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取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正确分析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而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本质发展动力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承认矛盾的存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逻辑起点和根本方法。毛泽东指出:“这个辩证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邓小平把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贯穿于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邓小平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认为,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根本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而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具体体制和结构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这些弊端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僵化的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成为阻碍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一个关节点。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造成的,而是具体体制造成的。我们不能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相混淆。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做了区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不等于社会主义建设具体体制的思想打破了长期以来把社会主义制度等同于旧体制的认识,为人民认识社会主义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弥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认识上的不足,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邓小平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具体体制做了具体区分的情况下,深入分析了我国具体体制中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弊端和矛盾。邓小平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经济上,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实践证明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存在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民主与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严重,权利过分集中等弊病。如不对这些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扫除发展生产
力的障碍,就无法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也就是说,要从根本上克服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生产关系改革的主要环节,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通过改革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这样邓小平就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形成了改革动力论。在邓小平改革动力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了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与我党的关系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执政29年的历程波澜转阔而又曲折复杂,这与改革开放后的探索直接关联。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说,我们党在85年历程中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28年艰苦斗争,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第二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三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中,发展最快、最健康的是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前29年虽历经挫折,但整个看来成绩是主要的,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制度和物质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正是在深刻反思前29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成功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的历程始终贯穿折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党的发展及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问题,解决了党的实事求是路线的恢复问题,这正是党的建设的重大改革,可以说,如果没有党的建设方面的这种重大改革,不彻底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种做法,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进行。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党的饭导方式和活动方式的转变。改革和开放也暴露了我们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上存在着的一些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封建主义影响远未肃清,长期形成的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党的十三大明确表示要以坚定的态度来实行政治体制改革,今后党的建设将在党政分开的新形势下进行。过去,党组织直接代替国家行政机关作决定,发指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国家的行政权力,现在要通过担任政府职务的党的领导人来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
策,通过国家政权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方式来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实行党的领导方式和活动方的转变。
四、我们党、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本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一切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影响和制约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除了强调生产力以外,就是对计划性、公有化,并且在毛泽东后期的思想中更是把这两者看作社会主义本质。毛泽东说“: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锋芒是对着资产阶级,同时变更小生产制度即实现合作化,主要矛盾就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概括地说,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必须实现公有化,否则就是走向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和全盘公有化是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正确的,但只强调发展生产力是不全面的,认识了真理,忽略了价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总结了对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判断上的深刻教训,研究了新情况、新问题。明确地提出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
力。”这里,邓小平把毛泽东后期放弃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又重新提出来,并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马克思最注重的”,不但有了理论的支撑,而且是在吸取我国几十年的经验教训中得来的,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有力的支持。邓小平在 1992 年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达到共同富裕。”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并不断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前提下,邓小平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解决主要矛盾的过程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过程,沿着这一逻辑顺序,邓小平抓住了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邓小平指出:“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
改革开放给党的建设开拓了新的视野。建国以后的一段长时间里,我们是在封闭、半封闭状态下从事国内建设的。外部世界的变化与进展我们知之甚少。然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一段时间发展比较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将自己的国门关闭起来,主要在自我体系中活动,而且误将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经济管理方式和活动手段贴上“资”的专利,不敢大胆拿来运用。在这种情
势下,党的建设的视野势必十分狭窄,广大党员也讲“胸怀世界”,其实不与外界联系,不学习别人的文明成果,这样必然缺乏从世界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的环境中去思考的大思路,因此,我们在处理和解决国内和国际问题时常常不甚妥善。说得再彻底一点,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对外开放,我们连信息也不通。开放,使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开放,也使我们找到比较的参照系,我们的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所比较的对象不再是局限于国内,视野扩展到了世界的座标系。正因为广大共产党员和群众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强烈意识,有邓小平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有相应的组织建设相配合,我们才能在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进行艰巨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与工作,从而取得卓著的成绩。改革开放中为实践所肯定的做法都是在正确政治路线、思想路线指导下党员与群众的创造,是各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结果。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乡镇企业的崛起.沿海经济特区的开辟,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城市面貌的改变,金融市场的构建,对外开放的扩大,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等等.每一个实践的进步,无一不凝结着党的优良传统的发扬、组织力量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傅澄超.关于改革开放与党的建设的思考.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2.周锦尉.试论改革开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5年第1期.
3.吕宾.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哲学思想探析.盐城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4.高正.试论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发展.今日南国,2010年第1期. 5.改革开放与党的建设—兼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2.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二
随着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而且很快有望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国民收入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加。无论从历史的角度, 还是通过横向的比较, 中国社会总体已逐步发展为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 而且即将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但富裕的社会并不等于就是和谐社会。社会的和谐需要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做保证, 也需要对财富合理有序的分配。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1] (P82)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让自己出丑。”[2] (P103)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 是协调与满足社会各方利益的重要途径, 也是调动广大民众社会主义建设热情的关键性环节。从这个意义说来, 重新认识邓小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思想,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解读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邓小平基于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考虑, 基于增强社会主义经济活力、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考虑, 在深刻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 系统提出了有关社会收入分配的思想。
(一) 以按劳分配为主是邓小平社会分配思想的基础
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学说,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恩格斯就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 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以至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3] (P252) 由此可见, “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的重要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同样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最根本手段, 因而,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符合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 而且它的分配结果也较为公平合理, 能够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有着特定的内涵。这就是:在整个社会的剩余产品的分配过程中, 要让劳动所得占据主导和统治地位, 按劳动获取收入的比例高于按资本等要素获取收入的比例;让要素收入处于从属地位, 让劳动收入成为绝大多数人收入的主要和基本来源, 让广大劳动者真正成为劳动成果的享有者。这是邓小平社会分配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因此也是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基础。
(二)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分配思想的本质
1992年南巡讲话时, 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 (P373) 他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 (P364) 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内容。如今, 它也是支撑当代中国人继续艰苦奋斗, 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的重要动力。
共同富裕的思想是邓小平在坚决批判“四人帮”主张的“普遍贫穷的假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 这一思想的真谛在于既反对了平均主义, 又反对了两极分化。邓小平认为:“我们大陆坚持社会主义, 不走资本主义的邪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 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 第一归国家, 第二归人民, 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国家拿的这一部分, 也是为了人民, 搞点国防, 更大部分是用来发展经济, 发展教育和科学, 改善人民生活,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6] (P123) 这里, 邓小平奠定了财富分配的基本布局, 社会收入分配必然要体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内在特点, 财富的积累为了人民, 国家拥有的一部分最终享受的也是人民。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 也就是说, 不会导致富的越富, 贫的越贫。”[7] (P172) 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 那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 就不是社会主义。这一点非常鲜明, GDP哪怕增长得再多再快, 在分配领域上也必须坚持“共同富裕”这个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内在规定了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本质也是“共同富裕”。
(三) 在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的前提下, 选择“效率优
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是其政策主张
首先,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讲的是效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公平。
其次, 共同富裕是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是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 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为了防止或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的稳定, 从而保障效率的不断提高。
第三, 先富带后富大政策的提出, 是由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共同富裕绝不等于社会成员完全平均或同步富裕。只有允许部分先富, 才能促进效率的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了, 社会财富增多了, 先富起来的再带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富裕, 最终就能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 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 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示范力量, 影响左邻右舍, 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 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够比较快的富裕起来。”[8]
可见, 我国当初选择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这是坚持共同富裕、符合我国具体阶段和任务的一种历史必然。
二、对邓小平社会收入分配思想的再认识
邓小平阐述其社会收入分配思想之时, 我国经济还很落后, 人均GDP尚不足1000美元, 我国人民生活还没有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当时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刺激经济的快速发展, 尽快使人民摆脱贫穷。然而, 当我国进入21世纪第一个10年结束的时候, 我国的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人均GDP已经接近3800美元, 人民生活已经接近全面小康的水平。此时, 摆脱贫穷的任务已经完成, 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凸显出来。二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的逐渐深入, 大量新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 最重要的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贫富差距过大, 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8, 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5的警戒线。社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 需要我们对邓小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思想有更深入和充分的理解;邓小平的社会收入分配思想也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一) 邓小平关于“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提法是中国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当前, 我们必须树立符合时代发展的正确的公平观和效率观, 必须为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之初, 中国的真正的现代化建设从一个普遍贫穷的起点上刚刚起步, 所以, 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口号。当时, 为了打破平均主义, 为了搞活市场经济, 为了充分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 为了改变中国比较落后的面貌, 我们选择了把效率摆在第一位。当我们深入研究和挖掘邓小平的社会分配思想之后, 我们就会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 效率和公平是内在统一的。改革不仅要建立一个有效率的社会, 而且要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社会。
我们改革首先改掉的是平均主义的不公, 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然后才产生了效率。任何一个现代合法政府也不会给自己贴上一个“不公平”的标签, 与渴望公平的人民对立。所以那种宣称“在公平和效率发生冲突时, 宁取效率, 不取公平”的政策主张;或者委婉地说, “为了效率暂时牺牲公平”的做法都是十分荒谬的。这等于在宣称: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是以牺牲公平为代价的。这显然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极大歪曲。
其次, 强调“效率优先”, 必须是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社会之所以需要公平, 是因为财富、权力、声望等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这里我借用了马克斯·韦伯评价社会地位的“三位一体”的模式来阐述我对公平内涵的理解。无论是财富的分配, 还是权力、声望和各种机会的占有都存在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如果没有一套被人们公认为公平的分配机制和规则, 必然导致无休止的纷争, 社会就会进入无序状态, 就不会产生“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 吴鹏森认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柱石。”[9]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财富分配的结果公平, 还要做到不同社会成员与群体间的机会均等。正因为如此, 在保障结果公平的收入分配领域, 就更没有理由放弃“公平”, “效率优先”, 只能是坚持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
再次, 我们必须明确公平才是效率的唯一合法来源, 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
效率的取得, 从经济学上看, 取决于一系列要素的有机组合, 但是最根本还是人的积极性、责任心以及由此释放出来的创造性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而这些有关人的因素, 就合法性和持久性来说只能来自保障社会公平的各种机制。从这个角度说, 公平是效率的唯一合法源泉。有多少公平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有多少效率。任何不公平的方式所形成的效率是现代文明社会所不容许的;任何缺乏公平的效率也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不合理的分配机制恰恰成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效率的绊脚石。
在“6·27上海倒楼事件”中, 一个没有足够资金的、没有合格工程技术人员的、根本不具备资质的开发商获得了项目的机会。这折射出我们的市场经济并没有保证体现“起点公平”的“机会均等”, 所以才会发出这样骇人听闻又有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
在本应体现“结果公平”的收入分配领域, 目前, 由于效率与公平关系失衡引起的贫富差距拉大, 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和谐的发展。因而放弃“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提法, 强调效率与公平兼顾, 就成了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在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通过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 除了没有再提“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外, 还首次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强调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 要将“共同富裕”的理念贯彻到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很多人容易片面地理解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 从而把“共同富裕”当成了一个乌托邦的幻想, “共同富裕”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他们进而对党的执政理念也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得不重新理清“先富”和“共富”之间的思路。
第一, 让一部分先富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政策, 但我们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
允许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 带动多数人和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个“先富”带“后富”, 实现“共富”的战略构想, 是邓小平在当时历史时期的伟大创新, 也正是这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使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从理想状态进入了现实的层面, 是具体地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途径。不少学者就指出, 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富裕的途径和目标之间的关系。没有目标, 部分先富就会失去方向和归宿;没有途径, 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成为空中楼阁。
第二, 共同富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它也是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多年来, 人们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有一种误解, 即:现在我们没有能力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 等我们生产力极大提高, 并完成了财富积累以后, 我们党才要开始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拉大的问题, 到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调节, 一次性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根据金喜在、齐晓安的研究表明:“‘共同富裕’不是静态的概念, 而是发展变化的动态概念。共同富裕决非是一次性完成的事情, 而是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发展的过程。”[10]就算把“共同富裕”只理解为经济范畴, 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 在财富积累的过程中, 也不能忽略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贫富差距只能控制在合理的、社会可承受、人民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意味着:我们时时刻刻都不能把共同富裕的理念束之高阁, 在宏观调控方面, 在制度建设方面必须时刻灌注共同富裕的思想;而且, 共同富裕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它不仅仅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也伴随着发展的全过程。
(三) 要强化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突出劳动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彰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指导意义
邓小平在收入分配制度上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是为了突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特征, 突出劳动者在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但是, 从近些年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实施情况看, 劳动所得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过小, 而且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 还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真正落实, 劳动者权益受损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一些企业, 雇员完全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因为第一, 中国基本不可能存在劳动力匮乏的问题;第二, 在中国, 工会的力量相对薄弱, 根本无法与资本的力量相抗衡。雇主总是千方百计任意延长劳动时间, 压低和克扣雇员的工资等等。我认为, 我国当前资本所得不能完全反映资本的使用效率, 存在资本压榨劳动的成分, 进而造成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不成比例, 严重削弱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一些人开始怀疑:通过诚实劳动是否能够致富?觉得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还抵不过别人一年的收入或者一次性的偶然报酬, 说不定还买不起一套房子, 所以就提出所谓“人无横财不发”的见解。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有关“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的理论, 当世俗文化为我们倡导了“致富”的目标, 而一部分人又缺乏必要的手段、机会、途径, 就会转向法律之外、体制之外,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寻求他们的利益, 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 面对犯罪率升高、商业欺诈、腐败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世风日下”。我们必须寻找产生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深层次原因。我认为, 无不与没有能够充分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有关。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把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看作价值的实体。这体现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反对剥削的精神。而按劳分配的原则正是这种精神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现。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价格理论, 从主观的边际效用出发描述价值, 否认价值实体客观性的存在, 并以其他生产要素的报酬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 在既定的制度前提下构建分配论。所以, 只有充分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克服资本主义方式下的收入分配不平等, 彰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指导意义;才能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过程中, 从根本上改变广大普通劳动者在分配中的弱势地位, 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 邓小平才强调:“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 不是资本主义的。”[11] (P101)
总之,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 要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我们必须在指导思想和制度建设方面对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作出回应, 必须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继续坚持和发展邓小平有关社会收入分配的思想, 用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谱写美好、和谐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4][5]][6][7]邓小平文选 (3)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8]邓小平文选 (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9]吴鹏森:公平:和谐社会的柱石[J].探索与争鸣, 2005, (04) .
[10]金喜在, 齐晓安:实现共同富裕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J].新长征, 1994, (06) .
3.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三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运作有序良性互动的社会,是社会稳定百姓安宁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平等友爱法制健全的社会。警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专门力量,应该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适应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加深刻的再认识警察公共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社会建设上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的新要求,即要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警察既是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又是和谐社会的保障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建设和谐公共关系应当成为公安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
和谐社会公安机关以及警察个人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公安机关要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上发挥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公安机关必须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整合工作力量,务实工作基础,牢牢把握对敌斗争主动权,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宪法确立的基本政治原则。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完善公安机关的内部机制,提高犯罪治理以及整体公安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公安治理的有效性,对人民的生活提供基础的保障。随着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发展,在公安治理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社会形势进行,结合现阶段社会形势可能存在的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对这些可能存在的威胁社会安定的因素进行控制,同时对可能出现的犯罪行为进行预防,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效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重点对可能存在的威胁进行预防,同时一旦发生犯罪行为应该及时进行管制,进而在多个方面提高社会的和谐性,为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在化解矛盾、处置突发事件上体现意义。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起应急机制,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同时也可以在发生突发事件之后进行有效合理的处理,从而在多个方面完善公安管理的内部机制。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控制,有效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缓解矛盾、化解矛盾,减少社会对抗。
从警民关系认识警察公共关系
建立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就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更多更好的服务中赢得群众的信赖。警察为社会和公众所需求,这是建立警察公共关系的前提和基础;警察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最佳服务,这是建立警察公共关系的关键。作为担负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崇高历史使命公安机关,只有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更多更好的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建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建立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就要加强和改进公安机关作风建设,深入群众中密切警民关系。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有的民警群众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这实质上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建立警察公共关系,就要着力转变公安机关作风。一要大力推行社区警务战略,建立新型的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二要从制度和机制上保证坚持群众路线,把密切警民关系落实到实处。三要建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制度。
建立以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核心的警察公共关系,就要以实行警务公开为主渠道,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了解中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公共关系活动十分重要,由于大众传播的直观性和快速性,在警察公关宣传中,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公安机关自办的报刊杂志、电视栏目以及网络,加大宣传力度,沟通与社会的联系,增进对民警理解,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公众心理偏见的要因与警察公共关系建立的新理念
警察角色的“冲突”形成了实际与公众期待角色的差异。实质上,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对警察准确定位的问题。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人民警察很容易与“英雄”联系在一起。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人民警察所从事的大多是一些平凡的事物性和服务性的工作。就社会治安而言,决定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是由社会矛盾即社会中的不平等、失业、贫富分化、腐败、黑恶势力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只能起到一定的控制和缓解作用,然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看,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增长和社会治安不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片面地把犯罪率的上升和社会治安的恶化归结为警察工作的低效能,并由此产生警察的抱怨和指责。
警察职业的特殊性使社会公众无公安机关之间处于各种利益和矛盾的焦点中。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公安机关在服务社会公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會站在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立场上,而少数没有得到保护尤其受到公安机关打击和处理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作为社会公众的一员,对待公安机关的态度和认识,自然有所不同。特别是当前社会矛盾相对集中,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不断增多,公安机关维护稳定的任务日趋加重,在维护社会的秩序平稳和保障宪法赋予公民合法利益之间往往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4.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下题。
1.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C.②④ 答案 A 解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是由经济基础的发展决定的,故①正确;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解决基本矛盾来实现的,完善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②正确;③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对基本矛盾的认识就走向了自觉;④不符合实际,上层建筑不仅仅包括法制,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提出到落实需要一个过程。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①充分发挥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③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A.③→②→④ C.④→③→①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②属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范畴,③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④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故A正确切题。B、C、D均错误。
3.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其依据在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人们应该尊重和利用客观规律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有效信息——“必须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产品分配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故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符合题意,C排除;A、B不属于唯物史观,排除。
4.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十二五”规划中的24个主要指标绝大多数
B.②→①→③ D.①→④→② B.①③ D.③④
达到了预期要求。但是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会是“十三五”期间最直接、最艰巨、最根本的任务。这体现了()①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材料表明成绩是主要的,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忽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依然任务艰巨,这体现了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其方法论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材料中没有体现。
5.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这说明改革是()A.对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答案 B 解析 改革并不会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化,A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正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错误;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错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600万人左右的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答案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B.①④ D.③④ 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回答时首先要明确社会历史的知识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等,然后结合材料信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角度说明国家出台“稳增长、促就业”政策的依据。
7.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解析 需要依据材料中“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利用《生活与哲学》知识,从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背景、目的等角度分析材料,其背景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其目的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这三个方面组织答案,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分析要得当。
8.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为我国进一步深化价格机制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意见》明确了价格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择机放开成品油
价格、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一项项重磅政策将陆续出台。
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阐明我国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必要性。答案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近年来,价格改革步伐大大加快,这是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②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我国推进价格机制改革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5.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篇五
在学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章之后,我对构建和谐社会坐了以下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在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说,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基本适应,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共同进步;从狭义上说,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层建筑保障。和谐的社会关系要求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加以维护,为此,就要通过民主政治建设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此外,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也不是宗派主义,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原则的基础之上。原则要在民主的基础上产生,通过法制加以维炉,为此必须发展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但是,必须把公平正义放到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中来理解。离开这个环境,公平正义就可能演变成平均主义。为此,要完善市场经济,规范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差距,正确处理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依法维护最
6.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六
纵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发展至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旧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那么正确理解其中矛盾,实质上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然而,我们皆知,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应当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力量。在这对矛盾运动中,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方式和变革、发展。也就是说,生产关系的性质、方式和变革、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被动的适应,它也能主动地发挥作用,自觉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尤其在新生的、革命进步的社会形态里,生产关系往往能发挥其能动性,对生产力发展起到巨大的能动作用,有力地促进生产力进步和发展。当然,在落后反动的社会形态里,生产关系却是严重扭曲的、滞后的,这种扭曲、滞后的生产关系,必然误导和阻碍着生产力发展;这样的发展错位和矛盾对立,也必定引发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重大变迁。
在工业革命以前的社会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极为迟缓的,这期间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比较趋缓的,因而其调整周期也是较长的。但近代以来,尤其是在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日趋加快,生产力的发展也呈快速迅猛之势,在这种态势下,生产关系不可能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前期那样,上千年或数百年的作一次调整,就能满足之后相当一段时期的生产力发展需求,而是每时每刻生产力都对生产关系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生产关系必须不断作出调整而适应之,否则,生产关系就会滞后,二者的矛盾就会加大,从而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发展。
在当代,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落后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生产资料、运营资本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分配公平化的矛盾更加激化,落后的所有制形态和生产关系,已经成了生产力健康发展的桎梏,已经成为生产力畸形异变的根源。尽管资产阶级们极力辩解和设法缓解矛盾、化解冲突,但终因不能自我解决社会制度和所有制性质这一根本问题,而只能任由矛盾继续恶化,或饮鸩止渴的将错就错下去。显然,这种矛盾日益加剧且不能解决,是违背解决矛盾和调整生产关系要求的,如此下去的物极必反,必然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而从根本上解决现实之矛盾,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调整周期大为缩短,并走上不断能动调节之路径。
一般来说,生产力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但从本质上讲,生产力不仅有其自然属性,而且还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生产力有其自然属性,就是说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是自然客观的;而生产力具有社会属性,则是因为居于决定意义的劳动者是有社会属性的,生产资料、劳动对象、组织管理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形态,并受不同的利益主体和所有制形式支配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合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的,因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须对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别是经济体制中不适合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仍然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这种低水平、多层次和不平衡的特点将长期存在。这种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的生产社会化程度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品经济,是我国现存的“经营层”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的运行有它特有的目的性,这个目的就是:每个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都要在自己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中,多创造出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从中获得较多的盈利或利润。盈利或利润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的目的,必然要转化为动力,正是这种动力才推动着每个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断改进工具,加强管理,降低成本,从而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也正是这种动力,才在商品生产者之间引起激烈的竞争;而竞争又作为一种压力,迫使每个商品生产者马不停蹄地前进。同时,内在的动力可以转化为外在压力,外在的压力又不停地向内在的动力转化,商品生产者就是在内外两种力量交相作用和冲击下努力把社会生产力神奇般地发展起来。必须看到,企业的生产目的和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紧密联系着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企业,不论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它们的生产目的,从一定的意义上讲,都不过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正是要通过千百万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具体的生产目的来贯彻和实现的。社会主义这个庞大的国民经济机体,正是由成千上万个作为个别企业而存在的经济“细胞”有机结合起来的。还要看到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每一个社会主义企业,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当它们在为各自的利益而奋斗时,必然会在它们所创造的全部财富中,以相当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的实体而存在,并通过税收、租金、利润、利息和价格等形式,源源不断地集中到国家手中。
上面讨论了如此之多对国家层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讨论,那么我们是否也能在个人层面展开一番认识呢?
在个人的生产生活中,“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可见,尽管“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因此,要辩证地看待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 决定着人的发展的“社会形式”本身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7.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七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但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全面的论述,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规定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属性和内在规定性,这是将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
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社会在制度方面必然是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然而,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与资本主义存在差距,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为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邓小平在关注社会主义在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外,邓小平更关注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也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根据邓小平的“黑猫白猫”论也可以看出,要使社会主义社会真正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在于社会主义既要继承资本主义已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同时又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生产力更高的生产力,因此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最主要任务是解放不同形式的生产力,并且大力发展社会的生产力。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贡献和新发展
(一)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途径———全面深化改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然而不难发现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我国开始出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这要求我国必须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为主的生产力,从行政计划下的生产力转变为由市场决定的生产力。要继续推行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解放不同的生产力。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处于落后阶段,并且发展够到阻碍,所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种倒闭机制。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要改变生产关系。在经济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许多新政策,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强调的就是政府放宽对企业的约束,促进不同类型的生产力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二)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原则———坚持公平正义
马克思的正义理论,主要表现在《资本论》里,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分析为公平正义辩护。这对我国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必须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可以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享受到社会中绝大多数利益,反而,工人阶级最为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承担了社会的大部分重负,却在收入分配上遭到不公正对待,享有很少的利益。我们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可以看到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剖析,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与劳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私有财产的存在必然会导致异化劳动。同样在社会主义社会要真正消灭剥削、消除异化劳动,就要扬弃私有财产,就是要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坚持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出现了各种机会不平等、结果不公平现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实行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提高较低收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调节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另外,政府运用好再分配的手段,通过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精准扶贫等方式来缩小我国的已经形成的贫富差距。
(三)关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现在,我国正处于追求共同富裕的发展阶段,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共同富裕,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在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过程中,“小康社会”的要求变得更加具体、全面,并得到不断地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这一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愿望,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社会主义本质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同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要求经济发展,还要求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使得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公平正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根本原则。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求改革生产关系,即全面深化改革,要消除剥削、消灭两极分化也就是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本质论与新时期要坚持的改革、原则和目标同样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1]任士敏.《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境界》[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1).
[2]马文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社会主义本质论》[J].西江月,2013(7).
[3]赵亚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本质论》[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8.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矛盾分析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和谐的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并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谐不是消灭矛盾,而是各方面矛盾的融合,由对立转化为统一,各方面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从矛盾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结合矛盾分析方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一、矛盾观点及矛盾分析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观点主要有:对立统一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指的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在这个意义上,矛盾的同一性又被称作矛盾的统一性。矛盾的统一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矛盾着的每一方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二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着共同的基础和由此达彼的桥梁,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即“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1]矛盾的斗争性,即矛盾双方的对立属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限制、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用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不平衡性
矛盾虽然普遍存在,但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不相同。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二)矛盾分析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3]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任何现实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在新旧矛盾的更替解决中发展进步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各有不同的特点,都有其特殊性。矛盾分析法首先要求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其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双方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做到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中把握同一;第三,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表现是矛盾的不平衡性,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既要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又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看到主要矛盾的重要作用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提出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党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深刻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和谐社会体现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指的是对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达到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指的是一种发展状态,和谐不是矛盾的消失,是矛盾各方面或者不同事物的矛盾斗争到一定阶段而达到一种相对稳定有序的状态。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矛盾运动推动了事物的发展,矛盾运动为和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和谐是各种事物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健康状态。协调好各种矛盾,达到事物的和谐状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和谐。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促进事物发展,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也是为了促进事物的共同发展,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是矛盾双方依存于同一个统一体中,借助矛盾的斗争性打破旧的统一体,形成新的统一体,推动着社会向着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的社会,首先是承认矛盾,“和而不同”,重要的是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向和谐的方向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现状,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十分重要。我们对这个科学方法理解得越深刻,把握得越准确,就能在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就既能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矛盾及矛盾分析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矛盾,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矛盾的集中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每对关系内部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目前我国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马克思批评蒲鲁东曾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爬上体系的顶峰,只能在较低的层次上徘徊。”[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虽然也有讲到自然界的和谐,但不是指向不同主体间的和谐,它不是指向人类社会的一种状态,其主旨在于反对自然界斗争的绝对化,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一)矛盾观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之间的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协调好各种矛盾的关系促进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过程。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我国具有一般社会主义的共性,但又具有中国自己的国情,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要具有中国特色,这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的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每个新阶段也会出现新问题、新矛盾,诸多矛盾存在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首先认识到社会中的各种矛盾,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主次矛盾,处理好各种矛盾,充分发挥各要素的效能,这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途径。
(二)矛盾分析法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矛盾的观点,做到全面又有重点。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内发展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等等,每个矛盾的解决都促使我们向和谐迈进一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殊的矛盾。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要围绕着这个主要矛盾。用矛盾分析法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我们树立矛盾的观点,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又要做到具体问问题具体分析,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而不同”的相对稳定状态。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要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要勇于揭露矛盾,还要有重点,具体分析每一个矛盾的特殊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5]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其变革从来就不是同步的,一般而言,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合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导致了社会制度合理化的速度、规模与效果无法完全与社会分化带来的冲突和矛盾相吻合,从而使矛盾、冲突总是能够寻找到一定的存在空间。因此,和谐绝不是对矛盾的消解与消失,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和谐也就理解为矛盾、冲突被约束在一定限度内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没有任何矛盾,就是稳定不变的理想状态,那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中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人的发展与保护自然的矛盾等等,每个矛盾的解决都促使我们向和谐迈进一步。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要兼顾社会中存在的其他方面的矛盾和出现的各种新矛盾,不断实现社会和谐。
2、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善于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相对稳定又充满生机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当然,同一性不是能够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物质上的贫富差别、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城乡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现状,都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运用矛盾分法,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6]打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不断认识矛盾,又是在矛盾分析法的指导下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具体实践是检验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果的唯一标准。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在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事物的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具体的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7]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坚持一系列的“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等,促进社会全方面、多领域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又不能忽略支流,盾的哲学基础之上。“矛盾的发展要求解决矛盾,只有矛盾的解决才能通过改造体系把整个体系提高到崭新的水平上。”[8]历史赋予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发展、和谐的文化价值,更是一种和谐的指导方法。我们必须重视解读矛盾分析法的内涵,将矛盾分析法融入或建构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矛盾的合理有效解决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推进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9.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九
口腔141 羊玉婷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复杂多样的价观、不良社会风气、传统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障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周边环境的育人氛围,全方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确保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当前高校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净化社会风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三个层面的内容相互贯通、相互联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结晶,简明概括,内涵丰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我国高校的主 流意识形态与国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但由于多方面的冲击,非核心价值观不但存在且有蔓延的趋势。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场所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前沿阵地,要率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实现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抵御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筑牢思想防线,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主导地位的需要。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生,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排除干扰、坚定正确的信仰和理想,才能赢得青年一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当代表达,体现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但理论的价值魅力并不是停留在它的自身逻辑体系的完美和表面的光鲜,而在于它给予人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说服力。要达到该效果,一是要揭示其理论价值内涵,认识其有用。二是情感认同。只有将其理论的真正价值内核入情入理地深刻分析,并从全方位所带来的效应能给多维度合理的揭示,情感认同自然就能发挥作用,并转化成行动的指南。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维度在于它将个人、社会、国家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国富则民兴、民诚则和谐。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建立在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础上的,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若只谈个人的私利要求,所作所为不与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而另辟蹊径要想成功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大学生的根本“小”在于个人能否学业有成、成长成才,“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认同是接受的前提和付诸行动的条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的兴旺发达联系起来,找准与大学生思想的共鸣点、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其理论也就被真正掌握,并被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不会是一句乏味虚幻的空话。
10.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十
一位伟人曾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在责任的内在力量的驱使下,我们常常油然而生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一个企业管理者说:“如果你能真正钉好一枚纽扣,这应该比你缝制出一件粗制滥造的衣服更有价值。”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重要的是你是否真正做好了你的工作。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就是人性的升华。
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要实现既成才又成人的目的。所谓成才,就是指大学生要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才能,学会做事,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能人。所谓成人,就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形成良好的人品,学会做人,成为一个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心地善良的好人。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首要标志。一个大学生要成为一个有益于自己的家庭、有益于自己的团体、有益于自己的国家、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具有良好品格的人,首先就要成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能够履行义务的人。要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负责。
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吧: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体育文化节,要走方阵,天气很冷,可时间紧迫,眼看着就要开幕了,每天晚上同学们都要抽出学习的时间来操场排练,这就是一种责任意识的体现,为了集体的荣誉,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溺爱的氛围中,但是通过大学的很多课程,比如说:毛泽东思想、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概论、思想道德修养等来树立共同理想,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中国革命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以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等等。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我们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我们的同学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看到黑人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看到美国人自己就觉得低人一等,这种心态都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我们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我们同学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我们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当前社会的形势: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大学生的使命
2.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面临挑战。
2007年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
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内部的不良资产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全球金融体系虽然大体稳定下来,但是十分脆弱。
3.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缓和但挑战依然严峻
一是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影响世界的安全。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这种收入分配却是严重失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当前,伊拉克局势的动荡、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以及持续不断的阿以冲突等热点难点问题的存在,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首先,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其次,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与发展影响世界安全。冷战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仅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愈演愈烈,并有新的发展,从而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建立单极霸权,美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为标准,对外实行
4.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不可逆转并出现新的变
单极与多极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还表现在各极软实力的变化。冷战后,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依仗经济、金融、科技和军事的特殊优势,加紧争夺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对外频频发动战争,特别是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使得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伊斯兰世界对美国不满的人比例日益扩大,严重影响了美国的国际形象,使美国的软国力有所下降。
5、世界科技革命竞争日趋激烈
当今世界,信息、生物、材料和能源等高技术及产业迅猛发展。科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已由20世纪初的不到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科技发展特别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实力也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总结:可以看出,世界在处于深刻变化和多极格局过度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的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旅管二班
11.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十一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可以说这是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概括。然而,如果我们仅仅拘泥于课本的表述,就无法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把握。首先,关于对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理解。这一矛盾包括哪些方面?它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怎样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的时期。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地位的变化则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支配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
12.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篇十二
摘要:“主动服务”社会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一个重要表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急需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自身办学实力亟待提高的双重压力。在主动服务社会中提升办学实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和价值选择。河池学院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桥头堡”的思想和实践是对“主动服务”行动的解读,是“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理论的具体化和内化。
关键词:本科院校;教育基本规律;主动服务;“桥头堡”
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提出了著名的高等教育内外部规律理论,并在其后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1世纪初大量涌现出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还在构建中,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正在实践中探索。运用教育基本规律理论指导办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规律的认识,可以提高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水平,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主动服务”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重要表征
潘懋元教授认为,在诸多的教育规律中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基本规律,简称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这两条规律的内在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要受外部关系规律所制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
这一理论一经面世就受到高教界与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理论进行了解析。有学者认为,大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反映了现代大学对社会需求作出的积极回应。“主动适应”是现代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或者说是教育的外部规律。笔者认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及其前身长期在地方办学,已经深深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水乳相容的特点。“主动服务”较之于“主动适应”更能反映地方院校与地方(或区域)经济社会的关系规律,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外部关系规律的一个重要表征。
1、“主动服务”既体现教育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的关系,也是地方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回归
前,潘懋元教授运用教育外部规律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区域化)是必然趋势,高教要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直接产物,“主动服务”地方应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2、“主动服务”是高等教育对社会“制约”的一种反作用
教育在主动服务中体现子系统对大系统的“服从”或“适应”的同时,也体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主动引领、先导作用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功能,使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体系中的地位和尊严。
3、地方高等教育于“主动服务”中不断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因地方(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生,社会需求是其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及社会服务的导向。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从而也增强了服务地方的能力,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为社会提供服务。周而复始,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就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双赢。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主动服务社会中面临的困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在处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关系中面临双重困境。
1、社会“急需”高等院校提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对大学的作用和功能,全社会有了共识。解决这些问题,社会需要大学的参与和作为,尤其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在帮助解决当地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经济建设的难点问题以及短缺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有地缘优势也有人脉关系。社会期待本土的高校提高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亟待”更新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身实力
总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薄弱,教学和科研条件简陋,“亟待”改善;学科专业面窄,与地方支柱产业对接的学科专业较少,为地方提供的专业人才有限,“亟待”拓宽;科研水平较低,应用技术开发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亟待”提高。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遇到的难题。
总之,社会“急需”与学校“亟待”都是客观现实,必须认真分析和对待。否则,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中既可能出现在外部关系构建中主体地位的缺失,也可能形成学校内部关系处理失当,办学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窘境。这两种假设都违背教育的基本关系规律,其结果只有一个:学校被社会边缘化,甚至成为社会的弃儿。“急需”与“亟待”构成的矛盾既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中的压力,更是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破解这对矛盾离不开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
三、科学把握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增强办学实力
社会对高等院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热切期盼和学校“亟待”提高办学实力的矛盾是新建院校长期存在的“内涵”与“外延”发展道路之争在不同视角下的显现。在传统的观念里,学校只有先练好内功,增强办学实力,才能为地方服务。这从时间梯次上来看似乎比较合理,但缺乏逻辑关系上的支撑,也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相符合。
1、高等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不是具有某种线性关系的确定性规律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机械决定论式的思维方式,即强调因果的时序性。然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外部规律既不是线性关系又共同作用于教育过程,不存在孰先孰后的问题。也就是说,“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在逻辑关系上不是线性关系,可以兼容并存、互促互进。从发展的时间角度看没有时序性,不存在先后问题。不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发展的侧重点有所变化则是合理的。 2、我国快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高校学科专业加速发展的现实是在以齐头并进的形式同步前进的,这就大大压缩了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时间提前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在校生总量、毛入学率增长迅速,且主要集中在后的十几年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并行或略微后行的状况,对现代化建设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提升的空间仍然非常大。我国社会、经济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高等教育在强化自身办学实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由此可见,那种“只有先增强实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点以及“先练好内功再服务社会”的认识不仅不符合教育规律,而且也脱离我国的现实。把握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内涵,科学协调内外部关系,在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选择,也是价值选择。
诚然,服务社会与增强办学实力虽无因果关系,但有层次之分。办学水平不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就差、层次就低;办学实力增强了,服务社会的作用和影响就大。学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和服务社会是一个互动过程,主动服务社会的过程就是提高办学实力的过程;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处理好学校规模、结构、质量的关系就是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服务社会。
四、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
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的河池学院几乎浓缩了大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特点,也面临着与大多数新升本院校同样的困难。为实现主动服务社会与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良性互动,学院在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当“桥头堡”的思想并积极付诸实践,在“练内功”与“主动服务社会”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所谓“桥头堡”思想就是指学院要主动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做地方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桥头堡”在服务社会中凝练办学特色、锤炼学科队伍、提高办学实力。这一思想的提出基于对学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现状之科学分析,是“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理论的具体化和内化。
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的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研等几个方面。
1、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学院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方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上。围绕这一目标,学院确定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方(或区域)特色资源与优势产业为依托,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核心,以短线学科专业为外延,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发展的学科专业群的专业设置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一批适应桂西北及广西经济新发展的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专业设置向有色金属、化工、特色食品、桑蚕、制药等地方优势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倾斜。在教学实践上,通过与地方的合作,丰富和发展产学研模式。承担“国培项目”、“中英西部合作项目”等,在师范生中开展“双向培训、顶岗支教”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真刀真枪锻炼,起到其他教育教学实习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与当地政府合作,成立河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与训练基地,构建“学、研、训”合作平台,学校与地方政府联手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课题研究以及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参赛等方面合作,集教学、研究和训练于一体,探索出体育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2、降低重心,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在科研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河池学院明确提出:
(1)改变过去那种重视理论研究、轻视技术开发和推广的观念,着力解决地方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地方的“智力库”和“技术研发中心”。
(2)充当地方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消化的中转站。对那些靠自身科技实力能够解决的技术问题,则不遗余力地帮助解决;对自身不能攻克或暂时没能力攻克的难题,则发挥学校信息灵通、与国内外同行有良好业务交流渠道的优势,帮助引进适用技术加以解决,并对引进技术进行本土化,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再创新,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和攻关能力。这种定位符合现阶段河池学院的科研发展现状,能够在满足地方需求的同时尽快提升自身科技实力。
桑蚕学科的发展具有代表性。随着“东桑西移”的不断推进,“桑蚕业”成为学院办学所在地河池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学院于在既无专业依靠又无人才支撑的情况下开始了对桑蚕的科学研究。借助广西蚕业总站以及国内许多大学和研究院所专家来河池现场指导桑蚕种养的机会,学院选派相关专业的教师逐渐介入,跟踪学习。学院引进高级专门人才、储备人才,积极构建桑蚕类学科专业;主动与地方科技部门、农业部门联系,掌握产业发展的动态,了解专业信息,进而联合申报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技术难题,学院便聘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与帮助,在实践中培养了人才,也培育了人脉。这为其后的专业设立、研究所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桑蚕研究所从成立之初就把桑蚕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作为其主要职责之一。研究所把实验室建在农家科技大院,帮助种桑养蚕的农户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这种发展定位和发展策略使学院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桑蚕学科培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特色学科,对地方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13.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篇十三
自x年x月份,我开始了自己的农村工作,工作几年来对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仅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一、基本情况
我所服务的村是xx县xx镇xx村,全村共有农户x户,总人口x人,劳动力x人,总耕地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经济果林、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苹果。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滞后。
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少,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
1、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
2、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针对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市场压力+内在发展动力=团体活力。在这两种力双重作用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一切要以规划为先,建设一步到位,减少的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在公共设施,住宅规划上要坚持科学、超前、实用的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要“外塑形象”,“内聚精神”。(三)要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依托县乡经济,发挥本村优势产业,转化经济发展的劣势项目,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壮大集煞经济,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矿产、土地、人力资源,采取集中创立的方式,达到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村民的自主创造能力。
(四)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为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坚强后盾。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党委、政府,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民,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如何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经济发展的标准。具体思路与对策如下:
(一)、扩大规模,招商引资,培育农村龙头企业。针对本村实际,招商引资,扩大农村企业规模,培育出适合农村发展的龙头企业。
(二)、就地取材,做农产品深加工文章,打造“拳头”产品。充分利用本地农产品优势,大做农产品深加工文章。具体做法可以多方筹资,引进技术、设备,建加工厂;也可采取与知名企业联营在本村设立分厂的办法。总之,要积极探索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打造“拳头”产品,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要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规划,集中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1、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效农业;大力推广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充分开发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优势经济林,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经济林的管理。
(四)、规划先行,改旧建新,建设文明新村。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管理民主”为目标.围绕“四化、三包、两专管、一引导’’的思路搞好村容整治工程。“四化”即搞好村民各小组的硬化,净化,美化与绿化工程。“三包”即每户村民要负责各自门前的净化,美化,绿化。“两专管”即公共场所卫生专人负责和定点堆放的垃圾由专人清运。“一导’’即规划引导,有条件的情况下,改旧建新。规划建设一个集办公楼、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老人之家、卫生所、绿化带、住宅区、农家乐连锁超市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新农村。(五)、集思广益,建立农村特色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2、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确保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与村民自治的统一。
3、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规范村务公开,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制度。
4、建立完善监督制的机制,成立村民监督组,由群众进行行业考核和评议,有效的凝聚民心,调动民智。(六)、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工业富村”和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工作思路,实施工业带动,首先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努力创造条件,面向市场对劳动力进行“定单”式的培训,“菜单”式培养,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打造村民“求变、求富、求强” 的团体精神,要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设立教育基金,奖励拔尖生,资助贫困生,同时要建立技术培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与技术员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培育农村科技能人。
【对社会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再认识】推荐阅读:
对结构游戏的再认识09-25
电子网络与科学工作的社会结构09-13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07-15
对社会的认识感想10-23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10-25
对老年社会工作的认识11-13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11-07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10-26
科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11-12
国际社会发展规律理论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