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景教案设计(精选3篇)
1.无锡景教案设计 篇一
无锡景说课教案
教材地位和作用:
锦绣江南,风光如诗如画、人文荟萃。江南的音乐,如同江南的山水般秀丽柔美。第三单元就是结合江南的音乐对话,是学生较集中的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奇葩-----江南音乐。本课歌曲《无锡景》就是截取的其中一首。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泛的江苏民间小调。全曲介绍了无锡的历史、风光与特产,为五声宫调式,节奏如轻拍水面一般,旋律细腻秀美,婉转曲折,特点鲜明,衬词亲切温柔,富有地方特点。这一课不但让学生体验江南的美景,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体会,了解,掌握江南音乐风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形成江南音乐风格的原因;从而喜欢江南音乐。技能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唱准歌曲的旋律、节奏;学生能用较委婉,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无锡景》。
感情目标:通过唱、听使学生喜爱江南音乐,感受江南音乐带给人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能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周围是事与物,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改编歌词唱出身边的美得事物(改编具有风格的阳光校歌)。
初一四虽是特长班,但这首无锡景乍一看旋律密集复杂,听起来有很多的衬词,显得很难,先让难点解决了,学生学起来这首就容易得多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接受较快,安排了创编歌词环节让学生展示才华。教学重点:
让学生身处江南的音乐氛围中,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委婉细腻的声音,唱出江南美景《无锡景》;小组讨论创编歌词。教学难点:
歌曲的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旋律较难唱,声音较难把握
课前问好:
老师问
535 61 ︳56 53 ︳2 — ︳355 562 ︳35 32 ︳1-︳ — — —
同学 们呀 大 家 好,很高兴 看到 你 们 了
同学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法解决较难唱的乐句,让同学们先接触较难乐句,增强音乐感知能力,和学唱歌时的自信心。)
一、导入
1、出示1幅(江南)的美术作品,欣赏一段江南风格的视频,一起朗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师生一起读)
(设计意图:通过美术、语文的融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创设江南情景。)
过渡语:美术,诗歌用它独特的语言表现着对江南的喜爱,音乐是如何表现用它独特的手段表现江南美呢?对比下面两条旋律哪一条适合表现江南的美景?
山西民歌改编的《江南好》
《无锡景》难点改编的《江南好》
1 2 ︱3.2 3.2 ︱1.3 21︱6.1 5︱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对比演唱让学生对音乐风格有了初步的认识,点出地域是影响音乐风格的要素之一,引出《无锡景》中另外较难唱的一句作为练声曲。
练声曲:(对比法)
1 2 ︱3.2 3.2 ︱1.3 21︱6.1 5︱ LI(通过不同转调的演唱加深旋律印象,引导学生演唱基本技能)
二、学唱环节
1、运用唱歌教学的聆听法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无锡景》这首歌曲,小组讨论:
分析这是几段体的歌曲?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句?哪一句最难唱?
(设计意图:这首歌曲第一次听感觉很难,让学生们有恐惧感,通过分析歌曲,找最难唱的乐句,让学生发现印象中两个熟悉的乐句,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放下对这首歌曲的害怕,是学生增强学唱自信心。)
2、运用唱歌教学的练唱歌谱法
每个小组找出的最难乐句一一突破后,完整唱出歌曲的旋律,小组合作找出
歌曲是由几个音组成的?出现最多的节奏类型是什么?
3、运用唱歌教学的练唱歌词法
小组讨论
这首歌曲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音乐旋律有何特点?节奏有何特点?扣号里的字起到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深挖歌曲特点,使同学们掌握江南音乐的规律,引出小调。)
小调:旋律婉转,节奏密集,民族五声调式
4、运用唱歌教学的比较法
对比欣赏两首无锡景,感受不一样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
三、歌词改编
音乐创造能力
用美的眼光发现周围的事与物,改编具有江南风格的校歌。小组讨论后,上台展示。
四、总结
2.无锡景教案设计 篇二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教学目标:能对相关冬景图作评论鉴赏
一、导入
回忆熟悉的“春”的诗歌: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入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冬景又是怎样的呢?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2.7-1945.9.17) 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起开始创作旧体诗,19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1922年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45年8月29日被日军宪兵杀害,终年49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三、生自由读全文
四、内容把握
1、 文章描绘了哪些江南的冬景图?给各个冬景图拟小标题。
2、 各小组讨论后把小标题写到黑板上交流。
3、 师点拨:每幅图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流露的态度是什么?
内容 图景 特点 作者态度
人居 冬晨谈天图 晴暖 可爱
植被 寒郊草木图 生气 易体会
冬雨 农村微雨图 悠闲 迷人
冬雪 江南雪景图 闲雅 美丽
旱冬 旱冬闲步图 晴和 受欢迎
文眼: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五、比较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1、人居:北国的蛰居异境 江南的曝背谈天(突出晴暖)
2、植被:闽粤的冬是南国的长春 江南的植被(突出生气)
3、德国的寒郊散步 江南的寒郊散步(突出宜人)
4、“明朗”:江南的冬季(宜人)/北方的夏夜(明朗) 江南的冬(明朗)
5、举例比较手法的运用:
郁达夫《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六、鉴赏五幅冬景图
1、冬晨谈天图
意象:落叶、晨霜、太阳、鸟雀、泥地、老翁小孩
朗读:读出轻快的意味。
2、寒郊草木图
意象:芦花、红叶、乌桕、草色
学生活动:据师给出的上联文本意境对出下联
上联:满地芦花映红叶
下联:点点白桕乱梅花/根边草色漾绿意(笔者试对,仅作参考)
附:本想把“草色”与“乌桕”同时融进下联中,未果,望同仁们似出更佳下联。
3、农村微雨图
背景:微雨寒村
意象:长桥、远阜、枝桠、白雨、乌篷、“红黄”、三五人家、若干酒客等。
学生活动: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点化这幅冬雨图。
注意点:平仄、韵脚不作要求,只要意境把握恰当,给人一定美感即可。
景的营造与情的抒发须一致。
附:《天净沙秋思》 笔者试对,仅作参考:
枯藤老树昏鸦, 长桥水门远阜,
小桥流水人家, 白雨乌篷杂桠,
古道西风瘦马, 茅舍昏灯酒客,
夕阳西下,暮色渐起,
断肠人在天涯。 悠闲客在江村。
4、江南冬雪图
(1) 鉴赏诗歌营造出的雪景与人性的闲雅的雪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DD(日暮) 晚雪问饮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DD(冬宵) 微雪寻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DD(深夜) 风雪闻归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DD(早晨) 深雪报梅
学生活动:可请学生试着抓动词,然后拟出雪景与人情交融的词句。
(2) 比较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例,郁达夫《雨》: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 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
5、旱冬闲步图DD(写实)
比较:江南冬雪图DD(吟诗)
农村微雨图DD(作画)
虽然写法不同,但都为我们展示了江南的冬的美丽。
七、总结全文
1、语言特点:清新纯朴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2、画家刘海粟评:“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八、拓展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
3.江南的冬景教案(老师)—上课 篇三
赏析《江南的冬景》中的美:一是江南冬景的美;二是作者心境与自然融合的美;三是文本之美。
【课时】1课时 【学习指导】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合作,问题探讨、自主鉴赏、交流展示;课后巩固。【课前预习案】
1、朗读课文,为加点的字注音,朗读并积累记忆。
煮茗míng
涮羊肉shuàn
蛰居zhã间或jiàn
曝背pù 丰腴yú乌桕树jiù赭色zhě冬霖lín
远阜 fù
槎桠cháyā月晕yùn
绿林lù犬吠fâi
恣意zì
2、自主学习课文第1、3、4、6段,填空。
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江浙地区。文章1、3、4、6四个段落写其他地方的其他季节是为了与江南的冬景形成对比。文章第1段写到北国的冬天,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可爱(特点);文章第3段写到与江南的秋天比,江南的冬天有一种明朗(情调);文章第4段写到闽粤的冬天,突出了江南冬天和暖(特点);文章第6段写到德国的冬天,突出了江南冬天的生气(特点)。
3、资料链接(1)走进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同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在各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2)背景知识
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1933年4月,郁达夫伴同他的爱人——江南女子王映霞在经历了十余载的异国凄凉和异乡颠沛之后回到了江南,在西子湖畔,修筑了“风雨茅庐”。作者对江南冬景情有独钟,实乃其乡土情结、文化情结、审美情结、隐逸情结和爱侣王映霞带给他的幸福和满足所致。在这种生活里,人与自然的关系特别的亲密。自然成了个性心灵的延伸,所有的人、事、物都在心中充分启醒一种平和与满足的感觉。(3)文中诗句赏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字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何中《辛亥元夕》:顽坐故贪黙,忽行时自言。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译文:因为贪玩所以常常要到天昏地暗的时候才知道回家,一边走嘴里还一边地自言自语地我要快点儿我要快点儿。行走在两旁种满梅树的石路上,天空中下起了小雪,村中飘着酒香正在迎接客人的到来。新的一年又来到了,对我来说除了鬓发之中又多几缕霜雪之外又有什么意义呢?看看满村满园的小孩子里里外外都是一片嬉闹的景象,他们正对新年的到来表示出满心的欢喜。放眼街头巷弄,家家户户的门口都已经挂上大红灯笼,到处透视出一种浓浓的年味,而我却还在赶路之中连城西门还没到呢!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开篇即是一组静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惟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课堂研讨案】
活动一: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本文写江南冬景,写出了不同景致各不相同的美。文章写到了江南冬景的几个画面?分别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2.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是怎样的?作者的心境与所写景物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联? 【明确】
心境:平和满足、清新洒脱、闲适逍遥 心境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景物的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下表板书于黑板上)江南冬天的景
给作者的感受
作者的心境如何
画面一:曝背谈天图
可爱
平和满足、清新洒脱、闲适逍遥
画面二:冬郊植被图(午后冬郊)
生气
画面三:寒村微雨图(冬日农村)
悠闲
画面四:江南雪景图
宁静
画面五:旱冬闲步图(冬日散步)逍遥
活动二:自主鉴赏,交流展示
1、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画面或你觉得写得最好的画面,写一段赏析的文字。
示例:冬郊植被图(午后冬郊)——描绘的是一副充满生气的明丽画面。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作者选取典型的景物、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让人感到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寒村微雨图(冬日农村)——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画面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人感到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画面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朦胧悠远的意境、极其浓郁的诗意荡涤“绿林豪客”的心灵,原先的暴躁不安,如今已变成平淡冲和,这从一个侧面表现出寒村微雨图迷人的魅力。
江南雪景图——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作者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未正面写景,而是避实就虚,巧妙化用前人诗句,并借读者丰富的想象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这也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笔法,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
2.《江南的冬景》景美文也美,你觉得文美在何处?(提示:可从语言、技巧、情感等角度思考)【明确】
语言美: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技巧美:从文章整体结构看,作者采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江南的冬景和北方的冬景相比、和北方的夏夜相比和闽粤的冬景相比和德国的寒郊散步相比,明确:比较的目的十分明确,即抑彼扬此,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特征,表达喜爱之情。
其他技法:虚实结合即前三个画面采用实写,而第四个画面“江南雪景图”则避实就虚,巧借诗句的意境(引用诗句),并通过作者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然语句简洁,但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既增强了散文的意趣又体现出作者闲适的心境。借景抒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等等 情感美:作者极力描画江南冬天的美丽图景,想表达对自己家乡江南冬天的由衷赞赏和无限热爱。还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平和满足、喜欢悠闲的生活态度。【当堂回顾,总结收获】 江南冬天的景
给作者的感受
作者的心境如何
文本之美,美在何处
画面一:曝背谈天图
可爱
平和满足、清新洒脱、闲适逍遥
语言美 技巧美 情感美
画面二:冬郊植被图(午后冬郊)
生机
画面三:寒村微雨图(冬日农村)
悠闲
画面四:江南雪景图
宁静
画面五:旱冬闲步图(冬日散步)
逍遥
【课堂总结】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淳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语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出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散文的高度评价。【课后巩固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A、蛰居(zhã)
恣意(zì)远阜(fù)
丰腴(yú)B、间或(jiàn)曝背(pù)
月晕(yùn)
晕车(yūn)C、煮茗(míng)赭色(zhě)
槎桠(cháyā)
犬吠(fâi)D、遒劲(qiú)灰烬(jìn)恪守(kâ)甄别(zhēn)
2、选词填空
①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 C 的情调。(A、明媚 B、明净 C、明朗)②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 B,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A、萧条 B、肃杀 C、凄凉)③因为睛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 A 的机会自然也多。(A、逍遥 B、潇洒 C、悠然)④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 C 异境。(A、居住 B、居家 C、蛰居)⑤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B 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A、记忆 B、铭刻 C、铭记)
3、问题探讨:文章的结尾有何妙处?
【明确】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不羁的宕开。至此,作者的情绪已经在江南冬景的优美意境中弥漫开去,并最终感染了读者。【课堂寄语】
【无锡景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初中音乐无锡景教案06-12
无锡市市政工程设计院12-23
无锡历史10-15
无锡英语中考01-12
江苏无锡市2012届高三教学调研测试(二)(无锡二模) 历史10-14
无锡个人缴纳社保07-23
无锡物业收费办法09-05
无锡汽车上牌流程11-28
无锡户外拓展训练09-03
无锡企业调查报告09-04