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乡愁

2024-10-08

舌尖上的乡愁(精选19篇)

1.舌尖上的乡愁 篇一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

⑦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本文略有删改)

问题:

1.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 A ;以第 B 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段5和段6中画线句分别运用了 C 和 D 的表达方式。(4分)

2.段③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3.段④中的“这些感受与体验”在本段具体指代什么?(2分)

4.谈谈段⑦“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这句话中,两个“厚味”的不同含义。(2分)

5.文章以“舌尖上的多愁”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4分)A.散文 B.一 C.描写 D.议论

2.(2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生命中最新鲜的味道和故乡味道,同时开启下文对家乡美食的回忆。

3.(2分)那是思亲、停飞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思亲;念家、乡愁也可)

4.(2分)第一个“厚味”是指:血亲之间的关系,母亲的辛苦劳作,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等人生感悟;第二个“厚味”是指:喷香的饭菜(妈妈创造的美味)。

5.(3分)(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交待文章的内容(线索)。全文以“舌尖上的味道”为切入点来组织材料,巧妙的揭示了美味和乡愁之间的关系。(3)点明了文章主旨。全文通过舌尖上的美食的描写,抒发了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2.舌尖上的乡愁 篇二

一、《舌尖上的中国1》的叙事视角

中国人历来讲究“民以食为天”, 关于美食的节目并不少见, 《舌尖上的中国》能获得空前的赞誉, 除了其精良的镜头语言, 最大的原因是叙事视角的与众不同。

《舌尖上的中国》因食成题, 引申至人, 讲的是美食, 却远远超越了美食。在一个个精致诱人的镜头后面, 隐藏的是人对食物的感情、对亲友的眷念、对故土的思念、对生活的热爱。[2]它发掘的是饮食背后人物的生活原貌以及他们的情感、生活、认知等生存状态, 而这些人物, 尽皆是我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这些情感充沛的美食和人之间的故事完美得诠释了中国人的精神、习惯、风格和形象。[3]最终呈现出的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中国人身上彰显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伦理和东方生活价值观。[4]

二、《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事视角

相比于上一季, 《舌尖2》最大的不同是美食更少了, 人文情怀更浓厚了, 乡愁、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底层人民的生存问题、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教育问题等成为作者想表达的主题。

第二季的叙事视角, 转变为个体的人, 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 来反映当下快速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凸显出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故事加深了以人为主的叙事习惯, 让人看到了更为丰沛的人文气息。

雷山鱼酱的故事引出了在广东打工的一对夫妻和留守女孩李建英, 留守儿童, 是中国近些年取得翻天覆地成果时遗留的问题;最为一个古老的职业, 麦客的生存空间正在经受着机械化的挤压而日渐萎缩;白马占堆爬树取蜂蜜, 是为了给即将上学的弟弟准备一份礼物;养蜂夫妇通过一年11个月奔波在外, 收益不定、四处漂泊的采蜜来养活一双儿女;安徽的古法榨油, 依旧固执得坚持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技艺;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 让江苏女孩不得不提前告别校园生活转而学习糕点手艺。

《舌尖2》用情感更为充沛的镜头, 再度瞄准了这块土地上最普通的劳动人民和食物间的质朴联系。与第一部相比, 这里美食显得不是那么主要了, 突出的是对生活在这篇土地上的人的关怀, 对传统的尊重和呼唤, 对中国人的生活哲学的赞赏, 对社会问题的担忧, 所以本质上它已经不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 而是细腻含蓄地借助美食讲述中国大地上, 中国人民的生存。

三、《舌尖上的中国2》的叙事问题

《舌尖2》在让观众“眼泪与口水齐飞”的同时, 也引发了颇多争议。

首先是为迎合叙事视角的变化而刻意增加的煽情桥段。相比第一季在纯粹表现美食的过程中行云流水的价值表露, 第二季刻意安排编织的桥段相对缺乏震撼力与认同感。《舌尖1》是以美食为入口, 人文情感为出口, 观众可以感受到每一位食物制作者对于美食和生活的热爱, 由此而引出来许多故事。而《舌尖2》则相反, 直奔人文情感而来, 有些人并不是擅长烹饪或者热爱美食, 之所以能进去镜头, 是因为他们是有“故事”的人。例如, 《家常》里花重笔讲述的提琴少女的故事, 被指与美食无关并且价值观有误的。导演把一个与主题毫不相干的故事硬生生地塞进了节目里, 让人怀疑, 摄制组不是找了一盘上海红烧肉, 而是刻意地找了一个外地求学的音乐女孩, 在这个亲情的故事里塞进了几分钟的食物而已。

其次, 脉络混乱, 叙事不切题。《舌尖2》虽然同样是分为7个部分, 每集都有不同的主题, 但都没有围绕主题展开叙事。《三餐》这集, 在开头呈现出各地的早餐后, 叙事就变得异常混乱, 午餐和晚餐分辨地不是很清晰。又如《秘境》里, 馕是新疆的日常主食, 因为新疆处于边境而定义馕为带有“秘境”色彩的食物也不贴切。

再次, 素材杂而乱, 镜头交代不完整。《心传》里, 纤细笔直的挂面是如何由粗变细的, 这个可以说是挂面制作最值得期待的亮点却被直接忽略了。《脚步》时长50多分钟, 美食数量就超过20种。50多分钟的片子有1400多个镜头, 单个镜头平均长度只有2秒钟。由于剪辑率过高、切换太快、镜头太短, 有些食物只是一闪而过, 因而给人眼花缭乱、浮光掠影之感。

此外, 《舌尖2》还存在演绎、摆拍的嫌疑。部分叙事内容采用了故事片而非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如留守儿童的远望, 麦客的秦腔等, 在许多专业人士看来可能是摆拍而成, 白马占堆在40米高的树上采蜂蜜的情节更是被指出脱离自然规律。电视纪录片是一门借助动态影像来讲述真实故事的叙事艺术, 演绎和摆拍无疑背离了纪录片的基本特性。

从叙事视角的角度来看, 《舌尖2》的意图已经并非单纯客观地描述食物本身的工艺, 口感等内容, 而是将食物做成了一个线索, 去记录中国当代社会下, 人性的美好, 生活的艰辛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等。关注时代变迁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苦痛和智慧的视角, 一方面使得《舌尖2》更富于人文关怀;另一方面, 不同于第一季在娓娓道来中蕴含的一种人文的温暖, 《舌尖2》发力过猛的人文情怀和造假的传闻也使得本片显得苦情、说教而缺乏诚意, 这才使得《舌尖上的中国2》口碑两极化, 在收获关注的同时, 也引发了大量的非议。

参考文献

[1]谭志勇.饮食与影视的盛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电影评介, 2013 (01) .

[2]宋晓雪.电视纪录片叙事艺术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12.

[3]王雪晴.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策略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 2013.

3.舌尖上的乡愁 篇三

作为“精神界战士”,鲁迅对饮食似乎不大讲究,更没有专门写过谈吃食的文章,但在这方面也未能免俗,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的意味留存。它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其弟周作人在晚年走到人生边上的文章中,引用了上面鲁迅这段话之后写道:“我想也可以借来应用,不过哄骗我的程度或者要差一点了。”(《知堂回想录·故乡的回顾》)这倒并不是说周作人思乡的程度比乃兄差,而是,他思乡之所寄不在菱角之类,“却是更其琐屑也更是不值钱的,那些小孩儿所吃的夜糖和炙糕。”他一九三八年就写了《卖糖》一文,收在《药味集》里。一九四四年,他在《苏州的回忆》一文中写道:“又在小街上见到一月糕店,这在家乡极是平常,但北方绝无这些糕类,好些年前曾在《卖糖》这一篇小文中附带说及,很表现出一种乡愁来,现在却忽然遇见,怎能不感到喜悦呢。”

周作人对饮食特别关注,从发表于一九二四年二月的《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到发表于一九六四年七月的《闲话毛笋》,他写了几十年饮食,这是他的基本文学题材和人生话题。提起周作人的散文名篇,人们往往会想到他的《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喝茶》、《谈酒》等等,几乎都是关于饮食的篇什,这在现代作家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周作人谈吃,并不仅仅拘囿于饮食本身,也不单纯是聊慰乡愁,而是有更大的襟怀和志向、寄托,是一种悠远、深邃的文化乡愁使然。在他看来,饮食不仅是物质的生理的需要,更是精神的,它们包含着历史的、文化的、美学的、民俗的意思与趣味,他不断发掘日常生活中饮食的美学诗意和文化神韵。在《北京的茶食》中,他心仪能够吃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而不得,这样的点心已经不是一般的吃食,而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某种历史精神和传统文化,精炼的,令人神往;颓废的,令人感伤,吃点心而能发思古之幽情显见的是文人习性。周作人由点心又写到看见一个老店的招牌带给自己的感受:“那模糊阴暗的字迹又引起我一种焚香静坐的安闲而丰腴的生活的幻想。”他想吃含有历史感的点心及对老招牌的感兴,其实是对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生命形态的追求,这种理想化的追求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实现不了的。

周作人谈吃,情趣在品世论道之间,重在谈吃之外的文化内省。他的《谈宴会》一文从中日文人的吃食不同来看文化,于文人的饮食中看国民心态,读出士大夫的情结。周作人并不认为饮酒的乐趣是在喝醉之后,相反,“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我想悦乐大抵在做的这一刹那,倘若说是陶然那也当是杯在口的一刻罢。”他向往“把宇宙性命都投在一口美酒里的耽溺之力”(《谈酒》);“在刹那间体会永久”;“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喝茶》),如果“耽溺”其中,陶醉其中,忘却“现世忧患”,就会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这是“美”是“和谐”,是“生活的艺术”。下面的这句话是经常被引用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周作人还由饮食悟出为文之道,他在小品文《记盐豆》中先引了《乡言解颐》中的一句话:“其所作羹汤清而腴,其有味能使之出者乎,所制盐豆数枚可下酒半壶,其无味能使之入者乎。”接着评说:“有味者使之出二语”,“所说殊妙,此理亦可通于作文章,古今各派大抵此二法足以尽之矣。”他的《苋菜梗》第一句是:“近日从乡人处分得腌苋菜梗来吃,对于苋菜仿佛有一种旧雨之感。” “旧雨”是语出杜甫诗《秋述》的典故,喻老朋友相见。周作人从家乡的腌咸菜中抒发出淡远的乡愁,淡然的乡野生活,别有山野之趣的枯涩味道,写出了因腐而鲜的“腐鲜”之味,化腐朽为神奇。周作人还在《日本之再认识》中提到家乡一种不知名叫什么的汤,“这实在是寒乞相极了,但越人喝得滋滋有味,而其有味也就在这寒乞即清淡质素之中,殆可勉强称之曰俳味也。”他的饮食和文学艺术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爱好天然,崇尚简素。“写文章没有别的诀窍,只有一个字曰简单”(《本色》)。清淡而腴润,雍容而淡雅,这也是他散文艺术的特色。

周作人许多写民间食物的诗文,具有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在周作人的“打油诗”、“杂事诗”中有二十余首是关于吃食的,或自嘲、或怀乡、或有童趣,清新可喜,流露出他对民间生活的关心,对民间文化的浓厚兴趣。他一生写过的关怀人间种种鄙细隐曲之事的好文章,有很多是关于民间饮食的。他晚年回忆故乡的麻花摊、麻花粥、羊肉粥等文,相隔几十年,写来还是那么详尽,那么亲切,文字素雅。在这方面他是有着明确的认识的:“看一地方的生活特色,食品很是重要,不但是日常饭粥,即点心以至闲食,亦均有意义,只可惜少有人注意,本乡文人以为琐屑不足道,外路人又多轻饮食而着眼于男女,往往闹出《闲话扬州》似的事情,其实男女之事大同小异,不值得那么用心,倒还不如各种吃食尽有趣味,大可谈谈也。”(《卖糖·附记》)

周作人谈饮食文坛独步,而张爱玲写男女乃作家之翘楚,她将男女之事、男女之情写得风情万种、荡气回肠,也许因为志向大异,或者因为知堂老人的那句“其实男女之事大同小异,不值得那么用心”惹恼了她,她对周作人的饮食观和谈吃文章竟不以为然,她语带讥讽地说:“周作人写散文喜欢谈吃,为自己辩护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是男女之事到处都是一样,没什么可说的,而各地的吃食不同。这话也有理,不过他写来写去都是他故乡绍兴的几样最节俭清淡的菜,除了当地出笋,似乎也没什么特色。炒冷饭的次数多了,未免使人感到厌倦。”(《谈吃与画饼充饥》)张爱玲写谈吃的文章并不多,但出手不凡,脍炙人口,好像存心与周作人主要谈故乡一隅的吃食过不去,她在很长篇幅的《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中洋洋洒洒地写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几十种吃食,蔚为大观,口味独具。虽是晚年之作,文字上仍充满了张爱玲式的感性,如下面这段写新出炉的面包香味的诱惑:“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有长风万里之势,而又是最软性的闹钟,无如闹得不是时候,白吵醒了人,像恼人春色一样使人没奈何。有了这位‘芳’邻,实在是一种骚扰。”孤独地长年客居美国的张爱玲,晚年写作此文大概是基于一种怀乡病或怀旧心理吧,如她所言:“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我们中国人享惯口福,除了本土都是中国人的灾区,赤地千里。”(《谈吃与画饼充饥》)身在海外,盛筵不再,张爱玲只好写此文“画饼充饥”了。给美食写情书的专栏作家沈宏非据此概括出了张爱玲的饮食嗜好:“油、甜、软”(《吃张爱玲的“软饭”》)。张爱玲的另一篇谈吃的文章《草炉饼》,原载于一九九○年二月九日台北《联合报》副刊,开头第一句说“前两年看到一篇大陆小说《八千岁》”,她看了这篇小说才知道当年在上海公寓里听到的外面叫卖的“炒炉饼”到底是什么东西,“四五十年前的一个闷葫芦终于打破了”。《八千岁》是汪曾祺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一九八三年二月号,张爱玲可能是在美国的大学图书馆看到的,由此推断《草炉饼》当写于一九八五年,即使她记忆不确或“两年”是约数,写于一九八六年也有可能,或者再退一步,写于一九八○年代中后期当无疑义。

而小说《八千岁》的作者汪曾祺,是当代作家中出了名的美食家。他写了不少谈饮食的散文佳作,坊间有集子《五味》、《四方食事》、《故乡的食物》,篇目大同小异。他的谈吃散文有一点周作人的影子,同题散文《故乡的野菜》显见的有向前辈致敬之意,同时也蕴含着一种骨子里的傲气,一如他以《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为题作文,这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汪老和知堂老人都文笔简净,但前者的文笔更活泼流转,心底充溢着暖意和热力也很明显,他兴致勃勃地写着“四方食事”、人间“五味”、五谷杂粮,绿豆、黄豆、扁豆等等皆可成文,无不入题。他洋洋洒洒道来,令人感觉清香满口,诗意盎然,文笔跌宕生姿。将俗物写雅是汪曾祺的拿手本领,从他写饮食的散文中能够看出他对生活的温情和至爱,见情见性。从吃食当中发现美、表现美殊为不易,见出高境界。汪曾祺还有写吃食的短篇小说《黄油烙饼》,它以大饥荒为背景,以谁也舍不得吃的两瓶黄油为故事核心,通过儿童的心理、情感,表现了一家三代的亲情,感情真挚,叙述中引而不发,哀而不伤。

汪曾祺有篇散文《宋朝人的吃喝》,而这篇文章竟是写于一九六七年初,“文化革命”如火如荼之时,他在追寻着另一种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由此更可看出他的真性情。也许这是他最早的谈吃喝的文章。宋人吃喝比较简单、清淡,即使是口腹之欲,也要节制,饮食上的奢靡之风大概自晚明始,那时的士人和世风追求各种各样的纵欲享乐,这从张岱的《陶庵梦忆》中可以看出来,延续到清朝,李渔《闲情偶寄》有“饮馔部”,袁枚更著有《随园食单》。当今中国饮食上的奢靡之风可谓其来有自,源远流长。

另一位散文名家梁实秋一九二七年曾写了零星谈吃的文章,大量地写作此类文章还是在去台以后。他说:“饮食一端,是生活艺术中重要的项目,未可以小道视之。”(《读〈烹调原理〉》)看法与张爱玲接近。梁实秋一九八四年为集子《雅舍谈吃》作的序文里说:“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他写正阳楼的烤羊肉、厚德福的瓦块鱼、东兴楼的芙蓉鸡片、致美斋的爆肚儿……他写北平街头的酸梅汤、糖葫芦、豆汁儿、炒栗子、豌豆糕……无不寄托着故国之思、故乡之情,写的是吃食,念兹在兹的是乡愁。梁实秋的此类散文,文风如其名,平实有余灵动不足,略显呆板。另一位旅台写美食散文的高手是唐鲁孙,他一九七二年在《联合报》发表了一篇以地道京味语言写的散文《吃在北京》,不禁引起旅台者的莼鲈之思,一时传诵,一发而不可收。后来结集出版《中国吃》、《酸甜苦辣咸》等,很是畅销。唐鲁孙最初写老北京美食也是因了浓浓的乡愁。其著大陆有简体字本面世。

4.舌尖上的文化 篇四

——郑州新东方烹饪大师观后感

一部大气中蕴含着感动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体会到了漂流于历史长河里的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里的每一个食材的选取,每一道主食的制作,每一种菜系的精华,每一座城池的人文饮食都在向人们述说着一个隽永的故事。有人说,他们是带着口水同时也是带着泪水看完的这部纪录片的。因为舌尖上的滋味带给人们的感动是那般的丝丝流转,那些为了获取食材辛苦劳耕的画面,那些氤氲着香气的温馨记忆,在一道道美食的表达中就那么的在不经意间被人们想起……

舌尖上的味道带给人们的不单单是享乐,严格来说,那同样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深刻的快乐之感,而这份快乐的制造者——厨师,也成为了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故事主人公。因此,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便有了《厨房的秘密》这一集。在《厨房的秘密》中,按照该纪录片的整体风格,故事依旧是从大江南北的那些最为质朴,最为真实的故事说起。这一集的故事述说了各种各样的厨房——温暖家乡里妈妈做菜的厨房,繁华都市中优雅高尚的星级酒店后厨,还有那传道授业的烹饪课堂上的名师厨房。

这一集里的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周赛群老师进行现场教学的课堂就给广大观众留下了一段感人的记忆:作为一名美食文化的“传钵者”,每一天里,周赛群都会和一群孩子在一起,授业传道,试图把三十余年的经验悉数教给他们。虽然镜头前没有讲述,但为了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快的练好基本功并尽快掌握更多菜品的制作方法,周赛群老师也倾注了很多的心血。

无论中国的美食怎样博大精深,如果没有继往开来的接班人来继续发扬光

大,那长久以来流传的舌尖之味恐怕也会有断绝的那一天。所以作为烹饪教育工作者,新东方烹饪教育的老师们自觉肩负起这样看似平凡却意义重大的使命。“想要交给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很多,但是中国的菜肴是无穷无尽的,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饮食文化瑰宝,而未来等待着后来人要做的,要承担的责任也很重。所以,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受人以渔‟,让他们以此来传承这份荣耀。”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单金星大师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这位拥有50多年从业经验的古稀老人至今还坚守在灶台和讲台前,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个课堂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同学们也在为中华美食文化的继续发扬于无形之中贡献出了自己的点点力量。

让单金星大师感到欣慰的是,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孩子们都很勤奋好学,“他们真的是一群很努力学习的孩子!”单金星大师说。同样的,为了看到同学们不断的进步,新东方烹饪学校的其他老师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思考与奋斗。

5.舌尖上的美食 篇五

每天放学回家,我的奶奶都会准备一盘热气腾腾的煎饺给我吃。

今天,我和奶奶一起做了这道美食。首先,我们要做饺子馅。奶奶剁碎猪肉,切好球菜、香菇、葱花。我就很快将它们搅拌在一起,这个可得搅拌均匀哦!接着,开始包饺子了。奶奶包得可熟练了,只见她左右开弓,一夹一按,一个饺子就变出来了。我当然也不示弱,把不多不少的馅儿放到皮上,然后慢慢地把皮合上,捏一捏。不会一儿,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站立起来了,滚圆滚圆的。我一想,看我七十二变,包了玫瑰饺、包子饺,最后还包了个乌龟饺呢,把奶奶逗得哈哈大笑!

最后开始煎饺子了。我们把油倒进锅里,待油烧热放入饺子,“滋滋滋”,小饺子在锅里唱起了欢乐的歌。煎了一会儿,小饺子身上的白衣服变成了金黄金黄的小裙子,可漂亮了!起锅后,撒上黑芝麻点缀。这颜色鲜亮的煎饺,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咬一口,外酥里嫩,人间美味,好吃极了!

6.舌尖上的“小清新” 篇六

中国美食,可分两类――“小清新”、“重口味”。在我心中,重口味的大哥莫过于烧烤,而“小清新”中的大姐大有谁比得过馄饨?

周五晚上下课回来时,突觉腹中空虚,便去店里点了碗馄饨。难得无事,无聊便站在一旁看。

只见那老板娘一手捏皮,一手用勺填肉馅,且捏且填,且填且捏。那速度,直追一秒一个。皮四四方方,看起来薄薄的,包起来厚如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烧麦,白中透红,红里衬白,看上去就十分清新、可口。

大约两三分钟,一碗馄饨就包好了。“嗵”一声,被扔进热锅。锅里本沸腾着的水,刹那间被“镇压”了,不再叹气。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原来小巧玲珑的馄饨逐渐胀大,皮也慢慢飘起来。在一个个沸腾的.小水泡推举下,不断地上下舞动,仿佛在引诱我来吃。

“老板,好了吗?”我忍不住问了声。毕竟吃过晚饭也过了四个多小时,未免肚中空虚。再加这诱人的清香,看着它沸腾,是人都会馋。

终于,馄饨好了,老板娘一盛上来,我已伸手将它端了过去,还被老板娘“数落”是小馋猫。取过勺子,就迫不及待塞进口中,“呼…呼…”我烫得不断呼气,却又不愿吹几口再吃,深怕错失了这美味。呦,还别说,味道真不错!唇齿间触碰到的是外表软嫩的皮,不是粉粉的感觉,是薄得吹弹可破,十分Q弹。再一口,肉就跑进嘴里了,也是嫩嫩的,和皮一起吃,丝毫不腻,却又清香十足。仅吃了一只,香味就萦绕在我嘴里。美味传到身体每个末梢,令人欲拒还迎。

7.舌尖上的世界 篇七

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的大学生弟弟2011年在北约空袭中死亡。据称,听闻噩耗时,他冲出房间,跌倒在地嚎啕大哭。然而,事后易卜拉欣仍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或严正宣告、或镇定澄清,充当卡扎菲的喉舌,让人似乎看到了利政府背水一战的坚定。

硬汉穆萨·易卜拉欣:为卡扎菲将“大话”说到底

201 1年,利比亚政府发言人穆萨·易卜拉欣在接受一家电视台电话采访时表示:政府军有能力持续战斗数月,甚至数年。

易卜拉欣说:“政府军有能力在巷战中取得胜利,并发誓要把利比亚变成火山,岩浆和火焰之地。”他说,如果反对派将他们的总部从班加西迁至的黎波里,他们将无法平静渡过。

然而,就是当天,利反对派攻进阿齐齐亚兵营,甚至占领了卡扎菲官邸,战事经历了从胶着到转折的质变过程。

虽然易卜拉欣的坚定发言在当日的巨变中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话”,甚至被传为笑柄,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仍然语气坚定地为卡扎菲尽忠宣传。

不久,易卜拉欣又发表讲话称,卡扎菲仍留在的黎波里领导人民进行战斗,利比亚政府军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样的场景,似乎与萨达姆的那个新闻官萨哈夫有些相似,那位语气坚定、妙语连珠的人曾用优美的手势,浅显的表达,以及丰富的词汇为巴格达铸就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单从职业的角度看,这两个人该算是非常“敬业”的了。

但利嘴始终是敌不过长枪短炮。萨哈夫后来是投降了,易卜拉欣也于去年被捕了。

战争是战争,职业是职业。在一场即将失败的战争中,在一场力量殊异的战争中,我们似乎从作为发言人的穆萨·易卜拉欣身上,读到了这个时代欠缺的一些东西,忠诚,坚守,不离不弃!这样一种家国情怀,成为利比亚政府兵败如山倒时的一抹亮色。

白宫发言人,最高会议“第五人”

白宫新闻发言人可以列席所有最高级别的会议,除了总统、副总统、国防部长、国务卿,第五个人就是新闻发言人。在这个会议上他没有投票权也没有决策权,但必须全程参与,最短时间内了解决策全过程并思考如何向公众传播。

但在很多场合和历史事件中,新闻发言人同时也充当了总统密友或者是保镖的角色。今年2月11日,在白宫发言人吉布斯离职前的最后一次发布会上,奥巴马称其为“一个伟大的朋友”,并将一个附有照片和领带的玻璃框送给吉布斯留念。

1981年3月,刚入主白宫50天的里根要在一个集会上发表讲话。一名叫约翰·欣克利的精神病人开枪,击中了里根的左胸和护卫在旁的白宫发言人布雷迪的头部。里根很快治愈出院,布雷迪却因头部受伤太重,失去了工作能力,再也没能回到发言人岗位上。

“前世记者”:新闻媒体人

据不完全统计,白宫历届新闻发言人当中有85%是新闻记者出身或在媒体工作过,而在近30年来,这个比例几乎是100%。

在选任标准中,政府看中记者出身的新闻发言人在传媒界积累的丰富人脉和经验,他们比一般政客更懂得媒体的价值,知道“枪弹”可能从哪里来,知道记者喜欢问什么问题,想得到什么答案。

从现任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的履历来看,“记者”传统仍然十分明显。卡尼1987年进入新闻界,先在《迈阿密先驱报》担任记者,随后成为《时代》驻迈阿密站的首席记者。在1990年至1993年期间,会说俄语的卡尼担任《时代》杂志驻俄罗斯记者。

发言人制度始于美国

1829年上任的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最早聘用总统新闻发言人。自他之后的几任新闻发言人是以私人秘书出现,直到1857年麦金利总统上台,新闻宣传助理才开始领取政府薪水。

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期间,当过记者的史蒂夫·厄尔利被任命为首任白宫新闻秘书。厄尔利向罗斯福阐述职业规划时,就要求不受限制地联络总统,直接向总统汇报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他还取消了事先提交问题的做法,提醒总统注意记者们可能提出的问题。

罗斯福首个任期内先后举行了300多场新闻发布会。从那时起,记者在发布会最后总会说,“谢谢你,总统先生,XXX提问到此结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二十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界强化了“知情权”概念。1966年,美国又颁布了相关法律:公众有权向联邦政府机关索取任何材料;如果政府机关拒绝公众的特定请求必须说明理由等等。

8.车票上的乡愁 篇八

这是中国一道特有的世界客运难题。短短的40天之内,超过31亿人次的中国人要在神州大地上奔波,其他国家还没机会回答这道考题呢。

每年的春节回家,是亿万中国人流淌在血液中的文化情结。无论2008年的那一场雨雪冰冻灾害,无论海陆空运力是否有限,也无论爆炸性增长的人流让旅途拥挤不堪,似乎什么也阻不断中国人春节回家团圆的路。

研究者发现,春运作为一个问题,在1953年就出现了。到1957年则变成大问题,《人民日报》破天荒第一次为此发表社论,以《春节期间的交通问题》为题疏导群众不满情绪。这一年铁路运送其实只有1500万人次左右,往返即为3000万人次。

不管投放多少运力,最终都被国人春节期间消化掉,还总是处于吃不饱的饥饿状态,这或许是春运难题在60年里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破解的原因所在。春运难题实质就是国人的回家文化情结问题,这60年,春运一直在承载这沉甸甸的情结。

回家“GDP”

2015年1月20日,刘梅和老伴拖着四个大箱子,在甘肃兰州火车站门前排队进站候车。同一时刻,刘争正在北京通州八里桥市场为婆家采购年货,这是刘争来北京的第十个年头。

和过去一样,每年这个时候,刘争都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过年回家这个“宏大”的事业当中,这种情形在她2007年结婚以后更甚。刘争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她生在云南,丈夫是内蒙古人,为了兼顾双方老人的感受,春节回老家只能交替回家,不偏不倚每年如此。

而此刻在兰州的刘梅,面对着茫茫的人潮,忽然感觉到了年轻人在外工作的不易,这是她的孩子离家的第九年,只身一人过节的第四年。在和老伴商量后,年迈的刘梅做出了一个决定—逆流而上,去北京陪女儿过年。

这是每年一度的路上中国,也是迁徙中的GDP。

知道他们的决定后,刘梅的女儿试图给父母买张机票,但被拒绝了,母亲知道飞机方便,但携带的行李却极为有限。她想给女儿多带一些东西。

2015年2月初,刘梅和老伴分了工,一个去买票,一个去为女儿买年货。甘肃鲜有总部经济,和大部分的西部省市一样,这里也是一个人口输出为主的城市。这令春节的逆行,反倒显得毫无阻力。老伴顺利地买到了两张从兰州到北京的火车票,直达,硬卧下铺,票价343.5元每张。

负责采办的老伴买了枸杞和蕨麻,还要等到临近出发的时候再去买百合、腊肉、锅盔,尽管女儿一再叮嘱他们不要买或者少买,但出发的时候,所有东西装满了四口大箱子。

无可否认的是,随着我国高铁线路的逐渐完善,运力的增强。和过去相比,目前的出行环境和便利程度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刘梅的女儿才愿意让长辈走进春运的浪潮。

就在刘梅在兰州顺利进站候车的时候,刘争结束了采购,她没有时间休息,拎着所有的年货就奔向了最近的邮局。每次回家前,刘争还会提前一天跑到稻香村,去拎几大盒糕点回家孝敬长辈。

作为北京知名的糕点品牌,稻香村在2013年春节期间曾增产20%,为此,这家企业不得不24小时不停生产。尽管如此,去年春节期间生产260万套左右的“年味礼盒”仍供不应求。

实际上,这260万套糕点并非在北京市内消化。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的”一词仍有着明显的心理崇拜。对于长期生活在内地的长辈来说尤其如此。

“每次家里来人拜年,姥姥姥爷都会很自豪地让人家尝尝北京带来的点心。”刘争说,这些费用也不高,也就是几百元钱。

路不在脚下

刘争的娘家在云南的西双版纳,距离北京3366公里,两地间没有直达的飞机和火车。

省钱的方式是坐火车,但从北京到昆明,从昆明到西双版纳,尽管两人往返费用只需要1988元,但往返的时间却需要6天。对于只有7天假期的刘争夫妇来说,春节中所有省时省力的出行方式,都需要钱,或者说和父母的团聚时间长短,关系到了春节支出费用的多寡。

为了能赶上年三十的团圆饭,也为了能好好在家过个年,刘争夫妇只能选择飞。

刘争算了一笔账,从北京到西双版纳经济舱2490元,再加上机建燃油170元,两人往返的费用高达10640元。

而正是因为陆上交通的拥堵,航空公司通常在春节期间的机票都鲜有打折。

根据2013年民航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2月航空公司盈利12亿元,而1月份则亏损10亿元,在此之前的2012年11月和12月已有连续两月亏损。

这份统计显示,在当年2月份,国内航空公司收入314亿元,利润总额12亿元,同比增长305%。

这背后,是我国2787.4万人在当月选择了搭乘飞机回家过年。虽然更多的人不得不选择以火车的形式出行,但和航空不同,我国铁路方面却并未有喜人的利润。相反,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反倒给铁路带来了更大的亏损压力。

回家的预算

来北京三年,因为种种原因,阿甘没有回过家,这次是三年来他第一次见到父母,也是父母第一次来北京过年。

作为一家知名电视台的编导,在媒体发展普遍不被看好的大环境下,阿甘最近反倒显得特别忙碌—他接下了一档节目的整体制作。他的收入开始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喜人。

但他对于过年回家,仍然斤斤计较。“来北京第一年的时候我就算过,回家一次的包括路费等在内的花销都七八千元,这还只是火车来回,路费1400元左右的情况,如果是机票往返的话得3000元。“当时这些费用就已经占到了我一个月工资的60%以上。”

阿甘说,现在回家得带差不多一个半月的工资,大概占自己一年收入的七分之一,这些钱回家基本就会被清空,路费两三千,回家要给父母钱,要五六千,要给亲戚朋友孩子的压岁钱,“一个孩子在我们当地最少得给200元,10个孩子就是2000元,还有同学结婚有孩子的,这些费用下来都得三四千元,再加上请客吃饭喝酒的一些费用,基本上近2万元回到北京的时候就已经不剩什么了。”基于此,阿甘想到了让父母来北京过年。

nlc202309040358

一个细节是阿甘所指的过年关系维护成本。“如果回了老家,过年期间就没办法和一些重要的朋友聚会拜年,如果通过手机或者网络拜年,一来时间和精力的成本会增加,二来会显得并无诚意。”他拿出手机,随意地翻动电话本,联系名单已经超过了400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我职场上的朋友,而且大多都在北京,群发个拜年短信,都要好几十元。”

在网络上的社交软件并未普及时,人们仍然依赖于运营商提供的短信和彩信服务互相拜年,而近年随着微博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普及,通过互联网拜年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另一个选择。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兴拜年方式的流行,语音业务受影响较大,数据业务替代效应显现。移动电话去话通话时长累计完成420.1亿分钟,仅为平日通话量的80%。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971.5万G,人均接入流量达到26.4M,比平日流量高33.6%。而这背后,是阿甘这样的移动用户,特意为了春节多充的200元话费。

春运的“前世今生”

1951年的辛卯年春节,“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的设立,也许可以视为中国“春运”的一个正式起点。

从1951年至今,粮票、布票、油票到车票等很多特有的历史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纷纷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车票”却愈演愈烈,日益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和街头巷尾的谈资。

春运这种现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出现:1951年,新中国初建不久,基本建设开始恢复,人民生活基本稳定,人员外出和返乡活动逐渐增加,交通运输能力紧张。为防止春节期间因旅客增多而形成的混乱拥挤现象,一些铁路局成立了“春节还乡旅客服务委员会”,以保证旅客旅途安全。

从1954年可查证的春运客流量73万人次,到如今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有几十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春运也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

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的春运现象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它蕴含了所有的“中国特色”。如果想知道中国几十年中在经济、政策上有何变化,几十年返乡的路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一张回乡的票可以显现所有的温馨和矛盾、争议和趋同、发展和不足,也印证着“传统”与“现代”、“抗拒”与“接受”、“稳定”与“变革”,文化习俗与现代社会经济、政策的交织渗透。

从最初的铁路兼有自行车的回乡征程,到现在的“海、陆、空”三线配合返乡之路;从大跃进时代的大工业化进程中,挤得“水泄不通”的陇海线,到现在的不分区域不分地域的全线紧张;从早前支援西部建设“合同工”的单一客流主力,到目前的工、农、商、学、兵旅客全民化,中国的春运在几十年中从各个层面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专家学者们说,隐藏在春运背后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存在于中国人的乡土观念、城乡二元结构、资源配置、户口壁垒等一系列深层次因素。春运现象,已经不仅是单纯的经济现象,也不单单是社会现象,而是一个值得人们从经济、制度、政策、传统文化、风俗人情等诸多方面加以认真研究的现象,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现象。春运现象可以解决和无解的争论也充斥于各个媒体。

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最渴求的是需要及时拿到一张回家的车票,希望在过年时有个好心情。因为对绝大多说中国人来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的习俗已根深蒂固,过年回家成为外乡人心中分量极重的情结。

9.舌尖上的美味 篇九

夏日,太阳照着大地,室外的温度已经达到38度左右,家里虽然开了空调凉快些,可我也丝毫不想吃热乎乎的饭菜。妈妈也表示同感,我脑洞大开,对妈妈说:“妈,我们不吃热的,吃一点冷的。家里有面,今晚我们做凉面吃,行吗?”妈妈听了,连连点头。

开始做凉面了,我站在厨房的一角,静静地望着忙碌的妈妈。只见妈妈先烧了一大锅水,抄起一把面条往锅里放,盖上锅盖。过了一会儿,锅里就传来“咕嘟咕嘟”的声音。妈妈掀起锅盖,一团白雾飘了出来。面条熟了,妈妈把面条捞起,放在一个装满冷水的大碗里冷却。在等面条冷却的时间里,妈妈又切了几片番茄,将黄瓜和萝卜切丝,放在碗里备用。20分钟过去了,妈妈把面条从冷水中捞出放进碗中,又倒了点酱油、醋、麻油,加些盐,再把刚刚切好的配菜摆上去,最后再撒上点白芝麻。哇,这配色,这香味,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像饿虎一样吃起来,面条入口爽滑、咸香,简直是这夏日中的绝世美味!

10.舌尖上的历史 篇十

要了解中国古人吃什么,怎么吃,还得从上古时期说起。

大家也都知道,中国古代是先经历了母系社会,然后才是父系社会。但有多少人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也与我们所讲的“吃”有关。

生活在上古时期的人们是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男性外出打猎,而女性则采集野果。虽说是去打猎但无异于去送死。因为当时还是处于石器时代,所以人们打猎的工具极其简单,就是一些尖木棒和一些打出刃的石头。

但是当时人们打猎的对象又是什么呢?猛犸象、剑齿虎,都是一些猛兽。你想想那些个出去打猎的“哥们”拿石头,拿木棒去跟内些个猛兽干,不是去送死还是什么?所以说当时外出打猎的男人多半是回不来的。

外出打猎的人没有收获,大家吃的食物自然也就只有野果了。这时,人们就想,是谁为我们提供的食物?是谁养活了我们?是女性!所以女性的地位也就自然水涨船高。

那人类又是在什么时候进入的父系社会的呢?其实人类在步入父系社会的同时,也出现了一样伟大的工具(武器)——弓箭。

在十几万年前,弓箭的出现绝对不亚于今天的导弹。可以说,随着弓箭的出现,人们的生活也是得到了一个质的提升。自从有了弓箭,那些外出打猎的人再也不用和史前猛兽面对面了,可以在远距离攻击猛兽。一箭不行两箭,两箭不行三箭,再不行干脆就跑。如此这样,外出打猎的人的热功率也是越来越高,打到的猎物也是越来越多。

再到后来,人们打到的猎物吃不完,就把它圈养起来,一看它下小的了,原始畜牧业产生了。今天吃不完的果子把它扔到地上,过段时间一看,它又长出来了,原始的农业产生了。直到原始的农业畜牧业产生之后,我们的祖先才开始思考怎么吃,怎么吃好处。

到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孔老夫子那时候,人们吃的菜最主要的就是“秋葵”,这东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是有记载的,现在也就是和野草一样的东西了,且“今人多不识”,没有人认识了,也没人种这东西,不过端上餐桌到又觉得很高档,不过真的很难吃。

再到现在,人们吃的最古老的菜可能就是韭菜了,但韭菜有很多人是不吃的,像我就是不吃韭菜的,实在是受不了韭菜那味。

其实现在我们吃的很多主食都不是中原地区原产的,像我们常吃的烧饼啊,膜之类的,都是北方游牧民族传过来的,像我们是喜欢吃“粒食”水稻啊,小麦什么都是一粒一粒的。而北方游牧民族的人就喜欢吃“固食”,因为游牧民族他们是长年在马背上生活的,所以他们吃饭的时候不可能边骑马手上还端一碗。

说起小麦,小麦在中国也有很长的种植年头了,但以前的中国人一直不会吃小麦,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不会拿小麦去磨面粉,他们是拿小麦来蒸“麦饭”,你想想这东西能好吃吗?而且小麦也蒸不熟。所以以前的中国人一直不喜欢吃小麦。

说完了主食我们在来说说蔬菜。

中国人现在吃的蔬菜很多都是国外进口的。

像什么胡萝卜,蚕豆,黄瓜,都是当年张骞通西域带回来的,另外还有马铃薯(土豆)和西红柿(番茄)都是原产与南美。而辣椒更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也不知道明朝以前的四川人是怎么吃饭的。

11.舌尖上的“知青” 篇十一

作者与读者,编剧与观众,片子未曾“谋面”,前者情绪就对立到这般程度,这只能被认为,话语者对《知青》的结局,早已“心中明白”。“不需”心态,有居高临下的模样,也许更是欲居高而难下的“强势”尴尬。我的理解:《知青》剧组(包含诸工种人士),“爱上层楼”,当“出于各种可以理解的原因”,结果发现是把自己放在了火上烤,欲罢不能,进退失据,预感这锅焦糊了的“饭”,别人是很难下咽的。落到这般地步,就只能沉默是金了。

报载,制片方与编剧要拍一部知青的“全景式”电视连续剧。大口径的“全景”概括,是影视乌托邦,把剧组放在了极其不妥的位置。这个“全景式”,不是京津沪哈杭宁甬等知青,坐着闷罐子车皮都拉来,就“全”了;也不是既有兵团,还有农场,更有插队,就“全”了。此处的“全”,当是史实的宽银幕,有形而下的人物、地点,更有形而上的政经背景。这个“全景”范畴,理当包括60年代后期知青“运动”的决策,“最高指示”的形成过程,据如今汗牛充栋的资料看,这涉及到当年无比幽深、复杂,早被彻底否定的“文革”动因。大批知青回城的发端,那是70年代末,云南知青赴京,与农业部最高层领导皇城会晤,一拍两散;继而赵凡副部长亲赴当地,作了令人涕泪俱下的讲话,等等,如果这些起始和终结的关键事件都缺席,“全景式”的形容词,只能是一个诱人进店的饭幌或者酒幌。

媒体报道,拍摄者“自律”:不涉及知青“运动”的“起因”和“结束”,不涉及,是不便涉及,涉及了难以拍摄,拍摄了不能播放;主要展示“人性”。

编剧亦曾接受采访:《知青》最想传递给当代青年的东西,是“大家关心的都是国家命运”。而不涉及中国现代史这一段浩劫的根本缘由、“阶级烙印”,任何“展示人性”的答案指向,只能是泛泛空论,“放之四海而皆准”,然无法落地,难入人心。

对于“知青运动”的诠释,版本很多。史实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彻底否定“文革”,其组成部分的“知青运动”,怎么可能还是单个的完整“篇章”。在上学年龄,丢弃书本(简略表述)去劳动;到工作时段,却作为超龄“大”学生去读书。这不能被认可是正常社会的秩序。投身社会,要以背井离乡为前提;表达忠诚,要以抛弃父母兄妹为标尺,这更不能被判定为道德人生的准则。人类历史上有因战乱和灾荒的人口大迁徙,却没有一次如是人数达1700万、历时10年之久,以纯粹年轻人为主体的生命大迁徙。

有言:是知青用尚未成熟的身躯,支撑了共和国大厦。话虽“壮硕”,实际恰恰相反,北大荒农场史有载,几十万年轻人的到来,制造了黑土地的入不敷出。这后果,不是知青的责任,而是国家政治动荡的高额成本。知青“运动”历经10年,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邓小平归纳的知青、家长、农民的“三不满意”,以“大返城”的崩溃宣告终结。

知青下乡的“正收益”,是让年轻人了解了中国农村基层的现实艰难。论到今日些许高阶官员的知青“出身”,其实,“他们”下乡之后或学生或官宦的几十年仕途,在关节点上各式各样的“攀登情节”,究竟怎样,对于绝大多数的草根知青而言,哪里是能够知晓的;“知青出身论”也实在是把中国官场看得太卡通了。

12.舌尖上的家乡 篇十二

奉新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因此也有很多大米做的食品,其中奉新米粉省内外驰名。炒米粉为奉新民间的一种食物,是老百姓的日常主食。米粉的形状为圆条状,白色。将米粉放到热水中煮泡,泡软后晾干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将粉放入油锅里翻炒,放入酱油、辣椒粉、青菜等配料,不久,就有米的醇香和爆炒的煎炸味道飘出。吃进嘴里,滑腻爽润,味道鲜美。这是一道风味独特的饮食,容易炒制,可作正餐食用。

白粥和煎豆腐是奉新的美味早餐。豆腐一般是自制的,做法很简单,将黄豆磨成粉,榨为豆浆,再倒入酸浆水,数分钟后,即可成豆腐。豆腐有豆子的甘甜,又有水的清凉,还有一股滑嫩的口感。将豆腐切成小块,放入滚烫的油锅中,慢慢翻煎,煎得黄黄的,外表脆脆的,然后放入少许水,再放些香料。煎豆腐的汤汁可让白粥拥有独特的味道。这道早餐既美味,又健康。

阳春,漫步竹林,感觉到一股淡淡的幽香在身旁荡漾,走进去寻找,仔细点,到处可见一个个尖尖的笋尖冒出来。拔一个回家,便可做一道好菜。把竹笋破开,一层嫩白的肉亮相,把它细细地切成细丝。将笋丝和腊肉一块放入锅中煎炒,可放入一些生姜、葱花等材料,然后焖过数分钟,一道美味可口的腊肉笋丝就做好了。肉的鲜美和笋的清香一同散发出来,馋得人口水直流呢!

家乡的美食远不止这些,母亲河中的鱼儿、瓜田中的西瓜、集市上的橘子等都在舌尖上尽情地舞动,演绎着家乡的曼妙风情!

(指导教师:王纪金)

教师点评

13.论舌尖上的腐败 篇十三

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数量巨大,折合约5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按较保守的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这一组组数据,何止是触目惊心,简直有些耸人听闻。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曾几何时这一优良传统被奢侈浪费冲击的体无完肤。这与权力部门的公款消费有巨大的关联性,由于权力监督的乏力,他们把人民所赋予的权力用在“贪图享乐、营私舞弊”之上,长此以往,上行下效,浪费歪风自然得以助长,形成了铺张浪费的社会积弊。

官员大吃大喝是舌尖上的腐败,其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召开会议要大吃大喝,迎接检查要大吃大喝,平行交流要大吃大喝,开展活动要大吃大喝,庆祝节庆要大吃大喝,即使什么事没有也可以随便编个由头大吃大喝。对于超标超规吃喝的报销也“高招”频出:先找个理由走预算内经费;预算内经费不够了,换个发票走别的项目或者干脆开设“小金库”;不想从本单位经费中出,就找下属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找私企报销;实在没有办法,还可以先欠着账,等以后再说„„这种舌尖上的腐败,钱虽然没有揣到个人兜里,可危害一点也不小,这给财政带来巨大浪费,损害了民生福祉。进一步说,财政的钱从哪里来?自然是从税收来,这些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的开支最终必然要转嫁到企业和百姓头上,增加了社会负担。同时,铺张浪费,弄虚作假,助长了歪风邪气,提供了滋生腐败腐化的土壤。习惯于大吃大喝的一些干部,渐渐养成了“要办事,先请客”的官老爷做派。如此风气若蔓延开来,必将败坏社会风气。这种不良行为,严重损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的形象。那些“吃货”干部由此开始,慢慢放松警惕,逐渐摧毁心理防线,最终干出违法乱纪的蠢事来。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喝醉了就可能控制不住自己,平时不能办的事在酒桌上都办了,从舌尖上的腐败开始,渐渐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开展廉政建设,首先从舌尖上的腐败开始。然而纵使有关部门喊声很高,行动却迟滞不前,就是对“贪婪之嘴”和“贪欲之手”的放纵。要关住那张贪婪的嘴和贪欲的手,既要有制度的笼子,又要有公众的眼睛,这给公众传递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要求官员“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如果说运用行政手段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扭转不正之风则是根本的途径。单纯从刹住公款浪费开始,无疑是按住葫芦浮起瓢。要想刹住“舌尖浪费”之风,必须要有全社会的正能量,如此形成合力,才能使浪费和腐败得到遏制。

14.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篇十四

-----宜春八中春季食品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我校各级领导最揪心和关心的话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让我们的孩子在校园内吃得放心成了最基本、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要求。

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食品用品消费环境,围绕“关注食品安全”这一主题,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走进校园”系列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次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主要是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理念,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

二、目的及意义

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食品消费环境,引导学生文明科学健康饮食,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的鉴别能力,远离假冒、不合格、不健康的小食品,让广大学生成为文明的使者,延伸至家庭,进而影响全社会。

三、活动主题与时间

主题:“捍卫舌尖上的安全” 时间:2017年

四、组织人员

学校相关部门领导及老师(建议食品药品监管局参与此次活动)

五、活动实施

1.以“捍卫舌尖上的安全”为主题的黑板报。

2.办一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捍卫舌尖上的安全》宣传板块。多渠道向广大学生家长介绍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在学校大门口LED大屏幕上宣传,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3.召开一次全校性的食品安全主题班会。4.组织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建议食品药品监管局讲解)播放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互动等。

5.组织学生代表班级参加食品安全知识竞赛。

15.舌尖上的课堂盛宴 篇十五

第一道:开胃菜———导入

开胃菜通常是主菜上菜前或连同主菜一起食用。中餐一般常见的有腌制蔬菜如酸菜、泡菜, 小吃如花生、鱼干等, 其目的是为了刺激味蕾, 以达到增加食欲等功用。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教师不妨试着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 比如说, 一首歌、一段视频、一个故事、一个游戏等, 让这堂课顺利地开展起来, 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这种形式的“开胃菜”, 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还可以把课堂气氛先调动起来, 让学生进入学习的主题, 为这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比如说, 笔者曾经听过这么一堂英语公开课, 其内容是有关食物的阅读课。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这位老师就让全体同学起立, 伴着英文版的“健康歌”, 看着屏幕上的动画一起做操, 其动作之夸张, 动画之搞笑, 顿时引起了全体学生以及听课老师的兴趣。接着, 这位老师就告诉学生健康的重要以及健康食物的重要, 然后就让学生用英语来说出一些食物并进行分类, 说出哪些是健康食物, 哪些是不健康的食物, 非常巧妙地导入了这堂阅读课。

第二道:主菜———课文讲解

在餐桌上, 主菜是这一桌的关键, 是最丰盛的菜肴。在课堂上, 课文讲解也是一堂课的关键, 我们必须在这道“菜”上下足工夫, 让这道菜“色香味”俱全。首先, 教师在课文讲解这一块花的时间要长一点, 就像主菜的准备时间一样。让学生慢慢地品尝、接受。教师不要顾此失彼, 为了赶时间, 在这一环节匆匆忙忙, 而让学生不能消化。其次, 教师要在语言上动点脑筋, 就像主菜准备的调料一样, 语言要简洁易懂, 并且联系实际, 让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接受并掌握知识。再次, 教师在授课方式上要恰当, 就像主菜的烹饪方式一样, 教师要根据这堂课的教学内容采取比较好的授课方式,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去学习、去接受新知识。教师不能故步自封, 不求改变, 有时候, 一点点的改变可能会是一次大的进步。其实, 只要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授课方式就是好的授课方式。

第三道:热菜———课堂活动

热菜在中式大餐中也是比较重要的菜, 热菜的烹饪方式按传热介质来分的话可以分为水烹法、油烹法、汽烹法、辐射法等。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课堂活动理解为中式大餐里的热菜。在上课之前, 教师就应该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一些比较好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的方式比较多, 就像中式大餐里热菜的类别一样, 有比较常见的朗读活动、交流活动等, 还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较少采用的表演活动、想象活动、辩论活动、接龙活动和比拼活动等。这些活动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来开展, 教师要在课堂上经常尝试不同的课堂活动。另外, 在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要掌控好活动的时间, 并做一些必要的指导, 让活动开展起来更有效率,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第四道:汤菜———知识巩固

在中式大餐里, 汤菜指的是带有较多汤汁的菜肴, 一般来说, 汤菜食物的营养价值都比较高。在课堂上, 汤菜便是知识巩固环节。在进行完课堂教学前面的那些环节之后, 教师有必要再上一道菜来巩固一下。心理学研究表明:对知识加工得愈充分、精细, 则记忆效果愈好。我们现在的课堂并不回避记忆的重要性, 教师在上完这节课的新知识后, 应该和学生一起来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一下梳理和回忆, 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牢固一些。当然, 知识巩固的方式也可以和汤菜的方式一样, 可以多样化, 教师要用比较适合该课内容的方式, 比较让学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巩固。一般情况, 多数教师喜欢采用口头和试题训练的方式来对知识进行巩固。诚然, 教师也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一些方式, 比如说, 编顺口溜、讲故事等的形式, 让学生快乐地巩固知识。

第五道:点心———知识延伸

一般来说, 我们在酒店里吃的主要是菜, 在吃完中式大餐之后, 有的人的肚子还没有饱, 还会叫服务员上几个点心。如今, 经过我国劳动人民的长期实践, 尤其是点心师们的继承和发展, 点心的品种越来越多, 例如:包、饺、糕、团、卷、饼、酥、条、冻、饭、粥等。食客吃了这些点心之后, 肚子就更饱了, 就不至于只吃到菜而回家感到饿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 也有必要上一些点心,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更丰富、更实用。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拓展, 需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延伸出去, 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 让学生学有所用。比如, 有位物理老师在教完杠杆原理之后, 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杠杆原理帮助家人怎么去省力。再比如, 有位化学老师在教完新学内容之后, 叫学生怎么去识别社会上的各种骗术等。笔者认为, 课堂上这样的点心是有必要的, 它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六道:水果———课堂小结

在上完所有的菜和点心之后, 很多酒店都会再上一盘水果让食客免费品尝。虽然许多食客都只是品尝一下而已, 但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胃的作用。在课堂上也是一样, 我们要上的最后一道菜就是这道水果———课堂小结。在经过前面的教学步骤之后, 这样的课堂小结其实只需要寥寥数语和一两行字。课堂小结和酒店上的水果一样, 种类也很多, 归纳一下, 主要有这么几种方式: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相对完整、余音绕梁。比如, 教师在上课之初提了一个问题, 在这个时候需要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了。再比如, 语文教师在上完一堂叙事性或说明性的课文之后, 以箭头式或表格式对这篇课文进行一个总结, 让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框架做到心中有数。总之, 课堂小结不只是教师对这堂课的简单回顾, 教师需要一定的教育智慧, 对不同的课给予不同的课堂小结, 让这盘“水果”给这桌课堂中式大餐作一个完美的结尾。

16.舌尖上的“战争” 篇十六

这不是简单的吃与不吃的问题,在动物保护主义以及环保主义思潮兴起的今天,这个问题已经上升为人与动物之间的道德伦理之争议。在老饕们看来,吃既是满足口腹之欲也是在维护传统习俗;而在动物保护人士眼里,选择不吃才符合普世道德,对动物仁慈也是对人仁慈。

老饕们与动物保护人士谁也说服不了谁。你说吃狗肉不道德,那吃猪肉、牛肉就道德吗?你说把鹅肝催肥的做法太过残忍,那么将上千只鸡养在拥挤笼子里就不残忍吗?你说捕猎鲸鱼加速了这种动物的灭绝,那我的文化传统谁来守护?你说最好吃素吧,吃素可以让地球更环保,可是我要长身体我要营养均衡……

选择吃与不吃本身并没有错,法律并没有禁止人们吃狗肉、鹅肝。无论是瑞士关于狗肉的立法还是欧盟关于鹅肝的立法,都没有禁止人们吃它们的自由。

面对动物保护主义者要求立法保护猫啊狗啊鹅啊鲸鱼啊马啊的各种请愿活动,瑞士法律说:人们可以吃自己家的狗肉,但是禁止从事商业用途的狗肉生产;欧盟说:可以进行鹅肥肝的销售和食用,但禁止对鹅强制喂食。

17.舌尖上的爱作文 篇十七

爷爷,我渴望再一次看见您,渴望再喝一碗您亲手熬的鱼汤!当听到您去世的消息时,我的心若一下子被匕首剜开,生疼生疼。泪水,决堤而下,糊满了整张脸,窒息的感觉潮水般汹涌而来,拳头,攥紧,为什么您这样匆匆离开了我们?脑海中,若电影胶卷倒带般,昔日与您美好的点滴,一帧一帧、一幕一幕地轮回播放着,眼泪,模糊了视线,思绪,被拉回到那次周末……

老家,中午,餐桌旁。一大桌丰盛可口的饭菜诱惑着我的味蕾,让我无法自拔,有色泽鲜艳的炖鸡、肉质饱满的排骨、油而不腻的红烧肉……您赶忙夹起一块鸡腿放入我碗中,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眸中,溢出了对孙女满满的疼爱。轻咬一口,汤水爆在口中,分外满足,我香得直咂嘴,而您的嘴角,微微上扬。此刻,我的快乐,便是您的幸福。

碗里的饭刚吃完,您就立刻放下碗筷,二话不说,端起我的碗直奔厨房。回来时,氤氲的热气下包裹着一碗香气扑鼻的鱼汤。汤近至眼前,颜色黄中泛白,加上碧绿的葱花沫微点缀,甚是好看。低头抿上一口,顿时,一股鲜香的感觉溢满口中,尽情滋润着每一个味蕾,每一根神经,口舌生津。一碗美味下肚,背后微微渗汗,再啧啧嘴,香气还遗留在唇齿之间,让人难以忘怀……您用那操劳了大半辈子、满是老茧的手,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辫子。我故作调皮,猛得一扭头,正巧撞上您爱意满满的瞳仁,四目相对,会心一笑。我深知,您将最好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我,您若一绺绺暖阳,照亮我的心扉,温暖我的世界……

可这幸福的一幕幕,再也没法上演了!又一次回到了老家,锅中再无那浓浓爱意的鱼汤。不争气的泪水,再次滚落,滑过脸颊,留下痛的印迹……

18.舌尖上的美味 篇十八

在无锡的惠山古镇溜达一圈,来一碗美味又便宜的豆腐花,实在惬意。我走进一家店,要了一碗豆腐花,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一会儿,我点的豆腐花便来了。顿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直钻入我的鼻子,引得我胃里的馋虫蠢蠢欲动,让我垂涎三尺。我细细瞧了瞧,白色的豆腐染上了酱油的棕红色,配着黄褐色的榨菜,伴着黑色的紫菜,点缀着几颗绿油油的香菜和几个米黄色的虾米,真是五颜六色,让人食欲大增。

我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挖了一大口,塞进嘴里,猛地吞了下去,立即满嘴生香。我不禁不边吃边赞,毫无淑女形象可言。滑顺爽口的豆腐和着榨菜、紫菜、虾米的鲜香,还带了些香菜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我又尝了一口,豆腐滑而嫩,入口即化,充满了酱油的咸香可口,鲜美无比,咸中微微带甜,还掺杂着些许辣味,咸甜搭配,是正宗的无锡人口味。我胃口大开,不一会儿便“消灭”了这碗豆腐花。我满意地咂咂嘴,那鲜香无比的味道还在我嘴中久久不消散。

19.舌尖上的黄龙溪 篇十九

一、活动背景

黄龙溪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川西古镇, 其中的小吃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自然是源远流长, 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受利益的驱使, 地沟油、潲水油、腐烂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事件层出不穷, 特别是在成都火锅店潲水油事件被媒体曝光后, 引起了广大市民对部分经典川菜、小吃的质疑, 曾经让四川引以为傲的火锅、川菜、小吃已经身陷泥潭。中国胃癌发病率占全球42%, 而四川省近年来也因人们食用不健康食品导致胃癌发病率激增4倍, 胃癌发病率为全国较高省份。在其他的省份这类事情也屡见不鲜, 不健康食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触犯着消费者的利益。基于此, 学生希望能到四川特色小吃相对比较集中的黄龙溪古镇开展实地调查研究。

黄龙溪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境内, 距离本校只有30公里的路程, 为我校开展实地调查研究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黄龙溪作为全国闻名的古镇之一, 而我校七年级学生更是普遍对那里的小吃感兴趣, 这也是学生能积极主动深入开展研究的源动力。

我校经过几年的实践, 每年到黄龙溪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和当地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二、活动目的

这一次特色小吃调查探究活动旨在通过本课题的调查探究, 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进而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活动策划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让学生了解黄龙溪特色小吃的发展状况, 引导人们正确地选择小吃, 为黄龙溪小吃业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正确认识小吃业与黄龙溪旅游发展、经济建设、城市环境建设的关系, 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宣传家乡的主人翁意识

三、探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探究解决如下问题:

1.广泛甚至全面了解黄龙溪小吃的种类, 并按一定原则大致分类;

2.了解部分特色小吃的历史文化背景;

3.了解几类主要的经典的特色小吃的制作工艺或者流程;

4.分析总结特色小吃的特色;

5.调查研究小吃店主及食客人群对该小吃的意见或观点;

6.如果条件允许, 学生可在父母协助下尝试模仿制作小吃。

四、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

1.各小组合作完成成果汇报PPT。

2.全班合作完成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3.编订一本《黄龙溪特色小吃图文导读》宣传册。

4.各小组分别制作一张“黄龙溪特色小吃”主题手抄报。

5.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包 (主要包含:采访笔录、调查问卷、实物、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

五、活动人员分工

根据课题探究内容或者方向, 坚持“学生自愿组合, 老师协调安排”的原则,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并推选出小组长。各组讨论安排每名同学的具体任务。

六、活动周期及步骤:

研究周期:第2周—第15周

第2—4周:前期准备阶段

宣传动员、背景介绍、分组及分工、时间安排、资料准备。

第5—6周:小组长实地踩点考察阶段

组长踩点、协商调整研究方向及内容、完成课题研究教师指导方案、完成学生小组三级子课题研究方案。

第7—8周:研究实施阶段

部分资料搜集、交流讨论。

第10—11周:外出实地调查研究

每位学生按照前期安排, 带着任务深入开展活动并做好原始记录, 记录全过程并保存好活动过程中的各类资料。

第12—14周:资料整理阶段

各组汇总各类资料、分析归类、形成成果。

第15周:汇报展示交流阶段

汇报本课题研究全过程、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心得、分享活动快乐。

七、活动过程

(一) 问题与思考

1. 你知道黄龙溪主要有哪些特色小吃吗?

2. 你知道黄龙溪某种特色小吃的历史渊源吗?

3. 如果你到黄龙溪, 你最想吃那里的什么特色小吃, 为什么?

(二)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 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黄龙溪及特色小吃的相关文字、图片或视频介绍。

2. 学生选题、分组及人员分工

3. 小组长到黄龙溪古镇实地踩点考察, 返校后协商调整研究方向及内容, 小组合作完成三级子课题研究方案。

例一:特色小吃大搜罗

黄龙溪特色小吃品种繁多, 大致可以分为油炸、烧烤类、面食糕点类、糖果、干杂类。这众多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 是否很诱人呢?你是否也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那就选择几种你最喜欢的, 去深入探究一番吧。

例二:特色小吃大调查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两种特色小吃 (如:一根面、搅搅糖、波丝糖等等) , 再找几个和你有共同爱好的吃货组成小组, 共同商讨制定探究计划。

(四) 成果整理

1. 材料数据的整理:如对数据的统计, 问卷的分析, 记录的摘要, 图片的编辑, 重点是服务于课题研究的需要。

2. 材料缺失及补充:通过材料的整理和研究的反思, 看看现有材料对研究内容是否完善, 想想研究方法及过程是否存在漏洞, 若材料缺失, 简述怎么进行补充的。 (如是否第二次外出?带上哪些问题?)

3. 成果形成与展示:要用详实的材料从不同的侧面实证三级子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 要能切实反映研究的实效与深度, 最终形成真实并有说服力的结论, 并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生要完成相应作品, 如资料集、研究报告、特色小吃制作、手抄报、课件视频、图片展览、汇报演出等。

(五) 形成成果

以小组合作编写《黄龙溪特色小吃图文导读》宣传册为例。

1. 温馨提示 (小组商讨) 。

(1) 如何设计封面?

(2) 需要哪些材料?

(3) 如何分工合作?

(4) 小组活动, 商讨版式设计。

2. 编辑宣传册。

3. 作品展评。

(六) 交流与评价

1. 你在调查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2. 你主要调查探究了哪种特色小吃, 它是怎么做出来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3. 你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如何?

根据小组成员的参与程度、研究问题的过程表现、课题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七) 拓展与创新

结合本次调查研究活动所了解到的黄龙溪特色小吃相关知识, 请在家人的配合下, 选择你最喜欢的或者你认为最方便制作的一种小吃进行制作尝试, 并把由你做的小吃分享给你周围的人。

(八) 活动总结

(九) 成果汇报与学校考核评定

教师指导学生筛选、整理活动中取得的资料, 形成成果, 并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各小组利用本班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间, 以合适的汇报形式进行集中汇报展示。学校组织相关领导、教师对本课题探究活动进行观摩与考核评定。

汇报的形式为:一人主讲, 其他成员补充。汇报时按课题的产生、活动前期准备、实施过程、成果整理、交流展示、总结反思的顺序进行。学生汇报完毕后, 参与考核的老师可对学生的探究课题行评价、建议, 也可以针对探究活动中的各类问题向探究小组的任何同学作更深入的询问了解。

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坚持四大原则:

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课题;

二、充分利用学校、学生周围的课程资源开发课题;

三、坚持"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教师指导学生全程参与探究活动;

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次活动的设计与开展, 从学生的兴趣点, 实施的可行性和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出发, 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能力。在本次课题探究活动中, 教师既不是“旁观者”和“局外人”, 也不是主宰者和操作者, 而是指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教师要在活动的起始阶段, 指导学生对本课题探究方向、内容、方法及预期成效进行选择和设计。在展开活动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主要在心理、方法、价值等方面。如鼓励学生探究、质疑、创新、合作, 指导学生学习掌握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与策略, 引导学生明确目的, 遵循规律, 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等。在活动的后期, 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汇总、筛选和整理并形成成果, 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与反思。

本次活动, 通过让学生离开教室, 直接走向社会, 以成都黄龙溪古镇特色小吃探究为课题, 以采访、搜集、整理、感悟、讲解、制作等为手段, 在探究活动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过程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 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合作。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等动手能力, 展示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活动中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探究意识。

活动中, 尽管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尽心尽力去完成自己的探究任务, 但是, 孩子们带着任务走出课堂, 跳出课本, 这本身就是另一种教与学的方式。

由于时间的限制, 特别是集中到黄龙溪实地探究活动时间更是只有短短的2个小时, 加之黄龙溪古镇街道较多, 学生们大多数一路小跑着开展采访、问卷等调查活动。即使这样, 部分小组还是未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另外, 由于多种原因, 部分学生的采访或者问卷调查失败。纵然出现了这些现实问题, 失败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也是一个有探究价值的课题。很多学生在返校后总结交流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反思失败的原因, 这就是孩子们成长的体现。学生调查的数据不一定是准确的, 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的, 但是, 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我们要的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 得到体会, 而不是其探究结果一定要有多深的学术水平。

总之, 只要学生在围绕探究课题而思考探究, 参与活动,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学生就是有收获、有提高的, 活动就是成功的。

上一篇:身体健康的祝福句子下一篇:第十课假如我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