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工作计划(共15篇)(共15篇)
1.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一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在医院整体工作的统一规划部署下,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订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军人网军人论坛军嫂论坛军歌网军婚网网络军营军歌库我的营房军事论坛国防军事陆军海军空军二炮武警风采军嫂网军人俱乐部军队政要军营说法卫生队炊事班军事研究1GU50m2UFpdV
织实施。(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发生率应<8%。7 9FA$0O# h&w+ w0L9k6q2y3、对医院感染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 boUn#u4、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相关科室。漏报率应<20%。
5、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须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时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2 00REG#K6w%q#{
报医院感染病例。
6、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好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等监测。
7、医院感染管理科须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督管理,对医院购入的此类用品审核的产品相关证件复印件进行保存。
8、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9、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10、积极参加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
1、检查验收重点科室资料,一月一通报。
2、加强供应室管理。尤其是组织、设备、质量建设进一步充实到位。启动以消毒供应室为中心环节的消毒灭菌工作。
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的自身防护,以防医院感染于未然。9 x$L$k4x9qN&Q
兵心飞翔4R5{$P/W7兵心飞翔6B9d*xL%_dvT
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
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手消毒规范,并强制管理。
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总之,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重点抓医6 ~k#T*E5T$u
院感染管理中各项措施的临床落实,依法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2.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二
1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监控网络
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的三级医院感染监控网络,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有明确的职责和任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并依据国家法规、条例及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 制定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划、计划、标准、制度、监控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1]。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委员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 负责组织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 定期提出监控总结报告,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员在医院感染科指导下, 协助作好本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统计等工作, 由于组织健全职责分工明确, 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形成了层层有人抓, 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
2 认真做好医院感染的统计报告工作
把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作为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之一。实行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监测的综合监测方法, 监测覆盖率达100%。并实行双向统计监测方法:一是由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员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管理科下发的医院感染病例统计表;二是要求每位医师在患者出院时病案首页上填写患者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并由院内感染科统计感染发生资料, 由于采用了双向统计和相关制度的监督落实, 大大的减少了医院感染病例的漏报情况, 确保了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3 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保证制度落实
健全了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和医院感染监控质量指标体系, 各级医院感染监控员工作职责。由于制度健全:职责明确, 有效的保证了制度的实施和落实使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工作、处置原则等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稳步顺利实施, 切实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有效的保证了医疗质量, 切实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
做好全员培训教育, 定期对医院职工及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使医务人员能够很好的掌握《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及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树立严格的无菌操作意识, 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疗活动的环节中充分发挥作用,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5 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宏观管理避免滥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在临床确定为适应症的基础上应尽早采集各种标本, 鉴定致病原及做药敏实验, 根据其结果选用最敏感药物, 或首先预测致病菌的种类, 根据经验选药。在使用抗生素时要遵循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主要适用于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 或长期用药的严重感染, 联合用药应选择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组合, 可适当减少各药剂量, 减轻不良反应。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必须在充分权衡感染发生的可能性、药物预防效果、耐药性产生、不良反应等因素基础上决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制度及调整原则, 应根据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细菌耐药情况、不良反应等综合因素考虑, 并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感染部位等具体情况, 制定和调整个体化给药方案[2]。对于严重、特殊的感染者, 要加强抗菌药物的实验室监测, 进行细菌耐药性变迁、血药浓度、联合药敏等项指标监测。药事委员会对全院各科抗菌素的使用情况定时检查, 对抗菌素的品种、疗效、应用加以监督管理, 不断提高医院抗菌药物治疗水平, 避免因滥用抗菌素造成的医院感染,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6 加强医院后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一是要加强对医院废弃物的管理, 对各科室医疗废弃物统一收集并做好无害化处理、排放及清理, 有效避免污染扩散而引起交叉感染的不良后果。二是做好病员及营养科的管理, 加强配膳人员的培训教育, 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 落实消毒制度、保证饮食安全。三是加强对洗衣房的管理, 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消毒方法,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遵守洗衣房的消毒管理制度, 做到不同衣物分开处理, 洗涤干净, 消毒彻底。医院工作人员衣物的消毒洗涤要与其它衣物分开。洁净衣物和污染衣物运送车辆应分开使用。
由于领导重视, 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抓住重点关键环节, 不断完善管理水平, 医院感染率连续九年均有效地控制在“三甲”医院要求的标准内, 为医院感染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及医疗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声, 金大鹏.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818.
[2]秦元梅.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4, 14 (3) :306.
[3]陈安启, 韩素敏, 陶振朋.煤工尘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526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3) :66, 88.
3.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三
【关键词】 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预防和控制;管理要求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7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96-02
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而生,全世界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无法回避它。在21世纪的今天,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本文旨在阐述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防控,提出管理要求,切实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国家卫生部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在2004年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2006年颁布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了责任、义务及工作原则。针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制定了如《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新生儿病房清洗消毒管理规范》等。2012年,卫生部制定印发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年)》,更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医院感染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和落实相关规章制度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我院完善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消毒灭菌环境监测制度,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规定,各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细则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根据卫生部相关规范和指南,结合我院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积极开展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测,加大监管力度,针对薄弱环节持续质量改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如下。
2.1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1.1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工作要求 应采取湿式清洁消毒的方法。清洁消毒用品应选择不易掉纤维的织物,不同区域宜有明确标识,分开使用,用后清洗并干燥存放。每日清晨应对所有手术间环境进行清洁。手术间所有物体表面,如无影灯、麻醉机、输液架、器械车、地面等宜用清水擦拭,并在手术开始前至少30分钟完成。两台手术之间,环境或设备表面若有可见污染或疑似污染时,应使用消毒剂消毒。全天手术结束后,应对手术室暴露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每周对手术室所有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2.1.2 空气清洁消毒工作要求 温度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为40%-60%。空调应保持正压,以防止走廊和邻近区域空气进入。保持每小时至少15次的空气交换,其中至少
3次应为新鲜空气。无论是再循环或新鲜的空气,必须选择适当的过滤网加以过滤。进风口就位于天花板,而出风口接近地面。保持手术间的站处于关闭状态,除非有设备、工作人员和患者进出。洁净手术室各功能区域的空气净化系统就独立设置。骨科植入物手术就考虑在室内空气经过严格净化的手术间进行。洁净手术室连台手术时应满足各等级用房自净时间的要求。
2.1.3 手术器械清洁消毒工作要求 属高度危险性物品,对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对不耐湿、耐热的物品可选干热灭菌。对不耐熱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可选择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对不耐热、不耐湿的诊疗器械,可选择环氧乙烷菌。对不耐高温、湿热的医疗器械可选择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
2.2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2.1 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要求 治疗室、透析治疗区每日上、下午通风1-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必要时开启空气动态净化消毒设备。地面每日用清水湿式擦拭,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抹布分区使用。
2.2.2 物品清洁消毒工作要求 每位患者透析结束后,对其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一人一用一更换。对护理站的桌面、电话、电脑等要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擦拭。
2.2.3 透析机清洁消毒工作要求 透析机外部在每次透析结束后要擦拭消毒,透析中有污染时随时擦拭消毒。透析机内部在透析中发生透析器破膜、传感器渗漏等情况时应消毒后继续使用,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
2.3 内镜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2.3.1 软式内镜消毒或灭菌要求 采用消毒浸泡消毒或者灭菌时,应将清洗擦干后的内镜置于消毒槽并全部浸没消毒液中,各孔道用注射器灌满消毒液。非全浸式内镜的操作部,应用清水擦拭后于用75%乙醇擦拭消毒。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支气管镜不少于20分钟。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浸泡不少于45分钟。内镜附件应一用一灭菌。相关物品清洗后,弯盘、敷料缸等压力蒸汽灭菌;复用的口圈、注水瓶及连接管使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复用的口圈用流动水冲净;注水瓶及连接管用无菌水冲净,干燥备用。使用时注水瓶内应注入无菌水,每天更换。
2.3.2 硬式内镜消毒或灭菌管理 消毒的内镜可用煮沸消毒方法,水沸腾后计时20分钟。灭菌的内镜可用压力蒸汽、环氧乙烷和消毒剂浸泡等灭菌方法。连台手术应具有快速灭菌条件,否则一套内镜一天限做一台手术。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或灭菌时,器械的轴节应充分打开,管腔内应充分注入消毒液。
2.4 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2.4.1 环境管理要求 新生儿病房环境整洁,通风良好。新生儿淋浴间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适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闲,淋浴物品专人专用。足月新生儿的适宜温度为22-26℃,早产新生儿适宜的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病房应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如抹布、拖布、消毒剂等。
2.4.2 新生儿使用的器械、器具及物品要求 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并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由CSSD集中回收、清洗、消毒。蓝光箱和暖箱应当一人一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用后终末消。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应当每日进行清洁,每七日更换一次暖箱。婴儿床内或暖箱内有婴时,不得使用酚类制剂擦拭其表面。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等。患儿使用后的奶瓶、奶嘴一用一洗一消毒;盛放奶瓶、奶嘴的容器、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应当每日清洁与消毒。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潮湿或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应当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3 结 论
4.【精华】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四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院感染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1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2、将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相应奖惩办法。
3、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1、病历监测:
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环境监测方面:
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消毒灭菌监测:
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调查:
定期对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三、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
四、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
五、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六、对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完成上报。
七、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八、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我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21、继续完善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和院感控制流程。
2、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3、严格医院的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高危人群的院感防控,预防院感暴发及院感事件的发生。
4、采取监测与检查督导相结合方法,继续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5、做好参与现患率调查人员的培训,完成本年度的现患率调查及上报工作。
6、做好医院感染暴发演练的各项工作。
7、定期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和专题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8、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每季度按要求完成耐药菌监测的上报工作。
9、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工作。
10、深入临床科室督导、检查、持续质量改进。
11、做好质量控制中心及院感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12、做好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应急、临时性工作。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3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特制订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二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中相关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内容,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
1、制定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计划,并在工作中组织实施。(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应>90%,合格率>80%。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4、对国家、省厅等有关文件认真归档、保存,并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认真执行。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发生率应<8%。
3、对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三、加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管理
1、根据《二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对重点区域包括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灭菌物品及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细菌含量监测,每月1次。
2、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半年监测一次并有记录,于月考核时检查。
3、每月考核时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用试纸进行浓度监测(随机)。
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协助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监督管理。
四、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1、以科室为单位,由院感小组开展每月1次的院感知识学习,月底考核时以提问形式考核,使院感知识培训落到实处。
2、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二级医院评审院感防控迎评内容讲座1次及手卫生与医院感染专题培训1次。
3、完成实习人员、新聘等新来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岗前培训。
五、加强对消毒药械的管理,监督一次性医疗用品质量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相关资质的审核。
六、加强对洗衣房、污水处理的院感监督和指导
七、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监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集中暂存的各个环节,严格防范医疗废物混人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
八、规范供应室工作
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规定,与护理部配合,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灭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
九、医院感染暴发
如有感染流行或暴发时立即上报,积极采取措施,防范及控制疾病蔓延。
5.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篇五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2、将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相应奖惩办法。
3、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1、病历监测: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环境监测方面;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消毒灭菌监测: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调查
定期对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三、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1、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
2、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
3、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4、对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完成上报。
5、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6.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计划安排 篇六
一、医院感染控制
1、每月下到各个科室监测住院病人院感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感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月对手术室、产房、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处,严加整改,直至监测结果合格为止。
3、每季度对临床科室、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根据本年度院感监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国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一次。
二、抗菌药物应用:
1、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协助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三、传染病管理: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诊断证明书、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卡,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对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保证其内容完整、真实。
3、收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5、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四、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1、每月到医院临床支持中心检查一次,督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避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2、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五、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1、将手卫生消毒列入科室质量检查项目,每季度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考核一次。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六、院感知识培训
1、本年度协同医教科组织新进人员进行院感、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一次。
2、分层次开展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两次,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计划安排三篇2
在新的一年里,医院感染管理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的目标认真抓好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特制定20__年院感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教育培训
1、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2、院感科全年组织院感知识讲课两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3、落实新职工岗前培训。
4、对卫生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5、院感专职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二、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据性能按时更换,器械按规定及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使用中的各种导管按规定进行消毒更换。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三、加强院感监测,实行医院暴发预警报告
1、严格《医院手术部位管理规范》执行,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3、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4、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各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四、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远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医院感染预防工作计划安排三篇3
一、完善管理体系,发挥体系作用
1.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重新调整充实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
一门诊院内感染控制小组
组长
副组长:
医生院内感染控制成员:
护士院内感染控制成员:
2.将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加入了我科医疗护理质量督察中,制订相应奖惩办法。
3.制定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在实施的同时做好记录备案。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1、病历监测: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
2、环境监测方面;对门诊环境、空气、衣物、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定期监测。
3、消毒灭菌监测:每日对全科使用中消毒液进行监测;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并执行照射小时数登记,定期更换,以确保消毒质量。每周对我科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自查。
4、抗生素使用调查
定期对全科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防止滥用抗生素。
三、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
四、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
七、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八、对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完成上报。
九、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晨会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7.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七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防作用,护理工作
1 护理环节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1 对于环境、物品的清洁、消毒等工作流于形式
随着医院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明显加大,在医院护理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各项清洁与消毒工作难以按照相关制度落实,进而增加了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1]。如室内空气的消毒记录、执行情况不相符;消毒器的滤过网未定期进行清洗等。
1.2 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不认真、缺乏责任心,比如对吸痰患者因忙而未及时更换瓶内消毒水,对卧床患者没有及时翻身拍背等,这些均易导致肺感染发生。护理人员不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得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无法全面贯彻和执行。
1.3 对医院感染及相关知识缺乏深入了解
由于护理人员长时间忙于临床护理工作,自我学习的时间有限,医院未能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教育,而导致多数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及相关知识的了解较少,在临床工作中的防护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差,从而难以实现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
1.4 医疗用具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
护理人员未能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医疗用具的清洗与消毒,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路、雾化吸入器、止血带、体温计等医疗用具的消毒时间、消毒液浓度等,如果不能准确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必然会影响到消毒效果。另外,对于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冰袋等使用率较高的医疗用具,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消毒处理措施,极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1.5 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
在医疗垃圾的处理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要求,感染性医疗废物、生活垃圾的分别放置,按要求存放保管,医疗废物要送无害化中心统一处理。如果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存放位置不妥,袋口封闭不严及存放时间过长等,都是造成医院感染发生的潜在因素[2]。
2 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的措施
2.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各项规章制度是在长期的护理工作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对于指导护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中,应特别重视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其中消毒隔离的主要目的是将医院感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防止其蔓延和传播;无菌操作规程则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医疗法规之一,其贯穿于临床诊疗与护理的全过程,是从源头切断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2.2 强化护理人员的观念与认识
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护理人员观念与认识的强化,将医院感染及相关知识的教育作为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的必修课,使其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同时,将预防医院感染作为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部分,让护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权利与义务,以提高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自觉性,进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2.3 重视环境与物品管理
医院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环境与物品的管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域区分明确。其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 (1) 结合医院现有条件,尽量实现抢救室、治疗室、换药室的合理布局,室内必须坚持每日清扫2~3次[3]; (2) 无菌物品应按照灭菌日期的先后由专人进行存放与管理,医疗用品必须定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3) 氧气湿化瓶、吸痰器等在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保持干燥保存; (4)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使用后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毒; (5) 病房环境、卫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认真做好出院患者床位的消毒处理。
2.4 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按照国家卫生部及医院制度的各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必须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应置于专用的防渗、耐刺利器盒中,承装医疗废弃物的装置应粘贴警示标识,并且运送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存放或处理。在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中,各科室应设有专门的登记簿,每日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并且由专人进行检查。
3 讨论
在医院感染的预防中,护理工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护理人员则是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以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与态度作为出发点,结合医院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逐步制定和完善各项护理工作策略,以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技术与操作规程,对于常见的医院感染问题必须保持高度关注,严防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从而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焱, 张乐嘉, 戈海延, 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院内感染638例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6) :437.
[2]肖丽华, 麦艳冰.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高危因素监测[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5) :59.
8.医院感染原因及控制感染管理对策 篇八
【关键词】医院感染;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44-01
1医院感染原因
1.1易感人群集中一般住院病人由于原发病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易感性较高,因此,所有住院病人都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对象。
1.2毒力强耐药菌株易于形成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来源于病人,此类微生物经过多次繁殖,反复传播,毒力很强而且长久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医院生长繁殖。当细菌进入人体后,迅速生长繁殖,就会导致正常的相互制约的菌群失调,很快达到治病量,导致感染的发生。
1.3对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护理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院内感染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职业防护意识淡泊,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有的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1.4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由于种种原因,有关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到位,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对标准预防的概念不清楚,部分医院没有设立感染科,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医疗废物不断增加并已经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的污染源,在基层医院由于这方面管理制不完善,容易导致二次交叉感染。
1.5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导致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特别是基层医由于不合理院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联合用药不规范,用药时机不规范,时间、用法、用量不规范等问题。
1.6院内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忽略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的检查,造成一些违反规范要求的操作行为。医疗废物如果分类不清楚,处理不当或者不及时,就会引发传染源扩散或发生院内感染。
1.7医院环境污染严重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感染患者的病房,厕所的污染也很严重,抽水马桶每抽一次水都可能激起大量微生物气溶胶。
1.8侵入性诊治手段的增加美国每年因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感染者占医院感染的45%。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动静脉导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入装置等侵入性诊治手段,可把外界的微生物导人体内,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
2控制感染对策
2.1改进医院建筑与布局医院建筑布局合理与否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对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等,从预防感染角度来看,为防止细菌的扩散和疾病的蔓延,在设备与布局上都应有特殊的要求。
2.2强化全员参与意识做好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工作,减少漏报 ,能及时发现问题 ,尽早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蔓延。落实制度 ,制定考核标准,每月考核 1次 ,每月向科室反馈漏报个案表、科室漏报率 ,使报告工作细化、量化 ,使漏报率逐步达到卫生部的要求 ,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2.3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规划和组织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
2.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以组织专题讲座、职工进修、岗前教育为重点,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5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种措施的效果。
2.6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广泛使用,有效的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临床科室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按规定进行污染垃圾分类初步消毒,并装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实行无害化处理,防污染物品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2.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低到最低。无菌操作规程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医疗法规,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过程中。
2.8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应证、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提高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避免盲目的经验用药。
总之,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要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困难 ,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建立健全 ,加强感染管理科工作的主动性 ,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协调。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9.医院感染科工作总结 篇九
09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
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 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2014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1.04%,例次感染率1.09%。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5%,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1%,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4%。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30%;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30%;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25%;胃肠道例次感染率0.25%;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
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10.28%;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2.30%;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0.98%,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39%,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15%。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2.91%,慢性病例次感染率1.35%,高龄例次感染率1.27%。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14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358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6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41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4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7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12
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4份,合格率100%。本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院1至9月
份共出院2014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689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247例,菌检者142例,抗生素使用率34.26%,二联及以上使用率35.85,菌检率20.61%。并每季度将细菌分离率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9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4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
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5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前瞻性调查及漏报率调查
第三季度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64人,调查64人,接受调查率100%。其结果现患率为0,无院感漏报。上半年对3月份归档236份病例进行了漏报率调查,漏报率为0。
九、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10.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十
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工作手册
科室.年份.填 表 说 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2.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
3.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3年备查。4.如遇医院感染管理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目 录
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及职责…………………………3 2.临床感染管理医师职责………………………………………4 3.临床感染管理护士职责………………………………………4 4.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5 5.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6 6.一季度 ………………………………………………………7(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2)医院感染知识科内培训记录(3)上级检查反馈整改记录
7.二季度(同一季度)………………………………………10 8.三季度(同一季度)………………………………………13 9.四季度(同一季度)………………………………………16 10.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总结…………………………19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
组 长: 副 组 长: 监控医生: 监控护士: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工作职责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感控医师、护士组成,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
1、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对本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进行质控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包括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人,应及时报告、隔离,并采取控制措施。
3.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院感科,并积极协助调查和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如留取标本,细菌学检查和消毒隔离等工作)。
4.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在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正确采集标本送病原学检查,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定期总结分析,不断提高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水平和微生物学检查的比率。
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工作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6.负责本科室新近人员及在职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做好对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和教育。
7.落实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查、使用、用后的处置,指导医务人员做好医疗废物处理及登记工作。
临床感染管理医生职责
l.在科主任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指导下,负责本科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计划的实施,对感染原因、感染环节、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监测,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以降低科内医院感染发病率。
2.监督和检查本科室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技术的应用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
3.对疑似和确诊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申报、督促科内感染病人经管医师及时送检标本,做到有样必采、正确采样,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4.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苗头时,应立即通知科主任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积极协助专职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判断可疑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展和蔓延。
5.根据院方规定完成各种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上报工作。
6.在科主任领导下,组织本科室开展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临床感染管理护士职责
l.在护理部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导下,监督、检查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常规等的实施情况。
2.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发现病人有院内感染征象,应及时通报主管医师,敦促医师开单,留取标本送细菌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3.监督检查病房日常消毒、终末消毒、传染与感染病人、特殊多重耐菌株感染病人的隔离消毒管理情况。
4.做好高危病人的保护性隔离工作。
5.监督、检查科室消毒药械配置和使用情况,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和管理情况。
6.做好对卫生员、陪住、探视人员的卫生学管理与日常宣教工作。7.负责对本科病人有关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并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参加有关医院感染培训。
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4、怀疑或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报。发现有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
5、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剌伤。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一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 记 录 人:参 会 人:
会议内容:
一季度医院感染知识科内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 地 点: 主 讲 人: 参 加 者:
培训内容:
一季度上级检查反馈整改记录
反馈时间: 反 馈 人: 反馈内容:
整改落实情况:
二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记 录 人:参 会 人:
会议内容:
二季度医院感染知识科内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 地 点: 主 讲 人:参 加 者:
培训内容:
二季度上级检查反馈整改记录
反馈时间: 反 馈 人: 反馈内容:
整改落实情况:
三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记 录 人:参 会 人:
会议内容:
三季度医院感染知识科内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 地 点: 主 讲 人:参 加 者:
培训内容:
三季度上级检查反馈整改记录
反馈时间: 反 馈 人: 反馈内容:
整改落实情况:
四季度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时 间: 地 点: 主 持 人:记 录 人:参 会 人:
会议内容:
四季度医院感染知识科内培训记录
培训日期: 地 点: 主 讲 人:参 加 者:
培训内容:
四季度上级检查反馈整改记录
反馈时间: 反 馈 人: 反馈内容:
整改落实情况: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总结
2015年医院感染知识科内培训记录
第一季度 医疗废物处置的标准操作规程
第二季度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第三季度 什么是标准预防、安全注射 第四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2015年手卫生知识培训
手卫生设施包括哪些 洗手指征
11.控制医院感染的要点 篇十一
【关键词】控制医院感染;要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19-01
1.医院感染概念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于医院内被感染,分为住院时间段内被感染和住院时已被感染而出院后才发作两种情况,医院工作人员于医院内感染同属此类。但是住院前已有感染迹象或住院前已感染的不属于在此范畴内。
2.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2.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规范,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各科室以“医院考核标准”作为参考标准,一旦发现科室存在问题或隐患及时向上级汇报。各科室结合自身特点,设立如下记录本:《监测消毒液有效成分、更换消毒液记录》、《使用过物品的浸泡消毒记录》、《处置医疗废物记录》、《浸泡、毁形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用物品记录》、《清洗消毒内镜记录》。切实实施感染管理制度,监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2强化监测与管控医院感染
最大程度上改善医院环境,对医院各区实施严格分区措施。利用动态今空气消毒机消毒净化空气,适时监测医院感染。有针对性地监测,将监测预警系统分别安装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室、处置室及病区,对住院患者实施全程监控。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参考标准,利于电子病历手段,及时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诊断,将感染病例报告与漏报状况适时递交至相应科室主诊组,以对医院感染风险因素与变化态势进行分析评估。
2.2.1 重视监测医院感染。查询与录入感染病人基本信息、感染现况、疾病诊断、培养细菌、诱发因素等。
2.2.2 紧密跟踪手术部位感染状况。跟踪记录方式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把外科手术情况进行记录,或由医院信息系统中导出手术相关资料。多方位监测手术当中、手术结束后的感染状况,以测算出感染危险级别与感染出现机率。
3.重视监测ICU目标。ICU监测目标是针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成人及儿童病人。测算出导尿管应用频率、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机率。还需要计算出中心静脉管应用频率与其引发的原发性菌血症感染机率,最后还需求得呼吸机应用频率和与呼吸机所致的肺部感染概率。
2.2.3 加强医院的隔离消毒
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剂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作为执行参考,定期检查各病区执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情况,检查项目涉及:诊疗环境卫生、标准预防、隔离、消毒、手卫生、无菌技术操作、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消毒药械、医疗废物管理等。现场评比打分,对有问题之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当场进行整改指导。
2.3.1设立质量管理可追溯机制。主要涉及以下项目: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包装、检査审核、发放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全部过程。详细记录每次灭菌器的运转状况,涉及:灭菌器编号与批次号、灭菌日期、灭菌程序号、所装主要物品、运行主要参数、操作者签名或代号、监测灭菌质量的结果等。从而确保所提供物品的安全性。
2.3.2 消毒灭菌处置。 医院交叉感染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消毒灭菌不严。医院各部门需要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措施。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医疗和护理用品正确的清洗、消毒、灭菌方法。
许多感染与空气细菌含量有莫大关联,要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每天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进行消毒2次以上,消毒时间不低于35min。患者经常会把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撒在医院地面上,造成污染引发病原菌的扩散,要每天使用550mg/L含氯消毒剂清洁地面2次以上,以扫除地面及物体表面存在的部分病原微生物。严格遵循消毒灭菌原则,执行消毒、灭菌。可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的,尽量使用,如:耐高温、耐湿的器材与物品,推荐选用压力蒸汽灭菌方法。对无法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的贵重医疗器械,如:内镜,可以用环氧乙烷灭菌或3%戊二醛浸泡12h进行灭菌。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但是需要严格验收消毒剂与一次性无菌医疗物品,以确保物品质量与安全。
2.3.3 推广标准防范。执行隔离预防措施要依照的主要原则就是标准防范,它也成为患者与医护人员开展防护所执行的防止感染手段。其隔离防止技术涉及以下:(1)呼吸防护、个人防护装备使用。防护镜、口罩或面罩的正确使用,配戴手套, 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的穿戴,安全注射, 污染的医疗环境、医疗仪器设备和其他物品的合理科学处置。(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各部门与科室需要设置科学的手卫生设备,例如:非手触摸式开关、流动水、快速手消毒剂、无皮肤刺激的肥皂或消毒皂液、干手设施等等,以利于医护人员搞好手部卫生。预防隔离技术属于重要的保护性措施,重视与管理好隔离预防技术,可以有效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止患者获得医院感染。
2.4 广泛展开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每年由医院感染科定期举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规定医务人员都务必参加培训。设立医院感染质量保障机制,每月不定期执行检查。开展针对性强的讲座与培训,在医务人员中开展技术比武竞赛,增加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感染控制培训计划需要把新进员工与保洁人员出归入其中,可以让医护人员于岗前与岗后都可以系统地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提高他们处置医院感染的能力。医护人员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工勤人员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出现医院感染。
3 结语
认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才可以实现较好控制医院感染的目标。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推进医疗事业与医院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燕.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效果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23(15):67-69.
[2]李爱娟.近五年医院感染管理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3,(23):97-99.
[3]董卫国,陈静,史登平.建立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机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6(12):2865-2867.
[4]张印兰,黄河清,李秀银,罗小杏.医院感染现状与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4(22):5079-5081.
12.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十二
1.1 医院内感染管理组织不够完善, 制度不健全。
虽说有很多医院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 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1]。但仅仅是在形式上, 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且专职人员配备结构不合理, 均为护理人员。医院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对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部分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治疗轻预防, 且
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 进而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
1.3 忽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环节和措施。
即: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
1.4 医院感染监测有待改善, 重点部门的环境空气消毒质量不达标。
医院所使用的消毒剂、医务人员手、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监测不到位, 缺乏对重点部门、高危人群、主要危险因素的监测。
1.5 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
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现象很普遍, 尤其是使用级别高、剂量大、时间长的。随着抗菌药物的升级, 使得细菌产生大量抗药及耐药菌株, 进而发生菌群失调。
1.6 临床病源学送检率低, 微生物标本采集少, 采集方法不规范, 标本接受时未质量控制。
1.7 部分临床医师不能掌握《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概念模糊不
清, 发生感染病例时不能及时记录在病历上, 不知如何上报感染部位, 同时怕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感染率高, 怕扣奖金。
1.8 医院保洁工作不到位。
医院环境死角多, 病房清洁不彻底, 保洁员的消毒意识差, 手卫生依从性低等, 就有可能引发医院感染。
2 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医院感染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 但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减少控制的。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
2.1 完善三级管理网, 努力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提高医护人员的医德素质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责任感,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2.2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2]。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人员培训, 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到全年培训计划之中, 实行全员培训, 特别是新上岗、实习生、进修人员、保洁员, 分清职务类别,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不定期组织考试, 强化其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2.3 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它反映医院感染的各项基本情况, 便于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感染发生动态、发展趋势、病原体及耐药性的变化。所以, 要重视和认识搞好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提高监测资料的准确性, 从中发现薄弱环节, 查找出存在的原因, 积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感染管理科要加强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反馈, 并在院报上公布监测内容, 上报医院领导, 并下发到各科室, 进而使他们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监测信息。
2.4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在应用抗菌药物前, 应尽可能及时、正确采集和运用监床标本, 分离鉴定病原菌后做细菌药敏试验, 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2.5 加强感染中薄弱环节的管理。
要加强消毒隔离、无菌操作, 保护易感人群, 对高危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 严格执行卫生部下发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2.6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 将会引起二次感染和环境污染, 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威胁。必须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收集、贮存、运送、处理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进行有效的控制。
2.7 完善检查和考评制度。
必须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指南与标准, 把感染质控检查与考评标准下发到各临床科室, 要求每月对本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进行检查与考评;感染管理科每月深入科室, 有效督导科室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必要性, 尤其是标准预防、职业暴露、医院感染暴发、消毒隔离、手卫生、医疗废物的处理与管理, 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暴发, 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感染管理科对临床科室进行前瞻性监测, 同时要加强与科主任、护士长的协调与沟通, 针对查出的问题, 及时反馈到各科室, 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给予监床以指导, 控制感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每月将监测结果公布在院报上, 采取奖惩措施, 做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进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需要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才能为我们创建一个良好、安全的从业、就医的环境。
摘要:目前, 许多医院内感染管理组织不够完善, 制度不够健全, 存在许多问题,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就医安全, 本文就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佳, 刘玉光.感染控制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督察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24) :5595-5596.
13.2012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篇十三
重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以院感法律法规的学习。
1.由科主任、护长等感染委员会成员进行每季一次对本科职工实施在职教育。重点是开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新毕业及新调入本院的医、护、药、技人员、实习生由院感科落实岗前培训教育。
2.购买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文件汇编,定期组织院感委员会成员学习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文件,并贯彻落实,提高处理和应对能力。
二、继续完善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控的网状管理。1.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定期对院内感染病例、医院多重耐药菌珠、特殊科室目标性的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收集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及时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2.继续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的管理。
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严格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4.开展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开展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监工控。
三、重视2011年存在不足的问题,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设。1.对血透室新址建设提出院感要求,力球达到合理化建设;
2.对供应室、胃镜室提出合理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3.院内多重耐药菌珠情况不断增加,对医院多重耐药菌制定管理方案,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增强医务人员床边隔离意识,在进行诊疗时必须采取标准防护。4.对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分析等方面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实行科室、医务科、医院病历总质控三级查漏,杜绝院内感染、传染病漏报现象,对漏报病例人员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及批评教育。5.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垃圾通过正确渠道处理。
14.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流程 篇十四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科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15.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篇十五
1 建立健全护理管理监控网络控制医院感染
1.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抓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保证。护理部成立了护理感染管理二级网络, 即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为一级管理, 护理部为二级管理。一级管理为自我监测, 每月负责对本病区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工作, 检查督促护理人员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各项无菌技术的规范操作等, 对监测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二级管理为护理部随时监督、随机抽查, 每月不定期对全院各临床科室进行抽查, 按照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项评价评分, 对存在的问题当场指出, 限期整改。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与护士长共同分析, 讨论解决对策, 并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
1.2 建立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护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护理部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 分别制定了重点科室和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护理质量与消毒隔离经济奖罚有关规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同时制定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每月定期考核, 量化评分, 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个人和无菌物品过期的科室进行报告和经济处罚, 及时反馈信息, 持续质量改进, 使医院感染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2.1 加强护士素质教育
控制医院感染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护理行为的好坏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关系。护士在单独执行护理操作时是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所有的操作、处置是否符合要求, 都关系到医院感染是否发生, 所以加强护士素质教育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3]。我们经常性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规范护理行为准则, 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 做到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 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训练, 统一操作规程, 使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化, 有效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2.2 提高预防医院感染知识水平
护理部把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护理继续教育项目,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每年派重点科室的护士长和有培养前途的护士参加学术交流会和到上级医院培训学习、进修, 及时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同时结合医院实际, 针对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系统的消毒灭菌知识这一薄弱环节, 护理部首先配合院感科培训全院护士长, 然后由护士长再培训护士。每年进行全院性医院感染考核, 结合每月护理质量检查, 随机提问护士有关消毒隔离知识, 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新分配、调入、进修、实习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 学习培训后进行考核, 成绩记录个人技术档案。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的自觉性。
3 落实管理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3.1 严格洗手制度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十分活跃而重要的传播媒价[4], 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率高达30%[5], 而彻底洗手可以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6]。而且彻底洗手成本底, 因而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直接、简单、经济而有效的措施[3]。但在实际工作中护士缺乏正确的洗手方法, 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往往是完成了整个治疗护理工作后才洗手, 因此我们加强了洗手规范化的培训。
3.2 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
护理部把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科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 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各专科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要求, 从布局、洁、污流程提出合理建议, 使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分布合理, 人流物流由污到洁, 强行通过, 路线不逆行、不交叉。
3.3 严把消毒灭菌质量关
要求供应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 严把消毒灭菌关, 加强诊疗器械清洁、消毒、灭菌各环节的监测, 确保灭菌物品合格率为100%。每锅消毒进行工艺监测, 每个物品包外粘贴3M胶带、内放化学指示卡, 每月进行生物监测, 物品包装按规定规格打包, 标有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责任者和查对者, 各项达标后, 才能进入无菌间, 向科室发放, 上收下送的车洁污分开, 运送无菌物品必须密封。
3.4 督导环境、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护理部配合院感科落实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管理制度, 强化按规范标准自测自检。护理部、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对各临床科室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护士长或当事人, 令其拿出整改措施, 并将其作为下次检查重点, 检查考评结果纳入护理质量考核。
3.5 严格无菌技术的管理
护理技术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护理部将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护士行为规范下发各科室, 并经常下科室指导督促检查。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抽出的药液, 开启的静脉输入液体注明日期, 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须注明时间, 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无菌操作前、后必须进行规范洗手和消毒。棉球、纱布、棉签全部实行小包装, 每天更换, 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碘酒、酒精或碘伏应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2次, 溶器按灭菌物品要求处理。治疗车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 且有标识。进入病室的治疗车, 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及消毒手设施和用物。教育护士提倡“慎独”精神, 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制度。
3.6 强化病房管理
要求病房保持清洁, 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 卫生员保持室内湿式清扫, 遇有污染即刻消毒, 各室拖布标识清楚, 用后清洁消毒。实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用后消毒, 患者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 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患者出院、转院后及时进行终末消毒。
3.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和滥用与人体正常微生态失衡及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7], 护理部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特点、应用原则, 不同药物间的合理搭配, 配伍禁忌等。使用前遵医嘱及时采样送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抗菌药物的途径、次数、间隔时间及药物的半衰期, 要严格按医嘱规定时间给药。
3.8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
严格把好采购、使用、回收、消毒处理各环节的质量关, 对所购进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来自国家定点生产厂家, 须证件齐全。护理部掌握临床应用好或不合格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信息并及时反馈到集体招标采购办公室, 起到了使用监督作用。供应室负责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的保管发放, 要求供应室人员将其分类规范放置及发放, 科室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小包装上的有效期, 有无破损漏气等。使用过程中, 若出现热原反应时, 必须保存好样本备查, 及时上报院感科和护理部, 采购部门进行处理, 严把了临床使用关。总之, 护理部主动与院感科密切配合, 建立健全护理体系中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组织,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落实各项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规范护理技术操作及护士行为, 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纳入护理部考核的全过程, 落实奖惩制度, 加大了护士长的管理力度, 增加了科室医院感染控制组的责任心, 提高全员参与医院感染的管理意识, 有效地提高了医护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005年的7.4%下降为2006年的4.5%。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合格率上升, 见表1。
*与2005年合格率比较, P<0.01
综上所述,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消毒灭菌, 无菌操作, 标准预防, 是保障医院正常的护理活动的基础。护理部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配合医院感染科, 参与医院感染预防监控, 确保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有效地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落实, 对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盛芝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J].中华医学感染杂志, 2003, 13 (3) :262-263.
[2]郭常恒.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12.
[3]王宗升, 刘金淑, 韩金乡, 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1) :50-51.
[4]张邦塑.医院感染[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40-45.
[5]牛香城, 张树德, 周素琴, 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再感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1998, 8 (20) :88-89.
[6]邢红霞, 张红英, 武建英,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8) :639-640.
【医院感染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医院感染监测年度计划10-30
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11-07
2022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08-19
2020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09-22
昆明仁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07-01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08-23
医院感染知识09-01
医院感染科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