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2024-10-24

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13篇)

1.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一

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不详更新时间:2011-11-7-[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通过项目运作,提高教师素质,这是我校的特色。作为一座基层学校,都是第一线的教师,而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必须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才有意义。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研究,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一直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几年来,我们坚持走科研、教研一体化道路,以科研教研结合为主要抓手,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形成了教好的研究氛围和工作机制,成绩显著,先后涌现了多名市、区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大面积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项目来自于实践

“项目”是学校教育科研的载体,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项目不在于“大”,能“实”则行。只有切合学校实际、来自于教学实践的课题,才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点,真正推动教育改革和促进学校的发展。要让教师真心实意地参与项目活动,学校在确立项目时必须考虑到教师实际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要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立项目课题。课题确立后,分解到各年级段、各个学科,各个教师,从而形成了一个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氛围。上学期,我们数学组就有一个“打造名师”的项目,人人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一学期录制两节录像课,并全息分析。由于分工明确,人员落实,该项目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项目的实施让全体教师研究、探索主动学习课堂教学策略,把教学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

项目研究主要是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功能,发挥教师的群体作用。围绕项目工作开展系列化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举措,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开学初,每人自定研究课的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定好时间,上报给教研组长,这为以后有计划、有顺序开展研究做好准备。

2、执教者“独立式”备课,可使设计时没思维约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设计时要尽量体现二期课改思想,其他教师也相应思考,以便下一次活动时交流。

3、“互补式”备课。首先,要求教师先对整册教材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加以深入探讨。其次,由执教者说课。最后对所教内容集中剖析,共同研究,人人发表自己预先已有的或听了说课后产生的见解,为激发人人参与,对每人的发言作好记录,确定教学方案。这一过程,使得全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4、“实录式”上课。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水平,展示不同的课堂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要求新手型教师在3至5年内熟悉常规,适应岗位,上的课要一节比一节有进步,以次来磨砺新教师不断进取,同时也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成熟型教师要展示他们的教学风度、教学理念,给其他教师以启发。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都要认真准备,听课者作好记录。并把上课的全过程录制下来,以便自己反思和研究。

5、“探讨式”评课。上完课,执教者认真观看录像,并把录像挂在网上,接受同行们的指点。评课时可以先让上课教师自己说说对这节课的体会,然后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课中比较好的是什么,哪里还存在问题,怎样做更好。还可以开展问答式对话,其他教师先向执教教师提问,如你认为本课的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是重点?本课的难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破的?新课导入的依据是什么?再让教师围绕提问进行回答。如: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导入,你认为哪一种导入比较好?在评课中,教师们互相启发讨论,共同研究,使教学设计

更加科学合理。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教师及时地、独立地作好书面评价,从特色、优点、缺点、措施这四个方面作定性评价,再由组长汇总。这样评价,不仅能使开课教师获得正确的反馈信息,而且能使参与活动的每位教师得到不同程度的启示。

6、“全息式”反思。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录像、评课、反思,找出不足,选择有效措施,重新修改方案,由第二位教师再次上研讨课,进行第二轮回的研讨,不满意再次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基本达到目标。这样,通过反复修改,反复执教,对每位教师上好课有较大的促进,真正起到了研讨的作用。教师们可以选择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把它写下来,就是一篇案例分析。我们对案例作了专题学习,教师们对什么是案例、案例的特征、撰写的四要素、案例的类型有了了解,每人每学期都要写一篇案例。通过这样一步步扎实的研究,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培养了研究能力。

7、“自主式”评价。通过这样一个研究活动,教师们及时总结与评价。教研组长撰写项目研究总结,由组内成员人人提供书面研究成果。每位教师根据自己参与项目的困难系数、认领的任务、成果的实效等,进行自我评价,教研组长根据平时的观察进行复评,项目组长最后审核,对每位教师的参与做个客观的评价。

三、研究成果推广于实践

素质教育也好,创新教育也好,我们进行项目研究也好,对于学校来说,无论什么教育,课堂永远是主阵地。为此,对那些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要及时转化为教学实践,并逐步推广。如我校的“打造名师”项目,就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并运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研教研结合是我校培养教师的重要途径,很多教师就是从学校的校本培训中走出来的,他们或设计、或主持、或参与,一个个走出了教育教学的特色之路。同时,项目立项,把一批批老师凝聚起来,发挥了整体功能。当然,我们在工作中也碰到了一些困难,如班级学额多,研究与处理事务的矛盾,经验如何上升为理论等,但我们福山的全体教师正趁改革开放之东风,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继续走科研、教研一体化的道路,为实现福山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体会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原文地址:http:///jiaoshi/201111/56263.shtml

2.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二

案例式校本教研指的是围绕所研究课题, 以一两节课例展示的形式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研讨内容包括:执教者谈教学设想意图和教后反思。听课者进行评议, 提出可借鉴以及建设性的意见等。通过评议, 使执教者受到启发和教益, 又为听课者提供学习研讨机会。为此, 开展案例教学式教研活动, 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大有帮助, 也会不断充实课题研究的经验, 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二、主题确定的缘起

(一) 从教师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

通过各种案例调查表明,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践者的我们了解学生, 熟悉教材, 每天都在与学生经历着不同的学习过程。这些常常被我们熟视无睹的教学情境、学习场景, 以及学习的背景生活, 往往蕴含和昭示着教学的真谛。而教师由于重复的日常教学工作, 很少本着研究的态度去发现和把握更多的教学规律。一部分智力水平较高的教师能凭借个人经验较轻松地解决教学问题;可有大部分教师, 尽管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总会遇到一些凭借于个人经验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和反思, 是开展校本教研的起点。教师一旦追踪某个教学问题, 或者教师一旦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时, 就产生了“科研”意识, 并尝试性地付诸于“研究行动”。于是, “案例式”的校本教研也悄然而生。

(二) 从实际出发

挖掘我们组现存的潜力, 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学校资源, 找准我们组的优势, 立足校本, 为教师提供独特的研究视角, 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研体系。

三、目的预设

1、通过“案例”这个教学窗口, 观察别人的课堂,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2、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的探讨。

3、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探讨。

4、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讨。

四、实施时间:3月5日至3月12日

五、实施过程具体安排:

(一) 酝酿阶段

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开展案例式校本教研活动, 明确分工, 初探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 确定案例主讲人。

(二) 准备阶段

1、专业引领提升理论

组织教师学习顾泠沅博士的行动教育模式:三实践: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新理念的课例设计——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二反思:更理念反思:寻找自身与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2、提供案例, 撰写设计

在这个环节里, 将案例的文本, 包括实施案例式校本教研的方案, 教材文本, 教学参考等, 印发给组员, 使全体参与者明确案例教研的目标。并且给组员们一些时间, 让参与者搜集各种信息, 探讨问题。

(三) 实施阶段

1、案例交流。

全体老师观摩林海霞老师的研讨课《难忘的一课》。要求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记录, 观察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 观察课堂中设计的接受程度。

2、讨论案例。

在课堂交流后, 组织语文科组的老师讨论案例。首先由林海霞老师就《难忘的一课》从教材、教法中谈自己教学设计的想法和在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等。然后参与的教师针对《难忘的一课》进行提问, 质疑。并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林老师的研讨课进行对照, 找出不同和不足。还有的老师请教林老师如何安排和处理学生间的评价问题、教学过程和方法如何体现知识, 能力, 情感, 态度。听课、执教教师通过评议, 使执教者受到启发和教益, 又为听课老师提供学习研讨机会。

3、思维碰撞

通过观摩林老师的课例, 老师们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后, 写写自己的认识、收获, 也可以是纠误;寻找自己和林老师的差距, 可以是设计的理念上, 也可以是教学环节, 甚至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处小技巧等等, 讨论如何在课堂把教学目标抓在实处的问题写下来, 文章包括:分析研讨问题——反思自身经验——提出解决方案。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 (第一次反思)

4、反思提高

老师使用第一次反思后的教学设计进行实际教学, 关注学生获得的行为进行调整, 寻找设计和现实的差距, 进行第二次反思。反思、总结是认真反思方案中提出的问题 (自主高效的课堂) 解决了没有, 哪种设计是正确的、有效的, 哪些是无效的。教师通过案例教研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 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 指导教学实践, 提升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 行为跟进阶段

林老师老师在全校上展示课, 和自己原先的教学方案对照, 展示改进成果。

六、反思与展望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 我们还发现案例式教研的优势在于: (1) 克服了以往教研课的盲目性。以课题为中心, 围绕课题进行研讨。 (2) 课例教学为研讨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研讨过程的平台, 听课老师来共同探讨, 交流与分享, 得到大量的信息, 共同感受成功与困惑。整个过程就是教师积极参与的一种互助互学过程。

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所言, 学校的改变——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它不可能因为一次演讲、一位名师而发生。然而不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教师间共同构建相互促进的“合作性同事”关系, 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 真诚地进行相互评论, 在实践中反思, 在反思中实践, 磨炼和升华教师的个体能力,

3.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篇三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冯学俊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李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张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人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步。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魏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二、寻找合作伙伴,梳理教研记录

三、温馨提示之请大家站着发言,且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发言采取循环说的形式。

活动过程:

尚成军:首先加强学生对计算题的理解能力,练习多样化,纠错,找原因,引导学生感知记忆,加强笔算,口算练习

郭玺辉:同桌竞赛(A、B同量题,速度竞赛),小组竞赛,奖励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吴统晖:在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方面让学生多审题,多鼓励学生,写积极的评语,有进步但不是很理想

马淑莲:与学生达成共识,有错合作伙伴共担,无形中合作伙伴在互相监督。有一定的进步。

龚婵娟:多做练习,强行记忆,课前三分钟。

魏开花:结合语文教学,我们是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我们为什么会做错,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不处,从思想上转变学习态度。

四、回头看看我们的思考与方法,寻找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实际操作的策略

1.“错一罚俩”(短时间内适用,但要因人而宜)2.习惯(数的书写、检查、审题、观察等等习惯)3.多练题(不能为了练而练)4.熟记常识 5.数学笔记

6.建立个人或班级错题集 我们倡仪:建立错题集

五、确定下次教研活动主题“如何做好我们的错题集?如何能真正的利用我们的错题集?错题集应该有哪些方面的设计?

六、教研主任总结

我们一起交流着,分享着,快乐着,进步着,每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我们的收获,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我们新的思考,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希望我们能够让自己的教研活动走得更加实在,更加恒久。

主题:跨越式课题低年级教学模式的培训 时间: 2015年11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吴统晖汇报本次活动的主题及活动方式: 1.活动主题:跨越式课题低年级教学模式的学习2.活动方式:

3.上午,教师和教研员对跨越式课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解读。

下午,将是分组进行“低年段的教学设计”的实战演练。

二、由课题组教师刘楠为全体低年段的教师解读“跨越式课题低年段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三、刘楠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综合课例”《b p m f 》

四、教研员吴统晖老师万恶大家解读低年级“新课程标准”。

五、组织教师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课文《四季》的“集体备课”演练。

六、冯学俊做讲话总结:

跨越式课题将一如既往的推广下去,我们的教研活动的要更注重有效性,要大力的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素养。

时间: 2015年12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研讨课:王代金草老师的《七颗钻石》教学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王代金草老师进行备课,做课,由蒋校长、刘 楠、乔惠芬老师进行听课评课。

二、王代金草老师进行修改,再进行二度备课,做课。其她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三、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四、张草吉及魏开花对王代金草老师的课进行评课。

五、校长做总结发言:

本次校本教研的内容新,观察细,用数据能反映课堂上的很多问题,以便于提醒做课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加完善。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提高。

时间: 2016年3月 地

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六年级数学公开课: 马淑莲老师的《 百分数应用题 》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马淑莲老师提前备课、制作课件。

二、马淑莲老师做课《百分数应用题》

三、学校部分领导及数学教师听课评课:

尚成军:教师精神饱满,课前准备充分,对多媒体操作熟练。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巡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李有珠: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容量很大,但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思考后,再进行讲解。

吴统晖:因为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比较大。但很可贵的是教师能够利用实物图和课件相结合的方式来突破难点,并且还搜集了生活中的案例来进行巩固,使得本堂课听起来很轻松,学生很容易接受。

四、冯学俊校长做活动的总结发言:

此次活动我们安排的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希望大家能学到好的方法,下学期我们将开展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来相互促进。

时间: 2016年4月 地点:办公室 全体教师

主题:“探索与实践”第三期跨越式课题专题研讨会(跨越式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组织会场人员、清点到场人员。

二、主持人刘楠汇报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及活动形式。1.主题:“探索与实践”第三期跨越式课题专题研讨会 ——跨越式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活动过程: A.观看视频 B.教师研讨 C.自由研讨

三、主持人吴统晖组织教师观看视频《岳麓实践论》

四、每个小组由两名教师做主题发言和补充发言分别5分钟和3分钟。

五、其余教师自由讨论发言。

六、张草吉老师做研讨会的总结发言: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系列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赞成。

时间: 2016年5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研讨课:张草吉老师的《路旁的橡树》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张草吉老师进行备课,做课。其她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二、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三、刘禹博士对张草吉老师的课进行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指导。

四、吴统晖做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

通过几次的校本教研的培训,我们的老师对课题的模式更加熟练,课堂教学的水平一次比一次好。本节课,马老师上了一节既轻松又高效的跨越式的课,值得大家的学习。

时间: 2016年6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跨越式课题低年级教学模式探讨及校本教研观摩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员吴统晖老师宣布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活动意义。

二、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形式。

(1)观摩李有珠老师的低年级汉语拼音课《an en in un vn》

(2)低年级三位教师进行研讨《汉语拼音课存在的问题》(3)闽宁小学校长做研讨总结。

三、吴统晖老师分别对本次研讨会做全面的总结:

时间: 2016年9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研讨课:王代金草老师的《陶罐与铁罐》—跨越式课题中年段教学模式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我校中年段的四位语文教师及其他学校的跨越式教师在红大小学多媒体教室分别听三年级的刘志娟、黄春艳老师跨越式精读模式课型《陶罐和铁罐》

二、王代金草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分别做了学生情况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三、张草吉、张银草、魏开花老师分别对这节课做出点评。

四、我校的王代金草老师及其他听课老师也分别展开评价。

五、老师们对中高年级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地探讨,吴统晖给予悉心的点拨和热情的答复。

六、吴统晖老师对本次的教研活动做出了总结:

我们的教研活动就是本着有实效,有氛围目的来开展的。随着这学期的跨越式教学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的教师们也从以前的漠然变的热情;由过去的羞涩扭捏变成现在的大方自然;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现在的主动探究学习。使得我们的活动越来越活跃,氛围越来越激烈,我们大家学习也越来越主动。这是我们教育的良好态势的开端。

时间: 2016年10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研讨课:王代金草老师的《静夜思》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记录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王代金草老师进行备课,做课。其她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二、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三、张草吉,张银草,魏开花分别对王代金草老师的课进行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指导:

1.以图片创设情境,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给学生带来学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2.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教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一首古诗,不要把诗意挖掘的太深,学生很难理解。

3.课堂的容量不要太大,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地学情。

四、吴统晖做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

时间: 2016年11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专题研讨“有效作业的设计”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语数教研组的教师分成两个组对本次的专题研讨的主题看开有效地讨论。

二、每位教师都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效果来研讨。(张草吉老师):抄写、听写和默写这样的操练有必要。(王代金草老师):

我认为对教材的处理以及作业的设计必须突破单篇教学各自为阵的格局,围绕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将单篇课文的作业设计纳入单元教学的视野,全面系统的设计教学和作业形式

(魏开花老师):

如果作业形式单一枯燥,读写训练量大,肯定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且不能有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尚成军老师): 我觉得有些作业可以通过学生与家庭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某项作业。例如,我经常在教学一些对话多的文章时让家长与学生共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

(吴统晖总结):什么样的作业是“有效作业”?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用的。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语文是有趣的。立足文本,让学生体验语文是实在的。开放时空,让学生体验语文是博大的。时间: 2016年12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专题研讨:有效作业的设计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语数教研组的教师分成两个组对本次的专题研讨的主题看开有效地讨论。

二、每位教师都要通过具体的事例、效果来研讨。张草吉老师:

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课后作业的难度,突显作业的差异性。这样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可激起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还可让优等生面对困难并锻炼其解决困难的能力;让后进生品味成功的味道。

张银草老师:

教学新课要根据实际适当设计提高题和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

魏开花老师:

相同的作业无法体现层次(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觉得难度太大),也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对培优拔尖也相当不利。

王代金草纳金萍老师:

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们必须立足课堂,适度延伸。如:教学完统计初步后可以布置学生对从家门口经过的人的性别和数量进行统计;学习了利息、利率和利息税后可让同学们调查下所在地银行的利息、利率情况以及什么情况下免利息税等的小调查。

龚婵娟老师:

我觉得数学日记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这可以把不同的学科联系在一起;既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这句话。

郭玺辉老师:

学生作业的设计还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所以老师在作业设计方面还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完成作业,这才有利于把学生从昏暗、吵杂的网吧、游戏机室和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的电视机前拉回到数学的大课堂。

冯学俊校长做会议总结:

目前学校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我认为现在作业设计中存在模仿例题多,综合出新少;单纯计算多,应用表达少;独立完成多,合作互动少;抽象推理多,现实情境少;巩固复习多,课前预习少的弊端。通过今天的研讨会我们大家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挖掘真正意义的有效作业。

时间: 2017年3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数学教师

主题:公开课:马淑莲老师的《正方体的表面积》 —跨越式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马淑莲主任课前备课、上课。纳

二、各位教师评课: 郭玺辉老师:

本节课,耿老师注重设计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形象生动的“天气预报“配乐让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既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又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尚成军老师: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要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并且课件容量大,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

三:吴统晖主任评课并做本次活动的总结:

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节课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探究学习。是一堂趣味性,生活性极强的课。但同时也要注意取舍。

时间: 2017年4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四步探究教学模式的培训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汇报本次活动的主题及活动方式: 1.活动主题:四步探究教学模式的学习2.活动方式:

3.上午,教师和教导处对四步探究课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进行解读。

下午,将是分组进行“低年段的教学设计”的实战演练。

二、由课题组教师为全体低年段的教师解读“四步探究课题低年段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三、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综合课例”《b p m f 》

四、教导处解读低年级“新课程标准”。

五、组织教师分成2个小组进行课文《四季》的“集体备课”演练。

六、讲话总结:

四步探究课题将一如既往的推广下去,我们的教研活动的要更注重有效性,要大力的提升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素养。

时间: 2017年5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探究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老师进行备课,做课,由冯学俊、王代金草、魏开花老师进行听课评课。

二、老师进行修改,再进行二度备课,做课。其他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三、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四、评课。

五、总结发言:

本次校本教研的内容新,观察细,用数据能反映课堂上的很多问题,以便于提醒做课教师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加完善,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提高。

时间: 2017年6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探索与实践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组织会场人员、清点到场人员。

二、主持人吴统晖汇报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及活动形式。

1.主题:“探索与实践”第三期四步探究课题专题研讨会 ——四步探究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活动过程: A.观看视频

B.教师研讨

C.自由研讨

三、主持人吴统晖组织教师观看视频《岳麓实践论》

四、每个小组由两名教师做主题发言和补充发言分别5分钟和3分钟。

五、其余教师自由讨论发言。

六、老师做研讨会的总结发言:

四步探究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系列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赞成。

时间: 2017年9月

地点:多媒体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探究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老师进行备课,做课。其他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二、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三、老师的课进行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指导。

四、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

通过几次的校本教研的培训,我们的老师对课题的模式更加熟练,课堂教学的水平一次比一次好。本节课,马老师上了一节既轻松又高效的四步探究的课,值得大家的学习。

时间: 2017年10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主题: 主持人:曹旭东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员吴统晖宣布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活动意义。

二、语文教师分别分成两个组听低年级语文老师的观摩课《小柳树和小枣树》观摩课。

三、课题组教师代表对本节课进行评课。

四、全体教师参观岔口驿中心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1)观摩低年级汉语拼音课《an en in un vn》(2)低年级三位教师进行研讨《汉语拼音课存在的问题》

五、本次研讨会做全面的总结:

时间: 2017年11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研讨课:探究课题中年段教学模式

主持人:吴统晖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教室分别听三年级的老师四步探究精读模式课型《陶罐和铁罐》

二、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分别做了学生情况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反思。

三、对这节课做出点评。

四、我校的张老师及其他听课老师也分别展开评价。

五、老师们对中高年级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激烈地探讨,校长给予悉心的点拨和热情的答复。

六、老师对本次的教研活动做出了总结:

我们的教研活动就是本着有实效,有氛围目的来开展的。随着这学期的四步探究教学活动的力度不断加大,我们的教师们也从以前的漠然变的热情;由过去的羞涩扭捏变成现在的大方自然;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现在的主动探究学习。使得我们的活动越来越活跃,氛围越来越激烈,我们大家学习也越来越主动。这是我们教育的良好态势的开端。

时间: 2017年12月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主题:研讨课:《静夜思》

—四步探究课题课堂教学中的维度观察 记录人:魏开花 活动过程:

一、老师进行备课,做课。其他听课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各方面的维度观察:及“课堂活动、目标的完成、拓展阅读、拓展写话、课堂的提问”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填表。

二、观察人员汇报观察所得的数据,及评价建议。

三、进行评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给予指导:

1.以图片创设情境,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给学生带来学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2.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握教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是一首古诗,不要把诗意挖掘的太深,学生很难理解。

3.课堂的容量不要太大,要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了解每一位学生地学情。

四、做本次活动的总结发言:

作为一名老教师,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这节课,是很难能可贵的,虽然这节课从整体来说不是很理想,但能看得出已经有了四步探究的雏形。

活动时间

2018年3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优质课评课活动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一、讲课教师先进行说课。

二、各教研组的教师分别进行评课。

三、吴统晖总结这段时间教师讲课情况。优点:

1.结合学科的特点,初步尝试和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能有意识的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师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多数教师能够考虑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体验,突出实践、操作等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将教学目标融于主题活动或游戏中。

4.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教学手段呈现多样化。

存在问题和建议:

1.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有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现象存在 2.在讲课时,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还应进一步加强。

四、冯学俊校长做总结: 每一位教师必须从细微处入手,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实践、丰富和完善。应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刻苦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真正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和需要。

活动时间

2018年4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组织者

活动记录

一、吴统晖领导教师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情况如下:(一)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设计全面、合理。

3.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4.目标制定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二)教学方式方法

1.尊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师生关系平等、融洽,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情境。

2.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整合教学内容,积极吸收课外教学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评判能力。

3.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和机会,教学媒体的运用合理,实用性强。

4.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及社会现实,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程序设计层次分明,合理有序,结构紧凑。

5.注重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给予及时表扬和肯

定,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三)学习方式方法

1.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所学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敢于质疑问难。

2.学生思维活跃,能独立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优质高效。

4.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活动时间

2018年5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学习——如何共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一、寻无效教学症结

(1)归纳五种无效教学的形式。(2)归纳的七种失衡。1.效率层面:教学中向有限的时间要效率。2.理念方面:举了一个新东学校教育孩子的例子。3.管理方面:硬件投入80%,软件投入10%。

4.观念层面:教师与学生地位失衡。

5.思维层面:教学约位流于形式,而没有针对学生。6.策略层面:在控制与开放之间往往难把握。7.方法层面。

二、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投入、时间、产出、成绩、学习经验。

三、共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1.目标的有效性。目标要明确不能空洞。目标要适度。目标要适量。

2.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1)朗读要分层次,每次读的要求应该不一样(2)设置有效的问题(3)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大多的合作,探究大多流于形式。(4)课堂上的资源生成。利用现实的条件,课堂上临时发生的现象,事件作为一种资源。(5)注重课堂反馈。在课堂上的表现并不是课后表现,要对学生进行了解(6)教师的个人素养。语言准确、生动,言出必践、评价要有效,不能空洞无针对性。(7)创设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不能心急,不能强加给学生压力。(8)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结构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练习要精选,适量,讲解要细致。

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1.80%的学生达到90%的目标。2.任务定位准备,具体完整,并向学生有所定。

活动时间

2018年6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研讨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统晖:小组学习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常常看到小组交流居于形式,课堂热闹了,但没有它的实效性,为此我们把“如何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作为我们的校本教研主题。下面就请讲课的教师结合自己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是反思。

王代金草:小组学习已是课堂教学中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两个小组学习的机会,一是在当学生争论谁是三分球的投求高手时,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时调动了学生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我感觉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不错。另一个合作则是教师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郭玺辉:我非常同意王老师的观点,当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设立小组合作非常有必要。在我教学的这节课中,预设第一个环节时我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但教学中看到学生自己总结方程的意义时有一定的困难,随即设计了小组合作,效果不错。这说明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把握小组交流的时机。但我有一个疑问,在我这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各自看书中的检验方程的方法后再让学生交流还有没有必要?

尚成军:检验方程的方法并不是很难理解,学生已看了基本上明确了,我认为在交流的必要性不是太大。

张草吉:老师们刚才结合自己的课堂谈了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小组交流,我认为谈得很好,确实在当学生解决问题多样化时;当学生用现有的基础知识还不能对自己的猜想做出解释时;当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设立合作很有必要。

龚婵娟: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它的实效性,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的难易程度和探究问题的有效性来把握。但刚才有的教师说预设时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因为小组合作是学生探究问题的重要的方式,备课时应该预设,课堂中可根据生成随机把握,如果预设的问题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就没必要小组交流了,如果课堂中生成了学生不易独立解决或是答案多种时可随机设了小组交流。

活动时间

2018年6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追求有效(高效)策略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一堂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1.教师角色的转变,自己应该成为:(1)学生学习的合作者;(2)学生学习的帮助者。(3)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2.有策略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服务。同时,能有策略地构建语文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从而以境来提升学习的效果。

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因为有着“激趣、直观、突破重难点、美的享受”的不可替代的优点,但又存在“多了技术操作,少了情感熏陶;多了感性认识该,少了空间想象;表面热闹,学生思维缺少活力,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等劣势,故应重策略效果。

4.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扬长策略!在选择主要教学行为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不可能有“说话像演说家,写字像书法家,上课像表演家”那样的教师,我们要善于去按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活动时间

2018年6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教师怎样上好复习课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一、首先要明确复习课的任务和作用: 其作用是:

1.查漏补缺、夯实双基。

2.促使知识的系统化,整体把握知识结构。3.温故知新,对旧知拓展延伸。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课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专题复习课、单元习题课、期末总复习课、概念强化复习课、方法归纳习题课、知识结构整理习题等等。

三、复习课的类型:

1.针对性原则,2.自主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

活动时间

2018年6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主题内容

关于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组 具活动记录 1.教师评价学生。

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给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除了口头评价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奖励性的手段评价学生。

2.学生自评、互评。调动竞争意识,培养合作的好习惯。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差异的不同需求。评价时采取“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方式。再如测验后的评价,根据测试的难易程度推出不同的评价标准,使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准确找出自己的能力坐标。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反思,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自己认知的过程、学习目的和任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等变化情况,意识到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积极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但是学生在评价时,也要讲明评价的标准和要求。让学生明白什么事都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4.体育教研课掷实心球教学反思 篇四

至于游戏“车轮滚滚”最重要的是游戏的规则,在进行游戏前,必须要把规则交代清楚,不然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意见。

5.校本教研教学设计 篇五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2、教研组是基本单位。

3、教师是教研的主体。

4、制度是保障。

(二)整合校本教研活动要素

1、主体:教师

2、内容:学校教育实际问题和经验

3、形式:自我反省、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借助多媒体

4、载体:教学课例、活动案例

(三)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

真实的问题

实际的问题

自己的问题

从问题到课题

在追踪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课题

2、互助设计

集体备课?? 创新设计

3、行动研究

观摩与研讨

4、自我反思

成功与遗憾

5、对话分享

二、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注意事项

(一)要提升四种能力

1、领导力:(价值、思想、组织、文化)

2、执行力:(提炼问题、设计活动、组织实施)

3、引导力:(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广应用、理论升华)

4、凝聚力:(需求、内容、形式、效果、情感)

(二)变“匠人”思维为“大师”思维

重复—创造;实践—理论;单一—综合工匠—科学—艺术;得意—得志—得道

(三)处理好校本与师生的关系

(四)恰当的认识校本教研的地位、作用

1、活动过度数量化。

2、研究过度课题化。

3、引领过度专业化。

4、成果过度档次化。

6.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六

一、在常规教研中, 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发展

在传统的校本教研中, 教师的教研活动始终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活动路线, 强烈地受到学校内外行政人员、教育教学专家及教育政策的影响, 表现为一种“常规的教研行为”。在技术理性主义的教育观下, 教育、教学被看作是一个传授系统, 即用他人设计好的课程达到他人设计好的培养目标的知识传授系统。教师在其中鲜有发言权, 只是教学研究成果的接受者和消费者, 扮演着技术人员的角色, 仅是一个操作工人。技术理性下的“技术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强调教师被动执行, 不要求教师主动思考自己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遇到的困惑和自己教学行为的后果。在这种以技术型教师培养模式为特征的校本教研活动中, 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发展, 教师是“被造”的。

在传统的校本教研中, 还表现为经验主义至上, 教师的教研行为总是依赖于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但在实践中不少教师的经验是重复的。“并非所有的经验都能给人以教导, 并非所有的经验都能导致经验的增长, 经验只有经过反思才具有保存的价值”。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所积累的经验如果没有经过教师的反思, 这种经验就是狭隘的经验, 充其量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因此, 他提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 即使教了一辈子书, 也往往会因为缺乏对经验的反思, 不能通过反思和批判将缄默知识 (教学经验) 显性化, 不能通过反思重建经验以超越自我, 那么他将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教师的水平上。通过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是近年来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技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教师个体被动专业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变迁和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传统的校本教研正面临着提升品质, 助推改革的重大抉择。

二、构建校本教研“反思生态”, 让“常规教研行为”向“反思教研行为”转型

构建校本教研“反思生态”, 无疑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有效提升校本教研品质的首要选择。校本教研“反思生态”是指在学校教育生态系统中, 通过校本教研主体与校本教研反思文化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以反思为核心的教师专业生活习性。在校本教研“反思生态”下, 教师的“常规教研行为”将日渐自动化为“反思教研行为”, 逐渐形成反思行为习惯, 以提升校本教研品质。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 如果没有教师对行动的反思, 校本教研工作就变成了在同一水平上的不断重复”, 是一种高耗低效的技术性操作。有研究表明:教学反思是教师有意义的专业成长的必要条件。所以, 学校应为教师构建校本教研“反思生态”, 为以反思实践培养反思型教师为特征的教师个体主动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 从而为“技术型校本教研”向“反思型校本教研”转型创造有利条件, 进而走出校本教研因缺失反思而形成的低谷。“反思型校本教研”模式的构建源于“技术型校本教研”存在的弊端。“技术型校本教研”中, 教师扮演的是技术人员的角色, 教师只是注重对行为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行为和技能的思考, 忽视在其具体的教研实践情景中的体验、理解和创新。由于教师教研场景中的教育情景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场, 情景发展多变, 其间充满了“非确定性”因素, 教学因人而异,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教学技能可以效仿, 教师只能凭借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领悟, 对“非确定性”教育情景创造性地分析、判断和选择, 所以, “技术型校本教研”已不能适应发展多变的教育情景。而“反思型校本教研”是一种反思型教师培养模式, 是教师主动专业发展方式的优先选择。

在“反思型校本教研”活动中,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教育理论、开展课例研究、撰写教学反思案例、撰写教学日记、对他人和自己进行观察、分析他人的典型案例、与他人交流对话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反思性教学、行动研究等凸显反思性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改进与专业水平的提高,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条便捷的发展路径, 促使教师短时间内由“技术型”的教书匠向“反思型”教师转变, 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三、构建校本教研“反思生态”, 让反思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习惯

校本教研只有从“技术型”转变为“反思型”, 教师才能说是走上了专业发展与教学改革之路。在校本教研转型的过程中, 一直以来习惯于“技术性实践” (教师仅凭自己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重复的教学实践) 的教师, 在“反思型校本教研”的发起上往往显得有些被动。对这一部分教师来说, 无论是在工作场景中 (教学过程中、备课时、办公室同事的交流中) 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场景中 (参加培训中、新课程赛课中、研究课中) , 反思并不是他们自愿的行为。他们会认为, 自己教学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钻研教材和倾听学生, 还不如把反思时间用在钻研教材上的收获大。无论从情感上, 还是从认识负荷上, 都不太乐意去反思。俗话说, “久居芝兰之室, 不闻其香;久居鲍鱼之肆, 不觉其臭也”。尽管教师的习性, 诸如教师的态度、教师对自己的期望, 还有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连续而安静的思考时间, 以及教师的探究能力, 都是能影响教师教学反思的最现实的因素, 但是, 只要学校构建起校本教研“反思生态”作为教师的专业生活环境, 只要他们身处其中, 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受到学校教研文化的浸润。只要这种文化以其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它的信念、态度、习惯和做事方式渗透到教师的身心中, 并明确地向教师表明什么是应该做的, 什么样的做法会受到支持和回报, 他们在明白了其中的功利性目的后, 反思自然会成为他们的专业生活习惯。可见, 教师是否反思是学校教研生态文化与教师动机作用的结果。

半个世纪以来, 教师专业化成长经历着“被造”到“自我成长”的转变。这说明教师的发展是教师主动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被动改变的过程。构建校本教研“反思生态”, 就是为教师营造专业成长的文化环境, 为教师“自我成长”生发内在动力机制, 以缩短教师专业发展从“被造”到“自我成长”之间的距离, 而让教师得以持续地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鱼霞.反思型教师的成长机制探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3]赵明仁.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5]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6]岳欣云.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兼论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教师教育研究, 2004 (6) .

7.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七

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

聚焦课堂教学 推进校本教研新发展

---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汇报材料

午汲镇中学

2010年11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全市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在此,我代表午汲镇中学全体师生向莅临我校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学校简介

下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就我校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研究情况作具体汇报:

一、立足课改校本经验,促进校本教学模式新发展

2008年11月我校承办武安市初中“构建高效课堂”现场会,展示了我校校本“三五四”课堂教学模式即:“三”是指三大流程:即预习指导--课堂导学--四清巩固。“五”是指课堂“自主体验、五环导学”的五大环节:即巧设引题--指导自学--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巩固提升。“四”是指四清巩固:即堂清--日清--周清--月清。我校校本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使我校教师教、学生学的能力和积极性均有了较大提高,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课改之路不过刚刚开始,我们没有理由满足于现状,为此,我们在课改实践中

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如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对我们的教学模式的载体---教学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学案增加符合新课标要求和我省中考走向习题,增大学生巩固提升的训练量,促使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提升;教案要求教师对学情进行更加全面、详细的分析,尽可能对课堂进行预设,为教师个性化补充和课后反思提供更充足的空间等。经过修改后的教学案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二、强化教研管理,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发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堂教学工作领导

学校成立了以我为组长,教务处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组员的学科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坚持科研兴教,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第一要务,确保教学教研活动深入、有序、高效开展。

(二)构建学校教研网络,打造学科教研共同体

我校组建了以教研处为主导,以年级组、学科教研组为主体,全体教师为组员的校本科研网络,努力加强各学科教研队伍建设,为培养学科教学骨干创设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我校已获评全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办学战略,在积累校本教改经验的同时,学习全市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着力构建“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行动研究为方

法”的校本教研新机制,打造以学科教研组为核心的各学科教研共同体,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有创造性。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学校教改教研方向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我们也在开展教科研理论研究。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本校学生学情、针对自身教学现状进行研讨和反思,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开展“科研课题研讨课”,真正在教学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营造人人有课题,个个都研究的良好科研氛围。我们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再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际中,以教研促科研,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走出我校课题研究的特色之路,在人人参与课题的研究中,在参加科研课题成果汇报活动中,展示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目前,我校承担的邯郸市级“十一五”青年专项课题“提高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策略研究”已于2010年6月顺利结题,这为我校朝着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向研究提供了经验。作为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改革武安市课改实验区二级项目“农村初中实施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教学策略研究”的实验研究学校,我校以此为契机,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教科研热潮,力求在课改路上实现更新的发展、更大的突破。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校本教研活力

根据我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制定了校本教研实施方案,并采用教师课改论坛、专题研讨、案例分

析等多样化的校本教研形式,营造教师研修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组织了新课改理念下的说课比赛、各教研组课改汇报课活动,积极开展优秀教学设计、自制教具、优秀论文、优秀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竞赛评选活动,实践新课程说、讲、议教学研讨要求,推动我校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还积极开展名师观摩课活动,牵动教师主动教研的心弦;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推动全校教师投身到新课改活动中来,促进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个案交流,在协商研讨中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促进了学科间的相互借鉴与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互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从整体上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历经三年的课程改革,我们一同走过了迷茫与困惑,饱尝了探索的艰辛,也体味到了收获的喜悦,它带给我们许多思考与感悟。我们深信,本次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研讨会的召开,必将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们应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敏锐、更智慧的视角,分析成功与失败,在总结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让我们坚定信念,沿着课改之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8.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八

——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并探索规律。校本教研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校本教研正成为支撑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柱,它是以往的教研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也好像都在搞研究,但实际上不少老师不知道怎样去搞校本研究,总认为听听课、评评课就是搞校本研究了。我认为: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聚焦课堂”是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我们力图通过校本教研全面关注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

近年来,我们学校围绕课程改革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是困我们提高质量的主要原因。在许多课堂中,教师依然习惯于教“教案”,学生依然缺乏自信和热情;重急功近利轻长远发展,学生被动接受且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对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大量宝贵的时间在师生重复、低效的劳动中流失,师生身心疲乏。教师既需要理论学习和指导,更需要针对自身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和调整,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二、问题的分析

通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我校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如下: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一节课,到底该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过程学会哪种学习方法,这些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或技巧在小学阶段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等等,不少教师心中无底。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重、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3.教师一统课堂、“填鸭式”、一问一答式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

4.学生参与度不够。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参与方式单调。

5.课堂缺乏有效的唤起手段,很多甚至一大半学生不在状态,缺乏激情。

三、问题的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想:通过校本学习和校本教研、更新教师对教学理念,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几套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细微见真章

过去,提起教学研究,我们的思想局限在大课题的研究或单一的观摩教学上,实施课改以来,针对校本教研,学校提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理念,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的校本教研从小处入手,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改变落后的观念,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真正走向教学实际,务实教学中所遇的细小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新思路,从全新的角度入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我校要求教师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细小问题或自己解决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的问题通过“教学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积月累的记载、交流、研讨,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分层促研究

将教学研究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研究的重心下移到每个年级组、教研组及各位教师的身上,具体分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首先进行个人研修。即认真钻研相关教研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通过思考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借助教学日记、小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案例积累等方式呈现研究的问题、过程及探求到解决的办法,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其次进行小组研讨。这是我校“双轨制”教研活动的第一轨,即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针对教学中遇到的某一问题,及时交流探讨,寻求同伴互助,加强课堂教学之余的相互学习,彼此切磋,集体备课,多人上一课,并随时在教研活动本上记载研讨收获及心得,以及存在并未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促进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共同成长。

再次坚持集体研究。“双轨制”教研活动的另一轨便是分学段,将同科目的教师编在同一学科的教研组,规定时间、地点集中进来进行“学科教研”、可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教学答辩会”.“专题讨论会”。“经验交流”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交流研讨呈现集体研究的收获。使同一学段同一科目的教师协调合作、互相学习、携手前进。

第四进行课题研究。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理念,开发小课题进行研究,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并由教师把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提炼成子课题,自由合作,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借助“研究反思”、“阶段小结”、“研究报告”、“问题反馈”、“成果汇报”等方式呈现研究结果。使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发挥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在互动中互利,在创造中成长。

另外,设置相应的课题表,随时记录研究过程及收获、并进行阶段小结,收集整理,装订入档。

三、师傅带徒弟

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在校本教研中积极发挥作用,帮助指导新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环境要求。因此,在校本教研中,对教师进行结队:学科带头人—新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意在改变过去教师们各自为阵,孤立

无援,埋头苦干,教师资源无法共享,经验得不到推广的做法,代之以碰到问题大家毫不保留地献计献策,借助团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在友好合作中,共同进步,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

调整学校中心教研组成员,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重点工作放在课题攻关上,确实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今后在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中,首先选派在校本教研中取得成果的青年教师参加,以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让这些教师承担各种形式的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等。

通过校本教研,我校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了明显的收获,使大部分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教学水平提高很快,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的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9.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九

苍南县是教育大县, 又是经济欠发达县, 教育基础差、底子薄, 且发展不平衡。在科学发展观和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理念的指引下, 我们提出教育要实现三大转变, 即由“规模”向“内涵”的转变, 由“建大楼”向“育大师”的转变, 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的转变。要实现这个理想目标, 教育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县的新课程改革已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铺开、内涵发展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自上而下的, 其在教育价值、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及评价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新理念, 致使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 这不仅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并继承优良的教研传统, 更需要我们更新观念, 重建现代校本教研制度。我县教育局作为全县教育教学的主管部门, 在校本教研推进过程中, 始终以顾伶沅教授提出的“从技术熟练走向文化生态, 从关注教材教法到全面关注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为价值追求与理想情怀, 并在实践中突出以下定位。

一是校本教研要把手抓在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上。遵循问题优先原则, 瞄准方向, 牢牢抓住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教学实际问题, 进行专题研讨和反思, 总结、提升教学经验。

二是校本教研要把心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上。唤醒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 激活教师成长的内驱力, 培育五大意识 (终身学习意识、实践反思意识、教学案例意识、交流合作意识和专业成长意识) , 让教学逐步接近“研究状态”, 使教师能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三是校本教研要把脑花在健全制度发展教研文化上。通过对原有教研制度的改造重组、细处完善、拓展补充, 强化责任, 从经费、时间等方面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 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培育平等、合作、对话的教研文化, 将学校发展成学习型组织。

二、讲究策略活思路——校本教研的行政策略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不仅需要高定位, 更需要科学的策略。我们的策略如下。

1. 行政推动与民间扶持相结合

行政推动能最大限度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并且力度大, 进展快;民间团体具有组织形式开放、教师主观能动性强、积极性高等优势。我们采取行政推动与民间扶持相结合的策略, 充分整合二者优势, 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内驱力和创造性。

行政推动方面主要是进行全局动员, 一是强化校长作为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教研意识;二是经费支持, 县教育局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校本教研中的师资培训、参观考察、活动开展和评选奖励等支出;三是制度保障, 在完善以往教学管理、教研活动、教师学习培训等制度的基础上, 出台了《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校本教研示范校评估办法》等, 建立了各类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县教研员蹲点联系制度等;四是活动引领, 县教研室每学期都要组织各学科教学研讨、交流、观摩、评比等活动, 召开全县校本教研经验交流会, 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

2. 分层引领与资源共享相结合

校本教研需要专业引领, 我们非常注重这一点。一是加大国家级教育理论专家和各科教学权威的引领力度。近年来, 我们邀请了全国著名教育教学专家五十多人次到我县讲学授课, 为教师传经送宝, 刷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二是充分挖掘本县省、市级名优教师资源, 构建各科专业发展共同体。三是积极搭建县级骨干教师、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平台。通过对这三个层次专业力量的整合, 有效发挥其在不同层次教研活动中的专业引领作用,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另外, 我们大力建设苍南教科研网 (www.cnjky.net) 、苍南智客网 (www.cnpkm.com) 、虚拟教研室 (论坛) 等网站平台, 创办《苍南教研》、多媒体电子网刊等媒体, 加强学校及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 实现校本教研经验与资源的共享。

3. 全面开花与特色培育相结合

在校本教研整体推进过程中, 一方面, 我们在行政力量推助、各层次人员专业引领及示范校典型辐射下, 通过县级教研中心组的示范性教研和学区教研大组的联片式教研活动, 带动农村薄弱学校积极参与投入, 要求每所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长教研领导小组, 在抓好常态教研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运作方式, 促使校本教研在全县所有学校全面开花。

另一方面, 我们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 注重特色培育。积极发现、总结培植本土经验, 改造、提升优秀传统经验, 努力使这些学校的校本教研形成特色与亮点, 并将这些典型经验通过网络、研讨会等途径进行全县推广, 促使校本教研滚动发展。

三、注重实效显特色——校本教研的行动成效

在三大行政策略的强力助推下, 我县校本教研从一开始的少数学校探索试验, 发展到全县所有学校普遍开展, 示范学校带动农村薄弱学校参与, 再到如今的特色化培育阶段, 有效推进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 呈现“氛围浓、载体新、典型多”的局面。

1. 氛围浓

我县校本教研活动从县级教研中心组的示范性教研到学区教研大组的联片式教研, 再到学校教研组的常态化教研;从城镇学校到农村薄弱学校;从现实到网络;从传统的听课、评课、讲座到课堂观察技术的运用、头脑风暴、教学沙龙等, 构建了“多平台、多层面、多形式”的立体校本教研活动体系, 从而有效整合县级教研中心组、学区教研大组和学校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力量, 改变了过去一些形式呆板、实效性差的教研形式, 促使县教研室、学区及学校将日常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形成教师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态势, 浓厚了我县校本教研的氛围, 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激情。

此外, 我们在全县大力推广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 成立苍南实验区, 创建实验加盟校22所、挂牌校10所、品牌校3所, 推出一批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教育活动载体, 引导师生聆听窗外声音、共写随笔, 建设书香校园, 构筑理想课堂, 营造教师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 我们联合县广播电视局、县文联连续开展了四届“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 全县师生诗歌创作激情高涨, 每年征集到教师、中小学生乃至幼儿园小朋友的诗歌作品10000多首, 《诗刊》杂志社为此专集刊出我县师生优秀诗歌作品。承办学校每年举办各具特色、诗意盎然的诗歌朗诵会。这些活动赋予了校本教研新的内涵和载体, 与校本教研互推共进, 把校本教研文化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

2. 载体新

校本教研是对传统教研的继承与创新。我们努力在抓好常规教研的基础上做文章, 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上寻找新的生长点,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造、提升和丰富传统教研, 使教研活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数据中心模式教育城域网基本覆盖全县中小学校的优势, 发挥网络的教育教学、研究指导、交流展示功能, 规划建设了苍南教科研网 (含虚拟教研室) 、苍南智客网、学科资源库等网站平台, 并为每位教研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师苍南教科研网 (含虚拟教研室) 分学科进行建设, 由各学科教研员负责, 并聘请一定数量具有较强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师作为兼职网管员和论坛版主协助管理。目前, 虚拟教研室 (论坛) 建设三个月来, 已有注册用户700多名, 帖子总数达2400多篇, 平均人流量2000多人次。苍南智客网则划分为课程改革、考试研究、学科教研、教育叙事等16个专题, 教师注册后即可加入相应的学科群组, 形成学科教研团队。智客网上活跃着3300多名教师, 发表了7万多篇文章, 平均日访问量4万多人次。这些教师已经习惯于将日常的教学感想、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 其他教师进行回复点评, 教师之间通过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商讨教学设计、畅谈教学感受, 形成了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的及时交流与沟通, 使得教研活动不再受时空限制, 更加平等互动。我们的K12资源库、新课程教学资源网为这种教研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支撑。

苍南中学、灵溪一中、灵溪三中、龙港二高等基层学校也纷纷搭建本校的博客站点, 建设学校博客团队。苍南实验一小的绿苑博客还吸引了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博客镜像站点的加盟。

另外, 我们策划创办了多媒体电子网刊, 如《苍南教育》《师人原创》《追梦新教育》等, 成立编辑部, 定期发布, 教师可在其上发表论文、课题报告、随笔、课堂实录、课件等, 发表作品享受县二等奖待遇, 从而进一步提升网络教研效益。

3. 典型多

我们十分重视学校校本教研个性化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通过“调研发现——明晰特点——扶持提升——特色培育——示范推广”的模式培育学校校本教研特色。在我们的努力及学校的积极探索下, 目前我县已建成3所省级校本教研示范校、5所市级示范校 (区) 、14所县级示范校, 数量居温州市其他县 (市、区) 前列。这些学校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如苍南中学“师徒结对、备课组合作、教研组围绕主题”多层次、多形式交叉的磨课活动;灵溪学区“专题学习——沙龙论坛——课例研讨——示范辐射”的片区教研;龙港学区的区域校际联盟;钱库学区的创新杯教学竞赛;灵溪一中基于课例的“两阶段五环节”校本教研;苍南实验一小由民间学术团体“青蓝工作室”自发组织的网络校本教研;藻溪小学“研、说、磨、归、写”五步式教研;钱库三小和龙港八小的集体备课;矾山一小的新课程学科论坛……在实现校本教研载体创新的同时, 校本教研的运作方式也得到了多样化发展。我们将这些典型经验通过苍南教育网、县校本教研研讨会、校际公开教学、学科教学研讨会等途径进行辐射、推广, 带动了更多农村薄弱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

在校本教研发展过程中, 我们十分注重科研与教研的整合, 以科研课题为依托, 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 引领、拉动教研的发展, 同时也提升了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水平。近三年来, 我县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市各类教科研优秀成果评审中, 获奖数量和级别都位居全市首位, 跻身浙江省前列。去年, 我们还斥巨资设重奖开展首届教科研精品成果奖评选活动和推广工作, 共评出精品成果24项, 分别给予一、二、三等奖5000、3000、2000元的奖励, 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科研的激情。

四、直面问题求突破——校本教研的实践反思

1. 均衡化问题

我县学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马站、矾山、桥墩等山区以及远离城镇的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达不到基本要求, 薄弱学校量大面广, 教研活动两极分化严重, 城镇学校教研活动比较正常, 一些山区学校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教研活动纯属个体行为。如何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校本教研实施帮扶, 有效带动这些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 提高农村学校校本教研质量, 是促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全员化问题

面对教师职业倦怠日趋严重的今天, 学校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需要靠校长发动、教务主任督促、教研组长落实和教师主体参与。因此, 要采取有效策略和方法强化他们的校本教研意识, 培养和锤炼校本教研骨干队伍。校本教研的关键是要激发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 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需求, 由“要我参加”转变为“我要参加”, 这也是我们校本教研始终努力追求的目标。

3. 信息化问题

10.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十

郭士林

光阴荏苒,流逝如箭,本学期即将开始。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收获颇多,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假期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本册教材的课目设计是单元设课,每一课目即为一个单元。教材分为12个单元,按每学期18课时计算,每个单元平均约1.5课时。老师可根据情况调整课时。

“作业”改为“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并能清晰地呈现教学的层次。我以后应这样教学:

(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四)发展方向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教学才能永久焕发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搞好自学和认真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理念、美术基本功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教研活动。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写读书笔记。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反思,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在五项考评检查中美术教育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通过本学期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以便为

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2.开展教学研究,发扬创新精神。

11.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集 篇十一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集篇一

七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起始年级,基础打的牢不牢固,会影响到今后两年乃至高中、大学的英语学习。因此我认为七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关键的一年,今年我开始上七年级的英语并担任班主任,为了能让学生在接触英语这门学科上产生兴趣,取得好的成绩,在以后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在开学的时候就满怀信心,充满的激情。但是从第一节课接触到了学生之后,就让我心中充满了焦虑。在教学外研版的Module1Myteacherandmyfriends.Unit1Hello,MissLi时,我惊呆了,说教材是初中衔接版的,但学生连26个字母的读写和最基本的日常用语都不会用。Oh,myGod,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效果不错,作一下教学反思。

一、从头再来。七年级新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原来中心小学的学生接触过英语,我询问后才知道,其实小学只学过单词,只要求读单词,不要求写,更不用说进行对话。原来村小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26个字母都不会,这给初中英语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从新安排了教学计划,从26个字母开始学,听说读写默,全部过关了才学习日常用语。

二、会读才要求会写。上课的时候往往花在对话操练上的时间比较多,造成了最后动笔练习的时间变少了。为此,我再对课堂进行了定位,一节课45分钟,花在听说读这些方面要用35分钟,花在课堂练习上用10分钟,这样学生能够在掌握了知识点之后,做起练习作业就容易,压力也不大。

三、慢慢调整学生写的质量。要知道初中生写的字,比较潦草,难看。从学生交上了的作业可以看的出来。所以平时上课多叫学生上黑板上写,有时间进行英语书法比赛,县把英语写好,然后逐步要求工整,提高速度。

四、慢慢规范发音。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因为新鲜,所以产生的极大的兴趣。在学生的操练过程中时不时改正一下,学生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如Iam和I’m,thankyou,there,mouth等等。

五、教会学生考试的技巧。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就是考试,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在平时的听说读写练中,到了考试的时候真正有用的主要是听和写,不是吗?听力30分,笔试90分。所以,教学当中的一些技巧也要说给学生听,比如说Be动词的用法,I用am,we,you,they用are,is用于他她它。句型的转换,怎么考,考什么等等。

总之,问过所有教过初中英语的老师都说,七年级的英语老师是最累的。但是只要我们本着教书育人的方针,以对人民,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我相信苦中也会有乐的。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集篇二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我们知道初三英语生词多,课文长而且难,听、说、读、写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将会碰到许多困难,因此,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是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如: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注重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爱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需要更多的人会讲英语等,让学生熟悉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英语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

1.找出不足,查补缺漏

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辩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语音类、单词串,力争使没有把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要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力争做到听得懂、说得脱、读得畅、写得神。

2.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知道,初三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绝不能冷落“差生”。

三、模拟练习,综合提高

查缺补漏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但是对于重点内容还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练习,以便于进一步突出重点。同时要强化易错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选取高质量的模拟练习题进行练习,然后进行讲评。那么,如何讲评呢?好的讲评应该在讲评之前认真地分析,找出学生的错点,并在课堂上讲评时抓住这些错点,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是应该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讲清原理,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推广。要做好这一点,需要留意以下两方面:

1.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时,那种排斥资料中所提供的先进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无庸质疑,课本是基础,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还是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都要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2.讲练结合,练重于讲

基础知识的总结、知识网络的构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都离不开讲,但更离不开练。不练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练比讲更重要。要精讲,也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多练,就是让学生做足量练习,但杜绝那种不加选择的重复练习,要有针对性。

总之,初三阶段学习的方法很多,但正确把握以上三点是学好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让学生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夯实基础并有针对性的练习,一定会提高学习效果,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集篇三

这学期来,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初一学生基本上没有英语基础,面对新教材感到很不适应,难以进入学习角色,觉得学习任务重、负担重。这就是说初一年级教师面对的基本上是“零基础英语”的学生,因而,学生感到不适应、负担就是很正常的。

2、使用的新教材虽然说是初中起点(零起点)教材,但显然教材的预备篇内容少,所用课时少,不能弥补学生小学未学英语之不足。

3、全套新教材刚开始使用,教师尚处在初始的实践探索之中;教师接触的新教材也只是第一册,对初中教材的全貌没有整体上的感性认识;新课标、新教材所要求的观念、方法和教师头脑中原有的观念、方法尚处在初步磨合阶段。

4、由于以上方面的原因导致全学期课时偏紧,教师感到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学进度很难完成,并担心两极分化现象会提前出现。

学生学习上出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教师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积极主动的应对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问题。

二、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和认识

1、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尚不到位,尤其是对新课标提出的各级目标的认识尚不足。初一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进行培养。这里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怎样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技能?怎样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应用技巧?应该采取怎样的英语学习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等。以文化意识为例,新教材要求通过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以便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要求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和融合的认识和理解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英语语言。

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理解与认识是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思想、方法和目标的基础。

2、教师对教材的弹性认识不足。教师应该明确,以前的教学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前者是我把知识给你,你来学,来接受,后者是教师想出一些尽可能适合学生的办法让学生掌握认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反映在教材的处理上,前者给了你纲,给了你教学全部内容,你可以将教材用够,剥烂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后者给你的教材仅是一个适应于教学的一般性材料,教师需要精细加工。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在诸如教育资源,学生生源、师资水平,英语教育现状也是不平衡的,所以教材不强求一律,各校可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根据各自的条件选用教材或者在教材选定后根据各种因素增添和删减某些材料。一句话,弹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就使教材具有了开放性,而不是原来的封闭形式了。

新教材给教师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十分广阔的活动空间,它给了我们一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的自由度。但目前我们尚未体会到这一点,因而遇到一个知识点,就生怕学生漏掉,就要挤出时间来讲清楚、讲透,这样自然的就会感到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少,教学进度难以完成。

3、教师缺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教学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学生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标目标要求的最重要的主体。二是教师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课标要求的必不可少的外在因素。

4、教师对教学内容与活动二者有机统一问题的处理尚嫌不当。现在有的课堂活动看起来花样形式较多,但是与教学内容的关联处理显得很生硬,有串联活动之嫌,使用的结果可能冲淡主题,给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会使课堂管理失控,给一些顽皮学生提供“玩”的机会。

教学内容与活动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动”来达到“学”,是“动”中“学”(learningbydoing),而不是为了“动”而“动”,为“学”而“学”,所以课堂不应是活动串联起来的游戏。

三、关于初一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

2、教师要自觉培养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不断拓宽知识面,新课标倡导课程的综合、开放,淡化学科界限。在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必须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跨学科的意识和学生经验。此外,充分教师群体力量组织教学,开放教学资源,打破原有的独立封闭的教学形态,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促成适应新教材弹性化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3、建议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课改,特别是英语课改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12.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十二

2012年3月31日,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参加了双辽市教科所承办的《提升教学质量校本科研教研专家报告会》。本次活动增强了我校教师钻研学习的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具体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培训,提高骨干教师素质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培训与建设教师队伍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关键,特别是这次培训活动机遇难得,而且聘请的是教学方面的权威专家李元昌教授和省级科研骨干徐向东教授。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资源选拔精干的各级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

二、明确培训目标,保证培训质量

明确培训的目标与内容,让与会人员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拓宽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解决教学过程的难题,并发挥其辐射作用。要求每名参加培训的教师要做笔记,写心得体会,立足本学科的实际,结合学科特点,进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引路课,他们带着求知的欲望和任务培训,效果良好。

三、层层引领,重温报告

不同的教师各有不同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思路,我们采取有效的途径,为他们提供互助学习的机会,即建立互助对子。采取市级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结对的形式,在给双方明确的任务与内容的基础上,我校于4月11日在多媒体教室重温了《提升教学质量校本科研教研专家报告会》。这样,在帮带的情况下,不仅促进了骨干教师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提升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四、开展交流,发挥辐射作用

交流心得体会,激发全体教师内在潜能,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我校在4月12日举行“立足学科实际,交流学习体验,挖掘实际课堂操作方法”的经验交流会。会上,各级骨干教师积极发言,特别是李影的《向学科管理要质量》;徐晶的《在教学反思中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刘万民的《立足学科校本研究,引领教师整体发展》,受到了全校的一致好评。学习活动交流,推动了学科前沿理论与实际运用在我校的全面推行。

13.体育校本教研教学反思集 篇十三

-----2009-2教学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导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实效性、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工作思路,发挥教研组的教育研究职能,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工作成效

本学期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捷报频传,屡获佳绩。学校获国家级团体奖项1项,师生共获奖262项,其中国家级奖31项,市级奖213项,区级奖16项,片级奖2项。

教师共上各级各类公开课12节,其中区级课4节,片级课1节,校级7节。承担市级研讨活动1次,区级活动5次,片级活动1次。

三、主要工作

(一)落实课程方案,推进素质教育

1、严格按照《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基础型、探究型课程。按照课程计划规定的科目、课时量编制学校课程表。规范开展教学活动,做到专课专用,保质保量上好每一节课,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导处组织行政人员不定期不定时进行检查、反馈。

2、学校课程的开发着眼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着眼于促进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着眼于优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品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本学期学校继续在各年级开设“双语教学”、“魅力扎染”、“经典诵读”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

除上述特色课程外,学校还以走班制的学习形式,于每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开设各类兴趣活动课,内容涉及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学科类,心理辅导等,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

(二)细化过程管理,迎接综合督导

本学期我校适逢区三年一次的教育教学综合督导,这既是一次全面检阅,也是一次专业指导。教导处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规范了教学五环节的管理。

1、抓牢课前

期初,教导处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要求教研组长每月月底对组内教师进行备课检查,填写评价表,并及时进行反馈,督促整改。各教研组长按要求认真落实了每一次检查工作,做到检、记、评相结合。本学期教导处也对所有学科教师备课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多数教师都能较好地体现二期课改的理念,体现三维,做到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对个别教师在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如:目标不够细化等予以指正,并要求其进行了认真修改。

2、抓好课中

为提高教师解读教材,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本学期我们邀请了多门学科的教研员来校为部分教师诊断课堂教学,所有行政也分工合作,进行听课指导,听课覆盖率达100%。在本次督导中,教研室共听课42节,涉及39位任课教师,覆盖率为70.9%。其中优课18节,占42.86%;良课24节,占57.14%。优良率100%。

3、抓实课后

除了狠抓备课、上课外,我们对于课后的作业、辅导及评价三环也是毫不放松,做到“精心布置+耐心辅导+用心激励”。

《学生作业日志和错题集》、《学有困难学生辅导记录本》、“喜报”记录下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学生进步的足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学期四年级语文组率先进行了作业改革,自编的开心作业得到了教研室和督导室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质量监控,提升合格率

1、成立质量监控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校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实行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四级管理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学校行政领导实行年段教学质量包干制:一年级周健秋;二年级章晓颖;三年级叶萍;四年级刘琴;五年级许竹筠,对每一次学科单元考试以上的所有成绩进行全面了解、综合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学质量。

2、实施质量监控工作措施

为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迎接区五年级教学质量调研,在刘校长的全面负责下,教导处重点实施了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年级组长协同教研组长制定了学困生辅导计划,确保辅导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2)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各科教师精心设计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

(3)教导处每周检查辅导内容,及时掌握各班辅导动态。

(4)召开五年级全体学生家长会及学困生家长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全体五年级教师的努力下,部分学困生有了一定的进步。

(四)立足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

1、扎根新课程,以教研促教学

学校一贯重视学科教研组建设,在实实在在的教研组活动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教研组长组织学习

根据期初制定的教研组活动计划,扎实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由教导处和各教研组长轮流负责大组教研组活动,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内容的选择到组织教师切实有效地进行学习研讨,各教研组长高度重视,认真准备,使活动有序、高效,教师们学有所得。

(2)教学专家亲临指导

本学期学校聘请了教研员严玮玮、张艳、戴春莉、颜黎华老师为相关学科教师作了专题讲座;教研室主任居丽华老师也应邀来校指导,她听了青年教师李绿萍执教的《分数》一课后,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并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同时,为全体数学老师作了题为《系统设计盘活知识,促进知识的有效构建》的讲座。

(3)兄弟学校互动交流

学校一直鼓励教师走出去,多看看,多听听,多学学,在互动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信息与科技学科片级教研活动,宋玮静、江欢、张辉等教师参加了朱桥、南苑等学校组织的片级教研活动。

(4)组内教师实践研讨

在迎接综合督导的准备过程中,由教导处统筹安排,每位教师完成了一堂组内实践课的任务。老师们在接受组内教师提出的宝贵意见的同时,也为他人出谋划策,解决教学设计中的疑难问题,可谓互惠互利,各有所得。

2、实践新课程,聚焦课堂展风采

(1)教学评比

我们组织青年教师马骥、李绿萍、汪炯、王少平参加了2010年嘉定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王少平老师以优异的成绩在片评比中脱颖而出,进入区级终评。

四月,我校举行了第十八届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数学专场)。江欢、金燕青、张华萍等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比赛,江欢、马骥、金燕青以巧妙的设计、扎实的训练获得比赛优胜奖。

(2)教学展示

本学期王冬、张丹、张华萍三位青年教师分别在英语、数学学科区级教研活动中担任了执教任务。汪炯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以培养学生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我国中小学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子课题《小学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目标与策略的探究》开题会议,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了更新,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充分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的活力与风采。

(五)组织多彩活动,挖掘学生潜能

1、第八届小学“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复赛:林逾凡获四年级组二等奖;陆俊杰、赵梦旭、王海韬分获四、五年级组三等奖。

2、全国创新作文复赛:赵凌云获三年级组一等奖;蒋诗玥、陆亦韬分获四、五年级三等奖。

3、2010年上海市小学生优秀作文征文活动:方天翼、李倩获一等奖,徐嘉艺、凌心怡获二等奖,王婧、陈心瑜获三等奖。

4、上海市第四届新少年现场作文比赛:朱昊琦等5位同学获一等奖;陈明洁等11位同学获二等奖;蔡靖瑶等34位同学获三等奖;滕露丰等134位同学获优胜奖。

5、上海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比赛:唐珂、朱芸、詹永逸获三等奖。

6、第六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刘雯菲获优胜奖。

(六)特殊教育

两次召开特教任课教师会议。督导前布置有关有关工作与注意事项,要求相关教师作好常规工作,认真准备一堂课。督导时,由马骥老师上的课得到了特教教研员陆秋风老师的高度评价,得了优。督导后,再次召开特教任课教师会议,反馈区督导情况以及布置关于6月份区特教论文评比的有关事情。最后,选送了宋玮静撰写的文章参加了区的评选。

同时,还接受了区康复中心指导老师的特教常规检查。马骥老师上的数学课和各项资料、常规工作得到了她们的肯定和好评。

5月10日到16日,是全国第二十个助残日,也是上海第十二个助残周。我与德育室合作,布置环境、广播宣传、摸底排查、帮困扶助,按照区有关精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并填写好助残周活动反馈表,FTP上传,写了信息。一学期来,共发9条信息。

(七)语言文字工作

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得顺利开展。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课堂中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将口语交际课纳入兴趣组课程。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了“世博心语”的评比,做到认真参与,积极指导,有一位学生“世博心语”入选。

2、组织学生参加中华经典朗诵比赛。学校结合读书节,先在校级层面上每班选两名学生参加比赛,在此基础上,评选出8名学生参加区级比赛。

上一篇:兴趣爱好英语作文下一篇:建筑工地智慧监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