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2024-09-24

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14篇)

1.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篇一

文学院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课程编码:041012

学分:4分

总 学 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

先修课程:古代汉语

执 笔 人:

审 订 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内容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至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和明清至近代文学四编。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自先秦到近代的发生发展历史,把握其间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以及上述种种文学现象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传承并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必不可少的方面。文学史是人类的心灵史,是文化传统中最生动可感的部分。学习文学史,最能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表现

第一节时代特点

第二节环境和心态

第三节文学的自觉

第四节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章建安文学(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建安风骨;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建安三曹

第三节建安七子和蔡琰

第二章正始文学(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一节正始之音与“竹林七贤”

第二节阮籍

第三节嵇康

第三章西晋文学(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永嘉文学的特征;陆机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西晋文学概貌

第二节西晋初中期文学

第三节西晋末期文学

第四章晋宋文学(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玄言诗的影响;陶渊明诗歌的文学史地位;山水文学的兴盛原因;鲍照歌行体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东晋文学与玄言诗

第二节陶渊明与田园文学

第三节谢灵运与山水文学

第四节鲍照与颜延之

第五章齐梁陈文学(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永明体”的概念;宫体诗的影响

第一节沈约、谢朓和永明体

第二节梁陈文学和宫体诗

第三节骈文与骈赋

第六章北朝文学(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庾信晚年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北朝文学概说

第二节庾信与王褒

第三节北朝三部名著

第七章南北朝乐府民歌(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吴歌和西曲的特征;《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南朝乐府民歌

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小说”的来源;《世说新语》的成就

第一节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志怪小说

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唐诗的发展历程;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

第一节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

第二节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

第一章隋和初唐文学(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陈子昂的文学主张;《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隋代文学

第二节唐代宫廷诗人

第三节王绩和初唐四杰

第四节陈子昂

第五节张若虚和刘希夷

第二章盛唐诗坛(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高适边塞诗与岑参边塞诗的异同

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

第二节盛唐山水田园诗

第三节盛唐边塞诗

第三章李白(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李白的生平;李白乐府诗和歌行体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杜甫(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杜甫的生平;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五章中唐诗歌(4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

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

第二节大历十才子

第三节韩孟诗派

第四节刘禹锡与柳宗元

第六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新乐府运动;《长恨歌》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新乐府运动与元白诗派

第二节白居易

第七章古文运动(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古文运动;韩愈古文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古文运动

第二节韩柳的古文

第八章晚唐诗歌(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杜牧和李商隐的咏史诗;李商隐的无题诗

第一节杜牧

第二节李商隐

第三节晚唐其他诗人

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唐传奇的分期和艺术成就

第一节唐传奇

第二节俗讲和变文

第十章唐五代词(3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词的起源;花间词派;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词的起源

第二节温庭筠、韦庄和花间词

第三节李煜与南唐词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在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专业特点,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术积淀,培养他们对于本专业的热爱。

四、大纲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地质学本科专业。教学总时数为52学时。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算法思维和动手编程能力。

五、教学参考书

[1]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 游国恩.王起.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4]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7] 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8]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增订)(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9] 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0]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11]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 乔象锤.陈铁民.唐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13] 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4] 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5] 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6]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六、学习网站

[1] 中国古代文学,长江大学精品课程,网址:

[2] 中国古代文学史,西北大学文学院,网址:

[3] 中国古代文学,扬州大学文学院,网址:http://jpkc.yzu.edu.cn/course/gudaiwenxue/0403jakj.htm

[4]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网址:http://course.bnu.edu.cn/course/classicalliterature/03/all.htm

[5] 中国古代文学,中山大学文学院,网址:

2.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篇二

北京小圣贤书苑主持开办的“古汉语基础与古典诗词写作”课程, 将于2013年9月下旬开始授课。课程体系包含4个部分, 分别是“古代汉语基础”, “汉语音韵基础 (包含现代汉语语音基础) ”, “古诗词格律与欣赏”, “古诗词写作训练”。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冯蒸教授和邓小军教授亲自授课, 旨在弘扬传统汉语汉字文化, 传授古汉语、音韵学及古典诗词写作等文化“绝学”。是古汉语学习与研究者者、书画创作者及古典诗词爱好者学习进修的绝佳机会。

授课时间由学员自主选择, 每一期学习班预设“工作日”或者“双休日”两种授课模式, 在正式开课前根据报名学员的课程模式选择意向, 确认课程模式。整体授课时长约为半年左右。联系人殷老师, 联系电话010-84092950, 13811351051。 (冯)

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篇三

【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山东】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4.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大纲 篇四

一.中国古代小说史可分为准备期、成熟期、繁荣期、高峰期、演进期。

二.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两大系统。

三.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大类,又可归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第一章 志怪传奇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志怪传奇小说

二、志怪传奇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搜神记》、《博物志》、《拾遗记》的作者、作品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

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 第三节 唐代传奇

一、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二、唐传奇发展的三个时期,各时期的代表作

三、《霍小玉传》、《李娃传》《莺莺传》简介

四、《南柯太守记》《枕中记》简介

五、《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简介 第四节 宋元明传奇小说

一.《剪灯新话》《剪灯余话》简介

二.明中叶至清初传奇小说主要反映了哪些社会生活

三.明中叶至清初传奇小说承前启后的意义

第五节 《聊斋志异》

一.作者生平,版本

二.歌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方面有哪几篇代表作 三.揭露科举制度弊端方面的哪几篇代表作

四.揭露封建社会黑暗方面有哪几篇代表作

五.《聊斋》在人物描写上的成就

六.《聊斋》在故事结构和语言方面的成就 七.《谐锋》《萤窗异草》《夜雨秋灯录》简介

第六节 《阅微草堂笔记》 一.作者

二.它与《聊斋志异》在艺术风格上有何不同

第二章 白话短篇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话本兴盛的原因

二.“说话”可分为小说、铁骑儿、说经、讲史四家 第二节 宋元话本小说

一、话本的体制

二、宋元话本散见明代哪些本集中

三、《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快嘴李翠连》的思想内容

四、《错斩崔宁》《简贴和尚》《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思想内容

五、宋元话本的艺术特色

六、宋元话本在小说史上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三言”和“二拍”

一、“三言”,“二拍”简介

二、商人生活的生动画卷。代表作为《施润泽滩阙遇友》《转运汉巧遇洞庭红》《叠居奇程客得助》等

三、惊世骇俗的市民爱情观。代表作有《卖油郎独占花魁》《玉堂春落难寻夫》《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四、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等

五、“三言”、“二拍”在人物塑造方面较宋元话本有哪些发展 第四节 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

一、李渔生平及白话小说集《无声戏》与《十二楼》

二、李渔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明清其它白话短篇小说

一、《鼓掌绝尘》《石点头》《西湖二集》《幻影》简介

二、《清夜钟》《醉醒石》《豆棚闲话》《五色石》简介

第三章 历史演义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讲史”话本的特点

二.《新编五代史平话》《全相平话五种》是现存的“讲史”话本

三.古代小说理论家对历史演义小说的不同意见 第二节 《三国演义》 一.作者与版本 二.成书过程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价值

四.《三国演义》是震撼人心的道德悲剧 五.《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成就与不足

六.《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成就

七.正确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 第三节 列国志系统的历史 演义小说

一.从《列国志》到《东周列国志》 二.《孙宠演义》《乐田演义》简介

第四节 隋唐系统的历史 演义小说 一.隋唐系统小说的演变过程

二.《隋史遗文》《隋唐演义》《说唐全传》简介 三.隋唐系统小说的演义的启示 第五节其它历史的演义小说

一.《西汉演义》《南北史演义》简介

二.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之后的历史小说多数不成功?原因何在?

第六节 明末清初时事小说 一.什么是时事小说

二.反映魏忠贤祸国殃民的小说有哪几部 ? 三.《辽海丹忠录》简介

四.《樵史通俗演义》的评价

第四章 英雄传奇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有何区别?

二.英雄传奇小说可分为表现草莽英雄,表现民族英雄,表现帝王英雄发迹变泰这三类。

第二节《水浒传》

一.成书过程,作者,版本 二.《水浒传》主题

三.《水浒传》塑造传奇式英雄的基本经验

四.《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较《三国演义》有哪些进步?

五.《水浒传》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水浒传》的续书 一.《水浒传》三部续书简介

二.《水浒后传》的思想价值

三.如何评价《荡寇志》

第四节 杨家将系统的小说 一.如何评价《杨家府演义》?

二.杨家将系统的小说有几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五节 《说岳全传》等民族英雄传记小说 一.“说岳”系统小说的发展概况 二.《说岳全传》评价

三.《于少保萃忠全传》简介

第六节 以帝王发迹变泰为题材的小说

一.《飞龙全传》简介

二.《英烈传》简介 第 七节 其它英雄传奇小说 一.《禅真逸史》简介 二.《禅真后史》简介 第五章 神魔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神魔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神魔小说的定义

三.神魔小说的三种类型:由说经故事演化而来的,由历史故事演化而来的,由民间故事演化而来的第二节《西游记》 一.成书过程与作者

二.《西游记》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奇幻的神话世界

三.《西游记》对立统一的辩证艺术

四.《西游记》在小说史上的地位

第三节 《西游记》的续书 一.《西游记》续书的简介

二.《西游记》续书的讽喻

第四节《封神演义》 一.作者与成书

二.《封神演义》的思想内容

第五节 历史幻想的神魔小说

一.《平妖传》《女仙外史》《西洋记》简介

二.《归莲梦》《希夷梦》简介

第六节 民间故事演化的神魔小说 一.《四游记》简介

二.《雷峰塔传奇》简介 第七节 《绿野仙踪》 一.《绿野仙踪》的作者 二.《绿野仙踪》的成就

第六章 人情小说 第一节 概述

一.何谓人情小说

二.人情小说包括家庭小说,才子佳人小说,狭邪小说,儿女英雄小说,猥亵小说 三.《金瓶梅》前后长篇小说的重大变化

第二节《金瓶梅》 一.作者,版本

二.《金瓶梅》人物分析: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陈经济,宋惠莲,宠春梅 三. 《金瓶梅》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 四.《金瓶梅》续书简介

第三节 《醒世姻缘传》《岐路灯》等家庭小说 一.《醒世姻缘传》的思想内容 二.《醒世姻缘传》的艺术特色

三.《林兰香》对《金瓶梅》的继承

四.《歧路灯》的作者 五.《岐路灯》的思想内容

六.《岐路灯》对转变中人物的描写 七.《蜃楼志》简介 第四节 才子佳人小说 一.什么是才子佳人小说

二.才子佳人小说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代表作

三.才子佳人小说的历史地位 第五节《红楼梦》

一.作者与成书 二.两种版本系统

三.《红楼梦》的三重悲剧 四.《红楼梦》人物塑造的成就

五.《红楼梦》意境创造与象征的应用 六.《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

第七节 狭邪小说

一.《品花宝鉴》《花月痕》《青楼梦》简介 二.狭邪小说的认识价值 三.狭邪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八节 儿女英雄小说

一.《野叟曝言》《儿女英雄传》简介 二.对《儿女英雄传》的评价

第七章 讽刺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讽刺小说

二.讽刺小说可分为魔幻化讽刺小说,写实性讽刺小说,讽谕式讽刺小说 第二节 魔幻化的讽刺小说

一.《斩鬼传》《何典》《常言道》简介

二.魔幻化讽刺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三节《儒林外史》

一.作者与版本 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三.《儒林外史》人物分析:周进,范进,马二先生,王玉辉 四.讽刺艺术的发展

五.《儒林外史》对晚清小说的影响

第四节《镜花缘》

一.作者

二.《镜花缘》的思想内容

三.《镜花缘》的讽刺艺术 第八章 公案侠义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公案小说中清官形象的演化

二.侠义小说侠容形象的演化

三.公案侠义小说在小说史上表现了逆转的趋势 第二节 公案小说 一.宋元公案小说一类是民间艺人创作的公案小说,一类是文人编写的“公案书”

二.明代几部公案小说简介

三.包公形象的演变

四.《海公案》《大红袍》《小红袍》简介

第三节 公案侠义小说

一.公案侠义小说兴盛的原因 二.《施公案》《彭公案》简介

三.《三侠五义》的评价

四.《三侠五义》续书简介

第四节 武侠小说 一.何谓武侠小说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 篇五

学时:102学时

学分:6分

理论学时:102学时

适用专业:广告 大纲执笔下:刘运好

胡传志

俞晓红 大纲审定人: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广告专业本科阶段必修课程。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史》同步,二者关系密切,必须结合《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本课程。

(2)本课程时间跨度大,按照时间序列分为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分三个学期讲授。

(3)本课程涉及的作品众多,要求熟练掌握作家作品的相互归属及其所属年代,著名作家的主要字号、别集名及其所属流派,掌握节选作品的原书出处,著名作家作品的并称,各种常用文体并认知作品所属文体类别。

(4)作品分讲授篇目与阅读篇目,讲授篇目下列讲授内容,阅读篇目仅列出篇目。(5)提纲中加 * 号的为背诵篇目。

3、课程教学改革

(1)正确理解文本,是本课程的最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将具体作品与作家风格联系,具体作品与时代风貌联系。

(2)积极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并有选择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以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术潜质。

(3)推行课堂讲授与课下自学相结合的模式,将经典、难点的作品列为讲授内容,而将次要的易懂的作品列为自学内容。

(4)合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及电子文献,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一学期 先秦汉魏六朝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诗经·关雎》*(1课时)

1、关于《关雎》的主题;

2、关于抒情主人公。

3、《关雎》艺术特点:清晰的情感历程;巧妙的比兴手法;动人的情感描写。思考题:《关雎》与中国爱情叙事学模式。

二、《诗经·伯兮》*(1课时)

1、《伯兮》与《诗经》的思妇主题(与《卷耳》比较)。

2、《伯兮》的艺术:层层推进的情感;反跌对比的结构;鲜活灵动的形象。

思考题:简析“杲杲出日”一章与第一章的情感的逻辑关系。

三、《诗经·采薇》(1学时)

1、《采薇》与《诗经》的戍边诗。

2、《采薇》的内容分析: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之因。中间两章追述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一章由追忆过去转入眼前。

3、《采薇》的艺术:兴与赋的结合;概括与具体描写结合;写景的翻进一层。

4、《诗经》重章叠句的手法、赋比兴的关系。思考题:(1)《采薇》中的“兴”与“赋”有何关系?(2)从《姜斋诗话》对“昔我往矣”一章的评价,分析其艺术特点。

四、《楚辞·山鬼》(1课时)

1、《山鬼》与屈原其他作品。《九歌》与楚地民歌;《九章》与屈原思想生平。

2、《山鬼》形象与主题。关于《山鬼》形象主题的几种争论;人神恋歌。

3、《山鬼》内容与艺术。结构与层次;人物与心理;抒情与写景;衬托与渲染。

4、《楚辞》的流变。

思考题:简析山鬼主人公形象与主题。

五、《左传·晋楚城濮之战》(2学时)

1、战争发生的背景以及战后对时局的影响。战争发生的原因:深层原因——晋楚争霸;直接原因——宋国背楚向晋,晋灭曹卫。战后对时局的影响:晋国称霸。

2、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叙事结构完整曲折;叙述线索明暗交错;事件剪裁详略结合。

3、人物的语言与形象。文中主要人物子玉、先轸、子犯、栾枝均是通过各自的语言透出其个性与性格特点。

思考题: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六、《论语·侍坐章》(1学时)

1、《论语》简介。《论语》的作者与编撰;《论语》的思想核心;《论语》的文学意味。

2、《侍坐章》的文学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活泼的语言形式;诗化的人生境界。思考题:(1)《侍坐章》的人物与语言。(2)从《侍坐章》看《论语》的文学色彩。

七、《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2学时)

1、《孟子》简介。《孟子》的作者与编撰;孟子的思想核心;《孟子》与《论语》风格的不同。

2、《孟子》的论辩艺术。严谨的逻辑结构;精湛的论辩技巧;独到的语言艺术;奔泻的文章气势。

3、《孟子》文章的影响。对韩愈、三苏、桐城派的影响。思考题:《孟子》的论辩技巧。

八、《庄子·逍遥游》(3课时)

1、庄子简介。

2、《逍遥游》的哲理与艺术。荒唐之言:语言的挥洒与谨严;鲲鹏展翅:意象的幻化与真实;逍遥自由:寓意的哲理与诗性。思考题:《逍遥游》的哲理与诗性。

九、李斯《谏逐客书》(2课时)

1、背景与中心思想。

2、艺术分析。严谨的结构;构思的巧妙;对照的手法;奔迸的气势。思考题:《谏逐客书》对《战国策》文风的继承。

十、《汉乐府·陌上桑》(1课时)

1、关于罗敷形象的争论。

2、罗敷形象的创造。正面烘托;侧面渲染;以对话展示人物性格;以自白显现罗敷智慧。思考题:(1)试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侧面渲染手法。(2)虚者实之、实者虚之的形象塑造方法

十一、《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1课时)

1、解题。《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2、艺术。拟人:化景物为情思;写人:化清冷为妩媚;结构:化双起为单承;叠字:化叙述为描摹。

思考题:情景交融的艺术。

十二、司马迁《项羽本纪》(4课时)

1、史学价值。

2、文学价值。历史与文学的交汇——结构分析;单一与丰富的统一——人物分析;叙述与描写的结合——艺术分析。思考题:(1)联系《高祖本纪》谈谈《史记》的互见法。(2)史传文学的人物塑造。

十三、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1课时)

1、组诗的内容。

2、艺术分析。单视点的结构——乐府诗的结构方式;质朴的描述——对汉乐府诗风的继承;飞动与壮阔——诗人自我的精神境界。思考题:(1)诗人自我境界的显现。(2)以《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为例简析曹操“气韵沉雄”的特点。

十四、曹丕《燕歌行》*(1课时)

1、解题。《燕歌行》与“秋风”、“别日”二曲的关系。

2、内容与层次。

3、艺术分析。秋风萧瑟——写景;泪下沾衣——抒情;短歌微吟——节奏。思考题:(1)曹丕诗歌的“文士气”。(2)比较曹丕与曹操诗歌风格。

十五、曹植《白马篇》*(2课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奇警的形象;飞动的气势;铺陈的手法。思考题:《白马篇》与曹植早期诗歌的风格。

十六、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1课时)

1、《咏怀诗》生成的原因。

2、《咏怀诗》的基本内容。

3、“夜中不能寐”的思想与艺术串讲分析。思考题:“夜中不能寐”抒情的基本特点。

十七、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1课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对比的艺术。比兴中的对比;抒情中的对比;引史中的对比。

十八、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2课时)

1、“少无适俗韵”讲析。

2、“结庐在人境”讲析。

3、陶诗艺术风格。第一,自然——取景、写心、写意;第二,平淡——情淡、语淡、结构淡;第三,玄远——质而绮、癯而腴;第四,浑融——画面浑融、情景交融、理境统一。思考题:陶诗情、景、理的统一。

十九、谢灵运《登池上楼》*(1学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挣扎沉沦——诗的情感;谢家春草——诗的警句;精雕细刻——诗的技巧。思考题:(1)谢灵运山水诗对诗歌意境的开拓。(2)比较陶诗与谢诗风格的异同。

二十、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1学时)

1、解题。

2、“对案不能食”的讲析。

3、鲍照与七言歌行体。思考题:(1)鲍照对乐府的吸收与改造。(2)比较左思与鲍照诗风的异同。

二十一、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学时)

1、解题。

2、层次与内容。

3、艺术分析。发端结响;写景层次丰富而又和谐完美;凄婉的情感。

4、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体诗的探索。

思考题:比较大谢与小谢山水诗抒情艺术的不同。

十二、《西洲曲》*(1课时)

1、解题。

2、《西洲曲》讲析。

3、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选取生活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整体情韵不同。

思考题:从《西洲曲》与《敕勒歌》看南北朝民歌的不同点。

二十三、曹植《洛神赋》(2学时)

1、赋的创作时间。

2、凄艳的爱情传说。

3、赋的内容与主题。

4、赋的表现艺术。鲜明生动的形象;刻画细腻的情感;华美绮丽的语言;铺张渲染的描写。

5、与《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简要比较。思考题:《洛神赋》对《高唐赋》、《神女赋》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二十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课时)

1、关于“序言”。

2、结构与层次。

3、情感的挣扎与超越。

4、议论、叙事与抒情、哲理的交融。思考题:(1)情感的挣扎与超越。(2)简析赋所表达情感的深微特点。

阅读篇目:

《夸父逐日》、《鯀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蒹葭》、《丰年》、《湘君》、《湘夫人》、《秦誓》、《晋公子重耳出亡》、《冯谖客孟尝君》、《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上邪》、《饮马长城窟行》、《白头吟》、《鱼我所欲也章》、《劝学章》、《公输章》、《过秦论》(上)、《陈涉世家》、《报任少卿书》、《苏武传》、《蒿里》、《悲愤诗》、《名都篇》、《泰山梁甫行》、《吁嗟篇》、《情诗》、《悼亡诗》、《咏史》(弱冠弄柔翰)、《咏荆轲》、《读山海经》、《玉阶怨》、《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拟咏怀》、《登楼赋》、《小园赋》、《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出师表》、《求自试表》、《北山移文》、《与陈伯之书》

参考书目:

袁轲《中国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朱熹《诗经集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金开诚《楚辞选注》,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朱熹《楚辞集注》(蒋立甫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牛洪恩《战国策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杨柳桥《庄子译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余冠英《乐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傅亚庶《三曹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韩格平《竹林七贤诗文全集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二学期

唐宋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2学时)

1、本文的性质。

2、作者自抒怀抱的两方面内容:命途多舛,穷且益坚。

3、应酬性与文学性的结合。

4、骈文规范的遵守和创新。

5、结构特点。

6、分析“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及其他景物描写方面的技艺。

7、典故的运用。

思考题:理解作者的复杂感情。

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1学时)

1、写作背景

2、感情特点

3、抓住感情的爆发点,直抒胸臆,无景物描写,却有四顾苍茫之感。思考题:(1)诗中的感情与作者个人经历和时代的关系。(2)为什么不写景却有四顾苍茫之感?

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学时)

1、层次内容。

2、感情特点。

3、月亮在全诗的中心作用。

4、诗情、画意、哲理的融合。

5、语言、章法、修辞方面的技巧。思考题:(1)如何理解诗中的感伤情绪?(2)分析该诗的艺术成就。

四、王维《山居秋暝》*(0.5学时)

1、内容。

2、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写景特色。

3、赏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思考题:体会该诗诗画乐结合的艺术境界。

五、王维《送元二使安西》*(0.5学时)

1、感情特点。

2、分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巨大的影响。

思考题:与其他送别诗相比,该诗感情上有什么特点?

六、高适《燕歌行》*(1.5学时)

1、写作背景。

2、思想意义。

3、分析“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两句。

4、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考题:(1)该诗诗序中提及张守珪守边之事,诗中内容与此事关系如何?(2)分析该诗 6 的思想性。(3)诗中写景的作用。

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学时)

1、诗中的奇情壮彩。

2、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

3、分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树开”、“风掣红旗冻不翻”。

4、语言及音韵特点。思考题:(1)如何处理咏雪与送行的关系?(2)以此诗为例,分析岑参边塞诗的创造性。

八、王昌龄《出塞》(0.5学时)

1、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手法。

2、理解此诗言少意多,内蕴丰富的特点。

3、议论的作用。

思考题:理解后两句议论的意义。

九、李白《蜀道难》*(1.5学时)

1、关于主题的各种说法。

2、层次内容。

3、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4、反复咏叹的形式及作用。

5、想象、夸张、神话传说融为一体的手法。

6、语言特点。思考题:(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重复三次,有何作用?(2)试分析该诗的章法结构。

十、李白《将进酒》*(1学时)

1、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2、纵横跌宕的结构。

3、雄奇狂放的风格。

4、夸张手法。思考题:(1)如何评价纵酒行乐的消极思想?(2)结合《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诗,论述李白乐府诗的创造性。

十一、李白《望庐山瀑布水》*(0.5学时)

1、瀑布的神采

2、诗人的主观色彩。思考题:(1)阅读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分析李白此诗的主观性。(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王昌龄、李白七言绝句的异同。

十二、杜甫《兵车行》*(1学时)

1、写作背景。

2、诗歌内容。

3、记事与记言结合。

4、语言特点。思考题:记事与记言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十三、杜甫《春望》*(0.5学时)

1、情景与时事交融的手法。

2、诗人自身形象对深化主题的作用。思考题:分析此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十四、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学时)

1、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2、分析“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思考题:该诗怎样表现其欣喜若狂的心情?

十五、《李凭箜篌引》*(1学时)

1、描写音乐的名篇之一。

2、艺术特色。

思考题: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白居易《琵琶行》,分析该诗与他们在音乐描写方面的不同之处。

十六、白居易《长恨歌》*(2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主题辩析。

4、对历史题材的艺术加工

5、完整曲折的情节。

6、传神的人物描写

7、浓郁的抒情气氛

8、章法和语言特点 思考题:(1)阅读陈鸿《长恨歌传》,比较该诗与它的不同之处。(2)李杨爱情是具有政治性的历史事件,诗人如何把握这一历史题材?(3)分析该诗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十七、韩愈《张中丞传后序》(2学时)

1、创作背景。

2、思想主题。

3、议论与叙事的结合。

4、英雄形象的刻画。

5、气势充沛、饱含感情。思考题:(1)理解本文的思想意义。(2)理解韩文多变的特点。

十八、杜牧《山行》*(0.5学时)

1、色彩鲜明的画面。

2、“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哲理内涵。

3、凝炼的语言。

思考题:理解诗中丰富的内涵。

十九、李商隐《无题》*(1学时)

1、精纯深挚的爱情悲歌。

2、分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五六两句“从对面写起”的笔法。

思考题:以此为例,分析李商隐爱情诗的特点。

二十、李煜《虞美人》*(1学时)

1、强烈悲怆的亡国之痛

2、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考题:帝王的亡国之痛,为什么会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二十一、柳永《望海潮》*(1学时)

1、内容及其意义。

2、铺叙技巧。

3、分析“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思考题:理解以赋为词的手法。

二十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0.5学时)

1、清秋怀人之情。

2、境界开阔高远。

3、风格。

思考题:该词境界有何特点?

二十三、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0.5学时)

1、上下片的内容。

2、以乐景写哀情。

3、暗用典故。

二十四、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0.5学时)

1、遗貌取神的手法

2、分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思考题:分析该诗遗貌取神手法的意义。

二十五、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学时)

1、感情内容。

2、时而合说、时而分写的手法。

3、白描手法。

思考题:该词上片一般理解为梦前所思,你赞同吗?为什么?

二十六、《定**》*(莫听穿林打叶声,0.5学时)

1、主题。

2、以生活小事包含人生哲理

思考题:体会词人的乐观达的精神。二

十七、《念奴娇》*(大江东去,1学时)

1、借怀古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2、“借宾(周瑜)定主(苏轼)”写法。

3、豪放词的代表作。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豪放风格。

二十八、苏轼《前赤壁赋》(1.5学时)

1、创作背景

2、层次内容。

3、复杂的心情。

4、主客问答的意义。

5、写景、抒情、议论的统一。

6、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思考题:(1)如何理解文中的主客问答?(2)结合欧阳修的《秋声赋》,谈谈文赋的特点。

二十九、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0.5学时)

1、忆旧怀人的怅惘。

2、对前人诗句的借用点化。

3、分析“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结构特点。

思考题:分析该词的结构特点。

十、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0.5学时)

1、传统题材的突破

2、以议论入词

3、对神话题材的巧妙把握

思考题:比较同类诗词,看秦观该词的新意。

十一、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1学时)

1、美人过后的怅惘。

2、分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思考题:分析结尾几句比喻的新警独到之处。

十二、李清照《声声慢》*(1学时)

1、创作背景

2、感情内涵。

3、借秋景以渲染愁情。

4、十四个叠字的运用。

5、音韵悲切。

思考题:该词是李清照后期词作的代表作,就愁情和风格而言,与前期词作有什么不同?

十三、陆游《游山西村》*(0.5学时)

1、思想感情。

2、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思考题:该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有何异同?

十四、陆游《示儿》*(0.5学时)

1、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2、永远的遗恨。

思考题:结合具体作品,论述陆游的爱国情怀。

十五、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学时)

1、感情内容。

2、结构大开大合,层层转折。

3、豪放而不失蕴藉之致。

4、大量用典。

思考题:清人谭献说该词有“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请谈谈对此的理解。

十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机动)

1、创作背景。

2、怀古与伤今的结合。

3、大量用典的意义。

4、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思考题: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请结合苏、辛的代表作,谈谈对此的理解。

阅读篇目:

骆宾王《在狱咏蝉》、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维《观猎》、《使至塞上》、《终南山》、《鹿柴》、《竹里馆》、王昌龄《闺怨》、高适《营州歌》、岑参《逢入京使》、李白《行路难》、《长干行》、《塞下曲》、《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秋浦歌》(炉火照天地)、《峨嵋山月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月夜》、《羌村三首》、《新安吏》、《石壕吏》、《新婚别》、《登高》、韩愈《山石》、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轻肥》、《上阳白发人》、《琵琶行》、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锦瑟》、《贾生》、《夜雨寄北》、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三戒》、白行简《李娃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梦江南》(梳洗罢)、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柳永《雨霖铃》、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执勤)、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如梦梦》(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陆游《钗头凤》(红酥手)、《卜算子》(驿外断桥边)、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祝英台近》(宝钗分)、《清平乐》(茅檐低小)、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王安石《明妃曲》、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黄庭坚《登快阁》、《题竹石牧牛》、范成大《州桥》、《四时田园杂兴》、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陆游《关山月》、《五月十一日梦从大驾亲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梦断香消四十年)、欧阳修《秋声赋》、《与高司谏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轼《方山子传》、《后赤壁赋》、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参考书目: 《唐诗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李白诗选》,复旦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杜甫诗选注》,萧涤非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唐宋传奇选》,张友鹤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苏轼选集》,王水照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三学期

元明清文学作品选(34学时)

一、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3学时)

1、三桩誓愿的作用。

2、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1)具有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刚毅性格。2)善良质朴,对亲人充满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之情。

思考题:(1)《窦娥冤》中三桩誓愿的实现有何作用?(2)《窦娥冤》中窦娥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结合作品细节给予说明。

二、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4学时)

1、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选取富有特征的景色,创造了萧瑟悲凉的戏剧氛围。

2、心理描写的作用。

思考题:《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景物与心理描写有何作用?

三、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学时)

1、结句含义:点醒题旨:无论兴亡,受苦难者是百姓,立意高远,胜于一般怀古之作。

2、语言特点。

思考题:《山坡羊·潼关怀古》结句有何含义?

四、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1学时)

1、解题。

2、代言体的作用。

思考题:《哨遍·高祖还乡》中代言体形式的作用何在?

五、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2学时)

1、赵五娘形象。

2、语言风格:本色自然,虽是曲词,却运用口语入内,不事藻饰,生动自然。思考题:《琵琶记·糟糠自厌》中吃糠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

六、归有光《项脊轩志》(2学时)

1、结构特点。文章所记琐事繁多作者围绕思念亲人这个核心,将所取材料交互编织。

2、语言特色:简朴精练。

思考题:分析《项脊轩志》的结构特点、语言特点。

七、王 磐《朝天子·咏喇叭》*(1学时)

1、解题。

2、手法:借官船喇叭为题,用嘲讽和夸张的手法尽情发挥,把所咏之物与所讽之人关合得相当巧妙,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八、宗臣《报刘一丈书》(2学时)

1、以漫画笔法刻画人物。

2、详略得当。

思考题:论析《报刘一丈书》的写作特点。

九、刘基《卖柑者言》(2学时)

1、写法:以一“欺”字生发议论,从远及近,由表入里,导入正题。

2、句式特点:第二段迭用排比,再加诘问,使文章气势跌宕,淋漓尽致。思考题:说明《卖柑者言》的主要写作方法。

十、汤显祖《牡丹亭·惊梦》(3学时)

1、《惊梦》中的杜丽娘形象。

思考题:《惊梦》中的曲词有何艺术作用?

十一、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3学时)

1、林冲形象分析。

2、景物描写的作用。

思考题:(1)林冲有哪些主要性格特征?“风雪山神庙”一节是如何表现的?试举例说明。(2)《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十二、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3学时)

1、周瑜、蒋干、曹操三人性格比较。

2、反间计。

思考题:《群英会》反间计的实施经过了哪几个步骤?试作说明。

十三、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2学时)

1、解题。

2、杜十娘和李甲的性格特征。

思考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

十四、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1学时)

1、艺术特色:首二句写塞上夜景,壮阔中略见萧瑟;三四句在写景中融入归思,有情景兼融之妙;结三句应首句“人醉”,直抒无聊情怀。这首小令不缘藻饰,纯用白描,格高韵远。思考题:纳兰性德《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十五、姚 鼐《登泰山记》(2学时)

1、结构特征。

2、自京师至泰安一段文字的语言特色。思考题:《登泰山记》的结构特征是什么?

十六、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1学时)

1、青词。

2、手法:借题发挥,语意双关。

思考题:该诗是一首青词。请说明青词的意思及其作用。

十七、秋 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1学时)

1、思想性。

2、名句分析: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思考题:分析该诗中的颔联。

十八、孔尚任《桃花扇·余韵》(3学时)

1、《余韵》在全剧中的作用。

2、三人物唱词的感情内容。

思考题:分析《桃花扇·余韵》中三个人物的唱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九、蒲松龄《婴宁》(2学时)

1、婴宁形象。

2、婴宁笑与不笑的描写及其作用。

思考题:《婴宁》中婴宁主要有哪些性格特征?

二十、曹雪芹《宝玉挨打》(2学时)

1、宝主挨打的性质。

2、层层铺垫的写作手法。

3、冲突的实质。

4、钗黛性格的差异。

思考题:分析《宝玉挨打》中层层铺垫写法及其作用。

阅读篇目: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夜行船》(秋思)、张可久《山坡羊》(闺思)、贯云石《红绣鞋》、无名氏《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刘因《观梅有感》、萨都剌《上京即事》、杨维桢《题苏武牧羊图》于谦《咏煤炭》、宋濂《秦士录》、王世贞《登太白楼》、钟惺《浣花溪记》、袁宏道《徐文长传》、张岱《柳敬亭说书》、《西湖七月半》、陈子龙《小车行》、冯惟敏《玉芙蓉·喜雨》、梁辰鱼《浣纱记》、徐渭《渔阳三弄》、吴承恩《三打白骨精》、马中锡《中山狼传》、凌濛初《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吴伟业《圆圆曲》、方苞《狱中杂记》、纳兰性德《金缕曲·此恨何时已》、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郑燮《板桥题画》(三则)、袁枚《祭妹文》、汪中《哀盐船文》、张维屏《三元里》、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咏史·金粉东南五十州》、严复《译天演论自序》、黄遵宪《下水船歌》、《哀旅顺》、康有为《强学会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洪升《长生殿·惊变》、吴敬梓《马二先生游西湖》、刘鹗《明湖边美人绝调》、李宝嘉《制台见洋人》。

参考书目:

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58年。

6.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大纲 篇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文学批评史的梳理与归纳。约50%

(二)批评理论的理解、运用。约50%

4)题型结构

a: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b: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通过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来旁通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

2.了解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决定作用。

3.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学批评理论之民族传统与风格意义。

考试内容

(一)先秦文学批评与诸子学说。

(二)两汉文学批评与儒家经学。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老庄玄学。

(四)隋唐五代文学批评与佛禅学说。

(五)两宋文学批评与程朱理学。

(六)元明文学批评与陆王心学。

(七)清代文学批评与考据朴学。

(八)进代文学批评与西方科学。

三、主要参考书目

7.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表现 篇七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不仅仅表现在单体建筑上的完整性和逻辑性,还在于群体构成与空间营造上的精妙深邃,结构体系、细部装饰上的深思熟虑,更与中国传统文化,如礼教、宗教、审美、民俗、文学、绘画及国家的典章制度等相互交织影响,构成一种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现象。

1 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制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除了受客观环境、外部条件的影响外,还有两种中国古代的思想对其有特殊的影响,这就是“礼制”和“玄学”。探讨“礼制”和“玄学”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建筑更深刻的理解。

“礼”和建筑之间发生关系就是因为当时都城,宫室,诸侯大夫的宅第标准和形制都是作为一种国家的基本制度而制定出来的。建筑的制度同时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制度,也就是“礼”之中的一个内容,为政治服务,作为完善政治目的的一种工具。

由于“礼”被统治阶级提高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则,有关建筑的内容就不仅限于只是参考意义,而是成为非遵守不可的,不可移易的典范。在建筑上,“礼”不但一直作为妨碍形式发展的框框,而且对建筑思想产生了一种根本性的局限。由于儒家思想追求长期处在上风地位,“礼”的意识就融汇到古代大部分的建筑制式中去,从王城到宅院,无论内容、布局、外形无一不是来自“礼制”而做出安排,在构图和形式上以能充分反映一种礼制的精神为最高的追求目的。

战国之后,“礼”和“阴阳五行”之说也产生了一种结合起来的倾向。《白虎通》曰:“所以作礼乐者,乐以象天,礼以法地。”因为对“礼”有了这样的一种解释,将阴阳五行之说的各种内容加入到建筑的制式中来,不但与“礼制”没有矛盾,而且二者完全统一起来。在这两种思想基础上,古代的建筑设计似乎就有了一种理论的依据,于是,一切建筑设计就依此制定,技术和艺术便随之而具体反映出这些思想所要求达到的面貌。

在极为复杂的古代哲学思想影响下,五行之说在建筑上的应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玄学”的“风水”之说,就是所谓的“堪舆学”。“风水”主要是指古代人们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

2 中国古代建筑的数字构成

中国古代匠人将建筑的设计与构造以模数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相对标准化的模式。建筑物的平面乃至一座城市的里坊规划及道路系统规划都由一定数量关系加以制约。

宋代李诚编著的《营造法式》在对建筑和结构设计中制定了模数的概念,称之为材分制。当建造房屋时,只需要提出所需的大小,就能够确定应该用几等材,然后按照建筑平面、立面形式和各类结构构件所规定的“份”数,推导出其详细尺寸进行设计和安排工料等。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无疑是一种提高工效的好方法。

从中国建筑的模数化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建筑是一个有着周密规划设计,建筑群体与个体之间、建筑个体与建筑构件之间有着严格数量制约关系与尺寸权衡关系,预制木构件,按照编号加以组合拼装的以木结构为主,辅以多种工艺的建筑工程体系。各个建筑构件既有尺寸的要求,又有造型、装饰的设计,使其具有结构、构造、装饰集于一身的特点。各个部件都有专门的名称,除特殊要求外,都是标准构件,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程重复设计的工作量,使有限的设计人员把精力集中于建筑群的整体效果与空间组织,使建筑得以在更大的空间扩展,也使得量大面广的皇室工程得以在短时间内建成。因而中国古代建筑之美,美在其内部的规律性、逻辑性,美在其群体组合之奥妙。

3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构成

中国古典建筑将不同用途的部分划分为不同用途的单座建筑,然后由一座变多座,以院落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出来,构成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因此产生一系列单体建筑组成的群体。

中国古代建筑空间设计的灵魂是运动中的空间程序组织,由于它们控制人在建筑群中运动时所得到的感受,景象大小,强弱次序的安排就成为表达完美意念的重要手段。

古代对建筑艺术的要求并不是希望构成一个静止的“境界”,而是一系列运动中的“场景”。“场景”所出现的方式和次序是要缜密地安排的,其起、承、转、合由平淡而至高潮等都是设计中的内容,中国建筑艺术是一种“四维”乃至“五维”的形象,时间、运动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西方古代建筑是一种“三维”的造型艺术,它与绘画、雕塑属同一艺术范畴,称之为“美术”或者“造型艺术”,它们都着重于静止的物形美的创造。但是,中国对建筑艺术的要求却更多地与文学、戏剧和音乐相同。建筑带来的美的感受并不只限于一瞬间的印象,人在建筑群中运动,在视觉上就会产生一连串不同的印象,从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时,景物就会完全变换。

4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建筑物色彩多由材料本身色彩决定,台基栏杆为白色或浅青色,这就是汉白玉和花岗石的原色,屋面和墙身的颜色主要由砖瓦的原色决定。色彩最丰富的部位产生于木材的油漆,金属的装饰以及琉璃材料的使用,油漆是木构件防腐的需要,而油漆的颜色选择余地很大,因此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典建筑本身就提供了一个可以任意使用色彩的条件。

中国木结构构件是以榫卯相连,构件之间采用装配的方式,因而其颜色及装饰也是随着构件的体形而定,梁枋、斗拱颜色的变化皆以自身构件为单位进行编排设计。

中国古典建筑以群体构成为主,量大面广,而设计施工皆以口授并配以少量文字图样为依据,在色彩确定上无定量的数值,要使大量建筑色彩保持统一的风格,就需要使色彩有统一的标准,而这一标准就是使用纯色。那些近看为纯色的色块,在较远的距离看,就相互混合在一起,形成几个大的色彩区域,如屋顶、檐口、檐下、柱子、门窗、台基等。这些部位又根据光线照射的受光区与阴影区分成暖色和冷色,从色彩效果上加强了建筑的立体感。

摘要:从中国古代建筑的规制、数字构成、空间构成、色彩等方面对与中国古代建筑相关的文化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指出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不仅表现在单体建筑上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影响,构成一种多元化的建筑文化。

关键词:古代建筑,建筑文化,数字构成,空间构成,色彩

参考文献

[1]李允铄.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95-96.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1:5.

[3]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8.

[4]金磊.建筑科学与文化[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50-52.

[5]汪正章.建筑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0-22.

8.中国古代文化的“审悲观” 篇八

关键词:中国文化悲剧审美观

中国古代文化“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在中国文化积淀中占有重要位置,这种审美观是通过审悲观表现出来的。

我们看儒家文化影响下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形成的文化人格是怎样富有悲剧色彩的,这种文化人格又如何会形成“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作为儒家文化,它要代代相传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要有一定的形式框架,如政教体系、伦理纲常、典章制度、生活秩序、意识形态等,它表现为文化的实存现象,是“儒学”文化的表层结构。而深层结构则是在“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导下渗透到人们心灵深处而表现出来的日常生活习惯、性格、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那是以情感为主导的结构。表层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僵化起来,古代的科考取士和宋程朱理学下妇女人性遭摧残就是两个显著的例子,科考本是为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但发展到后来即成了“八股取士”,考试形式严格限制、束缚了学子的才能发挥。试想,中国的丰富文化在诗词歌赋,而考题仅仅圈限于《四书》《五经》,何以取士?文人士大夫内心的才华、雄韬大略反而得不到施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所以他们就要转而为文,以抒心中委屈,以吐心中块垒。他们或张狂、或抑郁,内心却满是失意的痛苦,画家徐渭便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如果说科举考试酿成了男性的悲剧,那么到了程朱理学的诞生,悲剧就已波及到女性的身上,那种“三纲五常”如铁般的锁链锁住了女性的人身自由。“三纲”里的夫为妻纲,要求女性嫁一而终,“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因此“闺怨”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反映在文学上的“闺怨”诗词也很多,欧阳修的一首《画眉鸟》是“闺怨”的典型。诗日:“万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是一首很有象征意义的诗歌,外界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但自个儿却只能在“笼子”里欣赏,由此向往林间“自由啼叫”,这不传达出了在父权、夫权的社会里,女性被剥夺了主体性的哀婉和郁闷吗?再来看一首明人直名为《闺怨》的诗:“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反映出了夫君在外,而妻子独守空房的愁思,“闺怨”成了在父权社会、夫权社会女性规定的感情形式。文学作品上的悲剧能够使审美者得到心灵的净化,所以说,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内心深处是具有审悲倾向的。

儒家强调入世,强调心怀天下,然而得天下者未必就要这些儒士来辅佐他,这就是悲哀之处。所以孔子不得志,周游列国还没能推销他的那一套“仁政”,只能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治长》)。屈原有幸,能在楚怀王身边谋事,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也是更不幸,因为楚怀王不是仁君、明君,他听信谗言把屈原放逐。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到了现实中,如此胸襟却要受到排挤,不能不生悲愤之情。汉之司马迁“愤”得更甚,因为他受到的屈辱非常人所能忍受,所受宫刑使他做人的尊严被践踏。在《报任少卿书》中愤日:“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他还由已度人,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昔西伯拘美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步,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垒块郁积于内,不吐不快,形诸文字,所愤之概,所抒之情能震撼心灵。正所谓:“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所以韩愈也说“不平则鸣”。人的情感受压抑就要得到释放,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现实世界的不如意,人生价值得不到实现往往会借助于文学来抒发,因此从文学作品中可窥见人物现实处境的大概。

首先,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感。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基本音符,“生年不满百,常怀百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所遇无故物,焉能不速老”“出廓门直视,但见丘与坟”“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充满了对生存、死亡的喟叹、忧伤。现实的黑暗、苦难,使人的性命如草芥,生命之重使人不堪忍受。但他们没有消沉颓废,他们在苦难中依然对生命思考、珍重,体现了“人的觉醒”的阮籍和陶潜,继续着这《十九首》对生命的关怀:“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阮籍《咏怀诗》)“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陶潜)像阮籍虽外表憔悴、轻视世事、洒脱不凡,人家通知他说他的母亲去世了,他还故作冷静,坚持下棋,但内心是痛苦的。所以在诗歌当中就显得“阮旨遥深”(刘勰)“虽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是隐而不显的”(鲁迅)。这种“隐而不显”也正是汤用彤先生所说的:“魏晋人生观之新型,从哲理上说,所在意欲探求玄远之世界,脱离尘世之苦海,探得生存之奥妙。”

其次,以“抒怨”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止痛安神片。钱钟书在1981年的《文学评论》上发表了《诗可以怨》一文,文中钱先生在比较了司马迁的诗可以“发愤著书”后指出:“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浓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安神剂。”儒家的“愤”而著书,在于“避免”姓名磨灭,文彩不表于世,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所起的作用,钱先生形象比喻为“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强调的是作品在作者生时所起的作用,能使它和艰辛孤寂的生涯妥协相安。一方面创作者在“抒怨”的过程中,得到了失意的情感发泄,心灵的失意能够得到慰安,达到与艰辛的现实“相安妥协”;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者来说,人们可以从这些“怨”中反观自己,看到自己的失意过去,从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产生美感。

我们来看一首左思的《咏史》诗:“欲郁涧底松,丽离山上苗。以彼寸草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自首不见招。”这是一首典型的郁郁不得志的诗篇,揭示门阀制度压制人才的不合理现象,表达自己想建功立业的愿望。鲍照也有类似的埋怨,他在《梅花落》中这样抒写:“中庭杂树多,偏为梅花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霜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里,鲍照把门阀之士比作“摇荡春风媚春日”的“杂树”,包含着诗人被压抑的怨愤之情和对门阀制度的控诉。也就是说,作品中带有对人生失意的感伤情绪,那么作品就更容易打动人,震撼人心。在文学审美上人们是有这种趋悲心理的。钱先生看得更深透:“古代诗歌,重视‘穷苦之言’,而古代欣赏音乐,也‘以悲哀为主’。这两个类似的传统有共同的心理基础。”

“以悲为美”并不是说每个作家都要把这一审美情趣落实到自己的创作中,以它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风格,或是说把“以悲为美”作为主要审美情趣的汉民族就一定要创作出悲剧来,而是说作为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更趋向于赏识带有悲情、感伤的作品。对于“以悲为美”这一审美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说,一个悲苦的时代连同这个时代主导的思想对人这一审美心态结构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希腊悲剧是感性的,来自对生命、命运不可知的恐惧;而中国古典文学的悲感性来自文人士大夫探求生命但不知生命走向何处的空茫,是一种理智缺陷所形成的悲剧,是一种人格悲剧。

参考文献:

[1]李哲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2007.

[2]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

[3]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9.《中国文化概要》教学大纲 篇九

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 科目:《中国文化概要》 对象:MTI一年级 执教者:陶嘉炜

第一堂课(二课时)9/27 课题:第一讲 文化概说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理解文化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说,它的特定含义是什么,它的结构层面有哪些,地理环境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新课教学提纲:

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研究的起源

2、“文化”的含义

二、文化的结构层面

三、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四、地理环境与文化

五、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布置思考题:

1、文化各结构层面同该文化的特征的亲疏层递关系。

2、试分析“全盘西化”和“国粹主义”的偏颇。

第二堂课(二课时)9/29 课题:第二讲 语言和文化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语言和文化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历史,重要代表学者及其主要观点;理解语言和思维相表里,不同的语言在潜意识中含有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新课教学提纲:

一、语言和主客观世界

1、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及其主要观点。

2、沃尔夫、萨丕尔及其假说。P.3

二、语言的文化心理背景

1、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概念和意义体系 P.5/ P.32

2、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价值体系

3、语言反映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

P.11 布置思考题:

一、理解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分别在中西语言中的体现。

二、“沃尔夫——萨丕尔假说”的要点是什么?有没有道理?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你能从汉语里举出汉民族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某些特点吗?

第三堂课(二课时)10/11

课题:第三讲 中国传统哲学 第一节《周易》简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表现为阴阳观念,《周易》为其发轫之作;并了解有关《周易》的成书情况、基本结构,以及 阴阳等相关符号的知识。新课教学提纲:

一、“易”的含义

二、“周”的含义三、八卦与重卦

四、卦辞与爻辞

五、《周易》的经与传

六、《周易》的写作时代

七、古代中国的世界图示 布置思考题:

结合先秦诸子散文的论证风格,理解中国传统的认识世界的途径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联系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的言论,比较中西方认识客观 2 世界的方法差异。

第四堂课(二课时)10/18

课题:第三讲 中国传统哲学 第二节 五行学说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表现为五行观念。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但五方的端倪已在甲骨卜辞中出现。同时,了解跟五行相关的一些传统说法,中西方早期有机论的异同,以及中西方思想方法的差异。新课教学提纲: 一、五行说的起源 二、五行间的关系 三、五行的推广 四、一种普遍联系的学说

五、中西时空观的差异

布置思考题:

区别并分别举出相关思维、整体思维、类比推理、经验直观四种认识特征的例子。

第五堂课(二课时)11/1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一节 先秦诸子(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先秦“九流十家”中主要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概要。新课教学提纲:

一、百家争鸣的起因

二、诸子百家学说撮要

(一)儒家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二)墨家

1、十大主张

2、后期墨家和《墨经》

后期墨家一般认为是在战国末期。《墨子》一书中的《经上》、《经下》、《经 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六篇,后来统称为《墨辩》或《墨经》,是总结当时科学知识和建立逻辑科学的理论与体系的重要著作。

(三)道家

1、老子

2、庄子

(四)法家

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布置思考题:

理解本堂课所讲的四个学派的特点:儒家的实践理性,墨家的逻辑思辨,道 家的本体思考,法家的顺应时代。

第六堂课(二课时)11/8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先秦“九流十家”中其余学术流派的概况。新课教学提纲:

二、诸子百家学说撮要(续)

(五)名家

1、惠施

合同异,“历物十事”。

2、公孙龙

离坚白,“二十一事”

(六)纵横家、阴阳家、农家、杂家、小说家

以上为《汉书•艺文志》所列九流十家(小说家不入流)。*

(七)兵家

《汉书•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82篇,《齐孙子兵法》89篇。今所传者,乃《吴孙子》也。孙武,春秋末人,以兵法见于吴王。战国时孙膑为其后代。

三、小结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历代学术,纯为我所自创者,实止先秦之学耳。” “我国民今日之思想,试默察之,盖无不有先秦学术之成分在其中者,其人或不 自知,其事不可诬也。” 布置思考题:

1、对照古希腊芝诺的“四个悖论”,评价惠施、公孙龙的诡辩的历史意义。

2、理解先秦学术的成分至今存在于中国人思想之中的说法。

第七堂课(二课时)11/15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三节 秦以后传统学术(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历代儒家经学学派兴衰的概况,掌握其间主要的学术论争内容。新课教学提纲:

一、经学

(一)两汉经学之发端

1、儒家经书

从“六经”到“十三经”。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由来

3、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区别

取周予同《经今古文学》之说。

(二)唐义疏之学

从孔颖达等编定“五经正义”到“九经正义”。

(三)宋明理学

(四)清代汉学与朴学 布置思考题:

体会义理之学与考据之学在当今学术界的传承。

第八堂课(二课时)11/22

课题:第四讲 中国传统学术 第四节 秦以后传统学术(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扎根中国的原因、主要宗派,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新课教学提纲:

一、佛教的起源与沿革

二、中国接受佛教思想的原因

三、主要宗派

大乘八宗: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禅宗。

四、禅学与中国传统思维

1、“不立文字”和“言不尽意”

2、“遮诠”和“以禅喻诗”

3、繁琐哲学和形上思辨

4、古白话给思想松绑 布置思考题:

禅宗的兴旺跟中国文化的特点有何必然的关系?

第九堂课(二课时)11/29

课题:第五讲 中国上古历史 第一节 “三代”之前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从上限为公元前5千年开始,我们的祖先在黄河、长江两流域及我国北方创造了辉煌的新石器文化。三地域的原生性文化各具特征,后又互相交融。课教学提纲:

一、新石器文化主要遗存

(一)黄河流域

1、仰韶文化(BC5000—BC3000年)

2、大汶口文化(BC4500—BC2500年)、马家窑文化(BC3300—BC2600年)、龙山文化(BC2800—BC2000年)

(二)长江流域

1、河姆渡文化(BC5000—BC3300年)

2、马家浜文化(BC5000—BC4000年)

1、崧泽文化(BC3900—BC3300年)、良渚文化(BC3300—BC2200年)、大溪文化(BC4400—BC3300年)、屈家岭文化(BC3000—BC2600年)

(三)红山文化(BC5000—BC3500年)

二、炎、黄和“五帝”时代 布置思考题:

1、从黄河、长江两流域文化特征比较及红山文化看“黄河是中华文明唯一 摇篮说”的谬误。

2、谈谈对“黄帝”虚实的看法。

第十堂课(二课时)11/29

课题:第五讲 中国上古历史 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在中国早期的历史上,夏、商、周三代是有关键性的一段:中国文字记载的信史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开始的,中国这个国家是在这一段时期里形成的,整个中国历史时代的许多文物制度的基础是在这个时期里奠定的。新课教学提纲:

一、夏商周三代

二、考古学文化和三代

1、二里头文化和夏

2、郑州商城和商前期

3、安阳殷墟和商后期(详后)

4、周原、丰镐和周

三、殷墟和甲骨文

四、商周间宗教观的革新

“天”作为至上神的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并辅以“德”的概念。布置思考题:

汉语的“天”具有一般意义的天空以及至上神、自然等义项,举出含有“天”字的词例,体会商周间宗教观的革新对现今的语言及观念的深远影响。

第十一堂课(二课时)12/6 课题:课堂讨论(插入范文鉴析)

讨论目标:要求学生就自己在听课时最感兴趣或最有体会的内容,设置成一个专题,谈谈从文化的角度看待语言,或者语言中的文化现象;特别是汉语汉字。通过中外文的比较,挖掘隐藏在母语或民族思维行为方式里的文化密码。应避免就语言论语言,搞成纯语言学或汉语言文字学的论文,也应避免照搬关于男尊女卑、色彩词或动物词的隐喻象征等一类的老生常谈。提供期末思考题。布置作业:

将所讨论所思考的论题演绎为提纲,为期末作为考试用的文章打下基础,并可得到任课教师的建议和指点

第十二堂课(二课时)12/13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一节 英汉诗律的异和同(上)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最早的诗就是抒情诗,而抒情诗代表典型的诗歌艺术。诗歌音乐性的本质是节奏。新课教学提纲:

一、中西诗歌功能和使用范围的差异

1、诗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

2、从亚里士多德《诗学》看西方的诗歌观

二、诗律:关于节奏的单位

1、西洋诗:音步

2、汉语诗:音组

布置思考题:

1、为什么说原始的诗歌创作并非出于艺术的目的?

2、音步的人为痕迹和音组的自然合成,从中体现出哪些文化信息?

第十三堂课(二课时)12/20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二节 英汉诗律的异和同(下)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西诗歌除了节奏单位的构成方法不同 之外,是否分行书写和必须用韵也存在差异。新课教学提纲:

(续前)

三、诗律:关于分行排列

1、西洋诗由“诗行”构成

2、汉语诗由“诗句”构成

3、关于“跨行”

四、诗律:关于用韵

1、西洋诗允许无韵、头韵等

2、汉语诗一律押脚韵

3、韵是节奏的装饰 布置思考题:

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严格地说,诗是无法翻译的。

第十四堂课(二课时)12/27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三节 盛行一时的英美汉诗热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20世纪初英美诗坛出现过一群意象派诗人,他们对中国古诗的凝练和画面感深感惊讶,掀起一阵翻译汉诗,模仿汉诗的热潮。由此也反映出汉语具有艺术专长,善于被用作形象思维。新课教学提纲:

一、庞德及其《汉诗译卷》

1、意象派的形成

2、《诗刊》和《汉诗译卷》

3、从庞译《玉阶怨》到他的《诗章》

二、洛威尔和她的《汉风集》

三、意象不等于意境

布置思考题:

不同语言的诗歌,韵律各有千秋。结合自己所熟悉的外语,谈谈那种外语诗的艺术美。

第十五堂课(二课时)1/3

课题:第六讲 中国:诗的国度 第四节 新诗格律的探索和困惑

教学目标: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应当了解中国现代诗人不乏寻求和尝试建立白话诗的格律,1958年的新诗形式大讨论几乎吸引了所有的诗人和评论家,但至今没有结果,这不能不说是诗的国度今日的悲哀。新课教学提纲:

一、新格律诗探讨简介

二、闻一多和他的《死水》

1、《死水》的音组

2、《死水》的音尾

3、《死水》音律再认识

布置思考题:

当今诗歌似乎已被边缘化,至少中国白话诗处境如此。你所了解的西方文坛是何情形?自由诗和传统的格律诗拥有何种读者群?

第十六堂课(二课时)

10.中国旅游文化考试大纲 篇十

中国旅游文化自学考试大纲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二OO八年十二月

自学用书:《旅游文化》,张维亚、赵昭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旅游文化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旅游文化是旅游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作为旅游专业的必修课程,以各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公务人员、专业技能工作者和普通从业者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知识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旅游文化》教材内容共分7章,分别介绍旅游文化概论、旅游者文化、旅游自然文化、旅游人文文化、旅游社会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文化环境等内容。本课程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力教育,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本大纲对各章的重要内容作了扼要说明,并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它的目的是:(1)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能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教材;(2)使社会助学单位能更全面,更有目的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3)使考试命题者明确命题范围,合理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度。本大纲在考核的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指对学过的材料的记忆和识别,是这些知识在头脑中的再现,是最低的学习水平。理解:指初步掌握材料的由来,能抓住有关概念、原理、原则、结论等的主要特征;正确理解概念、原理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鉴别不同情况下概念、原理等的不同表述方法,或能用另一种表达方式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等。

应用:简单应用——指用学习过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可表现为用某一具体原理说明一个实际问题,或用一个实际问题论证一具体的原理、原则;综合应用——指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对知识间的联系有深刻理解,对理论有深入的论述或能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自考生在较全面、系统了解中国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特征、结构内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基本知识,分析旅游活动中各个领域文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系,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关系,认识学习旅游文化对于从事旅游工作的意义,以适应旅游管理从业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需要,从而胜任各相关专业的工作智能与技能需要,进而健康、文明地发展中国的旅游业。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考生应联系本人所从事或喜爱专业的实际全面、系统、准确掌握中国旅游文化的理论方法、知识内容、基本概念。

二、考核目标

第1章旅游文化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熟悉旅游文化的特征,掌握旅游文化的主要构成,了解旅游文化的学科背景。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

(三)旅游文化的构成(四)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识记: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内涵

理解:旅游文化定义的发展

应用:根据我国旅游文化的动态,结合我国和世界旅游业发展,分析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旅游文化的特征

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

应用:试析了解旅游文化特征对从事旅游工作的有何意义

(三)旅游文化的构成识记:旅游行为、旅游消费文化、旅游地文化、旅游业文化

理解:旅游环境文化

应用:构成旅游环境文化的三大要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探讨

(四)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

识记:旅游文学、旅游伦理学

理解:旅游文化的支撑学科

应用: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讨中国旅游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第2章旅游者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文化的定义和特征,熟悉旅游者文化的特点和类型、旅游者行为文化的模式,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一)概述

(二)旅游动机文化

(三)旅游者行为文化

(四)旅游者消费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概述

识记:旅游者文化定义、旅游者文化分类

理解:旅游者文化特征

(二)旅游动机文化

识记:旅游动机文化、旅游动机文化特点

理解:旅游动机分类、旅游动机文化背景、旅游动机文化类型

(三)旅游者行为文化

识记:旅游者行为文化定义及特征、旅游者行为文化模式

理解:旅游者行为文化影响因素、旅游者行为文化的影响

(四)旅游者消费文化

识记:旅游消费文化的特征

理解: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因素、旅游商品消费文化

应用:旅游者消费文化分析;分析旅游消费行为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

第3章旅游自然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旅游自然文化的价值,认识山、水、生物等自然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并重的观念。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二)山文化

(三)水文化

(四)生物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自然文化价值观

识记:自然崇拜

理解:旅游自然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山文化

识记:山岳文化、岩溶地貌、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

(三)水文化

识记:吴越文化、水文化的类型

理解:江河文化、湖泊文化、海滨的文化价值

(四)生物文化

理解:植物文化、动物文化

第4章旅游人文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领会人文旅游的价值取向,掌握我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征,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掌握与旅游相关的文学艺术知识。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

(二)建筑文化

(三)饮食文化

(四)文学艺术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

理解:旅游人文文化价值观的表现

(二)建筑文化

识记:聚落、坛庙、借景、中国园林四要素

理解:中国传统住宅的建筑布局及特点;宫殿、坛庙和陵墓;宗教建筑;中国园林

应用:试述中西园林建造的差异;古建筑的旅游开发原则与方式

(三)饮食文化

识记:中国食文化的特点

理解:中国食文化的地域流派;酒文化;茶文化

(四)文学艺术文化

识记:《水经注》、高山流水、中国旅游文学的类别、中国旅游文学的特征

理解:艺术与旅游文化、工艺美术与旅游文化

应用:在旅游开发中应怎样保护和利用古代艺术

第5章旅游社会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宗教旅游胜地、现代节庆文化、婚俗以及丧葬文化的形式。熟悉各宗教的起源及发展,中外传统节日,中国传统婚俗观念,以宗法制和官吏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以及西方主要客源国的礼仪习俗。掌握价值观对旅游的影响,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分类以及各宗教文化艺术的特点,掌握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以及中国礼仪文化的起源。

二、考核识点

(一)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

(二)宗教文化

(三)民俗文化

(四)制度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

识记:价值观、信仰、旅游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分类

理解:旅游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价值观

应用:分析中西方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二)宗教文化

识记:宗教旅游资源的组成、基督教的节日、伊斯兰教崇拜及信奉

理解:中国的佛教、中国道教、中国伊斯兰教

应用:宗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学分析

(三)民俗文化

识记:民俗文化、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分类、汉族婚礼的“六礼”

理解:中西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葬礼程序及葬礼的形式

应用:现代节庆文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如中国情人节——“七夕”热的文化思考

(四)制度文化

识记:宗法制、政治制度、政府体制、政党制度

理解:中国古代官吏制、国外政治制度、中西方选举制度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应用:在旅游行为中如何体现礼仪文化

第6章旅游业文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文化的构成以及发展趋势。熟悉各旅游组织及其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交通工具的各种形式及其优缺点,住宿业的各种形式以及电子旅游的各相关主体。掌握旅游行政组织的类型,旅游经营商和销售商的分工及其发展趋势,交通与旅游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组织文化

(二)旅游中介文化

(三)旅游交通文化

(四)旅游住宿文化

(五)旅游网络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组织文化

识记:旅游行政组织、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与职责、民间旅游组织

理解:中国国家旅游局的职能

(二)旅游中介文化

识记:旅游经营商

理解:旅游开发商开发旅游产品时应注意的问题、旅游经营商存在的意义、旅游销售商存在的意义、旅游经营商和销售商的分工、传统旅游销售商面临的挑战

(三)旅游交通文化

识记:旅游交通

理解:交通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四)旅游住宿文化

识记:住宿业、商务饭店、汽车旅馆

理解:住宿业的发展、住宿业类型、住宿业与旅游文化的关系

(五)旅游网络文化

识记:在线旅游

理解:网络给旅游文化带来的影响

第7章旅游文化环境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旅游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掌握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

二、考核知识点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二)生态旅游文化

(三)遗产旅游文化

三、考核要求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识记: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文化指标

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应用:旅游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

(二)生态旅游文化

识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点、生态旅游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理解:生态旅游繁荣的原因

应用:生态旅游文化开发原则与开发模式

(三)遗产旅游文化

识记:遗产旅游的定义及特征

理解:遗产旅游的文化功能

应用:遗产旅游文化与遗产原真性的关系、遗产旅游文化的开发模式

三、题型举例(题型举例仅供参考,实际命题时不受此限)

本课程考试命题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一、填空题:

按照著名宗教人类学家史拜洛教授的观点,人类的宗教信仰大体上有三项重要的功能,即生存功能、整合功能和()。认知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唐人陆羽所写的()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茶叶为主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历史、栽培、采摘、烹制等作了详细的论述。C

A 茶书B 茶录C 茶经D 茶典

三、多选题;

佛教四大名山是()。ABDE

A 五台山B 普陀山C 嵩山D 九华山E 峨眉山

四、名词解释:

旅游动机文化:就是在旅游需要的刺激下,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部驱动力的文化现象。

五、简答题:

简述世界旅游组织的宗旨及职责

答: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使之有利于经济发展,国家间相互了解、和平与繁荣,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旅游数据,定期向成员国提供统计资料、研究报告,制定国际性旅游公约、宣言、规则、范本,研究全球旅游政策。

六、论述题:

试述旅游文化的内涵

答: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个含义(1)旅游活动是旅游文化产生的前提;(2)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3)旅游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具有综合性。旅游文化是由客源文化、东道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一种冲突文化,具有矛盾性。旅游文化是在不同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而且即使是在旅游文化内部也同样存在着矛盾冲突;(5)旅游文化因主体的背景而异,具有多样性;(6)资源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七、案例分析题

九寨沟、黄龙景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九寨沟、黄龙景区和保护区内的原始林区及迹地新林区尽管都比较好,两区经营者确实在认真保护环境,但景区水位下降,景区的优美日益退化,长海、五彩池、熊猫海与火花海的水位已分别比同期下降1.96米、0.34米、1.03米和3.83米。黄龙的“龙背鎏金瀑”过去水波涟涟,现在因毫无瀑布遮掩而“裸胸露脊”了。“以水为魂”的两景区出现如此退化,原因就在于景区周围地带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破坏严重。(资料来源:于代松:《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与绿色营销》,载《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0(11))

该案例反映了可持续旅游文化的何种特点?

11.中国古代的三伏饮食文化 篇十一

据文献记载,把伏日作为节日约始于秦朝。大约到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汉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按理,三伏日食羊不合时理,农家为何要在伏腊日烹羊斗酒呢?这一方面是羊肉有大补身体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人把“伏腊”作为节庆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庆贺一番。汉代除了民间这样做,宫廷也同样有伏日赐肉的宫俗。

三伏日吃凉冰可以说是最佳消暑食物了。我国早在西周就有伏日掘井藏冰的做法。约到晋十六国,出现伏日赐冰的宫俗。晋《邺中记》说,在彭德府临漳县有铜雀、金虎等三座井台,十六国君王石季龙曾于“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从此这种宫俗流传不息。唐代三伏吃冰的花色品种就多了,如长安就有“冰盘”、“冰瓜”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据《天宝遗事》记载:“杨家(杨贵妃家)直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围于宴席间。”虽然是盛夏,但个个赴宴者都冷得面露寒色。宫廷内还按地位高低赐冰镇食物。

宋代朝廷盛夏赐冰传承了唐代的传统,但宋代宫廷赐冰的对象很有限,只有近臣和史官才有受赐的份,其他官员只是放几天假而已。据《岁时杂记》载:“京师三伏唯史官赐冰,百司休务而已。自初伏日为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凡六次。”又赐黄绢为囊的甜蜜一碗和冰面三瓶。近臣是皇帝身边的大臣,与皇帝关系最为密切,受到特殊照顾是不足为奇的。但史官与近臣为什么有同样的待遇呢?原来宋代史官伏日不放假,工作性质不同,才有这样例外的待遇。

清朝,宫廷三伏赐冰已普及到每一位官吏。据清《燕京岁时记》说:“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顽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发冰票领冰还是历史上头一回,此次这种做法一直传沿下来。清代民间的三伏凉冰也是丰富多彩。《清嘉录》记载了江浙一带的农人三伏担卖凉冰的情景,其中冰镇食品有“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清稗类钞》则记有北京夏日用“冰果”宴客的风俗。其文载:“京师夏日宴客,订盘既设,先进冰果。冰果者,为鲜核桃、鲜藕、鲜菱、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其凉彻齿而沁心也。其后,则继以热荤四盘。”

12.论中国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 篇十二

关键词:汉字,日本,文化,汉语

一、汉籍、汉字及儒学的传入

日本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之一, 就是汉籍和汉字的传入。汉籍的传入有种种说法, 但有文献涉及者, 主要有徐福赴日、神功皇后远征新罗、王仁上贡献书等三种说法。

汉字和汉籍儒典的传入, 对日本人学习汉字、汉文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讲演汉籍的风潮兴起, 同时, 出现了以圣德太子为中心的现存日本最古老文献《推古朝遗留文》。

而汉字的传入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一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王莽时代的货币已经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在京都出土的铸造货币, 上面就铸着“货泉”二字, 这是日本出土的最早记载着中国文字的文物, 而这个时代能够掌握并使用汉字仅仅局限于少而又少的贵族、学者,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 这些汉字不过是一些复杂的图案罢了。

公元400年以后,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的深化, 日本人才开始普遍地学习汉字。到5世纪时, 日本上层贵族开始普遍使用汉字书写, 而且已经用汉字书写汉诗文了。汉字之所以会流行, 是应为日本语是单纯音节结构, 使用标音的汉字比较方便。这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汉字为一字一音节, 而日语的单个汉字会有多音节的情况。

语言文字, 是文化的源泉和载体, 我们可以说, 日本文化的载体就是从中国传入的。六世纪以后, 日本派出遣隋使以及遣唐使, 带回大批中国的儒家经典, 广为流传, 不仅促进了儒学的传播, 也为汉文学的引进开辟了道路。儒家学说之所以会在日本发展起来, 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皇室的文化修养以及在社会上建立一个道德标准以及行为规范。也就是皇室控制政权是由于“天命”, 是神的旨意。

二、《白氏文集》与《源氏》物语

平安朝时期, 对日本汉文学乃至日本古代文学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作品, 莫过于《白氏长庆集》。白氏的作品传入日本始于承和5年。随后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当时在日本凡谈及诗文者言必称《白氏文集》。平安朝设立了《白氏文集》的讲座, 而讲座的参与者就是日本数代的天皇。而在同一时期, 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几部文学作品诞生了, 这就是《枕草子》与《源氏物语》, 代表了白诗的影响达到了巅峰。

日本文坛广为流传《白氏文集》的原因如下 :一是白氏诗文字通俗, 词汇丰富, 体顺而律, 含义丰富 ;二是白诗反映了各阶层的生活, 尤其是日本所谓的“庶民”生活, 追求一种生活的美和沧桑、辛酸 ;三是白诗追求与自然的融合, 对季节的变化尤为细腻和感伤。最后是因为作品贯穿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 非常容易被日本文化接受。

当然, 从以上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的日本人对于白氏讽刺诗的“兼济之治”的摄取并不是那么积极, 而是更多关注其闲适诗的“独善之心”。日本文学吸收和消化白居易的诗文, 是根据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 是有选择与扬弃的。

白诗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学, 而且对日本古代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日本文化中的独善其身的“物哀”, 整个日本骨头里渗透出来的忧伤和凄凉之风, 就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成果”。

三、宋学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古代教育以儒学等中国文化作为基准, 利用从中国输入的经学、史学、律学、天文学等各类书籍作为教科书进行国训教育, 受教育对象是贵族。而当宋学由于特殊原因登上日本文化历史的舞台后, 受教育的范围反而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

宋学占据了儒学的主流,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统治阶层从当时政治革新的需要出发, 采用宋学作为指导性的意识形态。二是当时的留宋僧人既修炼禅法又热心宋学, 他们回来时带了大量的宋学著作, 有利于宋学的传播与研究。三是宋学吸收了禅宗的认识论与修养法, 与禅宗有着非常大的联系, 即所谓“宋儒之学, 其入门皆由于禅”。当时日本的上层社会都流行着这样的说法, 就是从宋学入手, 然后参禅。由于以上的原因, 宋学的发展就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因此, 此前以公家社会为中心的旧儒学, 到了室町时代中期, 被以宋学为主体的新儒学所替代。儒学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禅僧社会。宋学与当时流行的、以禅宗为主体的新佛教的融合, 推动以宋学为主体的新儒学在日本的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四、结语

中国文化对日本古代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以说, 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中日古代文化的交流史。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是从上到下的, 中国文化的普及就这样贯穿了日本的各个阶层。

时至今日, 我们还可以深深感觉到, 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小城镇狭窄的街道, 都是那么干净、漂亮。但是身在其中, 总能感觉到有一种淡淡的哀愁萦绕着这个国家。或许是日本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得太细致了, 无法统观全局, 最后就只能着眼于文化的细节, 包括对命运无常的喟叹和对四季流逝的感悟等等 ;日本把中国文化中“人性”的部分发挥到了极致, 但也因此给自己平添了许多哀愁。

参考文献

[1]蔡毅编译.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M].中华书局, 2002

[2]张立文, 李甦平主编.中外儒学比较研究[M].东方出版社, 1998

13.中国古代孝文化 篇十三

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一直信仰:百善孝为先。孝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数千年。

孝随着古代时间的推移,意义和内涵也慢慢变得不同。

孝文化萌芽于尧舜的宗法、农经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史记·五帝本记》载,“舜二十岁以孝闻名”,中国二十四孝“感天动地篇”记述,“舜的父亲是个昧盲人,后母顽固,同父异母弟弟象,为人桀骜不驯。他们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尧帝“举孝廉,得知舜仁孝,以女嫁之”。“舜接尧帝位后,以德、孝治国,社会歌舞升平,万民丰衣足食”。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原始意义有些淡薄了,随着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衍射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神鬼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各代大师也对孝文化有着不同贡献,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内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内容,提出了“仁”的思想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完成了孝从宗教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曾子将孔子的观点发扬光大,从理性的高度认为“孝”是人类道德之源,并把“孝”的内容个体化。他说“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经历代儒家大师的不断完善“, 孝”观念已经系统化、理论化。《孝经》的产生也标志着:“孝”文化的真正形成。

到了汉代以后,孝文化又走向了政治,“以孝治天下”,孝悌则成为人们做人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惠帝表彰“孝悌”,吕后“举孝授官”,文帝“置《孝经》博士”。汉代孝子黄香为父暖被、董永卖身葬父以及三国时期孝子孟宗哭竹等事迹,都是因“孝行感天”而得名。从汉以后,历代统治者或思想家则自觉地把孝文化作为封建政治统治的精神基础。

唐宋元明清时期“移孝于忠”,孝文化走向极致。这时的孝则被更多地解释为“忠君尊王”。统治者更加强调“臣忠”和“子孝”,而很少谈到“君明”和“父慈”,甚至提出了“父为子纲”、“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要子亡,子不敢不亡”、“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等愚忠愚孝的绝对化的原则。

传统孝观念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 经过历代统治者、思想家的改造, 已经变成了一种内涵极其丰富的伦理规范。其中蕴涵有许多超越时空的普遍伦理精神, 在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对维护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挥了重要的功能。

14.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总结 篇十四

虽然古代文论的学习只有短短的半学期,用老师的话说是“仿佛还没开始就已经要结束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门课产生的浓厚兴趣,或许这正说明了古代文论本身独有的气质。那是一种充满了独特的中国古老智慧的魅力,宁静,温和,博大,深邃。那种充溢的诗意的境界让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先秦文论一直漫溯到明清文论,也稍带提及了近代文论的部分知识。它在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东方美学的特点,它与中国古代绚丽多彩的文学创作是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在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体裁文学的批评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发展的结晶。

或许正是由于它的博大和深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觉到无从捉摸,心里时常会有体悟甚至产生共鸣,但无法条理清晰地总结概括出来,会陷入“玄”和“虚”的境地。但我还是努力地罗列了一下,在我看来,中国古代文论主要在儒道释三家哲学的基础上探讨关于文学的本源、文学创作的构思、具体文学创作的方法、塑造文学形象的美学原则以及文学作品的风格美等问题。

一、关于文学的本源

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本于心,二是源于道,分别出于儒道两家的哲学观和文学观。

儒家认为,文学本于心。先秦时代流行的“诗言志”说,就其对文学本源的认识来看,即指文学本源于人心。代表正统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大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心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这就是诗。

在我看来,中国古代讲文学的真实性,不是讲的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而是讲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在的心灵世界。

道家则认为,文学源于道。文学之源于道,应该是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文学的本源为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二是指文学源于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亦即六经之道。后者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言之,这个“道”不是抽象的哲理性的道,而是具体地体现了儒家政治思想、人伦道德的道,亦即圣人之道。当然,此处我就出现了一个疑问,我想,圣人之道其实就是圣人之心的体现,和“诗言志”一样,那么此处不就又陷入了儒家的文学本源于人心了吗?

看来,庄子讲的文学源于道,是指前者,即是指文学源于具有宇宙规律意义的自然之道。道家认为宇宙间万物皆源于道,文学自然也不例外,也是道的一种体现。所以,庄子认为一切文学艺术都只有达到了合乎自然之道的境界,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他把音乐上的“天籁”、“天乐”、文学上能超乎言意之表的境界,作为文学艺术的最高理想。这种观点表现在后代的文学理论上,就是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所说的,人文的本质乃是“道之文”,这“道”即是指与天地万物根源一致的自然之道。

当然,道家也是不否认创作者的本心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儒家认为,创作是一个“人心→感物→文学”的过程,而道家则认为,创作需经历“自然之道→人心→文学”这三个阶段。

二、关于文学创作的构思

中国古代有关文学创作构思的理论,都强调作家在构思以前必须要具有“虚静”的精神状态。虚静,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人在认识外界事物时的一种静观的精神境界。

“虚静”说最初源于道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则极大地发展了老子的虚静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去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进入“大明”境界。

道家在认识论上的虚静学说又被儒家所吸收和改造,荀子论虚静就不排斥知识学问,他所提出的“虚一而静”是和他的“劝学”相统一的。所以在文学理论上论虚静都是与知识学问并列在一起的,陆机在《文赋》中开篇时就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这里的“玄览”就是静观,就是虚静,而“典坟”就是指知识学问。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把虚静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并列为“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道家的虚静说又和佛教的空静观相融合。禅定去欲,则内心虚空,此即是虚静境界。内心虚空则能容纳万景,这样就能产生清丽的诗作。于是,文学理论批评中就有了许多以空静论创作的说法,如宋代苏轼在《送参廖师》一诗中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宋代理学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道学家论诗也很注重虚静。

由于儒道佛三家都强调虚静,所以中国古代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绘画、书法等艺术创作,均把虚静视为创作主体修养的最基本条件。我想文学艺术创作上之所以如此强调虚静,目的在于使作家艺术家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以便充分驰聘自己的艺术想象,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

三、关于文学的创作方法

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方法,有自己的民族传统特点,这就是重在言外之意,要求有“文外之重旨”,使文学作品能让人体会到“味在咸酸之外”,既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更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意境论的核心内容。刘禹锡提出创造意境的关键是要做到“境生于象外”,司空图要求诗歌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即是就其意在言外的特色而说的。

魏晋时期,曾经就语言和意义的关系问题进行过一场热烈的讨论,这就是有名的“言意之辩”。这一问题和玄学所讨论的中心问题,即哲学本体论问题,特别是人性论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讨论的中心是语言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在这场争论中,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主张,一是“言不尽意论”,一是“言尽意论”。

“言不尽意论”的代表是嵇康,他从多个方面论证了言不尽意的正确性所在。“言不尽意论”在当时,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起了积极作用。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情在词外曰隐。”他也承认有言外之旨、词外之情。”陶潜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诗句。都是这种方法的表现。“真意”就是真实的意境、境界,它既是美学的,又是哲学的,在这里,意境和境界是一致的。在言意关系问题上,玄学的代表人物王弼,提出了“得意忘言论”。他认为 言是通向意的桥梁,然而只有突破言的限制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和“言不尽意论”相对立的还有“言尽意论”。大概是认为任何意义都是需要具体的语言表达的,这里我就不具体论述了。

四、关于塑造文学形象的美学原则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形象塑造的美学原则,其核心是形与神的关系,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东晋著名的画家顾恺之提出了绘画理论上的“传神写照”和“以形写神”说,后来这种绘画理论又被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之中。唐代诗人张九龄在《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中提出“意得神传,笔精形似”的主张,盛唐诗人的创作都非常重视传神的艺术美,杜甫就曾多次以神论诗,晚唐的张彦远和司空图则分别从绘画和诗歌创作的不同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美学原则。北宋的苏轼不仅在《传神记》中发挥了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指出必须描写好“得其意思之所在”的形方能传神,也就是说,只有抓住了最能体现对象神态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一般的特殊的“形”,并把它真实、生动地描绘出来了,才能够达到“传神写照”的效果。

曾在宋元明清的诗话中,就如何理解神似和形似关系的问题,引起了一场争论。但自唐宋以后,传神思想已进一步发展成为诗、文、小说、戏曲等各种形式的共同审美传统。

五、关于文学的风格美

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大类,它渊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上的阳刚阴柔说。

早在建安时代,曹丕《典论论文》提出的文章有“清气”和“浊气”之分,就已初见端倪。继之,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说作家个性中“气有刚柔”的差别,是形成文学风格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中将诗歌的风格分为“沉著痛快”和“优游不迫”两大类,实际也是指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到了清代,桐城派的代表姚鼐则更明确地提出文学风格可以归纳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虽是不同的两大类,但对于具体的作家和作品来说,则并不是“一有一绝无”,往往是“刚柔相济”的,不过是有所“偏胜”而已。作家的个性也是阴阳相济而有所偏,体现在文章中自然也就有了这样的特色。

上一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汇报下一篇:关于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